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01110A - 一种修复四氯乙烯土壤污染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修复四氯乙烯土壤污染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01110A
CN102601110A CN2012100745871A CN201210074587A CN102601110A CN 102601110 A CN102601110 A CN 102601110A CN 2012100745871 A CN2012100745871 A CN 2012100745871A CN 201210074587 A CN201210074587 A CN 201210074587A CN 102601110 A CN102601110 A CN 1026011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factant
solution
sds
tween
concen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745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磊
杜晓文
李薇
刘锋平
刘银平
黄国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07458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011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01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011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领域的一种采用阴-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修复四氯乙烯土壤污染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室内部分的溶液配置单元、表面张力测定单元、表面活性剂增溶测定单元和室外部分的土柱冲洗实验装置。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能够经济、高效的去除土壤中的PCE,具有修复效果好,周期短的特点,对于修复区域干扰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介于单一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之间,以此来降低其临界胶束浓度以获得对污染物更好的增溶效果,降低修复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修复四氯乙烯土壤污染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阴-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修复四氯乙烯土壤污染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非水相液体(NAPLS)一般具有稳定的物化性质和强烈的毒性及生物效应,多是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潜在性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地下水中最常见的NAPLS污染物是有机氯溶剂,如PCE、TCE等。四氯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氯产品,是一种难降解有机化合物,具有“三致”效应,会对人体的肝、肺、中枢神经、皮肤、消化系统和肾等造成伤害。PCE降解的中间产物TCE、二氯乙烯、一氯乙烯等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鉴于非水相液体的污染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大,而多数地区又以地下水位饮用水作为水源,所以这类污染的治理和控制一直备受关注。我国对这类污染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已经开始了一些试验性的修复研究。
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技术是以抽出处理技术为基础的一种土壤和地下水有机污染原位处理方法,修复效果好,周期短,且对修复区域的干扰小,是近年来地下有机污染修复研究的热点。1984年美国联邦环保署确定表面活性剂强化修复技术作为土壤和地下水有机污染的治理技术。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及现场应用都显示出其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中存在的巨大潜力。
近年来研究发现单一表面活性剂对疏水性有机物的增溶能力有限,修复效率偏低,且高浓度的使用易造成表面活性剂污染。现阶段,混合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备受关注。虽然阴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具有很强的协同效应,但是由于过于强烈的静电作用使得该体系一旦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及产生沉淀或发生相分离,所以不易应用。目前混合表面活性剂在非水相液体污染的治理方面已经取得一些研究进展,如研究发现阴、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Tween80-SDS对三种DNAPLS的增溶效果明显强于单一离子表面活性剂SDS,SDS-Tween80对萘没有明显的混合增溶作用,但对芘的协同增溶效果明显等。但是对于目前的研究中,未见到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PCE修复中的研究,即缺少在处理非水相液体污染,混合表面活性剂是否比单一表面活性剂具有更好的修复效果,以及怎样比例的混合能够达到最优的修复效果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阴-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修复四氯乙烯土壤污染的装置及方法。
一种采用阴-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进行四氟乙烯土壤污染修复的装置,包括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其特征在于,室内部分由表面活性剂标准溶液配置单元、表面张力测定单元和单一及混合表面活性剂增溶测定单元组成;室外部分为土柱冲洗实验装置,其结构为:储液瓶4固定于铁架台上,储液瓶4通过管道与蠕动泵5连接,蠕动泵5与玻璃柱体6连接,玻璃柱体6与收集器7连接。
单一和混合表面活性剂配置单元,将配置的不同质量比的单一及混合表面活性剂15mL置于培养皿中,培养皿置于表面张力测定单元中,进行表面张力测定,绘制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浓度对数的关系,即求得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在CMC以上,在单一及混合表面活性剂增溶测定单元中,测定单一及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增溶效果;经过室内部分水溶液中污染物的表观溶解度与表面活性剂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后,针对表面活性剂在基质上的吸附作用,进行室外土柱冲洗实验。
