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7604A -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7604A
CN102597604A CN2010800502614A CN201080050261A CN102597604A CN 102597604 A CN102597604 A CN 102597604A CN 2010800502614 A CN2010800502614 A CN 2010800502614A CN 201080050261 A CN201080050261 A CN 201080050261A CN 102597604 A CN102597604 A CN 1025976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out part
mentioned
guide section
ligh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02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7604B (zh
Inventor
小坂知裕
杉原利典
大崎智文
吉田壮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97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76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76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76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75Arrangements of multiple light guides
    • G02B6/0078Side-by-side arrangements, e.g. for large area displays
    • G02B6/008Side-by-side arrangements, e.g. for large area displays of the partially overlapping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5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8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1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to provide homogeneous light output intens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1Illuminating devices for spatial active dimm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1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brightness uniform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3/00Function characteristic
    • G02F2203/02Function characteristic reflective
    • G02F2203/023Function characteristic reflective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将光源集中配置在端部且能部分地控制是否发光的照明装置。本发明的背光源装置(12)具备:并列配置在端部的多个作为光源的LED(17);导光部(22),其沿着LED(17)的并列方向(X轴方向)并列配置多个,并且被来自LED(17)的光入射;以及出光部(23),其沿着与LED(17)的并列方向交叉的方向(Y轴方向)并列配置多个,并且使来自导光部(22)的光出射,在多个出光部(23)中,至少包括:第1出光部(23A),其相对地配置在LED(17)侧;和第2出光部(23B),其相对地配置在比第1出光部(23A)靠与LED(17)侧相反的一侧(中央侧),而在多个导光部(22)中,包括:第1导光部(22A),其与第1出光部(23A)光学连接;和第2导光部(22B),其与第2出光部(23B)光学连接。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电视接收装置为代表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元件不断从以往的布劳恩管向液晶面板、等离子显示面板等薄型显示面板发展,可实现图像显示装置的薄型化。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其所用的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因此,另外需要作为照明装置的背光源装置,背光源装置根据其结构被大致分为直下型和边光型。为了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进一步的薄型化,优选使用边光型背光源装置,作为其一个例子,已知在下面的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1-923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1-93321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装置具备:光源,其在背光源装置的端部并列配置有多个;和导光板,其引导来自光源的光并使该光朝向液晶面板侧出射,导光板为沿着与光源的并列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形态,并且沿着光源的并列方向并列配置有多个。不过,虽然该装置能在相邻的导光板之间控制是否发光,但是针对每个导光板,由于整体发光,因此,无法在与光源的并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部分地控制是否发光。
另一方面,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装置为以下构成:使光源和将光源配置在端部的导光板实现单元化,将该单元并列配置多个。根据该构成,在单元的配置方面想办法,由此能在整个背光源装置的发光面中细致地部分地控制是否发光。但是,当采用上述构成时,不仅在背光源装置的端部,还在中央侧分散配置光源,因此,有可能产生以下问题:光源的设置作业变得繁杂且作业性恶化,而且光源的配线构成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将光源集中配置在端部且能部分地控制是否发光的照明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具备:光源,其在端部并列配置多个;导光部,其沿着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并列配置多个,并且被来自上述光源的光入射;以及出光部,其沿着与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并列配置多个,并且使来自上述导光部的光出射,在多个上述出光部中,至少包括:第1出光部,其相对地配置在上述光源侧;和第2出光部,其相对地配置在比上述第1出光部靠与上述光源侧相反的一侧,而在多个上述导光部中,至少包括:第1导光部,其与上述第1出光部光学连接;和第2导光部,其与上述第2出光部光学连接。
该照明装置为在其端部并列配置多个光源的、所谓的边光型,因此,与直下型相比可以实现薄型化。另外,在该照明装置的端部集中配置光源,因此,与假定不仅在端部还在中央侧配置光源的情况相比,可以容易地进行光源的设置作业并且可以简化配线构成。而且,根据本发明,在沿着与光源的并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并列配置有多个的出光部中,至少包括:第1出光部,其相对地配置在光源侧;和第2出光部,其相对地配置在比第1出光部靠与光源侧相反的一侧,第1导光部与第1出光部、第2导光部与第2出光部分别光学连接,因此,可以进行以下控制:例如使与第1导光部对应的光源为点亮,使与第2导光部对应的光源为非点亮,则从第1出光部出光,另一方面,从第2出光部不出光。即,控制与各导光部对应的各光源的驱动,由此能有选择地控制是否从各出光部出光。
优选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下面的构成。
(1)上述出光部配置为与光学连接的上述导光部在光出射侧重叠。这样的话,与假定使导光部和出光部沿着出光部的并列方向并列且相互不重叠的情况相比,导光部的长度较长。因此,可以充分地确保在导光部内传播的光的光路长度,并且可以在出光部中使光遍布较广的范围,因而在向出光部导入的光以及从出光部出射的光中难以产生不均。
(2)上述第1出光部配置为与和上述第2出光部光学连接的上述第2导光部在上述光出射侧重叠。这样的话,与相对于第1出光部配置在与光源侧相反的一侧的第2出光部光学连接的第2导光部被第1出光部从光出射侧覆盖,因此,可以防止第2导光部被视觉识别为暗部。另外,与假定第2导光部采用不与第1出光部重叠而绕过第1出光部的形状的情况相比,可以简化第2导光部的形状。
(3)上述出光部沿着与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正交的方向并列配置多个,并且在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上的尺寸相互大致相同,其大小与将分别与上述多个出光部光学连接的上述导光部各自的该尺寸相加后的大小大致一致。这样的话,可以使沿着光源的并列方向并列的多个导光部分别在整个区域内被出光部从光出射侧覆盖。另外,沿着与光源的并列方向正交的方向并列的多个出光部在光源的并列方向上的尺寸相互大致相同,因此,可以无遗漏地在该照明装置的发光面的面内配置出光部。
