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7311B - 供给电解液的方法及供给电解液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给电解液的方法及供给电解液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7311B
CN102687311B CN201080059794.9A CN201080059794A CN102687311B CN 102687311 B CN102687311 B CN 102687311B CN 201080059794 A CN201080059794 A CN 201080059794A CN 102687311 B CN102687311 B CN 1026873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valve
electrolyte
metric space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97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7311A (zh
Inventor
山浦诚司
平井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gano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gano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gano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gano Automat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87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7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73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73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01M50/609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with liquid, e.g. electrolytes
    • H01M50/618Pressure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01M50/673Containers for storing liquids; Delivery conduit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给电解液的装置及方法。向配置在减压室内的电池容器内供给电解液的装置(1)具有:计量单元(10),其使活塞(12)在缸体(11)内的计量空间(S)内沿第1方向运动;分配器(20),其从上方向电池容器(200)注入电解液;第1管路(41),其将计量单元(10)的计量空间(S)的上端部与分配器(20)连接起来;以及背压阀(50),其配置在第1管路(41)上。分配器(20)包括:喷出喷嘴(21),其配置在电池容器(200)内或者电池容器(200)的上端附近;针阀(23),其配置在喷出喷嘴(21)的内侧,对喷出喷嘴(21)进行开闭;以及致动器(24),其沿上下方向对针阀(23)进行驱动。

Description

供给电解液的方法及供给电解液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电池容器内供给电解液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向电池容器内供给电解液的工序中,出于缩短供电解液浸渗的时间等目的,将电池容器配置在真空气氛(减压气氛)内。 
在日本特许公开公报2008-59973号中公开了一种锂二次电池的注液方法,该锂二次电池的注液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将电池壳体内真空抽吸为有机电解液的沸点以下的-70kpa~-95kpa范围内的真空度;将注入有规定量的有机电解液的注液漏斗内的暂时储液室真空抽吸为相对于电池壳体内的压力产生高出0.1kpa~5kpa的压力差的真空度;打开注液漏斗的注液口而利用压力差将暂时储液室内的有机电解液经由注液口及与该注液口相连接的注液喷嘴注入到电池壳体内。 
为了缩短将电解液注入到电池容器(电池壳体)内的时间(注液时间),采用将电池壳体内设为负压、按预定量分割而进行注液(分注)或在负压气氛内进行分注的方法。在任何情况下,抑制电解液的飞散、确保注液精度都是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向配置在减压室内的电池容器内供给电解液的装置(供给装置)。该装置具有:计量单元,其使活塞在缸体内的计量空间内沿第1方向活动;分配器,其从上方向电池容器注入电解液;第1管路,其将计量单元的 计量空间的上端部与分配器连接起来;以及背压阀,其配置在第1管路上。分配器包括:喷出喷嘴,其配置在电池容器内或者电池容器的上端附近;针阀,其配置在喷出喷嘴的内侧,对喷出喷嘴进行开闭;以及致动器,其沿上下方向对针阀进行驱动。 
