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5998B - 用于无线系统的媒体接入控制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线系统的媒体接入控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25998B
CN102625998B CN201080039547.2A CN201080039547A CN102625998B CN 102625998 B CN102625998 B CN 102625998B CN 201080039547 A CN201080039547 A CN 201080039547A CN 102625998 B CN102625998 B CN 1026259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mobile station
methods according
station identifier
r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95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25998A (zh
Inventor
房慕娴
张航
R.诺瓦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Computer Inc
Priority to CN2015109762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768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25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59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25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59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由移动台(MS)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涉及所述MS的测距操作期间从该网络接收第一MS标识符;使用所述第一MS标识符,提取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从该网络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的内容;使用与所述第一MS标识符不同的第二MS标识符,在所述测距操作完成之后,提取从该网络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的内容。此外,一种由基站执行的方法,包括:输出以MS为目的地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供所述MS在测距操作期间使用的第一标识符;确定所述测距操作完成;输出以所述MS为目的地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供所述MS在与该网络的后续通信中使用的第二标识符。

Description

用于无线系统的媒体接入控制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保护于2009年7月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 61/223,134的利益,上述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参考的方式并入此处。
本申请是从于2009年7月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 61/223,134在37 C.F.R. §1.53(c)(3)下的转换得到的非临时申请(序列号待定)的部分继续申请,其要求保护于2008年7月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1/078,570的利益。
缩微胶片附录
不适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
背景技术
2008年4月15日的草案IEEE 802.16m系统描述文档IEEE 802.16m-08/003r1声明:“该[802.16m]标准修改了IEEE 802.16无线MAN-OFDMA规范,以提供用于在许可的频带中操作的先进空中接口。这满足了ITM先进下一代移动网络的蜂窝层需求。该修改提供了对传统无线WAN-OFDMA设备的持续支持。该标准的目的是:提供支持未来先进服务和应用(例如由ITU在报告ITU-R M.2072中描述的服务和应用)所必需的性能改进。”
此外,IEEE 802.16m系统需求文档IEEE 802.16m-07/002r4声明:“应当在不损害总体性能并确保对系统特征的适当支持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小所有应用的开销,包括控制信令的开销以及与承载数据传送相关的开销”。
发明内容
根据第一宽方面,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由移动台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涉及所述移动台的测距操作期间从该网络接收第一移动台标识符;使用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提取从该网络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的内容;使用与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不同的第二移动台标识符,在所述测距操作完成之后,提取从该网络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的内容。
根据第二宽方面,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移动台,包括:接收电路,被配置为从网络接收消息,所述消息中的至少一个是在测距操作期间接收到的并包括第一移动台标识符;处理实体,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提取从所述网络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的内容,并基于与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不同的第二移动台标识符,在所述测距操作完成之后,提取从所述网络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的内容。
根据第三宽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由移动台中的计算实体执行时导致所述移动台进行以下操作:基于使用第一移动台标识符,在测距操作期间,提取从网络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的内容;以及基于使用与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不同的第二移动台标识符,在所述测距操作完成之后,提取从所述网络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的内容。
根据第四宽方面,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移动台,包括:用于从网络接收消息的装置,所述消息中的至少一个是在测距操作期间接收到的并包括第一移动台标识符;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提取从所述网络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的内容的装置;以及用于基于与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不同的第二移动台标识符在所述测距操作完成之后提取从所述网络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的内容的装置。
根据第五宽方面,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由基站执行的方法,包括:输出以移动台为目的地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供所述移动台在测距操作期间使用的第一移动台标识符;确定所述测距操作完成;输出以所述移动台为目的地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供所述移动台在与所述网络的后续通信中使用的第二移动台标识符。
根据第六宽方面,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发射电路,被配置为输出以移动台为目的地的消息;处理实体,被配置为确定涉及移动台的测距操作何时完成,将供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使用的第一移动台标识符插入到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传输的所述消息的第一个中,并将供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测距操作完成之后使用的第二移动台标识符插入到所述消息的第二个中。
根据第七宽方面,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由基站中的计算实体执行时导致所述基站进行以下操作:将供所述移动台在测距操作期间使用的第一移动台标识符插入到以测距操作中涉及的移动台为目的地的第一消息中;以及将供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测距操作完成之后使用的第二移动台标识符插入到以所述移动台为目的地的第二消息中。
根据第八宽方面,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基站,包括:用于输出以移动台为目的地的消息的装置;用于确定涉及移动台的测距操作何时完成的装置;用于将供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使用的第一移动台标识符插入到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传输的所述消息的第一个中的装置;以及用于将供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测距操作完成之后使用的第二移动台标识符插入到所述消息中的第二个中的装置。
根据第九宽方面,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访问存储器,以获得与同接收者建立且要被传输至接收者的服务流相关联的数据的量;访问所述存储器,以获得表征所述服务流的控制信息;通过将数据中的至少一些置于数据报的有效载荷中并将表征所述服务流的控制信息置于所述数据报的头部中,构制(formulate)所述数据报,其中,表征所述服务流的所述控制信息占据所述头部的少于16个比特;利用所述数据报来对射频信号进行调制;以及在无线介质上释放所述射频信号。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结合附图和附录阅读了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后,本申请的其他方面和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仅作为示例,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其中,在不同图中使用相似的参考标记来表示类似的元素。
图1是蜂窝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是可以用于实现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示例基站的框图。
图3是可以用于实现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无线终端的框图。
图4是可以用于实现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示例中继站的框图。
图5是可以用于实现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示例OFDM发射机架构的逻辑分解的框图。
图6是可以用于实现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示例OFDM接收机架构的逻辑分解的框图。
图7是IEEE 802.16m-08/003r1的图1,总体网络架构的示例。
图8是IEEE 802.16m-08/003r1的图2,总体网络架构中的中继站。
图9是IEEE 802.16m-08/003r1的图3,系统参考模型。
图10是IEEE 802.16m-08/003r1的图4,IEEE 802.16m协议结构。
图11是IEEE 802.16m-08/003r1的图5,IEEE 802.16m MS/BS数据平面处理流程。
图12是IEEE 802.16m-08/003r1的图6,IEEE 802.16m MS/BS控制平面处理流程。
图13是IEEE 802.16m-08/003r1的图7,用于支持多载波系统的通用协议架构。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非限制性实施例的在初始网络进入的情况下基站与同其进行的测距操作中涉及的移动台之间的消息流程的流程图。
图15在概念上示意了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的头部。
图16示出了图14中的流程图的变型。
图17示出了图14中的流程图的另一变型。
图1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非限制性实施例的在移动台从空闲状态重新进入该网络的情况下基站与同其进行的测距操作中涉及的移动台之间的消息流程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非限制性实施例的在位置更新的情况下基站与同其进行的测距操作中涉及的移动台之间的消息流程的流程图。
