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4347B - 电气机械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气机械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4347B
CN102684347B CN201210025605.7A CN201210025605A CN102684347B CN 102684347 B CN102684347 B CN 102684347B CN 201210025605 A CN201210025605 A CN 201210025605A CN 102684347 B CN102684347 B CN 1026843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tooth
wound
windings
ree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56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4347A (zh
Inventor
泷口隆一
广谷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875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3413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84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43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43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43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气机械及其制造方法,得到具有通过降低与电枢磁通势的高次谐波分量对应的绕组系数来能够降低起因于它们的转矩脉动的绕组的电气机械。电气机械由具有9n(n是1以上的整数)个齿的电枢以及具有8n或者10n个磁极的场磁极构成,其中,当用(/)表示卷绕在相同的所述齿的2个绕组、用U、V、W表示三相交流的各相、用+、-分别表示绕组极性的情况下,按照空间排列,对所述齿,按照(U1+/V4-)、(U21-/U22-)、(U3+/W5-)、(W1+/U4-)、(W21-/W22-)、(W3+/V5-)、(V1+/W4-)、(V21-/V22-)、(V3+/U5-)的顺序,或者重复该顺序来卷绕所述绕组。

Description

电气机械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电机等电气机械,涉及降低起因于电枢磁通势的高次谐波分量的转矩脉动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通过3相交流驱动的永久磁铁磁场形马达中,在绕组无通电时通过外部驱动使转子磁铁旋转时,在定子芯与转子之间产生齿槽转矩。一般,齿槽转矩针对转子的机械性的每1次旋转产生定子的突极磁极数M与永久磁铁磁极数P的最小公倍数的脉动,该齿槽转矩的大小与脉动的数量成反比例。因此,为了降低马达的齿槽转矩,多数情况下以定子的突极磁极数M与永久磁铁磁极数P的最小公倍数变大的方式决定构造。
另一方面,突极磁极数M与永久磁铁磁极数P的关系对马达的电枢绕组利用率(以下,称为绕组系数)也带来影响。一般,针对电枢磁通势的基波的绕组系数的提高牵涉到马达的输出提高,所以作为马达构造,多数情况下选择针对电枢磁通势的基波的绕组系数高的突极磁极数M和永久磁铁磁极数P的组合。
在永久磁铁磁极数P与突极磁极数M的关系为(2/3)M<P<(4/3)M、并且M=6n、并且P≤6n-2或者P≥6n+2(其中P是2的倍数、n是2以上的整数)的情况下,同时得到齿槽转矩降低效果和输出提高效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在永久磁铁磁极数P与突极磁极数M的关系为(2/3)M<P<(4/3)M、并且M=3m(其中m是2以上的奇数、M≠P)的情况下,同时得到齿槽转矩降低效果和输出提高效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436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9-1727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般,在旋转电机等电气机械的驱动时产生的电枢磁通势中,包含n次(n=2m+1,n≠3k,m以及k是1以上的整数)的奇数次谐波分量,起因于它们中的主要是第5、7、11、13、17、19次谐波,针对转子的机械性的每1次旋转,产生(6×f×P/2)次(f是1以上的整数)的转矩脉动。
因此,在电气机械中,无法降低起因于电枢磁通势的高次谐波分量的转矩脉动,在例如将电气机械用作电梯的卷扬机的情况下,存在转矩脉动影响乘坐感觉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电气机械及其制造方法,该电气机械具有通过降低与电枢磁通势的高次谐波分量对应的绕组系数,来能够降低起因于它们的转矩脉动的绕组。
本发明涉及的电气机械是在由具有9n(n是1以上的整数)个齿的电枢以及具有10n个磁极的场磁极构成的电气机械中,当用(/)表示卷绕在相同的所述齿的2个绕组、用U、V、W表示三相交流的各相、用+、-分别表示绕组极性的情况下,按照空间排列,对所述齿,按照(U1+/V4-)、(U21-/U22-)、(U3+/W5-)、(W1+/U4-)、(W21-/W22-)、(W3+/V5-)、(V1+/W4-)、(V21-/V22-)、(V3+/U5-)的顺序,或者重复该顺序,卷绕所述绕组。
根据本发明,电气机械由具有9n(n是1以上的整数)个齿的电枢以及具有10n个磁极的场磁极构成,当用(/)表示卷绕在相同的所述齿的2个绕组、用U、V、W表示三相交流的各相、用+、-分别表示绕组极性的情况下,按照空间排列,对所述齿,按照(U1+/V4-)、(U21-/U22-)、(U3+/W5-)、(W1+/U4-)、(W21-/W22-)、(W3+/V5-)、(V1+/W4-)、(V21-/V22-)、(V3+/U5-)的顺序,或者重复该顺序,卷绕所述绕组,所以能够降低针对电枢磁通势的高次谐波分量的绕组系数,能够降低起因于电枢磁通势的高次谐波分量的转矩脉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以及4的旋转电机的电枢以及场磁极直线状地展开的展开图。
图4是将在各齿上卷绕了单一的绕组的10极9齿的旋转电机的电枢以及场磁极直线状地展开的展开图。
图5是在各齿上以相同的匝数卷绕了单一的绕组的情况下在U相绕组中产生的感应电压的第5次、第13次谐波分量的矢量图。
