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6164A - 超声波诊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超声波诊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6164A
CN102686164A CN2011800052250A CN201180005225A CN102686164A CN 102686164 A CN102686164 A CN 102686164A CN 2011800052250 A CN2011800052250 A CN 2011800052250A CN 201180005225 A CN201180005225 A CN 201180005225A CN 102686164 A CN102686164 A CN 1026861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range gate
situation
gate door
frequency spect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52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6164B (zh
Inventor
马场达朗
桥本新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86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61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61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616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52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5215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involving processing of medical diagnostic data
    • A61B8/5238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involving processing of medical diagnostic data for combining image data of patient, e.g. merging several images from different acquisition modes into one image
    • A61B8/5246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involving processing of medical diagnostic data for combining image data of patient, e.g. merging several images from different acquisition modes into one image combining images from the same or different imaging techniques, e.g. color Doppler and B-mo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06Measuring blood f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08Detecting organic movements or changes, e.g. tumours, cysts, swellings
    • A61B8/0883Detecting organic movements or changes, e.g. tumours, cysts, swellings for diagnosis of the hea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13Tomography
    • A61B8/14Echo-tomograph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6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 A61B8/461Displaying means of special interest
    • A61B8/463Displaying means of special interest characterised by displaying multiple images or images and diagnostic data on one displa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8Diagnostic techniques
    • A61B8/488Diagnostic techniques involving Doppler sign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52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5207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involving processing of raw data to produce diagnostic data, e.g. for generating an im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54Control of the diagnostic devi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5/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acoustic waves, e.g. sonar systems
    • G01S15/88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5/89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01S15/8906Short-range imaging systems; Acoustic microscope systems using pulse-echo techniques
    • G01S15/8979Combined Doppler and pulse-echo imag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5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5/00
    • G01S7/52017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5/00 particularly adapted to short-range imaging
    • G01S7/52053Display arrangements
    • G01S7/52057Cathode ray tube displays
    • G01S7/52074Composite displays, e.g. split-screen displays;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images or of images and alphanumeric tabular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5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5/00
    • G01S7/52017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5/00 particularly adapted to short-range imaging
    • G01S7/52085Details related to the ultrasound signal acquisition, e.g. scan sequen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在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100)中,设定部(17f)设定多个观测部位。距离判断部(17b)对所述多个观测部位中的至少一个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扫描切换部(17c)切换扫描方式,使得在所述至少一个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低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进行第一扫描,在所述至少一个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超过所述阈值的情况下进行第二扫描,所述第一扫描是对所述多个观测部位的各个观测部位每进行1次收发就将观测部位加以更替地收发超声波,所述第二扫描是对所述多个观测部位中的至少一个观测部位多次收发超声波,并且对所述多个观测部位的各个观测部位更替地收发超声波。

Description

超声波诊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超声波诊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前已知一种超声波诊断装置,该超声波诊断装置在B模式图像等血管像上设定测距选通门(range gate)来作为血流信息的观察部位,并显示示出该测距选通门中的血流速度随着时间经过而变化的多普勒频谱图像。此外,还已知一种双多普勒技术,该双多普勒技术利用这样的超声波诊断装置来显示设定在多处的各个测距选通门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
