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4596B - 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4596B
CN102644596B CN201110044848.0A CN201110044848A CN102644596B CN 102644596 B CN102644596 B CN 102644596B CN 201110044848 A CN201110044848 A CN 201110044848A CN 102644596 B CN102644596 B CN 1026445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lide plate
rotary compressor
capacity control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48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4596A (zh
Inventor
小津政雄
曲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Toshiba Compressor Corp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4484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445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44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45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45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45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包括容量控制装置和旋转压缩机,旋转压缩机的密闭的壳体内设置有电动机和压缩机构,压缩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以及用于分隔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中隔板,第一活塞在第一气缸的第一压缩腔内作偏心转动,第一滑片收纳在第一气缸的第一滑片槽中,第一滑片的前端与第一活塞的外周抵接,第二活塞在第二气缸的第二压缩腔内作偏心转动,第二滑片设置在第二气缸的第二滑片槽中,第二滑片的前端与第二活塞的外周抵接,第二滑片的侧滑动面上设置有同时连通第二滑片腔和第二压缩腔的冷媒注入槽。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运行可靠、能效比高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Description

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压缩机,特别是一种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兼备制热和制冷的热泵式空调机,作为改善在较低的室外温度下的制热能力不足或在较高的室外温度下的制冷能力不足的技术方案,普遍采用增加压缩机能力的高效率低成本的容量控制技术,但是,由于运转负荷的增加,压缩机在高能力运转时,压缩机的电机和吐出气体的过热均会造成压缩机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运行可靠、能效比高、适用范围广的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包括容量控制装置和旋转压缩机,旋转压缩机的密闭的壳体内设置有电动机和压缩机构,压缩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以及用于分隔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中隔板,第一活塞在第一气缸的第一压缩腔内作偏心转动,第一滑片收纳在第一气缸的第一滑片槽中,第一滑片的前端与第一活塞的外周抵接,第二活塞在第二气缸的第二压缩腔内作偏心转动,第二滑片设置在第二气缸的第二滑片槽中,第二滑片的前端与第二活塞的外周抵接,曲轴同时驱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用于支撑曲轴的主轴承和副轴承分别设置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侧面,容量控制装置通过不同压力切换第二气缸中的密闭的第二滑片腔的压力,使第二滑片停止动作或解除停止动作,其结构特征是第二滑片的侧滑动面上设置有同时连通第二滑片腔和第二压缩腔的冷媒注入槽。
所述冷媒注入槽间歇地对第二气缸的第二压缩腔开口。
