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3912A - 烘干机 - Google Patents

烘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3912A
CN102653912A CN2011103897871A CN201110389787A CN102653912A CN 102653912 A CN102653912 A CN 102653912A CN 2011103897871 A CN2011103897871 A CN 2011103897871A CN 201110389787 A CN201110389787 A CN 201110389787A CN 102653912 A CN102653912 A CN 102653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cylinder
feed path
hot blast
b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897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3912B (zh
Inventor
郑景文
李商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LG Panda Appliance Co Ltd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LG Panda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LG Panda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LG Panda Applianc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53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39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3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39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6Heating arrangements, e.g. gas heating equipment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02Domestic laundry dryers having dryer drum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06F58/04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烘干机,包括以下部件:壳体;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用于容纳烘干对象物的滚筒;用于向所述滚筒引导热风的供给通道;设置于所述供给通道内部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给通道中设置有热风引导部件。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烘干机,消除了上部加热器及下部加热器的出口端的温度差异和供给通道内部的温度差异,使得加热器的热流动及温度分布达到最优化。

Description

烘干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烘干机(drying device),更为详细的说是,涉及一种从加热器的热流动及温度分布达到最优化的烘干机。 
背景技术
衣物处理装置通常包括用于洗涤洗涤物的洗衣机,以及用于烘干洗涤物的烘干机。
烘干机通常是一种利用高温的空气烘干洗涤结束的洗涤物即主要为衣物的家电装置。一般来说,烘干机具有用于容纳洗涤物的洗涤物容纳部。通过向所述洗涤物容纳部供给干燥空气,并排出洗涤物容纳部内的湿空气的过程,来实现洗涤物的烘干。
根据向烘干机投放洗涤物的方式,烘干机可以分为顶置(top loading)方式和前置(front loading)方式。在顶置方式中,从烘干机的上侧投放洗涤物,在前置方式中,从烘干机的前面投放洗涤物。
所述烘干机也可以根据用于容纳洗涤物的洗涤物容纳部的形态进行区分,例如有壳体式烘干机和滚筒式烘干机。
在所述壳体式烘干机中,洗涤物通过衣挂等装置悬挂于洗涤物容纳部的内部,或是通过搁板等放置。
在所述滚筒式烘干机中,包括以下部件:用于容纳洗涤物的滚筒;用于驱动所述滚筒的驱动源;用于加热向所述滚筒的内部流入的空气的加热器等加热装置;用于吸入或排出所述滚筒内部的空气的风扇等。
根据对湿空气的处理方式进行区分,烘干机可以分为冷凝式烘干机和排气式烘干机。
在冷凝式烘干机中,滚筒中的空气与洗涤物进行热交换而成为多湿状态的空气,将不向烘干机的外部排出,而是进行循环,在另外的冷凝机中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生成冷凝水并将其排出到外部。
但是,在所述现有技术的烘干机中,由于上部加热器和下部加热器的出口温度相互不同,因此,加热器的热分布具有下部侧的温度高于上部侧的倾向,因此,需要将如上所述的热流动及温度分达到最优化。 
发明内容
为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加热器的热流动及温度分布达到最优化的烘干机。
为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本发明中的烘干机,包括以下部件:壳体;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用于容纳烘干对象物的滚筒;用于向所述滚筒引导热风的供给通道;设置于所述供给通道的内部,具备有用于加热向所述滚筒吹送的空气的上部加热器及下部加热器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给通道中设置有热风引导部件。
所述供给通道包括从所述滚筒的下部向上部弯曲的弯曲部,所述热风引导部件靠近于所述弯曲部设置。
进一步,所述热风引导部件设置于所述弯曲部的前端。
而所述供给通道包括以下部件:设置于所述滚筒的外侧下部的加热器设置部;从所述加热器设置部向上方弯曲的弯曲部;与所述弯曲部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滚筒的外侧后方的通道部。
