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08033A - 一种红外光谱仪反射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外光谱仪反射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08033A
CN102608033A CN2012101013601A CN201210101360A CN102608033A CN 102608033 A CN102608033 A CN 102608033A CN 2012101013601 A CN2012101013601 A CN 2012101013601A CN 201210101360 A CN201210101360 A CN 201210101360A CN 102608033 A CN102608033 A CN 1026080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ystal
catoptron
support bar
bar
erect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013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08033B (zh
Inventor
姜秀娥
安宅慧一
白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21010136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080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08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08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08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080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光谱仪的反射附件,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用于样品检测的晶体,还包括晶体安装架和可移动面板,所述晶体安装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可移动面板上。本发明提供的红外光谱仪反射附件将晶体设置于所述晶体安装架上,将所述晶体安装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可移动面板上,所述可移动面板能够自由地进入或撤出样品腔,随着可移动面板从样品腔中的撤出,所述晶体安装架也撤出了样品腔,将所述晶体安装架从样品腔中撤出有利于对所述晶体安装架中的晶体进行拆卸或安装,还有利于在所述晶体的表面进行金属的沉积或清除,有利于对样品的检测,从而提高了红外光谱仪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降低其使用和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红外光谱仪反射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谱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光谱仪反射附件。
背景技术
红外光谱分析可用于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也可以作为表征和鉴别化学物种的方法,还可以依照其特征吸收峰的强度来检测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具有高灵敏度、试样用量少、能分析各种状态试样等的特点。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其被称为第三代红外光谱仪,它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将两束光程差按一定速度变化的复色红外光相互干涉,形成干涉光,再与样品作用,实现对样品的检测。与经典的红外光谱相比,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具有信号多路传输、辐射通量大、波数精度高;分辨率高等优点,在材料分析中是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优异的性质,其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天文、气象、遥感、化学、医学、生物、食品、环保等许多领域,尤其多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结构的变换,从而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
传统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多采用透射的模式对样品进行测量。透射模式一般采用压片或涂抹的方式进行制样,对样品进行检测时,透射模式要求样品具有较好的红外通透性,这就限制了透射模式的红外光谱仪在对红外光不透明样品检测中的应用。为了实现对不透明物质进行红外光谱检测,现有技术中发展了反射吸收红外光谱(IRAS),这种模式的红外光谱仪能够检测到样品界面分子的结构变化,但是得到的光谱信息是多层分子的红外光谱数据,不利于对样品分子结构进行分析和判断,而且这种反射吸收红外光谱仪中的全反射附件价格昂贵,限制了反射吸收红外光谱的广泛应用。
为了实现对样品的单层分子结构进行检测,现有技术中发展了表面增强红外光谱(SEIRAS),其能够使被检测分子的红外吸收强度增强10~1000倍,甚至更高,从而能够实现对单层分子的检测。SEIRAS实现待测物质分子红外吸收的增强是通过在反射红外光谱仪晶体的表面镀上粗糙的金属,晶体表面的粗糙的金属能够在红外光的激发下产生表面局域电场,从而使吸附在粗糙金属表面的待测分子的红外吸收增加。在现有技术中,红外光谱仪的反射附件中的晶体固定在红外光谱仪中,不能对这种晶体进行方便地安装和拆卸,因此不利于金属在晶体表面的沉积或清除,限制了其在SEIRAS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光谱仪的反射附件,本发明提供的红外光谱仪的反射附件可方便地对其中的晶体进行安装和拆卸,增强了红外光谱仪的实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光谱仪的反射附件,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用于样品检测的晶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晶体安装架和可移动面板,所述晶体安装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面板上。
优选的,所述晶体安装架包括安放晶体的凹槽和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盖。
优选的,所述可移动面板为可移动面包板。
优选的,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可移动面板上的第一支撑杆;
所述晶体安装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支杆夹;
所述晶体安装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杆夹上。
优选的,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可移动面板上的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
