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4573A - 使感应电动机停止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感应电动机停止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4573A
CN102684573A CN2012101201545A CN201210120154A CN102684573A CN 102684573 A CN102684573 A CN 102684573A CN 2012101201545 A CN2012101201545 A CN 2012101201545A CN 201210120154 A CN201210120154 A CN 201210120154A CN 102684573 A CN102684573 A CN 1026845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shaft current
frequency
current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201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4573B (zh
Inventor
金光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S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S Industrial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S Industrial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S Industrial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84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4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4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45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3/00Arrangement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electric motors,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 H02P3/06Arrangement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electric motors,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an individual dynamo-electric motor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
    • H02P3/18Arrangement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electric motors,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an individual dynamo-electric motor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an ac m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36Arrangements for braking or slowing; Four quadrant control

Abstract

提供一种使感应电动机停止的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频率指令单元,其用于相应于所述感应电动机的转速指令产生操作频率;q轴和d轴V/F转换器,其用于输出与所产生的操作频率成比例的第一q轴电压(Vq1)和与0频率成比例的第一d轴电压(Vd1);q轴PI电流控制器,其用于在所述操作频率达到停止频率时输出用于停止感应电动机的第二q轴电压(Vq2);d轴PI电流控制器,其用于在所述操作频率达到所述停止频率时输出用于停止感应电动机的第二d轴电压(Vd2);以及选择单元,其用于根据由所述频率指令单元所产生的所述操作频率来选择并输出所述第一q轴和d轴电压(Vq1和Vd1)或所述第二q轴和d轴电压(Vq2和Vd2)。

Description

使感应电动机停止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使感应电动机停止的装置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稳定地使感应电动机停止而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不发生剧烈变化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几种使旋转的感应电动机停止的方法。
使感应电动机停止的几种方法包括:当使用逆变器(inverter)驱动(加速或减速)感应电动机时,降低由逆变器施加给感应电动机的频率的方法;将DC电流施加给感应电动机的方法;以及在增加感应电动机的定子中产生的磁通量密度的同时减小频率的方法。
如果更详细地加以说明的话,使感应电动机停止的现有方法之一是在预定时间内降低由逆变器施加给感应电动机的频率。
该方法利用了下述原理。即,当施加给定子的频率的转换量小于旋转感应电动机的转速时,感应电动机的转差率(slip)变为负值(-),因此,感应电动机由于其中的停止转矩而减速。
然而,根据这种方法,转子在旋转中的动能返回到逆变器的DC环节电容器,因此,DC环节的电压增加到危险电平。
此外,使感应电动机停止的另一种方法是将DC电流施加到感应电动机的定子。该方法利用了下述原理。即,当DC电流施加到感应电动机的定子时,由于DC电流在定子中流动而在空间上产生固定磁通量。此刻,一旦产生磁通量,则在转子中感应出电流,并且由于该感应出的电流而产生停止转矩。