在此,作为在双多普勒技术中使用的扫描方式,有隔行扫描和段扫描。隔行扫描是通过对设定在多处的各个测距选通门每进行1次收发就将观测部位加以更替地收发超声波来取得各测距选通门中的血流信息的方式。此外,段扫描是通过对设定在多处的各个测距选通门每进行多次收发就将观测部位加以更替地收发超声波来取得各测距选通门中的血流信息的方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063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735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9298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1-9493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6-7348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9-136446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7-2026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有时会因为超声波的声速限制而得不到良好的多普勒频谱图像。例如,在隔行扫描中,速度范围被限制而变低,因此,容易在有关流向被检体深部的快速血流的多普勒频谱图像中发生混叠现象。此外,在段扫描中,在连续地对1个测距选通门(range gate)收发超声波的期间,不对其他测距选通门收发超声波。因此,有时会在各测距选通门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中发生周期性数据缺失,并且因为该缺失而产生图像劣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具备设定部、距离判断部、扫描切换部、图像生成部以及显示部。设定部设定多个观测部位。距离判断部对所述多个观测部位中的至少一个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扫描切换部对扫描方式进行切换,使得在所述至少一个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低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进行第一扫描,在所述至少一个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超过所述阈值的情况下进行第二扫描,所述第一扫描是对所述多个观测部位的各个观测部位每进行1次收发就将观测部位加以更替地收发超声波,所述第二扫描是对所述多个观测部位中的至少一个观测部位多次收发超声波,并且对所述多个观测部位的各个观测部位更替地收发超声波。图像生成部基于由所述第一扫描或者所述第二扫描接收到的反射波数据,分别生成示出所述多个观测部位的各个观测部位中的移动速度随着时间经过而变化的多普勒频谱图像。显示部显示所述多普勒频谱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控制部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3A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中的单多普勒模式的图(1)。
图3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中的单多普勒模式的图(2)。
图4A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中的单多普勒模式的图(1)。
图4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中的单多普勒模式的图(2)。
图5A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中的双多普勒模式的图(1)。
图5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中的双多普勒模式的图(2)。
图6A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中的双多普勒模式的图(1)。
图6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中的双多普勒模式的图(2)。
图7A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中的双多普勒模式的图(1)。
图7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中的双多普勒模式的图(2)。
图8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距离判断部对距离的判断的图。
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隔行扫描的顺序的图。
图1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隔行扫描中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11是示出选择了左心室流入血流峰值速度和二尖瓣环移动速度的情况下的隔行扫描的顺序的图。
图12是示出选择了左心室流入血流峰值速度和二尖瓣环移动速度的情况下的隔行扫描中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1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段扫描的顺序的图。
图1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段扫描中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超声波的声速限制的图。
图1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测量值显示部对测量值的显示的一例的图。
图1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测量值计算部对测量值的计算的一例的图。
图1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测量值显示部对测量值的显示的一例的图。
图19A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测量值计算部对测量值的计算的一例的图(1)。
图19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测量值计算部对测量值的计算的一例的图(2)。
图19C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测量值计算部对测量值的计算的一例的图(3)。
图2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进行B/D同时扫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2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进行自动测量处理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100的结构的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100具有超声波探头1、显示部2、输入部3和装置主体10。
超声波探头1具有多个压电振子,这些多个压电振子基于从后述的装置主体10所具有的发送部11提供的驱动信号产生超声波。此外,超声波探头1还接收来自被检体P的反射波并变换成电信号。此外,超声波探头1还具有设置在压电振子上的整合层和声透镜、以及防止从压电振子向后方传导超声波的衬垫材料等。这样的超声波探头1可自由装卸地连接在装置主体10上。
在从超声波探头1向被检体P发送超声波时,所发送的超声波在被检体P的体内组织中的声阻抗的非连续面上接连被反射,作为反射波信号而被超声波探头1所具有的多个压电振子接收。接收到的反射波信号的振幅依赖于反射超声波的非连续面上的声阻抗之差。此外,所发送的超声波脉冲在血流或心脏壁等移动体表面上反射时的反射波信号,根据多普勒效应,依赖于移动体的相对于超声波发送方向的速度成分而受到频率偏移(多普勒偏移)。
再有,无论是在使用作为单列配置了多个超声波振子而成的一维超声波探头的超声波探头1,对被检体P进行二维扫描的情况下,还是在使用机械地摆动一维超声波探头中的多个压电振子的超声波探头1或作为二维地栅格状配置了多个压电振子而成的二维超声波探头的超声波探头1,对被检体P进行三维扫描的情况下,都能够适用本实施方式。
输入部3具有鼠标、键盘、按钮、面板开关、触控屏、脚踏开关、轨迹球等,从超声波诊断装置100的操作者受理各种请求,并将所受理的各种请求传送给装置主体10。
例如,操作者使用输入部3所具有的轨迹球,在B模式图像等血管像上进行示出血流信息的观察部位的测距选通门(range gate)的设定。此外,例如,操作者使用输入部3所具有的面板开关等,进行显示B模式图像和多普勒频谱图像的B/D同时扫描的开始请求和结束请求。
显示部2显示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或者显示在装置主体10中生成的超声波图像等,所述GUI用于超声波诊断装置100的操作者使用输入部3输入各种请求,
装置主体10基于超声波探头1接收到的反射波生成超声波图像。具体而言,装置主体10具有发送部11、接收部12、B模式处理部13、多普勒处理部14、图像生成部15、图像存储器16、控制部17以及内部存储部18。
发送部11具有触发发生电路、发送延迟电路和脉冲发生器电路等,向超声波探头1提供驱动信号。脉冲发生器电路重复产生用于形成规定的重复频率(PRF: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的发送超声波的额定脉冲。再有,PRF也叫做额定频率。发送延迟电路对脉冲发生器电路所产生的各额定脉冲赋予发送延迟时间,所述发送延迟时间是为了将从超声波探头1产生的超声波会聚成波束状且决定发送指向性所需要的每个压电振子的发送延迟时间。此外,触发发生电路在基于额定脉冲的定时,向超声波探头1施加驱动信号(驱动脉冲)。即,发送延迟电路通过使赋予给各额定脉冲的发送延迟时间进行变化,来任意地调整来自压电振子面的发送方向。
再有,发送部11为了基于后述的控制部17的指示来执行规定的扫描顺序,具有可瞬时地变更发送频率、发送驱动电压等的功能。特别是利用可瞬间切换其值的线性放大器型发射电路、或者电气性切换多个电源单元的机构,来实现发送驱动电压的变更。
在此,根据超声波波束的发送焦点距离声透镜的位置(深度)决定发送延迟时间。并且,发送部11通过使用发送延迟时间来控制超声波发送中的发送指向性。
接收部12具有放大电路、A/D转换器、接收延迟电路、加法器等,对超声波探头1接收到的反射波信号进行各种处理并生成反射波数据。放大电路按照每个信道放大反射波信号后进行增益修正处理。A/D转换器对增益修正后的反射波进行A/D转换。接收延迟电路对数字数据赋予决定接收指向性所需的接收延迟时间。加法器对由接收延迟电路赋予了接收延迟时间的反射波信号进行加法处理,生成反射波数据。通过加法器的加法处理,强调反射波信号的来自与接收指向性对应的方向的反射成分。
在此,根据超声波波束的接收焦点距离声透镜的位置(深度)决定接收延迟时间。然后,接收部12通过使用接收延迟时间来控制超声波接收中的接收指向性。
此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探头1可以按照发送焦点以及接收焦点的位置来变更用于收发的压电振子(发送用孔径和接收用孔径)。例如,在接收来自近处位置的反射波信号时,为了施加较强的接收焦点,减少进行接收的振子的数量,决定较小的接收用孔径来作为接收条件,使得仅由中央部分的压电振子接收到的反射波信号用于超声波图像的生成。此外,在接收来自远处位置的反射波信号时,由于压电振子的孔径越大越能够增强接收焦点,因此,以按照距离来增大接收用孔径的方式,决定接收条件。
B模式处理部13通过对接收部12所生成的反射波数据进行对数放大和包络线检波处理等,生成用亮度的明亮程度表现信号强度的数据(B模式数据)。
多普勒处理部14通过对速度信息进行频率分析,从接收部12所生成的反射波数据中提取出多普勒偏移,并通过使用多普勒偏移,提取出基于多普勒效应的血流或组织、造影剂回波成分,生成针对多个点提取了平均速度、方差、功率等移动体信息而成的数据(多普勒数据)。
再有,本实施方式涉及的B模式处理部13和多普勒处理部14,可以对二维反射波数据和三维反射波数据两者进行处理。
图像生成部15根据由B模式处理部13和多普勒处理部14生成的数据生成超声波图像。即,图像生成部15根据由B模式处理部13生成的B模式数据,生成用亮度表示了反射波强度的B模式图像。或者,图像生成部15根据由B模式处理部13生成的规定的扫描线中的B模式数据,生成规定的扫描线中的用亮度表示了反射波强度的沿着时间系列的变化的M模式图像。
此外,图像生成部15还根据由多普勒处理部14生成的多普勒数据,生成表示移动体信息(血流信息或组织的移动信息)的平均速度图像、方差图像、功率图像、或者作为它们的组合图像的彩色多普勒图像。另外,图像生成部15根据由多普勒处理部14生成的多普勒数据,生成沿着时间系列绘制了移动体的速度信息(血流的速度信息或组织的速度信息)而成的多普勒频谱图像。
图像存储器16是存储图像生成部15生成的超声波图像的存储器。此外,图像存储器16还可以存储由B模式处理部13或多普勒处理部14生成的数据。
内部存储部18存储用于进行超声波收发、图像处理和显示处理的控制程序、或诊断信息(例如,患者ID、医师所见等)、诊断协议、各种身体标记等各种数据。此外,内部存储部18根据需要,还用于由图像存储器16所存储的图像的保管等。此外,由内部存储部18存储的数据可以经由未图示的接口,向外部周边装置传送。