进一步,所述热风引导部件朝向所述滚筒的上侧向垂直方向设置。
而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加热器设置部,包括热线圈和缠绕有所述热线圈并将其支撑的线圈支撑部。
其中,所述加热器包括设置于所述加热器设置部的上部的上部加热器及设置于所述加热器设置部的下部的下部加热器。
而在所述加热器中,所述上部加热器比所述下部加热器配置有更多的热线圈。
进一步,配置于所述上部加热器的热线圈是配置于所述下部加热器的热线圈的至少两倍。
在所述加热器中,所述热线圈按照锯齿方式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烘干机,消除了上部加热器及下部加热器的出口端的温度差异和供给通道内部的温度差异,使得加热器的热流动及温度分布达到最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烘干机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烘干机的平面图;
图3为图1中的供给通道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的供给通道的加热器设置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图示出图4中的加热器的热线圈配置的图面;
图6是图示出图4中的加热器的热线圈配置的另一例的图面;
图7是图示出图2中的烘干机的加热器出口端温度的一例的图表。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为:
10:壳体                20:滚筒
40:供给通道            42:加热器设置部
44:弯曲部              46:通道部
48:热风引导部件        420:加热器
420a:上部加热器        420b:下部加热器
422:线圈支撑部         424:热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为了方便进行说明,将以冷凝式烘干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烘干机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烘干用烘干机,大体上包括以下部件:形成外观、并具备有用于控制烘干机的主控制器(未图示)的壳体10;可旋转的结合于壳体10的内侧,用于容纳烘干对象物的滚筒20;用于可旋转的支撑滚筒20的开放的前方的前支架30;用于可旋转的支撑滚筒20的后方的轴颈轴承部件24(journal bearing);用于旋转滚筒20的电机60。
并且,在烘干机中还设置有以下部件:与前支架30连接的排出通道50;与壳体10的后面连接,且与滚筒20连通的供给通道40;设置于排出通道50内,用于排出滚筒20内部的空气的送风扇52;设置于供给通道40上,用于加热外部空气的加热器420。
对烘干对象物进行烘干而变湿的空气将通过冷凝机70除湿,冷凝机70中生成的冷凝水将由排水泵组件80排出到壳体10的外部。并且,在冷凝机7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冷却冷凝机70的冷却风扇72及电机60。
在壳体10的前方形成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与形成于滚筒20的前方的开口部21a相对应,并且,开口的部分由门15进行开闭。
前支架30及轴颈轴承部件24分别可旋转的支撑滚筒20的前方及后方,滚筒20的前方上部或下部由滚轮90等可旋转的得到支撑。即使滚筒20进行旋转,前支架30不进行旋转而固定于壳体10的内侧。
并且,轴颈轴承部件24也固定于壳体10的内侧而不进行旋转,以设置于轴颈轴承部件24的内侧的轴承为中心,使得滚筒20相对旋转。
在前支架30的下侧连接有排出通道50,在排出通道50内设置有送风扇52,所述送风扇52用于在烘干结束后循环滚筒20内部的空气。排出通道50的一端与前支架30连接,另一端与供给通道40连通。在前支架30和排出通道50的连接部位可以追加设置过滤器组件100,所述过滤器组件100用于对在烘干后从滚筒20排出的空气进行过滤。对于过滤器组件100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送风扇52与电机60直接连接,用于强制吹送滚筒20内部的空气。
在壳体10的后方形成有多个贯通孔10a,并且,在壳体10的后方连接有供给通道40,所述供给通道40用于将通过排出通道50循环的空气供给到滚筒20。为了使从供给通道40供给的空气不流出到其它地方,而是供给到滚筒20的内部,在壳体10的后方内侧面和滚筒20的后方外侧面之间安装有盖22。
在滚筒20的后方也形成有用于空气连通的多个通气孔20b。并且,形成于壳体10上的贯通孔10a和形成于滚筒20上的通气孔20b最好是位于盖22的内侧。
只有使贯通孔10a和通气孔20b位于盖22的内侧,通过供给通道40流入的空气才能直接流入到滚筒20的内部。并且,在供给通道40上设置有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器420(对于供给通道及加热器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在烘干结束后,由送风扇52进行循环的湿的空气通过冷凝机70得到除湿后流入到供给通道40时,加热器420将对流入的干燥空气进行加热。干燥的空气将由加热器420得到加热,然后,通过供给通道40再供给到滚筒20。对于冷凝机70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即,当滚筒20进行旋转时,滚筒20内部的空气由送风扇52通过排出通道50排出时,通过供给通道40加热的空气将吸入到滚筒20的内部。此时,为了使加热的空气通过供给通道40供给到滚筒20的内部,加热器420最好是设置于向供给通道40空气流入的入口端或供给通道40的内部。
电机60具备有两个旋转轴,一个旋转轴与送风扇52连接,并驱动送风扇52。电机60的另一个旋转轴与滑轮62结合,并旋转滑轮62。由于滑轮62通过传送带64与滚筒20连接,因此,滚筒20将由于传送带64的旋转而进行旋转。
此外,冷凝机70设置于排出通道50和供给通道40之间,用于对通过排出通道50排出的湿的空气进行除湿,并供给到供给通道40。
作为冷凝机70可以使用空冷式冷凝机或水冷式冷凝机。