图6是在各齿上以相同的匝数卷绕了单一的绕组的情况下在U相绕组中产生的感应电压的第7次、第11次谐波分量的矢量图。
图7是在实施方式1中的绕组构造中在U相绕组中产生的感应电压的第5次、第13次谐波分量的矢量图。
图8是在实施方式1中的绕组构造中在U相绕组中产生的感应电压的第7次、第11次谐波分量的矢量图。
图9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以及3的旋转电机的电枢以及场磁极直线状地展开的展开图。
图10是将在各齿上卷绕了单一的绕组的10极9齿的旋转电机的电枢以及场磁极直线状地展开的展开图。
图11是在各齿上以相同的匝数卷绕了单一的绕组的情况下在U相绕组中产生的感应电压的第5次、第13次谐波分量的矢量图。
图12是在各齿上以相同的匝数卷绕了单一的绕组的情况下在U相绕组中产生的感应电压的第7次、第11次谐波分量的矢量图。
图13是在实施方式2中的绕组构造中在U相绕组中产生的感应电压的第5次、第13次谐波分量的矢量图。
图14是在实施方式2中的绕组构造中在U相绕组中产生的感应电压的第7次、第11次谐波分量的矢量图。
图15是示出将各齿各自的合计匝数设为T、并变化了U5的匝数的情况下的针对基波以及第5次谐波、第7次谐波的分布绕组系数的曲线。
图16是示出以U21和U22、V21和V22、W21和W22各自的合计匝数为T的方式卷绕、并将在其他齿上卷绕的绕组的合计匝数设为0.889T、并变化了U5的匝数的情况下的、针对基波以及第5次谐波、第7次谐波的分布绕组系数的曲线。
图17是在实施方式4中在各相绕组中产生的感应电压矢量图。
图18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以及6的旋转电机的电枢以及场磁极直线状地展开的展开图。
图19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以及6的旋转电机的电枢以及场磁极直线状地展开的展开图。
图20是实施方式6中的U相线圈的连接图。
图21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绕组构造中的各绕组中产生的感应电压的一个例子的矢量图。
图22是绕组群U1-U21-U3以及绕组群U4-U22-U5中的感应电压的合成矢量的比较图。
(符号说明)
1:旋转电极;2:电枢;3:场磁极;4:场磁极铁芯;5:永久磁铁;6:齿;7:电枢铁芯;8:狭槽(slot);9:绕组;10:抽芯(coreback);11: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电气机械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气机械的结构的剖面图。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电气机械的例子,举出旋转电机。
在该旋转电机1中,隔着磁性空隙通过未图示的轴承等保持器相对地配置了电枢2和场磁极3。
场磁极3具有场磁极铁芯4和等间隔地固定于场磁极铁芯4的永久磁铁5。具有5对N极的永久磁铁5和S极的永久磁铁5,合计具有10个磁极。
电枢2具有:电枢铁芯7,形成有等间隔地配置的向磁性空隙长度方向突出的9个齿6;和绕组9,集中卷绕在该电枢铁芯7并且收容于狭槽8。另外,齿6由卷绕了通上三相交流的同相的电流的多个绕组9的齿6和/或卷绕了通上了不同相的电流的多个绕组9的齿6构成。
图3是为了详细示出绕组构造的一个例子而将旋转电机1的电枢2以及场磁极3直线状地展开后的剖面图。
在电枢2中朝向纸面从左侧向右配置了第1齿至第9齿,在第1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V4-的绕组9、在空隙11侧卷绕了U1+的绕组9、在第2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U21-的绕组9、在空隙11侧卷绕了U22-的绕组9、在第3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W5-的绕组9、在空隙11侧卷绕了U3+的绕组9、在第4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U4-的绕组9、在空隙11侧卷绕了W1+的绕组9、在第5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W21-的绕组9、在空隙11侧卷绕了W22-的绕组9、在第6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V5-的绕组9、在空隙11侧卷绕了W3+的绕组9、在第7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W4-的绕组9、在空隙11侧卷绕了V1+的绕组9、在第8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V21-的绕组9、在空隙11侧卷绕了V22-的绕组9、在第9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U5-的绕组9、在空隙11侧卷绕了V3+的绕组9。
此处,对各绕组9附加的记号“+”和记号“-”表示绕组极性互逆。另外,卷绕在同一齿的2个绕组9的配置顺序没有限制,也可以相逆地配置径向的位置。
另一方面,在对10极9齿的旋转电机1中的各齿以相同的匝数卷绕了单一的绕组9的情况下,如图4那样,对第1齿卷绕了U1+的绕组9、对第2齿卷绕了U2-的绕组9、对第3齿卷绕了U3+的绕组9、对第4齿卷绕了W1+的绕组9、对第5齿卷绕了W2-的绕组9、对第6齿卷绕了W3+的绕组9、对第7齿卷绕了V1+的绕组9、对第8齿卷绕了V2-的绕组9、对第9齿卷绕了V3+的绕组9。其中,U+和U-表示绕组极性互逆。
在对各齿以相同的匝数卷绕了单一的绕组9的情况下的绕组构造的分布绕组系数是,针对基波为约0.9598、针对第5次谐波为约0.2176、针对第7次谐波为约0.1774。如果用矢量图来表示这些绕组中产生的高次谐波感应电压,则关于第5次如图5所示,关于第7次如图6所示。另外,关于第11次谐波、第13次谐波的分布绕组系数,分别等于第7次谐波、第5次谐波的分布绕组系数,关于第17次谐波、第19次谐波的分布绕组系数,等于基波的分布绕组系数。
图5或者图6的虚线的圆周方向角度间隔为,以将1个磁极量的角度设为180°时的电气角,相当于20°的相位角度的偏移量。另外,图5或者图6的矢量之间的角度分别表示各绕组中产生的5次或者7次谐波感应电压之间的、基于其电气角的相位角度的偏移量,图5或者图6的各矢量的大小分别表示各绕组中产生的5次或者7次谐波感应电压的振幅。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1中,在例如针对U相将绕组U1~U5的匝数设为a1~a5(其中,a2是U21与U22之和)时,根据式(1)求出绕组构造的针对N次谐波(N=2m+1,N≠3k,m以及k是1以上的整数)的分布绕组系数。
