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79162A - 两座型式相同的煤气柜与管网并网运行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两座型式相同的煤气柜与管网并网运行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79162A
CN102679162A CN2012101618638A CN201210161863A CN102679162A CN 102679162 A CN102679162 A CN 102679162A CN 2012101618638 A CN2012101618638 A CN 2012101618638A CN 201210161863 A CN201210161863 A CN 201210161863A CN 102679162 A CN102679162 A CN 1026791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piston
cabinet
gas cabinet
cabin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618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79162B (zh
Inventor
王树忠
李杨
王天义
洪雷
贾琼
高强
李鹏
姚海峰
汪国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6186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791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79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91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791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91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 Pipeline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两座型式相同的煤气柜与管网并网运行的方法,涉及煤气柜并网技术,该方法包括:将所述两座煤气柜活塞油沟油位均调至最佳运行位置,在两座煤气柜之间设置压差计,通过调整使两座煤气柜同时并网运行并使两座煤气柜的活塞都处于上升或下降状态,当两座煤气柜柜位相同且入口各阀门全开时记录两座煤气柜之间的储气压差值,确定两座煤气柜的活塞配重调整的重量,对两座煤气柜活塞配重块进行调整。本发明通过对两座煤气柜的活塞配重进行调整,可以实现两座型式相同煤气柜同时并网运行,发挥两座煤气柜稳压调节作用,避免传统运行方式中两座煤气柜只能发挥其中一座煤气柜稳压调节作用的弊端。

Description

两座型式相同的煤气柜与管网并网运行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气柜并网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将两座型式相同的煤气柜与管网之间并网运行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两座型式相同的煤气柜与管网之间的并网运行普遍以下采用两种方式:一座煤气柜长期并入管网稳压调节,另一座煤气柜长期退出存储煤气;或者将两座煤气柜分别设定为主辅柜,以主柜并入管网稳压调节为主,辅柜以存储煤气为主,短期并入管网稳压调节为辅。这两种运行方式只能发挥一座煤气柜的稳压调节功能,不能保证两座煤气柜同时稳压和调节功能的发挥。
两座煤气柜能否长期同时并网运行,不仅与煤气柜的施工精度有关,还与柜内以及管网运行压力等运行参数有关。由于上述因素的不确定性以及实际运行过程中各参数的不断变化,造成两座煤气柜同时并网时,常会出现两煤气柜升降不一致或阀门频繁调节等问题,对生产稳定及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型式相同的两座稀油式煤气柜,两座煤气柜的运行压力存在较小的差异即不能实现长期同时并网。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当两座30万立POC型煤气柜运行压力差值大于200Pa时,两座煤气柜同时并网难以实现同升同降;压力差值约100Pa时,两座煤气同时并网可实现同升同降但活塞移动速度差较大,需要依赖煤气柜进出口阀门进行频繁调节;压力差值约40Pa时,两座煤气同时并网可实现同升同降,通过柜进出口阀门控制可实现活塞移动速度基本相同,但两座煤气柜进出口阀门开度相差较大;压力差值约10Pa时,两座煤气在进出口阀门全开情况下实现同升同降且活塞移动速度差很小。
造成两座型式相同稀油煤气柜不能同时并网运行的原因可概括以下:煤气柜活塞配重不同、活塞油沟油位不同、煤气柜侧板与活塞之间摩擦力不同等;煤气柜入口压力存在差异。其中活塞油沟油位等属于运行过程中变化因素,在实际运行中即可进行调整。活塞配重、煤气柜侧板与活塞之间摩擦力及煤气柜入口压力不同则是固化的差异,实现两座煤气柜同时并网运行的关键是消除这部分差异。其中,对于型式相同两座煤气柜,活塞密封结构相同,并网运行实现同升同降后煤气柜侧板与活塞之间摩擦力对煤气柜运行压力差产生的影响一般较小,属于次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座型式相同的煤气柜与管网并网运行的方法,用于有效地克服各种主要运行参数的变化,使两座煤气柜能够实现同时并网运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座型式相同的煤气柜与管网并网运行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两座煤气柜活塞油沟油位均调至最佳运行位置,在两座煤气柜之间设置压差计,通过调整使两座煤气柜同时并网运行并使两座煤气柜的活塞都处于上升或下降状态,当两座煤气柜柜位相同且入口各阀门全开时记录两座煤气柜之间的储气压差值,确定两座煤气柜的活塞配重调整的重量,对两座煤气柜活塞配重块进行调整。
