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19850A - 卡夹 - Google Patents
卡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19850A CN102619850A CN2012100200009A CN201210020000A CN102619850A CN 102619850 A CN102619850 A CN 102619850A CN 2012100200009 A CN2012100200009 A CN 2012100200009A CN 201210020000 A CN201210020000 A CN 201210020000A CN 102619850 A CN102619850 A CN 1026198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ip
- mentioned
- claw
- article
- sche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卡夹,用于将物品安装在设有外螺纹的板上,由于能够在第一卡夹与第二卡夹之间安装物品之后,在现场在外螺纹安装物品,因此能够提高在现场的安装操作性。卡夹(10)包括第一卡夹(50)和第二卡夹(60)。第一卡夹(50)具有接纳外螺纹(30)的筒部(80)、卡定于外螺纹(30)的卡爪(81)、以及与第二卡夹(60)配合的被配合部(83)。第二卡夹(60)具有与第一卡夹(50)的被配合部(83)配合的配合部(103)。在第一卡夹(50)与第二卡夹(60)之间安装物品(40)之后,在外螺纹(30)安装物品(40),使第二卡夹(60)相对于第一卡夹(50)滑动,限制卡爪(81)向外方向弯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物品安装在设有外螺纹的板上的卡夹,能够提高在现场的安装操作性。
背景技术
至今,已知的有如下物品的安装结构:使物品在通过第一卡夹的状态下与外螺纹配合,并将此用第二卡夹固定(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段落号码“0020”及图1~3)。
在上述的现有的第二卡夹上形成有一字槽螺钉旋具用的槽,在该槽中插入一字槽螺钉旋具的刀尖,旋转第二卡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段落号码“0018”及图2)。
另外,至今已知的有如下螺柱卡具:在通过外螺纹的第一轴部,一体成型具有导电弓形状的保持片的第二轴部,弯曲导电弓形状的保持片,能够在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之间保持物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的段落号码“0015”及图12~1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6052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376984号公报
但是,上述的现有的物品的安装结构(专利文献1)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在使物品只是通过第一卡夹的状态下不稳定,难以向外螺纹配合,因此安装操作性差。
另外,上述的现有的物品的安装结构(专利文献1)存在如下问题:必须在使第一卡夹与外螺纹配合的状态下,安装第二卡夹,而且此时使第一卡夹的导向销位于第二卡夹的导向槽而安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段落号码“0021”及图3),因此在现场的安装操作性差。
而且,上述的现有的物品的安装结构(专利文献1)存在如下问题:旋转第二卡夹时,需要一字槽螺钉旋具等工具,安装操作性差。
另外,上述的现有的螺柱卡具(专利文献2)存在如下问题: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于是,各方案分别记载的各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方案。
方案1
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目的如下。
即,方案1所述的发明,由于能够在第一卡夹与第二卡夹之间安装物品之后,在现场在外螺纹安装物品,因此能够提高在现场的安装操作性。