图20示出了移动台的状态图,该状态图示意了多个可能的状态,包括初始化状态、接入状态、已连接状态和空闲状态。
图21更详细地示出了移动台如何转移至和转移出初始化状态。
图22更详细地示出了移动台如何转移至和转移出接入状态。
图23更详细地示出了移动台如何转移至和转移出已连接状态。
图24更详细地示出了移动台如何转移至和转移出空闲状态。
应当明确理解,该描述和附图仅出于示意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帮助理解。该描述和附图并不意在作为本发明的限制的定义。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公开中,参考了IEEE 802.16和IEEE 802.16m。以下,术语“IEEE 802.16”意在涵盖IEEE Std 802.16的版本,包括但不限于IEEE Std 802.16-2004和-2009,而术语“IEEE 802.16m”意在涵盖IEEE 802.16m-08的版本,包括但不限于802.16m-08/003r3和/003r1和/003r9a。以参考的方式并入此处的所有以上文档可从IEEE, 3 Park Avenue, New York, NY 10016-5997, USA得到,并可以查阅所有这些文档以获得与其中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可找到应用的上下文有关的附加背景信息。
参照附图,图1示出了对多个小区12内的无线通信进行控制的基站控制器(BSC)10,这些小区被对应的基站(BS)14所服务。在一些配置中,每个小区还被划分为多个扇区13或区域(未示出)。一般地,每个BS 14便于与移动台(MS)16进行通信,移动台(MS)16处于与对应BS 14相关联的小区12内。可替换地,MS 16可以被称作移动终端、无线台、无线终端、订户台、订户终端等。
MS 16相对于BS 14的移动造成了信道状况的显著波动。如所示,BS 14和MS 16可以包括用于提供通信的空间分集的多个天线。在一些配置中,中继(或中继站—RS)15可以辅助BS 14与MS 16之间的通信。可以将MS 16从任何小区12、扇区13、区域(未示出)、BS 14或RS 15切换18至另一小区12、扇区13、区域(未示出)、BS 14或RS 15。在一些配置中,BS 14在回程网络11上彼此通信并与另一网络(如核心网或互联网,二者均未示出)进行通信。在一些配置中,不需要BSC 10。
参照图2,示意了BS 14的示例。BS 14总体包括控制系统20、基带处理器22、传输电路24、接收电路26、多个天线28和网络接口30。接收电路26从由MS 16(图3中示意)和RS 15(图4中示意)提供的一个或多个远程发射机接收承载信息的射频信号。低噪声放大器和滤波器(未示出)可以进行协作,以便放大和去除来自信号的宽带干扰以用于处理。然后,下转换和数字化电路(未示出)将滤波的接收信号下转换至中频或基带频率信号,然后将其数字化为一个或多个数字流。
基带处理器22对数字化的接收信号进行处理,以提取在接收信号中传达的信息或数据比特。典型地,该处理包括解调、解码和纠错操作。同样地,基带处理器22一般是在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中实现的。然后,经由网络接口30在无线网络上发送接收的信息,或者,直接地或在RS 15的辅助下将接收的信息传输至被BS 14所服务的另一MS 16。
在传输侧,基带处理器22在控制系统20的控制下从网络接口30接收数字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编码以用于传输,该数字化数据可以表示语音、数据或控制信息。将编码的数据输出至传输电路24,此处,通过具有一个或多个期望传输频率的一个或多个载波信号来对其进行调制。功率放大器(未示出)将调制的载波信号放大至适于传输的电平,并通过匹配网络(未示出)将调制的载波信号传送至天线28。以下更详细地描述调制和处理细节。
参照图3,示意了MS 16的示例。与BS 14类似,MS 16将包括控制系统32、基带处理器34、传输电路36、接收电路38、多个天线40和用户接口电路42。接收电路38从一个或多个BS 14和RS 15接收承载信息的射频信号。低噪声放大器和滤波器(未示出)可以进行协作,以便放大和去除来自信号的宽带干扰以用于处理。然后,下转换和数字化电路(未示出)将滤波的接收信号下转换至中频或基带频率信号,然后将其数字化为一个或多个数字流。
基带处理器34对数字化的接收信号进行处理,以提取在接收信号中传达的信息或数据比特。典型地,该处理包括解调、解码和纠错操作。基带处理器34一般是在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中实现的。
对于传输,基带处理器34从控制系统32接收数字化数据,该数字化数据可以表示语音、视频、数据或控制信息,它对其进行编码以用于传输。将编码的数据输出至传输电路36,此处,调制器使用编码的数据来对一个或多个期望传输频率处的一个或多个载波信号进行调制。功率放大器(未示出)将调制的载波信号放大至适于传输的电平,并通过匹配网络(未示出)将调制的载波信号传送至天线4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用的各种调制和处理技术用于直接地或经由中继站在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进行信号传输。
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中,将传输频带划分为多个正交载波。根据要传输的数字数据来对每个载波进行调制。由于OFDM将传输频带划分为多个载波,因此每载波的带宽减小并且每载波的调制时间增加。由于多个载波被并行传输,因此数字数据或符号在任何给定载波上的传输速率比使用单个载波时要低。
OFDM调制利用了对要传输的信息的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的执行。对于解调,对接收信号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执行恢复了所传输的信息。实际上,IFFT和FFT分别由执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数字信号处理提供。因此,OFDM调制的表征特征在于:针对传输信道内的多个频带生成了正交载波。调制的信号是具有相对较低传输速率且能够停留在其相应频带内的数字信号。个体载波不是通过数字信号直接调制的。取而代之,所有载波是通过IFFT处理来一次调制的。
正交频分多址(OFDMA)是OFDM数字调制方案的多用户版本。通过将子载波的子集指派给个体用户,在OFDMA中实现多址。这允许来自多个用户的同时低数据速率传输。与OFDM类似,OFDMA采用多个间距近的子载波,但是子载波被划分为子载波组。每个组被称作子信道。形成子信道的子载波不需要相邻。在下行链路中,子信道可以预期用于不同接收机。在上行链路中,可以给发射机指派一个或多个子信道。子信道化定义了可根据其信道状况和数据需求而分配给MS的子信道。使用子信道化,在相同时隙内,BS可以将更多传输功率分配给具有更低SNR(信噪比)的用户设备,并可以将更少功率分配给具有更高SNR的用户设备。子信道化还使BS能够将更高功率分配给向室内MS指派的子信道,从而得到更好的建筑物内覆盖。上行链路中的子信道化可以节约用户设备传输功率,这是由于其可以将功率仅集中于向其分配的一个或多个特定子信道。这种功率节约特征对电池供电的用户设备来说特别有用。
在操作中,OFDM可以用于至少从BS 14至MS 16的下行链路(DL)传输。每个BS 14配备有“n”个发射天线28(n>=1),并且每个MS 16配备有“m”个接收天线40(m>=1)。特别地,相应天线可以用于使用适当双工器或交换机进行接收和传输,并且仅为了清楚而如此标记。(当使用RS 15时,OFDM可以用于从BS 14至 RS 15以及从RS 15至MS 16的下行链路传输。)
在上行链路方向上,MS 16可以使用OFDMA数字调制方案。(当使用RS 15时,OFDMA可以用于从BS 14至RS 15以及从 RS 15至MS 16的上行链路传输。)
应当认识到,对下行链路中的OFDM和上行链路中的OFDM的选择决不是限制性的,并且还可以使用其他调制方案。
参照图4,示意了RS 15的示例。与BS 14和MS 16类似,RS 15将包括控制系统132、基带处理器134、传输电路136、接收电路138、多个天线130和中继电路142。中继电路142使RS 15能够辅助BS 14与MS 16之间的通信。接收电路138从一个或多个BS 14和MS 16接收承载信息的射频信号。低噪声放大器和滤波器(未示出)可以进行协作,以便放大和去除来自信号的宽带干扰以用于处理。然后,下转换和数字化电路(未示出)将滤波的接收信号下转换至中频或基带频率信号,然后将其数字化为一个或多个数字流。
基带处理器134对数字化的接收信号进行处理,以提取在接收信号中传达的信息或数据比特。典型地,该处理包括解调、解码和纠错操作。基带处理器134一般是在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中实现的。
对于传输,基带处理器134从控制系统132接收数字化数据,该数字化数据可以表示语音、视频、数据或控制信息,它对其进行编码以用于传输。将编码的数据输出至传输电路136,此处,调制器使用编码的数据来对在一个或多个期望的传输频率处的一个或多个载波信号进行调制。功率放大器(未示出)将调制的载波信号放大至适于传输的电平,并通过匹配网络(未示出)将调制的载波信号传送至天线13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用的各种调制和处理技术用于直接地或间接经由中继站在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进行信号传输,如上所述。
参照图5,将描述逻辑OFDM传输架构。最初,BSC 10将要传输至各个MS 16的数据发送至BS 14,直接地或借助于RS 15。BS 14可以使用与移动终端相关联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来调度用于传输的数据以及选择用于传输所调度的数据的合适编码和调制。CQI可以直接来自MS 16或者是在BS 14处基于由MS 16提供的信息来确定的。在任一种情况下,每个MS 16的CQI是信道幅度(或响应)在OFDM频带上变化的程度的函数。
使用数据加扰逻辑46,以减小与数据相关联的峰均功率比的方式,对作为比特流的所调度的数据44进行加扰。确定针对加扰数据的循环冗余校验(CRC),并使用CRC添加逻辑48将该循环冗余校验附加至加扰数据。接着,使用信道编码器逻辑50来执行信道编码,以有效地将冗余添加至数据,以便于MS 16处的恢复和纠错。再一次,特定MS 16的信道编码基于CQI。在一些实施中,信道编码器逻辑50使用已知的turbo编码技术。然后,速率匹配逻辑52对编码的数据进行处理,以补偿与编码相关联的数据扩张。
比特交织器逻辑54系统地对编码的数据中的比特重新排序,以最小化连续数据比特的丢失。通过映射逻辑56,根据所选择的基带调制,系统地将所得数据比特映射至对应的符号。作为示例,可以使用正交幅度调制(QAM)或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调制的程度可以是基于特定移动终端的CQI来选择的。可以使用符号交织器逻辑58来系统地对符号重新排序,以便进一步加强所传输的信号对由于频率选择性衰落而引起的周期性数据丢失的免疫性。
这一点上,比特组已经被映射至表示幅度和相位星座图中的位置的符号。当期望空间分集时,符号块就由空间-时间块码(STC)编码器逻辑60处理,空间-时间块码(STC)编码器逻辑60以使所传输的信号对干扰更有抵抗力且在MS 16处更容易解码的方式对符号进行修改。STC编码器逻辑60将对输入符号进行处理,并提供与用于BS 14的发射天线28的数目相对应的“n”个输出。如上关于图5所述的控制系统20和/或基带处理器22将提供映射控制信号以控制STC编码。这一点上,假定“n”个输出的符号表示要传输的数据并能够被MS 16恢复。
对于本示例,假定BS 14具有两个天线28(n=2)并且STC编码器逻辑60提供两个输出符号流。因此,将由STC编码器逻辑60输出的符号流中的每一个发送至对应的IFFT处理器62,分别为了便于理解而示意。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单独地或与这里描述的其他处理相结合地提供这种数字信号处理。在示例中,IFFT处理器62对相应符号进行操作,以提供傅里叶逆变换。IFFT处理器62的输出在时域中提供符号。将时域符号分组为帧,前缀插入逻辑64将这些帧与前缀相关联。经由对应的数字上转换(DUC)和数模(D/A)转换电路66,在数字域中将所得信号中的每一个上转换至中频,并将其转换至模拟信号。然后,在期望RF频率处同时对所得的(模拟)信号进行调制,对其进行放大,并经由RF电路68和天线28对其进行传输。特别地,预期的MS 16已知的导频信号分散在子载波之间。以下详细讨论的MS 16可以使用导频信号进行信道估计。
现在参照图6,图6示意了MS 16直接从BS 14或在RS 15辅助下对所传输的信号的接收。在所传输的信号到达MS 16的天线40中的每一个处时,对应的RF电路70对相应信号进行解调和放大。为了简明和清楚,详细描述并示意了两个接收路径中的仅一个。模数(A/D)转换器和下转换电路72对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和下转换以进行数字处理。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74使用所得的数字化信号,基于接收的信号电平,控制RF电路70中的放大器的增益。
最初,将数字化信号提供给同步逻辑76,同步逻辑76包括粗同步逻辑78,粗同步逻辑78对多个OFDM符号进行缓冲并计算两个接续OFDM符号之间的自相关。与相关结果的最大值相对应的所得的时间索引确定细同步搜索窗口,细同步逻辑80使用该细同步搜索窗口,基于头部来确定精确的成帧(framing)起始位置。细同步逻辑80的输出便于由帧对准逻辑84进行帧获取。适当的成帧对准是重要的,从而后续FFT处理提供从时域至频域的准确转换。细同步算法基于由头部携带的接收导频信号与已知导频数据的本地拷贝之间的相关性。一旦进行帧对准获取,就利用前缀去除逻辑86来去除OFDM符号的前缀,并将所得的样本发送至频率偏移相关逻辑88,频率偏移相关逻辑88补偿由发射机和接收机中的未匹配的本地振荡器引起的系统频率偏移。同步逻辑76可以包括频率偏移和时钟估计逻辑82,其基于头部以帮助估计对所传输的信号的这种影响并将这些估计提供给纠正逻辑88以适当地处理OFDM符号。
在这一点上,准备好使用FFT处理逻辑90将时域中的OFDM符号转换至频域。结果为频域符号,其被发送至处理逻辑92。处理逻辑92使用分散的导频提取逻辑94来提取分散的导频信号,使用信道估计逻辑96、基于所提取的导频信号来确定信道估计,并使用信道重构逻辑98来提供所有子载波的信道响应。为了确定子载波中的每一个的信道响应,导频信号实质上是以已知的模式在时间和频率上都分散在整个OFDM子载波中的数据符号之间的多个导频符号。继续图6,处理逻辑将接收到的导频符号与在特定时刻处在特定子载波中预期的导频符号进行比较,以确定其中传输导频符号的子载波的信道响应。对结果进行内插,以估计对其未提供导频符号的大多数(如果不是所有的话)其余子载波的信道响应。实际和内插信道响应用于估计总体信道响应,该总体信道响应包括OFDM信道中的大多数(如果不是所有的话)子载波的信道响应。
