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5102B - 冷却系统及具该系统的热退火炉管和冷却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冷却系统及具该系统的热退火炉管和冷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5102B
CN102645102B CN201210138202.3A CN201210138202A CN102645102B CN 102645102 B CN102645102 B CN 102645102B CN 201210138202 A CN201210138202 A CN 201210138202A CN 102645102 B CN102645102 B CN 1026451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annealing
boiler tube
cooling
annealing boiler
cool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382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5102A (zh
Inventor
敖海林
裴雷洪
俞玮
王志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li Micr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li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li Micr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li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13820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451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45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5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51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51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冷却系统,用于热退火炉管的冷却,包括设置在所述热退火炉管的工艺气体入端一侧并依次顺序连接的冷却气体进端、第一调节阀和第一鼓风机;以及设置在所述热退火炉管的反应后高温气体出端一侧并依次顺序连接的热交换器、第二鼓风机、第二调节阀和反应后气体出端。一种具有该冷却系统的热退火炉管进一步包括加热器和工艺腔室。所述热退火炉管进一步包括冷却介质传输装置。本发明所述热退火炉管与所述冷却系统通过所述冷却介质传输装置连接,并利用冷却系统提供的冷却气体对所述热退火炉管的加热器和工艺腔室进行冷却,同时对所述反应后的高温气体进行冷却,不仅提升所述热退火炉管降温速率,而且显著提升设备可利用时间。

Description

冷却系统及具该系统的热退火炉管和冷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热退火炉管和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5,图5所示为传统的第一热退火炉管4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热退火炉管4具有第一工艺腔室40,所述第一工艺腔室40用于半导体的热处理工艺;第一加热器41,所述第一加热器41设置在所示第一工艺腔室40外侧,所述第一加热器41采用热电偶加热方式;第一进气口42,所述第一进气口42用于工艺气体输入;以及第一出气口43,所述第一出气口43用于所述工艺气体反应后输出。
通常地,所述第一热退火炉管4在高温工艺后所采用的降温方式为:在产品主工艺结束之后,不论所述第一热退火炉管4温度高低,都采用自然降温方式,即依靠所述第一热退火炉管4自身的自然冷却达到工艺后产品降温所需要的温度。显然地,所述冷却方式对于所述第一热退火炉管,特别是在温度很高的工艺情况下,会由于冷却时间较长而影响整个工艺时间,从而对设备的利用率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设备的利用率较低。
故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案设计人凭借从事此行业多年的经验,积极研究改良,于是有了发明冷却系统及其具有该系统的热退火炉管和冷却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热退火炉管冷却时间较长而影响整个工艺时间,从而对设备的利用率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设备的利用率较低等缺陷提供一种快速冷却系统。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热退火炉管冷却时间较长而影响整个工艺时间,从而对设备的利用率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设备的利用率较低等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该冷却系统的热退火炉管。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热退火炉管冷却时间较长而影响整个工艺时间,从而对设备的利用率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设备的利用率较低等缺陷提供一种快速冷却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用于热退火炉管的冷却,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热退火炉管的工艺气体入端一侧并依次顺序连接的冷却气体进端、第一调节阀和第一鼓风机;以及设置在所述热退火炉管的反应后高温气体出端一侧并依次顺序连接的热交换器、第二鼓风机、第二调节阀和反应后气体出端。
可选的,所述热交换器采用冷却水循环进行热交换。
可选的,所述热交换器上间隔设置冷却水入端和冷却水出端。
为实现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该冷却系统的热退火炉管,所述热退火炉管进一步包括加热器和工艺腔室。
可选的,所述热退火炉管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气体通过第一鼓风机输送至所述热退火炉管的内部并对所述加热器和工艺腔室进行冷却的冷却介质传输装置。
可选的,所述冷却介质传输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热退火炉管外侧的导热孔和导管。
