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7574A - 用于检测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检测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7574A
CN102687574A CN2011800053728A CN201180005372A CN102687574A CN 102687574 A CN102687574 A CN 102687574A CN 2011800053728 A CN2011800053728 A CN 2011800053728A CN 201180005372 A CN201180005372 A CN 201180005372A CN 102687574 A CN102687574 A CN 1026875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erence source
transmission
surging interference
potential
potential su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53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7574B (zh
Inventor
P·盖尔
R·帕兰基
V·A·乔治乌
Y·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687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75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75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75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3Down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用于检测邻近检测实体的潜在干扰用户装备(UE)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检测实体可以是基站或UE。该检测实体可响应于检测而采取一个或多个行动以力图缓解干扰。

Description

用于检测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根据35U.S.C.§19的优先权要求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0年1月11日提交且被转让给本申请受让人并因而被明确援引纳入于此的题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TRANSMISSION SIGNALS(用于检测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294,035的优先权。
背景
发明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通信,尤其涉及无线网络中的干扰控制。
背景
无线通信网络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接发、广播等各种通信内容。这些无线网络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网络资源来支持多个用户的多址网络。这类多址网络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网络、时分多址(TDMA)网络、频分多址(FDMA)网络、正交FDMA(OFDMA)网络、以及单载波FDMA(SC-FDMA)网络。
无线通信系统可包括能为数个用户装备(UE)支持通信的数个基站。UE可经由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与基站通信。下行链路(或即前向链路)是指从基站至UE的通信链路,而上行链路(或即反向链路)是指从UE至基站的通信链路。
基站可在下行链路上向一个或更多个UE传送数据,并且可在上行链路上从一个或更多个UE接收数据。在下行链路上,来自基站的数据传输可能观察到由于来自邻基站的数据传输造成的干扰。在上行链路上,来自UE的数据传输可能观察到由于来自与邻基站通信的其他UE的数据传输造成的干扰。对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两者,由于干扰基站和干扰UE造成的干扰可能使性能降级。
概述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本方法一般包括监视潜在强势干扰源用户装备(UE)的传输,处理所监视的传输以确定潜在强势干扰源UE是否邻近,以及响应于确定潜在强势干扰源UE邻近而采取一个或多个行动。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本设备一般包括用于监视潜在强势干扰源用户装备(UE)的传输的装置,用于处理所监视的传输以确定潜在强势干扰源UE是否邻近的装置,以及用于响应于确定潜在强势干扰源UE邻近而采取一个或多个行动的装置。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一般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成监视潜在强势干扰源用户装备(UE)的传输,处理所监视的传输以确定潜在强势干扰源UE是否邻近,以及响应于确定潜在强势干扰源UE邻近而采取一个或多个行动;以及与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一种包括其上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这些指令一般可由处理器执行以用于监视潜在强势干扰源用户装备(UE)的传输,处理所监视的传输以确定潜在强势干扰源UE是否邻近,以及响应于确定潜在强势干扰源UE邻近而采取一个或多个行动。
附图简述
图1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示例异构无线通信网络。
图2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接入点和接入终端的示例组件的框图。
图3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组件。
图4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分配资源的示例操作。
图5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示例仿真检测结果。
详细描述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各方面。在以下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众多的具体细节以提供对一个或更多个方面透彻的理解。但是将理解,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实践此(诸)方面。
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系统”及类似术语旨在包括计算机相关实体,诸如但并不限于硬件、固件、硬件与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件、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作为解说,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该计算设备两者皆可以是组件。一个或更多个组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的线程内,且组件可以局部化在一台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两台或更多台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组件能从其上存储着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来执行。这些组件可借助于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诸如根据具有一个或更多个数据分组的信号来通信,这样的数据分组诸如是来自借助于该信号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中的另一组件进行交互、和/或跨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网络与其他系统进行交互的一个组件的数据。
