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82568B - 用于抬起机动车辆车身件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抬起机动车辆车身件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82568B
CN102582568B CN201110021225.1A CN201110021225A CN102582568B CN 102582568 B CN102582568 B CN 102582568B CN 201110021225 A CN201110021225 A CN 201110021225A CN 102582568 B CN102582568 B CN 1025825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arms
hinge
lifting apparatus
lifting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212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82568A (zh
Inventor
阿尔夫·霍尔格斯
埃里克·内安德
伦纳特·哈格隆德
尼古拉斯·扬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toliv Development AB
Original Assignee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iled Critical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riority to CN20111002122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825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82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25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825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25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抬起机动车辆车身件特别是发动机罩(1)的装置,用于在事故中保护行人,所述装置具有由至少两个部件组成的铰链(2),所述铰链具有可摆动地设置在机动车辆上的第一铰链臂(3)和可摆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铰链臂(3)上的第二铰链臂(4)以及在车身件和机动车辆之间起作用的抬升装置(7),其中,所述第一铰链臂(3)和所述第二铰链臂(4)通过可松开的连接(5)彼此连接,并且设置了松脱装置(6),借助于该松脱装置所述铰链臂(3、4)的可松开的连接(5)能松开以抬起车身件,并且所述抬升装置(7)设置在所述第一铰链臂(3)和所述第二铰链臂(4)之间。

Description

用于抬起机动车辆车身件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抬起机动车辆车身件的装置。
背景技术
基本上,行人在事故中特别地受到威胁,因为在与机动车辆的事故中在大多数情况下行人不受保护地撞到车身件上,特别是撞到发动机盖上,并且在此可能会受到严重的伤害。
为了改进行人保护,制定过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一种解决方案是,车身件在感应到事故时略微抬起并且这样在车身件和邻接的机动车辆部件之间产生间隙。在乘客撞到时,车身件可以在车身件与相邻的刚性更大的部件,例如发动机或相邻的车身结构接触之前,在较大的路径上变形,行人保护正是在于此。由于在这个变形位移期间消耗的能量,对行人的负荷可以降低到一定程度,使得至少严重损伤的危险减少。
