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96181B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传送和接收数据帧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传送和接收数据帧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96181B
CN102696181B CN201080060526.9A CN201080060526A CN102696181B CN 102696181 B CN102696181 B CN 102696181B CN 201080060526 A CN201080060526 A CN 201080060526A CN 102696181 B CN102696181 B CN 1026961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gth
frame
filling block
mpdu
sub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05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96181A (zh
Inventor
崔智然
朴宰佑
李奭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ETRI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E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ETRI filed Critical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ETRI
Priority to CN20151018848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112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96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61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961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61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43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 H04B7/265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for structure of frame, bur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04L1/000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 H04L1/0008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by supplementing frame payload, e.g. with padding b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83Formatting with frames or packets; Protocol or part of protocol for 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4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data link layer [OSI layer 2], e.g. HDL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传送和接收具有新提出的格式的数据帧的方法和设备相关的技术。根据该技术,所述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数据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至少一个第一子帧;生成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和生成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的数据帧,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中包括的MAC协议数据单元(MPDU)的长度信息,并且该第二子帧中包括的该MPDU的长度信息是零。

Description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传送和接收数据帧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传送和接收数据帧的方法和设备,并更具体地,涉及用于生成、传送和接收具有新提出的格式的数据帧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在IEEE 802.11中定义的无线局域网系统(WLAN)的无线通信系统支持包括充当分布系统(DS)的接入点的接入点(AP)和台站(STA)的基本服务集(BSS)。
根据作为WLAN的国际标准的IEEE 802.11,在媒体存取控制(MAC)层中,在称为MAC协议数据单元(MPDU)的数据单元中处理数据。这里,为了对于物理(PHY)层的速度增加MAC层的效率,IEEE 802.11已提出了一种聚合多个MPDU的方法,以允许在物理层中在单一数据单元中处理所聚合的MPDU。所聚合的MPDU被称为A-MPDU。
其间,最近,已积极进行对于用于使用多信道和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在同一传送时段中从/向多个接收终端同时收发数据的方法的研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传送和接收具有新数据帧格式的数据帧的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生成、传送和接收数据帧的方法和设备,在同一传送时段中向多个接收终端同时传送数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允许向所述多个接收终端中的每一个传送的数据帧的时间长度相同。
根据接下来的本发明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和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被理解并变得更清楚。而且,可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目的和 优点可通过权利要求中阐明的单元及其组合来实现。
[技术方案]
在一个方面中,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数据帧的方法包括:生成至少一个第一子帧;生成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和生成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的数据帧。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中包括的媒体存取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MPDU)的长度信息,并且该第二子帧中包括的该MPDU的长度信息是0。
在另一方面中,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送设备中传送数据帧的方法包括:生成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帧的数据帧;和向接收终端传送该数据帧。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中包括的MPDU的长度信息,并且该第二子帧中包括的该MPDU的长度信息是0。