控制部17控制超声波诊断装置100的整个处理。具体而言,控制部17基于从操作者经由输入部3输入的各种请求、或从内部存储部18读入的各种控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控制发送部11、接收部12、B模式处理部13、多普勒处理部14、图像生成部15的处理。此外,控制部17还进行控制,使显示部2显示由图像存储器16存储的超声波图像、或用于指定由图像生成部15进行的各种处理的GUI等。
以上,关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100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在这种结构下,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100中,控制部17针对作为血流信息的观测部位而设定的至少2个测距选通门,判断从第一测距选通门到超声波探头的距离和从第二测距选通门到超声波探头的距离之合计长度是否低于阈值。此外,控制部17对扫描方式进行切换,使得在判断为距离的合计长度低于阈值的情况下进行隔行扫描,在判断为距离的合计长度是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进行段扫描。图像生成部15基于由段扫描或者隔行扫描接收到的反射波数据,分别生成示出第一测距选通门中的血流速度随着时间经过而变化的第一多普勒频谱图像和示出第二测距选通门中的血流速度随着时间经过而变化的第二多普勒频谱图像。并且,显示部2显示由图像生成部15生成的第一多普勒频谱图像和第二多普勒频谱图像。
即,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100在显示设定在多处的各个测距选通门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的情况下,按照各测距选通门深度的合计,自动地切换隔行扫描和段扫描。在此,隔行扫描是对第一测距选通门和第二测距选通门的各个测距选通门每进行1次收发就将观测部位加以更替地收发超声波的方式。此外,段扫描是对第一测距选通门和第二测距选通门的各个测距选通门每进行多次收发就将观测部位加以更替地收发超声波的方式。
以下,对这样的超声波诊断装置100详细地进行说明。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超声波诊断装置100在B模式图像的血管像上设定2个测距选通门作为血流信息的观察部位,分别显示各测距选通门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以下将这样地显示2个测距选通门的各个测距选通门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的显示模式叫做双多普勒模式。再有,超声波诊断装置100也可以每次各显示2个测距选通门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每次各显示1个。将这样地将2个测距选通门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每次各显示1个的显示模式叫做单多普勒模式。
此外,超声波诊断装置100能够按照诊断对象的脏器或诊断种类执行各种应用。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超声波诊断装置100执行心脏诊断用应用和颈动脉诊断用应用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超声波诊断装置100能够按照诊断部位来切换多普勒频谱图像的显示形态。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诊断部位是心脏的左心室流入血流(Left Ventricular Inflow:LVI)和左心室流出血流(Left Ventricular Outflow:LVO)的情况、诊断部位是心脏的左心室流入血流峰值速度(E)和二尖瓣环移动速度(e’)的情况、以及诊断部位是颈动脉的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和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的情况。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控制部17详细地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控制部17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如图2所示,控制部17具有显示控制部17a、设定部17f、距离判断部17b、扫描切换部17c、测量值计算部17d、以及测量值显示部17e。
显示控制部17a经由输入部3,从操作者受理各种请求,并按照所受理的各种请求,使显示部2中显示由图像存储器16存储的超声波图像、或用于指定由图像生成部15进行的各种处理的GUI等。此外,超声波诊断装置100还经由输入部3所具有的触控屏,从操作者受理选择上述的显示模式、应用和诊断部位的操作。
例如,显示控制部17a在触摸屏上显示“双多普勒”按钮、“PWD1”按钮和“PWD2”按钮。“双多普勒”按钮是用于从操作者受理单模式或者双模式的选择以及诊断部位的选择的按钮。该“双多普勒”每次被操作者按下时,按照“双多普勒(关)”、“双多普勒(LVI/LVO)”、“双多普勒(E/e’)”的顺序依次切换显示。
此外,“PWD1”按钮和“PWD2”按钮是用于从操作者受理选择2个测距选通门中的哪个测距选通门的操作的按钮。这些“PWD1”按钮和“PWD2”按钮在“双多普勒”按钮是“双多普勒(关)”的状态下显示为“PWD1”和“PWD2”,在“双多普勒”按钮是“双多普勒(LVI/LVO)”的状态下显示为“PWD1(LVI)和“PWD2(LVO)”,在“双多普勒”按钮是“双多普勒(E/e’)”的状态下显示为“PWD1(E)”和“PWD2(e’)”。
并且,例如在显示控制部17a从操作者受理了B/D同时扫描的开始请求的情况下,使显示部2显示已由图像生成部15生成的B模式图像和多普勒频谱图像。此外,显示控制部17a还在显示部2上显示的B模式图像上显示示出超声波收发方向的2条扫描线。此外,显示控制部17a还在各扫描线上显示测距选通门。再有,显示控制部17a按照经由输入部3所具有的轨迹球从操作者受理的操作,使各扫描线在扫描方向上移动,或者使各测距选通门的位置沿着扫描线移动。
在此,显示控制部17a按照已由操作者选择出的显示模式或应用、诊断部位,使B模式图像上显示的扫描线和测距选通门的位置或多普勒频谱图像的种类进行变化。例如,基于预先按照每个应用和诊断部位而定义的预置信息,决定扫描线和测距选通门的位置。
图3A、3B、4A和4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100中的单多普勒模式的图。图3A、3B、4A和4B示出选择了心脏诊断用应用,且选择了左心室流入血流和左心室流出血流作为诊断部位的情况。再有,图3A和4A示出了显示部2具有的显示区域,图3B和4B示出了触控屏。
如图3A、3B、4A和4B所示,在选择了心脏诊断用应用,且选择了左心室流入血流和左心室流出血流作为诊断部位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7a在显示部2上显示B模式图像31,在该B模式图像31上显示2条扫描线PWD1和PWD2。此外,显示控制部17a在扫描线PWD1上显示测距选通门RG1,在扫描线PWD2上显示测距选通门RG2。这时,显示控制部17a以在左心室流入血流的位置上配置测距选通门RG1,在左心室流出血流的位置上配置测距选通门RG2的方式,显示扫描线PWD1和PWD2以及测距选通门RG1和RG2。
并且,例如图3A和3B所示,在触控屏上显示的“双多普勒”按钮是“双多普勒(关)”的状态下按下了“PWD1”按钮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7a使设定在扫描线PWD1上的测距选通门RG1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32显示在显示部2具有的显示区域上。再有,在该状态下,显示控制部17a成为可受理针对扫描线PWD1和测距选通门RG1的操作的状态。
此外,例如图4A和4B所示,在触控屏上显示的“双多普勒”按钮是“双多普勒(关)”的状态下按下了“PWD2”按钮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7a使设定在扫描线PWD2上的测距选通门RG2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42显示在显示部2具有的显示区域上。再有,在该状态下,显示控制部17a成为可受理针对扫描线PWD2和测距选通门RG2的操作的状态。
图5A、5B、6A、6B、7A、7B和7C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100中的双多普勒模式的图。图5A和5B示出选择了心脏诊断用应用,并且选择了左心室流入血流和左心室流出血流作为诊断部位的情况。此外,图6A和6B示出选择了心脏诊断用应用,并且选择了左心室流入血流峰值速度和二尖瓣环移动速度作为诊断部位的情况。此外,图7A、7B和7C示出选择了颈动脉诊断用应用,并且选择了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作为诊断部位的情况。
如图5A和5B所示,在选择了心脏诊断用应用,并且选择了左心室流入血流和左心室流出血流作为诊断部位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7a在显示部2上显示心脏的B模式图像51,并在该B模式图像51上显示2条扫描线PWD1和PWD2。此外,显示控制部17a在扫描线PWD1上显示测距选通门RG1,在扫描线PWD2上显示测距选通门RG2。这时,显示控制部17a以在左心室流入血流的位置上配置测距选通门RG1,在左心室流出血流的位置上配置测距选通门RG2的方式,显示扫描线PWD1和PWD2以及测距选通门RG1和RG2。
并且,例如图5A和5B所示,在触控屏上显示的“双多普勒”按钮是“双多普勒(LVI/LVO)”的状态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7a使示出测距选通门RG1中的正侧速度成分的多普勒频谱图像52和示出测距选通门RG2中的负侧速度成分的多普勒频谱图像53,上下配置地显示在显示部2具有的显示区域上。再有,在该状态下按下了“PWD1”按钮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7a成为可受理针对扫描线PWD1和测距选通门RG1的操作的状态。另一方面,在按下了“PWD2”按钮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7a成为可受理针对扫描线PWD2和测距选通门RG2的操作的状态。
此外,如图6A和6B所示,在选择了心脏诊断用应用,并且选择了左心室流入血流峰值速度和二尖瓣环移动速度作为诊断部位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7a在显示部2上显示心脏的B模式图像61,并在该B模式图像61上显示2条扫描线PWD1和PWD2。此外,显示控制部17a在扫描线PWD1上显示测距选通门RG1,在扫描线PWD2上显示测距选通门RG2。这时,显示控制部17a以在左心室流入血流的位置上配置测距选通门RG1,在二尖瓣环的位置上配置测距选通门RG2的方式,显示扫描线PWD1和PWD2以及测距选通门RG1和RG2。
并且,例如图6A和6B所示,在触控屏上显示的“双多普勒”按钮是“双多普勒(E/e’)”的状态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7a使测距选通门RG1中的左心室流入血流峰值速度的多普勒频谱图像62和二尖瓣环移动速度的多普勒频谱图像63,上下配置地显示在显示部2具有的显示区域上。再有,在该状态下按下了“PWD1”按钮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7a成为可受理针对扫描线PWD1和测距选通门RG1的操作的状态。另一方面,在按下了“PWD2”按钮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7a成为可受理针对扫描线PWD2和测距选通门RG2的操作的状态。
