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9261A - 磨砂工作头及使用该磨砂工作头的磨砂工具 - Google Patents

磨砂工作头及使用该磨砂工作头的磨砂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9261A
CN102689261A CN2011100691701A CN201110069170A CN102689261A CN 102689261 A CN102689261 A CN 102689261A CN 2011100691701 A CN2011100691701 A CN 2011100691701A CN 201110069170 A CN201110069170 A CN 201110069170A CN 102689261 A CN102689261 A CN 102689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sted
cam
impeller
cam surface
working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91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9261B (zh
Inventor
吴宇
徐静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691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892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89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92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92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92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工件进行打磨的磨砂工作头及使用该磨砂工作头的磨砂工具。磨砂工作头,包括磨砂件,所述磨砂工作头还包括线性往复运动的连接杆,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运动转换机构,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将所述连接杆的线性往复运动转换为所述磨砂件围绕一个预设轴线运动。磨砂工具,包括往复类工具及与所述往复类工具连接的磨砂工作头。本发明提供一个磨砂工作头给往复类工具,用户在使用该往复类工具对工件进行切割后,取下锯条,换上磨砂工作头即可构成磨砂工具对工件表面进行高效打磨,方便消费者使用,且不需要再购置专用的打磨工具对工件表面进行打磨,还可节省消费者费用。

Description

磨砂工作头及使用该磨砂工作头的磨砂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工件进行打磨的磨砂工作头。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对工件进行打磨的磨砂工具。
背景技术
各种往复类工具如曲线锯、往复锯等是常用的切割工具,由于这类工具既可将工件表面加工成平面,也可将工件表面加工成曲面,因此,往复类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对木材或其它材料的工件进行加工。
往复类工具一般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马达,受马达驱动的传动机构,在传动机构驱动下往复运动的往复杆,该往复杆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另一端可驱动工作头,如锯条等做往复运动,从而对工件进行切割。
工件被切割后,其被加工面,尤其当被加工的表面被切割成曲面时,其表面平整度一般还达不到一定要求,因此,用各种往复类切割工具对工件进行切割后,往往还需要对工件的被加工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以使表面光滑。
常用的打磨方法有用砂纸进行手工打磨的,也有用专用的打磨工具如磨砂机等对工件表面进行打磨的。用手工操作砂纸进行打磨,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不高;用专用的打磨工具进行打磨,则需要购买这些价格不菲的专用工具,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费者的经济压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磨砂工作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磨砂工作头,包括磨砂件,所述磨砂工作头还包括线性往复运动的连接杆,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运动转换机构,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将所述连接杆的线性往复运动转换为所述磨砂件围绕一个预设轴线运动。
所述预设轴线为所述磨砂件的转动轴线,所述磨砂件围绕所述转动轴线旋转摆动。
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包括由所述连接杆驱动的推动件,由所述推动件驱动的设置有第一凸轮面和第二凸轮面的凸轮,所述连接杆往复运动带动所述推动件驱动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使所述凸轮带动所述磨砂件交替沿第一转动方向和第二转动方向运动。
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相对设置,两者形成的凸轮槽沿所述转动轴线的方向周向延伸,所述连接杆沿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推动件向所述第一凸轮面施压,所述连接杆沿第二方向运动时,所述推动件向所述第二凸轮面施压。
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是沿所述转动轴线延伸的螺旋凸轮面,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的螺旋旋向相同,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在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所述凸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凸轮件和第二凸轮件,所述第一凸轮件和所述第二凸轮件沿所述转动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轮件和所述第二凸轮件相对的端侧上。
所述推动件包括相对所述转动轴线对称设置的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所述凸轮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相对于所述转动轴线的周向对称设置的第三凸轮面和第四凸轮面,所述第一推动件驱动所述第一凸轮面时所述第二推动件驱动所述第三凸轮面,所述第一推动件驱动所述第二凸轮面时所述第二推动件驱动所述第四凸轮面。
所述连接杆沿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推动件的单向行程位于所述第一凸轮面在所述转动轴线方向上的延伸高度内;所述连接杆沿第二方向运动时,所述推动件的单向行程位于所述第二凸轮面在所述转动轴线方向上的延伸高度内。
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包括由所述连接杆驱动的推动件,由所述推动件驱动的设置有凸轮面的凸轮,所述连接杆沿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推动件向所述凸轮面施压使所述凸轮带动所述磨砂件沿第一转动方向运动;所述运动转换机构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连接杆沿第二方向运动时,所述复位机构使所述凸轮带动所述磨砂件沿第二转动方向运动。
所述凸轮面沿所述转动轴线的方向周向延伸。
所述推动件包括相对所述转动轴线对称设置的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所述凸轮面包括相对于所述转动轴线的周向对称设置的第一凸轮面和第三凸轮面,所述第一推动件驱动所述第一凸轮面时所述第二推动件驱动所述第三凸轮面。
所述连接杆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推动件的单向行程位于所述凸轮面在所述转动轴线方向上的延伸高度内。
所述磨砂工作头还包括支撑所述凸轮的支架组件,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凸轮和所述支架组件之间的弹性件。
所述推动件为滚动体,所述滚动体的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线垂直。
所述磨砂工作头还包括安装所述磨砂件的磨砂件安装部,所述磨砂件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凸轮上。
所述磨砂件安装部与所述磨砂件之间设置有弹性套,所述磨砂工作头在所述弹性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盖和端座,所述磨砂工作头上还设置有调节所述端盖与所述端座之间距离的距离调节机构。
一种磨砂工作头,包括磨砂件,所述磨砂工作头还包括线性往复运动的连接杆,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运动转换机构,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将所述连接杆的线性往复运动转换为所述磨砂件围绕一个预设轴线运动,所述预设轴线与所述连接杆的往复运动方向垂直。
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包括与所述连接杆相连接转动体,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转动体中的一个上设置有推动件,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转动体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接杆往复运动带动所述推动件在所述滑槽内移动使所述转动体围绕所述预设轴线旋转摆动。
所述转动体包括与所述连接杆相连的连动件和与所述连动件相连的磨砂件安装部,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连动件上,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接杆的往复运动方向呈夹角设置。
磨砂件安装部呈圆盘状并具有轴线,所述轴线与所述预设轴线平行。
所述磨砂件设置在所述磨砂件安装部上,所述磨砂件具有围绕所述预设轴线的周向延伸的磨砂面。
所述转动体为两个,所述两个转动体相对所述连接杆对称设置。
所述磨砂件具有与所述预设轴线垂直的磨砂面。
一种磨砂工作头,包括磨砂件,所述磨砂工作头还包括线性往复运动的连接杆,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运动转换机构,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将所述连接杆的线性往复运动转换为所述磨砂件围绕一个预设轴线运动,所述连接杆往复运动带动所述磨砂件围绕所述预设轴线旋转。
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包括由所述连接杆驱动的推动件,由所述推动件驱动的设置有第一凸轮面和第二凸轮面的凸轮,所述连接杆往复运动带动所述推动件驱动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使所述凸轮带动所述磨砂件始终沿同一转动方向运动。
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是沿所述预设轴线延伸的螺旋凸轮面,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的螺旋旋向相反,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在垂直于所述预设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连接杆沿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推动件向所述第一凸轮面施压,所述连接杆沿第二方向运动时,所述推动件向所述第二凸轮面施压。
所述推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并驱动所述第一凸轮面运动到其行程末端时,所述推动件沿所述磨砂件的转动方向越过所述第二凸轮面的起点。