另外,将各齿中的绕组(例如U1+和V4-等情况)的合计匝数设为相同的T,并且将关于只卷绕了各相中的绕组中的同相的1个绕组(U21和U22等情况)的齿而言位置上对称的2个齿上卷绕的绕组(例如U1和U3、U4和U5等情况)设为相等的匝数。如果用矢量图来表示这些绕组中产生的高次谐波感应电压,则关于第5次如图7所示,关于第7次如图8所示。另外,关于第11次谐波、第13次谐波的分布绕组系数,分别等于第7次谐波、第5次谐波的分布绕组系数,关于第17次谐波、第19次谐波的分布绕组系数,等于基波的分布绕组系数。
图7或者图8的虚线的圆周方向角度间隔、矢量之间的角度、以及矢量的大小与图5或者图6中说明的部分相同。
此处,关于第5次谐波,如果比较图5和图7,则可知通过卷绕绕组U4、U5而在绕组(U21-/U22-)中产生的感应电压被消除,向感应电压的合成的绝对值小的方向推移。
从式(1)也可知,在设为a1=a3=0.43T时,分布绕组系数是大致0,相比于以相同的匝数卷绕了单一的绕组的情况的分布绕组系数0.2176,大幅降低。
另外,关于第7次谐波,如果比较图6和图8,则可知通过卷绕绕组U4、U5而在绕组(U21-/U22-)中产生的感应电压被消除,进而绕组U1、U3的感应电压相对减少,所以向感应电压的合成的绝对值小的方向推移。从式(1)也可知,在设为a1=a3=0.28T时,分布绕组系数是大致0,相比于以相同的匝数卷绕了单一的绕组的情况的分布绕组系数0.1774,大幅降低。
用分布绕组系数与短节绕组系数之积来表示绕组系数,本实施方式1的短节绕组系数与在各齿上以相同的匝数卷绕了单一的绕组时的短节绕组系数相等。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降低针对电枢磁通势的高次谐波的绕组系数。由此,能够使起因于绕组系数第5次、7次谐波的转矩脉动的电气角1周期的第6次分量、和起因于绕组系数第11次、13次谐波的转矩脉动的电气角1周期的第12次分量大致成比例地减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即使在变化了卷绕在各齿的绕组的匝数的情况下也发挥效果。
另外,在图1、3的说明中以10极9齿的旋转电机进行了说明,但其极数和狭槽数没有限定,可以将n设为1以上的整数,能够用于10n极9n齿的所有旋转电机。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旋转电机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对于以直线状地对置的形式配置了定子和动子的线性马达,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电气机械通过三相交流进行驱动,所以对1个齿卷绕了2个绕组的情况下,将n设为1以上的整数,并将齿的个数设为9n个,以使齿的个数的2倍的绕组的总数用3除得开,如果是用3除不尽的齿的个数则不成立。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等电气机械由具有9n(n是1以上的整数)个齿的电枢以及具有10n个磁极的场磁极构成,其中,当用(/)来表示卷绕在相同的上述齿的2个绕组、用U、V、W来表示三相交流的各相、用+、-分别表示绕组极性的情况下,按照空间排列,对上述齿,按照(U1+/V4-)、(U21-/U22-)、(U3+/W5-)、(W1+/U4-)、(W21-/W22-)、(W3+/V5-)、(V1+/W4-)、(V21-/V22-)、(V3+/U5-)的顺序、或者重复该顺序来卷绕上述绕组,所以能够降低针对电枢磁通势的高次谐波分量的绕组系数,能够降低起因于电枢磁通势的高次谐波分量的转矩脉动。因此,由于具有能够根本上降低转矩脉动的构造,所以能够降低电气机械的振动、噪音。
实施方式2.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气机械的结构的剖面图。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电气机械的例子,举例旋转电机。
在该旋转电机1中,隔着磁性空隙通过未图示的轴承等保持器相对地配置了电枢2和场磁极3。
场磁极3具有场磁极铁芯4和等间隔地固定于场磁极铁芯4的永久磁铁5。具有4对N极的永久磁铁5和S极的永久磁铁5,合计具有8个磁极。
电枢2具有:电枢铁芯7,形成有等间隔地配置的向磁性空隙长度的方向突出的9个齿6;和绕组9,集中卷绕在该电枢铁芯7并且收容于狭槽8。另外,齿6由卷绕了通上了三相交流的同相的电流的多个绕组9的齿6和/或卷绕了通上了不同相的电流的多个绕组9的齿6构成。
图9是为了详细示出绕组构造的一个例子而将旋转电机1的电枢2以及场磁极3直线状地展开后的剖面图。
在电枢2中朝向纸面从左侧向右配置了第1齿至第9齿,在第1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V4-的绕组9、在空隙11侧卷绕了U1+的绕组9、在第2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U21-的绕组9、在空隙11侧卷绕了U22-的绕组9、在第3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W5-的绕组9、在空隙11侧卷绕了U3+的绕组9、在第4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U4-的绕组9、在空隙11侧卷绕了W1+的绕组9、在第5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W21-的绕组9、在空隙11侧卷绕了W22-的绕组9、在第6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V5-的绕组9、在空隙11侧卷绕了W3+的绕组9、在第7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W4-的绕组9、在空隙11侧卷绕了V1+的绕组9、在第8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V21-的绕组9、在空隙11侧卷绕了V22-的绕组9、在第9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U5-的绕组9、在空隙11侧卷绕了V3+的绕组9。
此处,对各绕组9附加的记号“+”和记号“-”表示绕组极性互逆。另外,卷绕在同一齿的2个绕组9的配置顺序没有限制,也可以相逆地配置在径向的位置。
另一方面,在对8极9齿的旋转电机1中的各齿以相同的匝数卷绕了单一的绕组9的情况下,如图10那样,对第1齿卷绕了U1+的绕组9、对第2齿卷绕了U2-的绕组9、对第3齿卷绕了U3+的绕组9、对第4齿卷绕了W1+的绕组9、对第5齿卷绕了W2-的绕组9、对第6齿卷绕了W3+的绕组9、对第7齿卷绕了V1+的绕组9、对第8齿卷绕了V2-的绕组9、对第9齿卷绕了V3+的绕组9。其中,U+和U-表示绕组极性互逆。
