CN102698440B - 一种变形机器人玩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形机器人玩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98440B
CN102698440B CN201210179130.7A CN201210179130A CN102698440B CN 102698440 B CN102698440 B CN 102698440B CN 201210179130 A CN201210179130 A CN 201210179130A CN 102698440 B CN102698440 B CN 1026984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hole
leg
arm
turn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791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98440A (zh
Inventor
马丽琴
黄天志
董宽余
蔡贤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MANDI ANIMATION AND CARTOON CULTURE TRANSMIS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MANDI ANIMATION AND CARTOON CULTURE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MANDI ANIMATION AND CARTOON CULTURE TRANSMIS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MANDI ANIMATION AND CARTOON CULTURE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791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984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98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84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984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84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形机器人玩具,包括作为战车整体外观的躯壳和车顶,用于连接躯壳以及车顶的支架,与支架连接组成战车车头的两个车头灯以及引擎盖,与支架上端连接的头部,与支架中部连接的两条手臂以及与支架下端连接的两条腿,安装于二条手臂上的前轮以及安装于二条腿上的后轮。本发明的变形机器人玩具可在战车和机器人之间变换,并且各变形处的机构变换设计巧妙,变换的多变性、趣味性和实用性都非常高,在战车和变形后机器人的外观上极为逼真、酷炫,对儿童极具吸引力。

Description

一种变形机器人玩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玩具,具体涉及一种可在战车和机器人之间来回转换的变形机器人玩具。
背景技术
玩具是儿童甚至是大人都非常热爱的,一方面玩具能使儿童感知外面世界,对各种形状的东西增强分辨能力,而另一方面能提高儿童动手能力,即在玩乐之中无形的学习,开发儿童的智力;但是现有的变形机器人玩具,结构通常比较复杂,外形过时,难以操作,购买成本较高,儿童需要经过大量试玩,较难实现机器人变形、转换,因此对儿童不是很合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战车以及机器人之间来回变形和转换的变形机器人玩具。
一种变形机器人玩具,包括作为战车整体外观的躯壳和车顶,用于连接躯壳以及车顶的支架,与支架连接组成战车车头的两个车头灯以及引擎盖,与支架上端连接的头部,与支架中部连接的两条手臂以及与支架下端连接的两条腿,安装于二条手臂上的前轮以及安装于二条腿上的后轮。
所述车头灯及引擎盖分别设有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在支架上都开有对应的第一转动孔以及第二转动孔,所述机器人头部设有第三转动轴,所述支架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三转动孔,所述躯壳通过螺丝柱与支架上的螺丝孔相连。
所述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上均设有限位装置,所述第一转动孔以及第二转动孔的直径大于第一转动轴以及第二转动轴的直径。
还包括引擎盖压块,所述引擎盖压块上设有第四转动轴,所述引擎盖压块通过一第四转动轴与躯壳上的槽相连,所述槽为倒梯形和圆形相连的紧扣形式而将第四转动轴卡紧。
