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7526A - 延迟的测量方法及光传送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延迟的测量方法及光传送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7526A
CN102687526A CN2012800002097A CN201280000209A CN102687526A CN 102687526 A CN102687526 A CN 102687526A CN 2012800002097 A CN2012800002097 A CN 2012800002097A CN 201280000209 A CN201280000209 A CN 201280000209A CN 102687526 A CN102687526 A CN 1026875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ay
network equipment
transport network
optical transport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02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谈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87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75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82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by delay compensation, e.g. by compensation of propagation delay or variations thereof, by ran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75Radio-over-fibre, e.g. radio frequency signal modulated onto an optical carrier
    • H04B10/25752Optical 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networks
    • H04B10/25753Distribution optical network, e.g. between a base station and a plurality of remote units
    • H04B10/25754Star network topolo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04J3/0647Synchronisation among TDM nodes
    • H04J3/065Synchronisation among TDM nodes using timestam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9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 Testing Of Optical Devices Or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延迟的测量方法及光传送网络设备,涉及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光传送网中的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的延迟信息获取业务数据从所述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传送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的延迟;根据所述延迟调整所述业务数据在所述光传送网中驻留的时间,使所述时间等于预设的基准延迟。所述设备包括:获取模块和补偿模块。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准确测量上下行延迟,并将业务数据在光传送网中驻留的时间调整成与基准延迟相一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上下行延迟不对称导致的延迟测量不准确的问题。

Description

延迟的测量方法及光传送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延迟的测量方法及光传送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网络在部署时大量使用分布式基站架构,即一个BBU(Base Band Unit,基带单元)可以支持多个RRU(Remote RF Unit,射频远端单元),BBU和与其相连的RRU之间不会相距太远,一般为几十米,二者之间通过两根光纤连接,分别为上行光纤和下行光纤,其中,上行是指RRU到BBU方向,下行是指BBU到RRU方向。BBU和RRU之间的接口是基于开放式CPRI(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通用无线电接口)或IR(Interface betweenthe RRU and the BBU,基带单元和射频远端单元之间的接口)接口,可以稳定地与主流厂商的设备进行连接。
BBU和RRU在相互传数据的时候,需要对路径延迟进行补偿。BBU和RRU之间测量延迟的基本模型是,BBU发出一个测量信号,RRU收到该测量信号后再环回到BBU,BBU计算发送和接收时间的差值,再除以2,就得到单向光纤的延迟,BBU和RRU就根据这个延迟进行时间上的补偿。这个测量模型的前提是需要上下行光纤的长度是对称的,才能得到准确的单向延迟,如果上下行光纤不对称,得到的延迟和实际延迟之间就会有差距,并且不对称越大,差距越大,当超过一定门限时,BBU和RRU之间就无法正常通信了。
现有的BBU和RRU部署的很近,例如RRU部署在发射塔顶部,BBU部署在发射塔下的机房或者楼内机房,它们之间通过几十米的光纤连接,很容易保证上行光纤和下行光纤的长度相等;并且光纤作为物理通道,在一定长度的光纤中,数据在其中传输的延迟基本是一定的,其动态变化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采用上述测量延迟的方法可以得到较准确的单向延迟。
但是,随着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C-RAN(C-Radio Access Network,基于集中化处理、协作式无线电和实时云计算构架的绿色无线接入网构架)将是下一代无线接入网架构,在C-RAN中,BBU将会集中放置,和RRU的距离可能有几十公里,采用若干个OTN(Optical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网)设备在BBU和RRU之间充当拉远设备。在这种架构下,首先,对于几十公里的上行光纤和下行光纤,在铺设过程中二者的长度往往相差很大,因此数据在上行光纤和下行光纤上的延迟相差也会很大;其次,OTN设备内部会引入多个延迟单元,最典型的延迟单元就是FIFO(First Input First Output,先入先出),但是每个FIFO在每次上电以后的初始深度都可能稳定在不同的值,因此多个FIFO串起来会造成数据传输路径上延迟的不确定性;再次,FIFO在工作过程中,深度也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还会引起单向延迟的动态变化。