(4)至少在上述第1导光部中,设有比上述第1出光部向与上述光源侧相反的一侧延伸的延伸部。这样的话,可以以设置延伸部的量来延长在第1导光部内传播的光的光路长度。由此,在导入第1出光部的光中难以产生不均。
(5)上述第2出光部在上述光出射侧重叠地配置于上述延伸部。这样的话,延伸部被第2出光部从光出射侧覆盖,因此,可以防止延伸部被视觉识别为暗部。
(6)在上述出光部中,设有使光出射的光出射面,在上述光出射面中,设有使光散射的光散射部。这样的话,出光部内的光被光散射部散射,由此促进来自光出射面的出射。
(7)上述出光部设为:在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上的尺寸比上述导光部的尺寸大,上述光散射部设为:其光的散射程度在不与上述导光部重叠的部位比与上述导光部重叠的部位大。这样的话,出光部中的不与导光部重叠的部位和与导光部重叠的部位相比,存在于内部的光量较少。而设置于光出射面的光散射部设为:其光的散射程度在不与导光部重叠的部位比与导光部重叠的部位大,因此,在出光部中的存在于内部的光量较多的部位,抑制光的出射,另一方面,在存在于内部的光量较少的部位,促进光的出射。由此,在光出射面的面内,在出射光的分布中难以产生不均。
(8)上述光散射部设为:光散射程度朝向远离上述导光部的方向变大。这样的话,可以使出射光的分布在出光部中的不与导光部重叠的部位和与导光部重叠的部位变得更均匀。
(9)在上述导光部中的与和上述光源相对的端面相反的一侧的端面中,形成有使光反射的反射层。这样的话,可以使到达导光部中的与和光源相对的端面相反的一侧的端面的光被反射层反射并使该光朝向出光部。特别是在使用了指向性高的光源的情况下是有用的。
(10)上述导光部和上述出光部形成为一体。这样的话,可以不折射光地使光从导光部向出光部导入,可以提高光的利用效率。另外,削减了部件件数并且组装也变得容易。
(11)在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上相邻的上述导光部分别与在和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邻的上述出光部光学连接。这样的话,相互光学连接的导光部和出光部的配置变得简单,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它们的设置作业。
(12)在与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列的多个上述出光部、分别与该各出光部光学连接的多个上述导光部以及分别向该各导光部提供光的多个上述光源构成1个发光单元,上述发光单元沿着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并列配置有多个。这样的话,可以实现该照明装置中的发光面的大型化。
(13)在与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列的多个上述出光部、分别与该各出光部光学连接的多个上述导光部以及分别向该各导光部提供光的多个上述光源构成1个发光单元,上述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一对配置成背对背状。
(14)上述光源为LED。这样的话,可以实现高亮度化等。
(15)上述LED安装于沿着上述导光部的并列方向延伸的LED基板。这样的话,LED的配置和LED之间的布线变得容易。
(16)在相邻的上述导光部之间以及在相邻的上述出光部之间,分别存在折射率比上述导光部和上述出光部的折射率低的低折射率层。这样的话,当导光部内的光碰到与低折射率层的边界面时,大致发生全反射,由此有效地向出光部传播。同样地,当出光部内的光碰到与低反射率层的边界面时,大致发生全反射,因此,可以防止向相邻的出光部侧漏出,确保相互的光学独立性。
(17)上述低折射率层为空气层。这样的话,不需要用于形成低折射率层的特别的构件,因此,可以以低成本进行对应。
(18)在上述导光部中的与光出射侧相反的一侧的面中,配置有使光反射的反射构件。这样的话,在导光部内到达与光出射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的光由反射构件反射,由此可以使光有效地向出光部传播。
(19)上述反射构件在跨越多个上述导光部的范围形成。这样的话,与假定按各导光部逐一分割反射构件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制造和设置成本。
下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上面记载的照明装置;和利用来自上述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
根据该显示装置,对显示面板提供光的照明装置将光源集中在端部且能部分地控制是否发光,因此,可以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和显示质量的提高。
作为上述显示面板可以示例液晶面板。该显示装置作为液晶显示装置,可以在各种用途、例如电视机、电脑的显示器等中使用,特别适用于大型画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将光源集中配置在端部且能部分地控制是否发光的照明装置以及使用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装置的概要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电视接收装置所具备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沿着液晶显示装置的短边方向的截面构成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沿着液晶显示装置的长边方向的截面构成的截面图。
图5是示出LED和各导光构件的平面配置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将构成1个发光单元的3个导光构件进行组装前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图5的vii-vii线截面图。
图8是图5的viii-viii线截面图。
图9是图5的ix-ix线截面图。
图10是图5的x-x线截面图。
图11是图5的xi-xi线截面图。
图12是图5的xii-xii线截面图。
图13是示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第1导光构件的第1导光部和第1出光部的截面图。
图14是示出构成第2导光构件的第2导光部和第2出光部的截面图。
图15是示出构成第3导光构件的第3导光部和第3出光部的截面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各导光构件的配置构成的图5的vii-vii线截面图。
图17是示出各导光构件的配置构成的图5的viii-viii线截面图。
图18是示出各导光构件的配置构成的图5的ix-ix线截面图。
图19是示出各导光构件的配置构成的图5的x-x线截面图。
图20是示出各导光构件的配置构成的图5的xi-xi线截面图。
图21是示出各导光构件的配置构成的图5的xii-xii线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根据图1~图1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在本实施方式中,示例液晶显示装置10。此外,在各附图的一部分中示出X轴、Y轴以及Z轴,各轴方向被描述为在各附图中示出的方向。另外,将在图3和图4中示出的上侧作为表侧,将该图下侧作为里侧。
本实施方式的电视接收装置TV如图1所示,具备液晶显示装置10、夹着而收纳该液晶显示装置10的表里两机箱Ca、Cb、电源P、调谐器T以及台座S而构成。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0作为整体成横长的方形(矩形),在纵置的状态下被收纳。该液晶显示装置10如图2所示,具备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面板11和作为外部光源的背光源装置(照明装置)12,它们被框状外框13等一体地保持。
如图2所示,液晶面板11为如下构成:俯视时成矩形,一对玻璃基板在隔开规定的间隙的状态下被贴合,并且在两玻璃基板之间封入液晶。在一方玻璃基板中,设有:开关元件(例如TFT),其与相互正交的源极配线和栅极配线连接;像素电极,其与该开关元件连接;以及取向膜等,在另一方玻璃基板中,设有:彩色滤光片,其是R(红色)、G(绿色)、B(蓝色)等的各着色部按照规定排列配置;相对电极;以及取向膜等。此外,在两基板的外侧,配置有偏振板。
如图2所示,背光源装置12具备:成大致箱形的底座14,其在光出射面侧(液晶面板11侧)具有开口部;光学构件15群(扩散板(光扩散构件)15a;和配置在扩散板15a和液晶面板11之间的多个光学片15b),其以覆盖底座14的开口部的方式配置;以及框架16,其沿着底座14的外边缘部配置并在和底座14之间夹着并保持光学构件15群的外边缘部。而且,在底座14内,具备:作为光源的LED 17(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LED基板18,其安装有LED 17;导光构件19,其引导来自LED 17的光并将该光朝向光学构件15(液晶面板11)引导;反射片20,其配置在导光构件19的里侧;以及一对支架21,其载置有光学构件15和液晶面板11的边缘部。并且,该背光源装置12是在其长边侧的两端部分别具备具有LED 17的LED基板18,并且在两个LED基板18之间夹着的中央侧配置多个导光构件19而成的、所谓的边光型(侧光型)。下面,详细地说明背光源装置12的各构成部件。
底座14由金属制成,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底板14a,其与液晶面板11同样地成矩形;侧板14b,其从底板14a的各边的外端分别立起;以及支承板14c,其从各侧板14b中的长边侧的一对侧板14b向内突出,作为整体成向表侧开口的大致浅箱形。在底座14中,其长边方向与X轴方向(水平方向)一致,短边方向与Y轴方向(竖直方向)一致。在底座14的各支承板14c中,可以从表侧载置框架16和下面所述的光学构件15。在各支承板14c中,框架16被螺丝固定。