例如由EP1494895B1已知一种用于抬起发动机盖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可通过烟火技术加载的抬升元件。发动机盖在分配给挡风玻璃的区域中设置有铰链,该铰链使得能够抬起发动机盖的分配给挡风玻璃的边缘。抬升元件支撑在机动车辆不可移动的固定部件上,并且在靠近挡风玻璃的区域中贴靠在发动机盖的底面上。在激活抬升元件时,发动机盖在靠近挡风玻璃的区域中被抬起并且在这里绕分配给发动机盖的前边缘的旋转点偏转。因此,在打开发动机盖时的和在事故中抬起时的旋转运动方向相反并且具有不同的旋转点。为了实现这个方向相反的旋转运动,铰链由两个可彼此旋转运动的旋转臂构成,在正常工作时所述旋转臂彼此联接并且在激活抬升元件时相互分离。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不利的是,用于抬起发动机罩的装置包括不同的部件,这些不同的部件又分配给机动车辆的不同部件。这样铰链通过一端可旋转运动地固定在机动车辆的结构上,并且通过另一端固定在发动机盖上。此外,抬升元件必须固定在机动车辆预先规定的位置上,即,使得在激活时达到贴靠在发动机盖的预先规定的位置上,以抬起发动机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抬起车身件的装置,该装置应能更简单地安装在机动车辆上。
为了解决所述任务,本发明建议,将抬升装置安装在第一和第二铰链臂之间。
通过建议的抬升装置的布置,所述抬升装置可以在预安装步骤中在组装铰链时安装在铰链臂之间。铰链接下来与抬升元件作为一个构件安装在车身件上,从而可以在汽车制造商处节省宝贵的安装时间。此外,抬升装置直接在实现抬起车身件的铰链臂之间起作用,从而抬升运动和由此产生的摆动运动的共同作用与部件在车身上的固定精度无关,如同由现有技术已知的解决方案的情况一样。布置在铰链臂之间,也应理解为布置在两个与铰链臂连接的部件之间。重要的只是,抬升元件的激活使得铰链臂偏转,而在此不需要未添加至所建议的装置中的部件的协助。
此外建议,抬升装置设置在第一铰链臂的端部,并且第二铰链臂的旋转点设置在第一铰链臂上,使得抬升装置设置在机动车辆的边缘和旋转点之间。通过所建议的抬升装置和第二铰链臂旋转点的布置,车身件抬升的路径相对于抬升运动被扩大。相反地,这意味着,可以缩短需要的用于规定的车身件抬升路径的抬升运动。
本发明另一优先的实施方式为,在第二铰链臂上设置有可旋转运动的固定板,车身件可固定在该固定板上。所述板一方面用于将铰链臂旋转运动地与车身件连接,并且另一方面用于为抬升装置提供贴靠面。
在这种情况下,另外建议,在第一铰链臂上设置支撑板,并且将抬升装置设置在支撑板和固定板之间。由于所建议的解决方案,抬升装置在两面支撑在铰链臂上,从而为了将抬升运动转换为摆动运动不需要其他的部件而且仅必须将铰链臂固定在需偏转的车身件上。在激活抬升装置时,铰链臂被从彼此压开,其中,第一铰链臂支撑在机动车辆上,并且第二铰链臂将车身件抬起。在此,铰链和车身件可以这样设计,使得第一铰链臂在关闭的车身件中直接贴靠在机动车辆上,从而抬升装置的运动直接转换为第二铰链臂的摆动运动。
此外建议,抬升装置具有气体产生单元,并且用于松开可松开的连接的松脱装置能通过气体产生单元产生的压力操纵。这种解决方案的优势在于,抬升装置的气体产生单元也用于松开能松开的连接并且由此不需要特别的致动器。此外可松开的连接的松开和抬升装置的激活由一个和同一个触发装置引起,从而所述松开和激活总是处于固定的时间上的联系。可松开的连接的松开在时间上应总是在抬升装置的激活之前进行,从而铰链臂的可松开的连接在起始的抬升运动开始时已经分离。铰链臂在可松开的连接松开之后当然仍总是在旋转点彼此连接,但由于可松开的连接的松开可以相对于彼此偏转。
在这种情况下,此外建议,可松开的连接通过可移动的连接元件形成,并且所述连接元件能通过气体产生单元的压力移动。就此而言,可移动的连接元件的应用是有利的,因为连接元件的松开运动能通过压力特别简单地得以实现。连接元件可以例如由螺栓构成,该螺栓伸入到气体产生单元的压力室的孔中。螺栓设置在其中的这个孔,沿产生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向前朝向抬升装置的抬升单元设置。在这种情况下,在气体产生单元点火时,首先螺栓被施加压力,并且由此在抬升装置被施加压力且实施抬升运动之前,铰链臂的可松开的连接通过螺栓的被压力迫使的移动运动被松开。
一种结构上简单变化的解决方案在于,用于松开连接的连接元件的移动运动大致上垂直于抬升装置的抬升运动。由于两个运动的不同方向,两个运动能清楚地分开,使得抬升运动在连接松开之后才进行,并且抬升运动本身不会无意地松开连接。