此外,如图3和图4所示,供给通道40从滚筒20的下侧延长形成至后方,用于向滚筒20的内部引导热风。所述供给通道40包括以下部件:位于滚筒20的下侧,在内部设置有加热器420的加热器设置部42;从所述加热器设置部42的端部向上方弯曲的弯曲部44;与弯曲部44连接,并向滚筒20的后方延长形成的通道部46。其中,在加热器设置部42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420。
加热器420由上部加热器420a及下部加热器420b构成,所述加热器420用于加热向供给通道40的加热器设置部42流入的空气。并且,经由加热器420得到加热的空气,将经由弯曲部44,并引导到通道部46。
加热器420包括以下部件:分别配置于加热器设置部42的上侧及下侧的线圈支撑部422;缠绕于线圈支撑部422并得到支撑的热线圈424。
但是,如图7所示,即使在相同的位置缠绕相同个数的热线圈424,上部加热器420a的出口端(与弯曲部靠近的部分)及下部加热器420b的出口端的温度也将存在差异。
例如,在上部加热器420a及下部加热器420b中分别以2400W各在6个位置排列热线圈424时,在热解析结果中,下部加热器420b的出口端的温度高于上部加热器420a的出口端的温度。因此,与上部加热器420a相比,从加热器420的热传递更多的是在下部加热器420b侧发生,下部加热器420b侧的温度高于上部加热器420a侧的温度。
并且,虽未图示,在供给通道40的通道部46中将发生温度差异,与通道部46的中央侧温度相比,壁面侧的温度具有更高的倾向。热风的流动也在壁面侧相比中央侧速度变快,流线(Streamline,图示流动体的流动的线)也只形成在壁面侧,而不是形成在通道部46的中央侧。
如上所述的热分布起因于上部加热器420a及下部加热器420b中缠绕的热线圈424的几何学性结构,为了消除该温度分布的差异,在本发明中,在具备热风引导部件48的同时,使加热器420的热线圈424排列达到最优化。
如图3所示,热风引导部件48可以位于弯曲部44上,或者,也可以设置于加热器设置部42上,并位于弯曲部44的前端。
为了向通道部46的中央侧引导热风,热风引导部件48由两个薄的板材形成。热风引导部件48相互隔开,从而使热风经由两个板材之间。热风引导部件48的一端固定于弯曲部44的内侧下端部,另一端朝向通道部46的中央侧向上方延长。
经由加热器设置部42并由加热器420得到加热的空气,将分别通过热风引导部件48之间和热风引导部件48的外侧,引导到通道部46。因此,为了向通道部46的中央侧引导更多量的热风,与热风引导部件48之间的间隔相比,使热风引导部件48和弯曲部44的壁面之间形成更窄的空间。
并且,通过设置热风引导部件48,在向通道部46热风流入的弯曲部44附近,热风和热风引导部件48碰撞而形成乱流(turbulence),有助于消除加热器420的出口端侧的温度差异。
此外,为了消除加热器420的出口端侧的温度差异,如图5及图6所示,在加热器420中,可以在上部加热器420a中相比下部加热器420b更多的位置上配置热线圈424。
在上部加热器420a及下部加热器420b中配置相同的个数的热线圈424时,下部加热器420b的出口端侧的温度表现为高于上部加热器420a的出口端侧的温度,如果在上部加热器420a中配置更多的热线圈424,将可消除该温度差异,并使热流动分布均匀。
或者,如图6所示,在加热器420中,可以按照锯齿方式排列缠绕的热线圈424的位置。即,在加热器420的上部、中间部分、下部按照锯齿方式均匀的配置热线圈,使加热器420的出口端的温度自身得到均匀的分布,从而消除温度差异,并可使热流动分布均匀。
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消除加热器420的出口端侧的温度差异,供给均匀的温度的热风,使通过热风引导部件48的热风的温度均匀。由此,有助于消除通道部46的壁面和中央部的温度差异。
根据具有如前所述的构成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烘干机,消除了上部加热器及下部加热器的出口端的温度差异和供给通道内部的温度差异,具有使从加热器的热流动及温度分布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并非限定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在不超出权利要求书中要求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对其实施多种变形,并且该变形包含于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烘干机,包括以下几个部件:
壳体;
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用于容纳烘干对象物的滚筒;
用于向所述滚筒引导热风的供给通道;
设置于所述供给通道的内部的加热器,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给通道中设置有热风引导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通道中包括从所述滚筒的下部向上部弯曲的弯曲部,所述热风引导部件靠近于所述弯曲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引导部件设置于所述弯曲部的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通道包括以下部件:
设置于所述滚筒的外侧下部的加热器设置部;
从所述加热器设置部向上方弯曲的所述弯曲部;
与所述弯曲部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滚筒的外侧后方的通道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引导部件朝向所述滚筒的上侧向垂直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加热器设置部,包括热线圈和缠绕有所述热线圈并将其支撑的线圈支撑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设置于所述加热器设置部上部的上部加热器和设置于所述加热器设置部下部的下部加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加热器中,所述上部加热器比所述下部加热器配置有更多的热线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配置于所述上部加热器的热线圈是配置于所述下部加热器的热线圈的至少两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器中,所述热线圈按照锯齿方式配置。