而且,方案1所述的发明,能够提供如下卡夹:由于通过在外螺纹安装物品且使第二卡夹相对于第一卡夹滑动,能够限制卡爪向外方向弯曲,因此在外螺纹安装物品时,能够以低插入力进行安装,之后,通过使第二卡夹滑动,具有高拔出力。
方案2
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所述的发明目的的基础上,还有如下目的。
即,方案2所述的发明,通过在第一卡夹和第二卡夹配合时使导向销穿过导向槽,能够容易决定安装位置,能够提高第一卡夹和第二卡夹的组装操作性。
方案3
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或方案2所述的发明目的的基础上,还有如下目的。
即,方案3所述的发明,通过在第一卡夹的筒部的内侧具有肋,能够抑制外螺纹之间的晃动。
方案4
方案4所述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发明目的的基础上,还有如下目的。
即,方案4所述的发明,通过在第二卡夹的相对的两处设置退避槽,设置于两处的两个卡爪分别位于该退避槽,且该退避槽允许该卡爪向外方向弯曲,从而能够降低安装于外螺纹时的插入力。
方案5
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发明目的的基础上,还有如下目的。
即,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两处的操作用凸部勾住手指,不使用夹具就能够使第二卡夹相对于第一卡夹旋转。
各方案分别所述的各发明为达到上述各目的而做出,利用附图所示的发明的实施方式,对各发明的特征点如下进行说明。
此外,附图标记表示在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附图标记,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另外,附图号码也表示在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图号,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方案1
方案1所述的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例如图1及图32所示,是用于将物品40安装在设有外螺纹30的板20上的卡夹10。
第二,例如图1所示,卡夹10包括第一卡夹50和第二卡夹60。
第三,例如图1所示,第一卡夹50具有如下结构。
(1)筒部80
例如图1及图32所示,筒部80接纳外螺纹30。
(2)卡爪81
例如图9~13及图32所示,卡爪81卡定于外螺纹30上。
(3)被配合部83
例如图8、图25及图28所示,被配合部83与第二卡夹60配合。
第四,例如图14所示,第二卡夹60具有如下结构。
(4)配合部103
例如图25及图28所示,配合部103与第一卡夹50的被配合部83配合。
第五,例如图32所示,在第一卡夹50与第二卡夹60之间安装物品40之后,在外螺纹30安装物品40,使第二卡夹60相对于第一卡夹50滑动,例如图27及图28所示,限制卡爪81向外方向弯曲。
方案2
方案2所述的发明,除了上述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特征点之外,还有如下特征。
第一,例如图15所示,第二卡夹60具有向该第二卡夹60内部延伸的导向销104。
第二,例如图7、图24以及图27所示,第一卡夹50具有导向槽84,导向销104在该导向槽84滑动。
第三,例如图24及图27所示,导向销104穿过导向槽84,从而第一卡夹50和第二卡夹60配合。
方案3
方案3所述的发明,除了上述方案1或方案2所述的发明的特征点之外,还有如下特征。
即,例如图12、图13、图33以及图37所示,第一卡夹50在筒部80的内侧在与卡爪81垂直的方向上具有肋82。
方案4
方案4所述的发明,除了上述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的特征点之外,还有如下特征。
第一,例如图24及图25所示,卡爪81设置于相对的两处。
第二,例如图24及图25所示,第二卡夹60在相对的两处设有退避槽101,设置于两处的两个卡爪81分别位于该退避槽,且该退避槽允许该卡爪81向外方向弯曲。
方案5
方案5所述的发明,除了上述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的特征点之外,还有如下特征。
即,例如图24及图25所示,第二卡夹60是在相对的两处具有操作用凸部105的筒状,在两处使用操作用凸部105能够以手动相对于第一卡夹50旋转第二卡夹60。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由于本发明如上所述构成,因此具有如下效果。