此外建议,在第一和第二铰链臂之间设置从预先确定的旋转角开始起作用的力限制元件。通过力限制元件,从规定的旋转角开始缓冲车身件的抬升运动,使得旋转运动的突然停止不会损害铰链臂并且在事故后仍然可以运转。
此外建议,设计连接元件可以在激活抬升装置之后又与第一和第二铰链臂连接。由于这个连接元件第一和第二铰链臂可以在激活抬升装置后又与彼此联接,使得铰链在事故后也可运转。
附图说明
接下来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在附图中可以详细地看到:
图1示出了关闭的发动机盖,该发动机盖具有设置在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盖和车辆结构之间的用于抬起发动机盖的装置;
图2示出了发动机盖,该发动机盖具有在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盖和车辆结构之间的用于抬起发动机盖的已激活的装置;
图3示出了在松开状态下的用于抬起发动机盖的装置;
图4示出了在预装配状态下的用于抬起发动机盖的装置;
图5a示出了铰链,该铰链具有两个铰链臂,在激活用于抬起发动机盖的装置之前,这两个铰链臂通过可松开的连接彼此连接;
图5b示出了铰链,该铰链具有两个铰链臂和在两个铰链臂之间的在抬起发动机盖之前已松开的连接;
图5c示出了铰链臂,该铰链臂具有两个相对彼此摆动的铰链臂和已抬起的发动机盖;
图6示出了铰链臂,该铰链臂具有处于激活抬升装置之前的力限制元件;
图7示出了铰链臂,该铰链臂具有发动机已抬起时的力限制单元;
图8示出了铰链臂,该铰链臂具有力限制单元,该力限制单元具有在抬起发动加盖之后通过连接元件又连接的铰链臂;
图9示出了在抬起发动机盖之后具有拆分的力限制单元的铰链臂;
图10以剖视图示出了具有致动器的可松开的连接;
图11以局部透视图示出了具有致动器的可松开的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可以看到具有第一铰链臂3和第二铰链臂4的铰链2。所述铰链2以第一铰链臂3通过固定板9固定在发动机盖1上并且在旋转点17处可旋转地保持在固定在车辆上的固定部件16上。铰链臂3和铰链臂4通过可松开的连接5和在旋转点8的不可松开的连接彼此连接,从而使得当在可松开的连接5处于连接的状态下打开发动机盖1时作为一个单元绕旋转点17摆动。第二铰链臂4在可松开的连接5的松开状态下相对于第一铰链臂3可绕旋转点8摆动,其中,旋转运动由螺栓4a限制,该螺栓到达固定部件16且与其相贴。此外设计了连接元件14,第二铰链臂4还可通过该连接元件与第一铰链臂3固定。
在图2中,通过激活设置在第一铰链臂3和第二铰链臂4之间的抬升装置7,将发动机盖1抬起。为了实现第二铰链臂4的旋转运动,已将在第一铰链臂3和第二铰链臂4之间的在可松开的连接5中的连接撤消。抬升装置7这样设置,使得它在第一铰链臂3和第二铰链臂4之间起作用,并且使得旋转点8设置在抬升装置7和挡风玻璃100之间,或者换句话说,使得抬升装置7位于旋转点8和机动车辆的外侧边缘之间。由此,在激活抬升装置时,第二铰链臂4引起顺时针的旋转运动,其中,通过将在发动机盖1的抬升装置7和旋转点之间的距离缩短,发动机盖1的抬升运动的抬升高度能被扩大。
在图3中示出了在拆分状态下的用于抬升发动机盖1的装置。第一铰链臂3在一端设有孔17b,螺栓17a可被引导到该孔17b中,并且通过第一铰链臂3可旋转地在孔17c中绕旋转点17支承在固定部件16上。在第一铰链臂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铰链臂3具有支撑板10,抬升装置7可固定在该支撑板上。第二铰链臂4在一端设有孔8b,螺栓8c可被引导到该孔8b中,螺栓8c可以被引导到第一铰链臂3的孔8a中并且由此形成旋转点8。两个铰链臂3和4的在旋转点8处的连接不能松开。在第二铰链臂4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铰链臂4设有孔19,可松开的连接5可引导到该孔19中。可松开的连接5被分配给与固定板9成角度地相对的固定凸缘9a。可松开的连接5使得固定板9能相对于第二铰链臂4摆动,其中,可松开的连接5只能在第一与第二铰链臂4的连接处松开,而不能在固定凸缘9a和第二铰链臂4之间的连接处松开。可松开的连接5本身由导向套筒18和可在导向套筒中移动的螺栓形式的连接元件12构成。稍后还会对部件的共同作用进行介绍。此外,在第二铰链臂4上还设有机动车辆限制元件13,该限制元件13同样旋转地设置在可松开的连接5上。附加地,为了连接第一铰链臂3和第二铰链臂4设有钳子形式的连接元件14.