将从每个接收路径的信道响应导出的频域符号和信道重构信息提供给STC解码器100,STC解码器100在这两个接收路径上提供STC解码,以恢复所传输的符号。信道重构信息将均衡信息提供给STC解码器100,该均衡信息足以在处理相应频域符号时去除传输信道的影响。
使用符号去交织器逻辑102来按顺序放回恢复符号,该符号去交织器逻辑102与发射机的符号交织器逻辑58相对应。然后,使用去映射逻辑104将去交织的符号解调或去映射为对应的比特流。然后,使用比特去交织器逻辑106来对比特进行去交织,比特去交织器逻辑106与发射机架构的比特交织器逻辑54相对应。然后,速率去匹配逻辑108对去交织的比特进行处理,并将其呈现给信道解码器逻辑110,以恢复最初加扰的数据和CRC校验和。因此,CRC逻辑112去除CRC校验和,以传统方式对加扰数据进行校验,并将其提供给解扰逻辑114以便使用已知的基站解扰码进行解扰,从而恢复原始传输的数据116。
与恢复数据116并行,确定CQI或者至少足以在BS 14处创建CQI的信息,并将其传输至BS 14。如上所述,CQI可以是载波干扰比(CR)以及信道响应在OFDM频带中的各个子载波上变化的程度的函数。对于该实施例,将用于传输信息的OFDM频带中的每个子载波的信道增益相对于彼此进行比较,以确定信道增益在OFDM频带上变化的程度。尽管多种技术可用于测量变化的程度,但是一种技术用于计算用于传输数据的整个OFDM频带中的每个子载波的信道增益的标准偏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继站可以使用仅一个无线电、以时分的方式进行操作,或者可替换地,包括多个无线电。
现在转至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的示例网络参考模型,其为支持上述BS 14、MS 16和RS15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网络的逻辑表示。网络参考模型标识功能实体以及在这些功能实体之间实现互操作性的参考点。具体地,网络参考模型可以包括MS 16、接入服务网(ASN)和连接服务网(CSN)。
ASN可以被定义为提供对订户(如IEEE 802.16e或IEEE 802.16m订户)的无线电接入所需的网络功能的完整集合。ASN可以包括网络单元,例如一个或多个BS 14,和一个或多个ASN网关。ASN可以由多于一个CSN共享。ASN可以提供以下功能:
· 与MS 16的层1和层2连接;
· 向订户的归属网络服务提供商(H-NSP)传送针对订户会话的认证、授权和会话计费的AAA消息;
· 订户的优选NSP的网络发现和选择;
· 用于与MS 16建立层3(L3)连接的中继功能(例如IP地址分配);
· 无线电资源管理。
除上述功能外,对于便携式和移动环境,ASN还可以支持以下功能:
· ASN锚定移动性;
· CSN锚定移动性;
· 寻呼;
· ASN-CSN隧道传输(tunnelling)。
对于其部分,CSN可以被定义为给订户提供IP连接服务的网络功能的集合。CSN可以提供以下功能:
·用户会话的MS IP地址和端点参数分配;
· AAA代理或服务器;
· 基于用户预订简档的策略和接纳控制;
· ASN-CSN隧道传输支持;
· 订户记账和运营商间结算;
· 用于漫游的CSN间隧道传输;
· ASN间移动性。
CSN可以提供例如以下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对等服务的连接、供应、授权和/或与IP多媒体服务的连接。CSN还可以包括例如以下网络单元:路由器、AAA代理/服务器、用户数据库和互工作的网关MS。在IEEE 802.16m的上下文中,CSN可以被部署为IEEE 802.16m NSP的一部分或现行的IEEE 802.16e NSP的一部分。
此外,RS 15可以被部署为提供改进的覆盖和/或容量。参照图8,能够支持传统RS的BS 14与“传统区域”中的传统RS进行通信。BS 14不需要在“16m区域”中提供传统协议支持。中继协议设计可以基于IEEE 802-16j的设计,尽管其可能与在“传统区域”中使用的IEEE 802-16j不同。
现在参照图9,示出了系统参考模型,其适用于MS 16和BS 14并包括各种功能块,这些功能块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AC)公共部分子层、会聚子层、安全性子层和物理(PHY)子层。
会聚子层执行:将通过CS SAP接收的外部网络数据映射至由MAC CPS通过MAC SAP接收的MAC SDU;对外部网络SDU进行分类;以及将其关联至MAC SFID和CID,有效载荷头部抑制/压缩(PHS)。
安全性子层执行认证和安全密钥交换以及加密。
物理层执行物理层协议和功能。
现在更详细地描述MAC公共部分子层。首先,将认识到,媒体接入控制(MAC)是面向连接的。即,为了映射至MS 16上的服务并将变化的QoS水平相关联,在“连接”的上下文中执行数据通信。具体地,当在系统中安装MS 16时,可以供应“服务流程”。在注册MS 16不久之后,将连接与这些服务流程相关联(每服务流程一个连接),以提供针对其请求带宽的参考。此外,当客户的服务需要改变时,可以建立新连接。连接定义了利用MAC的对等端会聚过程之间的映射以及服务流程。该服务流程定义了在该连接上交换的MAC协议数据单元(PDU)的QoS参数。因此,服务流程对带宽分配过程来说必不可少。具体地,MS 16基于每连接来请求上行链路带宽(隐式地标识服务流程)。响应于来自MS的每个连接请求,BS可以向MS许可带宽,作为许可的聚集。
还参照图10,将MAC公共部分子层(CPS)分类为无线电资源控制和管理(RRCM)功能和媒体接入控制(MAC)功能。
RRCM功能包括与无线电资源功能相关的多个功能块,例如:
· 无线电资源管理;
· 移动性管理;
· 网络进入管理;
· 位置管理;
· 空闲模式管理;
· 安全性管理;
· 系统配置管理;
· MBS(多播和广播服务);
· 服务流程和连接管理;
· 中继功能;
· 自组织;
· 多载波。
无线电资源管理
无线电资源管理块基于业务负载来调整无线电网络参数,并且还包括负载控制(负载平衡)、接纳控制和干扰控制的功能。
移动性管理
移动性管理块支持与RAT内/RAT间的切换相关的功能。移动性管理块处理包括通告和测量的RAT内/RAT间网络拓扑获取,管理候选邻居目标BS/RS,以及还决定MS是否执行RAT内/RAT间切换操作。
网络进入管理
网络进入管理块负责初始化和接入过程。网络进入管理块可以生成在接入过程(即,测距、基本能力协商、注册等)期间需要的管理消息。
位置管理
位置管理块负责支持基于位置的服务(LBS)。位置管理块可以生成包括LBS信息的消息。
空闲模式管理
空闲模式管理块在空闲模式期间管理位置更新操作。空闲模式管理块控制空闲模式操作,并基于来自核心网侧的寻呼控制器的寻呼消息来生成寻呼通告消息。
安全性管理
安全性管理块负责安全通信的认证/授权和密钥管理。
系统配置管理
系统配置管理块管理系统配置参数以及要传输至MS的系统参数和系统配置信息。
MBS (多播和广播服务)
MBS(多播广播服务)块控制与广播和/或多播服务相关联的管理消息和数据。
服务流程和连接管理
服务流程和连接管理块在接入/切换/服务流程创建过程期间分配“移动台标识符”(或站标识符—STID)和“流程标识符”(FID)。以下将进一步讨论移动台标识符和FID。
中继功能
中继功能块包括用于支持多跳中继机制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维持BS与接入RS之间的中继路径的过程。
自组织
自组织块执行支持自配置和自优化机制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请求RS/MS报告用于自配置和自优化的测量并从RS/MS接收测量的过程。
多载波
多载波(MC)块使公共MAC实体能够控制跨越在多个频率信道上的PHY。该信道可以具有不同带宽(如5、10和20 MHz),处于邻接或非邻接的频带上。该信道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双工模式(如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或双向的混合)并仅对载波进行广播。对于邻接频率信道,在频域中对重叠的保护子载波进行对准,以便用于数据传输。
媒体接入控制(MAC)包括与物理层和链路控制相关的功能块,例如:
· PHY控制;
· 控制信令;
· 休眠模式管理;
· QoS;
· 调度和资源复用;
· ARQ;
· 分段/封装;
· MAC PDU形成;
· 多无线电共存;
· 数据转发;
· 干扰管理;
· BS间协调。
PHY 控制
PHY控制块处理例如以下的PHY信令:测距、测量/反馈(CQI)和HRAQ ACK/NACK。基于CQI和HARQ ACK/NACK,PHY控制块估计MS可见的信道质量,并经由调整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和/或功率电平来执行链路适配。在测距过程中,PHY控制块进行与功率调整、频率偏移和定时偏移估计的上行链路同步。
控制信令
控制信令块生成资源分配消息。休眠模式管理块处理休眠模式操作。
休眠模式管理
休眠模式管理块还可以生成与休眠操作相关的MAC信令,并可以与调度和资源复用块进行通信以便适当地根据休眠时段进行操作。
QoS
QoS块基于从服务流程和连接管理块输入的针对每个连接的QoS参数来处理QoS管理。
调度和资源复用
调度和资源复用块基于连接的性质来对分组进行调度和复用。为了反映连接的性质,调度和资源复用块从QoS块接收针对每个连接的QoS信息。
ARQ
ARQ块处理MAC ARQ功能。对于启用ARQ的连接,ARQ块将MAC SDU逻辑分割为ARQ块,并对每个逻辑ARQ块进行编号。ARQ块还可以生成诸如反馈消息之类的ARQ管理消息(ACK/NACK信息)。
分段 / 封装
分段/封装块基于来自调度和资源复用块的调度结果来执行分段或封装MSDU。
MAC PDU 形成
MAC PDU形成块对MAC PDU进行构造,使得BS/MS可以将用户业务或管理消息传输至PHY信道中。MAC PDU形成块添加MAC头部并可以添加子载波。
多无线电共存
多无线电共存块执行支持相同移动台上并置的IEEE 802.16m和非IEEE 802.16m无线电的同时操作的功能。
数据转发
当在BS与MS之间的路径上存在RS时,数据转发块执行转发功能。数据转发块可以与诸如调度和资源复用块和MAC PDU形成块之类的其他块进行协作。
干扰管理
干扰管理块执行管理小区/扇区间干扰的功能。这些操作可以包括:
· MAC层操作;
· 经由MAC信令发送的干扰测量/评估报告;
· 通过调度和灵活频率重用而进行的干扰减轻;
· PHY层操作;
· 传输功率控制;
· 干扰随机化;
· 干扰消除;
· 干扰测量;
· Tx波束成形/预编码。
BS 间协调
BS间协调块执行通过交换信息(例如干扰管理)对多个BS的动作进行协调的功能。该功能包括交换信息的过程,例如用于通过骨干信令和MS MAC消息接发来在BS之间进行干扰管理。该信息可以包括干扰特性,如干扰测量结果等。
现在参照图11,图11示出了BS 14和MS 16处的用户业务数据流程和处理。虚线箭头示出了从网络层至物理层的用户业务数据流程,以及反之亦然。在传输侧,网络层分组由会聚子层、ARQ功能(如果存在的话)、分段/封装功能和MAC PDU形成功能处理,以形成要发送至物理层的一个或多个MAC PDU。在接收侧,物理层SDU由MAC PDU形成功能、分段/封装功能、ARQ功能(如果存在的话)和会聚子层功能处理,以形成网络层分组。实线箭头示出了CPS功能之间以及CPS与PHY之间与用户业务数据的处理相关的控制基元(control primitive)。
现在参照图12,图12示出了BS 16和MS 14处的CPS控制平面信令流程和处理。在传输侧,虚线箭头示出了从控制平面功能至数据平面功能的控制平面信令的流程以及由数据平面功能为了形成要用无线电(over the air)传输的对应MAC信令(如MAC管理消息、MAC头部/子头部)而对控制平面信令的处理。在接收侧,虚线箭头示出了数据平面功能对用无线电接收的MAC信令的处理和控制平面功能对对应的控制平面信令的接收。实线箭头示出了CPS功能之间以及CPS与PHY之间与控制平面信令的处理相关的控制基元。M_SAP/C_SAP和MAC功能块之间的实线箭头示出了去往/来自网络控制和管理系统(NCMS)的控制和管理基元。去往/来自M_SAP/C_SAP的基元定义了涉及网络的功能(如BS间干扰管理、RAT间/内移动性管理等)和与管理相关的功能(如位置管理、系统配置等)。
MAC管理消息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DL-MAP、UL-MAP、DCD和UCD。尽管采用了来自IEEE 802.16和/或802.16m的命名法,但是应当认识到,与任一标准的严格符合不是需求,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使用公共的命名法以帮助理解而不是限制本发明。
DL-MAP和UL-MAP可以用于定义分别对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信息的接入。DL-MAP是在下行链路上定义突发起始时间的MAC管理消息。等效地,UL-MAP是定义在调度间隔期间对所有MS的整个(上行链路)接入的信息的集合。基本上,DL-MAP和UL-MAP可以被视为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帧的由BS广播的目录。
DCD(下行链路信道描述符)消息是由BS以周期性的时间间隔传输的广播MAC管理消息,以便除了其他有用的下行链路参数外提供可由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在突发期间使用的突发简档(物理参数集合)。UCD(上行链路信道描述符)消息是由BS以周期性的时间间隔传输的广播MAC管理消息,以便除了其他有用的上行链路参数外提供可由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使用的突发简档(物理参数集合)描述。
现在参照图13,图13示出了用于支持多载波系统的通用协议架构。公共MAC实体可以控制跨越在多个频率信道上的PHY。在一个载波上发送的一些MAC消息还可以适用于其他载波。该信道可以具有不同带宽(如5、10和20 MHz),处于邻接或非邻接的频带上。该信道可以具有不同双工模式(如FDD、TDD或双向的混合)并仅对载波进行广播。
公共MAC实体可以支持具有不同能力的MS 16同时存在,例如一次仅一个信道上的操作或者邻接或非邻接信道上的聚合。
图20示意了MS 16的可能状态转移图。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该图示出了四(4)个状态:初始化状态、接入状态、已连接状态和空闲状态。
初始化状态
