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7502B - 用于预先建立与在接入终端上的应用相关的保留链路的qos参数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用于预先建立与在接入终端上的应用相关的保留链路的qos参数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7502B
CN102577502B CN201080032716.XA CN201080032716A CN102577502B CN 102577502 B CN102577502 B CN 102577502B CN 201080032716 A CN201080032716 A CN 201080032716A CN 102577502 B CN102577502 B CN 1025775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os
pdsn
reservation
block
gate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27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7502A (zh
Inventor
王俊
G·谢里安
S·巴拉苏布拉马尼安
靳海鹏
A·C·马亨德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577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75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75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75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6Resource reserv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用于由接入终端与网络的分组数据接入的建立触发的,在通信信道中的服务质量(QoS)参数的网络预先配置的方法和装置。网络确定的和网络发起的QoS参数的预先建立用于一个或多个保留链路,其每一个都与位于接入终端上的相应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相关联。

Description

用于预先建立与在接入终端上的应用相关的保留链路的QOS参数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根据35U.S.C.§119的优先权要求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09年7月20日提交的题为“Method and Apparatusfor Turning on Flows in Network Initiated QoS”的临时申请号No.61/226,978的优先权,其被转让给其受让人,并由此明确地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09年10月16日提交的题为“MS Initiated QoS inHRPD with PCC Architecture”的临时申请No.61/252,356的优先权,其被转让给其受让人,并由此明确地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09年11月19日提交的题为“Method and Apparatusto Turn on Reservation for Network Initiated QoS in eHRPD and HRPD”的临时申请No.61/262,882的优先权,其被转让给其受让人,并由此明确地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文件总体上涉及通信,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分组数据服务质量和激活保留链路(reservation links)的技术。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地部署用以提供各种通信内容,诸如语音、数据等等。这些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诸如:带宽、发射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这种多址系统的实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
通常,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支持多个无线终端的通信。每个终端皆可经由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指代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链路,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指代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可以经由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多输入单输出系统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来建立此通信链路。
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是一种第三代(3G)移动电话技术。UTRAN是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缩写,其是组成UMTS无线电接入网络的节点-B和无线电网络控制器的共同称谓。此通信网络可以将许多业务类型从实时电路交换携带到基于IP的分组交换。UTRAN允许在UE(用户装置)与核心网络之间的连通。RNC为一个或多个节点B提供控制功能。节点B和RNC可以是同一设备,尽管典型的实现方式具有位于服务于多个节点B的中心室中的分离的RNC。尽管它们并非必须是物理上分离的,在它们之间存在称为Iub的逻辑接口。RNC及其相应的节点B称为无线电网络子系统(RNS)。在UTRAN中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RNS。
CDMA2000(也称为IMT多载波(IMT MC))是一个3G移动技术标准族,其使用CDMA信道接入,以在移动电话和小区站点之间发送语音、数据和信令数据。该标准集包括:CDMA2000 1X、CDMA2000和CDMA2000(e)HRPD不同版本。全部皆为被批准的用于ITU的IMT-2000的无线电接口。CDMA2000具有相对长的技术历史,并且与其以前2G一代的IS-95(cdmaOne)后向兼容。
CDMA2000 1X(IS-2000)也称为1x和1xRTT,是核心CDMA2000无线空中接口标准。名称“1x”意思是1倍无线电传输技术,指示与IS-95相同的RF带宽:双工的一对1.25MHz无线电信道。1xRTT通过向前向链路增加了与原有的64个业务信道的集合正交的(与之正交(quadrature))64个额外业务信道,而几乎倍增了IS-95的容量。1X标准支持高达153kbps且在大多数商业应用中的实际整体数据传输平均达60-100kbps的分组数据速度。IMT-2000也改变了数据链路层以便更大地利用数据服务,包括介质和链路接入控制协议和服务质量(QoS)。IS-95数据链路层仅仅为数据和用于语音的电路交换信道(即,每隔20ms一个语音帧)提供了“尽力而为传递”。
CDMA2000 1xEV-DO(演进-数据最优化),常常缩写为EV-DO或EV,是用于通过无线电信号的数据无线传输的电信标准,通常用于宽带互联网接入。其使用包括码分多址(CDMA)以及时分多址(TDMA)在内的复用技术,以使得单个用户的吞吐量和全系统的吞吐量两者皆最大化。其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进行标准化,作为CDMA2000标准族的一部分,并已经被全世界许多移动电话服务供应商,尤其是那些以前使用CDMA网络的移动电话服务供应商所采用。
进一步参考1xEV-DO(EV-DO)作为CDMA2000 1x数字无线标准族的一部分,1xEV-DO是“3G”CDMA标准。EV-DO最初代表“演进,仅数据(EVolution,Data-Only)”,但近来也称为“演进,数据最优化(EVolution,Data-Optimized)”。EV-DO提供了比以前用于CDMA网络的数据技术1xRTT快10倍以上的数据速率。与其它“1x”标准不同,EV-DO仅处理数据-而不处理语音。其需要专用的频谱片段,该专用的频谱片段与使用诸如1xRTT的标准的语音网络分开。当前有1xEV-DO的两个主要版本:“版本0”和“版本A”。版本0是原始版本,是第一个被广泛部署的。版本0提供高达2.4mbps的数据速率,在实际中平均达300-600kbps。这比1xRTT技术典型地提供的50-80kbps快得多。版本0的数据速率与1xEV-DV版本C相同。版本A结合了来自1xEV-DV版本D的大部分更快的数据技术,并改善了延迟。这些改进实现了诸如VoIP和视频通话之类的特征。尽管EV-DO本身不包括语音能力,但版本A快得足以支持在服务等级上等于或好于1xRTT语音技术的VoIP技术。如果EV-DV的开发保持停滞,则这可以是CDMA电信运营公司(carrier)的一条未来的升级道路。在数据速度和总体技术演进方面,GSM/WCDMA网络中最接近于EVDO的是HSDPA。1xEV-DO基于高通公司开发的最初称为“HDR”(高数据速率)或“HRPD”(高速率分组数据)的技术。国际标准称为IS-856。
3GPP LTE(长期演进)是给予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中一项工程的名称,其用以改进UMTS移动电话标准来应付未来的需要。目标包括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利用新的频谱机会和与其它开放式标准更好的结合。在演进的UTRA(EUTRA)和演进的UTRAN(EUTRAN)系列技术规范中说明了LTE系统。
发明内容
以下提供了简单概要,以便提供对公开方案的一些方案的基本理解。该概要并非是宽泛总览,并且既不是要确定关键的或重要的要素,也不是要勾画出这些方案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在于以简化形式提供了所述特征的一些概念,作为稍后提供的更为详细的描述的序言。
在一个方案中,提供了一种方法,可由网络在为接入终端配置服务质量(QoS)时操作。所述网络从所述接入终端接收对分组数据接入的请求。所述网络基于所述分组数据接入的建立来确定与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的应用相对应的QoS策略配置。所述网络根据所述QoS策略配置分开地建立与所述接入终端的保留链路。所述网络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
在另一个方案中,至少一个处理器可由网络在为接入终端配置QoS时操作。第一模块在网络处从接入终端接收对分组数据接入的请求。第二模块由所述网络基于所述分组数据接入的建立来确定与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的应用相对应的QoS策略配置。第三模块根据所述QoS策略配置分开地建立与所述接入终端的保留链路。第四模块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
在另外的方案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可由网络在为接入终端配置QoS时操作。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多组代码。第一组代码使得计算机在网络处从接入终端接收对分组数据接入的请求。第二组代码使得计算机由所述网络基于所述分组数据接入的建立来确定与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的应用相对应的QoS策略配置。第三组代码使得计算机根据所述QoS策略配置分开地建立与所述接入终端的保留链路。第四组代码使得计算机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
在另一个方案中,提供了一种装置,其可由网络在为接入终端配置QoS时操作。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在网络处从接入终端接收对分组数据接入的请求的单元。所述装置包括用于由所述网络基于所述分组数据接入的建立来确定与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的应用相对应的QoS策略配置的单元。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根据所述QoS策略配置分开地建立与所述接入终端的保留链路的单元。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的单元。
在再另一个方案中,提供了一种装置,其可由网络在为接入终端配置QoS时操作。收发机在网络处从接入终端接收对分组数据接入的请求。计算平台由所述网络基于所述分组数据接入的建立来确定与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的应用相对应的QoS策略配置。网络接口根据所述QoS策略配置分开地建立与所述接入终端的保留链路。所述收发机进一步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
在一个方案中,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可由接入终端在请求QoS时操作。所述接入终端从接入终端向网络发送对分组数据接入的请求,以促使所述网络基于所述分组数据接入的建立来确定与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的应用相对应的QoS策略配置。所述接入终端根据所述QoS策略配置分开地建立与所述网络的保留链路。所述接入终端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
在另一个方案中,提供了至少一个处理器,其可由接入终端在请求QoS时操作。第一模块从接入终端向网络发送对分组数据接入的请求,以促使所述网络基于所述分组数据接入的建立来确定与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的应用相对应的QoS策略配置。第二模块根据所述QoS策略配置分开地建立与所述网络的保留链路。第三模块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
在另外的方案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可由接入终端在请求QoS时操作。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多组代码,包括:第一组代码使得计算机从接入终端向网络发送对分组数据接入的请求,以促使所述网络基于所述分组数据接入的建立来确定与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的应用相对应的QoS策略配置。第二组代码使得计算机根据所述QoS策略配置分开地建立与所述网络的保留链路。第三组代码使得计算机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
在另一个方案中,提供了一种装置,其可由接入终端在请求QoS时操作。所述装置包括用于从接入终端向网络发送对分组数据接入的请求,以促使所述网络基于所述分组数据接入的建立来确定与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的应用相对应的QoS策略配置的单元。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根据所述QoS策略配置分开地建立与所述网络的保留链路的单元。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的单元。
在另一个额外的方案中,提供了一种装置,其可由接入终端在请求QoS时操作。收发机从接入终端向网络发送对分组数据接入的请求,以促使所述网络基于所述分组数据接入的建立来确定与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的应用相对应的QoS策略配置。计算平台经由所述收发机根据所述QoS策略配置分开地建立与所述网络的保留链路,并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
在另外的方案中,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可由接入终端在请求QoS时操作。所述接入终端向接入网络发送对分组数据接入的请求。所述接入终端经由所述接入网络建立与网络的保留链路,所述保留链路与QoS策略配置相关联。所述接入终端响应于检测到所述保留链路上的活动,而由所述接入终端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
为了完成前述及相关目标,一个或多个方案包括以下在权利要求中充分说明并具体指出的特征。以下说明和附图详细阐明了某些说明性方案,但只是表示可以用以使用这些方案的原理的不同方式中的仅仅几个。在结合附图考虑的情况下,由以下的详细说明,其它优点和创新性特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所公开的方案旨在包括所有这种方案及其等价物。
附图说明
在结合附图考虑时,由以下阐述的详细说明,本公开文件的特征、特性和优点将会更显而易见,在附图中,相似的参考符号在通篇中进行相应的标识,其中:
图1示出了用于用以开启分组流的接入终端发起的保留-开启(Reservation-ON)的呼叫流。
图2示出了基于HRPD服务网关(HSGW)信令的、用于用以开启分组流的接入网络发起的保留-开启的呼叫流。
图3示出了HRPD/1x分组策略和收费控制(PCC)架构的示意性方框图。
图4示出了用于具有简单网际协议(IP)的PCC交互的、用户装置(UE)发起的服务质量(QoS)的呼叫流。
图5示出了用于具有简单IP的PCC交互的、网络发起的QoS的呼叫流。
图6示出了用于具有用于代理移动IP(PMIP)或客户移动IP(CMIP)的PCC交互的、UE发起的QoS的呼叫流。
图7示出了用于具有用于代理移动IP(PMIP)或客户移动IP(CMIP)的PCC交互的、网络发起的QoS的呼叫流。
图8示出了作为第一选项,用于具有PCC架构的、在高速分组数据(HRPD)中的移动站(MS)发起的QoS的呼叫流。
图9示出了作为第一选项的变体,用于具有PCC架构的、在HRPD中的MS发起的QoS的呼叫流。
图10示出了作为第二选项的,使用通配符(wild card)的QoS的MS预先设置的呼叫流,其中MS和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保存该预先配置的QoS。
图11示出了作为第二选项的变体的,使用通配符的QoS的MS预先设置的呼叫流,其中MS和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保存该预先配置的QoS。
图12示出了作为第三选项的,在没有QoS预先设置的情况下的用于MS发起的QoS的呼叫流。
图13示出了用于网络发起的QoS的呼叫流。
图14示出了用于网络发起的QoS的可替换的呼叫流。