另外,本文中描述与终端有关的各种方面,其中终端可以是有线终端或无线终端。终端也可被称为系统、设备、订户单元、订户站、移动站、移动台、移动设备、远程站、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终端、通信设备、用户代理、用户设备、或用户装备(UE)。无线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卫星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式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不仅如此,本文中描述与基站有关的各种方面。基站可用于与无线终端进行通信,且也可被称为接入点、B节点、演进B节点(eNB)或其它某个术语。
不仅如此,术语“或”旨在表示同“或”而非异“或”。即,除非另外指明或从上下文能清楚地看出,否则短语“X采用A或B”旨在表示自然的可兼排列中的任何排列。即,该短语“X采用A或B”得到以下实例中任何实例的满足:X采用A;X采用B;或X采用A和B两者。另外,如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冠词“一”和“某”应当一般化地解释成表示“一个或更多个”,除非另外声明或者可从上下文中清楚看出是针对单数形式。
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网络,诸如码分多址(CDMA)网络、时分多址(TDMA)网络、频分多址(FDMA)网络、正交FDMA(OFDMA)网络、单载波FDMA(SC-FDMA)网络等。术语“网络”和“系统”常被可互换地使用。CDMA网络可实现诸如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CDMA2000等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低码片率(LCR)。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网络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电技术。
OFDMA网络可实现诸如演进UTRA(E-UTRA)、IEEE 802.11、IEEE802.16、IEEE 802.20、Flash-OFDM
Figure BPA00001574938600041
等无线电技术。UTRA、E-UTRA和GSM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部分。长期演进(LTE)是使用E-UTRA的近期UMTS版本。UTRA、E-UTRA、GSM、UMTS和LTE在来自名为“第3代伙伴项目”(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这些各种各样的无线电技术和标准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为了清楚起见,以下针对LTE来描述这些技术的某些方面,并且在以下描述的很大部分中使用LTE术语。
利用单载波调制和频域均衡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具有与OFDMA系统相近似的性能和本质上相同的总体复杂度。SC-FDMA信号因其固有的单载波结构而具有较低的峰均功率比(PAPR)。SC-FDMA已引起极大的注意,尤其是在较低PAPR在发射功率效率的意义上裨益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通信中。
图1解说了可以在其中实践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示例异构无线网络100。
无线通信网络100可以是LTE网络或其他某种无线网络。无线网络100可包括数个演进B节点(eNB)110和其他网络实体。eNB可以是与UE通信的实体并且亦可被称为基站、B节点、接入点等。每个eNB可提供对特定地理区域的通信覆盖。在3GPP中,术语“蜂窝小区”取决于使用该术语的上下文可指eNB的覆盖区或服务该覆盖区的eNB子系统。
eNB可提供对宏蜂窝小区、微微蜂窝小区、毫微微蜂窝小区、和/或其他类型的蜂窝小区的通信覆盖。宏蜂窝小区可覆盖相对较大的地理区域(例如,半径为数千米的区域),并且可允许无约束地由具有服务订阅的UE接入。微微蜂窝小区可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并且可允许无约束地由具有服务订阅的UE接入。毫微微蜂窝小区可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例如,住宅)且可允许有约束地由与该毫微微蜂窝小区有关联的UE(例如,封闭订户群(CSG)中的UE)接入。宏蜂窝小区的eNB可被称为宏eNB。微微蜂窝小区的eNB可被称为微微eNB。毫微微蜂窝小区的eNB可被称为家用eNB(HeNB)或毫微微eNB。在图1中所示的示例中,eNB 110a可以是用于宏蜂窝小区102a的宏eNB,eNB 110b可以是用于微微蜂窝小区102b的微微eNB,并且eNB 110c可以是用于毫微微蜂窝小区102c的毫微微eNB。eNB可支持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蜂窝小区。术语“eNB”、“基站”和“蜂窝小区”在本文中能可互换地使用。
无线网络100还可包括中继。中继可以是能接收来自上游站(例如,eNB或UE)的数据的传输并向下游站(例如,UE或eNB)发送该数据的传输的实体。中继也可以是能为其他UE中继传输的UE。在图1中所示的示例中,中继110d可经由回程链路与宏eNB 110a通信以及经由接入链路与UE 120d通信以促成eNB 110a与UE 120d之间的通信。中继也可被称为中继eNB、中继站、中继基站等。
无线网络100可以是包括例如宏eNB、微微eNB、毫微微eNB、中继eNB等不同类型的eNB的异构网络。这些不同类型的eNB可能具有不同的发射功率电平、不同的覆盖大小、以及对无线网络100中的干扰的不同影响。例如,宏eNB可以具有高发射功率电平(例如,5到40瓦),而微微eNB、毫微微eNB和中继可以具有较低发射功率电平(例如,0.1到2瓦)。
网络控制器130可耦合至一组eNB并可提供对这些eNB的协调和控制。网络控制器130可包括单个网络实体或网络实体集合。网络控制器130可以经由回程与各eNB通信。这些eNB还可以例如经由无线或有线回程彼此直接或间接地通信。
UE 120可分散遍及无线网络100,并且每个UE可以是驻定的或移动的。UE也可称为移动站、终端、接入终端、订户单元、站等。UE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式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智能电话、上网本、智能本、等等。UE可以能够与宏eNB、微微eNB、毫微微eNB、中继等通信。UE还可以能够与另一UE进行对等(P2P)通信。在图1中所示的示例中,UE 120e和120f可以在无需与无线网络100中的eNB通信的情况下彼此直接通信。P2P通信可以降低为在UE之间进行局部通信对无线网络100造成的负荷。UE之间的P2P通信还可允许一个UE为另一UE充当中继,藉此使该另一UE能连接到eNB。
在图1中,具有双箭头的实线指示UE与服务eNB之间的期望传输,服务eNB是被指定在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上服务该UE的eNB。具有双箭头的虚线指示UE与eNB之间的干扰传输。
UE可能位于多个eNB的覆盖内。可选择这些eNB之一来服务该UE。可基于诸如收到信号强度、收到信号质量、路径损耗、订户群中的成员资格等各种准则来选择服务eNB。收到信号质量可由信噪干扰比(SINR)、或参考信号收到质量(RSRQ)或其他某个度量来量化。
UE可能在强势干扰的情景中操作,在强势干扰的情景中UE会观察到来自一个或更多个干扰eNB的高度干扰。强势干扰的情景可能由于受约束的关联而发生。例如,在图1中,UE 120c可能靠近毫微微eNB 110c并且可能对eNB 110c有很高收到功率。然而,UE 120c可能由于受约束的关联而不能接入毫微微eNB 110c并且可能随后连接到具有较低收到功率的宏eNB 110a。UE120c可能随后在下行链路上观察到来自毫微微eNB 110c的高度干扰并且还可能在上行链路上对毫微微eNB 110c造成高度干扰。
强势干扰的情景也可能由于射程延伸而发生,射程延伸是其中UE连接到该UE所检测到的所有eNB中具有较低路径损耗且有可能具有较低SINR的eNB的情景。例如,在图1中,UE 120b可能离微微eNB 110b比离宏eNB 110a近并且可能关于微微eNB 110b具有较低路径损耗。然而,由于微微eNB 110b与宏eNB 110a相比发射功率电平较低,因此UE 120b对微微eNB 110b的收到功率可能比宏eNB 110a的低。然而,由于路径损耗较低,UE 120b连接到微微eNB 110b可能是可取的。就UE 120b的给定数据率而言,这样做对无线网络导致的干扰较少。
可使用各种干扰管理技术来支持强势干扰的情景中的通信。这些干扰管理技术可包括半静态资源划分(其可被称为蜂窝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动态资源分配、干扰消去等。可(例如经由回程协商来)执行半静态资源划分以向不同蜂窝小区分配资源。这些资源可包括子帧、子带、载波、资源块(RB)、发射功率等。每个蜂窝小区可被分配可观察到很少或观察不到来自其他蜂窝小区或其UE的干扰的资源集。也可(例如经由在蜂窝小区与UE之间交换越空消息来)执行动态资源分配以按支持在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上观察到强干扰的UE进行通信所需来分配资源。也可由UE执行干扰消去来缓解来自干扰蜂窝小区的干扰。