此外,例如图7A和7B所示,在选择了颈动脉诊断用应用,并且选择了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作为诊断部位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7a在显示部2上显示颈动脉的B模式图像71,并在该B模式图像71上显示2条扫描线PWD1和PWD2。此外,显示控制部17a在扫描线PWD1上显示测距选通门RG1,在扫描线PWD2上显示测距选通门RG2。这时,显示控制部17a以在颈总动脉的位置上配置测距选通门RG1,在颈内动脉的位置上配置测距选通门RG2的方式,显示扫描线PWD1和PWD2以及测距选通门RG1和RG2。
并且,例如图7A和7B所示,在触控屏上显示的“双多普勒”按钮是“双多普勒(CCA/ICA)”的状态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7a使测距选通门RG1中的颈总动脉的多普勒频谱图像72和颈内动脉的多普勒频谱图像73,上下配置地显示在显示部2具有的显示区域上。再有,在该状态下按下了“PWD1”按钮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7a成为可受理针对扫描线PWD1和测距选通门RG1的操作的状态。另一方面,在按下了“PWD2”按钮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7a成为可受理针对扫描线PWD2和测距选通门RG2的操作的状态。
回到图2的说明,设定部17f设定多个观测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部17f基于由显示控制部17a显示在显示部2上的测距选通门的位置设定观测部位。具体而言,设定部17f将显示部2上显示的B模式图像上定位有测距选通门的地方设定为观测部位。
距离判断部17b对多个观测部位中的至少一个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在本实施方式中,距离判断部17b对多个观测部位中的至少2个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的合计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
具体而言,距离判断部17b针对作为血流信息的观测部位而设定的至少2个测距选通门,判断从第一测距选通门到超声波探头的距离和从第二测距选通门到超声波探头的距离之合计长度是否低于阈值。
图8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距离判断部17b对距离的判断的图。如图8所示,例如假设已设定有B模式图像81上设定的2条扫描线PWD1和PWD2,在扫描线PWD1上设定了测距选通门RG1,在扫描线PWD2上设定了测距选通门RG2。该情况下,距离判断部17b分别计算从超声波探头1的探头原点80到测距选通门RG1的距离R1和从超声波探头1的原点80到测距选通门RG2的距离R2。然后,距离判断部17b计算所计算出的距离R1和距离R2的合计长度,判断该合计长度是否低于规定的阈值。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距离判断部17b根据诊断部位来设定阈值并进行距离的合计长度的判断。例如,距离判断部17b在诊断部位是心脏的左心室流入血流和左心室流出血流的情况下,将即使在进行了隔行扫描的情况下也不产生混叠的测距选通门的深度的2倍值作为阈值。在此,最好预先通过例如实验性地一边使测距选通门深度一点一点地加深一边进行隔行扫描,来将不产生混叠的测距选通门深度,设得比在多普勒频谱图像中产生了混叠的时刻的测距选通门深度浅。根据该深度所求出的阈值,例如预先被操作者保存在规定的存储部中。并且,距离判断部17b取得存储部中保存的阈值后进行距离的合计长度的判断。再有,对于诊断部位是心脏的左心室流入血流峰值速度和二尖瓣环移动速度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设定阈值。
此外,例如,距离判断部17b在诊断部位是颈动脉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情况下,将比能够设定的测距选通门深度的最大值的2倍还要大的值设定为阈值。这样,在进行颈动脉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诊断的情况下,由于从各测距选通门到超声波探头的距离的合计长度不会成为阈值以上,因此就总是用隔行扫描来收集数据。一般而言,颈动脉位于距体表很浅的位置上,因此,即使用隔行扫描来收集数据,发生混叠现象的可能性也是很低,能得到足够画质的多普勒图像。
再有,在此关于根据诊断部位设定阈值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例如也可以距离判断部17b根据患者信息来设定阈值。例如,距离判断部17b根据进行诊断时由操作者输入到超声波诊断装置100中的患者的性别或年龄来设定阈值。例如,已知多普勒的速度范围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因此,例如,距离判断部17b设定阈值,使其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而值变低。
回到图2的说明,扫描切换部17c对扫描方式进行切换,使得在至少一个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低于阈值的情况下进行第一扫描,在至少一个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超过阈值的情况下进行第二扫描,所述第一扫描是对多个观测部位的各个观测部位每进行1次收发就将观测部位加以更替地收发超声波,所述第二扫描是对多个观测部位中的至少一个观测部位多次收发超声波,并对多个观测部位的各个观测部位更替地收发超声波。
在本实施方式中,扫描切换部17c对扫描方式进行切换,使得在至少2个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的合计低于阈值的情况下进行第一扫描,在至少2个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的合计超过阈值的情况下进行第二扫描。
再有,第二扫描例如可以是对多个观测部位的各个观测部位收发相同数量的超声波,也可以是对多个观测部位的各个观测部位收发不同数量的超声波。例如,第二扫描也可以是对多个观测部位中的1个或者多个观测部位各收发超声波1次,对其他观测部位多次收发超声波。
在此,例如由观测部位的深度来决定对各观测部位进行几次收发。一般而言,一方观测部位的深度越深,对该观测部位多次收发超声波所花费的时间越长,因此在关于其他观测部位的多普勒波形中产生的空隙就会变大。因此,例如对于所处位置深的观测部位,与所处位置浅的观测部位相比,收发次数减少。
此外,例如也可以由所需的测定精度来决定收发次数。例如,对于需要高精度测定的观测部位或SN比差的观测部位,增加收发次数。此外,例如也可以由流速来决定收发次数。例如,在某观测部位的流速低的情况下,对该观测部位各收发超声波1次,对其他观测部位多次收发超声波。这样,通过对流速低的观测部位隔有时间间隔地收发超声波,能够进行低流速的检测。
具体而言,扫描切换部17c对扫描方式进行切换,使得在距离判断部17b判断为距离的合计长度低于阈值的情况下进行隔行扫描,在距离判断部17b判断为距离的合计长度是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进行段扫描。在此,对隔行扫描和段扫描具体地进行说明。再有,在此,关于从图8所示的测距选通门RG1和RG2收集数据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对隔行扫描进行说明。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隔行扫描的顺序的图。图9中,横轴示出时间。此外,Tx示出从超声波探头1发送的超声波的PRF和发送定时。此外,Rx示出由超声波探头1接收反射波的定时。此外,D1示出对RG1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用数据进行采样的定时。此外,D2示出对RG2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用数据进行采样的定时。
在隔行扫描中,对测距选通门RG1和测距选通门RG2的各个测距选通门每进行1次收发就将观测部位加以更替地收发超声波。例如,如图9所示,在隔行扫描中,沿着扫描线PWD1发送PRF为8kHz的超声波,沿着扫描线PWD2发送PRF为4kHz的超声波。在此,所述对扫描线PWD1的发送和对扫描线PWD2的发送更替地各进行1次。
此外,在隔行扫描中,例如更替地接收测距选通门RG1的反射波和测距选通门RG2的反射波。并且,例如,分别按2.7kHz的周期,对RG1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用数据和RG2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用数据进行采样。再有,在隔行扫描中,按照测距选通门RG1和RG2的位置来设定可最短地从各测距选通门收集数据的PRF。
图1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隔行扫描中的处理流程的图。如图10所示,在隔行扫描中,多普勒处理部14通过对来自测距选通门RG1的反射波数据依次实施壁滤波(Wall Filter)、快速傅立叶变换(Fast FourierTransformation:FFT)和后处理(Post处理),生成示出测距选通门RG1中的血流流速的多普勒数据。
另一方面,多普勒处理部14通过对来自测距选通门RG2的反射波数据依次实施壁滤波(Wall Filter)、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和后处理(Post处理),生成示出测距选通门RG2中的血流流速的多普勒数据。并且,图像生成部15根据由多普勒处理部14生成的各多普勒数据,分别生成测距选通门RG1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和测距选通门RG2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并显示在显示部2上(Dual-D显示)。
再有,在选择了心脏的左心室流入血流峰值速度和二尖瓣环移动速度作为诊断部位的情况下的隔行扫描中,由于二尖瓣环移动速度的多普勒频谱图像成为组织多普勒,因此顺序与图9所示的顺序稍有不同。图11是示出选择了左心室流入血流峰值速度和二尖瓣环移动速度的情况下的隔行扫描的顺序的图。再有,在此假设在左心室流入血流的位置上配置了测距选通门RG1,在二尖瓣环的位置上配置了测距选通门RG2。图11中,横轴示出了时间。此外,Tx、Rx、D1和D2表示的意思与图9相同。此外,D3示出对RG2中的二尖瓣环移动速度的多普勒频谱图像用数据进行采样的定时。
在选择了左心室流入血流峰值速度和二尖瓣环移动速度的情况下的隔行扫描中,对测距选通门RG1和测距选通门RG2的各个测距选通门每进行多次收发就将观测部位加以更替地收发超声波。例如,如图11所示,在隔行扫描中,沿着扫描线PWD1发送PRF为5kHz的超声波,沿着扫描线PWD2发送PRF为4kHz的超声波。在此,所述对扫描线PWD1的发送和对扫描线PWD2的发送更替地各进行1次。
此外,在隔行扫描中,例如更替地接收测距选通门RG1的反射波和测距选通门RG2的反射波。并且,例如,分别按2.2kHz的周期,对RG1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用数据和RG2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用数据进行采样。此外,对RG2中的二尖瓣环移动速度的多普勒频谱图像用数据,例如以1.1kHz的周期间隔剔除地进行收集。这是因为,组织的移动速度比血流流速慢。再有,在隔行扫描中,按照测距选通门RG1和RG2的位置来设定可最短地从各测距选通门收集数据的PRF。
