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2414A - 在传感器个人区域网络中进行分组转发 - Google Patents

在传感器个人区域网络中进行分组转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2414A
CN102652414A CN2010800556633A CN201080055663A CN102652414A CN 102652414 A CN102652414 A CN 102652414A CN 2010800556633 A CN2010800556633 A CN 2010800556633A CN 201080055663 A CN201080055663 A CN 201080055663A CN 102652414 A CN102652414 A CN 1026524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ing
label
field
value
network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56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2414B (zh
Inventor
B·范博加尔特
W·列肯斯
T·范莱文
W·阿茨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catel Lucent SAS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SAS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SAS
Publication of CN102652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2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2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24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01Transfer mode dependent, e.g. ATM
    • H04L2012/5603Access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在包含数据通信传感器设备的传感器个人区域网络中用于根据预定义协议步骤转发分组的方法以及各自的传感器设备。该方法包括为分组中的压缩字段分配预定义压缩值的步骤,以用于指示分组发送方的源网络标识符被假定为与该分组的期望接收方的目的网络标识符相等。另外,该方法包括分配预定义的标签交换值lsv给分组P的寻址模式字段DAM-F,以用于指示上述协议步骤进一步包括了必须应用于转发分组的标签交换原则。最后,该方法包括使用分组的源网络标识符字段SNI-F来进行标签值lab1的存储和恢复,据此进行标签交换原则的应用。

Description

在传感器个人区域网络中进行分组转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包含数据通信传感器设备的传感器个人区域网中根据预定义协议步骤转发分组的方法以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相关传感器节点。
背景技术
该方法以及相关的传感器节点在现有技术中已是公知的,例如通过IEEE标准802.15.4-2003和IEEE标准802.15.4-2006,该标准定义了用于个人区域网的数据通信设备兼容互联的媒体接入控制层和物理层规范。在这一标准中,物理层和媒体接入控制层被指定用于低功率低带宽网络。
在该用于转发分组的方法中,已知的步骤之一是为分组中的压缩字段分配预定义压缩值的步骤,以用于指示分组的发送方或发送方节点的源网络标识符被假定为与该分组期望接收方的目的网络标识符相等。在上述标准的7.2.1段“General MAC frame format(通用MAC帧格式)”中描述了这些内容,而更多的细节描述在7.2.1.1.5段“PAN ID Compressionsubfield(PAN ID压缩子字段)”中。此处描述了个人区域网标识符压缩子字段,或简称为PAN ID压缩子字段,其长度为1比特,其具体说明了当源PAN标识符地址和目的PAN标识符地址都存在时,是否发送仅包含一个个人区域网PAN标识符字段的MAC帧。如果该子字段被设置为1且源PAN标识符地址和目的PAN标识符地址都存在,则在帧中仅包含目的PAN标识符字段,而源PAN标识符字段将被假定为与该目的PAN标识符字段相等,从而被省略掉。因此,当向属于同一个人区域网的节点转发分组时,这一步骤需要被应用。
进一步,需要解释的是,这一标准是诸如Zigbee等的基础,Zigbee是对使用小型低功率传感器节点的一整套高级通信协议的规范。Zigbee规范所定义的技术意在简单低廉且以所需为低数据速率、长电池寿命和安全网络的射频应用为目标。另一个使用802.15.4标准的例子是具有SunSpot网络的SUN系统。
