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5061A - 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 - Google Patents

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5061A
CN102655061A CN2011100523689A CN201110052368A CN102655061A CN 102655061 A CN102655061 A CN 102655061A CN 2011100523689 A CN2011100523689 A CN 2011100523689A CN 201110052368 A CN201110052368 A CN 201110052368A CN 102655061 A CN102655061 A CN 102655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harging module
cut
framework
canti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523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敬义
林兴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L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UL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L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UL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5236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550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55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50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包括框体、固定在框体上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及导电片,框体具有可供容置锂电池的容置空间,且在对应容置空间的一侧具有可动悬臂,第一电极设置在可动悬臂的一侧边,第二电极设置在可动悬臂的另一侧边,导电片设置在可动悬臂的自由端,并分别电性连接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其中,当锂电池的体积膨胀并持续顶抵可动悬臂时,导电片会被锂电池推抵而脱离与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的电性导接,令充电回路形成断路而停止对锂电池进行充电,进而确保锂电池在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的充电模块,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断电功能的充电模块。
背景技术
锂电池(或称为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操作电压、可电力回充等诸多优点,将多个锂电池单元予以串联或并联而组成一电池装置,现已广泛地用作为各种电力产品的能量来源,如用于汽车或电动车...等的电池装置...等;因锂电池单元中含有各种的可燃性材料而具有相当程度的风险性,当锂电池单元过度充电时会造成电池温度升高,甚至可能会产生燃烧或爆炸而存有潜在的危险性。
基于上述原因,目前市售锂电池的充电模块通常附保护装置,于现有技术中,该保护装置通常使用一高价、结构复杂、且面积庞大的充电/放电控制电路来避免锂电池过压,因其控制电路需根据串联的锂电池数目不同而设计并重新制作,且串联越多颗锂电池时,其保护电路的设计越复杂,再者,由于控制电路的导接线可能会因老化衰退不均而产生不平衡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于现有防止锂电池过充的方法加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以确保锂电池在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以降低锂电池发生爆炸或燃烧的发生率,并大为提升充电模块的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导接外部电源用以对锂电池进行充电,该充电模块包括框体、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导电片,框体具有可供容置锂电池的容置空间,且框体在对应容置空间的一侧边具有可动悬臂,第一电极固定在框体上,且设置在可动悬臂的一侧边,第二电极固定在框体上,并对应第一电极设置在可动悬臂的另一侧边,导电片设置在可动悬臂的自由端,并分别电性连接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其中,当锂电池的体积膨胀并持续顶抵可动悬臂时,导电片会被锂电池推抵而脱离与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的电性导接。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导接外部电源用以对锂电池进行充电,该充电模块包括框体、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导电悬臂,框体具有可供容置锂电池的容置空间,第一电极固定在框体的一侧,第二电极对应第一电极而固定在框体的相对侧,导电悬臂跨置在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之间,并分别导接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其中,当锂电池的体积膨胀并持续顶抵导电悬臂时,导电悬臂会被锂电池推抵而脱离与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的电性导接。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其不使锂电池经历反复地断电又回充的过程,故可降低锂电池发生爆炸或燃烧的发生率,并大为提升充电模块的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导接外部电源用以对锂电池进行充电,该充电模块包括框体、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导电片,框体具有可供容置锂电池的容置空间,第一电极固定在框体的一侧,第二电极对应第一电极而固定在框体的相对侧,导电悬臂跨置在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之间,并分别导接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其中,当锂电池的体积膨胀并持续顶抵导电悬臂时,导电悬臂会被推抵而脱离与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的电性导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是为一种机械式防止锂电池过充的装置,其是在充电模块的框体设