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66345B - 磁性负电性显影剂 - Google Patents
磁性负电性显影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66345B CN102566345B CN201210013068.4A CN201210013068A CN102566345B CN 102566345 B CN102566345 B CN 102566345B CN 201210013068 A CN201210013068 A CN 201210013068A CN 102566345 B CN102566345 B CN 10256634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cro mist
- fine silica
- silica powder
- magnetic
- addi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负电性显影剂,包括基础粉和外添加剂,所述外添加剂包括原料:添加剂A、添加剂B、钛酸锶微粉、二氧化硅微粉C;所述添加剂A包括含氟聚合物微粉A1、二氧化硅微粉A2,所述含氟聚合物微粉A1与二氧化硅微粉A2的重量比为100∶5-20;所述添加剂B包括磁性氧化铁微粉、硅油、含氟聚合物微粉B1和二氧化硅微粉B2,所述的磁性氧化铁微粉、硅油、含氟聚合物微粉B1和二氧化硅微粉B2的重量比为100∶15-25∶3-10∶10-30。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显影剂会造成打印底灰、显影剂粘鼓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抗粘鼓性能、而且没有底灰缺陷、色密度高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影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显影剂,尤其涉及一种磁性负电性显影剂。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在激光打印机、激光复印机等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上的显影剂可分为单组分显影剂和双组分显影剂,其中单组分显影剂是由单一的显影剂颗粒组成,而双组分显影剂是由载体和显影剂颗粒组成。不管是单组分显影剂颗粒还是双组分显影剂中的显影剂颗粒,它们一般是由粘合剂树脂、着色剂、脱模剂、电荷控制剂和外添加剂所构成。更具体的,显影剂颗粒包括基础粉和外添加剂两部分,基础粉是由粘合剂树脂、着色剂、脱模剂和电荷控制剂所构成的粒径为3-20微米大小的固体颗粒组成,外添加剂镶嵌、附着、粘附或包裹在基础粉颗粒的表面形成显影剂颗粒。
生产显影剂是先制备基础粉,制备基础粉的方法目前已知的有物理粉碎法和化学法,不同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基础粉颗粒形状也不同。用物理粉碎法制备的基础粉形状一般是无规则的,用化学法制备的基础粉形状一般是球形的或者是近似球形的。为了提高基础粉颗粒的流动性、摩擦起电性、抗粘结性、储存稳定性等等性能,使显影剂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上顺利地实现显影、转印、定影等过程,需要使用一些外添加剂对基础粉进行表面处理。已知的外添加剂有无机物微粉,如二氧化硅微粉、二氧化钛微粉、氧化铝微粉、氧化铈微粉、氧化铁微粉、碳化硅微粉、钛酸锶微粉、钛酸钡微粉、硫酸钡微粉等;有硬脂酸金属盐类的微粉,如十八烷酸锌、十八烷酸钙、十八烷酸镁等;有高分子聚合物微粉,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微粉、聚丙烯酸树脂微粉、PP微粉、聚四氟乙烯微粉、聚偏二氟乙烯微粉等。不同的基础粉使用的外添加剂的种类和添加量也不一样,不同的外添加剂在显影剂中起的作用也不一样,这就导致显影剂中的外添加剂的使用种类非常的多,使用状况差异性也较大。好的外添加剂组合能使显影剂的性能优越,不好的外添加剂组合会使显影剂在成像过程中产生一些缺陷,如:在没有文字图像的区域存在比较多的显影剂就会产生底灰缺陷,在连续打印过程中随着打印量的增加,陆续地有一些显影剂或者外添加剂粘附在有机感光鼓OPC上产生粘鼓缺陷。尤其是为了保护环境,一些回收的粉盒会重复使用,但在使用回收的粉盒进行打印的时候,由于回收粉盒的OPC已经使用了一个寿命了,OPC的表面已经有一些磨损,使得显影剂更加容易出现粘鼓的缺陷。还有在环境温度和湿度较高的情况下,粘鼓的问题更加容易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显影剂会造成打印底灰、显影剂粘鼓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抗粘鼓性能、而且没有底灰缺陷、色密度高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性负电性显影剂,包括基础粉和外添加剂,所述外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所述添加剂A由含氟聚合物微粉A1和二氧化硅微粉A2组成,所述含氟聚合物微粉A1与二氧化硅微粉A2的重量比为100:5-20;所述含氟聚合物微粉A1与二氧化硅微粉A2的重量比优选100:10。
