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6542A - 面罩 - Google Patents

面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26542A
CN102626542A CN2012100267282A CN201210026728A CN102626542A CN 102626542 A CN102626542 A CN 102626542A CN 2012100267282 A CN2012100267282 A CN 2012100267282A CN 201210026728 A CN201210026728 A CN 201210026728A CN 102626542 A CN102626542 A CN 1026265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pheral edge
edge portion
wearer
filter house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67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井克哉
小西由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ori Anz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ori Anz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ori Anz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ori Anz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26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65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罩,该面罩不使用接脸布(或者接脸部件)且能够使面罩主体紧贴并覆盖佩戴者的脸面(包括嘴的周边的、比鼻子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更靠下侧的部分)。在具备通过对多张无纺布进行加压加热成型而在板状的主体外周边缘部(23)的内侧一体成型有朝向远离佩戴者脸面的方向鼓出的比主体外周边缘部更厚且更柔软的过滤部(25)的面罩主体(21)的面罩(11)中,使与主体外周边缘部(23)接触的过滤部(25)的外周边缘部(25o)比主体外周边缘部(23)更向佩戴者一侧突出,使过滤部(25)的外周边缘部(25o)的厚度相对于比过滤部(25)的外周边缘部更靠内侧的过滤部(25)(内侧部(25i))的厚度更厚。