在初始化状态(参见图21)中,MS 16通过在进入接入状态之前对系统配置信息进行扫描、同步和获取来执行小区选择。如果MS 16无法适当执行系统配置信息解码和小区选择,则其返回至执行扫描和下行链路同步。如果MS 16成功地对信息进行解码并选择目标BS 14,则其转移至接入状态。
接入状态
在接入状态(参见图22)中,MS 16执行对目标BS 14的网络进入。网络进入是由测距、预先认证能力协商、认证和授权、能力交换和注册构成的多步骤过程。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从下行链路扫描和同步通向其中建立连接的点的系统进入过程的分解可以如下:
· 授予消息(其授予上行链路资源)的下行链路扫描、同步和获取以及下行链路信道和上行链路信道的描述的获取;
· 初始测距;
· 能力协商;
· 授权和认证/密钥交换;
· 对BS 14的注册;
· 连接建立。
在无法完成网络进入时,MS 16可以转移至初始化状态。
已连接状态
当处于已连接状态时,MS 16可以在3个模式(参见图23)之一操作:休眠模式、活动模式和扫描模式。在已连接状态期间,MS 16可以维持在接入状态期间建立的一个或多个基本连接。此外,MS 16和BS 14可以建立附加传输连接。MS 16可以在切换期间保持处于已连接状态。MS 16可以在来自BS 14的命令下从已连接状态转移至空闲状态。无法维持一个或多个基本连接还可以促使MS 16转移至初始化状态。
现在参照已连接状态中的操作的模式,当MS 16处于活动模式时,BS 14可以调度MS 16以在由所实现的协议提供的最早可用时机处进行传输和接收,即,假定MS对BS 14“可用”。MS 16可以请求从活动模式向休眠或扫描模式的转移。向休眠或扫描模式的转移可以在来自BS 14的命令下发生。MS 16可以从已连接状态的活动模式转移至空闲状态。
当处于休眠模式时,MS 16和BS 14协定在时间上将资源划分为休眠窗口和监听窗口。仅期望MS 16能够在监听窗口期间从BS 14接收传输,并且任何协议交换必须在该时间期间被发起。通过从BS 14接收到的控制消息来促使MS 16转移至活动模式。MS 16可以在监听间隔期间从已连接状态的休眠模式转移至空闲状态。
当处于扫描模式时,MS 16执行由BS 14指示的测量。在处于扫描模式时,MS 16对BS 14不可用。一旦与BS 14协商的用于扫描的持续时间到期,MS 16就返回至活动模式。
空闲状态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空闲状态(参见图24)基于其操作和MAC消息生成,可以包括2个分离的模式,即,寻呼可用模式和寻呼不可用模式。在空闲状态期间,MS 16可以通过在寻呼可用模式与寻呼不可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来执行功率节约。
空闲模式,MS 16可以属于一个或多个寻呼组。当处于空闲模式时,基于用户移动性,MS 16可以被指派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寻呼组。MS 16在MS的寻呼监听间隔期间监视寻呼消息。基于寻呼周期和寻呼偏移来导出MS寻呼监听间隔的起始。可以在多个超帧的方面定义寻呼偏移和寻呼周期。
因此,在处于寻呼可用模式时,MS 16可以被BS 14(使用专门的寻呼消息)寻呼。如果利用返回至已连接状态的指示来寻呼MS 16,则MS 16针对其网络重新进入而转移至接入状态。
MS 16还可以在空闲状态期间执行位置更新过程。
在寻呼不可用模式期间,MS 16不需要监视下行链路信道以便降低其功率消耗。
MS具有在操作期间标识MS 16的全局地址(或全局标识符)和逻辑地址(或逻辑标识符)。具体地,基于由IEEE注册机构管理的24比特组织唯一标识符(OUI)值,全局地址可以是全局唯一的48比特IEEE扩展唯一标识符(EUI-48™)。然而,这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或约束。
就逻辑标识符而言,这些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流标识符”(FID)和一个或多个“移动台标识符”。FID可以唯一标识MS 16已与网络建立的管理连接和传输连接。一些具体FID可以是预先指派的。对于其部分,移动台标识符唯一标识BS14的域内的MS 16。各种类型的STID可以如下:
接入ID:在执行测距操作时(即,在处于接入状态时的网络进入时,或者在网络重新进入时,或者在处于空闲状态时的位置更新期间)指派给MS 16的临时标识符。当BS 14第一次检测到来自MS 16的测距码传输时,BS 14可以将该ID指派给MS 16。
MS ID:在已连接状态中使用的指派给MS 16的标识符。MS ID替换接入ID,并可以在测距操作期间被发送至MS 16。可以使用MS ID来对专用于特定MS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例如下行链路PHY突发/资源分配)进行寻址。MS ID可以但不需要与接入ID标识符长度相同。
空闲ID:在空闲状态中使用的指派给MS的标识符。为了减小信令开销并提供位置隐私,可以指派空闲ID以唯一标识特定寻呼组中的处于空闲状态的那些MS。空闲ID对MS 16保持有效,只要MS 16停留在相同寻呼组中即可。可以在空闲状态进入期间或在由于寻呼组改变而引起的位置更新期间指派空闲ID。空闲ID可以被包括在由处于空闲状态的MS 16为了寻呼响应或位置更新的目的而发送的消息中。
作为示例,上述移动台标识符的长度可以是8个比特、10个比特或12个比特,尽管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前提下更长或更短的STID是可能的。不同移动台标识符可以具有不同长度。例如,接入ID可以是相同长度的并可以是MS ID,这两者均可以比空闲ID短。然而,这仅是示例,而不应被视为限制。可以存在并可以例如针对广播或多播服务预留其他移动台标识符。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MAC PDU是包含头部、连接地址以及用于在某种类型介质(例如无线电信道)上控制和传送信息的数据协议信息的数据封装(数据比特组或数据报)。现在参照图15,与给定的连接相关联地创建的MAC PDU包含头部,该头部保存对应的FID以及控制信息(例如,长度字段,其指示MAC PDU的有效载荷的长度;以及扩展头部(EH)比特,在被设置的情况下指示在头部的扩展部分(未示出)中出现附加信息)。MAC PDU还可以在头部之后具有数据的有效载荷和差错校验比特(CRC)比特(例如用户数据)。有效载荷可以用于承载与各种业务连接相关联的管理消息和数据。
作为MS本地,每个FID比在IEEE标准802.16-2004或IEEE标准802.16-2009中定义的16比特CID短。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FID可以具有4个比特的长度。在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FID可以具有3个比特的长度。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存在其他可能性。在MAC头部中对FID的使用还得到比在其中使用16比特CID的IEEE 802.16-2004或IEEE 802.16-2009中提出的MAC头部更短的总体MAC头部。
以下描述了可由MS 16和BS 14执行以便建立连接的测距操作。测距操作由上述适当的功能块执行,并且具体地,由属于媒体接入控制(MAC)公共部分子层(CPS)的功能块执行。这些功能块可以包括:例如但不限于网络进入管理块和空闲模式管理块(无线电资源控制和管理RRCM功能的一部分)以及以上结合图10描述的PHY控制块(媒体接入控制MAC功能的一部分)。
将描述测距操作的三个非限制性情形,即:情形A,其中,MS 16试图与网络建立初始连接(即,MS 16被加电(power up),经过初始化状态,并从接入状态执行测距);情形B,其中,MS 16在重新进入网络时(例如,在已经处于空闲状态之后,在已经离开该网络以使用不同网络然后返回(即,漫游)之后等等)执行测距;以及情形C,其中,MS 16在已经处于空闲状态之后,在位置更新的上下文中执行测距。
情形 A
在情形A中,MS 16试图与网络建立初始连接。首先,MS 16被上电,并经过初始化状态。在初始化状态期间,MS 16执行扫描和同步。换言之,当MS 16想要加入网络时,其首先扫描下行链路频率以搜索合适的信道。一旦其检测到下行链路帧,该搜索就完成。下一步骤是与BS 14建立同步。一旦MS 16接收到DL-MAP消息和DCD消息,下行链路同步阶段就完成,并且MS 16保持同步,只要其保持接收DL-MAP和DCD消息即可。在建立了同步之后,MS 16等待UCD消息以获取上行链路信道参数。
现在,在MS 16处于接入状态时,进行测距操作。参照图14,BS 14发出上行链路授予消息1410(例如UL-MAP消息),其定义了由MS 16在上行链路帧中使用的初始测距间隔。上行链路授予消息的内容可以由BS 14中的上行链路调度器构制。上行链路调度器管理上行链路带宽,并调度将基于其服务流的QoS需求和带宽请求而被分配上行链路授予的MS。由上行链路调度器分配的上行链路授予被指向预留的FID(例如广播),并可以使用例如具有BPSK 1/2调制/FEC的预定义鲁棒简档。在传输授予消息1410之后,BS 14继续正常操作(1412)。这包括其他授予消息(如授予消息1422)的周期性发出。
同时,如1412处所示,MS 16已经在等待接收授予消息,并且假定MS 16最终接收到授予消息1410。在接收到授予消息1410时,MS 16构制由测距资源的集合表征的测距消息1416。例如,MS 16可以从伪噪声测距码的集合中随机选择码,将其调制到测距子信道上,并随后在从上行链路帧上的可用测距时隙的集合当中随机选择的测距时隙中对其进行传输。MS 16可以使用随机选择或随机退避(random backoff),以选择测距时隙。当使用随机选择时,MS 16可以使用均匀随机过程,从单个帧中的所有可用时隙中选择一个测距时隙,尽管也存在其他可能性。当使用随机退避时,例如,MS 16可以使用均匀随机过程,从对应的退避窗口中的所有可用测距时隙中选择一个测距时隙。
如果BS 14正确检测到在测距消息1416的测距时隙中存在测距码,则BS 14向MS 16发出测距响应消息。例如,测距响应消息可以采取与在IEEE 802.16或802.16m中定义的RNG-RSP消息类似的形式。在该事件的预期中,在步骤1426处,MS 16确定是否已经从BS 14接收到RNG-RSP消息。如果已经经过特定时间量,并且尚未接收到RNG-RSP消息,则这意味着:BS 14未正确检测到在测距消息1416的测距时隙中存在测距码。这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包括功率问题、干扰等等。同时,MS 16还专注于接收其他授予消息(步骤1420)。如果确实在未从BS 14接收到介入的RNG-RSP消息的情况下接收到上述授予消息1422,则MS 16将被授予上行链路帧中的新测距间隔。
作为响应,并且与以上描述类似,MS 16构制由测距资源集合表征的测距消息1424。具体地,MS 16从伪噪声测距码的集合中随机选择码,将其调制到测距子信道上,并随后在从上行链路帧上的可用测距时隙的集合当中随机选择的测距时隙中对其进行传输,并返回至步骤1426。如果BS 14正确检测到在测距消息1424的测距时隙中存在测距码,则BS 14将向MS 16发出测距响应消息。在该事件的预期中,在步骤1426处,MS 16确定是否已经从BS 14接收到测距响应消息。如果已经经过特定时间量,并且仍然未接收到测距响应消息,则MS 16将在步骤1420处接收又另一授予消息,等等。然而,如果BS 14的确正确检测到在测距消息1424的测距时隙中存在测距码(步骤1428),则BS 14将确定测距操作是否成功(步骤1430)。换言之,正是由于BS 14能够听到,MS 16并不意味着MS 16正在使用足够的功率、定时和频率参数。
因此,步骤1430的结果可以是:BS 14已经确定测距操作成功,在这种情况下,BS 14继续以发出指示该确定的测距响应消息1450。另一方面,步骤1430的结果可以是:BS 14已经确定测距操作未成功。在这种情况下,BS 14继续至步骤1432,在步骤1432处,计算参数调整。这可能影响表征由MS 16使用的信令的频率、定时和功率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使用各种算法来确定上行链路信号的功率、定时和/或频率特性的调整。此外,在步骤1432处,BS 14计算MS 16要使用的新测距码和/或新测距时隙。此外,在步骤1432处,BS 14确定用于MS 16的接入ID。接入ID对MS 16来说迄今为止未知。在测距操作期间,BS 14可以将接入ID用作以MS 16为目的地的内容的地址、加密密钥或加扰码。
然后,BS 14继续以构制被发送至MS 16的测距响应消息1434。测距响应消息1434指定测距继续,并提供对上行链路信号的定时/频率/功率特性的任何必要调整。此外,测距响应消息1434指定MS 16使用以传输测距消息1424的测距码和/或测距时隙。这允许MS 16认识到测距响应消息1434实际上以其为目的地。此外,测距响应消息1434标识了MS 16下次要使用的所指派的测距码和/或所指派的测距时隙。此外,测距响应消息1434包括上述接入ID。
然后,在MS 16处接收测距响应消息1434。MS 16执行步骤1426,并确定测距响应消息1434确实是以该MS为目的地的测距响应消息。具体地,这可以基于以下事实而确定:在测距响应消息1434中存在MS 16先前使用的测距码和/或测距时隙。因此,MS 16采取步骤1426的“是”分支。此外,MS 16将接受到的接入ID存储在存储器中以供未来使用。此外,MS 16对其在上行链路方向上使用的功率/时间/频率特性进行必要调整。然后,MS 16继续以构制由测距资源(以及还有调整的时间/频率/功率)特性的集合表征的另一测距消息1436。此时,MS 16使用在测距响应消息1434中从BS 14接收到的所指派的测距码和所指派的测距时隙。
BS 14接收测距消息1436,并确定测距操作是否成功(步骤1438)。步骤1438的结果可以是:BS 14已经确定测距操作是成功的,在这种情况下,BS 14继续以发出指示该确定的测距响应消息1448。然而,在该阶段可能的情况是:先前的功率/时间/频率调整是不足够的。因此,步骤1438的结果可以是:BS 14已经确定测距操作不成功。在这种情况下,BS 14继续至步骤1440,在步骤1440处,计算另一参数调整。这可能再次影响表征由MS 16使用的信令的频率、定时和功率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使用各种算法来确定上行链路信号的功率、定时和/或频率特性的调整。此外,在步骤1440处,BS 14可以但不需要计算MS 16要使用的新测距码和/或新测距时隙。
然后,BS 14继续以构制被发送至MS 16的测距响应消息1442。测距响应消息1442指定测距继续,以及提供对上行链路信号的定时/频率/功率特性的任何必要的进一步调整。此外,测距响应消息1442指定先前已在测距响应消息1434中发送至MS 16的接入ID。接入ID允许MS 16认识到测距响应消息1442以其为目的地。因此,不必须在测距响应消息1442中传输由MS 16使用以传输测距消息1436的测距码和/或测距时隙。此外,测距响应消息1442标识了MS 16未来要使用的所指派的测距码和/或所指派的测距时隙(如果在步骤1440处计算出的话)。