图15示出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可以被使用来有助于在节点之间的通信的几个示例性组件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被配置为支持多个用户的无线通信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方案包括用于在通过由接入终端建立与网络的分组数据接入而触发的对在通信信道中的服务质量(QoS)参数的网络预先配置的方法和装置。对QoS参数的网络确定的和网络发起的预先建立是针对一条或多条保留链路的,其每一个皆与位于接入终端上的相应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相关联。此外,基于分组数据接入的建立而建立的QoS参数是基于存储在网络中的与QoS相关的信息,并被应用于给定的接入情形。另外,在建立后,该一条或多条保留链路可以由网络或接入终端开启或关闭。因此,一旦在接入终端上发起了相应的应用,所述方案提高了建立呼叫时的效率。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多个方案。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阐明了许多特定的细节,以便于提供对一个或多个方案的透彻的理解。然而,显然地,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方案。在其它的实例中,以方框图形式示出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有助于描述这些方案。
在网络(NW)发起的服务质量(QoS)中开启流:
应意识到,本公开文件的有益之处在于,在HRPD(高速分组数据)中引入了网络(NW)发起的服务质量(QoS);然而,并且没有处理对保留的开启。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在网络发起的QoS中开启流的特定方法,包括基于接入终端(AT)的、基于网络的和基于AT/网络的。
作为用以开启流的创新性方法的高层次概述,首先,基于AT的方法可以使得AT总是只要网络设置了新的NW发起的流就发起“保留开启”(ReservationOn)(前向和反向两者)。只要在链路上检测到数据活动,AT就发起保留-开启(前向和反向两者)。
其次,对于基于网络的方法,接入节点(AN)总是只要AT请求了新的保留就发起保留开启(前向和反向两者),此举等同于AT总是开启保留。AN基于来自HRPD服务网关(HSGW)的指示来发起保留开启(前向和反向两者)。
第三,对于基于AT/网络的方法,如果AT有要发送的数据,AT就开启“反向-保留”(Reverse-Reservation)。
第四,如果AN有要发送的数据,AN就开启“前向-保留”(Fwd-Reservation)。
继续参考附图,在图1中,用于AT发起的保留-开启的示例性方法100提供了用以开启流的基于AT的解决方案。被图示为用户装置(UE)102的AT与演进的接入网络(eAN)/演进的分组控制功能(ePCF)104通信,eAN/ePCF 104又与HSGW 106、P-GW(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108、受访(PCRF)110和归属(home)PCRF(hPCRF)112通信。在步骤1,将网关控制和QoS策略规则和设定(provision)从hPCRF或vPCRF 112发送到HSGW 106(块114)。在步骤2,HSGW 106将在PCC规则中提供的信息映射到eHRPD QoS流简档ID(FlowProfile ID)(块116)。随后,在步骤3,HSGW 106向UE 102传送销售商专用网络协议(VSNP):[PDN-ID]Resv(保留)(UL/DL分组过滤器,QoS列表,事务ID=nn)(块118)。在步骤4,在UE 102与eAN/ePCF 104之间执行辅助流的设置(保留,流简档ID)(reservation,FlowProfileID)(块120)。在步骤5,在HSGW 106与eAN/ePCF 104之间执行A11(流ID,A10 ID,SO)(块122)。在步骤6,将VSNP:[PDN-ID]resv(UL/DL TFT,流ID,事务ID=nn)(UL/DL TFT,FlowID,Transaction ID=nn)从UE 102传送到HSGW 106(块124)。在步骤7,HSGW 106以VSNP:[PDN-ID]ResvConf(保留设定)(事务ID=nn)对UE 102应答(块126)。在步骤8,执行AT发起的保留-开启请求,图示为在UE 102与eAN/ePCF 104之间传送的保留开启(保留标签(ReservationLable))(块128)。在步骤9,在eAN/ePCF 104与HSGW 106之间传送A11(流ID,活动开始(Active Start))(块130)。
在一个方案,AT总是只要网络设置了新的流就发起保留-开启。在一些情况下,如果AT获知其仅是单向数据,则AT可以选择仅开启相应的方向。可以用此解决方案来设想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用于相应流的分组过滤器和QoS不能被“预先设置”且在稍后被激活。在RAT(无线电接入技术)间切换的情况下,所有QoS皆会成为NW发起的QoS,但实际上并不希望开启全部流。
在另一个方案中,只要在前向链路上检测到数据活动,AT就发起前向链路保留-开启。这会存在以下问题:在前向链路上的前几个前向链路分组会失去QoS待遇。
在另一方案中,开启流可以在LTE→eHRPD切换期间进行。在RAT间切换的情况下,如果承载控制模式(BCM)指示UE和服务NW支持NW发起的QoS,则作为NW的网络会设置所有QoS,但实际上并不希望开启全部流。
公开了对前述问题的潜在解决方案。
首先,在RAT间切换过程中,仅在目标RAT上设置在切换时在源RAT上当前“活动”的流。
其次,网络仅为网络发起的QoS设置QoS。在RAT间切换过程中网络不设置UE发起的QoS。UE将设置UE发起的QoS。
第三,通过将全局过滤器-ID空间划分为两部分来使用该全局过滤器-ID,一部分用于UE发起的QoS,另一部分用于NW发起的QoS。
第四,在由网络将QoS推送到UE时,AT可以进行分组-过滤器匹配。
返回到用于用以开启保留的基于AN的解决方案的第二个方法,AN基于来自HSGW的指示来开启保留。为此,将新的指示添加到A11信令中,用以开启保留。该指示可以是用以开启反向保留/前向保留二者或仅开启前向保留。当HSGW检测到与保留匹配的下行链路分组时,HSGW获知何时向AN发送该指示。然后,HSGW可以向AN发送该指示。HSGW必须保持对保留状态的追踪,这会是一个复杂的解决方案。只要PCRF设置了流,HSGW就开启前向保留/反向保留二者。当PCRF删除该流时,HSGW关闭前向保留/反向保留二者。
在这个模型中,HSGW缓存处于OFF(关闭)状态的流,即使该流不存在于网关控制会话处。HSGW可以基于“流不活动定时器(Flow inactivitytimer)”来删除流。HSGW可以基于来自PCRF的选通-开启/关闭(Gate-ON/OFF)指示来开启/关闭流,此举会需要3GPP标准的改变。
图2图示了用于到AN的HSGW信令的示例性呼叫流200,其用于用以开启流的基于AN的解决方案。图示为用户装置(UE)202的AT与eAN/ePCF204进行通信,eAN/ePCF 204又与HSGW 206、P-GW 208、vPCRF 210和hPCRF 212通信。在步骤1,将网关控制和QoS策略规则和设定从hPCRF 212发送到HSGW 206(块214)。在步骤2,HSGW 206将在PCC规则中提供的信息映射到eHRPD QoS简档ID(块216)。随后,在步骤3,UE 202与HSGW 206执行RSVP(保留协议(ReSerVation Protocol))设置(块218)。在步骤4,在UE 202与eAN/ePCF 204之间执行辅助流的设置(保留,简档ID)(Reservation,profileID)(块220)。在步骤5,在HSGW 206与eAN/ePCF 204之间执行A11(流ID,A10 ID,SO)(Flow ID,A10 ID,SO)(块222)。在步骤6,在UE 202与eAN/ePCF 204之间协调保留开启(保留标签(ReservationLable))(块224)。在步骤7,在eAN/ePCF 204与HSGW 206之间协调A11(流ID,活动开始)(Flow ID,Active Start)(块226)。在步骤8,hPCRF 212向HSGW 206传送网关控制和QoS策略[删除](块228)。在步骤8a,hPCRF 212从PCRF移除过滤器(块230)。在步骤9,HSGW 206缓存包括PF和QoS的流信息(块232)。此举允许当从PCRF移除PF/QoS时,在UE与HSGW之间的状态被同步。在步骤8中,eAN/ePCF 204向UE 202传送保留关闭(Reservation OFF)(保留标签)(块234)。在步骤9中,经由A11(关闭保留),HSGW 206向eAN/ePCF 204发送指示,以关闭保留(块236)。随后,eAN/ePCF向UE发送指示,以关闭该保留。随后在步骤10,hPCRF 212向HSGW 206传送网关控制和QoS策略规则设置(块238)。HSGW 206匹配流信息(块240)。如果已经设置的分组过滤器(PF)(在步骤9中被缓存),则HSGW 206就经由A11接口向eAN/ePCF 204发送指示,以开启保留(块242),eAN/ePCF 204又与UE 202传送保留开启(保留标签)(块244)。
资源保留协议(RSVP)是传输层协议,其被设计用于在综合服务互联网的网络中保留资源。RSVP在IPv4或IPv6互联网层上操作,并为多播或单播数据流的资源保留的接收机发起的设置提供伸缩性(scaling)和鲁棒性。其不传输应用数据,但类似于控制协议,如ICMP、IGMP。在RFC2205中说明了RSVP。RSVP可以由主机或路由器用于请求或传递应用数据流(stream)或流(flow)的特定服务质量(QoS)等级。RSVP定义了应用如何设置保留,以及一旦对于保留的资源的需要结束,它们可以如何放弃保留的资源。RSVP操作通常将导致在路径中的每一个节点中保留资源。
因此,当前在LTE上,PCRF按照需要设置分组过滤器和QoS(例如,应用请求QoS的激活和去激活)。作为第一个选项,本发明提供了与eHRPD类似或相同的以下模型,其中,AT总是只要设置了NW发起的QoS就开启流。作为第二个选项,允许流的“预先设置”,并且基于实际使用情况而开启/关闭流。为此,HSGW和UE需要对流进行缓存,即使流不存在于网关控制会话中。如果存在被缓存的流,则HSGW将在网关控制会话处的“流的设置”转换为对AN的用以“开启流”的新指示。
在一个示例性方案中,在下述图14的步骤2-14中示出了预先设置。UE甚至在被应用请求激活QoS之前设置QoS流。
用于CDMA2000的PCC呼叫流。
在另一个方案中,本发明处理用于cdma2000的策略和收费控制(PCC)呼叫流。在图3中,HRPD/1x分组PCC架构300可以包括hPCRF 302,其经由S9’接口(即,可能被修改的当前S9接口)与vPCRF 304通信。hPCRF302经由Gx’接口(即,可能被修改的当前Gx接口)与归属代理(HA)/本地移动性锚点(LMA)306通信,HA/LMA 306包括用于代理移动IP(PMIP)和客户移动IP(CMIP)的PCEF 308。vPCRF 304经由Gxa’(即可能被修改的当前Gxa接口)接口与用于PMIP、CMIP(外地代理(FA))转交地址(CoA)和配置的转交地址(CCoA)的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BBERF)310通信,并经由Gx’接口与用于简单IP的PCEF 312通信,这两者皆属于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移动接入网关(MAG)314。HA/LMA306和PDSN/MAG 314彼此连接,连接到用于CMIP、PMIP和简单IP的互联网,并连接到各自的认证、授权、计费(AAA)。PDSN/MAG 314也具有A10/A11接口。
在图4中,图示了用于UE发起的QoS的呼叫流400,具有由移动站(MS)402、无线电接入网络(RAN)404、PDSN 406、vPCRF 408、hPCRF 410、归属认证、授权、计费(HAAA)412和AF(应用功能)414执行的PCC交互(简单IP)。在步骤1,MS 402执行与PDSN 406的点对点协议(PPP)会话建立(认证)(块416)。PDSN 406又与HAAA 412协调认证和授权,其中,将QoS用户简档发送到PDSN 406(块418)。在步骤2,PDSN 406向RAN 404发送QoS用户简档(块420)。在步骤3,由PDSN 406将网际协议连通接入网络(IP-CAN)会话建立发送到hPCRF 410(块422),hPCRF410又在步骤4中以确认(Ack)应答(块424)。在步骤5,MS 402与RAN404传送QoS流配置(块426)。在步骤6,RAN 404与PDSN 406传送请求的QoS和准予的QoS(块428)。在步骤7,MS 402向PDSN 406发送RSVP Resv(块430)。在步骤8,PDSN 406将准予的QoS映射到QoS类标识符(QCI)、最大比特率(MBR)或确保的比特率(GBR)(432)。在步骤9,PDSN 406向hPCRF 410发送IP-CAN会话修改(块434),其在步骤10中被确认(块436)。在步骤11,PDSN 406将QCI/MBR/GBR映射到流简档ID(块438)。在步骤12,PDSN 406向MS 402发送RSVP ResvConf(块440)。步骤5到12是QoS预先设置过程。在步骤13,MS 402以保留开启请求(保留标签=kk)对PDSN 406应答(块442)。在步骤14,PDSN406经由A11接口与RAN 404传送空中链路记录(块444)。在步骤15,PDSN406向MS 402发送保留开启接受(块446)。在步骤16,执行会话发起协议(SIP)信令。在步骤17,AF 414向hPCRF 410发送服务请求(开始)(块450)。在步骤18,将PCC规则设定(provisioning)从hPCRF 410发送到PDSN 406(块452)。在步骤19,hPCRF 410向AF 414发送服务答复(块454)。在步骤20,PDSN 406向hPCRF 410发送对PCC规则设定的确认(块456)。在步骤21,传送SIP结束(SIP Bye)(块458)。在步骤22,MS 402向RAN 404发送保留关闭请求(保留标签=kk)(块460)。在步骤23,RAN 404经由A11接口与PDSN 406传送空中链路记录(块462)。在步骤24,RAN 404向MS 402发送保留关闭接受(块464)。在步骤25,AF414向hPCRF 410发送服务请求(结束)(块466)。在步骤26,hPCRF 410向PDSN 406发送PCC规则设定(块468)。在步骤27,hPCRF 410向AF 414发送服务答复(块470)。在步骤28,PDSN 406确认PCC规则设定(块472)。
在图5中,图示了用于NW发起的QoS的呼叫流500,具有由MS 502、RAN 504、PDSN 506、vPCRF 508、hPCRF 510、HAAA 512和AF 514执行的PCC交互(简单IP)。在步骤1,MS 502执行与PDSN 506的点对点协议(PPP)会话建立(认证)(块516)。PDSN 506又与HAAA 512协调认证和授权,其中,将QoS用户简档发送到PDSN 506(块518)。在步骤2,PDSN 506向RAN 504发送QoS用户简档(块520)。在步骤3,由PDSN506将网际协议连通接入网络(IP-CAN)会话建立发送到hPCRF 510(块522),hPCRF 510又在步骤4以确认(Ack)来应答(块524)。在步骤5,执行会话发起协议(SIP)信令(块526)。在步骤6,应用功能(AF)514向hPCRF 510发送服务请求(开始)(块528)。在步骤7,将PCC规则设定从hPCRF 510发送到PDSN 506(块530)。在步骤8,hPCRF 510向AF514发送服务答复(块532)。在步骤9,PDSN 506向hPCRF 510发送对PCC规则设定的确认(块534)。在步骤10,PDSN 506将准予的QoS映射到QCI/MBR/GBR(块536)。在步骤11,PDSN 506向MS 502发送RSVP Resv(块538)。在步骤12,MS 502与RAN 504传送QoS流配置(块540)。RAN 504与PDSN 506传送请求的QoS和准予的QoS(块542)。在步骤13,MS 502向PDSN 506发送RSVP Resv(块544)。在步骤14,PDSN 506向MS 502发送RSVP ResvConf(块546)。在步骤15,MS 502以保留开启请求(保存标签=kk)对PDSN 506进行应答(块548)。在步骤16,PDSN506经由A11接口与RAN 504传送空中链路记录(块550)。在步骤17,PDSN506向MS 502发送保留开启接受(准予的QoS)(块552)。在步骤18,PDSN506接收来自vPCRF 508的数据(块554),其触发与MS 502的前向链路上的保留开启(块556)。在步骤19,传送SIP结束(块558)。在步骤20,AF 514向hPCRF 510发送服务请求(结束)(块560)。在步骤21,hPCRF510向PDSN 506发送PCC规则设定(块562)。在步骤22,hPCRF 510向AF 514发送服务答复(块564)。在步骤23,PDSN 506确认PCC规则设定(块566)。在步骤24,删除分组,并在MS 502与PDSN 506之间触发保留关闭(块568)。
在图6中,图示了用于UE发起的QoS的呼叫流600,具有由MS 602、RAN 604、PDSN 606、HA/LMA 607、vPCRF 608、hPCRF 610、HAAA 612和AF 614执行的PCC交互(CMIP/PMIP)。在步骤1,MS 602执行与PDSN606的PPP会话建立(认证)(块616)。PDSN 606又与HAAA 612协调认证和授权,其中,将QoS用户简档发送到PDSN 606(块618)。在步骤2,PDSN 606向RAN 604发送QoS用户简档(块620)。在步骤3,由PDSN 606将GW控制会话建立发送到hPCRF 610(块622),hPCRF 610又在步骤4以确认(Ack)来应答(块624)。在步骤5,在MS 602与HA/LMA 607之间进行移动网际协议(MIP)绑定(块626)。可替换地,在PDSN 606与HA/LMA 607之间进行PMIP绑定(块628)。在步骤6,HA/LMA 607向hPCRF 610发送IP-CAN会话建立(块630),hPCRF 610又在步骤7以确认(Ack)应答(块632)。在步骤8,MS 602与RAN 604传送QoS流配置(块634)。在步骤9,RAN 604与PDSN 606传送请求的QoS和准予的QoS(块636)。在步骤10,MS 602向PDSN 606发送RSVP Resv(块638)。在步骤11,PDSN 606将准予的QoS映射到QoS类标识符(QCI)、最大比特率(MBR)或确保的比特率(GBR)(块640)。在步骤12,PDSN 606向hPCRF 610发送IP-CAN会话修改(块642),其在步骤13被确认(块644)。在步骤14,PDSN 606将QCI/MBR/GBR映射到流简档ID(块646)。在步骤15,PDSN 606向MS 602发送RSVP ResvConf(块648)。在步骤16,MS 602以保留开启请求(保留标签=kk)对PDSN 606进行应答(块650)。在步骤17,PDSN 606经由A11接口与RAN 604传送空中链路记录(块652)。在步骤18,PDSN 606向MS 602发送保留开启接受(块654)。在步骤19,执行SIP信令(块656)。在步骤20,AF 614向hPCRF 610发送服务请求(开始)(块658)。在步骤21,将PCC规则设定从hPCRF 610发送到PDSN606(块660)。在步骤22,hPCRF 610向AF 614发送服务答复(块662)。在步骤23,PDSN 606向hPCRF 610发送对PCC规则设定的确认(块664)。在步骤24,传送SIP结束(块666)。在步骤25,MS 602向RAN 604发送保留关闭请求(保留标签=kk)(块668)。在步骤26,RAN 604经由A11接口与PDSN 606传送空中链路记录(块670)。在步骤27,RAN 604向MS 602发送保留关闭接受(块672)。在步骤28,AF 614向hPCRF 610发送服务请求(结束)(块674)。在步骤29,hPCRF 610向PDSN 606发送PCC规则设定(块676)。在步骤30,hPCRF 610向AF 614发送服务答复(块678)。在步骤31,PDSN 606确认PCC规则设定(块680)。
