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4531A - 一种异构网络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构网络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4531A
CN102594531A CN2011100217363A CN201110021736A CN102594531A CN 102594531 A CN102594531 A CN 102594531A CN 2011100217363 A CN2011100217363 A CN 2011100217363A CN 201110021736 A CN201110021736 A CN 201110021736A CN 102594531 A CN102594531 A CN 102594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equential
absf
nack
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217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景兴
何宏
李迎阳
张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2173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945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594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45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构网络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实现方法,该异构网络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以及第二基站下的用户终端UE,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UE获得准空子帧样式ABSF Pattern,该ABSF Pattern为第一基站发送准空子帧ABSF的时序,所述准空子帧ABSF的时序覆盖第二基站在实现半持续调度SPS业务中向UE发送应答ACK/否定应答NACK的时序;在实现SPS业务时,所述UE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的数据,所述第二基站向UE发送ACK/NACK,发送ACK/NACK的时序被所述第一基站发送ABSF的时序覆盖。由于实现SPS业务时,第二基站发送的ACK/NACK的时序都可以被ABSF的时序覆盖,因此使SPS业务得到很好的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异构网络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异构网络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被通俗的称为3.9G,其具有100Mbps的数据下载能力,被视作从3G向4G演进的主流技术。LTE-A(LTE-Advanced的简称)是LTE技术的后续演进。LTE/LTE-A包括同构网络和异构网络。在异构网络中,为了保护控制信道,减少控制信道之间的干扰,引入了时域的干扰协调技术。现有的基站eNB包括宏基站(macro eNB)、微基站(pico eNB)和家庭基站。在在宏基站和微基站共存的情况下,由于微基站处于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微基站下的UE有可能受到宏基站的干扰。同样,在宏基站和家庭基站共存的情况下,由于家庭基站处于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宏基站下的非家庭基站的UE也有可能受到家庭基站的干扰。以宏基站和微基站共存的情况为例,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宏基站的广播信号干扰到微基站将覆盖范围内的终端UE的接收微基站的广播信号,通常需要将宏基站上的用来广播信号的某一些子帧确定为准空子帧ABSF,使微基站上相应的子帧干扰减小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宏基站与家庭基站共存的情况,将家庭基站上确定的子帧设为ABSF,使宏基站上相应的子帧干扰减小。宏基站和微基站共存时的宏基站上的ABSF设置的情况如图1所示。
通常,下行控制信号可以通过广播发送给小区内所有用户或者是发送给特定终端。具体的说,广播可以通过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发送给所有终端;而对于针对特定终端发送的下行控制信号,其可以提供调度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来实现数据传输,提供物理HARQ指示信道(PHICH)来传输相应的应答/否定应答(ACKnowledge Character/Non-ACKnowledgeCharacter,ACK/NACK)信息,这种数据传输和相应的ACK/NACK反馈机制通常称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
动态调度业务和半持续调度(SPS)业务的HARQ都存在处理时延,即UE在接收到eNB发送给它的上行数据调度后要延迟一段时间再发送PUSCH,而相应地,当eNB接收到PUSCH后也要延迟一段时间给UE发送ACK/NACK信息。因此,HARQ的传输需要一定的时序关系。现有技术中的动态调度业务的具体的UL HARQ时序包括:上行数据调度(UL grant)和PUSCH之间的时序、PUSCH和其相应的ACK/NACK之间的时序。为了保护上行数据调度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以及传输ACK/NACK的PHICH,宏基站上的ABSF样式(ABSFPattern)应当满足这个UL HARQ的时序关系,即在第n子帧时刻,在PDCCH传输上行数据调度(UL grant),在第n+4子帧时刻,在PUSCH上传输数据,在第n+8子帧时刻,在PHICH信道上传输相应的ACK/NACK的,因此动态调度业务的ABSF样式的周期为8毫秒(即8个子帧),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的宏基站上的动态调度业务的ABSF样式,可以保护动态调度业务全部的ACK/NACK信息。
与动态调度业务的每次的传输都要通过物理控制信息动态调度来指示不同,半持续调度业务是在初始激活以后,按照一定周期传输(包括10毫秒,20毫秒,32毫秒,40毫秒,64毫秒,80毫秒,128毫秒,160毫秒,320毫秒,640毫秒),而不需要通过物理控制信息动态调度来指示,如图3所示。对于传输周期为10毫秒和20毫秒的半持续调度业务,如果利用动态调度业务设置的ABSF样式,其在40毫秒周期内仅仅能保护一次SPS新数据传输所对应的ACK/NACK,以及该新数据重传所对应的ACK/NACK,而其它新数据及其重传所对应ACK/NACK都得不到保护,该情况可以如图4所示。也就是说,产生干扰的基站(比如宏基站和微基站共存的情况下宏基站,或者宏基站和微基站共存的情况下的家庭基站)仅利用现有技术中关于动态调度业务的ABSF样式,不能完全保护半持续调度业务的ACK/NACK信息,使得半持续调度业务受到严重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实现方法,使半持续调度业务的应答/否定应答信息避免干扰,从而很好地实现半持续调度业务。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异构网络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实现方法,该异构网络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以及第二基站下的用户终端UE,该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UE获得准空子帧样式ABSF Pattern,该ABSFPattern为第一基站发送准空子帧ABSF的时序,所述准空子帧ABSF的时序覆盖第二基站在实现半持续调度SPS业务中向UE发送应答ACK/否定应答NACK的时序;