在另一方面中,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收终端中接收数据帧的方法包括:接收从传送终端传送的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帧的数据帧;和向该传送终端传送用于该数据帧的ACK帧。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中包括的MPDU的长度信息,并且该第二子帧中包括的该MPDU的长度信息是0。
在另一方面中,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数据帧的装置包括:第一帧发生器,用于生成至少一个第一子帧;第二帧发生器,用于生成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和第三帧发生器,用于生成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的数据帧。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中包括的媒体存取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MPDU)的长度信息,并且该第二子帧中包括的该MPDU的长度信息是0。
在另一方面中,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的传送设备中传送数据帧的装置包括:帧发生器,用于生成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帧的数据帧;和帧传送单元,用于向接收终端传送该数据帧。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中包括的MPDU的长度信息,并且该第二子帧中包括的该MPDU的长度信息是0。
在另一方面中,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的接收终端中接收数据帧的装置包括:帧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从传送终端传送的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帧的数据帧;和帧传送单元,用于向该传送终端传送用 于该数据帧的ACK帧。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中包括的MPDU的长度信息,并且该第二子帧中包括的该MPDU的长度信息是0。
[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能提供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新数据帧格式。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基于现有规范的数据帧格式,由此使得可能确保在数据帧的收发中的兼容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数据帧,使得在同一传送时段中向所述多个接收终端中的每一个传送的数据帧的时间长度相同,由此使得可能解决由于数据帧之间的长度差异导致出现的帧重复无效(disabled)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解释聚合MAC协议数据单元(A-MPDU)的结构的图。
图2是用于解释根据数据帧的接收的确收方法的图。
图3是用于解释用于收发数据帧和确收帧的方法的图。
图4和5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帧的图。
图6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收发数据帧和确收帧的方法的图。
图7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生成数据帧的方法的图。
图8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传送数据帧的方法的图。
图9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接收数据帧的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其后,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更多优选实施例,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地实现本发明的精神。根据关于附图提供的以下详细描述,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此外,在描述本发明时,当与本发明关联的公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可不必要地使得本发明的精神不清楚时,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图1是用于解释聚合MAC协议数据单元(A-MPDU)的结构的图。
如图1中所示,A-MPDU帧包括多个(其中n指示自然数)子帧。子帧包括定界符、MPDU和填充字段(pad)。定界符位于MPDU的前面,并用 于标识MPDU。该标准规定用于两个连续子帧的两个开始位置之间的间隙具有32比特(即,4字节)的整数倍的尺寸。这里,使用填充字段以允许用于两个子帧的两个开始位置之间的间隙具有成为32比特的整数倍的A-MPDU的尺寸。所以,如图1中所示,最后子帧不包括填充字段。填充字段可具有0到3字节的尺寸。
定界符包括MPDU长度信息、用于确保定界符的完整性的循环冗余校验(CRC)、和表征该定界符的识别标志。
图2是用于解释根据数据帧的接收的确收方法的图。
如图2中所示,已接收到从第一终端传送的图1中所示A-MPDU 201的第二终端根据预置确收策略向传送设备传送确收帧203。这里,第二终端接收A-MPDU,并然后在短帧间间隔(SIFS)之后向第一终端传送块确收(ACK)帧。第二终端还可以在它接收到单独块ACK请求帧之后向第一终端传送该块ACK帧。然而,为了增加MAC层中的传送效率,主要使用一种在没有单独块ACK请求帧的情况下传送块ACK帧的方法。
其间,对于从单一基本服务集(BSS)提供的数据吞吐量增加的需求最近已得到增长。作为用于增加吞吐量的方法,已主要研究了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技术和多频率信道技术。在使用这些技术的情况下,单一终端可使用多信道或MU-MIMO通过多路径从/向多个终端同时收发数据。所以,BSS的吞吐量可得到显著增加。
然而,当使用多路径执行通信时,不能对于每一路径同时执行传送和接收。例如,当第一终端使用第二和第三信道执行通信时,它可能不能在通过第二信道传送数据的同时通过第三信道接收数据。即,第一终端可通过第二和第三信道同时传送数据或者可通过第二和第三信道同时接收数据。
所以,当多个终端使用多路径收发数据帧并且通过每一路径收发的数据帧的长度不同时,在收发数据时可出现问题。将参考图3来提供其更详细的描述。
图3是用于解释用于收发数据帧和确收帧的方法的图。
如图2中描述的,接收终端传送用于所接收的数据帧的ACK帧。所以,根据所接收的数据帧的长度,在其中接收终端传送ACK帧的时间中出现差别。当多个终端通过多路径传送ACK帧时,可在每一路径的ACK帧的传送时间中出现差别。
更具体地,如图3中所示,由于从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传送的数据帧301的时间长度比从第一终端向第三终端传送的数据帧303的时间长度短,所以在第三终端从第一终端接收数据帧303的同时,第二终端可以向第一终端传送ACK帧305。所以,即使第二终端在SIFS之后向第一终端传送ACK帧305,在数据帧303和ACK帧305之间也可发生冲突。在该情况下,由于在第一终端向第三终端传送数据帧303的同时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传送ACK帧305,所以可出现第一终端没有从第二终端接收到ACK帧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新的数据帧格式。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帧进一步包括子帧,其包括作为0的数据长度信息。这里,长度信息为0的事实意味着子帧中实际上不包括数据。例如,当数据帧是聚合MPDU帧时,MPDU长度信息成为0,即,MPDU长度值成为0。即,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帧进一步包括子帧,允许向多个终端中的每一个传送的数据帧的时间长度相同,由此使得可能解决上述问题。
