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65985B - 切割机的集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切割机的集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65985B
CN102665985B CN201080058201.7A CN201080058201A CN102665985B CN 102665985 B CN102665985 B CN 102665985B CN 201080058201 A CN201080058201 A CN 201080058201A CN 102665985 B CN102665985 B CN 1026659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dust collection
pedestal
collection cover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82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65985A (zh
Inventor
高萩耕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65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5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659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59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59/00Accessori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 B23D59/006Accessori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for removing or collecting chips

Abstract

对于在放置在被切割件的状态下由使用者使切割机向切割进行方向移动而执行切割的便携式的切割机而言,现有技术中,对被切割件的下表面侧的粉尘的收集并不充分。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收集被切割件的下表面侧的粉尘并且能够安装在切割机上且能够卸下从而提高使用便利性的集尘装置。在切割机的基座(2)上安装着截面呈日文片假名形的支承臂(22),且该支承臂(22)能够卸下,箱形的粉尘收集罩(21)通过该支承臂(22)支承在切割刀具(5)的正下方。由该粉尘收集罩(21)来收集被切割件的下表面侧产生的粉尘。

Description

切割机的集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便携式的切割机的集尘装置。
背景技术
上述便携式的切割机具有切割机主体与基座,切割机主体具有由电动马达驱动而旋转的锯片,将基座重叠放置在被切割件的上表面上从而将切割机主体支承在被切割件上。使用者用手握持住该切割机使其在被切割件上移动,使突出到基座的下表面侧的锯片切入被切割件,从而能够进行切割作业。
在使用这种切割机进行切割加工时,锯片的旋转会将切屑带起使其飞散。对此,锯片的位于基座的上表面一侧的部分被锯片罩覆盖,从而能够防止切屑的飞散,另外,在该锯片罩上连接着用于将飞起的粉尘收集的集尘袋,或者通过软管连接着集尘机。
另外,锯片的位于基座的下表面侧的部分中,除了切入被切割件中的部分之外,其余部分的周围被能够开闭的活动罩覆盖。该活动罩的端部抵接在被切割件的起始切入端的端面上,在该状态下切割机向进行切割的方向移动,从而使该活动罩逐渐被打开,在切割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切割机移动一定距离时)呈全开状态。
采用这样的活动罩,由于锯片的位于基座下表面侧的部分中的一部的周围被覆盖,因而,在基座的上表面没有被完全收集的粉尘在锯片的旋转作用下而被导向基座的下表面侧,该粉尘被活动罩阻挡从而防止了该粉尘的飞散,在这一点上,该活动罩具有一定的集尘功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210702号
然而,如上所述,由于活动罩随着切割的进行而逐渐被打开,使锯片的露出范围逐渐增大,因而难以获得充分的集尘效果。现有技术中,例如有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是一种在基座的下表面侧(被切割件的下表面侧)进行集尘的技术。在该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集尘规尺,具体而言,即,在对切割机主体进行导向的规尺上安装上侧板与下侧板,在两块板之间夹持被切割件,在此状态下进行切割加工。在上述下侧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筋部,从而在该下侧板的上表面与被切割件的下表面之间产生些许的间隙,利用该间隙来收集被切割件的下表面一侧的切削粉尘。然而,该集尘规尺是一个不同于切割机的设备,不是切割机的一部分,因而使用较不方便。