在步骤1444处,MS 16对其在上行链路方向上使用的功率/时间/频率特性进行必要调整。然后,MS 16继续以构制由测距资源(以及还有调整的时间/频率/功率)特性的集合表征的另一测距消息1446。MS 16使用其过去已使用的测距码和测距时隙,或者其使用由MS 16在测距响应消息1442中指定的所指派的测距码和/或所指派的测距时隙。BS 14从MS 16接收测距消息1446,并确定测距操作是否成功(步骤1438)。如果步骤1438的结果是BS 14已经确定测距操作不成功,则BS 14返回至步骤1440。然而,在此刻,测距操作将被视为已经成功,并且BS 14继续以发出指示该确定的测距响应消息1448。测距响应消息1448还包括标识MS 16的接入ID。然而,不需要冗长的MAC地址。
然后,BS 14发出授予消息1452,该授予消息1452调度来自MS 16的下一上行链路传输。在这种情况下,来自MS 16的下一上行链路传输是包含MS 16的全局地址(例如48比特MAC地址)的测距请求消息1454。例如,测距请求消息1454可以采取与在IEEE 802.16或802.16m中定义的RNG-REQ消息类似的形式。BS 14对全局地址的接收允许BS 14确定已成功完成与其的测距操作的MS 16的真实身份。因此,在步骤1456处,BS 14基于全局地址来确定MS ID。这可以基于全局地址、通过在存储器中的表中查找MS ID而进行。可替换地,MS ID可以是从地址或标识符的池中指派的,并与全局地址相关联地存储。
然后,BS 14向MS 16发送测距响应消息1458,包含MS ID以及标识MS的接入ID。MS 16接收测距响应消息1458,并确定其为该消息的接收者(基于接入ID)。MS 16继续以提取MS ID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器中。在测距操作现在完成的情况下,MS 16进入已连接状态。在已连接状态期间,MS 16在与网络的未来通信中使用MS ID。未来通信可以包括与管理连接和业务连接相关联地进行的对数据的传输和/或接收。
应当认识到,由于接入ID是针对具体在测距操作期间使用而设计的,以及由于仅有限数目的移动台将在任何给定时刻执行测距,因此接入ID可以限于较少数目的比特,并且具体地少于16个比特。作为示例,8至10比特范围可以适用作接入ID的长度。此外,相同接入ID可以由在不同非重叠时刻执行测距的不同移动台以可想到的方式再循环的事实,接入ID不具有与给定MS的全局地址的一一映射。这保留了匿名性并增强了安全性。
此外,由于在已连接状态期间,MS 16可以由MS ID而不是其全局地址标识,以及由于MS ID对于服务BS的域是本地的,因此可以使用类似少数目的比特,并且具体地,少于16个比特。再一次,作为示例,8至10比特范围可以适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接入ID和MS ID需要具有相同长度。
还将认识到,接入ID和MS ID的相对短的长度导致授予消息(如UL-MAP)、测距响应消息(如RNG-RSP)和测距请求消息(如RNG-REQ)的缩短。类似地,DL-MAP、DCD和UCD消息将从减小的长度获益。
现在参照图16中的流程图来描述第一可替换实施例。具体地,考虑到步骤1438的结果是:BS 14已经确定测距操作不成功。在这种情况下,BS 14继续至步骤1640,在步骤1640处,计算另一参数调整。这可能再次影响表征由MS 16使用的信令的频率、定时和功率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使用各种算法来确定上行链路信号的功率、定时和/或频率特性的调整。此外,在步骤1640处,BS 14计算MS 16要使用的新测距码和新测距时隙。随着测距继续,所指派的测距资源与具有逐渐更小的定时偏移的测距信道相对应。例如,可以在预期容纳更大测距定时偏移的跨越6个符号的测距区中发送初始测距尝试。随着测距进展,BS 14可以将跨越逐渐更短的持续时间(例如3个符号然后2个符号)的测距资源指派给MS 16。所指派的最后的测距资源可能仅将同步容纳到OFDM循环前缀长度内。(所指派的最后的测距资源还可以是MS 16针对周期性测距而保留的)。
然后,BS 14继续以构制被发送至MS 16的测距响应消息1642。测距响应消息1642指定测距继续,以及提供对上行链路信号的定时/频率/功率特性的任何必要的进一步调整。此外,测距响应消息1642标识MS 16未来要使用的所指派的测距码和所指派的测距时隙。实际上,在步骤1444处,MS 16对其在上行链路方向上使用的功率/时间/频率特性进行必要调整。然后,MS 16继续以构制由测距资源(以及还有调整的时间/频率/功率)特性的集合表征的另一测距消息1646。MS 16使用由MS 16在测距响应消息1642中指定的所指派的测距码和所指派的测距时隙。
现在参照图17中的流程图来描述第二可替换实施例。具体地,在该可替换实施例中,一旦BS 14接收到(“听到”)在测距消息中使用的测距码和测距时隙,MS 16就继续使用相同的测距码和测距时隙,直到BS 14生成指示成功测距的测距响应消息为止。
可替换地或附加地,MS 16和BS 14使用用于对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进行加扰的序列(或“加扰码”)。第一个这种序列是“初始测距序列”,并且第二个这种序列是“持续测距序列”。如图17所示,MS 16使用初始测距序列来对在其从BS 14接收到第一测距响应消息之前其发送的测距消息继续加扰。此外,如图17所示,BS 14也使用初始测距序列来对在MS 16接收到接入ID之前发送至MS 16的消息进行加扰。此外,如图17所示,MS 16可以使用持续测距序列(或者可选地,初始测距序列)来对其在从BS 14接收到第一测距响应消息与接收到MS ID之间发送的测距消息进行加扰。因此,假定初始测距序列(以及,如果使用的话,持续测距序列)对BS 14和MS 16来说是已知的。此外,如图17所示,在MS 16接收到接入ID之后,BS 14使用接入ID来对以MS 16为目的地的消息进行加扰。清楚地,接收者需要执行适当的解扰,并且因此,需要对适当加扰码的在先了解。为此原因,仅在已经向MS 16通知接入ID之后,可以使用接入ID来对以MS 16为目的地的消息进行加扰。
情形 B
在情形B中,MS 16变为在重新进入网络时(例如,在已经处于空闲状态之后,在已经离开网络以使用不同网络然后返回(即,漫游)之后等等)涉及测距操作。因此,在该情形中,假定已经维持同步。现在参照图18中的流程图,该流程图示出了在MS 16处于接入状态时BS 14和MS 16的动作。应当认识到,在MS 16处于空闲状态的寻呼可用模式同时,可以自主地(即,MS发起)或响应于来自BS 14的寻呼消息1809进行测距。在接收到的寻呼消息1809的情况下,寻呼消息1809可以指定MS 16要使用的专用测距资源的集合(例如专用测距码和专用测距时隙)。
BS 14发出上行链路授予消息1810(例如UL-MAP消息),其定义了由MS 16在上行链路帧中使用的初始测距间隔。上行链路授予消息的内容可以由BS 14中的上行链路调度器构制。上行链路调度器管理上行链路带宽,并调度将基于其服务流的QoS需求和带宽请求而被分配上行链路授予的MS。由上行链路调度器分配的上行链路授予被指向预留的FID(例如广播),并可以使用例如具有BPSK 1/2调制/FEC的预定义鲁棒简档。在传输授予消息1810之后,BS 14继续正常操作(1812)。这包括其他授予消息(如授予消息1822)的周期性发出。
同时,如1812处所示,MS 16已经在等待接收授予消息,并且假定MS 16最终接收到授予消息1810。在接收到授予消息1810时,MS 16构制由在测距消息1809中指定的专用测距资源的集合表征的测距消息1816。这包括专用测距码和/或专用测距时隙。
如果BS 14正确检测到在测距消息1816的专用测距时隙中存在专用测距码,则BS 14向MS 16发出测距响应消息。例如,测距响应消息可以采取与在IEEE 802.16或802.16m中定义的RNG-RSP消息类似的形式。在该事件的预期中,在步骤1826处,MS 16确定是否已经从BS 14接收到RNG-RSP消息。如果已经经过特定时间量,并且尚未接收到RNG-RSP消息,则这意味着:BS 14未正确检测到在测距消息1816的专用测距时隙中存在专用测距码。这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包括功率问题、干扰等等。同时,MS 16还专注于接收其他授予消息(步骤1820)。如果确实在未从BS 14接收到介入的RNG-RSP消息的情况下接收到上述授予消息1822,则MS 16将被授予上行链路帧中的新测距间隔。
作为响应,并且与以上描述类似,MS 16构制由相同专用测距资源集合表征的测距消息1824。如果BS 14正确检测到在测距消息1824的专用测距时隙中存在专用测距码,则BS 14将向MS 16发出测距响应消息。在该事件的预期中,在步骤1826处,MS 16确定是否已经从BS 14接收到测距响应消息。如果已经经过特定时间量,并且仍然未接收到测距响应消息,则MS 16将在步骤1820处接收又另一授予消息,等等。然而,如果BS 14的确正确检测到在测距消息1824的专用测距时隙中存在专用测距码(步骤1828),则BS 14将确定测距操作是否成功(步骤1830)。换言之,正是由于BS 14能够听到,MS 16并不意味着MS 16正在使用足够的功率、定时和频率参数。
因此,步骤1830的结果可以是:BS 14已经确定测距操作成功,在这种情况下,BS 14继续以发出指示该确定的测距响应消息1850。另一方面,步骤1830的结果可以是:BS 14已经确定测距操作未成功。在这种情况下,BS 14继续至步骤1832,在步骤1832处,计算参数调整。这可能影响表征由MS 16使用的信令的频率、定时和功率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使用各种算法来确定上行链路信号的功率、定时和/或频率特性的调整。此外,在步骤1832处,BS 14可选地计算MS 16要使用的新测距码和/或新测距时隙。此外,在步骤1832处,MS 14确定用于MS 16的接入ID。接入ID对MS 16来说迄今为止未知。在测距操作期间,BS 14可以将接入ID用作以MS 16为目的地的内容的地址、加密密钥或加扰码。
然后,BS 14继续以构制被发送至MS 16的测距响应消息1834。测距响应消息1434指定测距继续,并提供对上行链路信号的定时/频率/功率特性的任何必要调整。此外,测距响应消息1834指定MS 16使用以传输测距消息1824的测距码和/或测距时隙。这允许MS 16认识到测距响应消息1834实际上以其为目的地。此外,测距响应消息1834可选地标识了在步骤1832处确定的新测距码和/或新测距时隙。此外,测距响应消息1834包括上述接入ID。
然后,在MS 16处接收测距响应消息1834。MS 16执行步骤1826,并确定测距响应消息1834确实是以该MS为目的地的测距响应消息。具体地,这可以基于以下事实而确定:在测距响应消息1834中存在MS 16先前使用的测距码和/或测距时隙。因此,MS 16采取步骤1826的“是”分支。此外,MS 16将接收到的接入ID存储在存储器中以供未来使用。此外,MS 16对其在上行链路方向上使用的功率/时间/频率特性进行必要调整。然后,MS 16继续以构制由测距资源(以及还有调整的时间/频率/功率)特性的集合表征的另一测距消息1836。MS 16使用在测距响应消息1834中从BS 14接收到的专用测距码和专用测距时隙或者新测距码和新测距时隙。
BS 14接收测距消息1836,并确定测距操作是否成功(步骤1838)。步骤1838的结果可以是:BS 14已经确定测距操作是成功的,在这种情况下,BS 14继续以发出指示该确定的测距响应消息1848。然而,在该阶段可能的情况是:先前的功率/时间/频率调整是不足够的。因此,步骤1838的结果可以是:BS 14已经确定测距操作不成功。在这种情况下,BS 14继续至步骤1840,在步骤1840处,计算另一参数调整。这可能再次影响表征由MS 16使用的信令的频率、定时和功率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使用各种算法来确定上行链路信号的功率、定时和/或频率特性的调整。此外,在步骤1840处,BS 14可以但不需要计算MS 16要使用的另一新(“更新”)测距码和/或另一新(“更新”)测距时隙。
然后,BS 14继续以构制被发送至MS 16的测距响应消息1842。测距响应消息1842指定测距继续,以及提供对上行链路信号的定时/频率/功率特性的任何必要的进一步调整。此外,测距响应消息1842指定先前已在测距响应消息1834中发送至MS 16的接入ID。接入ID允许MS 16认识到测距响应消息1842以其为目的地。因此,不必须在测距响应消息1842中传输由MS 16使用以传输测距消息1836的测距码和/或测距时隙。此外,测距响应消息1842标识了MS 16未来要使用的更新测距码和/或更新测距时隙(如果在步骤1840处计算出的话)。
在步骤1844处,MS 16对其在上行链路方向上使用的功率/时间/频率特性进行必要调整。然后,MS 16继续以构制由测距资源(以及还有调整的时间/频率/功率)特性的集合表征的另一测距消息1846。MS 16使用其上次(可能已)使用的专用测距码和专用测距时隙或新测距码和新测距码,或者由MS 16在测距响应消息1842中指定的更新测距码和更新测距时隙。BS 14从MS 16接收测距消息1846,并确定测距操作是否成功(步骤1838)。如果步骤1838的结果是BS 14已经确定测距操作不成功,则BS 14返回至步骤1840。然而,在此刻,测距操作将被视为已经成功,并且BS 14继续以发出指示该确定的测距响应消息1848。测距响应消息1848还包括标识MS 16的接入ID。然而,不需要冗长的MAC地址。
然后,BS 14发出授予消息1852,该授予消息1852调度来自MS 16的下一上行链路传输。在这种情况下,来自MS 16的下一上行链路传输是包含MS 16的空闲ID的测距请求消息1854。例如,测距请求消息1854可以采取与在IEEE 802.16或802.16m中定义的RNG-REQ消息类似的形式。BS 14对空闲ID的接收允许BS 14确定已成功完成与其的测距操作的MS 16的真实身份。这是由于空闲ID唯一映射至MS 16。在步骤1856处,BS 14基于空闲ID来确定接入ID。这可以基于空闲ID、通过在存储器中的表中查找MS ID而进行,这可能或可能不涉及确定全局地址的中间步骤。可替换地,MS ID可以是从地址或标识符的池中指派的,并与空闲ID相关联地存储。
然后,BS 14向MS 16发送测距响应消息1858,包含MS ID以及标识MS的接入ID。MS 16接收测距响应消息1858,并确定其为该消息的接收者(基于接入ID)。MS 16继续以提取MS ID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器中。在测距操作现在完成的情况下,MS 16进入已连接状态。在已连接状态期间,MS 16在与网络的未来通信中使用MS ID。未来通信可以包括与管理连接和业务连接相关联地进行的对数据的传输和/或接收。
第一可替换实施例可以包含与对图16中的流程图进行修改的改变类似的对图18的改变。
第二可替换实施例可以包含与对图17中的流程图进行修改的改变类似的对图18的改变。
情形 C