例如,当要通过第一信道传送的第一数据帧的时间长度是5而要通过第二信道传送的第二数据帧的时间长度是4时,其中MPDU长度信息是0的子帧可以被附加包括在第二数据帧中。所以,第一和第二数据帧的时间长度可以变得相同,并且接收第一和第二数据帧中的每一个的终端可在没有帧的冲突的情况下传送ACK帧。
其间,可根据通信系统的规范中的预置尺寸,来确定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帧的尺寸。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帧可进一步包括填充字段,允许数据帧的尺寸与该预置尺寸一致。
其后,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参考图4和5作为示例来描述其中数据帧是聚合MPDU(A-MPDU)的情况。
图4和5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帧的图。
如图4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帧包括子帧401和填充定界符403。这里,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帧可包括至少一个子帧和至少一个填充定界符。在图4中,n指示自然数。
填充定界符403包括MPDU的长度信息、CRC、和识别标志,与上述定界符类似。然而,由于MPDU不位于根据本发明的填充定界符403之后,所以包括填充定界符403的MPDU的长度信息成为0。即,填充定界符403对应于具有MPDU长度信息0的上述子帧。
可确定填充定界符403的数目,使得在同一传送时段中向多个接收终端中的每一个传送的数据帧的时间长度相同。即,当可确定填充定界符403的数目、使得当通过多信道或MU-MIMO方案在同一传送时段中向多个接收终端中的每一个同时传送数据帧时,在同一传送时段中向多个接收终端中的每一个传送的数据帧的时间长度相同。例如,可基于通过每一信道传送的数据帧之中的具有最长长度的数据帧,来确定填充定界符的数目。
其间,可将两个子帧的开始点之间的间隙确定为预置单元尺寸的整数倍。例如,当单元尺寸是4字节时,两个子帧的开始点之间的间隙可以是4字节的整数倍。所以,子帧401的尺寸可以是4字节的整数倍。这里,填充定界符403可具有上述单元尺寸。当使用多个填充定界符时,所述多个填充定界符中的每一个的尺寸成为4字节的整数倍。
这里,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帧可进一步包括第一添加填充字段402。第一添加填充字段可位于子帧和填充定界符之间。使用第一添加填充字段,以允许子帧和填充定界符中的每一个的时间间隔成为预置单元尺寸的整数倍。填充定界符403可以是具有MPDU长度0的子帧。结果,使用第一添加填充字段402以允许每一子帧的时间间隔是预置单元尺寸的整数倍。
即,在图1中示出的A-MPDU的情况下,填充字段没有被包括在最后子帧中。然而,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帧可进一步包括第一添加填充字段402。两个子帧和填充定界符之间的间隙可以通过第一添加填充字段402成为预置单元尺寸的整数倍。另外,包括第一添加填充字段、子帧、和填充定界符的数据帧的尺寸可成为预置单元尺寸的整数倍。例如,当单元尺寸是4字节时,第一添加填充字段可具有0到3字节的尺寸。
其间,数据帧的传送终端可按照以下状态向接收终端提供数据帧,在该状态下,允许数据帧的长度信息被包括在单独信号字段中,使得数据帧的接收终端可容易地解码该数据帧。这里,信号字段中包括的数据帧的长度信息可以是通过向第一添加帧的长度添加子帧的长度而获得的值。当填充定界符403的MPDU长度信息是0时,信号字段中包括的数据帧的长度信息可以不包括填充定界符403的长度信息。
上述数据帧按照预置调制和编码方案在传送终端的物理层中处理,并通过例如多信道或MU-MIMO的多路径而传送到多个接收终端。这里,当用来向多个接收终端中的每一个传送数据的调制和编码方案(即,调制和编码方 案(MCS)级别)不同时,可能难以仅通过使用上述第一添加填充字段和填充定界符,而使得通过多路径在物理层中传送的数据帧的时间长度彼此一致。调制和编码方案可根据MCS级别而改变。
更具体地,数据帧一般在物理层中的预置码元单元中处理。例如,在其中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的情况下,数据帧在物理层中的OFDM码元单元(例如,4μs)中处理和传送。即,由于聚合MPDU在物理层中按照预置调制和编码方案重新处理用于传送到接收终端,所以即使使用第一添加填充字段和填充定界符,通过多路径在物理层中传送的数据帧的时间长度也可以不与该预置码元单元一致。
所以,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帧可包括第二添加填充字段405。当按照预置调制和编码方案在物理层中传送数据帧时,物理层中的数据帧的时间长度可以是预置单元长度的整数倍。这里,单元长度可以是例如上述OFDM码元单元,并且第二添加填充字段可具有例如0到3字节的尺寸。在该情况下,作为物理层的数据处理单元的物理协议数据单元(PPDU)可包括第一添加填充字段、填充定界符、第二添加填充字段、以及物理层的填充字段。
结果,根据本发明,在同一传送时段中向多个接收终端的每一个传送的数据帧的时间长度可成为相同的,并且接收到数据帧的接收终端可传送ACK帧,而没有帧的冲突。第一添加填充字段、填充定界符403、和第二添加填充字段405可被包括在数据帧中,使得它们依次位于子帧401之后。
其间,图5的数据帧和图4的数据帧具有相同配置,并对应于图4的数据帧。然而,在图4的情况下,子帧501由定界符、PPDU、和填充字段代表;然而,在图5的情况下,第一子帧501由子帧块代表。
如图5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图5的数据帧包括第一子帧501、第一填充字段503、第二子帧505、和第二填充字段507。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帧可包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在图5中,n指示自然数。
图5的第一子帧501对应于图4的子帧401,并且图5的第二子帧505对应于图4的填充定界符403。即,第二子帧505可以是定界符。图5的第一填充字段503对应于图4的第一添加填充字段,并且图5的第二填充字段507对应于图4的第二添加填充字段405。
如上所述,数据帧的尺寸可以是预置单元尺寸的整数倍。第一填充字段503可被称为分配填充字段,因为其被用于允许第一和第二子帧501和505 的每一个的时间间隔是预置单元尺寸的整数倍。另外,第二子帧505可被称为空子帧,因为其不包括MPDU,并具有数据长度信息0。第二填充字段507可被称为MAC填充字段,使得其区别于向物理层中的PPDU添加的填充字段。
其间,尽管已参考图4和5作为示例描述了其中数据帧是聚合MPDU的情况,但是数据帧也可以包括在其第一子帧中提供的除了MPDU之外的其他格式的数据。此外,即使在该情况下,第二子帧、第一填充字段、和第二填充字段也可被包括在该数据帧中。第二子帧、第一填充字段、和第二填充字段不总是被包括在该数据帧中,而是可以根据如上所述在同一传送时段中向多个接收终端中的每一个传送的数据帧的长度、数据帧的预置单元尺寸、MCS级别等被包括在数据帧中。
图6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收发数据帧和确收帧的方法的图。
图6示出了其中第一终端要使用两个信道向第二和第三终端的每一个传送第一和第二数据帧601和603中的每一个的情况。这里,如图6中所示,第一数据帧601具有比第二数据帧603的时间长度短的时间长度。
根据本发明,第一终端生成包括填充定界符403的第一数据帧601,并将生成的第一数据帧601传送到第二终端。第一终端可根据第二数据帧603的时间长度来生成第一数据帧601,以便不包括填充定界符或者以便包括至少一个填充定界符。
结果,其中第二终端传送ACK帧的时间可被延迟该填充定界符403的长度。所以,当第二和第三终端接收第一和第二帧601和603中的每一个并然后在SIFS之后传送ACK帧时,可防止帧之间的冲突。其间,第一终端可生成进一步包括第一填充字段503和第二填充字段507的第一数据帧601。
其后,将参考图7到9连同图4到6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传送和接收数据帧的方法。这里,数据帧可以是参考图4和5描述的数据帧,并且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无线局域网(LAN)系统。将参考图7作为示例来描述用于在生成数据帧的设备中生成数据帧的方法,并且将参考图8作为示例来描述用于在传送数据帧的设备中传送数据帧的方法。另外,将参考图9作为示例来描述用于在接收数据帧的设备中接收数据帧的方法。用于生成、传送和接收数据帧的设备可以是包括接入点、台站、终端等的通信设备,而终端是包括接入点和台站的概念。
