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02466A - 双流体环驱动全方位球形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双流体环驱动全方位球形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02466A
CN102602466A CN2012100769679A CN201210076967A CN102602466A CN 102602466 A CN102602466 A CN 102602466A CN 2012100769679 A CN2012100769679 A CN 2012100769679A CN 201210076967 A CN201210076967 A CN 201210076967A CN 102602466 A CN102602466 A CN 1026024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misphere
ball shape
shape robot
fluid
clutch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769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桑胜举
沈丁
安琦
赵继超
冯兴明
王军
张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s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ai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s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ai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07696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024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02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024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流体环驱动全方位球形机器人,包括球壳、环形密封容器、轴流装置、半球离合机构、丝杠轴;其特征在于:球壳由左、右两半球壳组成;每个半球内均有一个以上环形密封容器,环形密封容器外环面与球壳球面共轴于丝杠轴,环形密封容器内部盛装流体,流体体积为环形密封容器容积的1/2,环形密封容器内部安装一个以上轴流装置,轴流装置驱动液体在环形密封容器内流动,从而改变球形机器人的半球质心位置;位于球内的半球离合机构主要由左离合部件、中心离合部件、右离合部件、舵机部件等组成。本发明通过对左右半球质心位置和方向进行控制,即可实现球形机器人的全向滚动。

Description

双流体环驱动全方位球形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流体环驱动全方位球形机器人,可应用于探测、搜救、军事、运输、娱乐等领域。
背景技术
球形机器人因其具有行动灵活、转弯半径小、自我恢复能力好、承载能力强、能轻易滚过粗糙的地形等诸多独特优势,倍受科技人员关注,是目前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具广泛的研究空间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从上世纪90年代,美国、芬兰等国家的研究者着手研究、试制球形机器人以来,对球形机器人的研究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球形机器人已成为国际上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1996年,Aame Halme等人使用电机驱动转轮在球体内运动,实现球体运动,1997年,Bicchi等使用在球体内部运动的小车作为球形机器人的驱动装置实现了球体的运动,2000年,Bhattacharya等通过在球体内设置的相互垂直的转子实现球体的驱动,2002年,Javadi等通过在球体内安装四根支杆调节配重位置实现球体的定向运动,2004年,Dehez等利用安装在球体内的偏心轮实现两自由度驱动。