另外,在使用时,由于是用上侧板与下侧板在锯片的一侧(左侧或右侧)对被切割件进行夹持,在此状态下使用,因而,难以收集锯片另一侧所产生的切削粉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是考虑到上述现有的问题而作出的,提供一种能够安装在切割机上的附件(attachment)式的集尘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能够便于使用,另外,能够有效地收集基座下表面一侧的于切割刀具(锯片)两侧产生的切割粉尘。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1技术方案:一种集尘装置,其安装在切割机上,该切割机包括基座与切割机主体,其中,基座用于放置在被切割件上,切割机主体支承在该基座的上表面上且具有向该基座的下表面一侧突出的圆形的切割刀具,所述切割机主体与所述基座一起向切割前进方向移动而对所述被切割件进行切割加工。所述集尘装置包括粉尘收集罩,该粉尘收集罩支承在所述基座或者所述切割机主体上并被保持在所述切割刀具的下方。
采用第1技术方案,由于粉尘收集罩支承在基座或者切割机主体上,因而能够将该粉尘收集罩与切割机共同对待使用,从而提高了集尘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另外,由于粉尘收集罩被保持在切割刀具的下方,因而能够收集切割刀具下方两侧产生的切削粉尘,从而能够在被切割件的下表面侧,于切割刀具的左右两侧有效地进行集尘。
第2技术方案:在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集尘装置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粉尘收集罩相对于所述基座或者所述切割机主体能够装卸。
采用第2技术方案,可以在不需要时将粉尘收集罩卸下,因而进一步提高了切割机的使用便利性。
第3技术方案:在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集尘装置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粉尘收集罩以相对于所述基座能够装卸的方式支承在该基座上。
采用第3技术方案,能够将粉尘收集罩支承在更靠近被切割件的部位,因而能够简化该粉尘收集罩的支承结构。
第4技术方案:在第3技术方案所述的集尘装置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安装平行规尺的规尺安装部,该平行规尺用于对所述切割刀具相对于所述被切割件进行导向,利用所述规尺安装部安装支承臂,通过该支承臂来支承所述粉尘收集罩。
采用第4技术方案,由于能够利用现有的规尺安装部来支承粉尘收集罩,因而,与另外设置特别的安装部位这种情况相比,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构成集尘装置,并且能够容易地实现该集尘装置的安装。
第5技术方案:在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集尘装置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粉尘收集罩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被支承。
采用第5技术方案,能够防止因切割而从被切割件主体上切下的切下部分一直搭在粉尘收集罩上。被切割件的切下部分一直搭在粉尘收集罩上的话,该切下部分没有离开被切割件主体侧(没有被切下的部分一侧)足够远的距离,还是留在切割刀具附近。另外,突出到基座的下表面侧的切割刀具的周围通常由能够在周向上转动而开闭的活动罩覆盖,因此,在切割加工后,被切割件的切下部分一直搭在粉尘收集罩上的话,该切下部分会干涉到在切割加工过程中变为全开状态的活动罩,从而妨碍了该活动罩的复位。
但是,采用第5技术方案,由于在被切割件的切下部分的重力作用下,粉尘收集罩会向下摆动,因而该切下部分不会停留在搭在粉尘收集罩上的状态而能够顺畅地滑落。因此,活动罩与切下部分不会产生干涉,使活动罩能够顺畅地实现关闭。
第6技术方案:在第5技术方案所述的集尘装置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粉尘收集罩包括用于连接集尘软管的集尘嘴,所述粉尘收集罩以能够相对于该集尘嘴上下摆动的方式被支承。
采用第6技术方案,例如通过连接在集尘嘴上的集尘软管将集尘机连接在粉尘收集罩上,从而能够由该集尘机收集(回收)粉尘收集罩所收集的粉尘。
另外,由于粉尘收集罩以能够相对于该集尘嘴上下摆动的方式被支承,因而,能够使粉尘收集罩顺畅地进行上下摆动而不会引起集尘软管的扭转,从而使所述被切割件的切下部分不会妨碍到活动罩的关闭动作,因而能够防止活动罩产生动作不良。
第7技术方案:一种切割机,包括技术方案1~6中任一项所述的集尘装置。
采用第7技术方案,能够使下表面侧集尘用的集尘装置具有上述的作用效果,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切割机的集尘效果以及使用便利性从而提高了其作为商品的附加值。
第8技术方案:一种切割机,包括技术方案1所述的集尘装置,所述粉尘收集罩具有用于连接集尘软管的下侧集尘口,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侧,所述切割刀具的周围被主体罩覆盖,在该主体罩上设有用于连接集尘软管的上侧集尘口。
