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8925B - 种箱位置全方位调节的排种机构 - Google Patents

种箱位置全方位调节的排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8925B
CN102598925B CN2012100827049A CN201210082704A CN102598925B CN 102598925 B CN102598925 B CN 102598925B CN 2012100827049 A CN2012100827049 A CN 2012100827049A CN 201210082704 A CN201210082704 A CN 201210082704A CN 102598925 B CN102598925 B CN 1025989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frame
movable stand
level
screw mand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270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8925A (zh
Inventor
何进
张祥彩
王庆杰
李洪文
李问盈
荆鹏
郑智旗
李慧
曹向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08270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989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98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8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89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89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种箱位置全方位调节的排种机构,排种机构主要由安装在机架上的种箱垂直移动机构和种箱水平移动机构构成,种箱垂直移动机构由竖直移动架、机架上的前后竖直导轨和前后竖直调节液压缸组成,种箱水平移动机构由竖直移动架、调节手轮、左右水平调节丝杆、水平调节链轮、水平调节链和种箱底座组成,通过调节调节手轮和控制前后竖直调节液压缸的液压控制阀,实现种箱位置全方位调节,将种箱调节到排种软管处于拉直状态的位置,再用调节链条张紧装置使动力链条处于适当的张紧状态,保证播种机在排种过程中动力的传输稳定可靠。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优化排种效果,适用于与多种耕作模式相匹配的免耕播种机。

Description

种箱位置全方位调节的排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种箱位置全方位调节的排种机构。
背景技术
在农业机械技术领域中,免耕播种机上的种箱与开沟器的水平距离较远,排种槽轮与开沟器上端的垂直距离较短,而且种箱的位置与开沟器的位置一般在机架上保持不变,这就使得排种软管的倾斜角度过小,连续排种容易将排种软管压弯,使得排种不畅,排种不均匀,甚至使排种软管堵塞。开沟器有时会布置在排种箱的底部,不便于开沟器的上下调整,这就会对排种的效果(均匀性)有较大的影响。
目前,为了解决排种不畅的问题多采用多级排种或缩短排种轮与开沟器的水平距离,以增大排种管的倾斜角度,但这就使得开沟器间的水平距离过小,容易造成堵塞,这就会影响播种作业的效果。此外,还有其它装置,如专利号为ZL03264469.8的“免耕播种机两级输送排种装置”所设计的两级(或多级)排种装置,结构复杂,由于是两级排种轴,不能保证在排种过程中两排种轴同步排种,也就不能保证排种的均匀性,甚至会造成排种管的阻塞。专利号为ZL03264468.X的“免耕播种机专用种箱”所设计的专用种箱将排种轴放在二级排种箱上。容易导致种子从一级种箱传到二级种箱时受阻,且输种导管的倾斜角度、长度不能调整。免耕播种机