此外,德国、法国、瑞士、比利时、印度、泰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许多研究者对球形机器人也进行了全方位的理论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999年11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丁希仑教授提出了自主球形机器人的设想,设计了一种遥控并具有部分自主功能的球形机器人或自动车辆,并申请了“自主球形机器人”(申请号:99122494.9)发明专利;2001年,上海交通大学的杨汝清教授带领学生对球形机器人进行了基础性的原理研究,此项研究虽然只是处于初步阶段,但为我国球形机器人的研究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尚建忠等在2007年11月申请的发明专利“多运动态球形机器人”(申请号:200710192461.3),公开了一种具有球态、两轮态和弹跳三种运动形态的球形机器人机构;北京邮电大学孙汉旭教授在2009年5月申请的发明专利“半球差动球形机器人”(申请号:200910084119.0),提出了一种半球差动球形机器人,该半球形机器人是通过将球壳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半球壳进行分别驱动控制,具有灵活、准确的运动方位控制能力。到目前为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多家单位开展了球形机器人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尽管国内外已有不少球形机器人的设计,其驱动机构也多种多样,但大部分存在着结构复杂、工程实现较难、实用性较低的不足。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驱动方式为大家所公推,有关球形机器人的结构和驱动方式的研究,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球形机器人驱动机构的不足,提供一种半球分离的双流体驱动球形机器人装置,使其兼备轮式、球形机器人的特点,以适应多种复杂的地形环境。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双流体环驱动全方位球形机器人,包括球壳、环形密封容器、轴流装置、半球离合机构、丝杠轴;其特征在于:球壳由左、右两半球壳组成;每个半球内均有环形密封容器,环形密封容器环面与球壳球面共轴于丝杠轴,环形密封容器内部盛装流体(通常为液体),流体体积为容器容积的1/2(略大于1/2),环形密封容器内部对称安装两个轴流装置,轴流装置驱动液体在环形密封容器内流动,从而改变球形机器人的半球质心位置;左右两个半球相互独立并分别驱动,当对左右两半球采用同步控制,即:使得左右两半球的质心位置、方向一致,即可实现球形机器人的前进和后退;当对左右两半球控制不同步时,即:使得左右两半球的质心位置或方向不一致,即可实现球形机器人的转弯;由此,通过对左右半球质心位置和方向进行控制,即可实现球形机器人的全向滚动;位于球壳内部的离合机构用于调整左右两半球的分、合状态,当左右半球分开后,双流体环驱动球形机器人则具轮式机器人的特点,可在较好的地形环境下,平稳、快速前进或后退,当左右半球处于合并状态时,双流体环驱动球形机器人则具球形机器人的“不怕翻到、运动灵活”等特点。
所述的半球离合机构主要由左离合部件、中心离合部件、右离合部件、舵机部件等组成;左离合部件主要包括离合环、离合环座、左锁紧环、左限位环座、左限位环;中心离合部件主要包括离合支架、中心锁紧座、轴承、右限位环、离合杆压簧、离合杆;右离合部件主要包括导杆、推环、推环座、右锁紧环、推杆压簧、推杆,舵机部件主要包括推环曲柄、舵机固定架、舵机等;半球离合机构通过离合支架固定于左半球壳内,并通过丝杠轴支撑;左锁紧环通过花键与丝杠轴上的花键槽配合,使得左锁紧环随丝杠轴一起转动;左锁紧环可沿丝杠轴的轴向左右移动;中心锁紧座通过内螺纹与丝杠轴的外螺纹咬合,其外部通过轴承、离合支架固定于左半球上,使得中心锁紧座相对于左半球可以旋转,但不能左右移动;右锁紧环通过导杆支撑于离合支架上,相对于左半球可以左右移动,但不能相对转动,右锁紧环与丝杠轴无连接关系,通过推环、推环座套在丝杠轴外侧,使得右锁紧环相对于丝杠轴可以旋转;右锁紧环可沿丝杠轴的轴向左右移动;舵机通过舵机轴固定在固定架上,而固定架与离合支架固定连接,舵机可绕舵机轴左右偏转,带动推环沿丝杠轴的轴向左右移动,从而使得左离合部件、右离合部件沿丝杠轴左右移动;通过控制舵机偏转的角度方向、大小,实现左右半球的自由运动、辅助转向、距离调整等三种状态,并可实现球形机器人的展开与闭合。
所述的左右半球自由运动状态指是指,左离合部件与中心离合部件的中心锁紧座锁紧,而右离合部件与中心离合部件的中心锁紧座分离,左右半球处于自由旋转状态,左半球和右半球可实现自由旋转。
所述的左右半球辅助转向状态是指,左离合部件、右离合部件均与中心离合部件的中心锁紧座锁紧,当电机不转时,左右半球呈刚性连接,当电机转动时,左右半球相向转动,实现辅助转向。
所述的左右半球距离调整状态是指,右离合部件与中心离合部件的中心锁紧座锁紧,而左离合部件的左锁紧环与中心离合部件的中心锁紧座分离,当电机转动时,中心锁紧座与丝杠轴相向转动,使得左右半球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实现球形机器人的展开与闭合。
所述的环形密封容器可为圆环形、方环形等环形状,环形密封容器环面与球壳球面共轴于丝杠轴,环形密封容器内部盛装流体(通常为液体),流体体积为容器容积的1/2(略大于1/2),环形密封容器内部对称安装两个轴流装置。
