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6465B - 弹簧制动器室的构造 - Google Patents

弹簧制动器室的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6465B
CN102686465B CN201080057815.3A CN201080057815A CN102686465B CN 102686465 B CN102686465 B CN 102686465B CN 201080057815 A CN201080057815 A CN 201080057815A CN 102686465 B CN102686465 B CN 1026864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housing
room
stick member
receiv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78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6465A (zh
Inventor
下村丈夫
西村聪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btesco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mpany Limited
Original Assignee
Nabtesco Automotiv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btesco Automotive Corp filed Critical Nabtesco Automotiv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86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6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6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64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08Brake cylinders other than ultimate actuators
    • B60T17/083Combination of service brake actuators with spring loaded brake actu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Systems And Booster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推杆构件的技术,可削减推杆构件的零件件数,并利用铝(Al)材料将基座板和轴部一体成形,而且调整设置连结于该轴部的顶端部的长度,大幅地降低制作工时,且劣化较少,耐久性较高。具体地讲,作为一侧的壳体的室壳体(13)和作为另一侧的壳体的复位弹簧收纳壳体(14)利用连结壳体(15)相连结。该室壳体(13)在其轴心部沿长度方向配置有释放螺栓(16)。推杆构件(26)配置在复位弹簧收纳壳体(14)内、即第3压力介质室(14A)中,其构成包括利用铝材料成形的大致圆盘状的推板(26A)、自该推板(26A)的中心一体成形地突出形成的轴体部(26B)、及嵌插、固定于该轴体部(26B)的中心孔中的突出杆(26C)。

Description

弹簧制动器室的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装入到应用于车辆用压缩空气制动装置等的弹簧制动器室中的释放螺栓的构造。本发明还特别涉及应用于车辆用压缩空气制动装置等的弹簧制动器室的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该弹簧制动器室A被大型车辆、例如巴士、卡车、挂车的制动控制系统所采用,对于该以往技术,作为弹簧制动器室A存在图6所示的构造。对其进行说明,附图标记1是一侧的壳体,附图标记2是另一侧的壳体,两壳体1、2利用连结壳体3相连结。该一侧的壳体1具有室1a,在其轴心部沿长度方向配置有释放螺栓4。在该一侧的壳体1的内部收容有在轴向上进退自由的活塞构件6的弹簧接受部6A,该弹簧接受部6A保持着动力弹簧5。该活塞构件6由弹簧接受部6A和筒体部6B构成。在该活塞构件6的弹簧接受部6A的外周缘具有活塞皮碗7,由此,该弹簧接受部6A滑动自由地嵌装在一侧的壳体1的内壁上。该活塞构件6的弹簧接受部6A的一侧的面6b构成凸部形状,该弹簧接受部6A移动到右方向时嵌合于连结壳体3的凹部形状。
上述活塞构件6的筒体部6B的一端进退自由地嵌装于弹簧接受部6A的轴心背面,其另一端进退自由地嵌装于连结壳体3的轴心部3a。附图标记8是夹紧环,其将上述另一侧的壳体2和连结壳体3夹入有隔膜9地固定。而且,另一侧的壳体2具有室2a,在该室2a内配置有推杆构件12。通过活塞构件6的筒体部6B向右方向进入,该隔膜9一边压缩保护罩10和复位弹簧11,一边向右方向移动。
另外,上述弹簧制动器室A进行以下的动作。即,通过踏下作为行车用制动器的制动踏板,指示气压自双路制动阀使继动阀动作,从该弹簧制动器室A的行车用制动器口(未图示)流入压缩空气。因此,对连结壳体3的压力室3A(另一侧的室)施加气压,隔膜9向右方向移动。然后,压缩保护罩10和复位弹簧11,使推杆构件12的基座板12a向箭头B方向移动。连结于轴部12b的顶端部12d向右方向突出移动。由此,制动动作被传递到安装于车轴的车轮制动器。然后,将制动蹄内的展开构件(エキスパンダ一,扩胀器)的套筒(スリ一ブ)扩张,利用该制动蹄的作用进行制动动作。
另一方面,若操作驻车制动器(手刹),则从该弹簧制动器室A的行车用制动器口(未图示)释放压缩空气,上述一侧的壳体1内的动力弹簧5伸展,使活塞构件6的弹簧接受部6A和筒体部6B向箭头C方向移动。于是,在该弹簧接受部6A插入到连结壳体3的一侧的室3B内的同时,该筒体部6B将隔膜9和推杆构件12的基座板12a推向右方向。然后,压缩保护罩10和复位弹簧11,使推杆构件12的基座板12a向箭头B方向移动。连结于轴部12b的顶端部12d向右方向突出移动。由此被传递到安装于车轴的车轮制动器。然后,将制动蹄内的展开构件的套筒扩张,利用该制动蹄的作用进行制动动作。
在此,上述推杆构件12由基座板12a、连结于该基座板12a的轴部12b、及螺纹接合于该轴部12b的中心轴孔12c的顶端部12d构成,该基座板12a、轴部12b和顶端部12d各自之间是相对独立的零件,全部用铁材料制作。
接着,根据图6详细说明弹簧制动器室A的组装顺序。从一侧的壳体1的右端1b的开口部向一侧的壳体1的内底部1c中插入弹簧座1d,如图6所示,将多个螺栓1e…从一侧的壳体1的左端面外壁1f旋入、插入,将弹簧座1d固定于一侧的壳体1的内底部1c。此时,筒体部6B、连结壳体3和另一侧的壳体2未安装于一侧的壳体1。然后,从一侧的壳体1的右端1b的开口部插入动力弹簧5并抵接于弹簧座1d,并且将该动力弹簧5收容在弹簧接受部6A内。然后,将释放螺栓4如图6所示地贯穿于通孔6a中,该通孔6a是供形成在释放螺栓4外周的外螺纹部4b穿过弹簧接受部6A的中心的孔。在此,该释放螺栓4的头部4a形成圆形凸缘。从而,组装作业人员用手指或工具等把持释放螺栓4的头部4a,将释放螺栓4的外螺纹部4b的端部4c旋入到穿设于弹簧座1d的内螺纹部1g中,使其突出到一侧的壳体1的左端面外壁1f的外部。将锁定螺母4d螺纹接合于外螺纹部4b的端部4c,将其紧固于一侧的壳体1的左端面外壁1f。然后,将插入有释放螺栓4的头部4a的筒体部6B的螺纹部6c螺纹接合于弹簧接受部6A的通孔6a的外周壁6d以进行紧固。然后,依次装配连结壳体3和另一侧的壳体2等,完成弹簧制动器室A。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7789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平11-511091号公表专利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725592号专利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以往的弹簧制动器室A中的释放螺栓4的构造为上述构造,存在如下的课题。