在图4中示出了在已装配状态下的铰链2。抬升装置7设置在固定板9和支撑板10之间,并且此外具有气体产生单元11和松脱装置6,用于松开可松开的连接5。因为不仅固定板9与第二铰链臂4连接而且支撑板10与第一铰链臂3也连接,因此抬升装置也设置在铰链臂3和4之间。
固定部件16设有固定板16a,在该固定板中设有两个孔20和21,以将铰链2固定在机动车辆上。由固定板16a起,固定部件16经过台阶22过渡到与铰链2相适应的侧面结构16b,在侧面结构16b中也设有旋转点17。气体产生单元11这样设置,从而使得它设置在由固定板9和第一铰链臂3提供的角形结构空间中。首先,由此产生非常紧凑的结构形式,并且其次由此保护气体产生单元11免受机械负荷。此外,松脱装置6从抬升装置7、气体产生单元11或者包围两者的壳体侧面伸出,用于松开可松开的连接5。
在图5a至5c中,可以看到沿着图1的切割方向A-A的处于不同姿态的铰链2。在图5a中,由于切割方向其实不能看到抬升装置7,所述抬升装置7未被激活。螺栓形的连接元件12处于一种姿态,在该姿态中所述连接元件12不仅接合在第一铰链臂3中而且还接合在第二铰链臂4中并且由此防止这两个铰链臂可能相对彼此摆动。松脱装置6通过螺栓实现,该螺栓通过在分配给气体产生单元11的压缩室23中的压力被施加负荷。气体产生单元11设置在抬升装置7侧面并且这样校准,使得其纵轴线大致上垂直于抬升装置7的作用方向,以及平行于未激活状态中的盘形的抬升装置7。松脱装置6同样设置在气体产生单元11的侧面,使得由抬升装置7和气体产生器11组成的整个单元具有非常紧凑的结构形式。
在图5b中,气体产生器11刚好被点火,使得松脱装置6的螺栓被在压缩室23中的压力推动,并且接着推动连接元件12,使得连接元件不再接合在第一铰链臂3中。在此,松脱装置6的螺栓的运动通过挡块24限定,使得该螺栓不向外运动出而伸入导向套筒18中并且由此闭锁铰链臂3和4的旋转运动性。此外,连接元件12同样设有台阶,从而同样限制其可移动性并且防止松脱装置6的螺栓插入导向套筒18中。
由于沿由气体产生单元11产生的气流方向朝向松脱装置6设置的抬升装置7,抬升装置7在可松开的连接5松开之后才被激活,使得铰链臂3和4在抬升装置7激活的时刻已经能相对于彼此摆动。抬升装置7通过固定板9与发动机盖1连接并且支撑在起支座作用的支撑板10上。支撑板是第一铰链臂3的一部分,该部分又支撑在固定在车辆上的固定部件16的台阶22上。由于固定支撑在车辆上的铰链臂3,抬升装置7的激活自动地使得第二铰链臂4的固定板9通过与其固定的发动机盖1被抬起。这种姿态在图5c中示出。
本发明特别的优势正是在于,由铰链2、抬升装置7和固定部件16构成的整个单元可以在车辆制造商处预先装配再运输,并且可以在仅仅一个安装步骤中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特别有利的是,在此可以看到,这个单元也包括同样的为产生抬升运动而需要的用于第一铰链臂3的台阶22形式的支座。整个单元可以在机动车辆的任意一个姿态下安装,只要有需要的结构空间供装置和固定位置使用,其中,除了车身部件和用于固定部件的固定位置之外,装置的可操作性一点也不以与机动车辆的其他部件共同作用为前提。
在图6至9中,再次在力限制元件13的作用方面对装置进行描述。在图6中所示出的姿态中,未示出的抬升装置7还未被激活并且铰链臂3和4通过可松开的连接5彼此连接。力限制元件13可旋转地设置在导向套筒18上(也见图5a)并且通过分配给第二铰链臂4的螺栓4a防止旋转,螺栓4a接合在变形段13b的长孔13c中。此外在力限制元件13上形成凸起13a,该凸起通过铰链臂4的摆动实现了紧贴在从固定凸缘9a伸出的销子9b。除此以外,螺栓4a在第二铰链臂4摆动时实现了紧贴在在固定部件16上的相对支座16c上,从而力限制元件13在第二铰链臂4继续旋转的情况下在变形段13b中变形并且由此缓冲发动机盖1的抬升运动和第二铰链臂4的摆动运动。
在抬起发动机盖1之后,该发动机盖可以通过第二铰链臂4又重新摆动回图6中同样的位置,而在此力限制元件13不会干扰如在图1中可看到的运动。第二铰链臂4可以在这个位置通过连接元件14又与第一铰链臂3连接,使得两个铰链臂3和4接下来又形成一个单元并且发动机盖1可以不受限制地绕旋转点17摆动。
通过将力限制元件13和连接元件14松开,装入新的抬升装置7和新的力限制元件13并且接下来可松开的连接5通过连接元件12的移动又被带回第一铰链臂3和第二铰链臂4连接的姿态,整个装置可以在其激活之后非常简单地又转换到初始状态。
在图10和11中,可以看到另一替代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松脱装置6为了激活具有自己的气体发生器101形式的致动器。气体发生器101通过固定螺钉102固定在第一铰链臂3上并且因此也是依据本发明的预装配单元的部分。气体发生器101通过启动管道103与外部的启动装置连接,其中,启动以有意义的方式与抬升装置的启动处于固定的联系。