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0751B - 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0751B
CN102590751B CN201110308910.2A CN201110308910A CN102590751B CN 102590751 B CN102590751 B CN 102590751B CN 201110308910 A CN201110308910 A CN 201110308910A CN 102590751 B CN102590751 B CN 1025907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ersion
electrokinetic cell
cell bag
internal resistance
equival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089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0751A (zh
Inventor
张昌斌
王鹏
李华春
常晓旗
温家鹏
刘军
冯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UPERIOR COLLYER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UPERIOR COLLYER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UPERIOR COLLYER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UPERIOR COLLYER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0891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9075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6121 priority patent/WO201215223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590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07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07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07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92Determining battery ageing or deterioration, e.g. state of heal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评估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评估动力电池包中电池单体一致性比较片面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根据动力电池包的特性参数,计算动力电池包的容量离散度、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与电压平台离散度;采用预设评估权值,对各离散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以获取动力电池包的综合评估系数;以及根据综合评估系数得出动力电池包一致性的综合评估结果,其中,综合评估系数越大,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越差。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全面的对动力电池包的一致性进行评估,从而能够得到准确的评估结果,便于完成电池成包的综合性能评价,为动力电池的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Description

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动力电池材料技术的发展和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推广应用,单体电池在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然而从实际应用中发现,由于单体电池特性存在差异,动力电池串并联成组后会出现单体电池不一致问题,使得整组电池的整体性能有所下降,在使用过程中,因单体电池一致性的不同,导致加快动力电池包性能的衰减和整体使用寿命的缩短,而且动力电池包的电气输出特性(容量特性、倍率特性等)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难以满足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应用场合的要求。因此,有效评估动力电池包的一致性对于动力电池包的应用意义重大,动力电池包的一致性评价指标也是衡量电池包输出性能的关键指标。
现有评价方法忽视电池类型的差异。随着动力电池种类的增加,电池材料及特性也会出现差异,因此评价指标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与锰酸锂电池比较,磷酸铁锂电池由于电池材料的差异,等效直流内阻差异较大,因此在大电流作用下产生的电压平台差异也大;而且在充放电末端由于极化差异性变大,造成电压离散度差异增大。因此用锰酸锂电池的评价指标衡量磷酸铁锂电池,以及未来的钛酸锂电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同时,现有评价方法忽视动力电池包具体运行工况的差异。对于纯电动汽车运行工况而言,电池的放电倍率特性一般较小(最大在1C~2C之间),因此等效直流内阻差异带来的一致性偏差对整组电池的输出特性影响可能较小,而由容量引起的不一致可能对整组电池的性能输出影响度较大。对于混合动力工况,由于电池容量利用区间一般为30%~70%,因此容量差异对整组电池的输出性能影响较小,而由于充放电倍率较大(一般为10C~20C),等效直流内阻一致性对整组电池的性能发挥影响度可能较大。因此不同工况条件下,按照一样的标准对动力电池包的一致性做出评价也略显片面。
针对现有技术中,对动力电池包的一致性评估片面,导致评估不准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评估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评估存在片面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评估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评估方法包括:根据动力电池包的特性参数,计算动力电池包的容量离散度、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与电压平台离散度,其中,动力电池包包括n个单体电池;采用预设评估权值,对容量离散度、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与电压平台离散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以获取动力电池包的综合评估系数;以及根据综合评估系数得出动力电池包一致性的综合评估结果,其中,综合评估系数越大,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越差。
进一步地,计算动力电池包的容量离散度包括:获取动力电池包的最大可用容量;以及根据最大可用容量与动力电池包的额定容量,计算容量离散度。
进一步地,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容量离散度:
K C = | C N - C NM | C NM
其中,KC为容量离散度,CN为最大可用容量,CNM为额定容量。
进一步地,计算动力电池包的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包括:获取动力电池包中各单体电池的等效直流内阻;根据各单体电池的等效直流内阻,计算动力电池包的平均等效直流内阻;以及根据各单体电池的等效直流内阻和平均等效直流内阻,计算动力电池包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
进一步地,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动力电池包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
K R = Σ i = 1 n ( R i - R n ‾ ) 2 n
其中,KR为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为平均等效直流内阻,Ri为第i个单体电池的等效直流内阻,n为动力电池包的单体电池个数。
进一步地,计算动力电池包的电压平台离散度包括:对动力电池包中各单体电池的电压采样以获取各单体电池的瞬时电压值;根据各单体电池的瞬时电压值,计算动力电池包的瞬时平均电压值;以及根据各单体电池的瞬时电压值和动力电池包的瞬时平均电压值,计算动力电池包的电压平台离散度。