即,需要组装作业人员用手指或工具等把持上述释放螺栓4的头部4a进行旋转地将其旋入到弹簧座1d中,此时,由于手指或工具等所把持的释放螺栓4的头部4a是圆形凸缘,因此,存在不仅难以把持,而且用于将释放螺栓4固定于弹簧座1d的作业性较差,作业并不顺畅这样的问题点。
另外,用扳手等工具把持释放螺栓4的头部4a实质上是不可能的,存在必须使用特殊工具这样的问题点。
并且,以往的弹簧制动器室A的构造为上述构造,存在如下的课题。
即,上述推杆构件12由3个零件构成且为铁制,因此,不仅制作工时增多,而且轻型化及耐久性、耐腐蚀性存在问题。特别是有可能由长年累月的使用导致该推杆构件12的基座板12a与轴部12b的连结部分松动。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弹簧制动器室中的释放螺栓的构造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作业性较佳、提高了作业能力的释放螺栓,其根据以下的结构、手段来实现。
采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弹簧制动器室的构造,该弹簧制动器室通过连结室壳体和复位弹簧收纳壳体而成,该弹簧制动器室的构造在该室壳体内具有活塞构件,该活塞构件由保持着动力弹簧的弹簧接受部和与该弹簧接受部连动的筒体部构成,并且,该弹簧制动器室的构造具有隔膜及推杆构件而成,该隔膜配置在上述复位弹簧收纳壳体内的上述复位弹簧收纳壳体室内,并区划出压力介质室,且利用筒体部的进退动作变形,该推杆构件利用隔膜的动作进退且承担制动器的制动、解除,其特征在于,螺纹接合于上述室壳体的一侧的壁面(前方壁面)的螺孔中的释放螺栓是在螺栓头部的两侧面形成有切断面的凸缘。
采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弹簧制动器室的构造,该弹簧制动器室通过连结室壳体和复位弹簧收纳壳体而成,该弹簧制动器室的构造在该室壳体内具有活塞构件,该活塞构件由保持着动力弹簧的弹簧接受部和与该弹簧接受部连动的筒体部构成,并且,该弹簧制动器室的构造具有隔膜及推杆构件而成,该隔膜配置在上述复位弹簧收纳壳体内的上述复位弹簧收纳壳体室内,并区划出压力介质室,且利用筒体部的进退动作变形,该推杆构件利用隔膜的动作进退且承担制动器的制动、解除,其特征在于,螺纹接合于上述室壳体的一侧的壁面(前方壁面)的螺孔中的释放螺栓的螺栓头部形成有圆形凸缘和自该圆形凸缘突出形成的六角螺栓。
另外,本发明的弹簧室D的构造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这样的推杆构件,即,削减该构造所采用的推杆构件12的零件件数,并利用铝(Al)材料将基座板和轴部一体成形,而且调整设置连结于该轴部的顶端部的长度,大幅地降低制作工时,且劣化较少,耐久性较高,其根据以下的构造、手段而成立。
采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弹簧室的构造,该弹簧室通过连结室壳体和复位弹簧收纳壳体而成,该弹簧室的构造在该室壳体内具有活塞构件,该活塞构件由保持着动力弹簧的弹簧接受部和与该弹簧接受部连动的筒体部构成,并且,该弹簧室的构造具有隔膜及推杆构件而成,该隔膜配置在上述复位弹簧收纳壳体内的上述复位弹簧收纳壳体室内,并区划出压力介质室,且利用筒体部的进退动作变形,该推杆构件利用隔膜的动作进退且承担制动器的制动、解除,其特征在于,上述推杆构件是利用铝材料将推板和轴体部一体成形而成的。
采用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弹簧室的构造,该弹簧室通过连结室壳体和筒状体基座而成,该弹簧室的构造在该室壳体内具有活塞构件,该活塞构件由保持着动力弹簧的弹簧接受部和与该弹簧接受部连动的筒体部构成,并且,该弹簧室的构造具有隔膜及推杆构件而成,该隔膜配置在上述筒状体基座内的上述筒状体基座室内,并区划出压力介质室,且利用筒体部的进退动作变形,该推杆构件利用隔膜的动作进退且承担制动器的制动、解除,其特征在于,上述推杆构件是利用铝材料将推板和轴体部一体成形而成的。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弹簧制动器室中的释放螺栓的构造具有上述构造,因此存在如下的效果。
即,采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弹簧制动器室中的释放螺栓的构造,该弹簧制动器室通过连结室壳体和复位弹簧收纳壳体而成,该弹簧制动器室的构造在该室壳体内具有活塞构件,该活塞构件由保持着动力弹簧的弹簧接受部和与该弹簧接受部连动的筒体部构成,并且,该弹簧制动器室的构造具有隔膜及推杆构件而成,该隔膜配置在上述复位弹簧收纳壳体内的上述复位弹簧收纳壳体室内,并区划出压力介质室,且利用筒体部的进退动作变形,该推杆构件利用隔膜的动作进退且承担制动器的制动、解除,其特征在于,螺纹接合于上述室壳体的一侧的壁面(前方壁面)的螺孔中的释放螺栓是在螺栓头部的两侧面形成有切断面的凸缘。
由于做成这样的构造,因此,组装作业人员能够用工具等容易地把持上述释放螺栓的头部进行旋转,将其旋入到弹簧座中。此时,工具等的把持部分能够嵌合于释放螺栓的头部具有切断面而成的圆形凸缘。而且,用于将释放螺栓固定于弹簧座的作业性正确且顺畅化。另外,能够不用特殊的工具,而用通用的扳手等工具把持释放螺栓的头部,具有能够容易且迅速地将该释放螺栓安装在室壳体的一侧的壁面(前方壁面)这样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弹簧制动器室中的释放螺栓的构造,该弹簧制动器室通过连结室壳体和复位弹簧收纳壳体而成,该弹簧制动器室的构造在该室壳体内具有活塞构件,该活塞构件由保持着动力弹簧的弹簧接受部和与该弹簧接受部连动的筒体部构成,并且,该弹簧制动器室的构造具有隔膜及推杆构件而成,该隔膜配置在上述复位弹簧收纳壳体内的上述复位弹簧收纳壳体室内,并区划出压力介质室,且利用筒体部的进退动作变形,该推杆构件利用隔膜的动作进退且承担制动器的制动、解除,其特征在于,螺纹接合于上述室壳体的一侧的壁面(前方壁面)的螺孔中的释放螺栓的螺栓头部形成有圆形凸缘和自该圆形凸缘突出形成的六角螺栓。
由于做成这样的构造,因此,除了第一发明效果之外,螺栓头具有起到止挡件功能的圆形凸缘和用于容易且迅速地安装在室壳体的一侧的壁面(前方壁面)的六角螺栓,因此,具有可谋求多功能化这样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弹簧室的构造具有以上构造,因此存在如下的效果。
即,采用技术方案1所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弹簧室的构造,该弹簧室通过连结室壳体和复位弹簧收纳壳体而成,该弹簧室的构造在该室壳体内具有活塞构件,该活塞构件由保持着动力弹簧的弹簧接受部和与该弹簧接受部连动的筒体部构成,并且,该弹簧室的构造具有隔膜及推杆构件而成,该隔膜配置在上述复位弹簧收纳壳体内的上述复位弹簧收纳壳体室内,并区划出压力介质室,且利用筒体部的进退动作变形,该推杆构件利用隔膜的动作进退且承担制动器的制动、解除,其特征在于,上述推杆构件是利用铝材料将推板和轴体部一体成形而成的。
