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12974B - 一种复合式循环农业的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式循环农业的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12974B
CN102612974B CN2012101090059A CN201210109005A CN102612974B CN 102612974 B CN102612974 B CN 102612974B CN 2012101090059 A CN2012101090059 A CN 2012101090059A CN 201210109005 A CN201210109005 A CN 201210109005A CN 102612974 B CN102612974 B CN 1026129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insect
plantation
spacing
high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0900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12974A (zh
Inventor
陈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shan City poly biolog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SHAN DUOWE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SHAN DUOWE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SHAN DUOWE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0900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129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12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2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12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29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循环农业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经济作物种植地的周边种植四季常青的第一高杆乔木和/或小灌木,所述的第一高杆乔木和/或小灌木构成经济作物的风沙防护带;在风沙防护带的外围种植第二高杆乔木,所述的第二高杆乔木构成经济作物的绿篱带;在风沙防护带和绿篱带的中间种植能够防虫害的第一防虫害植物,所述的第一防虫害植构成经济作物的第一病虫防护带。本发明通过经济作物地的周边附近种植多种乔灌草植物分别构成经济作物的风沙防护带、第一病虫防护带和绿篱带,为经济作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保证经济作物不受风沙和病虫的侵害,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式循环农业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循环农业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木本和草本植物简称为林草。林草是人类和动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环境基础,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林草面积最大、种植林草的农民群体最多的国家之一,需要林草的优化。通过乔灌草的优化组合,改善北方生态环境,建立功能强大的高效林区,又通过林区实现水区、牧区、粮区大农业良性循环体系。优化林草实现农业绿色转型,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其意义非常重大。