为了优化排种的效果,使排种均匀,排种更顺畅,不致堵塞,需要设计一种应用于免耕播种机上的种箱位置全方位调节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解决背景技术所述优化排种的效果,使排种均匀,排种更顺畅,不致堵塞问题,提供一种种箱位置全方位调节的排种机构,其特征在于,种箱位置全方位调节的排种机构主要由安装在机架2上的种箱垂直移动机构和种箱水平移动机构构成;
所述机架2为由机架前梁2001、机架后梁2002、机架中梁2003、机架左梁2004和机架右梁2005组成的“日”字框形结构,机架前梁2001和机架中梁2003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机架后梁2002低于机架中梁2003,2个竖直前导轨2008导轨面向后左右对称竖直固接在机架前梁2001上,2个竖直后导轨2009导轨面向前左右对称竖直固接在机架中梁2003上,2个地轮支柱2006竖直向下左右对称分别固接在机架左梁2004和机架右梁2005的水平段上,地轮支柱2006下端有一个地轮轴承孔2007,机架前梁2001和机架中梁2003的中心均有1个活塞杆安装孔2010;
所述种箱垂直移动机构由竖直移动架11、机架2上的竖直前导轨2008和竖直后导轨2009、前竖直调节液压缸8以及后竖直调节液压缸18组成,竖直移动架11为移动架前梁1101、移动架后梁1102、移动架左梁1103和移动架右梁1104组成左右对称的矩形结构,移动架前梁1101和移动架后梁1102的左右两端与移动架左梁1103和移动架右梁1104用螺栓固接,移动架前梁1101的前沿有对称分布的2个竖直导槽1106,中部向前凸出部分的中心有1个活塞杆连接孔1107,移动架后梁1102的后沿有对称分布的2个竖直导槽1106,中部向后凸出部分的中心有1个活塞杆连接孔1107,前后的两个活塞杆连接孔1107分别与机架前梁2001上的和机架中梁2003上的活塞杆安装孔2010同心,竖直导槽1106的宽度和厚度分别与竖直前导轨2008和竖直后导轨2009的导轨面的宽度后厚度相同,移动架前梁1101上2个竖直导槽1106的间距与机架前梁2001上2个竖直前导轨2008的间距相同,移动架后梁1102上2个竖直导槽1106的间距与机架中梁2003上2个竖直后导轨2009的间距相同,移动架左梁1103和移动架右梁1104两端均有向上竖直的方形立面,立面的中心为丝杆安装孔1108,2条“Γ”形的水平导轨1105分别固接在移动架左梁1103和移动架右梁1104的外侧面上;竖直移动架11水平置于机架2上,移动架前梁1101上的两个竖直导槽1106分别与两个竖直前导轨2008配合,移动架后梁1102上的两个竖直导槽1106分别与两个竖直后导轨2009配合,前竖直调节液压缸8和后竖直调节液压缸18均用液压缸支架21分别固接在机架前梁2001和机架中梁2003的下表面上,前竖直调节液压缸8和后竖直调节液压缸18的活塞杆分别穿过机架前梁2001和机架中梁2003上的活塞杆安装孔2010对准竖直移动架11上的前后两个活塞杆连接孔1107用螺栓与竖直移动架11连接,压力油管16与前竖直调节液压缸8和后竖直调节液压缸18连接并与外部拖拉机液压系统连接,通过操纵拖拉机液压系统使竖直移动架11带着种箱1垂直上升或下降;
所述种箱水平移动机构由竖直移动架11、调节手轮12、右水平调节丝杆13、左水平调节丝杆17、2个水平调节链轮14、水平调节链15以及种箱1的底座1002组成,种箱1的底座1002左右两端均有1个前后方向的螺纹孔1004,在螺纹孔1004之上均有1个水平滑动导槽1003,水平滑动导槽1003的宽度与“Γ”形的水平导轨1105的导轨面厚度相同,种箱1横向置于竖直移动架11上,左右两侧的水平滑动导槽1003分别与左右的水平导轨1105配合,左水平调节丝杆17在竖直移动架11的左部安装在前后的丝杆安装孔1108内,左水平调节丝杆17与底座1002的左端的螺纹孔1004构成丝杠螺母传动连接,右水平调节丝杆13在竖直移动架11的右部安装在前后的丝杆安装孔1108内,右水平调节丝杆13与底座1002的右端的螺纹孔1004构成丝杠螺母传动连接,调节手轮12固接在右水平调节丝杆13的后端;一个水平调节链轮14固接在左水平调节丝杆17的后端,另一个水平调节链轮14与固接在左水平调节丝杆17上的水平调节链轮14左右对称固接在右水平调节丝杆13上,水平调节链15与所述的2个水平调节链轮14构成链条传动机构,种箱1通过底座1002的左右两个螺纹孔1004分别与左水平调节丝杆17和右水平调节丝杆13构成丝杠螺母传动连接,实现转动调节手轮12,种箱1向前或向后平移;