如图2所示,光学构件15与液晶面板11和底座14同样地俯视时成矩形。光学构件15如图3所示,其外边缘部载置于支承板14c,由此覆盖底座14的开口部,并且介于液晶面板11和导光构件19之间而配置。光学构件15包括:扩散板15a,其配置在里侧(导光构件19侧、与光出射侧相反的一侧);和光学片15b,其配置在表侧(液晶面板11侧、光出射侧)。扩散板15a为以下构成:在具有规定的厚度的大致透明的由树脂制成的基材内分散并设有扩散颗粒,具有使透过的光扩散的功能。光学片15b与扩散板15a相比,成板厚较薄的片状,层叠并配置有2层(图2)。作为具体的光学片15b的种类,例如存在扩散片、透镜片、反射型偏振片等,可以从它们之中适当地选择来使用。
如图2和图3所示,框架16为沿着底座14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形态,分别装配于底座14中的支承板14c的表侧。在该框架16和支承板14c之间可以夹持光学构件15中的长边侧边缘部。另外,该框架16可以从里侧支承液晶面板11中的长边侧边缘部。
支架21由呈白色的合成树脂制成。如图2和图4所示,呈沿着底座14的短边方向延伸的细长的大致箱形并且在沿着底座14的短边侧的侧板14b配置的状态下装配于底座14。支架21在其表面侧具有可将光学构件15和液晶面板11高度不同地载置的台阶状面,可以从里侧支承光学构件15和液晶面板11中的短边侧边缘部。
如图2和图3所示,LED 17为以下构成:用树脂材料将LED芯片密封到基板部上,上述基板部固定于LED基板18。在安装于基板部的LED芯片中,主发光波长为1种,具体地说,使用发出蓝单色光的芯片。另一方面,在密封LED芯片的树脂材料中,分散混合有荧光体,上述荧光体将从LED芯片发出的蓝色光转换为白色光。由此,该LED 17可以发出白色光。该LED 17是与对LED基板18的安装面相反的一侧的面成为发光面的、所谓的顶型。
如图2和图3所示,LED基板18成沿着底座14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延伸的细长板状,并且以使其主板面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并行的姿势、即与液晶面板11和光学构件15的板面正交的姿势收纳在底座14内。LED基板18与底座14内的长边侧的两端部对应地配置一对并且分别装配在长边侧的两侧板14b中的内面。在LED基板18的主板面上,表面安装有上述构成的LED 17。LED 17在LED基板18的主板面中沿着其长度方向(X轴方向)一列地(直线地)并列配置有多个(在图2中是30个)。因此,可以说LED 17在背光源装置12中的长边侧的两端部分别沿着长边方向各并列配置有多个。一对LED基板18以LED 17的安装面相互成相对状的姿势收纳在底座14内,因此,分别安装于两个LED基板18的各LED 17的发光面成相对状,并且各LED 17中的光轴与Y轴方向大致一致。
另外,LED基板18的基材由与底座14相同的铝类材料等金属制成,为在其表面隔着绝缘层而形成有包括铜箔等金属膜的配线图案(未图示)的构成。在LED基板18上并列配置的各LED 17彼此由该配线图案串联连接。此外,作为LED基板18的基材所用的材料,也可以使用陶瓷等绝缘材料。
接着,详细地说明导光构件19。导光构件19包括折射率比空气的折射率高很多且大致透明的(透光性优异的)合成树脂材料(例如,丙烯酸等)。如图2~图4所示,导光构件19在底座14内在液晶面板11和光学构件15的正下位置并列配置有多个,以在配置于底座14中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的一对LED基板18之间夹着的方式配置。因此,LED 17(LED基板18)与导光构件19的并列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而光学构件15(液晶面板11)与导光构件19的并列方向与Z轴方向一致,两个并列方向相互正交。并且,导光构件19具有导入从LED 17朝向Y轴方向发出的光,并且使该光在内部传播且朝向光学构件15侧(Z轴方向)立起并出射的功能。另外,在各导光构件19的里侧、即在和底座14的底板14a之间,配置有反射片20,可以利用该反射片20使导光构件19(导光部22)内的光朝向表侧反射。反射片20在底座14的底板14a的大致整个区域内辅设,以跨越全部导光构件19的形式配置。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12中,使用3种形状相互不同的导光构件19,下面,先说明各导光构件19的共同结构后,说明各导光构件19的不同的结构。
首先,说明导光构件19的共同结构。如图2~图9所示,导光构件19包括:导光部22,其将来自LED 17的光大致沿着Y轴方向引导;和出光部23,其相对于导光部22重叠配置在表侧(光学构件15侧、光出射侧)并且使来自导光部22的光大致沿着Z轴方向朝向表侧出射,该导光部22和出光部23形成为一体。因此,导光部22和出光部23沿着Z轴方向(光的立起方向)并列,并且相互不具有界面(接缝)地光学连接。换言之,出光部23为从导光部22朝向表侧突出的形态。并且,该导光构件19如已述那样,在底座14内并列配置有多个,由此各出光部23(各光出射面23a)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以多个为一组的方式平面配置为行列状(矩阵状地),由此可以使来自配置于底座14中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的各LED 17的大致点状的光转换为面状光而朝向光学构件15和液晶面板11出射。
导光部22为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大致棱柱状,沿着与其长度方向(轴向)正交的方向切断的截面形状在X轴方向上成横长的矩形。导光部22中的与LED 17的发光面(LED基板18的安装面)成相对状的端面为来自LED 17的光所入射的光入射面22a。光入射面22a沿着X轴方向和Z轴方向,存在与液晶面板11和光学构件15的板面正交的关系。LED 17和光入射面22a的并排方向(Y轴方向)与后述的出光部23的光出射面23a并行。另一方面,在导光板22中的与上述光入射面22a相反的一侧的端面,形成有使在导光部22内传播的光反射的反射层22b。反射层22b是例如通过在导光部22的端面蒸镀光反射性优异的金属膜而形成的。反射层22b隔着导光部22与LED 17正对。另外,导光部22中的长度尺寸(Y轴方向的尺寸)是底座14中的短边尺寸的大约一半左右。另外,导光部22中的宽度尺寸(X轴方向的尺寸)比下面所述的出光部23小,例如为大约1/3左右。
出光部23俯视时成大致正方形的板状,其里侧的面与导光部23的表侧的面中的长度方向的规定位置相连,该相连的部分不隔着界面地光学连接。出光部23在X轴方向的尺寸比导光部22大,例如约是3倍左右,而在Y轴方向的尺寸比导光部22小,例如约是1/3以下左右。因此,出光部23相对于导光部22在Y轴方向上的整个区域内俯视时重叠,在X轴方向上部分地(约1/3左右)俯视时重叠。因此,出光部23可以划分为:连接部CA,其在X轴方向上与导光部22重叠且与导光部22直接光学连接;和非连接部CN,其不与导光部22重叠且不与导光部22直接连接,其中,连接部CA占整个出光部23的大约1/3左右,非连接部CN占整个出光部23的大约2/3左右(图6)。换言之,出光部23为在X轴方向(与导光部22中的导光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从导光部22向外突出的形态。另外,导光部22和出光部23的厚度尺寸(Z轴方向的尺寸)相互大致相同,为LED基板18的宽度尺寸左右。
出光部23中的表侧的面(与导光部22侧相反的一侧的面)为在整个区域内出射光的光出射面23a。光出射面23a沿着液晶面板11和光学构件15的板面(X轴方向和Y轴方向),存在与光入射面22a正交的关系。在该光出射面23a中,形成有使光散射的光散射部24,由此促进光的出射。存在以下倾向:由该光散射部24导致的光的散射程度越大,越促进光的出射,而光的散射程度越小,越抑制光的出射。
光散射部24是在光出射面23a中印刷二氧化硅、氧化钛等光散射颗粒而成的。如图6所示,光散射部24包括多个点24a,使该点图案在光出射面23a的面内发生变化,由此可以改变光出射面23a中的光的散射程度,即光的出射容易度(出射的难度)。详细地说,光的散射程度与构成光散射部24的点24a的面积大小成比例,因此,光散射部24在光出射面23a的面内以点24a的面积发生变化的方式进行图案化。具体地说,光散射部24的点24a在出光部23中的连接部CA中具有恒定的面积,而在非连接部CN中在X轴方向上面积发生变化,越接近连接部CA越小,越远离连接部CA越大(图10~图12)。并且,光散射部24的点24a在出光部23中的连接部CA处面积最小,在与非连接部CN中的连接部CA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中,面积最大。在此,为以下倾向:存在于出光部23内的光量越接近作为光的供给源的导光部22越多,在越远离导光部22的部位侧越少。如上所述,在光出射面23a中的光的散射程度中具有分布,由此在内部的光量相对多的连接部CA,抑制光的出射,另一方面,在非连接部CN,内部的光量越少,越促进光的出射。由此,可以实现在光出射面23a的面内使出射光的分布均匀。
下面,说明导光构件19的不同的结构。如图6所示,导光构件19有3种形状不同的构件,从该图左侧起依次为第1导光构件19A、第2导光构件19B、第3导光构件19C。各导光构件19在构成上的不同点是出光部23相对于导光部22的连结位置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不同。此外,下面在区别各导光构件19的情况下,对第1导光构件的附图标记附上附加字母A,对第2导光构件的附图标记附上附加字母B,对第3导光构件的附图标记附上附加字母C,在不做区别而统称的情况下,对附图标记不附上附加字母。另外,针对构成各导光构件19的导光部22和出光部23,为了区别彼此,与第1导光构件19A~第3导光构件19C对应地分别设为第1导光部22A~第3导光部22C、第1出光部23A~第3出光部23C。
如图6、图7以及图10所示,第1导光构件19A为以下构成:在Y轴方向上在第1导光部22A中的最靠近光入射面22a(LED17)的位置,配置第1出光部23A,并且在X轴方向上在第1出光部23A中的图6和图10所示的左侧的端部,配置第1导光部22A。因此,第1出光部23A中的图6和图10所示的左侧的端部成为与第1导光部22A重叠且与第1导光部22A直接连接的连接部CA,而该图右侧的大约2/3的部分成为不与第1导光部22A重叠且不与第1导光部22A直接连接的非连接部CN。第1导光部22A具有比第1出光部23A向与光入射面22a侧相反的一侧进一步延伸的部分,此处为用于确保在内部传播的光的光路长度的第1延伸部25(图7)。第1延伸部25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具有将后述的第2出光部23B和第3出光部23C中的该尺寸相加后的程度的大小。