所述添加剂B由磁性氧化铁微粉、硅油、含氟聚合物微粉B1和二氧化硅微粉B2组成,所述的磁性氧化铁微粉、硅油、含氟聚合物微粉B1和二氧化硅微粉B2的重量比为100:15-25:3-10:10-30。氧化铁微粉的形状优选立方体形、球形、不规则形、针形或八面体形。所述的二氧化硅微粉A2、二氧化硅微粉B2都是经疏水化表面处理剂处理过的气相法生产的二氧化硅微粉。
所述含氟聚合物微粉A1、含氟聚合物微粉B1的平均粒径D50分别为0.1-10微米,熔点都在120-180℃之间,吸水率都小于0.1%,含水量都小于0.5%。所述含氟聚合物微粉A1、含氟聚合物微粉B1优选聚偏二氟乙烯微粉。
所述含氟聚合物微粉A1、含氟聚合物微粉B1分别为聚偏二氟乙烯微粉、聚四氟乙烯微粉、聚氟乙烯微粉、聚三氟乙烯微粉中的一种。
所述的二氧化硅微粉A2、二氧化硅微粉B2的平均原生粒径D50都在5-30纳米。
所述二氧化硅微粉C为经气相法或沉淀法生产且经疏水化表面处理剂处理过的二氧化硅微粉,所述二氧化硅微粉C的平均原生粒径D50在5-500纳米。
所述二氧化硅微粉C为单独一种二氧化硅微粉,或者是不同粒径、不同的疏水化表面处理剂处理的二氧化硅微粉的混合物。
所述的疏水化表面处理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六甲基二硅氮烷、二甲基二氯硅烷、烷基硅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中的一种。
所述的二氧化硅微粉A2、二氧化硅微粉B2分别选择经过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处理的气相法二氧化硅。
所述的磁性氧化铁微粉选择矫顽力Hc为40-200Oe、饱和磁场强度σm为70-95emu/g、剩余磁场强度σr为5-30emu/g、平均粒径D50为0.1-0.5微米、pH值为7-9、吸油量为20-40cm3/100g的磁性氧化铁微粉。
所述的钛酸锶微粉的含水量小于0.3%,平均粒径D50为0.1-3微米。
本发明对显影剂的外添加剂进行了改进,外添加剂包括添加剂A、添加剂B、钛酸锶微粉、二氧化硅微粉C共四部分。
其中添加剂A是由含氟聚合物微粉A1和经过疏水化表面处理剂处理过的气相法生产的二氧化硅微粉A2两种组分充分混合制备出来的。采用上述两种组分,能使得基础粉各组分能更好分散,且二氧化硅微粉能有助于含氟聚合物微粉更加容易地分散在显影剂中,可提高显影剂的抗粘鼓性和降低底灰的作用。
添加剂B是由磁性氧化铁微粉、硅油、含氟聚合物微粉B1和经过疏水化表面处理剂处理过的气相法生产的二氧化硅微粉B2充分混合制备出来的四组分混合物。采用四组分化合物能改善提高氧化铁微粉的疏水性能,从而提高氧化铁微粉在显影剂中的稳定性,更好地发挥抗粘鼓性和降底灰性能。
钛酸锶微粉能进一步提高显影剂的抗粘鼓性能,但它同时会引起显影剂的底灰问题,所以,需要与添加剂A和添加剂B一起使用,既得到最优化的抗粘鼓性能,又没有底灰的缺陷。
二氧化硅微粉C具有提高显影剂的流动性和摩擦起电性能的作用。
因此,本发明的外添加剂所采用的各个组分是相辅相成的,弥补了各自独
立使用的缺陷,具有协同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基础粉的制备:
将上述四种物料按照以上比例称好重量,置于亨舍尔高速混合机中,在转速为950RPM下混合5分钟。将混好的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上进行熔融混炼挤出,熔融混炼的熔体温度控制在150℃左右,混炼挤出出来的物料经过鼓风机进行快速冷却,然后在锤式粗碎机上粗碎成粒度为0.1-1mm的粉体,再将粗碎后的粉体在气流粉碎分级机上进行微粉碎和分级得到平均粒径D50为7.8微米,大于5微米的颗粒数目占总颗粒数目的百分比为80%的基础粉。
实施例1、一种磁性负电性显影剂,包括基础粉和外添加剂,所述外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二氧化硅微粉C:包括以下两组分:
二氧化硅微粉C1(气相法生产、平均原生粒径D50为14纳米)0.4重量份
二氧化硅微粉C2(气相法生产、平均原生粒径D50为7纳米)0.8重量份
1、添加剂A的制备:含氟聚合物微粉A1选取聚偏二氟乙烯微粉,二氧化硅微粉A2选取气相法生产的二氧化硅微粉,二者的重量比为100:10,其中聚偏二氟乙烯的平均粒径D50为0.75微米,熔点158℃,吸水率0.04%,含水量0.1%;二氧化硅微粉的平均原生粒径为16纳米,经过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处理是:将表面处理剂聚二甲基硅氧烷雾化添加到气相法生产的二氧化硅微粉中,在高速混合机的搅拌下完成表表面处理。将称好的物料放进亨舍尔告诉混合机中,在1900RPM下高速混合3分钟,制得添加剂A。
2、添加剂B的制备:原料中,磁性氧化铁微粉选择特性如下的磁性氧化铁微粉:矫顽力Hc为100Oe,饱和磁场强度σm为85emu/g,剩余磁场强度σr为10emu/g,平均粒径D50为0.25微米,pH值为8.5,吸油量为30cm3/100g,颗粒形状为立方体形;硅油选用中等粘度的硅油,含氟聚合物微粉B1选用聚偏二氟乙烯微粉,聚偏二氟乙烯的平均粒径D50为0.75微米,熔点158℃,吸水率0.04%,含水量0.1%;二氧化硅微粉B2选择气相法生产的二氧化硅微粉,二氧化硅微粉的平均原生粒径为16纳米,经过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处理。四种原料的重量比为:100:20:6:20。将称好的物料放进亨舍尔告诉混合机中,在1900RPM下高速混合4分钟,制得添加剂B。
