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8784A - 具有自动调整带的包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自动调整带的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8784A
CN102578784A CN2011102539944A CN201110253994A CN102578784A CN 102578784 A CN102578784 A CN 102578784A CN 2011102539944 A CN2011102539944 A CN 2011102539944A CN 201110253994 A CN201110253994 A CN 201110253994A CN 102578784 A CN102578784 A CN 102578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band
plate
strip
elastomer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539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8784B (zh
Inventor
P·V·赛克鲁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umi Inc
Original Assignee
Tum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mi Inc filed Critical Tumi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578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87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87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87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FTRAVELLING OR CAMP EQUIPMENT: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0Travelling or camp articles;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4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by means of two straps passing over the two shoul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30Straps; Ba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FTRAVELLING OR CAMP EQUIPMENT: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0Travelling or camp articles;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4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by means of two straps passing over the two shoulders
    • A45F3/047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by means of two straps passing over the two shoulders with adjustable fastenings for the shoulder straps or waist belts

Landscapes

  • Portable Outdoor Equipment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自动调整带的包,诸如背包,其自动调整带包括可拉伸的弹性体条带和加强的编织条带。自动调整带仅在背板的底部联接到背板,从而与使用者肩部配合的带顶部与背板没有固定的附连。因此,包带就构造成可根据放置在包内的物品重量以及使用者的身材来自动调整,而无需手动放松或加长肩带。

Description

具有自动调整带的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调整带的包。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诸如背包之类的具有自动调整带的包,这些自动调整带能根据包的重量和使用者的身材或体型而伸长或缩短,以更好地分配负荷并在人体工程学方面更适合使用者。
背景技术
本领域已知有各种的背包。传统的背包设计将负荷分配到使用者肩上的方式是由肩带的长度来决定的。但这样的设计提供的分配方式适合给定的负荷,当负荷增加时,预定的重量分配方式就可能再不适合使用者,因而需要手动调整肩带。此外,在诸如步行、攀爬及相关运动之类的动态场合下,使用者身体的各种部分的相对空间定位随着运动而变化,传统的肩带设计就无法有效地适应使用者。结果,负荷就不均衡地加载在一个肩部或者另一个肩部上,经常导致肌肉疲劳。
本领域已知背包的另一个缺点是在使用过程中臀部与肩部支撑件之间的物理距离是固定的。结果,例如抬升肩部会致使负荷不均衡地加载到肩部上,并且严重地限制使用者弯腰。
再者,传统包设计中的肩带调整需要手动地调整肩带,还需要用来保持固定带长的复杂的带扣/扣钩结构。这些带扣和扣钩在使用中经常会妨碍使用者的运动,且操作起来需要较高的技巧。
尽管这样的传统方法和系统一般已被认为可以满足它们的设计目的,但仍需要能自动调整的负荷支撑带,这些支撑带能克服上述局限性,并能提供所想要的动态负荷分配。
发明内容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给出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并使它们变得清楚,从对本发明的实施中也同样可以了解它们。通过在书面描述及其权利要求中、以及从附图中特别指出的方法和系统,可以认识和获得本发明的其它优点。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具体实施和宽泛地描述的,本发明包括一种具有能自动伸长和收缩的自动调整带的包。在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一种包具有外部和构造成容纳物品的内部,该包包括具有顶部和底部的至少一个板和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至少一根带。上述至少一根带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弹性体条带,其中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距离是可变的。上述带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联接到上述至少一个板的底部。
上述至少一根带包括联接到弹性体条带的编织条带,该编织条带具有大致固定的长度以限制弹性体条带的拉长。此外,上述至少一个板包括限定包的宽度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在其间具有中点,其中,上述带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在上述至少一个板的所述中点处联接到上述至少一个板。