图7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生成数据帧的方法的图。如图7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生成数据帧的方法开始操作(S701)。
在操作(S701),用于生成数据帧的设备生成至少一个第一子帧。
在操作(S703),用于生成数据帧的设备生成至少一个第二子帧。这里,第一和第二子帧包括在第一和第二子帧中包括的媒体存取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MPDU)的长度信息,并且第二子帧中包括的MPDU的长度信息是0。数据帧可以是聚合MPDU(A-MPDU)帧。在该情况下,第二子帧可以是定界符。
然后,在操作(S703),用于生成数据帧的设备可生成至少一个第二子帧,使得在同一传送时段中向多个接收终端的每一个传送的数据帧的时间长度相同。即,当通过多信道或MU-MIMO方案在同一传送时段中向多个接收终端的每一个传送数据帧时,用于生成数据帧的设备可生成第二子帧,使得所传送的数据帧的时间长度相同。
在操作(S705),用于生成数据帧的设备生成包括第一和第二子帧的数据帧。第一子帧中的每一个的时间间隔可被确定为预置单元尺寸的整数倍,并且第二子帧中的每一个可具有单元尺寸。例如,单元尺寸可以是4字节。
其间,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生成数据帧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生成在数据帧中包括的第一填充字段。这里,第一子帧和第一填充字段的尺寸之和成为预置单元尺寸的整数倍。即,使用第一填充字段,以允许第一和第二子帧中的每一个的时间间隔成为预置单元尺寸的整数倍。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生成数据帧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在数据帧中包括的第二填充字段。当按照预置调制和编码方案在物理层中传送数据帧时,物理层中的数据帧的尺寸可成为预置单元尺寸的整数倍。这里,单元尺寸可以是例如OFDM码元单元。
图8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传送数据帧的方法的图。如图8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传送数据帧的方法开始操作(S801)。
在操作(S801),用于传送数据帧的设备生成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帧的数据帧。这里,第一和第二子帧包括在第一和第二子帧中包括的媒体存取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MPDU)的长度信息,并且第二子帧中包括的MPDU的长度信息是0。即,数据帧可以是聚合MPDU(A-MPDU)帧,并且第二子帧可以是定界符。
更具体地,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帧的数据帧的生成(S801)可以包括:生成第一子帧;以及生成至少一个第二子帧,使得在同一传送时段中向多个接收终端的每一个传送的数据帧的时间长度相同。
在操作(S803),用于传送数据帧的设备向接收终端传送数据帧。另外,第一子帧中的每一个的时间间隔可被确定为预置单元尺寸的整数倍,并且第二子帧中的每一个可具有单元尺寸。例如,单元尺寸可以是4字节。
其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帧的数据帧的生成(S801)可包括:生成在数据帧中包括的第一填充字段。这里,第一子帧和第一填充字段的尺寸之和成为预置单元尺寸的整数倍。即,使用第一填充字段,以允许第一和第二子帧中的每一个的时间间隔成为预置单元尺寸的整数倍。
另外,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帧的数据帧的生成(S801)可包括:生成在数据帧中包括的第二填充字段。这里,当按照预置调制和编码方案在物理层中传送数据帧时,物理层中的数据帧的尺寸可以是预置单元尺寸的整数倍。这里,单元尺寸可以是例如OFDM码元单元。
图9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接收数据帧的方法的图。
如图9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接收数据帧的方法开始操作(S901)。
在操作(S901),用于接收数据帧的设备接收从传送终端传送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帧的数据帧。第一和第二子帧包括在第一和第二子帧中包括的媒体存取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MPDU)的长度信息,并且第二子帧中包括的MPDU的长度信息是0。即,数据帧可以是聚合MPDU(A-MPDU)帧,并且第二子帧可以是定界符。
第二子帧可以是为了允许在同一传送时段中向多个接收终端的每一个传送的数据帧的时间长度相同而生成的子帧。另外,第一子帧中的每一个的时间间隔可被确定为预置单元尺寸的整数倍,并且第二子帧中的每一个可具有单元尺寸。例如,单元尺寸可以是4字节。
在操作(S903),用于接收数据帧的设备向传送终端传送用于数据帧的ACK帧。这里,用于接收数据帧的设备可接收数据帧,并然后在SIFS之后向传送终端传送块ACK帧。
其间,该数据帧可进一步包括第一填充字段。这里,第一子帧和第一填充字段的尺寸之和成为预置单元尺寸的整数倍。即,使用第一填充字段,以 允许第一和第二子帧中的每一个的时间间隔成为预置单元尺寸的整数倍。
另外,该数据帧可进一步包括第二填充字段。这里,当按照预置调制和编码方案在物理层中传送数据帧时,物理层中的数据帧的尺寸是预置单元尺寸的整数倍。
其间,尽管已经在图1到8的处理方面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在设备方面可以容易地认识到配置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生成、传送和接收数据帧的方法的每一操作。可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生成、传送和接收数据帧的方法中包括的操作对应于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用于生成、传送和接收数据帧的设备中包括的组件。这里,用于生成、传送和接收数据帧的设备可以是包括接入点、台站、无线终端等的通信设备。
即,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数据帧的设备包括第一帧生成单元,用于生成至少一个第一子帧;第二帧生成单元,用于生成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和第三帧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的数据帧,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中包括的MPDU的长度信息,并且该第二子帧中包括的该MPDU的长度信息是0。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传送数据帧的设备包括帧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帧的数据帧;和帧传送单元,用于向接收终端传送该数据帧,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中包括的MPDU的长度信息,并且该第二子帧中包括的该MPDU的长度信息是0。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接收数据帧的设备包括:帧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从传送终端传送的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帧的数据帧;和帧传送单元,用于向该传送终端传送用于该数据帧的ACK帧,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中包括的MPDU的长度信息,并且该第二子帧中包括的该MPDU的长度信息是0。