所述凸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凸轮件和第二凸轮件,所述第一凸轮件和所述第二凸轮件沿所述预设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轮件和所述第二凸轮件相对的端侧上。
所述推动件包括相对所述预设轴线对称设置的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所述凸轮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相对于所述预设轴线的周向对称设置的第三凸轮面和第四凸轮面,所述第一推动件驱动所述第一凸轮面时所述第二推动件驱动所述第三凸轮面,所述第一推动件驱动所述第二凸轮面时所述第二推动件驱动所述第四凸轮面。
所述推动件为滚动体,所述滚动体的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线垂直。
所述磨砂工作头还包括安装所述磨砂件的磨砂件安装部,所述磨砂件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凸轮上。
所述磨砂件安装部与所述磨砂件之间设置有弹性套,所述磨砂工作头在所述弹性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盖和端座,所述磨砂工作头上还设置有调节所述端盖与所述端座之间距离的距离调节机构。
一种磨砂工作头,包括磨砂件,所述磨砂工作头还包括线性往复运动的连接杆,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运动转换机构,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将所述连接杆的线性往复运动转换为所述磨砂件围绕一个预设轴线运动,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包括由所述连接杆驱动的推动件,由所述推动件驱动的设置有第一凸轮面和第二凸轮面的凸轮,所述连接杆沿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推动件向所述第一凸轮面施压使所述凸轮带动所述磨砂件围绕所述预设轴线运动,所述连接杆沿第二方向运动时,所述推动件向所述第二凸轮面施压使所述凸轮带动所述磨砂件围绕所述预设轴线运动。
所述推动件向所述第一凸轮面施压时,所述磨砂件沿第一转动方向运动,所述推动件向所述第二凸轮面施压时,所述磨砂件沿第二转动方向运动,所述第二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形成的凸轮槽沿所述预设轴线的方向周向延伸。
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是沿所述预设轴线延伸的螺旋凸轮面,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的螺旋旋向相同,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在垂直于所述预设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所述连接杆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推动件的单向行程位于所述第一凸轮面在所述预设轴线方向上的延伸高度内;所述连接杆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时,所述推动件的单向行程位于所述第二凸轮面在所述预设轴线方向上的延伸高度内。
所述推动件向所述第一凸轮面施压时,所述磨砂件沿第一转动方向运动,所述推动件向所述第二凸轮面施压时,所述磨砂件沿第二转动方向运动,所述第二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相同。
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是沿所述预设轴线延伸的螺旋凸轮面,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的螺旋旋向相反,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在垂直于所述预设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
所述推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并驱动所述第一凸轮面运动到其行程末端时,所述推动件沿所述磨砂件的转动方向越过所述第二凸轮面的起点。
所述凸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凸轮件和第二凸轮件,所述第一凸轮件和所述第二凸轮件沿所述预设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轮件和所述第二凸轮件相对的端侧上。
所述推动件包括相对所述预设轴线对称设置的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所述凸轮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相对于所述预设轴线的周向对称设置的第三凸轮面和第四凸轮面,所述第一推动件驱动所述第一凸轮面时所述第二推动件驱动所述第三凸轮面,所述第一推动件驱动所述第二凸轮面时所述第二推动件驱动所述第四凸轮面。
所述推动件为滚动体,所述滚动体的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线垂直。
所述磨砂工作头还包括安装所述磨砂件的磨砂件安装部,所述磨砂件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凸轮上。
所述磨砂件安装部与所述磨砂件之间设置有弹性套,所述磨砂工作头在所述弹性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盖和端座,所述磨砂工作头上还设置有调节所述端盖与所述端座之间距离的距离调节机构。
一种磨砂工作头,包括磨砂件,所述磨砂工作头还包括线性往复运动的连接杆,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运动转换机构,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将所述连接杆的线性往复运动转换为所述磨砂件围绕一个预设轴线运动,所述预设轴线与所述连接杆的往复运动方向平行。
所述连接杆沿所述预设轴线往复运动。
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包括由所述连接杆驱动的推动件和由所述推动件驱动的凸轮,所述凸轮具有圆柱状的主体,所述预设轴线与所述凸轮主体的轴线重合。
所述凸轮上设置有第一凸轮面和第二凸轮面,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相对设置,两者形成的凸轮槽沿所述预设轴线的方向周向延伸,所述连接杆沿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推动件向所述第一凸轮面施压,所述连接杆沿第二方向运动时,所述推动件向所述第二凸轮面施压。
所述凸轮上设置有第一凸轮面和第二凸轮面,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是沿所述预设轴线延伸的螺旋凸轮面,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的螺旋旋向相反,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在垂直于所述预设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连接杆沿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推动件向所述第一凸轮面施压,所述连接杆沿第二方向运动时,所述推动件向所述第二凸轮面施压。
所述凸轮上设置有凸轮面,所述凸轮面沿所述预设轴线的方向周向延伸,所述连接杆沿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推动件向所述凸轮面施压使所述凸轮带动所述磨砂件沿第一转动方向运动,所述运动转换机构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连接杆沿第二方向运动时,所述复位机构使所述凸轮带动所述磨砂件沿第二转动方向运动。
所述推动件为滚动体,所述滚动体的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线垂直。
所述磨砂工作头还包括安装所述磨砂件的磨砂件安装部,所述磨砂件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凸轮上。
所述磨砂件安装部与所述磨砂件之间设置有弹性套,所述磨砂工作头在所述弹性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盖和端座,所述磨砂工作头上还设置有调节所述端盖与所述端座之间距离的距离调节机构。
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运动转换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的端部形状与往复类工具的标准工作头与往复类工具连接的一端的端部形状一致。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磨砂工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磨砂工具,所述磨砂工具包括往复类工具及与所述往复类工具连接的以上任一所述的磨砂工作头,所述往复类工具包括输出旋转运动的马达,将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往复杆的往复运动的传动机构,所述往复杆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往复杆的另一端与锯条夹紧装置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锯条夹紧装置连接。
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锯条夹紧装置相连接的一端的端部形状与所述往复类工具的标准工作头与所述锯条夹紧装置相连接的一端的端部形状一致。
所述磨砂工作头还包括将所述磨砂工作头固定在所述往复类工具的壳体上的支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个磨砂工作头给往复类工具,用户在使用该往复类工具对工件进行切割后,取下锯条,换上磨砂工作头即可构成磨砂工具对工件表面进行高效打磨,方便消费者使用,且不需要再购置专用的打磨工具对工件表面进行打磨,还可节省消费者费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磨砂工作头的正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磨砂工作头的爆炸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磨砂工作头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磨砂工作头运动过程中的第一状态示意图,此时,第一推动件位于远离支座的最远位置,为清楚显示运动过程,图中隐去了磨砂件安装部及磨砂件;
图5是图1所示的磨砂工作头运动过程中的第二状态示意图,此时,第一推动件位于其行程的中间位置,为清楚显示运动过程,图中隐去了磨砂件安装部及磨砂件;
图6是图1所示的磨砂工作头运动过程中的第三状态示意图,此时,第一推动件位于靠近支座的最近位置,为清楚显示运动过程,图中隐去了磨砂件安装部及磨砂件;
图7是图1所示的磨砂工作头与往复类工具连接构成的磨砂工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磨砂工作头的正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磨砂工作头的爆炸图;
图10是图8所示的磨砂工作头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图8所示的磨砂工作头运动过程中的第一状态示意图,此时,第一推动件沿连接杆轴线的第一方向运动,为清楚显示其运动过程,图中隐去了磨砂件安装部及磨砂件;
图12是图8所示的磨砂工作头运动过程中的第二状态示意图,此时,第一推动件沿第一方向运动并驱动第一凸轮面,为清楚显示其运动过程,图中隐去了磨砂件安装部及磨砂件;
图13是图8所示的磨砂工作头运动过程中的第三状态示意图,此时,第一推动件驱动第一凸轮面运行至第一方向的行程末端,第一推动件处于靠近支座的最近位置,为清楚显示其运动过程,图中隐去了磨砂件安装部及磨砂件;
图14是图8所示的磨砂工作头运动过程中的第四状态示意图,此时,第一推动件反向沿第二方向运动,为清楚显示其运动过程,图中隐去了磨砂件安装部及磨砂件;
图15是图8所示的磨砂工作头运动过程中的第五状态示意图,此时,第一推动件沿第二方向运动并开始驱动第二凸轮面,为清楚显示其运动过程,图中隐去了磨砂件安装部及磨砂件;
图16是图8所示的磨砂工作头运动过程中的第六状态示意图,此时,第一推动件沿连第二方向运动并进一步驱动第二凸轮面,为清楚显示其运动过程,图中隐去了磨砂件安装部及磨砂件;
图17是图8所示的磨砂工作头运动过程中的第七状态示意图,此时,第一推动件驱动第二凸轮面运行至第二方向的行程末端,第一推动件处于远离支座的最远位置,为清楚显示其运动过程,图中隐去了磨砂件安装部及磨砂件。