即,当感应电动机在以预定速度运行后通过使用逆变器而被停止时,由于负荷的强大惯性,即使输出频率达到大约0Hz,感应电动机也会旋转而不会停止,因此,为了使感应电动机停止,而将DC电流施加到感应电动机的定子。
即,逆变器在以预定频率驱动感应电动机之后,为了使感应电动机停止而减小了输出频率。此刻,如果减小的输出频率达到停止频率,则为了施加预定的DC电流,逆变器施加预定的DC电流以将电压/频率(V/F)驱动控制模式改变为比例积分(PI)电流控制模式,从而使用电流控制器的d轴和q轴输出。
然而,如图1所示,如果在使感应电动机停止期间将V/F驱动控制模式改变为PI电流控制模式,则输出电压和电流会发生剧烈变化,由此,感应电动机的停止转矩会被剧烈改变,从而使停止性能恶化。
发明内容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使用新方法来使感应电动机停止的装置及其停止方法。
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通过在停止感应电动机期间减小输出电压及其波动宽度而平滑地停止感应电动机的装置及其停止方法。
在一实施例中,用于使感应电动机停止的装置包括:频率指令单元,其用于相应于感应电动机的转速指令而产生操作频率;q轴和d轴V/F转换器,其用于输出与所产生的操作频率成比例的第一q轴电压Vq1和与0频率成比例的第一d轴电压Vd1;q轴PI电流控制器,其用于在操作频率达到停止频率时输出用于停止感应电动机的第二q轴电压Vq2;d轴PI电流控制器,其用于在操作频率达到停止频率时输出用于停止感应电动机的第二d轴电压Vd2;以及选择单元,其用于根据由频率指令单元产生的操作频率来选择并输出第一q轴和d轴电压Vq1和Vd1或第二q轴和d轴电压Vq2和Vd2。如果操作频率相当于驱动频率,则选择单元选择第一q轴和d轴电压Vq1和Vd1,而当操作频率达到停止频率时,选择单元选择第二q轴和d轴电压Vq2和Vd2。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使感应电动机停止的方法包括:基于与操作频率成比例的第一q轴电压Vq1和与0频率成比率的第一d轴电压Vd1驱动感应电动机;判定操作频率是否达到停止频率;当操作频率达到停止频率时顺序地输出多个q轴电流指令模型和d轴电流指令模型;以及通过使用第二q轴电压Vq2和第二d轴电压Vd2相应于多个顺序输出的q轴和d轴电流指令模型而使感应电动机停止。
在下述附图和说明书中提出了一个以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其他特征将通过说明书和附图以及通过权利要求而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停止模式中电流变化和电压变化的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使感应电动机停止的装置的构造的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停止模式中的电流变化和电压变化的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感应电动机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使感应电动机停止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描述所提出的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会参照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详细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并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将会很容易的提出增加、改变以及删除另一个元件的其他实施例。
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是在考虑到本发明的功能时从现有广泛使用的一般术语中选择出的,但是可以根据本发明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例或者新技术的出现而发生改变。此外,在某些情况中,可能存在申请人任意选择的术语,在这种情况中,其含义将在下文描述。因此,应该基于术语所具有的基本含义和整个说明书的内容,而不是术语的简单名称来解释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
即,在下面的描述中,“包括”的含义不排除所列项之外的其他元件或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停止感应电动机时,在停止感应电动机之前所输出的最终电压被设定为用于使感应电动机停止的初始值,因此,顺序地产生多个电流指令模型,以逐渐地增加用于使感应电动机停止的最终电流指令值。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防止了在感应电动机停止期间所发生的剧烈电流变化和电压变化,从而使感应电动机平滑地停止,而不会发生脉动或感应电动机反向旋转然后才停止的现象。
图2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感应电动机的停止装置的构造的结构图。
参照图2,感应操作器的停止装置包括三相电源10、整流单元20、PWM电压产生单元30、感应电动机40和逆变器50。
此外,逆变器50可以包括频率指令单元51、q轴V/F模型产生单元52、选择单元53、两相三相电压转换单元54、PWM产生单元55、d轴PI控制器积分初始值设定单元56、q轴PI控制器积分初始值设定单元57、DC停止量指令单元58、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q轴PI电流控制器60、d轴PI电流控制器61、电流检测单元62、以及三相两相电流转换单元63。
在下文中,将会更加详细地描述具有上述构造的感应电动机的停止装置。
三相电源10提供三相AC电力来驱动感应电动机40。
整流单元20接收由三相电源10提供的三相AC电力,从而将所接收到的由三相电源10输入的三相AC电力转换为DC电力。
PWM电压产生单元30接收由整流单元20提供的DC电力,然后相应于由逆变器50产生的PWM信号而产生PWM电压。