本发明通过对两座煤气柜的活塞配重进行调整,可以实现两座型式相同煤气柜同时并网运行,发挥两座煤气柜稳压调节作用,避免传统运行方式中两座煤气柜只能发挥其中一座煤气柜稳压调节作用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座型式相同的煤气柜与管网之间并网运行方法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通过调整煤气柜的活塞重量可对煤气柜运行压力进行适当调整,这是对不能长期同时并网运行的煤气柜进行调整的最佳选择,调整煤气柜活塞重量主要包括调整配重块重量及活塞油沟油位。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座型式相同的煤气柜与管网之间并网运行方法的原理图。图中1为煤气柜A,2为煤气柜B,3为U型差压计,4为煤气管网管道,5为U型差压计连接管,6为煤气柜A与煤气管网连接管道,7为煤气柜B与煤气管网连接管道。
使煤气柜本体各项指标正常,将两座煤气柜活塞油沟油位均调至最佳运行位置,在两座煤气柜之间设置U型压差计,通过调整(如放散塔压放散压力调整)使两座煤气柜同时并网运行并使两座煤气柜的活塞都处于上升或下降状态,当两座煤气柜柜位相同且入口各阀门全开时,记录两座煤气柜之间的压差值,记录多组值后求两座煤气柜之间储气压差平均值P,结合两座煤气柜相关设计参数(主要包括煤气柜的型式、直径,例如新型POC煤气柜活塞为圆型结构,根据其直径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活塞面积,而曼型柜的活塞为正多边型结构,可以将活塞分割成多个面积相同的等腰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边长、角度等参数,也能够计算出活塞面积),得到煤气柜活塞面积S,通过公式(1)可确定两座煤气柜活塞配重调整方案并确定配重块调整的重量W:
W=PS/g    (1)
其中,W为配重块调整的重量,单位为kg;P为两座煤气柜之间储气压差平均值,单位为Pa;S为煤气柜活塞面积,单位为m2;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m/s2
然后对两座煤气柜活塞配重块进行调整,完成对煤气柜的初步调整。调整完后将两座煤气柜同时投入并网运行(在确定活塞配重块的调整重量而进行的测量过程中,煤气柜处于并网运行状态,但是在活塞配重块调整时,需要将煤气柜退出管网运行,重新测量时,需要恢复煤气柜的并网运行),全开两座煤气柜进出口阀门观察运行情况,若活塞移动速度差别仍较大(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活塞运动速度差不超过3万立/小时可认为差别较小,即因活塞运动速度的差异导致每小时产生的柜位差小于柜容总量(30万立方米)的10%),继续对两座煤气柜的活塞配重进行调整,如果原增加配重的煤气柜运行压力仍较低(每座煤气柜的运行压力值均为其最重要的运行参数,该值均为实时监控参数,可以通过对比两座煤气柜的运行压力值得出孰高孰低的结论),可继续对活塞增加配重,否则应减少部分配重,至活塞移动速度差别较小时,可调整两座煤气柜活塞油沟油位减小活塞移动速度差。前面活塞油沟油位是单座煤气柜的最佳值,为进一步减小两座煤气柜活塞运行速度的差异,可在活塞油沟油位的正常运行高度范围内(1680±40mm)进行调整,因为此前油位处于正常运行高度的中心值,此时易于提高或降低油位。
本实施例可以实现两座型式相同煤气柜同时并网运行,发挥两座煤气柜稳压调节作用,避免传统运行方式中两座煤气柜只能发挥其中一座煤气柜稳压调节作用的弊端。
以2座30万立POC型高炉煤气实现并网运行调整过程进行说明,图1中两座煤气柜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01672270400041
Figure BDA00001672270400051
在煤气柜1及煤气柜2之间设置连接管5,并管段中部位置设置U型压差计3。调整煤气柜1及煤气柜2的活塞油沟油位至最佳高度,将两座煤气柜同时投入并网运行,通过U型压差计3测量两座煤气柜运行压力差,记录多组数据,求平均值压力差值,得到煤气柜2储气压力比煤气柜1低200Pa。增加煤气柜2的活塞配重使之储气压力与煤气柜1相匹配,通过计算得到煤气柜2需增加配重重量为:
3.14×32.32×200÷9.81≈66787.58kg
为保证活塞顶部配重分布均匀,活塞各区(两根支柱间为一区,共32区)增加相同数量的配重块,配重块采用混凝土浇灌,每块重26.25kg,容许误差±0.2kg,每区应增加配重块数量为:
66787.58÷26.25÷32≈79.51
取整每区约增加80块配重块,共增加2560块配重,总重量为67200kg。