所述玻璃柱体6的结构为:上端不锈钢挡板8和下端不锈钢挡板9中间设置柱体11,上端不锈钢挡板8与下端不锈钢挡板9同时嵌入100目布水挡板金属丝网10,布水挡板金属丝网10与下端不锈钢挡板9中间填充沙子。
所述柱体11高度为16cm,装填高度为13cm,装沙230-280g,平均孔隙体积为85-87mL,有效孔体积为32-33mL。
一种采用阴-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进行四氟乙烯土壤污染修复的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a、分别准确称取5g SDS和Tween 80溶解于超纯水中,转移至500mL的容量瓶中定容,获得浓度为10000mg/LSDS和Tween 80的储备液;
b、在SDS储备液和Tween80储备液的临界胶束浓度附近,按SDS和Tween 80质量比为1∶0、3∶1、1∶1、1∶3、0∶1的比例配制表面活性剂溶液,震荡摇匀;
c、采用白金板法分别测定步骤b中所配置溶液的表面张力,绘制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浓度对数的关系曲线,从图中转折点求得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d、取SDS和Tween 80储备液,配制浓度为2000、400、6000、8000、10000、16000、20000mg/L的单一和混合表面活性剂溶液;所述混合表面活性剂为SDS和Tween 80质量比3∶1、1∶1或1∶3的混合溶液;
e、将步骤d配制好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及四氯乙烯加入锥形瓶中,经震荡离心后取上清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四氯乙烯的浓度;
f、测定表面活性剂初始浓度为4000mg/L时,单一及混合表面活性剂SDS、Tween 80对四氯乙烯是否具有增溶作用,若有,进行后续操作;无机盐NaCl和CaCl2能否增强单一和混合SDS、Tween 80溶液对四氯乙烯的增溶作用,若能,进行后续操作;
g、用蠕动泵自下向上缓慢给柱体11供水12小时以上,使柱体11充分饱水,然后重力释水,静置1天,自顶部加入1mL四氯乙烯,用保鲜膜密封端口,黑色塑料纸包裹柱体11避免四氯乙烯见光分解,静置1天后用蒸馏水或表面活性剂溶液自上向下淋洗;测定步骤d中配置的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吸附作用,设计异水平4因素正交实验:SDS与Tween 80质量比分别为0∶1、1∶1、3∶1、1∶0;表面活性剂浓度分别为4000mg/L、8000mg/L;冲洗液流速分别为1.0mL/min、2.0mL/min;离子强度分别为500mg/L、5000mg/L;根据正交设计做8组实验,溶液的冲洗流速不同分成2组进行,考察步骤d中SDS和Tween80不同浓度比下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冲洗与水力冲洗对PCE的去除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经济、高效的去除土壤中的PCE,具有修复效果好,周期短的特点,对于修复区域干扰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介于单一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之间,以此来降低其临界胶束浓度以获得对污染物更好的增溶效果,降低修复成本;采用的表面活性剂中,SDS比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更易于降解,吐温系列表面活性剂对环境中微生物的毒性小,这两种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更有利于修复完成的后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土柱冲洗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中,4-储液瓶、5-蠕动泵、6-玻璃柱体、7-收集器、8-上端不锈钢挡板、9-下端不锈钢挡板、10-布水挡板金属丝网、11-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采用阴-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进行四氟乙烯土壤污染修复的装置,包括室内部分和室外两部分,其特征在于,室内部分的结构为:表面活性剂标准溶液及一系列单一和混合表面活性剂配置单元,将单一和混合表面活性剂配置单元中配置的不同质量比的单一及混合表面活性剂15mL置于培养皿中,培养皿置于表面张测定单元中,进行表面张力测定,绘制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浓度对数的关系,求得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在CMC以上,在单一及混合表面活性剂增溶测定单元中,测定单一及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增溶效果;经过室内部分水溶液中污染物的表观溶解度与表面活性剂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后,针对表面活性剂在基质上的吸附作用,进行室外土柱冲洗实验,室外部分的结构为:储液瓶4固定于铁架台上,储液瓶4通过管道与蠕动泵5连接,蠕动泵5与玻璃柱体6连接,玻璃柱体6与收集器7连接;玻璃柱体6的结构为:上端不锈钢挡板8和下端不锈钢挡板9中间设置柱体11,上端不锈钢挡板8和下端不锈钢挡板9嵌入100目布水挡板金属丝网10,布水挡板金属丝网10与下端不锈钢挡板9中间填充沙子,柱体11高度为16cm,装填高度为13cm,装沙260g,平均孔隙体积为86.15mL,有效孔体积为32.62mL。
采用上述装置进行四氟乙烯土壤污染修复的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a、分别准确称取5g SDS和Tween 80溶解于超纯水中,转移至500mL的容量瓶中定容,获得浓度为10000mg/LSDS和Tween 80的储备液;
b、在SDS储备液和Tween80储备液的临界胶束浓度附近,按SDS和Tween 80质量比为1∶0、3∶1、1∶1、1∶3、0∶1的比例配制表面活性剂溶液,震荡摇匀;
c、采用白金板法分别测定步骤b中所配置溶液的表面张力,绘制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浓度对数的关系曲线,从图中转折点求得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d、取SDS和Tween 80储备液,配制浓度为2000、400、6000、8000、10000、16000、20000mg/L的单一和混合表面活性剂溶液;所述混合表面活性剂为SDS和Tween 80质量比3∶1、1∶1或1∶3的混合溶液;
e、将步骤d配制好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及四氯乙烯加入锥形瓶中,经震荡离心后取上清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四氯乙烯的浓度;
f、测定表面活性剂初始浓度为4000mg/L时,单一及混合表面活性剂SDS、Tween 80对四氯乙烯是否具有增溶作用,若有,进行后续操作;无机盐NaCl和CaCl2能否增强单一和混合SDS、Tween 80溶液对四氯乙烯的增溶作用,若能,进行后续操作;
