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8632A - 数据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8632A
CN102648632A CN2010800534278A CN201080053427A CN102648632A CN 102648632 A CN102648632 A CN 102648632A CN 2010800534278 A CN2010800534278 A CN 2010800534278A CN 201080053427 A CN201080053427 A CN 201080053427A CN 102648632 A CN102648632 A CN 1026486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ixel
mentioned
odd
b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34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8632B (zh
Inventor
竹林知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k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on Corp filed Critical Nikon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82041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809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48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8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8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8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1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different wavelengths
    • H04N23/12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different wavelengths with one sensor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40Extracting pixel data from image sensors by controlling scanning circuits, e.g. by modifying the number of pixels sampled or to be sampled
    • H04N25/44Extracting pixel data from image sensors by controlling scanning circuits, e.g. by modifying the number of pixels sampled or to be sampled by partially reading an SSIS array
    • H04N25/447Extracting pixel data from image sensors by controlling scanning circuits, e.g. by modifying the number of pixels sampled or to be sampled by partially reading an SSIS array by preserving the colour pattern with or without loss of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3/84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H04N23/843Demosaicing, e.g. interpolating colour pixel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1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for transformi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into image signals
    • H04N25/11Arrangement of colour filter arrays [CFA]; Filter mosaics
    • H04N25/13Arrangement of colour filter arrays [CFA]; Filter mosa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lter elements
    • H04N25/134Arrangement of colour filter arrays [CFA]; Filter mosa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lter elements based on three different wavelength filter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1/00Still video 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olor Television Image Signal Generator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数据处理装置具有:水平内插单元,按照从摄像部输出的拜耳数据的每个水平线,对构成水平线的各像素生成内插数据,并进行内插以使各像素具有内插数据和原来的像素数据这2个颜色数据;和数据大小缩小单元,使用各像素具有的2个颜色数据,按照每个水平线生成缩小了数据量(数据大小)的数据,并输出由所生成的数据构成的拜耳数据。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缩小基于拜耳(Bayer)排列的格式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大小的数据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不仅是摄像机,数字静物相机、移动电话等中可进行动画摄影已经普遍化。并且,这些设备中,摄像元件的高像素化近年来也取得进展,搭载超过1000万像素的摄像元件已经变得理所当然。