准备好配重块后,将煤气柜2退出管网运行后向活塞增加配重块,每区先增加72块配重块(计算结果的90%)后,投入煤气柜2,将两座煤气柜同时投入并网运行,调整煤气柜1及煤气柜2的活塞油沟油位至最佳高度(活塞油沟油位共设有四个测点,其正常运行高度为1680±40mm,通过调整,使每座煤气柜油位高度的平均值均达到1680±5mm,此时两座煤气柜油位平均高度的最大偏差小于0.6%,可视为达到最佳高度),使用U型压差计3再次测量两座煤气柜运行压力差,记录多组数据,求平均值压力差值,得到煤气柜2储气压力比煤气柜1低30Pa,计算得到每区需增加约12块配重块,通过煤气柜电梯及吊笼,向煤气柜2每区先增加6块配重块,此时两座煤气柜压力差值接近10Pa左右,使用U型压差计难以准确测量,可根据煤气柜并网运行效果对活塞配重进一步进行调整。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将两座型式相同的煤气柜与管网并网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两座煤气柜活塞油沟油位均调至最佳运行位置,在两座煤气柜之间设置压差计,通过调整使两座煤气柜同时并网运行并使两座煤气柜的活塞都处于上升或下降状态,当两座煤气柜柜位相同且入口各阀门全开时记录两座煤气柜之间的储气压差值,确定两座煤气柜的活塞配重调整的重量,对两座煤气柜活塞配重块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两座型式相同的煤气柜与管网并网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完成所述两座煤气柜活塞配重块的调整后,将两座煤气柜同时投入并网运行,全开两座煤气柜进出口阀门并监测运行情况;若活塞移动速度差别仍较大,继续对两座煤气柜的活塞配重进行调整;至活塞移动速度差别较小时,调整两座煤气柜活塞油沟油位减小活塞移动速度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将两座型式相同的煤气柜与管网并网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两座煤气柜活塞油沟油位均调至最佳运行位置包括:
活塞油沟油位共设有四个测点,正常运行高度为H±ΔH时,通过调整,使每座煤气柜油位高度的平均值均达到H±10%ΔH,则为达到最佳运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将两座型式相同的煤气柜与管网并网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两座煤气柜的活塞配重调整的重量包括:
记录两座煤气柜之间多于一组的储气压差值,获得两座煤气柜之间储气压差平均值P,结合两座煤气柜相关设计参数,得到煤气柜活塞面积S,通过以下公式确定两座煤气柜活塞配重调整的重量W:
W=PS/g
其中,W为配重块调整的重量,单位为kg;P为两座煤气柜之间储气压差平均值,单位为Pa;S为煤气柜活塞面积,单位为m2;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m/s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将两座型式相同的煤气柜与管网并网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两座煤气柜活塞配重块进行调整包括:
将活塞两根支柱间设置为一区,活塞各区增加相同数量的配重块,配重块采用混凝土浇灌,每块重26.25kg,容许误差±0.2kg。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将两座型式相同的煤气柜与管网并网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活塞移动速度差别较小的方法为:
当活塞移动速度的差异导致每小时产生的柜位差小于柜容总量的10%时,则判定活塞移动速度差别较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将两座型式相同的煤气柜与管网并网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续对两座煤气柜的活塞配重进行调整包括:
如果原增加配重的煤气柜运行压力相比另一煤气柜仍较低,则对该已增加配重的煤气柜的活塞继续增加配重;否则减少部分配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将两座型式相同的煤气柜与管网并网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两座煤气柜活塞油沟油位减小活塞移动速度差时,在活塞油沟油位的正常运行高度范围内进行调整。
CN201210161863.8A 2012-05-23 2012-05-23 两座型式相同的煤气柜与管网并网运行的方法 Active CN1026791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61863.8A CN102679162B (zh) 2012-05-23 2012-05-23 两座型式相同的煤气柜与管网并网运行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61863.8A CN102679162B (zh) 2012-05-23 2012-05-23 两座型式相同的煤气柜与管网并网运行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9162A true CN102679162A (zh) 2012-09-19
CN102679162B CN102679162B (zh) 2014-03-19

Family