上述至少一根带可缝合到上述至少一个板上。此外,上述至少一根带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在上述至少一个板上的相同部位处联接到上述至少一个板。上述至少一个板可构造成两个分开的构件。此外,或者可替代的是,上述至少一根带构造成大体Y形的构件。第一弹性体条带相对于上述至少一个板基本上垂向定向,第二弹性体条带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弹性体条带定向。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体条带易于接近且联接到板的外表面,第一弹性体条带联接到板的内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具有自动调整带的包包括至少一个板和至少一根自动调整带。上述至少一根自动调整带包括:弹性体条带,该弹性体条带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距离是可变的;和编织条带,该编织条带具有基本上固定的长度。上述带在上述至少一个板上的单个位置联接到、例如缝合到上述至少一个板。
上述至少一根自动调整带构造成两个分开的构件,或者构造成大体Y形的构件。第一弹性体条带基本上垂直于第二弹性体条带定向,第二弹性体条带易于接近且联接到板的外表面。第一弹性体条带联接到板的内表面,并构造成比第二弹性体条带具有更大的位移。弹性体条带缝合到连接条带。此外,包构造成背包。
应予以理解的是,前面的总体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范性的,用于提供对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包括包含在本说明中并构成其一部分的附图是为了图示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并提供对其的进一步理解。附图与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背包的示意性轴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自动调整带的包的外表面的后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自动调整带的包的内表面的示意图,示出了弹性条带和厚边条带。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自动调整带的包的外表面的示意性立体图,示出了弹性条带和连接条带。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自动调整带和可重新封闭的折盖件的包的底部的示意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参照本发明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在附图中给出了其图示。以下将结合对该系统的详细描述来描述本发明的结构和相应方法。
这里所述的方法和结构可用于诸如背包、公文包、手提箱、折叠式旅行袋、高尔夫球袋等的包,它们具有能根据各种物品负荷、使用者身材/体型以及使用者的运动范围而伸长或称拉长和缩短的自动调整带。本发明特别适合于具有至少一根肩带的包,其肩带包括联接到例如背包板底部的单个部位的弹性条带。为了说明和图示,而不是加以限制,在图1-5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自动调整带系统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该实施例由附图标记100总体标示。
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具有构造成挂在使用者肩部上的自动调整带的包。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肩带可以组合弹性(即可拉伸的)和非弹性(即固定长度的)构件两者,以使肩带具有受限的沿预定方向拉伸和缩短的能力。带的拉伸能力有限能使得使用者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包的振动作用减到最小。因此,如下文所述,自动调整带能让使用者感到舒适,又能提供改善使用者两肩之间重量分配的可靠的支撑结构。
包带可以既包括弹性条带又包括编织条带(。弹性条带可用任何弹性体材料制成,该弹性体材具有合适的拉伸特性以符合各种使用者身材/体型和承载能力,它也具有抗力以减小负荷的振动作用。非弹性的编织条带(如果有的话)限定弹性条带的位移上限,并藉此在弹性条带达到其最大长度时用作带的主要承载部分。尽管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描绘了一个背包,但可以将自动调整带构造成用于各种各样的包的大小和形状。同样,弹性条带可以设置成各种长度和/或定向,例如垂向、对角等,因而允许带有各种位移量。如果需要,包带可进一步包括其它特征和/或诸如泡沫填料的材料。
图1-2中所示的示范性实施例描绘了一个背包,它具有背板20,背板20包括底部22和顶部24,以及限定背板宽度“W”的两个侧部25a、25b。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两根带12、14联接到背板20。不过,应予理解的是,可替代的带构造也被认为落入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如这里所具体实施的,带12、14在例如沿着底部22、在背板20的两个侧部之间的中点处的单个部位30联接到背板20。
换言之,带12的第一端12a在第一附连点处联接到背板20的内表面,而带12的第二端12b在第二附连点处联接到背板20的外表面,其中第一和第二附连点是重叠的,或者说在单个部位30处彼此叠置。为了说明而非限制的目的,内表面可指背板面向背包内部的表面,而外表面可指背板22与内表面相反且与使用者的背部相邻的表面。因此,带12、14在背板的上部24处是不联接到包的。
包带布置成由使用者的肩部来支撑,它们是可调整的,从而使用者的第一肩部比第二肩部高的定向可使第一和第二肩带相应定向,因而不管两个肩部的相对定向如何都可保持两个肩部之间理想的负荷分配。这样,每根带可独立于另一根带伸长或缩短。此外,肩带自己会自动重新定向,从而将负荷均匀地分配在两个肩部上,藉此减轻使用者的疲劳。此外,如上所述,与使用者肩部配合的带顶部12c、14c不附连到背板20,它们在使用者的整个运动范围内和/或各种承载能力下都保持平直或齐平于使用者的肩部。这使得带与肩部接触的表面积最大,藉此提供较大的负荷分配,并使得人们感到最舒适。
包带可以构造为两根独立且分开的带12、14。此外,或可替代的是,带12、14可以在包的内部设有Y形构造,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带12、14在接头16处连结或连接在一起。如这里所具体实施的,带可设有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弹性条带40,其中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距离根据所施加的力(即拉伸)的量而变化。如图3所示,弹性条带的第一端42联接到接头16,而弹性条带的第二端44在附连点30处、较佳的是在背板内表面上沿着底部区域22的中点处联接到包的背板20。这样,弹性条带40提供主要沿垂向方向的带12、14的弹性或可拉伸性,如图3所示。