进一步地,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动力电池包的电压平台离散度:
K Vm = Σ i = 1 n ( V im - V nm ‾ ) 2 n
K V = Σ m = 1 L K Vm L
其中,Vim为第i个单体电池在第m个采样点的瞬时电压值,
Figure BDA0000098176860000031
为动力电池包在第m个采样点的瞬时平均电压值,KV为电压平台离散度,L为采样点个数,n为动力电池包的单体电池个数。
进一步地,采用预设评估权值,对容量离散度、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与电压平台离散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以获取动力电池包的综合评估系数包括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KCM=λCKCRKRVKV
其中,KCM为动力电池包的综合评估系数,KC为容量离散度,λC为容量离散度的预设评估权值,KR为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λR为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的预设评估权值,KV为电压平台离散度,λV为电压平台离散度的预设评估权值,其中λCRV=1且λC、λR、λV均大于0小于1。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评估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评估装置包括: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动力电池包的特性参数,计算动力电池包的容量离散度、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与电压平台离散度,其中,动力电池包包括n个单体电池;第二计算模块,用于采用预设评估权值,对容量离散度、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与电压平台离散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以获取动力电池包的综合评估系数;以及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综合评估系数确定动力电池包一致性的综合评估结果,其中,综合评估系数越大,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越差。
进一步地,第一计算模块包括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动力电池包的容量离散度,第一计算子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小模块,用于获取动力电池包的最大可用容量;以及第一计算小模块,用于根据最大可用容量与动力电池包的额定容量,计算容量离散度。
进一步地,第一计算模块包括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动力电池包的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第二计算子模块包括:第二获取小模块,用于获取动力电池包中各单体电池的等效直流内阻;第二计算小模块,用于根据各单体电池的等效直流内阻,计算动力电池包的平均等效直流内阻;以及第三计算小模块,用于根据各单体电池的等效直流内阻和平均等效直流内阻,计算动力电池包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
进一步地,第一计算模块包括第三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动力电池包的电压平台离散度,第三计算子模块包括:第三获取小模块,用于对动力电池包中各单体电池的电压采样以获取各单体电池的瞬时电压值;第四计算小模块,用于根据各单体电池的瞬时电压值,计算动力电池包的瞬时平均电压值;以及第五计算小模块,用于根据各单体电池的瞬时电压值和动力电池包的瞬时平均电压值,计算动力电池包的电压平台离散度。
通过本发明,采用包括以下步骤的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评估方法:计算动力电池包的容量离散度、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与电压平台离散度,并对三种离散度采用预设评估权值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动力电池包的综合评估系数,综合评估系数越大,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越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动力电池包的一致性评估片面,导致评估不准确的问题,使得动力电池包的一致性评估综合考虑了电池包的容量离散度、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与电压平台离散度,使得评估时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评估结果更加准确,便于完成单体电池成包应用后的综合性能评价,为动力电池的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一致性综合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中电池等效直流内阻测试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在充电条件下各单体电池的电压曲线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在放电条件下各单体电池的电压曲线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电压平台选取示意图;以及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一致性综合评估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首先,介绍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评估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评估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根据动力电池包的特性参数,计算动力电池包的容量离散度、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与电压平台离散度,其中,动力电池包包括n个单体电池,动力电池包的特性参数包括电池包的电流、电池包的容量以及电池包中各单体电池的电压等。
步骤S13:采用预设评估权值,对容量离散度、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与电压平台离散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以获取动力电池包的综合评估系数,其中,预设评估权值依据动力电池包的具体应用工况分别设定。
步骤S15:根据综合评估系数得出动力电池包一致性的综合评估结果,其中,综合评估系数越大,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越差。
在该实施例中,对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评估时综合考虑了电池包的容量离散度、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及电压平台离散度三方面的因素,并且根据电池包的具体应用工况不同,确定合适的预设评估权值,即确定各因素在影响电池包一致性的比重,从而能够得出更准确的评估结果,便于完成动力电池成包应用后的综合性能评价,为动力电池的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优选地,在步骤S13中,计算动力电池包的容量离散度、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及电压平台离散度时,分别采用以下计算方法和公式:
1.计算动力电池包的容量离散度KC
首先获取动力电池包的最大可用容量,获取的过程包括:根据电池容量测定方法,采用CP倍率对动力电池包(包括n个单体电池电池组,n≥1)放电容量进行测试,计算电池包的最大可用容量CN
C N = ∫ 0 T I ( t ) × dt
其中,CN为采集获得的电池包实际放电测试容量,CP为电池电流倍率,
Figure BDA0000098176860000052
I(t)为t时刻采集模块采集的瞬时电流,CNM为电池包中单体电池的标称额定容量,由电池厂家提供。
其次,根据动力电池包的最大可用容量与额定容量,计算容量离散度,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K C = | C N - C NM | C NM .