所述的轴流装置主要由固定架、后挡板、永磁转子、电磁线圈及磁芯、磁芯外壳、前挡板、叶轮、挡水板组成;通过控制电磁线圈的通电方向和顺序,驱动永磁转子旋转,并带动叶轮旋转,从而驱动环形密封容器内流体流动,以改变球形机器人质心位置。
有益效果:
1、双流体环驱动全方位球形机器人的球壳由左右两半球壳组合而成,加工容易,安装方便。
2、双流体环驱动球形机器人的左右半球有展开、闭合两种状态,当两半球处于展开状态时,具轮式机器人的特点,可在较好的地形环境下,平稳、快速前进或后退;当左右半球处于闭合状态时,双流体环驱动球形机器人则具球形机器人的“不怕翻到、运动灵活”等特点。
3、双流体环驱动全方位球形机器人的环形密封容器紧贴球壳内壁,使得球形机器人的内部空间利用率大,提高了球形机器人的承载能力。
4、双流体环驱动全方位球形机器人利用轴流装置驱动液体在环内流动,从而改变球形机器人质心位置,与传统的球形机器人质心改变方式相比,结构简单可靠、运动稳定灵活、可控性强。
5、双流体环驱动全方位球形机器人的半球离合机构主要由左离合部件、中心离合部件、右离合部件、舵机部件等组成;通过控制舵机偏转的角度方向、大小,实现左右半球的自由运动、辅助转向、距离调整等三种状态,并可实现球形机器人的展开与闭合。
6、双流体环驱动全方位球形机器人的左右半球处于自由运动状态时,左右半球既可以同步转动,也可以异步转动或相对转动;当对左右两半球采用同步控制,即:使得左右两半球的质心位置、方向一致,即可实现球形机器人的前进和后退;当对左右两半球控制不同步时,即:使得左右两半球的质心位置或方向不一致,即可实现球形机器人的转弯;由此,通过对左右半球质心位置和方向进行控制,即可实现球形机器人的全向滚动。
7、本发明简化了球形机器人的驱动装置,可根据不同的用途制作不同尺寸的球形机器人,可形成系列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例结构组成三维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例结构半球闭合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例结构半球闭合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例结构半球展开状态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例结构半球展开状态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例环形密封容器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例轴流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例离合机构组成三维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例半球自由运动状态离合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例半球辅助转向状态离合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例半球距离调整状态离合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实例结构半球展开状态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实例结构半球展开状态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实例环形密封容器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实例轴流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为:双流体环驱动全方位球形机器人装置,主要包括左半球壳1、半球离合机构2、右半球壳3、丝杠轴4、联轴器5、减速机6、电机7、支承座固定螺钉8、轴流部件9、圆环形密封容器10、流体11、左支承座12、右支承座13等;两个圆环形密封容器10分别固连于左半球壳1和右半球壳3内部,圆环形密封容器环面与球壳球面共轴于丝杠轴,容器内部盛装流体(通常为液体),流体体积为容器容积的1/2(略大于1/2),每个圆环形密封容器内部对称安装两个轴流装置9,轴流装置驱动液体11在圆环形密封容器10内流动,从而改变球形机器人的半球质心位置;左右两个半球相互独立,通过控制两半球内轴流装置的转速和方向,实现对左右两个半球的分别驱动;当对左右两半球采用同步控制,即:使得左右两半球的质心位置、方向一致,即可实现球形机器人的前进和后退;当对左右两半球的控制不同步时,即:使得左右两半球的质心位置、方向不一致,即可实现球形机器人的转弯;因此,通过对左右半球质心位置和方向进行控制,即可实现球形机器人的全向滚动;位于球壳内部的半球离合机构2用于调整左右两半球的分、合状态,半球离合机构2通过离合支架2-1固定于左半球壳1内,并通过丝杠轴4支撑,丝杠轴4左端部与左球壳1通过左支承座12相连,左支承座12通过螺钉8与左半球壳1固连,丝杠轴4右端部通过联轴器5、减速机6与电机7相连,电机7带动丝杠轴4转动,通过驱动半球离合机构,实现左、右半球的闭合与展开,电机7与右球壳2通过右支承座13相连,右支承座13通过螺钉8与右半球壳2固连,左右半球展开后的剖面图如图4、5所示,当左右半球展开后,双流体环驱动球形机器人则具轮式机器人的特点,可在较好的地形环境下,平稳、快速前进或后退,当左右半球处于合并状态时,双流体环驱动球形机器人则具球形机器人的“不怕翻到、运动灵活”等特点。