两项技术都使用第三层协议以确保在传感器网络中进行通信。两个方案中的路由表都增加了关于从路由协议(例如无线自组织网按需平面距离矢量路由协议AODV)所获得的网络的信息。
此外还有6lowpan,其是指在低功率无线个人区域网或低功率无线区域网上运行IPv6的缩写;其定义了封装和头压缩的机制,该机制允许在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网络上发送和接收IPv6分组。因此,6lowPan与IEEE在有损低功率链路上的路由协议(IEEE Routing Over Lossy andLow power links protocol(IEEE路由高损耗和低功耗链路协议),简称为IEEE ROLL)相结合,就构成了另一个第三层协议,该第三层协议允许经由802.15.4网络进行IPv6分组的传输。
传感器网络中的传感器节点能够通过这样的设备来实现,该设备包含IEEE 802.15.4媒体接入控制以及连接无线媒介的物理接口的实现。这样的传感器节点可以是简化功能设备或者是全功能设备。大多数传感器节点,特别是简化功能节点通常仅具有低处理能力以及小型电池。然而,上面所描述的在包含数据通信传感器设备的传感器个人区域网中转发分组的方法并不是总可以遵守这些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供在该传感器个人区域网中转发分组的方法和相关传感器节点,该传感器网络仅仅需要简化的处理能力,这是因为转发仅仅需要在第2层进行处理。
这将通过如权利要求1和8所述的转发分组的方法和如权利要求9和10所述的执行这些方法的传感器节点来实现。
当为分组的压缩字段分配预定义压缩值以用于指示分组发送方的源网络标识符被假定为与该分组期望接收方的目的网络标识符相等时,该方法应用的原则步骤包括:
为分组中的寻址模式字段分配预定义标签交换值,以用于指示上述协议步骤进一步包括了必须应用于转发分组的标签交换原则。
使用分组的源网络标识符字段来进行标签值的存储和恢复(retrieve),据此进行标签交换原则的应用。
这样传感器节点接收所述分组仅需要读取入分组的入帧的帧头。经过“学习”之后,通过压缩字段的值,以及另外通过寻址模式字段的值,标签交换原则需要被应用,所述节点知道该源网络标识符字段非空值,而且它包含的值需要被当作所需要的标签来看待。
因此,节点不再需要深入发掘帧的载荷,且节约了处理能力。
此外,该原则的应用不需要为分组增加额外开销。的确,如果标签需要被写在IEEE 802.15.4分组的载荷里,并且如果该标签有例如2个字节长(如之后描述的实施例中所建议的那样),鉴于802.15.4帧的载荷的最大长度为127字节,那么本申请的优点将是为数据的载荷提供至少1.57%的多余空间。
属于相同网络的分组依据标签交换原则进行转发。根据标签交换原则,属于相同流的所有分组经过相同路径转发,该路径在所述流的第一个分组被发送之前被建立。对该路径的实现起贡献作用的节点(例如源、中间和目的节点),使用在分组中传输的“标签”,这是为了确定分组属于哪一个流。基于该标签,节点将能够在其交换表中查找该对该分组进行何种操作。要么这个节点是路径的终点,要么该节点就是中间节点。在后一种情况中,交换表中涉及分组发送的下一跳,以及分组需要被配置的标签。
应当说明,对于出分组的标签不需要与入分组的标签相同。
此外,还必须注意到,诸如此类的标签交换转发如在有线网络之上使用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是一个公知原则。但是,此处的区别在于:第一,指示被用于确保传感器节点明确标签交换原则的确需要被应用;第二;在控制帧的源网络标识符字段中查找到该标签(例如在第2层级别的标签交换)。
作为路由协议,IPv6也允许在其头部使用“标签”以转发属于某个流的分组,但是该技术也需要在第3层上对分组进行处理,而本方案则不需要比查找分组的头部的一部分字段更深入的查找。这使得本方案在其转发处理过程中也更快速一些。
当应用权利要求1的方法的基本原则时,执行了不同的步骤,其被描述在权利要求8的方法中。这些步骤通过权利要求9和10中的传感器节点来执行。这些步骤和设备将在之后描述。
的确,一种用于根据预定义协议步骤在包含数据通信传感器设备的传感器个人区域网络中转发分组的方法包括步骤:
通过要转发的分组的发送节点:
使用第一插入器(INS1)将预定义压缩值插入分组的压缩字段,从而指示发送方节点的源网络标识符被假定为与分组期望接收方的目的网络标识符相等;并且
使用第二插入器将预定义的标签交换值插入分组的寻址模式字段,从而向实际传感器节点指示实际的协议步骤包含应用于转发本分组的标签交换原则;并且
使用第三插入器将标签值插入分组的源网络标识符字段;并且进一步地,
通过要转发的分组的中间节点:
使用第一解释器来解释压缩字段中的预定义压缩值,从而确定分组发送方节点的源网络标识符被假定为与所述分组的期望接收方的目的网络标识符相等;并且
使用第二解释器来解释寻址模式字段中的预定义标签交换值,从而确定实际的协议步骤包含必须应用于转发分组的标签交换原则,并且在如此的解释过程确立的基础上,从而触发恢复器(retriever);并且
使用恢复器来从源网络标识符字段恢复标签值,由此该标签值需要被中间节点所使用以用于根据标签交换原则来转发实际的分组。这些在权利要求2的方法中进行描述。