在这种高像素的设备中,如果直接进行摄影,会从摄像元件输出非常大的数据量(数据大小)的图像数据。因此,为了能够在这些设备中拍摄动画,因性能、价格等方面的制约,要求缩小从摄像元件输出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大小。
因此,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方法:对基于拜耳(Bayer)排列的格式的图像数据,在内插前的拜耳数据的阶段进行调整大小(resize)处理,从而缩小数据大小。并且,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方法:通过以像素相加模式驱动摄像元件,缩小输出的图像数据(拜耳数据)的数据大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84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474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从画质的角度而言,和现有方法不同,其优选的方法是:在对从摄像元件输出的图像数据(拜耳数据)进行内插而使R、G、B各颜色与各像素一致后的阶段,缩小数据大小。这样一来,可将现有方法中成为问题的画质劣化限制在最小限度。
但这样一来,要处理和原来的拜耳数据相比数据大小为3倍的图像数据,因此仍然在性能、成本等方面产生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能够在抑制画质劣化的同时缩小拜耳数据的数据大小。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具有:水平内插单元,按照从摄像部输出的拜耳数据的每个水平线,对构成水平线的各像素生成内插数据,并进行内插以使各像素具有内插数据和原来的像素数据这2个颜色数据;和数据大小缩小单元,使用各像素具有的2个颜色数据,按照每个水平线生成缩小了数据量(数据大小)的数据,并输出由所生成的数据构成的拜耳数据。
并且,水平内插单元可以通过下述公式(1)~(5)进行内插。
并且,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具有:水平内插单元,按照从摄像部输出的拜耳数据的每个水平线,对构成水平线的各像素生成内插数据,并进行内插以使各像素具有内插数据和原来的像素数据这2个颜色数据;和数据大小缩小单元,使用各像素具有的2个颜色数据,按照每个水平线,生成缩小了数据量(数据大小)的间隔剔除数据,根据该间隔剔除数据合成至少缩小了R素色数据及B素色数据的数据量(数据大小)的合成数据并输出该合成数据。
并且,数据大小缩小单元可以通过下述公式(10)~(11)进行合成数据的生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数字相机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说明摄像元件104的基色滤波器的排列方法(拜耳排列)的图。
图3是表示通过垂直大小缩小处理读出对象像素的图示的图。
图4是表示水平大小缩小处理的块状图。
图5是表示通过水平内插处理对关注像素生成内插数据的图示的图。
图6是表示从水平内插处理输出的数据的图示的图。
图7是说明合成处理的图。
图8是内插处理的块状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摄像镜头
102镜头驱动部
103摄像部
104摄像元件
105AFE电路
106CDS电路
107增益调节电路
118A/D变换电路
109时序产生电路
110数据处理部
111显示部
112记录介质
113CPU
114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一个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数字相机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数字相机的构成的框图。
数字相机由摄像镜头101、镜头驱动部102、摄像部103、数据处理部110、显示部111、记录介质112、统一控制数字相机的CPU113构成。其中,镜头驱动部102和摄像部103分别连接到CPU113。并且,CPU113和数据处理部110、显示部111、记录介质112经由总线114连接。
摄像部103具有:摄像元件104、AFE(模拟前端)电路105和时序产生电路109。AFE电路105具有:CDS(Correlated Double Sampling:相关双采样)电路106、增益调节电路107和A/D变换电路108。
摄像镜头101由包括聚焦透镜、变焦透镜的多个透镜组构成。此外,为了简化,在图1中将镜头101作为一个透镜进行图示。
镜头驱动部102根据CPU113的指示而产生镜头驱动信号,使摄像镜头101向光轴方向移动,进行聚焦调节、变焦调节,并且在摄像元件104的受光面形成通过了摄像镜头101的光束所形成的被摄体像。
摄像元件104是可进行动画摄影的摄像元件,例如由CCD型摄像元件或CMOS型摄像元件等构成。此外,摄像元件104当然也可进行每一帧的静止图像的摄影。并且,摄像元件104是可进行间隔剔除(間引き)读出、像素相加(混合)读出、全部像素读出、窗口读出(裁剪)的摄像元件。
摄像元件104配置在摄像镜头101的像空间侧,对在其受光面上形成的被摄体像进行光电变换,输出模拟图像信号。
在摄像元件104的受光面上二维状排列有多个光电二极管。并且,为了对被摄体像进行彩色摄影,而在该受光面上与各光电二极管相对应地以拜耳(Bayer)排列配置红(R)、绿(G)、蓝(B)的基色滤波器。这样一来,摄像元件104输出的模拟图像信号中,包括R、G、B的颜色信号成分。
在此简单说明基色滤波器的配置方法。
在摄像元件104的受光面上,和各光电二极管(Photo Diode:PD)对应,以拜耳(Bayer)排列配置红(R)、绿(G)、蓝(B)的基色滤波器。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以使PD00对应红(R)、PD01对应绿(Gr)、PD10对应绿(Gb)、PD11对应蓝(B)的方式重复“R、Gr、Gb、B”的排列图案(拜耳图案),通过这种排列来配置基色滤波器。此外,PD01和PD10中均配置绿(G)的滤波器,但为了区别滤波器是配置在哪里的滤波器,如上所述,对于PD01用“Gr”表示、PD10用“Gb”表示。
通过这样配置基色滤波器,确定受光面的各像素(光电二极管)的种类。即,在上述拜耳排列的情况下,确定R(红色)、Gr(第1绿色)、Gb(第2绿色)、B(蓝色)这4种。
CDS电路106对摄像元件104输出的模拟图像信号的重置时(曝光前)的信号以及数据传送时(曝光后)的信号两者进行采样,从数据传送时的信号值减去重置时的信号值,从而从模拟图像信号去除暗电流形成的噪声。
增益调节电路107根据CPU113的指示,设定模拟图像信号的增益调节量。这样一来,对CDS电路106输出的噪声去除后的模拟图像信号,进行相当于ISO灵敏度的摄影灵敏度的调节。