Description

面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尘埃多的场所、例如施工现场等进行作业时用于防止吸入尘埃的防尘面罩等的面罩。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的现有面罩的一个例子,提出了如下方案:以使面罩主体紧贴并覆盖佩戴者的脸面(包括嘴的周边的、比鼻子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更靠下侧的部分)的方式在面罩主体的佩戴者一侧配置(设置)接脸布(或者接脸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或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4-260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0-50746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49194号公报
由于上述的现有面罩具备用于使面罩主体紧贴在脸面的接脸布(或者接脸部件),因此部件数量增多,并且使制造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消除上述的不良状况而提出技术方案,并提供如下面罩,即,不使用接脸布(或者接脸部件)也能够使面罩主体紧贴并覆盖佩戴者的脸面(包括嘴的周边的、比鼻子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更靠下侧的部分)。
(1)本发明是一种面罩,具备面罩主体,该面罩主体通过对多张无纺布进行加压加热成型而在板状的主体外周边缘部的内侧一体成型有朝向远离佩戴者脸面的方向鼓出的比上述主体外周边缘部更厚且更柔软的过滤部,上述面罩的特征在于,使与上述主体外周边缘部相接的上述过滤部的外周边缘部比上述主体外周边缘部更向佩戴者一侧突出。
(2)本发明在(1)所记载的面罩中,其特征在于,使上述过滤部的外周边缘部的厚度相对于比上述过滤部的外周边缘部更靠内侧的上述过滤部的厚度更厚。
(3)本发明在(1)或(2)所记载的面罩中,其特征在于,使与上述佩戴者的鼻子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左右对应的上述过滤部的外周边缘部的鼻肋对应外周边缘部位,以从上述佩戴者的鼻子的中间部与鼻子的左右的肌肤接触的方式,朝向佩戴者一侧鼓出。
(4)本发明在(1)至(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面罩中,其特征在于,就上述过滤部而言,厚度方向的远离上述佩戴者的外侧比靠近上述佩戴者的内侧更硬。
本发明的发明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面罩,由于使与主体外周边缘部相接的过滤部的外周边缘部比主体外周边缘部更向佩戴者一侧突出,因此过滤部的外周边缘部起到接脸布(或者接脸部件)的功能,并且能够使面罩主体紧贴并覆盖佩戴者的脸面(包括嘴的周边的、比鼻子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更靠下侧的部分)。
从而,能够减少面罩的部件数量,并且能够减少面罩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表示面罩的一个实施例的背面图(后视图)。
图2是本发明(图1所示)的表示面罩的一个实施例的背面侧立体图。
图3是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1的B-B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1的C-C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图1的D-D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图1的E-E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图1的F-F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图1的G-G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10表示成型图1及图2所示的面罩主体的模具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中:
11-面罩,21-面罩主体,23-主体外周边缘部,23n-凹口,25-过滤部,25o-外周边缘部,25nl-左侧鼻肋对应外周边缘部位,25nr-右侧鼻肋对应外周边缘部位,25i-内侧部,25d-纵槽,31U-上侧挂绳,31D-下侧挂绳。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表示面罩的一个实施例的背面图(后视图),图2是本发明(图1所示)的表示面罩的一个实施例的背面侧立体图,图3是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1的B-B线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图1的C-C线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图1的D-D线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图1的E-E线的局部剖视图,图8是图1的F-F线的局部剖视图,图9是图1的G-G线的局部剖视图。
此外,以下说明的前后、左右、上下是从佩戴者观察的前后、左右、上下。
而且,标记在图3~图9中的厚度等的单位是mm。
如图1或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面罩11具备:立体形状型的面罩主体21;以及安装于该面罩主体21的左右端部的上、下侧挂绳31U、31D。
上述的面罩主体21通过对多张、例如五张无纺布进行加压加热成型,从而使环绕的板状的主体外周边缘部23、与在该主体外周边缘部23的内侧朝向远离佩戴者脸面的方向鼓出(突出)的比主体外周边缘部23更厚且更柔软的过滤部25一体成型。
成型该面罩主体11的五张无纺布相对于佩戴者从外侧朝向内侧依次为:用于除去从佩戴者远离的表面(外表面)的起毛,并且使手感良好的聚丙烯无纺布(第一无纺布);用于成型面罩的形状且具有(赋予)强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无纺布(第二无纺布);起到过滤器的功能的聚丙烯无纺布(第三无纺布);用于成型面罩的形状且具有(赋予)强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无纺布(第四无纺布);以及用于使佩戴者的脸面的触感良好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无纺布(第五无纺布)。
而且,各无纺布为了达到所期望的目的,例如,使第三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量(每1m2的质量(重量))大于第一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量,使第五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量大于第三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量,使第二无纺布及第四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量大于第五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量。