方案1
根据方案1所述的发明,具有如下效果。
即,根据方案1所述的发明,由于能够在第一卡夹与第二卡夹之间安装物品之后,在现场在外螺纹安装物品,因此能够提高在现场的安装操作性。
而且,根据方案1所述的发明,能够提供如下卡夹:由于通过在外螺纹安装物品且使第二卡夹相对于第一卡夹滑动,能够限制卡爪向外方向弯曲,因此在外螺纹安装物品时,能够以低插入力进行安装,之后,通过使第二卡夹滑动,具有高拔出力。
方案2
根据方案2所述的发明,除了上述方案1所述的发明效果之外,还有如下效果。
即,根据方案2所述的发明,通过在第一卡夹与第二卡夹配合时使导向销穿过导向槽,能够容易决定安装位置,能够提高第一卡夹与第二卡夹的组装操作性。
方案3
根据方案3所述的发明,除了上述方案1或方案2所述的发明效果之外,还有如下效果。
即,根据方案3所述的发明,通过在第一卡夹的筒部的内侧具有肋,能够抑制外螺纹之间的晃动。
方案4
根据方案4所述的发明,除了上述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效果之外,还有如下效果。
即,根据方案4所述的发明,通过在第二卡夹的相对的两处设置退避槽,设置于两处的两个卡爪分别位于该退避槽,且该退避槽允许该卡爪向外方向弯曲,从而能够降低安装于外螺纹时的插入力。
方案5
根据方案5所述的发明,除了上述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效果之外,还有如下效果。
即,根据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两处的操作用凸部勾住手指,不使用夹具就能够使第二卡夹相对于第一卡夹旋转。
附图说明
图1是卡夹、板、物品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从下侧观察第一卡夹的立体图。
图3是从上侧观察第一卡夹的立体图。
图4是第一卡夹的主视图。
图5是第一卡夹的俯视图。
图6是第一卡夹的仰视图。
图7是第一卡夹的左视图。
图8是第一卡夹的右视图。
图9是沿图4的A-A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沿图5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1是沿图6的C-C线的剖视图。
图12是沿图8的D-D线的剖视图。
图13是沿图7的E-E线的剖视图。
图14是从下侧观察第二卡夹的立体图。
图15是从上侧观察第二卡夹的立体图。
图16是第二卡夹的主视图。
图17是第二卡夹的俯视图。
图18是第二卡夹的仰视图。
图19是第二卡夹的左视图。
图20是沿图18的F-F线的剖视图。
图21是图18的G部分的放大图。
图22是沿图17的H-H线的剖视图。
图23是第一、第二卡夹的临时固定状态的侧视图。
图24是沿图23的I-I线的剖视图。
图25是沿图23的J-J线的剖视图。
图26是第一、第二卡夹的正式固定状态的侧视图。
图27是沿图26的K-K线的剖视图。
图28是沿图26的L-L线的剖视图。
图29是相对于板、物品以临时固定状态安装卡夹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30是对应于图29的从下侧观察的局部立体图。
图31是对应于图29的局部仰视图。
图32是沿图31的M-M线的剖视图。
图33是图32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4是对应于图30的第二卡夹的旋转状态的局部立体图。
图35是对应于图29的卡夹的正式固定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36是对应于图32的图35的剖视图。
图37是对应于图33的图36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中:
10-卡夹,20-板,30-外螺纹,31-螺纹部,40-物品,41-贯通孔,42-凹陷部,50-第一卡夹,60-第二卡夹,70-凸缘,71-突起,80-筒部,81-卡爪,81a-切口,82-肋,83-被配合部,83a-临时固定用凹部,83b-正式固定用凹部,83c-隔壁,84-导向槽,84a-导入部,84b-直线部,84c-卡定部,85-抵接部,90-插通孔,100-外筒,101-退避槽,102-限制面,103-配合部,103a-切口,103b-锥面,103c-卡定面,104-导向销,105-操作用凸部,110-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10是卡夹,如图32及图36所示,用于将物品40安装在设有外螺纹30的板20上。
外螺纹30是金属制,如图1及图32所示,立设于金属制的板20上,从板20向下方延伸。板20例如是汽车的车身,但是不限于此。