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和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构成冷冻循环,第二滑片腔与冷冻循环中的高压的液体冷媒回路连通。
所述容量控制装置设置在壳体的外部,使第二滑片腔的压力在冷冻循环的高压的液体冷媒回路的压力和冷冻循环的低压侧压力之间进行切换。
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和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构成冷冻循环,第二滑片腔与气液分离器中的气体冷媒相通。
所述第二气缸或副轴承中设置有油孔,油孔的一端开孔于第二滑片腔,油孔的该端通过第二滑片的运动而开闭,第二滑片运动时,油孔向第二滑片腔供油,第二滑片停止运动时,油孔停止向第二滑片腔供油。
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排出的气体冷媒,在设置于第一气缸上的上部消音器内合流。
所述第二气缸上设置有下部消音器和第二气缸竖孔,下部消音器通过第二气缸竖孔与第一气缸上的上部消音器相通。
本发明通过在第二滑片的侧运动面上设置冷媒注入槽,该冷媒注入槽与第二活塞的偏心回转同步对第二压缩腔开口或闭口。在压缩机的最大能力运转中时,冷凝器出口的高压的液体冷媒从压力切换管经由第二滑片腔,从冷媒注入槽注入第二压缩腔,故在压缩中的高压气体的温度有所下降,从气缸排出的气体的温度也会下降,从而解决电动机和排气的过热问题。在压缩机的最小能力运转中,由于第二滑片腔的压力切换到低压侧压力,故第二滑片停止运动,冷媒也停止注入,并且不会发生因冷媒泄漏导致的效率下降。并且,由于液体冷媒的注入,导致冷凝器的冷媒循环量增加,有利于提高空调机的制热能力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第二滑片的侧运动面上设置冷媒注入槽,仅仅将连通第二滑片腔的高压管的位置改到冷凝器出口,这种简单的技术变更就能达成上述的改善效果,故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运行可靠、能效比高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与本发明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有关,旋转压缩机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与实施例1有关,旋转压缩机的100模式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与实施例1有关,搭载旋转压缩机的空调机的冷冻循环图。
图4为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有关,表示旋转压缩机的压缩机构的内部的透视图。
图5为与实施例1有关,旋转压缩机的65模式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与实施例1有关,表示液体注入时机的旋转压缩机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与实施例3有关,搭载旋转压缩机的空调机的冷冻循环图。
图8为与实施例4有关,搭载旋转压缩机的空调机的冷冻循环图。
图9为与实施例5有关,搭载旋转压缩机的空调机的冷冻循环图。
图10为与实施例6有关,搭载旋转压缩机的空调机的冷冻循环图。
图中:10为旋转压缩机,11为壳体,12为吐出管,13为吸入管,14为储液器,20为三通阀,21为低压吸入孔,22为高压吸入孔,23为高低压排出孔,24为压力切换管,30为四通阀,40为室外热交换器,50为室内热交换器,60为膨胀阀,70a为第一单向阀,70b为第二单向阀,71为毛细管,72为气液分离器,74为高压气体回路,75为高压液管,76为第一连接点,77为电磁开闭阀,78为第二连接点,79为第三连接点,80为压缩机构,90为第一气缸,101为第二气缸,102为第二气缸竖孔,103为第二气缸吸入孔,104为第二压缩腔,105为第二高压腔,106为第二低压腔,113为第一滑片腔,114为第二滑片腔,115为磁石,120为中隔板,121为第一活塞,122为第二活塞,130为第一滑片,131为第二滑片,132为冷媒注入槽,133为滑片弹簧,140为主轴承,141为主排气阀装置,142为上部消音器,143为消音器排气孔,150为副轴承,151为副排气阀装置,152为下部消音器,153为油孔,155为第二排气孔,160为曲轴,200为电动机,211为电机绕组,S为开口长度,L为第二滑片的前端到冷媒注入槽的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为本发明的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10的内部构造图。图2是图1中的Y-Y截面图。