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例的圆环形密封容器结构组成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例轴流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轴流装置包括:固定架9-1、后挡板9-2、永磁转子9-3、电磁线圈及磁芯9-4、磁芯外壳9-5、前挡板9-6、叶轮9-7、挡水板9-8;通过控制电磁线圈及磁芯9-4的通电方向和顺序,驱动永磁转子9-3旋转,并带动叶轮9-7旋转,从而驱动环形密封容器内流体流动,以改变球形机器人质心位置;在本实例中,挡水板9-8作成圆形,以便与圆环形密封容器配合,达到最佳挡水效果,以提高轴流驱动力;轴流装置与圆环形密封容器通过固定架9-1固定连接。
如图8、9、10、11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半球离合机构2主要由左离合部件、中心离合部件、右离合部件、舵机部件等组成;左离合部件主要包括离合环2-2、离合环座2-3、左锁紧环2-4、左限位环座2-6、左限位环2-7等,中心离合部件主要包括离合支架2-1、中心锁紧座2-5、轴承2-8、右限位环2-16、离合杆压簧2-17、离合杆2-18等,右离合部件主要包括导杆2-9、推环2-10、推环座2-11、右锁紧环2-12、推杆压簧2-14、推杆2-15,舵机部件主要包括推环曲柄2-13、舵机固定架2-19、舵机2-10等;半球离合机构2通过离合支架2-1固定于左半球壳1内,并通过丝杠轴4支撑;左锁紧环2-4通过花键与丝杠轴4上的花键槽配合;在离合环2-2、离合环座2-3、左限位环座2-6、左限位环2-7、右限位环2-16、离合杆压簧2-17、离合杆2-18的作用下,左锁紧环2-4可沿丝杠轴4的轴向左右移动;中心锁紧座2-5通过内螺纹与丝杠轴4的外螺纹咬合,其外部与轴承2-8的内环过盈配合,轴承2-8的外环通过离合支架2-1固定于左半球上,使得中心锁紧座2-5相对于左半球可以旋转,但不能左右移动;右锁紧环2-12通过导杆2-9支撑于离合支架2-1上,相对于左半球可以左右移动,但不能相对转动;右锁紧环2-12与丝杠轴4无连接关系,通过推环2-10、推环座2-11套在轴外侧,使得右锁紧环2-12相对于丝杠轴4可以旋转,在推环2-10、推环座2-11、推杆压簧2-14、推杆2-15、右限位环2-16的带动下,右锁紧环2-12可沿丝杠轴4的轴向左右移动;舵机2-20通过舵机轴固定在固定架2-19上,而固定架2-19与离合支架2-1固定连接,舵机可绕舵机轴左右偏转,通过推环曲柄2-13带动推环座2-11、推环2-10沿丝杠轴4的轴向左右移动,从而使得左离合部件、右离合部件可沿丝杠轴4轴向左右移动;由此,通过控制舵机偏转的角度方向、大小,即可实现球形机器人的展开与闭合。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例半球自由运动状态离合机构剖面示意图,在这种状态下,左离合部件与中心离合部件的中心锁紧座2-5锁紧,而右离合部件与中心离合部件的中心锁紧座2-5分离,左右半球处于自由旋转状态;具体实施为:在离合杆压簧2-17的作用下,离合杆2-18拉动左限位环座2-6、左限位环2-7相应地沿丝杠轴4向右移动,并拉动离合环2-2、离合环座2-3、左锁紧环2-4也向右移动,从而使得左离合部件与中心离合部件的中心锁紧座2-5锁紧;同时,调整舵机2-20偏移角的方向、大小,通过推环曲柄2-13带动推环座2-11、推环2-10沿丝杠轴4向右移动,使得右离合部件与中心离合部件的中心锁紧座2-5分离;由于左离合部件通过左锁紧环2-4的花键与丝杠轴4上的花键槽配合,使得左锁紧环随丝杠轴一起转动,丝杠轴4又通过联轴器5、减速机6与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当电机不转时,左离合部件、中心锁紧座2-5、丝杠轴4与右半球3无相对运动,相当于固定连接;左半球1和右半球3通过轴承2-8可实现自由旋转。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例半球辅助转向状态离合机构剖面示意图,在这种状态下,左离合部件、右离合部件均与中心离合部件的中心锁紧座2-5锁紧,当电机7不转时,左右半球呈刚性连接,当电机7转动时,左右半球相向转动,实现辅助转向;具体实施为:在舵机2-20的作用下,通过推环曲柄2-13带动推环座2-11、推环2-10、推杆2-15沿丝杠轴4的轴向向左移动,使得右离合部件与中心离合部件的中心锁紧座2-5锁紧,而右离合部件通过导杆2-9支撑于离合支架2-1上,相对于左半球可以左右移动,但不能相对转动;通过调整舵机2-20偏移角的方向、大小,使推环2-10未触动右限位环2-16,左离合部件与中心离合部件的中心锁紧座2-5仍处于锁紧状态;由于左离合部件通过左锁紧环2-4的花键与丝杠轴4上的花键槽配合,使得左锁紧部件与丝杠轴锁紧;此时,左离合部件、右离合部件、中心离合部件均与左半球呈刚性连接,且与丝杠轴4呈锁紧状态;丝杠轴4又通过联轴器5、减速机6与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当电机不转时,左右半球、半球离合机构无相对运动,呈刚性连接,当电机7转动时,左右半球相向转动,可实现辅助转向。