在实现SPS业务时,所述UE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的数据,所述第二基站向UE发送ACK/NACK,发送ACK/NACK的时序被所述第一基站发送ABSF的时序覆盖。
上述方案中,所述UE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数据的方法包括:所述UE按M毫秒为周期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的新数据,每次发送新数据后针对该新数据进行N次重传,该新数据和各重传数据之间的发送间隔为8毫秒,M、N为正整数;
所述第二基站向UE发送ACK/NACK的方法包括:所述第二基站在UE发送新数据4毫秒后,以及针对该新数据前N-1次各重传数据4毫秒后向UE发送ACK/NACK;且,所述第二基站发送ACK/NACK的时序形成第一时序;
所述ABSF的时序覆盖所述第一时序。
上述方案中,所述M毫秒为10毫秒或20毫秒,所述N为4、3、2或1。
上述方案中,在实现SPS业务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UE发送激活SPS的上行数据调度UL grant;
所述ABSF的时序还进一步覆盖发送UL grant的时序。
上述方案中,所述UE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数据的方法包括:所述UE在奇数个周期时,从周期开始起的M-X毫秒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的新数据,每次发送新数据后针对该新数据进行N-1次重传;所述UE在偶数个周期时,从周期开始起的M毫秒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的新数据,每次发送新数据后针对该新数据进行N次重传;所述新数据和各重传数据之间的发送间隔为8毫秒,M、N、X为正整数;
所述第二基站向UE发送ACK/NACK的方法包括:所述第二基站在UE发送新数据和前N-1次重传数据4毫秒后向UE发送ACK/NACK;且,所述第二基站发送ACK/NACK的时序形成第二时序;
所述ABSF的时序覆盖所述第二时序。
上述方案中,所述M毫秒为10毫秒,所述X为2,所述N为1;或者,所述M毫秒为20毫秒,所述X为4,所述N为2。
上述方案中,所述UE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数据的方法包括:所述UE在奇数个周期时,从周期开始起的M+X毫秒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的新数据,每次发送新数据后针对该新数据进行N次重传;所述UE在偶数个周期时,从周期开始起的M毫秒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的新数据,每次发送新数据后针对该新数据进行N-1次重传;所述新数据和各重传数据之间的发送间隔为8毫秒,M、N为正整数;
所述第二基站向UE发送ACK/NACK的方法包括:所述第二基站在UE发送新数据和前N-1次重传数据4毫秒后向UE发送ACK/NACK;且,所述第二基站发送ACK/NACK的时序形成第三时序;
所述ABSF的时序覆盖所述第三时序。
上述方案中,所述M毫秒为10毫秒,所述X为2,所述N为1;或者,所述M毫秒为20毫秒,所述X为4,所述N为2。
上述方案中,所述UE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数据的方法包括:所述UE按照M毫秒为周期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的新数据;在奇数个周期中,每次发送新数据后针对该新数据进行N次重传,且奇数个周期中新数据和各重传数据之间的发送间隔为8毫秒;在偶数个周期中,每次发送新数据后针对该新数据进行N-1次重传,且偶数个周期中新数据和第一次重传数据之间按的发送间隔为8+X毫秒,M、N、X为正整数;
所述第二基站向UE发送ACK/NACK的方法包括:所述第二基站针对奇数个周期中UE发送新数据和前N-1次重传数据时,在其每次发送数据4毫秒后,向UE发送ACK/NACK;所述第二基站针对偶数个周期中UE发送新数据8毫秒后,向UE发送ACK/NACK,针对偶数个周期中UE发送前N-1次重传数据4毫秒后,向UE发送ACK/NACK;且,所述第二基站发送ACK/NACK的时序形成第四时序;
所述ABSF的时序覆盖所述第四时序。
上述方案中,所述M毫秒为10毫秒,所述X为2,所述N为1;或者,所述M毫秒为20毫秒,所述X为4,所述N为2。
上述方案中,所述ABSF的时序还进一步覆盖第五时序,所述第五时序为第二基站实现动态调度业务时向所述UE发送ACK/NACK的时序。
上述方案中,所述动态调度业务的方法包括:
所述UE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动态调度业务数据,所述动态调度业务数据在一个8毫秒周期内占用的子帧与8毫秒周期全部子帧数的比例为1/8、2/8、3/8、4/8、5/8、6/8或7/8;
所述第二基站在UE发送动态调度业务数据4毫秒后发送对应的ACK/NACK,且所述对应的ACK/NACK在一个8毫秒周期内占用的子帧与8毫秒周期全部子帧数的比例为1/8、2/8、3/8、4/8、5/8、6/8或7/8。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五时序中第一个ACK/NACK与实现SPS业务时第二基站发送ACK/NACK时序中第一个ACK/NACK在时序上重合,使所述ABSFPattern中的ABSF占用的子帧数最少。
上述方案中,所述ABSF的时序还进一步覆盖第六时序,所述第六时序为第二基站向UE发送寻呼信息和系统信息所形成的时序,且使所述ABSF Pattern中的ABSF占用的子帧数最少。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基站为宏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微基站。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UE获得ABSF Pattern的方法包括:
所述宏基站将所述ABSF Pattern发送给所述微基站,所述微基站将所述ABSF Pattern发送给微基站下的所述UE。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基站为家庭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宏基站。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UE获得ABSF Pattern的方法包括:
高层服务器将所述ABSF Pattern发送给所述家庭基站,所述家庭基站将所述ABSF Pattern发送给自身下属的UE以及宏基站下的UE,所述宏基站下的UE将所述ABSF Pattern发送给所述宏基站。
上述方案中,所述异构网络为LTE-FDD网络。
上述方案中,所述异构网络为LTE-TDD网络。
上述方案中,如果第一基站为宏基站,第二基站为微基站,所述准空子帧ABSF的时序由宏基站确定,确定方法包括:根据微基站中受保护的上行HARQ中的上行子帧,得到该上行子帧参与的下行HARQ的下行子帧,再将该下行子帧所对应的宏基站子帧设为ABSF样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构网络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实现方法,该异构网络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以及第二基站下的用户终端UE,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UE获得准空子帧样式ABSF Pattern,该ABSF Pattern为第一基站发送准空子帧ABSF的时序,准空子帧ABSF的时序覆盖第二基站在实现半持续调度SPS业务中向UE发送ACK/NACK的时序。这样,在实现SPS业务时,UE如果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的数据,第二基站向UE发送ACK/NACK,所发送ACK/NACK的时序就可以被第一基站发送ABSF的时序覆盖,因此可以避免第二基站发送的ACK/NACK受到第一基站的干扰,从而保证SPS业务很好地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宏基站和微基站共存时,ABSF设置情况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动态调度业务HARQ保护的ABSF设置情况的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半持续调度业务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在根据动态调度业务设计的ABSF样式下,半持续调度业务带来的问题;