钛酸锶微粉选择的含水量为0.18%的钛酸锶微粉;
二氧化硅微粉C由两种不同粒径和不同疏水化表面处理剂的混合物处理得到。平均原生粒径D50为14纳米的二氧化硅微粉C1是经过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处理;平均原生粒径D50为7纳米的二氧化硅微粉C2经过六甲基二硅氮烷表面处理。
将上述六种物料按照以上比例称好重量,置于亨舍尔高速混合机中,在转速为1900RPM下混合8分钟,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在200目超声波振动筛分机上进行过筛,制得实施例1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
实施例2、将实施例1中添加剂A的重量份数改为0.1重量份,其他物料重量份数不变。
添加剂A中,含氟聚合物微粉A1与二氧化硅微粉A2的重量比为100:5,添加剂B中所述的磁性氧化铁微粉、硅油、含氟聚合物微粉B1和二氧化硅微粉B2的重量比为100:15:8:30。
添加剂A中,含氟聚合物微粉A1的平均粒径D50为0.1微米,熔点120℃,吸水率0.05%,含水量0.01%;二氧化硅微粉A2的平均原生粒径为16纳米。
添加剂B中,磁性氧化铁微粉选择特性如下的磁性氧化铁微粉:矫顽力Hc为40Oe,饱和磁场强度σm为70emu/g,剩余磁场强度σr为20emu/g,平均粒径D50为0.1微米,pH值为8.0,吸油量为30cm3/100g,颗粒形状为球形;硅油选用中等粘度的硅油,含氟聚合物微粉B1选用聚偏二氟乙烯微粉,聚偏二氟乙烯的平均粒径D50为10微米,熔点143℃,吸水率0.01%,含水量0.4%;二氧化硅微粉B2选择气相法生产的二氧化硅微粉,二氧化硅微粉的平均原生粒径为5纳米。
钛酸锶微粉选择的含水量为0.25%的钛酸锶微粉;
二氧化硅微粉C由两种不同粒径和不同疏水化表面处理剂的混合物处理得到。平均原生粒径D50为30纳米的二氧化硅微粉C1是经过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处理;平均原生粒径D50为100纳米的二氧化硅微粉C2经过六甲基二硅氮烷表面处理,二氧化硅微粉C为气相法生产。
按照制备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实施例2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
实施例3、将实施例1中添加剂A的重量份改为0.5重量份,其他物料重量份不变。
添加剂A中,含氟聚合物微粉A1与二氧化硅微粉A2的重量比为100:20,添加剂B中所述的磁性氧化铁微粉、硅油、含氟聚合物微粉B1和二氧化硅微粉B2的重量比为100:25:3:10。
添加剂A中,含氟聚合物微粉A1的平均粒径D50为6微米,熔点178℃,吸水率0.07%,含水量0.3%;二氧化硅微粉A2的平均原生粒径为5纳米。
添加剂B中,磁性氧化铁微粉选择特性如下的磁性氧化铁微粉:矫顽力Hc为200Oe,饱和磁场强度σm为95emu/g,剩余磁场强度σr为20emu/g,平均粒径D50为0.2微米,pH值为9.0,吸油量为20cm3/100g,颗粒形状为针形;硅油选用中等粘度的硅油,含氟聚合物微粉B1选用聚偏二氟乙烯微粉,聚偏二氟乙烯的平均粒径D50为6微米,熔点130℃,吸水率0.04%,含水量0.1%;二氧化硅微粉B2选择气相法生产的二氧化硅微粉,二氧化硅微粉B2的平均原生粒径为5纳米。
钛酸锶微粉选择的含水量为0.1%的钛酸锶微粉;
二氧化硅微粉C由两种不同粒径和不同疏水化表面处理剂处理得到。平均原生粒径D50为5纳米的二氧化硅微粉C1是经过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处理;平均原生粒径D50为20纳米的二氧化硅微粉C2经过二甲基二氯硅烷表面处理,二氧化硅微粉C为气相法生产。
按照制备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实施例3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
实施例4、将实施例1中添加剂B的重量份改为0.5重量份,其他物料不变。
添加剂A中,含氟聚合物微粉A1与二氧化硅微粉A2的重量比为100:15,添加剂B中所述的磁性氧化铁微粉、硅油、含氟聚合物微粉B1和二氧化硅微粉B2的重量比为100:18:10:25。
添加剂A中,含氟聚合物微粉A1的平均粒径D50为5微米,熔点128℃,吸水率0.08%,含水量0.45%;二氧化硅微粉A2的平均原生粒径为30纳米。
添加剂B中,磁性氧化铁微粉选择特性如下的磁性氧化铁微粉:矫顽力Hc为112Oe,饱和磁场强度σm为78emu/g,剩余磁场强度σr为11emu/g,平均粒径D50为0.4微米,pH值为8.0,吸油量为30cm3/100g,颗粒形状为球形;硅油选用中等粘度的硅油,含氟聚合物微粉B1选用聚偏二氟乙烯微粉,聚偏二氟乙烯的平均粒径D50为0.1微米,熔点134℃,吸水率0.09%,含水量0.1%;二氧化硅微粉B2选择气相法生产的二氧化硅微粉,二氧化硅微粉B2的平均原生粒径为12纳米。
钛酸锶微粉选择的含水量为0.07%的钛酸锶微粉;
二氧化硅微粉C由两种不同粒径和不同疏水化表面处理剂处理得到。平均原生粒径D50为200纳米的二氧化硅微粉C1是经过烷基硅烷表面处理;平均原生粒径D50为300纳米的二氧化硅微粉C2经过六甲基二硅氮烷表面处理,二氧化硅微粉C为气相法生产。