无线网络100可支持对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对于HARQ,发射机(例如,eNB)可发送分组的一个或更多个传输直至该分组被接收机(例如,UE)正确解码或是遭遇到其他某个终止条件。对于同步HARQ,该分组的所有传输可在单股HARQ交织的诸子帧中发送,该单股HARQ交织可包括每第Q子帧,其中Q可以等于4、6、8、10或其他某个值。对于异步HARQ,该分组的每次传输可在任何子帧中发送,服从与同一分组的先前传输的最小延迟。
无线网络100可支持同步或异步操作。对于同步操作,各eNB可以具有相似的帧时序,并且来自不同eNB的传输可以在时间上大致对齐。对于异步操作,各eNB可以具有不同的帧时序,并且来自不同eNB的传输可能在时间上并不对齐。
无线网络100可利用FDD或TDD。对于FDD,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可被分配分开的频率信道,且下行链路传输和上行链路传输可在这两个频率信道上并发地发送。对于TDD,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可共享相同频率信道,且下行链路传输和上行链路传输可在不同时间段里在该相同频率信道上发送。
图2是示出示例无线系统200中的示例性基站210和接入终端250的示例组件的框图200。基站210可以是接入点或eNB,诸如图1中所示的eNB 110之一,并且接入终端250可以是用户装备,诸如图1中所示的UE 120之一。
在基站210处,数个数据流的话务数据从数据源212被提供给发射(TX)数据处理器214。处理器230可生成要传送给AT 250的控制信息。
TX数据处理器214基于为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来格式化、编码、和交织该数据流的话务数据以提供经编码数据。可使用OFDM技术将数据流的经编码数据及控制信息与导频数据进行复用。
导频数据通常是以已知方式处理的已知数据码型,并且可在接收机系统处被用来估计信道响应。每个数据流的经复用的导频和经编码数据随后基于为该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M-PSK(其中M一般为2的幂)、或M-QAM(正交振幅调制))来调制(例如,码元映射)以提供调制码元。每个数据流的数据率、编码和调制可由可与存储器232相耦合的处理器230所执行的指令来决定。
所有数据流的调制码元随后被提供给TX MIMO处理器220,后者可进一步处理这些调制码元(例如,针对OFDM)。TX MIMO处理器220然后将NT个调制码元流提供给个NT个发射机(TMTR)222a到222t。在某些方面,TXMIMO处理器220向这些数据流的码元并向藉以发射该码元的天线施加波束成形权重。
发射机222接收并处理每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码元流以提供一个或更多个模拟信号,并进一步调理(例如,放大、滤波、以及上变频)这些模拟信号以提供适合在MIMO信道上传输的经调制信号。来自发射机222a到222t的NT个经调制信号随后分别从NT个天线224a到224t被发射。
在接入终端250处,这些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所传送的经调制信号由NR个天线252a到252r接收并且从每个天线252接收到的信号被提供给接收机254a到254r中各自相应的接收机(RCVR)。每个接收机254调理(例如,滤波、放大、及下变频)各自的收到信号,数字化该经调理的信号以提供样本,并且进一步处理这些样本以提供相对应的“收到”码元流。
RX数据处理器260随后从NR个接收机254接收这NR个收到码元流并基于特定接收机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以提供NT个“检出”码元流。RX数据处理器260随后解调、解交织和解码每个所配置分量载波的每个检出码元流以恢复话务数据和控制信息,例如包括PDSCH和广播信号(它们可通过如本文所描述的潜在干扰蜂窝小区中的悉心资源分配来保护)。
RX数据处理器260所作的处理可与发射机系统210处由TX MIMO处理器220和TX数据处理器214所执行的处理互补。耦合到存储器272的处理器270周期性地确定要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处理器270编制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上行链路消息。
上行链路(反向链路)消息可包括涉及通信链路和/或收到数据流的各种类型的信息。该上行链路消息随后可由还从数据源236接收数个数据流的话务数据的TX数据处理器238处理,由调制器280调制,由发射机254a到254r调理。
在发射机系统210处,来自接入终端250的上行链路传输被天线224所接收,由接收机222调理,由解调器240解调并由RX数据处理器242处理以提取接收机系统250所发射的反向链路消息。处理器230随后可决定各种参数,诸如要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来决定波束成形权重,并继续处理所提取的消息。
用于检测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在常规无线系统中,UE典型地被连接至最近的基站以使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SNR最大化并使近-远效应最小化。然而在某些网络中,诸如在部署了具有封闭订户群(CSG)的基站时,UE可能不被允许连接至该最近的基站(例如,假设该UE不是该CSG的成员)。在移动站靠近CSG基站但又连接至距离更远的基站时,这可能导致严重的干扰情景。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可以通过提供使得基站可借以变得知晓在其邻近但又未与其连接的UE的机制来帮助缓解这些状况下的干扰。如将在下文详细描述的,可采用各种不同技术来进行此类邻近检测。一旦检测到潜在的干扰源UE,可采取各种行动以力图缓解与来自这些UE的传输的干扰。
由于处在空闲模式下的UE并不发射,所以通过观察空闲模式中的UL信号可能并不容易检测出它们的位置。换言之,只有当UE检测到近旁CSG基站的存在而发起UE传输时通过UE辅助才可以检测到UE。该传输可能是对服务蜂窝小区的指示,该服务蜂窝小区又可通过(有线或无线)回程来通知该CSG蜂窝小区。作为替换,CSG可直接检测UE传输,这尤其是对检测连接模式的UE的情形会是适用的。
以下将参照基站(例如,CSG的eNB)执行此类邻近检测和干扰缓解来描述某些方面。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UE也可执行类似操作以例如在执行与另一UE的对等(P2P)操作时缓解与其邻近的潜在干扰UE的干扰。
图3解说了能够通过潜在干扰UE的检测来缓解干扰的示例通信系统300。在所解说的示例中,UE 306邻近但并未连接至基站304。同图1一样,潜在干扰传输用虚线指示。
如所解说的,系统300包括BS 304和第一蜂窝小区的邻基站302(例如,服务该潜在干扰UE 306的相对较远的基站)。基站302/304和UE 306可以与结合图1-2所描述的基站和UE相类似的方式操作。
系统300可以是不同功率等级的节点(例如,诸如邻基站302和检测基站304之类的基站)在其中共存的异构网络。在此类系统中,UE(例如,UE 306或未示出的相异UE)可能观察到下行链路中源于来自不同功率等级蜂窝小区的节点的强干扰。如上所述,在封闭订户群(CSG)蜂窝小区中,宏UE可能不被允许接入该CSG蜂窝小区,但如果该宏UE邻近CSG BS则源于该宏UE的上行链路传输可能是潜在的强势干扰源。
根据某些方面,对于多载波操作,基站3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配置成检测UE 306的存在的邻近检测组件310。如将在以下更详细地描述的,可采用不同技术进行UE 306的检测。因此,在一些情形中,多个检测组件310可使用不同技术并行地操作,这可以帮助改善检测。在一些情形中,利用不同技术的各种组件的检测输出可以集中考虑(例如,以某种方式“异或”或加权)以作出最终决策。
不管怎样,如果检测到潜在干扰UE,此信息可被传递给干扰管理组件312,后者可采取行动(例如,控制下行链路传输以力图缓解与源自该潜在干扰UE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干扰)。
在一些情形中,检测BS 304可监听源自邻BS 302的传输,并使用此信息来辅助检测UE 306的邻近。例如,检测BS 304可监视源自BS 302的传送组件314的传输(该传输的特性由调度组件308确定)以搜集关于其附近的UE以及无线电帧传输时序的信息。检测BS 304随后可仅在其中预期有源自邻蜂窝小区UE的特定传输(例如,DMRS)的码元和/或子帧中应用在下文讨论的检测方案中的一些检测方案。这可以例如通过降低误报警率来帮助改善性能。
检测BS 304还可读取系统信息块(SIB)信息,监视邻基站302的(由调度组件308作出的)典型调度决策。这还可以限制检测BS需要处理的可能序列的数目并由此也可改善性能。