A/D变换电路108将增益调节电路107输出的模拟图像信号变换为数字数据。并且,将该数字数据(图像数据)作为摄像部103的输出而输出到数据处理部110。
时序产生电路109根据CPU113的指示,向摄像元件104和AFE电路105提供时序脉冲。通过该时序脉冲的供给,控制摄像元件104、及AFE电路105内各电路的驱动时序。例如,在摄像元件104中,控制从受光面的光电二极管读出电荷的时序等,并且在AFE电路105内的、例如CDS电路106中,控制对摄像元件104输出的模拟图像信号进行采样的时序等。
数据处理部110根据CPU113的指示,对摄像部103输出的图像数据(拜耳数据)进行水平大小缩小处理、内插、白平衡调节、轮廓强调、伽玛校正等各种图像处理。该数据处理部110作为ASIC等构成。此外,稍后说明水平大小缩小处理。
显示部111是设置在数字相机筐体的背面等的LCD监视器、具有接目部的电子取景器等,根据CPU113的指示,显示包括动画、静止图像的各种图像。
记录介质112由存储卡、小型硬盘、DVD等光盘等构成。此外,记录介质112可以内置于数字相机中或可相对于数字相机拆装地安装,也可以设置在外部。设置在外部时,记录介质112和数字相机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
在记录介质112中记录由CPU113进行了压缩处理的图像数据等。此外,压缩在动画时以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运动图像专家组)格式等进行,在静止图像时以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Group:联合图像专家组)格式等进行。
CPU113根据用户对操作部件的操作内容,统一控制数字相机的各部。
例如,数字相机在摄影模式下在运行中被按下动画摄影按钮时,CPU113驱动镜头驱动部102及摄像部103,开始动画摄影。此时,摄像部103的摄像元件104被驱动以便按预定的帧频取得预定分辨率的图像,并将和动画的各帧对应的图像数据(动态图像数据)经由摄像部103的AFE电路105依次输出到数据处理部110。
之后,CPU113驱动数据处理部110而对这样从摄像部103输出的图像数据(动态图像数据)实施必要的图像处理。并且,CPU113将该图像处理后的动态图像数据显示到显示部111。并且,CPU113对图像处理后的动态图像数据实施MPEG格式等的压缩处理,并且将该压缩后的动态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介质112。
此外,在动画摄影过程中,CPU113持续进行自动焦点调节(AF)及自动曝光(AF)的控制动作。
并且,在动画摄影过程中,若动画摄影按钮再次被按下,则CPU113停止上述动作,结束动画的摄影。
在动画的摄影中,如上所述,需要缩小动态图像数据的数据量(数据大小),而因该缩小会出现动态图像数据的画质劣化的问题。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数字相机在动画摄影时通过实施以下动作,可在抑制画质劣化的同时缩小动态图像数据的数据大小(以下简称为大小)。
以下,作为一例说明为获得全HD动画而将有效像素为6000×4000像素的摄像元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摄像部103的摄像元件104)的输出缩小为2000×1126的像素(1/3)的大小的动作。
(垂直大小缩小处理)
首先,CPU113为了将摄像元件104的垂直(纵)方向的有效像素即4000像素缩小为1126像素,而进行垂直大小缩小处理。
具体而言,为使视角对应16:9,将摄像元件104的受光面中的垂直(纵)方向上排列的4000像素中、靠中央的3378像素作为窗口读出的对象。例如,将除了上下各311像素以外的剩余3378像素作为窗口读出的对象。
并且,对于该3378像素,在垂直(纵)方向上,将按照每3像素就除去了其中央1像素的、剩余的同色2像素作为间隔剔除读出的读出对象,且将该同色2像素作为相加(合成)读出的对象。
并且,CPU113驱动摄像元件104以便在组合了窗口读出、间隔剔除读出、像素相加(合成)读出的模式下读出这些对象像素。
在此,图3表示读出对象像素的图示。例如,作为对象像素的、在图3左上的垂直(纵)方向上排列的“R”、“Gb”、“R”3像素,其中央的“Gb”1像素被间隔剔除,并且,剩余的同色“R”2像素被相加(合成),结果作为图3右上的“R”1像素而读出。
这样一来,CPU113从摄像部103输出将垂直(纵)方向的3378像素缩小到1/3(1126像素)的6000×1126像素的图像数据(拜耳数据)。
(水平大小缩小处理)
接着,CPU113对从摄像部103输出的图像数据(拜耳数据),为了将其水平(横)方向的有效像素即6000像素缩小到2000像素,进行水平大小缩小处理。
此外,水平大小缩小处理作为数据处理部110中的图像处理之一,在进行内插前实施。即,CPU113驱动数据处理部110,对从摄像部103输出的图像数据(拜耳数据)实施水平大小缩小处理。
图4是水平大小缩小处理的块状图。
以下根据该块状图详细说明水平大小缩小处理。
(1)水平内插处理
通过CPU113驱动的数据处理部110,将来自摄像部103的图像数据(拜耳数据)作为输入,按照其水平(横)方向的各像素行(水平线)进行“水平内插处理”。
此外,在“水平内插处理”中,如图4所示,输入的水平线的各像素的数据具有“12位”的位宽。
数据处理部110首先通过下式(1),根据水平线的像素中关注像素附近的同色4像素的数据(像素值),生成对关注像素的内插数据。
例如如图5所示,当R(红色)像素R04是关注像素时,根据其附近的同色4像素、即Gr(第1绿色)像素的Gr01、Gr03、Gr05、Gr07的数据,生成对关注像素的Gr成分的内插数据“Gr*”。
因此,在公式(1)中,当R(红色)像素是关注像素时,根据其附近的4个Gr(第1绿色)像素的数据,生成对关注像素的Gr成分的内插数据“Gr*”。反之,当Gr(第1绿色)像素是关注像素时,根据其附近的4个R(红色)像素的数据,生成对关注像素的R成分的内插数据“R*”。
从而,关注像素具有输入的原数据(例如“R”)和内插数据(例如若原数据是“R”则是“Gr*”)这2个颜色数据。
(数式1)
IMP ( i ) = Σ a = 0 3 k _ imp ( a ) · Din ( i + 2 a - 3 ) Σ a = 0 3 k _ imp ( a ) . . . ( 1 )
此外,公式(1)的“Din(i)”表示输入的拜耳数据中的各水平线的像素的数据。
并且,“i”表示各水平线中的关注像素(处理对象像素)的位置。此外,在该说明中,“i”是“i=0~Wide-1”的值,Wide是水平(横)方向的有效像素数“6000”。
并且,“k_imp”是用于加权的系数,例如预先设定为“k_imp=[-1,9,9,-1]”这样的值。
并且,“IMP(i)”表示对生成的关注像素的内插数据。
接着,数据处理部110使用下式(2)~(4)校正以上生成的对关注像素的内插数据。
具体而言,根据公式(2),求出关注像素的原数据和内插数据、即2个颜色数据的差分“CD(i)”。