g、用蠕动泵自下向上缓慢给柱体11供水12小时以上,使柱体11充分饱水,然后重力释水,静置1天,自顶部加入1mL四氯乙烯,用保鲜膜密封端口,黑色塑料纸包裹柱体11避免四氯乙烯见光分解,静置1天后用蒸馏水或表面活性剂溶液自上向下淋洗;测定步骤d中配置的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吸附作用,设计异水平4因素正交实验:SDS与Tween 80质量比分别为0∶1、1∶1、3∶1、1∶0;表面活性剂浓度分别为4000mg/L、8000mg/L;冲洗液流速分别为1.0mL/min、2.0mL/min;离子强度分别为500mg/L、5000mg/L;根据正交设计做8组实验,溶液的冲洗流速不同分成2组进行,考察步骤d中SDS和Tween80不同浓度比下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冲洗与水力冲洗对PCE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质量配比在SDS∶Tween80为3∶1时去除效果最好,表面活性剂浓度在8000mg/L,离子强度为5000mg/L,柱冲洗流速采用1.0ml/min时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反映了混合表面活性剂在PCE去除中的优越性。

Claims (4)

1.一种采用阴-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进行四氟乙烯土壤污染修复的装置,包括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其特征在于,室内部分由表面活性剂标准溶液配置单元、表面张力测定单元和单一及混合表面活性剂增溶测定单元组成;室外部分为土柱冲洗实验装置,其结构为:储液瓶(4)固定于铁架台上,储液瓶(4)通过管道与蠕动泵(5)连接,蠕动泵(5)与玻璃柱体(6)连接,玻璃柱体(6)与收集器(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用阴-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进行四氟乙烯土壤污染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柱体(6)的结构为:上端不锈钢挡板(8)和下端不锈钢挡板(9)中间设置柱体(11),上端不锈钢挡板(8)与下端不锈钢挡板(9)同时嵌入100目布水挡板金属丝网(10),布水挡板金属丝网(10)与下端不锈钢挡板(9)中间填充沙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用阴-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进行四氟乙烯土壤污染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11)高度为16cm,装填高度为13cm,装沙230-280g,平均孔隙体积为85-87mL,有效孔体积为32-33mL。
4.一种采用阴-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进行四氟乙烯土壤污染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a、分别准确称取5g SDS和Tween 80溶解于超纯水中,转移至500mL的容量瓶中定容,获得浓度为10000mg/LSDS和Tween 80的储备液;
b、在SDS储备液和Tween 80储备液的临界胶束浓度附近,按SDS和Tween80质量比为1∶0、3∶1、1∶1、1∶3、0∶1的比例配制表面活性剂溶液,震荡摇匀;
c、采用白金板法分别测定步骤b中所配置溶液的表面张力,绘制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浓度对数的关系曲线,从图中转折点求得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d、取SDS和Tween 80储备液,配制浓度为2000、400、6000、8000、10000、16000、20000mg/L的单一和混合表面活性剂溶液;所述混合表面活性剂为SDS和Tween 80质量比3∶1、1∶1或1∶3的混合溶液;
e、将步骤d配制好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及四氯乙烯加入锥形瓶中,经震荡离心后取上清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四氯乙烯的浓度;
f、测定表面活性剂初始浓度为4000mg/L时,单一及混合表面活性剂SDS、Tween 80对四氯乙烯是否具有增溶作用,若有,进行后续操作;无机盐NaCl和CaCl2能否增强单一和混合SDS、Tween 80溶液对四氯乙烯的增溶作用,若能,进行后续操作;
g、用蠕动泵自下向上缓慢给柱体11供水12小时以上,使柱体11充分饱水,然后重力释水,静置1天,自顶部加入1mL四氯乙烯,用保鲜膜密封端口,黑色塑料纸包裹柱体11避免四氯乙烯见光分解,静置1天后用蒸馏水或表面活性剂溶液自上向下淋洗;测定步骤d中配置的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吸附作用,设计异水平4因素正交实验:SDS与Tween 80质量比分别为0∶1、1∶1、3∶1、1∶0;表面活性剂浓度分别为4000mg/L、8000mg/L;冲洗液流速分别为1.0mL/min、2.0mL/min;离子强度分别为500mg/L、5000mg/L;根据正交设计做8组实验,溶液的冲洗流速不同分成2组进行,考察步骤d中SDS和Tween 80不同浓度比下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冲洗与水力冲洗对PCE的去除效果。
CN2012100745871A 2012-03-20 2012-03-20 一种修复四氯乙烯土壤污染的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026011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45871A CN102601110A (zh) 2012-03-20 2012-03-20 一种修复四氯乙烯土壤污染的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45871A CN102601110A (zh) 2012-03-20 2012-03-20 一种修复四氯乙烯土壤污染的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01110A true CN102601110A (zh) 2012-07-25

Family

ID=46519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745871A Pending CN102601110A (zh) 2012-03-20 2012-03-20 一种修复四氯乙烯土壤污染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0111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8629A (zh) * 2019-09-20 2020-03-27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增溶强化热脱附原位修复有机污染场地的装置
CN111841438A (zh) * 2020-07-23 2020-10-30 吉林大学 一种用于地下环境pce污染修复的增溶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2552918A (zh) * 2020-10-26 2021-03-26 南京京科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修复剂及其修复使用方法
CN114632808A (zh) * 2022-03-07 2022-06-17 吉林大学 一种利用原位微乳液高效修复氯代溶剂污染含水层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47947A (ja) * 2001-08-01 2003-02-18 Shimizu Corp 汚染土壌の浄化方法