在情形C中,MS 16变为在处于空闲状态同时涉及测距操作以便执行位置更新。在MS 16处于空闲状态的寻呼可用模式同时,可以自主地(即,MS发起)或响应于来自BS 14的寻呼消息进行位置更新。具体地,如果满足以下位置更新触发条件之一,则处于空闲模式的MS可以执行位置更新过程操作:
· 寻呼组位置更新:当MS 14检测到寻呼组中的改变时,MS 16执行位置更新过程。MS 16通过监视由BS 14传输的寻呼组ID来检测寻呼组的改变;
· 基于定时器的位置更新:MS 16在空闲模式定时器到期之前周期性地执行位置更新过程;
· 下电(power down)位置更新:MS 14尝试完成位置更新一次,作为其有序下电过程的一部分;
· 多播/广播(MBS)位置更新:当在空闲状态中接收到MBS数据时,在MBS区域转移期间,MS 16可以执行MBS位置更新过程以获取用于持续接收MBS数据的MBS区域信息。
现在参照图19中的流程图,该流程图示出了在MS 16处于空闲状态时执行位置更新同时BS 14和MS 16的动作。具体地,从参考标记1809直到MS 16发出包含MS 16的空闲ID的测距请求消息1854的点的描述与以上参照图18给出的描述相同。还可以构制测距请求消息1854,以指示其为位置更新并且不在网络进入的上下文中发生。在步骤1956处,接收到测距请求消息1854的BS 14对位置更新进行肯定应答。这可以通过向MS 16发出包含位置更新肯定应答以及标识MS的接入ID的测距响应消息1958而进行。MS 16接收测距响应消息1958,并确定其为该消息的接收者(基于接入ID)。在测距操作现在完成的情况下,MS 16回到空闲状态,直到需要另一位置更新或者其被命令进入已连接状态为止。MS 16在空闲状态期间与网络的未来通信中使用空闲ID。
第一可替换实施例可以包含与对图16中的流程图进行修改的改变类似的对图19的改变。
第二可替换实施例可以包含与对图17中的流程图进行修改的改变类似的对图19的改变。
应当认识到,上述实施例的许多变型是可能的。具体地,可以以任何期望的方式对消息进行加扰、编码或加密。具体地,参照图17描述的加扰技术可以适用于其他消息流程图中的任一个,以便增强安全性,降低峰值功率或者用于其他原因。
此外,尽管在IEEE 802.16和IEEE 802.16m移动通信标准的上下文中描述了上述消息,但是应当认识到,本发明可以更广泛地适用于其他通信系统,包括根据其他移动通信标准(例如,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颁布的长期演进(LTE)标准)而实现或设计的通信系统。
此外,尽管以上描述集中于使用接入ID和MS ID的初始测距,但是应当认识到,MS 16可以使用这些标识符中的一个或两个来实现周期性测距。
此外,尽管以上描述集中于使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PHY层的点对多点(PMP)实现,但是应当认识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其他实现和PHY层,包括网状实现以及单载波(SC)PHY、单载波接入(SCa)PHY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PHY。例如,在SC、SCa和OFDM PHY层中,不是发送测距码,而是MS可以在初始测距间隔中发送RNG-REQ消息。此外,所使用的MAC协议可以支持时分双工(TDD)和/或频分双工(FDD)。
此外,应当认识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适用于中继站(RS)。更具体地,RS可以进行工作,例如以便允许MS像与BS进行交互那样进行交互,同时进行工作,例如以便允许BS像与MS进行交互那样进行交互。同时,RS可以实现关于初始测距的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以上附图和描述提供了可以用于实现本申请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一个具体示例。应当理解,可以利用具有与具体示例不同但以与这里描述的实施例的实现一致的方式操作的架构的通信系统来实现本申请的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一些实施例中,MS 16和/或BS 1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设备,该一个或多个计算设备可访问存储用于对该一个或多个计算设备进行操作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指令)的代码存储器(未示出),从而允许执行上述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可以存储在固定、有形且该一个或多个计算设备直接可读的介质(例如可移除盘、CD-ROM、ROM、固定盘、USB驱动器)上,或者,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可以是远程存储的,但可经由调制解调器或通过传输介质而与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相连接的其他接口设备(例如通信适配器)而能够传输至该一个或多个计算设备,该传输介质可以是非无线介质(例如光学或模拟通信线路)或无线介质(例如微波、红外或其他传输方案)或者其组合。在其他实施例中,MS 16和/或BS 14可以包括预先编程的硬件或固件元件(例如,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电气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等)或者允许执行上述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其他相关组件。

Claims (91)

1.一种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由移动台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涉及所述移动台的测距操作期间从该网络接收第一移动台标识符;
使用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提取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从该网络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的内容;
在完成所述测距操作之后,接收第二移动台标识符;
使用与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不同的所述第二移动台标识符,提取在所述测距操作完成之后从该网络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的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被包括在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从该网络接收到的第一消息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之前:
向该网络发送测距消息,所述测距消息由测距资源集合表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还标识了所述测距资源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消息中标识的测距资源集合,确定所述第一消息以所述移动台为目的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距资源集合包括测距码和测距时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距码和所述测距时隙中的至少一个由所述移动台选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距码和所述测距时隙中的至少一个被随机选择。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距时隙是从接收自该网络的更早消息中标识的测距区内选择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更早消息包括根据IEEE 802.16和IEEE802.16m中的至少一个的UL-MAP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指派的测距资源的集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该网络发送第二测距消息,所述第二测距消息由所指派的测距资源的集合表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指派的测距资源的集合包括所指派的测距码和所指派的测距时隙。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参数调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参数调整,对所述第二测距消息的特性进行调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性包括所述第二测距消息的功率、定时和频率中的至少一个。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消息是根据IEEE 802.16和IEEE 802.16m中的至少一个的RNG-RSP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之后:
向该网络发送测距消息,所述测距消息由测距资源集合表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距资源集合包括测距码和测距时隙。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所述测距码和所述测距时隙。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所述移动台通过唯一媒体存取控制(MAC)地址相对于其他移动台是唯一可寻址的,其中,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中的至少一个缺少所述移动台的媒体存取控制(MAC)地址。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参数调整。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参数调整,对所述测距消息的特性进行调整。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性包括所述测距消息的功率、定时和频率中的至少一个。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对所述测距操作的完成的指示。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移动台标识符被包括在所述测距操作之后接收到的特定消息中。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在所述特定消息中的存在性,确定所述特定消息以所述移动台为目的地。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定消息是根据IEEE 802.16和IEEE 802.16m中的至少一个的RNG-RSP消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定消息是利用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来加扰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使用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来对所述特定消息进行解扰。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定消息被嵌入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的有效载荷中。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还包括头部,以及,其中所述头部包括用于将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寻址至目的地的字段,其中,所述字段具有至少三个比特且少于十六个比特。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中的至少一个是根据IEEE 802.16和IEEE 802.16m中的至少一个的RNG-RSP消息。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所述移动台处于根据IEEE802.16和IEEE 802.16m中的至少一个的接入状态。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移动台通过唯一标识符相对于其他移动台是唯一可寻址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接收所述第二移动台标识符之前:
向该网络发送包括所述唯一标识符的消息。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唯一标识符是媒体存取控制(MAC)地址。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唯一标识符是针对在空闲状态期间使用而预留的标识符。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所述唯一标识符的消息是根据IEEE 802.16和IEEE 802.16m中的至少一个的RNG-REQ消息。
38.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所述唯一标识符的消息是根据上行链路参数来发送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移动台标识符之后并在发送包括所述唯一标识符的消息之前:
从该网络接收授予消息,所述授予消息指示用于传输包括所述唯一标识符的消息的上行链路参数。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授予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所述授予消息。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授予消息是根据IEEE 802.16和IEEE 802.16m中的至少一个的UL-MAP消息。
