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14490A - 时延校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时延校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14490A
CN112714490A CN202011607486.7A CN202011607486A CN112714490A CN 112714490 A CN112714490 A CN 112714490A CN 202011607486 A CN202011607486 A CN 202011607486A CN 112714490 A CN112714490 A CN 1127144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ay
time
delay calibration
ecpri
down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074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14490B (zh
Inventor
陈崇毅
谢彬华
黄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0748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144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14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4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14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44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时延校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基于接收到的BBU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获取eCPRI时延校准消息,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预设字段包括非零值;根据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获取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对应的传输时延,所述传输时延包括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所述RRU的缓存模块中的目标缓存时长,所述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是对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处理得到的;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和预设的时延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时延之间的大小关系,对所述目标缓存时长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传输时延等于所述参考时延。采用本方法能够准确地对基于网络传输的前传接入架构的时延进行时延校准。

Description

时延校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时延校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正在逐渐从4G迈向5G,移动通信系统的前传接入架构也从传统的C-RAN(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云无线接入网)逐渐向Open-RAN(Open Radio AccessNetwork,开放式无线接入网)发展。
Open-RAN致力降低运营商的建网成本,推动不同设备商之间的设备兼容,因此重新制定了统一的传输结构和方法。区别于C-RAN,Open-RAN中,BBU(Building Base bandUnite,基带处理单元)和RRU(Radio Remote Unit,射频拉远单元)之间是通过以太网进行数据传输的。
由于在Open-RAN中,BBU和RRU之间存在大量的网络交换设备,这就导致Open-RAN这种前传接入架构的数据传输的时延抖动较大,因此,如何对基于网络传输的前传接入架构的时延进行准确的时延校准,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时延校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用于准确地对基于网络传输的前传接入架构的时延进行时延校准。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时延校准方法,用于RRU,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接收到的BBU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获取eCPRI时延校准消息,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预设字段包括非零值;
根据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获取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对应的传输时延,所述传输时延包括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所述RRU的缓存模块中的目标缓存时长,所述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是对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处理得到的;
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和预设的时延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时延之间的大小关系,对所述目标缓存时长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传输时延等于所述参考时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和预设的时延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时延之间的大小关系,对所述目标缓存时长进行调整,包括:
若所述传输时延大于所述参考时延,则将所述目标缓存时长缩小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一预设值等于所述传输时延和所述参考时延之间的差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和预设的时延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时延之间的大小关系,对所述目标缓存时长进行调整,包括:
若所述传输时延小于所述参考时延,则将所述目标缓存时长增加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值等于所述参考时延和所述传输时延之间的差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获取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对应的传输时延,包括:
若当前的时延校准过程为下行时延校准过程,则将获取到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时刻确定为下行起始时刻;
对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中频处理,得到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
将所述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存入第一下行缓存中,所述目标缓存时长为所述第一下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
将所述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所述第一下行缓存中缓存结束的时刻与所述下行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作为所述传输时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下行起始时刻开始,若检测到所述时延参考信号,则将检测到所述时延参考信号的时刻和所述下行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确定为所述参考时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接收到的BBU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获取eCPRI时延校准消息,包括:
对所述以太网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解析后的数据包;
将所述解析后的数据包存入第二下行缓存中,并在预设的读取时刻,读取所述解析后的数据包;
对所述解析后的数据包进行频域至时域的转换,得到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接收所述BBU发送的多个测试数据包,各所述测试数据包携带所述BBU对应的发送时刻;
根据各所述测试数据包中的发送时刻和接收各所述测试数据包的接收时刻,获取所述BBU和所述RRU之间的最大网络时延;
将所述最大网络时延确定为所述第二下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并根据所述解析后的数据包存入所述第二下行缓存的存入时刻和所述所述第二下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确定所述读取时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各所述测试数据包中的发送时刻和接收各所述测试数据包的接收时刻,获取所述BBU和所述RRU之间的最大网络时延,包括:
每接收到一个所述测试数据包,对所述测试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测试数据包对应的发送时刻;
将接收到所述测试数据包的系统时刻和所述测试数据包对应的发送时刻相减,得到所述测试数据包对应的网络时延;
将各所述测试数据包分别对应的网络时延中最大的网络时延确定为所述最大网络时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获取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对应的传输时延,包括:
若当前的时延校准过程为上行时延校准过程,则将基于所述以太网数据包获取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并根据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检测到所述时延参考信号的时刻确定为上行起始时刻,所述上行时延校准过程在时序上处于所述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之后;