如之前所叙述的,根据定义了用于个人区域网的数据通信设备兼容互联的媒体接入控制层和物理层规范的IEEE Standard 802.15.4,描述了预定义协议步骤的合理实现方式。必须清楚认识到,尽管作为IEEE Standard802.15.4基础预定义协议步骤能够被使用,通过应用本发明的基本思想,这些协议步骤通过此处之上所描述的附加步骤而被扩展。
如上面所叙述的,根据具有802.15.4参考的IEEE标准以及其定义了用于个人区域网的数据通信设备兼容互联的媒体接入控制层和物理层规范,用于实现压缩字段的合适字段是帧控制字段的PAN ID压缩子字段。这在权利要求3中进行描述。
当每个独立个人区域网络选择了唯一的标识符,该PAN标识符允许在同一网络内的传感器之间使用短地址进行通信,但也允许跨越独立网络的设备之间进行传输。802.15.4标准中的PAN ID压缩子字段仅有1比特,并且其具体说明了在源PAN标识符地址和目的PAN标识符地址都存在时,是否发送仅包含一个PAN标识符字段的MAC帧。在该子字段被设置成1且源PAN标识符地址和目的PAN标识符地址都存在时,则在帧中仅包含目的PAN标识符字段,而源PAN标识符字段将被假定为与该目的PAN标识符字段相等。
寻址模式字段的可取的实施方式是通过目的寻址模式字段。这在权利要求4中进行描述。
进一步,根据标号为802.15.4的IEEE标准,通过利用帧控制字段的目的寻址模式字段来构建如此的目的寻址模式字段来实现一个合适的实施例。这在权利要求5中进行描述。
进一步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6中进行描述。由此目的寻址模式字段被定义为2比特,并且由此所分配的预定义标签交换值是第一比特等于0,第二比特等于1。必须注意到,根据IEEE802.15.4标准的当前版本,对于目的寻址模式字段,该值属于在原则中可以不使用的保留值。这意味着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需要释放该保留值。
最后,权利要求7描述了根据标号为802.15.4的IEEE标准,通过帧控制字段的源PAN标识符字段来组成源网络标识符字段的实施例。当存在该源PAN标识符字段时,其长度有2字节,并且通常说明了该帧发送方的唯一的PAN标识符。根据已知的IEEE 802.15.4.标准实施方式,只有当PANid压缩子字段等于预定义值“0”时,才存在源PAN标识符。根据本申请,当PAN ID压缩子字段“非零”时,该字段也可以包含在MAC帧中。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的实施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目标和特征将更加明确且发明自身也将得到最好的理解,其中:附图1示出具有传感器节点的个人区域网络。附图2示出分组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注意到,当被使用在权利要求中时,术语“包括”不应当被解释成对其后列出的装置的限制。因此,“包括A和B的设备”这样的表述的范围不应当限制为仅由元件A和B组成的设备。其表示就本发明而言,所述设备的唯一相关元件是A和B。
类似地,应当注意,术语“耦合”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限制于直接连接。因此,“与设备B相耦合的设备A”这样的表述的范围不应当限制于“设备A的输出被直接连接到设备B的输入”这样的设备或系统。它指的是在A的输出和B的输入之间存在路径,该路径可以是包括其它设备或装置的路径。
依照附图1所示的它的电信环境,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设备的工作过程将通过附图里所示的不同模块的功能性描述进行解释。基于这些描述,这些模块的实用性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因此将不再详细叙述。另外,用于在传感器个人区域网中转发分组的方法的原理性工作过程将被进一步详细叙述。
参考附图1,个人区域网络PAN1被示出。该个人区域网络包括传感器节点SN1、SN2、SN3、SN4和SN5,其作为示例被示出。为了使得附图1不过于凌乱复杂,只有传感器节点SN1和SN3之中的细节被示出。在传感器节点SN3中,发送方节点的相应功能性模块被示出,而在传感器节点SN1中,中间节点或接收方节点的相应模块被示出。
所叙述的传感器节点SN1的不同的功能性模块分别耦合于输入接口而所叙述的发送方节点的功能性模块分别耦合于节点的输出接口。所有这些功能性模块能够对入分组或出分组(诸如分组P)的比特或字节进行插入或存储、恢复和解释。
此处应当说明,所描述的发送方传感器(诸如SN3)的不同功能性模块不限于仅仅是包括在如此的发送方传感器中。的确,传感器可以包含此处描述的用于发送方节点SN3的功能性模块,也可以包含此处描述的用于中间节点/接收节点(SN1/SN5)的功能性模块,以便于各自传输、转发或接收分组。
现在看传感器节点SN1,第一解释器INT1,第二解释器INT2和恢复器RET被示出。三个功能性模块耦合于传感器节点SN1的输入接口。第一解释器INT1是一个能够解释分组P的压缩字段C-F中的预定义压缩值cv,从而确定分组发送方(例如SN3)的源网络标识符被假定为与所述分组P的期望接收方(例如SN5)的目的网络标识符相等的解释装置;第二解释器INT2是一个能够解释分组P的寻址模式字段DAM-F中的预定义标签交换值lsv的解释装置。基于寻址模式字段DAM-F中的值的解释和确定其的确是预定义的标签交换值lsv,第二解释器从而将触发恢复器RET。恢复器RET是一个能够基于接收的第二解释器INT2的触发来从分组的源网络标识符字段SNI-F中恢复标签值lab1。接下来在此后将要解释,该标签值lab1是这样一个标签的值,所述标签被传感器节点SN1根据标签交换原则用来转发分组P。