其间,上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生成、传送和接收数据帧的方法可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配置该计算机程序的代码和代码段可以由本领域的计算机编程员容易地推导出。另外,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信息存储介质)中并通过计算机读取和运行,由此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另外,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记录的所有类型记录介质(诸如载波的非有形介质以及诸如致密盘(CD)、数字多功能盘(DVD)的有形介质)。
尽管已经参考示范实施例以及附图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及其等效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和替换。

Claims (26)

1.一种使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传送的用于无线局域网的方法,包括:
确定帧的长度,使得该帧的长度具有要向多个接收终端传送的多个帧之中的最长长度;
生成初始数据块;
向该初始数据块添加零个或更多第一填充单元以生成第一填充块,其中该第一填充块的长度小于帧的长度,并且该第一填充块的长度是第一预定长度的倍数;
向该第一填充块添加一个或更多第二填充单元以生成第二填充块,其中该第二填充块的长度等于或小于帧的长度,并且该第二填充块的长度是第二预定长度的倍数;和
向所述多个接收终端中的至少一个传送该第二填充块。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该第一预定长度和该第二预定长度两者具有四字节的相同值。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该第一填充单元具有一字节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该第二填充单元具有四字节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传送第二填充块的步骤包括:
如果第二填充块的长度小于帧的长度,则向该第二填充块添加零个或更多第三填充单元以生成第三填充块,该第三填充块的长度等于帧的长度;和
传送该第三填充块。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该第三填充单元具有一字节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如果第二填充块的长度等于帧的长度,则传送该第二填充块。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该第二填充块或该第三填充块作为聚合媒体存取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A-MPDU)被传送。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该初始数据块包括多个A-MPDU子帧,所述多个A-MPDU中的每一个具有4字节的倍数的长度,除了最后一个A-MPDU子帧之外。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该第二填充单元包括A-MPDU子帧。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所述A-MPDU子帧包括每一MPDU的长度信息,并且其中该长度信息具有零的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该第二填充单元包括定界符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该定界符信息包括每一MPDU的长度信息、循环冗余校验(CRC)和识别标志信息,并且其中该长度信息具有零的值。
14.一种用于使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传送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数据块的设备,包括处理器,被配置用于:
确定帧的长度,使得该帧的长度具有要向多个接收终端传送的多个帧之中的最长长度;
生成初始数据块;
向该初始数据块添加零个或更多第一填充单元以生成第一填充块,其中该第一填充块的长度小于帧的长度,并且该第一填充块的长度是第一预定长度的倍数;
向该第一填充块添加一个或更多第二填充单元以生成第二填充块,其中该第二填充块的长度等于或小于帧的长度,并且该第二填充块的长度是第二预定长度的倍数;和
向所述多个接收终端中的至少一个传送该第二填充块。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设备,其中该第一预定长度和该第二预定长度两者具有四字节的相同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设备,其中该第一填充单元具有一字节的长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4的设备,其中该第二填充单元具有四字节的长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4的设备,其中该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通过以下步骤来传送第二填充块:
如果第二填充块的长度小于帧的长度,则向该第二填充块添加零个或更多第三填充单元以生成第三填充块,该第三填充块的长度等于帧的长度;和
传送该第三填充块。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设备,其中该第三填充单元具有一字节的长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设备,其中该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如果该第二填充块的长度等于帧的长度,则传送该第二填充块。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设备,其中该第二填充块或该第三填充块作为聚合媒体存取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A-MPDU)被传送。
22.根据权利要求14的设备,其中该初始数据块包括多个A-MPDU子帧,所述多个A-MPDU中的每一个具有4字节的倍数的长度,除了最后一个A-MPDU子帧之外。
23.根据权利要求14的设备,其中该第二填充单元包括A-MPDU子帧。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设备,其中所述A-MPDU子帧包括每一MPDU的长度信息,并且其中该长度信息具有零的值。
25.根据权利要求14的设备,其中该第二填充单元包括定界符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设备,其中该定界符信息包括每一MPDU的长度信息、循环冗余校验(CRC)和识别标志信息,并且其中该长度信息具有零的值。
CN201080060526.9A 2009-11-04 2010-11-04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传送和接收数据帧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26961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8481.8A CN104811274B (zh) 2009-11-04 2010-11-04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数据块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106151 2009-11-04
KR20090106151 2009-11-04
KR10-2010-0005284 2010-01-20
KR20100005284 2010-01-20
KR10-2010-0066599 2010-07-09
KR20100066599 2010-07-09