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例半球距离调整状态离合机构剖面示意图,在这种状态下,右离合部件与中心离合部件的中心锁紧座2-5锁紧,而左离合部件的左锁紧环2-4与中心离合部件的中心锁紧座2-5分离,当电机7转动时,中心锁紧座2-5与丝杠轴4相向转动,使得左右半球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实现球形机器人的展开与闭合;具体实施为:在舵机2-20的作用下,通过推环曲柄2-13驱动推环座2-11、推环2-10、推杆2-15沿丝杠轴4的轴向向左移动,使得右离合部件与中心离合部件的中心锁紧座2-5锁紧,而右离合部件通过导杆2-9支撑于离合支架2-1上,相对于左半球可以左右移动,但不能相对转动;调整舵机2-20偏移角的方向、大小,使推环2-10继续向左移动,推动右限位环2-16,压缩离合杆压簧2-17,并通过离合杆2-18推动左限位环座2 -6、左限位环2-7沿丝杠轴4向左移动,并推动离合环2-2、离合环座2-3、左锁紧环2-4也向左移动,从而使得左离合部件的左锁紧环2-4与中心离合部件的中心锁紧座2-5分离;左限位环座2-6、左限位环2-7,在离合杆压簧2-17、离合杆2-18的作用下,相对于中心锁紧座2-5可左右移动,但不能相对转动,而离合环2-2、离合环座2-3可以相对于左限位环座2 -6可相向转动,但不能左右移动;因此,在这种状态下,左锁紧环2-4与丝杠轴4锁紧,右离合部件、中心离合部件的中心锁紧座2-5与左半球锁紧,当电机7转动时,中心锁紧座2-5带动左半球与丝杠轴4相向转动,使得左半球沿丝杠轴4轴向左右移动,从而实现球形机器人的展开与闭合。
参见图12、13所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为:双流体环驱动全方位球形机器人装置,主要包括左半球壳1、半球离合机构2、右半球壳3、丝杠轴4、联轴器5、减速机6、电机7、支承座固定螺钉8、轴流部件9、方环形密封容器10、流体11、左支承座12、右支承座13、橡胶垫14等;两个方环形密封容器10分别通过橡胶垫14固连于左半球壳1和右半球壳3内部,方环形密封容器环面与球壳球面共轴于丝杠轴,容器内部盛装流体(通常为液体),流体体积为容器容积的1/2(略大于1/2),每个方环形密封容器内部对称安装两个轴流装置9,轴流装置驱动液体11在方环形密封容器10内流动,从而改变球形机器人的半球质心位置;左右两个半球相互独立,通过控制两半球内轴流装置的转速和方向,实现对左右两个半球的分别驱动;当对左右两半球采用同步控制,即:使得左右两半球的质心位置、方向一致,即可实现球形机器人的前进和后退;当对左右两半球的控制不同步时,即:使得左右两半球的质心位置、方向不一致,即可实现球形机器人的转弯;因此,对左右半球质心位置和方向进行控制,即可实现球形机器人的全向滚动;位于球壳内部的半球离合机构2用于调整左右两半球的分、合状态,半球离合机构2通过离合支架2-1固定于左半球壳1内,并通过丝杠轴4支撑,丝杠轴4左端部与左球壳1通过左支承座12相连,左支承座12通过螺钉8与左半球壳1固连,丝杠轴4右端部通过联轴器5、减速机6与电机7相连,电机7带动丝杠轴4转动,通过驱动半球离合机构,实现左、右半球的闭合与展开,电机7与右球壳2通过右支承座13相连,右支承座13通过螺钉8与右半球壳2固连,当左右半球展开后,双流体环驱动球形机器人则具轮式机器人的特点,可在较好的地形环境下,平稳、快速前进或后退,当左右半球处于合并状态时,双流体环驱动球形机器人则具球形机器人的“不怕翻到、运动灵活”等特点。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例的方环形密封容器结构组成示意图,图15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例轴流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轴流装置包括:固定架9-1、后挡板9-2、永磁转子9-3、电磁线圈及磁芯9-4、磁芯外壳9-5、前挡板9-6、叶轮9-7、挡水板9-8;通过控制电磁线圈及磁芯9-4的通电方向和顺序,驱动永磁转子9-3旋转,并带动叶轮9-7旋转,从而驱动环形密封容器内流体流动,以改变球形机器人质心位置;在本实例中,挡水板9-8作成方形,以便与方环形密封容器配合,达到最佳挡水效果,以提高轴流驱动力;轴流装置与方环形密封容器通过固定架9-1固定连接。

Claims (7)