传统的农业模式在应对环境气候的变化和病虫害的侵害显得越来越落后了,如单一的茶树、油茶、果树、小麦、稻田、松树、杨树以及灌木杂草的种植和有些地区推广的简单立体农业等,它们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身的病虫害等问题,而人类无法做到每时每刻都能对作物的生长进行呵护,也无法应对风霜雨雪、暴晒等多种气候环境的变化。
并且随着农药、化肥和激素的使用也爆发出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土壤板结、粘性化,遇雨成灾、遇晒则旱,良田沃土在退化,一些未经很好转化的废弃物与污染物进入农业水陆两系循环系统,导致整个农业的生物链出现了一种不良性循环,既种不出也养不出有机产品,出现的食品质量问题也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而且在这种落后的农业模式下农民的收入低,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这样的落后模式导致农业的边缘化、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发展。因此提供一种新的农业种植模式,提高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共生互助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已成为农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式循环农业的种植方法,通过乔灌草的组合,提高作物自身的自救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式循环农业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经济作物种植地的周边种植四季常青的第一高杆乔木和/或小灌木,所述的第一高杆乔木和/或小灌木构成经济作物的风沙防护带;
S2:在风沙防护带的外围种植第二高杆乔木,所述的第二高杆乔木构成经济作物的绿篱带;
S3:在风沙防护带和绿篱带的中间种植能够防虫害的第一防虫害植物,所述的第一防虫害植构成经济作物的第一病虫防护带。
本发明通过经济作物地的周边附近种植多种乔灌草植物分别构成经济作物的风沙防护带、第一病虫防护带和绿篱带,为经济作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保证经济作物不受风沙和病虫的侵害,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同时,通过乔灌草立体栽培、优化组合,也形成了赖以生存的多种生物的组合和生物所需要的环境组合,通过生物间的共生互助,形成功能更加强大的生物组合体,这种多物种、多样性、多层次、多项效益、多种途径的循环、相融和复合,从而使得农业呈复合式、生态化、循环式、洁净技术、可持续发展。
本发明中所述的经济作物种植地是指在两风沙防护带之间的土地,在实际操作时可以选取在一个农业种植基地里设置多排和/或多列的风沙防护带,在风沙防护带的之间开设经济作物种植地,这样经济作物种植地就呈矩阵状排列,再在整个农业种植地的外围设置防虫害带和绿篱带。
进一步的方案为:
所述的经济作物种植地内间隔种第二防虫害植物,所述第二防虫害植物构成经济作物的第二病虫防护带且第二病虫防护带沿种植地间隔布设。
S1中所述的种植地总体呈块状或条带状,所述的第一高杆乔木和/或小灌木沿经济作物种植地相对应的两周边种植,所述的第一高杆乔木和/或小灌木构成的风沙防护带与经济作物种植地内种植的第二防虫害植物构成的第二病虫防护带成平行状排列布置。
所述的第二高杆乔木间种植第三防虫害植物,所述的第三防虫害植物包括蓖麻。
S1中所述的第一高杆乔木和/或小灌木为粗榧、枇杷叶夹谜、沙地柏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成。
S2中所述的第一防虫害植物包括苦参。
S2中所述的第二高杆乔木为银杏、东北红豆杉中的一种或两种构成。
所述第二防虫害植物为香椿和木槿种植组合、金砣柿和果桑种植组合、管兆国木瓜和木槿种植组合、西洋红梨和木槿种植组合中的一种或两种构成,所述的各第二防虫害植物间隔种植。
S1和S2中所述的经济作物种植地里种植的经济作物包括救心草、明日叶、蔬菜、大蒜。
S1中所述的第一高杆乔木和/或小灌木按株距0.5~1m、行距8~15m进行种植,所述的第一高杆乔木和/或小灌木外侧2~2.5m处种植第二高杆乔木,所述第二高杆乔木的种植株距为4~4.5m,所述第一防虫害植物距风沙防护带内侧2~3m处开始进行种植,所述的第一防虫害植物按株距1~2m、行距3~6m进行种植。
本发明中只列举了几种乔灌草植物组合作为具体说明,各林草间形成互助共生的作用,当然也可选取其他能够共生互助的林草品种进行实施,另外种植地里种植的经济作物也可以是粮食或水果等其他经济作物。所述的第一高杆乔木和/或小灌木沿经济作物种植地相对应的两周边种植,这里所说的两周边最好是与当地的季节性风向相垂直布置的两周边,已取得最佳的防风沙功能。所述的第一、二、三防虫害植物和第一、二高杆乔木可以种植的是相同的植物也可是不同的植物。