图18至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磨砂工作头运动过程中的第一状态示意图,此时,第一推动件位于远离端座的最远位置,为清楚显示其运动过程,图中隐去了磨砂件及部分磨砂件安装部;
图19是图18所示的磨砂工作头运动过程中的第二状态示意图,此时,第一推动件位于其行程的中间位置,为清楚显示其运动过程,图中隐去了磨砂件及部分磨砂件安装部;
图20是图18所示的磨砂工作头运动过程中的第三状态示意图,此时,第一推动件位于靠近端座的最近位置,为清楚显示其运动过程,图中隐去了磨砂件及部分磨砂件安装部;
图21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磨砂工作头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22是图21所示的磨砂工作头的爆炸图;
图23是图21所示的磨砂工作头的立体后视图;
图24是图21所示的磨砂工作头运动过程中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25是图21所示的磨砂工作头运动过程中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26是图21所示的磨砂工作头运动过程中第三状态示意图;
图27是将图21所示的磨砂工作头安装在往复类切割工具上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相关元件对应编号如下:
100.磨砂工作头       30.凸轮            20.第一凸轮件
21.第一凸轮面        23.第三凸轮面      24.卡接部
25.环形部            26.端座            27.环形槽
28.台阶面            31.凸轮槽
40.第二凸轮件        42.第二凸轮面      44.第四凸轮面
50.支架组件          51.支架主体        52.开口
53.止转突起          54.环状部          55.底面盘
56.毛毡片            57.垫片            58.卡圈
59.第一轴承组件      61.第二轴承组件    62.支座
63.支座口            64.圆孔
80.往复组件          70.连接杆          71.第一连接杆
72.第二连接杆        73.滑块            74.第一推动件
76.第二推动件        78.开口槽          79.卡销
81.销                  90.柱形连接面             91.弹性套
92.压块                93.卡圈                   94.空间
95.端盖                96.螺母                   97.连接体
98.磨砂件安装部        99.磨砂件
200.磨砂工作头         230.凸轮                  231.凸轮槽
220.第一凸轮件         221.第一凸轮面            223.第三凸轮面
224.卡接部
240.第二凸轮件         242.第二凸轮面            244.第四凸轮面
241.端座               243.环形槽                246.孔
247.缺口               248.开孔
250.支架组件           251.支架主体              252.开口
253.止转突起           254.环状部                255.底面盘
259.第一轴承组件       261.第二轴承组件          262.支座
263.支座口
280.往复组件           270.连接杆                273.滑块
274.第一推动件         276.第二推动件            281.销
290.柱形连接面         291.弹性套                292.压块
297.插销               294.空间                  295.端盖
296.螺母               293.连接体                298.磨件件安装部
299.磨砂件
300.磨砂工作头         370.连接杆                374.第一推动件
330.凸轮               398.磨砂件安装部          350.支架组件
321.第一凸轮面         360.扭簧
400.磨砂工作头         420.连动件                421.第一连动件
422.第二连动件         423.第一滑槽              424.第二滑槽
430.磨砂件安装部       431.第一磨砂件安装部      432.第二磨砂件安装部
433.第三磨砂件安装部   410.转动体                411.第一转动体
412.第二转动体         434.第一连接面            435.第二连接面
436.第三连接面  437.空间
450.连接盘      461.第一磨砂件    462.第二磨砂件
470.连接杆      471.螺栓          472.轴套
473.螺母
480.支座        481.插接部        482.螺栓
483.螺母        484.凹口          490.虚拟参照点
10.切割机        11.工作台面      13.T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7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磨砂工作头100。
请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100主要包括往复组件80,套设在往复组件80外侧并由往复组件80驱动的凸轮30,与凸轮30相连的磨砂件安装部98,安装在磨砂件安装部98上的磨砂件99。
往复组件80包括连接杆70,本实施例的连接杆70包括第一连接杆71、第二连接杆72,将第一连接杆71和第二连接杆72固定在一起的滑块73。具体的,滑块73上沿往复组件80的往复运动方向,即图2所示的X-X方向上对称设置有两开口槽78,第一连接杆71和第二连接杆72相对的一端分别通过两个卡销79固定在滑块73上,从而使第一连接杆71和第二连接杆72的轴线对齐,构成连接杆70轴线X-X。本实施例的连接杆70由滑块73将第一连接杆71和第二连接杆72组装在一起,各部件加工难度小,同时,装配方便。
本实施例的连接杆70也可将第一连接杆71和第二连接杆72一体成型,滑块73设置在一体成型的连接杆上;本实施例还可将第一连接杆71、第二连接杆72、滑块73一体成型构成一个部件,在此不再一一列举,只要其实现的功能与达到的效果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均则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往复组件80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杆70的滑块73上的第一推动件74,第一推动件74通过销81固定在滑块73的一侧表面上,由此第一推动件74固定在连接杆70上。为使往复组件80往复运动过程中受力均衡,本实施例的往复组件80还包括与第一推动件74相对轴线X-X对称设置有第二推动件76,第二推动件76与第一推动件74用同一个销81固定在滑块73上相对的两侧表面上。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推动件74和第二推动件76为滚动体,具体的,第一推动件74和第二推动件76为滚轮,滚轮的轴线与连接杆的轴线X-X垂直,其它形式的滚动体,如滚动轴承,滚珠等均可减小推动件与凸轮30的凸轮面之间的摩擦,减小能量损耗,提高磨砂工作头100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2和图4,本实施例的凸轮30套设在往复组件80外侧,凸轮30的主体呈圆柱状,凸轮30主体上设置有构成的凸轮槽31的第一凸轮面21和第二凸轮面42,第一凸轮面21和第二凸轮面42是沿轴线X-X延伸的螺旋凸轮面,且第一凸轮面21和第二凸轮面42的螺旋旋向相同,第一凸轮面21和第二凸轮面在与轴线X-X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第一推动件74线性往复运动可交替驱动第一凸轮面21和第二凸轮面42使凸轮3其本身的轴线X-X运动。
与对称设置的第一推动件74和第二推动件76相对应,本实施例的凸轮30上还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凸轮面21和第二凸轮面42沿轴线X-X的周向对称设置的第三凸轮面23和第四凸轮面44(图中未示出),第二推动件76可驱动第三凸轮面23和第四凸轮面44,具体的,当第一推动件74向第一凸轮面21施压以驱动第一凸轮面21时,第二推动件76同步向第三凸轮面23施压以驱动第三凸轮面23,当第一推动件74向第二凸轮面42施压以驱动第二凸轮面42时,第二推动件76同步向第四凸轮面44施压以驱动第四凸轮面44。由对称设置的第一推动件74和第二推动件76驱动对称设置的凸轮面,可防止连接杆70及凸轮30受力不均而出现扭曲的现象,从而使磨砂工作头100工作稳定,振动小。
本实施例中往复组件80设置在圆柱状的凸轮30主体中心,连接杆70,凸轮30,磨砂工作头100三者的轴线重合,均为图1至图6中的轴线X-X。连接杆70沿轴线X-X作线性往复运动,轴线X-X是连接杆70的往复运动方向;凸轮30围绕轴线X-X运动,因此轴线X-X也是凸轮30及磨砂件99的转动轴线,各轴线重合设置,各部件加工装配简单且受力均衡,磨砂工作头100运动稳定。当然,往复组件80相对凸轮30偏心设置使连接杆70的轴线与凸轮30的轴线平行同样可使凸轮30外套设的磨砂件围绕一预设的轴线运动。
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凸轮30包括第一凸轮件20和与第一凸轮件20相对设置第二凸轮件40,第一凸轮件20和第二凸轮件40均沿轴线X-X延伸设置。第一凸轮面21和第三凸轮面23设置在第一凸轮件20与第二凸轮件40相对的端侧上,第二凸轮面42和第四凸轮面44设置在第二凸轮件40与第一凸轮件20相对的端侧上,第二凸轮面42和第一凸轮面21相对设置构成可供第一推动件74运动的凸轮槽31,凸轮槽31沿轴线X-X的方向周向延伸,即凸轮槽31沿轴线X-X的方向延伸的同时沿轴线X-X的周向延伸;同时第三凸轮面23和第四凸轮面44构成可供第二推动件76运动的与凸轮槽31相对轴线X-X对称设置的另一凸轮槽(图中未示出)。如此设置,构成凸轮槽的凸轮面分别设置在第一凸轮件20和第二凸轮件40上,凸轮槽的加工非常简单,仅需在第一凸轮件20和第二凸轮件40上分别加工凸轮面即可。当然,直接在一个圆筒形件上加工凸轮槽构成凸轮同样可实现发明目的。
参见图2和图4,安装磨砂件99的磨砂件安装部98呈圆筒状并套设在凸轮30的外侧,本实施例中第二凸轮件40和磨砂件安装部98一体成型构成连接体97,由此,设置在第二凸轮件40端侧的第二凸轮面42和第四凸轮面44在连接体97内腔表面延伸,连接体97套设在第一凸轮件20外侧,连接体97的外表面形成柱形连接面90与磨砂件99连接,本实施例的磨砂件99呈圆筒状并套设在柱形连接面90外侧,由此,磨砂件99具有柱形工作面,该柱形工作面与工件表面的接触类似线接触,由此,无论工件表面是平面还是弧面,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100均可对工件表面进行有效打磨,因此,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应用非常广泛。
磨砂件99的外表面呈其它形状,如圆锥状等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的柱形工作面同样可以对工件进行打磨而不会对工件表面造成冲击。
可替换的,第二凸轮件40和磨砂件安装部98分体设置亦可,这样,第二凸轮件40和磨砂件安装部98的加工更简单。
可替换的,磨砂工作头100还可直接在磨砂件安装部98的外表面上加工磨粒从而形成磨砂面,从而连接体97本身即构成磨砂件,或者,直接在凸轮30设置凸轮槽之外的外表面加工磨粒从而形成磨砂件。
参见图2、图3,为固定第一凸轮件20和连接体97,第一凸轮件20相对设置第一凸轮面21和第三凸轮面23的端侧的另一端的环形部25的端面设置有台阶面28,连接体97的一端侧45抵接在台阶面28上,从而连接体97的外周面与环形部25的外周面对齐,连接体97的外周面与环形部25的外周面共同构成柱形连接面90。进一步的,第一凸轮件20上设置有卡接部24,该卡接部24可与连接体97内表面的凹槽(未示出)配接而防止第一凸轮件20和连接体97相对转动。
如图2、图3所示,磨砂工作头100还包括部分收容往复组件80并支撑凸轮30及磨砂件安装部98的支架组件50。
支架组件50具有支架主体51,支架主体51中空并沿图2所示的连接杆70轴线X-X方向上对称设置有两开口52,往复组件80可部分收容在支架主体51内的空腔中,第一推动件74和第二推动件76可以从两开口52中突出以驱动凸轮面。为使往复组件80运行更顺畅,本实施例支架主体51的空腔中及往复组件80上涂设有润滑油脂,在支架主体51空腔内靠近底面盘55的位置处依次设置有毛毡片56、垫片57和卡圈58以防止漏油。