获取所述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对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中频处理后得到的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并对所述第一目标消息进行上行中频处理,得到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
将所述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存入第一上行缓存中,所述目标缓存时长为所述第一上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
将所述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所述第一上行缓存中缓存结束的时刻与所述上行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作为所述传输时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对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中频处理后得到的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包括:
从第一下行缓存中读取所述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所述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是在所述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对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中频处理后存入所述第一下行缓存的。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时延校准装置,设置于RRU,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接收到的BBU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获取eCPRI时延校准消息,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预设字段包括非零值;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获取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对应的传输时延,所述传输时延包括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所述RRU的缓存模块中的目标缓存时长,所述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是对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处理得到的;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和预设的时延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时延之间的大小关系,对所述目标缓存时长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传输时延等于所述参考时延。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上述时延校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基于接收到的BBU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获取eCPRI时延校准消息,该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预设字段包括非零值;而后,根据该eCPRI时延校准消息,获取eCPRI时延校准消息对应的传输时延,该传输时延包括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RRU的缓存模块中的目标缓存时长,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是对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处理得到的;接着,根据该传输时延和预设的时延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时延之间的大小关系,对目标缓存时长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传输时延等于参考时延,这样,将时延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时延作为基准,通过调整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RRU中缓存时长的大小,将eCPRI时延校准消息对应的传输时延向参考时延靠拢,直至调整至eCPRI时延校准消息对应的传输时延与时延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时延相等,实现了准确地对基于网络传输的前传接入架构的时延进行时延校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时延校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时延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种示例性地频域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201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RRU确定第二下行缓存的读取时刻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示例性地测试数据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202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202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示例性地示例性地时延校准方法的传输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时延校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延校准方法所涉及到的实施环境进行简要说明。
如图1所示,该实施环境可以包括BBU101和RRU102,其中,BBU101和RRU102可以基于以太网进行通信。BBU101可以与核心网通信;RRU102可以与至少一个天线103(图1仅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天线103)连接,RRU102可以将下行数据通过下行射频链路传输至天线103,RRU102也可以接收天线103通过上行射频链路传输的上行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时延校准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RRU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步骤201、步骤202和步骤203:
步骤201,RRU基于接收到的BBU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获取eCPRI时延校准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e,基带处理单元)和RRU(RadioRemote Unit,射频拉远单元)可以是基于网络传输的前传接入架构中的基站设备,该前传接入架构例如可以是Open-RAN。其中,BBU和RRU可以基于以太网进行通信。
一般而言,CPRI(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定义的是BBU与RRU之间接口的规范。eCPRI即是enhanced CPRI,增强型CPRI。
在该前传接入架构上电,或者其他需要对该前传接入架构的时延进行时延校准的情况下,BBU参照业务数据的长度生成频域eCPRI时延校准消息,并将该频域eCPRI时延校准消息按以太网传输格式进行封装,得到以太网数据包,BBU将该以太网数据包通过以太网发送至RRU。其中,频域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预设字段包括一组非零的频域IQ数据(其中,I为同向分量,Q为正交分量)。
RRU收到该以太网数据包后,对该以太网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频域eCPRI时延校准消息,并对该频域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频域至时域的转换等操作后,得到eCPRI时延校准消息,该eCPRI时延校准消息为时域的消息,该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预设字段包括非零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图3为一种示例性地频域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ecpriVersion字段为ecpri协议的版本号,ecpriReserved字段为保留位,例如可以填0,ecpriConcatenation字段为级联;ecpriMessage字段的值预设为5,表征该消息为时延校准过程中的消息,ecpriMessage字段的值也可以是其他值;ecpriPayload字段为该消息的长度,Measurement ID字段用于标识时延校准过程;Action Type字段为动作类型,表征该消息为时延校准消息或测试数据包;Time Stamp(seconds)字段和TimeStamp(nanoseconds)字段为时间戳,Compensation value(nanoseconds)字段为补偿值;dummy bytes字段即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预设字段,本申请实施例dummy bytes字段中的dummy bytes(customized I data)和dummy bytes(customized Q data)为非零值,dummybytes字段中的其余位为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RRU解析以太网数据包得到频域eCPRI时延校准消息后,RRU可以对该频域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ecpriMessage字段、Action Type字段进行识别,若确定该频域eCPRI时延校准消息为时延校准过程中的消息且为时延校准消息,则继续本申请实施例时延校准方法。
步骤202,RRU根据eCPRI时延校准消息,获取eCPRI时延校准消息对应的传输时延。