置可动悬臂,当锂电池的体积膨胀并持续顶抵可动悬臂时,导电片会被推抵而脱离与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的电性导接,或是在将一次性使用的导电带跨置在可动悬臂的二侧,并分别电性连接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导电片在锂电池的体积膨胀至某一程度后即产生断裂,进而使充电模块的充电回路形成断路,且因锂电池不会经历反复地断电又回充的过程,其内部不致因过充或高温而改变原来的材料特性而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故可降低爆炸或燃烧的发生机率及提高充电模块的安全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的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的部分组合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可动悬臂跨接有导电片的充电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的使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第二实施例的部分组合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另一种切断导电带的方式;
图10为本发明具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的另一种导接方式;以及
图11为本发明具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的再一种导接方式。
其中,附图标记
1    充电模块      2   外部电源
2a   导电端        2b  导电端
3    锂电池        3a  充电端点
3b   充电端点      4   导接线
10   框体          100 容置空间
101  开口          11  动悬臂
110  卡勾          12  导接座
120  导接空间      121 第一穿孔
1210 第一固定孔    122 第二穿孔
1220 第二固定孔    20  第一电极
21   第一凸块      30  第二电极
31   第二凸块      40  导电片
41   结合孔        42  凸刺
1a   充电模块      11a 导电悬臂
20a 第一电极  30a 第二电极
40a 导电带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请参照图1及图2,分别为本发明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的组合示意图及部分组合剖视图;本发明的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1包括一框体10、一第一电极20、一第二电极30、及一导电片40。
该框体10具有一容置空间100,且该框体10在对应该容置空间100的一侧边具有一可动悬臂11,于本实施例中,该框体10是对应该容置空间100成型有一开口101,该可动悬臂11是自该框体10的开口101的一侧边所延伸成型,并凸伸在该开口101的中央。
该框体10在对应该容置空间100的另一侧边具有一导接座12,该导接座12具有一导接空间120、与该导接空间120相连通的一第一穿孔121及一第二穿孔122,该第一穿孔121及该第二穿孔122设置在该导接空间120的相对侧。
第一电极20、第二电极30均固定在该框体10上,该第一电极20设置在该可动悬臂11的一侧边,该第二电极30则对应该第一电极20而设置在该可动悬臂11的另一侧边;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穿孔121中穿设有该第一电极20,且该第一电极20的一端凸伸在该导接空间120中,该第二穿孔122中则穿设有该第二电极30,该第二电极30的一端也凸伸在该导接空间120中。
此外,该导接座12在该第一穿孔121中设有一第一固定孔1210,该第一电极20设有可定位在该第一固定孔1210中的一第一凸块21,同样地,该导接座12在该第二穿孔122中设有一第二固定孔1220,该第二电极30设有可定位在该第二固定孔1220中的一第二凸块31。
该导电片40是设置在该可动悬臂11的一自由端,并分别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极20及该第二电极30,该导电片40可与该可动悬臂11一体成型,也可为分离设置再结合于在该可动悬臂11上;本实施例中,该导电片40设有一结合孔41,该可动悬臂11则对应设有一卡勾110,该卡勾110是扣勾在该结合孔41中,以将该导电片40结合在该可动悬臂11上。
请续参照图3及图4,为本发明具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的充电示意图及使用示意图;本发明的充电模块1是导接一外部电源2用以对一锂电池3进行充电,使用时,利用焊接等连接方式,将该外部电源2的一导电端2a电性导接在该充电模块1的第一电极20上,再利用一导接线4,将该导接线4的二端分别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极30及该锂电池3的一第一充电端点3a,接着,将该外部电源2的另一导电端2b电性导接在该锂电池3的一另一充电端点3b上,据此,该充电模块1即可对该锂电池3进行充电。
请参照图4;在充电过程中,当该锂电池3过充、或温度过高会使该锂电池3的体积膨胀,且膨胀至某个程度后即顶抵到该可动悬臂11,此时若继续膨胀、并持续顶抵该可动悬臂11时,该导电片40就会被该锂电池3推抵而脱离与该第一电极20及该第二电极30的电性导接,此时,该充电模块1的充电回路形成断路,并停止对该锂电池3进行充电。
请另参照图5至图8,分别为本发明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组合示意图、部分组合剖视图及使用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充电模块1a设具有一次性使用的一导电带40a,该导电带40a是跨置该可动悬臂11而固定在该框体10上,且该导电带40a的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极20,另一端则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极30,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该导电带40a是跨置该导电片40,实际实施时则可不需设置。
请参照图8;在充电过程中,当该锂电池3的体积膨胀至某个程度后即顶抵到该可动悬臂11,此时若继续膨胀、并持续顶抵该可动悬臂11时,该导电带40a就会被该锂电池3推抵而断裂,使该充电模块1的充电回路形成断路而停止对该锂电池3进行充电。
请另参照图9,为本发明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另一种切断导电带的方式;此方式与前述不同之处在于该导电片40在相对该导电带40a的一侧面设有用于切断该导电带40a的一凸刺42,该凸刺42的设置可利于该导电片40确实地切断该导电带40a。
请再参照图10,为本发明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的另一种导接方式;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电极20a固定在该框体10的一侧,该第二电极30a是对应该第一电极20a而固定在该框体10的相对侧,跨置在该第一电极20a及该第二电极30a之间的是为一导电悬臂11a,该导电悬臂11a是自该框体10的一侧边而延伸至该框体10的另一侧边,并分别导接该第一电极20a及该第二电极30b,当该锂电池3的体积膨胀并持续顶抵该导电悬臂11a时,该导电悬臂11a会被推抵而脱离与该第一电极20a及该第二电极30a的电性导接。