在对各齿以相同的匝数卷绕了单一的绕组9的情况下的绕组构造的分布绕组系数是,针对基波为约0.9598、针对第5次谐波为约0.2176、针对第7次谐波为约0.1774。如果用矢量图来表示这些绕组中产生的高次谐波感应电压,则关于第5次如图11所示,关于第7次如图12所示。另外,关于第11次谐波、第13次谐波的分布绕组系数,分别等于第7次谐波、第5次谐波的分布绕组系数,关于第17次谐波、第19次谐波的分布绕组系数,等于基波的分布绕组系数。
图11或者图12的虚线的圆周方向角度间隔是,以将1个磁极量的角度设为180°的情况的电气角,相当于20°的相位角度的偏移量。另外,图11或者图12的矢量之间的角度分别表示各绕组中产生的5次或者7次谐波感应电压之间的、基于其电气角的相位角度的偏移量,图11或者图12的各矢量的大小分别表示各绕组中产生的5次或者7次谐波感应电压的振幅。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1中,在例如针对U相将绕组U1~U5的匝数设为a1~a5(其中,a2是U21与U22之和)时,根据式(1)求出绕组构造的针对N次谐波(N=2m+1,N≠3k,m以及k是1以上的整数)的分布绕组系数。
另外,将各齿中的绕组(例如U1+和V4-等情况)的合计匝数设为相同的T,并且将关于只卷绕了各相中的绕组中的同相的1个绕组(U21和U22等情况)的齿而言位置上对称的2个齿上卷绕的绕组(例如U1和U3、U4和U5等情况)设为相等的匝数。如果用矢量图来表示这些绕组中产生的高次谐波感应电压,则关于第5次如图13所示,关于第7次如图14所示。另外,关于第11次谐波、第13次谐波的分布绕组系数,分别等于第7次谐波、第5次谐波的分布绕组系数,关于第17次谐波、第19次谐波的分布绕组系数,等于基波的分布绕组系数。
图13或者图14的虚线的圆周方向角度间隔、矢量之间的角度、以及矢量的大小与图11或者图12中说明的部分相同。
此处,对于第5次谐波,如果比较图11和图13,则可知通过卷绕绕组U4、U5而在绕组(U21-/U22-)中产生的感应电压被消除,向感应电压的合成的绝对值小的方向推移。
从式(1)也可知,在设为a1=a3=0.43T时,分布绕组系数是大致0,相比于以相同的匝数卷绕了单一的绕组的情况的分布绕组系数0.2176,大幅降低。
另外,对于第7次谐波,如果比较图12和图14,则也可知通过卷绕绕组U4、U5而在绕组(U21-/U22-)中产生的感应电压被消除,进而绕组U1、U3的感应电压相对减少,所以向感应电压的合成的绝对值小的方向推移。从式(1)也可知,在设为a1=a3=0.28T时,分布绕组系数是大致0,相比于以相同的匝数卷绕了单一的绕组的情况的分布绕组系数0.1774,大幅降低。
用分布绕组系数与短节绕组系数之积来表示绕组系数,本实施方式2的短节绕组系数与对各齿以相同的匝数卷绕了单一的绕组时的短节绕组系数相等。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降低针对电枢磁通势的高次谐波的绕组系数。由此,能够使起因于绕组系数第5次、7次谐波的转矩脉动的电气角1周期的第6次分量、和起因于绕组系数第11次、13次谐波的转矩脉动的电气角1周期的第12次分量大致成比例地减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即使在变化了卷绕在各齿的绕组的匝数的情况下也发挥效果。
另外,在图1、9的说明中以8极9齿的旋转电机进行了说明,但其极数和狭槽数没有限定,可以将n设为1以上的整数,能够用于8n极9n齿的所有旋转电机。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旋转电机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对于以直线状地对置的形式配置了定子和动子的线性马达,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电气机械通过三相交流进行驱动,所以对1个齿卷绕2个绕组的情况下,将n设为1以上的整数,将齿的个数设为9n个,以使齿的个数的2倍的绕组的总数用3除得开,如果是用3除不尽的齿的个数则不成立。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等电气机械由具有9n(n是1以上的整数)个齿的电枢以及具有8n个磁极的场磁极构成,其中,当用(/)来表示卷绕在相同的上述齿的2个绕组、用U、V、W来表示三相交流的各相、用+、-分别表示绕组极性的情况下,按照空间排列,对上述齿,按照(U1+/V4-)、(U21-/U22-)、(U3+/W5-)、(W1+/U4-)、(W21-/W22-)、(W3+/V5-)、(V1+/W4-)、(V21-/V22-)、(V3+/U5-)的顺序、或者重复该顺序来卷绕上述绕组,并且,对于与相不同的2个上述绕组以在径向上排列的方式被卷绕的作为基准的上述齿邻接的一方的上述齿,在径向上错开地卷绕与卷绕在上述作为基准的齿的上述2个绕组相同的相的上述2个绕组,并且,以仅卷绕了相相同的1个绕组的上述齿为正中间,在圆周方向上对称的位置卷绕相相同的其他4个上述绕组,所以能够降低针对电枢磁通势的高次谐波分量的绕组系数,能够降低起因于电枢磁通势的高次谐波分量的转矩脉动。因此,由于具有能够根本上降低转矩脉动的构造,所以能够降低电气机械的振动、噪音。
图17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各相的绕组中产生的针对基波的感应电压的矢量图。
一般情况下,由于漏磁通的影响,绕组位置越接近抽芯,与卷绕在齿的绕组交链的磁通越大,所以通上不同相的电流的多个绕组卷绕在齿的情况下,与各相交链的感应电压变得不均匀。
但是,在实施方式2中,能够以仅卷绕了同相的1个绕组(U21和U22等情况)的齿为中心而对称地配置绕组,所以在各相的绕组中的空隙11侧、或者抽芯10侧配置的绕组的匝数全部相等,在各相的绕组中,交链相等量的磁通,如图17所示,在3相之间与绕组交链的感应电压的平衡得以保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8极9齿的旋转电机进行了说明,但其极数和狭槽数没有限定,可以将n设为1以上的整数,能够用于8n极9n齿的所有旋转电机。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旋转电机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对于以直线状地对置的形式配置了定子和动子的线性马达,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3中,在具有实施方式1或者实施方式2中示出的绕组构造的电气机械中,将U21和U22、V21和V22、W21和W22各自的合计匝数设为T,并且将U4和U5、V4和V5、W4和W5的匝数全部设为0.28T以上、0.43T以下。
图15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或者实施方式2的绕组构造中将第1齿~第9齿各自的合计匝数设为T,并变化了U5的匝数的情况下的针对第5次谐波、第7次谐波的分布绕组系数的曲线。其中,假设关于只卷绕了各相中的绕组中的同相的1个绕组(U21和U22等情况)的齿而言位置上对称的2个齿上卷绕的绕组(例如U1和U3、U4和U5等情况)的匝数相等。