PCT/KR2010/007740 WO2011055990A2 (ko) 2009-11-04 2010-11-04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프레임 생성, 전송 및 수신 방법과 그 장치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88481.8A Division CN104811274B (zh) 2009-11-04 2010-11-04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数据块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96181A CN102696181A (zh) 2012-09-26
CN102696181B true CN102696181B (zh) 2015-05-20

Family

ID=4397055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88481.8A Active CN104811274B (zh) 2009-11-04 2010-11-04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数据块的方法和设备
CN201080060526.9A Active CN102696181B (zh) 2009-11-04 2010-11-04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传送和接收数据帧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88481.8A Active CN104811274B (zh) 2009-11-04 2010-11-04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数据块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4) US8446891B2 (zh)
EP (3) EP3285409A1 (zh)
JP (4) JP5707415B2 (zh)
KR (6) KR101282346B1 (zh)
CN (2) CN104811274B (zh)
AU (1) AU2010316045B2 (zh)
BR (1) BR112012010467B1 (zh)
CA (1) CA2779928C (zh)
DE (1) DE112010004270T5 (zh)
ES (1) ES2578188T3 (zh)
MX (1) MX2012005179A (zh)
PL (1) PL2498411T3 (zh)
WO (1) WO2011055990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72164A2 (en) * 2009-12-09 2011-06-16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Frame padd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KR101202196B1 (ko) 2010-03-11 2012-11-2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Mimo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140003415A1 (en) * 2012-07-02 2014-01-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rames
US20150036673A1 (en) * 2013-07-30 2015-0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multi-destination traffic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3685084B (zh) * 2013-12-23 2016-07-27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数据帧的方法及装置
FR3027756B1 (fr) * 2014-10-24 2017-11-10 Thales Sa Procede et systeme de traitement de donnees dans un systeme de telecommunications pour une adaptation dynamique a la quantite de donnees a transmettre
JP6725542B2 (ja) * 2015-03-06 2020-07-22 ニューラ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無線lan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追加の復号処理時間についてのサポート
US10148326B2 (en) * 2015-07-06 2018-1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xtended receiver processing time
US10193654B2 (en) 2015-11-30 2019-01-2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Fram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performing the same
US11284301B2 (en) * 2017-04-17 2022-03-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ow control for wireless devices
CN110460405B (zh) * 2018-05-07 2021-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EP3881464B1 (en) * 2018-11-14 2023-09-20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based o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US11601184B2 (en) 2018-12-05 2023-03-07 Sony Group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496924B2 (en) * 2019-07-02 2022-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data unit (MPDU) and codeword alignment and validation
CN115315909A (zh) * 2020-03-13 2022-11-0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中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物理(phy)层设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36647B1 (en) * 1998-02-24 2001-05-22 Tantivy Communications, Inc. Dynamic frame size adjustment and selective reject on a multi-link channel to improve effective throughput and bit error rate
US7583623B2 (en) 2001-03-02 2009-09-01 Ofer Zimmerma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cking management messag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248604B2 (en) * 2001-10-30 2007-07-24 Ipr Licensing, Inc. Throughput in multi-rate wireless networks using variable-length packets and other techniques