JP2004306017A (ja) * 2003-03-26 2004-11-04 Ohbayashi Corp 汚染土壌の浄化システム
EP1847329A1 (fr) * 2006-04-06 2007-10-24 Compagnie du Sol Procédé de réhabilitation de sols et/ou des eaux souterraines et equipement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e ce procédé
CN101664756A (zh) * 2009-09-29 2010-03-10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原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材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1879520A (zh) * 2010-02-03 2010-11-10 王鹤立 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新型泡沫分离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47947A (ja) * 2001-08-01 2003-02-18 Shimizu Corp 汚染土壌の浄化方法
JP2004306017A (ja) * 2003-03-26 2004-11-04 Ohbayashi Corp 汚染土壌の浄化システム
EP1847329A1 (fr) * 2006-04-06 2007-10-24 Compagnie du Sol Procédé de réhabilitation de sols et/ou des eaux souterraines et equipement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e ce procédé
CN101664756A (zh) * 2009-09-29 2010-03-10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原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材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1879520A (zh) * 2010-02-03 2010-11-10 王鹤立 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新型泡沫分离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银平: "混合表面活性剂修复四氯乙烯土壤污染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8629A (zh) * 2019-09-20 2020-03-27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增溶强化热脱附原位修复有机污染场地的装置
CN111841438A (zh) * 2020-07-23 2020-10-30 吉林大学 一种用于地下环境pce污染修复的增溶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2552918A (zh) * 2020-10-26 2021-03-26 南京京科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修复剂及其修复使用方法
CN114632808A (zh) * 2022-03-07 2022-06-17 吉林大学 一种利用原位微乳液高效修复氯代溶剂污染含水层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1110A (zh) 一种修复四氯乙烯土壤污染的装置及方法
CN104140153B (zh) 一种采用纳米技术修复岩层环境污染的装置及应用
CN103691734B (zh) 阴-非混合表面活性剂强化黑麦草、根际微生物来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
Suchomel et al. Reductions in contaminant mass discharge following partial mass removal from DNAPL source zones
CN103920703B (zh) 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高级氧化还原原位治理系统及方法
CN105945045A (zh) 一种原位竖井淋洗修复系统及应用方法
CN206444515U (zh) 一种新型土壤修复用配药装置
CN103990646A (zh) 一种砷污染土壤淋洗装置以及对砷污染土壤的处置方法
Lægdsmand et al. Leaching of colloids an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from columns packed with natural soil aggregates
CN102371268A (zh) 一种用于多氯联苯污染土壤修复的表面活性剂泡沫冲洗技术
Cheng et al. Effects of surface active agents on DNAPL migr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saturated porous media
CN207254922U (zh) 一种具有松土装置的土壤治理用设备
Maire et al. Targeted delivery of hydrogen for the bioremediation of aquifers contaminated by dissolved chlorinated compounds
CN205045968U (zh) 一种地表水污染水体底泥原位修复的移动式投药装置
CN203526192U (zh)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
CN104372777B (zh) 一种海上原油收集装置
Ramsburg et al. Experimental and economic assessment of two surfactant formulations for source zone remediation at a former dry cleaning facility
Willson et al. Factors affecting bank formation during surfactant-enhanced mobilization of residual NAPL
CN203461868U (zh) 一种模拟可渗透性反应墙的室内实验系统
Feng et al. New perspective on the mobilization of microplastics through capillary fringe fluctuation in a tidal aquifer environment
CN103894410B (zh) 污染土壤稳定固化处理及在路基填方中的运用方法
CN110436605A (zh) 铁刨花活化过硫酸钠去除含表面活性剂的地下水中氯代烃的方法
CN204252095U (zh) 一种海上原油收集装置
CN204544964U (zh) 洗脱液可再生的有机污染土壤洗脱装置
CN217221117U (zh)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药剂投放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