由于做成这样的构造,因此,对于通过连结室壳体和复位弹簧收纳壳体而成的弹簧室,推板、轴体部利用耐腐蚀性强的铝材料制作为一个成型品,存在能够提供一种轻型且耐久性高的推杆构件的效果。还存在这样的效果,即,即使在大型车辆长年累月地使用时,也没有问题地良好地发挥功能,此外,由于在该轴体部中设置中心孔,例如铁制的突出杆能够嵌合于该中心孔内,因此,只要改变尺寸、形状地将该突出杆的长度设定为适合大型车辆,就能够将由上述推板和轴体部构成的推杆构件用作共用零件,从而能够被各种车辆采用。
采用技术方案2所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弹簧室的构造,该弹簧室通过连结室壳体和筒状体基座而成,该弹簧室的构造在该室壳体内具有活塞构件,该活塞构件由保持着动力弹簧的弹簧接受部和与该弹簧接受部连动的筒体部构成,并且,该弹簧室的构造具有隔膜及推杆构件而成,该隔膜配置在上述筒状体基座内的上述筒状体基座室内,并区划出压力介质室,且利用筒体部的进退动作变形,该推杆构件利用隔膜的动作进退且承担制动器的制动、解除,其特征在于,上述推杆构件是利用铝材料将推板和轴体部一体成形而成的。
由于做成这样的构造,因此,对于通过连结室壳体和筒状体基座而成的弹簧室,推板、轴体部利用耐腐蚀性较强的铝材料制作为一个成型品,存在能够提供一种轻型且耐久性较高的推杆构件的效果。还存在这样的效果,即,即使在大型车辆长年累月地使用时,也没有问题地良好地发挥功能,此外,由于在该轴体部中设置中心孔,例如铁制的突出杆能够嵌合于该中心孔内,因此,只要改变尺寸、形状地将该突出杆的长度设定为适合大型车辆,就能够将由上述推板和轴体部构成的推杆构件用作共用零件,从而能够被各种车辆采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弹簧制动器室的一例子所应用的释放螺栓的构造的实施方式的垂直剖视图。
图2是切除从图1中的箭头K方向看到的一部分而成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释放螺栓的构造的实施方式的视图,图3的(a)是放大侧视图,图3的(b)是从图3的(a)中的向视L-L方向看到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释放螺栓的构造的实施例的视图,图4的(a)是放大侧视图,图4的(b)是从图4的(a)中的向视M-M方向看到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弹簧制动器室的另一例子所应用的释放螺栓的构造的实施方式的垂直剖视图。
图6是表示以往技术的弹簧制动器室的例子的垂直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根据图3的(a)、图3的(b)说明本发明的弹簧制动器室中的释放螺栓的构造的实施方式。
首先,在说明该释放螺栓之前,根据图1说明作为应用该释放螺栓的一个例子的弹簧制动器室D及其构造。
附图标记13是作为一侧的壳体的室壳体,附图标记14是作为另一侧的壳体的复位弹簧收纳壳体,两壳体13、14利用连结壳体15相连结。该室壳体13在其轴心部沿长度方向配置有释放螺栓16。该释放螺栓16的作为其一端的端部16e利用弹簧销16c固定锁定螺母16b,其另一端形成比轴部16d的直径大的螺栓头16a。在该室壳体13的内部收容有在轴向上进退自由的活塞构件18的弹簧接受部18A,该弹簧接受部18A保持着动力弹簧17。该活塞构件18由弹簧接受部18A和筒体部18B构成。在该活塞构件18的弹簧接受部18A的外周缘具有活塞皮碗19,由此,该弹簧接受部18A滑动自由地嵌装在上述室壳体13的内壁上。该活塞构件18的弹簧接受部18A的一侧的面18a开放,且其另一侧的面18b构成凸部形状,在该弹簧接受部18A进入到右方向时嵌合于连结壳体15的一侧的面15a的凹部形状。该一侧的面18a形成作为该连结壳体15的一侧的室的第1压力介质室15A的壁面。
另外,上述连结壳体15可兼用为作为室壳体13的一侧的壳体和作为复位弹簧收纳壳体14的另一侧的壳体,可以省略。
上述室壳体13在其一侧的壁面(前方壁面)13a的中央贯穿形成螺孔13d,在该螺孔13d中螺纹接合上述释放螺栓16的轴部16d的外螺纹,将该释放螺栓16设定在规定的位置。另外,该释放螺栓16的轴部16d贯穿入穿孔于上述活塞构件18的弹簧接受部18A中央的通孔18c中,并插置在形成于筒体部18B内部的第4压力介质室18d的规定位置。
于是,当驾驶员操作驻车制动器,自弹簧制动器室D的图2所示的弹簧制动器口20释放压缩空气,动力弹簧17伸展时,通过该活塞构件18的弹簧接受部18A和筒体部18B向箭头F方向移动,该释放螺栓16的螺栓头16a撞接于该筒体部18B的左侧内壁(前方内壁)18e。
附图标记21是阀构件,其配置在上述筒体部18B的右侧壁面(后方壁面)18f的内底面,使该筒体部18B内的压缩空气流通到作为上述连结壳体15的另一侧的室的第2压力介质室15B中,承担复位弹簧收纳壳体14的行车用制动器(脚制动器)功能和室壳体13的驻车制动功能。该阀构件21通过与阀主体部、阀簧、阀导管(バルブガイド)、止回阀(チヤツクバルブ)等各构件组合而构成。另外,也可以省略连结壳体15,将上述室壳体13和复位弹簧收纳壳体14一体化。而且,也可以构成为将隔膜23设置于该复位弹簧收纳壳体14。
上述室壳体13的另一侧的开口缘13b和上述连结壳体15的一侧的开口缘15b利用夹紧环22连结、固定。另外,连结壳体15的另一侧的面15c的另一侧的开口外缘15d、隔膜23的外周缘23a、复位弹簧收纳壳体14的一侧的开口缘14a利用夹紧环24分别铆接、固定。
该复位弹簧收纳壳体14内构成第3压力介质室14A。上述连结壳体15的轴心部15e的整体形状向弹簧接受部18A侧突出,并且在其中心形成有通孔。在该通孔内例如嵌装有聚氨酯制的中心密封件25。在该中心密封件25内插入有筒体部18B的右侧壁面18f,并容许该筒体部18B向右方向、即隔膜23侧进入。
附图标记26是推杆构件,其配置在复位弹簧收纳壳体14内、即第3压力介质室14A中,其由利用铝材料成形的大致圆盘状的推板26A、自该推板26A的中心一体成形地突出形成的轴体部26B、及嵌插、固定于该轴体部26B的中心孔的突出杆26C构成。在该推杆构件26的轴体部26B的周围配置有伸缩自由地变形的保护罩27。该保护罩27的一端27a利用弹簧卡环固定于上述轴体部26B的基端部分,且其另一端27b固定在形成于复位弹簧收纳壳体14的右侧壁(后壁)14b上的大致中心孔的内缘。于是,若自弹簧制动器口20释放压缩空气,动力弹簧17伸展,由上述活塞构件18使其筒体部18B向箭头F方向动作,使隔膜23向右方向移动,一边压缩该保护罩27、一边使该推杆构件26向箭头G方向移动。此时,压缩设置在该保护罩27周围的复位弹簧28。在此,该复位弹簧28的一端28a卡定于上述推板26A的台阶部26a,其另一端固定于保护罩27的另一端27b的外缘。而且,该复位弹簧28的弹簧常数被设定得小于上述动力弹簧17的弹簧常数。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弹簧制动器室的构造的实施方式的动作等。
图1所示的状态是巴士、卡车等大型车辆为行驶状态,驻车制动器及行车用制动器(脚制动器)为非工作状态。若例如驾驶员自该状态进行驻车制动器的操作,则从弹簧制动器口20释放自连结壳体15的一侧的室克服动力弹簧17伸展的力而压缩动力弹簧17的足够高压的压缩空气。
即,在将第1压力介质室15A内的压缩空气取出到外部而降低室内压力时,保持在弹簧接受部18A内的动力弹簧17利用压缩的回弹力,以室壳体13的一侧的壁面13a内的台阶部13c为支点地伸展。活塞构件18的弹簧接受部18A和筒体部18B向箭头F方向移动,并且,该弹簧接受部18A嵌插于连结壳体15的一侧的面15a中,移动到单点划线E所示的位置。然后,筒体部18B的右侧壁面18f进入到第1压力介质室15A的深处方向,按压隔膜23的一侧的面而使其移动。由此,隔膜23以外周缘23a为支点地向第3压力介质室14A的复位弹簧收纳壳体14的右侧壁14b方向变形。