旋转压缩机10是由安装在密闭壳体11内的容量控制式的压缩机构80和配置在压缩机构80上部的电动机200组成。压缩机构80拥有两个气缸:第一气缸90和第二气缸101,第一气缸90和第二气缸101以中隔板120进行分隔,在各个气缸的中心部分别成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
容量控制式的压缩机构80的第一气缸90和第二气缸101的合计排量为100的时候,排量的比例各为65和35。当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同时工作运动时最大能力为100,当第二气缸停止工作,只有第一气缸工作时最小能力为65,压缩机被两段控制容量。以下,将最大能力称为100模式,最小能力称为65模式。而且,第一气缸90与第二气缸工作与否无关一直工作。
曲轴160和主轴承140、副轴承150各自装在第一气缸90和第二气缸101中,曲轴160使分别配备在第一气缸90和第二气缸101内的第一活塞121和第二活塞122偏心旋转。
配置在第一气缸90中的第一滑片130的前端与第一活塞121的外周抵接,沿着设在第一气缸90中的第一滑片槽作往复运动。配置在第二气缸101中的第二滑片131的前端与第二活塞122的外周抵接,沿着设在第二气缸101中的第二滑片槽作往复运动。
如后述,第二滑片131的特点是在其侧运动面上设置有冷媒注入槽132。
第一滑片130和第二滑片131的背部,分别构成有第一滑片腔113和第二滑片腔114。第一滑片腔113对密闭壳体11的内部开口,第二滑片腔114的上下开口部,各自被中隔板120和副轴承150的平面部份密封。另外,配置在中隔板120处的磁石115的下端位于第二滑片腔的上端。第二滑片131的上端运动面和磁石115的下端之间只有很小的空隙。
第一滑片的背部设置有滑片弹簧133,使第一滑片的前端与第一活塞121外周通常处于抵接状态。第二滑片131省略了滑片弹簧,这是双气缸组成的控制容量式旋转压缩机的一般手法。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容量控制装置,该容量控制装置通过不同压力切换第二气缸101中的密闭的第二滑片腔114的压力,使第二滑片131停止动作或解除停止动作。容量控制装置设置在壳体11的外部,使第二滑片腔114的压力在冷冻循环的高压的液体冷媒回路的压力和冷冻循环的低压侧压力之间进行切换。
如图1所示,为了切换第二滑片腔114的压力在密闭壳体11的侧面上配备容量控制装置:三通阀20。这个三通阀20使用市面有售的切换流体回路的三通阀,省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说明通过对三通阀的构成简化进行简单说明。
参见图3,压力切换管24的一端连接第二滑片腔114的背部,压力切换管24的另一端连接三通阀20的高低压排出孔23。三通阀的低压吸入孔21连接到吸入管13,该吸入管13的压力为低压侧压力。三通阀的高压吸入孔22通过高压液管75连接到冷冻循环的液体冷媒回路的热交换器的出口,该热交换器的出口压力高压侧压力。
其结果是,通过使三通阀20的电磁绕组on/off,可以使得连接在高低压排出孔23的第二滑片腔114的压力在高压侧压力和低压侧压力之间自由转换。在100模式运转时,第二滑片131也在工作,可经由高压液管75向第二滑片腔114注入高压的液体冷媒。
图3表示搭载旋转压缩机10的能够制热制冷运转的冷冻循环,冷冻循环构成和上述的三通阀、旋转压缩机、冷冻循环之间的配管连接方法和冷媒的流动方向。
图3表示制热循环,由旋转压缩机10排出的高压冷媒气体经由四通阀30在室内热交换器50内变为高压液体冷媒,由膨胀阀60减压后的液体冷媒在室外热交换器40中蒸发,之后经由储液器14和吸入管13返回到压缩机的气缸压缩腔。因此,从室内热交换器50到膨胀阀60的入口之间构成高压冷凝冷媒的回路。
通过四通阀30切换为制冷循环后,从室外热交换器40的出口到膨胀阀60入口之间变为高压冷凝冷媒的回路。如此,在制热循环和制冷循环中流经室内热交换器50、膨胀阀60和室外热交换器40的冷媒方向相反,虚线表示为通常的低压侧回路。
在实施例1中,膨胀阀60的两侧配置有两个单向阀:第一单向阀70a和第二单向阀70b,在它们中间连接高压液管75。其结果是,高压液管75与制热循环和制冷循环无关,均为高压侧,也为液体冷媒的通路。
参见图4,为表示第二气缸101中,第二压缩腔104、第二活塞122、第二滑片腔114、第二滑片131等的构成零部件的透视图。第二压缩腔104设置有连通第一气缸90的吸入回路的第二气缸吸入孔103和构成副排气阀装置151的第二排气孔155。副排气阀装置151的位置见图1所示。
在第二压缩腔104中,由于第二滑片131的前端与作偏心回转的第二活塞122的外周抵接,所以第二压缩腔104分隔为第二高压腔105和第二低压腔106,第二高压腔105和第二低压腔106的容积由第二活塞122的偏心回转而发生变动。在第二滑片腔114的上面配备磁石,在第二滑片腔的下面开有油孔153。
在第二滑片131的侧运动面上,从第二滑片131的前端的L的位置到第二滑片131的后端之间配置有冷媒注入槽132。与第二滑片131的往复运动同步,冷媒注入槽132在第二高压腔105的内部重复开闭。尺寸S表示冷媒注入槽132在第二高压腔105中的开口长度。
开口长度在第二滑片131的上止点位置时,也就是在第二滑片131的行程量最大位置时开到最大;之后,随着第二滑片131向下止点移动时,也就是向第二滑片131的行程量最小方向移动时,开口长度逐渐变小。而且,当超过L的位置后开口长度S为零,隐藏在第二滑片槽中。之后,维持冷媒注入槽132完全藏在第二滑片槽中的状态。