ID=46811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61863.8A Active CN102679162B (zh) 2012-05-23 2012-05-23 两座型式相同的煤气柜与管网并网运行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7916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4270A (zh) * 2015-05-27 2015-08-26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两座煤气柜接力并网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69468A1 (fr) * 1984-08-23 1986-02-28 Energiagazdalkodasi Intezet Procede de transport d'hydrocarbures, en particulier de petrole et de gaz naturel et une station de compression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u procede
CN101158443A (zh) * 2007-10-19 2008-04-09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煤气柜技术降压节能的空分氧气输送系统及方法
CN102185338A (zh) * 2011-05-12 2011-09-14 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蒸汽并网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69468A1 (fr) * 1984-08-23 1986-02-28 Energiagazdalkodasi Intezet Procede de transport d'hydrocarbures, en particulier de petrole et de gaz naturel et une station de compression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u procede
CN101158443A (zh) * 2007-10-19 2008-04-09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煤气柜技术降压节能的空分氧气输送系统及方法
CN102185338A (zh) * 2011-05-12 2011-09-14 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蒸汽并网控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姜锐等: "干式煤气柜并网运行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冶金动力》, no. 4, 31 August 2011 (2011-08-31) *
王增光: "宣钢东区大小高炉煤气并网及控制的探讨", 《河北冶金》, no. 5, 31 October 1993 (1993-10-31) *
贾琼等: "15万m3煤气柜并网运行试验与实践", 《冶金动力》, no. 1, 28 February 2010 (2010-02-28)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4270A (zh) * 2015-05-27 2015-08-26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两座煤气柜接力并网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9162B (zh) 201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2159A (zh) 一种空气轴承
CN111784536B (zh) 一种明渠中依据实测水位变化情况估计水位超限时间的方法
CN102679162A (zh) 两座型式相同的煤气柜与管网并网运行的方法
CN201136896Y (zh) 载气式鼓轮送粉器
CN108020147B (zh) 一种转轮参与导水机构预装施工方法
CN2487868Y (zh) 稠油注蒸汽分配、计量、调节一体化装置
CN206384680U (zh) 一种智能化电梯减震装置
CN200999772Y (zh) 平衡阀
CN202114527U (zh) 一种新型的氮气配重缸倒置装置
CN206487934U (zh) 一种管道综合支吊架
CN111828478A (zh) 均压槽复合节流气体静压导轨及气模刚度分析方法
You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burden distribution in the COREX melter gasifier
CN206190996U (zh) 一种燃气立管附加压头补偿装置及燃气管道
CN108018950B (zh) 一种竖向高度可调节的隔震支座
CN110399651A (zh) 一种定制化吐丝管动平衡分析方法
CN208382222U (zh) 一种风粉实时调平装置
CN201572791U (zh) 一种确定钢管轧制中心线的装置
CN103018005A (zh) 一种减轻固粒对壁面冲蚀磨损的方法
CN205235435U (zh) 一种缓冲型蒸馏塔
CN111121854B (zh) 测量挑流消能工消能率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2255766U (zh) 无缝钢管扎管线精整区、预精整区传动辊静平衡实验用简易静平衡支架
CN207086632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管材弯管机
CN209166530U (zh) 一种抗震能力强的涡街流量计
CN103851122B (zh) 油压减振器用溢流阀
CN207566673U (zh) 一种高速电梯曳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