所述车顶包括车顶支架、车尾喷射器、第一车翼、第二车翼以及武器,所述车尾喷射器、第一车翼、第二车翼以及武器安装于车顶支架上,所述车顶支架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支架上的圆柱孔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杆下端与圆柱孔相连的部位设有台阶,对应的支架上的圆柱孔也设有台阶,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端设有球头,球头直径大于车顶支架的车顶支架前端处的转动槽直径,所述第一车翼、第二车翼通过第一车翼上的第一连接轴、第二车翼上的第一连接孔与车顶支架上的第二连接孔相连,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车翼的第一连接孔直径,所述车尾喷射器和车顶支架尾部通过第一铁轴连接。
所述手臂包括手臂前部、手臂中部、手臂下部以及手,所述手臂前部通过一手臂连接轴与支架上的支架槽相连,所述手臂中部通过一第二连接轴与手臂前部的第三连接孔连接,所述手臂下部通过一第一T形凸台与手臂中部上的第一凹槽相连,所述手通过一第二T形凸台与手臂下部的第二凹槽相连。
所述手臂连接轴所设的外台阶直径与支架槽的大通孔相同,所述支架槽设有台阶通孔并且所述台阶通孔末端设有与手臂连接轴的内台阶相同直径的圆形凹槽,所述手臂连接轴所设的外台阶直径小于支架槽的圆形凹槽后开的半通孔,所述支架槽的圆形凹槽的直径小于支架槽的圆形凹槽后开的半通孔直径,支架槽的圆形凹槽后半通孔直径与支架槽的大通孔直径相等。
所述与支架下端连接的腿包括连接杆、腿上部、腿中部、腿下部以及脚趾,所述连接杆通过一连接杆凹槽以及球头与支架相连,所述腿下部通过一第一腿轴与连接杆的连接杆孔连接,所述腿中部通过一第二铁轴将腿中部的第一腿孔和腿下部的第二腿孔相连,所述腿上部通过一第二铁轴将腿上部的第三腿孔和腿中部的第四腿孔相连接,所述脚趾通过一第二铁轴将脚趾的第五腿孔和腿上部的第六腿孔相连接。
所述第二铁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腿孔、第二腿孔、第三腿孔、第四腿孔、第五腿孔以及第六腿孔过盈配合。
在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变形机器人玩具在战车和机器人之间变换,并且各变形处的机构变换设计巧妙,变换的多变性、趣味性和实用性都非常高,在战车和变形后机器人的外观上极为逼真、酷炫,对儿童极具吸引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未变形前战车的整体外观图;
图3是图1的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车顶部分的零件分解图;
图5是车的前部分零件分解图;
图6是变形机器人两条手臂的零件分解图;
图6-1是手臂下部(403)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变形机器人两条腿的零件分解图;
图8是战车形态下底盘的仰视图;
图9是整个产品的一个零件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9所示,一种变形机器人玩具,包括作为战车整体外观的躯壳8和车顶2,用于连接躯壳8以及车顶2的支架1,与支架1连接组成战车车头的两个车头灯302以及引擎盖301,与支架1上端连接的头部6,与支架1中部连接的两条手臂4以及与支架1下端连接的两条腿5,安装于二条手臂4上的前轮10以及安装于二条腿5上的后轮11;其中,支架1为整个战车的主要中心部分,起到将所有部件连接成一个整体的作用,所述躯壳8都是通过各种机构巧妙连接到支架上,下面将具体进行详述,所述车顶2可在支架1上升降及旋转,两条手臂4分别可在支架1上前后转动及左右偏移,所述两条腿5分别可在支架1底端上转动及单独伸缩变形。
在图5中,车头灯302及引擎盖301分别设有第一转动轴3021、第二转动轴3011,第一转动轴3021、第二转动轴3011在支架1上都开有对应的第一转动孔103以及第二转动孔102,机器人头部6设有第三转动轴601,支架1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三转动孔104,躯壳8通过螺丝柱802与支架1上的螺丝孔105相连;所述第一转动轴3021、第二转动轴3011上均设有限位装置,所述第一转动孔103以及第二转动孔102的直径大于第一转动轴3021以及第二转动轴3011的直径;本发明还包括引擎盖压块7,引擎盖压块7上设有第四转动轴701,所述引擎盖压块7通过一第四转动轴701与躯壳8上的槽801相连,槽801为倒梯形和圆形相连的紧扣形式而将第四转动轴701卡紧。
在图4中,车顶2包括车顶支架201、车尾喷射器202、第一车翼203、第二车翼204以及武器205,所述的车尾喷射器202、第一车翼203、第二车翼204以及武器205安装于车顶支架201上,所述车顶支架201通过第一连接杆9与支架1上的圆柱孔101连接,车顶支架201可以在连接处升降和旋转,所述车尾喷射器202可在车顶支架201尾部转动,第一车翼203、第二车翼204均可以在车顶支架201上转动一定角度,安装的武器205亦可在车顶201连接处转动调节其发射的角度。