如图6、图8以及图11所示,第2导光构件19B为以下构成:在Y轴方向上在第2导光部22B中的大致中央位置,配置第2出光部23B,并且在X轴方向上在第2出光部23B中的大致中央位置,配置第2导光部22B。因此,第2出光部23B中的中央部成为与第2导光部22B重叠且与第2导光部22B直接连接的连接部CA,而夹着连接部CA的两侧部分成为各自不与第2导光部22B重叠且不与第2导光部22B直接连接的一对非连接部CN。第2导光部22B具有比第2出光部23B向与光入射面22a侧相反的一侧进一步延伸的部分,此处成为第2延伸部26(图8)。第2延伸部26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具有与后述的第3出光部23C中的该尺寸大致相同的大小,为比上述第1延伸部25短的尺寸。
如图6、图9以及图12所示,第3导光构件19C为以下构成:在Y轴方向上在第3导光部22C中的最远离光入射面22a(LED17)的位置,配置第3出光部23C,并且在X轴方向上在第3出光部23C中的图6和图12所示的左侧的端部,配置第3导光部22C。因此,第3出光部23C中的图6和图12所示的右侧端部成为与第3导光部22C重叠且与第3导光部22C直接连接的连接部CA,而该图左侧的大约2/3部分成为不与第3导光部22C重叠且不与第3导光部22C直接连接的非连接部CN。此外,第3导光部22C不像上述第1导光部22A和第2导光部22B那样具有延伸部25、26。
上述构成的各导光构件19A~19C以3个1组的组合装配于底座14内,详细地说明该装配状态下的相互关系。3种各导光构件19A~19C如图5所示,装配成使各导光部22A~22C沿着X轴方向直线地并列并且使各出光部23A~23C沿着Y轴方向直线地并列的状态。此时,各导光部22A~22C中的各光入射面22a相互大致一面状地对齐,与相对的LED17之间的距离为大致均匀。另外,各出光部23A~23C中的各光出射面23a相互大致一面状地对齐,与相对的光学构件15之间的距离为大致均匀。在该装配状态下,各导光构件19A~19C中的各出光部23A~23C从LED17侧起按照第1出光部23A、第2出光部23B、第3出光部23C的顺序并列。另外,各导光部22A~22C从LED17侧看时,如图5所示从左侧起按照第1导光部22A、第2导光部22B、第3导光部22C的顺序并列。即,可以说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各导光部22A~22C分别与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各出光部23A~23C光学连接。
第1出光部23A中的非连接部CN如图10所示,配置为俯视时与第2导光部22B和第3导光部22C重叠,将它们横跨且从表侧将它们一并覆盖。同样地,第2出光部23B中的非连接部CN如图11所示,配置为俯视时分别与第1导光部22A(第1延伸部25)和第3导光部22C重叠,将它们分别横跨且从表侧将它们覆盖。同样地,第3出光部23C中的非连接部CN如图12所示,配置为俯视时与第1导光部22A(第1延伸部25)和第2导光部22B(第2延伸部26)重叠,将它们横跨且从表侧将它们一并覆盖。
在上述装配状态下,如图7~图12所示,在相邻的导光部22A~22C之间、相邻的出光部23A~23C之间、相邻的导光部22A~22C和出光部23A~23C之间,分别存在空气层AR,被保持为相互大致非接触。空气层AR设为其折射率远小于构成导光构件19的材料的折射率。因此,当在各导光构件19A~19C内传播的光碰到与空气层AR的边界面时,成为大致全反射,可以避免内部的光与反射片20和反射层22b导致的反射相互结合而向外部泄漏。由此,可以确保各导光构件19A~19C之间的光学独立性,并且可以有选择地控制是否从各出光部23A~23C出光。
特别是如图8所示,第2导光部22B与第2出光部23B光学连接,上述第2出光部23B穿过第1出光部23A的里侧而配置在比第1出光部23A远离LED17(中央侧)的位置,由此可以不经由第1出光部23A地使来自与第2导光部22B对应的LED17的光直接向第2出光部23B传播。同样地如图7和图9所示,第3导光部22C与第3出光部23C光学连接,上述第3出光部23C穿过第1出光部23A和第2出光部23B的里侧而配置在比第1出光部23A和第2出光部23B远离LED17(中央侧)的位置,由此可以不经由第1出光部23A和第2出光部23B地使来自与第3导光部22C对应的LED17的光直接向第3出光部23C传播。如上,可以针对在和LED17之间夹着其它的出光部23(第1出光部23A、或第1出光部23A和第2出光部23B)的位置上配置的出光部23(第2出光部23B或第3出光部23C),与上述其它的出光部23独立地控制是否出光。
并且,当将上述3个1组的导光构件19A~19C和与其对应的3个LED17设为1个发光单元U时,在底座14内,如图2和图5所示,该发光单元U在X轴方向上以多个(在图2中为10个)为一组的方式并列配置,并且在Y轴方向上以一对为一组的方式并列配置为背对背状。即,在构成在X轴方向上并列的各发光单元U的各导光构件19A~19C和构成夹着底座14中的Y轴方向的中央位置而配置的一对发光单元U的各导光构件19A~19C中,全部使用同一部件。在夹着Y轴方向的中央位置而配置的一对发光单元U中,使导光构件19A~19C的组反转配置。整个背光源装置12的发光面包括构成这些发光单元U的各出光部23A~23C中的光出射面23a的集合。
本实施方式为上面的结构,接着说明其作用。当打开液晶显示装置10的电源时,由未图示的控制电路控制液晶面板11的驱动,并且控制背光源装置12中的各LED17的驱动,由此向液晶面板11照射照明光,因而在液晶面板11中显示规定的图像。下面,详细地说明背光源装置12的作用。
详细地说,当点亮各LED17时,从各LED17出射的光如图7~图9所示,向导光部22中的光入射面22a入射。从光入射面22a被取入到导光部22内的光被反射片20或反射层22b反射,在与外部的空气层AR的边界面处进行全反射而几乎无遗漏地有效地在内部传播,最终进入出光部23侧。特别是反射层22b采用与作为指向性较高的光源的LED17正对的配置,因此,可以使沿着LED17的光轴的强度较高的光有效地反射。此外,在第1导光构件19A和第2导光构件19B中,各导光部22A、22B分别具有延伸部25、26,上述延伸部25、26比各出光部23A、23B向与光入射面23a侧相反的一侧延伸,因此,光在该延伸部25、26内传播,由此可以使与第3导光部22C相比往往较短的光路长度确保为与第3导光部22C相等。充分地确保上述光路长度,由此可以使光在Y轴方向上到达各出光部23A、23B的角落,因而在向各出光部23A、23B导入的光中,难以在Y轴方向上产生不均。
导入到出光部23内的光在出光部23中的与空气层AR的边界面中进行全反射等而到达光出射面23a。并且,当光碰到在光出射面23a中形成的光散射部24时,在该处发生散射而产生入射角小于临界角的光,并且大部分从光出射面23a向外部出射。此外,碰到光出射面23a中的光散射部24的非形成部分的光进行全反射并再度在出光部23内传播。在此,光散射部24如图10~图12所示,在出光部23的连接部CA,点24a的面积最小,而在非连接部CN,点24a的面积比连接部CA大且越远离连接部CA越大。另一方面,存在于出光部23内的光量在与导光部22直接连接的连接部CA处最多,而在不与导光部22直接连接的非连接部CN的光量比连接部CA的光量少且越远离连接部CA越少。即,由光出射面23a中的光散射部24导致的光的散射程度具有与存在于出光部23内的光量成反比例的分布,因此,在光量较多的连接部CA,光的散射程度较低且抑制光的出射,而在光量较少的非连接部CN,光的散射程度较高且促进光的出射。由此,来自光出射面23a的出射光在面内成为均匀的光而避免发生不均。
如上所述,点亮各LED17,由此光从对应的各导光构件19所具有的各出光部23的光出射面23a出射,从包括该光出射面23a的集合的整个背光源装置12的发光面出射面状光。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确保各导光构件19之间的光学独立性,因此,与显示的图像对应地控制各LED17的驱动,由此可以单独地控制是否从各出光部23出光。例如,在显示图像中包括黑显示区域和非黑显示区域的情况下,仅使与主要对非黑显示区域提供光的配置(具体地说,例如与非黑显示区域在俯视时重叠的配置)的出光部23光学连接的LED17点亮并使光从该出光部23出射,另一方面,使与主要对黑显示区域提供光的配置(具体地说,例如与黑显示区域在俯视时重叠的配置)的出光部23光学连接的LED17为非点亮并使光不从该出光部23出射。这样的话,在黑显示区域和非黑显示区域中,可以较大地确保明暗差,因而,可以得到高对比度性能且显示质量优异,而且还可以实现低功耗化。
特别是本实施方式具有以下特征:如图5所示,将LED17分别集中配置在背光源装置12中的Y轴方向的两端部且能有选择地控制是否从在Y轴方向上并列配置的各出光部23出光。具体地说,配置在Y轴方向的两端部的各LED17单独地与在Y轴方向上并列配置的各出光部23隔着各导光部22光学连接。其中,在和LED17之间夹着第1出光部23A的位置(中央侧)配置的第2出光部23B如图8所示,隔着以穿过第1出光部23A的里侧的形式所配置的第2导光部22B与对应的LED17光学连接,因此,可以进行以下控制:例如从第1出光部23A出光,另一方面,从第2出光部23B不出光。同样地,在和LED17之间夹着第1出光部23A和第2出光部23B的位置(中央侧)所配置的第3出光部23C如图7和图9所示,隔着以穿过第1出光部23A和第2出光部23B的里侧的形式配置的第3导光部22C与对应的LED17光学连接,因此,可以进行以下控制:例如从第1出光部23A或第2出光部23B出光,另一方面,从第3出光部23C不出光。这样,可以有选择地控制是否从在Y轴方向上并列配置的各出光部23出光,因此,与假定在Y轴方向上仅配置1个出光部的情况相比,可以与显示图像相应地更精细地控制背光源装置12的发光区域和非发光区域,进一步优化对比度性能,此外,可以有选择地控制是否从在X轴方向上并列配置的各出光部23出光。另一方面,在背光源装置12中的Y轴方向的端部集中配置LED17,因此,与假定在中央侧也分散配置有LED的情况相比,可以容易地进行组装时的设置作业,并且可以简化LED17的配线构成。