图5为本发明方法实现的基本流程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半持续调度业务传输周期为10毫秒,最大重传次数为4是的ABSF样式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半持续调度业务传输周期为10毫秒,最大重传次数为3是的ABSF样式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中半持续调度业务传输周期为10毫秒,最大重传次数为2是的ABSF样式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一中半持续调度业务传输周期为10毫秒,最大重传次数为1是的ABSF样式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二中半持续调度业务传输周期为20毫秒,最大重传次数为4是的ABSF样式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二中半持续调度业务传输周期为20毫秒,最大重传次数为3是的ABSF样式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二中半持续调度业务传输周期为20毫秒,最大重传次数为2是的ABSF样式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二中半持续调度业务传输周期为20毫秒,最大重传次数为1是的ABSF样式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三中动态调度业务不同密度ABSF样式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三中同时满足半持续调度业务和动态调度业务的ABSF样式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四中同时满足半持续调度业务和动态调度业务以及保护系统信息和寻呼信息的ABSF样式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五中通过调整半持续调度业务的新数据传输的定时,同时满足半持续调度业务和动态调度业务的ABSF样式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六中通过调整半持续调度业务的重传数据传输的定时,同时满足半持续调度业务和动态调度业务的ABSF样式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七中TDD网络保护UL HARQ和DL HARQ的ABSF样式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四中同时满足半持续调度业务和2个HARQ过程动态调度业务以及保护系统信息和寻呼信息的ABSF样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主要针对第三代伙伴计划长期发展增强(3GPPLTE-A)系统,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扩展,该方法也可以推广到其他采用时域干扰协调的系统中。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异构网络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实现方法基本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UE获得准空子帧样式ABSF Pattern,该ABSF Pattern为第一基站发送准空子帧ABSF的时序,所述准空子帧ABSF的时序覆盖第二基站在实现半持续调度SPS业务中向UE发送应答ACK/否定应答NACK的时序。
步骤502、在实现SPS业务时,所述UE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的数据,所述第二基站向UE发送ACK/NACK,发送ACK/NACK的时序被所述第一基站发送ABSF的时序覆盖。
在本发明中,为了使准空子帧(ABSF)的时序覆盖第二基站在实现SPS业务中向UE发送ACK/NACK的时序,其SPS业务的实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假设第二基站向UE发送ACK/NACK的时序为第一时序,那么:
UE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数据的方法包括:UE按M毫秒为周期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的新数据,每次发送新数据后针对该新数据进行N次重传,该新数据和各重传数据之间的发送间隔为8毫秒,M、N为正整数。
相应的,第二基站向UE发送ACK/NACK的方法包括:第二基站在UE发送新数据和前N-1次重传数据4毫秒后向UE发送ACK/NACK;且,所述第二基站发送ACK/NACK的时序形成第一时序。当然,这样的话,ABSF的时序会覆盖所述第一时序。
实际应用中,M毫秒为10毫秒或20毫秒,所述N为4、3、2或1。
上述的第一时序实际上是在第二基站实现SPS业务时,UE正常发送新数据、重传数据,以及第二基站对这些数据进行ACK/NACK正常反馈形成的时序,具体时序关系可以参见现有技术和以下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种、假设第二基站向UE发送ACK/NACK的时序为第二时序,那么:
UE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数据的方法包括:UE在奇数个周期时,从周期开始起的M-X毫秒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的新数据,每次发送新数据后针对该新数据进行N-1次重传;所述UE在偶数个周期时,从周期开始起的M毫秒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的新数据,每次发送新数据后针对该新数据进行N次重传;所述新数据和各重传数据之间的发送间隔为8毫秒,M、N、X为正整数。
相应的,第二基站向UE发送ACK/NACK的方法包括:第二基站在UE发送新数据和前N-1次重传数据4毫秒后向UE发送ACK/NACK;且,第二基站发送ACK/NACK的时序形成第二时序。当然,所述ABSF的时序会覆盖所述第二时序。
实际应用中,M毫秒为10毫秒,所述X为2,所述N为1;或者,所述M毫秒为20毫秒,所述X为4,所述N为2。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种方法中描述发送数据的时刻都是以20毫秒为基准来描述的。比如:以20毫秒为基准,应该是0、20毫秒、40毫秒、60毫秒、80毫秒等等时刻发送,但这里进行了调整,奇数个周期时调整到20-4=16毫秒、60-4=56毫秒,而偶数个周期时保持原来的40毫秒、80毫秒不变。
上述的第二时序实际上是实现SPS业务时,UE改变了发送数据的时序,其目的是为了使第二基站针对这些数据所反馈的ACK/NACK能够与已有的动态调度业务的ACK/NACK重合。这样,后续就可以直接使用已有的针对动态调度业务的ABSF时序了。
第三种、假设第二基站向UE发送ACK/NACK的时序为第三时序,那么:
UE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数据的方法包括:UE在奇数个周期时,从周期开始起的M+X毫秒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的新数据,每次发送新数据后针对该新数据进行N次重传;所述UE在偶数个周期时,从周期开始起的M毫秒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的新数据,每次发送新数据后针对该新数据进行N-1次重传;所述新数据和各重传数据之间的发送间隔为8毫秒,M、N为正整数。