上述的主体外周边缘部23做成覆盖佩戴者的脸面(包括口的周边的、比鼻子的上下方向的比中间部更靠下侧的部分)的立体形状,在与佩戴者的鼻子对应的部分设有从佩戴者远离的山峰形的凹口(凹部)23n。
而且,使主体外周边缘部23的左右端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较宽。
在该宽度较宽的主体外周边缘部23的左右端的上侧部分熔敷上侧挂绳31U的左右端部,并且在宽度较宽的主体外周边缘部23的左右端的下侧部分熔敷下侧挂绳31D的左右端部。
上述的过滤部25由环绕在主体外周边缘部23并与之接触的外周边缘部25o和比该外周边缘部25o更靠内侧的内侧部25i构成,并且在佩戴者一侧的内表面在左右方向上平行地设有加强过滤部25并朝向远离佩戴者的方向(前侧)突出的多个纵槽25d。
而且,外周边缘部25o比主体外周边缘部23更向佩戴者一侧突出(更详细地讲,例如,如图3~图9所示,外周边缘部25o比主体外周边缘部23所形成的佩戴者一侧的面更向佩戴者一侧突出)。
如图3或图6所示,该外周边缘部25o以1.3mm至31mm的宽度(佩戴者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环绕,如图3~图9所示,该外周边缘部25o相对于(比起)内侧部25i更厚(厚度厚)0.1mm~3.2mm、最好更厚0.5mm~3.0mm。
而且,与佩戴者的鼻子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左右对应的外周边缘部25o的左、右侧鼻肋(鼻脇)对应外周边缘部位25nl、25nr,以从佩戴者的鼻子的中间部与鼻子的左右的肌肤接触的方式,朝向佩戴者一侧鼓出,并且其厚度为比图9所示的厚度更厚的图3~图8所示的厚度。
而且,过滤部25成型为厚度方向的远离佩戴者的外侧比靠近佩戴者的内侧更硬。
上述的上、下侧挂绳31U、31D,例如,利用聚氨酯和聚酯可伸缩地构成,并且左右的端部熔敷在主体外周边缘部23的左右端上。
图10表示成型图1及图2所示的面罩主体的模具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并且是将图1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分与左右方向对应的剖视图。
此外,实线所示的部分与成型现有的面罩主体的模具对应,双点划线所示的部分是为了成型本发明的面罩主体而加在模具上的加工部分。
在图10中,D表示下模具(阳模具),U表示上模具(阴模具)。
就上述的下模具D而言,在中央部设有用于成型面罩主体的凹部(鼓出部)的突出部o,在该突出部o的上表面平行地设有多个用于成型面罩主体的纵槽的突条p。
而且,在下模具D的突出部o的外侧部分,为了使过滤部的外周边缘部向佩戴者一侧突出(鼓出),设有环绕的外周边缘部成型槽d。
就上述的上模具U而言,在与下模具D之间设有形成规定的间隔的成型空间S的凹部c。
其次,对成型面罩主体21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将下模具D例如加热至110℃,将上模具U例如加热至120℃。
在这种状态下,将层叠了上述的五张无纺布的待成型体以第一无纺布为上侧、以第五无纺布为下侧插入下模具D与上模具U之间,使上模具U下降重合在下模具D上,在由上、下模具U、D例如夹住五张无纺布五秒钟后,使上模具U上升并从下模具D上与无纺布一同取出已成型的面罩主体。
而且,从无纺布切断面罩主体而切开分离。
这样,若使上模具U的温度高于下模具D的温度而成型,则第一及第二无纺布侧的热收缩大于第五无纺布侧的热收缩,第五无纺布侧的热收缩小于第一及第二无纺布侧的热收缩。由此,与面罩主体的主体外周边缘部相接的过滤部的外周边缘部比主体外周边缘部更向佩戴者一侧突出,并且过滤部的外周边缘部的厚度相对于比过滤部的外周边缘部更靠内侧的内侧部的厚度更厚,就过滤部而言,厚度方向的远离佩戴者的外侧比靠近佩戴者的内侧更厚,从而能够得到本发明所期望的面罩主体。
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面罩、现有的杯型面罩(无接脸布)、与现有的杯型面罩(带接脸布)的与脸面的紧密性(泄漏率)的测定,由以下的方法进行测定。
此外,杯型面罩是具有在将主体外周边缘部放置于水平面上时主体外周边缘部与水平面之间没有间隙的平坦的形状的主体外周边缘部的面罩,接脸布是利用熔敷等将外周边缘部沿面罩主体的主体外周边缘进行安装的、具有环状的宽度的部件。
将各面罩佩戴于脸面上,利用柴田科学株式会社制的劳研式面罩装配试验(労研式マスクフイツテイングテスタ一)来对面罩主体与脸面的紧密性(泄漏率)进行测定。
该面罩主体的紧密性(泄漏率)的测定是对从脸面与面罩主体的间隙进入的室内粉尘粒子数量进行测定,并由面罩主体的外侧的粒子数量除以进入面罩主体内的粒子数量来作为泄漏率。
就上述的面罩主体的紧密性(泄漏率)的15人的测定结果平均而言,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面罩为3.2%,现有的杯型面罩(无接脸布)为14.7%,现有的杯型面罩(带接脸布)为9.1%。
这样,判断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面罩在面罩主体的紧密性(泄漏率)上优良的事实。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由于使与主体外周边缘部23接触的过滤部25的外周边缘部25o比主体外周边缘部23更向佩戴者一侧突出,因此过滤部25的外周边缘部25o起到接脸布(或者接脸部件)的功能,能够使面罩主体21紧贴并覆盖佩戴者的脸面(包括嘴的周边的、比鼻子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更靠下侧的部分)。
从而,能够减少面罩11的部件数量,并且能够减少面罩11的制造成本。
另外,由于使过滤部25的外周边缘部25o的厚度相对于比过滤部25的外周边缘部25o更靠内侧的过滤部25(内侧部25i)的厚度更厚,因此能够进一步使佩戴面罩11时的面罩主体21(过滤部25)的触感良好。
另外,使与佩戴者的鼻子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左右对应的过滤部25的外周边缘部25o的左、右侧鼻肋对应外周边缘部位25nl、25nr,以从佩戴者的鼻子的中间部与鼻子的左右的肌肤接触的方式,向佩戴者一侧鼓出,因此能够不使用鼻夹而改善从佩戴者的鼻子的中间部左右的泄漏率,并且能够提高佩戴感。
另外,由于过滤部25的厚度方向的远离佩戴者的外侧比靠近佩戴者的内侧更硬,因此不会使面罩主体21的形状变形,能够使面罩主体21(过滤部25)的触感良好。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虽然对加压加热成型的无纺布的张数为五张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至少由成型面罩形状的第二无纺布和起到过滤器功能的第三无纺布来成型面罩主体,或者由成型面罩形状的第二无纺布、起到过滤器功能的第三无纺布以及成型面罩形状的第四无纺布成型面罩主体也可以。
另外,也可以是在面罩主体上设置控制吸气和排气的阀的面罩。
另外,虽然对在主体外周边缘部的左右端的上侧部分熔敷上侧挂绳的左右端部且在主体外周边缘部的左右端的下侧部分熔敷下侧挂绳的左右端部的悬挂型(类型)面罩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在主体外周边缘部的一端(例如,左端)侧的上侧部分熔敷挂绳(例如,左侧挂绳)的一端部(例如,上端部),且在主体外周边缘部的一端侧(左端)的下侧部分熔敷挂绳(左侧挂绳)的另一端部(下端部),并在主体外周边缘部的另一端(右端)侧也同样地熔敷挂绳(右侧挂绳)的耳挂型(类型)面罩。
另外,虽然对面罩以立体形状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能够适用于杯型等的面罩。