此外,可以类似的方式设置非弹性编织条带50,以使编织条带50在第一端52处联接到接头16,而编织条带的第二端54在附连点30处、较佳的是在背板内表面上沿着底部区域22的中点处联接到背板20。如上所述,编织条带50用作加强构件来限制弹性条带40提供的弹性的量。也就是说,一旦弹性条带40已拉伸到与编织条带50的长度相一致的长度,则弹性条带40就不能进一步伸长。这是有利的,因为这可改善强度,并防止弹性构件40发生过度拉伸和断裂,藉此允许在较大的承载能力下使用包。
此外,弹性条带40可联接到编织条带50以实现弹性条带40分段或顺序的拉长。如图3所示,弹性条带40可在编织条带50的中点53处联接到编织条带50。在该构造中,弹性条带40的拉伸将首先发生在条带的上半部40a中,这使得带的顶部先于底部发生调整。这使得带能在较大的运动和/或承载能力的范围上保持齐平于使用者的肩部。
此外,或者说可替代的是,弹性条带400可沿着背板的下部设置,并定向成水平的构造,如图4所示。类似的,如有需要,可设置编织条带500。如图4所示,弹性条带400的第一端420联接到带12,而弹性条带400的第二端440则在附连点30处、较佳的是在背板20的外表面上沿着底部区域22的中点处联接到包的背板20。这样,弹性条带400就可主要沿水平方向提供带12、14的弹性或可拉伸性。如图4-5的实施例所示,弹性条带400和编织条带500可联接到背板20的外表面。此外,封闭件或板60可设有可释放的封闭件,例如钩-环紧固件,以在使用过程中隐蔽弹性条带400和连接条带500,藉此防止对它们的意外钩绊或损坏。
当使用者背负负荷时,垂向弹性条带40提供沿大体垂向方向的弹性,以使负荷能在使用者的背上向上或向下调整,并减轻使用者造成的任何振动。类似地,弹性水平条带400提供沿大体水平方向的弹性,以使带12、14能调整成适应使用者的身材、体型和/运动,以保持包与使用者身体的配合,并为使用者的下背部和臀部提供腰部支撑。此外,这种与使用者身体的持续配合能更好地将负荷的重量分配在使用者的较大表面积上,藉此使人感到更舒适和满意。此外,两弹性条带40、400可设置成不同的弹性系数,从而一根条带的弹性可以比另一根小。例如,垂向弹性条带40可用更具弹性的材料制成,从而带12、14将沿垂向比沿水平向移位更大的距离。这可进一步加强与使用者身体的持续配合,以实现更加有效的重量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旦使用者从身体上取下包或减轻承载能力,形成自动调整带一部分的弹性条带40、400使带12、14能自动收缩。此外,无需如传统的包设计中那样在带的自身中有额外的带扣、钩扣或松弛部分。这提供了更紧凑的包设计,一旦放置到使用者的身体上,该包设计就能立即适应每位使用者和/或承载能力。此外,如图2所示,可在包的背板中包括带定位带70,以将带12、14固定在背板20上。这对于防止带12、14例如使用者在交通工具上将包存储在上方隔室中时的意外损坏或钩绊是尤为有用的。
尽管所示的示范性实施例描绘出设置在带12、14的接头16下方的弹性条带40和编织条带50,但如有需要,也可以在带中包含附加的弹性条带。例如,可以在与使用者肩部配合的部位处设置弹性条带。此外,可以修改带的结构,以进一步确保带和弹性条带40(若存在的话)平直地抵靠在使用者身上,从而更好地分配负荷。例如,带12c、14c的顶部可在带12、14穿过背板20的长度段上,即从包的外部到内部厚度减小(例如,可减少或取消泡沫填料)。
可理解的是,带12、14中的弹性条带40、400的长度可以如所需地制作成更长或更短,以提供所想要的特定位移或拉伸动作量。此外,尽管所示实施例将编织条带50、500描绘为固定长度的构件,但只要编织条带能如上所述地用作加强构件来限制弹性条带3提供的弹性量,则可调整长度的编织条带也应被认为落入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弹性条带和编织条带可通过缝合、铆接或焊接一起联接到肩带和/和包板上。
尽管在本文中以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但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修改和改进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尽管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各个特征可能在本文中讨论或图示于一个实施例而未在其它实施例中讨论和图示,但应该明白的是,一个实施例的各个特征也可与另一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或者来自多个实施例的特征组合。
除了下面要求保护的特定实施例之外,本发明还涉及具有下面要求保护的从属特征和上文所揭示的从属特征的任何可能组合的其它实施例。这样,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提出和在上文中揭示的特定特征可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以其它方式彼此组合,从而应承认本发明还特别涉及具有任何其它可能组合的其它实施例。因此,前面对本发明特殊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描述而给出的。不想要穷举或将本发明局限于所揭示的那些实施例。
对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对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因此,想要的是,本发明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范围之内的修改和变型。

Claims (20)

1.一种构造成容纳物品的包,该包包括:
具有顶部和底部的至少一个板;
至少一根带,所述至少一根带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至少一根带包括:
弹性体条带,所述弹性体条带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距离是可变的;并且,
其中,所述带的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联接到所述至少一个板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根带包括联接到所述弹性体条带的编织条带,所述编织条带具有大致固定的长度以限制所述弹性体条带的拉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包括限定所述包的宽度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之间具有中点,且所述带的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在所述包的所述中点附近联接到所述至少一个板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条带和所述编织条带联接到所述至少一个板的所述底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根带的所述第一端在第一连接部位联接到所述板,所述至少一根带的所述第二端在第二连接部位联接到所述板,所述第一连接部位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位在所述板的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大致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根带包括至少两根分开的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根带构造成大体Y形的构件。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条带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板基本上垂向定向,所述第二弹性体条带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弹性体条带定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条带联接到所述板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弹性体条带易于接近且联接到所述板的所述第二表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构造成背包。