相应的,第二基站向UE发送ACK/NACK的方法包括:第二基站在UE发送新数据和前N-1次重传数据4毫秒后向UE发送ACK/NACK;且,第二基站发送ACK/NACK的时序形成第三时序。这样的话,ABSF的时序将覆盖第三时序。
实际应用中,M毫秒为10毫秒,所述X为2,所述N为1;或者,所述M毫秒为20毫秒,所述X为4,所述N为2。
上述的第三时序实际上也是在实现SPS业务时,UE改变了发送数据的时序,其目的也是为了使第二基站针对这些数据所反馈的ACK/NACK能够与已有的动态调度业务的ACK/NACK重合。后续可以直接使用已有的针对动态调度业务的ABSF时序了。但是,与第二时序不同的是,这里UE改变发送数据时序是不一样的。在正常SPS业务基础上,第二时序对应的UE需要向前移动发送数据的时序,而第三时序对应的UE需要向后移动发送数据的时序。同样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种方法中描述发送数据的时刻也都是以20毫秒为基准的,其含义与上述第二种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种、假设第二基站向UE发送ACK/NACK的时序为第四时序,那么:
UE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数据的方法包括:UE按照M毫秒为周期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的新数据;在奇数个周期中,每次发送新数据后针对该新数据进行N次重传,且奇数个周期中新数据和各重传数据之间的发送间隔为8毫秒;在偶数个周期中,每次发送新数据后针对该新数据进行N-1次重传,且偶数个周期中新数据和第一次重传数据之间按的发送间隔为8+X毫秒,M、N、X为正整数。
相应的,第二基站向UE发送ACK/NACK的方法包括:第二基站针对奇数个周期中UE发送新数据和前N-1次重传数据时,在其每次发送数据4毫秒后,向UE发送ACK/NACK;所述第二基站针对偶数个周期中UE发送新数据8毫秒后,向UE发送ACK/NACK,针对偶数个周期中UE发送前N-1次重传数据4毫秒后,向UE发送ACK/NACK;且,所述第二基站发送ACK/NACK的时序形成第四时序。这样,ABSF的时序将覆盖所述第四时序。
实际应用中,M毫秒为10毫秒,所述X为2,所述N为1;或者,所述M毫秒为20毫秒,所述X为4,所述N为2。
上述的第四时序实际上也是在实现SPS业务时,UE改变了部分发送重传数据的时序,第二基站还改变了部分反馈ACK/NACK的时序,其目的也是为了使第二基站针对这些数据所反馈的ACK/NACK能够与已有的动态调度业务的ACK/NACK重合,后续可以直接使用已有的针对动态调度业务的ABSF时序了。但是,与第二时序、第三时序不同的是,这里UE不改变发送新数据的时序,而是改变部分重传数据的时序,并且第二基站需要改变部分反馈ACK/NACK的时序。至于具体如何变化,可以参见以下实施例部分。
以上是各种SPS业务实现方法中,第二基站向UE发送ACK/NACK的四种时序。这样,只要设计的ABSF覆盖第二基站向UE发送ACK/NACK的时序,就可以避免第二基站的ACK/NACK受到干扰,从而使SPS业务更好地实现。
当然,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同时保护动态调度业务。这样,还需要将动态调度业务已有的ABSF时序叠加到上述SPS业务的ABSF时序上,得到的总的时序就可以同时保护动态调度业务和SPS业务不受干扰。
具体的说,如果将第二基站实现动态调度业务时向所述UE发送ACK/NACK的时序作为第五时序,则ABSF的时序还需要进一步覆盖第五时序。其中,第五时序的形成可以参见现有技术,这与动态调度业务的具体实现相关。简单说来,动态调度业务的方法包括:UE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动态调度业务数据,所述动态调度业务数据在一个8毫秒周期内占用的子帧与8毫秒周期全部子帧数的比例为1/8、2/8、3/8、4/8、5/8、6/8或7/8;第二基站在UE发送动态调度业务数据4毫秒后发送对应的ACK/NACK,且所述对应的ACK/NACK在一个8毫秒周期内占用的子帧与8毫秒周期全部子帧数的比例为1/8、2/8、3/8、4/8、5/8、6/8或7/8。也就是说,这里可以形成7种针对动态调度业务的ACK/NACK时序,可以将每一种时序分别与上述SPS业务中的ACK/NACK时序(第一~第四时序)叠加,获得总的ACK/NACK时序。按照这样总的ACK/NACK,就可以很容易设计ABSF样式,使其覆盖该总的ACK/NACK时序,从而同时保护动态调度业务和SPS业务。
另外,如果将第五时序中第一个ACK/NACK与实现SPS业务时第二基站发送ACK/NACK时序中第一个ACK/NACK在时序上重合,还可以使所述ABSFPattern中的ABSF占用的子帧数最少,以节约资源。
进一步地,如果还需要保护其他信息,可以相应进行覆盖。比如:将第二基站向UE发送寻呼信息和系统信息所形成的时序作为第六时序,那么,ABSF的时序还需要进一步覆盖第六时序,并且同样可以使所述ABSF Pattern中的ABSF占用的子帧数最少。
实际应用中,异构网络中可以包括宏基站、微基站、家庭基站,当宏基站和微基站共存时,宏基站会干扰微基站下的UE,此时,宏基站应当作为第一基站,微基站应当作为第二基站;当宏基站和家庭基站共存时,家庭基站会干扰宏基站下的非家庭基站UE,此时,家庭基站应当作为第一基站,宏基站应当作为第二基站。
如果是宏基站和微基站共存的场景,宏基站干扰微基站下的UE接收信号,那么,宏基站、微基站和UE获得ABSF Pattern的方法可以具体包括:
a1、宏基站将所述ABSF Pattern发送给所述微基站。
a2、微基站将所述ABSF Pattern发送给微基站下的UE。
这样,宏基站、微基站和UE都获得了ABSF Pattern。一旦UE受到宏基站的干扰,无法很好实现动态调度业务和/或SPS业务,微基站和UE就可以采用已经制定好的ABSF Pattern来发送数据以及反馈ACK/NACK,使得微基站下发给UE的ACK/NACK都受到保护,保证动态调度业务和/或SPS业务很好的实现。
同样,如果是宏基站和家庭基站共存的场景,家庭基站会干扰宏基站下的非家庭基站的UE接收信号,那么,宏基站、家庭基站和UE获得ABSF Pattern的方法可以具体包括:
b1、高层服务器将所述ABSF Pattern发送给所述家庭基站;
b2、家庭基站将所述ABSF Pattern发送给自身下属的UE以及宏基站下的UE。
b3、宏基站下的UE将ABSF Pattern发送给所述宏基站。
这样,宏基站、家庭基站和UE也都获得了ABSF Pattern。一旦UE受到家庭基站的干扰,宏基站和UE就可以采用已经制定好的ABSF Pattern来发送数据以及反馈ACK/NACK,使得宏基站下发给UE的ACK/NACK都受到保护,保证动态调度业务和/或SPS业务很好的实现。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如果第二基站发送ACK/NACK的时序形成第一时序,且主要针对半持续调度业务传输周期为10毫秒的情况,下面设计4种ABSF样式,使得每一种ABSF样式可以分别保护SPS重传次数为4、3、2、1时所需要保护的ACK/NACK信息。当然,SPS业务的实现则可以按照上述第一种实现方法来执行。
根据半持续调度(SPS)业务的传输规律,当数据传输周期为10毫秒时,其新数据和重传数据所对应的ACK/NACK在时序上形成的规律是以40毫秒为周期重复,其情况可以参见图6~9。其中,每一次新数据传输时,该新数据最多可以重传4次。下面分别以保护新数据以及重传4次、3次、2次、1次所需要保护的ACK/NACK为例进行描述。
如果要保护新数据以及重传4次,所需要保护的ACK/NACK为新数据以及前3次重传所对应的ACK/NACK。或者说,SPS业务传输周期为10毫秒时,SPS业务新的数据在40毫秒周期内传输4次不同的新数据,有4个HARQ过程需要保护,因此要设计保护4个HARQ过程的ABSF样式,即每次新数据传输设计1个HARQ过程的ABSF样式。另外,SPS业务的激活的UL grant也可以保护,本实施例设置的是每40毫秒1次激活的ABSF,如图6所示。
下表表一给出了40毫秒周期内ABSF的样式,数字“1”表示这一子帧是ABSF,数字“0”表示这一子帧不是ABSF。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 0 1 0 1 0 1 0 1 0 0 0 1 0 1 0 1 0 1 0 0 0 1 0 1 0 1 0 1 0 0 0 1 0 1 0 1 0 1 0
表一