2个地轮3分别在机架2左右两侧固接在地轮轴19两端,地轮轴19通过安装在地轮轴承孔2007内的轴承与机架2构成转动连接;动力链轮5在右侧的地轮3外侧固接在地轮轴19上,排种器轴20与种箱1的箱体1001左侧壁和右侧壁转动连接,排种链轮4在箱体1001的右侧壁外固接在排种器轴20上,动力链条6与排种链轮4和动力链轮5构成链条传动机构,链条张紧装置7置于机架2的机架右梁2005外侧将动力链条6张紧;3~5个开沟器9等间隔固接在机架后梁2002上,每个开沟器9配1条排种软管10,排种软管10的下端置于开沟器9的开沟铲的后侧,排种软管10的上端与种箱1的出口连接;
所述链条张紧装置7由张紧螺栓7001、支座7002、转轴7003、“T”形转动杆7004和2个张紧链轮7005组成,转轴7003和支座7002固接在机架右梁2005水平段的外侧面上,转轴7003在支座7002之前,2个张紧链轮7005分别在“T”形转动杆7004的横杆两端的外侧面通过短轴与“T”形转动杆7004的横杆转动连接,“T”形转动杆7004通过在横杆和竖杆交界处的圆孔与转轴7003转动连接,张紧螺栓7001斜向上与支座7002螺纹连接,张紧螺栓7001的上端顶紧“T”形转动杆7004的竖杆使两个张紧链轮7005分别压紧动力链条6实现动力链条6的张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转动调节手轮12,右水平调节丝杆13转动的动力通过水平调节链轮14和水平调节链15传到左水平调节丝杆17,种箱1的底座1002与竖直移动架11通过右水平调节丝杆13和左水平调节丝杆17连接,种箱1在竖直移动架11上的水平导轨1105上平稳地水平移动,不至在播种的过程中种箱1上下跳动或左右晃动。前竖直调节液压缸8与后竖直调节液压缸18的油压腔通过同一根压力油管16相连,保证了两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同步上升和下降,即保证竖直移动架11和种箱1在上升或下降时不发生倾斜,机架2的竖直前导轨2008和竖直后导轨2009保证种箱1和竖直移动架11不至翻倾。在排种链轮4与动力链轮5之间设置的动力链条6的链条张紧装置7,使作业时动力链条6处于张紧状态,将地轮3转动的动力传递给种箱1的排种器轴20。在作业之前,先将链条张紧装置7的张紧螺栓7001退回,链条张紧装置7松开,使动力链条6处于自然状态,通过调节右水平调节丝杆13上的调节手轮12和控制前、后竖直调节液压缸的液压控制阀,将种箱1调节到排种软管10处于拉直状态的位置,再调节链条张紧装置7的张紧螺栓7001,张紧螺栓7001的上端顶紧“T”形转动杆7004的竖杆使两个张紧链轮7005分别从链条的内侧压紧动力链条6,使得动力链条6处于适当的张紧状态,保证播种机在排种过程中,动力的传输稳定可靠。
本发明通过对种箱1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全方位调节来实现排种软管10的拉直,达到顺畅排种的倾斜角度,避免在排种的过程中因排种软管10的过渡弯折而使排种受阻,排种均匀,减少堵塞,基本解决了排种不畅的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能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调节种箱的位置,实现种箱位置全方位调节,保证排种软管处于拉直状态,并使排种软管具有能够满足顺畅排种需要的合适倾斜角度;整套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发明可配套应用于多种播种机上,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优化了免耕播种机排种效果。本发明的应用有利于减少排种过程中的排种不畅和排种管阻塞的现象,提高播种的均匀性,进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推动农业机械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种箱位置全方位调节的排种机构主视图;
图2为种箱位置全方位调节的排种机构左视图,图中未画出动力链条;
图3为种箱位置全方位调节的排种机构俯视图,图中未画出动力链条和水平调节链;
图4A为机架主视图;
图4B为机架俯视图;
图5A为垂直移动架主视图;
图5B为垂直移动架左视图;
图6为种箱的主视图;
