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下游风电场发电效率的风电场群布局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风电场群布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从风电场入口到出口将同一型号的风机排列成矩形,共有mn台风机,其中m代表风机的行数,n代表每行的风机台数;
⑵确定mn台风机的行距和列距分别为aD、bD;其中D为风机直径;a、b为常数,为行距和列距分别与风机直径的比值;
⑶确定建模条件:
①假设在大气层中存在一高度H,在H之上水平风速不受风电场的影响,H高度的水平风速记为U H ,H以下的水平风速在垂直方向满足指数风廓线;
②假设所述风电场的上游和所述风电场中,H高度向下传输的动量与地面摩擦消耗的动量以及分子粘性耗散的动量相平衡;
③假设主风向垂直穿过所述风电场,从所述风电场入口到出口,所述风机轮毂高度h处的水平风速由流入风速U i 线性减小为流出风速U o ,其平均风速为U i 和U o 的线性中值;所有风机的有效功率都相等;
④假设风电场下游动量补充区自H高度向下的动量通量密度与地面消耗的动量通量密度均为常量;
⑷建模:
①在所述风电场中根据动量守恒建立风电场的动量吸收模型:I i -P 1 t 1 = I o ;其中,I i 为入口处单位空气柱所含有的动量,P 1 为风电场中风机等效到单位面积上的风功率吸收率,t 1 为单位空气柱从风电场入口到出口所需时间,I o 为风电场出口处单位空气柱所具有的动量;
②在所述风电场的下游根据动量守恒建立动量补偿模型:I o +P 2 t 2 = I * ;其中,I o 为单位空气柱在风电场出口处的动量,t 2 是单位空气柱的动量由I o 恢复到I * 所用的时间,P 2 为下游动量补偿区单位空气柱动量的补偿速率,其数值与单位空气柱的动量通量密度净增量相等,I * 为风电场的尾流损失效应彻底消失后单位空气柱所具有的动量,其数值与所述I i 相等;
⑸模型求解:
联立所述风电场中的动量吸收模型和所述风电场下游的动量补偿模型,求解得到上游风电场的尾流长度L,该L为风电场群布局中上下游风电场之间的场间距,即风电场的尾流损失距离:
其中:
m代表风机的行数; D为风机直径;b为常数,为列距与风机直径的比值;
风电场下游平均水平风速
,
为风电场下游风速初始值,
为风电场下游风速增加值;
,
,
,
和
分别为[
]层和[
]层的摩擦速度,
为Von Karman 常数,
为由风电场中的风机所产生的零平面位移高度,
,
分别表示风电场上游和风电场中的地表粗糙度。
本发明中的风电场尾流距离是指:大型风电场群中,距离上游风电场出口一定距离处,上游风电场的尾流效应完全消失,这一距离定义为风电场尾流距离。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根据现有主流风电场风机布局的特征,建立风电场数学物理模型,利用大气动力学大气边界层理论对上游风电场的尾流效应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首次提出了风电场整体尾流距离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不同规模的上游风电场的尾流距离,可以确定上下游风电场之间的最优布局间距,依据此距离可以从理论上解决大型风电场群上下游相邻风电场的布局问题,为风电场的合理布局提供理论支撑。
2、本发明通过确定上下游风电场之间的最优布局间距有效提高了下游风电场的发电效率,同时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避免了由于布局不当所造成的发电能力不足土地闲置浪费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风电场通常建在风力资源丰富,地势开阔平坦的海边和陆上,风塔的高度从数十米到一百多米不等,所以可以认为整个风电场处在大气边界层的近地层中。由于大气在中性稳定的情况下,近地层中垂直通量随高度的增加基本不变,近似的看作是一个常值,所以近地层又叫做常通量层。在这层大气中,水平风速在垂直高度上满足指数风廓线。风电场平面图如图1所示,风机排列成矩形,从风电场入口到出口共有