DE10393682B4 (de) 2002-11-08 2011-09-1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Verfahren zur Fehlerschutzcodierung und -decodierung von Nachrichten in einem Datenübertragungssystem mit Paketvermittlung
KR100807466B1 (ko) * 2003-06-18 2008-02-25 니폰덴신뎅와 가부시키가이샤 무선패킷 통신방법
US7062703B1 (en) * 2003-07-28 2006-06-13 Cisco Technology, Inc Early detection of false start-of-packet triggers in a wireless network node
KR100567821B1 (ko) 2003-09-18 2006-04-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블록 데이터 전송 확인 메커니즘을 이용한 무선 통신 장치및 방법
JP4005974B2 (ja) * 2004-01-09 2007-11-14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WO2005096752A2 (en) 2004-04-01 2005-10-20 Devicescape Software, Inc. Multi channel throughput enhancement
JP4047836B2 (ja) * 2004-04-02 2008-02-13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US8619658B2 (en) * 2005-09-21 2013-12-3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842586B1 (ko) * 2006-01-03 2008-07-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근거리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응집된 매체 액세스 제어프로토콜 데이터 유닛들의 전송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US7904777B2 (en) * 2006-01-24 2011-03-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block acknowledgemen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1018191A (zh) * 2006-02-08 2007-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队列分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RU2491737C2 (ru) 2006-03-31 2013-08-27 Квэлкомм И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Управление памятью для высокоскоростн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оступом к среде
US8787841B2 (en) * 2006-06-27 2014-07-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beamforming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102853B2 (en) 2006-08-09 2012-01-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uncompressed video having fixed size MAC header with an extension
US7688847B2 (en) * 2006-10-31 2010-03-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xpected channel occupancy time as a wireless link metric
US8306060B2 (en) 2006-11-07 2012-11-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uncompressed video having a composite frame format
US20080130538A1 (en) * 2006-12-05 2008-06-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management frame aggreg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EP2104245B1 (en) * 2006-12-07 2013-08-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terminal station, and radio base station
JP4284353B2 (ja) 2006-12-26 2009-06-24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
US20080159190A1 (en) * 2006-12-28 2008-07-03 Mediatek Inc. Wireless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S2551312T3 (es) 2007-02-14 2015-11-18 Optis Wireless Technology, Llc Procedimientos y sistemas para el mapeo entre palabras codificadas y capas
JP4525703B2 (ja) * 2007-05-15 2010-08-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プログラ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9010628A (ja) * 2007-06-27 2009-01-15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8509165B2 (en) * 2007-08-15 2013-08-13 Nec Europe Ltd. Method for filling a WiMAX downlink frame by the base station of a WiMAX network
WO2009061110A1 (en) * 2007-11-08 2009-05-14 Lg Electronics Inc.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 and a-msdu format
JP4996451B2 (ja) * 2007-12-28 2012-08-08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481515B1 (ko) * 2008-02-21 2015-0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서브 프레임 구조에서의 데이터 할당을 위한 제어 채널전송 방법 및 제어 채널 디코딩 방법
EP2106057A1 (en) * 2008-03-25 2009-09-30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size dependent transport block size signalling
US8761069B2 (en) * 2008-04-18 2014-06-24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Multicast to unicast conversion system