在图7中,图示了用于NW发起的QoS的呼叫流700,具有由MS 702、RAN 704、PDSN 706、vPCRF 708、hPCRF 710、HAAA 712和AF 714执行的PCC交互(CMIP/PMIP)。在步骤1,MS 702执行与PDSN 706的PPP会话建立(认证)(块716)。PDSN 706又与HAAA 712协调认证和授权,其中,将QoS用户简档发送到PDSN 706(块718)。在步骤2,PDSN 706向RAN 704发送QoS用户简档(块720)。在步骤3,由PDSN 706将GW控制会话建立发送到vPCRF 708(块722),vPCRF 708又在步骤4以确认(Ack)来应答(块724)。在步骤5,在MS 702与HA/LMA 707之间进行MIP绑定(块726)。可替换地,在PDSN 706与HA/LMA 707之间进行PMIP绑定(块728)。在步骤6,PDSN 706向hPCRF 710发送IP-CAN会话建立(块730),hPCRF 710又在步骤7以确认(Ack)应答(块732)。在步骤8,执行SIP信令(块734)。在步骤9,AF 714向hPCRF 710发送服务请求(开始)(块736)。在步骤10,将PCC规则设定从hPCRF 710发送到PDSN 706(块738)。在步骤11,PDSN 706向hPCRF 710发送对PCC规则设定的确认(块740)。在步骤12,hPCRF 710向AF 714发送服务答复(块742)。在步骤13,PDSN 706将QCI/MBR/GBR映射到流简档ID(块744)。在步骤14,PDSN 706向MS 702发送RSVP Resv(块746)。在步骤15,MS 702与RAN 704传送QoS流配置(块748)。RAN 704与PDSN 706传送请求的QoS和准予的QoS(块750)。在步骤16,MS 702向PDSN 706发送RSVPResv(块752)。在步骤17,PDSN 706向MS 702发送RSVP ResvConf(块754)。在步骤18,MS 702以保留开启请求(保留标签=kk)对PDSN 706进行应答(块756)。在步骤19,PDSN 706经由A11接口与RAN 704传送空中链路记录(块758)。在步骤20,PDSN 706向MS 702发送保留开启接受(准予的QoS)(块760)。在步骤21,由PDSN 706接收来自vPCRF 708的数据(块762),其触发与MS 702的前向链路上的保留开启(块764)。在步骤21,传送SIP结束(块766)。在步骤22,AF 714向hPCRF 710发送服务请求(结束)(块768)。在步骤23,hPCRF 710向PDSN 706发送PCC规则设定(块768)。在步骤23,PDSN 706确认PCC规则设定(块770)。在步骤24,vPCRF 708向AF 714发送服务答复(块772)。在步骤25,PDSN706向vPCRF 708发送对PCC规则设定的确认(块774)。在步骤26,删除分组,并在MS 702与PDSN 706之间触发保留关闭(块776)。
认识到当前3GPP PCC尚未考虑将QoS配置与保留分离,本发明在一个方案中仅用于(e)HRPD来加速QoS呼叫设置。为此,第一选项提供了:PDSN/HSGW在针对UE发起的QoS而从PCRF接收到PCC规则删除后,可以继续缓存PF和QoS。进一步认识到,对于UE发起的QoS,当前QoS设计假定QoS配置和策略过滤器(PF)存储在网络中,PDSN必须缓存它,直到UE请求删除它。在第二个选项中,PCRF行为被改变为如果RAT-类型是HRPD,则即使是应用功能指示该应用不再需要QoS,也不删除PF和QoS。
本发明在另一个方案中用于NW发起的QoS保留开启/关闭。在第一个选项中,由NW发起的成功的RSVP流设置将触发UE发送保留开启。由NW发起的成功的RSVP流删除将触发UE发送保留关闭。
在第二个选项中,当数据到达HSGW时,HSGW向AN发送A11信令以开启用于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两者的保留。保留关闭依赖于检测到在配置的一段时间中没有接收到数据。
在第三个选项中,如果将诸如SIP之类的应用信令用于语音业务,则PCRF就可以向HSGW发送关于保留开启和保留关闭的请求(例如,选通开启/关闭)。随后,HSGW向AN发送A11信令。
在具有PCC架构的HRPD中的MS发起的QoS:
操作者可以为具有不同收费机制的不同服务使用相同的QoS(QoS流简档ID)。例如,视频电话会议(VT)(包括音频和视频两者)是基于数据量的计费,互联网上语音协议(VoIP)是基于持续时间的计费。MS发起的QoS和网络发起的QoS两者皆可在以下限制的情况下支持以上要求:无预先QoS设置。因此,呼叫设置时间较长。本发明通过处理计费触发而提供了具有预先QoS设置的MS发起的QoS。PCRF策略控制是基于HRPD保留开启/关闭。PDSN中的策略执行使用5-元组(5-tuples),以使得MS不能将准予的QoS用于其他用途。
公开了五个(5)不同选项,其提供了与当前情况相比改进的性能。在一个示例性方案中,这些创新将不需要在每一次建立呼叫时MS/网络设置并取消QoS。
首先,选项1使用了使用通配符的MS预先设置的QoS,并且MS、PDSN和PCRF缓存该QoS。例如,通配符使用3-元组(MS的IP地址,端口和传输协议)作为源IP地址/端口。在预先QoS设置期间,PCRF可以关闭选通,以使得MS不能基于策略将PF和QoS用于其他业务。例如,基于QoS和分组过滤器或者在应用服务器与PCRF之间的接口的使用情况,PCRF可以关闭选通。当呼叫被建立并由诸如SIP邀请(SIP INVITE)之类的应用信令交换触发时,PCRF将向PDSN发送选通开启。当呼叫被释放并由诸如SIP结束(SIP BYE)之类的应用信令触发时,PCRF将向PDSN发送选通关闭。在每一个呼叫被释放后,MS、PDSN和PCRF将保存预先建立的QoS和通配符PF。对于PCRF,这将是新的行为。保留开启/关闭仍可以用于PDSN中的基于QoS的计费,如在X.S0011-D中指定的。另外,可以使用3GPP PCC收费来基于服务信息(例如,基于SIP邀请和SIP结束的持续时间)而与计费相关联。
在图8中,图示了用于选项1的示例性呼叫流800,其用于在HRPD中的MS发起的QoS,具有由MS 802、RAN 804、PDSN 806、vPCRF 808、hPCRF 810、HAAA 812和AF 814执行的PCC架构。在步骤1,MS 802执行与PDSN 806的PPP链路控制协议(LCP)(块816)。在步骤2,MS 802与PDSN 806传送PPP认证,其例如可以是可扩展认证协议(EAP)、挑战-握手认证协议(CHAP)和密码认证协议(PAP)(块818)。将认证和授权(QoS用户简档)从HAAA 812发送到PDSN 806(块819)。在步骤3,PDSN 806向RAN 804发送QoS用户简档(块820)。在步骤4,MS 802向PDSN 806发送网际协议控制协议(IPCP)配置请求(块822)。在步骤5,PDSN 806向MS 802发送IPCP配置确认(MS的简单IP地址)(块824)。在步骤6,PDSN 806向HAAA 812发送计费请求(开始)(块826)。在步骤7,PDSN 806向hPCRF 810发送IP-CAN会话建立(块828)。在步骤8,hPCRF 810向PDSN 806发送对IP-CAN对话建立的确认(块830)。在步骤9,MS 802打开应用(块832)。在步骤10,MS 802与RAN 804传送QoS流配置(块834)。RAN 804与PDSN 806经由A11接口传送(请求的QoS和准予的QoS)(块836)。在步骤11,MS 802向PDSN 806发送RSVPResv(块838)。在步骤12,PDSN 806将准予的流简档ID映射到QCI/MBR/GBR(块840)。在步骤13,PDSN 806向hPCRF 810发送IP-CAN会话修改(块842)。在步骤14,hPCRF 810执行PCRF策略决定(块844)。在步骤15,hPCRF 810向PDSN 806发送对IP-CAN会话修改的确认(选通关闭)(块846)。在步骤16,PDSN 806向MS 802发送RSVP ResvConf(块848)。在步骤17,在MS 802与AF 814之间执行应用注册(可选地,例如,SIP注册)(块850)。在步骤18,用户使用MS 802来开始呼叫(块852)。在步骤19,MS 802向RAN 804发送保留开启(块854)。RAN 804与PDSN806经由A11接口传送(空中链路记录)(块856)。在步骤20,在MS 802与AF 814之间进行应用信令(例如,SIP邀请等)(块862)。在步骤21,AF向hPCRF 810发送应用/服务信息(块864)。在步骤22,hPCRF 810向AF 814发送确认(块866)。在步骤23,hPCRF 810确定PF匹配且QoS被授权,从而不进行改变(块868)。在步骤23A,hPCRF 810向PDSN 806发送PCC设定(具有5-元组的选通开启)(块870)。在步骤24,在MS 802与AF 814a之间正在进行数据呼叫(块872)。在步骤25,MS 802的用户结束该呼叫(块874)。在步骤26,在MS 802与AF 814之间进行用于数据呼叫终止的应用信令(例如,SIP结束)(块876)。在步骤27,AF 814向hPCRF 810发送服务终止(块878)。在步骤28,hPCRF 810向AF 814发送确认(块880)。在步骤29,hPCRF 810不删除QoS和原始PF(块882)。在步骤29A,hPCRF 810向PDSN 806发送PCC设定(具有原始PF的选通关闭)(块884)。在步骤30A,MS 802与RAN 804传送保留关闭(块886)。在步骤30B,RAN 804经由A11接口与PDSN 806传送(空中链路记录)(块888)。
其次,除了以下之外,选项1.1整体上与选项1相同:PDSN将基于保留开启/关闭来向PCRF请求选通开启/关闭。进行PCC协议改变,以使得可以从PDSN向PCRF进行选通开启/关闭请求。仅当PCRF从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指示时,其才授权选通开启请求。可以使用最优化来允许PCRF在从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指示之前允许选通开启请求。这在没有应用信令的情况下是有益的。如果在授权QoS后的特定持续时间内没有从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指示,则可以撤销该授权。
应注意,MS可以在短时间段内将该保留用于其他业务。如果PCRF想要控制策略以使得用户业务不被允许同时使用,则与选项1对比,就会需要这个选项。例如,当在MS与服务器1之间发送用户业务且不允许在MS与服务器2之间发送该业务时。
在图9中,图示了用于选项1.1的示例性呼叫流900,其用于在HRPD中的MS发起的QoS,具有由MS 902、RAN 904、PDSN 906、vPCRF 908、hPCRF 910、HAAA 912和AF 914执行的PCC架构。在步骤1,MS 902执行与PDSN 906的PPP LCP(块916)。在步骤2,MS 902与PDSN 906传送PPP认证,其例如可以是可扩展认证协议(EAP)、挑战-握手认证协议(CHAP)和密码认证协议(PAP)(块918)。将认证和授权(QoS用户简档)从HAAA 912发送到PDSN 906(块919)。在步骤3,PDSN 906向RAN904发送QoS用户简档(块920)。在步骤4,MS 902向PDSN 906发送网际协议控制协议(IPCP)配置请求(块922)。在步骤5,PDSN 906向MS 902发送IPCP配置确认(MS的简单IP地址)(块924)。在步骤6,PDSN 906向HAAA 912发送计费请求(开始)(块926)。在步骤7,PDSN 906向hPCRF910发送IP-CAN会话建立(块928)。在步骤8,hPCRF 910向PDSN 906发送对IP-CAN建立的确认(块930)。在步骤9,MS 902打开应用(块932)。在步骤10,MS 902与RAN 904传送QoS流配置(块934)。RAN 904与PDSN 906经由A11接口传送(请求的QoS和准予的QoS)(块936)。在步骤11,MS 902向PDSN 906发送RSVP Resv(块938)。在步骤12,PDSN906将准予的流简档ID映射到QCI/MBR/GBR(块940)。在步骤13,PDSN906向hPCRF 910发送IP-CAN会话修改(块942)。在步骤14,hPCRF 910执行PCRF策略决定(块944)。在步骤15,hPCRF 910向PDSN 906发送对IP-CAN会话修改的确认(选通关闭)(块946)。在步骤16,PDSN 906向MS 902发送RSVP ResvConf(块948)。在步骤17,在MS 902与AF 914之间执行应用注册(可选地,例如,SIP注册)(块950)。在步骤18,用户使用MS 902来开始呼叫(块952)。在步骤19,MS 902向RAN 904发送保留开启(块954)。RAN 904与PDSN 906经由A11接口传送(空中链路记录)(块956)。在步骤19A,PDSN 906向hPCRF 910发送IP-CAN会话修改(选通开启请求)(块958)。在步骤19B,hPCRF 910向PDSN 906发送对IP-CAN会话修改的确认(选通关闭)(块960)。在步骤20,在MS902与AF 914之间进行应用信令(例如,SIP邀请等)(块962)。在步骤21,AF向hPCRF 910发送应用/服务信息(块964)。在步骤22,hPCRF 910向AF 914发送确认(块966)。在步骤23,hPCRF 910确定PF匹配且QoS被授权,从而不进行改变(块968)。在步骤24,在MS 902与AF 914之间正在进行数据呼叫(块972)。在步骤25,MS 902的用户结束呼叫(块974)。在步骤26,在MS 902与AF 914之间进行用于数据呼叫终止的应用信令(例如,SIP结束)(块976)。在步骤27,AF 914向hPCRF 910发送服务终止(块978)。在步骤28,hPCRF 910向AF 914发送确认(块980)。在步骤29,hPCRF 910不删除QoS和原始PF(块982)。在步骤30A,MS 902与RAN 904传送保留关闭(块986)。在步骤30B,RAN 904经由A11接口与PDSN 906传送(空中链路记录)(块988)。在步骤31,PDSN 906向hPCRF910发送IP-CAN会话修改(选通关闭请求)(块990)。在步骤32,hPCRF910向PDSN 906发送对IP-CAN会话修改的确认(选通关闭)(块992)。
第三,选项2提供了使用与选项1相同的通配符执行QoS的MS预先设置,其中MS与PDSN保存预先配置的QoS;然而,PCRF不知道预先配置的QoS。MS等待用以设置初始PF和QoS的第一次呼叫开始。如果PDSN不具有为该流建立的PCC规则,则PDSN基于来自MS的保留开启向PCRF发送授权请求。PCRF仅在其从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指示时才授权QoS请求。
类似于选项1.1,应注意,MS可以在短时间段内将该保留用于其他业务。如果PCRF想要控制策略以使得用户业务不被允许同时使用,则与选项1对比,就会需要这个选项。例如,当在MS与服务器1之间发送用户业务且不允许在MS与服务器2之间发送该业务时。
PDSN基于来自MS的保留关闭向PCRF发送QoS资源释放请求。将MS的保留开启/保留关闭用于基于QoS的计费,如在X.P0011-D中指定的。另外,可以使用3GPP PCC收费来基于服务信息(例如,基于SIP邀请和SIP结束的持续时间)而与计费相关联。
因此,图10中,图示了用于选项2的示例性呼叫流1000,用于在HRPD中的MS发起的QoS,具有由MS 1002、RAN 1004、PDSN 1006、vPCRF 1008、hPCRF 1010、HAAA 1012和AF 1014执行的PCC架构。在步骤1,MS 1002执行与PDSN 1006的PPP LCP(块1016)。在步骤2,MS 1002与PDSN 1006传送PPP认证,其例如可以是EAP、CHAP和PAP(块1018)。将认证和授权(QoS用户简档)从HAAA 1012发送到PDSN 1006(块1020)。在步骤3,PDSN 1006向RAN 1004发送QoS用户简档(块1022)。在步骤4,MS 1002向PDSN 1006发送IPCP配置请求(块1024)。在步骤5,PDSN 1006向MS 1002发送IPCP配置确认(MS的简单IP地址)(块1026)。在步骤6,PDSN 1006向HAAA 1012发送计费请求(开始)(块1028)。在步骤7,PDSN1006向hPCRF 1010发送IP-CAN会话建立(块1030)。在步骤8,hPCRF 1010向PDSN 1006发送对IP-CAN建立的确认(块1032)。在步骤9,MS 1002打开应用(块1034)。在步骤10,在MS 1002与AF 1014之间执行应用注册(可选的,例如,SIP注册)(块1036)。在步骤11,用户使用MS 1002来开始呼叫(块1038)。在步骤12,MS 1002与RAN 1004传送QoS流配置(块1040)。RAN 1004与PDSN 1006经由A11接口传送(请求的QoS和准予的QoS)(块1042)。在步骤13,MS 1002向PDSN 1006发送RSVPResv(块1044)。在步骤14,PDSN 1006将准予的流简档ID映射到QCI/MBR/GBR(块1046)。在步骤15,PDSN 1006向hPCRF 1010发送IP-CAN会话修改(块1048)。在步骤16,hPCRF 1010执行PCRF策略决定(块1050)。在步骤17,hPCRF 1010向PDSN 1006发送对IP-CAN会话修改的确认(选通关闭)(块1052)。在步骤18,PDSN 1006向MS 1002发送RSVP ResvConf(块1054)。在步骤19,MS 1002向RAN 1004发送保留开启(块1056)。RAN 1004与PDSN 1006经由A11接口传送(空中链路记录)(块1058)。在步骤20,在MS 1002与AF 1014之间进行应用信令(例如,SIP邀请等)(块1060)。在步骤21,AF向hPCRF 1010发送应用/服务信息(块1062)。在步骤22,hPCRF 1010向AF 1014发送确认(块1064)。在步骤23,hPCRF 1010确定PF匹配且QoS被授权,从而不进行改变(块1066)。在步骤24,在MS 1002与AF 1014之间正在进行数据呼叫(块1068)。在步骤25,MS 1002的用户结束该呼叫(块1070)。在步骤26,在MS 1002与AF 1014之间进行用于数据呼叫终止的应用信令(例如,SIP结束)(块1072)。在步骤27,AF 1014向hPCRF 1010发送服务终止(块1074)。在步骤28,hPCRF 1010向AF 1014发送确认(块1076)。在步骤29,hPCRF1010不删除QoS和原始PF(块1078)。在步骤30A,MS 1002与RAN 1004传送保留关闭(块1080)。在步骤30B,RAN 1004经由A11接口与PDSN 1006传送(空中链路记录)(块1082)。在步骤31,PDSN 1006向hPCRF 1010发送IP-CAN会话修改(块1084)。在步骤32,hPCRF 1010移除PF和QoS(块1086)。在步骤33,hPCRF 1010向PDSN 1006发送对IP-CAN会话修改的确认(选通关闭)(块1088)。在步骤34,用户经由MS 1002做出另一个呼叫(块1090)。在步骤35,MS 1002向RAN 1004发送保留开启(块1091)。RAN 1004与PDSN 1006经由A11接口传送(空中链路记录)(块1092)。在步骤36,在MS 1002与AF 1014之间进行用于数据呼叫终止的应用信令(例如,SIP结束)(块1093)。在步骤37,AF 1014向hPCRF 1010发送应用/服务信息(块1094)。在步骤38,hPCRF 1010向AF 1014发送确认(块1095)。在步骤39,PDSN 1006向hPCRF 1010发送IP-CAN会话修改(块1096)。在步骤40,hPCRF 1010执行策略决定(块1097)。在步骤41,hPCRF 1010向PDSN 1006发送对IP-CAN会话修改的确认(块1098)。
第四,选项2.1使用MS和PDSN缓存QoS,其在应用开启时提供了使用通配符的MS预先设置的QoS,此举与选项2相同。MS与PDSN保存该预先配置的QoS,并且PCRF不知道该预先配置的QoS。