所述第一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
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第二支杆夹和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的第三支杆夹;
所述第一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杆夹上;
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杆夹上。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杆夹上的第一夹持器和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杆夹上的第二夹持器;
所述第一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器上;
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器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与所述晶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优选的,所述晶体为正三棱柱形的硅晶体。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光谱仪的反射附件,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用于样品检测的晶体,还包括晶体安装架和可移动面板,所述晶体安装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面板上。本发明提供的红外光谱仪反射附件包括可移动面板和晶体安装架,本发明将晶体设置于所述晶体安装架上,将所述晶体安装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可移动面板上,所述可移动面板能够自由地进入或撤出样品腔,随着所述可进行移动面板在样品腔中的撤出,所述晶体安装架也随之撤出样品腔,将所述晶体安装架从样品腔中撤出有利于对晶体安装架中的晶体的拆卸和安装,还有利于在所述晶体的表面进行金属沉积和清除,有利于对样品的检测,从而提高了红外光谱仪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其应用。而且在红外光谱仪中,晶体为耗材,在本发明提供的红外光谱仪反射附件中,所述晶体能够自由地被安装和拆卸,无需为了更换单独的晶体而更换整个反射附件,降低了红外光谱仪使用和维护的成本。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红外光谱仪反射附件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可移动面板上的第一支撑杆,将所述晶体安装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从而更加方便地对晶体的位置进行调节,对晶体进行拆卸和安装,更加有利于在其表面进行金属的沉积和清除。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红外光谱仪反射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支杆夹,将所述晶体安装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杆夹上,更加有利于对晶体拆卸和安装。本发明提供的红外光谱仪反射附件还包括可以包括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能够实现对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位置的调节,实现其安装或拆卸,更加有利于提高红外光谱仪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降低了其使用和维护成本。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红外光谱仪反射附件不仅可以用于表面增强红外光谱中,也适用于普通的反射吸收红外光谱中,提高了红外光谱检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较长时间的稳定使用,不需要对样品进行特殊的处理,得到的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降低对红外光谱仪的使用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外光谱仪反射附件的光路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外光谱仪反射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光谱仪的反射附件,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用于样品检测的晶体,还包括晶体安装架和可移动面板,所述晶体安装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面板上。
红外光谱是一种根据分子内部原子间的相对振动和分子转动等信息来确定物质分子结构和鉴别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将分子吸收红外光的情况用仪器记录下来,就得到红外光谱图,所用的仪器即为红外光谱仪。
反射附件是红外光谱仪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所述反射附件将光源发射出来的红外光透过待测样品进入检测器,实现对样品的检测。红外光谱仪的反射附件包括晶体和关于晶体对称的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在对样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入射光线经第一反射镜反射,进入晶体中,光线在晶体中发生全反射,沿晶体的另一侧反射进入到第二反射镜中,经第二反射镜反射的光线进入检测器,从而实现对样品的检测。
参看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外光谱仪反射附件的光路原理图,其中,1为第一反射镜,2为第二反射镜,3为晶体;红外光源位于反射附件外靠近所述第一反射镜1的一侧,检测器位于反射附件外靠近所述第二反射镜2的一侧,样品设置于所述晶体3上,所述第一反射镜1与所述第二反射镜2关于所述晶体3对称,所述第一反射镜1与所述第二反射镜2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晶体3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的上方,所述第一反射镜1、所述第二反射镜2与所述晶体3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本发明对所述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的材质、形状等参数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用于红外光谱仪中的反射镜即可;本发明对所述晶体的材质、形状等参数也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用于红外光谱仪中的晶体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晶体为正三棱柱形的硅晶体。