请续参照图11,为本发明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的再一种导接方式;承上述,此实施例与前一导接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导电悬臂11a另设置有一次性使用的一导电带40a,导电悬臂11a是利用该导电带40a而导接该第一电极20a及该第二电极30a,其实施方式为该导电悬臂11a仅一端导接该第一电极20a,另一端则是通过该导电带40a而导接该第二电极30a,其实施方式是将该导电带40a的一端电性连接该导电悬臂11a,另一端则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极30a,使用时,当该锂电池3的体积膨胀并持续顶抵该导电悬臂11a时,该导电带40a会受该导电悬臂11a推抵而断裂。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导接外部电源用以对锂电池进行充电,其特征在于,该充电模块包括:
一框体,具有可供容置所述锂电池的一容置空间,且该框体在对应该容置空间的一侧具有一可动悬臂;
一第一电极,固定在该框体上,且设置在该可动悬臂的一侧边;
一第二电极,固定在该框体上,且设置在该可动悬臂的另一侧边;
一导电片,设置在该可动悬臂的一自由端,并分别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以及
其中,当所述锂电池的体积膨胀并持续顶抵该可动悬臂时,该导电片会被所述锂电池推抵而脱离与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的电性导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框体对应该容置空间成型有一开口,该可动悬臂凸伸在该开口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可动悬臂自该框体的开口的一侧边所延伸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可动悬臂成型在该开口的中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框体具有一导接座,该导接座具有一导接空间、与该导接空间相连通的一第一穿孔及一第二穿孔,该第一穿孔及该第二穿孔设置在该导接空间的相对侧,该第一穿孔中穿设有该第一电极,该第二穿孔中穿设有该第二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接座在该第一穿孔中设有一第一固定孔,该第一电极设有能够定位在该第一固定孔中的一第一凸块,该导接座在该第二穿孔中设有一第二固定孔,该第二电极设有能够定位在该第二固定孔中的一第二凸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片设有一结合孔,该可动悬臂则对应设有一卡勾,该卡勾扣勾在该结合孔中,以将该导电片结合在该可动悬臂上。
8.一种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导接外部电源用以对锂电池进行充电,其特征在于,该充电模块包括:
一框体,具有可供容置所述锂电池的一容置空间,且该框体在对应该容置空间的一侧具有一可动悬臂;
一第一电极,固定在该框体上,且设置在该可动悬臂的一侧边;
一第二电极,固定在该框体上,并对应该第一电极设置在该可动悬臂的另一侧边;以及
一次性使用的一导电带,跨置该可动悬臂而固定在该框体上,该导电带的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极,另一端则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极;
其中,当所述锂电池的体积膨胀并持续顶抵该可动悬臂时,该导电带会受该所述锂电池推抵而断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框体对应该容置空间成型有一开口,该可动悬臂凸伸在该开口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可动悬臂自该框体的开口的一侧边所延伸成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可动悬臂成型在该开口的中央。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框体具有一导接座,该导接座具有一导接空间、与该导接空间相连通的一第一穿孔及一第二穿孔,该第一穿孔及该第二穿孔设置在该导接空间的相对侧,且该导接空间中固定有该导电片,该第一穿孔中穿设有该第一电极,该第二穿孔中穿设有该第二电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接座在该第一穿孔中设有一第一固定孔,该第一电极设有能够定位在该第一固定孔中的一第一凸块,该导接座在该第二穿孔中设有一第二固定孔,该第二电极设有能够定位在该第二固定孔中的一第二凸块。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可动悬臂具有一导电片,该导电带跨接并压掣在该导电片上,该导电片设有一结合孔,该可动悬臂则对应设有一卡勾,该卡勾扣勾在该结合孔中,以将该导电片结合在该可动悬臂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片在相对该导电带的一侧面设有用以切断该导电带的一凸刺。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带为由导电材质所构成的一可挠性薄片。
17.一种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导接外部电源用以对锂电池进行充电,其特征在于,该充电模块包括:
一框体,具有可供容置所述锂电池的一容置空间;
一第一电极,固定在该框体的一侧;
一第二电极,对应该第一电极而固定在该框体的相对侧;以及
一导电悬臂,跨置在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之间,并分别导接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
其中,当所述锂电池的体积膨胀并持续顶抵该导电悬臂时,该导电悬臂会被推抵而脱离与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的电性导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电悬臂自该框体的一侧边而延伸至该框体的另一侧边。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电悬臂利用一次性使用的一导电带而导接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该导电带的一端电性连接该导电悬臂,另一端则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带为由导电材质所构成的一可挠性薄片。