支架组件50可支撑凸轮30及磨砂件安装部98,具体的,第一凸轮件20中空并套设在支架主体51外围,第一凸轮件20的环形部25与支架主体51的环状部54对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组件59以支撑第一凸轮件20和支架主体51。第二凸轮件40和磨砂件安装部98一体构成的连接体97套设在第一凸轮件20外侧且在远离端侧45的方向上超出第一凸轮件20,而支架主体51在远离底面盘55的一端也较第一凸轮件20长,因此连接体97部分直接套设在支架主体51外围,支架主体51与连接体97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组件61以支撑两者,至此,支架组件50牢靠的支撑住凸轮30及磨砂件安装部98。
磨砂件99可直接套设在磨砂件安装部98的柱形连接面90上,为更好的安装磨砂件,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100在凸轮30和磨砂件99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套91。参见图2和图3,第一凸轮件20的端座26围绕环形部25设置有环形槽27,弹性套91的底端912可插入环形槽27中,由此,弹性套91的底端912稳固的抵接在第一凸轮件20的端座26上并套设在柱形连接面90的外表面上。弹性套91的顶端913在沿X-X方向上高出连接体97远离端侧45的一端,两者之间形成空间94,弹性套91的顶端913上设置有端盖95,磨砂工作头100上设置有调节端座26和端盖95之间距离的距离调节机构,优选的,该距离调节机构减小空间94的高度而使弹性套91轴向被压缩,进而使弹性套91径向膨胀以张紧套设在弹性套91外侧的磨砂件99。本实施例的距离调节机构包括与端盖和/或端座抵接的定位件,与该定位件配接的与弹性套延伸方向同向延伸的柱形体,调节定位件在柱形体上的位置即可调节设置在弹性套91两端的端座26和端盖95之间距离。具体的,支架主体51远离底面盘55的一端抵接有压块92,由于支架主体51远离底面盘55的一端收容在连接体97内,压块92的圆盘921也收容在连接体97内。为固定压块92和连接体97,压块92从圆盘921上沿轴线X-X延伸有柱形部922,柱形部922上套设有卡圈93,卡圈93的一端面抵接在圆盘921上,卡圈93的外周面卡接在连接体97的内表面上。柱形部922在远离圆盘921的方向上超出连接体97和弹性套91一段距离,柱形部922可从环状端盖95的中心孔951中穿过,柱形部922伸出端盖95的部分套设有螺母96,螺母96与端盖95抵接,螺母96在柱形部922上的位置可调,具体的,拧紧螺母96可使端盖95朝靠近端座26的方向移动,由此减小端盖95与端座26的距离,压缩了空间94,使弹性套91径向膨胀,可张紧弹性套91外套设的磨砂件99,从而防止磨砂件脱落造成打磨工作中断。
本实施例通过调节螺母在压块92的柱形部922上的位置调节端盖95和端座26的距离,可替换的,延长支架主体51的高度,使支架主体51远离底面盘55的一端高出连接体97,调节螺母96在支架主体51上的位置也可使弹性套91发生形变,其它形式的距离调节机构在此不再一一列举,只要其实现的功能与达到的效果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均则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参见图2和图4,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100还包括将磨砂工作头100固定在往复类工具上的支座62,支座62上开设有圆孔64,通过圆孔64可用螺钉等部件将支座62固定在往复类工具的壳体上从而将磨砂工作头100与往复类工具牢固的连接。支座62上设置有支座口63,支架主体51能穿过支座口63,支架主体51的底面盘55抵接在支座62的底表面上,支架主体51穿过支座口62的部分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止转突起53,止转突起53可与支座口63内的槽配合以防止支架主体51相对支座62转动。
磨砂工作头100的运动过程请参见图4至图6。
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100的连接杆70线性往复运动,包括由连接杆70驱动的推动件和由推动件驱动的凸轮30的运动转换机构将连接杆70的线性往复运动转换为磨砂件99围绕一个预设的轴线旋转摆动,结构简单,运行可靠。
如图4所示,连接杆70沿轴线X-X上箭头A所指的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一推动件74向第一凸轮面21施压从而驱动第一凸轮面21使凸轮30沿图4中的箭头R1所指的第一转动方向运动从而使套设在凸轮30外的磨砂件99同步运动并对工件表面进行打磨(为清楚显示运动过程,图4至图6中隐去了套设在凸轮30外的磨砂件安装部98及磨砂件99)。连接杆70继续移动,当移动到如图6所示的第一推动件74与支座62距离最近的第一极限位置时,连接杆70反向沿轴线X-X上箭头B所指的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推动件74将向与第一凸轮面21相对设置的第二凸轮面42施压从而驱动第二凸轮面42使凸轮30沿箭头R2所指的第二转动方向运动从而使凸轮30外套设的磨砂件99对工件表面进行打磨。箭头R2所指的第二转动方向与箭头R1所指的第一转动方向相反,第一转动方向R 1和第二转动方向R2沿轴线X-X的周向。连接杆70继续沿箭头B所指的第二方向移动,当移动到如图4所示的第一推动件74与支座62的距离最远的第二极限位置时,连接杆70再次改变运动方向,即再次沿箭头A所指的第一方向运动,使第一推动件74驱动第一凸轮面21使磨砂件99再次沿箭头R1所指的第一转动方向运动。
图4,图5和图6顺序示出了连接杆70沿箭头A所指的第一方向运动时,第一推动件74推动第一凸轮面21使凸轮30沿第一转动方向R1转动过程中的状态变化示意图;图6,图5和图4顺序示出了连接杆70沿箭头B所指的第二方向运动时,第一推动件74推动第二凸轮面42使凸轮30沿第二转动方向R2转动过程中的状态变化示意图。这样,当连接杆70反复沿轴线X-X上箭头A所指的第一方向和箭头B所指的第二方向往复运动时,即可带动第一推动件74交替驱动相对设置的第一凸轮面21和第二凸轮面42,从而使凸轮30不断改变转动方向进而形成不断的旋转摆动以使凸轮30外套设的磨砂件99对工件进行打磨。
图4至图6仅示出了第一推动件74驱动第一凸轮面21和第二凸轮面42使磨砂工作头100状态变化的过程,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推动件74驱动第一凸轮面21时,与第一推动件74相对轴线X-X对称设置的第二推动件76同步驱动与第一凸轮面21沿轴线X-X周向对称设置的第三凸轮面;当第一推动件74驱动第二凸轮面42时,与第一推动件74相对轴线X-X对称设置的第二推动件76同步驱动与第二凸轮面21沿轴线X-X周向对称设置的第四凸轮面44,如此设置,凸轮30受力均衡,磨砂工作头100运行稳定。
本实施例也可将第一推动件74和第二凸轮面42看作是复位机构,连接杆70沿轴线X-X上箭头A所指的第一方向运动时,第一推动件74驱动第一凸轮面21使凸轮30沿箭头R1所指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至特定位置;连接杆70反向沿轴线X-X上箭头B所指的第二方向运动时,复位机构使凸轮30反转复位,具体的,第一推动件74驱动第二凸轮面42使磨砂工作头从上述特定位置反转复位。
本实施例中,无论连接杆70沿轴线X-X朝第一方向还是朝第二方向运动,设置在其上的第一推动74件均可通过驱动凸轮面使磨砂工作头100运动,工作高效稳定。
当连接杆70带动第一推动件74驱动第一凸轮面21运行到如图6所示的第一推动件74处于靠近支座62的最近位置时,若连接杆70还能继续朝箭头A所指的第一方向移动,则可能会使第一推动件74与垂直于轴线X-X的末端面22接触,此时第一推动件74不再推动第一凸轮面21使凸轮30转动,而且末端面22也会阻碍第一推动件74继续沿第一方向运动,连接杆70将停止运动,从而使磨砂工作头100停止工作。同理,连接杆70带动第一推动件74驱动第二凸轮面42运行到如图4所示的第一推动件74处于远离支座62的最远位置时,若连接杆70继续沿箭头B所指的第二方向移动时,同样会出现这种“死点”的问题。
为防止这种状况发生,本实施例,第一推动件74沿箭头A所指的第一方向运动时,其单向行程位于第一凸轮面21沿磨砂工作头100轴线X-X方向上的延伸高度内,也就是说,第一推动件74沿第一方向运动时,其始终与第一凸轮面21接触并驱动第一凸轮面21;第一推动件74沿箭头B所指的第二方向运动时,其单向行程位于第二凸轮面42沿磨砂工作头100轴线X-X方向上的延伸高度内,也就是说,第一推动件74沿第二方向运动时,其始终与第二凸轮面42接触并驱动第二凸轮面42。
如图4所示,第一推动件74位于远离支座62的最远位置,该位置是第一驱动件74驱动第二凸轮面42运动至其第二凸轮面42末端的位置,此时第一推动件74与第二凸轮面42存在接触点;随后连接杆70将改变运动方向,此位置也是第一推动件74从第一凸轮面21的始端开始驱动第一凸轮面21的位置,第一推动件74与第一凸轮面21之间存在接触点,也就是说,第一推动件74运行至远离支座62的最远位置时,其仍位于第一凸轮面21和第二凸轮面42构成的凸轮槽31中,即第一推动件74在轴线X-X的投影位于凸轮槽31在轴线X-X的投影内。如图6所示,当第一推动件74位于靠近支座62的最近位置时,第一推动件74与第一凸轮面21和第二凸轮面42均有接触,即第一推动件74在轴线X-X的投影位于凸轮槽31在轴线X-X的投影内。第一推动件74沿轴线X-X往复运动过程中的两极限位置均位于凸轮槽31在轴线X-X的投影内,那么第一推动件74的整个往复行程位于凸轮槽31在轴线X-X方向上的延伸高度内。
本实施例第一推动件74为滚轮,其外径比凸轮槽31的宽度小0到5毫米为宜,在良好润滑的情况下,优选滚轮74的外径等于凸轮槽31的宽度,这样,第一推动件74由推动第一凸轮面21转为推动第二凸轮面42或者从推动第二凸轮面42转为推动第一凸轮面21时,不会对转换后的凸轮面造成撞击,使磨砂工作头100运行平稳。由于润滑或制造精度及装配的问题,第一推动件74的外径与凸轮槽31的宽度一致有一定难度,因此,第一推动件74的外径比凸轮槽31的宽度略小对制造及装配的要求低,同时,振动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图7为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100处于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用螺钉穿过支座62的圆孔64即可将磨砂工作头100固定在切割机10的工作台面11上,工作台面11下设置有倒置的曲线锯,该曲线锯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马达,受所述马达驱动的传动机构,在所述传动机构驱动下往复运动的往复杆,所述往复杆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锯条夹紧装置,该锯条夹紧装置与工作头,如锯条等连接,当将锯条从锯条夹紧装置上取下时,曲线锯的锯条夹紧装置可与磨砂工作头100的连接杆70连接从而构成磨砂工具,往复类工具的往复杆输出的往复运动可驱动磨砂工作头100的磨砂件99围绕一个预设的轴线运动,从而对工件进行打磨。本实施例的切割机10为台式往复切割机,工作台面21即可视为切割机10的壳体。
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100不限于由图7所示的切割机10驱动,任何类型的往复类工具如曲线锯,往复锯等均可驱动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100。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100优选与往复类工具可移除的连接,这样,一个磨砂工作头100可安装在多个往复类工具上;而一个往复类工具除了驱动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100外,还可驱动其它工作头,如锯条等,从而无论磨砂工作头100还是往复类工具均可使用在更广泛的场合。但是,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100也可与往复类工具固定连接,从而该往复类工具仅配置足够驱动磨砂工作头100的动力和传动机构即可,也无需设置其它的功能单元,因此,该磨砂工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连接杆70可以由往复类工具驱动,这样可以提高打磨效率,同时减轻工作量。连接杆70由往复类工具驱动时,连接杆70与往复类工具的锯条夹紧装置相连接的一端的端部形状优选与往复类工具的标准工作头(如锯条)与锯条夹紧装置相连接的一端的端部形状一致,这样可以使磨砂工作头100与往复类工具的输出端很好的匹配。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杆70的端部721的形状与标准曲线锯的锯条远离锯齿部的端部形状一致,也就是锯条跟曲线锯的锯条夹紧装置相连接的一端的端部形状一致,因此,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可与各种曲线锯良好的匹配。
在无可用的往复类工具时,连接杆70也可手动驱动从而使磨砂工作头100对工件进行打磨,这样使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应用非常广泛。
图8至图17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磨砂工作头200。