2.计算动力电池包的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KR
首先获取动力电池包中各单体电池的等效直流内阻,具体获取过程包括:根据电池等效直流内阻测试方法,在动力电池包常规放电过程中,在t0时刻(电池包容量在30%~80%区间内的条件下)改变放电电流,采用C1倍率电流IC1进行放电;在t1时刻改变放电电流,采用C2倍率电流IC2进行放电;在t2时刻改变电流为常规放电电流进行放电,如图2所示,其中,t0为测试开始时刻,(t1-t0)为电流IC1作用稳定时段,且(t1-t0)<10s;(t2-t1)为电流IC2作用稳定时段,且(t2-t1)<10s。
则第i个单体电池(0<i<n)的等效直流内阻Ri为:
R i = U C 1 ( t 1 ) - U C 2 ( t 2 ) I C 2 ( t 2 ) - I C 1 ( t 1 )
各单体电池等效直流内阻的平均值:
R n ‾ = Σ i = 1 n R i n
根据各单体电池的等效直流内阻和平均等效直流内阻,计算动力电池包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
K R = Σ i = 1 n ( R i - R n ‾ ) 2 n
其中,UC1(t1)、IC1(t1)为电池在C1倍率放电电流IC1作用下t1时刻的瞬时电压、电流值;UC2(t2)、IC2(t2)为电池在C2倍率放电电流IC2作用下t2时刻的瞬时电压、电流值,n为动力电池包中单体电池个数,n≥1。
3.计算动力电池包的电压平台离散度KV
首先对动力电池包中各单体电池的电压采样以获取各单体电池的瞬时电压值,具体的采样获取过程包括:在动力电池包充电过程中,选择单体电池电压平台变化较大的区域,按特定动力电池包容量变化间隔,采集各单体电池的瞬时电压值,计算采样点m时刻动力电池包的瞬时平均电压值,且0<m<L,L为总采样点个数:
V nm ‾ = Σ i = 1 n V im n
其中,Vim为动力电池包中第i节单体电池,第m个采样点的端电压,即第m个单体电池的瞬时电压值,
Figure BDA0000098176860000063
为动力电池包在第m个采样点的瞬时平均电压值。
其次,根据各单体电池的第m个采样点的瞬时电压值和动力电池包第m个采样点的瞬时平均电压值,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动力电池包第m个采样点的瞬时电压平台离散度:
K Vm = Σ i = 1 n ( V im - V nm ‾ ) 2 n
最后,计算所有采样点的动力电池包的瞬时电压平台离散度,并加和平均,即采用如下公式获得动力电池包的电压平台离散度:
K V = Σ m = 1 L K Vm L
优选地,在步骤S15中,依据动力电池包的具体应用工况,设定容量离散度、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和电压平台离散度的评估权值λC、λR、λV,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动力电池包的综合评估系数:
KCM=λCKCRKRVKV
其中,λC、λR、λV分别为容量离散度KC、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KR与电压平台离散度KV在一致性评价方法中所占的权重数值,且λCRV=1,λC、λR、λV均大于0小于1。
最后,在步骤S15中,根据上述动力电池包的一致性综合评估系数KCM,可对动力电池包一致性给出定量的评估结果。
采用该评估方法分别评估两个电池包的一致性,其中,第一个电池包由1至8号共8个单体电池串联而成,第二个电池包由2至8号共7个单体电池串联而成。在各单体电池中,1号单体电池与其他单体电池的不一致性较大。
首先,计算由8个单体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包的综合评估系数如下:
通过动力电池检测系统对动力电池包充放电检测,检测过程中,动力电池包在充电时各单体电池的电压曲线如图3所示,曲线30为充电电流,曲线31为1号单体电池的电压,曲线簇32为2至8号单体电池的电压。在放电时各单体电池的电压曲线如图4所示,曲线40为放电电流,曲线41为1号单体电池的电压,曲线簇42为2至8号单体电池的电压。
基于采集的动力电池包充放电特征参数数据,首先分别计算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容量离散度、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与电压平台离散度。
根据电池容量测定方法,采用0.55C倍率对8个单体电池的动力电池包进行放电容量进行测试,测得动力电池包的最大可用容量CN=17.43(Ah),且CNM=20Ah(额定容量),则动力电池包的容量离散度(KC)为:
K C = | C N - C NM | C NM = | 17.43 - 20.0 | 20.0 = 0.1285
根据电池等效直流内阻测试方法,在控制放电电流为20A→0A范围内的阶跃跳变条件下,对各单体电池等效直流内阻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单体电池电压和放电电流数据,并根据单体电池的等效直流内阻换算公式:
Figure BDA0000098176860000072
得到各单体电池等效直流内阻为: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0.00435   0.00357   0.00373   0.00357   0.00373   0.00326   0.00347   0.003419
从而计算出动力电池包的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为:
K R = Σ i = 1 8 ( R i - R n ‾ ) 2 8 = 0.00030626
根据动力电池包充电过程中,选择单体电池电压平台变化较大的区域,按充电容量变化5%为采样间隔,通过采集模块采集各单体电池的瞬时电压值,如图5所示,曲线50为充电电流,曲线51为1号单体电池的电压,曲线簇52为2至8号单体电池的电压,得出动力电池包的电压平台离散度:
K V = Σ m = 1 L K Vm L = 0.01339 , 其中L=8
根据电动汽车运行工况的要求,设定容量离散度、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和电压平台离散度的评估权值为:0.1<λC<0.4,0.2<λR<0.4,0.2<λV<0.4,则得到动力电池包的一致性综合评估系数:
KCM=λCKCRKRVKV=0.3*0.1285+0.3*0.000156+0.4*0.00358=0.04002
然后,计算由7个单体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包的综合评估系数如下:
动力电池包的容量离散度:
K C = | C N - C NM | C NM = | 19.0 - 20.0 | 20.0 = 0.05
动力电池包的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
K R = Σ i = 1 7 ( R i - R n ‾ ) 2 7 = 0.00015597
动力电池包的电压平台离散度:
K V = Σ m = 1 L K Vm L = 0.00358 , 其中L=7
动力电池包的一致性综合评估系数:
KCM=λCKCRKRVKV=0.3*0.05+0.3*0.0003062+0.4*0.01339=0.02044