如图1及图32所示,在外螺纹30的外周设置螺纹部31。
如图1及图32所示,物品40设有由外螺纹30通过的贯通表背面的贯通孔41。贯通孔41的内径比外螺纹30的内径大,且是后述的第一卡夹50的筒部80的外径以上、即与筒部80的外径大致一致。
如图1及图32所示,在物品40的与板20面对的上表面,设有以贯通孔41为中心延伸成放射状的凹陷部42。凹陷部42嵌入从后述的第一卡夹50的凸缘70突出的突起71,防止第一卡夹50相对于物品40的旋转。物品40例如是金属制的隔热板,但是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卡夹10若大致区分,则包括如下零件。
此外,对以下的(1)及(2)进行后述。
(1)第一卡夹50
(2)第二卡夹60
此外,卡夹10的零件不限定于上述的(1)及(2)。
第一卡夹50
如图1~图13、图32以及图36所示,第一卡夹50在与后述的第二卡夹60之间安装物品40,在该状态下安装在立设于板20上的外螺纹30。
第一卡夹50由具有适当的弹性和刚性的热塑性合成树脂、例如PA66(耐纶66)等一体成型。
具体而言,如图1~13所示,在第一卡夹50具有如下各部分。
此外,对以下的(1)~(3)进行后述。
(1)凸缘70
(2)筒部80
(3)插通孔90
此外,第一卡夹50的各部分不限定于上述的(1)~(3)。
第二卡夹60
如图14~22、图32以及图36所示,第二卡夹60嵌入到第一卡夹50的筒部80的外周。
第二卡夹60与第一卡夹50相同地,由具有适当的弹性和刚性的热塑性合成树脂、例如PA66(耐纶66)等一体成型。
具体而言,如图14~22所示,第二卡夹60具有以下各部分。
此外,对以下的(1)及(2)进行后述。
(1)外筒100
(2)突出部110
此外,第二卡夹60的各部分,不限定于上述的(1)及(2)。
凸缘70
如图1~13所示,凸缘70形成为圆盘形,其外径设定为比物品40的贯通孔41的内径大。
如图1所示,在凸缘70的下表面的外周,设有向下突出且隔着后述的插通孔90在直径方向上相对的一对突起71。如图32所示,突起71嵌入到物品40的凹陷部42,防止第一卡夹50相对于物品40的旋转。
此外,虽然设置了一对突起71,但是不限于此,还可以设置一个或三个以上。
筒部80
如图1及图32所示,筒部80用于接纳外螺纹30。筒部80从凸缘70的下表面的中央向下方延伸成圆筒形,其外径与物品40的贯通孔41的内径大致一致。
具体而言,如图1~13所示,在筒部80具有以下各部分。
此外,对以下的(1)~(5)进行后述。
(1)卡爪81
(2)肋82
(3)被配合部83
(4)导向槽84
(5)抵接部85
此外,筒部80的各部分不限定于上述的(1)~(5)。
插通孔90
图9、图10以及图32所示,插通孔90从凸缘70的中心通过筒部80而贯通,能够插入立设于板20上的外螺纹30。
外筒100
如图24、图25以及图32所示,外筒100嵌入到第一卡夹50的筒部80的外周。外筒100的内径是第一卡夹50的筒部80的外径以上,即,与筒部80的外径大致一致。
具体而言,如图14~22所示,在外筒100具有以下各部分。
此外,对以下的(1)~(5)进行后述。
(1)退避槽101
(2)限制面102
(3)配合部103
(4)导向销104
(5)操作用凸部105
此外,外筒100的各部分不限定于上述的(1)~(5)。
突出部110
如图14~19以及图32所示,突出部110从外筒100的上端部的外周突出成环形,其外径设定成比物品40的贯通孔41的内径大。
卡爪81
如图9~13以及图32所示,卡爪81卡定于外螺纹30。卡爪81从筒部80的内周向插通孔90内突出,啮合于外螺纹30的螺纹部31。卡爪81形成于从筒部80的下端向高度方向延伸的一对切口81a的间隔内,向插通孔90内弹性地突出。卡爪81在插通孔90的直径方向上相对地设置在两处,即共设置两个。
此外,作为卡爪81的个数,虽然举例说明了两个,但是不限于此,还可以设置一个或三个以上。
肋82
如图12、图13、图33以及图37所示,肋82在与卡爪81垂直的方向上形成于筒部80的内侧。肋82从筒部80的内周向插通孔90内突出成剖面矩形,与卡爪81相差90度相位,共设置两个。肋82在筒部80的高度方向上较长地设置,设置成能够与外螺纹30的外周抵接。
此外,作为肋82的个数,虽然举例说明了两个,但是不限于此,还可以设置一个或三个以上。另外,虽然使82突出成剖面矩形,但是不限于此,还可以使其突出成剖面半圆形。
被配合部83
如图8、图25以及图28所示,被配合部83与第二卡夹60配合,并形成于筒部80的外周。被配合部83设置成与卡爪81相差90度相位。
具体而言,如图8、图25以及图28所示,在被配合部83具有以下各部分。
此外,被配合部83的各部分不限定于以下的(1)~(3)。
(1)临时固定用凹部83a