图4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可以例如由检测BS 304(或工作在P2P模式下的UE)执行以用于检测潜在干扰UE的邻近的示例操作400。执行这些操作的基站或UE可如结合图1-3中任何附图所描述的那样。例如,示例性操作400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诸如处理器230或270)、或者由一个或多个组件(诸如组件310)来指导。
操作400在402始于监视潜在强势干扰源用户装备(UE)的传输,其中任选地通过网络监听来辅助监视。如上所述,可监视源自邻BS的传输以搜集关于附近的潜在干扰UE以及无线电帧传输时序的信息。检测实体(例如,BS或UE)随后可在其中预期有源自潜在干扰UE的特定传输的码元和/或子帧中聚焦于以下讨论的检测方案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案。
在404,处理所监视的传输以确定潜在强势干扰源UE是否邻近。在406,响应于确定潜在强势干扰源邻近而采取一个或多个行动。
一般而言,若检测实体(例如,CSG eNB或P2P UE)能检测到源自附近UE的任何传输则是可期望的。此类传输可被分类为例如PUSCH传输(例如,包括PUSCH数据和/或PUSCH解调参考信号“DM-RS”)或PUCCH传输(例如,包括PUCCH数据、PUCCH DM-RS、SRS、或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可以注意到,PUSCH传输可具有可变的带宽,这会使得其检测比PUCCH传输更为困难。另外,该传输可能在时间上是相对离散的。
然而,一般而言,可应用本文描述的技术以力图不一定要区分UL传输和热噪声,但将单个强势传输与一些非强势传输与噪声的组合(例如,加总信号)区别开来。
如上所述,可采用各种技术来检测潜在干扰UE是否邻近。在一些情形中,该潜在干扰UE可能甚至有所帮助。作为示例,此技术可假设该UE在检测到CSG eNB(或其他检测实体)的邻近之际发射导向该CSG eNB的PRACH或其他类型的信号。此技术可能要求改变现有UE。
功率检测代表检测实体可采用的可能无需改变现有UE来检测它们的邻近的另一技术。作为示例,eNB可检测接收机FFT输出处的功率谱密度(PSD)。
此类PSD可根据UE传输的邻蜂窝小区调度自然地变化,从而导致频率和时间这两者上的某些统计分布。eNB随后可虑及(例如,扣除)自身所调度的传输以改善该估计。替换地,eNB可在一些资源(例如,PUCCH RB)中不调度传输并可使用这些资源来估计源自连接到近邻eNB的UE的传输功率。
在某些时间和频率位置上的相对较高PSD可指示近旁强势干扰源的存在。这可以通过PSD取阈或其他恰适方法来检测。在一些情形中,可用至其他eNB的路径损耗的eNB知识来辅助阈值设置。这可以提供对导向这些其他eNB的预期UE传输功率的基线估计。缺少了其他eNB所发布的功率控制的知识,此估计可能并不精确但仍然会是有用的。
PRACH检测代表检测实体可用来进行邻近检测的另一技术。UE必须在各种时间传送PRACH,例如在较长的空闲期后为了重新建立连接、用于切换、以及在初始连接时。另外,在具有CSG部署的网络中,UE也可能被请求传送PRACH以用于邻近检测目的。
若CSG eNB知道邻基站所使用的接入参数,则可以能够遵循该邻基站所利用的相同PRACH检测算法。若CSG蜂窝小区正好在一个邻基站(例如,宏基站)的覆盖内并且不是在切换区中,则可足以检测仅导向该宏基站的PRACH。
若邻蜂窝小区的接入参数信息不可用,则CSG eNB可搜索所有可能的配置。然而,这可能是相对复杂和耗时的。
替换地,CSG蜂窝小区可使用以下描述的Chu序列检测方法,因为PRACH前置码也是Chu序列。对于此技术,例如,CSG蜂窝小区可尝试检测可能前置码格式(例如,在LTE中定义了4种)中的每一种,或者在至少该信息可用时仅检测已知在邻蜂窝小区中使用的那一种。所假设的序列长度可取决于前置码格式。
DM-RS序列典型地是扩展Chu序列,出于以下描述的目的可将它们作为Chu序列来对待。该技术可利用时域中的循环移位等价于频率移位这一Chu序列的公知属性。因此,Chu序列与其循环移位的复共轭的逐元素的乘积是可通过DFT运算容易地检测出的恒定频率旋转序列。这可以如下更详细地表达。
可以假设r(k)(k=0,1,...,N-1)是收到样本序列。N可被选择成使得r(k)的长度近似为SC-FDM码元长度。例如,在30.72MHz采样率下,N可被选为2048。若已知邻蜂窝小区不同步,则使用略小于2048的N会是有益的。
接着,可选择移位值m。此移位值可被选择成使其充分地将收到信号解相关,例如甚至对于低带宽传输也是如此。对于30.72MHz采样率,这可能给出的约束为
Figure BPA00001574938600131
由于可能的填零,选择满足以上约束的最小可能的m可证明是有益的。
例如,可通过以下任一方法来演算逐元素的乘积序列s(k)。对于非循环移位:
s(k)=r(k)·r(k+m)*
对于循环移位:
s(k)=r(k)·r((k+m)modN)*
使用填零:
0 &le; k < N - m s ( k ) = r ( k ) &CenterDot; r ( k + m ) * N - m &le; k < N s ( k ) = 0
可以注意到在同步系统中,选取N等于码元长度并使用循环移位可能是较优的。对于异步系统,选取N小于码元长度并使用非循环移位可能是有益的。填零法可代表一种可在同步或异步系统中的任一种系统中工作的折衷解决方案。
不管如何,检测器随后可确定DFT峰值为S=maxf(|DFT{s(k)}|)或S=maxf(|DFT{s(k)}|2)。DFT大小可以是大于或等于N的任何长度。例如,在30.72MHz采样率下,DFT大小可被选为2048。
SRS检测代表检测实体可用来进行邻近检测的另一技术。SRS检测可类似于上述DM-RS检测,但是参数针对SRS进行了优化。例如,N可被选为一半的SC-FDM码元长度,并且可选择循环移位法。
PUCCH检测代表检测实体可用来进行邻近检测的另一技术。PUCCH传输并未将Chu序列用于DM-RS,所以可能需要不同的检测方法。然而,一隙中的每个PUCCH码元是同一序列的循环移位和调制版本这一特征可被用于检测目的。所以,若收到信号被划分成码元,则可以演算跨码元的绝对互相关。然后,可以取具有6个峰值的突发作为对存在PUCCH隙的指示。作为替换,一组两个的此类突发可以被取作对存在PUCCH子帧的指示。
如下是此类互相关检测器的一种可能实现。可以假设r(k)(k=0,1,...,N-1)是收到样本序列。N可被选择成使得r(k)的长度近似为SC-FDM码元长度。例如,在30.72MHz采样率下,N可被选为2048。若已知邻蜂窝小区不同步,则使用略小于2048的N会是有益的。接着,可以选择时间移位值m以使其对应于SC-FDM码元加循环前缀(CP)。随后可演算傅立叶变换R0(f)=DFT{r(k)}和R1(f)=DFT{r(k+m)},并且还可演算频域逐元素的乘积序列S(f)为S(f)=R0(f)·R1(f)*。可找到自相关峰值S=max(|DFT{S(f)}|)或S=max(|DFT{S(f)}|2)。
DFT大小可以是大于或等于N的任何长度,例如在30.72MHz采样率下,DFT大小可以被选成2048。可以例如通过加总6或13个连贯码元的结果来对得到的峰值进行滤波。以上方法对于同步宏和CSG蜂窝小区可能相对简单。
对于异步的情形,以下方法是可能的。首先,可使用两个(或更多个)相对于彼此例如以半码元(或更小)时间偏移量工作的相关器。与UE传送码元时序更紧密对齐的相关器可给出较高输出。其次,可使用单个相关器,但FFT长度加倍,例如,FFT长度等于两个SC-FDM码元。两种解决方案都可能有一些SNR损耗,但对于较强的强势干扰源UE而言,这可能是可以容忍的并且导致可接受的检测。
本文提供的邻近检测技术可导致相对可靠的检测。例如,图5解说了在假设LTE传输参数为50个RB(10MHz系统带宽)情况下的示例仿真结果。在此示例中,可通过在AWGN信道中输入在30dB SNR下占用50个RB的随机QPSK数据来演算检测阈值,其中误报警(PFA)的概率被设为0.1%且在AWGN信道和无衰落的情况下DM-RS序列占用50个RB。如表510和520所解说的,利用本文给出的技术在SNR为30dB下的检测性能可以同在理想信道(假设没有噪声)下一样强。
一旦检测到邻近(不论是如何检测的),就可基于邻近检测的结果采取各种行动以力图缓解与所检测到的UE的干扰。
作为一个示例,检测蜂窝小区可基于宏UE的存在而调用和/或禁用下行链路功率控制。在一些情形中,检测蜂窝小区可在检测出存在CSG候选时打开或关闭DL传输。在一些情形中,检测蜂窝小区可向宏蜂窝小区发送UL干扰控制消息。在此情形中,该消息可包含该被检测出的UE的身份,该身份可经由上述检测技术中的一些技术而容易地获得。
如本文所述,某些方面提供用于检测源自其信号可能导致强势干扰但其信号可能并非持续发射的UE的传输。本文给出的技术覆盖各种可能的传输格式,其中作为非限制性示例为SRS、PUCCH、PRACH和DM-RS(对于PUSCH)提供了具体优化。此外,本文描述的技术可以由基站(例如,CSG eNB或P2PUE)来执行。