1.双流体环驱动全方位球形机器人,包括球壳、环形密封容器、轴流装置、半球离合机构、丝杠轴;其特征在于:球壳由左、右两半球壳组成;每个半球内均有一个以上环形密封容器,环形密封容器环面与球壳球面共轴于丝杠轴,环形密封容器内部盛装流体,流体体积为环形密封容器容积的1/2(略大于1/2),环形密封容器内部安装一个以上轴流装置,轴流装置驱动液体在环形密封容器内流动,从而改变球形机器人的半球质心位置;左右两个半球相互独立并分别驱动,当对左右两半球采用同步控制,即:使得左右两半球的质心位置、方向一致,即可实现球形机器人的前进和后退;当对左右两半球控制不同步时,即:使得左右两半球的质心位置或方向不一致,即可实现球形机器人的转弯;由此,通过对左右半球质心位置和方向进行控制,即可实现球形机器人的全向滚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球壳由两部分或两部分以上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环形密封容器内安装一个以上轴流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轴流装置主要由固定架、后挡板、永磁转子、电磁线圈及磁芯、磁芯外壳、前挡板、叶轮、挡水板组成;通过驱动环形密封容器内流体流动,改变球形机器人质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半球离合机构主要由左离合部件、中心离合部件、右离合部件、舵机部件等组成,通过控制舵机偏转的角度方向、大小,分别控制左离合部件与中心离合部件、右离合部件与中心离合部件之间的分离与锁紧状态,实现球形机器人的展开与闭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半球离合机构固定于半球上。
7.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2、3、4、5和6所述的双流体环驱动全方位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球形机器人内部还安装有电机、减速机和联轴器;电机通过支承座固定安装在半球上,电机轴与减速机的输入连接,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轴连接。
CN2012100769679A 2011-03-24 2012-03-22 双流体环驱动全方位球形机器人 Pending CN1026024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69679A CN102602466A (zh) 2011-03-24 2012-03-22 双流体环驱动全方位球形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71870 2011-03-24
CN201110071870.4 2011-03-24
CN2012100769679A CN102602466A (zh) 2011-03-24 2012-03-22 双流体环驱动全方位球形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02466A true CN102602466A (zh) 2012-07-25

Family

ID=46520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769679A Pending CN102602466A (zh) 2011-03-24 2012-03-22 双流体环驱动全方位球形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0246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4551A (zh) * 2014-11-05 2015-02-18 吉林大学 基于电磁控制的两栖椭球形机器人
CN107756390A (zh) * 2016-08-16 2018-03-06 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979500A (zh) * 2019-11-27 2020-04-1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流体驱动的球形滚动机器人及其驱动方法
CN111442450A (zh) * 2020-03-20 2020-07-24 合肥云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调节空气质量的新风系统
WO2020220165A1 (zh) * 2019-04-28 2020-11-05 白保忠 双流体负载互反馈自动控制装置、其驱动方法及足式移动机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18066A (ja) * 1999-02-01 2000-08-08 Sony Corp 球殻及び球形ロボット
CN101386173A (zh) * 2008-11-10 2009-03-18 战强 环境探测球形机器人