在对样品的检测过程中,红外光谱仪中的红外光源提供的红外线水平进入第一反射镜1,经由第一反射镜1将光线以大小为所述晶体的全反射角度数的入射角反射到晶体3上,在本发明中,所述晶体为正三棱柱形的硅晶体时,所述入射角为60°,此时光线进入晶体3会发生全反射,反射光沿晶体3的另一侧反射进入到第二反射镜2中,第二反射镜将入射其中的光线反射进入到检测器中,实现对样品的检测。
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红外光线在晶体3上的全反射,本发明将第一反射镜1的镜面与入射光线呈15°角对所述第一反射镜的位置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晶体3为正三棱柱形的硅晶体,将晶体3其中的一个面呈水平且朝上放置,并将样品置于所述水平放置的面上;第二反射镜2与所述第一反射镜1关于所述晶体3对称。入射光线沿水平方向进入第一反射镜1,经过第一反射镜1反射的光线以60°的入射角射入晶体3中,从而能够在晶体3中发生全反射,经晶体3反射的光线射入第二反射镜2中,光线经第二反射镜2反射进入检测器中,实现对样品的检测,得到红外光谱图。
参看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外光谱仪反射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第一反射镜,2为第二反射镜,3为晶体,4为第一支撑杆,5为第二支撑杆,6为第三支撑杆,7为第一夹持器,8为第二夹持器,9为第一支杆夹,10为第二支杆夹,11为第三支杆夹,12为可移动的面板,13和14组成晶体安装架,其中14为安放晶体的凹槽,13为与所述凹槽14相匹配的盖,15、16、17、18、19、20、21、22、23和24均为螺丝。
本发明提供的红外光谱反射附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晶体3的晶体安装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晶体安装架包括安放晶体3的凹槽14和与所述凹槽14相匹配的盖13,所述晶体3设置于所述晶体安装架中,从而能够方便地将所述晶体3在晶体安装架上的安装和拆卸,从而能够方便地在晶体表面进行金属的沉积或清除,提高了红外光谱仪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发明对所述组成晶体安装架的凹槽14与所述盖13之间的连接方式没有特殊的限制,能够实现对所述晶体3的安装和拆卸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采用螺丝23和螺丝24实现凹槽14与所述盖13之间的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红外光谱反射附件包括可移动面板12,所述晶体安装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可移动面板1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移动面板12可以为可移动面包板,其可以自由地将反射附件置入或撤出样品腔中,随着所述可移动面板12从样品腔中撤出,设置于其上的晶体安装架也从样品腔中撤出,从而能够更加方便地对晶体安装架中的晶体3进行安装和拆卸,也有利于在所述晶体3表面进行金属的沉积或清除。本发明对晶体安装架与所述可移动面板12的连接方式没有特殊的限制,可以为螺丝与螺纹连接,也可以为插入式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移动面板为可移动面包板,所述晶体安装架可以插入所述可移动面包板的孔中,实现晶体安装架在可移动面包板上的固定。
在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红外光谱仪反射附件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可移动面板12上的第一支撑杆,所述晶体安装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本发明在可移动面板12上设置第一支撑杆,将晶体安装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能够更方便地调节晶体安装架的位置,从而调整晶体的位置,使光线在所述晶体3中实现全反射,使得测量结果更加准确;而且更加有利于对所述晶体3进行安装和拆卸,更加有利于在其表面进行金属的沉积和清除,进一步地提高了红外光谱仪的实用性。
本发明对所述第一支撑杆与可移动面板12之间的连接方式、所述晶体安装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的连接方式没有特殊的限制,能够实现所述第一支撑杆在所述可移动面板上的可拆卸,所述晶体安装架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固定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移动面板12为可移动面包板,所述第一支撑杆插入所述可移动面包板的孔中,并通过螺丝与螺纹实现第一支撑杆在所述可移动面包板上的固定;所述晶体安装架可以通过螺丝与螺纹的配合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
在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红外光谱仪反射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支杆夹,所述晶体安装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杆夹上。本发明对所述第一支杆夹的结构没有特殊的限制,能够实现其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固定、所述晶体安装架在所述第一支杆夹上的固定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杆夹的形状为长方体形,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形状相匹配的插入孔,设置有与所述晶体安装架形状相匹配的插入孔。本发明将所述第一支撑杆插入与其形状相匹配的插入孔中,通过螺丝对其进行固定;将所述晶体安装架插入与其形状相匹配的插入孔中,通过螺丝对其进行固定。
本发明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第一支杆夹,将所述晶体安装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杆夹上,更有利于对所述晶体安装架位置的调节,也有利于对其进行安装和拆卸,从而能够更加方便地对晶体进行安装和拆卸,能够更加方便地在所述晶体的表面进行金属的沉积和清除,更加方便操作。
在本发明提供的第四种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红外光谱仪反射附件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可移动面板上的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反射镜1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第二反射镜2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本发明将所述第一反射镜1、所述第二反射镜2和所述晶体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第三支撑杆上,有利于对第一反射镜1、第二反射镜2和晶体3相对位置的调节,更加方便对所述第一反射镜1、所述第二反射镜2和所述晶体3的安装和拆卸,有利于对所述反射附件中各元件的更换,更进一步地提高了红外光谱仪的实用性,降低了其使用和维护成本。