结合本公开描述的各个说明性逻辑框、模块、以及电路可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信号(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市售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作的一个或更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结合本公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在这两者的组合中体现。软件模块可驻留在本领域所知的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中。可使用的存储介质的一些示例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闪存、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等等。软件模块可包括单条指令、或许多条指令,且可分布在若干不同的代码段上,分布在不同的程序间以及跨多个存储介质分布。存储介质可被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和写信息。在替换方案中,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
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包括用于达成所描述的方法的一个或更多个步骤或动作。这些方法步骤和/或动作可彼此互换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换言之,除非指定了步骤或动作的特定次序,否则特定步骤和/或动作的次序和/或使用可以修改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
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这些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更多条指令储存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
Figure BPA00001574938600161
碟,其中盘(disk)常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来光学地再现数据。
例如,如此的设备可被耦合至服务器以帮助转移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方法的手段。替换地,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方法能经由存储装置(例如,RAM、ROM、诸如压缩碟(CD)或软盘之类的物理存储介质等)来提供,以使得一旦将该存储装置耦合到或提供给用户终端和/或基站,该设备就能获得各种方法。不仅如此,可利用适于向设备提供本文所描述的方法和技术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技术。
应该理解的是权利要求并不被限定于以上所解说的精确配置和组件。可在上面所描述的方法和装置的布局、操作和细节上作出各种修改、更替和变型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
尽管上述内容针对本公开的各方面,然而可设计出本公开的其他和进一步的方面而不会脱离其基本范围,且其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来确定的。

Claims (26)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监视潜在强势干扰源用户装备(UE)的传输;
处理所监视的传输以确定潜在强势干扰源UE是否邻近;以及
响应于确定潜在强势干扰源UE邻近而采取一个或多个行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监视潜在强势干扰源UE的传输包括监视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以及
处理所监视的传输以确定潜在强势干扰源UE是否邻近是基于服务所述潜在强势干扰源UE的邻基站的已知接入参数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包括通过执行样本序列与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的复共轭的逐元素的乘积来执行对Chu序列的检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监视潜在强势干扰源UE的传输包括监视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以及
处理所监视的传输以确定潜在强势干扰源UE是否邻近包括确定至少一个自相关峰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至少一个自相关峰值包括检测至少一个含有至少6个峰值的突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处理所监视的传输以确定潜在强势干扰源UE是否邻近包括检测接收机处的功率谱密度(PSD);以及
基于所述PSD的峰值高于阈值量来确定所述潜在强势干扰源UE邻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监视潜在强势干扰源UE的传输包括:
监视解调参考信号(DM-RS)和探通参考信号(SRS)中的至少一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包括通过执行样本序列与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的复共轭的逐元素的乘积来执行对Chu序列的检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监视潜在强势干扰源UE的传输包括:
监视导向封闭订户群(CSG)的传输,所述CSG的所述潜在强势干扰源UE不是所述CSG的成员。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潜在强势干扰源UE传送请求以请求导向所述CSG的所述传输。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行动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潜在强势干扰源UE的存在而调用下行链路功率控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行动包括:
向服务所述潜在强势干扰源UE的基站传送控制消息。
1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监视潜在强势干扰源用户装备(UE)的传输的装置;
用于处理所监视的传输以确定潜在强势干扰源UE是否邻近的装置;以及
用于响应于确定潜在强势干扰源邻近而采取一个或多个行动的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监视潜在强势干扰源UE的传输的装置包括用于监视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装置;以及
所述用于处理所监视的传输以确定潜在强势干扰源UE是否邻近的装置基于服务所述潜在强势干扰源UE的邻基站的已知接入参数来执行处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处理的装置包括用于通过执行样本序列与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的复共轭的逐元素的乘积来执行对Chu序列的检测的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监视潜在强势干扰源UE的传输的装置包括用于监视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装置;以及
所述用于处理所监视的传输以确定潜在强势干扰源UE是否邻近的装置包括用于确定至少一个自相关峰值的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确定至少一个自相关峰值的装置包括用于检测至少一个含有至少6个峰值的突发的装置。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处理所监视的传输以确定潜在强势干扰源UE是否邻近的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接收机处的功率谱密度(PSD)的装置;以及
所述用于确定潜在强势干扰源UE邻近的装置基于所述PSD的峰值高于阈值量来执行处理。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监视潜在强势干扰源UE的传输的装置包括:
用于监视解调参考信号(DM-RS)和探通参考信号(SRS)中的至少一者的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处理的装置包括用于通过执行样本序列与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的复共轭的逐元素的乘积来执行对Chu序列的检测的装置。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监视潜在强势干扰源UE的传输的装置包括:
用于监视导向封闭订户群(CSG)的传输的装置,所述CSG的所述潜在强势干扰源UE不是所述CSG的成员。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向所述潜在强势干扰源UE传送请求以请求导向所述CSG的所述传输的装置。