如图8、图25以及图28所示,临时固定用凹部83a从筒部80的外周凹下,在使该筒部80通过物品40的贯通孔41,并在其突出部分的外周嵌入第二卡夹60的外筒100的状态下,如图25所示,嵌入第二卡夹60的爪形的配合部103。
如图25所示,在配合部103嵌入到临时固定用凹部83a的状态下,卡爪81与第二卡夹60的外筒100的内周的后述的退避槽101面对而存在,在该位置允许卡爪81向外方向弯曲。
如图25所示,在配合部103嵌入到临时固定用凹部83a的状态下,物品40临时保持在第一卡夹50与第二卡夹60之间。由此,将在临时固定用凹部83a嵌入配合部103的位置作为第二卡夹60的临时固定位置。
(2)正式固定用凹部83b
如图8、图25以及图28所示,正式固定用凹部83b与临时固定用凹部83a邻接,位于筒部80的外周方向,与临时固定用凹部83a相同地从筒部80的外周凹下。若在爪状的配合部103嵌入到临时固定用凹部83a的状态下,旋转第二卡夹60,则越过后述的隔壁83,如图28所示,嵌入到正式固定用凹部83b。
如图28所示,在配合部103嵌入到正式固定用凹部83b的状态下,卡爪81与第二卡夹60的外筒100的内周的后述的限制面102相对而存在,在该位置限制卡爪81向外方向弯曲。
如图32所示,若在临时保持物品40的状态下,在第一卡夹50的插通孔90中插入立设于板20上的外螺纹30之后,旋转第二卡夹60,则如图28所示,限制卡爪81向外方向弯曲。由此,如图36所示,物品40在夹持于第一卡夹50与第二卡夹60之间的状态下,借助于外螺纹30固定于板20上。由此,将在正式固定用凹部83b嵌入配合部103的位置作为第二卡夹60的正式固定位置。
(3)隔壁83c
如图8、图25以及图28所示,隔壁83c位于临时固定用凹部83a与正式固定用凹部83b之间。
导向槽84
如图7、图24以及图27所示,导向槽84用于使第二卡夹的导向销104嵌入而滑动,导向槽84形成于筒部80的外周。导向槽84在筒部80的直径方向上与被配合部83背对而设置。
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在导向槽84具有以下各部分。
此外,导向槽84的各部分不限定于以下的(1)~(3)。
(1)导入部84a
如图7所示,导入部84a向筒部80的下端部的端面开放,形成为槽宽度朝向下端部的端面逐渐增加的倒V字形。
(2)直线部84b
如图7所示,直线部84b与导入部84a的上端部连接,并向筒部80的高度方向、即上方延伸。直线部84b的槽宽度为一定,并设定成与第二卡夹60的导向销104的外径大致相等。
若使导向销104位于导入部84a,并使第二卡夹60相对于第一卡夹50滑动,则导向销104从导入部84a向直线部84b相对前进。
在此位置,第二卡夹60位于临时固定位置,如图24所示,卡爪81与第二卡夹60的外筒100的内周的后述的退避槽101面对而存在。
(3)卡定部84c
如图7所示,卡定部84c从直线部84b的上端部以L字形弯曲,并向筒部80的周向延伸,其前端部成为终点。卡定部84c的槽宽度为一定,并设定成与第二卡夹60的导向销104的外径大致相等。
若使第二卡夹60相对于第一卡夹50旋转,则导向销104从直线部84b向卡定部84c相对前进,如图27所示,与卡定部84c的终点的端部碰撞,从而限制第二卡夹60的旋转角度。
在此位置,第二卡夹60位于正式固定位置,如图27所示,卡爪81与第二卡夹60的外筒100的内周的后述的限制面102面对而存在,在该位置限制卡爪81向外方向弯曲。
抵接部85
如图24及图25所示,抵接部85从筒部80的外周突出,并设定成能够与第二卡夹60的外筒100的内周面抵接。抵接部85从筒部80的外周突出成剖面半圆形,沿筒部80的高度方向设置。从抵接部85的外周以放射形设置多个、例如四个。
此外,作为抵接部85的个数,虽然举例说明了四个,但是不限于此,还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或五个以上。另外,使抵接部85突出成剖面半圆形,但是抵接部85的剖面形状不限于半圆形。
退避槽101
如图24及图25所示,退避槽101形成于外筒100的内周,允许卡爪81向外方向弯曲。退避槽101从外筒100的内周向半径方向外侧以剖面沟形(槽形)凹下,在直径方向上相对地设置两处、共两个。
此外,作为退避槽101的个数,虽然举例说明了两个,但是不限于此,只要是卡爪81的个数以上即可。
限制面102
如图27及图28所示,限制面102形成于外筒100的内周,限制卡爪81向外方向弯曲。限制面102在外筒100的内周方向上与退避槽101邻接而存在,其内径与卡爪81的外侧的外径一致。限制面102位于两个退避槽101之间,在直径方向上相对地设置两处、共两个。
配合部103
如图25及图28所示,配合部103形成于外筒100的内周,与第一卡夹50的槽状的被配合部83配合,形成为爪状。配合部103设置于在直径方向上相对的两个限制面102的一侧,位于该限制面102的周向的中途。