如上面所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12具备:并列配置在端部的多个作为光源的LED17;导光部22,其沿着LED17的并列方向(X轴方向)并列配置多个,并且来自LED17的光入射到该导光部22;以及出光部23,其沿着与LED17的并列方向交叉的方向(Y轴方向)并列配置多个,并且使来自导光部22的光出射,在多个出光部23中,至少包括:第1出光部23A,其相对地配置在LED17侧;和第2出光部23B,其相对地配置在比第1出光部23A靠与LED17侧相反的一侧(中央侧),而在多个导光部22中,包括:第1导光部22A,其与第1出光部23A光学连接;和第2导光部22B,其与第2出光部23B光学连接。
该背光源装置12为在其端部并列配置多个LED17的、所谓的边光型,因此,与直下型相比可以实现薄型化。另外,在该背光源装置12的端部集中配置LED17,因此,与假定不仅在端部还在中央侧配置LED17的情况相比,可以容易地进行LED17的设置作业并且可以简化配线构成。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沿着与LED17的并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并列配置有多个的出光部23中,至少包括:第1出光部23A,其相对地配置在LED17侧;和第2出光部23B,其配置在相对地比第1出光部23A靠与LED17侧相反的一侧,第1导光部22A与第1出光部23A、第2导光部22B与第2出光部23B分别光学连接,因此,可以进行以下控制:例如使与第1导光部22A对应的LED17点亮,使与第2导光部22B对应的LED17非点亮,则从第1出光部23A出光,另一方面,从第2出光部23B不出光。即,控制与各导光部22对应的各LED17的驱动,由此能有选择地控制是否从各出光部23出光。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提供将LED17集中配置在端部且能部分地控制是否发光的背光源装置12以及使用该背光源装置12的液晶显示装置10。
另外,出光部23配置为与光学连接的导光部22在光出射侧(表侧)重叠。这样的话,与假定使导光部和出光部沿着出光部的并列方向并列而不相互重叠的情况相比,导光部22的长度较长。因此,可以充分地确保在导光部22内传播的光的光路长度,并且可以在出光部23中使光遍布较广的范围,因而在向出光部23导入的光以及从出光部23出射的光中难以产生不均。
另外,第1出光部23A配置为与和第2出光部23B光学连接的第2导光部22B在光出射侧重叠。这样的话,与相对于第1出光部23A配置在与LED17侧相反的一侧的第2出光部23B光学连接的第2导光部22B被第1出光部23A从光出射侧覆盖,因此,可以防止第2导光部22B被视觉识别为暗部。另外,与假定第2导光部采用不与第1出光部23A重叠而绕过第1出光部23A的形状的情况相比,可以简化第2导光部22B的形状。
另外,出光部23沿着与LED17的并列方向正交的方向(Y轴方向)并列配置多个,并且在LED17的并列方向上的尺寸为相互大致相同,其大小与将分别与多个出光部23光学连接的导光部22的各自的该尺寸相加后的大小大致一致。这样的话,可以使沿着LED17的并列方向并列的多个导光部22分别在整个区域内被出光部23从光出射侧覆盖。另外,沿着与LED17的并列方向正交的方向并列的多个出光部23在LED17的并列方向上的尺寸相互大致相同,因此,可以无遗漏地在该背光源装置12的发光面的面内配置出光部23。
另外,至少在第1导光部22A中,设有比第1出光部23A向与LED17侧相反的一侧延伸的第1延伸部25。这样的话,可以以设置第1延伸部25的量来延长在第1导光部22A内传播的光的光路长度。由此,在向第1出光部23A导入的光中难以产生不均。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导光部22B中也设有相同的第2延伸部26。
另外,第2出光部23B在光出射侧重叠地配置于第1延伸部25。这样的话,第1延伸部25被第2出光部23B从光出射侧覆盖,因此,可以防止第1延伸部25被视觉识别为暗部。
另外,在出光部23中,设有使光出射的光出射面23a,在光出射面23a中,设有使光散射的光散射部24。这样的话,出光部23内的光被光散射部24散射,由此促进来自光出射面23a的出射。
另外,出光部23设为:在LED17的并列方向上的尺寸比导光部22的尺寸大,光散射部24设为:其光的散射程度在不与导光部22重叠的部位(非连接部CN)比与导光部22重叠的部位(连接部CA)大。这样的话,出光部23中的不与导光部22重叠的部位(非连接部CN)和与导光部22重叠的部位(连接部CA)相比,存在于内部的光量较少。而设置于光出射面23a的光散射部24设为:其光的散射程度在不与导光部22重叠的部位(非连接部CN)比与导光部22重叠的部位(连接部CA)大,因此,在出光部23中的存在于内部的光量较多的部位,抑制光的出射,另一方面,在存在于内部的光量较少的部位,促进光的出射。由此,在光出射面23a的面内,在出射光的分布中难以产生不均。
另外,光散射部24设为:光散射程度朝向远离导光部22的方向变大。这样的话,可以使出射光的分布在出光部23中的不与导光部22重叠的部位和与导光部22重叠的部位变得更均匀。
另外,在导光部22中的与和LED17相对的端面相反的一侧的端面中,形成有使光反射的反射层22b。这样的话,可以使到达导光部22中的与和LED17相对的端面相反的一侧的端面的光被反射层22b反射并使该光朝向出光部23。特别是在使用了指向性高的LED17的情况下是有用的。
另外,导光部22和出光部23形成为一体。这样的话,可以不折射光地使光从导光部22向出光部23导入,可以提高光的利用效率。另外,削减了部件件数并且组装也变得容易。
另外,在LED17的并列方向上相邻的导光部22分别和在与LED17的并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邻的出光部23光学连接。这样的话,相互光学连接的导光部22和出光部23的配置实现简单化,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它们的设置作业。
另外,在与LED17的并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列的多个出光部23、分别与该各出光部23光学连接的多个导光部22以及分别向该各导光部22提供光的多个LED17构成1个发光单元U,发光单元U沿着LED17的并列方向并列配置有多个。这样的话,可以实现该背光源装置12的发光面的大型化。
另外,在与LED17的并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列的多个出光部23、分别与该各出光部23光学连接的多个导光部22以及分别向该各导光部22提供光的多个LED17构成1个发光单元U,发光单元U中的至少一对配置成背对背状。这样的话,可以实现该背光源装置12的发光面的大型化。
另外,光源为LED17。这样的话,可以实现高亮度化等。
另外,LED17安装于沿着导光部22的并列方向延伸的LED基板18。这样的话,LED17的配置和LED17之间的布线变得容易。
另外,在相邻的导光部22之间和在相邻的出光部23之间,作为折射率比导光部22和出光部23的折射率低的低折射率层而分别存在空气层AR。这样的话,当导光部22内的光碰到与空气层AR的边界面时,大致发生全反射,由此有效地向出光部23传播。同样地,当出光部23内的光碰到与空气层AR的边界面时,大致发生全反射,因此,可以防止向相邻的出光部23侧漏出,确保相互的光学独立性。
另外,低折射率层为空气层AR。这样的话,不需要用于形成低折射率层的特别的构件,因此,可以以低成本进行对应。
另外,在导光部22中的与光出射侧相反的一侧的面中,作为使光反射的反射构件而配置有反射片20。这样的话,在导光部22内到达与光出射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的光由反射片20反射,由此可以使光有效地向出光部23传播。
另外,反射片20在跨越多个导光部22的范围内形成。这样的话,与假定按各导光部22逐一分割反射片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制造和设置成本。
<实施方式2>
根据图13~图1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在该实施方式2中,示出改变了光散射部124的形成部位。此外,针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说明。
光散射部124如图13~图15所示,在导光部22中的与出光部23俯视时重叠的部分的里面22c和出光部23中的非连接部CN的里面23b中分别形成。形成于导光部22中的与出光部23俯视时重叠的部分的里面22c的光散射部124被配置为夹在和反射片20之间。另一方面,在出光部23的非连接部CN的里面23b中,隔着光散射部124装配置有第2反射片27。此外,构成光散射部124的点124a在X轴方向上的分布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重复说明。
到达在导光部22内俯视时与出光部23重叠的部分的光分为:不碰到里面22c的光散射部124而进入出光部23内的光和碰到光散射部124的光。在此,在里面22c中碰到光散射部124的光在此处发生散射并且被反射片20反射而进入出光部23内,因此,原样从光出射面23a出射。另一方面,不碰到导光部22的里面22c的光散射部124而进入出光部23内的光在出光部23内传播的过程中,碰到非连接部CN的里面23b的光散射部124而发生散射,并且被第2反射片27反射,由此到达光出射面23a而原样出射。
<实施方式3>
根据图16~图2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该实施方式3应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示出追加了可提高各导光构件19A~19C的光学独立性的反射层28。此外,针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说明。