图7为种箱、机架、竖直移动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7A为图7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链条张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种箱,1001--箱体,1002--底座,1003--水平滑动导槽,1004-螺纹孔,2--机架,2001--机架前梁,2002--机架后梁,2003--机架中梁,2004--机架左梁,2005--机架右梁,2006--地轮支柱,2007--地轮轴承孔,2008--竖直前导轨,2009--竖直后导轨,2010--活塞杆安装孔,3--地轮,4--排种链轮,5--动力链轮,6--动力链条,7--链条张紧装置,7001--张紧螺栓,7002--支座,7003--转轴,7004--“T”形转动杆,7005--张紧链轮,8--前竖直调节液压缸,9--开沟器,10--排种软管,11--竖直移动架,1101--移动架前梁,1102--移动架后梁,1103--移动架左梁,1104--移动架右梁,1105--水平导轨,1106--竖直导槽,1107--活塞杆连接孔,1108--丝杆安装孔,12--调节手轮,13--右水平调节丝杆,14--水平调节链轮,15--水平调节链,16--压力油管,17--左水平调节丝杆,18--后竖直调节液压缸,19--地轮轴,20--排种器轴,21--液压缸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和图3分别所示的种箱位置全方位调节的排种机构实施例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种箱位置全方位调节的排种机构主要由安装在机架2上的种箱垂直移动机构和种箱水平移动机构构成。
如图4A和图4B分别所示的机架主视图和机架俯视图,机架2为由机架前梁2001、机架后梁2002、机架中梁2003、机架左梁2004和机架右梁2005组成的“日”字框形结构,机架前梁2001和机架中梁2003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机架后梁2002低于机架中梁2003,2个竖直前导轨2008导轨面向后左右对称竖直固接在机架前梁2001上,2个竖直后导轨2009导轨面向前左右对称竖直固接在机架中梁2003上,2个地轮支柱2006竖直向下左右对称分别固接在机架左梁2004和机架右梁2005的水平段上,地轮支柱2006下端有一个地轮轴承孔2007,机架前梁2001和机架中梁2003的中心均有1个活塞杆安装孔2010。
种箱垂直移动机构由竖直移动架11、机架2上的竖直前导轨2008和竖直后导轨2009、前竖直调节液压缸8以及后竖直调节液压缸18组成。
如图5A和图5B所示垂直移动架主视图和垂直移动架左视图,竖直移动架11为移动架前梁1101、移动架后梁1102、移动架左梁1103和移动架右梁1104组成左右对称的矩形结构,移动架前梁1101和移动架后梁1102的左右两端与移动架左梁1103和移动架右梁1104用螺栓固接,移动架前梁1101的前沿有对称分布的2个竖直导槽1106,中部向前凸出部分的中心有1个活塞杆连接孔1107,移动架后梁1102的后沿有对称分布的2个竖直导槽1106,中部向后凸出部分的中心有1个活塞杆连接孔1107,前后的两个活塞杆连接孔1107分别与机架前梁2001上的和机架中梁2003上的活塞杆安装孔2010同心,竖直导槽1106的宽度和厚度分别与竖直前导轨2008和竖直后导轨2009的导轨面的宽度后厚度相同,移动架前梁1101上2个竖直导槽1106的间距与机架前梁2001上2个竖直前导轨2008的间距相同,移动架后梁1102上2个竖直导槽1106的间距与机架中梁2003上2个竖直后导轨2009的间距相同,移动架左梁1103和移动架右梁1104两端均有向上竖直的方形立面,立面的中心为丝杆安装孔1108,2条“Γ”形的水平导轨1105分别固接在移动架左梁1103和移动架右梁1104的外侧面上。
竖直移动架11水平置于机架2上,移动架前梁1101上的两个竖直导槽1106分别与两个竖直前导轨2008配合,移动架后梁1102上的两个竖直导槽1106分别与两个竖直后导轨2009配合,前竖直调节液压缸8和后竖直调节液压缸18均用液压缸支架21分别固接在机架前梁2001和机架中梁2003的下表面上,前竖直调节液压缸8和后竖直调节液压缸18的活塞杆分别穿过机架前梁2001和机架中梁2003上的活塞杆安装孔2010对准竖直移动架11上的前后两个活塞杆连接孔1107用螺栓与竖直移动架11连接,压力油管16与前竖直调节液压缸8和后竖直调节液压缸18连接并与外部拖拉机液压系统连接,通过操纵拖拉机液压系统使竖直移动架11带着种箱1垂直上升或下降。