采用第8技术方案,被切割件的上表面一侧以及下表面一侧所产生的切削粉尘都能够被收集,因而能够快速地进行切割作业,并且能够改善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本实施方式的集尘装置的切割机的整体视图;
图2为图1中(II)方向的向视图,为切割机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III)方向的向视图,为切割机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IV)方向的向视图,为从切割前进方向的后侧看到的切割机的侧视图;
图5为图2中(V)方向的向视图,为从切割前进方向的前侧看到的切割机的侧视图;
图6为沿图2中(VI)-(VI)线的剖视图,剖面经过粉尘收集罩的摆动中心,且该图也是从切割前进方向的后侧所看到的切割机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6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图5所示为具有本实施方式的集尘装置20的便携式切割机1的整体视图。除了集尘装置20之外,切割机1本身的结构是现有公知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作特别的改变,因而仅对其作简单的说明。
另外,在图1中,使用者位于切割机1的后侧。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以及上下方向均是以使用者为基准而言的。并且,关于各方向,在图中皆有标示。
切割机1具有用于放置在被切割件W的上表面上的矩形平板状的基座2以及支承在该基座2的上表面上的切割机主体3。切割机主体3具有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4以及被该电动马达4驱动而旋转的圆形的切割刀具5。切割刀具5的周围被主体罩6覆盖。在主体罩6上支承着主轴12,切割刀具5安装在该主轴12上。如主体罩6上显示的箭头6a所示,切割刀具5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在主体罩6的背面侧(左侧表面一侧)安装着电动马达4。在电动马达4的上表面上设有环形的把手部7。如图2所示,在该把手部7的内周侧配置着扳机式的开关操作柄8,该开关操作柄8供使用者用手指进行扣动操作。使用者对该开关操作柄8进行扣动操作,则电动马达4启动,使切割刀具5旋转。在该开关操作柄8的前侧附近,于把手部7的前侧右侧表面上配置有按钮式的照明开关9,该照明开关9供使用者用手指进行按动操作从而实现开与关。使用者对该照明开关9进行“开”的操作,则设置在主体罩6的前部的照明灯10点亮。照明灯10使用的是发光二极管(LED)。该照明灯10点亮的话,则设置于基座2的前端部的墨线对准用的对正部(gauge)11的附近被照亮。用该照明灯10来照亮对正部11的附近,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处于暗处的被切割件的位置对准(墨线对准)作业,从而能够迅速地进行精确的切割作业。
在主体罩6的前部设有集尘口14。该集尘口14设置在切割刀具5的对被切割件W进行切割的切入部位(切割部位C)的上方。切割部位C处产生的粉尘在切割刀具5的旋转作用下向主体罩6的上方吹起而流入集尘口14内。该集尘口14上通过集尘嘴15a连接着集尘软管15,进一步地,通过该集尘软管15连接着集尘机(省略图示)。切割部位C处产生的粉尘的大部分由该集尘机收集。没有被收集到集尘口14内而留在主体罩6内的粉尘仅有一点点,并且,由切割刀具5的旋转使这些粉尘在主体罩6内被向后吹。主体罩6一侧的集尘口14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上侧集尘口。
切割刀具5的下部经由基座2上设置的窗口部2a向基座2的下表面侧突出(伸出)。向基座2的下表面侧突出的切割刀具5的下部被活动罩13覆盖。活动罩13以能够沿着切割刀具5的周围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图2中,活动罩13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打开,使切割刀具5的刀刃被露出。另外,该活动罩13被弹簧向关闭的方向加载。在活动罩13的端部(头端部)抵接在被切割件W的起始切入端的侧端面上的状态下,使切割机1向切割前进方向(图2中右侧)移动,对被切割件W进行切割加工,从而使活动罩13克服弹簧作用力而逐渐打开。本实施方式的集尘装置20具有粉尘收集罩21,该粉尘收集罩21配置在活动罩13的下方。
另外,切割机主体3以能够相对于基座2上下摆动的方式支承在基座2上,而能够调节切割刀具5对被切割件W的切入深度(切割刀具5从基座2的下表面突出的突出量),而且,该切割机主体3也能够向左右摆动从而能够对被切割件W进行所谓的斜切。这一点为现有公知技术,因而省略了对其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集尘装置20具有粉尘收集罩21与将该粉尘收集罩21支承(安装)在基座2上的支承臂22。粉尘收集罩21大致呈向上开口的箱体形状,其具有底板部21a,左右的侧壁部21b与21c、前壁部21d。