在各导光构件19A~19C的外周面中,如图16~图21所示,在除了光入射面22a和光出射面23a以外的大致整个区域内,覆设有使光反射的反射层28。即,在相邻的导光构件19A~19C之间,存在反射层28,详细地说,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导光部22A~22C之间(图19~图21)、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导光部22A~22C之间(图16~图18)、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出光部23A~23C之间(图19~图21)、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出光部23A~23C之间(图16~图18)、在Z轴方向上相邻的导光部22A~22C以及出光部23A~23C之间(图16~图21),分别存在反射层28。
在此,当从各LED17入射到各导光构件19A~19C内的光在导光部22A~22C内传播而到达出光部23A~23C时,在光出射面23a中被光散射部24散射,由此促进向外部出射,而在被光散射部24散射的光中,还包括某种程度的不向外部出射而返回到出光部23A~23C内的光。该返回的光到达所传播的出光部23A~23C中的与外部的界面后,被反射层28反射,因此,能可靠地避免向外部漏出。由此,能可靠地防止光在上述出光部23A~23C、相邻的出光部23A~23C或导光部22A~22C之间往返。被反射层28反射的光再度在出光部23A~23C或导光部22A~22C内传播而再度到达光出射面23a,由此最终被出射。此外,即使在光在各导光部22A~22C内传播的过程中,光也会被反射层28反射,由此可以可靠地向出光部23A~23C引导光。
这样,由反射层28可靠地防止了光从各出光部23A~23C和各导光部22A~22C向外部漏出,因此,可以提高光的利用效率而使来自各出光部23A~23C的出射光量最大化,因而可以得到较高的亮度。而且,可靠地避免了光在相邻的出光部23A~23C之间(导光构件19A~19C之间)混合,因此,可以极大地提高各出光部23A~23C的光学独立性。由此,可以更准确地按各出光部23A~23C逐一控制是否出射光,因而可以得到极高的对比度性能。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覆盖各导光构件19A~19C的外周面的反射层28,因此,省略在实施方式1中记载的反射层22b。
<其它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于根据上述记述和附图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下面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3种导光构件来构成1个发光单元的内容,但是也可以是使用2种或4种以上的导光构件来构成1个发光单元。特别是如果采用将导光构件设为4种以上,1个发光单元在Y轴方向上并列地具有4个以上的出光部的构成,则还可以容易地应对进一步的大画面化,是优选的。
(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导光部与光学连接的出光部表里(在Z轴方向上)重叠配置,但是配置为例如导光部与光学连接的出光部不表里重叠,而沿着出光部的并列方向(Y轴方向)并排的内容也包括本发明中。
(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1导光部和第2导光部分别具有第1延伸部和第2延伸部,但是也可以省略第1延伸部和第2延伸部中的任一方或双方。
(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相对于1个导光部对应地配置1个LED,但是相对于1个导光部对应地配置多个LED的内容也包括本发明中。这样的话,可以实现进一步的高亮度化。
(5)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导光部分别与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出光部光学连接,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以下配置:与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导光部光学连接的各出光部在Y轴方向上不相邻。
(6)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各出光部沿着与作为LED的并列方向的X轴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并列,但是各出光部在相对于X轴方向和Y轴方向双方倾斜的方向上并列配置的内容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7)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示出了在导光部的周面(除了光入射面)和出光部的周面(除了光出射面)中形成反射层,但是也可以是代替反射层而配置与导光构件分体的反射片。
(8)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示出了在相邻的导光构件之间作为低折射率层而存在空气层,但是在相邻的导光构件之间设置包括低折射率材料的低折射率层的内容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9)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示出了使空气层介于相邻的导光构件之间,但是也可以是不使空气层隔在相邻的导光构件之间而使空气层相互紧密连接。
(10)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作为光散射部是在导光构件中印刷包括光散射颗粒的点,但是除此以外,也可以将例如在导光构件中实施喷砂处理而形成的粗糙面作为光散射部。除此以外,也可以是将树脂成形为导光构件时,形成微小的槽(凹凸),使其作为光散射部。
(1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导光构件中印刷光散射部而实现一体化,但是也可以是在例如不同于导光构件的部件的膜中印刷光散射部,将该膜贴附到导光构件。
(1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导光部为棱柱状,但是具体的形状是可以改变的,例如也可以使导光部为圆柱状、椭圆柱状。
(1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出光部俯视时为正方形,但是具体的形状是可以改变的,例如也可以将出光部设为俯视时纵向横向长度不同的矩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等。
(1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导光部和出光部形成为一体,但是也可以使导光部和出光部采用不同的部件,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导光部也可以使用光纤等。另外,也可以利用粘接剂等使采用不同部件的导光部和出光部固定而实现一体化。
(15)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背光源装置中的长边侧的两端部配置LED(LED基板),但是也可以在背光源装置中的短边侧的两端部配置LED。除此以外,仅在背光源装置中的一端部配置LED、在3个端部或4个端部均配置LED的内容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16)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内置发出蓝单色光的LED芯片的LED,但是也可以使用内置发出紫单色光的LED芯片的LED。除此以外,也可以使用内置分别发出R、G、B单色光的3种LED芯片的LED。
(17)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安装在LED基板上的LED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使用配置在膜状的基板上的LED。
(18)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LED用作光源的情况,但是作为其它种类的光源,也可以使用例如冷阴极管、有机EL等。
(19)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形式为跨越全部导光构件的反射片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在各导光构件中单独地设置反射片。另外,关于光学构件,也可以省略扩散板或光学片中的任一个。
(20)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例了液晶面板为使其短边方向与竖直方向一致的纵置状态,但是液晶面板为使其长边方向与竖直方向一致的纵置状态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2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TFT用作液晶显示装置的开关元件,但是也可以在使用了TFT以外的开关元件(例如薄膜二极管(TFD))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除了进行彩色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外,还可以在进行黑白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
(2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将液晶面板用作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但是在使用了其它种类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中也可以使用本发明。
(2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具备调谐器的电视接收装置,但是也可以在不具备调谐器的显示装置中使用本发明。
附图标记说明
