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63982B - 一种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63982B
CN102563982B CN2012100320161A CN201210032016A CN102563982B CN 102563982 B CN102563982 B CN 102563982B CN 2012100320161 A CN2012100320161 A CN 2012100320161A CN 201210032016 A CN201210032016 A CN 201210032016A CN 102563982 B CN102563982 B CN 1025639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or
evaporimeter
pipe
working medium
cooling wo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320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63982A (zh
Inventor
林文贤
熊从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jiang, Taizhou chemical machin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ANJIANG CHEMICAL ENGINEER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ANJIANG CHEMICAL ENGINEER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ANJIANG CHEMICAL ENGINEER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3201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639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63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639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639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639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会有润滑油进入换热器的风险等技术问题。本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包括具有回汽管的分离器和蒸发器,分离器位于蒸发器的上方,蒸发器内设有若干热交换管,热交换管一端通过一降液管与分离器相连通,所述的热交换管另一端与一升汽管相连通,升汽管另一端为出汽端,该出汽端与分离器相连通;分离器还与一当分离器内的冷却工质液面低于设定值一时能自动对分离器进行补液或者当分离器内的冷却工质液面高于设定值二时能自动停止对分离器进行补液的液位控制机构相连。本发明具有减少润滑油进入蒸发器内的风险,利于润滑油的沉积和排放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制冷系统,特别是一种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人工制冷开始发展以前,人们已经制动利用天然冰雪在简易的设备中保持低温条件。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制冷的要求越来越高,简单的利用冰雪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现代的制冷系统应运而生,制冷系统的冷却方式有直接冷却和间接冷却,在大、中型制冷系统中一般采用间接冷却,这种方式制冷效果好,温度恒定,因此在化工、医药、食品行业广泛使用。 
制冷系统主要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阀,一般制冷系统的制冷原理压缩机的作用是把压力较低的蒸汽压缩成压力较高的蒸汽,使蒸汽的体积减小,压力升高。压缩机吸入从蒸发器出来的较低压力的工质蒸汽,使之压力升高后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压力较高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成为压力较低的液体后,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压力较低的蒸汽,再送入压缩机的入口,从而完成制冷循环。 
目前,国内的大、中型制冷系统普遍以氨为制冷工质。在这些氨制冷系统中,润滑油是润滑、冷却、密封运动部件的介质,是制冷压缩机安全可靠运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条件,目前氨制冷系统的润滑为矿物质油,虽然其性能优良,但它的最大缺点是不能与氨相溶,为此对润滑油的回收及控制是制冷系统中重要的一环,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热虹吸蒸发装置【专利号ZL200820153158.2授权公告号CN201293501Y】,包括气液分离器、 干式蒸发器、落液管及进气管;其中,干式蒸发器设置在气液分离器的下方,气液分离器包括一内腔室,在气液分离器上设有出气管;落液管设置在靠近气液分离器和干式蒸发器一端的位置,落液管的上端与气液分离器的底部相连通,下端与干式蒸发器连通;进气管设置在靠近气液分离器和干式蒸发器另一端的位置,进气管的上端与气液分离器连通,下端与干式蒸发器连通;落液管的上端设置在气液分离器的内腔室内。该装置在实现制冷的情况下对与氨液一起进入分离器内的润滑油只设置了储油包回收,但是由于润滑油在分离器底部,氨液从进料口进来和从落液管出去都会搅动底部的润滑油,增加了润滑油进入换热器的风险,同时润滑油的回收效率也很低;出气管和回汽管的设置使得氨汽的在分离器内的分离很难达到高度分离,使得出气管出现积液,从而使积液也压缩机吸走,造成压缩机汽缸击液。 