如图17、图18、图25及图28所示,配合部103具有以下各部分。
(1)切口103a
如图17、图18、图25及图28所示,切口103a形成于配合部103的两侧,从外筒100的下端向高度方向延伸,对配合部103赋予弹性。
(2)锥面103a
如图17、图18、图25及图28所示,锥面103a位于配合部103的前端部,与被配合部83的隔壁83c的前端部抵接。锥面103a用于在配合部103从临时固定用凹部83a向正式固定用凹部83b移动时,与隔壁83c的前端部抵接,使配合部103弯曲,以便容易越过隔壁83c。
(3)卡定面103a
如图17、图18、图25及图28所示,卡定面103a位于在周向上与锥面103a相反的一侧的配合部103的前端部,在配合部103位于正式固定用凹部83b的状态下,如图28所示,与隔壁83c的前端部抵接。卡定面103a以隔壁83c的角部能嵌入的方式弯曲而凹陷。由此,想要维持隔壁83c嵌入到卡定面103a的状态,从而阻止配合部103要从正式固定用凹部83b返回到临时固定用凹部83a。
导向销104
如图15、图24及图27所示,导向销104形成于外筒100的内周,嵌入到位于第一卡夹50的筒部80的外周的导向槽84,沿该导向槽84滑动。导向销104突出成圆柱形,在直径方向上与配合部103相对而存在。导向销104设置于与具有配合部103的一侧的限制面102相对的另一侧的限制面102上,位于该限制面102的周向的中途。
此外,虽然将导向销104形成为圆柱形,但不限于此。
操作用凸部105
如图24及图25所示,操作用凸部105从外筒100的外周以凸状突出,作为旋转第二卡夹60时的手指(未图示)的接触突起而起作用。操作用凸部105以对两个退避槽101切边的方式形成,设置两个。
此外,操作用凸部105虽然以对两个退避槽101切边的方式形成,但不限于此,还可以使其位于限制面102的外周侧,而且个数也不限于两个。
卡夹10的安装方法
对具有上述结构的卡夹10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32所示,使第一卡夹50的筒部80通过物品40的贯通孔41,并在从贯通孔41突出的筒部80安装第二卡夹60。
当安装第二卡夹60时,使其导向销104与筒部80的导向槽84的导入部对齐,在筒部80的外周从突出部110嵌入外筒100。
在筒部80的外周嵌入外筒100之后,突出部110向与物品40、即凸缘70接近的方向滑动。
若使外筒100滑动,则深深地嵌入到筒部80的外周,此时,导向销104从导入部84a向直线部84b相对前进,与直线部84b的终点的上端部碰撞。
此时,如图25所示,第二卡夹60的爪状的配合部103咔嚓地嵌入到第一卡夹50的筒部80的外周的被配合部83之中的临时固定用凹部83a,能够阻止外筒100从筒部80脱落。
另外,如图32所示,物品40被夹持于第一卡夹50的凸缘70与第二卡夹60的突出部110之间,相对于物品40临时固定卡夹10。
之后,如图32所示,在立设于板20上的外螺纹30,插入临时固定于物品40上的状态的卡夹10。
即,如图32所示,从第一卡夹50的凸缘70侧向其插通孔90插入外螺纹30。
若插入外螺纹30,则如图33所示,从第一卡夹50的筒部80的内周相对而突出的两个卡爪81与外螺纹30的外周抵接。若外螺纹30在插通孔90中行进,则在其螺纹部31的螺纹牙的部分,在将两个卡爪81向彼此隔离的方向推开的同时,在两个卡爪81的间隔内行进。
此时,卡爪81向第二卡夹60的外筒100的退避槽101弯曲。
然后,如图32所示,若使外螺纹30深深插入到插通孔90中,则通过第一卡夹50的凸缘70与板20抵接,不能再进一步插入。此时,卡爪81利用树脂的弹性复原力而复原,嵌入到螺纹部31的沟的部分。
在该状态下,若有想要从外螺纹30拔出卡夹10的力起作用,则卡爪81被螺纹部31的螺纹牙的部分推压,向第二卡夹60的外筒100的退避槽101弯曲,有时卡夹10从外螺纹30脱落。
由此,只是使卡夹10插入到外螺纹30的状态下,卡夹10只不过是相对于外螺纹30临时固定的状态。
在将外螺纹30充分插入到插通孔90中的状态下,在第二卡夹60的外筒100的两个操作用凸部105勾住手指(未图示),如34所示,相对于第一卡夹50旋转。
若旋转第二卡夹60,则导向销104从直线部84b向卡定部84c相对前进,如图27所示,与卡定部84c的终点的端部碰撞,从而限制第二卡夹60的旋转角度。
在此位置,第二卡夹60位于正式固定位置,如图37所示,卡爪81与第二卡夹60的外筒100的内周的后述的限制面102面对而存在,在该位置限制卡爪81向外方向弯曲。
由此,即使有想要从外螺纹30拔出卡夹10的力起作用,也能够阻止卡爪81与限制面102接触而弯曲,维持卡爪嵌入到螺纹部31的沟的部分的状态。
由此,能够阻止第一卡夹50的筒部80从外螺纹30脱落,能够防止物品40从板20脱离。