图12是示出选择了左心室流入血流峰值速度和二尖瓣环移动速度的情况下的隔行扫描中的处理流程的图。如图12所示,在选择了左心室流入血流峰值速度和二尖瓣环移动速度的情况下的隔行扫描中,多普勒处理部14在对来自测距选通门RG2的反射波数据实施壁滤波(Wall Filter)之前,先实施低通滤波(Low Pass Filter:LPF)和定标(Scaling)。这样,二尖瓣环移动速度的多普勒频谱图像用数据就被间隔剔除而拉长周期。
下面,对段扫描进行说明。图1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段扫描的顺序的图。图13中,横轴示出了时间。此外,Tx和Rx表示的意思与图9相同。此外,D1示出对RG1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用数据进行采样的定时。此外,D2示出对RG2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用数据进行采样的定时。此外,D3示出关于RG1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用数据的信号处理。此外,D4示出关于RG2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用数据的信号处理。
在段扫描中,对测距选通门RG1和测距选通门RG2的各个测距选通门每进行多次收发就将观测部位加以更替地收发超声波。例如,如图13所示,在段扫描中,沿着扫描线PWD1连续多次地发送PRF为5kHz的超声波,沿着扫描线PWD2连续多次地发送PRF为4kHz的超声波。在此,所述对扫描线PWD1的发送和对扫描线PWD2的发送更替地各进行多次。
此外,在段扫描中,例如连续多次地接收测距选通门RG1的反射波,并且连续多次地接收测距选通门RG2的反射波。在此,所述来自测距选通门RG1的反射波的接收和来自测距选通门RG2的反射波的接收更替地各进行多次。并且,例如,按照由多次的反射波数据构成的段单位,对RG1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用数据和RG2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用数据更替地进行采样。再有,在段扫描中,按照测距选通门RG1和RG2的位置来设定可最短地从各测距选通门收集数据的PRF。
在此,在段扫描中,由于在连续地对测距选通门RG1收发超声波期间,不对测距选通门RG2收发超声波,因此,各测距选通门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中会产生周期性数据缺失。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测距选通门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中周期性的数据缺失区间插入插补数据。这样能够抑制由数据缺失所产生的图像劣化。
图1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段扫描中的处理流程的图。如图14所示,在段扫描中,多普勒处理部14对来自测距选通门RG1和RG2的各个测距选通门的反射数据依次实施壁滤波(Wall Filter)和快速傅立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FFT)。这时,壁滤波和快速傅立叶变换成为时间分割处理。再有,多普勒处理部14也可以不是用时间分割处理进行壁滤波和快速傅立叶变换,而是与图10所示的流程同样地,对来自测距选通门RG1和RG2的各个测距选通门的反射波数据分别地实施壁滤波和快速傅立叶变换。
并且,多普勒处理部14通过对已实施了快速傅立叶变换的来自测距选通门RG1的数据实施参数识别处理、插补数据生成处理和后处理(Post处理),在测距选通门RG1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中所产生的数据缺失区间中填补插补数据。同样地,多普勒处理部14也通过对已实施了快速傅立叶变换的来自测距选通门RG2的数据实施参数识别处理、插补数据生成处理和后处理(Post处理),在测距选通门RG2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中所产生的数据缺失区间中填补插补数据。并且,图像生成部15根据由多普勒处理部14生成的各多普勒数据,分别生成测距选通门RG1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和测距选通门RG2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并显示在显示部2上(Dual-D显示)。
在此,在独立地进行了上述的隔行扫描或者段扫描的某个的情况下,具有如以前那样地因为超声波的声速限制而得不到良好的多普勒频谱图像的可能性。图15是用于说明超声波的声速限制的图。如图15所示,在超声波诊断装置中使用的超声波中,在视野深度与PRF以及多普勒速度范围之间产生权衡。
从图15所示的关系可知,当PRF变小时,视野深度变深,与此相对,多普勒速度范围变低。在隔行扫描中,由于PRF按照测距选通门的数量而变小,因此,因为这样的声速限制而多普勒频谱图像的速度范围变小,从而容易发生混叠现象。因此,在隔行扫描中,例如对设定在深位置上的测距选通门中的快速血流进行诊断会很困难。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扫描切换部17c对扫描方式进行切换,使得在由距离判断部17b判断为距离的合计长度低于阈值的情况下进行隔行扫描,在由距离判断部17b判断为距离的合计长度是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进行段扫描。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诊断设定在深位置上的测距选通门中的血流时,自动地将扫描方式从隔行扫描切换为段扫描。从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关于设定在深位置上的测距选通门中的快速血流,也能够得到画质好的多普勒频谱图像。
回到图2的说明,测量值计算部17d计算测量值,所述测量值是从图像生成部15生成的第一多普勒频谱图像示出的移动速度和第二多普勒频谱图像示出的移动速度所得到的测量值。
例如,测量值计算部17d在诊断部位是心脏的左心室流入血流和左心室流出血流的情况下,根据设定在左心室流入血流位置上的测距选通门RG1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所示出的血流速度、以及设定在左心室流出血流位置上的测距选通门RG2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所示出的血流速度,计算各种测量值。例如,测量值计算部17d计算Evel、Avel、E/A(Evel/Avel)、DcT等测量值,作为Mitral(二尖瓣)系的测量值。此外,测量值计算部17d还计算VTI、VP、PPG、MPG等测量值,作为Aortic(大动脉)系的测量值。
另外,测量值计算部17d计算IRT(Isovolumetric Relaxation Time:等容舒张时间)、ICT(Isovolumetric Contraction Time:等容收缩时间)、T.Index等测量值,作为与左心室流入血流和左心室流出血流有关的测量值。图1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测量值计算部17d对测量值的计算的一例的图。例如,如图17所示,假设舒张期心室流入血流速度波形的结束到开始的时间为a,射血时间(ET:Ejection Time)为b,从心电图的R波到心室流入血流速度波形的开始的时间为c,从心电图的R波到左心室射血血流速度波形的结束的时间为d时,IRT和ICT分别通过以下所示的公式计算出。
IRT=c-d
ICT=a-b-IRT
T.Index=(a-b)/b
此外,测量值计算部17d在诊断部位是心脏的左心室流入血流峰值速度和二尖瓣环移动速度的情况下,根据设定在左心室流入血流位置上的测距选通门RG1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所示出的血流速度、以及设定在二尖瓣环位置上的测距选通门RG2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所示出的二尖瓣环移动速度,计算各种测量值。例如,测量值计算部17d计算EPV、e’、e’/E等测量值。在此,EPV是左心室流入血流速度波形中的E波的峰值速度。此外,e’是二尖瓣环移动速度的峰值。
此外,测量值计算部17d在诊断部位是颈动脉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情况下,基于B模式图像计算各种测量值。图19A、19B和19C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测量值计算部17d对测量值的计算的一例的图。例如图19A所示,测量值计算部17d计算测距选通门RG1与测距选通门RG2之间的距离L。此外,例如图19B所示,测量值计算部17d计算颈动脉的上下壁厚h1和h2、以及颈动脉的内径D。
另外,测量值计算部17d在诊断部位是颈动脉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情况下,根据设定在颈总动脉位置上的测距选通门RG1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所示出的血流速度、以及设定在颈内动脉位置上的测距选通门RG2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所示出的血流速度,计算各种测量值。例如图19C所示,测量值计算部17d计算CCAVel、ICAVel、T1等测量值。在此,Ccavel是CCA的最高速度,Icavel是ICA的最高速度。此外,T1是CCA峰值与ICA峰值的时间差。此外,测量值计算部17d也可以根据脉搏速度C计算动脉硬化度E。例如,假设对每个部位预先决定的预置值为ρ时,通过以下所示的公式(1)计算出动脉硬化度E。
[数学式1]
E = ρ · D h · C 2 - - - ( 1 )
回到图2的说明,测量值显示部17e使显示部2显示由测量值计算部17d计算出的测量值。
图1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测量值显示部17e对测量值的显示的一例的图。例如图16所示,测量值显示部17e在诊断部位是心脏的左心室流入血流和左心室流出血流的情况下,在用于显示Mitral系测量值的显示区域161中,显示由测量值计算部17d计算出的Evel、Avel、E/A(Evel/Avel)、DcT等测量值。此外,测量值计算部17d在用于显示Aortic系测量值的显示区域162中,显示由测量值计算部17d计算出的VTI、VP、PPG、MPG等测量值。另外,测量值显示部17e在用于显示与左心室流入血流和左心室流出血流有关的测量值的显示区域163中,显示由测量值计算部17d计算出的IRT、ICT和T.Index等测量值。
图1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测量值显示部17e对测量值的显示的一例的图。例如图18所示,测量值显示部17e在诊断部位是心脏的左心室流入血流峰值速度和二尖瓣环移动速度的情况下,向用于显示与左心室流入血流峰值速度和二尖瓣环移动速度有关的测量值的显示区域181,输出由测量值计算部17d计算出的EPV、e’、e’/E等测量值。
此外,例如,测量值显示部17e在诊断部位是颈动脉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情况下,如图19C所示,在显示部2上显示CCAVel和ICAVel等测量值。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100进行的B/D同时扫描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图2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100进行的B/D同时扫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如图2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100中,控制部17判断是否从操作者受理了B/D同时扫描的开始请求(步骤S101)。然后,在受理了B/D同时扫描的开始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101、是),显示控制部17a在显示部2上显示已由图像生成部15生成的B模式图像(步骤S102)。