综上,如果直接采用现有的OTN设备进行BBU和RRU之间的拉远工作,数据延迟的精度无法控制,上下行的延迟将会相差近100ns,采用现有技术的延迟测量方法误差大,可能导致BBU和RRU之间就无法正常通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上下行延迟不对称导致的延迟测量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延迟的测量方法及光传送网络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延迟的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光传送网中的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的延迟信息获取业务数据从所述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传送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的延迟,其中,所述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与基带单元相连,所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与射频远端单元相连,或,所述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与所述射频远端单元相连,所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与所述基带单元相连;
根据所述延迟调整所述业务数据在所述光传送网中驻留的时间,使所述时间等于预设的基准延迟。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传送网络设备,所述光传送网络设备称为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所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光传送网中的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的延迟信息获取业务数据从所述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传送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的延迟,其中,所述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与基带单元相连,所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与射频远端单元相连,或,所述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与所述射频远端单元相连,所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与所述基带单元相连;
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延迟调整所述业务数据在所述光传送网中驻留的时间,使所述时间等于预设的基准延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根据延迟信息准确获取从第一OTN设备到第二OTN设备的单向延迟,并根据该延迟进行补偿,也就是调整CPRI业务数据在OTN网络中的驻留时间,使上下行的驻留时间基本相等,就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上下行延迟不对称导致的延迟测量不准确的问题,可以使BBU和RRU之间正常通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延迟的测量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至实施例五提供的OTN拉远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延迟的测量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延迟的测量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延迟的测量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第二OTN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另一种第二OTN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延迟的测量方法,参见图1,方法流程包括:
101:根据OTN网络中的第一OTN设备到第二OTN设备的延迟信息获取业务数据从该第一OTN设备传送到第二OTN设备的延迟;
其中,第一OTN设备与BBU相连,第二OTN设备与RRU相连,或,第一OTN设备与RRU相连,第二OTN设备与BBU相连;
102:根据该延迟调整该业务数据在OTN网路中驻留的时间,使该时间等于预设的基准延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延迟信息准确获取从第一OTN设备到第二OTN设备的单向延迟,并根据该延迟进行补偿,也就是调整CPRI业务数据在OTN网络中的驻留时间,使上下行的驻留时间基本相等,就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上下行延迟不对称导致的延迟测量不准确的问题,可以使BBU和RRU之间正常通信。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延迟的测量方法。在CPRI或者IR通过OTN设备的拉远开发工作中,对于上下行光纤的长度不对称的问题,可以在OTN网络中的OTN设备之间通过单纤双向光纤进行连接,如图2所示,这样,上下行业务数据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保证了上下行光纤长度的对称性。同样,在BBU和OTN设备之间,以及RRU和OTN设备之间,也可以采用单纤双向光纤进行连接,如果它们之间的距离较短,可以采用普通的双纤连接方式,只要保证两根光纤的长度相同即可。在图2中,第一OTN设备与BBU相连,第二OTN设备与RRU相连,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第一OTN设备与RRU相连,第二OTN设备与BBU相连,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第一OTN设备和第二OTN设备中间还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其它OTN设备。
对于延迟单元的初始不一致性以及波动的问题,参见图3,解决该问题的延迟的测量方法包括:
301:第一OTN设备接收到与其相连的BBU或RRU单元发送的业务数据时,对该业务数据打时戳;
其中,该时戳记录了第一OTN设备接收到该业务数据的时间点,也就是该业务数据进入该OTN网络的时间点。该时戳为延迟信息。
具体地,CPRI和IR业务的业务数据的帧头中都留出来了一些未定义的保留开销字段,当业务数据进入第一OTN设备时,我们可以将业务数据进入第一OTN设备的时间点记录到该业务数据中的保留开销字段中,即对该业务数据打时戳。
302:第一OTN设备将该业务数据经该OTN网络传送到第二OTN设备;
具体地,该业务数据通过单纤双向光纤从第一OTN设备传送到第二OTN设备。
303:第二OTN设备接收第一OTN设备发送的业务数据;
其中,第一OTN设备和第二OTN设备的时钟域相同,即具有相同的时间和频率。由于OTN网络中的OTN设备之间采用了单纤双向光纤进行连接,将第一OTN设备和第二OTN设备进行时钟同步的过程就非常简单,既可以采用1588方案,也可以采用网元跟踪主网元的物理层时钟来同步,这些时钟同步的方式都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304:第二OTN设备从该业务数据中获取时戳,并根据该时戳和当前时间计算出该业务数据在该OTN网络中的延迟;
具体地,第二OTN设备从该业务数据的保留开销字段中读出时戳,也就是该业务数据进入该OTN网络的时间点,并和当前时间比较,用当前时间减去时戳中的时间,进而得到该业务数据在OTN网络中的延迟。
305:将该延迟发送给与该第二OTN设备相连的单元,由该单元根据该延迟进行补偿。