行风机,每行有
个风机,共有
个风机,所有风机都为同一型号。
在风电场群的建设和规划中,根据上游风电场中风机安装的型号参数和风机排列方案,可以通过本发明计算出上游风电场的尾流距离,从而确定下游风电场距离上游风电场最优的场间距。
风电场群布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从风电场入口到出口将同一型号的风机排列成矩形,共有mn台风机,其中m代表风机的行数,n代表每行的风机台数;为减小上游风机的尾流损失效应对下游风机的影响,行和行之间的风机有规律的交错排列。
⑵确定mn台风机的行距和列距分别为aD、bD;其中D为风机直径;a、b为常数,为行距和列距分别与风机直径的比值。
⑶确定建模条件:
假设风电场中地面平坦均匀,不考虑地形变化。下标
、
和*分别表示风电场入口、出口及下游尾流损失消失处的变量。主风向上垂直剖面如图2所示,为简化模型,进行以下假设:
①假设在大气层中存在一高度H,在H之上水平风速不受风电场的影响,H高度的水平风速记为U H ,H以下的水平风速在垂直方向满足指数风廓线;
②假设风电场的上游和风电场中,H高度向下传输的动量与地面摩擦消耗的动量以及分子粘性耗散的动量相平衡;
③假设主风向垂直穿过风电场,从风电场入口到出口,风机轮毂高度h处的水平风速由流入风速U i 线性减小为流出风速U o ,其平均风速为U i 和U o 的线性中值;风机的有效功率都相等;
④假设风电场下游动量补充区自H高度向下的动量通量密度与地面消耗的动量通量密度均为常量;
⑷建模:
①在风电场中根据动量守恒建立风电场的动量吸收模型:I i -P 1 t 1 = I o ;其中,I i 为入口处单位空气柱所含有的动量,P 1 为风电场中风机等效到单位面积上的风功率吸收率,t 1 为单位空气柱从风电场入口到出口所需时间,I o 为风电场出口处单位空气柱所具有的动量。具体如下:
在风电场的入口处,设底面为单位面积,垂直高度为H的单位空气柱所具有的动量为I i ,当单位空气柱从上游进入风电场时,由于风机工作,单位空气柱中的一部分动量被风机吸收,这将导致在风电场的出口处单位空气柱所含有的动量从原来的I i 减少为I o ,减少的部分正好是空气柱流经风电场时被风机吸收的部分。设风电场的总占地面积为S,将mn个风机总的动量吸收率转化为单位面积的风电场所具有的动量吸收率P 1 ,单位空气柱流经风电场所用的时间为t 1 ,则可以建立以下的动量守恒方程,即风电场的动量吸收模型:
I i -P 1 t 1 = I o (1)
由上述假设可知,[0,H]高度的区间内,大气层是中性层结的,水平风速在垂直高度上满足指数风廓线,所以
为高度
处进入风电场的水平风速,
为风机轮毂高度,
通常由以下公式给出,
其中,
,
分别为高度
,
处的水平风速,在一般的计算中通常取
。
其中,
为整个风轮扫过的圆面中水平方向的平均风速,可以假设穿过该圆面的平均水平风速为该风轮轮毂高度处的水平风速
。气流在流经风电场时由于风机吸收了部分动量,所以从风电场入口到风电场出口水平风速是递减的。设从风电场入口到出口
高度处的水平风速是线性递减的,则整个风电场轮毂高度处的平均水平风速可由下式近似计算,
为风机的动量利用系数, 德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贝兹(Albet.Betz)在1927年首先证得一台理想风机的最高风能利用效率等于0.593, 称为贝兹极限。目前,大部分风机的风能利用系数大致在0.3~0.4的水平,用
表示风能利用系数,由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可以计算,
则风机动能的利用系数
的合理值应为0.448~0.543。
风电场在平行于主风向上的长度为
,所以单位空气柱流经风电场所用的平均时间为
由以上方程可以导出
,由假设(3)可知,风电场出口处的水平风速在垂直高度上同样满足指数风廓线公式,且单位空气柱所具有的动量为
,即
从方程(11)和(12)可以导出风电场出口处
高度处的水平风速
,
其中