现在看传感器节点SN3,第一插入器INS1,第二插入器INS2和第三插入器INS3被示出。三个功能性模块耦合于传感器节点SN3的输出接口。第一插入器INS1是一个能够在准备发送的分组P的压缩字段C-F中插入预定义的压缩值cv的插入装置。第二插入器INS2是一个能够在那个分组P的寻址模式字段DAM-F中插入预定义标签交换值lsv的插入装置。第三插入器INS3是一个能够在分组的源网络标识符字段SNI-F中插入标签值lab1的插入装置。
参考附图2,对已知的标号为802.15.4的IEEE标准的合适的映射将被解释。在附图2的顶部,第一行中,根据标号为802.15.4的IEEE标准的帧结构被示出:2字节的帧控制字段,1字节的序列号码,4-20字节的寻址字段,载荷以及1字节的帧校验序列,都被示出。
在第二行中,帧控制字段和寻址字段被更详细的示出。这样,帧控制字段示出了帧类型(比特1,2,3),安全使能比特(比特4),帧挂起比特(比特5),Ack请求比特(比特5),PAN id压缩字段(比特6),保留比特(比特7,8和9),目的寻址模式比特(比特10,11),帧版本比特(比特12和13),以及源寻址模式比特(比特14和15)。寻址字段的结构示出了:目的PAN标识符字段(0或2字节),目的MAC地址字段(0,2或8字节),源PAN标识符字段(0或2字节),以及源MAC地址字段(0,2或8字节)。通过标号为802.15.4的IEEE标准所定义的本申请的字段的适宜的实施方式,将通过附图2中从第3行指向第2行的箭头来清楚解释。在这样的方式下,用于本申请压缩字段的适宜实施方式就是标号为802.15.4的IEEE标准中的PAN id压缩字段(例如帧控制字段的比特6)。同样的方式下,用于本申请的寻址模式字段的适宜实施方式就是标号为802.15.4的IEEE标准的帧控制字段的目的寻址模式字段。进一步,还能够通过标号为802.15.4的IEEE标准的源PAN标识符字段来实现源网络标识符字段。此处还应当说明,尽管标号为802.15.4的IEEE标准的实际的已知字段都能够在分组中再使用,而实际的已知值或为不同的字段新定义的值都越来越不相同,或者依据所设计的功能性模块,附加的含义将被考虑。这些将在下面的段落中变得更加清楚。
参考分组P的压缩字段C-F,以及根据已知的规范,比特6解释了如果其被设置为1,那么期望接收分组的接收节点的目的PAN标识符与源节点即源传感器节点的源PAN标识符相同。在那种情况下,根据已知的这些规范,源PAN标识符可以被省略。这意味着源网络标识符字段事实上并不存在。进一步的,参考寻址模式字段DAM-F,比特10和11,其能够具有以下值:
00 目的PAN id和目的地址都不存在
10 目的地址使用16比特符号
11 目的地址使用64比特符号
根据本申请,这些规则通过以下的原则进行扩展。首先,定义寻址模式字段的附加值,例如,比特10和11还可以得到预定义值(称作“标签交换值”)。根据以标号为802.15.4的IEEE标准为依据的上述实施例对于这两个比特,只有“01”值被剩下。因此,根据所述实施例,预定义“标签交换值”接收该实际值“01”。
现在,根据本申请,当发生以下结果时:
压缩字段的号码为6的比特的确要设置为压缩值cv(例如“1”);并且当
帧控制字段中寻址模式字段的号码为10和11的比特的确具有新定义的标签交换值lsv(例如“01”),
在传感器节点中新定义的和已执行的规则是:与已知的规则相反,源网络标识符字段SNI-F不应被省略,但是必须对它的值进行校验(例如,源网络标识符字段确实存在,且确定的值被包含在分组中该字段的那个位置上)。这一值被称为标签值lab1。且该标签值lab1需要被用于根据标签交换原则来转发分组。
这里应当说明,在本申请中没有对标签的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是因为这已经超出了本申请的目标。本申请的目标是在分组头的级别上在分组P中包括标签,由此在不需要不同传感器节点对分组执行深入处理以查找所需要的标签情况下(例如在不需要查找分组P的载荷字段的情况下),就能够应用标签交换的原则。标签的两个字节可以被用作包含1字节标签值和1字节TTL(“生存时间”)。可选择地,两个字节可以被用作承载含有标签的标签(例如称作“标签堆栈”)或一部分比特可以被用于承载QoS信息。
用于在传感器个人区域网中进行分组转发的标签交换的申请的另外的优点还在于其可以很灵活的手动影响被处理的分组的路径。的确,如上面所描述的,根据标签交换原则,标签各自的值被保留在转发表中,传感器设备需要检查该转发表以学习需要将分组P转发至何处。这些转发表可以手动调整,由此分组的路由能够被影响,从而传递给处理能力更强的传感器设备。
按照附图1所述的它的电信环境,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传感器设备的工作过程将通过其中所示的不同模块的功能性描述来进行解释。
假设一个分组通过发送方节点SN3进行发送,经过中间传感器节点SN1,转发给接收节点SN5。所有的节点都属于同一个传感器个人区域网PAN1中的一部分。
