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7784A - 一种甘蔗单芽双芽横排稀植栽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甘蔗单芽双芽横排稀植栽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7784A
CN102577784A CN2011104629837A CN201110462983A CN102577784A CN 102577784 A CN102577784 A CN 102577784A CN 2011104629837 A CN2011104629837 A CN 2011104629837A CN 201110462983 A CN201110462983 A CN 201110462983A CN 102577784 A CN102577784 A CN 102577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garcane
planting
bud
double
pla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629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本鹏
蔡文伟
张树珍
杨学
曾军
伍苏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Tropical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Tropical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Tropical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Tropical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1104629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77784A/zh
Publication of CN102577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77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单芽双芽横排稀植栽植方法,包括深犁深松与单双芽横排稀植过程、重施基肥与平衡施肥过程、甘蔗的初中期管理过程、甘蔗病虫草鼠综合防治过程。采用单双芽横排稀植栽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单产、提高蔗糖分含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甘蔗生产效率,解决了甘蔗种植效益低以及甘蔗窄沟密植难于实施机械化的难题,对我国甘蔗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甘蔗单芽双芽横排稀植栽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植物栽植领域,涉及一种甘蔗的栽植方法,具体是一种甘蔗单芽、双芽横排稀植栽植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甘蔗良种健康种苗整地备耕、施肥方法、单双芽横排稀植以及抗旱种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食糖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与粮棉油并列为国家最为重要的大宗农产品和战略物资。近年来,我国食糖年产量徘徊在1100万吨左右,食糖消费量已经超过1350万吨,由于含糖食品工业每年都呈稳定增长,预计每年食糖消费增幅将在5%左右,食糖供需缺口正逐渐拉大。2010年下半年至今,我国食糖销售价格一直在较高区位窄幅波动,今后也很难再低于7000元/吨。我国的甘蔗糖占食糖总量的94%左右,甘蔗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2300万亩左右,大幅度增加面积亦是不可能的。为了保障国家食糖安全,必须提高甘蔗单产和蔗糖分含量,在面积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有效增加食糖的产量。
甘蔗(Saccharum offfcinarum L.)既是重要的糖料作物,也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还是重要的能源植物。我国甘蔗种植分布于热带、南亚热带的13个省区,主产区为广西、云南、广东和海南4省区,占全国甘蔗面积的99%,福建、四川等省有少量栽培。在主产区,甘蔗是这些地区县级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支柱。
我国甘蔗单产还比较低,全国平均农业单产(下同)在4吨/亩左右徘徊,与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5.5-6吨/亩)还有较大差距。2008年,广西单产达到5.1/吨,是全国最高,但因2010、2011年的旱、寒灾害,单产也才略高于全国平均产量;云南的蔗糖分含量最高,曾达到14.06%;海南单产较低,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甘蔗生产的成本比较高,由于机械化程度较低,人工费用较高,吨蔗成本已经超过300元(未计地租),种植甘蔗利润很薄,种植不好基本没有利润。农民种植甘蔗主要是赚一点土地费用和自己的劳动力费用。