最后,对比两个电池包的一致性综合评估系数,由8个单体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包的综合评估系数大于去掉1号单体电池后,由7个单体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包的综合评估系数,从而验证了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其次,介绍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评估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一致性综合评估装置的框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计算模块01,用于根据动力电池包的特性参数,计算动力电池包的容量离散度、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与电压平台离散度,其中,动力电池包包括n个单体电池,动力电池包的特性参数包括电池包的电流、电池包的容量以及电池包中各单体电池的电压等;第二计算模块02,用于采用预设评估权值,对容量离散度、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与电压平台离散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以获取动力电池包的综合评估系数,其中,预设评估权值依据动力电池包的应用工况分别设定;以及判断模块03,用于根据综合评估系数确定动力电池包一致性的综合评估结果,其中,综合评估系数越大,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越差。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计算模块01计算动力电池包的容量离散度、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与电压平台离散度,以使对动力电池包的一致性评估中综合考虑电池包的容量、电流以及电压三方面的因素,并且第二计算模块02根据电池包的具体应用工况不同,选取合适的预设评估权值,获取动力电池包的综合评估系数,最后判断模块03确定动力电池包一致性的综合评估结果,通过全面的分析动力电池包的工作参数,从而能够得出更准确的评估结果,便于完成电池成包应用后的综合性能评价,为动力电池的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优选地,第一计算模块包括第一计算子模块、第二计算模块和第三计算模块,分别用于计算动力电池包的容量离散度、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和电压平台离散度。
其中,第一计算子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小模块,用于获取动力电池包的最大可用容量;以及第一计算小模块,用于根据最大可用容量与动力电池包的额定容量,计算容量离散度。
第二计算子模块包括:第二获取小模块,用于获取动力电池包中各单体电池的等效直流内阻;第二计算小模块,用于根据各单体电池的等效直流内阻,计算动力电池包的平均等效直流内阻;以及第三计算小模块,用于根据各单体电池的等效直流内阻和平均等效直流内阻,计算动力电池包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
第三计算子模块包括:第三获取小模块,用于对动力电池包中各单体电池的电压采样以获取各单体电池的瞬时电压值;第四计算小模块,用于根据各单体电池的瞬时电压值,计算动力电池包的瞬时平均电压值;以及第五计算小模块,用于根据各单体电池的瞬时电压值和动力电池包的瞬时平均电压值,计算动力电池包的电压平台离散度。
在上述各模块中,具体的计算公式和过程与上文中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评估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计算公式和过程一致,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现了如下的技术效果:利用这种动力电池包的一致性评估方法,实现了根据动力电池包具体运行工况要求,对动力电池包一致性的综合评估,通过这种综合量化分析,能够得出更准确的评估结果,便于完成电池成包成组后的综合性能评价,为动力电池的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在电池包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检测出动力电池包整体一致性的变化情况,因为当动力电池包整体一致性较差时,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动力电池包的性能,而且及其可能加速动力电池包性能的衰减,导致其不能正常使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上述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评估方法,包括:
根据动力电池包的特性参数计算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电压平台离散度,其中,所述动力电池包包括n个单体电池,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动力电池包的特性参数,计算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容量离散度、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
采用预设评估权值,对所述容量离散度、所述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与所述电压平台离散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以获取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综合评估系数;以及
根据所述综合评估系数得出所述动力电池包一致性的综合评估结果,其中,所述综合评估系数越大,所述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越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容量离散度包括:
获取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最大可用容量;以及
根据所述最大可用容量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额定容量,计算所述容量离散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所述容量离散度:
K C = | C N - C NM | C NM
其中,KC为所述容量离散度,CN为所述最大可用容量,CNM为所述额定容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包括:
获取所述动力电池包中各单体电池的等效直流内阻;
根据所述各单体电池的等效直流内阻,计算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平均等效直流内阻;以及
根据所述各单体电池的等效直流内阻和所述平均等效直流内阻,计算所述动力电池包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所述动力电池包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
K R = Σ i = 1 n ( R i - R ‾ n ) 2 n
其中,KR为所述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
Figure FDA0000393615400000021
为平均等效直流内阻,Ri为第i个单体电池的等效直流内阻,n为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单体电池个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电压平台离散度包括:
对所述动力电池包中各单体电池的电压采样以获取所述各单体电池的瞬时电压值;
根据所述各单体电池的瞬时电压值,计算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瞬时平均电压值;以及
根据所述各单体电池的瞬时电压值和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瞬时平均电压值,计算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电压平台离散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电压平台离散度:
K Vm = Σ i = 1 n ( V im - V nm ‾ ) 2 n
K V = Σ m = 1 L K Vm L
其中,Vim为第i个单体电池在第m个采样点的瞬时电压值,
Figure FDA0000393615400000024
为所述动力电池包在第m个采样点的瞬时平均电压值,KV为所述电压平台离散度,L为采样点个数,n为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单体电池个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预设评估权值,对所述容量离散度、所述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与所述电压平台离散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以获取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综合评估系数包括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KCMCKCRKRVKV
其中,KCM为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综合评估系数,KC为所述容量离散度,λC为所述容量离散度的预设评估权值,KR为所述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λR为所述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的预设评估权值,KV为所述电压平台离散度,λV为所述电压平台离散度的预设评估权值,其中λCRV=1且λC、λR、λV均大于0小于1。
9.一种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动力电池包的特性参数,计算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容量离散度、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与电压平台离散度,其中,所述动力电池包包括n个单体电池;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采用预设评估权值,对所述容量离散度、所述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与所述电压平台离散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以获取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综合评估系数;以及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综合评估系数确定所述动力电池包一致性的综合评估结果,其中,所述综合评估系数越大,所述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越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计算模块包括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容量离散度,所述第一计算子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小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最大可用容量;以及
第一计算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大可用容量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额定容量,计算所述容量离散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计算模块包括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所述第二计算子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小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动力电池包中各单体电池的等效直流内阻;
第二计算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单体电池的等效直流内阻,计算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平均等效直流内阻;以及
第三计算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单体电池的等效直流内阻和所述平均等效直流内阻,计算所述动力电池包等效直流内阻离散度。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计算模块包括第三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电压平台离散度,所述第三计算子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小模块,用于对所述动力电池包中各单体电池的电压采样以获取所述各单体电池的瞬时电压值;
第四计算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单体电池的瞬时电压值,计算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瞬时平均电压值;以及
第五计算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单体电池的瞬时电压值和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瞬时平均电压值,计算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电压平台离散度。
CN201110308910.2A 2011-10-12 2011-10-12 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5907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08910.2A CN102590751B (zh) 2011-10-12 2011-10-12 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PCT/CN2012/076121 WO2012152231A1 (zh) 2011-10-12 2012-05-25 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08910.2A CN102590751B (zh) 2011-10-12 2011-10-12 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0751A CN102590751A (zh) 2012-07-18