所以根据本申请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传感器设备SN3处,构造分组P的头部,以便于准备好用于向下一个传感器设备SN1转发的完整的分组P。传感器设备SN3执行以下步骤:
使用SN3的第一插入器INS1将预定义压缩值cv(如“1”)插入所构造的分组P的压缩字段C-F,从而用于指示发送方节点SN3的源网络标识符的确被假定为与该分组P的期望接收方(如SN5)的目的网络标识符相等;并且
使用SN3的第二插入器INS2将预定义的标签交换值lsv(如“01”)插入分组P的寻址模式字段DAM-F,从而指示转发分组的协议步骤包含了必须应用于转发或最终接收分组P的标签交换原则;并且
使用SN3的第三器INS3将标签值lab1插入分组的源网络标识符字段SNI-F。应当说明的是,这个lab1标签值是根据标签交换转发原则预先定义的。该第一标签值lab1是这样的标签值,其根据转发表,指示分组路径上接下来的第一个传感器设备采取合适的操作将分组向下一个传感器设备转发。在执行了这些在先的步骤后,传感器设备SN3将分组P发送给传感器设备SN1。基于分组P的接收,传感器设备SN1执行以下步骤:
使用SN1的第一解释器INT1来解释压缩字段C-F中的预定义压缩值cv(“1”),从而确定分组P的发送方节点SN3的源网络标识符确实与所述分组的期望接收方SN5的目的网络标识符相等;并且
使用SN1的第二解释器INT2来解释寻址模式字段DAM-F中的预定义标签交换值lsv(“01”),从而确定协议步骤包含了必须应用于转发分组P的标签交换原则,因此触发恢复器RET;并且
使用恢复器RET来从源网络标识符字段SNI-F恢复标签值lab1。该标签值lab1被中间节点SN1所使用以用于根据标签交换原则来转发分组。
在此简短的解释一下,lab1的值可以仍然是相同的lab1的值或者是被另一个标签值(如lab2)所取代。这取决于转发表和标签交换规范的指令。在这样的方式下,通过传感器设备SN1向传感器设备SN5转发分组P。基于分组P的接收,传感器设备SN5执行与传感器设备SN1所执行的步骤相似的步骤。但是,基于对实际所包含的标签值的确定以及它的标签交换转发表的考虑,传感器设备SN5获知分组P到达了它的终点。
最后说明的是,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功能模块进行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从上面给出的这些块的功能性描述,利用已知的电子元件设计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能够使这些模块的被制造出来。因此不再给出功能性模块的内容的细节架构。
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原理以及有关的特定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理解这些描述仅仅是为了示例,而不是在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进行限制,被看作是从属权利要求中的定义。

Claims (10)

1.一种在包含数据通信传感器设备(SN1,SN2,SN3,SN4,SN5,…)的传感器个人区域网络(PAN1)中根据预定义协议步骤转发分组(P)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为所述分组(P)的压缩字段(C-F)分配预定义压缩值(cv),以用于指示所述分组的发起方(SN3)的源网络标识符被假定为与该分组的期望接收方的目的网络标识符相等,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为所述分组(P)中的寻址模式字段(DAM-F)分配预定义标签交换值(lsv),以用于指示所述协议步骤进一步包括必须应用于转发所述分组(P)的标签交换原则;并且
使用所述分组的源网络标识符字段(SNI-F)来进行标签值(lab1)的存储和恢复,据此进行所述标签交换原则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义协议步骤根据定义了用于个人区域网的数据通信设备的兼容互联的媒体接入控制层和物理层规范的标号为802.15.4的IEEE标准来进行描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定义了用于个人区域网的数据通信设备的兼容互联的媒体接入控制层和物理层规范的标号为802.15.4的IEEE标准,通过帧控制字段的PAN ID压缩子字段来组成所述压缩字段(C-F)。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靠目的寻址模式字段来实现所述寻址模式字段(DAM-F)。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定义了用于个人区域网的数据通信设备的兼容互联的媒体接入控制层和物理层规范的标号为802.15.4的IEEE标准,通过帧控制字段的目的寻址模式字段来组成所述目的寻址模式字段(DAM-F)。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目标寻址模式字段(DAM-F)定义为2比特长度,并分配所述预定义标签交换值(lsv),第一比特为0,且第二比特为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定义了用于个人区域网的数据通信设备的兼容互联的媒体接入控制层和物理层规范的标号为802.15.4的IEEE标准,通过帧控制字段的源PAN标识符字段来组成所述源网络标识符字段(SNI-F)。