因此,利用上述隔膜23的运动,推杆构件26的推板26A一边压缩复位弹簧28、一边与轴体部26B和突出杆26C一同向右方向移动。此时,该推板26A的移动位置是单点划线H的位置。若该突出杆26C被向右方向推入,则与其连动的楔块通过辊将连结于该弹簧制动器室D背部的展开构件的套筒扩张,使与该展开构件关联的制动蹄运动,承担车轴的制动作用。由此,驻车制动器起作用,使大型车辆停车。
另外,若驾驶员进行解除驻车制动器的操作,则自弹簧制动器口20向第1压力介质室15A内供给高压的压缩空气,保持在弹簧接受部18A内的动力弹簧17被压缩。此时,通过弹簧接受部18A内的容积变小而成为高压,弹簧接受部18A内的压缩空气经过阀构件21溜到第2压力介质室15B内,从而不会施加抵抗压缩动力弹簧17的力。
接着,若在大型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进行脚踏操作,则成为所谓的行车用制动器操作,高压的压缩空气经过行车用制动器口29被供给到连结壳体15的另一侧的室、即上述第2压力介质室15B。然后,利用经过行车用制动器口29流入到第2压力介质室15B中的高压的压缩空气按压隔膜23的一侧的面而使其移动。由此,隔膜23以外周缘23a为支点地向第3压力介质室14A的复位弹簧收纳壳体14的右侧壁14b方向变形。
因此,利用上述隔膜23的运动,推杆构件26的推板26A一边压缩复位弹簧28、一边与轴体部26B和突出杆26C一同向右方向移动。此时,该推板26A的移动位置是单点划线H的位置。若该突出杆26C被向右方向推入,则与其连动的楔块通过辊将连结于该弹簧制动器室D背部的展开构件的套筒扩张,使与该展开构件关联的制动蹄运动,承担车轴的制动作用。由此,驻车制动器起作用,使大型车辆停车。
但是,上述弹簧制动器室D搭载于大型车辆的车体下部,随着长年累月的车辆行驶而产生的雨水、污泥落下到其表面等,该雨水、灰尘等从上述弹簧制动器口20、行车用制动器口29等流入到室壳体13或者筒状体基座30的壳体部30A的内部。于是,该雨水、灰尘等附着于推杆构件26的推板26A、轴体部26B。但是,采用本发明,由于推板26A、轴体部26B利用耐腐蚀性较强的铝材料制作为一个成型品,并具有防尘罩31,因此,其为轻型且具有耐久性较高的功能,即使在大型车辆长年累月地使用时,也没有问题地良好地发挥功能。此外,由于在该轴体部26B中设置中心孔,例如铁制的突出杆26C能够嵌合于该中心孔内,因此,只要改变尺寸、形状地将该突出杆26C的长度设定为适合大型车辆,就能够将上述推板26A和轴体部26B用作共用零件,从而能够被各种车辆采用。
根据图5说明作为应用该释放螺栓的另一例子的弹簧制动器室J。
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替代作为另一侧的壳体的复位弹簧收纳壳体14而将筒状体基座30固定于夹紧环24。而且还在于,在该筒状体基座30的内部收纳有防尘罩31和推杆引导件32这一点。
上述筒状体基座30由壳体部30A和筒状部30B构成。该壳体部30A内形成上述第3压力介质室14A,收纳上述推杆构件26。在该推杆构件26的轴体部26B的表面和头部被覆NBR制的上述防尘罩31,在雨水、污泥等从弹簧制动器室J的外部进入时,保护该推杆构件26。而且,该防尘罩31的基端31a卡定于筒状部30B的中心孔30a的内侧外缘30b的凸缘,并且其中心部31b具有截面形状正圆孔,该正圆孔吸附、固定于推杆构件26的突出杆26C的外周面。该防尘罩31利用推杆构件26的左右动作而变形,容许推杆引导件32进入。
上述推杆引导件32具有大致立方体形状,其隔着衬套33嵌插于筒状部30B的中心孔30a的内壁面30c。另外,在推杆引导件32中沿突出杆26C的进入方向形成突出杆嵌装孔32a,在该突出杆嵌装孔32a内嵌装该突出杆26C。而且,利用配置在该突出杆嵌装孔32a的内壁上的止挡环32b将该突出杆26C固定在突出杆嵌装孔32a内。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弹簧制动器室J的构造的实施例的动作等。
图5所示的状态是巴士、卡车等大型车辆为行驶状态,驻车制动器及行车用制动器(脚制动器)为非工作状态。若例如驾驶员自该状态进行驻车制动器的操作,则从弹簧制动器口20释放自连结壳体15的一侧的室克服动力弹簧17伸展的力而压缩动力弹簧17的足够高压的压缩空气。
即,在将第1压力介质室15A内的压缩空气取出到外部而降低室内压力时,保持在弹簧接受部18A内的动力弹簧17利用压缩的回弹力,以室壳体13的一侧的壁面13a内的台阶部13c为支点地伸展。活塞构件18的弹簧接受部18A和筒体部18B向箭头F方向移动,并且,该弹簧接受部18A嵌插于连结壳体15的一侧的面15a,移动到单点划线E所示的位置。然后,筒体部18B的右侧壁面18f进入到第1压力介质室15A的深处方向,按压隔膜23的一侧的面并使其移动。由此,隔膜23以外周缘23a为支点地向第3压力介质室14A的筒状体基座30的壳体部30A的右侧壁30b方向变形。
因此,利用上述隔膜23的运动,推杆构件26的推板26A一边压缩复位弹簧28、一边与轴体部26B和突出杆26C一同向右方向移动。此时,该推板26A的移动位置是单点划线H的位置。若该突出杆26C被向右方向推入,则在使防尘罩31变形的同时、推杆引导件32在筒状部30B的中心孔30a中向右方向移动。与其连动的楔块通过辊将连结于该弹簧制动器室J背部的展开构件的套筒扩张,使与该展开构件关联的制动蹄运动,承担车轴的制动作用。由此,驻车制动器起作用,使大型车辆停车。
另外,若驾驶员进行解除驻车制动器的操作,则自弹簧制动器口20向第1压力介质室15A内供给高压的压缩空气,保持在弹簧接受部18A内的动力弹簧17被压缩。此时,通过弹簧接受部18A内的容积变小而成为高压,弹簧接受部18A内的压缩空气经过阀构件21溜到第2压力介质室15B内,从而不会施加抵抗压缩动力弹簧17的力。
接着,若在大型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进行脚踏操作,则成为所谓的行车用制动器操作,高压的压缩空气经过行车用制动器口29被供给到连结壳体15的另一侧的室、即上述第2压力介质室15B。然后,利用经过行车用制动器口29流入到第2压力介质室15B中的高压的压缩空气按压隔膜23的一侧的面而使其移动。由此,隔膜23以外周缘23a为支点地向第3压力介质室14A的筒状体基座30的壳体的右侧壁30b方向变形。
因此,利用上述隔膜23的运动,推杆构件26的推板26A一边压缩复位弹簧28、一边与轴体部26B和突出杆26C一同向右方向移动。此时,该推板26A的移动位置是单点划线H的位置。若该突出杆26C被向右方向推入,则在使防尘罩31变形的同时、推杆引导件32在筒状部30B的中心孔30a中向右方向移动。与其连动的楔块通过辊将连结于该弹簧制动器室J背部的展开构件的套筒扩张,使与该展开构件关联的制动蹄运动,承担车轴的制动作用。由此,驻车制动器起作用,使大型车辆停车。
但是,上述弹簧制动器室J搭载于大型车辆的车体下部,随着长年累月的车辆行驶而造成的雨水、污泥落下到其表面等,该雨水、灰尘等从上述弹簧制动器口20、行车用制动器口29等流入到室壳体13或者复位弹簧收纳壳体14的内部。于是,该雨水、灰尘等附着于推杆构件26的推板26A、轴体部26B。但是,采用本发明,由于推板26A、轴体部26B利用耐腐蚀性较强的铝材料制作为一个成型品,其为轻型且具有耐久性较高的功能,即使在大型车辆长年累月地使用时,也没有问题地良好地发挥功能。此外,由于在该轴体部26B中设置中心孔,构成为例如铁制的突出杆26C能够嵌合于该中心孔内,因此,只要改变尺寸、形状地将该突出杆26C的长度设定为适合大型车辆,就能够将上述推板26A和轴体部26B用作共用零件,从而能够被各种车辆采用。