传输时延可以是将eCPRI时延校准消息按照与业务数据相同的传输路径进行传输所得到的时延,即模拟业务数据传输过程得到的传输时延。该传输时延可以包括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RRU的缓存模块中的目标缓存时长,目标缓存时长即存储时长,该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是RRU对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处理得到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时延可以是下行的传输时延,也可以是上行的传输时延。以下行的传输时延为例,即当前的时延校准过程为下行时延校准过程,在该过程下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为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RRU可以按照与下行业务数据相同的处理方式对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处理得到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RRU将该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存入RRU的缓存模块中,存储时长为目标缓存时长,下行的传输时延则可以为该下行处理过程所需的时长与目标缓存时长的和值。其中,该下行处理过程所需的时长可以是RRU通过检测预设字段包括的非零值确定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目标缓存时长可以是人工依据经验设置,或者,RRU也可以是获取BBU和RRU之间的最大网络时延,并基于该最大网络时延设置该目标缓存时长,等等。
以上行的传输时延为例,即当前的时延校准过程为上行时延校准过程,在该过程中,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为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RRU在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之后,可以将数据回环到上行。在上行时延校准过程中,RRU获取的eCPRI时延校准消息,可以是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RRU进行下行处理后得到的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RRU可以按照与上行业务数据相同的处理方式对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处理得到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RRU将该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存入RRU的缓存模块中,存储时长为目标缓存时长,上行的传输时延则可以为该上行处理过程所需的时长与目标缓存时长的和值。其中,该上行处理过程所需的时长可以是RRU通过检测预设字段包括的非零值确定的,目标缓存时长可以与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设置的目标缓存时长相同,当然也可以是由人工依据经验设置。
步骤203,RRU根据传输时延和预设的时延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时延之间的大小关系,对目标缓存时长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传输时延等于参考时延。
时延参考信号可以是PPS(Pulse Per Second,每秒脉冲数)信号,在前传接入架构中需要实现空口对齐PPS。
本申请实施例中,BBU可以按照预设的提前量,提前于时延参考信号发送以太网数据包。承上述举例,以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为例,RRU按照与下行业务数据相同的处理方式对eCPRI时延校准消息处理之前,RRU确定检测到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时刻,RRU在确定检测到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时刻之后,RRU持续探测时延参考信号,若检测到时延参考信号,则将检测到时延参考信号的时刻和检测到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时刻之间的差值作为参考时延。
RRU检测下行的传输时延和该参考时延之间的大小关系,若下行的传输时延大于参考时延,则将目标缓存时长调小,以使调整后的传输时延等于参考时延;若下行的传输时延小于参考时延,则将目标缓存时长调大,以使调整后的传输时延等于参考时延。
在步骤203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传输时延大于参考时延,RRU则将目标缓存时长缩小第一预设值,第一预设值等于传输时延和参考时延之间的差值。在步骤203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传输时延小于参考时延,RRU则将目标缓存时长增加第二预设值,第二预设值等于参考时延和传输时延之间的差值。这样,确保调整后的传输时延等于参考时延。
这样,在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RRU按照与下行业务数据相同的处理方式对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处理得到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RRU将该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存入RRU的缓存模块中,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缓存模块中存储结束的时刻则正好为检测到时延参考信号的时刻,即时延参考信号到达的时刻,这样,就实现了空口对齐PPS。下行时延校准完成后,BBU和RRU传输业务数据的过程中,RRU则基于调整后的目标缓存时长,实现将业务数据同步于时延参考信号向下行发出,从而在前传接入架构的网络抖动较大、即时延抖动较大的情况下实现了空口对齐。
承上述举例,以上行时延校准过程为例,上行的参考时延可以和下行的参考时延的值相同。同样的,RRU检测上行的传输时延和该参考时延之间的大小关系,若上行的传输时延大于参考时延,则将目标缓存时长调小,以使调整后的传输时延等于参考时延;若上行的传输时延小于参考时延,则将目标缓存时长调大,以使调整后的传输时延等于参考时延。
这样,实现了上行的传输时延和下行的传输时延的对称设置,在业务数据的上行传输过程中,对于RRU而言,RRU可以确定业务数据延后时延参考信号的时间量,该时间量为该参考时延(也即上行调整后的传输时延)。RRU可以基于该参考时延预估一个接收时间窗,该接收时间窗延后时延参考信号的时间量为该参考时延,这样,RRU可以在该接收时间窗内查找接收到的上行的业务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前传接入架构进行时延校准,目的是为了在时延校准结束后,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的过程中,RRU可以将下行的业务数据准确的对齐时延参考信号发出,以及RRU可以预估一个接收时间窗,确定上行的业务数据延后时延参考信号具体多久后到达。因此,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长度可以和业务数据相同,eCPRI时延校准消息可以是BBU按照业务数据的发包频率发送的,这样,有利于提升时延校准的准确性。
上述时延校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基于接收到的BBU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获取eCPRI时延校准消息,该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预设字段包括非零值;而后,根据该eCPRI时延校准消息,获取eCPRI时延校准消息对应的传输时延,该传输时延包括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RRU的缓存模块中的目标缓存时长,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是对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处理得到的;接着,根据该传输时延和预设的时延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时延之间的大小关系,对目标缓存时长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传输时延等于参考时延,这样,将时延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时延作为基准,通过调整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RRU中缓存时长的大小,将eCPRI时延校准消息对应的传输时延向参考时延靠拢,直至调整至eCPRI时延校准消息对应的传输时延与时延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时延相等,实现了准确地对基于网络传输的前传接入架构的时延进行时延校准。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在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RRU如何进行时延校准的过程。本申请实施中,RRU收到BBU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则进入下行时延校准过程。
RRU首先执行步骤201,即基于接收到的BBU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获取eCPRI时延校准消息。参见图4,在步骤201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201可以包括如图4所示的步骤的2011、步骤2012和步骤2013:
步骤2011,RRU对以太网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解析后的数据包。
RRU对以太网数据包进行解析,可以是去除以太网数据包的包头,从而去除以太网数据包的封装格式,得到解析后的数据包。
步骤2012,RRU将解析后的数据包存入第二下行缓存中,并在预设的读取时刻,读取解析后的数据包。
RRU将解析后的数据包存入第二下行缓存中,本申请实施例中,RRU并不是立即对解析后的数据包进行处理,这是由于基于网络传输的前传接入架构的时延抖动较大,即时延忽而大忽而小,将其放入第二下行缓存中,并在预设的读取时刻,才读取解析后的数据包,可以避免RRU的数据流中断。
以下,对RRU如何确定该读取时刻的过程进行介绍。参见图5,该过程可以包括步骤501、步骤502和步骤503:
步骤501,RRU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接收BBU发送的多个测试数据包。
其中,各测试数据包携带BBU对应的发送时刻。本申请实施例中,BBU可以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按照业务数据的发包频率,向RRU发送多个测试数据包,该测试数据包的长度可以和业务数据的长度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测试数据包的结构与频域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结构类似,参见图6,图6为一种示例性地测试数据包的结构示意图,测试数据包的dummy bytes字段全部为0。