4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是使用所述移动台和所述网络先验已知的测距序列来加扰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使用所述测距序列来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解扰。
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执行扫描和同步过程,以识别该网络中的期望从其接收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的基站。
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和所述第二移动台标识符具有相同数目的比特。
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和所述第二移动台标识符中的每一个具有少于16个比特。
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移动台标识符具有与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不同数目的比特。
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测距操作完成之后从该网络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包括管理消息和业务消息。
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距操作完成之后的至少一个消息包括被嵌入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中的消息。
4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被嵌入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的有效载荷中。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还包括头部,以及,其中所述头部包括用于将所述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寻址至目的地的字段,其中,所述字段具有至少三个比特且少于十六个比特。
5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确定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的内容包括:利用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来对所述至少一个消息进行解密。
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确定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的内容包括:利用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来对所述至少一个消息进行解扰。
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是用于寻址所述移动台的逻辑标识符,以及,其中使用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确定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的内容包括:从所述至少一个消息的头部部分认识到所述至少一个消息以所述移动台为目的地;以及从所述至少一个消息的有效载荷中检索所述内容。
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确定在所述测距操作之后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的内容包括:利用所述第二移动台标识符来对所述至少一个消息进行解密。
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确定在所述测距操作之后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的内容包括:利用所述第二移动台标识符来对所述至少一个消息进行解扰。
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移动台标识符是用于寻址所述移动台的逻辑标识符,以及,其中使用所述第二移动台标识符确定在所述测距操作完成之后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的内容包括:从所述至少一个消息的头部部分认识到所述至少一个消息以所述移动台为目的地;以及从所述至少一个消息的有效载荷中检索所述内容。
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测距操作完成之后,所述移动台进入根据IEEE 802.16和IEEE 802.16m中的至少一个的已连接状态。
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测距操作完成之后,所述移动台进入根据IEEE 802.16和IEEE 802.16m中的至少一个的空闲状态。
59.一种移动台,包括:
接收电路,被配置为
从网络接收消息,所述消息中的至少一个是在测距操作期间接收到的并包括第一移动台标识符;以及
在完成所述测距操作之后,接收第二移动台标识符;以及
处理实体,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提取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从所述网络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的内容,并基于与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不同的所述第二移动台标识符,提取在所述测距操作完成之后从所述网络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的内容。
60.一种移动台,包括:
用于从网络接收消息的装置,所述消息中的至少一个是在测距操作期间接收到的并包括第一移动台标识符;
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提取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从所述网络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的内容的装置;
用于在完成所述测距操作之后接收第二移动台标识符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与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不同的所述第二移动台标识符提取在所述测距操作完成之后从所述网络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消息的内容的装置。
61.一种由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基站执行的方法,包括:
输出以移动台为目的地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供所述移动台在测距操作期间使用的第一移动台标识符;
确定所述测距操作完成;
在完成所述测距操作之后,输出以所述移动台为目的地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供所述移动台在与该网络的后续通信中使用的第二移动台标识符。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输出所述第一消息是在从所述移动台接收测距消息之后执行的,所述测距消息由测距资源集合表征。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标识所述测距资源集合。
64.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距资源集合包括测距码和测距时隙。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输出以所述移动台为目的地的授予消息,所述授予消息标识包括所述测距时隙的测距区。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授予消息是在所述第一消息之前传输的。
67.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授予消息是根据IEEE 802.16和IEEE 802.16m中的至少一个的UL-MAP消息。
68.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指派所述移动台在传输所述测距消息中要使用的测距资源集合。
6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输出所述第一消息之后:
接收第二测距消息;以及
对所述第二测距消息进行处理,以确定所述测距操作是否完成。
70.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测距消息由第二测距资源集合表征。
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指派所述移动台在传输所述第二测距消息中要使用的第二测距资源集合。
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测距资源集合与表征所述测距消息的测距资源集合不同。
73.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测距资源集合比表征所述测距消息的测距资源集合包括更小的定时偏移。
74.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输出以所述移动台为目的地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二测距资源集合。
75.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消息是根据IEEE 802.16和IEEE 802.16m中的至少一个的RNG-RSP消息。
76.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是根据IEEE 802.16和IEEE 802.16m中的至少一个的RNG-RSP消息。
77.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移动台接收全局唯一标识符;
基于所述全局唯一标识符来查阅存储器,以获得所述第二移动台标识符。
7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全局唯一标识符是在来自所述移动台的消息中接收的。
79.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方法,其中,来自所述移动台的消息包括根据IEEE 802.16和IEEE 802.16m中的至少一个的RNG-REQ消息。
80.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方法,其中,唯一标识符是所述移动台的媒体存取控制(MAC)地址。
81.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全局唯一标识符是针对所述移动台在空闲状态期间使用而预留的标识符。
8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测距操作完成之前,向使用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的移动台发送至少一个消息。
83.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消息由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加扰。
84.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消息由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加密。
85.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消息包括指定所述第一移动台标识符的头部。
86.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测距操作完成之后,向使用所述第二移动台标识符的移动台发送至少一个消息。
87.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消息由所述第二移动台标识符加扰。
88.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消息由所述第二移动台标识符加密。
89.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消息包括指定所述第二移动台标识符的头部。
90.一种基站,包括:
发射电路,被配置为输出以移动台为目的地的消息;
处理实体,被配置为确定涉及移动台的测距操作何时完成,将供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使用的第一移动台标识符插入到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传输的所述消息的第一个中,并将供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测距操作完成之后使用的第二移动台标识符插入到在所述测距操作完成之后传输的所述消息的第二个中。
91.一种基站,包括:
用于输出以移动台为目的地的消息的装置;
用于确定涉及移动台的测距操作何时完成的装置;
用于将供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使用的第一移动台标识符插入到在所述测距操作期间传输的所述消息的第一个中的装置;以及