可选的,所述热退火炉管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管上的气动阀。
可选的,所述导热孔间隔分布在所述热退火炉管之加热器的上端、中端,以及下端。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冷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1:在所述热退火炉管外侧间隔设置导热孔和导管;
步骤S2:将所述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气体通过所述第一鼓风机经过冷却介质传输装置输送至所述热退火炉管内部,并对所述加热器和工艺腔室进行冷却降温;
步骤S3:采用冷却系统中的热交换器对反应后高温气体进行冷却降温。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热退火炉管与所述冷却系统通过所述冷却介质传输装置连接,并利用冷却系统提供的冷却气体对所述热退火炉管的加热器和工艺腔室进行冷却,同时对所述反应后的高温气体进行冷却,不仅提升所述热退火炉管降温速率,实现设备炉管从1050℃降温到400℃的时间由当前的7小时有效缩短到3.5小时左右,而且使整个工艺时间从12小时缩短到8.5小时左右,显著提升设备可利用时间约30%。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冷却系统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具有所述冷却系统的热退火炉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具有冷却介质传输装置的的热退火炉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具有冷却系统的热退火炉管降温实现的步骤流程图;
图5所示为传统的第一热退火炉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图1所示为本发明冷却系统1的框架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具有所述冷却系统1的热退火炉管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所述冷却系统1包括设置在所述热退火炉管2的工艺气体入端一侧(未图示)并依次顺序连接的冷却气体进端10、第一调节阀11和第一鼓风机12;以及设置在所述热退火炉管2的反应后高温气体出端(未图示)一侧并依次顺序连接的热交换器13、第二鼓风机14、第二调节阀15和反应后气体出端16。其中,所述热交换器13采用冷却水循环进行热交换。所述热交换器13上间隔设置冷却水入端131和冷却水出端132。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并结合参阅图3。图3所示为具有冷却介质传输装置的3的热退火炉管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的实施过程中,为了将所述冷却系统1中的冷却气体通过第一鼓风机12输送至所述热退火炉管2的内部并对所述加热器21和工艺腔室22进行冷却,本发明优选的在所述冷却系统1与所述热退火炉管2之间设置冷却介质传输装置3。所述冷却介质传输装置3包括设置在所述热退火炉管2外侧的导热孔30和导管31。在所述导管31上设置气动阀32。优选的,所述导热孔30间隔分布在所述热退火炉管2之加热器21的上端、中端,以及下端。
请参阅4,图4所示为本发明具有冷却系统1的热退火炉管2降温实现的步骤流程图。当所述热退火炉管2实现热处理工艺后,所述热退火炉管2便具有一定的温度,例如所述热退火炉管2的温度可高达1050℃。为实现本发明热退火炉管2的快速降温,其步骤具体包括:
执行步骤S1:在本发明所述热退火炉管2外侧间隔设置导热孔30和导管31;
执行步骤S2:将所述冷却系统1中的冷却气体通过所述第一鼓风机12经过冷却介质传输装置3输送至所述热退火炉管2内部,并对所述加热器21和工艺腔室22进行冷却降温;
执行步骤S3:采用冷却系统1中的热交换器13对反应后高温气体进行冷却降温。
在本发明中,不凡列举以具有所述冷却系统1的热退火炉管2与传统第一热退火炉管4从1050℃冷却至400℃的时间进行对比,时间优化如表1。
表1本发明热退火炉管2与传统热退火炉管4降温时间对比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热退火炉管与所述冷却系统通过所述冷却介质传输装置连接,并利用冷却系统提供的冷却气体对所述热退火炉管的加热器和工艺腔室进行冷却,同时对所述反应后的高温气体进行冷却,不仅提升所述热退火炉管降温速率,实现设备炉管从1050℃降温到400℃的时间由当前的7小时有效缩短到3.5小时左右,而且使整个工艺时间从12小时缩短到8.5小时左右,显著提升设备可利用时间约30%。
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应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因而,如果任何修改或变型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及等同物的保护范围内时,认为本发明涵盖这些修改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具有冷却系统的热退火炉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系统、加热器、工艺腔室以及冷却介质传输装置;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热退火炉管的工艺气体入端一侧并依次顺序连接的冷却气体进端、第一调节阀和第一鼓风机;以及设置在所述热退火炉管的反应后高温气体出端一侧并依次顺序连接的热交换器、第二鼓风机、第二调节阀和反应后气体出端;
所述冷却介质传输装置将所述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气体通过第一鼓风机输送至所述热退火炉管的内部并对所述加热器和工艺腔室进行冷却;所述冷却介质传输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热退火炉管外侧的导热孔和导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退火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采用冷却水循环进行热交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退火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上间隔设置冷却水入端和冷却水出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退火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退火炉管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管上的气动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退火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孔间隔分布在所述热退火炉管之加热器的上端、中端,以及下端。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退火炉管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1:在所述热退火炉管外侧间隔设置导热孔和导管;