PWM是脉冲宽度调制的首字母缩写。即,PWM电压产生单元30接收由逆变器50提供的PWM信号,因而通过使用电力开关装置相应于所接收到的PWM信号而产生PWM电压。
感应电动机40通过由PWM电压产生单元30所提供的PWM电压产生旋转电力(rotation power)。
逆变器50产生用于驱动感应电动机40的PWM信号。
在下文中,将会更加详细地描述逆变器50的构造和操作。
频率指令单元51相应于转速指令产生操作频率f。
V/F模型产生单元52产生与由频率指令单元51产生的操作频率f成比例的第一q轴电压Vq1。即,V/F模型产生单元52产生与由频率指令单元51产生的操作频率f成比例的第一q轴电压Vq1。
由V/F模型产生单元52输出的第一q轴电压Vq1被输入到选择单元53的一端。
此刻,V/F模型产生单元52是用于产生第一q轴电压Vq1的q轴V/F模型产生单元(未示出)。此刻,V/F模型产生单元52还可以包括用于产生与0频率成比例的第一d轴电压Vd1的d轴V/F模型产生单元(未示出)。因此,由V/F模型产生单元52所产生的第一q轴电压Vq1和第一d轴电压Vd1被输入到选择单元53的一端。
因此,与操作频率f成比例的第一q轴电压Vq1和与0频率成比例的第一d轴电压Vd1被输入到选择单元53。
当感应电动机40的电流驱动模式是V/F控制模式时,选择单元53选择并输出由V/F模型所输出的第一q轴电压Vq1和第一d轴电压Vd1。
此外,选择单元53在PI电流控制模式(即,驱动模式)中执行切换操作,从而选择并输出q轴PI电流控制器60和d轴PI电流控制器61的输出信号。
此刻,可以根据由频率指令单元51所产生的操作频率f来区分V/F控制模式和PI电流控制模式。
即,操作频率f包括用于区分正常驱动感应电动机的驱动频率和使感应电动机停止的停止频率的断点。即,如果操作频率f高于断点,则其是用于正常驱动感应电动机的驱动频率。此刻,如果操作频率f减小并达到断点,则减小后的操作频率f是用于使感应电动机停止的停止频率。
因此,操作频率包括用于使感应电动机停止的停止频率的断点。因此,如果所产生的操作频率f高于停止频率,则选择单元53选择V/F模型产生单元52的输出信号。此外,与之不同的是,如果操作频率f达到停止频率,则选择单远53选择q轴PI电流控制器60和d轴PI电流控制器61的输出信号。
两相三相电压转换单元54将由选择单元53所选择并输出的q轴电压Vq和d轴电压Vd转换为三相电压Va、Vb、Vc。
PWM产生单元55接收由两相三相电压转换单元54所转换的三相电压Va、Vb和Vc,然后根据三相电压Va、Vb和Vc将指令值转换为PWM信号。
而且,由PWM产生单元所转换的PWM信号被输入到PWM电压产生单元30。
d轴PI控制器积分初始值设定单元56设定将施加到d轴PI电流控制器61的积分器的初始值。
而且,q轴PI控制器积分初始值设定单元57设定将施加到q轴PI电流控制器60的积分器的初始值。
即,如果操作频率f达到停止频率,则选择单元53选择q轴PI电流控制器60的输出信号Vq2和d轴PI电流控制器61的输出信号Vd2。
即,如果操作频率f相当于驱动频率,则选择单元53选择由V/F模型产生单元52所输出的第一q轴电压Vq1和第一d轴电压Vd1。但是,如果操作频率f达到停止频率,则选择单元53选择由q轴PI电流控制器60所输出的输出信号Vq2和由d轴PI电流控制器61所输出的第二d轴电压Vd2。
但是,此刻,第二q轴电压Vq2和第二d轴电压Vd2的电平以及第一q轴电压Vq1和第一d轴电压Vd1的电平具有预定的差值。因此,如果在模式改变(例如,V/F控制模式变为PI电流控制模式)之后选择第二q轴电压Vq2和第二d轴电压Vd2,则会发生剧烈的电压变化。
因此,d轴PI控制器积分初始值设定单元56和q轴PI控制器积分初始值设定单元57设定将施加给q轴PI电流控制器60和d轴PI电流控制器61的初始值,从而防止发生电压变化。
尤其优选地,d轴PI控制器积分初始值设定单元56检测操作频率f达到停止频率时产生的第一d轴电压Vd1,并相应地,将第一d轴电压Vd1设定为d轴PI电流控制器61的积分初始值。
而且,q轴PI控制器积分初始值设定单元57检测操作频率f达到停止频率时产生的第一q轴电压Vq1,并相应地,将第一q轴电压Vq1设定为q轴PI电流控制器60的积分初始值。
通过使用由q轴PI控制器积分初始值设定单元57所设定的初始值,q轴PI电流控制器60产生第二q轴电压Vq2。通过使用由d轴PI控制器积分初始值设定单元56所设定的初始值,d轴PI电流控制器61产生第二d轴电压Vd2。
即,当V/F控制模式变为PI电流控制模式时,在模式改变时的时刻的第一q轴电压Vq1被设定为初始值以输出第二q轴电压Vq2。
而且,在模式改变时的时刻的第一d轴电压Vd1被设定为初始值以输出第二d轴电压Vd2。
因此,本实施例防止了在模式改变时的时刻发生的不连续电压输出。
当操作频率f达到停止频率时,DC停止量指令单元58产生用于进入到PI电流控制模式的最终电流目标值IRef。
通过使用由DC停止量指令单元58所产生的最终电流目标值IRef,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计算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和最终d轴电流目标值Id_Ref。
此外,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可以顺序地产生多个q轴电流指令模型,从而通过所计算出的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来驱动q轴PI电流控制器60。
此外,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可以顺序地产生多个d轴电流指令模型,从而通过所计算出的最终d轴电流目标值Id_Ref来驱动d轴PI电流控制器61。
此刻,可以通过下述公式1和公式2计算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和最终d轴电流目标值Id_Ref:
[公式1]
I q _ Ref = IRef × Iq 1 Iq 1 2 + Id 1 2
[公式2]
I d _ Ref = IRef × Iq 1 Iq 1 2 + Id 1 2
Iq1是通过三相两相电流转换单元63所输出的q轴电流Iq,而Id1是通过三相两相电流转换单元63所输出的d轴电流Id。
此外,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和最终d轴电流目标值Id_Ref的组合电流通过下述公式3变成最终电流目标值IRef:
[公式3]
Iq _ Re f 2 + Id _ Re f 2 = IRef