8.一种在包含数据通信传感器设备(SN1,SN2,SN3,SN4,SN5,…)的传感器个人区域网络(PAN1)中根据预定义协议步骤转发分组(P)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发起节点(SN3):
使用第一插入器(INS1)将预定义压缩值(cv)插入所述分组(P)的压缩字段(C-F),从而指示所述发起方节点(SN3)的源网络标识符被假定为与所述分组(P)的期望接收方的目的网络标识符相等;并且
使用第二插入器(INS2)将预定义的标签交换值(lsv)插入所述分组(P)的寻址模式字段(DAM-F),从而指示所述协议步骤包含了必须应用于转发所述分组(P)的标签交换原则;以及
使用第三插入器(INS3)将标签值(lab1)插入所述分组的源网络标识符字段(SNI-F);以及
中间节点(SN1):
使用第一解释器(INT1)来解释所述压缩字段(C-F)中的所述预定义压缩值(cv),从而确定所述分组的所述发起方节点(SN3)的所述源网络标识符被假定为与所述分组的期望接收方的目的网络标识符相等;以及使用第二解释器(INT2)来解释所述寻址模式字段(DAM-F)中的所述预定义标签交换值(lsv),从而确定所述协议步骤包含了必须应用于转发所述分组(P)的标签交换原则,并因此触发恢复器(RET);并且
使用所述恢复器(RET)来从所述源网络标识符字段(SNI-F)恢复所述标签值(lab1),所述中间节点(SN1)使用所述标签值(lab1)以根据所述标签交换原则来转发所述分组。
9.一种用于在包含数据通信传感器设备(SN1,SN2,SN3,SN4,SN5,…)的传感器个人区域网络(PAN1)中根据预定义协议步骤转发分组(P)的传感器节点(SN1),所述传感器节点包括:
第一解释器(INT1),解释所述分组(P)的压缩字段(C-F)中的预定义压缩值(cv),从而确定所述分组的发起方(SN3)的源网络标识符被假定为与所述分组的期望接收方的目的网络标识符相等;
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节点(SN1)进一步包括:
第二解释器(INT2),解释所述分组(P)的寻址模式字段(DAM-F)中的预定义标签交换值(lsv),从而确定所述协议步骤包含了必须应用于转发所述分组(P)的标签交换原则,并因此触发恢复器(RET);并且
所述恢复器(RET),用来从所述分组中的源网络标识符字段(SNI-F)恢复标签值(lab1),所述传感器节点(SN1)使用所述标签值(lab1)以根据所述标签交换原则来转发所述分组。
10.一种用于在包含数据通信传感器设备(SN1,SN2,SN3,SN4,SN5,…)的传感器个人区域网络(PAN1)中根据预定义协议步骤转发分组(P)的发起传感器节点(SN3),所述传感器节点(SN3)包括:
第一插入器(INS1),将预定义压缩值(cv)插入所述分组(P)的压缩字段(C-F),从而指示所述分组的所述发起传感器节点(SN3)的源网络标识符被假定为与所述分组(P)的期望接收方的目的网络标识符相等;
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节点(SN3)进一步包括
第二插入器(INS2),将预定义的标签交换值(lsv)插入所述分组(P)的寻址模式字段(DAM-F),从而指示所述协议步骤包含了必须应用于转发所述分组(P)的标签交换原则;并且
第三插入器(INS3),用来将标签值(lab1)插入所述分组的源网络标识符字段(SNI-F),中间传感器节点(SN1)使用所述标签值(lab1)以根据所述标签交换原则来转发所述分组。
CN201080055663.3A 2009-12-10 2010-12-07 在传感器个人区域网络中进行分组转发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524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9290928.2A EP2334017B1 (en) 2009-12-10 2009-12-10 Forwarding a packet in a sensor personal area network
EP09290928.2 2009-12-10
PCT/EP2010/069048 WO2011070000A1 (en) 2009-12-10 2010-12-07 Forwarding a packet in a sensor personal area networ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2414A true CN102652414A (zh) 2012-08-29
CN102652414B CN102652414B (zh) 2015-05-06

Family