②在风电场的下游根据动量守恒建立动量补偿模型:I o +P 2 t 2 = I * ;其中,I o 为单位空气柱在风电场出口处的动量,t 2 是单位空气柱的动量由I o 恢复到I * 所用的时间,P 2 为下游动量补偿区单位空气柱动量的补偿速率,其数值与单位空气柱的动量通量密度净增量相等,I * 为风电场的尾流损失效应彻底消失后单位空气柱所具有的动量,其数值与所述I i 相等。具体如下:
在风电场的出口处,高度
处的水平风速为
,但高度
处的水平风速仍为
,如图3所示。由于
处的水平风速度的减小,导致从地面到
高度的整层大气层并不满足中性条件下常通量层的性质,风速廓线(实线所示)也不满足之前的对数廓线(虚线所示)形式,不同高度上的涡动应力也发生了变化。[
]层中的铅直涡动应力较电场上游有所增大,而[
]层中的铅直涡动应力较电场上游是减小的,从而导致
高度向下传输的动量增加,而与此同时地面消耗的动量却在减少。所以,地面之上,
之下将有动量汇集,使
高度上的水平风速
随着距离风电场出口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直至
增加到
后,
高度下传的动量与地面消耗的动量又将平衡,这时
高度以下的大气层又满足常通量层的情形,垂直高度上的水平风廓线满足对数风廓线,如图2所示的风电场下游的风廓线(虚线)。此时,风电场的尾流损失效应已完全消失。对单位空气柱应用动量守恒定理,得到下面的动量守恒方程,
I o +P 2 t 2 = I * (13)
设整个
层以下的大气层的垂直通量密度的净增量为
,取
轴与涡动应力
相平行,则垂直向下的动量通量密度
等于湍流涡动应力
。动量通量密度为:
式中
为混合长长度,在中性层结下,可以认为
,
为Von Karman 常数,
为垂直高度。如图3所示,可进一步假设在[
]层和[
]层为不同的两个常通量层。[
]层内的垂直通量密度为
,[
]层内的垂直通量密度为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数值上
大于
,则整个
层以下的大气层的垂直通量密度的净增量为
:
分别用上下两个常通量层的摩擦速度计算[
]层和[
]层向下的动量通量密度:
其中,
和
分别为[
]层和[
]层的摩擦速度,
,
分别表示风电场上游和风电场中的地表粗糙度,设
,
为比例系数,由于在风电场中有风机的影响,所以风电场中的地表粗糙度
大于风电场上游的地表粗糙度
,故
。由对数风廓线方程可知:
如图3所示,
视为[
]层中的风廓线向下延伸与
轴的交点,可以假设为由风电场中的风机所产生的零平面位移高度,由方程(19),(20),(21)可以得到:
由于在数值上
与单位空气柱的动量密度净增量相等,所以
单位空气柱的动量由
恢复到
所用的时间为
,设从风电场出口到尾流损失效应完全消失的距离为
,即风电场的尾流损失距离,则有
在下游动量补偿的过程中,高度
上的水平风速由
增加到
,假设在整个动量恢复过程中,
高度的水平风速随着距离风电场出口处的距离的增加是线性增加的,其平均水平风速近似为:
(26)
由方程(1)和(14)可以得到以下的动量平衡方程:
⑸模型求解:
联立风电场中的动量吸收模型和风电场下游的动量补偿模型,求解得到上游风电场的尾流长度L,该L为风电场群布局中上下游风电场之间的场间距,即风电场的尾流损失距离:
将方程(5)、(10)、(24)、(25)、(29)代入方程(28),同时由方程(8)和(26)可知,
,所以有
综上可知,风电场的尾流损失距离
为风电场规模和特征参数的复合函数,
的大小由这些参数共同确定,下面将通过数值试验来反映
和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对影响尾流损失距离的变量根据实际风电场取不同的数值(见表1),来分析各个参数的变化对该距离的影响。总体来看,风电场的规模越大(即装机容量越大,
和
越大),尾流损失距离也越大。相同的风机,当轮毂高度
越高时,这一距离越小,地面粗糙度
增加时
减小,轮毂高度处的水平风速大小对
没有影响,
,
越大,
越大,但
越大,
越小。
表1不同风电场参数对应的尾流损失距离
本发明中近地层(常通量层)中向下的水平动量通量利用混合长理论进行层数化,也可用相似性理论对向下的动量通量进行参数化,从而用相似性理论计算的动量通量代替本发明中动量通量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