本发明优选在北方平原地进行实施,其所起的作用效果最好,通过立体种植3~5年生的大苗枇杷叶荚谜、粗榧、砂地柏,这些四季常绿植物在种植地的周边构成风沙防护带,具体实施时可选取每道风沙防护带间距为8~15m布置。每一风沙防护带由枇杷叶荚谜构成,其按照株距为3米左右进行种植,再在两相邻的枇杷叶荚谜株距之间种植粗榧2株,粗榧之间以及与枇杷叶荚谜的株距保持在0.8~1m之间,再在枇杷叶荚谜、粗榧的迎风面种植一排或几排沙地柏,株距0.5m~0.8m。粗榧、枇杷叶荚谜、沙地白都是四季常绿树种,粗榧、枇杷叶荚谜还是药材林,这三种植物根据北方气候和环境特点进行乔灌草合理配置组合,形成一道道绿色屏障,通过生态化方式防风固沙、挡风御寒、涵养水源的作用。
在距离绿色屏障2~2.5m处的外侧四周种植东北红豆杉和/或银杏,株距4~4.5m,在相邻的东北红豆杉和/或银杏中间种植2株蓖麻,蓖麻株距1~1.3m。在绿篱带和风沙防护带之间的空地种植苦参。这样的排布的东北红豆杉和蓖麻就形成了种植地最外围的绿篱带,也可对风沙进行一定抵挡,起到防风固沙功能。同时红豆杉中含有价值较高的紫杉醇,可以加工提取;银杏叶、果也是很好的药材,提高整个农业种植的收入。同时林下种植的蓖麻产出的蓖麻籽是很好的生物能源,蓖麻叶、蓖麻渣以及苦参构成的病虫防护带,都是防治地老虎的生物土农药,其效果好,分解快,通过多种中医防治,避免因使用农药,使得害虫产生抗体,避免污染环境,减小农作物种植的成本和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在距离风沙防护带0.8~1m的内侧种植2~3年生的高杆香椿大苗,其株距4m,行距3m,在距离高杆香椿大苗1m,种植木槿3株,木槿株距1m,行距3m,高杆香椿大苗和白花木槿构成第二病虫防护带。北方常见的病虫害是地老虎,它的天敌是蜂类、蚁类,木槿花期百余天,可长期吸引蜂类、蚁类等植物虫害天敌,同时木槿花和香椿的苗又是很好的鲜花蔬菜,农民可以长周期的进行采摘,提高农民收入;另外木槿全身是宝,具有入百药治百病的特殊功效;在北方,木槿还能吸附有害气体和很强的滞尘功能。另外金砣柿和果桑组合、管兆国木瓜和木槿、西洋红梨和木槿组合也能起到相类似或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中种植在种植地上的农作物为救心草、明日叶、蔬菜、大蒜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成。这些农作物都是营养丰富的有机蔬菜,如在风沙防护带和第二病虫防护带之间的空地上种植救心草,株距为0.2m,行距为0.3m,救心草含有较高的黄酮类、没食子酸类等有益“三高”人群的物质,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另外他能够像绿色草坪一样覆盖在土地上,具有固土的功能;而且抑制其它杂草生长的能力强,本身不易生虫;救心草每年可以多次采摘,能够大幅增加农民收入。
本发明构建复合式循环农业模式,通过四季常绿的乔灌草等植物组合,建立起绿色的风沙防护带,用来挡风御寒、减少水分蒸发和巩固土壤,实现碳氧转化,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特别是冬季还是保持常绿。这些植物立体多层次保护生态,为生物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产的品质;另外生物组合体的这些植物的多种根茎叶花果实产生多项复合式收入,形成多项特色产业与传统农业产品互补发展,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同时这些植物以及赖以生存的多种生物形成绿色循环,通过生物组合体引虫吃虫、植物驱虫、杀虫、配置中草药治虫,而且生物组合体的草本植物还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抑制杂草生长,解决农药农残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将农业种植基地划分成宽度为8~15m经济作物种植地,然后再在经济作物种植地与当地风向相垂直的两周边上种植3~5年生的大苗枇杷叶荚谜、粗榧、沙地柏,大苗枇杷叶荚谜、粗榧、沙地柏构成风沙防护带,种植枇杷叶荚谜的株距为3米,在枇杷叶荚谜株距之间相隔1m种植粗榧2株,粗榧株距1m,在枇杷叶荚谜、粗榧的迎风面种植沙地柏,株距0.5m~0.8m。
距风沙防护带2~2.5m内侧处开始种植2~3年生的种植有高杆香椿和木槿,高杆香椿和木槿成排状布置,高杆香椿按株距4m,行距3m的规格种植,在距高杆香椿大苗1m处种植白花木槿2株,木槿株距1m,行距3m;风沙防护带和第二病虫防护带之间形成的空地上种植救心草,株距0.2m行距0.3m。