本发明的其它技术方案之一提供一种包括利用上述供给装置向配置在减压室内的电池容器内供给电解液的工序的方法。供给电解液的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单元使活塞动作而对背压阀施加背压,将电解液从计量空间的上端部经由第1管路的背压阀及针阀注入到减压室内的电池容器内;以及 
使活塞停止动作而关闭背压阀。 
用于供给(注入、分注)电解液的电池容器配置在减压室内。另一方面,除减压室以外,还可以典型地从大气压气氛中供给电解液。而且,为了抑制电解液的飞散,取代利用泵等对电解液进行加压而将其注入的方法,利用液柱的压力(静压、液压)将该电解液注入到电池容器内。然而,在向电池容器注入电解液的注入口处被施加有电解液的静压和对容纳有电池容器的室内进行减压而引起的压力差,电解液被强烈地吸引到减压室侧。因此,难以控制注液量。而且,难以使自注入口的漏液(滴液)停止。即,断液较差。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出于上述原因需花费时间来收容滴液的情况成为难以缩短注液时间的理由之一。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供给装置(注液装置)中,在分配器的上游侧配置计量单元,使计量空间的上端部与分配器相连通。因而,能够利用计量单元计量注液量。与此相伴,由于计量空间的容积大于配管的容积,因此能够减小施加到分配器 上的静压。另外,通过在计量空间的上端部连接有分配器,计量空间的静压实质上未施加到分配器上,通过利用入口阀等切断计量空间的流入侧,能够进一步抑制比计量空间靠上游的静压的影响。因此,虽然将计量空间与分配器连接起来的管路上的静压、分配器内的静压以及由减压产生的压力差实质上施加到喷出喷嘴上,但是上述压力之和处于与电解液在管路及分配器内流动时的压力损失大致相等的程度。因而,能够提供能够容易地控制电解液的打开关闭的条件。 
而且,由于计量空间的上端部与分配器相连通,因此作为压缩性流体的气体难以滞留在计量空间内。因而,能够抑制电解液的飞散,有助于提高注液精度。 
除此之外,该注液装置在将计量单元的计量空间的上端部与分配器连接起来的第1管路上设有背压阀。因此,通过使活塞在计量空间内运动而对背压阀施加预定的背压,能够从喷出喷嘴的前端精度优良地喷出与活塞的运动相对应的量的电解液。另外,由活塞的运动引起的背压阀的出口(分配器侧)的压力上升较小。因而,借助活塞的运动使注液量的控制变得容易,使断液性得到改善。因此,能够提高注液精度、缩短注液时间。 
通过将背压阀设定为与背压阀的上游的第1管路的静压相对抗,当在注入时使活塞动作时,背压阀立即打开,当使活塞的动作停止时,背压阀立即关闭。 
另外,由于喷出喷嘴处的压力差较小,因此通过使活塞的动作停止并关闭针阀来进一步改善断液性。因而,能够提供一种易于确保注液精度、也易于缩短注液时间的装置及方法。 
在该装置中,活塞运动的第1方向典型地是上下方向。优选的是,该装置还具有:入口阀,其允许电解液向计量空间的 流入或阻断电解液向计量空间的流入;第2管路,其将入口阀与计量空间的下端部连接起来。另外,优选的是,供给电解液的工序包括以下步骤:控制单元打开入口阀,使活塞动作而使电解液经由第2管路从计量空间的下端部流入到计量空间内;在注入之前关闭入口阀。通过使活塞沿上下方向运动,从计量空间的下端部供给电解液,使电解液比较顺畅地流入到计量空间内,能够抑制气泡的产生。 
背压阀的典型代表是包括滚珠和对该滚珠施力的螺旋弹簧的阀。即使是该类型的背压阀,由于配置在第1管路中,因此将螺旋弹簧浸入到电解液中,与空气接触的机会较少,因此也能够抑制由腐蚀造成的损坏。 
另外,在该装置中,优选的是,第1管路至少延伸到计量空间的下端部附近,背压阀配置在第1管路的与计量空间的下端部附近相当的位置。利用背压阀,能够抑制与背压阀的上游、即计量空间相当的静压施加到分配器侧。因而,能够进一步改善断液,易于确保注液精度,也易于缩短注液时间。 
在该装置中,优选的是,分配器包括:注射器,其在下端安装有喷出喷嘴,并沿上下方向延伸;阀控制杆,其沿上下方向贯穿注射器,用于借助致动器使针阀沿上下方向运动。另外,优选的是,第1管路呈L字形,一端与注射器的侧方相连接,另一端与计量空间的上端部相连接,在拐角部分配置有背压阀。上述结构是本发明的装置的优选方式之一。 
另外,在该情况下,为了向配置在减压室内的电池容器内良好地供给电解液,优选的是,分配器的注射器延伸到比计量空间的下端靠下侧的位置。另外,优选的是,背压阀配置在拐角部分附近、即第1管路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在背压阀是包括滚珠和对该滚珠施力的螺旋弹簧的阀等的情况下,特别 优选上述结构。通过将背压阀配置在第1管路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处,能够使螺旋弹簧的动作为上下方向的动作,因此使其作为阀的功能(动作)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解液供给装置(注液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注液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装置的概略结构。该装置1是用于向配置在减压室100内的减压气氛102内的电池容器200的内部供给(注液、注入)电解液19的系统(电解液供给装置、注液装置、注入装置)。另外,以下,将该系统1称作注液装置。减压室100的内部被真空泵110减压为预定的压力(负压)。 