首先,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相应于模式改变时的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而产生多个q轴电流指令模型。
根据现有技术,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相应于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仅产生一个特定的q轴电流指令模型。但是,当从开始产生相应于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的q轴电流指令模型时,在输入到q轴PI电流控制器60的q轴电流中产生了剧烈变化。
因此,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在产生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之前,相应于小于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的多个q轴电流目标值而产生q轴电流指令模型,并因此,最后相应于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而产生q轴电流指令模型。
此外,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在产生最终d轴电流目标值Id_Ref之前,相应于小于最终d轴电流目标值Id_Ref的多个d轴电流目标值而产生d轴电流指令模型,并相应地,最后相应于最终d轴电流目标值Id_Ref而产生d轴电流指令模型。
此刻,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确定多个q轴电流目标值和多个d轴电流目标值中的每一个,多个q轴电流目标值和多个d轴电流目标值根据目前施加到感应电动机40的电流而产生。
即,电流检测单元62检测提供给感应电动机40的三相电流Ia、Ib和Ic,并且三相两相电流转换单元63将所检测到的三相电流Ia、Ib和Ic转换为两相电流Iq和Id。
此后,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通过使用转换后的两相电流Iq和Id的q轴电流Iq而产生q轴电流指令模型,并且通过使用d轴电流Id产生d轴电流指令模型。
即,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将q轴电流Iq与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进行比较,并相应地,如果在两个电流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值,则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相应于位于q轴电流Iq与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之间的特定q轴电流而产生电流指令模型。
此外,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可以通过重复执行上述相同操作,而连续地产生位于q轴电流Iq与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之间的特定q轴电流的q轴电流指令模型。而且,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最后相应于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而产生q轴电流指令模型。
即,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产生与目前提供给感应电动机40的q轴电流Iq相比没有很大差值并且高于q轴电流Iq的q轴电流指令模型,并相应地,随着q轴电流根据所产生的q轴指令模型增加,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最后相应于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而产生q轴电流指令模型。
如上所述,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在相应于最终d轴电流目标值Id_Ref产生d轴电流指令模型之前,首先根据当前d轴电流Id产生特定的d轴电流指令模型,并因此,随着所产生的特定d轴电流指令模型的增加,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最后相应于最终d轴电流目标值Id_Ref而产生d轴电流指令模型。
例如,如果当前q轴电流Iq是1,而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是5,则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顺序地产生相应于2(q轴电流)的q轴电流指令模型、相应于3的q轴电流指令模型以及相应于4的q轴电流指令模型,并且相应地,最后产生相应于5的q轴电流指令模型。
如上所述,如果当前d轴电流Id是1,而最终d轴电流目标值Iq_Ref是5,则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顺序地产生相应于2(d轴电流)的d轴电流指令模型、相应于3的d轴电流指令模型以及相应于4的d轴电流指令模型,并且相应地,最后产生相应于5的d轴电流指令模型。
q轴PI电流控制器60控制q轴电流值以跟随根据所产生的q轴电流指令模型的q轴电流值。
此外,d轴PI电流控制器61控制d轴电流值以跟随根据所产生的d轴电流指令模型的d轴电流值。
即,根据实施例,当感应电动机40运行在V/F控制模式下的同时DC停止操作开始时,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顺序地产生多个q轴电流指令模型和多个d轴电流指令模型,以逐渐地跟随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和最终d轴电流目标值Id_Ref(即,从而防止q轴电流和d轴电流的剧烈变化)。
而且,为了一开始防止由q轴PI电流控制器60和d轴PI电流控制器61所输出的第二q轴电压Vq2和第二d轴电压Vd2的剧烈变化,通过使用第一q轴电压Vq1和第一d轴电压Vd1来设定q轴PI电流控制器60和d轴PI电流控制器61的积分器初始值。