之后,显示控制部17a待机(步骤S103、否),直到被操作者选择了诊断用应用。然后,在已选择了应用的情况下(步骤S103、是),显示控制部17a待机(步骤S104、否),直到被操作者选择了诊断部位。
然后,在已选择了诊断部位的情况下(步骤S104、是),距离判断部17b设定在扫描方式的切换判断中利用的阈值(步骤S105)。之后,距离判断部17b待机(步骤S106、否),直到测距选通门RG1和测距选通门RG2被设定。
然后,在设定了测距选通门RG1和测距选通门RG2的情况下(步骤S106、是),距离判断部17b计算从超声波探头1到测距选通门RG1的距离R1和从超声波探头1到测距选通门RG2的距离R2之合计长度(步骤S107)。之后,距离判断部17b判断计算出的距离的合计长度是否低于阈值(步骤S108)。
在此,在距离的合计长度低于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108、是),扫描切换部17c将扫描方式切换为隔行扫描(步骤S109)。另一方面,在距离的合计长度是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108、否),扫描切换部17c将扫描方式切换为段扫描(步骤S110)。
接着,显示控制部17a在操作者选择了双多普勒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111、是),使测距选通门RG1和测距选通门RG2的各个测距选通门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显示在显示部2上(步骤S112)。另一方面,显示控制部17a在操作者未选择双多普勒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111、否),使测距选通门RG1或者测距选通门RG2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显示在显示部2上(步骤S113)。
之后,在由操作者变更了测距选通门的情况下(步骤S114、是),控制部17将控制返回到步骤S107。这样,控制部17在测距选通门被变更的期间,反复进行上述的与扫描切换有关的处理。
此外,在测距选通门不被变更(步骤S114、否),并且也未从操作者受理B/D同时扫描的结束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115、否),控制部17将控制返回到步骤S103。这样,在从操作者受理B/D同时扫描的结束请求之前的期间,控制部17反复进行步骤S103~S114的处理。然后,控制部17在从操作者受理了B/D同时扫描的结束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115、是),结束与B/D同时扫描有关的处理。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100的自动测量处理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图2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100的自动测量处理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如图2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100中,控制部17判断是否从操作者受理了定格(freeze)请求(步骤S201)。然后,在受理了定格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201、是),显示控制部17a定格(停止)B模式图像和多普勒频谱图像(步骤S202)。
接着,测量值计算部17d计算根据图像生成部15生成的各多普勒频谱图像示出的移动速度而得到的测量值(步骤S203)。然后,测量值显示部17e使显示部2显示由测量值计算部17d计算出的测量值(步骤S204)。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100具有距离判断部17b、扫描切换部17c、图像生成部15和显示部2。距离判断部17b针对作为血流信息的观测部位而设定的至少2个测距选通门,判断从第一测距选通门到超声波探头的距离和从第二测距选通门到超声波探头的距离之合计长度是否低于阈值。扫描切换部17c对扫描方式进行切换,使得在判断为距离的合计长度低于阈值的情况下进行隔行扫描,在判断为距离的合计长度是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进行段扫描。图像生成部15基于由段扫描或者隔行扫描接收到的反射波数据,分别生成示出第一测距选通门中的血流速度随着时间经过而变化的第一多普勒频谱图像和示出第二测距选通门中的血流速度随着时间经过而变化的第二多普勒频谱图像。显示部2显示由图像生成部15生成的第一多普勒频谱图像和第二多普勒频谱图像。
这样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100在显示设定在多处的测距选通门的各个测距选通门中的多普勒频谱图像的情况下,按照各测距选通门的深度合计,自动地切换隔行扫描和段扫描。这样,在诊断设定在深位置上的测距选通门中的血流时,就自动地将扫描方式从隔行扫描切换为段扫描。从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对于设定在深位置上的测距选通门中的快速血流,也能够得到画质好的多普勒频谱图像。即,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由超声波的声速限制所产生的多普勒频谱图像的画质劣化。
再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扫描切换部17c在判断为从各测距选通门到超声波探头1的距离的合计长度是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将扫描方式切换为段扫描。例如,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扫描切换部17c在图像生成部15生成的第一多普勒频谱图像或者第二多普勒频谱图像的速度范围低于规定的速度阈值的情况下,也将扫描方式切换成进行段扫描。这样,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由超声波的声速限制所产生的多普勒频谱图像的画质劣化。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距离判断部17b对多个观测部位中的至少2个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的合计与规定的阈值进行了比较,但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例如,距离判断部17b也可以对3个以上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的合计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该情况下,扫描切换部17c对扫描方式进行切换,使得在3个以上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的合计低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进行隔行扫描,在所述至少2个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的合计超过所述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段扫描。
此外,例如,距离判断部17b也可以对多个观测部位中的某一个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与阈值进行比较。例如,距离判断部17b从操作者受理指定多个观测部位中的、应该作为基准的观测部位的操作,将操作者指定的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与阈值进行比较。该情况下,扫描切换部17c对扫描方式进行切换,使得在操作者指定的观测部位的深度低于阈值的情况下进行隔行扫描,在操作者指定的观测部位的深度超过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段扫描。
另外,例如,距离判断部17b也可以不是以1个观测部位为基准,而是将多个观测部位的各个观测部位与阈值进行比较。该情况下,扫描切换部17c在多个观测部位中的至少一个观测部位的深度低于阈值的情况下进行隔行扫描。此外,扫描切换部17c在多个观测部位中的至少一个观测部位的深度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将扫描方式切换成进行段扫描。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扫描切换部17c基于阈值来切换扫描方式,但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例如,扫描切换部17c也可以在进行基于阈值的扫描方式的切换的同时,还检测多普勒频谱图像中是否产生了混叠,在检测出产生了混叠的情况下,将扫描方式切换成进行段扫描。
该情况下,例如,扫描切换部17c在扫描过程中以规定的时间间隔检测多普勒频谱图像中是否产生了混叠。在此,所述检测混叠的方法可以使用各种方法。
例如,扫描切换部17c基于由多普勒处理部14生成的多普勒数据,通过跟踪血流速度的最大值的经时变化,来检测血流速度的最大值的跟踪波形。该跟踪波形成为跟踪了多普勒频谱图像的边缘部的波形。另外,扫描切换部17c还基于检测出的跟踪波形求出各速度的频度,并制作表示速度频度分布的直方图。然后,扫描切换部17c根据直方图求出上限值UL和下限值LL,在绝对值|UL-LL|是大于第一阈值的值,且|UL|或者|LL|的某个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在多普勒频谱图像中产生了混叠。在此,第一阈值是用于判断噪声等的值。此外,第二阈值是大于第一阈值的值,例如是Nyquist频率(PRF的1/2)的值。
然后,扫描切换部17c在检测出产生了混叠的情况下,在检测出的时刻将扫描方式切换为段扫描。再有,扫描切换部17c也可以在检测出了多普勒频谱图像中产生了混叠的情况下,并不立即切换扫描方式,而是将距离判断部17b所使用的阈值变更为比检测出混叠的时刻的观测部位的深度(至少一个观测部位的深度或者多个观测部位的深度的合计)小的值。在这样地变更了阈值的情况下,在距离判断部17b对观测部位的深度与阈值进行了比较时,观测部位的深度会超过阈值,其结果,由扫描切换部17c将扫描方式切换为段扫描。
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不是想限定发明范围。这些实施方式可以以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实施,可以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各样的省略、置换和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包含在发明范围或主旨内,同样也包含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及其等价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超声波诊断装置,具备:
设定部,设定多个观测部位;
距离判断部,对所述多个观测部位中的至少一个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