23.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行动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潜在强势干扰源UE的存在而调用下行链路功率控制。
2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行动包括:
向服务所述潜在强势干扰源UE的基站传送控制消息。
25.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成:
监视潜在强势干扰源用户装备(UE)的传输,处理所监视的传输以确定潜在强势干扰源UE是否邻近,以及响应于确定潜在强势干扰源UE邻近而采取一个或多个行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
2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其上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可由处理器执行以用于:
监视潜在强势干扰源用户装备(UE)的传输;
处理所监视的传输以确定潜在强势干扰源UE是否邻近;以及
响应于确定潜在强势干扰源UE邻近而采取一个或多个行动。
CN201180005372.8A 2010-01-11 2011-01-11 用于检测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6875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9403510P 2010-01-11 2010-01-11
US61/294,035 2010-01-11
US13/004,011 2011-01-10
US13/004,011 US8830849B2 (en) 2010-01-11 2011-01-10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ransmission signals
PCT/US2011/020887 WO2011085395A1 (en) 2010-01-11 2011-01-1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ransmission signa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7574A true CN102687574A (zh) 2012-09-19
CN102687574B CN102687574B (zh) 2016-08-24

Family

ID=44258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5372.8A Active CN102687574B (zh) 2010-01-11 2011-01-11 用于检测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830849B2 (zh)
EP (1) EP2524560B1 (zh)
JP (1) JP5607183B2 (zh)
KR (1) KR101442778B1 (zh)
CN (1) CN102687574B (zh)
BR (1) BR112012016958B1 (zh)
TW (1) TWI478516B (zh)
WO (1) WO201108539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7945A (zh) * 2013-10-02 2016-06-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Lte中的探通参考信号和邻近性检测
CN105743834A (zh) * 2014-12-30 2016-07-06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ofdm信号的峰均功率比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01998A1 (en) * 2010-02-17 2011-08-2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Femto base station, energy-saving coordination n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US8654728B2 (en) 2011-04-29 2014-02-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Generating uplink signals from user equipment nodes to identify interferers to a network node
CN102315904B (zh) * 2011-09-05 2014-02-19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与测量的方法
US9398585B2 (en) * 2011-11-07 2016-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ximity detection
JP5793252B2 (ja) * 2011-12-20 2015-10-14 京セラ株式会社 小セル上りリンク干渉軽減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8837312B2 (en) 2012-02-29 2014-09-16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gnature detection and timing offset estimation
EP2826285B1 (en) * 2012-03-14 2019-05-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of interference channel measurement in radio network
US9125096B2 (en) * 2012-05-04 2015-09-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system
US8982907B2 (en) 2012-07-11 2015-03-17 Forsvarets Forskningsinstitutt Large-scale peer-to-peer discovery mechanism for frequency allocation
EP2685753B1 (en) * 2012-07-11 2015-04-22 Forsvarets Forskningsinstitutt Large-scale peer-to-peer discovery mechanism for frequency allocation
US20140029448A1 (en) * 2012-07-26 2014-01-30 Krishna Balachandra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Signal Process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JP2014086769A (ja) * 2012-10-19 2014-05-12 Softbank Mobile Corp 無線中継装置、無線中継方法、及び無線中継プログラム
US9814073B2 (en) * 2013-01-30 2017-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ACH-based proximity detection
US8982853B2 (en) * 2013-03-05 2015-03-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control interference
US9319916B2 (en) 2013-03-15 2016-04-19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tus for signal interference processing
US9668223B2 (en) 2014-05-05 2017-05-30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performance of communication links of communication nodes
WO2015185117A1 (en) * 2014-06-03 2015-12-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etermination of channel condition indication
TW201625030A (zh) 2014-12-18 2016-07-01 湯姆生特許公司 Wi-Fi無線節點之無線鏈測試方法,及執行該方法之電路