接着,根据求出的差分数据,通过公式(3),算出以关注像素为中央的相邻5像素、即“CD(i-2)、CD(i-1)、CD(i)、CD(i+1)、CD(i+2)”的平均色差,将算出的平均色差的数据作为对关注像素的校正数据“CD_avg(i)”。
并且,根据公式(4),从关注像素的原数据减去该校正数据、或将该校正数据与原数据相加,从而校正对关注像素的内插数据。
这样一来,取得校正后的内插数据“IMP’(i)”。
此外,在公式(2)中,关注像素是R(红色)像素、Gr(第1绿色)像素的任意一个时,从R(红色)成分减去Gr(第1绿色)成分而求出差分。
并且,在公式(4)中,当R(红色)像素是关注像素时,作为校正后的内插数据“IMP’(i)”,取得Gr成分的数据“Gr^”。反之,当Gr(第1绿色)像素是关注像素时,作为校正后的内插数据“IMP’(i)”,取得R成分的数据“R^”。
(数式2)
Figure BDA00001683009100111
CD _ avg ( i ) = Σ a = - 2 2 k _ cd ( a + 2 ) · CD ( i + a ) Σ a = - 2 2 k _ cd ( a + 2 ) . . . ( 3 )
Figure BDA00001683009100113
此外,公式(3)的“k_cd”是进行上述色差平均时使用的加权系数,例如预先设定为“k_cd=[1,2,2,2,1]”这样的值。
如上取得校正后的内插数据“IMP’(i)”后,数据处理部110根据公式(5),作为“水平内插处理”的输出,按照作为水平线的关注像素的各1像素,分别输出其原数据“Din(i)”及校正后的内插数据“IMP(i)”这2个颜色的数据。
(数式3)
Figure BDA00001683009100121
Figure BDA00001683009100122
其中,图6表示输入的水平线是R/Gr线时从“水平内插处理”输出的数据、即“Deven(i)”及“Dodd(i)”的图示。
如图6所示,在“水平内插处理”中,关注像素“Din(i)”配置在水平线上的偶数位置上时,在输出的“Deven(i)”中直接输出被输入的原数据“Din(i)”,在另一个输出的“Dodd(i)”中输出以上取得的校正后的内插数据“IMP’(i)”。并且,关注像素“Din(i)”配置在水平线上的奇数位置上时,在输出的“Deven(i)”中输出以上取得的校正后的内插数据“IMP’(i)”,在另一个输出的“Dodd(i)”中直接输出被输入的原数据“Din(i)”。
因此,若输入的水平线是R(红色)/Gr(第1绿色)线,则向“Deven(i)”输出R素色、向“Dodd(i)”输出Gr素色的数据。并且,输入的水平线是Gb(第2绿色)/B(蓝色)线时,向“Deven(i)”输出Gb素色、向“Dodd(i)”输出B素色的数据。
人的眼睛在水平方向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因此在数据处理部110中,通过上述“水平内插处理”,抑制了图像数据(拜耳数据)的水平方向的画质劣化。
(2)LPF处理
结束上述“水平内插处理”后,数据处理部110将其输出的“Deven(i)”及“Dodd(i)”作为输入而进行“LPF处理”。
具体而言,数据处理部110对各“Deven(i)”数据及“Dodd(i)”数据,通过下式(6),以3抽头(tap)、即水平线上的相邻的3像素为采样点,根据该3个采样点的像素数据(像素值),进行LPF(低通滤波)处理。
并且,将该处理后的数据作为“Oeven(i)”及“Oodd(i)”输出。
通过实施该“LPF处理”,在数据处理部110中,可抑制因超过奈奎斯特(Nyquist)频率的频率成分形成的折返噪声所引起的波纹干扰、蓬乱(shaggy)等的发生。
(数式4)
Oeven ( i ) = K 1 · Deven ( i ) + K 2 · Deven ( i + 1 ) + K 3 · Deven ( i + 2 ) K 1 + K 2 + K 3
. . . ( 6 )
Oodd ( i ) = K 1 · Dodd ( i ) + K 2 · Dodd ( i + 1 ) + K 3 · Dodd ( i + 2 ) K 1 + K 2 + K 3
此外,公式(6)的“K1、K2、K3”是任意的系数,例如预先设定“K1=K2=K3=1”这样的值。
并且,“LPF处理”除了公式(6)以外,还可使用双三次(Bicubic)法等现有的方法进行。
(3)间隔剔除处理
结束“LPF处理”后,数据处理部110将其输出的“Oeven”及“Oodd”作为输入,使用下式(7)、(8),进行“间隔剔除处理”。
具体而言,数据处理部110对作为“Oeven”及“Oodd”输入的R素色及Gr素色(或者Gb素色及B素色)的数据,按照各素色,从该素色上的连续的“a”像素选择预定的1像素。此外,在该说明中,为将拜耳数据缩小到1/3,设“a=3”。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从各素色上的连续的“3”像素选择预定的1像素。并且,将对R素色(或Gb素色)选择的1像素的数据作为“O’even(j)”输出,并将对Gr素色(或B素色)选择的1像素的数据作为“O’odd(j)”输出。
这样一来,在数据处理部110中,将作为“Oeven”及“Oodd”输入的R素色及Gr素色(或者Gb素色及B素色)的数据分别缩小到1/3。
(数式5)
O′even(j)=Oeven(aj+b)                …(7)
O′odd(j)=Oodd(aj+b)
j = 0 ~ RoundDown ( Wide - b 2 a ) × 2 - 1 . . . ( 8 )
此外,公式(8)的“a”是由缩小率决定的系数,如上所述,在本说明中,为将拜耳数据缩小到1/3,设定为“a=3”。
并且,“b”是用于指定将输入数据中的连续的“a”像素中的哪个像素作为“间隔剔除处理”的输出的补偿,在本说明中,因“a=3”,所以是“0~2”的任意一值,在此例如设定为“b=0”。
并且,公式(8)的“RoundDown”是进行分数舍入的函数。
(4)合成处理
结束“间隔剔除处理”后,数据处理部110将其输出的“O’even(j)”及“O’odd(j)”作为输入,使用下式(9)进行“合成处理”。
具体而言,数据处理部110在输入数据配置在水平线上的偶数位置时,将输入的“O’even(j)”的数据作为“Dout(j)”输出。另一方面,当输入数据配置在水平线上的奇数位置时,将输入的“O’odd(j)”的数据作为“Dout(j)”输出。
这样一来,输入数据整理为基于拜耳(Bayer)排列的格式,作为“Dout(j)”输出。
(数式6)
(j=偶数时)
Dout(j)=O’even(j)
(j=奇数时)            …(9)
Dout(j)=O’odd(j)
通过这样的动作,在数据处理部110中,可在抑制画质的劣化的同时缩小拜耳数据的大小。
之后,通过上述处理将缩小为2000×1126像素大小的图像数据(动态图像数据)经由“Dout(j)”取得后,CPU113对该动态图像数据实施内插及其他必要的图像处理,并进行上述动画摄影时的动作。