11.一种具有自动调整带的包,它包括:
至少一个板;
至少一根自动调整带,所述至少一根自动调整带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至少一根自动调整带包括:
弹性体条带,所述弹性体条带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距离是可变的;和
编织条带,所述编织条带具有大致固定的长度;
其中,所述弹性体条带和所述编织条带联接到所述至少一个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的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联接到所述至少一个板的底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根带的所述第一端在第一连接部位联接到所述板,所述至少一根带的所述第二端在第二连接部位联接到所述板,所述第一连接部位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位在所述板的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大致重合。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条带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板基本上垂向定向,所述第二弹性体条带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弹性体条带定向。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条带联接到所述板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弹性体条带易于接近且联接到所述板的所述第二表面。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条带构造成比所述第二弹性体条带具有更大的位移。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根带包括至少两根分开的带。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根带构造成大体Y形的构件。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条带缝合到所述编织条带上。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构造成背包。
CN201110253994.4A 2010-08-25 2011-08-24 具有自动调整带的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87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868,299 US8833623B2 (en) 2010-08-25 2010-08-25 Bag with self-adjusting straps
US12/868,299 2010-08-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8784A true CN102578784A (zh) 2012-07-18
CN102578784B CN102578784B (zh) 2015-09-09

Family

ID=44514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5399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8784B (zh) 2010-08-25 2011-08-24 具有自动调整带的包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33623B2 (zh)
EP (1) EP2422642B1 (zh)
JP (1) JP5917856B2 (zh)
CN (1) CN102578784B (zh)
HK (1) HK116227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7477A (zh) * 2016-02-25 2016-07-13 吴栢涛 一种反重力双肩背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72413B1 (en) * 2015-03-27 2017-12-20 USWE Sports AB A device for carrying an object
USD802295S1 (en) 2015-05-14 2017-11-14 Tumi, Inc. Backpack
US10130161B2 (en) * 2016-03-21 2018-11-20 Ox Distribution Group Backpack with suspension arrangement
WO2018190791A1 (en) 2017-04-10 2018-10-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djustable backpacks
USD880845S1 (en) 2017-06-22 2020-04-14 Tumi, Inc. Backpack
USD880147S1 (en) 2017-06-22 2020-04-07 Tumi, Inc. Backpack
USD853107S1 (en) * 2017-07-11 2019-07-09 Rashad Khari Lyons Backpack
USD865355S1 (en) * 2017-07-28 2019-11-05 Dell Products L.P. Carry case
USD964021S1 (en) 2018-06-20 2022-09-20 Tumi, Inc. Backpack
USD891091S1 (en) * 2018-11-18 2020-07-28 Jay Baldemor Backpack bag with removable cases
USD963331S1 (en) * 2020-11-17 2022-09-13 Db Equipment As Backpack
USD995106S1 (en) * 2021-02-05 2023-08-15 Mcm Global Ag Bag
USD983517S1 (en) * 2022-06-05 2023-04-18 Shanghai Bingyu Technology Co., Ltd. Gym bag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227720A (de) * 1941-07-07 1943-06-30 Kuehlken Oskar Rucksack.