然后,对于通过三通阀20的控制切换运转模式进行说明。旋转压缩机10运动时,第一滑片腔113的压力通常为高压侧压力,因此与三通阀20的控制无关,第一滑片的工作使第一气缸90连续进行压缩工作。
如图2,通过三通阀20的控制,高低压排出孔23连接高压吸入孔22时,由于第二滑片腔114连接高压液体管75,第二滑片腔113的压力变为高压侧压力,所以第二滑片131工作。因此,两个气缸均工作,压缩机进行100模式的运转。
这时,设置在第二滑片131上的冷媒注入槽132与第二滑片131的的往复运动同步在第二气缸101的第二压缩腔104中开口、闭口,也就是说,冷媒注入槽132间歇地对第二气缸101的第二压缩腔104开口。开口时,由于第二滑片腔114的压力下降,高压液管75的液体冷媒经由第二滑片腔注入第二高压腔。因此,100模式运转中,液体冷媒能够主动地注入到第二高压腔105中。
在第二高压腔105中,冷媒被注入后,与压缩中的气体混合后蒸发,从第二气缸101排出气体的温度大幅降低,由于第二气缸101上的下部消音器152通过第二气缸竖孔102与第一气缸90上的上部消音器(142)相通,故从第二气缸排出的排出气体从下部消音器152经由第二气缸竖孔102到上部消音器142中,在这里和第一气缸90排出的高温气体合流。
合流后达到合适温度的高压气体从消音器排气孔143排出。之后,排出气体在通过电动机200时,冷却过热的电机绕组,再降低循环在密闭壳体11内部的冷冻机油的温度。与它们进行热交换而温度上升后的高压气体从吐出管12向冷冻循环的四通阀移动。
搭载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的空调机在制热运转时,主要是在外气温度低室内温度低的时候;制冷运转时,主要是外气温度高室内温度高的时候,另外,在压缩机启动后直到室内温度安定的时候,都以100模式运转。
在这样的运转条件下,通过压缩负荷的增大,电动机的电机绕组或冷冻机油过热。而且,旋转压缩机10里搭载变频电动机在100模式运转下高速使用时,过热问题变得更加显著。但是,在实施例1中,在100模式运转时如上述注入液体冷媒以冷却过热部分,由于过热引起的可靠性问题将得到防止。
在这里排出气体的温度下降由液体冷媒的注入量决定。液体冷媒的注入量主要由:(1)注入时间,(2)冷媒注入槽132的截面积,(3)液体冷媒的注入压力Pi和第二高压腔105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差△p等来决定。而且,上述(1)(2)是由设计来决定的常数,(3)中的第二高压腔105内的压力是由第二压缩腔105的吐出压力、吸入管13的吸入气体温度等决定的变动压力。
从室内热交换器50出来的液体冷媒在膨胀阀60和高压液管75的回路两个地方分流。但是,以冷却第二气缸101的排气为目的通过高压液管75的冷媒量相对从膨胀阀60流向室外热交换器40的冷媒量少很多,其比例通常在5%以下。
下面,对65模式进行说明。通过三通阀20的控制,将高低压排出孔23从高压吸入孔22切换到低压吸入孔21后,高压液管75的回路被瞬间切断,第二滑片腔114连接吸入管13。其结果是,液体冷媒停止注入,第二滑片腔114的压力切换到低压侧压力。
第二滑片腔114内的压力变得比第二压缩腔104内的压力小的时候,第二滑片131移动到下止点,被磁石115吸住停止运动。这时,由于第二活塞122空转,而停止压缩,切换到了65模式运转。以上的动作,通常大概以0.1秒钟完成。图5表示65模式运转的状态,冷媒注入槽132变为完全藏在第二滑片槽中的状态。
从100模式切换到65模式运转后,由于压缩负荷大幅减少,不会发生100模式运转中出现的过热问题。而且,当室内温度接近设定温度时,会由100模式切换到65模式运转,以调整空调能力。
从65模式切换到100模式时,只要通过三通阀20的控制,将高低压排出孔23连接高压吸入孔22即可。于是,旋转压缩机10进行100模式和65模式之间的容量控制可以兼顾舒适性和节能性,同时能够防止100模式时的过热。
参见图6,表示第二压缩腔104上的冷媒注入槽132的开口范围。由于第二滑片131是和第二活塞122同步作往复运动,所以冷媒注入槽132的开口角度范围为θ。尺寸L决定开口的开始和闭口的结束,开口长度最大时为第二滑片131在上止点的位置时,图示为Smax。
根据图6,第二活塞122从第二滑片131的中心线回转180°-1/2θ后开始开口,亦可知回转180°+1/2θ后闭口。而且,液体冷媒只注入到第二高压腔105,不注入第二低压腔106里。因此,液体冷媒不会因为向第二气缸吸入孔103流出,而发生冷冻能力下降。
此时,尺寸L为零,或者尺寸L在第二滑片131的前端的圆形部分处,冷媒注入槽132的端部从该处开始的较小值时,与第二滑片131的往复运动无关,冷媒注入槽132通常对第二压缩腔104开孔。
此时,第二气缸101向吸入孔103的冷媒流出会导致冷冻能力下降,但是,排气温度的减低效果与不让冷媒流出至上述第二气缸101的吸入孔103中的情况相比没有很大差别。因此,从防止过热的观点出发,没有一定要冷媒注入槽132间歇地对第二压缩腔104开口的必要。