图3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停止模式中的电流和电压变化的视图。
参照图3,其证实了在感应电动机40通过感应电动机的停止装置开始停止时的时刻产生的q轴电压和d轴电压,其变化小于现有技术的q轴电压和d轴电压。
此外,本实施例降低了根据q轴电流和d轴电流的变化的斜率,从而可以防止剧烈的电流变化。
图4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驱动感应电动机的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示出了根据实施利的使感应电动机停止的方法的流程图。
在下文中,图4和图5与图2相结合进行说明。
参照图4,在操作步骤S100中,频率指令单元51首先相应于转速指令产生操作频率f。此刻,操作频率f是指用于驱动感应电动机40的频率。
一旦产生操作频率f,则在操作步骤S110中V/F模型产生单元52产生与所产生的操作频率f成比例的第一q轴电压Vq1。此外,V/F模型产生单元52产生与0频率成比例的第一d轴电压Vd1。
此后,在操作步骤S120中,两相三相电压转化单元54将所产生的第一q轴电压Vq1和第一d轴电压Vd1转换为三相电压。即,两相三相电压转换单元54将两相电压Vq1和Vd1转换为三相电压Va、Vb和Vc。
在操作步骤S130中,PWM产生单元55相应于三相电压Va、Vb和Vc输出PWM信号。即,PWM产生单元55相应于三相电压Va、Vb和Vc中的每一个而产生并输出PWM信号。
在操作步骤S140中,通过使用由整流单元20所整流的电力和所产生的PWM信号,PWM产生单元55产生用于驱动感应电动机40的PWM电压信号,从而在操作步骤150中,感应电动机40通过所产生的PWM电压信号产生旋转电力。
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一般V/F控制模式的流程图。
在下文中,将说明V/F控制模式变为PI电流控制模式的情况。
参照图5,在操作步骤S200中,选择单元53周期性地检查所产生的操作频率f。
而且,在操作步骤S210中,选择单元53判定操作频率f是否达到停止频率。即,当操作频率f连续减小时,判定减小后的操作频率f是否等于或小于停止频率。
基于操作步骤S210中的判定结果,如果操作频率f达到停止频率,则选择单元53停止选择第一q轴电压Vq1和第一d轴电压Vd1。然后,选择单元53选择由q轴PI电流控制器60和d轴PI电流控制器61所输出的第二q轴电压Vq2和第二d轴电压Vd2。
此刻,在选择单元53进行操作之前,在操作步骤S220中,d轴PI控制器积分初始值设定单元56确认在操作频率f达到停止频率时的时刻所输出的第一d轴电压Vd1,并且q轴PI控制器积分初始值设定单元57确认第一q轴电压Vq1。
而且,d轴PI控制器积分初始值设定单元56将所确认的第一d轴电压Vd1设定为d轴PI电流控制器61的积分初始值。
而且,在操作步骤S230中,q轴PI控制器积分初始值设定单元57将所确认的第一q轴电压Vq1设定为q轴PI电流控制器60的积分初始值。
即,d轴PI控制器积分初始值设定单元56和q轴PI控制器积分初始值设定单元57将在模式改变时的时刻输出的第一q轴电压Vq1和第一d轴电压Vd1设定为第二q轴电压Vq2和第二d轴电压Vd2。
因此,在操作步骤S240中,根据所输出的第二q轴电压Vq2和第二d轴电压Vd2使用PWM电压来驱动感应电动机40。
此后,在操作步骤S250中,DC停止量指令单元58产生用于进入PI电流控制模式的最终电流目标值IRef,并相应地,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通过使用最终电流目标值IRef计算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和最终d轴电流目标值Id_Ref。
在操作步骤S260中,电流检测单元62检测和输出提供给感应电动机40的三相电流Ia、Ib和Ic,并且三相两相电流转换单元63将所检测到的三相电流Ia、Ib和Ic转换为两相电流Iq和Id,然后将两相电流Iq和Id输出到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
而且,在操作步骤S270中,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产生多个q轴电流指令模型和多个d轴电流指令模型,以允许所检测到的两相电流逐渐跟随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和最终d轴电流目标值。
即,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根据高于在第一时刻所检测到的q轴电流Iq的电流值而产生q轴电流指令模型。此外,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根据高于在第二时刻(第二时刻在第一时刻之后)所检测到的q轴电流的电流值而产生q轴电流指令模型。此外,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根据高于在第N时刻所检测到的q轴电流的电流值而产生q轴电流指令模型。
此刻,在第N时刻所产生的电流值可以相当于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
即,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包括当前q轴电流和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之间的多次操作,并相应地,相应于每次操作的q轴电流而产生q轴电流指令模型。
而且,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通过上述方法相应于d轴电流顺序地产生多个d轴电流指令模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使感应电动机停止时,在停止感应电动机之前所输出的最终电压被设定为用于使感应电动机停止的初始值,并相应地,为了逐渐增加用于使感应电动机停止的最终电流指令值而顺序地产生多个电流指令模型。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防止了在感应电动机停止期间发生的剧烈电流和电压变化,从而使感应电动机平滑地停止,而不会发生脉动或感应电动机反向旋转然后停止的现象。