在整个经济作物种植地的外围种植外围种植东北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与经济作物种植地的周边间距为2~2.5m,东北红豆杉的株距为4m,在相邻红豆杉株中间种一株植蓖麻、形成绿篱带。绿篱带和风沙防护带之间的空地种植苦参。
实施例2
将农业种植基地划分成宽度为12m经济作物种植地,然后再在经济作物种植地与当地风向相垂直的两周边上种植3~5年生的大苗枇杷叶荚谜、粗榧、沙地柏,大苗枇杷叶荚谜、粗榧、沙地柏构成风沙防护带,种植枇杷叶荚谜的株距为3米,在枇杷叶荚谜株距之间相隔1m种植粗榧2株,粗榧株距1m,在枇杷叶荚谜、粗榧的迎风面种植沙地柏,株距0.5m~0.8m。
距风沙防护带2~2.5m的内侧处开始种植2~3年生的种植金砣柿和果桑,金砣柿和果桑成排状布置,金砣柿按株距6m,行距4m的规格种植,在金砣柿高杆大苗株距6m之间种植果桑2株,果桑株距2m,经济作物种植地上风沙防护带和第二病虫防护带之间形成的空地上种植明日叶,株距0.2m,行距0.3m。
在整个经济作物种植地的外围种植外围种植东北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与种植地的周边间距为2~2.5m,东北红豆杉的株距为4.5m,在相邻红豆杉株中间种一株植蓖麻、形成绿篱带。绿篱带和风沙防护带之间的空地上种植苦参。
实施例3
将农业种植基地划分成宽度为10m经济作物种植地,然后再在经济作物种植地的与当地风向相垂直的两周边上种植3~5年生的大苗枇杷叶荚谜、粗榧、沙地柏,大苗枇杷叶荚谜、粗榧、沙地柏构成风沙防护带,种植枇杷叶荚谜的株距为3米,在枇杷叶荚谜株距之间相隔1m种植粗榧2株,粗榧株距1m,在枇杷叶荚谜、粗榧的迎风面种植沙地柏,株距0.5m~0.8m。
距风沙防护带2~2.5m的内侧处开始种植2~3年生的种植管兆国木瓜和木槿,管兆国木瓜和木槿成排状布置,管兆国木瓜按株距4m,行距4m的规格种植,在管兆国木瓜高杆大苗株距4m之间种植果桑2株,果桑株距1m,经济作物种植地上风沙防护带和第二病虫防护带之间形成的空地上种植马铃薯。
在整个经济作物种植地的外围种植外围种植东北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与种植地的周边间距为2~2.5m,东北红豆杉的株距为4.5m,在相邻红豆杉株中间种一株植蓖麻、形成绿篱带。绿篱带和风沙防护带之间的空地上种植苦参。
实施例4
将农业种植基地划分成宽度为8m经济作物种植地,然后再在经济作物种植地与当地风向相垂直的两周边上种植3~5年生的大苗枇杷叶荚谜、粗榧、沙地柏,大苗枇杷叶荚谜、粗榧、沙地柏构成风沙防护带,种植枇杷叶荚谜的株距为3米,在枇杷叶荚谜株距之间相隔1m种植粗榧2株,粗榧株距1m,在枇杷叶荚谜、粗榧的迎风面种植沙地柏,株距0.5m~0.8m。
距风沙防护带2~2.5m的内侧处开始种植2~3年生的种植管兆国木瓜和木槿,管兆国木瓜和木槿成排状布置,管兆国木瓜按株距4m,行距4m的规格种植,在管兆国木瓜高杆大苗株距4m之间种植果桑2株,果桑株距1m,经济作物种植地上风沙防护带和第二病虫防护带之间形成的空地上种植大白菜或大蒜。
在整个经济作物种植地的外围种植外围种植东北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与种植地的周边间距为2~2.5m,东北红豆杉的株距为4m,在相邻红豆杉株中间种一株植蓖麻、形成绿篱带。绿篱带和风沙防护带之间的空地种植苦参。
实施例5
将农业种植基地划分成宽度为15m经济作物种植地,然后再在经济作物种植地的与风向相垂直的两周边上种植3~5年生的大苗枇杷叶荚谜、粗榧、沙地柏,大苗枇杷叶荚谜、粗榧、沙地柏构成风沙防护带,种植枇杷叶荚谜的株距为3米,在枇杷叶荚谜株距之间相隔1m种植粗榧2株,粗榧株距1m,在枇杷叶荚谜、粗榧的迎风面种植沙地柏,株距0.5m~0.8m。
距风沙防护带2~2.5m的内侧处开始种植2~3年生的种植西洋红梨和木槿,西洋红梨和木槿成排状布置,西洋红梨按株距4m,行距5m的规格种植,在距离西洋红梨大苗1m处种植木槿2株,木槿株距1m,行距6m,在经济作物种植地上风沙防护带和第二病虫防护带之间形成的空地上种植藿香蓟,第二年开始种植金花葵,株距0.2m行距0.3m。
在整个经济作物种植地的外围种植外围种植东北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与种植地的周边间距为2~2.5m,东北红豆杉的株距为4m,在相邻红豆杉株中间种一株植蓖麻、形成绿篱带。绿篱带和风沙防护带之间的空地种植苦参。
以上农业种植地的每亩经济效益相对于传统模式提高2~3倍,深加工的附加值更高。所加生产的蔬菜的营养价值也比传统模式要高,如:所加工的明日叶茶含钾8124mg/kg、钙1231mg/kg、钠297mg/kg、铁748mg/kg、维生素E3、6/kg、B一胡萝卜素20.2mg/100g;所加工的救心草茶总黄酮9800mg/kg、总没食子酸13200mg/kg、维生素C248.5mg/kg、蛋白质22.9%均高于同类食品的含量,且所生产的食品不含农药成分。