种箱水平移动机构由竖直移动架11、调节手轮12、右水平调节丝杆13、左水平调节丝杆17、2个水平调节链轮14、水平调节链15以及种箱1的底座1002组成。
图6为种箱的主视图,种箱1的底座1002左右两端均有1个前后方向的螺纹孔1004,在螺纹孔1004之上均有1个水平滑动导槽1003,水平滑动导槽1003的宽度与“Γ”形的水平导轨1105的导轨面厚度相同。
图7为种箱、机架、竖直移动架的装配示意图,图7A为图7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种箱1横向置于竖直移动架11上,左右两侧的水平滑动导槽1003分别与左右的水平导轨1105配合。在竖直移动架11上安装种箱1时,拆开移动架左梁1103或移动架右梁1104,使种箱一边水平滑动导槽1003与竖直移动架11同一边的水平导轨1105配合,再安装拆下的移动架左梁1103或移动架右梁1104,使种箱另一边水平滑动导槽1003与竖直移动架11另一边的水平导轨1105配合。左水平调节丝杆17在竖直移动架11的左部安装在前后的丝杆安装孔1108内,左水平调节丝杆17与底座1002的左端的螺纹孔1004构成丝杠螺母传动连接,右水平调节丝杆13在竖直移动架11的右部安装在前后的丝杆安装孔1108内,右水平调节丝杆13与底座1002的右端的螺纹孔1004构成丝杠螺母传动连接,调节手轮12固接在右水平调节丝杆13的后端。一个水平调节链轮14固接在左水平调节丝杆17的后端,另一个水平调节链轮14与固接在左水平调节丝杆17上的水平调节链轮14左右对称固接在右水平调节丝杆13上,水平调节链15与所述的2个水平调节链轮14构成链条传动机构。种箱1通过底座1002的左右两个螺纹孔1004分别与左水平调节丝杆17和右水平调节丝杆13构成丝杠螺母传动连接,实现转动调节手轮12,种箱1向前或向后平移。
2个地轮3分别在机架2左右两侧固接在地轮轴19两端,地轮轴19通过安装在地轮轴承孔2007内的轴承与机架2构成转动连接。动力链轮5在右侧的地轮3外侧固接在地轮轴19上,排种器轴20与种箱1的箱体1001左侧壁和右侧壁转动连接,排种链轮4在箱体1001右侧壁外固接在排种器轴20上,动力链条6与排种链轮4和动力链轮5构成链条传动机构,链条张紧装置7置于机架2的机架右梁2005外侧将动力链条6张紧。4个开沟器9等间隔固接在机架后梁2002上,每个开沟器9配1条排种软管10,排种软管10的下端置于开沟器9的开沟铲的后侧,排种软管10的上端与种箱1的出口连接。
如图8的链条张紧装置结构示意图所示,链条张紧装置7由张紧螺栓7001、支座7002、转轴7003、“T”形转动杆7004和2个张紧链轮7005组成,转轴7003和支座7002固接在机架右梁2005水平段的外侧面上,转轴7003在支座7002之前,2个张紧链轮7005分别在“T”形转动杆7004的横杆两端的外侧面通过短轴与“T”形转动杆7004的横杆转动连接,“T”形转动杆7004通过在横杆和竖杆交界处的圆孔与转轴7003转动连接,张紧螺栓7001斜向上与支座7002螺纹连接。张紧螺栓7001的上端顶紧“T”形转动杆7004的竖杆使两个张紧链轮7005分别压紧动力链条6实现动力链条6的张紧。
本发明应用于免耕播种机上,在作业之前,先将链条张紧装置7的张紧螺栓7001从支座7002退回,两个张紧链轮7005从动力链条6松开,动力链条6处于自然状态,通过调节右水平调节丝杆13上的调节手轮12并调节油压控制前竖直调节液压缸8和后竖直调节液压缸18的活塞杆高度,实现种箱位置全方位调节,使种箱1处于保证排种软管10处于拉直状态的位置。再调节链条张紧装置7的张紧螺栓7001,张紧螺栓7001的上端顶紧“T”形转动杆7004的竖杆使两个张紧链轮7005分别从链条的内侧压紧动力链条6,使得动力链条6处于适当的张紧状态,保证播种机在排种过程中,动力的传输稳定可靠。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优化排种效果,适用于与多种耕作模式相匹配的免耕播种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