具体地,第二OTN设备可以将计算出的延迟写入该业务数据的保留开销字段中,并将该业务数据发送给与该第二OTN设备相连的BBU或RRU。BBU或RRU接收到该业务数据后,从该业务数据中的保留开销字段中读出该延迟,根据读出的延迟的大小,在上行或者下行方向加入延迟环节,调整双向的延迟到达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在OSN1800设备上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上述CPRI或IR等常用的BBU和RRU之间的接口,还可以应用于其他与之类似的、需要对上下行路径延迟进行严格控制的场景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首先,通过在OTN网络中的OTN设备之间用单纤双向光纤传送业务数据,使上下行业务数据能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保证了上下行光纤长度的对称性;其次,通过对业务数据打时戳的方式计算出业务数据在OTN网络中的延迟,并根据该延迟进行补偿,使上下行的驻留时间基本相等,能够解决上下行延迟不对称及波动导致的无法准确补偿的问题;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解决了延迟问题,使CPRI和IR可以成功通过OTN拉远、并部署在C-RAN中,在C-RAN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里程碑式的影响。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延迟的测量方法。在CPRI或者IR通过OTN设备的拉远开发工作中,对于上下行光纤的长度不对称的问题,可以在OTN网络中的OTN设备之间通过单纤双向光纤进行连接,如图2所示,这样,上下行业务数据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保证了上下行光纤长度的对称性。同样,在BBU和OTN设备之间,以及RRU和OTN设备之间,也可以采用单纤双向光纤进行连接,如果它们之间的距离较短,可以采用普通的双纤连接方式,只要保证两根光纤的长度相同即可。在图2中,第一OTN设备与BBU相连,第二OTN设备与RRU相连,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第一OTN设备与RRU相连,第二OTN设备与BBU相连,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第一OTN设备和第二OTN设备中间还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其它OTN设备。
对于延迟单元的初始不一致性以及波动的问题,参见图4,解决该问题的延迟的测量方法包括:
401:第一OTN设备接收到与其相连的BBU或RRU单元发送的业务数据时,对该业务数据打时戳;
402:第一OTN设备将该业务数据经该OTN网络传送到第二OTN设备;
403:第二OTN设备接收第一OTN设备发送的业务数据;
404:第二OTN设备从该业务数据中获取时戳,并根据该时戳和当前时间计算出该业务数据在该OTN网络中的延迟;
其中,步骤401至404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二中的步骤301至304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405:第二OTN设备根据该延迟调整该业务数据在该OTN网络中驻留的时间,使该时间等于预设的基准延迟。
具体地,可以根据计算出的延迟和预设的基准延迟调整第二OTN设备中的缓冲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使计算出的延迟与该缓冲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的和与基准延迟相同。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以缓冲延迟单元是FIFO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定于此,该缓冲FIFO可以排在其他FIFO的最后;将计算出的延迟和基准延迟进行比较,得出二者的差值,根据该差值调整缓冲FIFO的深度,使该缓冲FIFO的延迟时间与该差值相等,进而使该业务数据在该OTN网络中驻留的时间与基准延迟相同。
其中,基准延迟是根据该OTN之前延迟的变化情况预先设置的值,这个值可以取该OTN可能发生的延迟的最大值。如果上下行都采用本方法控制业务数据在该OTN网络中驻留的时间,那么上下行的实际驻留时间都等于基准延迟,因此就可以很好的控制上下行的延迟对称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在OSN1800设备上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上述CPRI或IR等常用的BBU和RRU之间的接口,还可以应用于其他与之类似的、需要对上下行路径延迟进行严格控制的场景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首先,通过在OTN网络中的OTN设备之间用单纤双向光纤传送业务数据,使上下行业务数据能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保证了上下行光纤长度的对称性;其次,通过对业务数据打时戳的方式计算出业务数据在OTN网络中的延迟,并根据该延迟和基准延迟调整缓冲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使业务数据在该OTN网络中驻留的时间与基准延迟相同,能够解决上下行延迟不对称及波动的问题;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解决了延迟问题,使CPRI和IR可以成功通过OTN拉远、并部署在C-RAN中,在C-RAN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里程碑式的影响。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延迟的测量方法。在CPRI或者IR通过OTN设备的拉远开发工作中,对于上下行光纤的长度不对称的问题,可以在OTN网络中的OTN设备之间通过单纤双向光纤进行连接,如图2所示,这样,上下行业务数据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保证了上下行光纤长度的对称性。同样,在BBU和OTN设备之间,以及RRU和OTN设备之间,也可以采用单纤双向光纤进行连接,如果它们之间的距离较短,可以采用普通的双纤连接方式,只要保证两根光纤的长度相同即可。在图2中,第一OTN设备与BBU相连,第二OTN设备与RRU相连,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第一OTN设备与RRU相连,第二OTN设备与BBU相连,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第一OTN设备和第二OTN设备中间还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其它OTN设备。
对于延迟单元的初始不一致性以及波动的问题,参见图5,解决该问题的延迟的测量方法包括:
501:第二OTN设备获取OTN网络中的全部OTN设备中的各个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
其中,该OTN网络中的全部OTN设备中的各个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为延迟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以延迟单元是FIFO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定于此。具体地,读取OTN业务路径上每个FIFO的深度,FIFO的深度与FIFO的延迟直接相关,例如,1深度的延迟是5ns,2深度的延迟就是10ns等。因此,对于延迟单元为FIFO的情况,根据FIFO的深度就能获取该FIFO的延迟时间。
502:将各个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相加,得到业务数据在OTN网络中的延迟;