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杆9下端与圆柱孔101相连的部位设有台阶,对应的支架1上的圆柱孔101也设有台阶,其起到了限位和防止脱落的作用,所述第一连接杆9上端设有球头,球头的直径应大于车顶支架1的车顶支架前端2014处的转动槽直径,以更好的实现配合,所述第一车翼203、第二车翼204通过第一车翼203上的第一连接轴2031、第二车翼204上的第一连接孔2041与车顶支架201上的第二连接孔2012相连,所述第一连接轴203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车翼204的第一连接孔2041直径,所述车尾喷射器202和车顶支架尾部2013通过第一铁轴连接。
图6所示,所述手臂4包括手臂前部401、手臂中部402、手臂下部403以及手404,所述手臂前部401通过手臂连接轴4011与支架1上的支架槽106相连,所述手臂中部402通过第二连接轴4021与手臂前部401的第三连接孔4012连接,所述手臂下部403通过第一T形凸台4031与手臂中部402上的第一凹槽4022相连,所述手404通过第二T形凸台4041与手臂下部的第二凹槽4032相连。
其中,所述手臂连接轴4011所设的外台阶直径与支架槽106的大通孔相同,所述支架槽106设有台阶通孔并且所述台阶通孔末端设有与手臂连接轴4011的内台阶相同直径的圆形凹槽,所述手臂连接轴4011所设的外台阶直径小于支架槽106的圆形凹槽后开的半通孔,所述支架槽106的圆形凹槽的直径小于支架槽106的圆形凹槽后开的半通孔直径,支架槽106的圆形凹槽后半通孔直径与支架槽106的大通孔直径相等。
在图7中,所述与支架1下端连接的腿5应包括连接杆501、腿上部502、腿中部503、腿下部504以及脚趾505,所述连接杆501通过连接杆凹槽5011以及球头107与支架1相连,所述腿下部504通过第一腿轴5041与连接杆501的连接杆孔5012连接,所述腿中部503通过一第二铁轴将腿中部503的第一腿孔5032和腿下部504的第二腿孔5042相连,所述腿上部502通过一第二铁轴将腿上部502的第三腿孔5022和腿中部503的第四腿孔5031相连接,所述脚趾505通过一第二铁轴将脚趾505的第五腿孔5051和腿上部502的第六腿孔5021相连接。
为了能使变形后的腿5能站立起来,在上述的连接关系中,所述第二铁轴与所述第一腿孔5032、第二腿孔5042、第三腿孔5022、第四腿孔5031、第五腿孔5051以及第六腿孔5021均呈过盈配合。
下面介绍从战车变形为机器人的过程,即从图2变化为图1:
先将车顶2升起并旋转180°并将其各车翼203、车翼204展开,将两条手臂4分别在支架1上左右偏移使两条手臂4进行与支架1实现分开,并将手臂前部401、手臂中部402、手臂下部403以及手404实现伸展;使两条腿5分别在支架1底端上转动及单独伸变形,从而将两条腿5连接杆501、腿上部502、腿中部503、腿下部504以及脚趾505实现伸展,打开引擎盖301,露出与支架1上端连接的机器人头部6,最后将脚趾505水平放置于地面或者其他平面上,完成从战车变形为机器人。
下面介绍从机器人变形为战车过程,即从图1变化为图2的过程:
将两条手臂4分别在支架1上向内偏移使两条手臂4进行与支架1实现贴合,并将手臂前部401、手臂中部402、手臂下部403以及手404实现收缩;使两条腿5分别在支架1底端上转动及单独锁变形,从而将两条腿5连接杆501、腿上部502、腿中部503、腿下部504以及脚趾505实现收缩,使引擎盖301关闭,卡住露出与支架1上端连接的机器人头部6,将车顶2各车翼203、车翼204收回再旋转180°后按回与车身贴合,最后将机器人的前轮10以及后轮11放置于地面或者其他平面上,完成从机器人变形为战车的过程。
上述实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例的限制,而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变形机器人玩具,可在战车和机器人之间来回转换,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战车整体外观的躯壳(8)和车顶(2),用于连接躯壳(8)以及车顶(2)的支架(1),与支架(1)连接组成战车车头的两个车头灯(302)以及引擎盖(301),与支架(1)上端连接的头部(6),与支架(1)中部连接的两条手臂(4)以及与支架(1)下端连接的两条腿(5),安装于二条手臂(4)上的前轮(10)以及安装于二条腿(5)上的后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灯(302)及引擎盖(301)分别设有第一转动轴(3021)、第二转动轴(3011),所述第一转动轴(3021)、第二转动轴(3011)在支架(1)上都开有对应的第一转动孔(103)以及第二转动孔(102),所述机器人头部(6)设有第三转动轴(601),所述支架(1)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三转动孔(104),所述躯壳(8)通过螺丝柱