扫描切换部,对扫描方式进行切换,使得在所述至少一个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低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进行第一扫描,在所述至少一个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超过所述阈值的情况下进行第二扫描,所述第一扫描是对所述多个观测部位的各个观测部位每进行1次收发就将观测部位加以更替地收发超声波,所述第二扫描是对所述多个观测部位中的至少一个观测部位多次收发超声波,并且对所述多个观测部位的各个观测部位更替地收发超声波;
图像生成部,基于由所述第一扫描或者所述第二扫描接收到的反射波数据,分别生成示出所述多个观测部位的各个观测部位中的移动速度随着时间经过而变化的多普勒频谱图像;以及
显示部,显示所述多普勒频谱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诊断装置,
所述距离判断部对所述多个观测部位中的至少2个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的合计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
所述扫描切换部对扫描方式进行切换,使得在所述至少2个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的合计低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一扫描,在所述至少2个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的合计超过所述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二扫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声波诊断装置,还具备:
测量值计算部,计算根据和所述多普勒频谱图像示出的移动速度而得到的测量值;和
测量值显示部,使显示部显示所述测量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声波诊断装置,
所述距离判断部基于诊断部位或者患者信息设定所述阈值,来进行所述深度的判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声波诊断装置,
在所述多普勒频谱图像的速度范围低于规定的速度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扫描切换部将扫描方式切换成进行所述第二扫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声波诊断装置,
所述扫描切换部检测所述多普勒频谱图像中是否产生了混叠,在检测出产生了混叠的情况下,将扫描方式切换成进行所述第二扫描。
7.一种超声波诊断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超声波诊断装置的控制部设定多个观测部位,
所述超声波诊断装置的控制部对所述多个观测部位中的至少一个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
所述超声波诊断装置的控制部对扫描方式进行切换,使得在所述至少一个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低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进行第一扫描,在所述至少一个观测部位在扫描线上的深度超过所述阈值的情况下进行第二扫描,所述第一扫描是对所述多个观测部位的各个观测部位每进行1次收发就将观测部位加以更替地收发超声波,所述第二扫描是对所述多个观测部位中的至少一个观测部位多次收发超声波,并且对所述多个观测部位的各个观测部位更替地收发超声波,
所述超声波诊断装置的控制部基于由所述第一扫描或者所述第二扫描接收到的反射波数据,分别生成示出所述多个观测部位的各个观测部位中的移动速度随着时间经过而变化的多普勒频谱图像,
所述超声波诊断装置的控制部使显示部显示所述多普勒频谱图像。
CN201180005225.0A 2010-12-16 2011-12-16 超声波诊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61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80797 2010-12-16
JP2010-280797 2010-12-16
PCT/JP2011/079245 WO2012081709A1 (ja) 2010-12-16 2011-12-16 超音波診断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6164A true CN102686164A (zh) 2012-09-19
CN102686164B CN102686164B (zh) 2015-03-11

Family

ID=46244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522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6164B (zh) 2010-12-16 2011-12-16 超声波诊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81855A1 (zh)
JP (1) JP2012139489A (zh)
CN (1) CN102686164B (zh)
WO (1) WO201208170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0680A (zh) * 2014-09-01 2016-03-09 三星麦迪森株式会社 超声诊断设备和操作该超声诊断设备的方法
CN107438408A (zh) * 2015-04-03 2017-12-05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血管识别的超声系统及方法
CN108472013A (zh) * 2016-01-22 2018-08-3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超声波观测装置、超声波观测装置的工作方法以及超声波观测装置的工作程序
CN112218586A (zh) * 2018-05-02 2021-01-12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超声筛查的系统和方法
CN112955076A (zh) * 2018-11-16 2021-06-11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基于多栅极多普勒信号的脉冲波多普勒信号随时间跟踪解剖结构的方法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25058B1 (ko) 2012-04-26 2018-12-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초음파 장치의 버튼의 기능을 버튼에 디스플레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084576B2 (en) * 2012-07-13 2015-07-21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Usa, Inc. Automatic doppler gate positioning in spectral doppler ultrasound imaging
JP6103857B2 (ja) * 2012-08-28 2017-03-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被検体情報取得装置、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471788B (zh) * 2012-12-14 2015-02-01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用於量測表面聲波觸控模塊的感應區尺寸的系統、處理裝置、與其量測方法
JP5684295B2 (ja) * 2013-01-08 2015-03-11 日立アロカ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超音波診断装置
CN103006272B (zh) * 2013-01-09 2014-12-03 东南大学 基于超声交织编程的速度分布测量方法
KR20150003560A (ko) 2013-07-01 2015-01-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의 모션 정보에 기초하여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ui)를 변경시키는 방법 및 장치
JP6274495B2 (ja) * 2013-10-25 2018-02-07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超音波診断装置
KR102462391B1 (ko) * 2015-01-29 2022-11-03 삼성메디슨 주식회사 초음파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JP6651810B2 (ja) * 2015-11-25 2020-02-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超音波画像診断装置
US10709421B2 (en) * 2016-02-10 2020-07-14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oration Ultrasound diagnostic apparatus
CN108882916B (zh) * 2016-09-30 2022-06-10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超声血流的参数显示方法及其超声成像系统
US10918357B2 (en) * 2017-06-30 2021-02-1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omatically determining an anatomical measurement of ultrasound images
TWI640301B (zh) * 2017-10-31 2018-11-1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具適應性溢滿與增益控制之超音波系統及其方法
US11284865B2 (en) * 2017-12-12 2022-03-29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oration Ultrasonic diagnost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
US11627932B2 (en) * 2018-08-07 2023-04-18 Bfly Operation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ultrasound imaging of lungs
WO2020110500A1 (ja) * 2018-11-30 2020-06-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超音波診断装置および超音波診断装置の制御方法
JP7334494B2 (ja) 2019-06-25 2023-08-2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超音波診断装置、超音波診断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超音波診断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3768542B (zh) * 2020-06-10 2022-11-08 无锡祥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声血流成像装置及超声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8146A (en) * 1989-09-08 1992-01-0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Ultrasonic diagnosis apparatus