接着,根据图3的(a)、图3的(b)说明本发明的弹簧制动器室中的释放螺栓的构造的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16是本发明的弹簧制动器室中的释放螺栓,其应用于上述图1及图5所示的弹簧制动器室D及弹簧制动器室J。而且,其由轴部16d、螺栓头部16a和端部16e构成。轴部16d的外周在整个区域中刻设有外螺纹16f。如图3的(b)所示,螺栓头部16a形成具有比轴部16d的径长D1大的直径的径长D2且确保了规定厚度的凸缘16g。图3的(b)所示的该凸缘16g的形状是从图3的(a)中的向视L-L线方向看到的主视图。如图3的(b)所示,螺栓头部16a具有切断圆形凸缘的两侧壁形成切断面16h、16h而成的凸缘16g的形状。图中附图标记16c是弹簧销,其用于将螺母16b固定于释放螺栓16的端部。
于是,从一侧的壳体、即室壳体13的另一侧的开口缘13b插入动力弹簧17,将该动力弹簧17抵接于室壳体13的一侧的壁面13a内的台阶部13c,并且将该动力弹簧17收容在弹簧接受部18A内。然后,将释放螺栓16如图3的(a)、图3的(b)所示地插入通孔18c中,该通孔18c是供形成在释放螺栓16的轴部16d外周的外螺纹16f穿过弹簧接受部18A的中心的孔。在此,该释放螺栓16的螺栓头部16a形成在两侧面形成有切断面16h、16h的凸缘16g。从而,组装作业人员一边用工具等嵌合于释放螺栓16的螺栓头部16a、即凸缘16g地旋转,一边使释放螺栓16的外螺纹16f的端部16e突出到室壳体13的一侧的壁面(前方壁面)13a的外部。将锁定螺母16b螺纹接合于外螺纹16f的端部16e,紧固于室壳体13的一侧的壁面(前方壁面)13a。然后,将插入有释放螺栓16的螺栓头部16a的筒体部18B的螺纹部18g螺纹接合于弹簧接受部18A的通孔18c的外周壁18h后紧固。然后,依次装配连结壳体3和另一侧的壳体2等,完成弹簧制动器室D。
实施例1
接着,根据图4的(a)、图4的(b)说明本发明的弹簧制动器室中的释放螺栓的构造的实施例。
附图标记16A是本发明的弹簧制动器室中的释放螺栓,其适用于上述图1及图5所示的弹簧制动器室D及弹簧制动器室J。而且,其由轴部16d、螺栓头部16a和端部16e构成。轴部16d的外周在整个区域中刻设有外螺纹16f。如图4的(b)所示,螺栓头部16a、即圆形凸缘16g1形成具有比轴部16d的径长D1大的直径的径长D2且确保了规定厚度的圆形凸缘16g1、及自该圆形凸缘16g1一体形成且向外方突出的六角螺栓16g2。图4的(b)所示的该螺栓头部16a的形状是从图4的(a)中的向视M-M线方向看到的主视图。如图4的(b)所示,螺栓头部16a在圆形凸缘16g1的中心部分具有六角螺栓16g2。图中附图标记16c是弹簧销,其用于将锁定螺母16b固定于释放螺栓16A的端部。
于是,从一侧的壳体1、即室壳体13的另一侧的开口缘13b插入动力弹簧17,将该动力弹簧17抵接,并且将该动力弹簧17收容在弹簧接受部18A内。然后,将释放螺栓16A如图4的(a)、图4的(b)所示地插入通孔18c中,该通孔18c是供形成在释放螺栓16A的轴部16d外周的外螺纹16f穿过弹簧接受部18A的中心的孔。在此,该释放螺栓16A的螺栓头部16a形成有圆形凸缘16g1和六角螺栓16g2。然后,组装作业人员一边用工具等嵌合于释放螺栓16A的螺栓头部16a的六角螺栓16g2地旋转,一边使释放螺栓16A的外螺纹16f的端部16e突出到室壳体13的一侧的壁面(前方壁面)13a的外部。将锁定螺母16b螺纹接合于外螺纹16f的端部16e,紧固于室壳体13的一侧的壁面(前方壁面)13a。然后,将插入有释放螺栓16的螺栓头部16a的筒体部18B的螺纹部18g螺纹接合于弹簧接受部18A的通孔18c的外周壁18h并紧固。然后,依次装配连结壳体3和另一侧的壳体2等,完成弹簧制动器室D或者弹簧制动器室J。
实施例2
接着,根据图5说明本发明的弹簧制动器室J的构造的实施例。
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替代作为另一侧的壳体的复位弹簧收纳壳体14而将筒状体基座30固定于夹紧环24。而且不同点还在于,在该筒状体基座30的内部收纳有防尘罩31和推杆引导件32这一点。
上述筒状体基座30由壳体部30A和筒状部30B构成。该壳体部30A形成上述第3压力介质室14A,收纳上述推杆构件26。在该推杆构件26的轴体部26B的表面和头部包覆NBR制的上述防尘罩31,在雨水、污泥等从弹簧制动器室J的外部进入时,保护该推杆构件26。而且,该防尘罩31的基端31a卡定于筒状部30B的中心孔30a的内侧外缘30b的凸缘,并且其中心部31b具有正圆孔截面形状,该正圆孔吸附、固定于推杆构件26的突出杆26C的外周面。该防尘罩31通过推杆构件26的左右动作而变形,容许推杆引导件32进入。
上述推杆引导件32具有大致立方体形状,其隔着衬套33嵌插于筒状部30B的中心孔30a的内壁面30c。另外,在推杆引导件32中沿突出杆26C的进入方向形成突出杆嵌装孔32a,在该突出杆嵌装孔32a内嵌装该突出杆26C。而且,利用配置在该突出杆嵌装孔32a的内壁上的止挡环32b将该突出杆26C固定在突出杆嵌装孔32a内。
其他的构造、动作等与上述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弹簧室的构造的实施方式所示的形态大致相同,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将复位弹簧配置在复位弹簧收纳壳体内,但也可以配置在复位弹簧收纳壳体外的制动蹄侧。
本案发明采用弹簧制动器室中的释放螺栓的构造,该弹簧制动器室通过连结室壳体和复位弹簧收纳壳体而成,该弹簧制动器室的构造在该室壳体内具有活塞构件,该活塞构件由保持着动力弹簧的弹簧接受部和与该弹簧接受部连动的筒体部构成,并且,该弹簧制动器室的构造具有隔膜及推杆构件而成,该隔膜配置在上述复位弹簧收纳壳体内的上述复位弹簧收纳壳体室内,并区划出压力介质室,且利用筒体部的进退动作变形,该推杆构件利用隔膜的动作进退且承担制动器的制动、解除,其特征在于,螺纹接合于上述室壳体的一侧的壁面(前方壁面)的螺孔中的释放螺栓是在螺栓头部的两侧面形成有切断面的凸缘。
并且,还采用弹簧制动器室中的释放螺栓的构造,该弹簧制动器室通过连结室壳体和复位弹簧收纳壳体而成,该弹簧制动器室的构造在该室壳体内具有活塞构件,该活塞构件由保持着动力弹簧的弹簧接受部和与该弹簧接受部连动的筒体部构成,并且,该弹簧制动器室的构造具有隔膜及推杆构件而成,该隔膜配置在上述复位弹簧收纳壳体内的上述复位弹簧收纳壳体室内,并区划出压力介质室,且利用筒体部的进退动作变形,该推杆构件利用隔膜的动作进退且承担制动器的制动、解除,其特征在于,螺纹接合于上述室壳体的一侧的壁面(前方壁面)的螺孔中的释放螺栓的螺栓头部形成有圆形凸缘和自该圆形凸缘突出形成的六角螺栓。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车辆用压缩空气制动装置等的释放螺栓的构造,弹簧制动器室被大型车辆、例如巴士、卡车、挂车的制动控制系统所采用,本发明的释放螺栓将其螺栓头部做成能够容易地进行紧固作业的构造,谋求提高对于弹簧制动器室的组装性及提高组装品质地用于汽车、各种车辆。
另外,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车辆用压缩空气制动装置等的弹簧室的构造,该弹簧室被大型车辆、例如巴士、卡车、挂车的制动控制系统所采用,本发明的弹簧室的构造能够提供一种这样的推杆构件,即,削减其所采用的推杆构件的零件件数,并利用铝(Al)材料将基座板(ベ一ス板)和轴部一体成形,而且调整设置连结于该轴部的顶端部的长度,大幅地降低制作工时,且劣化较少,耐久性较高。
附图标记说明