按照制备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实施例4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
实施例5、将实施例1中添加剂B的重量份改为4重量份,其他物料不变。
添加剂A中,含氟聚合物微粉A1与二氧化硅微粉A2的重量比为100:8,添加剂B中所述的磁性氧化铁微粉、硅油、含氟聚合物微粉B1和二氧化硅微粉B2的重量比为100:22:9:25。
添加剂A中,聚偏二氟乙烯的平均粒径D50为0.1微米,熔点165℃,吸水率0.05%,含水量.015%;二氧化硅微粉的平均原生粒径为16纳米。
添加剂B中,磁性氧化铁微粉选择特性如下的磁性氧化铁微粉:矫顽力Hc为95Oe,饱和磁场强度σm为72emu/g,剩余磁场强度σr为30emu/g,平均粒径D50为0.3微米,pH值为8.0,吸油量为30cm3/100g,颗粒形状为球形;硅油选用中等粘度的硅油,含氟聚合物微粉B1选用聚偏二氟乙烯微粉,聚偏二氟乙烯的平均粒径D50为10微米,熔点148℃,吸水率0.02%,含水量0.25%;二氧化硅微粉B2选择气相法生产的二氧化硅微粉,二氧化硅微粉B2的平均原生粒径为10纳米。
钛酸锶微粉选择的含水量为0.13%的钛酸锶微粉;
二氧化硅微粉C由两种不同粒径和不同疏水化表面处理剂的混合物处理得到。平均原生粒径D50为500纳米的二氧化硅微粉C1是经过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处理;平均原生粒径D50为200纳米的二氧化硅微粉C2经过六甲基二硅氮烷表面处理。
按照制备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实施例5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
实施例6、将实施例1中钛酸锶微粉的重量份改为0.2重量份,其他物料不变。
添加剂A中,含氟聚合物微粉A1与二氧化硅微粉A2的重量比为100:17,添加剂B中所述的磁性氧化铁微粉、硅油、含氟聚合物微粉B1和二氧化硅微粉B2的重量比为100:16:5:28。
添加剂A中,含氟聚合物微粉A1选择聚三氟乙烯微粉,其平均粒径D50为0.9微米,熔点175℃,吸水率0.06%,含水量0.23%;二氧化硅微粉的平均原生粒径为16纳米。
添加剂B中,磁性氧化铁微粉选择特性如下的磁性氧化铁微粉:矫顽力Hc为40Oe,饱和磁场强度σm为95emu/g,剩余磁场强度σr为23emu/g,平均粒径D50为0.5微米,pH值为7.0,吸油量为30cm3/100g,颗粒形状为八面体形;硅油选用中等粘度的硅油,含氟聚合物微粉B1选用聚偏二氟乙烯微粉,聚偏二氟乙烯的平均粒径D50为8微米,熔点123℃,吸水率0.07%,含水量0.36%;二氧化硅微粉B2选择气相法生产的二氧化硅微粉,二氧化硅微粉B2的平均原生粒径为12纳米。
钛酸锶微粉选择的含水量为0.16%的钛酸锶微粉;
二氧化硅微粉C由两种不同粒径和不同疏水化表面处理剂的混合物处理得到。平均原生粒径D50为20纳米的二氧化硅微粉C1是经过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处理;平均原生粒径D50为50纳米的二氧化硅微粉C2经过六甲基二硅氮烷表面处理,二氧化硅微粉C为气相法生产。
按照制备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实施例6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
实施例7、将实施例1中钛酸锶微粉的重量份改为1重量份,其他物料不变。
添加剂A中,含氟聚合物微粉A1与二氧化硅微粉A2的重量比为100:16,添加剂B中所述的磁性氧化铁微粉、硅油、含氟聚合物微粉B1和二氧化硅微粉B2的重量比为100:24:4:14。
添加剂A中,含氟聚合物微粉A1选择聚氟乙烯微粉,其平均粒径D50为2微米,熔点133℃,吸水率0.01%,含水量0.35%;二氧化硅微粉的平均原生粒径为25纳米。
添加剂B中,磁性氧化铁微粉选择特性如下的磁性氧化铁微粉:矫顽力Hc为152Oe,饱和磁场强度σm为81emu/g,剩余磁场强度σr为9emu/g,平均粒径D50为0.4微米,pH值为8.5,吸油量为30cm3/100g,颗粒形状为立方体形;硅油选用中等粘度的硅油,含氟聚合物微粉B1选用聚偏二氟乙烯微粉,聚偏二氟乙烯的平均粒径D50为8微米,熔点142℃,吸水率0.025%,含水量0.19%;二氧化硅微粉B2选择气相法生产的二氧化硅微粉,二氧化硅微粉B2的平均原生粒径为21纳米。
钛酸锶微粉选择的含水量为0.14%的钛酸锶微粉;
二氧化硅微粉C由两种不同粒径二氧化硅微粉和不同疏水化表面处理剂处理得到。平均原生粒径D50为150纳米的二氧化硅微粉C1是经过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处理;平均原生粒径D50为200纳米的二氧化硅微粉C2经过六甲基二硅氮烷表面处理,二氧化硅微粉C为气相法生产。
按照制备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实施例7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
实施例8、将实施例1中气相法二氧化硅微粉C1去掉,将气相法二氧化硅微粉C2的重量份改为0.4重量份,其他物料不变。