注液装置1包括:计量单元10,其配置在减压室100的上壁(顶板)101之上;贮存器(reservoir)(贮存槽(reserver tank))2,其配置在计量单元10的上游;分配器20,其配置在计量单元10的下游;以及控制单元30,其控制由注液装置1进行的电解液19的注入。典型的控制单元30具有包括CPU及存储器的硬件资源,通过执行程序(程序产品)来控制注液装置1,在制造电池的过程中向电池容器200内供给电解液19。 
在图1中,粗线表示电解液19的流路(管路),较粗的虚线表示控制用空气的流路(管路),带斜线的细线表示用于传递控制用的电信号的布线。电解液19含有可燃性的有机溶剂,减压室100的周围、即注液装置1的设置有计量单元10的区域通常包 含于防爆区域H。 
计量单元10的上游的贮存器2与电解液供给部件的集管3相连接,暂时确保供计量单元10进行多次分注的液量。贮存器2成为集管3与计量单元10之间的缓冲器,对计量单元10的消耗量暂时超过集管3的供给能力的情况进行补偿。因而,计量单元10能够高速动作。另外,贮存器2兼用作气液分离机构,能够将滞留在贮存器2的上部的气体自通气阀4排出。作为通气阀4,考虑到防爆而使用气动阀(空气驱动阀),利用设在防爆区域H外的第1电磁阀31及控制单元30经由控制用空气对该通气阀4进行控制。另外,控制用空气是借助与压缩机相连的控制用空气集管39而被供给的。 
计量单元10具有缸体11与活塞12。缸体11沿上下方向延伸,活塞12在缸体内沿上下方向(铅垂方向、第1方向)运动。如较细的虚线所示,缸体11的内部的供活塞12出入的区域成为计量空间S,通过控制活塞12的出入量(冲程),能够自由控制(调整)在计量空间S处计量的电解液19的量。 
计量单元10还包括用于沿上下方向驱动活塞12的伺服电动机13。通过利用控制单元30控制伺服电动机13的旋转量、转速及旋转方向,从而改变活塞12的冲程,使活塞12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例如,作为伺服电动机13使用步进电动机,能够通过进行脉冲控制来进行高分辨率的容量可变控制。作为计量单元10,能够使用能够对冲程进行可变控制的柱塞泵。 
注液装置1包括用于开闭(ON/OFF)电解液19向计量单元10的计量空间S的流入的入口阀5。入口阀5借助管路(第2管路)42与设在计量单元10的计量空间S的下端部S1的入口端口P1相连接。入口阀5配置在入口端口P1附近,尽可能地缩短第2管路42,防止计量空间S中的计量精度降低。入口阀5与贮 存器2借助管路(第3管路)43相连接。考虑到入口阀5也处于防爆区域H内而使用气动阀(空气驱动阀)作为该入口阀5,利用设在防爆区域H外的第2电磁阀32及控制单元30借助控制用空气对该入口阀5进行控制。 
注液装置1包括从上方向电池容器200注入电解液19的分配器20。分配器20包括:喷出喷嘴21,其配置在电池容器200内或者电池容器200的上端附近;单管(圆筒或注射器,以下记作注射器)22,其在下端处安装有该喷出喷嘴21;针阀23,其配置在喷出喷嘴21的内侧而对该喷出喷嘴21的前端进行开闭;阀控制杆25,其以沿上下方向贯穿注射器22的内部的方式设置;以及空气驱动型的致动器24,其借助阀控制杆25沿上下方向驱动针阀23,并对针阀23进行开闭控制。针阀23通常关闭(Normal OFF),该分配器20包括借助阀控制杆25使针阀23对喷出喷嘴21的前端施力的部件(例如螺旋弹簧)26。 
注射器22贯穿减压室100的上壁101而沿上下方向延伸,该注射器22的前端到达至配置于减压室100的内部102的电池容器200。因而,成为注射器22的前端(下端)的喷出喷嘴21的周围成为减压气氛。注射器22的下端延伸到比配置在上壁101上的计量单元10的计量空间S的下端部S1靠下侧的位置。 
阀控制杆25贯穿注射器22的内部,注射器22的沿阀控制杆25的部分成为供电解液19流动的空间。因而,通过针对注射器22的内径选择适当的外径的阀控制杆25,能够调整从计量单元10到注射器22的前端的喷出喷嘴21的管路的面积。因此,通过选择适当内径的注射器22与适当外径的阀控制杆25,能够与电解液19的粘度、减压室100的内压(负压)、电解液19的流量等注入条件相应地控制从计量单元10到喷出喷嘴21的压力损失。因而,利用该结构能够设定能够将电解液19顺畅地注入到电池 容器200内的条件。 
阀控制杆25用于借助致动器24使对喷出喷嘴21的内侧进行开闭的针阀(截止阀)23沿上下方向运动。在阀控制杆25的前端(下端)连接有针阀23,另一端(上端)与致动器24相连接。针阀23被螺旋弹簧26设定为通常关闭。致动器24是气动型,利用第3电磁阀33输送控制空气,从而使针阀23打开(ON),通过排出控制空气,从而使针阀23关闭(OFF)。通过利用设在注射器22内部的针阀23来关闭喷出喷嘴21的正上方,即使在喷出喷嘴21面临减压气氛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电解液19从喷出喷嘴21发生漏液,能够改善断液性。 
分配器20借助管路(第1管路)41与设置在计量单元10的计量空间S的上端部S2的出口端口P2相连接。该第1管路41具有第1部分41a和第2部分41b,该第1部分41a沿铅垂方向(上下)至少延伸到计量空间S的下端部附近,第2部分41b沿水平方向从第1部分41a的下端朝向分配器20的上端延伸。即,第1管路41整体形成为L字形,水平延伸部分的一端(第2部分41b端)与注射器22的侧方相连接,垂直(铅垂)延伸部分的另一端(第1部分41a端)与计量空间S的上端部S2相连接。 
在第1管路41的中途,在第1管路41的与计量空间S的下端部附近相当的位置处配置有背压阀50。在本例子中,背压阀50配置在第1管路41的第1部分41a与第2部分41b之间的拐角部分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1部分41a侧。 