ID=42111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566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52414B (zh) 2009-12-10 2010-12-07 在传感器个人区域网络中进行分组转发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43427B2 (zh)
EP (1) EP2334017B1 (zh)
JP (1) JP5525062B2 (zh)
KR (1) KR101304971B1 (zh)
CN (1) CN102652414B (zh)
WO (1) WO20110700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55471A1 (en) * 2010-12-15 2012-06-2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EP2749005B1 (en) * 2011-12-23 2020-06-24 Signify Holding B.V. Protocols f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s
CN104426892A (zh) * 2013-09-09 2015-03-1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对出入物联网的外部IPv6地址进行压缩的方法与系统
KR102369160B1 (ko) * 2017-03-28 2022-03-02 이스타 인터내셔널 게엠베하 신호 통신 시스템
US11605973B2 (en) * 2018-10-29 2023-03-14 Conectric,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19978A1 (en) * 2004-06-04 2005-12-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for utilizing the same ip address when changing from one service area into another in a mpls 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6047187A1 (en) * 2004-10-22 2006-05-04 Ranco Incorporated Of Delaware Method for lossless ipv6 header compression
JP2009518995A (ja) * 2005-12-06 2009-05-07 リッパーシイ・セレッシャル・エルエルシイ デジタル対象物タイトル認証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80406A1 (en) * 2003-05-19 2004-11-24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Confinement of data transfers to a local area network
FR2857538B1 (fr) * 2003-07-08 2006-10-06 At & T Corp Systeme et methode de compression d'en-tete de paquets bases sur la creation dynamique d'un gabarit
US7602778B2 (en) * 2005-06-29 2009-10-13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ompressing message headers
KR101109605B1 (ko) * 2007-04-18 2012-01-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센서 네트워크에서의 헤더 압축 및 패킷 전달 방법 및 장치
EP2314021B1 (en) * 2008-06-18 2018-09-19 Emerson Process Management LL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process communication over distinct networks
KR101099246B1 (ko) * 2009-07-24 2011-12-27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근거리 무선 네트워크 기반 패킷 전송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19978A1 (en) * 2004-06-04 2005-12-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for utilizing the same ip address when changing from one service area into another in a mpls 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6047187A1 (en) * 2004-10-22 2006-05-04 Ranco Incorporated Of Delaware Method for lossless ipv6 header compression