我国甘蔗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甘蔗品种退化及甘蔗机械化严重滞后,导致单产低、蔗糖分含量低,且劳动强度高,甘蔗生产效率低,严重影响蔗农的生产积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甘蔗单芽双芽横排稀植栽植方法,采用单双芽横排稀植栽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单产、提高蔗糖分含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甘蔗生产效率,解决了甘蔗种植效益低以及甘蔗窄沟密植难于实施机械化的难题,对我国甘蔗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效益。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甘蔗单芽双芽横排稀植栽植方法,包括深犁深松与单双芽横排稀植过程、重施基肥与平衡施肥过程、甘蔗的初中期管理过程、甘蔗病虫草鼠综合防治过程,其具体过程如下:
1、深犁深松与单双芽横排稀植过程
在整地备耕时先进行深犁深松过程,包括旋耕、深犁、旋耕、开沟;蔗种选取:取健康的蔗茎按1个芽1节或2个芽1节进行切割分段;稀植是种植行距按1.2米,单芽种植时株距按0.25米、双芽种植时株距按0.45~0.50米种植;下种后盖土,盖土厚度为5~8厘米。
本发明中,双芽种植时蔗种与蔗沟垂直横放。
2、重施基肥与平衡施肥过程
种植一季甘蔗共施2次肥,即1次基肥、1次追肥;施肥总量按每亩施复合肥200~240公斤;基肥占总量的60~70%,追肥占总量的30~40%;所述复合肥中营养元素N、P、K的重量比例为2.5~3∶1∶1.5。
3、甘蔗的初中期管理过程
苗期管理:在甘蔗行间种植蔗苗留作补苗,在出苗后期进行查苗时补苗时进行缺株补苗;中期管理:在甘蔗拔节时,在蔗地进行中耕管理,包括旋耕松土、除草、追肥(占每亩施肥量的30~40%)、培土等。此法成本低,效果好。
4、甘蔗病虫草鼠综合防治过程
甘蔗病虫草鼠防治是一个体系。病害防治是采用甘蔗良种健康种苗即可解除。虫害防治是采取化学、生物、物理的方法防除。草害防治采取萌前除草与萌后除草相结合的方式,在种植后用萌前除草剂喷洒,如果还有漏喷的杂草出土,再用萌后除草剂根除。所述化学防治是指在种植时用杀地下害虫药剂与内吸性的杀螟虫的药剂混施,在中耕时再加施一次杀螟虫的药剂,基本可以控制整个生长期的虫害;所述生物防治是在甘蔗园里释放害虫天敌防除,包括释放寄生蜂等;所述物理防治是安放杀虫灯进行诱捕。
本发明中,在旱地种植甘蔗时采用保水剂与地膜覆盖相结合的措施,其目的就是促苗保苗。亩用保水剂1.2~1.5公斤,在施用前1天将保水剂浸泡在水里吸水发活,浸泡12个小时后,保水剂吸水可膨胀150~200倍得到吸水保水剂;种植时在每段蔗茎上放入吸水保水剂0.15~0.2公斤,然后回土,覆盖地膜,可保证有效出苗。
本发明采用单双芽横排稀植栽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单产30%以上、提高蔗糖分含量0.5~1.0个百分点,节约用种量60%以上,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甘蔗生产效率,解决了甘蔗种植效益低以及甘蔗窄沟密植难于实施机械化的难题,对我国甘蔗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1、深犁深松与单双芽横排稀植
整地备耕时先进行旋耕(20~30厘米)、深犁(40厘米以上)、旋耕(30厘米)、开沟(40厘米)的过程;种植时行距按1.2米,单芽种植时株距按0.25米、双芽种植时株距按0.45~0.50米种植,亩用种量200公斤左右;双芽种植时要求横放(与蔗沟垂直)。下种后盖土,盖土厚度为5~8厘米。
试验说明:
(1)2006年4月6日种植的ROC10(品种名称,下同)甘蔗,小区面积为123M2,3次重复,试验面积共369M2,健康种苗单双芽种植(行距按1.2米,单芽种植株距按0.25米、双芽种植时株距按0.45~0.50米种植,亩用种量200公斤左右),第一季的甘蔗产量为3898kg,折合亩产7044kg,对照(常规种植,即行距按1.2米,亩植6000个芽,双芽、顺沟直放,蔗茎相互交错,亩用种量800kg)小区产量为2818kg,折合亩产5091kg,健康种苗单双芽种植法比对照增产1953kg,增产38.4%。
(2)2006年4月6日种植(即试验(1))、2008年2月28日为第2季的ROC10,小区面积为123M2,3次重复,试验面积共369M2,健康种苗单双芽种植的甘蔗产量为3696kg,折合每亩产6706吨,对照小区产量为2636kg,折合每亩产4763吨,处理比对照增产1943kg,增产40.8%。
2、重施基肥与平衡施肥
种植一季甘蔗施2次肥,施肥总量:每亩施复合肥200~240公斤;施肥要求:基肥占总量的60~70%;复合肥中营养元素N、P、K的重量比例为2.5~3∶1∶1.5。
3、甘蔗的初中期管理
主要包括2个过程。一是苗期管理。甘蔗种植面积大,旱地甘蔗很难做到出苗整齐。要求在种植甘蔗时多种植5%的蔗苗留作补苗,具体方法是在甘蔗行间种植,在出苗后期进行查苗时补苗时进行缺株补苗;二是中期管理:要求在甘蔗拔节时,用中耕机进行旋耕松土、除草、追肥(占每亩施肥量的30~40%)、培土等中耕管理。此法成本低,效果好。
试验说明:
(1)苗期补苗:2008年2月10日种植,2008年6月30日田间调查,处理(即进行补苗),每亩有效茎数5500株,对照(不补苗)有效茎数4800株;2009年1月15日收获时,处理每亩蔗茎产量9.9吨,对照为8.88吨;增产11.5%。
(2)2011年2月23日种植,2011年5月12日-6月15日,采用中耕机进行中耕,每亩成本40元,完全用人工进行,每亩需要2.5个工合人民币150元,人工中耕的效果比机械中耕的差。本发明采用单双芽种植法需宽行(1.2米)便于中耕机操作。
4、甘蔗病虫草鼠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是一个体系。包括:病害防治以应用健康种苗解除;虫害采取化学、生物、物理的方法防除。化学防除指在种植时用杀地下害虫药剂与内吸性的杀螟虫等药剂混施,在中耕时再加施一次杀螟虫等药剂,基本可以控制整个生长期的虫害。生物防治是释放寄生蜂等天敌防除。物理的方法是安放杀虫灯等方式诱捕;草害的防除,主要采取萌前除草与萌后除草相结合。在种植后用萌前除草剂喷洒,如果还有漏喷的杂草出土,再用萌后除草剂根除。
本发明中,旱地种植时,采取抗旱种植,就是在旱地甘蔗的适宜种植期,利用保水剂、地膜覆盖种植,其目的就是保证出苗。一般亩用保水剂1.2~1.5公斤,在施用前1天将保水剂浸泡在水里吸水发活,浸泡12个小时后,可膨胀150~200倍。种植时在每段蔗茎上放入吸水保水剂0.15~0.2公斤,然后回土5厘米左右,覆盖地膜,可保证有效出苗。
试验说明:
2008年3月5日种植,处理(亩植5400个芽,每亩使用干保水剂1.2kg,发活后为240kg,每段蔗茎放0.19kg),对照(亩植6100个芽)不用保水剂,2008年3月25日调查,处理的出苗5025株,出苗率为93%,对照的出苗4760株,出苗率为7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甘蔗单芽双芽横排稀植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深犁深松与单双芽横排稀植过程、重施基肥与平衡施肥过程、甘蔗的初中期管理过程、甘蔗病虫草鼠综合防治过程,其具体过程如下:
1)、深犁深松与单双芽横排稀植过程
在整地备耕时先进行深犁深松过程,包括旋耕、深犁、旋耕、开沟;蔗种选取:取健康的蔗茎按1个芽1节或2个芽1节进行切割分段;稀植是种植行距按1.2米,单芽种植时株距按0.25米、双芽种植时株距按0.45~0.50米种植;下种后盖土,盖土厚度为5~8厘米;
2)、重施基肥与平衡施肥过程
种植一季甘蔗共施2次肥,即1次基肥、1次追肥;施肥总量按每亩施复合肥200~240公斤;基肥占总量的60~70%,追肥占总量的30~40%;所述复合肥中营养元素N、P、K的重量比例为2.5~3∶1∶1.5;
3)、甘蔗的初中期管理过程
苗期管理:在甘蔗行间种植蔗苗留作补苗,在出苗后期进行查苗时补苗时进行缺株补苗;中期管理:在甘蔗拔节时,在蔗地进行中耕管理,包括旋耕松土、除草、追肥、培土;
4)、甘蔗病虫草鼠综合防治过程
病害防治是采用甘蔗良种健康种苗即可解除;虫害防治是采取化学、生物、物理的方法防除;草害防治采取萌前除草与萌后除草相结合的方式;所述化学防治是指在种植时用杀地下害虫药剂与内吸性的杀螟虫的药剂混施,在中耕时再加施一次杀螟虫的药剂,基本可以控制整个生长期的虫害;所述生物防治是在甘蔗园里释放害虫天敌防除,包括释放寄生蜂等;所述物理防治是安放杀虫灯进行诱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单芽双芽横排稀植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深犁深松与单双芽横排稀植过程中双芽种植时蔗种与蔗沟垂直横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单芽双芽横排稀植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害防治是在种植后用萌前除草剂喷洒,再用萌后除草剂根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单芽双芽横排稀植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旱地种植甘蔗时采用保水剂与地膜覆盖相结合的措施进行促苗保苗,在施用前1天将保水剂浸泡在水里吸水发活,使保水剂吸水膨胀150~200倍得到吸水保水剂;种植时在每段蔗茎上放入吸水保水剂0.15~0.2公斤,然后回土,覆盖地膜。
CN2011104629837A 2011-12-13 2011-12-13 一种甘蔗单芽双芽横排稀植栽植方法 Pending CN1025777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629837A CN102577784A (zh) 2011-12-13 2011-12-13 一种甘蔗单芽双芽横排稀植栽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629837A CN102577784A (zh) 2011-12-13 2011-12-13 一种甘蔗单芽双芽横排稀植栽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7784A true CN102577784A (zh) 2012-07-18

Family

ID=46467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629837A Pending CN102577784A (zh) 2011-12-13 2011-12-13 一种甘蔗单芽双芽横排稀植栽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77784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1649A (zh) * 2014-07-16 2014-12-24 游建华 一种延长甘蔗宿根的方法