具体地,将各个FIFO的深度相加,得到总的深度,根据该总的深度就可以得到业务数据在OTN网络中的总的延迟时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在OTN设备上电时测量和计算一次总深度即可。若考虑到FIFO的波动情况,还可以每一秒测量和计算一次总深度,本发明实施例不对间隔多长时间测量和计算一次总深度进行具体限定。
503:根据该延迟调整该业务数据在该OTN网络中驻留的时间,使该时间等于预设的基准延迟。
具体地,可以根据该延迟和预设的基准延迟调整第二OTN设备中的缓冲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使该延迟与该缓冲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的和与基准延迟相同。
其中,基准延迟是根据该OTN之前延迟的变化情况预先设置的值,这个值可以取该OTN可能发生的延迟的最大值。对于延迟单元为FIFO的情况,该基准延迟具体可以为一基准深度,该基准深度可以取该OTN网络中的各个FIFO可能出现的最大深度的和。如果上下行都采用本方法控制OTN网络中的延迟,那么上下行的实际延迟都为基准延迟,因此就可以很好的控制上下行的延迟对称性。
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以缓冲延迟单元是FIFO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定于此,该缓冲FIFO可以排在其他FIFO的最后;将总深度和基准深度进行比较,得出二者的差值,根据该差值调整缓冲FIFO的深度,使该缓冲FIFO的深度与该差值相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在OSN1800设备上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上述CPRI或IR等常用的BBU和RRU之间的接口,还可以应用于其他与之类似的、需要对上下行路径延迟进行严格控制的场景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首先,通过在OTN网络中的OTN设备之间用单纤双向光纤传送业务数据,使上下行业务数据能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保证了上下行光纤长度的对称性;其次,通过获取OTN网络中的OTN设备中的各个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的方式计算出业务数据在OTN网络中的延迟,并根据该延迟和基准延迟调整缓冲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使业务数据在该OTN网络中驻留的时间与基准延迟相同,能够解决上下行延迟不对称及波动的问题;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解决了延迟问题,使CPRI和IR可以成功通过OTN拉远、并部署在C-RAN中,在C-RAN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里程碑式的影响。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TN设备,该OTN设备可以称为第二OTN设备,在该OTN网络中还有一第一OTN设备。其中,第一OTN设备可以与BBU相连,第二OTN设备可以与RRU相连,如图2所示,还可以第一OTN设备与RRU相连,第二OTN设备与BBU相连,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第一OTN设备和第二OTN设备中间还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其它OTN设备。并且第二OTN设备与第一OTN设备之间通过单纤双向光纤传送业务数据,这样上下行业务数据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保证了上下行光纤长度的对称性。同样,在BBU和OTN设备之间,以及RRU和OTN设备之间,也可以采用单纤双向光纤进行连接,如果它们之间的距离较短,可以采用普通的双纤连接方式,只要保证两根光纤的长度相同即可。第二OTN设备具体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的第二OTN设备,参见图6,该第二OTN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601,用于根据OTN网络中的第一OTN设备到第二OTN设备的延迟信息获取业务数据从该第一OTN设备传送到第二OTN设备的延迟;
补偿模块602,用于根据获取模块601获取的延迟调整该业务数据在该OTN网络中驻留的时间,使该时间等于预设的基准延迟。
可选地,参见图7,第二OTN设备还包括缓冲延迟单元603,相应的,补偿模块602,具体用于根据该延迟和预设的基准延迟调整缓冲延迟单元603的延迟时间,使该延迟与缓冲延迟单元603的延迟时间的和与基准延迟相同。
可选地,上述延迟信息可以为时戳,或,该OTN网络中的全部OTN设备中的各个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
当该延迟信息为时戳时,获取模块601,具体用于接收第一OTN设备发送的业务数据,该业务数据中包括时戳,该时戳记录了第一OTN设备接收到该业务数据的时间点;从该业务数据中获取时戳,并根据该时戳和当前时间计算出该业务数据在该OTN网络中的延迟;其中,第一OTN设备和第二OTN设备的时钟域相同。
当该延迟信息为OTN网络中的全部OTN设备中的各个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时,获取模块601,具体用于获取该OTN网络中的全部OTN设备中的各个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将各个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相加,得到该业务数据在该OTN网络中的延迟。
进一步可选地,当延迟单元为FIFO时,获取模块601,具体用于获取OTN网络中的全部OTN设备中的各个FIFO的深度;将各个FIFO的深度相加,得到总深度;
相应地,该第二OTN设备还包括缓冲FIFO;补偿模块602,具体用于根据总深度和预设的基准深度调整缓冲FIFO的深度,使总深度与缓冲FIFO的深度的和与基准深度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OTN设备在进行延迟的测量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OTN设备与延迟的测量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延迟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光传送网中的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的延迟信息获取业务数据从所述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传送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的延迟,其中,所述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与基带单元相连,所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与射频远端单元相连,或,所述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与所述射频远端单元相连,所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与所述基带单元相连;