PDSN执行以下过程:如果PDSN不具有为该流建立的PCC规则,则PDSN基于来自MS的RSVP请求(用于初始QoS设置)或保留开启(用于随后的数据呼叫)向PCRF发送授权请求。对于MS发起的QoS,当PDSN从PCRF接收到QoS删除时,其将保持PF。PDSN基于来自MS的保留关闭,向PCRF发送QoS资源释放请求。
PCRF执行以下过程:PCRF可以在从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指示之前授权QoS请求。如果在基于运营商的策略授权QoS后的特定持续时间中没有来自应用服务器的指示,则可以撤销该授权。当PCRF从PDSN接收到QoS资源释放请求时,其删除该QoS。
来自MS的保留开启/保留关闭用于基于QoS的计费,如在X.P0011-D中指定的。另外,可以使用3GPP PCC收费来基于服务信息(例如,基于SIP邀请和SIP结束的持续时间)而与计费相关联。应注意,MS可以在短时间段内将该保留用于其他业务。
因此,在图11中,图示了用于选项2.1的示例性呼叫流1100,用于在HRPD中MS发起的QoS,具有由MS 1102、RAN 1104、PDSN 1106、vPCRF1108、hPCRF 1110、HAAA 1112和AF 1114执行的PCC架构。在步骤1,MS 1102执行与PDSN 1106的PPP LCP(块1116)。在步骤2,MS 1102与PDSN 1106传送PPP认证,其例如可以是EAP、CHAP和PAP(块1118)。将认证和授权(QoS用户简档)从HAAA 1112发送到PDSN 1106(块1120)。在步骤3,PDSN 1106向RAN 1104发送QoS用户简档(块1122)。在步骤4,MS 1102向PDSN 1106发送IPCP配置请求(块1124)。在步骤5,PDSN 1106向MS 1102发送IPCP配置确认(MS的简单IP地址)(块1126)。在步骤6,PDSN 1106向HAAA 1112发送计费请求(开始)(块1128)。在步骤7,PDSN 1106向hPCRF 1110发送IP-CAN会话建立(块1130)。在步骤8,hPCRF 1110向PDSN 1106发送对IP-CAN建立的确认(块1132)。在步骤9,MS 1102打开应用(块1134)。在步骤10,在MS 1102与AF 1114之间执行应用注册(可选的,例如,SIP注册)(块1136)。在步骤11,MS1102与RAN 1104传送QoS流配置(块1138)。RAN 1104与PDSN 1106经由A11接口传送(请求的QoS和准予的QoS)(块1140)。在步骤12,MS 1102向PDSN 1106发送RSVP Resv(块1142)。在步骤13,PDSN 1106将准予的流简档ID映射到QCI/MBR/GBR(块1144)。在步骤14,PDSN1106向hPCRF 1110发送IP-CAN会话修改(块1146)。在步骤15,hPCRF1110执行PCRF策略决定(块1148)。在步骤16,hPCRF 1110向PDSN 1106发送对IP-CAN会话修改的确认(选通关闭)(块1150)。在步骤17,PDSN1106向MS 1102发送RSVP ResvConf(块1152)。在步骤18,在hPCRF 1110处发生超时(块1154)。在步骤19,hPCRF 1110向PDSN 1106发送QoS删除(块1156)。在步骤20,PDSN 1106保持PF(块1158)。在步骤21,用户使用MS 1102来开始呼叫(块1160)。在步骤22,MS 1102向RAN 1104发送保留开启(块1162)。RAN 1104与PDSN 1106经由A11接口传送(空中链路记录)(块1164)。在步骤23,PDSN 1106向hPCRF 1110发送IP-CAN会话修改(块1166)。在步骤24,hPCRF 1110执行PCRF策略决定(块1168)。在步骤25,hPCRF 1110向PDSN 1106发送对IP-CAN会话修改的确认(选通关闭)(块1170)。在步骤26,在MS 1102与AF 1114之间进行应用信令(例如,SIP邀请等)(块1172)。在步骤27,AF向hPCRF 1110发送应用/服务信息(块1174)。在步骤28,hPCRF 1110向AF 1114发送确认(块1176)。在步骤29,hPCRF 1110确定PF匹配且QoS被授权,从而不进行改变(块1178)。在步骤30,在MS 1102与AF 1114之间正在进行数据呼叫(块1180)。在步骤31,MS 1102的用户结束该呼叫(块1182)。在步骤32,在MS 1102与AF 1114之间进行用于数据呼叫终止的应用信令(例如,SIP结束)(块1184)。在步骤33,AF 1114向hPCRF 1110发送服务终止(块1186)。在步骤34,hPCRF 1180向AF 1114发送确认(块1188)。在步骤35,hPCRF 1110不删除该QoS和原始PF(块1190)。在步骤36A,MS 1102与RAN 1104传送保留关闭(块1192)。在步骤36B,RAN 1104经由A11接口与PDSN 1106传送(空中链路记录)(块1194)。在步骤37,PDSN 1106向hPCRF 1110发送IP-CAN会话修改(块1196)。在步骤38,hPCRF 1110移除PF和QoS(块1198)。在步骤39,hPCRF 1110向PDSN 1106发送对IP-CAN会话修改的确认(选通关闭)(块1199)。
第五,选项3不为MS发起的QoS使用QoS预先设置。MS为每一个分组数据呼叫设置并取消QoS。PCRF基于从SIP信令接收的5-元组为每一个呼叫执行策略决定。PDSN基于详细的分组过滤器来执行业务策略确定。将来自MS的保留开启/保留关闭用于在PDSN中的基于QoS的计费,如在X.S0011-D中指定的。另外,可以使用3GPP PCC收费来基于服务信息(例如,基于SIP邀请和SIP结束的持续时间)而与计费相关联。
因此,在图12中,图示了用于选项3的示例性呼叫流1200,用于在HRPD中的MS发起的QoS,具有由MS 1202、RAN 1204、PDSN 1206、vPCRF 1208、hPCRF 1210、HAAA 1212和AF 1214执行的PCC架构。在步骤1,MS 1202执行与PDSN 1206的PPP LCP(块1216)。在步骤2,MS 1202与PDSN 1206传送PPP认证,其例如可以是EAP、CHAP和PAP(块1218)。将认证和授权(QoS用户简档)从HAAA 1212发送到PDSN 1206(块1220)。在步骤3,PDSN 1206向RAN 1204发送QoS用户简档(块1222)。在步骤4,MS 1202向PDSN 1206发送IPCP配置请求(块1224)。在步骤5,PDSN 1206向MS 1202发送IPCP配置确认(MS的简单IP地址)(块1226)。在步骤6,PDSN 1206向HAAA 1212发送计费请求(开始)(块1228)。在步骤7,PDSN1206向hPCRF 1210发送IP-CAN会话建立(块1230)。在步骤8,hPCRF 1210向PDSN 1206发送对IP-CAN建立的确认(块1232)。在步骤9,MS 1202打开应用(块1234)。在步骤10,在MS 1202与AF 1214之间执行应用注册(可选的,例如,SIP注册)(块1236)。在步骤11,用户使用MS 1202来开始数据呼叫(块1238)。在步骤12,在MS 1202与AF 1214之间进行应用信令(例如,SIP邀请等)(块1240)。在步骤13,AF向hPCRF 1210发送应用/服务信息(块1242)。在步骤14,hPCRF 1210向AF 1214发送确认(块1244)。在步骤15,MS 1202与RAN 1204传送QoS流配置(块1246)。RAN 1204与PDSN 1206经由A11接口传送(请求的QoS和准予的QoS)(块1248)。在步骤16,MS 1202向PDSN 1206发送RSVP Resv(块1250)。在步骤17,PDSN 1206将准予的流简档ID映射到QCI/MBR/GBR(块1252)。在步骤18,PDSN 1206向hPCRF 1210发送IP-CAN会话修改(块1254)。在步骤19,hPCRF 1210执行PCRF策略决定(块1256)。在步骤20,hPCRF 1210向PDSN 1206发送对IP-CAN会话修改的确认(选通关闭)(块1258)。在步骤21,PDSN 1206向MS 1202发送RSVP ResvConf(块1260)。在步骤20,MS 1202向RAN 1204发送保留开启(块1262)。RAN 1204与PDSN 1206经由A11接口传送(空中链路记录)(块1264)。在步骤21,在MS 1202与AF 1214之间正在进行数据呼叫(块1266)。在步骤22,在MS 1202与AF 1214之间进行用于数据呼叫终止的应用信令(例如,SIP结束)(块1268)。在步骤23,AF 1214向hPCRF 1210发送服务终止(块1270)。在步骤24,hPCRF 1280向AF 1214发送确认(块1272)。在步骤25,MS 1202与hPCRF 1210执行步骤15-21,以删除流(块1274)。在步骤26A,MS 1202与RAN 1204传送保留关闭(VoIP)(块1276)。在步骤26B,RAN 1204经由A11接口与PDSN 1206传送(空中链路记录)(块1278)。
对这三个主要选项(1、2和3)和两个子选项(1.1、2.1)的比较总结了前述说明。
选项1具有的优点是较短的设置延迟且无需改变PCC接口协议。存在的问题是需要改变PCRF行为。在缺少应用信令的情况下,PCRF不能对不被允许同时使用的不同用户业务执行策略控制。
选项1.1也具有较短设置延迟的优点。存在的问题是需要改变PDSN和PCRF行为。需要改变PCC接口。对于最优化情况,MS可以在短时间段中将QoS用于其他业务。
选项2具有的优点是无需改变PCC接口协议和PCRF行为。另一个优点是较短的设置延迟。存在的问题包括:需要改变PDSN行为,并且初始QoS和PF的设置需要等待第一次数据呼叫。对于最优化情况,MS可以在短时间段中将QoS用于其他业务。
选项2.1具有的优点是无需改变PCC接口协议和PCRF行为。另一个优点是较短的设置延迟。存在的问题包括需要改变PDSN行为。MS可以在短时间段中将QoS用于其他业务。PDSN不能基于从应用信令接收的5-元组执行策略确定。
选项3具有的优点是无需对标准的改变且无需对PDSN/PCRF的改变。存在的问题包括长呼叫设置延迟。另外,如果其被用于web浏览类型的服务,其可以导致在MS、RAN、PDSN和PCRF之间的不必要的信令,因为保留开启/保留关闭会频繁出现。结果,取决于休眠定时器的持续时间,PF设置/移除会频繁出现。
进一步参考没有预先设置QoS的情况下出现的呼叫设置延迟,需要为每一个分组呼叫建立并释放PF和QoS。由此,会引入两部分延迟:在示例性实现方式中,通过RSVP的HRPD无线电会话QoS配置和分组过滤器(PF)建立通常由于PDSN处理和负载而存在可察觉的延迟。针对每个MS的每一次呼叫的PF建立和移除将向PDSN增加更多的负载和处理。在eHRPD中,延迟会由于额外的QoS检查而加倍。应意识到,可以并行地执行QoS配置和PF建立。
eHRPD和HRPD中针对网络发起的QoS而开启保留的方法和装置:
在当前实现方式中,RAN将基于QoS流简档设定ReservationKKIdleStateForward/Reverse=0x0、0x1或0x2。
0x0意思是需要明确地发送保留开启/保留关闭;
0x1意思是当业务信道被释放时自动关闭保留,且当业务信道被分配时则需要保留开启;
0x2意思是当业务信道被释放时自动关闭保留,且当业务信道被分配时自动开启保留。
对于UE发起的QoS,UE通常将基于应用和ReservationKKIdleStateForward/Reverse值发送保留开启(保留开启)。UE可以请求ReservationKKIdleStateForward/Reverse值,RAN可以基于UE的请求或者基于QoS流简档做出决定。然而,不清楚对于网络发起的QoS,应何时开启和关闭保留。通常,当前假设是,当UE接收到用以增加流的RSVP时其将发送保留开启,当UE接收到用以删除流的RSVP时其将发送保留关闭。可以参考3GPP2X.S0057V2.0中相应的部分,但会意识到对其无需阶段3。而且,如果UE进入空闲且没有接收到具有流删除的RSVP,则假设在为UE分配业务信道时,UE将自动开启设备中的全部网络发起的QoS流,而与前向链路(FL)和反向链路(RL)二者是否存在数据流无关。同样无需阶段3。
给定以上假设,则将遇到以下缺点:
每一次基于ReservationKKIdleStateForward/Reverse值分配和释放业务信道时,UE皆需要采取操作来请求保留开启/保留关闭;
增加了UE的复杂性;
当为其他目的或其他流分配业务信道且对于所述其他流也需要开启用于此流的保留的时,是没有效率的;以及
对于激活失败且从而需要UE不断重试的情况,也是没有效率的。
为了处理前述考虑,如果网络想要获得对网络发起的QoS的完全控制,则RAN就应为网络发起的QoS流将ReservationKKIdleState始终设定为0x2。当UE进入连接状态时,RAN将始终为这些网络发起的QoS流分配资源。
如果需要在网络侧的进一步的智能化,则网络可以配置网络发起的QoS流以适当地使用ReservationKKIdleState=0x0、0x1或0x2。此信息可以直接来自PCRF,或者HSGW/PDSN可以基于网络策略和QoS信息(例如,QCI/GBR/MBR或QoS流简档ID)配置它。于是HSGW/PDSN可以直接通过A11信令指示RAN,或者HSGW/PDSN可以通过RSVP消息指示MS,随后MS通过空中接口信令指示RAN。网络可以有效地管理QoS流的开启和关闭,并且不为当前在UE中配置的全部网路发起的QoS流分配资源。
总之,网络控制QoS流的设定配置和保留的开启或关闭。PCRF将通过A11信令或者通过RSVP消息(随后通过空中接口信令从MS到RAN)指示HSGW/PDSN。RAN可以设置ReservationKKIdleState的适当值,并相应地开启保留开启/保留关闭。
在图13中,图示了由UE 1302、eAN/ePCF 1304、HSGW 1306、P-GW1308、vPCRF(用于漫游情况)1310和hPCRF 1312执行的、用于网络发起的QoS(选项1)的示例性呼叫流1300。在步骤1,hPCRF 1312向HSGW1306发送网关控制和QoS规则设定(块1314)。在步骤2,HSGW 1306将在PCC规则中提供的信息映射到eHRPD QoS简档ID。在步骤3,UE 1302进入连接状态(块1318)。HSGW 1306向UE 1302发送VSNP:[PDN-ID]Resv(增加UL/DL分组过滤器、QoS列表、事务ID=nn)(块1320)。在步骤4,经由A11接口,eAN/ePCF 1304与HSGW 1306传送流ID、A10 ID、SO设置ReservationKKIdleState(块1322)。在步骤5,在UE 1302与eAN/ePCF1304之间的通信设置辅助流(保留,简档ID)(块1324)。在步骤6,UE 1302向eAN/ePCF 1304发送VSNP:[PDN-ID]Resv(UL/DL TFT,流ID,事务ID=nn)(块1326)。在步骤7,HSGW 1306向UE 1302发送VSNP:[PDN-ID]ResvConf(事务ID=nn)(块1328)。在步骤8,如果ReservationKKIdleState是0x0或0x01,则将A11信令(对保留开启的请求)从HSGW 1306发送到eAN/ePCF 1304(块1330)。在步骤9,eAN/ePCF 1304向UE 1302发送保留开启(保留标签)(块1332)。在步骤10,HSGW 1306向hPCRF 1312发送对于网关控制和QoS规则设定的确认(块1334)。在步骤11,在hPCRF1312与vPCRF 1310之间进行PCC规则设定过程(块1336)。在步骤12,hPCRF 1312向HSGW 1306发送网关控制和QoS规则设定(选通关闭和删除流)(块1338)。在步骤13,HSGW 1306将在PCC规则中提供的信息映射到eHRPD QoS简档ID(块1340)。在步骤14,HSGW 1306经由A11接口向eAN/ePCF 1304发送对于保留关闭的请求(块1342)。在步骤15,eAN/ePCF 1304向UE 1302发送保留关闭(保留标签)(块1344)。在步骤16,HSGW 1306向UE 1302发送VSNP:[PDN-ID]Resv(删除UL/DL分组过滤器、事务ID=nn)(块1346)。在步骤17,UE 1302向HSGW 1306发送VSNP:[PDN-ID]Resv(UL/DL TFT,流ID,事务ID=nn)(块1348)。在步骤18,HSGW 1306向UE 1302发送VSNP:[PDN-ID]ResvConf(事务ID=nn)(块1350)。在步骤19,在UE 1302与eAN/ePCF 1304之间进行用于删除QoS配置的通信(块1352)。在步骤20,HSGW 1306向hPCRF1312发送对网关控制和QoS规则设定的确认(块1354)。在步骤21,在vPCRF 1310与hPCRF 1312之间进行用于PCC规则设定过程的通信(块1356)。
在图14中,图示了由UE 1402、eAN/ePCF 1404、HSGW 1406、P-GW1408、vPCRF(用于漫游情况)1410和hPCRF 1412执行的、用于网络发起的QoS(选项2)的示例性呼叫流1400。在步骤1,hPCRF 1412向HSGW1406发送网关控制和QoS规则设定(块1414)。在步骤2,HSGW 1406将在PCC规则中提供的信息映射到eHRPD QoS简档ID。在步骤3,UE 1402进入连接状态(块1418)。HSGW 1406向UE 1402发送VSNP:[PDN-ID]Resv(增加UL/DL分组过滤器,QoS列表,ReservationKKIdleState,事务ID=nn)(块1420)。在步骤4,在UE 1402与eAN/ePCF 1404之间的通信设置辅助流(保留,简档ID)(块1424)。在步骤5,经由A11接口,eAN/ePCF 1404与HSGW 1406传送流ID、A10 ID、SO(块1422)。在步骤6,UE 1402向eAN/ePCF 1404发送VSNP:[PDN-ID]Resv(UL/DL TFT,流ID,事务ID=nn)(块1426)。在步骤7,HSGW 1406向UE 1402发送VSNP:[PDN-ID]ResvConf(事务ID=nn)(块1428)。在步骤8,如果ReservationKKIdleState是0x0或0x01,则将A11信令(对保留开启的请求)从HSGW 1406发送到eAN/ePCF 1404(块1430)。在步骤9,eAN/ePCF 1404向UE 1402发送保留开启(保留标签)(块1432)。在步骤10,HSGW 1406向hPCRF 1412发送对于网关控制和QoS规则设定的确认(块1434)。在步骤11,在hPCRF1412与vPCRF 1410之间进行PCC规则设定过程(块1436)。在步骤12,hPCRF 1412向HSGW 1406发送网关控制和QoS规则设定(选通关闭和删除流)(块1438)。在步骤13,HSGW 1406将在PCC规则中提供的信息映射到eHRPD QoS简档ID(块1440)。在步骤14,HSGW 1406经由A11接口向eAN/ePCF 1404发送对于保留关闭的请求(块1442)。在步骤15,eAN/ePCF 1404向UE 1402发送保留关闭(保留标签)(块1444)。在步骤16,HSGW 1406向UE 1402发送VSNP:[PDN-ID]Resv(删除UL/DL分组过滤器、事务ID=nn)(块1446)。在步骤17,UE 1402向HSGW 1406发送VSNP:[PDN-ID]Resv(UL/DL TFT,流ID,事务ID=nn)(块1448)。在步骤18,HSGW 1406向UE 1402发送VSNP:[PDN-ID]ResvConf(事务ID=nn)(块1450)。在步骤19,在UE 1402与eAN/ePCF 1404之间进行用于删除QoS配置的通信(块1452)。在步骤20,HSGW 1406向hPCRF 1412发送对网关控制和QoS规则设定的确认(块1454)。在步骤21,在vPCRF1410与hPCRF 1412之间进行用于PCC规则设定过程的通信(块1456)。
应意识到,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地部署用以提供各种通信内容,诸如语音、数据等等。这些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诸如:带宽和发射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这种多址系统的实例可以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3GPP LTE系统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