参见图8、图9和图11,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200主要包括往复组件280,套设在往复组件280外侧并由往复组件280驱动的凸轮230,与凸轮230相连的磨砂件安装部298,安装在磨砂件安装部298上的磨砂件299。
往复组件280包括可沿相反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线往复运动的连接杆270,由连接杆270驱动的第一推动件274,第一推动件274通过销281固定设置在连接杆270的滑块273上的一侧表面上从而固定在连接杆270上,为使往复组件280往复运动过程中受力均衡,本实施例的往复组件280还包括与第一推动件274相对连接杆270的轴线X-X对称设置有第二推动件276,第二推动件276与第一推动件274用同一个销281固定在滑块273上相对的两侧表面上。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推动件274和第二推动件276为滚动体,具体的,第一推动件274和第二推动件276为滚轮,滚轮的轴线与连接杆270的轴线X-X垂直,其它形式的滚动体,如滚动轴承,滚珠等均可减小推动件与凸轮230的凸轮面之间的摩擦,减小能量损耗,提高磨砂工作头200的使用寿命。
如图9、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凸轮230套设在往复组件280外侧,凸轮230的主体呈圆柱状,凸轮230主体上设置有形成部分凸轮槽231第一凸轮面221和第二凸轮面242,第一凸轮面221和第二凸轮面242是沿轴线X-X延伸的螺旋凸轮面,且第一凸轮面221和第二凸轮面242的螺旋旋向相反,第一凸轮面221和第二凸轮面242在与轴线X-X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连接杆270线性往复运动可带动第一推动件274顺序驱动第一凸轮面221和第二凸轮面242使凸轮230围绕其本身的轴线X-X运动。
与对称设置的第一推动件274和第二推动件276相对应,参见图12,本实施例的凸轮230上还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凸轮面221和第二凸轮面242沿轴线X-X的周向对称设置的第三凸轮面223和第四凸轮面244,第二推动件276可驱动第三凸轮面223和第四凸轮面244,具体的,当第一推动件274向第一凸轮面221施压以驱动第一凸轮面221时,第二推动件276同步向第三凸轮面223施压以驱动第三凸轮面223,当第一推动件274向第二凸轮面242施压以驱动第二凸轮面242时,第二推动件276同步向第四凸轮面244施压以驱动第四凸轮面244。由对称设置的第一推动件274和第二推动件276驱动对称设置的凸轮面,可防止连接杆270及凸轮230受力不均而出现扭曲的现象,从而使磨砂工作头200工作稳定,振动小。
本实施例中往复组件280设置在圆柱状的凸轮230主体中心,连接杆270,凸轮230,磨砂工作头200三者的轴线重合,均为图8至图17中的轴线X-X。连接杆270沿轴线X-X作线性往复运动,轴线X-X是连接杆270的往复运动方向;凸轮230围绕轴线X-X运动,因此轴线X-X也是凸轮230及磨砂件299的转动轴线,各轴线重合设置,各部件加工装配简单且受力均衡,磨砂工作头200运动稳定。当然,往复组件280相对凸轮230偏心设置使连接杆270的轴线与凸轮230的轴线平行同样可使凸轮230外套设的磨砂件围绕一预设的轴线运动从而对工件表面进行打磨。
如图9、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凸轮230包括第一凸轮件220和与第一凸轮件220相对设置第二凸轮件240,第一凸轮件220和第二凸轮件240均沿轴线X-X延伸设置。第一凸轮面221和第三凸轮面223设置在第一凸轮件220与第二凸轮件240相对的端侧上,第二凸轮面242和第四凸轮面244设置在第二凸轮件240与第一凸轮件220相对的端侧上,第一凸轮面221、第二凸轮面242、第三凸轮面223、第四凸轮面244顺序沿轴线X-X的周向螺旋延伸形成可供第一推动件274和第二推动件276运动的凸轮槽231,相邻的两个凸轮面的螺旋旋向相反且在垂直于轴线X-X的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如此设置,构成凸轮槽的凸轮面分别设置在第一凸轮件220和第二凸轮件240上,凸轮槽的加工非常简单,仅需在第一凸轮件220和第二凸轮件240上分别加工凸轮面即可。当然,直接在一个圆筒形件上加工凸轮槽构成凸轮同样可实现发明目的。
参见图9和图12,安装磨砂件299的磨砂件安装部298呈圆筒状并套设在凸轮230的外侧,本实施例中第二凸轮件240和磨砂件安装部298一体成型构成连接体293,由此,设置在第二凸轮件240端侧的第二凸轮面242和第四凸轮面244在连接体293内腔表面延伸,连接体293套设在第一凸轮件220外侧,连接体293的外表面形成柱形连接面290与磨砂件299连接,本实施例的磨砂件299呈圆筒状并套设在柱形连接面290外侧,由此,磨砂件299具有柱形工作面,该柱形工作面与工件表面的接触类似线接触,由此,无论工件表面是平面还是弧面,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200均可对工件表面进行有效打磨,因此,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应用非常广泛。
磨砂件299的外表面呈其它形状,如圆锥状等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的柱形工作面同样可以对工件进行打磨而不会对工件表面造成冲击。
可替换的,第二凸轮件240和磨砂件安装部298分体设置亦可,这样,第二凸轮件240和磨砂件安装部298的加工更简单。
可替换的,磨砂工作头200还可直接在磨砂件安装部298的外表面上加工磨粒从而形成磨砂面,从而连接体293本身即构成磨砂件,或者,直接在凸轮230设置凸轮槽之外的外表面加工磨粒从而形成磨砂面。
参见图9,为固定第一凸轮件220和连接体293,第一凸轮件220相对设置第一凸轮面221和第三凸轮面223的端侧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卡接部224,卡接部224可卡入连接体293靠近端座241一侧的开孔248中,从而防止第一凸轮件220和连接体293相对转动。
如图9、图10所示,磨砂工作头200还包括部分收容往复组件280和支架组件250。支架组件250包括支架主体251,支架主体251中空并沿轴线X-X方向上对称设置有两开口252,往复组件280可部分收容在支架主体251中的空腔中,第一推动件274和第二推动件276可以从两开口252中突出以驱动凸轮面。为使往复组件280运行更顺畅,本实施例支架主体251的空腔中及往复组件280上涂设有润滑油脂,在支架主体251空腔内靠近底面盘255的位置处依次设置有毛毡片、垫片及卡圈以防止漏油。
支架组件250还可支撑凸轮230及磨砂件安装部298,具体的,第一凸轮件220中空并套设在支架主体251外侧,支架主体251的环状部254上套设有第一轴承组件259以支撑第一凸轮件220和支架主体251。由第二凸轮件240和磨砂件安装部298一体构成的连接体293套设在第一凸轮件220外侧且在远离端座241的方向上超出第一凸轮件220,而支架主体251在远离底面盘255的一端也较第一凸轮件220长,因此连接体293部分直接套设在支架主体251外侧,支架主体251与连接体293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组件261以支撑两者,至此,支架组件250牢靠的支撑住凸轮230及磨砂件安装部298。
磨砂件299可直接套设在磨砂件安装部298的柱形连接面290上,为更好的安装磨砂件299,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200在凸轮230和磨砂件299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套291。参见图9和图10,第二凸轮件240的端座241围绕柱形连接面290设置有环形槽243,弹性套291的底端2912可插入环形槽243中,由此,弹性套291的底端2912抵接在第二凸轮件240的端座241上并套设在柱形连接面290的外表面上。弹性套291的顶端2913在沿X-X方向上高出连接体293远离端座241的一端,两者之间形成空间294,弹性套291的顶端2913上设置有端盖295,磨砂工作头200上设置有调节端座241和端盖295之间距离的距离调节机构,优选的,该距离调节机构减小空间294的高度而使弹性套291轴向被压缩,进而使弹性套291径向膨胀以张紧套设在弹性套291外侧的磨砂件299。本实施例的距离调节机构包括与端盖和/或端座抵接的定位件,与该定位件配接的与弹性套延伸方向同向延伸的柱形体,调节定位件在柱形体上的位置即可调节设置在弹性套291两端的端座241和端盖295之间距离。具体的,支架主体251远离底面盘255的一端抵接有压块292,由于支架主体251远离底面盘255的一端收容在连接体293内,压块292的底板2921也收容在连接体293内。为固定压块292和连接体293,压块292的底板2921上等间隔设置有4个卡块2923,4个卡块2923可卡入连接体293远离端座241一端的4个缺口247中,此时,压块292不能相对连接体293转动,两个插销297穿过连接体293上开设的孔246,同时穿过压块292的底板2921,从而防止压块292与连接体293在轴线X-X方向产生相对移动。压块292从底板2921上延伸有柱形部2922,柱形部2922在远离底板2921的方向上超出连接体293和弹性套291一段距离,柱形部2922可从端盖295的中心孔2951中穿过,柱形部2922伸出端盖295的部分上设置有螺母296,螺母296与端盖295抵接,螺母296在柱形部2922上的位置可调,具体的,拧紧螺母96可使端盖295朝靠近端座241的方向移动,由此减小端盖295与端座241的距离,压缩了空间294,使弹性套291径向膨胀,可张紧弹性套291外套设的磨砂件,从而防止磨砂件脱落造成打磨工作的中断。
本实施例通过调节螺母在压块292的柱形部2922上的位置调节端盖295和端座241的距离,可替换的,延长支架主体251的高度,使支架主体251远离底面盘255的一端高出连接体293,调节螺母296在支架主体251上的位置也可使弹性套291发生形变,其它形式的距离调节机构在此不再一一列举,只要其实现的功能与达到的效果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均则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参见图9和图11,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200还包括将磨砂工作头200固定在往复类工具上的支座262,支座262上可开设有圆孔(图中未示出),通过圆孔可用螺钉等部件将支座262固定在往复类工具的壳体上从而将磨砂工作头200与往复类工具牢固的固定。支座262上设置有支座口263,支架主体251能穿过支座口263,支架主体251的底面盘255抵接在支座262的底表面上,支架主体251穿过支座口263的部分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止转突起253,止转突起253可与支座口263内的槽配合以防止支架主体251相对支座262旋转。
磨砂工作头200的具体运动过程请参阅图11至图17。
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200的连接杆270线性往复运动,包括连接杆270驱动的推动件和由推动件驱动的凸轮230的运动转换机构将连接杆270的线性往复运动转换为磨砂件299围绕一个预设的轴线旋转,结构简单,运行可靠。
如图11所示,连接杆270将沿轴线X-X上箭头A所指的第一方向运动,连接杆270将带动第一推动件274向第一凸轮面221施压从而驱动第一凸轮面221使凸轮230沿箭头R3所指的第三转动方向转动,从而使套设在凸轮230外的磨砂件299同步运动对工件表面进行打磨(为清楚显示运动过程,图11至图17隐去了套设在凸轮230外的磨砂件安装部298及磨砂件299),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理解的是,与第一推动件274相对轴线X-X对称设置的第二推动件276将同步推动与第一凸轮面221相对轴线X-X周向对称设置的第三凸轮面223,使磨砂工作头200平衡受力,转动稳定。如图13所示,当第一推动件274沿箭头A所指的第一方向运行到其行程末端时,将反向沿轴线X-X上箭头B所指的第二方向运动,如图15、图16所示,第一推动件274将驱动第二凸轮面242,与此同时,第二推动件276将同步驱动与第二第四凸轮面244使凸轮230继续沿图中箭头R3所指的第三转动方向转动。如图17所示,当第一推动件274沿箭头B所指的第二方向运行至其行程末端时,将反向沿箭头A所指的第一方向运动,又回到图11所示的状态,不同的是,此时第一推动件274将推动与第一凸轮面221沿轴线X-X周向对称设置的第三凸轮面223,第二推动件276将推动第一凸轮面221。
如此反复,第一推动件274将依次循环驱动第一凸轮面221、第二凸轮面242、第三凸轮面223、第四凸轮面244,与此相对应,第二推动件276将依次循环第三凸轮面223、第四凸轮面244、第一凸轮面221、第二凸轮面242,于是,凸轮230反复沿图11-12-16-14-15-16-17-11所示的状态循环运动从而使凸轮230沿图中箭头R3所指的第三转动方向旋转从而使套设在凸轮230外侧的磨砂件299对工件进行打磨。
本实施例中,无论连接杆270沿轴线X-X朝第一方向还是朝第二方向运动,设置在其上的第一推动274件和第二推动件276均可通过驱动凸轮面使磨砂工作头100运动,工作高效稳定。
可替换的,凸轮面也可仅设置一个,如设置一个较长的凸轮面,连接杆270沿第一方向“往”运动时,第一推动件274驱动该凸轮面使凸轮旋转,连接杆270沿第二方向“复”运动时,凸轮由于惯性继续旋转,连接杆270快速运动并及时反向沿第一方向“往”运动,则可继续推动上述凸轮面使凸轮及套设在凸轮上的磨砂件连续旋转。