RRU接收到测试数据包,对测试数据包进行解析,并识别ecpriMessage字段、Action Type字段,若确定该测试数据包为时延校准过程中的消息且类型为为测试数据包,则识别该测试数据包携带BBU对应的发送时刻,即测试数据包中Time Stamp(seconds)字段和Time Stamp(nanoseconds)字段对应的内容。
步骤502,RRU根据各测试数据包中的发送时刻和接收各测试数据包的接收时刻,获取BBU和RRU之间的最大网络时延。
在步骤502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RRU可以通过执行以下步骤A1、步骤A2和步骤A3实现步骤502的过程:
步骤A1,RRU每接收到一个测试数据包,对测试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测试数据包对应的发送时刻。
对于每个测试数据包,RRU可以识别测试数据包中Time Stamp(seconds)字段和Time Stamp(nanoseconds)字段对应的内容,得到测试数据包对应的发送时刻。
步骤A2,RRU将接收到测试数据包的系统时刻和测试数据包对应的发送时刻相减,得到测试数据包对应的网络时延。
这样,通过步骤A2,RRU则得到测试数据包对应的网络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于每个测试数据包,RRU将测试数据包中的发送时刻替换为RRU接收该测试数据包的接收时刻,并将替换后的测试数据包回环,通过上行传输链路发给BBU,这样BBU也可以获知BBU和RRU之间的网络时延。
步骤A3,RRU将各测试数据包分别对应的网络时延中最大的网络时延确定为最大网络时延。
这样,RRU则得到BBU和RRU之间的最大网络时延。
步骤503,RRU将最大网络时延确定为第二下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并根据解析后的数据包存入第二下行缓存的存入时刻和第二下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确定读取时刻。
传统的Open-RAN前传接入架构中,在将网络数据包解析后也会存入下行缓存,然后从下行缓存中读取网络数据包进行频域至时域的转换,转换后经过下行中频处理则直接发出。由于网络数据包时延抖动大导致数据时延不固定,因此该下行缓存会设置的比较大。
本申请实施例中,RRU将最大网络时延确定为第二下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即测试数据包在第二下行缓存中存储的时长为该最大网络时延,到达该最大网络时延后,RRU则确定到达读取时刻。这样,不必设置太大的下行缓存,即可满足时延抖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RRU根据解析后的数据包存入第二下行缓存的存入时刻和第二下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确定读取时刻,可以是将解析后的数据包存入第二下行缓存的存入时刻和第二下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相加,则得到读取时刻。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每个测试数据包,在到达BBU和RRU之间的最大网络时延后,RRU才读取该测试数据包,确保测试数据包能够被收到后再读取。
这样,通过将最大网络时延确定为第二下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在时延校准结束,BBU和RRU进行业务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可以确保RRU收到业务数据后,再从第二下行缓存中读取该业务数据,即在最大网络时延后再读取业务数据。
步骤2013,RRU对解析后的数据包进行频域至时域的转换,得到eCPRI时延校准消息。
RRU在该预设的读取时刻,读取解析后的数据包后,对解析后的数据包进行频域至时域的转换,可以是对解析后的数据包进行拉普拉斯逆变换,得到eCPRI时延校准消息。
RRU得到eCPRI时延校准消息后,接着,RRU执行步骤202。参见图7,步骤202可以包括步骤2021、步骤2022、步骤2023和步骤2024:
步骤2021,若当前的时延校准过程为下行时延校准过程,RRU则将获取到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时刻确定为下行起始时刻。
RRU将进行频域至时域的转换后,将得到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时刻确定为下行起始时刻,此时RRU可以清零一个计数器A,并控制计数器A开始按照时间戳的粒度计数。
步骤2022,RRU对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中频处理,得到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
RRU通过下行中频链路对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中频处理,得到下行中频处理后的eCPRI时延校准消息,即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
其中,下行中频链路可以包括DUC(Digital Up Conversion,数字上变频)、CFR(Channel Frequency Response,信道频率响应)、波动校准、环路功控等。
步骤2023,RRU将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存入第一下行缓存中。
目标缓存时长为第一下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
传统的Open-RAN前传接入架构中,在将网络数据包解析后也会存入下行缓存,然后从下行缓存中读取网络数据包进行频域至时域的转换,转换后经过下行中频处理则直接发出。由于网络数据包时延抖动大导致数据时延不固定,因此该下行缓存会设置的比较大。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该下行缓存划分为第一下行缓存和第二下行缓存,第二下行缓存和传统技术中下行缓存的作用相同,而第一下行缓存用于时延校准。这样,在不增加下行缓存的前提下,实现前传接入架构的时延校准,实现简单,避免了复杂的时延测量实验,缩短了研发周期。
步骤2024,RRU将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第一下行缓存中缓存结束的时刻与下行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作为传输时延。
在第一下行缓存中缓存结束的时刻,RRU读取计数器A的值,则得到传输时延,即下行的传输时延可以为下行中频处理所需的时长与目标缓存时长的和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从下行起始时刻开始,RRU若检测到时延参考信号,则将检测到时延参考信号的时刻和下行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确定为参考时延。
这样,RRU得到传输时延和参考时延后,则根据传输时延和参考时延之间的大小关系,对目标缓存时长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传输时延等于参考时延。调整之后,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第一下行缓存中存储结束的时刻则正好为检测到时延参考信号的时刻,即为时延参考信号到达的时刻,这样,就实现了空口对齐PPS。
下行时延校准完成后,BBU和RRU传输业务数据的过程中,RRU则可以基于调整后的目标缓存时长,实现将业务数据同步于时延参考信号向下行发出,在前传接入架构的网络抖动较大、即时延抖动较大的情况下实现了空口对齐。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在上行时延校准过程中,RRU如何进行时延校准的过程。参见图8,步骤202可以包括如图8所示的步骤2025、步骤2026、步骤2027和步骤2028:
步骤2025,若当前的时延校准过程为上行时延校准过程,RRU则将基于以太网数据包获取eCPRI时延校准消息,并根据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检测到时延参考信号的时刻确定为上行起始时刻。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行时延校准过程在时序上处于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之后,即RRU先进行下行时延校准过程,在下行时延校准过程结束后,在进行上行时延校准过程。
下行时延校准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RRU将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检测到时延参考信号的时刻确定为上行起始时刻。例如,RRU此时可以清零一个计数器B,并控制计数器B开始按照时间戳的粒度计数
步骤2026,RRU获取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对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中频处理后得到的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并对第一目标消息进行上行中频处理,得到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
RRU可以从第一下行缓存中读取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是在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对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中频处理后存入第一下行缓存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是时延校准过程,并不是实际的业务数据的传输过程,因此,RRU在下行时延校准过程结束后,并不是从第一下行缓存中读取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并将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通过下行射频链路发射出去,而是读取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开始上行时延校准过程。
RRU对第一目标消息进行上行中频处理,得到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上行中频处理可以包括AD转换、波动校准、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DDC(Direct Digital Control,直接数字控制)。
步骤2027,RRU将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存入第一上行缓存中。
其中,目标缓存时长为第一上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上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可以是人工根据经验设置,或者也可以是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第二下行缓存的缓存时长初值相同。
步骤2028,RRU将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第一上行缓存中缓存结束的时刻与上行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作为传输时延。