JPH0473053A (ja) * 1990-07-16 1992-03-09 Toshiba Corp 超音波診断装置
JPH067352A (ja) * 1992-06-29 1994-01-18 Hitachi Medical Corp 超音波ドプラ装置
JP2003339710A (ja) * 2002-05-23 2003-12-02 Aloka Co Ltd 超音波診断装置
JP2005102718A (ja) * 2003-09-26 2005-04-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超音波診断装置
CN1762307A (zh) * 2004-10-22 2006-04-26 株式会社东芝 超声波诊断装置和超声波诊断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8694A (en) * 1987-10-28 1989-12-19 Quantum Medical Systems, Inc. Ultrasound imaging system for relatively low-velocity blood flow at relatively high frame rates
US5188113A (en) * 1990-04-04 1993-02-2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Ultrasonic diagnosis apparatus
US5501223A (en) * 1994-11-23 1996-03-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ynamic firing sequence for ultrasound imaging apparatus
US6508766B2 (en) * 2000-01-20 2003-01-2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Ultrasound diagnostic apparatus
US6450959B1 (en) * 2000-03-23 2002-09-17 Ge Medical Systems Global Technology Company Ultrasound B-mode and doppler flow imaging
EP1798573A3 (en) * 2005-12-16 2009-09-09 Medison Co., Ltd. Ultrasound diagnosti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doppler spectrum images of multiple sample volumes
US9398898B2 (en) * 2011-02-23 2016-07-26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Usa, Inc. Multiple beam spectral doppler in medical diagnostic ultrasound imagi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8146A (en) * 1989-09-08 1992-01-0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Ultrasonic diagnosis apparatus
JPH0473053A (ja) * 1990-07-16 1992-03-09 Toshiba Corp 超音波診断装置
JPH067352A (ja) * 1992-06-29 1994-01-18 Hitachi Medical Corp 超音波ドプラ装置
JP2003339710A (ja) * 2002-05-23 2003-12-02 Aloka Co Ltd 超音波診断装置
JP2005102718A (ja) * 2003-09-26 2005-04-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超音波診断装置
CN1762307A (zh) * 2004-10-22 2006-04-26 株式会社东芝 超声波诊断装置和超声波诊断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0680A (zh) * 2014-09-01 2016-03-09 三星麦迪森株式会社 超声诊断设备和操作该超声诊断设备的方法
US10743835B2 (en) 2014-09-01 2020-08-18 Samsung Medison Co., Ltd. Ultrasound diagnosis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05380680B (zh) * 2014-09-01 2021-04-06 三星麦迪森株式会社 超声诊断设备和操作该超声诊断设备的方法
CN107438408A (zh) * 2015-04-03 2017-12-05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血管识别的超声系统及方法
CN107438408B (zh) * 2015-04-03 2021-03-26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血管识别的超声系统及方法
CN108472013A (zh) * 2016-01-22 2018-08-3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超声波观测装置、超声波观测装置的工作方法以及超声波观测装置的工作程序
CN112218586A (zh) * 2018-05-02 2021-01-12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超声筛查的系统和方法
CN112955076A (zh) * 2018-11-16 2021-06-11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基于多栅极多普勒信号的脉冲波多普勒信号随时间跟踪解剖结构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6164B (zh) 2015-03-11
WO2012081709A1 (ja) 2012-06-21
JP2012139489A (ja) 2012-07-26
US20130281855A1 (en) 2013-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6164B (zh) 超声波诊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7871379B2 (en) Ultrasonic diagnost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ltrasonic measurement
CN101933817B (zh) 超声波诊断装置及诊断参数测量控制方法
CN103648400B (zh) 超声波诊断装置以及方法
CN103169500B (zh) 超声波诊断装置、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以及医用图像处理方法
US10959704B2 (en) Ultrasonic diagnostic apparatus,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8894579B2 (en) Ultrasonic diagnostic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of ultrasonic diagnostic apparatus
US20120259225A1 (en) Ultrasound diagnostic apparatus and ultrasound image producing method
JP2007319540A (ja) 超音波ドプラ診断装置及び超音波ドプラ診断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EP2589342A1 (en) Ultrasound diagnosis device and ultrasound diagnosis method
CN103126724A (zh) 超声波诊断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EP3338642B1 (en) Ult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lt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US20110092819A1 (en) Ultrasonic diagnosis apparatus and ultrasoinc data acquisition method
JP6214974B2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7304937B2 (ja) 脈波伝播速度測定を実行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EP3338643B1 (en) Ult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lt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CN104349719A (zh) 超声波诊断装置及数据处理方法
EP4008269A1 (en) Analysing ultrasound image data of the rectus abdominis muscles
US1110984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multaneously presenting doppler signals of a multi-gated doppler signal corresponding with different anatomical structures
EP4299010A1 (en) Obtaining ultrasound images of a moving organ
EP4108179A1 (en) Ultrasou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 valsalva manoeuvre
EP4255308B1 (en) Analysing ultrasound image data of the rectus abdominis muscles
JP5650430B2 (ja) カラーmモード映像および輝度mモード映像を提供する超音波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EP4014884A1 (en) Apparatus for use in analysing an ultrasound image of a subject
WO2024002778A1 (en) Obtaining ultrasound images of a moving orga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28

Address after: Japan Tochigi

Patentee after: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

Termination date: 2016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