为避免第一推动件274在驱动凸轮面的转换过程中出现“死点”,第一推动件274驱动一个凸轮面运动到其行程末端时,第一推动件274在凸轮230的转动方向上已越出下一下凸轮面的起点。如图13所示,第一推动件274驱动第一凸轮面221运动到其行程末端时,第一推动件274沿图中箭头R3所指的凸轮230的转动方向上已超过第二凸轮面242的起点2421;如图17所示,第一推动件274驱动第二凸轮面242运动到其行程末端时,第一推动件274在凸轮230的转动方向上已超过第三凸轮面223的起点2231。上述描述以第一推动件274为例,但同样适用于第二推动件276。
为使第一推动件274在凸轮面构成的凸轮槽231中顺利运动,第一推动件274的宽度小于等于凸轮槽231最窄处的宽度。本实施例的第一推动件274为滚轮,如图12所示,第一推动件274驱动第一凸轮面221运动过程中,凸轮槽231最窄处的宽度是第二凸轮面242的起点2421到第一凸轮面221的距离,滚轮的直径小于等于此宽度,第一推动件274可以顺利通过此处。如图16所示,第一推动件274驱动第二凸轮面242运动过程中,凸轮槽231最窄处的宽度是第三凸轮面223的起点2231至第二凸轮面242的距离,滚轮的直径小于等于此宽度,第一推动件274可以顺利通过此处。第一推动件274在凸轮槽231最窄处均可顺利通过,则在凸轮槽231的其它位置也可顺利通过,第一推动件274在凸轮槽231中的运动畅通无阻。以上描述以第一推动件274为例,由于第二推动件276与第一推动件274同样大小,第二推动件276在凸轮槽中也可畅通无阻的运动。
本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200也可安装在图7所示的切割机10的工作台面11上,工作台面11下设置有倒置的曲线锯,该曲线锯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马达,受所述马达驱动的传动机构,在所述传动机构驱动下往复运动的往复杆,所述往复杆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锯条夹紧装置,该锯条夹紧装置与工作头,如锯条等连接,当将锯条从锯条夹紧装置上取下时,曲线锯的锯条夹紧装置可与磨砂工作头200的连接杆270连接从而构成磨砂工具,往复类工具的往复杆输出的往复运动可驱动磨砂工作头200的磨砂件299围绕一个预设的轴线旋转,从而对工件进行打磨。本实施例的切割机10为台式往复切割机,工作台面21即可视为切割机10的壳体。
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200不限于用于图7所示的切割机10,任何类型的往复类工具如曲线锯,往复锯等均可驱动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200。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200优选与往复类工具可移除的连接,这样,一个磨砂工作头200可安装在多个往复类工具上;而一个往复类工具除了驱动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200外,还可驱动其它工作头,如锯条等,从而无论磨砂工作头200还是往复类工具均可使用在更广泛的场合。但是,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200也可与往复类工具固定连接,从而该往复类工具仅配置足够驱动磨砂工作头200的动力和传动机构即可,也无需设置其它的功能单元,因此,该磨砂工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连接杆270可以由往复类工具驱动,这样可以提高打磨效率,同时减轻工作量。连接杆270由往复类工具驱动时,连接杆270与往复类工具的锯条夹紧装置相连接的一端的端部形状优选与往复类工具的标准工作头(如锯条)与锯条夹紧装置相连接的一端的端部形状一致,这样可以使磨砂工作头200与往复类工具的输出端很好的匹配。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杆270的端部2701的形状与标准曲线锯的锯条远离锯齿部的端部形状一致,也就是与曲线锯的锯条夹紧装置相连接的一端的端部形状一致,因此,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可与各种曲线锯良好的匹配。
在无可用的往复类工具时,连接杆270也可手动驱动从而使磨砂工作头200对工件进行打磨,这样使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应用非常广泛。
图18至图20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300的运动过程状态变化示意图。
参见图18,与实施例1类似,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300包括往复组件,套设在往复组件外侧并由往复组件驱动的凸轮330,与凸轮330相连的磨砂件安装部398及设置在磨砂件安装部398上的磨砂件(为清楚显示运动过程,图18至图20省略了磨砂件及部分磨砂件安装部398)。
往复组件包括连接杆370及设置在连接杆370上的第一推动件374,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杆370上还设置有与第一推动件374相对连接杆370轴线X-X对称设置的第二推动件。
凸轮330上设置有第一凸轮面321,第一凸轮面321沿轴线X-X的周向延伸,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理解的是,与对称设置的第一推动件374和第二推动件相对应,凸轮330上还设置有与第一凸轮面321沿轴线X-X的周向对称设置的第三凸轮面。
与实施例1类似,往复组件设置在圆柱状的凸轮330主体中心,连接杆370,凸轮330,磨砂工作头300三者的轴线重合,均为图18至图20中的轴线X-X。连接杆370沿轴线X-X作线性往复运动,轴线X-X是连接杆370的往复运动方向;凸轮330围绕轴线X-X运动,因此轴线X-X也是凸轮330及磨砂件的转动轴线。当然,往复组件相对凸轮30偏心设置使连接杆70的轴线与凸轮30的轴线平行同样可使凸轮外套设的磨砂件围绕一预设的轴线运动。
磨砂工作头300还包括收容部分往复组件并支撑凸轮330和磨砂件安装部398的支架组件350,将磨砂工作头300固定在往复类工具壳体上的支座362。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运动转换机构包括由连接杆370驱动的第一推动件374和第二推动件,由第一推动件374和第二推动件驱动的设置有凸轮面的凸轮330,设置在凸轮330和支架组件350之间的复位机构,复位机构包括弹性件,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复位机构为扭簧360,扭簧的第一连接头3601固定在凸轮330上,扭簧360的另一连接头(图中未示出)固定在支架组件350上。
如图18所示,连接杆370沿轴线X-X上箭头A所指的第一方向运动时,第一推动件374向第一凸轮面321施压从而驱动第一凸轮面321使凸轮330克服扭簧360的作用力绕图中箭头R4所指的第四转动方向转动,带动磨砂件同步运动从而对工件进行打磨,凸轮330转动将使扭簧360发生弹性形变;当连接杆370运行至图20所示的极限位置时,连接杆370反向沿轴线X-X上箭头B所指的第二方向运动,此时,第一推动件374将不再驱动第一凸轮面321,扭簧360恢复形变使凸轮330绕箭头R5所指的第五转动方向反转复位。
图18,图19和图20顺序示出了连接杆370沿箭头A所指的第一方向运动时,第一推动件374驱动第一凸轮面321克服扭簧360的作用力使凸轮330转动过程中的状态变化示意图;图20,图19和图18顺序示出了连接杆370沿箭头B所指的第二方向运动时,扭簧360使凸轮330复位反转过程中的状态变化示意图。这样,当连接杆370在往复类工具驱动下反复沿箭头A所指的第一方向和箭头B所指的第二方向往复运动时,磨砂工作头300不断转动和反转复位进而形成不断的旋转摆动以使磨砂件安装部398外套设的磨砂件对工件进行打磨。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为扭簧,其它形式的弹性件如螺旋弹簧、空气弹簧,弹片等均可使磨砂工作头复位反转。弹性件也不限于安装在凸轮330和支架组件350之间,可替换的,也可安装在磨砂件安装部398和支架组件350之间。
为防止“死点”,本实施例中第一推动件374的单向行程位于第一凸轮面321在连接杆轴线X-X上的延伸高度内。如图18所示,第一推动件374位于远离支座362的最远位置,第一推动件374与第一凸轮面321存在接触点,第一推动件374在轴线X-X的投影位于第一凸轮面321在轴线X-X的投影内;如图20所示,第一推动件374位于靠近支座362的最近位置,第一推动件374与第一凸轮面321同样存在接触点,第一推动件374在轴线X-X的投影位于第一凸轮面321在轴线X-X的投影内,第一推动件374在其运动过程中的两个极限位置在轴线X-X的投影均位于第一凸轮面321在轴线X-X的投影内,那么第一推动件374的单向行程位于第一凸轮面321在连接杆370轴线X-X的延伸高度内。
尽管图中未示出,但可以理解的是,与实施例1类似,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300可在磨砂件安装部398和磨砂件之间可设置弹性套及调节弹性套在磨砂工作头的端盖与端座之间距离的距离调节机构以更好的张紧磨砂件。
实施例3的磨砂工作头300与实施例1的磨砂工作头100结构大体类似,最大的区别是,实施例3取消了实施例1中的第二凸轮件,增加了扭簧360,因此实施例3的未尽事宜请参阅实施例1的描述。
图21至图27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400。
如图22至图24所示,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400包括连接杆470,与连接杆470滑移配接的转动体410。
结合图25和图26,连接杆470具有轴线Z-Z,连接杆470沿其轴线Z-Z上相反的第一方向A和第二方向B往复运动,因此,轴线Z-Z也是连接杆470的往复运动方向。连接杆470可与往复类工具连接,优选的,连接杆470与往复类工具的锯条夹紧装置相连接的一端的端部形状优选与往复类工具的标准工作头(如锯条)与锯条夹紧装置相连接的一端的端部形状一致,这样可以使磨砂工作头400与往复类工具的输出端很好的匹配。如图22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杆470的端部4701的形状与标准曲线锯的锯条远离锯齿部的端部形状一致,也就是与锯条跟曲线锯的锯条夹紧装置相连接的一端的端部形状一致,因此,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可与各种曲线锯良好的匹配。
参见图22至图24,转动体410包括相对连接杆470对称设置的第一转动体411和第二转动体412。第一转动体411包括相连的第一连动件421和第一磨砂件安装部431,第一磨砂件安装部431呈圆盘状,第一连动件421沿第一磨砂件安装部431的径向突出于第一磨砂件安装部431外;第二转动体412包括相连的第二连动件422和第二磨砂件安装部432,第二磨砂件安装部432呈圆盘状,第二连动件422沿第二磨砂件安装部432的径向突出于第二磨砂件安装部432外。第一转动体411和第二转动体412相对连接杆470对称,因此,第一连动件421和第二连动件422相对连接杆470对称,第一磨砂件安装部431和第二磨砂件安装部432相对连接杆470对称。
本实施例将第一连动件421和第二连动件422统称为连动件420,将第一磨砂件安装部431和第二磨砂件安装部432统称为磨砂件安装部430,因此,也可以说,转动体410包括与连接杆470相连的连动件420和与连动件420相连的磨砂件安装部430。
连接杆470与连动件420滑动配接,具体的,请参见图22,连动件420上设置有滑槽,滑槽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杆470的往复运动方向Z-Z呈夹角设置,即滑槽的延伸方向与Z-Z方向的夹角在0度到180度之间,但不包括0度和180度。连动件420包括第一连动件421和第二连动件422,第一连动件421和第二连动件42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423和第二滑槽424,第一连动件421和第二连动件422与滑槽延伸方向同向延伸,而连动件430径向突出于磨砂件安装部430之外,因此,滑槽423和424的延伸方向也径向突出于磨砂件安装部430之外。
连接杆470设置在第一连动件421和第二连动件422之间,且连接杆470与第一连动件421和第二连动件422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轴套472,螺栓471依次穿过第一连动件421上的第一滑槽423,轴套472,连接杆470,另一个轴套472,第二连动件422上的第二滑槽424,螺母473,螺母473抵接在第二连动件422上,由此,连接杆470往复运动可带动螺栓471在第一滑槽423和第二滑槽424内移动使转动体410绕着一个预设的轴线旋转摆动。
连接杆470设置在第一连动件421和第二连动件422之间,两个轴套472可保证连接杆470位于第一连动件421和第二连动件422的中间位置,如此设置,如此设置可以使连接杆470对连动件420的作用力均匀分布在第一连动件421和第二连动件422上,由此磨砂工作头400运动平稳。