10: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1: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2:背光源装置(照明装置);17:LED(光源);18:LED基板;20:反射片(反射构件);22:导光部;22b:反射层;22A:第1导光部;22B:第2导光部;23:出光部;23a:光出射面;23A:第1出光部;23B:第2出光部;24:光散射部;25:第1延伸部(延伸部);AR:空气层(低折射率层);TV:电视接收装置;U:发光单元。

Claims (23)

1.一种照明装置,具备:
光源,其在端部并列配置多个;
导光部,其沿着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并列配置多个,并且被来自上述光源的光入射;以及
出光部,其沿着与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并列配置多个,并且使来自上述导光部的光出射,
在多个上述出光部中,至少包括:第1出光部,其相对地配置在上述光源侧;和第2出光部,其相对地配置在比上述第1出光部靠与上述光源侧相反的一侧,而在多个上述导光部中,至少包括:第1导光部,其与上述第1出光部光学连接;和第2导光部,其与上述第2出光部光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出光部配置为与光学连接的上述导光部在光出射侧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第1出光部配置为与和上述第2出光部光学连接的上述第2导光部在上述光出射侧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出光部沿着与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正交的方向并列配置多个,并且在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上的尺寸相互大致相同,其大小与将分别与多个上述出光部光学连接的上述导光部各自的该尺寸相加后的大小大致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至少在上述第1导光部中,设有比上述第1出光部向与上述光源侧相反的一侧延伸的延伸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第2出光部在上述光出射侧重叠地配置于上述延伸部。
7.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在上述出光部中,设有使光出射的光出射面,在上述光出射面中,设有使光散射的光散射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出光部设为:在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上的尺寸比上述导光部的尺寸大,上述光散射部设为:其光的散射程度在不与上述导光部重叠的部位比与上述导光部重叠的部位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光散射部设为:光散射程度朝向远离上述导光部的方向变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在上述导光部中的与和上述光源相对的端面相反的一侧的端面中,形成有使光反射的反射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导光部和上述出光部形成为一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在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上相邻的上述导光部分别与在和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邻的上述出光部光学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在与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列的多个上述出光部、分别与该各出光部光学连接的多个上述导光部以及分别向该各导光部提供光的多个上述光源构成1个发光单元,上述发光单元沿着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并列配置有多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在与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列的多个上述出光部、分别与该各出光部光学连接的多个上述导光部以及分别向该各导光部提供光的多个上述光源构成1个发光单元,上述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一对配置成背对背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光源为LED。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LED安装于沿着上述导光部的并列方向延伸的LED基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在相邻的上述导光部之间以及在相邻的上述出光部之间,分别存在折射率比上述导光部和上述出光部的折射率低的低折射率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低折射率层为空气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在上述导光部中的与光出射侧相反的一侧的面中,配置有使光反射的反射构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反射构件在跨越多个上述导光部的范围形成。
21.一种显示装置,
具备: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和利用来自上述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显示面板是在一对基板之间封入液晶而成的液晶面板。
23.一种电视接收装置,
具备权利要求21或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1080050261.4A 2009-11-10 2010-11-09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76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57303 2009-11-10
JP2009-257303 2009-11-10
PCT/JP2010/069903 WO2011058960A1 (ja) 2009-11-10 2010-11-09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7604A true CN102597604A (zh) 2012-07-18
CN102597604B CN102597604B (zh) 2014-03-26

Family

ID=43991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026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7604B (zh) 2009-11-10 2010-11-09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16923B2 (zh)
EP (1) EP2500625A4 (zh)
JP (1) JP5337882B2 (zh)
CN (1) CN102597604B (zh)
WO (1) WO201105896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2467A (zh) * 2014-01-10 2016-10-26 挪佛麦迪哥股份公司 照明系统
CN110753864A (zh) * 2017-06-22 2020-02-04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5390B (zh) * 2010-06-17 2011-11-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KR101741821B1 (ko) * 2011-06-09 2017-06-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US9459397B2 (en) * 2013-03-12 2016-10-04 Lighting Science Group Corporation Edge lit lighting device
CN103912827A (zh) * 2014-04-04 2014-07-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WO2018155482A1 (ja) 2017-02-22 2018-08-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TWI629520B (zh) * 2017-09-11 2018-07-11 柯俊民 指示/警示裝置
KR102537268B1 (ko) * 2018-04-23 2023-05-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39580A1 (en) * 2003-03-31 2004-12-02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EP1643278A1 (en) * 2004-09-29 2006-04-05 Minebea Co., Ltd. Sprea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having two light conductive plates