1.一种种箱位置全方位调节的排种机构,其特征在于,种箱位置全方位调节的排种机构主要由安装在机架(2)上的种箱垂直移动机构和种箱水平移动机构构成;所述机架(2)为由机架前梁(2001)、机架后梁(2002)、机架中梁(2003)、机架左梁(2004)和机架右梁(2005)组成的“日”字框形结构,机架前梁(2001)和机架中梁(2003)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机架后梁(2002)低于机架中梁(2003),2个竖直前导轨(2008)导轨面向后左右对称竖直固接在机架前梁(2001)上,2个竖直后导轨(2009)导轨面向前左右对称竖直固接在机架中梁(2003)上,2个地轮支柱(2006)竖直向下左右对称分别固接在机架左梁(2004)和机架右梁(2005)的水平段上,地轮支柱(2006)下端有一个地轮轴承孔(2007),机架前梁(2001)和机架中梁(2003)的中心均有1个活塞杆安装孔(2010);
所述种箱垂直移动机构由竖直移动架(11)、机架(2)上的竖直前导轨(2008)和竖直后导轨(2009)、前竖直调节液压缸(8)以及后竖直调节液压缸(18)组成,竖直移动架(11)为移动架前梁(1101)、移动架后梁(1102)、移动架左梁(1103)和移动架右梁(1104)组成左右对称的矩形结构,移动架前梁(1101)和移动架后梁(1102)的左右两端与移动架左梁(1103)和移动架右梁(1104)用螺栓固接,移动架前梁(1101)的前沿有对称分布的2个竖直导槽(1106),中部向前凸出部分的中心有1个活塞杆连接孔(1107),移动架后梁(1102)的后沿有对称分布的2个竖直导槽(1106),中部向后凸出部分的中心有1个活塞杆连接孔(1107),前后的两个活塞杆连接孔(1107)分别与机架前梁(2001)上的和机架中梁(2003)上的活塞杆安装孔(2010)同心,竖直导槽(1106)的宽度和厚度分别与竖直前导轨(2008)和竖直后导轨(2009)的导轨面的宽 度和厚度相同,移动架前梁(1101)上2个竖直导槽(1106)的间距与机架前梁(2001)上2个竖直前导轨(2008)的间距相同,移动架后梁(1102)上2个竖直导槽(1106)的间距与机架中梁(2003)上2个竖直后导轨(2009)的间距相同,移动架左梁(1103)和移动架右梁(1104)两端均有向上竖直的方形立面,立面的中心为丝杆安装孔(1108),2条“Γ”形的水平导轨(1105)分别固接在移动架左梁(1103)和移动架右梁(1104)的外侧面上;竖直移动架(11)水平置于机架(2)上,移动架前梁(1101)上的两个竖直导槽(1106)分别与两个竖直前导轨(2008)配合,移动架后梁(1102)上的两个竖直导槽(1106)分别与两个竖直后导轨(2009)配合,前竖直调节液压缸(8)和后竖直调节液压缸(18)均用液压缸支架(21)分别固接在机架前梁(2001)和机架中梁(2003)的下表面上,前竖直调节液压缸(8)和后竖直调节液压缸(18)的活塞杆分别穿过机架前梁(2001)和机架中梁(2003)上的活塞杆安装孔(2010)对准竖直移动架(11)上的前后两个活塞杆连接孔(1107)用螺栓与竖直移动架(11)连接,压力油管(16)与前竖直调节液压缸(8)和后竖直调节液压缸(18)连接并与外部拖拉机液压系统连接,通过操纵拖拉机液压系统使竖直移动架(11)带着种箱(1)垂直上升或下降;
所述种箱水平移动机构由竖直移动架(11)、调节手轮(12)、右水平调节丝杆(13)、左水平调节丝杆(17)、2个水平调节链轮(14)、水平调节链(15)以及种箱(1)的底座(1002)组成,种箱(1)的底座(1002)左右两端均有1个前后方向的螺纹孔(1004),在螺纹孔(1004)之上均有1个水平滑动导槽(1003),水平滑动导槽(1003)的宽度与“Γ”形的水平导轨(1105)的导轨面厚度相同,种箱(1)横向置于竖直移动架(11)上,左右两侧的水平滑动导 槽(1003)分别与左右的水平导轨(1105)配合,左水平调节丝杆(17)在竖直移动架(11)的左部安装在前后的丝杆安装孔(1108)内,左水平调节丝杆(17)与底座(1002)的左端的螺纹孔(1004)构成丝杠螺母传动连接,右水平调节丝杆(13)在竖直移动架(11)的右部安装在前后的丝杆安装孔(1108)内,右水平调节丝杆(13)与底座(1002)的右端的螺纹孔(1004)构成丝杠螺母传动连接,调节手轮(12)固接在右水平调节丝杆(13)的后端;一个水平调节链轮(14)固接在左水平调节丝杆(17)的后端,另一个水平调节链轮(14)与固接在左水平调节丝杆(17)上的水平调节链轮(14)左右对称固接在右水平调节丝杆(13)上,水平调节链(15)与所述的2个水平调节链轮(14)构成链条传动机构,种箱(1)通过底座(1002)的左右两个螺纹孔(1004)分别与左水平调节丝杆(17)和右水平调节丝杆(13)构成丝杠螺母传动连接,实现转动调节手轮(12),种箱(1)向前或向后平移;