CN201566718U (zh) * 2009-12-17 2010-09-0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球形机器人
ES2351457A1 (es) * 2010-08-06 2011-02-04 Universidad De Málaga Robot esferico.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18066A (ja) * 1999-02-01 2000-08-08 Sony Corp 球殻及び球形ロボット
CN101386173A (zh) * 2008-11-10 2009-03-18 战强 环境探测球形机器人
CN201566718U (zh) * 2009-12-17 2010-09-0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球形机器人
ES2351457A1 (es) * 2010-08-06 2011-02-04 Universidad De Málaga Robot esferico.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4551A (zh) * 2014-11-05 2015-02-18 吉林大学 基于电磁控制的两栖椭球形机器人
CN104354551B (zh) * 2014-11-05 2016-06-29 吉林大学 基于电磁控制的两栖椭球形机器人
CN107756390A (zh) * 2016-08-16 2018-03-06 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756390B (zh) * 2016-08-16 2020-09-22 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20220165A1 (zh) * 2019-04-28 2020-11-05 白保忠 双流体负载互反馈自动控制装置、其驱动方法及足式移动机器
CN110979500A (zh) * 2019-11-27 2020-04-1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流体驱动的球形滚动机器人及其驱动方法
CN110979500B (zh) * 2019-11-27 2020-11-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流体驱动的球形滚动机器人及其驱动方法
CN111442450A (zh) * 2020-03-20 2020-07-24 合肥云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调节空气质量的新风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2573A (zh) 流体驱动球形机器人
CN102602466A (zh) 双流体环驱动全方位球形机器人
CN106240262B (zh) 翼轮复合移动飞行两栖机器人装置
CN102390453B (zh) 一种可重构的爬壁机器人及其协同越障方法
CN103121375B (zh) 电磁离合式重复折展锁解车轮机构
CN201189913Y (zh) 球形机器人全方位运动简化机构
CN101423074B (zh) 一种模块化的轮距和轮向可变的双轮驱动移动机器人
CN107161232B (zh) 一种具有轮腿变换装置的移动越障机器人
Yoon et al. Spherical robot with new type of two-pendulum driving mechanism
CN107264665A (zh) 一种被动适应服役环境的变换轮腿式移动机器人
CN101844483B (zh) 一种可变直径轮腿复合式轮结构
CN102602465A (zh) 双环离合式电磁驱动球形机器人
CN102179812A (zh) 一种可运用于探测的球形机器人
CN103085059A (zh) 一转四移驱动五自由度并联机器人
TW201139891A (en) Coaxial epicyclic gear train with bidirectional input and one-way output
CN101229833A (zh) 结构简化的全方位运动球形机器人
CN102975782A (zh) 基于差动轮偏心机构的轮足两栖机器人机构
CN107097870B (zh) 一种非对称性三角步态行走移动机器人
CN102398265A (zh) 万向滚动球形机器人
CN205574210U (zh) 定向链轮传动装置及脚踏设备
CN101598946A (zh) 全方位空间指向机构
CN104029742A (zh) 新型球形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204535711U (zh) 陀螺的万向调节装置
CN102372052B (zh) 一种童车驱动装置及其电制动机构
CN201537917U (zh) 一种模块化的轮距和轮向可变的双轮驱动移动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