支承臂22由宽度尺寸较小的带状钢板弯折成截面呈日文片假名“コ”形而制成,在从基座2的前部向右伸出的状态下被固定。在基座2的靠近前部的左侧部上设有通孔2b,另外,在该基座2的靠近前部的右侧部附近设有螺纹紧固式的固定柄16,将支承臂22的上侧板部21a穿过该通孔2b,用上述固定柄16将该支承臂22的头端部22b固定下来,从而使支承臂22被固定在垂直于切割进行方向(前后方向)的状态下。使固定柄16向螺纹旋松方向旋转的话,则头端部22b的固定状态被解除,从而能够将上侧板部22a向左侧拔出,而将集尘装置20从基座2上卸下。
基座2的通孔2b与固定柄16是为了安装规尺而设置的,该规尺用于对切割机1或者说切割刀具5进行导向使其相对于被切割件W保持一定间隔且平行于该被切割件W。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该规尺安装用的通孔2b与固定柄16(规尺安装部),通过简单的操作将粉尘收集罩21安装在切割机1上,从而构成了能够拆卸的附件式的集尘装置20,本实施方式在这一点上具有特征。
支承臂22的纵向板部22c从上侧板部22a的右端部向下延伸。另外,支承臂22的下侧板部22d从纵向板部22c的下端部向右延伸。下侧板部22d平行于上侧板部22a地延伸。上侧板部22a与下侧板部22d之间供被切割件W进入。因而,纵向板部22c向下延伸的尺寸(上侧板部22a与下侧板部22d之间的间隔)根据设想的被切割件W的厚度设定得足够大。
另外,上侧板部22a向右伸出的伸出尺寸(从基座2的右端部伸出的尺寸)或者说切割刀具5与纵向板部22c之间的间隔,根据被切割件的被切割加工所切掉的切掉侧部分的尺寸(设想、预测值)来设定得足够大。
在下侧板部22d的头端部(右端部)上通过L形的托架23安装着圆筒状的圆筒支承部件24。该圆筒支承部件24不能相对于托架23在轴向上产生移动,但可以以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
如图6所示,在圆筒支承部件24的左端部(图6中的右端部(并非文字标示所指))形成凸缘部24a。在该凸缘部24a与托架23之间设有转动支承部24b。该转动支承部24b上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着一体形成在粉尘收集罩21的右侧壁部21c上的突出部21e。突出部21e被夹在凸缘部24a与托架23之间而不能在轴向上产生移动。
突出部21e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转动支承部24b上,从而使粉尘收集罩21以能够相对于支承臂22上下摆动的方式被支承。如此,使圆筒支承部件24以能够相对于托架23转动的方式被支承,粉尘收集罩21的突出部21e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圆筒支承部部件24的圆筒支承部24b上,使圆筒支承部件24与粉尘收集罩21能够以同一轴线为中心相互独立地转动,在此状态下二者被支承在支承臂22上。如图2所示,圆筒支承部24的前后方向的位置以及托架23的形状的设定使得,粉尘收集罩21的摆动中心(突出部21e与转动支承部24b的中心轴线)位于切割部位C的前侧。
另外,托架23被夹在突出部21e与挡圈25之间而不能在轴向上产生相对移动。在圆筒支承部件24的右端部上通过集尘嘴27a连接着集尘软管27。集尘软管27经由该圆筒支承部24的内周孔而与粉尘收集罩21的内部连通。该圆筒支承部件24的内周孔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下侧集尘口。
集尘软管27上连接着图示省略的集尘机。由该集尘机使粉尘收集罩21内的粉尘经由集尘软管27与圆筒支承部件24的内周孔被强制性地收集。
如上所述,圆筒支承部件24以不能相对于托架23产生转动的方式被固定。粉尘收集罩21以能够相对于圆筒支承部件24上下摆动的方式被支承。在粉尘收集罩21的右侧壁部21c与托架23之间安装着拉伸弹簧26。由该拉伸弹簧26对粉尘收集罩21向使其摆动头端部向上移动的方向加载。如图2所示,在粉尘收集罩21的右侧壁部21c上安装着止挡块28。该止挡块28与托架23抵接使粉尘收集罩21被保持在上方的(粉尘)收集位置。如图2所示,由该止挡块28所限定的粉尘收集罩21的收集位置设定为:该粉尘罩21的前壁部21d大致呈竖直状态,其底板部21a从水平状态舒缓地向后下方倾斜。
粉尘收集罩21能够从上方的收集位置向使其后侧部向下移动的方向(图2中空心箭头所示的方向,在下面称为粉尘排出方向)转动(摆动)。该粉尘收集罩21克服拉伸弹簧26的作用力而向粉尘排出方向转动。该粉尘收集罩21以其突出部21e的轴线(圆筒支承部件24的轴线)为中心上下转动(摆动)。
如图6所示,粉尘收集罩21被保持在切割刀具5的下方。因此,相对于包含切割刀具5的切割面S而言,左侧壁部21b位于左侧,右侧壁部21c位于右侧。如此,以足够大的间隔配置左右的侧壁部21b与21c,在其下端部间配置底板部21a,从而能够有效地收集向被切割件W下方飞散的粉尘。
在切割刀具5的后端部侧(被切割件W与切割刀具5的刀刃在前后方向上的两处交叉部中的位于后侧的交叉部(前侧的交叉部相当于切割部位C)),由于切割刀具5的刀刃与被切割件W的切口相接触等原因,会有一点点粉尘被向被切割件W的下表面一侧吹动。另外,如上所述,从切割部位C向上吹起的粉尘的大部分经由主体罩6的集尘口4被集尘软管15所收集,未被完全收集的剩余粉尘也由于切割刀具5的旋转,经由主体罩6的内部而被向后吹动,之后被吹到被切割件W的下表面侧。吹到被切割件W的下表面侧的粉尘经由半开(打开过程中)或者全开的活动罩13的内部从其头端部向下运动。随着切割作业的进行,活动罩13变为全开状态,此时,粉尘从基座2的下表面与切割刀具5的后侧交叉部(活动罩13的头端部位置)沿着图2中轴线J所示的切线方向向下被吹动。