如果要保护新数据以及重传3次,所需要保护的ACK/NACK为新数据以及前2次重传所对应的ACK/NACK,或者说,SPS业务传输周期为10毫秒时,SPS业务新的数据在40毫秒周期内传输4次不同的新数据,有4个HARQ过程需要保护,因此要设计保护4个HARQ过程的ABSF过程,即每次新数据传输设计1个HARQ过程的ABSF。另外SPS业务的激活的PDCCH需要保护,本实施例设置的是每40毫秒1次激活的ABSF,如图7所示。
下表给出了40毫秒周期内ABSF的样式,数字“1”表示这一子帧是ABSF,数字“0”表示这一子帧不是ABSF。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   0   0   0   1   0   1   0   1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0   1   0   1   0   1   0   0   0   0   0   1   0   1   0   1   0
表二
如果要保护新数据以及重传2次,所需要保护的ACK/NACK为新数据以及前1次重传所对应的ACK/NACK。或者说,SPS业务传输周期为10毫秒时,SPS业务新的数据在40毫秒周期内传输4次新数据,有4个HARQ过程需要保护,因此要设计保护4个HARQ过程的ABSF过程,即每次新数据传输设计1个HARQ过程的ABSF。另外,SPS业务的激活的UL grant也可以保护,本实施例设置的是每40毫秒1次激活的ABSF,如图8所示。
下表给出了40毫秒周期内ABSF的样式,数字“1”表示这一子帧是ABSF,数字“0”表示这一子帧不是ABSF。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   0   0   0   0   0   1   0   1   0   0   0   0   0   0   0   1   0   1   0   0   0   0   0   0   0   1   0   1   0   0   0   0   0   0   0   1   0   1   0
表三
如果要保护新数据以及重传1次,所需要保护的ACK/NACK为新数据所对应的ACK/NACK,或者说,SPS业务传输周期为10毫秒时,SPS业务新的数据在40毫秒周期内传输4次不同的新数据,有4个HARQ过程需要保护,因此要设计保护4个HARQ过程的ABSF过程,即每次新数据传输设计1个HARQ过程的ABSF。另外SPS业务的激活的PDCCH需要保护,本实施例设置的是每40毫秒1次激活的ABSF,如图9所示。
下表给出了40毫秒周期内ABSF的样式,数字“1”表示这一子帧是ABSF,数字“0”表示这一子帧不是ABSF。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1   0
表四
实施例2:
如果第二基站发送ACK/NACK的时序形成第一时序,且主要针对半持续调度业务传输周期为20毫秒的情况,下面设计4种ABSF样式,使得每一种ABSF样式可以分别保护SPS重传次数为4、3、2、1时所需要保护的ACK/NACK信息。当然,本实施例中SPS业务可以按照上述第一种方法来实现。
根据半持续调度SPS业务的传输规律,当数据传输周期为20毫秒时,其新数据和重传数据所对应的ACK/NACK在时序上形成的规律是以40毫秒为周期重复,其情况可以参见图10~13。其中,每一次新数据传输时,该新数据最多可以重传4次。下面分别以保护新数据以及重传4次、3次、2次、1次所需要保护的ACK/NACK为例进行描述。
如果要保护新数据以及重传4次,所需要保护的ACK/NACK为新数据以及前3次重传所对应的ACK/NACK。或者说,SPS业务重传次数为4,SPS业务传输周期为20毫秒时,SPS业务新的数据在40毫秒周期内传输2次新数据,产生2个HARQ过程需要保护,因此要设计保护2个HARQ过程的ABSF过程,即每次新数据传输设计1个HARQ过程的ABSF。另外,SPS业务的激活的UL grant需要保护,本实施例设置的是每40毫秒1次激活的ABSF,如图10所示。
下表给出了40毫秒周期内ABSF的样式,数字“1”表示这一子帧是ABSF,数字“0”表示这一子帧不是ABSF。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表五
如果要保护新数据以及重传3次,所需要保护的ACK/NACK为新数据以及前2次重传所对应的ACK/NACK。或者说,SPS业务重传次数为3,SPS业务传输周期为20毫秒时,SPS业务新的数据在40毫秒周期内传输2次新数据,产生2个HARQ过程需要保护,因此要设计保护2个HARQ过程的ABSF过程,即每次新数据传输设计1个HARQ过程的ABSF。另外SPS业务的激活的UL grant需要保护,本实施例设置的是每40毫秒1次激活的ABSF,如图11所示。
下表给出了40毫秒周期内ABSF的样式,数字“1”表示这一子帧是ABSF,数字“0”表示这一子帧不是ABSF。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表六
如果要保护新数据以及重传2次,所需要保护的ACK/NACK为新数据以及前1次重传所对应的ACK/NACK。或者说,SPS业务重传次数为2时,SPS业务传输周期为20毫秒时,SPS业务新的数据在40毫秒周期内传输2次新数据,产生2个HARQ过程需要保护,因此要设计保护2个HARQ过程的ABSF过程,即每次新数据传输设计1个HARQ过程的ABSF。另外SPS业务的激活的PDCCH需要保护,这个子帧要设置为第二ABSF样式,本实施例设置的是每40毫秒1次激活的ABSF,如图12所示。
下表给出了40毫秒周期内ABSF的样式,数字“1”表示这一子帧是ABSF,数字“0”表示这一子帧不是ABSF。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表七
如果要保护新数据以及重传1次,所需要保护的ACK/NACK为新数据所对应的ACK/NACK。或者说,SPS业务重传次数为1,SPS业务传输周期为20毫秒时,SPS新的数据在40毫秒周期内传输2次新数据,产生2个HARQ过程需要保护,因此要设计保护2个HARQ过程的ABSF过程,即每次新数据传输设计1个HARQ过程的ABSF。另外SPS业务的激活的PDCCH需要保护,这个子帧要设置为第二ABSF样式,本实施例设置的是每40毫秒1次激活的ABSF,如图13所示。
下表给出了40毫秒周期内ABSF的样式,数字“1”表示这一子帧是ABSF,数字“0”表示这一子帧不是ABSF。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表八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第二基站发送ACK/NACK的时序形成第一时序,且主要针对动态调度业务和半持续调度业务共存时的ABSF的设置。当然,SPS业务也按照上述第一种方法实现。
针对动态调度业务,为了保护调度UL grant的PDCCH,同时保护ULgrant调度的PUSCH的ACK/NACK信息传输的PHICH,则设计的ABSF样式应满足它们之间的定时关系,也就是ABSF的周期是8毫秒,根据ABSF的密度不同,产生出如图14所示的ABSF样式。同时为了保护周期为10毫秒和20毫秒半持续调度业务,设计了如图6-13的ABSF样式。为了同时保护动态调度业务和半持续调度业务,设计一种ABSF样式同时保护两种业务,方法是把根据保护动态调度业务和半持续调度业务设计的ABSF合起来,且尽量使它们之间重合,举例说明,保护3次重传的10毫秒周期半持续调度业务,保护一个动态调度业务HARQ过程结合产生的ABSF样式,部分的保护半持续调度业务的第二ABSF与保护动态调度业务的第一ABSF重合,还有为了保护半持续调度业务额外增加的ABSF。如图15所示
下表给出了40毫秒周期内ABSF的样式,数字“1”表示这一子帧是ABSF,数字“0”表示这一子帧不是ABSF。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   0   0   0   1   0   1   0   1   0   0   0   0   0   1   0   1   0   1   0   0   0   0   0   1   0   1   0   1   0   0   0   1   0   1   0   1   0   1   0
表九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第二基站和UE之间的SPS业务按照上述第一种方法实现,第二基站发送ACK/NACK的时序形成第一时序。如果还要同时保护动态调度业务和半持续调度业务以及同时保护寻呼信息和系统信息,设计一种ABSF样式。其方法是把根据保护动态调度业务和半持续调度业务设计的ABSF以及根据保护寻呼信息和系统信息的设计的ABSF合并起来,且尽量使它们之间重合。举例说明,保护3次重传的10毫秒周期半持续调度业务,保护一个动态调度业务HARQ过程结合产生的ABSF样式以及保护寻呼信息和系统信息的设计的ABSF,部分的保护半持续调度业务的第二ABSF与保护动态调度业务的第一ABSF以及保护寻呼信息和系统信息的设计的ABSF重合,还有为了保护半持续调度业务额外增加的ABSF,如图16所示。