用于将供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测距操作完成之后使用的第二移动台标识符插入到在所述测距操作完成之后传输的所述消息的第二个中的装置。
CN201080039547.2A 2009-07-06 2010-07-06 用于无线系统的媒体接入控制 Active CN1026259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76297.XA CN105376868B (zh) 2009-07-06 2010-07-06 用于无线系统的媒体接入控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2313409P 2009-07-06 2009-07-06
US61/223134 2009-07-06
PCT/CA2010/001066 WO2011003195A2 (en) 2009-07-06 2010-07-06 Medium access control for wireless system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76297.XA Division CN105376868B (zh) 2009-07-06 2010-07-06 用于无线系统的媒体接入控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5998A CN102625998A (zh) 2012-08-01
CN102625998B true CN102625998B (zh) 2015-12-09

Family

ID=4342958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76297.XA Active CN105376868B (zh) 2009-07-06 2010-07-06 用于无线系统的媒体接入控制
CN201080039547.2A Active CN102625998B (zh) 2009-07-06 2010-07-06 用于无线系统的媒体接入控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76297.XA Active CN105376868B (zh) 2009-07-06 2010-07-06 用于无线系统的媒体接入控制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EP (1) EP2452531A4 (zh)
JP (2) JP5930963B2 (zh)
KR (2) KR101821939B1 (zh)
CN (2) CN105376868B (zh)
BR (1) BR112012000354B1 (zh)
CA (1) CA2773961C (zh)
RU (1) RU2546611C2 (zh)
WO (1) WO2011003195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16746B2 (en) 2008-07-07 2013-04-09 Apple Inc. Medium access control for wireless systems
US10165501B2 (en) 2008-07-07 2018-12-25 Apple Inc. Medium access control for wireless systems
CN102625460B (zh) * 2011-01-31 2015-03-1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
US9572128B2 (en) 2011-09-02 2017-02-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ranging
US20130095840A1 (en) * 2011-10-12 2013-04-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ment of dedicated ranging in response to page messages for a mobile station
US9148213B2 (en) 2012-05-04 2015-09-2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dio frequency repeating
ES2963210T3 (es) * 2017-06-16 2024-03-25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étodo y dispositivo de realimentación HARQ, equipo de usuario y estación base
EP3984319A4 (en) 2019-06-14 2023-06-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LOCATING A PDU SESSION IDENTIFIER FOR A TERMINAL DEVICE
EP4167644A4 (en) * 2020-06-11 2023-06-1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TERMINAL CONN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6861A (zh) * 2006-02-23 200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台与演进分组核心网间连接建立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42241A (ja) * 1988-11-24 1990-05-31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広帯域ディジタル交換装置
US8077681B2 (en) * 2002-10-08 2011-12-1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via an access network
EP1678972B1 (en) * 2003-10-01 2009-08-26 Actix Limited Call tracking systems
US7212821B2 (en) * 2003-12-05 2007-05-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ffs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0827105B1 (ko) * 2004-02-13 2008-05-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고속 레인징을 통한 빠른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CN1951037A (zh) * 2004-05-07 2007-04-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能够最小化服务延迟的切换系统与方法
KR101009788B1 (ko) * 2005-03-09 2011-01-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레인징 절차 수행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070258407A1 (en) * 2006-05-05 2007-11-08 Zexian Li Handover optimiz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07141617A1 (en) * 2006-06-02 2007-12-1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Ranging region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elay stations
US8295243B2 (en) * 2006-08-21 2012-10-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in an orthogonal multiple-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80037247A (ko) 2006-10-25 2008-04-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레인징 에러 상황 대처 방법
CN101222756A (zh) * 2007-01-12 2008-07-16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
US20080227452A1 (en) * 2007-03-16 2008-09-18 Motorola, Inc. Optimized network re-entr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1682412B (zh) * 2007-07-04 2013-06-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管理连接标识符的装置和方法
JP2011501611A (ja) * 2007-10-25 2011-01-06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WiMaxにおけるハンドオーバ中断の低減
JP4978428B2 (ja) * 2007-10-31 2012-07-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コネクション識別子の割当て方法
KR20100008326A (ko) * 2008-07-15 2010-01-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위치 비밀성 지원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6861A (zh) * 2006-02-23 200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台与演进分组核心网间连接建立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etwork entry procedure for MS in 802.16jIEEE 802.16;Mohsin Mollah,Masahito Asa;《http://www.ieee802.org/16/relay/contrib/C80216j-06_154.pdf》;20061107;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23125A (ja) 2016-07-07
WO2011003195A3 (en) 2011-03-03
EP2452531A2 (en) 2012-05-16
WO2011003195A2 (en) 2011-01-13
CN105376868A (zh) 2016-03-02
JP2013502092A (ja) 2013-01-17
RU2012103924A (ru) 2013-08-20
BR112012000354B1 (pt) 2021-07-06
CA2773961A1 (en) 2011-01-13
CN102625998A (zh) 2012-08-01
RU2546611C2 (ru) 2015-04-10
KR20170031801A (ko) 2017-03-21
KR101717674B1 (ko) 2017-03-17
JP5930963B2 (ja) 2016-06-08
KR20140031073A (ko) 2014-03-12
BR112012000354A2 (pt) 2016-03-22
EP2452531A4 (en) 2016-11-09
CN105376868B (zh) 2019-10-18
CA2773961C (en) 2016-05-24
KR101821939B1 (ko) 2018-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5998B (zh) 用于无线系统的媒体接入控制
CN102835150B (zh) 用于无线系统的mac分组数据单元构造
US9055454B2 (en) Medium access control for wireless systems
CN102550096B (zh) 在无线通信信号中对第一和第二前导的使用
US8488634B2 (en) Use of first and second preambl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ignals
US10701624B2 (en) Medium access control for wireless systems
CN102823156B (zh) 使用基于alamouti的码在mimo环境中的符号的传输
CN102484878B (zh) 用于无线系统的上行链路控制信号设计
CN114830554A (zh) 基于波束扫描的随机接入Msg 1和Msg 2
CN102870472B (zh) 移动台中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PPLE COMPUTER,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ANXING BIDEK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3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312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Applicant after: Apple Computer, Inc.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New York

Applicant before: Yanxing Bideke Co., Ltd.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447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7447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