(其他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数字相机的实施方式,和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数字相机相同。因此,省略对本实施方式的数字相机的各构成要素的详细说明。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数字相机的动作直到图4所示的“间隔剔除处理”为止和一个实施方式相同,省略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与一个实施方式的不同点是:使用下式(10)~(11)进行图4所示的“合成处理”,并且对通过该“合成处理”输出的合成数据实施“内插处理”。因此,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合成处理”及“内插处理”的动作。
(4)合成处理
结束图4所示的“内插处理”后,数据处理部110将其输出“O’even(j)”及“O’odd(j)”作为输入,替代上述公式(9),使用下式(10)、(11)进行“合成处理”。
(数式7)
(R/Gr线时:j=偶数时)
D(j)[15:0]=O′even(j)[11:2]+O′odd(j)[11:6]×1024
(R/Gr线时:j=奇数时)                    …(10)
D(j)[15:0]=O′odd(j)[11:0]+O′odd(j-1)[5:2]×4096
(Gb/B线时:j=偶数时)
D(j)[15:0]=O′even(j)[11:0]+O′even(j+1)[5:2]×4096
(Gb/B线时:j=奇数时)                    …(11)
D(j)[15:0]=O′odd(j)[11:2]+O′even(j)[11:6]×1024
具体而言,数据处理部110将输入数据的“O’even(j)”及“O’odd(j)”分成2组,即,将输入中的偶数位的“O’even(j=偶数)”及“O’odd(j=偶数)”、奇数位的“O’even(j=奇数)”及“O’odd(j=奇数)”作为一组数据使用,如下进行“合成处理”。图7表示该“合成处理”的图示。此外,图7中的“jE”表示数据在输入输出中是偶数位,并且“jO”表示数据是奇数位。
数据处理部110在输入数据是R素色及Gr素色的数据、即水平线的R(红色)/Gr(第1绿色)线时的数据时,使用公式(10),对具有“12位”位宽的输入的偶数位的“O’even(j=偶数)”及“O’odd(j=偶数)”、奇数位的“O’even(j=奇数)”及“O’odd(j=奇数)”的数据进行合成,将其合成结果作为具有“16位”位宽的输出中的偶数位的“D(j=偶数)”和奇数位的“D(j=奇数)”的一组数据输出。
在此参照图7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将偶数位的R素色数据“O’even(“jE”)”的(从零(0)计数)第2~11位的数据(10位长),插入到输出中应输出到偶数位的数据“D(“jE”)”的第0~9位。
接着,将偶数位的Gr素色数据“O’odd(“jE”)”的第6~11位的数据(6位长),同样插入到应输出到偶数位的数据“D(“jE”)”的第10~15位。
并且,将奇数位的Gr素色数据“O’odd(“jO”)”的第0~11位的数据(12位长),插入到输出中应输出到奇数位的数据“D(“jO”)”的第0~11位。
接着,再次使用偶数位的Gr素色数据“O’odd(“jE”)”,此次将其第2~5位的数据(4位长),插入到输出中应输出到奇数位的数据“D(“jO”)”的第12~15位。
并且,将如上合成的16位长的数据“D(“jE”)”和“D(“jO”)”作为一组,将其作为“合成处理”的结果输出。
这样,对输入中的奇数位的“O’even(jE)”及“O’odd(jE)”、和奇数位的“O’even(jO)”及“O’odd(jO)”的总计“48位(“12位”×4)”的数据进行合成,将输出中的偶数位的数据“D(“jE”)”和奇数位的数据“D(“jO”)”的总计“32位(“16位”×2)”的数据输出。
并且,数据处理部110在输入数据是Gb素色及B素色的数据、即水平线的Gb(第2绿色)/B(蓝色)线时的数据时,使用公式(11),合成具有“12位”位宽的输入的偶数位的“O’even(j=偶数)”及“O’odd(j=偶数)”、奇数位的“O’even(j=奇数)”及“O’odd(j=奇数)”的数据,将其合成结果作为具有“16位”位宽的输出中的偶数位的“D(j=偶数)”和奇数位的“D(j=奇数)”的一组数据输出。
在此参照图7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将偶数位的Gb素色数据“O’even(“jE”)”的第0~11位的数据(12位长),插入到输出中应输出到偶数位的数据“D(“jE”)”的第0~11位。
接着,将奇数位的Gb素色数据“O’even(“jO”)”的第2~5位的数据(4位长),同样插入到应输出到偶数位的数据“D(“jE”)”的第12~15位。
并且,将奇数位的B素色数据“O’odd(“jO”)”的第2~11位的数据(10位长),插入到在输出中应输出到奇数位的数据“D(“jO”)”的第0~9位。
接着,再次使用奇数位的Gb素色数据“O’even(“jO”)”,此次将其第6~11位的数据(6位长),插入到在输出中应输出到奇数位的数据“D(“jO”)”的第10~15位。
并且,将如上合成的16位长的数据“D(“jE”)”和“D(“jO”)”作为一组,将其作为“合成处理”的结果输出。
这样,对输入中的偶数位的“O’even(jE)”及“O’odd(jE)”、和奇数位的“O’even(jO)”及“O’odd(jO)”的总计“48位(“12位”×4)”的数据进行合成,将输出中的偶数位的数据“D(“jE”)”和奇数位的数据“D(“jO”)”的总计“32位(“16位”×2)”的数据输出。
即,数据处理部110通过该“合成处理”,从输入的缩小了大小的拜耳数据进一步减少1/3的数据,使数据量减少到原来的2/3。
通过该动作,在数据处理部110中,可在抑制画质劣化的同时缩小数据的大小。
此外,在上述“合成处理”中,将12位长的输入的、尤其是R素色数据、B素色数据缩小为10位长度并输出。这是因为,最终取得的图像数据一般是使各像素的R、G、B各色的位宽为“8位”,因此至少确保该“8位”的信息量。这样一来,可在抑制画质劣化的同时缩小数据的大小。
并且,在上述“合成处理”中,当输入数据是R(红色)/Gr(第1绿色)线时的数据时,对于其奇数位的R素色数据“O’even(“jO”)”没有使用,但可以对其进行保持并在之后的处理中使用。并且,输入数据是Gb(第2绿色)/B(蓝色)线时的数据时,对于其偶数位的B素色数据“O’odd(“jE”)”也没有使用,但同样也可以对其进行保持并在之后的处理中使用。
并且,在上述“合成处理”中,无需特别的电路,可使用一般易于入手的常用的电路来构成其逻辑,因此设输出的各像素数据的位宽是“16位”。但不限于此,例如位宽也可是“14位”、“18位”等。
数据处理部110在上述“合成处理”后,对由此输出的减少了数据量的合成数据实施内插处理。
以下说明该内插处理的一例。此外在以下说明中,为了简化,对于内插处理不以水平线(行)单位进行,而以水平线(行)及垂直线(列)的面单位进行。
图8是内插处理的块状图。
以下根据该块状图详细说明内插处理。
(1)数据分离处理
数据处理部110在被输入减少了数据量的合成数据“D”后,通过下式(12)、(13),从输入数据分离其中合成的G素色和R素色(或B素色)的数据,输出该分离后的素色数据。
(数式8)
※1:“r=偶数&c=偶数”或“r=奇数&c=奇数”时