在本发明提供的第五种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红外光谱仪反射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第二支杆夹和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的第三支杆夹;所述第一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杆夹上,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杆夹上。本发明对所述支杆夹的结构没有特殊的限制,能够实现所述第一反射镜1和所述第二反射镜2与所述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即可。本发明对所述第二支杆夹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三支杆夹与所述第三支杆夹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一反射镜1与所述第二支杆夹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二反射镜2与所述第三支杆夹的连接方式均没有特殊的限制,能够实现所述第二支杆夹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固定、所述第三支杆夹在所述第三支撑杆上的固定、所述第一反射镜1在所述第二支杆夹上的固定、所述第二反射镜2在所述第三支杆夹上的固定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杆夹和所述第三支杆夹的形状为长方体形,所述第二支杆夹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第一反射镜1相匹配的插入孔,所述第三支杆夹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支撑杆和所述第二反射镜2相匹配的插入孔,将所述第二支撑杆插入所述第二支杆夹上与其相匹配的插入孔中,将所述第三支撑杆插入所述第三支撑杆上与其相匹配的插入孔中,将所述第一反射镜1插入所述第二支杆夹上与其相匹配的插入孔中,将所述第二反射镜2插入所述第三支杆夹上与其相匹配的插入孔中,分别通过螺丝对其进行固定。
本发明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第二支杆夹,将所述第一反射镜1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杆夹上;在所述第三支撑杆上设置第三支杆夹,将第二反射镜2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杆夹上,所述第二支杆夹和所述第三支杆夹的设置更进一步地有利于对所述第一反射镜1和所述第二反射镜2位置的调节,有利于对所述第一反射镜2和所述第二反射镜2进行安装和拆卸,增强了红外光谱仪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更进一步地降低了红外光谱仪的使用和维护成本。
在本发明提供的第六种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红外光谱仪反射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杆夹上的第一夹持器和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杆夹上的第二夹持器,所述第一反射镜1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器上,所述第二反射镜2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器上。本发明对所述夹持器的形状等参数没有特殊的限制,可以根据反射镜的形状、其与所述支杆夹的连接方式等参数要求对所述第一夹持器和所述第二夹持器进行制备和选择。本发明对所述第一夹持器与所述第二支杆夹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二夹持器与所述第三支杆夹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一反射镜1与所述第一夹持器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二反射镜2与所述第二夹持器的连接方式没有特殊的限制,能够实现所述第一夹持器在所述第二支杆夹上的固定、所述第二夹持器在所述第三支杆夹上的固定、所述第一反射镜1在所述第一夹持器上的固定、所述第二反射镜2在所述第二夹持器上的固定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器的结构包括用于安放所述第一反射镜的镜框和与所述镜框相连接的柄,所述柄可以插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支杆夹的插入孔中;所述第二夹持器与所述第一夹持器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第二夹持器中的柄可以插入所述第三支杆夹的插入孔中,通过螺丝实现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在其对应的所述镜框中、所述夹持器在所述支杆夹上固定。
本发明采用夹持器对所述反射镜进行固定,更进一步地增加了反射附件中组件的灵活性,能够更加方便地对所述第一反射镜1和所述第二反射镜2进行调节,使得到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能够更加便捷地实现对反射镜的安装和拆卸,有利于反射附件各组件的安装、维护和使用,从而更进一步地增加了红外光谱仪的实用性,降低其生产和使用的成本。
上述为本发明提供的红外光谱仪的反射附件的结构连接关系,下面将以一种红外光谱仪的反射附件的具体制备及其工作过程进行阐述,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提供可移动面包板12,所述可移动面包板12上设置有3×5分布的通孔,按照图2所示的位置在其孔中竖直插入3个支撑杆,分别为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和第三支撑杆6;所述第二支撑杆5和所述第三支撑杆6在所述可移动面包板12上呈对角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4设置于可移动面包板三排通孔的中间一排的通孔中,并且位于靠近第二支撑杆5的一端。
提供形状为长方体形且带有与支撑杆相匹配的插入孔的支杆夹,而且所述支杆夹上还有与夹持器或晶体安装架向匹配的插入孔,将所述第一支撑杆4、所述第二支撑杆5和所述第三支撑杆6分别插入第一支杆夹9、第二支杆夹10和第三支杆夹11的插入孔通孔中,通过螺丝19、螺丝20和螺丝21实现支杆夹在支撑杆上的固定;
将晶体3安装于晶体安装架的凹槽14中,并在其上盖上与所述凹槽14向匹配的盖13,所述凹槽14和盖13之间通过螺丝23和螺丝24实现固定;在本发明中,所述晶体安装架带有手柄,将所述手柄插入所述第一支杆夹9上与所述手柄相对应的插入孔中,并用螺丝22实现所述晶体安装架在所述第一支杆夹9上的固定;
提供固定反射镜的夹持器,所述夹持器包括镜框和与所述镜框相连接的柄。将第一反射镜1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器7的镜框中,将第二反射镜2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器8的镜框中,通过螺丝15和螺丝16实现所述第一反射镜1在所述第一夹持器7的镜框中、所述第二反射镜2在所述第二夹持器8的镜框中的固定;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完成对所述第一反射镜1在所述第一夹持器7上的设置和所述第二反射镜2在所述第二夹持器8上的设置后,将第一夹持器7上的柄和第二夹持器8上的柄分别插入所述第二支杆夹10和所述第三支杆夹11上与之相对应的插入孔中,如图2所示,通过螺丝17和螺丝18实现所述夹持器在所述支杆夹上的固定;