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支持多个无线接入终端的通信。如上所述,每个终端都可以经由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指代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链路,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指代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可以经由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或一些其他类型的系统来建立这个通信链路。
参考图15,示出了根据一个方案的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接入点(AP)1500包括多个天线组。例如,一个天线组包括1504和1506,另一个天线组包括1508和1510,再一个天线组包括1512和1514。在图15中,对每个天线组仅示出了两个天线,但是对于每个天线组可以使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线。接入终端(AT)1516与天线1512和1514通信,其中,天线1512和1514通过前向链路1520向接入终端1516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518从接入终端1516接收信息。接入终端1522与天线1506和1508通信,其中,天线1506和1508通过前向链路1526向接入终端1522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524从接入终端1522接收信息。在FDD系统中,通信链路1518、1520、1524和1526可以使用不同的频率来通信。例如,前向链路1520可以使用与反向链路1518所用的不同的频率。
每一组天线和/或其被指定在其中进行通信的区域都可以称为接入点1500的扇区。在这个方案中,每一个天线组皆可被设计为与由接入点1500覆盖的区域的扇区中的接入终端1516和1522进行通信。
在经由前向链路1520和1526进行通信时,接入点1500的发射天线可以利用波束成形,以便提高对于不同接入终端1516和1522的前向链路的信噪比。此外,使用波束成形对随机散布在其覆盖区中的接入终端进行发射的接入点对在邻近小区中的接入终端所造成的干扰比通过单个天线向其全部接入终端进行发射的接入点低。
接入点1500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的固定站,并可以称为接入点、节点B或一些其他术语。接入终端1516和1522也可以称为用户装置(UE)、无线通信设备、终端或一些其他术语。
MIMO系统使用多个(NT个)发射天线和多个(NR个)接收天线来进行数据传输。由NT个发射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形成的MIMO信道可以分解为NS个独立信道,其也称为空间信道,其中,NS≤min{NT,NR}。NS个独立信道中的每一个对应于一个维度。如果利用由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创建的附加维度,则MIMO系统可以提供改进的性能(例如,更高的吞吐量和/或更高的可靠性)。
MIMO系统可以支持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在TDD系统中,前向链路传输和反向链路传输在相同频率范围上,以使得互易原理允许依据反向链路信道对前向链路信道的估计。这实现了当在接入点处可利用多个天线时,接入点能够提取在前向链路上的发射波束成形增益。
本文的教导可以包含在使用用于与至少一个其他节点通信的各种组件的节点(例如设备)中。图16图示了可被使用来有助于在节点之间的通信的几个示例性组件。具体地,图16示出了MIMO系统1600的无线设备1610(例如,接入点)和无线设备1650(例如,接入终端)。在设备1610处,从数据源1612将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提供给发射(“TX”)数据处理器1614。
在一些方案中,通过各自的发射天线发送每一个数据流。TX数据处理器1614基于为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对该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提供编码数据。
可以使用OFDM技术将每一个数据流的编码数据与导频数据进行复用。导频数据通常是以已知的方式进行处理的已知的数据模式,并且可以在接收机系统处使用导频数据来估计信道响应。可以基于为每一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QPSK、M-PSK或M-QAM)来调制(即,符号映射)该数据流的经复用的导频数据和编码数据,以提供调制符号。可以通过由处理器1630执行的指令来确定每一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和调制。数据存储器1632可以存储由处理器1630或设备1610的其他组件使用的程序代码、数据和其他信息。
随后将全部数据流的调制符号提供给TX MIMO处理器1620,其可以进一步处理这些调制符号(例如,使用OFDM)。TX MIMO处理器1620随后向NT个收发机(“XCVR”)1622a到1622t提供NT个调制符号流,每一个收发机都具有发射机(TMTR)和接收机(RCVR)。在一些方案中,TX MIMO处理器1620对数据流的符号和发送符号的天线使用波束成形权重。
每一个收发机1622a-1622t都接收并处理各自的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模拟信号,以提供适合于通过MIMO信道传输的调制信号。随后分别从NT个天线1624a到1624t发送来自收发机1622a到1622t的NT个调制信号。
在设备1650处,由NR个天线1652a到1652r接收发送的调制信号,将来自每一个天线1652a-1652r的接收信号提供给各自的收发机(“XCVR”)1654a到1654r。每一个收发机1654a-1654r皆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各自的信号,数字化经调节的信号,以提供样本,并进一步处理这些样本以提供相应的“接收”符号流。
接收(“RX”)数据处理器1660可以基于特定接收机处理技术来接收并处理来自NR个收发机1654a-1654r的NR个接收符号流,以提供NT个“检测”符号流。RX数据处理器1660随后对每一个检测符号流进行解调、解交织和解码,以恢复该数据流的业务数据。由RX数据处理器1660执行的处理与由在设备1610处的TX MIMO处理器1620和TX数据处理器1614执行的处理相反。
处理器1670可以周期性地确定使用哪一个预编码矩阵。处理器1670公式化反向链路消息,其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数据存储器1672可以存储由处理器1670或设备1650的其他组件使用的程序代码、数据及其他信息。
反向链路消息可以包括与通信链路和/或接收数据流有关的各类信息。该反向链路消息随后可以由TX数据处理器1638进行处理,由调制器1680进行调制,由收发机1654a到1654r进行调节,并被发送回设备1610,TX数据处理器1638还从数据源1636接收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
在设备1610处,来自设备1650的调制信号由天线1624a-1624t进行接收,由收发机1622a-1622t进行调节,由解调器(“DEMOD”)1640进行解调,并由RX数据处理器1642进行处理,以提取由设备1650发送的反向链路消息。处理器1630随后确定将哪一个预编码矩阵用于确定波束成形权重,随后可以处理提取的消息。
图16还示出了通信组件可以包括执行干扰控制操作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例如,干扰(“INTER”)控制组件1690可以与处理器1630和/或设备1610的其他组件协作,以向/从另一个设备(例如,设备1650)发送/接收信号。类似地,干扰控制组件1692可以与处理器1670和/或设备1650的其他组件协作,以向/从另一个设备(例如,设备1610)发送/接收信号。应意识到,对于每一个设备1610和1650,可以由单个组件来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组件的功能。例如,单个处理组件可以提供干扰控制组件1690和处理器1630的功能,单个处理组件可以提供干扰控制组件1692和处理器1670的功能。
图17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1700,其被配置为支持多个用户,在无线通信系统1700中可以实现本文的教导。系统1700为多个小区1702提供通信,例如,宏小区1702a-1702g,每一个小区皆由相应的接入节点1704(例如,接入节点1704a-1704g)服务。如图17所示,接入终端1706(例如,接入终端1706a-1706l)可以随着时间进展散布在遍及系统的多个位置。例如,每一个接入终端1706都可以在给定时刻在前向链路(“FL”)和/或反向链路(“RL”)上与一个或多个接入节点1704通信,这取决于接入终端1706是否活动以及其是否处于软切换中。无线通信系统1700可以在大地理范围上提供服务。例如,宏小区1702a-1702g可以覆盖相邻地域中的几个街区。
在图17中,通信系统1700被图示为具有演进的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网络/演进的分组核心(EPC)网络1702(即,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或WCDMA(宽带码分多址))和3GPP2网络1704,其用于为被图示为UE 1706的移动设备提供覆盖。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是在电信组织之间的合作,用以获得在ITU的IMT-2000项目范围内的全球应用的第三代(3G)移动电话系统技术规范。实际上,3GPP2是用于CDMA2000的标准化组,该3G标准集基于较早的2G CDMA技术。3GPP2不应与3GPP混淆,3GPP指的是用于称为UMTS的另一个3G技术的标准。
LTE技术是包括WCDMA和CDMA2000的3G系统的革命性升级。从2G/3G系统到LTE的演进道路是基本上通过实现系统间的互通和无缝切换的,以便以低成本迁移现有网络。系统架构演进(又名SAE)是3GPP的LTE无线通信标准的核心网络架构。SAE是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核心网络的演进,存在一些区别:(1)简化的架构;(2)全IP网络(AIPN);及(3)支持较高吞吐量和较低延迟的无线电接入网络(RAN),支持多个异构RAN之间的移动性,包括如GPRS的传统系统,但也包括非3GPP系统(例如WiMAX)。
LTE的演进的RAN由单个节点组成,即演进的基节点(“eNodeB”或“eNB”),其与UE 1706交互。eNB被图示为E-UTRAN/EPC网络1702的E-UTRAN 1708。eNB包括物理层(PHY)、媒体接入控制层(MAC)、无线电链路控制层(RLC)和分组数据控制协议层(PDCP),其包括用户面的报头压缩和加密的功能。其还提供与控制面相对应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功能。其执行许多功能,包括无线电资源管理、准入控制、调度、协商的上行链路(UL)服务质量的实施、小区信息广播、用户和控制面数据的加密/解密、及下行链路/上行链路(DL/UL)用户面分组报头的压缩/解压缩。
总体上,对于到UE 1706的无线电接入图示了三种不同无线电接入技术(RAT)。E-UTRAN 1708具有到UE 1706的Uu外部无线电接口(逻辑接口)。在3GPP2网络1704上,HRPD基站收发机系统(BTS)1710和1xRTT(无线电传输技术)BTS 1712可以具有到UE 1706的Um外部无线电接口。对于3GPP系统的实例是到UE 1706的Uu或Um,对于3GPP2系统(即,CDMA)的实例是到UE 1706的Um。到UE 1706的外部接口经由空中接口1714传输用户数据和信令数据。
SAE架构的主要组件是EPC 1702,也称为SAE核心。EPC 1702借助移动性管理实体(MME)1716、服务网关(SGW)1718和PDN网关1720的子组件而充当GPRS网络的等价物。
MME 1716是用于LTE接入网络(被图示为E-UTRAN 1708)的关键控制节点。其负责包括重传在内的空闲模式UE追踪和寻呼过程。其包括在承载激活/去激活过程中,并且还负责在初始连接时以及在包括核心网络(CN)节点重定位的LTE内切换时为UE 1706选择SGW 1718。其负责认证用户(通过与HSS交互)。非接入层(NAS)信令在MME 1716处终止,并且其还负责UE 1706的临时身份的产生和分配。其检查UE 1706的授权以使其驻留在服务供应商的公用陆地移动网络(PLMN)上,并实施UE漫游限制。MME 1716是网络中用于NAS信令的加密/完整性保护的终止点,并处理安全性密钥管理。信令的合法侦听也受MME 1716的支持。MME 1716还为在LTE和2G/3G接入网络之间的移动性提供控制面功能,其中S3接口从SGSN(未图示)到MME 1716处终止。MME 1716还终止通往用于漫游UE的归属用户服务器(HSS)1722的S6a接口。
SGW 1718路由并转发用户数据分组,同时在eNodeB间切换过程中还充当用户面的移动性锚点,并充当在LTE与其他3GPP技术之间的移动性的锚点(终止S4接口并在2G/3G系统与PGW之间中继业务)。对于空闲状态的UE 1706,SGW 1718终止下行链路(DL)数据通路,并在发往UE1706的DL数据到达时触发寻呼。其管理并存储UE上下文,例如,网际协议(IP)承载服务的参数、网络内部路由信息。在合法侦听的情况下,其还执行用户业务的复制。
PDN网关(PGW)1720通过作为用于UE 1706的业务的出入点,来提供从UE 1706到外部分组数据网络的连通,外部分组数据网络图示为运营商的IP服务1724,例如,IP多媒体子系统(IMS)、分组交换服务(PSS)等。UE 1706可以同时与一个以上的PGW 1720连通,以便接入多个PDN。PGW 1720执行策略实施、对每一个用户的分组滤波、收费支持、合法侦听和分组筛选。PGW 1720的另一个关键任务是充当在3GPP与诸如WiMAX和3GPP2(CDMA 1X和EvDO)的非3GPP技术之间的移动性的锚点。
EPS的关键特征是以在其之间良好定义的开放接口(S11)来分离执行控制面功能的网络实体(MME 1716)与执行承载面功能的网络实体(SGW1718)。由于E-UTRAN 1708提供较高带宽,以实现新的服务以及改善现有服务,因此MME 1716与SGW 1718的分离意味着SGW 1718可以基于针对高带宽分组处理而优化的平台,而MME 1716基于针对信令事务而优化的平台。此举对于这两个单元中每一个实现了更有成本效益的平台的选择以及独立的伸缩性。服务供应商还可以独立于MME 1716的位置来选择在网络中的SGW 1718的优化的拓扑位置,以便优化带宽、减小延迟并避免集中失败点。
应用功能(AF)是用于提供需要业务面资源(例如,UMTS分组交换(PS)域/GPRS域资源)的策略和收费控制的应用的单元。AF被图示为运营商的IP服务1724。应用功能的一个实例是策略控制和收费规则功能(PCRF)1726。AF可以使用Rx参考点来向PCRF 1726提供会话信息。PCRF 1726是包含策略控制决定和基于流的收费控制功能的功能单元。PCRF 1726向策略和收费执行功能(PCEF)(未示出)提供与服务数据流检测、选通、QoS和基于流的收费(除了信用管理之外)有关的网络控制。PCRF从AF接收与会话和媒体相关的信息,并向AF通知业务面事件。PCRF 1726可以在存储由AF提供的服务信息之前检查服务信息是否与运营商定义的策略规则一致。服务信息将被用于得到关于该服务的QoS。PCRF 1726可以拒绝从AF接收的请求,作为结果,PCRF 1726在对AF的应答中指示可由PCRF 1726接受的服务信息。PCRF 1726可以将订制信息用作策略和收费控制决定的基础。订制信息可以应用于基于会话的服务和基于非会话的服务两者。关于每一个服务的定制专用信息可以包含,例如,最大QoS类和最大比特率。如果AF请求,则PCRF 1726经由Rx参考点向AF报告IP-CAN会话事件(包括承载事件和在AF信令传输上的事件)。
3GPP认证、授权、计费(AAA)服务器1728经由S6c连接到PDN网关1720,并经由SWx接口连接到HSS 1722。
S1-MME是用于在E-UTRAN 1708与MME 1716之间的控制面协议的参考点。在这个参考点上的协议是演进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应用协议(eRANAP),并且其将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用作传输协议。
在E-UTRAN 1708与SGW 1718之间的S1-U参考点用于在切换期间的每个承载用户面隧道传输和eNB间路径切换。在此接口上的传输协议是GPRS隧道传输协议-用户面(GTP-U)。
S2a为用户面提供了在可信的非3GPP IP接入与SGW 1718之间的相关控制和移动性支持。S2a基于代理移动IP。为了实现经由不支持PMIP的可信的非3GPP IP接入的接入,S2a还支持客户移动IPv4 FA模式。
S2b为用户面提供了在演进的分组数据网关(ePDG)与PDN GW之间的相关控制和移动性支持。其基于代理移动IP。
S2c为用户面提供了在UE与PDN GW之间的相关控制和移动性支持。在可信的和/或不可信的非3GPP接入和/或3GPP接入上实现此参考点。此协议基于客户移动IP同位置(co-located)模式。
S3是在SGSN(未示出)与MME 1716之间的接口,其实现了空闲或活动状态中用于3GPP间接入网络移动性的用户和承载信息交换。其基于在SGSN之间定义的Gn参考点。
S4为用户面提供了在SGSN与SGW 1718之间的相关控制和移动性支持,并基于在SGSN与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未示出)之间定义的Gn参考点。
S5提供了在SGW 1718与PDN GW 1720之间的用户面隧道传输和隧道管理。其用于起因于UE移动性并且在为了所需的PDN连通性需要SGW连接到非同位置的PDN GW的情况下造成的SGW重定位。
S6a实现了在MME 1716与HSS 1722之间传递用于认证/授权到演进系统的用户接入(AAA接口)的订制和认证数据。
S7提供了从策略和收费规则功能(PCRF)1726到PDN GW 1720中的策略和收费执行功能(PCEF)的(QoS)策略和收费规则的传递。此接口基于Gx接口。
S10是在MME 1716之间的参考点,用于MME重定位和MME到MME的信息传递。
S11是在MME 1716与SGW 1718之间的参考点。
SGi是在PDN GW 1720与分组数据网络1728之间的参考点。
分组数据网络(PDN)1728可以是运营商外部的公用或私有分组数据网络,或者运营商内部的分组数据网络,例如,用于IMS服务的供应。此参考点对应于用于2G/3G接入Rx+的Gi。Rx参考点位于应用功能与PCRF1726之间。
3GPP2网络1704被图示为除了HRPD BTS 1710与1xRTT BTS 1712之外,还包括HSGW 1730、演进的HRPD接入网络/分组控制功能(eAN/PCF)1732、3GPP2 AAA服务器/代理1734、接入节点(AN)-AAA 1736、AN/PCF1738、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1740和基站控制器(BSC)/PCF 1742。