2个地轮(3)分别在机架(2)左右两侧固接在地轮轴(19)两端,地轮轴(19)通过安装在地轮轴承孔(2007)内的轴承与机架(2)构成转动连接;动力链轮(5)在右侧的地轮(3)外侧固接在地轮轴(19)上,排种器轴(20)与种箱(1)的箱体(1001)左侧壁和右侧壁转动连接,排种链轮(4)在箱体(1001)的右侧壁外固接在排种器轴(20)上,动力链条(6)与排种链轮(4)和动力链轮(5)构成链条传动机构,链条张紧装置(7)置于机架(2)的机架右梁(2005)外侧将动力链条(6)张紧;3~5个开沟器(9)等间隔固接在机架后梁(2002)上,每个开沟器(9)配1条排种软管(10),排种软管(10)的下端置于开沟器(9)的开沟铲的后侧,排种软管(10)的上端与种箱(1)的出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箱位置全方位调节的排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张紧装置(7)由张紧螺栓(7001)、支座(7002)、转轴(7003)、“T”形转动杆(7004)和2个张紧链轮(7005)组成,转轴(7003)和支座(7002)固接在机架右梁(2005)水平段的外侧面上,转轴(7003)在支座(7002)之前,2个张紧链轮(7005)分别在“T”形转动杆(7004)的横杆两端的外侧面通过短轴与“T”形转动杆(7004)的横杆转动连接,“T”形转动杆(7004)通过在横杆和竖杆交界处的圆孔与转轴(7003)转动连接,张紧螺栓(7001)斜向上与支座(7002)螺纹连接,张紧螺栓(7001)的上端顶紧“T”形转动杆(7004)的竖杆使两个张紧链轮(7005)分别压紧动力链条(6)实现动力链条(6)的张紧。 
CN2012100827049A 2012-03-26 2012-03-26 种箱位置全方位调节的排种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89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27049A CN102598925B (zh) 2012-03-26 2012-03-26 种箱位置全方位调节的排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27049A CN102598925B (zh) 2012-03-26 2012-03-26 种箱位置全方位调节的排种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8925A CN102598925A (zh) 2012-07-25
CN102598925B true CN102598925B (zh) 2013-08-07

Family

ID=46517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270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8925B (zh) 2012-03-26 2012-03-26 种箱位置全方位调节的排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989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2900B (zh) * 2012-08-09 2014-06-04 浙江大学 击穗气吹式杂交水稻制种授粉机
CN108633588B (zh) * 2018-04-28 2020-04-28 道真自治县泓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李子的种植方法
CN108521914B (zh) * 2018-06-05 2023-11-03 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施肥播种覆膜覆土机
CN108781641A (zh) * 2018-06-27 2018-11-13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水稻幼芽培育装置
CN113575052A (zh) * 2021-08-30 2021-11-02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甘蔗种植用行距可调式排种装置