如此,设定粉尘收集罩21的底板部21a以及左右的侧壁部21b、21c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使得,在活动罩13的整个开闭范围内,粉尘收集罩21的底板部21a以及左右的侧壁部21b、21c都位于活动罩13的头端部的下方。因此,从切割刀具5的后部侧吹到被切割件W的下表面侧的粉尘也被粉尘收集罩21可靠地收集。
如图2所示,粉尘收集罩21的左右的侧壁部21b、21c的上部分别形成为向后下方弯曲的圆弧形状。另外,如上所述,粉尘收集罩21以能够以圆筒支承部件24的轴线为中心上下摆动的方式被支承。因此,切割加工完成时,从被切割件主体上切下来的切下部分会搭在左右的侧壁部21b、21c上,由它们的重量使粉尘收集罩21克服拉伸弹簧26的作用力而向图2中空心箭头所示的粉尘排出方向摆动。特别地,由于粉尘收集罩21的左右的侧壁部21b、21c的上部分别形成为向后下方弯曲的圆弧形状,因而,搭在左右的侧壁部21b、21c上的被切割件的切下部分会随着粉尘收集罩21向粉尘排出方向的摆动而沿着左右的侧壁部21b、21c顺畅地滑落。
如此,被切割件的切下部分会可靠地从粉尘收集罩21上滑落而不会保持为搭在粉尘收集罩21上的状态,因而,在切割加工完成后,该切下部分被从被切割件主体侧切开并离开足够远的距离,从而不会对活动罩13向全闭方向侧的复位动作造成妨碍,使得该活动罩13在弹簧作用力的作用下顺利地返回到全闭位置。
采用具有如上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集尘装置20,在被切割件W的下表面侧产生或者飞散到该下表面侧的粉尘会在切割刀具5的大致正下方被粉尘收集罩21所收集,因而提高了切割机1的集尘效果,改善了作业环境。特别地,通过并用主体罩6一侧的集尘功能(集尘口14、集尘软管15等)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切割机1的集尘效果。
另外,采用本实施方式的集尘装置20,由于粉尘收集罩21通过支承臂22支承在基座2上,因而能够将该粉尘收集罩21安装在切割机1上作为一体式结构使用,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使集尘装置20的使用变得更加方便。
另外,将基座2的固定柄16旋松的话,就能够将支承臂22的上侧板部22a从通孔2b中拔出而将该集尘装置20从切割机1上卸下。因而,可以在不需要集尘装置20时将其卸下,单独使用切割机1,所以,保证了切割机1单独使用时的使用便利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集尘装置20利用基座2的规尺安装部(通孔2b与螺纹旋紧式的固定柄16)来实现安装,因而,与另外设置特别的安装部位这种情况相比,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构成该集尘装置20,并且能够容易地实现该集尘装置20的安装。
再者,采用上面所例示的集尘装置20,粉尘收集罩21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设置,且其左右的侧壁部21b、21c的上部分别形成为向下方弯曲的圆弧形状,因而,不会使被切割件的切下部分停留在搭在粉尘收集罩21上的状态而能够可靠地向下滑落。因而,被切割件的切下部分不会妨碍到活动罩13的向全闭状态回复的回复动作,使该活动罩在弹簧作用力的作用下顺利且可靠地返回全闭位置。
另外,粉尘收集罩21以能够相对于连接着集尘软管27的圆筒支承部件24上下摆动的方式被支承,因而,能够使粉尘收集罩21顺畅地进行上下摆动而不会使集尘软管27产生扭转变形,因而能够使被切割件的切下部分能够可靠地从粉尘收集罩21上滑落,另外,能够使粉尘收集罩21在拉伸弹簧26的作用下可靠地返回粉尘收集位置,在这一点上,能够保证粉尘收集罩21的动作的可靠性。
可以对上面所说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关于支承臂22,可以改变上侧板部22a与下侧板部22d的位置或者长度从而不必改变粉尘收集罩21相对于切割刀具5的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即可改变纵向板部22c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通过改变纵向板部22c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从而能够实现支承臂22的结构紧凑化,并且能够容易应对被切割件的切下部分的尺寸的变化。
另外,通过构成为能够调整支承臂22的纵向板部22c的长度这样的结构,从而能够调整粉尘收集罩21相对于切割刀具5的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并且,能够根据被切割件W的板厚的变化来改变上侧板部22a与下侧板部22d的间隔。
关于连接在主体罩6上的集尘软管15与连接在粉尘收集罩21一侧的集尘软管27,可以将二者汇合连接后连接在1台集尘机上。