13、室壳体;13a、一侧的壁面(前方壁面);13b、另一侧的开口缘;13c、台阶部;14、复位弹簧收纳壳体;14A、第3压力介质室;14a、一侧的开口缘;14b、右侧壁(后壁);15、连结壳体;15A、第1压力介质室;15B、第2压力介质室;15a、连结壳体的一侧的面;15b、一侧的开口缘;15c、另一侧的面;15d、另一侧的开口外缘;15e、轴心部;16、释放螺栓(リリ一スボルト);16a、螺栓头;16b、锁定螺母;16c、弹簧销;16d、轴部;16e、端部;16f、外螺纹;16g、凸缘;16g1、圆形凸缘;16g2、六角螺栓;16h、切断面;17、动力弹簧;18、活塞构件;18A、弹簧接受部;18B、筒体部;18a、弹簧接受部的一侧的面;18b、弹簧接受部的另一侧的面;18c、通孔;18d、第4压力介质室;18e、左侧内壁(前方内壁);18f、右侧壁面(后方壁面);18g、螺纹部;18h、外周壁;19、活塞皮碗(ピストンカツプ);20、弹簧制动器口;21、阀构件;22、夹紧环;23、隔膜;23a、外周缘;24、夹紧环;25、中心密封件(センタ一シ一ル);26、推杆构件;26A、推板;26B、轴体部;26C、突出杆;26a、台阶部;27、保护罩;27a、一端;27b、另一端;28、复位弹簧;28a、一端;29、行车用制动器口;30、筒状体基座;30A、壳体部;30B、筒状部;30a、中心孔;30b、内侧外缘;30c、内壁面;30d、右侧壁;31、防尘罩;31a、基端;31b、中心部;32、推杆引导件;32a、突出杆嵌装孔;32b、止挡环;33、衬套。

Claims (2)

1.一种弹簧室的构造,该弹簧室通过连结室壳体和复位弹簧收纳壳体而成,该弹簧室的构造在该室壳体内具有活塞构件,该活塞构件由保持着动力弹簧的弹簧接受部和与该弹簧接受部连动的筒体部构成,该弹簧接受部与该筒体部之间以相对独立的方式构成,并且,该弹簧室的构造具有隔膜及推杆构件,该隔膜配置在所述复位弹簧收纳壳体内的复位弹簧收纳壳体室内,并区划出压力介质室,且利用筒体部的进退动作变形,该推杆构件利用隔膜的动作进退且承担制动器的制动、解除,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杆构件是利用铝材料将推板和轴体部一体成形而成的,
在所述室壳体(13)的一侧的壁面(13a)的中央贯穿形成螺孔(13d),在该螺孔(13d)中螺纹接合形成于释放螺栓(16)的轴部(16d)的外螺纹,
所述动力弹簧(17)通过以所述室壳体(13)的所述一侧的壁面(13a)内的台阶部(13c)为支点伸展的方式抵接于该台阶部(13c)。
2.一种弹簧室的构造,该弹簧室通过连结室壳体和筒状体基座而成,该弹簧室的构造在该室壳体内具有活塞构件,该活塞构件由保持着动力弹簧的弹簧接受部和与该弹簧接受部连动的筒体部构成,该弹簧接受部与该筒体部之间以相对独立的方式构成,并且,该弹簧室的构造具有隔膜及推杆构件,该隔膜配置在所述筒状体基座内的筒状体基座室内,并区划出压力介质室,且利用筒体部的进退动作变形,该推杆构件利用隔膜的动作进退且承担制动器的制动、解除,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杆构件是利用铝材料将推板和轴体部一体成形而成的,
在所述室壳体(13)的一侧的壁面(13a)的中央贯穿形成螺孔(13d),在该螺孔(13d)中螺纹接合形成于释放螺栓(16)的轴部(16d)的外螺纹,
所述动力弹簧(17)通过以所述室壳体(13)的所述一侧的壁面(13a)内的台阶部(13c)为支点伸展的方式抵接于该台阶部(13c)。
CN201080057815.3A 2009-12-16 2010-12-16 弹簧制动器室的构造 Active CN1026864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84808 2009-12-16
JP2009284752 2009-12-16
JP2009-284752 2009-12-16
JP2009-284808 2009-12-16
PCT/JP2010/073261 WO2011074706A1 (ja) 2009-12-16 2010-12-16 スプリングブレーキチャンバーの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6465A CN102686465A (zh) 2012-09-19
CN102686465B true CN102686465B (zh) 2016-06-15

Family

ID=44167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7815.3A Active CN102686465B (zh) 2009-12-16 2010-12-16 弹簧制动器室的构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93344B2 (zh)
EP (1) EP2514648B1 (zh)
JP (1) JPWO2011074706A1 (zh)
CN (1) CN102686465B (zh)
WO (1) WO20110747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78839B2 (en) * 2012-05-07 2015-03-17 Haldex Brake Products Corporation Pneumatic brake actuator with flow insensitive two way control valve
CN104755788B (zh) * 2012-11-05 2017-05-31 纳薄特斯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弹簧制动气室
KR101446864B1 (ko) * 2013-04-10 2014-10-06 (주)지앤피오토모티브 차량용 브레이크 챔버의 챔버케이스 장치
KR101437773B1 (ko) 2013-04-11 2014-09-11 (주)지앤피오토모티브 브레이크 액추에이터
US9227616B2 (en) * 2013-05-24 2016-01-05 International Truc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Blocking device for spring brake
PL3083353T3 (pl) * 2013-12-19 2018-01-31 Wabco Europe Bvba Cylinder hamulcowy
DE102017114664B4 (de) * 2017-06-30 2023-03-02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Schienenfahrzeuge GmbH Federspeicherbremszylinder mit einer Notlöseeinrichtung
US20190135253A1 (en) * 2017-11-06 2019-05-09 Indian Head Industries, Inc. Brake actuator with internal breathing valve
CN109667860B (zh) * 2019-01-29 2023-08-22 嘉兴盛鼎机械有限公司 自动加载驻车制动的双膜片盘式弹簧制动室
EP3753796B1 (en) * 2019-06-20 2023-11-01 ZF CV Systems Europe BV Spring brake actuator and brake release mechanism for such spring brake actuator
US11866016B2 (en) 2020-09-10 2024-01-09 Industrial Machine Service, Inc. Gas-liquid separating gas exchange device