本发明通过调节所述第一支杆夹9在所述第一支撑杆4上的位置、所述第二支杆夹10在所述第二支撑杆5上的位置和所述第三支杆夹11在所述第三支撑杆6上的位置,将所述第一反射镜1与所述第二反射镜2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反射镜1、所述第二反射镜2和所述晶体3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并且所述第一反射镜1与所述第二反射镜2关于所述晶体3对称;
所述第一反射镜1、第二反射镜2和所述晶体3的设置位置满足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实现入射光线第一反射镜1上的反射,反射光线在晶体3中发生全反射,经晶体3全反射后光线在第二反射镜2中的反射,经第二反射镜2反射后的光线进入检测器,实现对样品的检测,得到样品的红外光谱。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反射附件对样品进行检测时,本发明将可移动面包板12移出样品腔,使反射附件暴露于样品腔外;将晶体安装架的盖13打开,取出其中的晶体,在所述晶体上进行金属沉积,然后将待测样品置于所述晶体的金属层上,然后将带有样品的晶体重新放入晶体安装架中,将盖13盖在凹槽14上;将可移动面包板12重新置于样品腔中,开机实现对样品的检测。
若需要对晶体表面沉积的金属进行清除,本发明将可移动面包板12撤出样品腔,使反射附件暴露于样品腔外;将晶体安装架中的盖13打开,取出其中的晶体,对晶体表面沉积的金属进行清除;清除完成后,本发明将晶体重新放入晶体安装架的凹槽14中,将盖13盖在凹槽14上;将可移动面包板12重新置于样品腔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红外光谱仪的反射附件,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用于样品检测的晶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晶体安装架和可移动面板,所述晶体安装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面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安装架包括安放晶体的凹槽和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面板为可移动面包板。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反射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可移动面板上的第一支撑杆;
所述晶体安装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支杆夹;
所述晶体安装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杆夹上。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反射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可移动面板上的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
所述第一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
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射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第二支杆夹和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的第三支杆夹;
所述第一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杆夹上;
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杆夹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射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杆夹上的第一夹持器和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杆夹上的第二夹持器;
所述第一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器上;
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与所述晶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为正三棱柱形的硅晶体。
CN201210101360.1A 2012-04-09 2012-04-09 一种红外光谱仪反射附件 Active CN1026080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1360.1A CN102608033B (zh) 2012-04-09 2012-04-09 一种红外光谱仪反射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1360.1A CN102608033B (zh) 2012-04-09 2012-04-09 一种红外光谱仪反射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08033A true CN102608033A (zh) 2012-07-25
CN102608033B CN102608033B (zh) 2014-03-12

Family

ID=46525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01360.1A Active CN102608033B (zh) 2012-04-09 2012-04-09 一种红外光谱仪反射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0803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3344A (zh) * 2013-06-24 2013-11-06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一种多晶体整合型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附件
CN109975213A (zh) * 2019-05-05 2019-07-05 荧飒光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用全反射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5386A (zh) * 2006-11-16 2007-06-06 南京大学 红外光谱仪的多次透射-反射测量附件
CN101324522A (zh) * 2007-06-13 2008-12-17 梅特勒-托利多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衰减全反射传感器
CN101479639A (zh) * 2006-04-26 2009-07-08 珀金埃尔默新加坡有限公司 用于衰减全内反射(atr)光谱仪的附件
CN101526473A (zh) * 2009-04-21 2009-09-09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Sbs沥青改性剂含量测定方法