根据所述延迟调整所述业务数据在所述光传送网中驻留的时间,使所述时间等于预设的基准延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信息为时戳;所述根据光传送网中的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的延迟信息获取业务数据从所述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传送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的延迟,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发送的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中包括时戳,所述时戳记录了所述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业务数据的时间点;
从所述业务数据中获取所述时戳,并根据所述时戳和当前时间计算出所述业务数据在所述光传送网中的延迟;
其中,所述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和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的时钟域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信息为所述光传送网中的全部光传送网络设备中的各个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所述根据光传送网中的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的延迟信息获取业务数据从所述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传送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的延迟,包括:
获取所述光传送网中的全部光传送网络设备中的各个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
将所述各个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相加,得到所述业务数据在所述光传送网中的延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延迟单元为先入先出单元时,所述获取所述光传送网中的全部光传送网络设备中的各个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将所述各个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相加,得到所述业务数据在所述光传送网中的延迟,包括:
获取所述光传送网中的全部光传送网络设备中的各个先入先出单元的深度;
将所述各个先入先出单元的深度相加,得到总深度;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延迟调整所述业务数据在所述光传送网中驻留的时间,使所述时间等于预设的基准延迟,包括:
根据所述总深度和预设的基准深度调整所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中的缓冲先入先出单元的深度,使所述总深度与所述缓冲先入先出单元的深度的和与所述基准深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延迟调整所述业务数据在所述光传送网中驻留的时间,使所述时间等于预设的基准延迟,包括:
根据所述延迟和预设的基准延迟调整所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中的缓冲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使所述延迟与所述缓冲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的和与所述基准延迟相同。
6.一种光传送网络设备,所述光传送网络设备称为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光传送网中的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的延迟信息获取业务数据从所述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传送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的延迟,其中,所述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与基带单元相连,所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与射频远端单元相连,或,所述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与所述射频远端单元相连,所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与所述基带单元相连;
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延迟调整所述业务数据在所述光传送网中驻留的时间,使所述时间等于预设的基准延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传送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信息为时戳;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发送的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中包括时戳,所述时戳记录了所述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业务数据的时间点;从所述业务数据中获取所述时戳,并根据所述时戳和当前时间计算出所述业务数据在所述光传送网中的延迟;其中,所述第一光传送网络设备和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的时钟域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传送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信息为所述光传送网中的全部光传送网络设备中的各个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光传送网中的全部光传送网络设备中的各个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将所述各个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相加,得到所述业务数据在所述光传送网中的延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传送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延迟单元为先入先出单元时,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光传送网中的全部光传送网络设备中的各个先入先出单元的深度;将所述各个先入先出单元的深度相加,得到总深度;
相应地,所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还包括缓冲先入先出单元;
所述补偿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总深度和预设的基准深度调整所述缓冲先入先出单元的深度,使所述总深度与所述缓冲先入先出单元的深度的和与所述基准深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传送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传送网络设备还包括缓冲延迟单元;
所述补偿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延迟和预设的基准延迟调整所述缓冲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使所述延迟与所述缓冲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的和与所述基准延迟相同。