CN201110389787.1A 2010-12-22 2011-11-30 烘干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539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132211A KR101740438B1 (ko) 2010-12-22 2010-12-22 건조기
KR10-2010-0132211 2010-12-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3912A true CN102653912A (zh) 2012-09-05
CN102653912B CN102653912B (zh) 2015-01-07

Family

ID=4643547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8855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23493U (zh) 2010-12-22 2011-11-30 烘干机
CN20111038978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53912B (zh) 2010-12-22 2011-11-30 烘干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8855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23493U (zh) 2010-12-22 2011-11-30 烘干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740438B1 (zh)
CN (2) CN202323493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40438B1 (ko) * 2010-12-22 2017-06-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건조기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1212A (zh) * 2003-09-28 2005-03-30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干燥机加热器组件
CN1727563A (zh) * 2004-07-26 2006-02-0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衣物烘干机加热器
KR100793257B1 (ko) * 2007-10-29 2008-01-10 신성델타테크 주식회사 드럼세탁기의 건조덕트
CN202323493U (zh) * 2010-12-22 2012-07-11 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 烘干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1212A (zh) * 2003-09-28 2005-03-30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干燥机加热器组件
CN1727563A (zh) * 2004-07-26 2006-02-0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衣物烘干机加热器
KR100793257B1 (ko) * 2007-10-29 2008-01-10 신성델타테크 주식회사 드럼세탁기의 건조덕트
CN202323493U (zh) * 2010-12-22 2012-07-11 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 烘干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3912B (zh) 2015-01-07
CN202323493U (zh) 2012-07-11
KR101740438B1 (ko) 2017-06-08
KR20120070766A (ko) 2012-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23492U (zh) 烘干机
KR102011817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EP2476795B1 (en) Tumble dryer
KR20150009326A (ko) 의류 건조장치
CN101748586B (zh) 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2323493U (zh) 烘干机
KR20050098575A (ko) 의류 건조기의 드럼 구동장치
CN205784348U (zh) 纺织物干燥机
CN202323500U (zh) 烘干机
CN107289738A (zh) 一种茶叶烘干机
CN208139770U (zh) 一种烘干效果好的造纸用烘干器
US11618991B2 (en) Clothes care apparatus
CN207113429U (zh) 一种茶叶烘干机
CN107012671B (zh) 烘干装置及其烘干方法、干衣机、洗干一体机
CN101113564A (zh) 衣物烘干机
KR101524755B1 (ko) 에너지 절감형 의류 건조기
CN214792326U (zh) 一种用于pbt丝加工中原料的干燥装置
CN217979664U (zh) 一种纺织用纱线干燥机
CN214039402U (zh) 一种改进型纺织烘干机
CN221036675U (zh) 一种用于服饰加工干燥装置
US20220380971A1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CN209759850U (zh) 一种网孔内衣生产用烘干机
US20220380964A1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KR102616494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CN209857579U (zh) 一种纺织用纱线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511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