RRU若检测到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第一上行缓存中缓存结束,则将计数器B的值确定为上行的传输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行时延校准过程中的参考时延可以等于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的参考时延。
若传输时延大于参考时延,RRU则将第一上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缩小第一预设值,第一预设值等于传输时延和参考时延之间的差值;若传输时延小于参考时延,RRU则将第一上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增加第二预设值,第二预设值等于参考时延和传输时延之间的差值,这样,确保调整后的上行的传输时延等于参考时延,即下行中频处理所需的时长与第一下行缓存调整后的缓存时长的和值,等于上行中频处理所需的时长与第一上行缓存调整后的缓存时长的和值。
由此,实现了上行的传输时延和下行的传输时延的对称设置,在业务数据的上行传输过程中,对于RRU而言,RRU可以确定业务数据延后时延参考信号的时间量,该时间量为该参考时延(也即上行调整后的传输时延)。RRU可以基于该参考时延预估一个接收时间窗,该接收时间窗延后时延参考信号的时间量为该参考时延,这样,RRU可以在该接收时间窗内查找接收到的上行的业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9,其示出了一种示例性地时延校准方法的传输示意图。基于图9所示的传输示意图,本实施例时延校准方法包括:
步骤a,RRU在预设的时间段内,通过交换网络接收BBU发送的多个测试数据包,各测试数据包携带BBU对应的发送时刻,交换网络可以是以太网。
步骤b,RRU每接收到一个测试数据包,对测试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测试数据包对应的发送时刻。
步骤c,RRU将接收到测试数据包的系统时刻和测试数据包对应的发送时刻相减,得到测试数据包对应的网络时延;RRU将测试数据包的发送时刻替换为接收到测试数据包的系统时刻,并将替换后的测试数据包通过数据包回传发送至BBU。
步骤d,RRU将各测试数据包分别对应的网络时延中最大的网络时延确定为最大网络时延,并断开数据包回传。
步骤e,RRU将最大网络时延设置为第二下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并根据解析后的数据包存入第二下行缓存的存入时刻和第二下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确定读取时刻。
步骤f,RRU开始下行时延校准过程,RRU对BBU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解析后的数据包。
步骤g,RRU将解析后的数据包存入第二下行缓存中,并在步骤e确定的读取时刻,读取解析后的数据包。
步骤h,RRU对解析后的数据包进行频域数据转时域的转换,得到eCPRI时延校准消息,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预设字段包括非零值。
步骤i,RRU则将获取到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时刻确定为下行起始时刻,RRU对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中频处理,得到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
步骤j,RRU将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存入第一下行缓存中。
步骤k,RRU将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第一下行缓存中缓存结束的时刻与下行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作为传输时延。
步骤l,RRU从下行起始时刻开始,若检测到时延参考信号,则将检测到时延参考信号的时刻和下行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确定为参考时延。
步骤m,若传输时延大于参考时延,RRU则将第一下行缓存的缓存时长缩小第一预设值,以使调整后的传输时延等于参考时延,第一预设值等于传输时延和参考时延之间的差值,完成下行时延校准过程。
步骤n,若传输时延小于参考时延,RRU则将第一下行缓存的缓存时长增加第二预设值,以使调整后的传输时延等于参考时延,第二预设值等于参考时延和传输时延之间的差值,完成下行时延校准过程。
步骤o,RRU开始上行时延校准过程:RRU将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检测到时延参考信号的时刻确定为上行起始时刻。
步骤p,RRU从第一下行缓存中读取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并对第一目标消息进行上行中频处理,得到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
步骤q,RRU将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存入第一上行缓存中。
步骤r,RRU将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第一上行缓存中缓存结束的时刻与上行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作为传输时延。
步骤s,若传输时延大于参考时延,RRU则将第一上行缓存的缓存时长缩小第一预设值,以使调整后的传输时延等于参考时延,第一预设值等于传输时延和参考时延之间的差值,完成上行时延校准过程。
步骤t,若传输时延小于参考时延,RRU则将第一上行缓存的缓存时长增加第二预设值,以使调整后的传输时延等于参考时延,第二预设值等于参考时延和传输时延之间的差值,完成上行时延校准过程。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9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9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提供了一种时延校准装置,设置于RRU,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0,用于基于接收到的BBU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获取eCPRI时延校准消息,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预设字段包括非零值;
第二获取模块20,用于根据eCPRI时延校准消息,获取eCPRI时延校准消息对应的传输时延,传输时延包括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RRU的缓存模块中的目标缓存时长,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是对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处理得到的;
调整模块30,用于根据传输时延和预设的时延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时延之间的大小关系,对目标缓存时长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传输时延等于参考时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整模块30具体用于若传输时延大于参考时延,则将目标缓存时长缩小第一预设值,第一预设值等于传输时延和参考时延之间的差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整模块30具体用于若传输时延小于参考时延,则将目标缓存时长增加第二预设值,第二预设值等于参考时延和传输时延之间的差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获取模块20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若当前的时延校准过程为下行时延校准过程,则将获取到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时刻确定为下行起始时刻;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对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中频处理,得到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将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存入第一下行缓存中,目标缓存时长为第一下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
获取单元,用于将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第一下行缓存中缓存结束的时刻与下行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作为传输时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从下行起始时刻开始,若检测到时延参考信号,则将检测到时延参考信号的时刻和下行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确定为参考时延。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获取模块10,包括:
解析单元,用于对以太网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解析后的数据包;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将解析后的数据包存入第二下行缓存中,并在预设的读取时刻,读取解析后的数据包;
转换单元,用于对解析后的数据包进行频域至时域的转换,得到eCPRI时延校准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接收BBU发送的多个测试数据包,各测试数据包携带BBU对应的发送时刻;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各测试数据包中的发送时刻和接收各测试数据包的接收时刻,获取BBU和RRU之间的最大网络时延;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将最大网络时延确定为第二下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并根据解析后的数据包存入第二下行缓存的存入时刻和第二下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确定读取时刻。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每接收到一个测试数据包,对测试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测试数据包对应的发送时刻;将接收到测试数据包的系统时刻和测试数据包对应的发送时刻相减,得到测试数据包对应的网络时延;将各测试数据包分别对应的网络时延中最大的网络时延确定为最大网络时延。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获取模块20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若当前的时延校准过程为上行时延校准过程,则将基于以太网数据包获取eCPRI时延校准消息,并根据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检测到时延参考信号的时刻确定为上行起始时刻,上行时延校准过程在时序上处于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之后;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获取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对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中频处理后得到的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并对第一目标消息进行上行中频处理,得到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