如上述,实施例1中的特点是:(1)从65模式运转切换到100模式运转时,利用了作为高压侧压力的高压的液体冷媒回路。(2)滑片上设置有冷媒注入槽将高压的液体冷媒回路内的液体冷媒注入到压缩腔以降低排气的温度。(3)通过调整冷媒注入槽的设计,可以优化冷媒注入量。(4)将第二气缸的低温排气和第一气缸的高温排气进行合流,让排气调到适当温度,通过该具有适当温度的排气冷却过热的电机绕组。
在实施例1中,除了有压缩机的防止过热的效果之外,由于液体冷媒的注入增加了排气量,室内热交换器的冷媒循环量会增加,所以有大幅提高制热能力的效果。
在图3中,旋转压缩机10的排气管12的压力为Pd,高压液管75和两个单向阀70的中间的第一连接点76的压力为Pe,有Pd>Pe。压力差为0.03~0.1Mpa这个范围。通常的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中,在100模式运转的时候使用Pd,如实施例1那样使用Pe也无妨。
有必要减少注入到第二压缩腔104的液体冷媒量的时候,如上述那样可以调整冷媒注入槽的设计来达成。也可以在连接高压液管75的途中连接毛细管来减小通道的截面积。
第二滑片腔131由于为带有容积的密闭室,有缓和由第二滑片131的往复运动产生的脉动的功能。但是,当脉动传动到高压液管75时,在高压液管75的中间追加小容量的消音器即可解决。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由于密闭第二滑片腔114成为液体冷媒的通路,有第二滑片131因润滑不足发生进行性磨耗的担心。本实施例2为出现这样的课题时提供解决手段。
在图1和图4中表示的油孔153贯穿副轴承150的气缸安装平面部。油孔153的下端对积存在密闭壳体11的底部里的冷冻机油(无图示)中开孔,油孔153的上端对第二滑片腔114中开孔。
油孔153的上端的开孔位置与第二滑片131的下端运动面重合,第二滑片131接近上止点附近时,油孔153在第二滑片腔114的内部开孔。但是,第二滑片131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时,由于第二滑片131的下端运动面闭孔。因此,油孔153在第二滑片131的往复运动上只有短时间的开孔。
旋转压缩机10的密闭壳体11的内部压力和吐出压力Pd相等,第二滑片腔114的压力和上述的第一连接点76的压力Pe差不多同等。由此,由于这个压力差Pd-Pe的存在,壳体底部的冷冻机油,对应第二滑片131的动作间歇地从油孔153向第二滑片腔114排出。排出到第二滑片腔114的冷冻机油润滑第二滑片131的全部运动面。
通过对三通阀20的控制,从100模式切换到65模式时,第二滑片131停止并收纳到第二滑片腔114里。此时,因为油孔153由于第二滑片131完全地闭孔,没有冷冻机油向变为低压侧的第二滑片腔114里流出。因而,冷冻机油经由三通阀20流出到吸入管13的问题事先得到防止。
如此,本实施例2的特点是:只在第二滑片131工作运动中时的100模式运转时供油,而在65模式时,冷冻机油不会流出到吸入管13中。而且,在实施例2中,油孔153是配置在副轴承150上,但是,如果将它配置在第二气缸101的侧面上,油孔的开孔端由第二滑片131的侧运动面来开闭也是可以的。
其余未述部分见实施例1,不再重复。
实施例3
在制热循环和制冷循环中,有需要改变流进第二气缸101的液体冷媒注入量时,如图7所示,可在一方的第二单向阀70b和第一连接点76之间追加毛细管71,减少两个循环中的其中一边的液体冷媒的注入量即可。因此,在图7中进行制冷循环时,相对制热循环时的液体冷媒的注入量要少。
其余未述部分见实施例2,不再重复。
实施例4
制热循环进行100模式运转,而制冷循环进行65模式运转,也就是说,当制热循环和制冷循环的运转模式固定时,可以如图8所示那样,将连接在压力切换管24的高压液管75直接连接到室内热交换器50和膨胀阀60之间的第二连接点78上。其结果是,制热循环变为有液体冷媒注入的100模式运转,制冷循环时由于第二连接点78变为低压侧,所以转为不注入液体冷媒的65模式运转。
在图8上,反过来将高压液管75连接到室外热交换器40和膨胀阀60之间的话,制热循环变为不注入液体冷媒的65模式运转,制冷循环变为注入液体冷媒的100模式运转。本实施例4具有省略三通阀20的优点。
其余未述部分见实施例3,不再重复。
实施例5
当室外气温为0℃以下时,进行制热运转,制热启动的时间变长,制热能力不足。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在100模式运转中最好是向第二气缸101进行喷气。
参见图9,为解决上述课题所应用的喷气系统。在制热循环时,在室内热交换器50和膨胀阀60之间配备毛细管71和气液分离器72。来自室内热交换器50在毛细管71中减压后的液体冷媒,变为过冷却的液体冷媒,同时发生气化。它们在气液分离器72中被分离,高压气体通过气管74直接从压力切换管24流入第二滑片腔114,然后注入到第二压缩腔104。
过冷却的液体冷媒在膨胀阀60中减压变为低压冷媒,低压冷媒在室外热交换器40中蒸发。其结果是,相比不喷气的冷冻循环,在室外热交换器40中的蒸发潜热量增加,达到制热能力的提高。
比较注入液体冷媒的实施例1,喷气系统由于可以将容积比较大的高压气体注入压缩腔,所以有需要将配置在第二滑片131的冷媒注入槽132的截面积扩大。而且,通过喷气可以达到降低从第二气缸101排出的气体温度的效果。
在实施例5中,由于在制冷运转中,气液分离器72变为低压侧,所以转为没有喷气的65模式。