下表给出了40毫秒周期内ABSF的样式,数字“1”表示这一子帧是ABSF,数字“0”表示这一子帧不是ABSF。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   0   0   0   1   0   1   0   1   0   0   0   0   0   1   0   1   0   1   0   0   0   0   0   1   0   1   0   1   0   0   0   1   0   1   0   1   0   1   0
表十
本实施例还可以在保护多个动态调度业务的HARQ,同时保护半持续调度业务,寻呼信息和系统信息,使保护多个动态调度业务的HARQ信息的ABSF与根据保护半持续调度业务所需的ABSF以及根据保护系统信息和寻呼信息所需的ABSF的重合部分最大。举例说明,保护3次重传的10毫秒周期半持续调度业务,保护2个动态调度业务HARQ过程,以及保护寻呼信息和系统信息的设计的ABSF时序,部分的保护半持续调度业务的ABSF时序与保护2个动态调度业务HARQ过程的ABSF时序,以及保护寻呼信息和系统信息的ABSF时序重合,还有为了保护半持续调度业务额外增加的ABSF,这些ABSF就是设计出的总的ABSF时序,即ABSF Pattern,如图20所示。
下表给出了40毫秒周期内ABSF的样式,数字“1”表示这一子帧是ABSF,数字“0”表示这一子帧不是ABSF。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   0   0   0   1   0   1   0   1   0   0   0   1   0   1   0   1   0   1   0   1   0   0   0   1   0   1   0   1   0   0   0   1   0   1   0   1   0   1   0
表十一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第二基站和UE之间的SPS业务按照上述第二种方法实现,第二基站发送ACK/NACK的时序形成第二时序。在设计时,可以针对调整半持续调度业务数据的传输定时使半持续调度业务的ABSF与动态调度业务ABSF的重合。通过调整半持续调度业务的数据的传输定时,相应的PHICH也跟着进行了调整,使保护半持续调度业务的ABSF与保护动态调度业务ABSF重合。举例说明,保护20毫秒周期2次重传半持续调度业务,激活的半持续调度业务及与其间隔20毫秒偶数倍的半持续调度业务的ABSF与动态调度业务的ABSF重合,而与激活的半持续调度业务间隔20毫秒奇数倍的半持续调度业务的第二ABSF与动态调度业务的第一ABSF不重合,将与激活的半持续调度业务间隔20毫秒奇数倍的半持续调度业务朝前移位4毫秒,则与动态调度业务的第一ABSF重合,如图17所示。
如果第二基站发送ACK/NACK的时序形成第三时序,其方式与图17类似,只是调整半持续调度业务的数据的传输定时(或者说发送数据的时序)不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如果第二基站发送ACK/NACK的时序形成第四时序,且针对调整半持续调度业务的PHICH的定时使半持续调度业务的第二ABSF与动态调度业务第一ABSF的重合。通过调整半持续调度业务的PHICH的定时,同时根据PHICH和重传的定时关系调整了重传的PUSCH信道的定时,使保护半持续调度业务的第二ABSF与保护动态调度业务第一ABSF重合。举例说明,保护20毫秒周期半持续调度业务,激活的半持续调度业务及与其间隔20毫秒偶数倍的半持续调度业务的第二ABSF与动态调度的第一ABSF重合,而与激活的半持续调度业务间隔20毫秒奇数倍的半持续调度业务的第二ABSF与动态调度的第一ABSF不重合,将与激活的半持续调度业务间隔20毫秒奇数倍的半持续调度业务的PHICH朝后移位4毫秒,则与动态调度业务的第一ABSF重合,如图18所示。
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6都可以应用于异构网络为频分复用长期演进(LTE-FDD)网络,如果异构网络为时分复用长期演进(LTE-TDD)网络,还可以利用下面的实施例7。
实施例7:
该实施例主要针对在保护微基站(或者微小区,微基站覆盖的小区)上行HARQ(UL HARQ)的基础上根据下行HARQ(DL HARQ)来设定单独的ABSF。如果第一基站为宏基站,第二基站为微基站,所述准空子帧ABSF的时序由宏基站确定,确定方法包括:根据微基站中受保护的上行HARQ中的上行子帧,得到该上行子帧参与的下行HARQ的下行子帧,再将该下行子帧所对应的宏基站子帧设为ABSF样式。在图19中可以看出,为了保护微基站的广播信道和同步信号,微基站相对宏基站(或者宏小区,宏基站覆盖的小区)有一个子帧的偏移,同时,为了减小上下行干扰,宏基站为TDD(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上下行配置4,而微基站为TDD上下行配置3。微基站一共有3个上行HARQ进程,为了减小对微基站的系统信息和寻呼信息的干扰,根据满足半持续调度业务的ABSF样式,动态调度业务的ABSF样式,以及保护系统信息和寻呼信息的ABSF样式的合集,且是它们的交集最大,并且交集大的上行HARQ的进程要优先选定为ABSF样式的原则,微基站的进程2所对应的宏基站的下行子帧优先设为ABSF,图19给出进程1和进程2所对应的宏基站子帧均设置为ABSF。
同时,为了保护微基站的下行HARQ不受宏基站的干扰,可以将微基站中受保护的上行HARQ中上行子帧所参与的下行HARQ的下行子帧所对应的宏基站子帧设为ABSF。在图19中,微基站受保护进程1中的上行子帧为子帧3,而子帧3所参与下行HARQ的下行子帧为子帧7和8,所以,如果在保护上行HARQ基础上需要单独的ABSF子帧,则子帧7和8优先设为ABSF。
上述几个实施例都仅仅示出了ABSF Pattern设计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UE还需要获取该ABSF Pattern,并在SPS业务中使用该ABSF Pattern,使得第二基站发送给UE的ACK/NACK都受到保护,避免干扰,更好地实现SPS业务和/或动态调度业务。其中,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UE还需要获取该ABSF Pattern的流程可以参见上述的步骤a1~a2,以及b1~b3,至于利用ABSF Pattern来实现SPS业务的流程则可以参见上述步骤501和502,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当然,由于ABSF Pattern还可以覆盖动态调度业务的ABSF时序、寻呼信息和系统信息等,因此,使用同一个ABSF Pattern,还可以同时保护动态调度业务、寻呼信息和系统信息等。
另外,在本发明中,受宏基站干扰小的微基站终端的PHICH信道可以不在宏基站的ABSF样式内,所述受宏基站干扰小的微基站终端距离微基站较近;受宏基站干扰大的微基站终端的PHICH信道必须在宏基站的ABSF样式内,所述受宏基站干扰大的微基站终端距离微基站较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异构网络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实现方法,该异构网络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以及第二基站下的用户终端UE,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UE获得准空子帧样式ABSF Pattern,该ABSFPattern为第一基站发送准空子帧ABSF的时序,所述准空子帧ABSF的时序覆盖第二基站在实现半持续调度SPS业务中向UE发送应答ACK/否定应答NACK的时序;
在实现SPS业务时,所述UE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的数据,所述第二基站向UE发送ACK/NACK,发送ACK/NACK的时序被所述第一基站发送ABSF的时序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数据的方法包括:所述UE按M毫秒为周期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的新数据,每次发送新数据后针对该新数据进行N次重传,该新数据和各重传数据之间的发送间隔为8毫秒,M、N为正整数;