CN114600611B (zh) * 2022-02-28 2023-03-31 浙江大学 一种设施果菜栽培数字化灌溉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55611Y (zh) * 2003-06-18 2004-11-17 中国农业大学 免耕播种机专用种箱
CN201025768Y (zh) * 2007-03-29 2008-02-27 赵旭东 直插式棉花、玉米多用穴播机
JP4051498B2 (ja) * 2002-05-31 2008-02-27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農作業機
CN201230457Y (zh) * 2008-07-29 2009-05-06 谈占华 播种机
CN201369911Y (zh) * 2009-01-06 2009-12-30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播量无级调节水稻育苗播种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43844A (ja) * 1984-12-17 1986-07-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ィジタル演算回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51498B2 (ja) * 2002-05-31 2008-02-27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農作業機
CN2655611Y (zh) * 2003-06-18 2004-11-17 中国农业大学 免耕播种机专用种箱
CN201025768Y (zh) * 2007-03-29 2008-02-27 赵旭东 直插式棉花、玉米多用穴播机
CN201230457Y (zh) * 2008-07-29 2009-05-06 谈占华 播种机
CN201369911Y (zh) * 2009-01-06 2009-12-30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播量无级调节水稻育苗播种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许第4051498号B2 2008.02.2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8925A (zh) 2012-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8925B (zh) 种箱位置全方位调节的排种机构
CN105993230B (zh) 一种蔬菜种植用智能松土浇水机器人
CN104823572A (zh) 一种液压仿形栽植机构
CN104115600B (zh) 一种移栽机地面仿形机构
CN114365732B (zh) 一种用于园林林业的打药机
CN210120833U (zh) 一种农田灌溉系统
CN205389366U (zh) 仿形开沟镇压装置
CN105612841A (zh) 仿形开沟镇压装置
CN208191247U (zh) 一种用于农作物种植的播种装置
CN202222121U (zh) 圆盘—滚筒复合式覆土器
CN205794037U (zh) 一种小粒径蔬菜播种机
CN2652104Y (zh)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
CN2540730Y (zh) 一种强压可调式升降装置
CN204652911U (zh) 开沟器全方位调节的试验架
CN210579940U (zh) 一种胡萝卜播种机
CN210808161U (zh) 全自动移栽联合作业机栽植单元升降控制设备
CN203775654U (zh) 一种牵引式行宽可调免耕播种机
CN205865027U (zh) 一种精密播种压轮仿形开沟器
CN219396025U (zh) 一种育苗用浇水喷药装置
CN211184924U (zh) 一种水田水稻直播机
CN219459746U (zh) 一种农业种植管理用分苗装置
CN114793579B (zh) 一种可以自动均匀施肥的农业施肥机
CN220935528U (zh) 一种滴灌管埋管机
CN220630474U (zh) 一种田地节水灌溉设备
CN203761779U (zh) 穴播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