也可以使粉尘收集罩21不连接集尘软管27以及集尘机。此时,使用者掌握合适的时机将粉尘收集罩21所收集的粉尘排出,从而也能够实现对被切割件的下表面侧的粉尘进行收集这样的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上面所例示的是利用基座2的规尺安装部(通孔2b与固定柄16)来实现安装的结构,然而,也可以在基座2或者切割机主体3的其他部分设置特别的安装机构来安装集尘装置。
另外,在上面例示的是能够将集尘装置20完全从基座2上卸下的结构,然而,也可以是不卸下的结构,例如可以使支承臂还具有上下转动的功能,从而使粉尘收集罩能够被向上收起。

Claims (5)

1.一种集尘装置,其安装在切割机上,该切割机包括基座与切割机主体,其中,基座用于放置在被切割件上,切割机主体支承在该基座的上表面上且具有向该基座的下表面一侧突出的圆形的切割刀具,所述切割机主体与所述基座一起向切割前进方向移动而对所述被切割件进行切割加工,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尘装置包括粉尘收集罩,该粉尘收集罩支承在所述基座或者所述切割机主体上并被保持在所述切割刀具的下方,
所述粉尘收集罩相对于所述基座或者所述切割机主体能够装卸,
所述粉尘收集罩以相对于所述基座能够装卸的方式支承在该基座上,
在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安装平行规尺的规尺安装部,该平行规尺用于对所述切割刀具相对于所述被切割件进行导向,利用所述规尺安装部安装支承臂,通过该支承臂来支承所述粉尘收集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收集罩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被支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收集罩包括用于连接集尘软管的集尘嘴,所述粉尘收集罩以能够相对于该集尘嘴上下摆动的方式被支承。
4.一种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尘装置。
5.一种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装置,所述粉尘收集罩具有用于连接集尘软管的下侧集尘口,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侧,所述切割刀具的周围被主体罩覆盖,在该主体罩上设有用于连接集尘软管的上侧集尘口。
CN201080058201.7A 2009-11-11 2010-11-08 切割机的集尘装置 Active CN1026659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57961A JP5468360B2 (ja) 2009-11-11 2009-11-11 切断機の集塵装置
JP2009-257961 2009-11-11
PCT/JP2010/069808 WO2011058942A1 (ja) 2009-11-11 2010-11-08 切断機の集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5985A CN102665985A (zh) 2012-09-12
CN102665985B true CN102665985B (zh) 2014-12-31

Family

ID=43991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8201.7A Active CN102665985B (zh) 2009-11-11 2010-11-08 切割机的集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500125B1 (zh)
JP (1) JP5468360B2 (zh)
CN (1) CN102665985B (zh)
WO (1) WO20110589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9188B (zh) * 2012-12-29 2015-09-09 烟台盖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眉笔切尾削尖机
US10722960B2 (en) 2017-02-22 2020-07-28 Makita Corporation Cutting device
CN107116635B (zh) * 2017-05-19 2022-12-09 无锡市宏晨电工机械有限公司 具备摩擦起电吸收木屑功能的木板切割机
DE102019134415B4 (de) * 2019-12-13 2023-12-14 Festool Gmbh Mobile Hand-Sägemaschine mit Vorritzaggregat und Staubabfuhr
JP7476014B2 (ja) * 2020-03-18 2024-04-30 株式会社マキタ 石工用携帯用切断機
WO2021083411A2 (zh) * 2020-12-18 2021-05-06 苏州普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节能型切割机
CN113681070B (zh) * 2021-10-27 2021-12-31 江苏振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提式气动切割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47380U (zh) * 1975-10-01 1977-04-04