第三存储单元,用于将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存入第一上行缓存中,目标缓存时长为第一上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将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第一上行缓存中缓存结束的时刻与上行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作为传输时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单元具体用于从第一下行缓存中读取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是在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对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中频处理后存入第一下行缓存的。
关于时延校准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时延校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时延校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时延校准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时延校准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基于接收到的BBU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获取eCPRI时延校准消息,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预设字段包括非零值;
根据eCPRI时延校准消息,获取eCPRI时延校准消息对应的传输时延,传输时延包括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RRU的缓存模块中的目标缓存时长,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是对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处理得到的;
根据传输时延和预设的时延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时延之间的大小关系,对目标缓存时长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传输时延等于参考时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传输时延大于参考时延,则将目标缓存时长缩小第一预设值,第一预设值等于传输时延和参考时延之间的差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传输时延小于参考时延,则将目标缓存时长增加第二预设值,第二预设值等于参考时延和传输时延之间的差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当前的时延校准过程为下行时延校准过程,则将获取到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时刻确定为下行起始时刻;
对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中频处理,得到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
将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存入第一下行缓存中,目标缓存时长为第一下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
将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第一下行缓存中缓存结束的时刻与下行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作为传输时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从下行起始时刻开始,若检测到时延参考信号,则将检测到时延参考信号的时刻和下行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确定为参考时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以太网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解析后的数据包;
将解析后的数据包存入第二下行缓存中,并在预设的读取时刻,读取解析后的数据包;
对解析后的数据包进行频域至时域的转换,得到eCPRI时延校准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接收BBU发送的多个测试数据包,各测试数据包携带BBU对应的发送时刻;
根据各测试数据包中的发送时刻和接收各测试数据包的接收时刻,获取BBU和RRU之间的最大网络时延;
将最大网络时延确定为第二下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并根据解析后的数据包存入第二下行缓存的存入时刻和第二下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确定读取时刻。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每接收到一个测试数据包,对测试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测试数据包对应的发送时刻;
将接收到测试数据包的系统时刻和测试数据包对应的发送时刻相减,得到测试数据包对应的网络时延;
将各测试数据包分别对应的网络时延中最大的网络时延确定为最大网络时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当前的时延校准过程为上行时延校准过程,则将基于以太网数据包获取eCPRI时延校准消息,并根据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检测到时延参考信号的时刻确定为上行起始时刻,上行时延校准过程在时序上处于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之后;
获取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对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中频处理后得到的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并对第一目标消息进行上行中频处理,得到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
将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存入第一上行缓存中,目标缓存时长为第一上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
将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第一上行缓存中缓存结束的时刻与上行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作为传输时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从第一下行缓存中读取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是在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对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中频处理后存入第一下行缓存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基于接收到的BBU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获取eCPRI时延校准消息,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预设字段包括非零值;
根据eCPRI时延校准消息,获取eCPRI时延校准消息对应的传输时延,传输时延包括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RRU的缓存模块中的目标缓存时长,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是对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处理得到的;
根据传输时延和预设的时延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时延之间的大小关系,对目标缓存时长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传输时延等于参考时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传输时延大于参考时延,则将目标缓存时长缩小第一预设值,第一预设值等于传输时延和参考时延之间的差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传输时延小于参考时延,则将目标缓存时长增加第二预设值,第二预设值等于参考时延和传输时延之间的差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当前的时延校准过程为下行时延校准过程,则将获取到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时刻确定为下行起始时刻;
对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中频处理,得到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
将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存入第一下行缓存中,目标缓存时长为第一下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