添加剂A中,含氟聚合物微粉A1与二氧化硅微粉A2的重量比为100:16,添加剂B中所述的磁性氧化铁微粉、硅油、含氟聚合物微粉B1和二氧化硅微粉B2的重量比为100:27:7:23。
添加剂A中,含氟聚合物微粉A1含氟聚合物微粉A1选择聚四氟乙烯微粉,其平均粒径D50为6微米,熔点134℃,吸水率0.09%,含水量0.33%;二氧化硅微粉的平均原生粒径为16纳米。
添加剂B中,磁性氧化铁微粉选择特性如下的磁性氧化铁微粉:矫顽力Hc为142Oe,饱和磁场强度σm为71emu/g,剩余磁场强度σr为23emu/g,平均粒径D50为0.1微米,pH值为7.5,吸油量为35cm3/100g,颗粒形状为立方体形;硅油选用中等粘度的硅油,含氟聚合物微粉B1选用聚偏二氟乙烯微粉,聚偏二氟乙烯的平均粒径D50为4微米,熔点125℃,吸水率0.1%,含水量0.11%;二氧化硅微粉B2选择气相法生产的二氧化硅微粉,二氧化硅微粉B2的平均原生粒径为22纳米。
钛酸锶微粉选择的含水量为0.21%的钛酸锶微粉;
二氧化硅微粉C由一种二氧化硅制得。平均原生粒径D50为7纳米的二氧化硅微粉C2经过八甲基环四硅氧烷表面处理得到,二氧化硅微粉C为气相法生产。
按照制备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实施例8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
实施例9、将实施例1中气相法二氧化硅微粉C2去掉,将气相法二氧化硅微粉C1的重量份改为1重量份,其他物料不变。
添加剂A中,含氟聚合物微粉A1与二氧化硅微粉A2的重量比为100:5,添加剂B中所述的磁性氧化铁微粉、硅油、含氟聚合物微粉B1和二氧化硅微粉B2的重量比为100:15:8:30,其中含氟聚合物微粉B1选择聚偏二氟乙烯,其平均粒径D50为0.1微米,熔点167℃,吸水率0.02%,含水量0.07%;二氧化硅微粉的平均原生粒径为16纳米。
添加剂B中,磁性氧化铁微粉选择特性如下的磁性氧化铁微粉:矫顽力Hc为110Oe,饱和磁场强度σm为72emu/g,剩余磁场强度σr为15emu/g,平均粒径D50为0.1微米,pH值为8.0,吸油量为30cm3/100g,颗粒形状为球形;硅油选用中等粘度的硅油,含氟聚合物微粉B1选用聚三氟乙烯微粉,聚三氟乙烯微粉的平均粒径D50为3微米,熔点144℃,吸水率0.056%,含水量0.45%;二氧化硅微粉B2选择气相法生产的二氧化硅微粉,二氧化硅微粉的平均原生粒径为26纳米。
钛酸锶微粉选择的含水量为?%的钛酸锶微粉;
二氧化硅微粉C由一种二氧化硅制得。平均原生粒径D50为14纳米的二氧化硅微粉C1是经过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处理得到。
按照制备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实施例9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
实施例10、将实施例1中气相法二氧化硅微粉C1去掉,将气相法二氧化硅微粉C2的重量份改为2重量份,并且增加沉淀法二氧化硅C3,其平均粒径D50为400纳米,经过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处理。其他物料不变。
添加剂A中,含氟聚合物微粉A1与二氧化硅微粉A2的重量比为100:5,添加剂B中所述的磁性氧化铁微粉、硅油、含氟聚合物微粉B1和二氧化硅微粉B2的重量比为100:15:8:30,其中含氟聚合物微粉B1选择聚氟乙烯微粉,其平均粒径D50为0.1微米,熔点169℃,吸水率0.045%,含水量0.27%;二氧化硅微粉的平均原生粒径为16纳米。
添加剂B中,磁性氧化铁微粉选择特性如下的磁性氧化铁微粉:矫顽力Hc为187Oe,饱和磁场强度σm为74emu/g,剩余磁场强度σr为28emu/g,平均粒径D50为0.1微米,pH值为8.0,吸油量为30cm3/100g,颗粒形状为球形;硅油选用中等粘度的硅油,含氟聚合物微粉B1选用聚四氟乙烯微粉,聚四氟乙烯微粉的平均粒径D50为7微米,熔点121℃,吸水率0.078%,含水量0.31%;二氧化硅微粉B2选择气相法生产的二氧化硅微粉,二氧化硅微粉的平均原生粒径为28纳米。
钛酸锶微粉选择的含水量为0.16%的钛酸锶微粉;
二氧化硅微粉C由两种不同粒径二氧化硅微粉和不同疏水化表面处理剂处理得到。平均原生粒径D50为7纳米的二氧化硅微粉C2是经过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处理;平均原生粒径D50为400纳米的二氧化硅微粉C3经过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处理。
按照制备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实施例10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
比较例1、将实施例1中添加剂A去掉,其他物料不变,按照制备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比较例1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
比较例2、将实施例1中添加剂B去掉,其他物料不变,按照制备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比较例2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