在这个架构中,引入了包括S101、S103和S2a的几个新的接口,以实现在CDMA2000 HRPD与LTE之间的互通。对应于LTE的系统架构,将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分为HSGW 1730和PDN GW 1720,同时将接入网络/分组控制功能(AN/PCF)1738增强到eAN/PCF 1732中,以支持这三个新的接口。HRPD在这里称为演进的HRPD(eHRPD)。
E-UTRAN和3GPP2 eHRPD网络架构包括以下接口:
S101参考点提供在3GPP EPS 1702中的MME 1716与3GPP2 eHRPD1704中的eAN/ePCF 1732之间的信令接口。此S101参考点提供了经由源/服务接入网络而在UE 1706与目标接入网络之间的信令和数据的隧道传输。这允许UE 1706通过LTE系统以隧道传输HRPD空中接口信令,以便在实际切换前,预先注册到目标系统并与目标系统交换切换信令消息,从而实现在两个系统之间的无缝和快速的切换。
S103参考点是在EPC服务网关(SGW)1718与HSGW 1730之间的承载接口,其用于转发下行链路数据,使得在从LTE到HRPD的传送期间的分组丢失最小。S103参考点将3GPP EPC 1702中的SGW 1720连接到3GPP2eHRPD网络1704中的HSGW 1730。
对于在E-UTRAN网络1702与3GPP2 eHRPD网络1704之间的互通,定义了以下参考点:
H1参考点在源HSGW(S-HSGW)与目标HSGW(T-HSGW)之间携带信令信息,用于优化的HSGW间切换。
H2参考点在源HSGW(S-HSGW)与目标HSGW(T-HSGW)之间携带用户业务,用于优化的HSGW间切换。
Gxa参考点将3GPP EPC 1702中的PCRF 1726连接到3GPP2 eHRPD接入网络1704中的HSGW 1730中的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BBERF)。
Pi*参考点将HSGW 1730连接到3GPP2 AAA服务器/代理1734。
S2a参考点将3GPP EPC 1702中的PDN网关1720连接到3GPP2 eHRPD网络1704中的HSGW 1730。此参考点为用户面提供在eHRPD接入网络1704与PGW 1720之间的相关控制和移动性支持。S2a为用户面提供了在可信的非3GPP IP接入(例如,WiMAX接入网络)与3GPP核心网络(PDN网关1720)之间的相关控制和移动性支持。其是在移动接入网关与分组数据网关之间定义的。如果将移动IPv4用作S2a协议,则此参考点的WiMAX侧就由MIPv4外地代理功能终止。
S6b是在PDN网关1720与3GPP AAA服务器/代理1734之间的参考点,如有需要,用于与移动性相关的认证。S6b还可以用于取回移动性参数和请求对移动性参数的存储。此参考点还可以用于在不支持动态策略和收费控制(PCC)的情况下,为非3GPP接入的UE取回静态QoS简档。Gx提供QoS策略和收费规则从PCRF 1726到PGW 1720中的策略和收费执行功能(PCEF)的传递。Gxa提供QoS策略信息从PCRF 1726到可信的非3GPP接入(ASN GW)的传递。Gxc提供QoS策略信息从PCRF 1726到SGW 1718的传递。
AN-AAA 1736与接入网络(AN)中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未示出)进行通信,以实现将在AN 17321738处执行的认证和授权功能。在AN17321738与AN-AAA 1736之间的接口称为A12接口。
HSGW 1730提供在UE 1706与3GPP EPS架构之间的互连,包括无缝移动性策略和收费控制(PCC)和在LTE 与HRPD之间的漫游。HSGW 1730是终止来自eAN/ePCF 1732的eHRPD接入网络接口(即,A10/A11接口)的实体。HSGW 1730路由源于UE的或止于UE的分组数据业务。HSGW1730还建立维护和终止到UE 1706的链路层会话。HSGW功能提供了UE1706与3GPP EPS架构和协议的互通。此包括对移动性、策略控制和收费(PCC)、接入认证、以及漫游的支持。HSGW 1730还使用S2a(PMIPv6)支持HSGW间切换。HSGW 1730支持具有上下文传送的HSGW间切换。HSGW 1730可以使用没有上下文传送的HSGW间切换。
eAN/PCF 1732支持通过S101的HRPD空中接口信令隧道传输。增强的AN/PCF解决方案在连接层中增加了信令适应协议(SAP)。
A10/A11接口承载在PCF与PDSN 1740之间的信令和数据的传输,用于维护基站系统-基站控制器(BSS-BCF)A10连接。A10接口承载数据,而A11接口承载信令。
Abis接口将Abis协议用于在BSC(未示出)与BTS 17101712之间的接口。其在应用层上由两个部分组成:控制部分(ABisc)和业务部分(Abist),前者转换Um接口控制信道信令,后者转换对业务信道的控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会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公开的方案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其组合。为了清楚地表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这种可互换性,以上在功能方面对各种示例性的组件块模块电路和步骤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不应将这种实现决策解释为背离本公开文件的范围。
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系统”等旨在指代计算机相关实体,或者是硬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者是执行中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运行在处理器上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作为示例,在服务器上运行的应用和该服务器皆可为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位于执行进程和/或执行线程中,并且组件可以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两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
本文将词语“示例性的”用于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举例说明。本文描述为“示例性的”的任何方案或设计都不必然解释为相对于其它方案或设计是优选的或有优势的。
将以系统方式提供各个方案,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组件模块等。会理解并意识到,各个系统可以包括额外的组件模块等,和/或可以不包括结合附图论述的全部组件模块等。也可以使用这些方案的组合。可以在包括利用触摸屏显示技术和/或鼠标和键盘型接口的设备的电子设备上执行本文公开的各个方案。这些设备的实例包括计算机(台式和移动的)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及有线和无线的其它电子设备。
另外,可以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者被设计为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其任意组合,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文公开的方案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块模块和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可替换地,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实现为计算器件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的组合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组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
此外,可以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将一个或多个方案实现为方法装置或者制品,以产生软件固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来控制计算机实现公开的方案。本文使用的术语“制品”(或者可替换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旨在包括可以从任何计算机可读设备载体或介质存取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条…)光盘(例如,紧致盘(CD)数字多用途盘(DVD)…)智能卡以及闪存设备(例如:记忆卡记忆棒)。另外,会意识到,可以使用载波来携带计算机可读电子数据,例如,在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时或者在接入诸如互联网或局域网(LAN)的网络时使用的。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可以在不背离公开的方案的范围的情况下对这个配置做出修改。
此外,结合本文公开的方案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直接体现为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二者的组合。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者本领域公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可耦合至处理器,使得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可替换地,存储介质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ASIC可以位于用户终端中。可替换地,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分立组件位于用户终端中。
提供所公开方案的以上描述,以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公开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容易地获知对这些方案的各种修改,并且可以在不背离本公开文件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将本文定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公开文件并不旨在限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应被给予与本文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相一致的最大范围。
鉴于前述的示例性系统,已经参考几个流程图说明了可以根据公开的主题实现的方法。尽管为了解释的简洁,将这些方法显示并描述为一系列块,但会理解并意识到,所要求的主题不受这些块的顺序的限制,一些块可以以与本文所示和所述的不同的顺序进行和/或与其他块并行进行。此外,并非需要所有示出的块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方法。另外,应进一步意识到,本文公开的方法能够存储在制品中,以便于向计算机运送并传递这些方法。本文使用的术语制品旨在包含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设备载体或介质存取的计算机程序。
应意识到,被说明为以引用方式整体或部分地并入本文中的任何专利公开文件或其它公开资料都仅在并入的资料不会与现有定义表述或本公开文件中阐述的其它公开资料冲突的程度上并入本文中。这样,在必要的程度上,本文明确阐述的公开内容取代了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的任何冲突的资料。被说明为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但与现有定义表述或本文阐述的其它公开资料冲突的任何资料或其部分,仅在并入的资料与本公开文件资料不会发生冲突的程度上被并入。

Claims (62)

1.一种为接入终端配置服务质量QoS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网关处为接入终端接收对分组数据接入的请求;
由所述网关基于所述分组数据接入的建立来确定与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的应用相对应的QoS策略配置;
根据所述QoS策略配置分开地建立与所述接入终端的保留链路;及
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其中,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包括响应来自所述网关的指示,由无线电网络开启用于前向流和反向流两者的保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接入终端接收对用于前向流和反向流两者的所述保留链路的开启的发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关是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服务网关HSGW或者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进一步包括:
经由到接入网络的A11接口,从检测到到达数据的所述HSGW接收用以开启保留的信令;及
经由到所述接入网络的所述A11接口,从在一段时间中没有检测到到达数据的所述HSGW接收用以关闭保留的信令。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进一步包括:
用于简单网际协议SIP的、从策略和收费资源功能PCRF到HSGW的用于激活或去激活所述保留链路的A11信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前向流的数据活动,由所述接入终端发起用于所述前向流的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以及,响应于检测到反向流的数据活动,由所述网关发起用于所述反向流的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执行在源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与目标RAT之间的切换;及
仅为在所述源RAT处活动的流而在所述目标RAT处激活保留链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执行在源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与目标RAT之间的切换;及
仅为网络发起的QoS而在所述目标RAT处激活保留链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将全体过滤器标识符空间划分为用于接入终端发起的QoS的第一部分和用于网络发起的QoS的第二部分。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在从策略和收费资源功能PCRF接收到用于接入终端发起的QoS的规则删除后,继续在所述PDSN或所述HSGW处缓存分组过滤器和所述QoS策略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在用户装置UE、所述PDSN和所述PCRF上缓存所述分组过滤器和所述QoS策略配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PDSN从演进的HRPD接入网络/分组控制功能eAN/PCF获得的信息,从所述PDSN向所述PCRF指示所述保留的状态。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从所述接入终端接收到请求,在所述PDSN或所述HSGW处删除所述分组过滤器和所述QoS策略配置。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继续在所述PDSN或所述HSGW处缓存所述分组过滤器和所述QoS策略配置是响应于使用HRPD类型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由所述网关发起的成功的保留协议RSVP流设置,触发所述接入终端发送保留开启;以及,响应于由所述网关发起的成功的保留协议RSVP流设置删除,触发所述接入终端发送保留关闭。
16.一种用于为接入终端配置服务质量QoS的装置,包括:
用于在网关处为接入终端接收对分组数据接入的请求的单元;
用于由所述网关基于所述分组数据接入的建立来确定与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的应用相对应的QoS策略配置的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QoS策略配置分开地建立与所述接入终端的保留链路的单元;及
用于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的单元,其中,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包括响应来自所述网关的指示,由无线电网络开启用于前向流和反向流两者的保留。
17.一种用于为接入终端配置服务质量QoS的装置,包括:
收发机,用于在网关处为接入终端接收对分组数据接入的请求;
计算平台,用于由所述网关基于所述分组数据接入的建立来确定与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的应用相对应的QoS策略配置;
网络接口,用于根据所述QoS策略配置分开地建立与所述接入终端的保留链路;及
所述收发机进一步用于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其中,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包括响应来自所述网关的指示,由无线电网络开启用于前向流和反向流两者的保留。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收发机进一步用于:
通过从所述接入终端接收对用于前向流和反向流两者的所述保留链路的开启的发起,来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网关是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服务网关HSGW或者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收发机进一步用于通过以下操作来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
经由到接入网络的A11接口,从检测到到达数据的所述HSGW接收用以开启保留的信令;及