※2:“r=奇数&c=偶数”或“r=偶数&c=奇数”时
Figure BDA00001683009100202
※1:“r=偶数&c=偶数”时
※2:“r=奇数&c=奇数”时
※3:“r=奇数&c=偶数”或“r=偶数&c=奇数”时
具体而言,数据处理部110根据下式(12),若表示输入数据的水平线(行)的“r”是偶数(R/Gr线)、且表示垂直线(列)的“c”是偶数(图7的“D(“jE”)”,则将对该其0~9位的数据乘以4而获得的数据(12位长)作为第1输出“Bayer[11:0](r,c)”输出。并且,当“r”是奇数(Gb/B线)且“c”是奇数(图7的“D(“jO”)”时,同样将对其第0~9位的数据乘以4而获得的数据(12位长)作为第1输出“Bayer[11:0](r,c)”输出。
另一方面,若表示输入数据的水平线(行)的“r”是偶数(R/Gr线)、且表示垂直线(列)的“c”是奇数(图7的“D(“jO”)”,则将其第0~11位的数据(12位长)直接作为第1输出“Bayer[11:0](r,c)”输出。并且,当“r”是奇数(Gb/B线)且“c”是偶数(图7的“D(“jE”)”时,同样将其第0~11位的数据(12位长)直接作为第1输出“Bayer[11:0](r,c)”输出。
并且,数据处理部110根据下式(13),若表示输入数据的水平线(行)的“r”是偶数(R/Gr线)、且表示垂直线(列)的“c”是偶数(图7的“D(“jE”)”,则对其第10~15位的数据乘以64。并且,将通过该乘算获得的数据与对位于下一“c+1”位置的“D(“jO”)”的第12~15位数据乘以4而获得的数据相加,将通过该相加获得的数据(12位长)作为第2输出“tmpG[11:0](r,c)”输出。
并且,若表示输入数据的水平线(行)的“r”是奇数(Gb/B线)、且表示垂直线(列)的“c”是奇数(图7的“D(“jO”)”,则对其第10~15位的数据乘以64。并且,将通过该乘算获得的数据与对位于前一“c-1”位置的“D(“jE”)”的第12~15位数据乘以4而获得的数据相加,将通过该相加获得的数据(12位长)作为第2输出“tmpG[11:0](r,c)”输出。
并且,表示输入数据的水平线(行)的“r”是奇数(Gb/B线)、且表示垂直线(列)的“c”是偶数(图7的“D(“jE”)”时,或者“r”是偶数(R/Gr线)且“c”是奇数(图7的“D(“jO”)”时,将其第0~11位的数据(12位长)直接作为第2输出“tmpG[11:0](r,c)”输出。
(2)G素色生成处理
接着,数据处理部110以上述“数据分离处理”的第1输出“Bayer(r,c)”和第2输出“tmpG(r,c)”为输入,通过下式(14)、(15),进行“G素色生成处理”。此外,G素色的数据(在本处理中作为“tmpG(r,c)”输入)已经生成,但其是仅根据画面的横(水平)方向的像素信号电平(像素值)的梯度生成的数据,因此,在此对该G素色数据,再次评估是否取纵(垂直)方向的相关。
(数式9)
dV ( r , c ) = | Bayer ( r , c - 2 ) + Bayer ( r , c + 2 ) 2 - Bayer ( r , c ) | . . . ( 14 )
dH ( r , c ) = | Bayer ( r - 2 , c ) + Bayer ( r + 2 , c ) 2 - Bayer ( r , c ) |
Figure BDA00001683009100223
※1:“dV(r,c)-dH(r,c)>Th”时
※2:“dV(r,c)-dH(r,c)≤Th”时
具体而言,当通过下式(14)求出的“dV(r,c)”和“dH(r,c)”之差超过预定的阈值“Th”时,根据下式(15),不取纵(垂直)方向的相关,将输入的“tmpG(r,c)”直接作为“G(r,c)”输出。另一方面,它们的差为预定阈值“Th”以下时,根据下式(15),取纵(垂直)方向的相关,将其结果数据作为“G(r,c)”输出。
(3)R、B素色生成处理
数据处理部110将上述“数据分离处理”的第1输出“Bayer(r,c)”、和上述“G素色生成处理”的输出“G(r,c)”作为输入,进行“R、B素色生成处理”。此外,该“R、B素色生成处理”可适用现有技术,在此作为一例,使用下式(16)~(19)所示的一般方法进行“R、B素色生成处理”。
(数式10)
R ( r , c ) = Bayer ( c - 2 , c ) - G ( r - 2 , c ) + Bayer ( r + 2 , c ) - G ( r + 2 , c ) 2 + G ( r , c ) . . . ( 16 )
B ( r , c ) = Bayer ( r , c - 2 ) - G ( r , c - 2 ) + Bayer ( r , c + 2 ) - G ( r , c + 2 ) 2 + G ( r , c )
R ( r , c ) = Bayer ( r , c - 2 ) - G ( r , c - 2 ) + Bayer ( r , c + 2 ) - G ( r , c + 2 ) 2 + G ( r , c ) . . . ( 17 )
B ( r , c ) = Bayer ( r - 2 , c ) - G ( r - 2 , c ) + Bayer ( r + 2 , c ) - G ( r + 2 , c ) 2 + G ( r , c )
B(r,c)=(Bayer(r-1,c-1)-G(r-1,c-1)
+Bayer(r+1,c-1)-G(r+1,c-1)            …(18)
+Bayer(r-1,c+1)-G(r-1,c+1)
+Bayer(r+1,c+1)-G(r+1,c+1))/4+G(r,c)
R(r,c)=(Bayer(r-1,c-1)-G(r-1,c-1)
+Bayer(r+1,c-1)-G(r+1,c-1)            …(19)
+Bayer(r-1,c+1)-G(r-1,c+1)
+Bayer(r+1,c+1)-G(r+1,c+1))/4+G(r,c)
具体而言,使用下式(16),生成Gr像素位置上的R素色“R(r,c)”及B素色“B(r,c)”。并且,使用下式(17),生成Gb像素位置上的R素色“R(r,c)”及B素色“B(r,c)”。并且,使用下式(18),生成R像素位置上的B素色“B(r,c)”。并且,使用下式(19),生成B像素位置上的R素色“R(r,c)”。
数据处理部110将通过“R、B素色生成处理”这样生成的R素色、B素色的数据,分别作为“R(r,c)”、“B(r,c)”输出。
作为数据处理部110的内插处理的结果,取得由“G素色生成处理”的输出“G(r,c)”、“R、B素色生成处理”的输出的“R(r,c)”和“B(r,c)”构成的动态图像数据后,CPU113对该动态图像数据实施其他必要的图像处理(伽玛校正等),进行上述动画摄影时的动作。
(实施方式的补充事项)
以上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说明了数字相机(数字静物相机)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也可适用于能够进行动画摄影的数字摄像机、移动电话等其他设备。
在上述其他实施方式中,为简化说明,分开进行内插处理的“数据分离处理”和“G素色生成处理”。但是,实际上“tmpG”的信息(数据)只使用关注像素,因此两者可一次处理。

Claims (4)