背压阀50包括滚珠51和向上方对该滚珠51施力并将该背压阀50维持为关闭(OFF)的螺旋弹簧52。螺旋弹簧52设定为只要计量单元10的活塞12不动作(冲程,在该情况下向下侧移动)就对滚珠51施加使电解液19不经由背压阀50流动的程度的压力。例如,进行如下设定:即使作为背压,施加了减压室内 102的最大负压(真空度)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也不使电解液19流动。在由于减压室内102的负压改变而成为大气压或者相反地被加压而引起的、注射器22的内压变得高于计量空间S的内压的异常情况下,该背压阀50也可作为止回阀发挥作用。 
在图2中示出了在制造电池的过程中,注液装置1在控制单元30的控制下向电池容器200供给电解液19的方法的一个例子。在该例子中,注液装置1分多次向电池容器200注入(分注)电解液19。首先,在开始分注的时刻t0,暂时开闭通气阀4,使贮存器2通气。 
在时刻t1打开入口阀5,在针阀(截止阀)23关闭的状态下,使贮存器2与计量单元10的计量空间S相连通。在时刻t2开始活塞12的冲程(向上方的动作),在时刻t3使冲程停止,从而使预定量的电解液19流入到计量空间S内(使电解液流入到计量空间内的工序)。活塞12向上方进行冲程的期间,在背压阀50上未施加能打开背压阀50的背压,背压阀50维持为关闭状态。 
在该注液装置1中,由于借助伺服电动机13脉冲控制活塞12的动作,因此活塞12的移动速度是可变的。因此,能够任意改变图2中表示电解液19的引入速度的角度θ1。因而,只要处于能够根据电解液19的特性、吸入条件等使引入速度θ1上升的环境,就能够加快引入速度θ1而缩短注液时间。 
在向计量空间S内引入电解液19时,根据活塞12在计量空间S内向上方移动的情况,电解液19经由入口阀5及第2管路42从计量空间S的下部端S1的入口端口P1流入。因而,活塞12的动作方向处于与供电解液19流入的端口P1相远离的方向,因此电解液19在难以引起湍流的情况下比较顺畅地流入到计量空间S内。因此,在计量空间S的内部难以引起气液分离。 
活塞12的冲程停止后,在时刻t4关闭入口阀5(关闭入口阀的工序)。入口阀5关闭后,在时刻t5打开针阀23(打开针阀的工序)。由于关闭了入口阀5,因此计量空间S被从入口阀5的上游系统切断,包括贮存器2的上游系统的静压不会施加到计量空间S。因而,能够防止计量单元10的上游、即比入口阀5靠上游的系统的静压施加到针阀23上。 
另外,由缸体11及活塞12构成的计量空间S的截面积大小为配管的截面积的10倍以上,通常为100倍~1000倍以上。因而,通过将供分注的电解液19暂时储存在截面积较大的计量空间S内,能够最小限度地抑制供分注的电解液19的静压(由液柱产生的压力)施加到针阀23上。而且,在该注液装置1中,利用背压阀50进一步抑制了施加到针阀23上的压力。 
打开针阀23后,在时刻t6开始活塞12的冲程(向下方动作)。在将计量单元10的计量空间S的上端部S2与分配器20连接起来的第1管路41上设有背压阀50。因此,在向电池容器200供给电解液19时,即使在时刻t5打开分配器20的喷出喷嘴21的针阀23,在该时刻也不会喷出电解液19。在时刻t6活塞12运动而对背压阀50施加预定背压,从而使背压阀50打开,从喷出喷嘴21的前端高精度地喷出与活塞12的动作相对应的量的电解液19(注入电解液的工序)。 
另外,设有背压阀50的第1管路41与计量空间S的上端部S2的出口端口P2相连接,施加到出口端口P2的静压(由液柱引起的压力)基本上为零,即使活塞12的位置(上下位置)发生变化,该静压也不改变。因而,在背压阀50上仅施加有背压阀50的上游的第1管路(配管)41的内部的电解液19的静压和由活塞12的动作(向下侧的冲程)引起的压力。由于背压阀50的上游的第1管路41的内部的电解液19的静压(管路的静压) 是恒定的,因此通过以对抗该管路的静压或稍微高于管路的静压的压力的方式预先设定背压阀50,使背压阀50在活塞12的动作时刻瞬间(立即)发生反应而打开(背压阀立即打开的工序)。 
因而,若在时刻t7活塞12停止冲程,则利用背压阀50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大致瞬间利用压力使计量单元10与分配器20分离(关闭背压阀的工序、背压阀立即关闭的工序)。因此,即使分配器20的前端置于减压(真空)状态,也能够防止计量空间S的电解液19因减压抽吸而大量流出的情况于未然。 
在该注液装置1中,由于借助伺服电动机13脉冲控制活塞12的动作,因此活塞12的移动速度是可变的。因此,能够与引入速度θ1独立地任意改变图2中表示电解液19的喷出速度的角度θ2。因而,也能够根据电解液19的特性、引入条件等使喷出速度θ2慢于引入速度θ1,而且,也能够使喷出速度θ2快于引入速度θ1。因此,只要处于能够增快喷出速度θ2的环境,就能够进一步缩短注液时间。也能够使喷出速度θ2慢于引入速度θ1慢而进一步改善针阀23的断液性,或者能够确保电池容器200中的电解液19的浸渍时间。 
在利用压力变动瞬间开闭背压阀50时,期望施加一定程度的恒定背压。因此,在注液装置1中,将第1管路41的形状设为L字形,在其拐角部的沿垂直(铅垂)方向延伸的部分处设置背压阀50,使第1管路41的上部的静压总是作为背压施加到背压阀50上。而且,背压阀50的螺旋弹簧52沿铅垂方向延伸,在配管或阀壳体与螺旋弹簧52之间难以产生机械摩擦的状态下进行配置。因而,就这点来说,也使背压阀50与活塞12的动作(冲程)相连动而灵敏地进行开闭。 
另外,通过将背压阀50配置在第1管路41的管路内,使背压阀50的滚珠51及螺旋弹簧52总是浸在电解液19中。因此,由 于滚珠51及螺旋弹簧52未曝露在空气中,因此滚珠51及螺旋弹簧52被电解液19的成分与空气中的成分腐蚀或者在滚珠51及螺旋弹簧52上附着有析出物的情况较少。因此,背压阀50的动作稳定,能够使背压阀50与活塞12的动作(冲程)相连动而灵敏地进行开闭。因而,能够精度极高地控制计量单元10的利用活塞12的动作向分配器20供给电解液19的供给量。 