所述第二基站向UE发送ACK/NACK的方法包括:所述第二基站在UE发送新数据4毫秒后,以及针对该新数据前N-1次各重传数据4毫秒后向UE发送ACK/NACK;且,所述第二基站发送ACK/NACK的时序形成第一时序;
所述ABSF的时序覆盖所述第一时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毫秒为10毫秒或20毫秒,所述N为4、3、2或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实现SPS业务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UE发送激活SPS的上行数据调度UL grant;
所述ABSF的时序还进一步覆盖发送UL grant的时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数据的方法包括:所述UE在奇数个周期时,从周期开始起的M-X毫秒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的新数据,每次发送新数据后针对该新数据进行N-1次重传;所述UE在偶数个周期时,从周期开始起的M毫秒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的新数据,每次发送新数据后针对该新数据进行N次重传;所述新数据和各重传数据之间的发送间隔为8毫秒,M、N、X为正整数;
所述第二基站向UE发送ACK/NACK的方法包括:所述第二基站在UE发送新数据和前N-1次重传数据4毫秒后向UE发送ACK/NACK;且,所述第二基站发送ACK/NACK的时序形成第二时序;
所述ABSF的时序覆盖所述第二时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毫秒为20毫秒,所述X为4,所述N为2。
7.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数据的方法包括:所述UE在奇数个周期时,从周期开始起的M+X毫秒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的新数据,每次发送新数据后针对该新数据进行N次重传;所述UE在偶数个周期时,从周期开始起的M毫秒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的新数据,每次发送新数据后针对该新数据进行N-1次重传;所述新数据和各重传数据之间的发送间隔为8毫秒,M、N为正整数;
所述第二基站向UE发送ACK/NACK的方法包括:所述第二基站在UE发送新数据和前N-1次重传数据4毫秒后向UE发送ACK/NACK;且,所述第二基站发送ACK/NACK的时序形成第三时序;
所述ABSF的时序覆盖所述第三时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毫秒为20毫秒,所述X为4,所述N为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数据的方法包括:所述UE按照M毫秒为周期向第二基站发送SPS业务的新数据;在奇数个周期中,每次发送新数据后针对该新数据进行N次重传,且奇数个周期中新数据和各重传数据之间的发送间隔为8毫秒;在偶数个周期中,每次发送新数据后针对该新数据进行N-1次重传,且偶数个周期中新数据和第一次重传数据之间按的发送间隔为8+X毫秒,M、N、X为正整数;
所述第二基站向UE发送ACK/NACK的方法包括:所述第二基站针对奇数个周期中UE发送新数据和前N-1次重传数据时,在其每次发送数据4毫秒后,向UE发送ACK/NACK;所述第二基站针对偶数个周期中UE发送新数据8毫秒后,向UE发送ACK/NACK,针对偶数个周期中UE发送前N-1次重传数据4毫秒后,向UE发送ACK/NACK;且,所述第二基站发送ACK/NACK的时序形成第四时序;
所述ABSF的时序覆盖所述第四时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毫秒为10毫秒,所述X为2,所述N为1;或者,所述M毫秒为20毫秒,所述X为4,所述N为2。
11.根据权利要求2~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BSF的时序还进一步覆盖第五时序,所述第五时序为第二基站实现动态调度业务时向所述UE发送ACK/NACK的时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调度业务的方法包括:
所述UE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动态调度业务数据,所述动态调度业务数据在一个8毫秒周期内占用的子帧与8毫秒周期全部子帧数的比例为1/8、2/8、3/8、4/8、5/8、6/8或7/8;
所述第二基站在UE发送动态调度业务数据4毫秒后发送对应的ACK/NACK,且所述对应的ACK/NACK在一个8毫秒周期内占用的子帧与8毫秒周期全部子帧数的比例为1/8、2/8、3/8、4/8、5/8、6/8或7/8。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时序中第一个ACK/NACK与实现SPS业务时第二基站发送ACK/NACK时序中第一个ACK/NACK在时序上重合,使所述ABSF Pattern中的ABSF占用的子帧数最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BSF的时序还进一步覆盖第六时序,所述第六时序为第二基站向UE发送寻呼信息和系统信息所形成的时序,且使所述ABSF Pattern中的ABSF占用的子帧数最少。
15.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为宏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微基站。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UE获得ABSF Pattern的方法包括:
所述宏基站将所述ABSF Pattern发送给所述微基站,所述微基站将所述ABSF Pattern发送给微基站下的所述UE。
17.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为家庭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宏基站。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UE获得ABSF Pattern的方法包括:
高层服务器将所述ABSF Pattern发送给所述家庭基站,所述家庭基站将所述ABSF Pattern发送给自身下属的UE以及宏基站下的UE,所述宏基站下的UE将所述ABSF Pattern发送给所述宏基站。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构网络为频分复用长期演进LTE-FDD网络。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构网络为时分复用长期演进LTE-TDD网络。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第一基站为宏基站,第二基站为微基站,所述准空子帧ABSF的时序由宏基站确定,确定方法包括:根据微基站中受保护的上行HARQ中的上行子帧,得到该上行子帧参与的下行HARQ的下行子帧,再将该下行子帧所对应的宏基站子帧设为ABSF样式。
CN2011100217363A 2011-01-10 2011-01-10 一种异构网络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实现方法 Pending CN1025945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17363A CN102594531A (zh) 2011-01-10 2011-01-10 一种异构网络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17363A CN102594531A (zh) 2011-01-10 2011-01-10 一种异构网络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4531A true CN102594531A (zh) 2012-07-18