CN104472140A (zh) * 2014-11-14 2015-04-01 陶玲云 甘蔗的种植方法
CN104756745A (zh) * 2015-04-27 2015-07-08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一种甘蔗脱毒原种苗免除草移栽方法
CN104871780A (zh) * 2015-05-21 2015-09-02 杨定海 一种果蔗套种黄瓜的栽培方法
CN105103834A (zh) * 2015-07-23 2015-12-02 广西康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甘蔗单芽种植方法
CN106105730A (zh) * 2016-07-21 2016-11-16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甘蔗种苗稀植种植方法
CN106576744A (zh) * 2016-11-22 2017-04-26 杨攀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芝麻的方法
CN106576743A (zh) * 2016-11-22 2017-04-26 武宣县禄新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花生的方法
CN106576745A (zh) * 2016-11-22 2017-04-26 武宣县禄新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黄豆的方法
CN106717775A (zh) * 2016-11-22 2017-05-31 杨攀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玉米的方法
CN106717774A (zh) * 2016-11-22 2017-05-31 武宣县禄新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穿心莲的方法
CN108456093A (zh) * 2018-03-28 2018-08-28 平南县正达农机专业合作社 一种甘蔗用防虫肥料以及甘蔗的防虫方法
CN114568240A (zh) * 2022-03-02 2022-06-03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一种通过深犁深种高培土延长甘蔗宿根年限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69902A (ja) * 1997-08-27 1999-03-16 Toshinobu Ishihara さとうきび植え付け方法、及び、さとうきび用自動植付機
JP3774865B2 (ja) * 2002-12-25 2006-05-17 株式会社サークル鉄工 甘蔗の苗用枝茎の栽培生産法
CN1875679A (zh) * 2006-06-30 2006-12-13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业机械研究所 甘蔗宽行双芽横栽全膜覆盖栽培法
JP2009189366A (ja) * 2008-01-17 2009-08-27 Okinawa Pref Gov 植付け方法並びに植付け機
CN101778559A (zh) * 2007-06-22 2010-07-14 先正达参股股份有限公司 生长甘蔗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69902A (ja) * 1997-08-27 1999-03-16 Toshinobu Ishihara さとうきび植え付け方法、及び、さとうきび用自動植付機
JP3774865B2 (ja) * 2002-12-25 2006-05-17 株式会社サークル鉄工 甘蔗の苗用枝茎の栽培生産法
CN1875679A (zh) * 2006-06-30 2006-12-13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业机械研究所 甘蔗宽行双芽横栽全膜覆盖栽培法
CN101778559A (zh) * 2007-06-22 2010-07-14 先正达参股股份有限公司 生长甘蔗的方法
JP2009189366A (ja) * 2008-01-17 2009-08-27 Okinawa Pref Gov 植付け方法並びに植付け機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文秀等: "不同耕作方式对甘蔗产量及糖分的影响", 《农机科技推广》 *
刘甫清等: "保水剂不同用量对甘蔗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广西蔗糖》 *
杨光琴等: "ROC20在德宏蔗区的引进及推广", 《甘蔗糖业》 *
杨本鹏: "《糖料甘蔗栽培》", 31 December 2008, 南方出版社 *
石必晓等: "新台糖16稀植繁殖结果初报", 《广西蔗糖》 *
罗明珠等: "保水剂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甘蔗》 *
许树宁等: "保水剂在甘蔗上施用的效果试验", 《广西蔗糖》 *