EP3292642B1 (en) 2015-05-04 2020-01-29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performance of communication paths for communication nodes
CA3024175A1 (en) 2016-06-01 2017-12-07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ignal conditioning to mitigate interference detected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556370B (en) 2016-08-26 2019-12-11 Allen Vanguard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cellular network identification
US10200906B2 (en) 2016-09-02 2019-0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US10298279B2 (en) 2017-04-05 2019-05-21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performance of communication paths for communication nodes
EP3556152B1 (en) * 2017-07-11 2021-06-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ransmission power adjustments
US10284313B2 (en) * 2017-08-09 2019-05-07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detecting, testing, diagnosing and/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812121B2 (en) 2017-08-09 2020-10-20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analyzing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interferen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228473B2 (en) * 2017-11-29 2022-0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 generation using low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base sequence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5435A (zh) * 1996-06-11 1998-10-07 摩托罗拉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减轻干扰影响的方法和设备
WO2009099813A1 (en) * 2008-02-01 2009-08-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9702046L (sv) * 1997-05-30 1998-12-0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ystem och förfarande relaterande till cellulära kommunikationssystem
JP3607854B2 (ja) * 2001-11-22 2005-01-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US7778151B2 (en) * 2006-10-03 2010-08-1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Efficient scheduling request channel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8073481B2 (en) * 2006-11-01 2011-1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and power contro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7995975B2 (en) * 2006-12-21 2011-08-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 peak-to-average ratio reduction
US8144819B2 (en) * 2007-04-30 2012-03-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nchronization for chirp sequences
US7933566B2 (en) * 2007-04-30 2011-04-26 Intel Corporation Cordless phone detection in 2.4 GHz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8842702B2 (en) * 2007-07-17 2014-09-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indications for slot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181079B2 (en) * 2007-09-21 2012-05-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transmission with HARQ an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8389838B2 (en) * 2007-10-05 2013-03-05 Impressive Impressions, Inc. Guitar pick holder ornament
EP2099187B1 (en) * 2008-03-07 2011-05-25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system using a new type of preamble for a burst frame
US8442525B2 (en) 2008-03-28 2013-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asuring neighboring cell load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675537B2 (en) * 2008-04-07 2014-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MBSFN subframes to send unicast information
EP2298004A1 (en) 2008-06-24 2011-03-2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s, apparatuses, system and relate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ell type detection
US8761824B2 (en) * 2008-06-27 2014-06-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rrier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867203B2 (en) * 2008-07-11 2018-0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ous TDM-based communication in dominant interference scenarios
US8275408B2 (en) * 2008-08-27 2012-09-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30667B2 (en) * 2008-09-19 2012-03-0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reamble group selection in random access of wireless networks