在计量了预定量的电解液19的时刻t7,使活塞12的冲程停止。并且(同时)关闭针阀23(关闭针阀的工序)。通过关闭针阀23,能够防止电解液19从分配器20的喷出喷嘴21漏出。因而,在时刻t7结束计量单元10中的计量,并且也能够利用针阀23使从分配器20向电池容器200的注入停止,能够防止液体自喷出喷嘴21漏出。 
在时刻t7,活塞12的停止动作,并且使背压阀50动作而切断背压阀50的上游的静压。因此,施加到针阀23的压力差减小。因而,通过同时或几乎无时间差地关闭针阀23,能够利用针阀23容易地切断电解液19,能够改善断液。因此,能够改善注液装置1的注液精度。而且,由于基本上不需要等待滴液停止的时间,因此也能够缩短注液时间。 
另外,由于将与设有背压阀50的第1管路41相连的出口端口P2设在计量空间S的上端部S2,因此气体难以滞留在计量空间S中。即使计量空间S内的电解液19处于容易发生气液分离的情况,在产生气泡之前,马上要发生气液分离的之前的状态的液层从计量空间S的上方与电解液19一同排出,因此在计量空间S中难以产生气泡。若产生气泡,则由于气体是压缩性的,因此会对计量空间S的计量精度造成影响,而且,若气体因减压而膨胀,则成为使电解液19从分配器20的喷出喷嘴21飞散的主要原因。因而,由于在该注液装置1中难以在计量空间S中产 生气泡,因此能够确保计量精度、即注液精度,也能够抑制滴液,而且,也能够防止电解液19在减压室内102飞散这样的情况于未然。 
在减压室内102设置有多个电池容器200的情况下,通过使电池容器200与分配器20相对移动,使下一个电池容器200移动到分配器20的下方,从而利用注液装置1分别对多个电池容器200进行分注。在该情况下,在该注液装置1中,断液较好且几乎不需要等待滴液停止的时间,而且,也大致不存在来自喷出喷嘴21的飞散。因而,能够几乎无等待时间地开始下一次分注。即,若在时刻t7完成向前一个电池容器200的分注,则空出电池容器200的移动时间,在时刻t11打开入口阀5,在时刻t12开始活塞的冲程(上方),以后,能够与上述循环同样地重复进行分注。 
而且,由于基本上不存在来自喷出喷嘴21尖端的漏液,因此能够将利用计量单元10进行计量的期间、即直至时刻t13或时刻t14的时间用作电池容器200的移动时间。因而,能够进一步缩短注液时间。另外,由于也能够改变引入速度θ1,因此也能够与电池容器200的移动时间同步地设定活塞12的移动时间。 
另外,在该注液装置1中,通过调整计量单元10的活塞12的冲程,能够大致自由地控制注液量(分注量)。例如,在图2中,通过相对于最初循环的活塞12的冲程时间t2~t3而缩短下一个循环的活塞12的冲程时间t12~t13,能够将注液量减少Δq。因而,该注液装置1能够极其灵活地对应各种类型的分注,而且,注液精度也较高且也能够缩短分注所需的时间。 
另外,使电解液流入到计量空间内的工序与注入电解液的工序也可以不一一对应,也可以在使电解液19流入到计量空间 S内之后分多次将电解液19注入到电池容器200内。 
另外,上述计量单元10是使缸体11沿上下方向延伸、使活塞12沿上下方向移动的类型,但也可以是将缸体11沿左右方向(水平方向)配置、使活塞12沿左右方向(水平方向)移动的类型。需要以能够顺畅地进行电解液19相对于计量空间S的流入及流出的方式来排列配管,由于上述结构能够缩小上下方向的尺寸,因此适用于更紧凑的注液装置。 
另外,上述计量单元10是由伺服电动机驱动的,但是驱动方式并不限定于伺服电动机。若没有使注液量灵活可变的要求,则也能够利用电磁型的致动器来驱动活塞。而且,考虑到上述入口阀、通气阀及针阀处于防爆区域而采用了气动的致动器,但若上述元件不处于防爆区域,则也能够采用电磁阀或电磁型的致动器,作为致动器能够使用各种类型的致动器。在上述装置(系统)中,由于滚珠型的背压阀因简单的构造而容易组装到配管上,且动作也稳定,因此是优选的,但是也可以是隔膜型等其他类型的背压阀。 

Claims (10)

1.一种供给电解液的方法,其中,
该方法利用包括计量单元的供给装置向配置在减压室内的电池容器内供给电解液,该计量单元使活塞在缸体内的计量空间内沿第1方向运动,
上述供给装置包括:
分配器,其从上方向上述电池容器注入电解液;
第1管路,其将上述计量单元的上述计量空间的上端部与上述分配器连接起来;以及
背压阀,其配置在上述第1管路上;
上述分配器包括:
喷出喷嘴,其配置在上述电池容器内或者上述电池容器的上端附近;
针阀,其配置在上述喷出喷嘴的内侧,对上述喷出喷嘴进行开闭;
供给上述电解液的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单元使上述活塞动作而对上述背压阀施加背压,将电解液从上述计量空间的上端部经由上述第1管路的上述背压阀及上述针阀注入到上述减压室内的上述电池容器内;
使上述活塞停止动作而关闭上述背压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给电解液的方法,其中,
上述背压阀被设定为对抗上述背压阀的上游的第1管路的静压,
上述注入步骤包括当使上述活塞动作时上述背压阀立即打开的步骤,
关闭上述背压阀的步骤包括当使上述活塞的动作停止时上述背压阀立即关闭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
供给上述电解液的工序还包括使上述活塞的动作停止并关闭上述针阀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给电解液的方法,其中,
上述供给装置还具有:
入口阀,其允许电解液向上述计量空间的流入或阻断电解液向上述计量空间的流入;
第2管路,其将上述入口阀与上述计量空间的下端部连接起来;
供给上述电解液的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上述控制单元打开上述入口阀,使上述活塞动作而使电解液经由上述第2管路从上述计量空间的下端部流入到上述计量空间内;
在上述注入步骤之前,关闭上述入口阀。
5.一种供给电解液的装置,其中,
该装置用于向配置在减压室内的电池容器内供给电解液,
该装置具有:
计量单元,其使活塞在缸体内的计量空间内沿第1方向运动;
分配器,其从上方向上述电池容器注入电解液;
第1管路,其将上述计量单元的上述计量空间的上端部与上述分配器连接起来;以及
背压阀,其配置在上述第1管路上;
上述分配器包括:
喷出喷嘴,其配置在上述电池容器内或者上述电池容器的上端附近;
针阀,其配置在上述喷出喷嘴的内侧,对上述喷出喷嘴进行开闭;以及
致动器,其沿上下方向对上述针阀进行驱动,
通过将上述背压阀设定为与该背压阀的上游的上述第1管路的静压相对抗,当在注入时使上述活塞动作时,上述背压阀立即打开,当使上述活塞的动作停止时,上述背压阀立即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给电解液的装置,其中,
上述分配器包括:
注射器,其沿上下方向延伸,在下端安装有上述喷出喷嘴;以及
阀控制杆,其沿上下方向贯穿上述注射器,用于借助上述致动器使上述针阀沿上下方向运动;
上述第1管路呈L字形,一端与上述注射器的侧方相连接,另一端与上述计量空间的上端部相连接,在拐角附近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配置有上述背压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给电解液的装置,其中
上述注射器延伸到比上述计量空间的下端部靠下侧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
上述第1管路至少延伸到上述计量空间的下端部附近,上述背压阀配置在上述第1管路的与上述计量空间的下端部附近相当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给电解液的装置,其中,
上述第1方向是上下方向,
该装置还具有:
入口阀,其允许电解液向上述计量空间的流入或阻断电解液向上述计量空间的流入;
第2管路,其将上述入口阀与上述计量空间的下端部连接起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给电解液的装置,其中,
上述背压阀是包括滚珠和对上述滚珠施力的螺旋弹簧的阀。
CN201080059794.9A 2009-12-28 2010-12-27 供给电解液的方法及供给电解液的装置 Active CN1026873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98357 2009-12-28
JP2009-298357 2009-12-28
PCT/JP2010/007571 WO2011080918A1 (ja) 2009-12-28 2010-12-27 電解液を供給す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7311A CN102687311A (zh) 2012-09-19
CN102687311B true CN102687311B (zh) 2014-12-17

Family

ID=44226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9794.9A Active CN102687311B (zh) 2009-12-28 2010-12-27 供给电解液的方法及供给电解液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910671B2 (zh)
EP (1) EP2521208B1 (zh)
JP (1) JP5661649B2 (zh)
KR (1) KR101805141B1 (zh)
CN (1) CN102687311B (zh)
HK (1) HK1171574A1 (zh)
TW (1) TWI501453B (zh)
WO (1) WO20110809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52397A1 (de) * 2010-11-24 2012-05-24 Li-Tec Battery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füllen einer elektrochemischen Zelle
WO2013125219A1 (ja) * 2012-02-20 2013-08-29 長野オートメ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積層システム
DE102012208222A1 (de) * 2012-05-16 2013-11-21 Evonik Litarion Gmbh Modellbasiertes Elektrolyt-Befüllverfahren
DE102013001576B4 (de) * 2013-01-30 2015-07-23 CMWTEC technologie GmbH Verfahren zum Befüllen einer Zelle eines Akkumulators mit Elektrolytflüssigkeit