比较例3、将实施例1中钛酸锶微粉去掉,其他物料不变,按照制备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比较例3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
比较例4、将实施例1中添加剂A改为聚偏二氟乙烯微粉,其平均粒径D50为0.75微米,熔点158℃,吸水率0.04%,含水量0.1%。其他物料不变,按照制备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比较例4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
比较例5、将实施例1中添加剂B改为氧化铁微粉,其矫顽力Hc为100Oe,饱和磁场强度σm为85emu/g,剩余磁场强度σr为10emu/g,平均粒径D50为0.25微米,pH值为8.5,吸油量为30cm3/100g,颗粒形状为立方体形。其他物料不变,按照制备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比较例5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
性能测试:将制得的实施例1~10和比较例1~5装进HP4250激光打印机的粉盒中,粉盒中的有机感光鼓OPC使用回收的OPC,分别在常温/常湿、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在HP4250激光打印机上进行打印22000页测试。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测试的时候,粉盒和打印机先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放置24小时以后再进行打印测试。此处的常温/常湿环境为环境温度在24-27℃范围,环境湿度在40-60%;高温/高湿环境为环境温度在27-30℃范围,环境湿度在60-80%。
打印出来的稿件通过使用色密度仪(D19C,GretagMacbeth Co.,Ltd.)测量打印纸上的全黑图像的密度来判断色密度的高低;通过使用灰度仪(Model577,pHOTOVOLT Co.,Ltd.)测量打印纸上空白区域的值与被另外的纸张覆盖的区域(没有经过打印过程的区域)的值的差值来判断底灰的高低;通过观察全黑板上是否出现OPC周期的白点来判断显影剂是否粘鼓。
○表示平均色密度在1.35以上,平均底灰在1.5以下,0-22000页全黑版上没有OPC周期的白点;
△表示平均色密度在1.2-1.35之间,平均底灰在1.5-2之间,0-22000页内全黑版上发现轻微的OPC周期的白点;
×表示平均色密度在1.2以下,平均底灰在2以上,0-22000页内全黑版上发现严重的OPC周期的白点。
表一
从上表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具有色密度高,并且无打印底灰,显影剂不粘附在鼓上,完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效果测试结果:减少添加剂A的添加量,当添加量小于0.1重量份后,显影剂的抗粘鼓性能就会降低,在鼓上有粘附的显影剂,添加剂A的添加量越小,粘附的显影剂越多。而且显影剂在添加有钛酸锶和二氧化硅微粉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底灰的缺陷。增加添加剂A的添加量,当添加量大于0.5重量份后,显影剂容易产生色密度低的缺陷。
减少添加剂B的添加量,当添加量小于0.5重量份,显影剂的抗粘鼓性能就会降低,在鼓上有粘附的显影剂,添加剂B的添加量越小,粘附的显影剂越多。而且显影剂在添加有钛酸锶和二氧化硅微粉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底灰的缺陷。增加添加剂B的添加量,当添加量大于4重量份,显影剂容易产生色密度低、储存稳定性降低的缺陷。
减少钛酸锶微粉的添加量,当添加量小于0.2重量份,显影剂的抗粘鼓性能就会降低。增加钛酸锶的添加量,当添加量大于1重量份,显影剂容易产生色密度低、底灰高的缺陷。
减少二氧化硅微粉的添加量,当添加量小于0.4重量份,显影剂的流动性能、摩擦起电的速度和均匀性能就会降低,从而导致色密度低,底灰高的缺陷。增加二氧化硅微粉的添加量,当添加量大于3重量份,显影剂容易产生色密度低、底灰高的缺陷。
上述试验结果也表明,本发明的外添加剂具有协同的作用,并且其重量份数也是经优选的最佳方案。
Claims (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聚合物微粉A1、含氟聚合物微粉B1的平均粒径D50分别为0.1-10微米,熔点都在120-180℃之间,吸水率都小于0.1%,含水量都小于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聚合物微粉A1、含氟聚合物微粉B1分别为聚偏二氟乙烯微粉、聚四氟乙烯微粉、聚氟乙烯微粉、聚三氟乙烯微粉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硅微粉A2、二氧化硅微粉B2的平均原生粒径D50都在5-30纳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微粉C为经气相法或沉淀法生产且经疏水化表面处理剂处理过的二氧化硅微粉,所述二氧化硅微粉C的平均原生粒径D50在5-500纳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微粉C为单独一种二氧化硅微粉,或者是不同粒径、不同的疏水化表面处理剂处理的二氧化硅微粉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水化表面处理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六甲基二硅氮烷、二甲基二氯硅烷、烷基硅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硅微粉A2、二氧化硅微粉B2分别选择经过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处理的气相法二氧化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氧化铁微粉选择矫顽力Hc为40-200Oe、饱和磁场强度σm为70-95emu/g、剩余磁场强度σr为5-30emu/g、平均粒径D50为0.1-0.5微米、pH值为7-9、吸油量为20-40cm3/100g的磁性氧化铁微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负电性显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钛酸锶微粉的含水量小于0.3%,平均粒径D50为0.1-3微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13068.4A CN102566345B (zh) | 2012-01-13 | 2012-01-13 | 磁性负电性显影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13068.4A CN102566345B (zh) | 2012-01-13 | 2012-01-13 | 磁性负电性显影剂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66345A CN102566345A (zh) | 2012-07-11 |
CN102566345B true CN102566345B (zh) | 2014-03-05 |
Family
ID=46412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13068.4A Active CN102566345B (zh) | 2012-01-13 | 2012-01-13 | 磁性负电性显影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6634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72958A (zh) * | 2015-12-09 | 2016-03-02 | 湖北鼎龙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树脂包覆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双组分显影剂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06357A (en) * | 1992-06-19 | 1995-04-1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 image form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pparatus unit |
CN1235288A (zh) * | 1998-02-04 | 1999-11-17 | 夏普公司 | 显影装置 |
CN1916776A (zh) * | 2005-08-15 | 2007-02-21 | 施乐公司 | 载体和显影剂组合物 |
JP2007178869A (ja) * | 2005-12-28 | 2007-07-12 | Kao Corp | 二成分現像剤 |
CN101082785A (zh) * | 2006-05-31 | 2007-12-05 | 佳能株式会社 | 调色剂、电摄影装置及成像处理盒 |
CN101174111A (zh) * | 2006-11-02 | 2008-05-07 | 花王株式会社 | 调色剂和双组分显影剂 |
CN101365988A (zh) * | 2006-01-06 | 2009-02-11 | 佳能株式会社 | 显影剂和图像形成方法 |
CN101876794A (zh) * | 2009-04-30 | 2010-11-03 | 珠海思美亚碳粉有限公司 | 显影剂 |
CN101916054A (zh) * | 2010-08-27 | 2010-12-15 | 珠海思美亚碳粉有限公司 | 环保显影剂及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123865A1 (en) * | 2006-09-19 | 2009-05-14 | Xerox Corporation | Toner composition having fluorinated polymer additive |
-
2012