JP2009518995A (ja) * 2005-12-06 2009-05-07 リッパーシイ・セレッシャル・エルエルシイ デジタル対象物タイトル認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304971B1 (ko) 2013-12-19
CN102652414B (zh) 2015-05-06
EP2334017B1 (en) 2018-01-03
US9143427B2 (en) 2015-09-22
WO2011070000A1 (en) 2011-06-16
KR20120103690A (ko) 2012-09-19
US20120257555A1 (en) 2012-10-11
JP2013513982A (ja) 2013-04-22
JP5525062B2 (ja) 2014-06-18
EP2334017A1 (en) 201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40562B2 (ja) 情報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US578153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path
US8036219B2 (en) Efficiency improvement for shar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8203990B2 (en) Wireless-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US8213352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02652414B (zh) 在传感器个人区域网络中进行分组转发
CN102474753A (zh) 用于中继节点的报头压缩
Moons et al. Using SCHC for an optimized protocol stack in multimodal LPWAN solutions
CN110249634B (zh) 包括电力线接口和至少一个射频接口的电表
US8249101B2 (en) Mobile ad hoc network configured as a virtual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
CN102523312A (zh) 一种4over6场景下的最优隧道选择方法
Papadopoulos et al. RFC 4944: per-hop fragmentation and reassembly issues
CN106900024B (zh) 用于数传电台自组网超远程数据传输的战术通信方法
CN102868775A (zh) 地址解析协议表容量的扩展方法、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WO2019193664A1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10120985A (zh) 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2461117A (zh)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支持多协议的技术
AU2018407956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CN104871497A (zh) 流表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717154A (zh) 一种发送数据包的方法及装置
KR101394350B1 (ko) 네트워크의 라우팅 장치 및 방법
CN105874755A (zh) 数据包转发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7097819A (zh)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04339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Roshni et al. BUNDLE PROTOCOL ALONG WITH OLSR IN MAN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06

Termination date: 201912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