CN101334550A (zh) * 2007-06-29 2008-12-3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TW200919023A (en) * 2007-10-19 2009-05-01 Foxsemicon Integrated Tech Inc Light emitting diode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CN101446711A (zh) * 2007-11-27 2009-06-03 索尼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光学装置
US20090168420A1 (en) * 2007-12-26 2009-07-02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Optical element apparatus for two-dimensional controllable localized partition backlight module
CN101482629A (zh) * 2003-02-24 2009-07-15 索尼株式会社 背光、背光驱动设备、显示设备
CN101514800A (zh) * 2008-02-20 2009-08-26 深圳帝光电子有限公司 Led三维灯具
CN101556401A (zh) * 2008-04-09 2009-10-14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92370A (ja) 1999-09-21 2001-04-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照明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と液晶表示パネル
JP4262368B2 (ja) 1999-09-22 2009-05-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US7417616B2 (en) * 2002-09-04 2008-08-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verter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100780205B1 (ko) * 2006-04-21 2007-11-2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닛
JP4735849B2 (ja) * 2006-10-26 2011-07-27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CN101680632B (zh) * 2007-07-27 2012-01-18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导光板
JP2010170898A (ja) * 2009-01-23 2010-08-05 Videocon Global Ltd エッジライト型部分駆動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2629A (zh) * 2003-02-24 2009-07-15 索尼株式会社 背光、背光驱动设备、显示设备
US20040239580A1 (en) * 2003-03-31 2004-12-02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EP1643278A1 (en) * 2004-09-29 2006-04-05 Minebea Co., Ltd. Sprea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having two light conductive plates
CN101334550A (zh) * 2007-06-29 2008-12-3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TW200919023A (en) * 2007-10-19 2009-05-01 Foxsemicon Integrated Tech Inc Light emitting diode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CN101446711A (zh) * 2007-11-27 2009-06-03 索尼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光学装置
US20090168420A1 (en) * 2007-12-26 2009-07-02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Optical element apparatus for two-dimensional controllable localized partition backlight module
CN101514800A (zh) * 2008-02-20 2009-08-26 深圳帝光电子有限公司 Led三维灯具
CN101556401A (zh) * 2008-04-09 2009-10-14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2467A (zh) * 2014-01-10 2016-10-26 挪佛麦迪哥股份公司 照明系统
CN110753864A (zh) * 2017-06-22 2020-02-04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110753864B (zh) * 2017-06-22 2020-07-14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7604B (zh) 2014-03-26
JPWO2011058960A1 (ja) 2013-04-04
EP2500625A4 (en) 2014-06-11
US9016923B2 (en) 2015-04-28
US20120224106A1 (en) 2012-09-06
WO2011058960A1 (ja) 2011-05-19
JP5337882B2 (ja) 2013-11-06
EP2500625A1 (en) 2012-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7604B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US8506148B2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7690805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US8029180B2 (en) Light unit, backlight, frontlight, and display device
US8964131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ing device
KR101604497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10698259B2 (en) Deform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8203665B2 (en) Blacklight un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ubstantially white light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0766623B1 (ko) 면광원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2130517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40072635A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10705276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1092953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KR20140075355A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20160131821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v receiver
CN102713412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
WO2011074410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KR20100028458A (ko) 도광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닛
KR20150055358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50027972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102232058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모듈
KR10192116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80015316A (ko) 광 출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WO2011083642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KR102123073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