其余未述部分见实施例4,不再重复。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中,100模式的运转时,通常会向第二气缸101注入液体冷媒,图10所示的实施例6表示根据由于运转条件或环境条件等而发生变化的压缩负荷,需要选择液体冷媒注入与否时的手段。
在实施例1中说明了的图3的冷冻循环中,排气回路,也就是从排气管12到四通阀30之间的第三连接点79和高压液管75的中间连结,在其途中配备电磁开闭阀77。结果为图10的冷冻循环。
电磁开闭阀77关闭的时候,即off状态,如实施例1所述,气体冷媒被注入到第二气缸101中。但是,100模式运转时开启了电磁开闭阀77,即on状态,第三连接点79的压力Pd比第一连接点76的压力Pe大,两个单向阀:第一单向阀70a和第二单向阀70b关闭。因此,第二滑片腔114由于压力Pd的作用,虽继续100模式运转,但是停止气体冷媒注入。
但是,过剩的高压气体而非液体冷媒从冷媒注入槽132注入到第二压缩腔104中时,压缩机的效率会下降,在实施例6中需要调整冷媒注入槽32的设计对气体冷媒注入量进行优化。
最后,从实施例1到实施例6中的第二气缸101中配备容量控制手段和冷媒注入装置,在第一气缸90中进行设计配备容量控制手段也是可以的。这时,容量控制最大能力为100模式,最小能力为35模式。当然,可以将各个气缸的排量容积配合所应用的装置作优化调整。
其余未述部分见实施例5,不再重复。
本发明不仅可以用于空调机,而且也可以作为控制冷冻能力及压缩机的防止过热手段,而应用到例如冷冻机器上。

Claims (8)

1.一种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包括容量控制装置和旋转压缩机(10),旋转压缩机(10)的密闭的壳体(11)内设置有电动机(200)和压缩机构(80),压缩机构(80)包括第一气缸(90)和第二气缸(101)以及用于分隔第一气缸(90)和第二气缸(101)的中隔板(120),第一活塞(121)在第一气缸(90)的第一压缩腔内作偏心转动,第一滑片(130)收纳在第一气缸(90)的第一滑片槽中,第一滑片(130)的前端与第一活塞(121)的外周抵接,第二活塞(122)在第二气缸(101)的第二压缩腔(104)内作偏心转动,第二滑片(131)设置在第二气缸(101)的第二滑片槽中,第二滑片(131)的前端与第二活塞(122)的外周抵接,曲轴(160)同时驱动第一活塞(121)和第二活塞(122),用于支撑曲轴(160)的主轴承(140)和副轴承(150)分别设置在第一气缸(90)和第二气缸(101)的侧面,容量控制装置通过不同压力切换第二气缸(101)中的密闭的第二滑片腔(114)的压力,使第二滑片(131)停止动作或解除停止动作,其特征是第二滑片(131)的侧滑动面上设置有同时连通第二滑片腔(114)和第二压缩腔(104)的冷媒注入槽(1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冷媒注入槽(132)间歇地对第二气缸(101)的第二压缩腔(104)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和冷凝器、膨胀阀(60)、蒸发器构成冷冻循环,第二滑片腔(114)与冷冻循环中的高压的液体冷媒回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容量控制装置设置在壳体(11)的外部,使第二滑片腔(114)的压力在冷冻循环的高压的液体冷媒回路的压力和冷冻循环的低压侧压力之间进行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和冷凝器、膨胀阀(60)、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72)构成冷冻循环,第二滑片腔(114)与气液分离器(72)中的气体冷媒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气缸(101)或副轴承(150)中设置有油孔(153),油孔(153)的一端开孔于第二滑片腔(114),油孔(153)的该端通过第二滑片(131)的运动而开闭,第二滑片(131)运动时,油孔(153)向第二滑片腔(114)供油,第二滑片(131)停止运动时,油孔(153)停止向第二滑片腔(114)供油。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气缸(90)和第二气缸(101)排出的气体冷媒,在设置于第一气缸(90)上的上部消音器(142)内合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气缸(101)上设置有下部消音器(152)和第二气缸竖孔(102),下部消音器(152)通过第二气缸竖孔(102)与第一气缸(90)上的上部消音器(142)相通。