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抬起机动车辆车身件的装置,用于在事故中保护行人,所述装置具有由至少两个部件组成的铰链(2),所述铰链具有可摆动地设置在机动车辆上的第一铰链臂(3)和能摆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铰链臂(3)上的第二铰链臂(4)以及在车身件和机动车辆之间起作用的抬升装置(7),其中,所述第一铰链臂(3)和所述第二铰链臂(4)通过能松开的连接(5)彼此连接,并且设置了松脱装置(6),借助于该松脱装置所述第一铰链臂(3)和第二铰链臂(4)的能松开的连接(5)能松开以抬起车身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装置(7)设置在所述第一铰链臂(3)和所述第二铰链臂(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装置(7)设置在所述第一铰链臂(3)的端部,并且所述第二铰链臂(4)的旋转点(8)设置在所述第一铰链臂(3)上,使得所述抬升装置(7)设置在机动车辆的外侧边缘和旋转点(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铰链臂(4)上设置有能旋转运动的固定板(9),车身件能固定在该固定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铰链臂(3)上设置有支撑板(10),并且抬升装置(7)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0)和所述固定板(9)之间。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装置(7)具有气体产生单元(11),并且所述松脱装置(6)能被由所述气体产生单元(11)产生的压力操纵,以松开所述能松开的连接(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松开的连接(5)由能移动的第一连接元件(12)构成,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元件(12)能通过所述气体产生单元(11)的压力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12)的移动运动大致上垂直于所述抬升装置(7)的抬升运动以松开所述能松开的连接(5)。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铰链臂(3)和所述第二铰链臂(4)之间设置有从预先确定的摆动角开始起作用的力限制元件(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第二连接元件(14),通过该第二连接元件所述第一铰链臂(3)和所述第二铰链臂(4)在激活所述抬升装置(7)后又能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辆车身件是发动机罩(1)。
CN201110021225.1A 2011-01-17 2011-01-17 用于抬起机动车辆车身件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825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1225.1A CN102582568B (zh) 2011-01-17 2011-01-17 用于抬起机动车辆车身件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1225.1A CN102582568B (zh) 2011-01-17 2011-01-17 用于抬起机动车辆车身件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82568A CN102582568A (zh) 2012-07-18
CN102582568B true CN102582568B (zh) 2015-12-16

Family

ID=46471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122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82568B (zh) 2011-01-17 2011-01-17 用于抬起机动车辆车身件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8256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33601A1 (de) * 2016-08-17 2018-02-2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charnieranordnung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45235B2 (ja) * 2015-08-21 2017-12-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ポップアップフード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44645A1 (de) * 2003-10-29 2005-05-19 Conti Temic Microelectronic Gmbh Aktuator für ein aufprallschutzsystem eines fahrzeugs