而且,虽然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特定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形式和细节上可以作出各种变化。而且,在不偏离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或前景的情况下对这些变化的实施例进行理解。

Claims (15)

1.一种用于使感应电动机(40)停止的装置,包括:
频率指令单元,其用于相应于所述感应电动机(40)的转速指令产生操作频率;
电压/频率模型指令单元(52),其用于输出与所产生的操作频率成比例的第一q轴电压(Vq1)和与0频率成比例的第一d轴电压(Vd1);
q轴比例积分电流控制器(60),其用于在所述操作频率达到停止频率时输出用于停止所述感应电动机(40)的第二q轴电压(Vq2);
d轴比例积分电流控制器(61),其用于在所述操作频率达到所述停止频率时输出用于停止所述感应电动机(40)的第二d轴电压(Vd2);以及
选择单元(53),其用于根据由所述频率指令单元(51)所产生的所述操作频率来选择并输出所述第一q轴电压和第一d轴电压(Vq1和Vd1)或第二q轴电压和第二d轴电压(Vq2和Vd2),
其中,如果所述操作频率相当于驱动频率,则所述选择单元(53)选择所述第一q轴电压和第一d轴电压(Vq1和Vd1),而当所述操作频率达到所述停止频率时,所述选择单元(53)选择所述第二q轴电压和第二d轴电压(Vq2和Vd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q轴积分初始值设定单元(57),其用于通过使用在所述操作频率达到所述停止频率时的时刻所产生的所述第一q轴电压(Vq1)而设定q轴比例积分电流控制器(60)的积分初始值;以及
d轴积分初始值设定单元(56),其用于通过使用在所述操作频率达到所述停止频率时的时刻所产生的所述第一d轴电压(Vd1)而设定d轴比例积分电流控制器的积分初始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DC停止量指令单元58,当所述操作频率达到所述停止频率时,所述DC停止量指令单元58用于根据DC停止量产生最终电流目标值(IRef)。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通过使用所述最终电流目标值(IRef)计算将提供给所述q轴比例积分电流控制器(60)的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以及将提供给所述d轴比例积分电流控制器(61)的最终d轴电流目标值(Id_Ref)。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相应于所述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顺序地产生多个q轴电流指令模型,并且相应于所述最终d轴电流目标值(Id_Ref)顺序地产生多个d轴电流指令模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在由所述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所顺序产生的所述多个q轴电流指令模型中最后输出的q轴电流指令模型,相当于所述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以及
在多个顺序输出的d轴电流指令模型中最后输出的d轴电流指令模型,相当于所述最终d轴电流目标值(Id_Ref)。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三相电流检测器(62),其用于检测提供给所述感应电动机(40)的三相电流(Ia,Ib和Ic);以及
三相两相电流转换单元(63),其用于将由所述三相电流检测器(62)所检测的三相电流(Ia,Ib和Ic)转换为两相q轴电流(Iq)和d轴电流(Id)。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d-q轴电流指令产生单元(59)相应于所述q轴电流(Iq)和所述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之间的多个q轴电流而顺序地产生q轴电流指令模型,并且相应于所述d轴电流(Id)和所述最终d轴电流目标值(Id_Ref)之间的多个d轴电流而顺序地产生d轴电流指令模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产生所述多个q轴电流指令模型的所述q轴电流逐渐地增加,以最后等于所述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并且
用于产生所述多个d轴电流指令模型的所述d轴电流逐渐地增加,以最后等于所述最终d轴电流目标值(Id_Ref)。
10.一种使感应电动机停止的方法,包括:
基于与操作频率成比例的第一q轴电压(Vq1)和与0频率成比例的第一d轴电压(Vd1)驱动所述感应电动机;
判定所述操作频率是否达到停止频率;
当所述操作频率达到所述停止频率时顺序地输出多个q轴电流指令模型和d轴电流指令模型;以及
通过使用第二q轴电压(Vq2)和第二d轴电压(Vd2)相应于多个顺序输出的q轴电流指令模型和d轴电流指令模型而使所述感应电动机停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使用在所述操作频率达到所述停止频率时的时刻所输出的所述第一q轴电压(Vq1)和所述第一d轴电压(Vd1)而初始输出第二q轴电压(Vq2)和第二d轴电压(Vd2)。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操作频率达到所述停止频率时,通过使用根据DC停止量的最终电流目标值(IRef)来计算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和最终d轴电流目标值(Id_Ref)。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顺序地输出多个q轴电流指令模型和d轴电流指令模型包括:
相应于位于根据所述初始输出的第二q轴电压(Vq2)的第一q轴电流和所述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之间的多个q轴电流而顺序地产生q轴电流指令模型;并且