- 2012-01-13 CN CN201210013068.4A patent/CN10256634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06357A (en) * | 1992-06-19 | 1995-04-1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 image form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pparatus unit |
CN1235288A (zh) * | 1998-02-04 | 1999-11-17 | 夏普公司 | 显影装置 |
CN1916776A (zh) * | 2005-08-15 | 2007-02-21 | 施乐公司 | 载体和显影剂组合物 |
JP2007178869A (ja) * | 2005-12-28 | 2007-07-12 | Kao Corp | 二成分現像剤 |
CN101365988A (zh) * | 2006-01-06 | 2009-02-11 | 佳能株式会社 | 显影剂和图像形成方法 |
CN101082785A (zh) * | 2006-05-31 | 2007-12-05 | 佳能株式会社 | 调色剂、电摄影装置及成像处理盒 |
CN101174111A (zh) * | 2006-11-02 | 2008-05-07 | 花王株式会社 | 调色剂和双组分显影剂 |
CN101876794A (zh) * | 2009-04-30 | 2010-11-03 | 珠海思美亚碳粉有限公司 | 显影剂 |
CN101916054A (zh) * | 2010-08-27 | 2010-12-15 | 珠海思美亚碳粉有限公司 | 环保显影剂及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66345A (zh) | 2012-07-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06054797A1 (ja) | 正帯電性現像剤 | |
WO2009057807A1 (ja) | 磁性トナー | |
KR0159321B1 (ko) | 정전 화상을 현상하기 위한 토너의 제조 방법 | |
JP4067108B2 (ja)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 |
JP5078059B2 (ja)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 |
CN1664710A (zh) | 调色剂的制造方法 | |
JP5153486B2 (ja) | トナー | |
JP2003195560A (ja) | 磁性トナー | |
JP4283800B2 (ja)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20060084000A1 (en) | Toner composition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 |
CN102566345B (zh) | 磁性负电性显影剂 | |
US20230069575A1 (en) | Toner formulations having improved toner usage efficiency | |
CN100476601C (zh) | 电子照相图像形成方法、电子照相调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 |
JP2007271820A (ja) |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 |
JP3880192B2 (ja) | 乾式カラー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4779763B2 (ja) |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 |
JP2006079131A (ja) | トナー用低温定着性、耐ブロッキング性改善剤 | |
JP7171505B2 (ja) | トナー | |
JP5040233B2 (ja) |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 |
JP2023120078A (ja) | トナー及び2成分現像剤 | |
JP5071190B2 (ja) |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 | |
JP2007271768A (ja) | 電子写真用カラー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 |
JP2007271767A (ja) |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 |
US20220197173A1 (en) | Toner having extra particular additives | |
WO2024034483A1 (ja) | トナー用クリーニング剤、トナー用クリーニング剤の製造方法、及びトナー組成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