JPS56109819U (zh) * 1980-01-18 1981-08-25
JPS60127902U (ja) * 1984-02-08 1985-08-28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US5063802A (en) * 1989-11-16 1991-11-12 Ryobi Ltd. Variable cutting-angle circular saw device
JP2009179050A (ja) * 2008-02-01 2009-08-13 Hitachi Koki Co Ltd 卓上切断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04872B2 (de) * 1974-02-01 1976-12-09 Black & Decker Gmbh, 6270 Idstein Tragbare werkzeugmaschine zum schneiden von stein-, asbestzement- o.ae. -platten
JPS5662101A (en) * 1979-10-26 1981-05-27 Yamada Ind Dust collector for electric saw
JPH037129Y2 (zh) * 1987-01-30 1991-02-22
JPS63179020U (zh) * 1987-05-12 1988-11-18
JPH08309616A (ja) * 1995-05-15 1996-11-26 Shinichi Fujimoto 2枚刃式管縦方向切断工具
GB2362128A (en) * 2000-04-17 2001-11-14 Anthony Ian Pinder Shoe cum shroud for a hand held circular saw
JP2002210702A (ja) 2001-01-19 2002-07-30 Makita Corp 集塵定規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47380U (zh) * 1975-10-01 1977-04-04
JPS56109819U (zh) * 1980-01-18 1981-08-25
JPS60127902U (ja) * 1984-02-08 1985-08-28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US5063802A (en) * 1989-11-16 1991-11-12 Ryobi Ltd. Variable cutting-angle circular saw device
JP2009179050A (ja) * 2008-02-01 2009-08-13 Hitachi Koki Co Ltd 卓上切断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00125B1 (en) 2020-03-04
EP2500125A1 (en) 2012-09-19
EP2500125A4 (en) 2015-08-05
WO2011058942A1 (ja) 2011-05-19
JP2011101929A (ja) 2011-05-26
JP5468360B2 (ja) 2014-04-09
CN102665985A (zh) 2012-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5985B (zh) 切割机的集尘装置
CN102248222A (zh) 切割工具的集尘装置
EP2572845A1 (en) Table cutting type protective cover of composite saw
CN102990158A (zh) 一种改进的切割机
WO2019220972A1 (ja) 金工用携帯用マルノコ
CN110216496A (zh) 一种具有废料回收功能的工件切割装置
CN210435457U (zh) 一种钢管切割机
CN204844339U (zh) 裁切装置
CN209303775U (zh) 一种收集加工废料的铣床
CN210934136U (zh) 一种改进型散热切纸机
CN204138855U (zh) 一种丝线用废料收集装置
CN211608073U (zh) 一种自动化鸭脖切割机
CN201258741Y (zh) 掘进机负压除尘回转装置
CN202845927U (zh) 随动导向排尘斜切割机
CN102527857B (zh) 一种将军帽组装设备
CN201632451U (zh) 吹吸机
CN205967656U (zh) 一种电极修复装置
CN209440213U (zh) 一种高档深色卡纸的生产装置
CN200956505Y (zh) 三爪气动剥皮机
CN2497920Y (zh) 新型直线进给式切割锯防护罩
CN110328716A (zh) 一种垂直进给式立式圆锯床
CN218959444U (zh) 一种园林草坪打孔机
CN208410281U (zh) 一种耐火材料加工用切割装置
CN213107178U (zh) 一种塑料绝缘材料生产具有防护结构的切割装置
CN212602633U (zh) 一种电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