Claims (5)

1.一种复合式循环农业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经济作物种植地的周边种植四季常青的第一高杆乔木和/或小灌木,所述的第一高杆乔木和/或小灌木构成经济作物的风沙防护带;
S2:在风沙防护带的外围种植第二高杆乔木,所述的第二高杆乔木构成经济作物的绿篱带;
S3:在风沙防护带和绿篱带的中间种植能够防虫害的第一防虫害植物,所述的第一防虫害植构成经济作物的第一病虫防护带;
所述的经济作物种植地内间隔种第二防虫害植物,所述第二防虫害植物构成经济作物的第二病虫防护带且第二病虫防护带沿种植地间隔布设;
S1中所述的第一高杆乔木和/或小灌木为粗榧、枇杷叶夹谜、沙地柏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成;S2中所述的第一防虫害植物包括苦参;S2中所述的第二高杆乔木为银杏、东北红豆杉中的一种或两种构成;所述第二防虫害植物为香椿和木槿种植组合、金砣柿和果桑种植组合、管兆国木瓜和木槿种植组合、西洋红梨和木槿种植组合中的一种或两种构成,所述的各第二防虫害植物间隔种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循环农业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的种植地总体呈块状或条带状,所述的第一高杆乔木和/或小灌木沿经济作物种植地相对应的两周边种植,所述的第一高杆乔木和/或小灌木构成的风沙防护带与经济作物种植地内种植的第二防虫害植物构成的第二病虫防护带成平行状排列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循环农业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高杆乔木间种植第三防虫害植物,所述的第三防虫害植物包括蓖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循环农业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1和S2中所述的经济作物种植地里种植的经济作物包括救心草、明日叶、蔬菜、大蒜。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循环农业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的第一高杆乔木和/或小灌木按株距0.5~1m、行距8~15m进行种植,所述的第一高杆乔木和/或小灌木外侧2~2.5m处种植第二高杆乔木,所述第二高杆乔木的种植株距为4~4.5m,所述第一防虫害植物距风沙防护带内侧2~3m处开始进行种植,所述的第一防虫害植物按株距1~2m、行距3~6m进行种植。
CN2012101090059A 2012-04-13 2012-04-13 一种复合式循环农业的种植方法 Active CN1026129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90059A CN102612974B (zh) 2012-04-13 2012-04-13 一种复合式循环农业的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90059A CN102612974B (zh) 2012-04-13 2012-04-13 一种复合式循环农业的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2974A CN102612974A (zh) 2012-08-01
CN102612974B true CN102612974B (zh) 2013-12-11