US8204026B2 (en) * 2008-06-23 2012-06-19 Xg Technology, Inc. Element-based method for auto-configuration of handsets by a base st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MAC protocol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8351519B2 (en) 2008-08-15 2013-0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Embedding information in an 802.11 signal field
GB2464987A (en) 2008-11-03 2010-05-05 Nec Corp Methods for designating resource allocation
US20100146351A1 (en) 2008-12-04 2010-06-10 Nokia Corporation Error correcting schem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135015B2 (en) * 2009-03-27 2012-03-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frames
EP3547560B1 (en) * 2009-08-26 2020-09-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frame transmission for supporting mu-mimo
US8817698B2 (en) * 2009-10-18 2014-08-26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selectively aborting recept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ckets
EP3633886A1 (en) 2009-11-13 2020-04-0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ontrol signa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2598745A (zh) 2009-11-13 2012-07-1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为无线局域网提供vht频率再用的方法和设备
WO2011072164A2 (en) * 2009-12-09 2011-06-16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Frame padd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KR20110082685A (ko) 2010-01-12 2011-07-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사용자 다중 입출력 시스템의 프리엠블 생성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이 채용된 데이터 전송 장치와 단말
US8867574B2 (en) 2010-06-02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ormat of VHT-SIG-B and service fields in IEEE 802.11AC
US8743784B2 (en) 2010-08-04 2014-06-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VHT-SIG-B field in null data packets (NDPs)
US20120195392A1 (en) 2011-02-02 2012-08-02 Provigent Ltd. Predistortion in split-mou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049728A (ko) 2011-05-12
JP2019075813A (ja) 2019-05-16
AU2010316045B2 (en) 2014-08-07
MX2012005179A (es) 2012-09-28
US8923209B2 (en) 2014-12-30
CA2779928C (en) 2015-10-06
AU2010316045A1 (en) 2012-06-07
US8446891B2 (en) 2013-05-21
US20180242298A1 (en) 2018-08-23
PL2498411T3 (pl) 2016-10-31
US9949256B2 (en) 2018-04-17
EP2498411B1 (en) 2016-04-20
EP3057244B1 (en) 2017-09-20
KR101853015B1 (ko) 2018-04-27
KR20170029479A (ko) 2017-03-15
EP2498411A4 (en) 2013-03-13
KR102011051B1 (ko) 2019-08-14
US20150085804A1 (en) 2015-03-26
DE112010004270T5 (de) 2013-05-08
WO2011055990A3 (ko) 2011-09-22
KR20130023318A (ko) 2013-03-07
JP2017022739A (ja) 2017-01-26
WO2011055990A2 (ko) 2011-05-12
JP6655704B2 (ja) 2020-02-26
CN102696181A (zh) 2012-09-26
JP5707415B2 (ja) 2015-04-30
CA2779928A1 (en) 2011-05-12
JP2015146581A (ja) 2015-08-13
KR101716261B1 (ko) 2017-03-14
ES2578188T3 (es) 2016-07-21
CN104811274B (zh) 2019-02-19
JP6002791B2 (ja) 2016-10-05
JP2013510499A (ja) 2013-03-21
KR20180050256A (ko) 2018-05-14
JP6463311B2 (ja) 2019-01-30
US10499391B2 (en) 2019-12-03
US20120195301A1 (en) 2012-08-02
US20130223349A1 (en) 2013-08-29
KR20160079758A (ko) 2016-07-06
KR101636236B1 (ko) 2016-07-07
KR101780230B1 (ko) 2017-09-20
KR101282346B1 (ko) 2013-08-23
EP3285409A1 (en) 2018-02-21
KR20170107419A (ko) 2017-09-25
BR112012010467B1 (pt) 2021-09-08
EP2498411A2 (en) 2012-09-12
CN104811274A (zh) 2015-07-29
EP3057244A1 (en) 2016-08-17
BR112012010467A2 (pt) 2016-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6181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传送和接收数据帧的方法和设备
KR101114686B1 (ko) 멀티 수신기 프레임 집합
JP5213274B2 (ja) WiMAXをパックするための方法、データ構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CN108599906A (zh) 信道状态信息和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确认信息的多路复用
WO2010028312A2 (en) Mac layer packet data unit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34146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cknowledgement fr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