本实施例使螺栓471在滑槽423和424内移动使连接杆470推动转动体410围绕一个预设的轴线运动,其它形式的推动件,如滑动销等亦可达到同样的效果。本实施例还可以在其他变形,如仅设置一个连动件和相应的滑槽也可达到发明目的。
本实施例的滑槽设置在转动体410的连动件420上,可替换的,可将滑滑设置在连接杆470上,滑槽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杆470的往复运动方向呈角度设置,而推动件可设置在转动体410上的任意合适位置上。
参照图22、图23和图27,第一磨砂件安装部431与第二磨砂件安装部432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两者之间形成空间437,磨砂工作头400上还设置有支撑转动体410的支座480,支座480通过螺栓482和螺母483固定在空间437中,第一磨砂件安装部431和第二磨砂件安装部432上分别设置有朝向空间437延伸的凹口484以收容螺母483和螺栓482的螺栓头,避免螺母483和螺栓482的螺栓头影响连接盘450的安装。
转动体410的转动轴线Y-Y穿过支座480,具体的,转动体410的转动轴线Y-Y与螺栓482的轴线重合,可以稳固的支撑转动体410使转动体410保持沿轴线Y-Y不断改变转动方向从而形成旋转摆动。支座480设置在第一磨砂件安装部431和第二磨砂件安装部432之间形成空间437中,可以同时稳固的支撑第一磨砂件安装部431和第二磨砂件安装部432,同时不会影响磨砂件的安装。
参见图22和图23,第一磨砂件安装部43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面434,第二磨砂件安装部43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面435,第一连接面434和第二连接面435相对设置,并分别设置在第一磨砂件安装部431和第二磨砂件安装部432背离空间437的一侧端面上,第一连接面434与第二连接面435与转动体410的转动轴线Y-Y垂直,轴线Y-Y与连接杆470的往复运动方向,即Z-Z方向垂直。可替换的,仅设置一个磨砂件安装部也可达到发明目的。
本实施例第一连接面434和第二连接面435外分别顺序设置有连接盘450及可安装在连接盘450上的第一磨砂件461和第二磨砂件462,第一磨砂件461和第二磨砂件462上分别设置有与转动轴线Y-Y垂直的磨砂面463和464。如图21所示,平板状的磨砂面463和464可以进行大面积的打磨,提高磨砂工作头400的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的第一磨砂件安装部431和第二磨砂件安装部432为圆盘状,转动体410的转动轴线Y-Y垂直于第一磨砂件安装部431和第二磨砂件安装部432并与第一磨砂件安装部431与第二磨砂件安装部432的轴线T-T平行。
可替换的,转动体410的转动轴线Y-Y可与圆盘状的第一磨砂件安装部431与第二磨砂件安装部432的轴线T-T重合。参见图23,磨砂件安装部430还包括连接第一磨砂件安装部431和第二磨砂件安装部432的第三磨砂件安装部433,第三磨砂件安装部433沿磨砂工作头400的轴线T-T方向周向延伸,第三磨砂件安装部433上设置有第三连接面436,第三连接面436上可设置磨砂件(图中未示出),由此,该磨砂件具有沿转动轴线Y-Y和T-T周向延伸的磨砂面。周向延伸的磨砂面与工件的接触类似线接触,因此,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400还适用于对弧形工件表面进行打磨,应用广泛。
可替换的,磨砂工作头400可将第一连接面434、第二连接面435、第三连接面436设置为磨砂面,从而第一连接面434、第二连接面435、第三连接面436本身即构成磨砂件,结构更简单。
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400的连动件420和磨砂件安装部430一体成型,制造简单,同时减少装配工序,使磨砂工作头400的装配简单
磨砂工作头400的运动过程请参见图24至图26。
如图24所示,形式为螺栓471的推动件位于滑槽424远离磨砂件安装部430的最远位置,此时,连接杆470可沿图中箭头A所指的第一方向运动,连接杆470沿箭头A所指的第一方向运动使推动件471在滑槽424和423内朝靠近磨砂件安装部430的方向移动带动转动体410沿图中箭头R6所指的第六转动运动,当连接杆470沿箭头A所指的第一方向运动至图26所示的推动件471位于滑槽424靠近磨砂件安装部430的最近位置,连接杆470反向沿其轴线上箭头B所指的第二方向运动,使推动件471在滑槽424和423内朝远离磨砂件安装部430的方向移动带动转动体410将沿图26中箭头R7所指的第七转动方向运动,R7所指的第七转动方向与箭头R6所指的第六转动方向相反。
由上述描述可知,连接杆470运动到不同的位置时,推动件471位于滑槽423和424的不同位置,由此,磨砂件安装部430仅可相对轴线Y-Y转动,但不会相对轴线Y-Y发生位移变化,这样可避免磨砂件安装部430产生晃动。
图24,图25和图26顺序示出了连接杆470沿箭头A所指的第一方向运动时,连接杆470带动转动体410沿第六转动方向R6转动过程中的状态变化示意图,转动体410的状态变化可通过查看磨砂件462上的虚拟的参照点490的位置变化而得知;图26,图25和图24顺序示出了连接杆470沿箭头B所指的第二方向运动时,连接杆470带动转动体410沿第七转动方向R7转动过程中的状态变化示意图。这样,当连接杆470反复沿其轴线Z-Z上箭头A所指的第一方向和箭头B所指的第二方向往复运动时,即可使转动体410不断改变转动方向进而形成不断的旋转摆动,转动体410旋转摆动,安装在转动体410的磨砂件安装部430上的各磨砂件随转动体410旋转摆动从而对工件进行打磨。
如图27所示,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400可安装在切割机10上,具体的,切割机10的工作台面11上设置有连接固定导尺的T型槽,磨砂工作头400的支座480具有插接部481,插接部481可插入T型槽13中,连接杆470可插入工作台面11上开设的安装孔14中,再用螺钉(图中未示出)等部件即可将插接部481固定在T型槽13中,即可将磨砂工作头400牢固安装在切割机10上。本实施例使用工作台面11上的T型槽13安装座砂工作头400,不会造成工作台面11的不平整,结构合理,安装方便。
切割机10的工作台面11下设置有倒置的曲线锯,该曲线锯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马达,受所述马达驱动的传动机构,在所述传动机构驱动下往复运动的往复杆,所述往复杆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锯条夹紧装置,该锯条夹紧装置与工作头,如锯条等连接,当将锯条从锯条夹紧装置上取下时,曲线锯的锯条夹紧装置可与磨砂工作头400的连接杆470连接从而构成磨砂工具,往复类工具的往复杆输出的往复运动可驱动磨砂工作头400对工件进行打磨。本实施例的切割机10为台式往复切割机,工作台面21即可视为切割机10的壳体。
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400不限于用于图21所示的切割机10,任何类型的往复类工具如曲线锯,往复锯等均可驱动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400。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400优选与往复类工具可移除的连接,这样,一个磨砂工作头400可安装在多个往复类工具上;而一个往复类工具除了驱动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400外,还可驱动其它工作头,如锯条等,从而无论磨砂工作头400还是往复类工具均可使用在更广泛的场合。但是,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400也可与往复类工具固定连接,从而该往复类工具仅配置足够驱动磨砂工作头400的动力和传动机构即可,也无需设置其它的功能单元,因此,该磨砂工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连接杆470可以由往复类工具驱动,这样可以提高打磨效率,同时减轻工作量。在无可用的往复类工具时,连接杆470也可手动驱动从而使磨砂工作头400对工件进行打磨,这样使本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应用非常广泛。
上述实施例的磨砂工作头由往复类工具驱动,运动转换机构将在往复类工具驱动下的连接杆的往复运动转换为转动部件的转动,磨砂件随转动部件转动而转动从而对工件进行打磨。除了上述实施例提到的凸轮转换机构,拉杆转换机构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多种变形,如在连接杆上设置齿部使连接杆构成齿条,磨砂件设置在可被齿条驱动的齿轮上。其它形式的运动转换机构,如摆杆滑块机构,曲柄滑块机构等运动转换机构均可将连接杆的往复运动转换为磨砂件的转动,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提到的“顶”、“底”等方位词均以所描述的图面所示的部件所处的状态定义,这些方位词仅是为了方便描述而提出,并不对内容构成限定。
尽管说明书中已经对具体实例进行了描述并在附图中图示出了这此实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超出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内容的范围的前提下,可对本发明的组成要素作出各种改变和等同替换。此外,除非另有说明,可如上所述的特意考虑将各实例之间的特征、要求和/或功能进行组合和配合,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从本公开内容中理解到,可将一个实施例的特征、要素和/或功能适当的结合到另一实施例中。而且,在不超出本发明的主要范围的前提下,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教导,作出各种适于具体情况或材料的改型。因此,本公开内容并不限于附图所示和说明书所描述的具体实例,这些实例只是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应包括落入前面的说明和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任何实施例。

Claims (20)

1.一种磨砂工作头,包括磨砂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砂工作头还包括线性往复运动的连接杆,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运动转换机构,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将所述连接杆的线性往复运动转换为所述磨砂件围绕一个预设轴线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砂工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轴线为所述磨砂件的转动轴线,所述磨砂件围绕所述转动轴线旋转摆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砂工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包括由所述连接杆驱动的推动件,由所述推动件驱动的设置有第一凸轮面和第二凸轮面的凸轮,所述连接杆往复运动带动所述推动件驱动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使所述凸轮带动所述磨砂件交替沿第一转动方向和第二转动方向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砂工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相对设置,两者形成的凸轮槽沿所述转动轴线的方向周向延伸,所述连接杆沿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推动件向所述第一凸轮面施压,所述连接杆沿第二方向运动时,所述推动件向所述第二凸轮面施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砂工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是沿所述转动轴线延伸的螺旋凸轮面,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的螺旋旋向相同,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在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砂工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凸轮件和第二凸轮件,所述第一凸轮件和所述第二凸轮件沿所述转动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轮件和所述第二凸轮件相对的端侧上。