Family

ID=46553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090059A Active CN102612974B (zh) 2012-04-13 2012-04-13 一种复合式循环农业的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129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7246A (zh) * 2012-11-19 2013-02-06 扬州大学 一种用蓖麻阻止烟粉虱侵入保护地蔬菜的方法
CN103053242B (zh) * 2013-01-10 2015-07-22 石河子炮台农场 用立体循环种植治理沙漠的方法
CN103168770B (zh) * 2013-04-08 2015-01-14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生态景观型防虫方法及系统
CN103503729B (zh) * 2013-08-08 2015-12-23 刘万顺 一种桑园套种大蒜防治桑树紫纹羽病方法
CN104126480A (zh) * 2014-07-08 2014-11-05 安徽美心生态园林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的园林防护系统
CN104164863A (zh) * 2014-08-21 2014-11-26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干旱区沙漠固沙方法
CN105052440B (zh) * 2015-07-14 2017-11-14 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沙漠防风林系统
CN105875340A (zh) * 2016-06-03 2016-08-24 合肥原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枇杷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12005801A (zh) * 2020-07-24 2020-12-01 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风沙区农林间种栽培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3804A (zh) * 2007-01-29 2008-08-06 四川圣硒贡茗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茶叶有机化栽培方法
CN102119646A (zh) * 2010-11-15 2011-07-1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干旱风沙区生态屏障的建设方法
CN102301935A (zh) * 2011-07-01 2012-01-04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一种干旱区沙拐枣成熟林的改造利用方法
CN102318536A (zh) * 2011-07-18 2012-01-18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一种干旱区绿洲防护林的更新改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3804A (zh) * 2007-01-29 2008-08-06 四川圣硒贡茗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茶叶有机化栽培方法
CN102119646A (zh) * 2010-11-15 2011-07-1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干旱风沙区生态屏障的建设方法
CN102301935A (zh) * 2011-07-01 2012-01-04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一种干旱区沙拐枣成熟林的改造利用方法
CN102318536A (zh) * 2011-07-18 2012-01-18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一种干旱区绿洲防护林的更新改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少华.园艺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1,199-204.
唐德瑞,陈辉.科学与技术.《陕西省长江防护林建设技术与成就》.2000,33-57,115-209,242-262,275-316. *
园艺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吴少华;《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10630;199-204 *
巧用植物作农药;蒋红星;《农家之友》;19940415;19 *
植物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简介;王俊;《福建农业科技》;20070815;89-91 *
王俊.植物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简介.《福建农业科技》.2007,89-91.
蒋红星.巧用植物作农药.《农家之友》.1994,19.
黄文丁.复合农业的种群复合基本原理,农田复合种植业,复合林业,复合园艺,复合农业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中国复合农业》.1993,19-47,174-218,287-32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2974A (zh) 2012-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2974B (zh) 一种复合式循环农业的种植方法
CN101461307B (zh) 茶树的种植方法
CN102986451B (zh) 一种露天生料仿野生竹荪栽培技术
CN102860209B (zh) 一种石蒜与柑橘的高效套栽方法
CN104904540B (zh) 一种石斛伴生茶
CN105104149B (zh) 一种铁皮石斛活立木树干贴树集约化栽培方法
KR20140023306A (ko) 식물의 육성 방법 및 그것에 사용하는 조성물
CN103314785A (zh) 一种苎麻秸秆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
CN105941070A (zh) 一种石榴果树的栽培方法
KR101075877B1 (ko) 자연농법
CN103703951A (zh) 玉桂的有机种植方法
CN104956882B (zh) 三棱柱红霸王花及果实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2792831B (zh) 红豆杉高效快繁技术
CN103190265A (zh) 一种七叶树的种植方法
Singh et al. Production practices and post-harvest management in Jatropha
CN104770266A (zh) 一种苹果有机种植工艺
Saint-Pierre Evolution of agroforestry in the Xishuangbanna region of tropical China
Rajchal Seabuckthorn (Hippophae salicifolia) management guide
Al Said et al. Traditional cultivation of pomegranate in Oman
CN109851430A (zh) 备长碳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Nafiz et al. Gelam conservation, prospect and silviculture management
Bridgemohan Production and partitioning of dry matter in leren [Calathea allouia (Aubl.) Lindl]
CN108184563A (zh) 火龙果立体式种植方法
CN101773063A (zh) 太空人造良田及其生产功能性有机食品方法
Khandelwal et al. Establishment and performance of cactus (Opuntia ficus-indica) accessions at initial stages under shed net in semi-arid region of Rajastha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UANGSHAN DUOWEI BIO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EN GUANGHUI

Effective date: 201310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023

Address after: 245453, Anhui County, Huangshan City province Xiuning Wei Xiang Xia Village

Applicant after: Huangshan Duowei Bio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45453, Anhui County, Huangshan City province Xiuning Wei Xiang Xia Village

Applicant before: Chen Guanghui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Yao and Shun Road West two road on the north side of 245000 Anhui province Huangshan City Xiuning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after: Huangshan City poly biological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245453, Anhui County, Huangshan City province Xiuning Wei Xiang Xia Village

Patentee before: Huangshan Duowei Bio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I01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gazette
CI01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gazette

Correction item: Patentee|Address

Correct: Huangshan multiple-biological (group) company limited|Yao and Shun Road West two road on the north side of 245000 Anhui province Huangshan City Xiuning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False: Huangshan City poly biological (Group) Co., Ltd.|Yao and Shun Road West two road on the north side of 245000 Anhui province Huangshan City Xiuning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umber: 30-01

Volume: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