DE102004055604A1 (de) * 2004-11-18 2006-05-24 Volkswagen Ag Scharnier
CN1781770A (zh) * 2004-11-22 2006-06-07 派罗联合公司 用于主动式发动机罩铰链的机械吸能系统
EP1494895B1 (en) * 2002-04-17 2007-02-14 Autoliv Development Ab A safety device to lift the rear part of the bonnet or hood of a motor vehicle
CN101367411A (zh) * 2007-08-14 2009-02-18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罩弹起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94895B1 (en) * 2002-04-17 2007-02-14 Autoliv Development Ab A safety device to lift the rear part of the bonnet or hood of a motor vehicle
WO2005044645A1 (de) * 2003-10-29 2005-05-19 Conti Temic Microelectronic Gmbh Aktuator für ein aufprallschutzsystem eines fahrzeugs
DE102004055604A1 (de) * 2004-11-18 2006-05-24 Volkswagen Ag Scharnier
CN1781770A (zh) * 2004-11-22 2006-06-07 派罗联合公司 用于主动式发动机罩铰链的机械吸能系统
CN101367411A (zh) * 2007-08-14 2009-02-18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罩弹起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33601A1 (de) * 2016-08-17 2018-02-2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charnieranordn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82568A (zh) 2012-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76324B2 (ja) スポイラ装置
CN101500835A (zh) 用于安装在汽车车门的车门结构中的车门内板
US9751493B2 (en) Vehicle pop-up hood device
JP5616476B2 (ja) バランサ装置を備える産業用ロボット
JP2009533262A (ja) エンジンフードヒンジ
CN105841951B (zh) 一种改进的飞行器起落架舱门锁试验装置
JP2014100956A (ja) 車両用ドア開閉装置
CN102582568B (zh) 用于抬起机动车辆车身件的装置
CN108138586B (zh) 发动机曲柄箱支承装置和接口
CN107235076B (zh) 汽车转向节及转向节定位夹紧装置
JP2005313713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2610405A (zh) 开关装置
JP5884660B2 (ja) 燃料フィルターのブラケット
EP2644426B1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between engine mounting and front wheel house front plate of passenger car
JP6003848B2 (ja) 車両用ポップアップフード装置
JP5799994B2 (ja) 車両用ポップアップフード装置
CN101203700A (zh) 圆柱齿轮传动装置
US8555464B2 (en) Adjustable hinge assembly
JP2003507235A (ja) キャップを備えたノズルサポート
JP5384537B2 (ja) 自動車の車体部品を持ち上げる装置
KR20160071673A (ko) 지지대의 조립 구조
ITUB20150561A1 (it) Sistema di inclinazione di un utensile
US7997657B2 (en) Belt buckle attachment assembly
WO2006123296A3 (en) Support fixture for a gripping member of a manipulator robot
WO2007026118A3 (en) A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