从图15可知,第5次谐波在0.43T处大致为0,第7次谐波在0.28T处大致为0。因此,如果考虑起因于第5次谐波和第7次谐波、第11次谐波和第13次谐波的各个的转矩脉动对电气角1周期的第6次、第12次分量的影响,则认为在U5的匝数是0.28T以上且0.43T以下时转矩脉动成为最小。
图16是示出以U21和U22、V21和V22、W21和W22各自的合计匝数成为T的方式进行卷绕、并将卷绕在其他齿的绕组的合计匝数设为0.889T、并变化了U5的匝数的情况下的、针对第5次谐波、第7次谐波的分布绕组系数的曲线。其中,假设关于只卷绕了各相中的绕组中的同相的1个绕组(U21和U22等情况)的齿而言在旋转方向上对称的2个齿上卷绕的绕组(例如U1和U3、U4和U5等情况)的匝数相等。
在图16中,在将U5的匝数设为0.349T的情况下,针对第5次、第7次谐波的分布绕组系数为大致0,转矩脉动相比于图15变得更小。该U5的匝数包含于上述0.28T以上且0.43T以下这样的条件。
因此,在实施方式3中,针对第5次谐波、第7次谐波、或者其两方的绕组系数成为大致0,能够使转矩脉动的电气角1周期的第6次、12次分量最小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1或者实施方式2同样的效果,并且,进而,由于将从相相同的2个绕组(U21和U22等)以合计匝数为T的方式被卷绕的同一个齿起在圆周方向上相隔1个的齿上分别卷绕的1个绕组(U4、U5等)的匝数设为0.28T以上、0.43T以下,所以针对第5次谐波、第7次谐波、或者其两方的绕组系数成为大致0,能够使转矩脉动最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10极9齿的旋转电机进行了说明,但其极数和狭槽数没有限定,可以将n设为1以上的整数,能够用于10n极9n齿的所有旋转电机。
另外,即使在绕组配置相同且只有移动方向相逆的8n极9n齿的旋转电机中,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旋转电机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对于以直线状地对置的形式配置了定子和动子的线性马达,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4.
图3示出实施方式4中的绕组构造。如该图所示,对于各齿分成抽芯10侧和空隙11侧而卷绕2个绕组,在第1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V4-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U1+的绕组、在第2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U21-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U22-的绕组、在第3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W5-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U3+的绕组、在第4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U4-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W1+的绕组、在第5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W21-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W22-的绕组、在第6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V5-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W3+的绕组、在第7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W4-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V1+的绕组、在第8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V21-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V22-的绕组、在第9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U5-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V3+的绕组。另外,U+和U-表示绕组极性互逆。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不同的2个绕组(U3和W5等)被卷绕的相邻的齿彼此中,在径向上相互错开地卷绕了同相的2个绕组(U3和U4等),并且,在针对只卷绕了同相的1个绕组(U21和U22等)的1个齿而言在圆周方向上对称的位置,卷绕了同相的其他4个绕组(U3、U4和U1、U5等)。
图17示出实施方式4中的各相的绕组中产生的针对基波的感应电压的矢量图。
一般情况下,由于漏磁通的影响,绕组位置越接近抽芯,与卷绕在齿的绕组交链的磁通越大,所以通上不同相的电流的多个绕组被卷绕在齿的情况下,与各相交链的感应电压变得不均匀。
但是,在实施方式4中,能够以只卷绕了同相的1个绕组(U21和U22等情况)的齿为中心而对称地配置绕组,所以在各相的绕组中的空隙侧、或者抽芯侧配置的绕组的匝数完全相等,在各相的绕组中,交链相等量的磁通,如图17所示,在3相之间保持与绕组交链的感应电压的平衡。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10极9齿的旋转电机进行了说明,但其极数和狭槽数没有限定,可以将n设为1以上的整数,能够用于10n极9n齿的所有旋转电机。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旋转电机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对于以直线状地对置的形式配置了定子和动子的线性马达,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相不同的2个绕组(U3和W5等)以在径向上排列的方式被卷绕的作为基准的齿邻接的一方的齿,在径向上错开地卷绕与在上述作为基准的齿上卷绕的上述2个绕组相同的相的2个绕组(U3和U4等),并且,以只卷绕了相相同的1个绕组(U21和U22等)的1个齿为正中间,在圆周方向上对称的位置卷绕相相同的其他4个绕组(U3、U4和U1、U5等),所以得到如下效果:在各相的绕组中交链相等量的磁通,在3相之间保持与绕组交链的感应电压的平衡。
实施方式5.