将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第一下行缓存中缓存结束的时刻与下行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作为传输时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从下行起始时刻开始,若检测到时延参考信号,则将检测到时延参考信号的时刻和下行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确定为参考时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以太网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解析后的数据包;
将解析后的数据包存入第二下行缓存中,并在预设的读取时刻,读取解析后的数据包;
对解析后的数据包进行频域至时域的转换,得到eCPRI时延校准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接收BBU发送的多个测试数据包,各测试数据包携带BBU对应的发送时刻;
根据各测试数据包中的发送时刻和接收各测试数据包的接收时刻,获取BBU和RRU之间的最大网络时延;
将最大网络时延确定为第二下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并根据解析后的数据包存入第二下行缓存的存入时刻和第二下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确定读取时刻。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每接收到一个测试数据包,对测试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测试数据包对应的发送时刻;
将接收到测试数据包的系统时刻和测试数据包对应的发送时刻相减,得到测试数据包对应的网络时延;
将各测试数据包分别对应的网络时延中最大的网络时延确定为最大网络时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当前的时延校准过程为上行时延校准过程,则将基于以太网数据包获取eCPRI时延校准消息,并根据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检测到时延参考信号的时刻确定为上行起始时刻,上行时延校准过程在时序上处于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之后;
获取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对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中频处理后得到的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并对第一目标消息进行上行中频处理,得到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
将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存入第一上行缓存中,目标缓存时长为第一上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
将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第一上行缓存中缓存结束的时刻与上行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作为传输时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从第一下行缓存中读取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是在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对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中频处理后存入第一下行缓存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时延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RRU,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接收到的BBU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获取eCPRI时延校准消息,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预设字段包括非零值;
根据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获取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对应的传输时延,所述传输时延包括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所述RRU的缓存模块中的目标缓存时长,所述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是对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处理得到的;
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和预设的时延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时延之间的大小关系,对所述目标缓存时长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传输时延等于所述参考时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延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和预设的时延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时延之间的大小关系,对所述目标缓存时长进行调整,包括:
若所述传输时延大于所述参考时延,则将所述目标缓存时长缩小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一预设值等于所述传输时延和所述参考时延之间的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延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和预设的时延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时延之间的大小关系,对所述目标缓存时长进行调整,包括:
若所述传输时延小于所述参考时延,则将所述目标缓存时长增加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值等于所述参考时延和所述传输时延之间的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延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获取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对应的传输时延,包括:
若当前的时延校准过程为下行时延校准过程,则将获取到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时刻确定为下行起始时刻;
对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中频处理,得到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
将所述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存入第一下行缓存中,所述目标缓存时长为所述第一下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
将所述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所述第一下行缓存中缓存结束的时刻与所述下行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作为所述传输时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时延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下行起始时刻开始,若检测到所述时延参考信号,则将检测到所述时延参考信号的时刻和所述下行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确定为所述参考时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时延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接收到的BBU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获取eCPRI时延校准消息,包括:
对所述以太网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解析后的数据包;
将所述解析后的数据包存入第二下行缓存中,并在预设的读取时刻,读取所述解析后的数据包;
对所述解析后的数据包进行频域至时域的转换,得到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时延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接收所述BBU发送的多个测试数据包,各所述测试数据包携带所述BBU对应的发送时刻;
根据各所述测试数据包中的发送时刻和接收各所述测试数据包的接收时刻,获取所述BBU和所述RRU之间的最大网络时延;
将所述最大网络时延确定为所述第二下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并根据所述解析后的数据包存入所述第二下行缓存的存入时刻和所述第二下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确定所述预设读取时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时延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测试数据包中的发送时刻和接收各所述测试数据包的接收时刻,获取所述BBU和所述RRU之间的最大网络时延,包括:
每接收到一个所述测试数据包,对所述测试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测试数据包对应的发送时刻;
将接收到所述测试数据包的系统时刻和所述测试数据包对应的发送时刻相减,得到各所述测试数据包对应的网络时延;
将各所述网络时延中最大的网络时延确定为所述最大网络时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延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获取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对应的传输时延,包括:
若当前的时延校准过程为上行时延校准过程,则将基于所述以太网数据包获取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并根据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检测到所述时延参考信号的时刻确定为上行起始时刻,所述上行时延校准过程在时序上处于所述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之后;