步骤S2:将所述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气体通过所述第一鼓风机经过冷却介质传输装置输送至所述热退火炉管内部,并对所述加热器和工艺腔室进行冷却降温;
步骤S3:采用冷却系统中的热交换器对反应后高温气体进行冷却降温。
CN201210138202.3A 2012-05-04 2012-05-04 冷却系统及具该系统的热退火炉管和冷却方法 Active CN1026451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8202.3A CN102645102B (zh) 2012-05-04 2012-05-04 冷却系统及具该系统的热退火炉管和冷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8202.3A CN102645102B (zh) 2012-05-04 2012-05-04 冷却系统及具该系统的热退火炉管和冷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5102A CN102645102A (zh) 2012-08-22
CN102645102B true CN102645102B (zh) 2014-06-04

Family

ID=46658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38202.3A Active CN102645102B (zh) 2012-05-04 2012-05-04 冷却系统及具该系统的热退火炉管和冷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451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9278A (zh) * 2018-03-20 2018-09-04 佛山市阳光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换气散热型窑炉
CN111155174B (zh) * 2020-01-17 2021-04-20 深圳市拉普拉斯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式真空扩散炉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98265Y (zh) * 1997-01-03 1998-11-25 杨盛笔 快速退火装置
JP2001313328A (ja) * 2000-04-28 2001-11-09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基板熱処理装置
CN1635615A (zh) * 2003-12-30 2005-07-06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晶圆快速冷却退火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34837A (zh) * 2011-08-01 2011-11-09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气致冷多晶硅铸锭炉的闭式冷却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98265Y (zh) * 1997-01-03 1998-11-25 杨盛笔 快速退火装置
JP2001313328A (ja) * 2000-04-28 2001-11-09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基板熱処理装置
CN1635615A (zh) * 2003-12-30 2005-07-06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晶圆快速冷却退火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34837A (zh) * 2011-08-01 2011-11-09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气致冷多晶硅铸锭炉的闭式冷却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5102A (zh) 2012-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37152B1 (en) Carbon dioxide captur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WO2015054363A3 (en) System method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in an oxygen transport membrane based reactor
CN103745920B (zh) 一种半导体工艺中控制晶圆冷却的方法
CN102645102B (zh) 冷却系统及具该系统的热退火炉管和冷却方法
CN103165497A (zh) 一种氧化反应炉及利用该反应炉进行氧化反应的方法
CN102784775A (zh) 硼扩散用炉管的清洗方法
CN104952762A (zh) 冷却腔室及半导体加工设备
CN108091588B (zh) 一种退火工艺方法、工艺腔室及退火设备
CN104716077A (zh) 可控温加热式传送腔及其工艺装置和控温加热方法
CN203236084U (zh) 一种气热钎焊设备
CN210736524U (zh) 一种tft-lcd玻璃窑炉烟道冷却装置
CN1807661A (zh) 采用热管进行快速降温的热处理炉
CN203754588U (zh) 一种带导流罩的风机强制热对流结构
CN203177670U (zh) 烧结冷却机尾部低温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6059415U (zh) 一种连续型管式扩散装置
CN103252549A (zh) 一种气热钎焊设备
CN202465525U (zh) 一种玻璃夹胶机的加热循环装置
CN104329949A (zh) 一种回转窑尾气利用设备
CN203869529U (zh) 工业炉循环蓄热除尘装置
CN211373259U (zh) 一种退火炉的冷却装置
CN202304410U (zh) 一种窑炉及其能量利用系统
CN103727778A (zh) 一种用于立式氧化炉湿氧工艺中工艺门的冷却方法和装置
CN210287419U (zh) 一种漆包线退火系统
CN210119127U (zh) 一种冷轧退火余热回收装置
CN220048176U (zh) 一种老化测试设备与车间热能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