CN201110044848.0A 2011-02-16 2011-02-16 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 Active CN1026445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44848.0A CN102644596B (zh) 2011-02-16 2011-02-16 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44848.0A CN102644596B (zh) 2011-02-16 2011-02-16 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4596A CN102644596A (zh) 2012-08-22
CN102644596B true CN102644596B (zh) 2014-09-10

Family

ID=46657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4848.0A Active CN102644596B (zh) 2011-02-16 2011-02-16 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445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1719B (zh) * 2014-02-10 2016-11-16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WO2015117281A1 (zh) * 2014-02-10 2015-08-13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3867441B (zh) * 2014-03-19 2017-01-11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双级压缩机
CN104728109B (zh) * 2015-02-03 2017-03-22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旋转式压缩机组件
CN104806523B (zh) * 2015-04-27 2017-02-0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两级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5698425B (zh) * 2016-02-22 2018-06-15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装置
CN106016807B (zh) * 2016-05-18 2019-08-02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冷冻装置
CN106089712B (zh) * 2016-07-28 2018-12-28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冷暖型制冷装置、单冷型制冷装置
CN107191373A (zh) * 2017-07-31 2017-09-22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以及制冷装置
CN109723641A (zh) * 2019-03-01 2019-05-07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压缩机
CN114087180A (zh) * 2021-12-08 2022-02-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泵体组件、压缩机、空调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52571A (en) * 1981-06-19 1984-06-05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Multiple cylinder rotary compressor
CN1116278A (zh) * 1994-02-16 1996-02-07 运载器有限公司 具有液体注入的旋转式压缩机
JP2003201982A (ja) * 2002-01-08 2003-07-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CN1719034A (zh) * 2004-07-08 2006-01-1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压缩系统、多汽缸旋转压缩机以及使用它的冷冻装置
EP1813815A2 (en) * 2002-08-27 2007-08-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Multi-stage rotary compressor