相应于位于根据所述初始输出的第二d轴电压(Vd2)的第一d轴电流和所述最终d轴电流目标值(Id_Ref)之间的多个d轴电流而顺序地产生d轴电流指令模型。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顺序产生的q轴电流指令模型中的所最后输出的q轴电流指令模型,相当于所述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并且
在所述顺序产生的d轴电流指令模型中的所述最后输出的d轴电流指令模型,相当于所述最终d轴电流目标值(Id_Ref)。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顺序产生q轴电流指令模型包括:将所述第一q轴电流和所述最终q轴电流目标值(Iq_Ref)之间的间隔划分为多个间隔,并相应地,通过使用相应于所述多个间隔中的每一个间隔的q轴电流而顺序地产生q轴电流指令模型;以及
所述产生d轴电流指令模型包括:将所述第一d轴电流和所述最终d轴电流目标值(Id Ref)之间的间隔划分为多个间隔,并相应地,通过使用相应于所述多个间隔中的每一个间隔的d轴电流而顺序地产生d轴电流指令模型。
CN201210120154.5A 2011-03-08 2012-03-08 使感应电动机停止的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26845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020662 2011-03-08
KR1020110020662A KR101190360B1 (ko) 2011-03-08 2011-03-08 유도 전동기의 제동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4573A true CN102684573A (zh) 2012-09-19
CN102684573B CN102684573B (zh) 2015-12-02

Family

ID=45976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20154.5A Active CN102684573B (zh) 2011-03-08 2012-03-08 使感应电动机停止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64898B2 (zh)
EP (1) EP2498393B1 (zh)
KR (1) KR101190360B1 (zh)
CN (1) CN102684573B (zh)
ES (1) ES2834433T3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4370A (zh) * 2015-12-21 2016-05-25 江苏金冠停车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带制动器监测的立体车库变频调速控制系统
CN107005191A (zh) * 2016-06-17 2017-08-01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使电动机稳定地停止的装置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60098B2 (en) * 2011-04-01 2014-06-2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ensorless motor control
JP5309232B2 (ja) * 2012-02-01 2013-10-09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変調方式の選択部を有するモータ駆動用のpwm整流器
JP6539538B2 (ja) * 2015-08-11 2019-07-03 東洋電機製造株式会社 電気車制御装置
JP6449129B2 (ja) * 2015-10-14 2019-01-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力変換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7474A (zh) * 1997-07-22 1999-02-10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器
JP2002102585A (ja) * 2000-10-02 2002-04-09 Lg Electronics Inc 洗濯パターン判定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KR20020061371A (ko) * 2001-01-16 2002-07-24 엘지산전 주식회사 다기능 하이브리드 개폐기
CN1609329A (zh) * 2003-10-23 2005-04-27 Lg电子株式会社 洗衣机及其洗涤循环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06637A (ko) 2004-07-16 2006-01-19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유도 전동기를 정지시키는 장치 및 방법
JP4800861B2 (ja) * 2006-06-21 2011-10-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交流回転機の制御装置
WO2008001445A1 (fr) * 2006-06-29 2008-01-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machine rotation à courant alternatif
EP2048772B1 (en) * 2006-07-24 2021-10-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Variable magnetic flux motor drive system
JP2008086129A (ja) * 2006-09-28 2008-04-10 Hitachi Ltd 交流電動機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定数測定装置