CN2012800002097A 2012-02-14 2012-02-14 延迟的测量方法及光传送网络设备 Pending CN1026875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71110 WO2012092903A2 (zh) 2012-02-14 2012-02-14 延迟的测量方法及光传送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7526A true CN102687526A (zh) 2012-09-19

Family

ID=46457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02097A Pending CN102687526A (zh) 2012-02-14 2012-02-14 延迟的测量方法及光传送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66323A1 (zh)
EP (1) EP2597790A2 (zh)
CN (1) CN102687526A (zh)
BR (1) BR112013009398A2 (zh)
WO (1) WO2012092903A2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1383A (zh) * 2012-11-30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WO2016000423A1 (zh) * 2014-06-30 2016-0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延时补偿的方法及装置
CN103684908B (zh) * 2013-11-29 2017-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延时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937305A (zh) * 2015-12-30 2017-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延管理方法、传输网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8809617A (zh) * 2018-04-18 2018-11-13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时延补偿方法及终端
CN108959143A (zh) * 2017-05-22 2018-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传输网设备和业务处理方法
CN112714490A (zh) * 2020-12-29 2021-04-27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时延校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29647A (zh) * 2019-12-30 2021-07-16 罗德施瓦兹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选择最佳无线电信号的方法和空中交通管制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7476B (zh) 2012-08-22 2018-07-1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在面向连接的通信网络上分布路径延迟数据的方法及相应设备和机器可读介质
EP2893657B1 (en) * 2012-09-06 2019-06-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e of 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 over asymmetric networks
US9473261B1 (en) 2013-08-29 2016-10-18 Microsemi Storage Solutions (U.S.),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achieve datapath latency symmetry through an OTN wrapper
US9451571B2 (en) * 2014-09-22 2016-09-20 Alcatel Lucent Determining uplink and downlink delays between a baseband unit and a remote radio head
CN105704806B (zh) * 2014-11-28 2020-06-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时延的校正方法及装置
US10880951B2 (en) * 2015-01-13 2020-12-29 Raniot Technologies Oy Base station for controlling a transmission of data packets and a method thereto
US9525482B1 (en) 2015-02-09 2016-12-20 Microsemi Storage Solutions (U.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propagation time of a data stream in a transport network
WO2016155828A1 (en) * 2015-04-01 2016-10-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network node
CN106162860B (zh) * 2015-04-27 2020-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间同步的方法及系统、网络设备
US10355801B2 (en) * 2016-09-15 2019-07-1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Unified mobile and TDM-PON uplink MAC scheduling for mobile front-haul
US10852440B2 (en) * 2017-01-09 2020-12-01 Wireless Telecom Group, In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gitally transporting signals in GNSS repeater systems using CPRI
US10594423B1 (en) * 2019-09-09 2020-03-17 Cisco Technology, Inc. Re-timing a packetized radio flow to clean noise induced by packet delay variation of a packet network
US20220408390A1 (en) * 2019-11-07 2022-12-22 Ntt Docomo, Inc.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6406517A (zh) * 2020-12-23 2023-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延补偿方法及设备
CN114172572A (zh) * 2021-12-20 2022-03-11 安徽皖通邮电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伪随机码检测光传送网络时延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7669A (zh) * 2009-08-14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传送网承载时间同步协议时的时间校正方法及系统