另外,当旋转第二卡夹60时,嵌入到槽状的临时固定用凹部83a中的第二卡夹60的爪状的配合部103与隔壁83c抵接。此时,配合部103的锥面103a被隔壁83c推压,爪状的配合部103向半径方向外侧弯曲,越过隔壁83c,如图28所示,咔嚓地嵌入到槽状的正式固定用凹部83b。若配合部103嵌入到正式固定用凹部83b,则想要维持隔壁83c嵌入到卡定面103a上的状态,从而阻止配合部103要从正式固定用凹部83b返回到临时固定用凹部83a。
Claims (6)
1.一种卡夹,用于将物品安装在设有外螺纹的板上,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夹包括第一卡夹和第二卡夹,
上述第一卡夹具有接纳上述外螺纹的筒部、卡定于上述外螺纹的卡爪、以及与上述第二卡夹配合的被配合部,
上述第二卡夹具有与上述第一卡夹的上述被配合部配合的配合部,
在上述第一卡夹与上述第二卡夹之间安装上述物品之后,在上述外螺纹安装上述物品,并使上述第二卡夹相对于上述第一卡夹滑动,从而限制上述卡爪向外方向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卡夹具有向该第二卡夹的内部延伸的导向销,
上述第一卡夹具有导向槽,上述导向销在该导向槽滑动,
上述导向销穿过上述导向槽,从而配合上述第一卡夹和上述第二卡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卡夹在上述筒部的内侧在与上述卡爪垂直的方向上具有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爪设置于相对的两处,
上述第二卡夹设有退避槽,设置于上述两处的两个上述卡爪分别位于上述退避槽,上述退避槽允许该卡爪向外方向弯曲,上述退避槽设置于相对的两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卡夹是在相对的两处具有操作用凸部的筒状,
在上述两处使用操作用凸部能够以手动相对于第一卡夹旋转上述第二卡夹。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卡夹是在相对的两处具有操作用凸部的筒状,
在上述两处使用操作用凸部能够以手动相对于第一卡夹旋转上述第二卡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17180 | 2011-01-28 | ||
JP2011017180A JP2012159097A (ja) | 2011-01-28 | 2011-01-28 | クリッ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19850A true CN102619850A (zh) | 2012-08-01 |
Family
ID=46559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200009A Pending CN102619850A (zh) | 2011-01-28 | 2012-01-21 | 卡夹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2159097A (zh) |
CN (1) | CN102619850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04591A (zh) * | 2015-03-27 | 2016-10-12 | 株式会社利富高 | 覆盖物锚固夹具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77647B2 (ja) * | 2012-11-05 | 2016-08-24 | 株式会社ニフコ | クリップ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88191A (en) * | 1991-08-26 | 1994-02-22 | Ewald Witte Gmbh & Co. Kg | Device for the clamping attachment of spaced structural parts |
US5895188A (en) * | 1997-09-03 | 1999-04-20 | Cheng; Tsan-Hsiung | Form panel quick fastener |
CN1512081A (zh) * | 2002-12-17 | 2004-07-14 | ��Ŧ�� | 用于片状部件的紧固件 |
CN101844342A (zh) * | 2009-03-24 | 2010-09-29 | 山西惠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具有光滑接合平面两半拼合螺母的钻夹头及该拼合螺母的制造方法 |