图18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绕组构造。
如图18所示,对于各齿分成抽芯10侧和空隙11侧而卷绕2个绕组,在第1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U1+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V4-的绕组、在第2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U21-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U22-的绕组、在第3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U3+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W5-的绕组、在第4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W1+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U4-的绕组、在第5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W21-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W22-的绕组、在第6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W3+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V5-的绕组、在第7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V1+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W4-的绕组、在第8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V21-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V22-的绕组、在第9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V3+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U5-的绕组。
在该实施方式5中,对于在邻接的齿上在径向上相互错开地卷绕的相相同的2个绕组(U3和U4等),将与只卷绕了相相同的1个绕组(U21和U22等)的1个齿邻接的一方的同相的绕组(U3等)卷绕于比另一方的同相的绕组(U4等)更接近齿的抽芯的一侧。例如,通过将U1、U3等配置于抽芯10侧,从而相比于配置于空隙侧的情况,U1、U3等的交链磁通变大,能够以小的匝数产生感应电压。因此,在由于狭槽面积而被限制的匝数中,能够增加高次谐波降低所需的U4、U5等的匝数,能够扩大降低高次谐波的匝数的选择范围。由此,能够在抑制基波降低的同时降低高次谐波。另外,在上述中仅示出了U相的例子,但对于V相、W相也是同样的。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5中以10极9齿的旋转电机进行了说明,但其极数和狭槽数没有限定,可以将n设为1以上的整数,能够用于10n极9n齿的所有旋转电机。
另外,如图19所示,在绕组配置相同且只有移动方向相逆的8n极9n齿的旋转电机中,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进而,在该实施方式5中以旋转电机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对于以直线状地对置的形式配置了定子和动子的线性马达,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6.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旋转电机中的绕组构造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旋转电机中的绕组构造相同,但连接不同。
如图18所示,对于各齿分成抽芯侧和空隙侧而卷绕2个绕组,在第1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U1+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V4-的绕组、在第2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U21-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U22-的绕组、在第3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U3+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W5-的绕组、在第4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W1+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U4-的绕组、在第5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W21-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W22-的绕组、在第6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W3+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V5-的绕组、在第7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V1+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W4-的绕组、在第8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V21-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V22-的绕组、在第9齿的抽芯10侧卷绕了V3+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了U5-的绕组。另外,U+和U-表示绕组极性互逆。
另外,如图20所示,U1-U21-U3和U4-U22-U5分别并联连接。另外,对于V相、W相也进行同样的连接。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旋转电机中的各绕组的1次的感应电压的矢量图。图22示出在如绕组群U1-U21-U3、绕组群U4-U22-U5那样连接了图18中的绕组的情况下的各个感应电压的矢量图。
图21的虚线的圆周方向角度间隔为,以将1个磁极量的角度设为180°的情况的电气角,相当于20°的相位角度的偏移量。另外,图21的矢量之间的角度分别表示各绕组中产生的1次的高次谐波感应电压之间的、基于其电气角的相位角度的偏移量,图21的各矢量的大小分别表示各绕组中产生的1次的高次谐波感应电压的振幅。
从图22可知,在实施方式6中的绕组构造中,各个绕组群的合成矢量的相位相同,进而以U21的绕组与U22的绕组的匝数之比(U21/U22)成为式(2)的方式卷绕,所以各个绕组群的电压的振幅值变得相等。由于并联连接了这样的绕组群,所以能够使并联连接时的绕组群之间的循环电流成为0。
但是,实际上,马达的匝数是自然数,所以有时难以设定为式(2)的值。在该情况下,通过设定为式(3),能够得到近似于上述的效果。另外,在上述中仅示出了U相的例子,但对于V相、W相也是同样的。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并联连接了:将卷绕在1个齿的相相同的2个绕组(U21和U22等)的一方(U21等)、和分别卷绕在与该1个齿邻接的齿的相相同的2个绕组(U1和U3)串联连接而得到的同相的绕组群(U1-U21-U3等);以及将卷绕在1个齿的相相同的2个绕组(U21和U22等)的另一方(U22等)、和分别卷绕在与该1个齿在圆周方向上相隔1个的齿的相相同的2个绕组(U4和U5等)串联连接而得到的同相的绕组群(U4-U22-U5等),并且,将一方的绕组(U21等)与另一方的绕组(U22等)的绕组的匝数之比(U21/U22)设为上述式(3),所以得到能够使将绕组群并联连接时的绕组群之间的循环电流成为0这样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10极9齿的旋转电机进行了说明,但其极数和狭槽数没有限定,可以将n设为1以上的整数,能够用于10n极9n齿的所有旋转电机。
另外,也能够应用于如图19所示绕组配置相同且只有移动方向相逆的8n极9n齿的旋转电机,并且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旋转电机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应用于以直线状地对置的形式配置了定子和动子的线性马达,并且得到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7.