CN102590751B true CN102590751B (zh) 2014-01-15

Family

ID=46479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08910.2A Active CN102590751B (zh) 2011-10-12 2011-10-12 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90751B (zh)
WO (1) WO20121522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6137B (zh) * 2013-02-15 2015-06-24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峰调频发电公司 基于电池soc不均匀性的电池组健康状态评价方法
CN103176138B (zh) * 2013-02-15 2015-09-09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峰调频发电公司 一种电池组维护检测方法
CN103472396B (zh) * 2013-03-01 2016-02-17 苏州海客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电量监测方法
CN104267355B (zh) * 2014-10-29 2017-07-2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工况测试和简化阻抗谱等效电路模型的电池分选方法
CN106207265B (zh) * 2016-07-26 2019-01-15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一致性的制备方法
CN107093775B (zh) * 2017-05-04 2019-09-2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串联结构电池组的一致性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07271907B (zh) * 2017-06-08 2020-05-1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性能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CN108171406B (zh) * 2017-12-14 2021-11-12 同济大学 批量产品性能一致性量化评价方法
CN109100652B (zh) * 2018-06-05 2022-04-2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预测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的离散度的方法及系统
CN109375115B (zh) * 2018-09-29 2019-06-25 佳木斯大学 基于算法的铅酸蓄电池soh估计方法和装置
CN109507597A (zh) * 2019-01-04 2019-03-22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锂电池性能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2836331A (zh) * 2019-11-25 2021-05-25 前进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环境作用的纯电动汽车电池性能可靠性分析方法
CN111693876A (zh) * 2020-05-09 2020-09-22 清华大学 电池组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11707951B (zh) * 2020-06-22 2021-04-0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电池组一致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2216883B (zh) * 2020-09-28 2022-02-22 长安大学 一种锂电池均衡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80274B (zh) * 2020-09-28 2023-06-27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动力电池组快速检测测评方法
CN112285573A (zh) * 2020-10-16 2021-01-29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评价动力电池组在动态使用过程中单体一致性的方法
CN112613735B (zh) * 2020-12-16 2023-05-23 北方工业大学 不同应用场景下电池性能评价方法
CN112924870A (zh) * 2021-04-12 2021-06-08 上海电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不一致性的评估方法
CN113655395A (zh) * 2021-08-17 2021-11-16 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评估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使用状态的方法
CN113721157A (zh) * 2021-08-31 2021-11-30 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电池组寿命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917351B (zh) * 2021-10-09 2023-12-22 长沙理工大学 基于容量变化的储能电站电池簇不一致性在线评估方法
CN113759252B (zh) * 2021-10-09 2024-05-17 长沙理工大学 基于直流内阻ir压降的储能电站电池簇不一致性在线评估方法
CN114047450A (zh) * 2021-12-21 2022-02-15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电池系统的可用容量一致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14626016B (zh) * 2022-02-18 2023-05-09 杭州五星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微凹技术涂碳铝箔清洗控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9259A (zh) * 2010-05-06 2010-09-01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电池组一致性评价方法
CN101907688A (zh) * 2010-08-02 2010-12-08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性能一致性的检测方法
CN101950001A (zh) * 2010-08-09 2011-01-1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组一致性的评价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7645B (zh) * 2007-04-20 2010-11-24 杭州高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性能分析方法