1.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水平内插单元,按照从摄像部输出的拜耳数据的每个水平线,对构成上述水平线的各像素生成内插数据,并进行内插以使上述各像素具有上述内插数据和原来的像素数据这2个颜色数据;和
数据大小缩小单元,使用上述各像素具有的2个颜色数据,按照每个上述水平线生成缩小了数据量的数据,并输出由所生成的数据构成的拜耳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水平内插单元通过下述公式(1)~(5)进行上述内插:
(数式1)
IMP ( i ) = Σ a = 0 3 k _ imp ( a ) · Din ( i + 2 a - 3 ) Σ a = 0 3 k _ imp ( a ) . . . ( 1 )
CD _ avg ( i ) = Σ a = - 2 2 k _ cd ( a + 2 ) · CD ( i + a ) Σ a = - 2 2 k _ cd ( a + 2 ) . . . ( 3 )
Figure FDA00001683009000014
Figure FDA00001683009000015
Figure FDA00001683009000016
Figure FDA00001683009000018
3.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水平内插单元,按照从摄像部输出的拜耳数据的每个水平线,对构成上述水平线的各像素生成内插数据,并进行内插以使上述各像素具有上述内插数据和原来的像素数据这2个颜色数据;和
数据大小缩小单元,使用上述各像素具有的2个颜色数据,按照每个上述水平线,生成缩小了数据量的间隔剔除数据,根据该间隔剔除数据合成至少缩小了R素色数据及B素色数据的数据量的合成数据并输出该合成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大小缩小单元通过下述公式(6)~(7)进行上述合成数据的生成:
(数式2)
(R/Gr线时:j=偶数时)
D(j)[15:0]=O′even(j)[11:2]+O′odd(j)[11:6]×1024
(R/Gr线时:j=奇数时)                …(6)
D(j)[15:0]=O′odd(j)[11:0]+O′odd(j-1)[5:2]×4096
(Gb/B线时:j=偶数时)
D(j)[15:0]=O′even(j)[11:0]+O′even(j+1)[5:2]×4096
(Gb/B线时:j=奇数时)                …(7)
D(j)[15:0]=O′odd(j)[11:2]+O′even(j)[11:6]×1024。
CN201080053427.8A 2009-11-27 2010-11-26 数据处理装置 Active CN1026486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20413.4A CN104580942B (zh) 2009-11-27 2010-11-26 数据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70273 2009-11-27
JP2009-270272 2009-11-27
JP2009270272 2009-11-27
JP2009-270273 2009-11-27
PCT/JP2010/006911 WO2011065012A1 (ja) 2009-11-27 2010-11-26 データ処理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20413.4A Division CN104580942B (zh) 2009-11-27 2010-11-26 数据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8632A true CN102648632A (zh) 2012-08-22
CN102648632B CN102648632B (zh) 2015-01-28

Family

ID=4406611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3427.8A Active CN102648632B (zh) 2009-11-27 2010-11-26 数据处理装置
CN201410820413.4A Active CN104580942B (zh) 2009-11-27 2010-11-26 数据处理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20413.4A Active CN104580942B (zh) 2009-11-27 2010-11-26 数据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97551B2 (zh)
JP (1) JP5633518B2 (zh)
CN (2) CN102648632B (zh)
WO (1) WO20110650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81573B1 (ko) * 2012-11-22 2019-05-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미지 신호 프로세서 및 이미지 신호 프로세서를 포함하는 모바일 촬영 장치
CN106507019B (zh) * 2016-11-29 2019-05-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
CN106507068B (zh) 2016-11-29 2018-05-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控制方法及装置、成像及电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65082A1 (en) * 2002-12-10 2004-08-26 Kensuke Takai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igital still camera
CN1674665A (zh) * 2004-03-26 2005-09-28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图像压缩方法及图像压缩装置
US20090153683A1 (en) * 2006-09-11 2009-06-18 Eiji Furukawa Image acquisition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acquisition system,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08457A (ja) 2000-06-22 2002-01-11 Toshiba Corp 複合信号ケーブルとその取り付け方法