Family

ID=46482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17363A Pending CN102594531A (zh) 2011-01-10 2011-01-10 一种异构网络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9453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2823A (zh) * 2014-07-09 2014-12-10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abs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65093A (zh) * 2014-03-24 2015-1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射频ue射频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9905210A (zh) * 2017-12-08 2019-06-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ack/nack传输方法及对应装置
WO2020223855A1 (en) * 2019-05-05 2020-11-12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Transmissions of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s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5093A (zh) * 2014-03-24 2015-1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射频ue射频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5165093B (zh) * 2014-03-24 2019-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射频ue射频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4202823A (zh) * 2014-07-09 2014-12-10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abs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02823B (zh) * 2014-07-09 2017-12-1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abs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05210A (zh) * 2017-12-08 2019-06-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ack/nack传输方法及对应装置
CN109905210B (zh) * 2017-12-08 2020-10-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ack/nack传输方法及对应装置
WO2020223855A1 (en) * 2019-05-05 2020-11-12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Transmissions of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48266B1 (ko) 자원 점유 방식의 지시 및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JP6224642B2 (ja) 中継ノードを有する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情報送信制御
US9294219B2 (en) Techniques for supporting relay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45160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eedbac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based on enhanced PHICH
CN102113398B (zh) 在包括中继站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对于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
JP5393875B2 (ja) Tddシステムバックホールリンク通信方法、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ステム
JP5969005B2 (ja) 同期harq送信をサポート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879789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igning backhaul resources
CN101925118B (zh) 一种避免接口传输冲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991247A (zh) 一种设备到设备发送、接收、调度方法和相应装置
CN105451211A (zh) 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JP6852052B2 (ja) レイテンシの低減を伴うフレキシブルな時分割複信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CN104243108A (zh) 上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装置和系统
KR20110103454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harq 타이밍 제어
KR20100063600A (ko) 중계국을 위한 harq 수행방법
CN101888661B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437904B (zh)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及其中继链路的下行反馈方法
US20110243057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iming of backhaul link and relay system for the same
CN101931960A (zh) 一种避免上行传输冲突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RU2560937C1 (ru) Способ конфигурирования продолжительности связи, ретрансляционная станция, мобильная станция и система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CN101925188B (zh) 一种中继链路下行反馈信息传输方法与装置
CN106034013B (zh) 一种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94531A (zh) 一种异构网络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实现方法
CN101296167B (zh) 一种为上行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突发分配传输带宽的方法
CN105684539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