Claims (4)

1.一种面罩,具备面罩主体,该面罩主体通过对多张无纺布进行加压加热成型而在板状的主体外周边缘部的内侧一体成型有朝向远离佩戴者脸面的方向鼓出的比上述主体外周边缘部更厚且更柔软的过滤部,上述面罩的特征在于,
使与上述主体外周边缘部相接的上述过滤部的外周边缘部比上述主体外周边缘部更向佩戴者一侧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过滤部的外周边缘部的厚度相对于比上述过滤部的外周边缘部更靠内侧的上述过滤部的厚度更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
使与上述佩戴者的鼻子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左右对应的上述过滤部的外周边缘部的鼻肋对应外周边缘部位,以从上述佩戴者的鼻子的中间部与鼻子的左右的肌肤接触的方式,朝向佩戴者一侧鼓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中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
就上述过滤部而言,厚度方向的远离上述佩戴者的外侧比靠近上述佩戴者的内侧更硬。
CN2012100267282A 2011-02-07 2012-02-07 面罩 Pending CN1026265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24205 2011-02-07
JP2011024205A JP2012161475A (ja) 2011-02-07 2011-02-07 マス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6542A true CN102626542A (zh) 2012-08-08

Family

ID=46585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67282A Pending CN102626542A (zh) 2011-02-07 2012-02-07 面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2161475A (zh)
CN (1) CN102626542A (zh)
TW (1) TW2012334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9641A (zh) * 2012-12-13 2014-06-18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方便单手残疾人员佩戴使用的新型窗口式口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73110B2 (ja) * 2013-08-08 2017-08-02 日本バイリーン株式会社 カップ型マスク
GB201314884D0 (en) * 2013-08-20 2013-10-0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ersonal respiratory protection device
KR101700294B1 (ko) * 2015-07-01 2017-01-26 윤지원 맞춤형 마스크 제조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20409A (en) * 1961-03-28 1965-11-30 Johnson & Johnson Face mask
GB2077112B (en) * 1980-06-09 1985-03-13 Metric Prod Inc Face mask
JPH0638860B2 (ja) * 1986-06-30 1994-05-25 日本バイリ−ン株式会社 成形マスク
JPH0375758U (zh) * 1989-11-22 1991-07-30
JPH0548962U (ja) * 1991-12-06 1993-06-29 大崎衛生材料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を組み合わせたマスク
JP3766488B2 (ja) * 1996-12-06 2006-04-12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マス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9641A (zh) * 2012-12-13 2014-06-18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方便单手残疾人员佩戴使用的新型窗口式口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3407A (en) 2012-08-16
JP2012161475A (ja) 201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6542A (zh) 面罩
CN102258833B (zh) 防尘口罩
CN103561820A (zh) 具有包覆成型的面密封件的过滤式面罩呼吸器
CN202160695U (zh) 防尘口罩
CN103815590A (zh) 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及其生产工艺
CN102113715A (zh) 替换式一次性环保口罩以及口罩的制造方法
CN102632585A (zh) 金属侧键装置及其注塑成型工艺
CN204838103U (zh) 一种可平面、立体佩戴的两用式新型口罩
JP2012170621A (ja) シートのクッション構造
CN201742977U (zh) 无绳式口罩
CN105795552A (zh) 口罩
CN213429311U (zh) 一种方便拆洗的新型多功能床垫
CN210095230U (zh) 充气垫
KR100842444B1 (ko) 헬멧 제작용 금형
CN109938430B (zh) 一种多功能一次性口罩
CN102398669A (zh) 水镜面罩、单向阀装置及单向阀装置的制造方法
CN205567840U (zh) 无钢圈水袋文胸
CN206560057U (zh) 立体网罩和夹层罩
CN207561408U (zh) 口罩的尾翼结构
CN208641027U (zh) 可拆式智能眼罩
CN211483176U (zh) 飞织后脚跟垫及飞织鞋
CN201805950U (zh) 一种改进的多功能口罩
CN212678436U (zh) 一种新型防雾医用口罩
CN220607402U (zh) 一种可调肩垫的西装
CN217986763U (zh) 一种可降低耳部佩戴不适感的新型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