关于隔着磁性空隙而通过轴承等保持器相对地配置了电枢和场磁极的图1的旋转电机,场磁极通过在场磁极铁芯上等间隔地固定5对合计10个磁极的N极的永久磁铁和S极的永久磁铁的制造工序来制造。另外,准备电枢,该电枢具有:形成有等间隔地配置的向磁性空隙长度方向突出的9个齿的电枢铁芯;和集中地卷绕在该电枢铁芯且收容于狭槽的绕组。
这样的电枢通过如下制造工序制造:构成卷绕了通上三相交流的同相的电流的多个绕组的齿、或者卷绕了通上不同相的电流的多个绕组的齿,在直线状地展开了旋转电机的电枢、场磁极的剖面图(图3)中,将从纸面左向右方向上的齿设为第1齿~第9齿时,在第1齿的抽芯10侧卷绕V4-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U1+的绕组、在第2齿的抽芯10侧卷绕U21-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U22-的绕组、在第3齿的抽芯10侧卷绕W5-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U3+的绕组、在第4齿的抽芯10侧卷绕U4-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W1+的绕组、在第5齿的抽芯10侧卷绕W21-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W22-的绕组、在第6齿的抽芯10侧卷绕V5-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W3+的绕组、在第7齿的抽芯10侧卷绕W4-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V1+的绕组、在第8齿的抽芯10侧卷绕V21-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V22-的绕组、在第9齿的抽芯侧10卷绕U5-的绕组、在空隙11侧卷绕V3+的绕组。
此处,各绕组中的记号“+”和记号“-”表示绕组极性互逆。另外,卷绕在同一齿的2个绕组的配置顺序没有限制,也可以相逆地配置径向的位置。
在例如针对U相将绕组U1~U5的匝数设为a1~a5(其中,a2是U21与U22之和)时,本实施方式7中的绕组构造的针对第N次谐波(N=2m+1,N≠3k,m以及k是1以上的整数)的分布绕组系数的大小成为式(1)。
其中,将各齿中的绕组(例如U1+和V4-等)的合计匝数设为相同的T,并且将关于仅卷绕了各相中的绕组中的同相的1个绕组(U21和U22等)的齿而言在旋转方向上对称的2个齿上卷绕的绕组(例如U1和U3、U4和U5)设为相等的匝数(a1=a3,a4=a5)。
以通过式(1)得到的分布绕组系数成为0的方式卷绕的绕组针对第N次谐波的分布绕组系数为0。例如,针对第5次谐波,在设为a1=0.57×a2、a5=0.43×a2时,分布绕组系数为大致0。由于用分布绕组系数与短节绕组系数之积来表示绕组系数,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调整a1~a5,就能够使针对电枢磁通势的高次谐波的绕组系数成为0。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7,电气机械的制造方法包括:将10n个(n是1以上的整数)磁极固定于转子的工序;以及在用(/)来表示卷绕在同一齿的2个绕组、用U、V、W来表示三相交流的相、用+、-分别表示绕组极性的情况下,为了降低分布绕组系数的5次、7次、11次、13次,按照具有9n个齿的电枢铁芯的上述齿的空间排列,对各齿,按照(U1+/V4-)、(U21-/U22-)、(U3+/W5-)、(W1+/U4-)、(W21-/W22-)、(W3+/V5-)、(V1+/W4-)、(V21-/V22-)、(V3+/U5-)的顺序,或者重复该顺序,来卷绕绕组的工序,所以能够制造使针对电枢磁通势的第N次谐波分量的绕组系数成为0的电气机械,能够制造起因于电枢磁通势的高次谐波分量的转矩脉动被降低了的电气机械。
另外,本实施方式在变化了卷绕在各齿的绕组的匝数的情况下,也呈现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10极9齿的旋转电机中的制造方法,但其极数和狭槽数没有限定,可以将n设为1以上的整数,能够用于10n极9n齿的所有旋转电机。
另外,在代替制造上述10n极9n齿的场磁极的工序而使用将4对合计8个磁极的N极的永久磁铁和S极的永久磁铁分别等间隔地固定于场磁极铁芯的制造工序来得到场磁极的、绕组配置相同且仅使移动方向相逆的8n极9n齿的旋转电机中,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即,在将实施方式7应用于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电气机械,将电气机械的制造方法设为包括:将8n个(n是1以上的整数)磁极固定于转子的工序;以及在用(/)表示卷绕在同一齿的2个绕组、用U、V、W表示三相交流的相、用+、-分别表示绕组极性的情况下,为了降低分布绕组系数的5次、7次、11次、13次,按照具有9n个齿的电枢铁芯的上述齿的空间排列,对各齿,按照(U1+/V4-)、(U21-/U22-)、(U3+/W5-)、(W1+/U4-)、(W21-/W22-)、(W3+/V5-)、(V1+/W4-)、(V21-/V22-)、(V3+/U5-)的顺序,或者重复该顺序来卷绕上述绕组,并且,对于与相不同的2个上述绕组以在径向上排列的方式被卷绕的作为基准的上述齿邻接的一方的上述齿,在径向上错开地卷绕与上述作为基准的齿上卷绕的上述2个绕组相同的相的上述2个绕组,并且,以只卷绕了相相同的1个绕组的上述齿为正中间,在圆周方向上对称的位置卷绕相相同的其他4个上述绕组的工序的情况下,也能够制造使针对电枢磁通势的第N次谐波分量的绕组系数成为0的电气机械,能够制造起因于电枢磁通势的高次谐波分量的转矩脉动被降低的电气机械。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旋转电机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对于以直线状地对置的形式配置了定子和动子的线性马达,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Claims (8)

1.一种电气机械,由具有9n个齿的电枢以及具有10n个磁极的场磁极构成,其中,n是1以上的整数,该电气机械的特征在于,
当用“/”表示卷绕在相同的所述齿的2个绕组,用U、V、W表示三相交流的各相,用+、-分别表示绕组极性的情况下,按照空间排列,对所述齿,按照(U1+/V4-)、(U21-/U22-)、(U3+/W5-)、(W1+/U4-)、(W21-/W22-)、(W3+/V5-)、(V1+/W4-)、(V21-/V22-)、(V3+/U5-)、或
(V4-/U1+)、(U21-/U22-)、(W5-/U3+)、(U4-/W1+)、(W21-/W22-)、(V5-/W3+)、(W4-/V1+)、(V21-/V22-)、(U5-/V3+)的顺序、或者重复该顺序,卷绕所述绕组,
并且,对于与相不同的2个所述绕组以在径向上排列的方式被卷绕的作为基准的所述齿邻接的一方的所述齿,在径向上错开地卷绕有与卷绕在所述作为基准的齿的所述2个绕组相同的相的所述2个绕组,并且,以仅卷绕有相相同的1个绕组的所述齿为正中间,在圆周方向上对称的位置卷绕有相相同的其他4个所述绕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对所述邻接的齿在径向上相互错开地卷绕的相相同的2个所述绕组中,将与仅卷绕有相相同的1个所述绕组的所述齿邻接的一方的所述绕组,卷绕于比另一方的所述绕组更接近所述齿的抽芯的一侧。
3.一种电气机械,由具有9n个齿的电枢以及具有8n个磁极的场磁极构成,其中,n是1以上的整数,该电气机械的特征在于,
当用“/”表示卷绕在相同的所述齿的2个绕组,用U、V、W表示三相交流的各相,用+、-分别表示绕组极性的情况下,按照空间排列,对所述齿,按照(U1+/V4-)、(U21-/U22-)、(U3+/W5-)、(W1+/U4-)、(W21-/W22-)、(W3+/V5-)、(V1+/W4-)、(V21-/V22-)、(V3+/U5-)、或
(V4-/U1+)、(U21-/U22-)、(W5-/U3+)、(U4-/W1+)、(W21-/W22-)、(V5-/W3+)、(W4-/V1+)、(V21-/V22-)、(U5-/V3+)的顺序、或者重复该顺序,卷绕有所述绕组,
并且,对于与相不同的2个所述绕组以在径向上排列的方式被卷绕的作为基准的所述齿邻接的一方的所述齿,在径向上错开地卷绕有与卷绕在所述作为基准的齿的所述2个绕组相同的相的所述2个绕组,
并且,以仅卷绕有相相同的1个绕组的所述齿为正中间,在圆周方向上对称的位置卷绕有相相同的其他4个所述绕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对所述邻接的齿在径向上相互错开地卷绕的相相同的2个所述绕组中,将与仅卷绕有相相同的1个所述绕组的所述齿邻接的一方的所述绕组,卷绕于比另一方的所述绕组更接近所述齿的抽芯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气机械,其特征在于,
将分别卷绕在与以合计匝数为T的方式卷绕有相相同的2个绕组的1个所述齿在圆周方向上相隔1个的所述齿的1个所述绕组的匝数,设为0.28T以上且0.43T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气机械,其特征在于,