经由到所述接入网络的所述A11接口,从在一段时间中没有检测到到达数据的所述HSGW接收用以关闭保留的信令。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收发机进一步用于:
响应于所述网络接口参与用于简单网际协议SIP的、从策略和收费资源功能PCRF到HSGW的用于激活或去激活所述保留链路的A11信令,来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收发机进一步用于通过以下操作来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
响应于检测到前向流的数据活动,由所述接入终端接收对用于所述前向流的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的发起;以及,响应于检测到反向流的数据活动,由所述网关发送对用于所述反向流的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的发起。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网络接口进一步用于:
执行在源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与目标RAT之间的切换;以及,用于仅为在所述源RAT处活动的流而在所述目标RAT处激活保留链路。
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网络接口进一步用于:
执行在源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与目标RAT之间的切换;以及,用于仅为网络发起的QoS而在所述目标RAT处激活保留链路。
25.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计算平台进一步用于:
将全体过滤器标识符空间划分为用于接入终端发起的QoS的第一部分和用于网络发起的QoS的第二部分。
26.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计算平台进一步用于:
在从策略和收费资源功能PCRF接收到用于接入终端发起的QoS的规则删除后,继续在所述PDSN或所述HSGW处缓存分组过滤器和所述QoS策略配置。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计算平台进一步用于:
在用户装置UE、所述PDSN和所述PCRF上缓存所述分组过滤器和所述QoS策略配置。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网络接口进一步用于:
基于所述PDSN从演进的HRPD接入网络/分组控制功能eAN/PCF获得的信息,从所述PDSN向所述PCRF指示所述保留的状态。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计算平台进一步用于:
响应于从所述接入终端接收到请求,在所述PDSN或所述HSGW处删除所述分组过滤器和所述QoS策略配置。
30.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计算平台进一步用于:
响应于使用HRPD类型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继续在所述PDSN或所述HSGW处缓存所述分组过滤器和所述QoS策略配置。
3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收发机进一步用于通过以下操作来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
响应于由所述网关发起的成功的保留协议RSVP流设置,触发所述接入终端发送保留开启;以及,响应于由所述网关发起的成功的保留协议RSVP流设置删除,触发所述接入终端发送保留关闭。
32.一种由接入终端请求服务质量QoS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为接入终端向网关发送对分组数据接入的请求,以促使所述网关基于所述分组数据接入的建立来确定与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的应用相对应的QoS策略配置;
根据所述QoS策略配置分开地建立与所述网关的保留链路;及
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其中,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包括响应来自所述网关的指示,由无线电网络开启用于前向流和反向流两者的保留。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接入终端发送对用于前向流和反向流两者的所述保留链路的开启的发起。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关是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服务网关HSGW或者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进一步包括:
经由到接入网络的A11接口,从检测到到达数据的所述HSGW接收用以开启保留的信令;及
经由到所述接入网络的所述A11接口,从在一段时间中没有检测到到达数据的所述HSGW接收用以关闭保留的信令。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进一步包括:
用于简单网际协议SIP的、从策略和收费资源功能PCRF到所述HSGW的、用于激活或去激活所述保留链路的A11信令。
37.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前向流的数据活动,由所述接入终端发起用于所述前向流的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以及,响应于检测到反向流的数据活动,由所述网关发起用于所述反向流的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
38.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参与在源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与目标RAT之间的切换,其中,仅为在所述源RAT处活动的流而在所述目标RAT处激活保留链路。
39.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参与在源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与目标RAT之间的切换,其中,仅为网络发起的QoS而在所述目标RAT处激活保留链路。
40.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全体过滤器标识符空间,所述全体过滤器标识符空间被划分为用于接入终端发起的QoS的第一部分和用于网络发起的QoS的第二部分。
41.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在从策略和收费资源功能PCRF接收到规则删除后,由所述接入终端发起QoS以促使继续在所述PDSN或所述HSGW处缓存分组过滤器和所述QoS策略配置。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在用户装置UE、所述PDSN和所述PCRF上缓存所述分组过滤器和所述QoS策略配置。
43.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PDSN从演进的HRPD接入网络/分组控制功能eAN/PCF获得的信息,从所述PDSN向所述PCRF指示保留的状态。
44.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接入终端发送请求,以在所述PDSN或所述HSGW处删除所述分组过滤器和所述QoS策略配置。
45.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中,继续在所述PDSN或所述HSGW处缓存所述分组过滤器和所述QoS策略配置是响应于使用HRPD类型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
46.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由所述网关发起的成功的保留协议RSVP流设置,在所述接入终端处接收触发,并发送保留开启;以及,响应于由所述网关发起的成功的保留协议RSVP流设置删除,在所述接入终端处接收触发,并发送保留关闭。
47.一种由接入终端请求服务质量QoS的装置,包括:
用于为接入终端向网关发送对分组数据接入的请求,以促使所述网关基于所述分组数据接入的建立来确定与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的应用相对应的QoS策略配置的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QoS策略配置分开地建立与所述网关的保留链路的单元;及
用于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的单元,其中,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包括响应来自所述网关的指示,由无线电网络开启用于前向流和反向流两者的保留。
48.一种由接入终端请求服务质量QoS的装置,包括:
收发机,用于为接入终端向网关发送对分组数据接入的请求,以促使所述网关基于所述分组数据接入的建立来确定与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的应用相对应的QoS策略配置;及
计算平台,经由所述收发机,用于根据所述QoS策略配置分开地建立与所述网关的保留链路;以及,用于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其中,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包括响应来自所述网关的指示,由无线电网络开启用于前向流和反向流两者的保留。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其中,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接入终端发送对用于前向流和反向流两者的所述保留链路的开启的发起。
50.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网关是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服务网关HSGW或者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装置,其中,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进一步包括:
经由到接入网络的A11接口,从检测到到达数据的所述HSGW接收用以开启保留的信令;及
经由到所述接入网络的所述A11接口,从在一段时间中没有检测到到达数据的所述HSGW接收用以关闭保留的信令。
52.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装置,其中,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进一步包括:
用于简单网际协议SIP的、从策略和收费资源功能PCRF到所述HSGW的、用于激活或去激活所述保留链路的A11信令。
53.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其中,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前向流的数据活动,由所述接入终端发起用于所述前向流的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以及,响应于检测到反向流的数据活动,由所述网关发起用于所述反向流的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
54.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参与在源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与目标RAT之间的切换,其中,仅为在所述源RAT处活动的流而在所述目标RAT处激活保留链路。
55.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参与在源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与目标RAT之间的切换,其中,仅为网络发起的QoS而在所述目标RAT处激活保留链路。
56.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使用全体过滤器标识符空间,所述全体过滤器标识符空间被划分为用于接入终端发起的QoS的第一部分和用于网络发起的QoS的第二部分。
57.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在从策略和收费资源功能PCRF接收到规则删除后,由所述接入终端发起QoS以促使继续在所述PDSN或所述HRPD服务网关HSGW处缓存分组过滤器和所述QoS策略配置。
5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在用户装置UE、所述PDSN和所述PCRF上缓存所述分组过滤器和所述QoS策略配置。
59.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装置,其中,基于所述PDSN从演进的HRPD接入网络/分组控制功能eAN/PCF获得的信息,从所述PDSN向所述PCRF指示保留的状态。
60.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接入终端发送请求,以在所述PDSN或所述HSGW处删除所述分组过滤器和所述QoS策略配置。
61.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装置,其中,继续在所述PDSN或所述HSGW处缓存所述分组过滤器和所述QoS策略配置是响应于使用HRPD类型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
62.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其中,发起对所述保留链路的激活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由所述网关发起的成功的保留协议RSVP流设置,在所述接入终端处接收触发,并发送保留开启;以及,响应于由所述网关发起的成功的保留协议RSVP流设置删除,在所述接入终端处接收触发,并发送保留关闭。
CN201080032716.XA 2009-07-20 2010-07-20 用于预先建立与在接入终端上的应用相关的保留链路的qos参数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Active CN1025775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2697809P 2009-07-20 2009-07-20
US61/226,978 2009-07-20
US25235609P 2009-10-16 2009-10-16
US61/252,356 2009-10-16
US26288209P 2009-11-19 2009-11-19
US61/262,882 2009-11-19
US12/839,335 US8498208B2 (en) 2009-07-20 2010-07-19 Turning on flows in network initiated QoS
US12/839,335 2010-07-19
PCT/US2010/042660 WO2011011458A2 (en) 2009-07-20 2010-07-20 TURNING ON FLOWS IN NETWORK INITIATED Qo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7502A CN102577502A (zh) 2012-07-11
CN102577502B true CN102577502B (zh) 2015-08-26

Family

ID=43499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2716.XA Active CN102577502B (zh) 2009-07-20 2010-07-20 用于预先建立与在接入终端上的应用相关的保留链路的qos参数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498208B2 (zh)
EP (2) EP2590468B1 (zh)
JP (1) JP5628911B2 (zh)
KR (1) KR101466735B1 (zh)
CN (1) CN102577502B (zh)
TW (1) TW201110731A (zh)
WO (1) WO201101145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32722A1 (en) * 2008-04-30 2009-11-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Bearer control mode (nw-only or user-only) handling in intersystem handover
CN101959164A (zh) * 2009-07-17 2011-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删除家乡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冗余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65402B (zh) * 2009-11-12 2013-1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时段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137373B (zh) * 2010-08-16 2014-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计费系统的QoS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US8432872B2 (en) * 2010-08-31 2013-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eating PDN context in EHRPD network over a LTE tunnel
US8903974B2 (en) * 2010-10-05 2014-12-02 Tekelec,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user controlled policy sharing