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砂工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包括相对所述转动轴线对称设置的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所述凸轮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相对于所述转动轴线的周向对称设置的第三凸轮面和第四凸轮面,所述第一推动件驱动所述第一凸轮面时所述第二推动件驱动所述第三凸轮面,所述第一推动件驱动所述第二凸轮面时所述第二推动件驱动所述第四凸轮面。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砂工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沿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推动件的单向行程位于所述第一凸轮面在所述转动轴线方向上的延伸高度内;所述连接杆沿第二方向运动时,所述推动件的单向行程位于所述第二凸轮面在所述转动轴线方向上的延伸高度内。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砂工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包括由所述连接杆驱动的推动件,由所述推动件驱动的设置有凸轮面的凸轮,所述连接杆沿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推动件向所述凸轮面施压使所述凸轮带动所述磨砂件沿第一转动方向运动;所述运动转换机构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连接杆沿第二方向运动时,所述复位机构使所述凸轮带动所述磨砂件沿第二转动方向运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磨砂工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面沿所述转动轴线的方向周向延伸。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磨砂工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包括相对所述转动轴线对称设置的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所述凸轮面包括相对于所述转动轴线的周向对称设置的第一凸轮面和第三凸轮面,所述第一推动件驱动所述第一凸轮面时所述第二推动件驱动所述第三凸轮面。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磨砂工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推动件的单向行程位于所述凸轮面在所述转动轴线方向上的延伸高度内。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磨砂工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砂工作头还包括支撑所述凸轮的支架组件,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凸轮和所述支架组件之间的弹性件。
14.如权利要求3或9所述的磨砂工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砂工作头还包括安装所述磨砂件的磨砂件安装部,所述磨砂件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凸轮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磨砂工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砂件安装部与所述磨砂件之间设置有弹性套,所述磨砂工作头在所述弹性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盖和端座,所述磨砂工作头上还设置有调节所述端盖与所述端座之间距离的距离调节机构。
16.如权利要求3或9所述的磨砂工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为滚动体,所述滚动体的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线垂直。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砂工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运动转换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的端部形状与往复类工具的标准工作头与往复类工具连接的一端的端部形状一致。
18.一种磨砂工具,所述磨砂工具包括往复类工具及与所述往复类工具连接的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磨砂工作头,所述往复类工具包括输出旋转运动的马达,将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往复杆的往复运动的传动机构,所述往复杆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往复杆的另一端与锯条夹紧装置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锯条夹紧装置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磨砂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锯条夹紧装置相连接的一端的端部形状与所述往复类工具的标准工作头与所述锯条夹紧装置相连接的一端的端部形状一致。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磨砂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砂工作头还包括将所述磨砂工作头固定在所述往复类工具的壳体上的支座。
CN201110069170.1A 2011-03-22 2011-03-22 磨砂工作头及使用该磨砂工作头的磨砂工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92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9170.1A CN102689261B (zh) 2011-03-22 2011-03-22 磨砂工作头及使用该磨砂工作头的磨砂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9170.1A CN102689261B (zh) 2011-03-22 2011-03-22 磨砂工作头及使用该磨砂工作头的磨砂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9261A true CN102689261A (zh) 2012-09-26
CN102689261B CN102689261B (zh) 2015-02-04

Family

ID=46855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917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9261B (zh) 2011-03-22 2011-03-22 磨砂工作头及使用该磨砂工作头的磨砂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8926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9259A (zh) * 2011-03-22 2012-09-26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磨砂工作头及使用该磨砂工作头的磨砂工具
CN111805383A (zh) * 2020-07-20 2020-10-23 洪卓锋 一种格栅机栅条清洁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50A (zh) * 1993-11-27 1994-12-28 陈公亮 波形槽机构型活塞式内燃发动机
CN1300664A (zh) * 1999-12-17 2001-06-27 罗伯特-博希股份公司 用于往复式机床,特别是往复运动锯床的工具
CN2555995Y (zh) * 2002-07-20 2003-06-18 朱青茂 曲线木工机床
WO2005008042A1 (en) * 2003-01-03 2005-01-27 Jesse Blenn Optimized linear engine
CN101200062A (zh) * 2006-12-15 2008-06-18 常州赛迪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电动工具
CN102689259A (zh) * 2011-03-22 2012-09-26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磨砂工作头及使用该磨砂工作头的磨砂工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50A (zh) * 1993-11-27 1994-12-28 陈公亮 波形槽机构型活塞式内燃发动机
CN1300664A (zh) * 1999-12-17 2001-06-27 罗伯特-博希股份公司 用于往复式机床,特别是往复运动锯床的工具
CN2555995Y (zh) * 2002-07-20 2003-06-18 朱青茂 曲线木工机床
WO2005008042A1 (en) * 2003-01-03 2005-01-27 Jesse Blenn Optimized linear engine
CN101200062A (zh) * 2006-12-15 2008-06-18 常州赛迪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电动工具
CN102689259A (zh) * 2011-03-22 2012-09-26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磨砂工作头及使用该磨砂工作头的磨砂工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9259A (zh) * 2011-03-22 2012-09-26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磨砂工作头及使用该磨砂工作头的磨砂工具
CN102689259B (zh) * 2011-03-22 2015-02-04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磨砂工作头及使用该磨砂工作头的磨砂工具
CN111805383A (zh) * 2020-07-20 2020-10-23 洪卓锋 一种格栅机栅条清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9261B (zh) 2015-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54974B2 (en) Hand-held tool and clamping device thereof
CN105215949A (zh) 工作头
CN102259328A (zh) 用于将工作元件适配到动力工具轴端的适配器
CN201711949U (zh) 用于将工作元件适配到动力工具轴端的适配器
CN109108772A (zh) 一种小型便携式机械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机
CN102229076B (zh) 磨簧机的磨盘平行移动机构
CN102689261A (zh) 磨砂工作头及使用该磨砂工作头的磨砂工具
CN102689259A (zh) 磨砂工作头及使用该磨砂工作头的磨砂工具
CN102689260A (zh) 磨砂工作头及使用该磨砂工作头的磨砂工具
CN100460154C (zh) 双三爪形状对转行星磨头
CN102689262A (zh) 磨砂工作头及使用该磨砂工作头的磨砂工具
CN109014950A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切割、打磨一体机
CN103101038B (zh) 工作头
CN209439942U (zh) 一种金属棒材端面打磨装置
CN114515989B (zh) 一种电动抛光工具模式切换机构及双模式偏心抛光机
CN204019496U (zh) 工作附件以及动力工具
CN202123404U (zh) 磨簧机的磨盘平行移动机构
CN103302640B (zh) 多功能机
WO2019041392A1 (zh) 抛光机及其旋转定位机构
CN102689258A (zh) 磨砂工作头及使用该磨砂工作头的磨砂工具
US4136487A (en) Arrangement for abrasive machining of shaped surfaces
CN110259900B (zh) 一种用于传动的回转装置、包括其的传动设备和传动方法
CN103101039B (zh) 紧固装置和可应用该紧固装置的多功能机
WO2019154292A1 (zh) 打磨工具
CN102922493B (zh) 工作头及用于安装该工作头的动力工具和转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