JP3956360B2 (ja) 2002-09-30 2007-08-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5057529A (ja) * 2003-08-05 2005-03-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287331B2 (ja) * 2004-07-06 2009-07-01 株式会社メガチップス 縮小補間回路および縮小補間方法
KR100699831B1 (ko) * 2004-12-16 2007-03-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베이어 패턴의 컬러 신호를 보간하는 방법 및 보간기
US8452090B1 (en) * 2005-04-25 2013-05-28 Apple Inc. Bayer reconstruction of images using a GPU
KR100652408B1 (ko) * 2005-04-27 2006-1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베이어 패턴의 디지털 컬러 영상 신호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장치
JP4695552B2 (ja) * 2006-06-28 2011-06-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JP4377428B2 (ja) 2007-12-12 2009-12-02 アキュートロジック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素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65082A1 (en) * 2002-12-10 2004-08-26 Kensuke Takai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igital still camera
CN1674665A (zh) * 2004-03-26 2005-09-28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图像压缩方法及图像压缩装置
US20090153683A1 (en) * 2006-09-11 2009-06-18 Eiji Furukawa Image acquisition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acquisition system,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0942A (zh) 2015-04-29
JP5633518B2 (ja) 2014-12-03
US20120281136A1 (en) 2012-11-08
CN102648632B (zh) 2015-01-28
JPWO2011065012A1 (ja) 2013-04-11
US8897551B2 (en) 2014-11-25
CN104580942B (zh) 2017-12-15
WO2011065012A1 (ja) 2011-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23174B2 (en) Imaging device for multi-resolution video data
CN103563350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数码相机
CN101180869B (zh) 具有拖尾消除功能的数字摄像机
US9055181B2 (en) Solid-state imag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a camera module having an image synthesizer configured to synthesize color information
CN107924558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记录介质以及拍摄装置
CN101316322B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1682691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2655564A (zh)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N103491310B (zh) 图像捕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4748230B2 (ja)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撮像プログラム
CN103563359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以及数码相机
CN102737365B (zh) 图像处理装置、摄像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2447912A (zh) 图像处理装置、白平衡校正方法以及摄像装置
WO2008150017A1 (ja) 信号処理方法および信号処理装置
JP4542962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CN105993164B (zh) 固态图像传感器、电子设备和自动聚焦方法
CN102648632A (zh) 数据处理装置
JP6351212B2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1360248B (zh) 像素插值电路、像素插值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US7808539B2 (en) Image processor that controls transfer of pixel signals between an image sensor and a memory
JP6602425B2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6351213B2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2018174540A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2012034310A (ja) 画像撮像装置および信号処理方法
CN116797679A (zh) 基于FPGA的Bayer图像解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