CN101344091A (zh) * 2008-08-16 2009-01-14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的冷媒充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52571A (en) * 1981-06-19 1984-06-05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Multiple cylinder rotary compressor
CN1116278A (zh) * 1994-02-16 1996-02-07 运载器有限公司 具有液体注入的旋转式压缩机
JP2003201982A (ja) * 2002-01-08 2003-07-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EP1813815A2 (en) * 2002-08-27 2007-08-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Multi-stage rotary compressor
CN1719034A (zh) * 2004-07-08 2006-01-1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压缩系统、多汽缸旋转压缩机以及使用它的冷冻装置
CN101344091A (zh) * 2008-08-16 2009-01-14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的冷媒充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4596A (zh) 2012-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4596B (zh) 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
CN102022332B (zh) 双缸旋转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3557624A (zh) 冷冻循环装置
CN103423163B (zh) 旋转压缩机及包括该旋转压缩机的喷射冷冻循环装置
CN103821716A (zh) 双级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US7985054B2 (en) Multicylindrical rotary compressor, compression system, and freezing device using the compression system
CN203717344U (zh)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循环系统
CN104454528A (zh) 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KR20120048039A (ko) 히트 펌프 장치, 2단 압축기 및 히트 펌프 장치의 운전 방법
CN110762017B (zh) 进气结构、排气结构、压缩机、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1624985A (zh) 气体冷媒喷射式旋转压缩机
CN104454544B (zh) 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203756524U (zh) 双级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4806522B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冷冻装置
CN100580340C (zh) 热泵式空调器
CN202100466U (zh) 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
CN101344091A (zh) 旋转式压缩机的冷媒充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101891616B1 (ko) 트윈 로터리 압축기 및 그를 갖는 히트 펌프
CN203098283U (zh) 多级变容组件及双缸多级变容量压缩机
WO2017132824A1 (zh) 变容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204312328U (zh) 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105570138A (zh) 变容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101140111A (zh) 容量可调涡旋压缩机制冷系统
CN203962412U (zh) 压缩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冷冻循环装置
CN103492817B (zh) 制冷循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