-
2011
- 2011-01-28 JP JP2011017180A patent/JP2012159097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
- 2012-01-21 CN CN2012100200009A patent/CN10261985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88191A (en) * | 1991-08-26 | 1994-02-22 | Ewald Witte Gmbh & Co. Kg | Device for the clamping attachment of spaced structural parts |
US5895188A (en) * | 1997-09-03 | 1999-04-20 | Cheng; Tsan-Hsiung | Form panel quick fastener |
CN1512081A (zh) * | 2002-12-17 | 2004-07-14 | ��Ŧ�� | 用于片状部件的紧固件 |
CN101844342A (zh) * | 2009-03-24 | 2010-09-29 | 山西惠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具有光滑接合平面两半拼合螺母的钻夹头及该拼合螺母的制造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04591A (zh) * | 2015-03-27 | 2016-10-12 | 株式会社利富高 | 覆盖物锚固夹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2159097A (ja) | 2012-08-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66185B (zh) | 卡子 | |
CN104364112B (zh) | 抗拉的控制装置 | |
US20110286813A1 (en) | Fastening means for pre-assembly of a pin-shaped joining means in a through-hole of a structural element | |
EP2617613A2 (en) | Wiper connector and bolt-stabilizing sleeve adaptor | |
JP2008541408A5 (zh) | ||
US8801343B2 (en) | Rotating cutting tool and guide insert therefor | |
CN102457031A (zh) | 护线套 | |
CN102619850A (zh) | 卡夹 | |
CN103328141A (zh) | 切削刀具 | |
CN111033062B (zh) | 卡夹 | |
CN106068171B (zh) | 焊接头紧固系统 | |
CN104554078B (zh) | 线束用固定件及安装有线束用固定件的线束的制造方法 | |
US8713763B2 (en) | Hose clamp | |
CN103061294A (zh) | 扫地机边刷把连接结构 | |
CN105156815A (zh) | 一种排水管接头组件 | |
CN102652228A (zh) | 卡夹 | |
CN106321980B (zh) | 管路固定装置 | |
US20150355668A1 (en) | Control device having pull-out resistance | |
CN210423338U (zh) | 圆销安装引导结构 | |
EP3649702B1 (en) | Covering element for an alternator pole | |
CN204268795U (zh) | 冰箱 | |
ES2418779A2 (es) | Conector de un termopar adaptado a una válvula electromagnética de gas y termopar que comprende el conector | |
JP2017131113A (ja) | パイプ支柱用先端具 | |
CN215212800U (zh) | 卡簧、传动杆与门锁 | |
JP2015090008A (ja) | 瓦保持方法及び瓦保持クリッ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