(802)与支架(1)上的螺丝孔(105)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3021)、第二转动轴(3011)上均设有限位装置,所述第一转动孔(103)以及第二转动孔(102)的直径大于第一转动轴(3021)以及第二转动轴(3011)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擎盖压块(7),所述引擎盖压块(7)上设有第四转动轴(701),所述引擎盖压块(7)通过一第四转动轴(701)与躯壳(8)上的槽(801)相连,所述槽(801)为倒梯形和圆形相连的紧扣形式而将第四转动轴(701)卡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2)包括车顶支架(201)、车尾喷射器(202)、第一车翼(203)、第二车翼(204)以及武器(205),所述车尾喷射器(202)、第一车翼(203)、第二车翼(204)以及武器(205)安装于车顶支架(201)上,所述车顶支架(201)通过第一连接杆(9)与支架(1)上的圆柱孔(10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形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9)下端与圆柱孔(101)相连的部位设有台阶,对应的支架(1)上的圆柱孔(101)也设有台阶,所述第一连接杆(9)上端设有球头,球头直径大于车顶支架(201)的车顶支架前端(2014)处的转动槽直径,所述第一车翼(203)、第二车翼(204)通过第一车翼上(203)的第一连接轴(2031)、第二车翼(204)上的第一连接孔(2041)与车顶支架(201)上的第二连接孔(2012)相连,所述第一连接轴(203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车翼(204)的第一连接孔(2041)直径,所述车尾喷射器(202)和车顶支架尾部(2013)通过第一铁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4)包括手臂前部(401)、手臂中部(402)、手臂下部(403)以及手(404),所述手臂前部(401)通过一手臂连接轴(4011)与支架(1)上的支架槽(106)相连,所述手臂中部(402)通过一第二连接轴(4021)与手臂前部(401)的第三连接孔(4012)连接,所述手臂下部(403)通过一第一T形凸台(4031)与手臂中部(402)上的第一凹槽(4022)相连,所述手(404)通过一第二T形凸台(4041)与手臂下部的第二凹槽(4032)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形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连接轴(4011)所设的外台阶直径与支架槽(106)的大通孔相同,所述支架槽(106)设有台阶通孔并且所述台阶通孔末端设有与手臂连接轴(4011)的内台阶相同直径的圆形凹槽,所述手臂连接轴(4011)所设的外台阶直径小于支架槽(106)的圆形凹槽后开的半通孔,所述支架槽(106)的圆形凹槽的直径小于支架槽(106)的圆形凹槽后开的半通孔直径,支架槽(106)的圆形凹槽后半通孔直径与支架槽(106)的大通孔直径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支架(1)下端连接的腿(5)包括连接杆(501)、腿上部(502)、腿中部(503)、腿下部(504)以及脚趾(505),所述连接杆(501)通过一连接杆凹槽(5011)以及球头(107)与支架(1)相连,所述腿下部(504)通过一第一腿轴(5041)与连接杆(501)的连接杆孔(5012)连接,所述腿中部(503)通过一第二铁轴将腿中部(503)的第一腿孔(5032)和腿下部(504)的第二腿孔(5042)相连,所述腿上部(502)通过一第二铁轴将腿上部(502)的第三腿孔(5022)和腿中部(503)的第四腿孔(5031)相连接,所述脚趾(505)通过一第二铁轴将脚趾(505)的第五腿孔(5051)和腿上部(502)的第六腿孔(5021)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形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铁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腿孔(5032)、第二腿孔(5042)、第三腿孔(5022)、第四腿孔(5031)、第五腿孔(5051)以及第六腿孔(5021)过盈配合。
CN201210179130.7A 2012-05-31 2012-05-31 一种变形机器人玩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984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79130.7A CN102698440B (zh) 2012-05-31 2012-05-31 一种变形机器人玩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79130.7A CN102698440B (zh) 2012-05-31 2012-05-31 一种变形机器人玩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98440A CN102698440A (zh) 2012-10-03