EP2202933B1 (en) * 2008-12-23 2016-10-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generating an sc-fdma signal
US8315629B2 (en) * 2009-02-24 2012-11-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Asymmetric uplink/downlink connection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240382A1 (en) * 2009-03-19 2010-09-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US8437298B2 (en) * 2009-07-29 2013-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lind interference decrease/cancellation techniques
CN102484796B (zh) * 2009-08-19 2015-11-25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干扰控制方法以及毫微微基站
JP5130276B2 (ja) * 2009-11-18 2013-01-3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
KR101316683B1 (ko) * 2009-12-21 2013-10-1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기지국의 간섭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090028A1 (ja) 2010-01-22 2011-07-28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
US8873439B2 (en) * 2010-03-25 2014-10-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bframe dependent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region design
US9398585B2 (en) * 2011-11-07 2016-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ximity detec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5435A (zh) * 1996-06-11 1998-10-07 摩托罗拉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减轻干扰影响的方法和设备
WO2009099813A1 (en) * 2008-02-01 2009-08-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Victim UE Aware Downlink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3GPP TSG-RAN WG4 MEETING #53》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7945A (zh) * 2013-10-02 2016-06-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Lte中的探通参考信号和邻近性检测
CN105637945B (zh) * 2013-10-02 2020-02-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Lte中的探通参考信号和邻近性检测
CN105743834A (zh) * 2014-12-30 2016-07-06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ofdm信号的峰均功率比
CN105743834B (zh) * 2014-12-30 2020-09-04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ofdm信号的峰均功率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45864A (en) 2011-12-16
US8830849B2 (en) 2014-09-09
WO2011085395A1 (en) 2011-07-14
TWI478516B (zh) 2015-03-21
JP5607183B2 (ja) 2014-10-15
EP2524560B1 (en) 2018-08-22
CN102687574B (zh) 2016-08-24
EP2524560A1 (en) 2012-11-21
KR20120115548A (ko) 2012-10-18
BR112012016958B1 (pt) 2021-11-23
JP2013516939A (ja) 2013-05-13
US20110170440A1 (en) 2011-07-14
WO2011085395A9 (en) 2013-05-23
BR112012016958A2 (pt) 2017-10-17
KR101442778B1 (ko) 2014-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7574A (zh) 用于检测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92317B (zh) 覆盖增强以及与正常模式切换相关的优化
US10674456B2 (en) Anchor carrier in a multiple 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282793B (zh) 用于在空中传送过载指示符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22586B (zh) 多载波操作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传输
KR102583102B1 (ko) 동기화 신호 및 pbch 블록 강화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2934497B (zh) 频域和时域范围扩展
US8249029B2 (en) Low reuse preamble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3155503B (zh) 共信道异构网络中共用参考信号干扰消去和资源元素穿孔之间的动态切换
CN109923844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初始接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EP2936724B1 (en) Deriving an indication of a communications parameter using reference symbols
CN108029087A (zh) 用于窄带操作的同步信号设计
CN111630801A (zh) 唤醒信号的序列设计和再同步序列
CN102859925A (zh) 用于对等方发现的近程性检测信号的传送和接收
US1129089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new carrier typ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812768A (zh) Tdd中的高效资源利用
CN103125138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的速率匹配
CN114245451B (zh) 用于控制信息传输的发射功率和跳频配置
CN103283291A (zh) 用于信令传输寻呼配置和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csi-rs)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04094633A (zh) 在tdd-lte中禁用短随机接入信道(rach)
CN103392299A (zh) 异构网络中用于协调式多点操作的发现参考信号设计
CN107251471A (zh) 在无执照或共享频谱中的空频调传输
CN102918789A (zh) 用于多蜂窝小区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解码的设备和方法
CN104025493A (zh) 长期演进(LTE)中的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的结构
CN102823306A (zh) 用于干扰管理的与子帧相关的发射功率控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