CN2011100523689A 2011-03-02 2011-03-02 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 Pending CN1026550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523689A CN102655061A (zh) 2011-03-02 2011-03-02 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523689A CN102655061A (zh) 2011-03-02 2011-03-02 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5061A true CN102655061A (zh) 2012-09-05

Family

ID=46730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523689A Pending CN102655061A (zh) 2011-03-02 2011-03-02 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5506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1132A (zh) * 2020-06-03 2020-11-13 孝感锐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的防阻燃结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85124A (ja) * 1999-12-27 2001-07-06 Alps Electric Co Ltd 感圧電流遮断機構を有する電池
US20010010876A1 (en) * 2000-01-31 2001-08-02 Alps Electric Co., Ltd. Battery including pressure-sensitive current-interruption structure
CN1328349A (zh) * 2000-03-17 2001-12-26 Tdk株式会社 电化学装置
CN1767232A (zh) * 2004-10-28 2006-05-03 三星Sdi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
CN101640294A (zh) * 2007-04-11 2010-02-03 有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软壳锂电池过充的断电安全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85124A (ja) * 1999-12-27 2001-07-06 Alps Electric Co Ltd 感圧電流遮断機構を有する電池
US20010010876A1 (en) * 2000-01-31 2001-08-02 Alps Electric Co., Ltd. Battery including pressure-sensitive current-interruption structure
CN1328349A (zh) * 2000-03-17 2001-12-26 Tdk株式会社 电化学装置
CN1767232A (zh) * 2004-10-28 2006-05-03 三星Sdi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
CN101640294A (zh) * 2007-04-11 2010-02-03 有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软壳锂电池过充的断电安全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1132A (zh) * 2020-06-03 2020-11-13 孝感锐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的防阻燃结构
CN111921132B (zh) * 2020-06-03 2021-06-29 忆伯网络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的防阻燃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21391B2 (ja) 電源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る車両並びに蓄電装置
JP6780205B2 (ja) バッテリー管理装置、それ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及び自動車
JP5804540B2 (ja) 安全性の向上した電池パック
JP5976108B2 (ja) 安全性の向上した電池パック
EP3800694B1 (en) Battery cell assembly, battery module including same battery cell assembly, battery pack including same battery module, and automobile including same battery pack
CN103181053B (zh) 蓄电系统
CN203747439U (zh) 一种能缩短充电时间的可充电电池组结构
AU2019344239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battery module
KR101327123B1 (ko) 탭홀더를 가지는 자동 전류차단 리튬 이차 전지
JP6694548B2 (ja) 電圧分配を用いたヒューズ診断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0036506B (zh) 电池模块以及包括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车辆
Plunkett et al. Enhancing thermal safety in lithium-ion battery packs through parallel cell ‘current dumping’mitigation
KR102144920B1 (ko) 힌지 구조로 결합된 외장 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Mei et al. Lithium-titanate battery (LTO): A better choice for high current equipment
Castillo Standards for electric vehicle batteries and associated testing procedures
CN101834284A (zh) 蓄电装置
CN105244535B (zh)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分选方法
KR101822612B1 (ko) 전원차단이 용이한 배터리 모듈
CN103811824A (zh) 交通工具电池现场放电系统和方法
CN102655061A (zh) 具有断电结构的充电模块
US20180233929A1 (en) Battery to battery charger using asymmetric batteries
JP2022524170A (ja) 使用済み電池モジュールの修復方法
KR20090013867A (ko) 전기 차량용 고전압 배터리의 안전장치
KR102378571B1 (ko) 배터리 모듈,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자동차
KR20120136826A (ko) 배터리 과충전 방지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