JP4592712B2 (ja) 2007-01-29 2010-12-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モータ制御装置
JP5294674B2 (ja) 2008-03-28 2013-09-18 Thk株式会社 モータの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7474A (zh) * 1997-07-22 1999-02-10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器
JP2002102585A (ja) * 2000-10-02 2002-04-09 Lg Electronics Inc 洗濯パターン判定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KR20020061371A (ko) * 2001-01-16 2002-07-24 엘지산전 주식회사 다기능 하이브리드 개폐기
CN1609329A (zh) * 2003-10-23 2005-04-27 Lg电子株式会社 洗衣机及其洗涤循环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4370A (zh) * 2015-12-21 2016-05-25 江苏金冠停车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带制动器监测的立体车库变频调速控制系统
CN105604370B (zh) * 2015-12-21 2017-09-12 江苏金冠停车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带制动器监测的立体车库变频调速控制系统
CN107005191A (zh) * 2016-06-17 2017-08-01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使电动机稳定地停止的装置和方法
CN107005191B (zh) * 2016-06-17 2019-10-11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使电动机稳定地停止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4573B (zh) 2015-12-02
US20120229058A1 (en) 2012-09-13
EP2498393A2 (en) 2012-09-12
EP2498393B1 (en) 2020-10-07
US8664898B2 (en) 2014-03-04
KR101190360B1 (ko) 2012-10-16
KR20120102474A (ko) 2012-09-18
ES2834433T3 (es) 2021-06-17
EP2498393A3 (en) 2018-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4573B (zh) 使感应电动机停止的装置及方法
JP4486654B2 (ja) 電動機制御システム、シリーズハイブリッド車両、電動機制御装置、及び電動機制御方法
CN101288222B (zh) 用于电动机驱动系统的控制设备和包括该控制设备的电动车辆
CN100486093C (zh) 风力发电用全功率型交直交变流器的控制结构
CN100557944C (zh) 交流电动机系统及控制方法、相关的电力转换装置
CN102653240B (zh) 电动汽车混合电池驱动系统
CN104079230A (zh) 异步电动机效率优化控制的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4935214B (zh) 航空三级式起动发电系统起动阶段励磁控制方法
CN103501146A (zh)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的换相转矩脉动抑制方法及系统
CN101691116B (zh) 内燃动车的加速度牵引控制方法
CN102299681A (zh) 电动机系统、电力变换装置及电力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534086A (zh) 基于cpld的电动车用开关磁阻电机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0291709A (zh) 逆变器装置以及电动车辆
He et al. Design and control of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drive for electric vehicles
CN201410893Y (zh) 健身电动自行车控制器
CN102045025A (zh) 一种机车牵引电动机冷却风机的控制系统
CN202806412U (zh) 电动汽车混合电池驱动系统
CN102107805B (zh) 电梯的速度控制装置以及速度控制方法
Subbarao et al. Design, control and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PI and ANFIS controllers for BLDC motor driven electric vehicles
Cheng et al. Adaptive variable angle control in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drives for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s
CN201317642Y (zh) 变频式电动葫芦
Xu et al. Unbalanced thrust control of multiple induction motors for traction system
CN109347402A (zh) 一种轮毂电机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Lin et al. Integrated driving and braking control unit for electric bikes
Chi-lan et al. Motor drive system design for electric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