US10505176B2 (en) * 2014-01-23 2019-12-10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Power storage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manufacturing device, liquid injection device, and liquid injection method
US20180094627A1 (en) * 2016-10-04 2018-04-05 James Kidd Variable displacment fluid pump
CN106784593B (zh) * 2017-02-15 2019-05-1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注液装置
KR20180111121A (ko) * 2017-03-31 2018-10-11 (주)이티에스 전해질 주입장치
KR101833046B1 (ko) 2017-11-09 2018-02-27 한남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배터리 전해액 주입장치
US11936072B2 (en) * 2019-10-09 2024-03-19 Nagano Automation Co., Ltd.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liquid
EP3944409B1 (de) * 2020-07-23 2023-09-27 VAF GmbH Befüllvorrichtung zum befüllen einer batterie sowie verfahren zum befüllen einer batterie
DE102022119538A1 (de) * 2022-08-04 2024-02-15 Industrie-Partner Gmbh Radebeul-Coswig Befüllvorrichtung zur Befüllung von Batteriezellen mit einer Elektrolytflüssigkei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98394Y (zh) * 1997-04-14 1998-11-25 湖南机床厂 适于带锯床使用的随动背压阀
CN2665398Y (zh) * 2003-09-11 2004-12-22 深圳市邦凯电子有限公司 真空注液计量泵
CN101465415A (zh) * 2009-01-07 2009-06-24 广州兰格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电解液注液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71101A (en) * 1954-03-12 1956-11-20 Gould National Batteries Inc Storage battery filler
US3372716A (en) * 1965-09-15 1968-03-12 Electric Storage Battery Co Battery filler device
US3556175A (en) * 1968-11-12 1971-01-19 Gould National Batteries Inc Liquid filling apparatus
US3911972A (en) * 1971-05-27 1975-10-14 Ernst Hubers Method of filling containers enclosing solid matter with an accurate amount of liquid
JPS6050858A (ja) 1983-08-30 1985-03-20 Shin Kobe Electric Mach Co Ltd 密閉型鉛蓄電池の注液方法
JP3151293B2 (ja) 1992-05-14 2001-04-03 東芝電池株式会社 電池用電解液注入装置
US5512160A (en) 1995-08-10 1996-04-30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Nickel-cadmium battery activation process
US5731099A (en) * 1996-09-27 1998-03-24 Jbi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charging a controlled volume of an electrolyte to battery case
JP3724182B2 (ja) 1998-04-14 2005-12-0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池用電解液注液装置
JP2001110400A (ja) * 1999-10-04 2001-04-20 Nec Mobile Energy Kk 電解液注入装置および電解液注入方法
TW494085B (en) * 1999-10-29 2002-07-11 Nec Mobile Energy Kk Device and method for pouring liquid into case