US9332036B2 (en) 2010-10-15 2016-05-03 Tekelec,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ding user receptivity driven policy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2469431B (zh) * 2010-11-05 2015-04-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漫游场景下支持ip流迁移的策略计费控制方法和系统
EP2458798A3 (en) * 2010-11-29 2012-07-04 ZTE (USA)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subscriber quality of service profiles
EP2652903B1 (en) * 2010-12-17 2015-02-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olicy and/or charging control
CN108156042B (zh) * 2011-04-12 2021-09-1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提供与接入网络中缓存有关的信息到核心网的方法和装置
EP2697991B1 (en) 2011-04-12 2019-12-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nding user plane traffic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780799B2 (en) * 2011-05-02 2014-07-15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Handling multiple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calls via a single bearer
US8948007B2 (en) * 2011-06-13 2015-02-03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Interoperable quality of service pre-negotiation
EP2724493A1 (en) * 2011-06-22 2014-04-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policy control and method for bearer control as well as corresponding server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s
US8996670B2 (en) 2011-08-05 2015-03-31 Tekelec,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network metadata based policy control
CN103067193B (zh) * 2011-10-21 2017-07-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感知的网络策略实现方法及系统
EP3687105B1 (en) * 2012-01-12 2022-05-04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lawful access to secure communications
US9369864B2 (en) * 2012-03-09 2016-06-14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lient-based capabilities management for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KR20140045215A (ko) * 2012-10-08 2014-04-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그룹 기반 연결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3716881B (zh) * 2012-10-08 2018-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空口信息处理系统、方法及设备
WO2014075258A1 (en) 2012-11-15 2014-05-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voiding data loss associated with a qos reservation failure
US9668166B2 (en) * 2013-02-05 2017-05-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ality of service for web client based sessions
KR20140102112A (ko) * 2013-02-13 2014-08-21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스몰셀 활성화 또는 비활성화 방법 및 장치
ES2941246T3 (es) * 2013-04-29 2023-05-19 Alcatel Lucent QoS de extremo a extremo cuando se integran redes de acceso distintas de 3GPP de confianza y redes principales de 3GPP
WO2015033579A1 (ja) * 2013-09-05 2015-03-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制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5161411A1 (zh) 2014-04-21 2015-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承载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16003176A1 (ko) * 2014-06-30 2016-01-0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트래픽 오프로딩 결정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160002298A (ko) 2014-06-30 2016-01-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트래픽 오프로딩 결정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160183313A1 (en) * 2014-12-23 2016-06-23 Intel Corporation MECHANISM TO SELECT APPROPRIATE S2a CONNECTIVITY MODE FOR TRUSTED WLAN
US9667665B1 (en) * 2015-02-25 2017-05-30 Spring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communications over trusted hardware
WO2016162467A1 (en) * 2015-04-08 2016-10-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control node for selection of a network partition and corresponding routing of a received message
US10425956B2 (en) * 2015-08-18 2019-09-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Link schedul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7925914B (zh) * 2015-08-21 2021-05-1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网络上的非ip数据的通信
CN107154901B (zh) * 2016-03-03 2021-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341898B2 (en) 2016-05-26 2019-07-02 Parallel Wireless, Inc. End-to-end prioritization for mobile base station
US11381995B2 (en) 2016-05-26 2022-07-05 Parallel Wireless, Inc. End-to-end prioritization for mobile base station
EP3497971B1 (en) * 2016-11-04 2022-03-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sioning the same quality of service in the uplink as in the downlink
US11553370B2 (en) * 2017-11-27 2023-01-10 Parallel Wireless, Inc. Access network collective admission control
CN110035401B (zh) 2018-01-12 2020-06-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默认服务质量QoS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0505653B (zh) * 2018-05-17 2021-01-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质量控制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153925B2 (en) * 2019-01-14 2021-10-19 Mediatek Inc. Handling of QoS flow description without valid EPS bearer context
CN114650589A (zh) * 2019-03-09 2022-06-2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的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240690B2 (en) 2019-05-24 2022-02-01 Parallel Wireless, Inc. Streaming media quality of experience prediction for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in 5G networks
US11910294B2 (en) 2019-09-06 2024-02-20 Parallel Wireless, Inc. Prioritized connectivity service based on geography using HNG
US11553371B2 (en) 2020-10-29 2023-01-10 Cisco Technology, Inc. Quality of service (QOS) flow management for optimizing use of QOS resources and supporting QOS guarantees in a private 5G network
US11444914B2 (en) 2020-12-23 2022-09-13 Cisco Technology, Inc. Quality of service (QoS) policy selection and flow creation based on domain name system (DNS) application metadata
US11671818B1 (en) 2021-04-29 2023-06-06 T-Mobile Usa, Inc. Reliable local breakout for roaming devices
US11811652B2 (en) 2021-05-27 2023-11-07 Cisco Technology, Inc. Packet flow management f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flows in a private 5G network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89455A1 (en) * 2008-01-10 2009-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ed session setup with network-initiated qos and policy contr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27490A1 (en) * 2000-01-25 2001-10-04 Gabor Fodor RSVP handling in 3G networks
KR100356185B1 (ko) * 2000-08-31 2002-10-18 윈스로드 주식회사 인터넷에서의 전송 서비스 품질 보장 방법
KR100849345B1 (ko) 2003-10-30 2008-07-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고속 패킷 데이터 시스템에서의 서비스 품질 제공 방법
US9089003B2 (en) * 2004-07-28 2015-07-21 Broadcom Corporation Quality-of-service (QoS)-based delivery of multimedia call sessions using multi-network simulcasting
US8903393B2 (en) * 2007-06-28 2014-1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maintaining minimum quality of service (QoS) communication sessions during hard handoffs
US20090034451A1 (en) * 2007-08-03 2009-02-05 Utstarco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QoS flows in a roaming scenario
US9083722B2 (en) * 2007-10-05 2015-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registration with ping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89455A1 (en) * 2008-01-10 2009-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ed session setup with network-initiated qos and policy control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2.E-UTRAN- eHRPD Connectivity and Interworking:Core Network Aspects.《3GPP2》.2009, *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 Aspect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Service description;Stage 2,(Release 9).《3GPP TS 23.060 V9.1.1》.200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466735B1 (ko) 2014-11-28
JP5628911B2 (ja) 2014-11-19
CN102577502A (zh) 2012-07-11
KR20120038504A (ko) 2012-04-23
EP2590468B1 (en) 2017-01-18
EP2457399A2 (en) 2012-05-30
WO2011011458A9 (en) 2012-02-23
US8498208B2 (en) 2013-07-30
WO2011011458A2 (en) 2011-01-27
EP2590468A1 (en) 2013-05-08
JP2012533969A (ja) 2012-12-27
WO2011011458A3 (en) 2011-11-03
TW201110731A (en) 2011-03-16
US20110170411A1 (en) 2011-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7502B (zh) 用于预先建立与在接入终端上的应用相关的保留链路的qos参数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3299700B (zh) 集成用于仲裁分组数据应用的设备策略和网络策略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19984B (zh) 经由lte隧道在ehrpd网络中创建pdn上下文
Soldani et al. QoS and QoE management in UMTS cellular systems
CN103202062A (zh) 用于减小呼叫建立时间的多模用户设备在无线接入技术之间的切换
US20110007706A1 (en) 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capacity/resource determination
US9391798B2 (en) Inter-policy server communication via a policy broker
JP2011511602A (ja) 移動体ip複数登録およびpcc対話
WO2012041073A1 (zh) 一种实现流迁移的方法及系统
Hagos The performance of WiFi offload in LTE networks
US8942185B2 (en) Quali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hen et al. A gateway approach to mobility integration of GPRS and wireless LANs
Kueh et al. Application of Context Transfer for Roaming in IP-Based Evolved 3G Networks
KR20080051034A (ko) 패킷 기반 차세대 이동 통신망과 3세대 이동 통신망 간의로밍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