并联地连接了:将卷绕在1个所述齿的相相同的2个所述绕组的一方、和分别卷绕在与该1个所述齿邻接的所述齿的相相同的2个绕组串联连接而成的同相的绕组群;以及将卷绕在1个所述齿的相相同的2个所述绕组的另一方、和分别卷绕在与该1个所述齿在圆周方向上相隔1个的所述齿的相相同的2个所述绕组串联连接而成的同相的绕组群,
并且,将一方的所述绕组与另一方的所述绕组的匝数之比设为
7.一种电气机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10n个磁极固定到转子的工序,其中,n是1以上的整数;以及
当用“/”表示卷绕在同一齿的2个绕组,用U、V、W表示三相交流的相,用+、-分别表示绕组极性的情况下,按照具有9n个齿的电枢铁芯的所述齿的空间排列,对各齿,按照(U1+/V4-)、(U21-/U22-)、(U3+/W5-)、(W1+/U4-)、(W21-/W22-)、(W3+/V5-)、(V1+/W4-)、(V21-/V22-)、(V3+/U5-)、或
(V4-/U1+)、(U21-/U22-)、(W5-/U3+)、(U4-/W1+)、(W21-/W22-)、(V5-/W3+)、(W4-/V1+)、(V21-/V22-)、(U5-/V3+)的顺序、或者重复该顺序来卷绕所述绕组,以降低分布绕组系数的5次、7次、11次、13次,
并且,对于与相不同的2个所述绕组以在径向上排列的方式被卷绕的作为基准的所述齿邻接的一方的所述齿,在径向上错开地卷绕与卷绕在所述作为基准的齿的所述2个绕组相同的相的所述2个绕组,
并且,以仅卷绕有相相同的1个绕组的所述齿为正中间,在圆周方向上对称的位置卷绕相相同的其他4个所述绕组的工序。
8.一种电气机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8n个磁极固定到转子的工序,其中,n是1以上的整数;以及
当用“/”表示卷绕在同一齿的2个绕组,用U、V、W表示三相交流的相,用+、-分别表示绕组极性的情况下,按照具有9n个齿的电枢铁芯的所述齿的空间排列,对各齿,按照(U1+/V4-)、(U21-/U22-)、(U3+/W5-)、(W1+/U4-)、(W21-/W22-)、(W3+/V5-)、(V1+/W4-)、(V21-/V22-)、(V3+/U5-)、或
(V4-/U1+)、(U21-/U22-)、(W5-/U3+)、(U4-/W1+)、(W21-/W22-)、(V5-/W3+)、(W4-/V1+)、(V21-/V22-)、(U5-/V3+)的顺序、或者重复该顺序来卷绕所述绕组,以降低分布绕组系数的5次、7次、11次、13次,
并且,对于与相不同的2个所述绕组以在径向上排列的方式被卷绕的作为基准的所述齿邻接的一方的所述齿,在径向上错开地卷绕与卷绕在所述作为基准的齿的所述2个绕组相同的相的所述2个绕组,
并且,以仅卷绕有相相同的1个绕组的所述齿为正中间,在圆周方向上对称的位置卷绕相相同的其他4个所述绕组的工序。
CN201210025605.7A 2011-03-10 2012-02-07 电气机械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6843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52798 2011-03-10
JP2011052798 2011-03-10
JP2011-187524 2011-08-30
JP2011187524A JP5734135B2 (ja) 2011-03-10 2011-08-30 電気機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4347A CN102684347A (zh) 2012-09-19
CN102684347B true CN102684347B (zh) 2014-10-01

Family

ID=46815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5605.7A Active CN102684347B (zh) 2011-03-10 2012-02-07 电气机械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843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17740B2 (ja) * 2014-06-18 2017-04-19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トルクリップルの低減構造を備える3相交流電動機
JP6779333B2 (ja) * 2019-04-16 2020-11-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角度検出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0522A (zh) * 2007-07-04 2010-06-0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驱动马达的定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43918B2 (ja) * 1996-12-27 1998-04-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永久磁石界磁形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954552B2 (ja) * 1997-10-06 1999-09-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永久磁石界磁形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4936117B2 (ja) * 2006-12-12 2012-05-23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0522A (zh) * 2007-07-04 2010-06-0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驱动马达的定子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10-243621A 1998.09.11
JP特开平9-172762A 1997.06.3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4347A (zh) 2012-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10016929B4 (de) Rotierende elektrische Maschine mit verbesserter Statorwicklungsanordnung zur Verminderung der magnetischen Störung und der Drehmomentwelligkeit
US8841807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with improved magnetic resistance
US8076811B2 (en) Flux-switching magnetic motor/generator machine
CN102035272B (zh) 多相电机
CN105900315A (zh) 轴向间隙型马达
WO2006029969A1 (de) Synchronmaschine
CA2526813A1 (en) Electrical induction machine and primary part
US7965011B2 (en) Brushless DC motor structure with a constant ratio of magnetic rotor poles to stator slots
EP3214733A1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WO2006029972A1 (de) Synchronmaschine
EP1487089A3 (en) Permanent magnet motor
US7638917B2 (en) Electrical rotating machine
US20070024146A1 (en) Single-phase motor and stator winding method thereof
CN113113980B (zh) 电机错槽分相组合定子绕组及绕组谐波错槽系数计算方法
CN102160267B (zh) 永磁型步进电动机
CN103415979A (zh) 电动机的定子以及电动机
CN103746529A (zh) 永磁同步电机及其定子、转子
CN101958624B (zh) 一种电机
CN102684347B (zh) 电气机械及其制造方法
CN103545962A (zh) 一种永磁直流电机的转子
JP5734135B2 (ja) 電気機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2749988U (zh) 十二槽十极三相直流无刷电机
DE102010050545A1 (de) Wechselstrom-Generator
CN203734407U (zh) 一种永磁直流电机的转子及永磁直流电机
RU2453971C1 (ru) Каскадный синхронно-асинхронный генерато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