GB1033130A (en) * 1963-11-01 1966-06-15 Textilkonst Ab A joint construction for elastic and/or plastic materials
WO1994026143A1 (en) * 1993-05-14 1994-11-24 Lowe Alpine Systems International Limited A rucksack harness
US6375053B1 (en) * 1998-07-17 2002-04-23 Walter Cecchinel Knapsack supported on the two shoulders by a pair of shoulder straps
CN2662719Y (zh) * 2003-12-08 2004-12-15 奥林匹亚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双肩背包
US20060163305A1 (en) * 2005-01-27 2006-07-27 Agron, Inc. Backpack frame
CN2922963Y (zh) * 2006-06-02 2007-07-18 谭复兴 改良结构的高尔夫球袋背带
DE202009009039U1 (de) * 2009-06-30 2009-09-03 Geller, Wolfgang Peter Trageriem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7184A (en) * 1974-08-19 1976-05-18 Shurman Daniel A Back pack with resilient bands for spacing the pack from the wearer
JPS5618731U (zh) * 1979-07-20 1981-02-19
US5411194A (en) * 1993-01-22 1995-05-02 Nagasawa; Mitsuru Shoulder strap assembly
JP3073040U (ja) * 2000-05-08 2000-11-14 錦足袋株式会社 リュックサック
DE102007048103A1 (de) * 2007-10-06 2009-04-09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Gurtanordnung zum Tragen eines handgeführten Arbeitsgerät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227720A (de) * 1941-07-07 1943-06-30 Kuehlken Oskar Rucksack.
GB1033130A (en) * 1963-11-01 1966-06-15 Textilkonst Ab A joint construction for elastic and/or plastic materials
WO1994026143A1 (en) * 1993-05-14 1994-11-24 Lowe Alpine Systems International Limited A rucksack harness
EP0699039B1 (en) * 1993-05-14 1997-03-19 Lowe Alpine Systems International Limited A rucksack harness
US6375053B1 (en) * 1998-07-17 2002-04-23 Walter Cecchinel Knapsack supported on the two shoulders by a pair of shoulder straps
CN2662719Y (zh) * 2003-12-08 2004-12-15 奥林匹亚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双肩背包
US20060163305A1 (en) * 2005-01-27 2006-07-27 Agron, Inc. Backpack frame
CN2922963Y (zh) * 2006-06-02 2007-07-18 谭复兴 改良结构的高尔夫球袋背带
DE202009009039U1 (de) * 2009-06-30 2009-09-03 Geller, Wolfgang Peter Tragerieme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7477A (zh) * 2016-02-25 2016-07-13 吴栢涛 一种反重力双肩背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33623B2 (en) 2014-09-16
US20120048904A1 (en) 2012-03-01
HK1162270A1 (zh) 2012-08-31
EP2422642A1 (en) 2012-02-29
JP5917856B2 (ja) 2016-05-18
EP2422642B1 (en) 2014-10-29
CN102578784B (zh) 2015-09-09
JP2012045388A (ja) 201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8784B (zh) 具有自动调整带的包
US10869557B2 (en) Travel pillow with anchoring features
US10076177B2 (en) Compression system for backpack
US7431184B2 (en) Backpack having distributed-load shoulder strap system
US6634533B2 (en) Backpack hip belt with split pads and support bridge
EP2371232B1 (en) Insert for a carrying strap
US8499987B2 (en) Support element for a carry strap
US8132699B2 (en) Shoulder strap for bag
US20080245835A1 (en) Backpack suspension system
US20060163305A1 (en) Backpack frame
US8746523B1 (en) Two way convertible shoulder strap construction
US7870982B2 (en) Utility shoulder belt
US20030034371A1 (en) Extendable waistbelt system
US10098440B2 (en) Load-bearing systems
KR102518114B1 (ko) 신치 팩
US9060590B2 (en) Backpack frame
KR102423665B1 (ko) 밀착 조절기구를 구비한 백팩
US20230284771A1 (en) Customizable ergonomic load-carrying vest-pack
US10130161B2 (en) Backpack with suspension arrangement
KR101185258B1 (ko) 배낭끈의 위치조절이 가능한 배낭
KR200284167Y1 (ko) 통풍수단이 구비된 배낭
JP3245650U (ja) バックパック
KR102186824B1 (ko) 스트랩의 폭 너비 조절이 가능한 가방용 멜빵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