CN102698440B true CN102698440B (zh) 2015-04-08

Family

ID=46891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7913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98440B (zh) 2012-05-31 2012-05-31 一种变形机器人玩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984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9864B (zh) * 2013-05-24 2016-03-30 武汉轻工大学 人形和车形构态可变形机械玩具
KR101815357B1 (ko) * 2015-12-07 2018-01-30 최종일 발사형 완구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40175U (ja) * 2007-12-27 2008-03-13 株式会社はくぶん モーターロボット
CN202061367U (zh) * 2011-04-13 2011-12-07 谢文光 变形玩具机器人
CN202876339U (zh) * 2012-05-31 2013-04-17 武汉漫迪动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变形机器人玩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89040Y2 (ja) * 1993-02-10 1999-01-20 株式会社タカラ 形態変化玩具
JPH07136347A (ja) * 1993-11-15 1995-05-30 Sente Creations:Kk 可動形態変化玩具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40175U (ja) * 2007-12-27 2008-03-13 株式会社はくぶん モーターロボット
CN202061367U (zh) * 2011-04-13 2011-12-07 谢文光 变形玩具机器人
CN202876339U (zh) * 2012-05-31 2013-04-17 武汉漫迪动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变形机器人玩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98440A (zh) 2012-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8440B (zh) 一种变形机器人玩具
CN204864919U (zh) 一种组合式儿童滑滑梯
CN202876339U (zh) 一种变形机器人玩具
CN213100832U (zh) 一种拼装组合玩具
CN201862263U (zh) 一种变形玩具
CN202010427U (zh) 翻转玩具车
CN207694262U (zh) 组合变形玩具
CN103143173B (zh) 一种组合性强的玩具组合体
CN212327404U (zh) 一种可变形的组合玩具
CN204998704U (zh) 圆形多功能儿童娱乐车方向盘
CN219307902U (zh) 一种越野车机器人变形玩具
CN203436819U (zh) 陪练机器人
CN103801085A (zh) 翻转玩具车
CN203043537U (zh) 一种新型机器人益智玩具
CN116407852B (zh) 一种越野车变形玩具
CN203694591U (zh) 玩具推车射球结构
CN203264257U (zh) 一种组合性强的玩具组合体
CN219307900U (zh) 一种越野车蝎子变形玩具
CN219307901U (zh) 一种越野车恐龙变形玩具
CN202061367U (zh) 变形玩具机器人
CN205626914U (zh) 木质工艺转笔
CN203677934U (zh) 一种新型车模前轮转向机构
CN206325223U (zh) 一种玩具汽车驱动机构及玩具汽车
CN203753351U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装置
CN205364990U (zh) 一种汽车饰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8

Termination date: 2018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