获取所述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对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中频处理后得到的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并对所述第一目标消息进行上行中频处理,得到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
将所述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存入第一上行缓存中,所述目标缓存时长为所述第一上行缓存对应的缓存时长;
将所述第二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所述第一上行缓存中缓存结束的时刻与所述上行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作为所述传输时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时延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对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中频处理后得到的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包括:
从第一下行缓存中读取所述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所述第一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是在所述下行时延校准过程中,对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下行中频处理后存入所述第一下行缓存的。
11.一种时延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RRU,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接收到的BBU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获取eCPRI时延校准消息,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的预设字段包括非零值;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获取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对应的传输时延,所述传输时延包括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在所述RRU的缓存模块中的目标缓存时长,所述目标eCPRI时延校准消息是对所述eCPRI时延校准消息进行处理得到的;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和预设的时延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时延之间的大小关系,对所述目标缓存时长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传输时延等于所述参考时延。
12.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1607486.7A 2020-12-29 2020-12-29 时延校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7144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7486.7A CN112714490B (zh) 2020-12-29 2020-12-29 时延校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7486.7A CN112714490B (zh) 2020-12-29 2020-12-29 时延校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4490A true CN112714490A (zh) 2021-04-27
CN112714490B CN112714490B (zh) 2022-07-29

Family

ID=75547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07486.7A Active CN112714490B (zh) 2020-12-29 2020-12-29 时延校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1449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8600A (zh) * 2004-07-26 2006-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基站同步传输的方法
CN101471724A (zh) * 2007-12-28 2009-07-01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的上行数据同步方法
CN102325366A (zh) * 2011-05-24 2012-01-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687526A (zh) * 2012-02-14 2012-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延迟的测量方法及光传送网络设备
CN106375014A (zh) * 2015-07-22 2017-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bu-rru时延设置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8600A (zh) * 2004-07-26 2006-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基站同步传输的方法
CN101471724A (zh) * 2007-12-28 2009-07-01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的上行数据同步方法
CN102325366A (zh) * 2011-05-24 2012-01-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687526A (zh) * 2012-02-14 2012-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延迟的测量方法及光传送网络设备
CN106375014A (zh) * 2015-07-22 2017-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bu-rru时延设置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4490B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80881B2 (en) Synchronizing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a wireless network and a wired network
EP3591908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lip-speech synchronization among multiple devices
US8493928B2 (en) Wireless system, for packet communication between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s
WO2019127447A1 (zh) 用于时间同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JP2007525080A (ja)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ダウンリンク伝送同期化およびデータバッファサイジングのための方法
EP3836611B1 (en) Method for acquiring a scheduled throughput,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860863B2 (en) Static delay compens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4553388A (zh) 一种补偿时延的方法和设备
EP2875616B1 (en) Content optimization based on real time network dynamics
EP3295765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transporting internal radio base station (rbs) interface information over a packet switched network
CN103152118A (zh) 一种基带单元和射频单元数据业务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181145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音频/视频(a/v)流格式改变的同步的方法和系统
US10531330B2 (en) Frame start optimizing i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16260772A (zh) 网桥端到端的确定性转发方法、网桥发送端及接收端
US1088706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cket segmentation in standalone small cell
CN112714490B (zh) 时延校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11354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data transmission rate
CN111867087B (zh) 调整时域资源边界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8886478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EP4254842A2 (e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EP305460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1588v2 packet based on wan interface
WO2024067520A1 (zh) 一种网络时延或抖动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WO2022174672A1 (zh) 时延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99621B (zh) 基于跨板传递并再生恢复时钟方法、设备及装置
JP7173058B2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