CN101067644B (zh) * 2007-04-20 2010-05-26 杭州高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蓄电池性能分析专家诊断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9259A (zh) * 2010-05-06 2010-09-01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电池组一致性评价方法
CN101907688A (zh) * 2010-08-02 2010-12-08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性能一致性的检测方法
CN101950001A (zh) * 2010-08-09 2011-01-1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组一致性的评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表2010-519692A 2010.06.03
MH-Ni蓄电池组一致性及分选技术;范美强等;《电源技术》;20050630;第29卷(第6期);第361-364页 *
动力锂离子电池离散特性分析与建模;张宾等;《电池工业》;20080430;第13卷(第2期);第103-108页 *
宫学庚等.电动汽车电池组离散特性的建模与分析.《汽车工程》.2005,第27卷(第3期),
张宾等.动力锂离子电池离散特性分析与建模.《电池工业》.2008,第13卷(第2期),
李相哲等.蓄电池一致性探讨.《电池工业》.2005,第10卷(第5期),
电动汽车电池组离散特性的建模与分析;宫学庚等;《汽车工程》;20051231;第27卷(第3期);第292-295页 *
范美强等.MH-Ni蓄电池组一致性及分选技术.《电源技术》.2005,第29卷(第6期),
蓄电池一致性探讨;李相哲等;《电池工业》;20051031;第10卷(第5期);第285-28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52231A1 (zh) 2012-11-15
CN102590751A (zh) 2012-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0751B (zh) 动力电池包一致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04678316B (zh) 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估算方法和装置
CN102565710B (zh) 用于估计蓄电池健康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68521B (zh) 用于估计蓄电池健康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Zheng et al. A novel capacity estimation method based on charging curve section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in electric vehicles
Huria et al. Simplified extended kalman filter observer for soc estimation of commercial power-oriented lfp lithium battery cells
CN102074757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的估算方法
CN103091642B (zh) 一种锂电池容量快速估计方法
CN105807226B (zh) 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soc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0501652A (zh) 一种退役锂电池可用容量快速评估方法及评估装置
CN108254696A (zh) 电池的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4502859A (zh) 电池荷电量及电池健康状态的检测、诊断方法
CN102253343A (zh) 一种蓄电池的健康度与荷电状态的估算方法
CN104849672A (zh) 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电池动态阻抗参数识别方法
CN110426639B (zh) 一种基于动态阻抗谱的锂离子电池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
EP359470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imating service capacity and state of health of minimum battery cell and battery system
CN112180274B (zh) 一种动力电池组快速检测测评方法
CN113109729B (zh) 基于加速老化试验与实车工况的车用动力电池soh评估方法
CN113406520B (zh) 针对现实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
CN106772104A (zh) 一种动力电池soc值估算方法
CN111239629A (zh) 一种退役锂电池的梯次利用状态区间划分方法
CN109490790B (zh) 采用补偿脉冲法的锂动力电池功率特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8829911A (zh) 一种开路电压与soc函数关系优化方法
CN104833917A (zh) 用于锂蓄电池中荷电状态实时估算的标称电池电阻的确定
CN105093129A (zh) 一种储能电池剩余容量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BEIJING YOUKE LI ER E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YOUKE LI ER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221

Owner nam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Effective date: 2012122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31 XICHENG, BEIJING TO: 100031 DONGCHENG,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221

Address after: 100031 West Chang'an Avenue, Beijing, No. 86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Superior Collyer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31 Beijing Qianmen West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No. 41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Superior Collyer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