US11745710B2 (en) * 2020-12-18 2023-09-05 Zf Commercial Vehicle Control Systems India Limited Spring brake actuator for use in a commercial vehicle and commercial vehicle therewit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5467A (zh) * 1985-10-16 1987-04-15 沃布科西屋运输工具制动器有限公司 弹簧蓄能缸装置,特别是城市车用压力操纵的弹簧蓄能制动缸装置
WO1996024516A1 (en) * 1995-02-10 1996-08-15 Nai Anchorlok, Inc. Spring brake actuator having two-ply pressure plate assembly
DE19830154A1 (de) * 1997-07-22 1999-01-28 Knorr Bremse Systeme Kombinierter Betriebsbrems- und Federspeicherbremszylinder
US6360649B1 (en) * 2000-04-26 2002-03-26 Indian Head Industries, Inc. Spring brake actuator
DE10244916A1 (de) * 2002-09-25 2004-04-15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Federspeicherbremszylinder mit selbstzentrierender Druckplatten-Rückstellfeder
CN1553872A (zh) * 2001-10-01 2004-12-08 ��ŵ�����ó��ƶ�ϵͳ���޹�˾ 弹簧储能缸
FR2802594B1 (fr) * 1999-12-21 2006-01-06 Knorr Bremse Systeme Cylindre de frein, ainsi que procede pour le reglage d'une valeur de consigne de montage
CN1924296A (zh) * 2005-09-01 2007-03-07 哈尔德克斯制动器公司 带有控制阀的气动制动致动器
CN101173700A (zh) * 2006-10-31 2008-05-07 威伯科有限公司 压缩空气-制动缸
CN101321653A (zh) * 2005-12-02 2008-12-10 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内部排气的组合的工作制动和弹簧蓄能制动缸
EP2125468A1 (de) * 2007-02-22 2009-12-02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Membrane für druckmittelbetätigte bremszylinder mit zentrierr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87642A (en) * 1962-10-12 1965-06-08 Wagner Electric Corp Friction device operating mechanism
US3244079A (en) * 1963-08-15 1966-04-05 Stratovalve & Engineering Co Safety brake
US3439585A (en) * 1966-09-12 1969-04-22 Dan B Herrera Air brake and operator therefor
US3424062A (en) * 1966-11-30 1969-01-28 Mgm Brakes Brake actuating mechanism
US4263840A (en) * 1979-10-29 1981-04-28 Stratobrake Corporation Safety brake mechanism
US5067391A (en) 1987-11-06 1991-11-26 Indian Head Industries, Inc. Tamper-resistant brake actuator
US4960036A (en) 1987-11-06 1990-10-02 Indian Head Industries, Inc. Tamper-resistant brake actuator
US5358077A (en) 1993-02-04 1994-10-25 Deconti John P One piece liquid cooled disc brake assembly
US5320026A (en) * 1993-02-16 1994-06-14 Anchorlok Corp. Spring brake actuator with dust guard
US5507217A (en) 1994-09-30 1996-04-16 Indian Head Industries, Inc. Perforate diaphragm alignment system for spring brake actuators
US5588348A (en) * 1995-08-07 1996-12-31 Indian Head Industries, Inc. Brake actuator with centering dome in service chamber
AU6772796A (en) 1995-08-15 1997-03-12 Indian Head Industries Inc. Spring brake actuator release tool
US5623863A (en) 1995-12-29 1997-04-29 Indian Head Industries, Inc. Dual-thread release bolt for spring brake actuator
US5632192A (en) 1995-12-19 1997-05-27 Indian Head Industries, Inc. Spring brake actuator with indicator for fully released condition
US5636562A (en) 1995-08-15 1997-06-10 Indian Head Industries, Inc. Spring brake actuator with release tool requiring limited axial space
JP3234145B2 (ja) 1996-02-05 2001-12-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の冷却構造
JP3735634B1 (ja) * 2005-04-01 2006-01-18 晃義 豊田 オカリナ
JP4501756B2 (ja) * 2005-04-08 2010-07-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ブロックの分割構造
US7506573B2 (en) * 2006-10-05 2009-03-24 Bendix Spicer Foundation Brake Llc Mid-power spring brake actuator having fuse-collar design for safety
WO2009075659A2 (en) * 2007-12-11 2009-06-18 Orsan Ticari Arac Sistemleri Ltd. Sti. Emergency chamber locking mechanism in the bellows with diaphragm and piston