WO2009137122A2 (en) * 2008-02-01 2009-11-12 Rare Light, Inc. Methods, devices and kits for peri-critical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9639A (zh) * 2006-04-26 2009-07-08 珀金埃尔默新加坡有限公司 用于衰减全内反射(atr)光谱仪的附件
CN1975386A (zh) * 2006-11-16 2007-06-06 南京大学 红外光谱仪的多次透射-反射测量附件
CN101324522A (zh) * 2007-06-13 2008-12-17 梅特勒-托利多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衰减全反射传感器
WO2009137122A2 (en) * 2008-02-01 2009-11-12 Rare Light, Inc. Methods, devices and kits for peri-critical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CN101526473A (zh) * 2009-04-21 2009-09-09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Sbs沥青改性剂含量测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易如娟等: "用红外水平ATR附件技术分析在用发动机油的质量衰变", 《润滑油》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3344A (zh) * 2013-06-24 2013-11-06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一种多晶体整合型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附件
CN103383344B (zh) * 2013-06-24 2015-10-28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一种多晶体整合型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附件
CN109975213A (zh) * 2019-05-05 2019-07-05 荧飒光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用全反射装置
CN109975213B (zh) * 2019-05-05 2024-01-26 荧飒光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用全反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08033B (zh) 201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68699A1 (en) Cavity-enhanc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 for chiral analysis
CN101793678A (zh) 等腰直角形横截面样品池的散射物质光谱测量装置与方法
CN104677827B (zh) 一种基于便携式光纤光谱仪的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基线信号的扣除装置及其方法
CN103175822A (zh) 消除拉曼光谱仪台间差的方法
CN104950060A (zh) 基于色谱-光谱仪联用和子空间夹角判据的丹皮酚含量的分析方法
WO2018115446A1 (en)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optical activity and/or optical anisotropy
CN102608033B (zh) 一种红外光谱仪反射附件
Wadie et al. A novel smartphone HPTLC assaying platform versus traditional densitometric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quantification of alfuzosin and solifenacin in their dosage forms as well as monitoring content uniformity and drug residues on the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Kiefer et al. Universal enantioselective discrimination by Raman spectroscopy
CN108088810A (zh) 一种基于太赫兹等离子增强效应的湿度传感器及其系统
Bhargava et al. Time-resolve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ic imaging
CN103792169A (zh) 一种煤粉悬浊液浓度的测量方法
Yamamoto et al. Incident circularly polarized Raman optical activity spectrometer based on circularity conversion method
CN104237128A (zh) 透光率测定的固定装置及测定方法
van Wilderen et al. Femtosecond-to-millisecond mid-IR spectroscopy of photoactive yellow protein uncovers structural micro-transitions of the chromophore’s protonation mechanism
Di Tullio et al. Non-invasive NMR stratigraphy of a multi-layered artefact: An ancient detached mural painting
CN109946238B (zh) 一种手性分子纯度弱测量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CN203414172U (zh) 一种基于sce测量结构的测色仪
CN216594742U (zh) 一种高分辨宽光谱微型拉曼光谱仪
Ma et al. Direct determination of deuterium of wide concentration range in water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Ortega Clavero et al. Detailed spectral monitoring of different combustible blends based on gasoline, ethanol and methanol using FT-Raman spectroscopy
Li et al. Study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igments by terahertz time-domain and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Shindo On the problems of CD spectropolarimeter (IV) artifacts due to the light scattering by small particles
JP6268430B2 (ja) 円二色性スペクトル及び円偏光蛍光を同一の光学系で測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204514811U (zh) 便携激光拉曼光谱传感探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