FR2832858B1 (fr) * 2001-11-28 2004-09-10 Hawker Sa Dispositif de remplissage du bac d'une batterie au plomb par des composants destines a former un electrolyte gelifie
JP2004055238A (ja) 2002-07-17 2004-02-19 Awa Eng Co 電解液の充填方法と充填装置
JP4025174B2 (ja) 2002-11-01 2007-12-19 株式会社東芝 電解液注液装置
JP2004247120A (ja) 2003-02-13 2004-09-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解液注液方法および電解液注液装置
JP2007213816A (ja) 2006-02-07 2007-08-23 Shin Kobe Electric Mach Co Ltd 電解液注入装置
JP2008059973A (ja) 2006-09-01 2008-03-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の注液方法および注液装置
JP2008243657A (ja) 2007-03-28 2008-10-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US8047241B2 (en) * 2008-03-26 2011-11-01 Hibar Systems, Ltd. Method for filling electrolyte into battery cell and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US8286676B2 (en) * 2008-06-24 2012-10-16 Sovema Usa, Inc. Plant for electrochemical forming of lead-acid batteri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98394Y (zh) * 1997-04-14 1998-11-25 湖南机床厂 适于带锯床使用的随动背压阀
CN2665398Y (zh) * 2003-09-11 2004-12-22 深圳市邦凯电子有限公司 真空注液计量泵
CN101465415A (zh) * 2009-01-07 2009-06-24 广州兰格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电解液注液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01453B (zh) 2015-09-21
US8910671B2 (en) 2014-12-16
US20130025741A1 (en) 2013-01-31
WO2011080918A1 (ja) 2011-07-07
EP2521208A4 (en) 2013-07-10
JP5661649B2 (ja) 2015-01-28
EP2521208A1 (en) 2012-11-07
EP2521208B1 (en) 2014-04-09
KR20120107972A (ko) 2012-10-04
CN102687311A (zh) 2012-09-19
TW201131866A (en) 2011-09-16
KR101805141B1 (ko) 2017-12-05
JPWO2011080918A1 (ja) 2013-05-09
HK1171574A1 (zh) 201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7311B (zh) 供给电解液的方法及供给电解液的装置
JP5595985B2 (ja) 液を供給する装置
US11071996B2 (en) Liquid material discharge device, coating device thereof, and coating method
KR102012303B1 (ko) 액체 재료의 토출 장치 및 토출 방법
WO1999042752B1 (en) Reagent dispensing valve
KR20070051880A (ko) 약액 공급 시스템
CN102069050B (zh) 双流体喷射器
WO2021070695A1 (ja) 液を供給する装置
CN113165005B (zh) 计量系统和控制计量系统的方法
JP5685202B2 (ja) 電解液を供給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13139745A (ja) 粘性非接触噴射方法および装置
US6558136B1 (en) Micropump underpressure control device
CN111247340B (zh) 柱塞泵
CN214234758U (zh) 一种撞针阀
CN215174019U (zh) 定量加油机
JP5134562B2 (ja) ディスペンス装置
RU1817758C (ru) Пневмогидросистема дл электрокаплеструй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157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157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