JP2009195942A (ja) * 2008-02-21 2009-09-03 Nisshin Steel Co Ltd スピニング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5467A (zh) * 1985-10-16 1987-04-15 沃布科西屋运输工具制动器有限公司 弹簧蓄能缸装置,特别是城市车用压力操纵的弹簧蓄能制动缸装置
WO1996024516A1 (en) * 1995-02-10 1996-08-15 Nai Anchorlok, Inc. Spring brake actuator having two-ply pressure plate assembly
DE19830154A1 (de) * 1997-07-22 1999-01-28 Knorr Bremse Systeme Kombinierter Betriebsbrems- und Federspeicherbremszylinder
FR2802594B1 (fr) * 1999-12-21 2006-01-06 Knorr Bremse Systeme Cylindre de frein, ainsi que procede pour le reglage d'une valeur de consigne de montage
US6360649B1 (en) * 2000-04-26 2002-03-26 Indian Head Industries, Inc. Spring brake actuator
CN1553872A (zh) * 2001-10-01 2004-12-08 ��ŵ�����ó��ƶ�ϵͳ���޹�˾ 弹簧储能缸
DE10244916A1 (de) * 2002-09-25 2004-04-15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Federspeicherbremszylinder mit selbstzentrierender Druckplatten-Rückstellfeder
CN1924296A (zh) * 2005-09-01 2007-03-07 哈尔德克斯制动器公司 带有控制阀的气动制动致动器
CN101321653A (zh) * 2005-12-02 2008-12-10 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内部排气的组合的工作制动和弹簧蓄能制动缸
CN101173700A (zh) * 2006-10-31 2008-05-07 威伯科有限公司 压缩空气-制动缸
EP2125468A1 (de) * 2007-02-22 2009-12-02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Membrane für druckmittelbetätigte bremszylinder mit zentrierr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55818A1 (en) 2012-10-11
WO2011074706A1 (ja) 2011-06-23
EP2514648B1 (en) 2017-03-22
US9193344B2 (en) 2015-11-24
EP2514648A1 (en) 2012-10-24
JPWO2011074706A1 (ja) 2013-05-02
CN102686465A (zh) 2012-09-19
EP2514648A4 (en) 2013-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6465B (zh) 弹簧制动器室的构造
US10377171B2 (en) Tubeless bicycle wheel bead lock
EP1275578B1 (en) Disc brake caliper assembly
US20090242338A1 (en) Disk brake device
EP1127765A3 (en) Spring applied parking brake assembly having a manual quick release feature
WO2008094991A3 (en) Parking brake assembly for railway vehicle brake system
US6334514B1 (en) Bicycle disc brake
US20130341885A1 (en) Straddle type vehicle
WO2006123044A3 (fr) Jante anti-enlisement
US8348026B2 (en) Brake cylinder for compressed air operated vehicle disc brakes
CN102582373A (zh) 机动车辆用的辅助轮胎的快速安装与拆卸系统
US20160273598A1 (en) Drum brake provided with a member for holding a brake segment
SE1650366A1 (en) Anti slip device for automobile wheels with wheel disc arranged at the inner side plane of the wheel
WO2006105745A3 (de) Lenkrad für ein kraftfahrzeug
WO2008116630A3 (de) Kompakt-kombizylinder für fahrzeugbremsen mit steuer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ansteuerung des bremszylinders
US10220909B2 (en) Cable operated left-hand rear brake system
US6533078B2 (en) Braking device for a bicycle
US6609586B1 (en) Emergency brake lever
RU2374086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вышения силы сцепления колеса автомобиля с поверхностью дороги
US20040065514A1 (en) Dual-brake system of a bicycle front hub
WO2004052704A1 (ja) 回転物に対する制動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車補助ブレーキ装置
GB2603821B (en) Air disc brake for a road vehicle
EP4001031C0 (en) ELECTRO-PNEUMATIC BRAKE SYSTEM FOR A VEHICLE HAVING A PARKING BRAKE SYSTEM USED AS A BACKUP DECELERATION SYSTEM
CN106080561A (zh) 刹车装置
TWD209183S (zh) 車輛用碟式剎車卡鉗本體之一部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Nabtesco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Nabtesco Automotive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