US20110170860A1 (en) * 2010-01-08 2011-07-14 Smith Alexander A Systems and methods of measuring latency and routing thereon in optical networks
EP2416506A1 (en) * 2009-07-27 2012-02-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distributed base st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16506A1 (en) * 2009-07-27 2012-02-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distributed base station
CN101997669A (zh) * 2009-08-14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传送网承载时间同步协议时的时间校正方法及系统
US20110170860A1 (en) * 2010-01-08 2011-07-14 Smith Alexander A Systems and methods of measuring latency and routing thereon in optical networks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1383A (zh) * 2012-11-30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3684908B (zh) * 2013-11-29 2017-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延时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6000423A1 (zh) * 2014-06-30 2016-0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延时补偿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23030A (zh) * 2014-06-30 2016-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延时补偿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37305A (zh) * 2015-12-30 2017-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延管理方法、传输网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8959143A (zh) * 2017-05-22 2018-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传输网设备和业务处理方法
CN108809617A (zh) * 2018-04-18 2018-11-13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时延补偿方法及终端
CN108809617B (zh) * 2018-04-18 2021-12-14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延补偿方法及终端
CN113129647A (zh) * 2019-12-30 2021-07-16 罗德施瓦兹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选择最佳无线电信号的方法和空中交通管制系统
CN113129647B (zh) * 2019-12-30 2023-11-07 罗德施瓦兹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选择最佳无线电信号的方法和空中交通管制系统
CN112714490A (zh) * 2020-12-29 2021-04-27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时延校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92903A2 (zh) 2012-07-12
EP2597790A2 (en) 2013-05-29
BR112013009398A2 (pt) 2017-10-31
US20130266323A1 (en) 2013-10-10
WO2012092903A3 (zh) 2013-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7526A (zh) 延迟的测量方法及光传送网络设备
Li et al. Analysis of the synchronization requirements of 5G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CN1310541C (zh) 用于主-远程无线电基站和混合型无线电基站的光纤耦合配置
US8400965B2 (en) Radio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synchroniz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6162860A (zh) 一种时间同步的方法及系统、网络设备
CN102469571B (zh) 一种在分布式基站系统中实现时延补偿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82697A (zh) 通信路径不对称延时测量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932083B (zh) 一种微波同步对时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68440B (zh) 时间路径补偿方法和装置
CN108370614A (zh) 协议转换方法及装置
US9736274B2 (en) Radio over ethernet mapper physical layer device (PHY)
CN102244603A (zh) 传输承载时间的报文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958745A (zh) 实现时间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812593B (zh) 高精度分布式光纤时间同步系统
WO2021008532A1 (zh) 有源天线单元时延对齐方法、装置及有源天线单元
CN111162862A (zh) 分布式多网元时钟传输系统
US20160337115A1 (en) Method for Training Time Slot Synchronization of Nodes in Optical Burst Transport Network, Node Device and Network
CN101389090A (zh) 光纤直放站及其时延的测量方法、装置及补偿方法、系统
CN106027190B (zh) 一种时钟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3546268A (zh) 一种系统时间的补偿方法及设备
CN107078803A (zh) 远程通信系统中的静态延迟补偿
CN101702826B (zh) Td-scdma rru级联光纤时延补偿装置及方法
CN103152118A (zh) 一种基带单元和射频单元数据业务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JP2021508210A (ja) フレキシブル・イーサネットのレイテンシ測定の方法及び関連するデバイス
CN103188737B (zh) 一种空口数据同步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