陈玉水: "耐盐吸水抗旱剂及其在甘蔗上的应用研究", 《甘蔗》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1649B (zh) * 2014-07-16 2016-05-1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延长甘蔗宿根的方法
CN104221649A (zh) * 2014-07-16 2014-12-24 游建华 一种延长甘蔗宿根的方法
CN104472140A (zh) * 2014-11-14 2015-04-01 陶玲云 甘蔗的种植方法
CN104756745B (zh) * 2015-04-27 2017-09-19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一种甘蔗脱毒原种苗免除草移栽法
CN104756745A (zh) * 2015-04-27 2015-07-08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一种甘蔗脱毒原种苗免除草移栽方法
CN104871780A (zh) * 2015-05-21 2015-09-02 杨定海 一种果蔗套种黄瓜的栽培方法
CN105103834A (zh) * 2015-07-23 2015-12-02 广西康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甘蔗单芽种植方法
CN106105730A (zh) * 2016-07-21 2016-11-16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甘蔗种苗稀植种植方法
CN106576743A (zh) * 2016-11-22 2017-04-26 武宣县禄新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花生的方法
CN106576745A (zh) * 2016-11-22 2017-04-26 武宣县禄新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黄豆的方法
CN106717775A (zh) * 2016-11-22 2017-05-31 杨攀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玉米的方法
CN106717774A (zh) * 2016-11-22 2017-05-31 武宣县禄新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穿心莲的方法
CN106576744A (zh) * 2016-11-22 2017-04-26 杨攀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芝麻的方法
CN108456093A (zh) * 2018-03-28 2018-08-28 平南县正达农机专业合作社 一种甘蔗用防虫肥料以及甘蔗的防虫方法
CN114568240A (zh) * 2022-03-02 2022-06-03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一种通过深犁深种高培土延长甘蔗宿根年限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7784A (zh) 一种甘蔗单芽双芽横排稀植栽植方法
CN104335860B (zh) 一种旱直播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CN105284394B (zh) 一种半干旱地区防治玉米茎腐病高产种植方法
CN100394835C (zh) 一种抗旱保肥玉米耕作方法
CN103404335B (zh) 一种旱作春玉米区蓄墒御旱的方法
CN101233811B (zh) 玉米留茬垄侧种植方法
CN109588253A (zh) 一种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
CN105453967A (zh) 一种水稻直播高产种植法
CN102960211B (zh) 一种桑园套种加工出口蔬菜原料的简捷方法
CN101524026A (zh) 优质甘草高效栽培技术
CN105309176A (zh) 一种柴胡高效种植方法
CN104272958A (zh) 一种玉米种植方法
CN102986398A (zh) 一种全膜覆盖玉米的种植方法
CN104115654A (zh) 一种巴戟天栽培方法
CN105191627A (zh) 一种春花生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9511343A (zh) 一种耐寒高产水稻的栽培方法
CN104186056B (zh) 一种沟秆垄作的栽培方法
CN109122129A (zh) 一种冬小麦凸凹种植方法
CN109287412A (zh) 杂交粳稻旱地栽培方法
CN105532220A (zh) 一种黑花生的种植方法
CN104285652A (zh) 一种贝母套种油葵的栽培方法
CN107801582A (zh) 一种种植烤烟后免耕油菜稀植打苔栽培方法
CN106856942A (zh) 一种砂姜黑土地区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一播全苗方法
CN105284328B (zh) 一种适合干旱山区的党参地膜育苗方法
CN103975733A (zh) 一种缩短种植周期并提高产量的川射干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