又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新型干式蒸发装置【专利号ZL200620049074.5授权公告号CN200954466Y】,包括分离器、换热器、供液管、回气管,特点是分离器、换热器上下平行设置,分离器由支架固定在换热器上,供液管设置在分离器与换热器另一端之间并与其连通;换热器两端分别设有管箱,供液管、回气管一端分别插入其内。该装置对供液管进行了调整使其端口高于分离器底部,虽然减少了氨液进入换热器时对润滑油的搅动,但是氨液从进料口进入时对润滑油的扰动使得润滑油还是会有进入换热器的风险;另外冷媒进口的挡板结构单薄,在腐蚀和冲刷作用下容易造成挡板脱落;换热器采用光管和弓形折流板,传热效率较低,长期使用时容易积垢,进一步降低管外传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该蒸发装置具有能耗低,热交换效率高, 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包括具有回汽管的分离器和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器位于蒸发器的上方,所述蒸发器内设有若干热交换管,所述的热交换管一端通过一降液管与分离器相连通,所述的热交换管另一端与一升汽管相连通,所述的升汽管另一端为出汽端,该出汽端与分离器相连通,且位于分离器的上部处;所述的蒸发器内部具有空腔,在蒸发器上还设有与内部空腔相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分离器还与一当分离器内的冷却工质液面低于设定值一时能自动对分离器进行补液或者当分离器内的冷却工质液面高于设定值二时能自动停止对分离器进行补液的液位控制机构相连。 
制冷系统还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压缩机与回汽管相连,冷凝器一端与进水管相连,另一端与出水管相连,本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冷却工质通过降液管从分离器中流入位于蒸发器内的热交换管,相对温度较高的冷却介质从进水管内进入蒸发器内部的空腔,冷却介质与冷却工质通过热交换管的管壁交换热量,经过冷却的相对稳定较低的冷却介质从出水管流出,进入冷凝器,冷凝器内的冷却介质与空气交换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冷凝器内的冷却介质吸热后通过进水管重新进行冷却,形成循环,达到持续制冷的目的;冷却工质在吸收热量后会汽化产生气泡,气泡脱离冷却工质逸出通过升汽管进入分离器,升汽管内上升气流会夹带液滴变成汽液两相流,两相流在分离器内通过流体的流向和重力沉降的方法使气体和液滴分离,干度较高的冷却工质汽体从回汽管被压缩机吸走,通过压缩机使冷却工质汽体重新变回液体并通过液位控制机构进行循环利用;沉降分离出来的液滴与分离器内的冷却工质汇合并通过降液管回到蒸发器内的热交换管中,当分离器内的冷却工质液面低于设定值一时液位 控制机构会进行补液直到冷却工质液面高于设定值二。 
在上述的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中,所述的液位控制机构包括电磁阀和与电磁阀相连的液位控制器一,所述的电磁阀一端与分离器相连通,电磁阀另一端与外界提供冷却工质的源头相连通,所述的液位控制器一固定在分离器上,所述液位控制器一的低位探头和高位探头均设置在分离器内,且高位探头位于低位探头的上方。冷却工质由压缩机将汽化的冷却工质重新液化,当位于分离器内的冷却工质的液面高度位于低位探头和高位探头之间时,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当冷却工质的液面高度低于低位探头时,低位探头会发出信号,通过液位控制器一使得电磁阀开启,使得外界的冷却工质进入分离器内,此时冷却工质的液面不断升高,当冷却工质的液面与高位探头接触时,高位探头会发出信号,通过液位控制器一使得电磁阀关闭。 
在上述的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中,所述的回汽管的进汽口和升汽管出汽端的端口朝向相背设置。回汽管的进汽口朝向分离器的一端,升汽管出汽端的端口朝向分离器的另一端,从升汽管内出来的汽液两相流先朝分离器的另一端流动,在掉头流向分离器的一端,然后再掉头从回汽管的进汽口被压缩机吸走,在这过程中通过重力的沉降和两相流改变流体流向的方法分离汽体和液滴,这样使得被压缩机吸走的汽体的干度相对较高。 
在上述的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中,所述电磁阀与分离器之间还设有一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固定在上述分离器的底部处,连接管一端与电磁阀相连通,另一端为连通端,该连通端穿设进入到分离器内。外界的冷却工质通过连接管流入分离器内。 
在上述的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中,所述的降液管与分离器之间还设有防涡器,所述防涡器的进口端穿进所述的分离器底部,防涡器的出口端与降液管相连通。防涡器能防止冷却工质通过降液管流入蒸发器时产生涡流扰动分离器底部沉积的润滑油。 
在上述的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中,所述连接管的连通端和防涡器的进口端与分离器底部之间的距离均大于50mm。由于压缩机在压缩冷却工质的时候会使冷却工质与润滑油混合,带有润滑油的冷却工质进入蒸发器会影响冷却工质和冷却介质的热交换;由于润滑油比冷却工质间的密度大,通过沉降在分离器的底部会形成润滑油带,为了减少润滑油进入蒸发器内,使得防涡器的进口端和连接管的连通端都要高于润滑油带;同时防止了对分离器底部冷却工质及润滑油的扰动,也减少了润滑油带的润滑油进入蒸发器的风险,有利于润滑油的沉积和排放。 
在上述的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中,所述的分离器的底部处还设有集油器,所述的集油器上还与一当集油器内的油面高于设定值时能自动发出警报声的报警机构相连;所述的报警机构包括液位控制器二、PLC可编程控制器和发声器,所述的液位控制器二和发声器均固定在集油器上,液位控制器二的感应探头设置在集油器内,所述的液位控制器二和发声器均与PLC可编程控制器相连。集油器能将沉降在分离器底部的润滑油回收,当集油器内的液位控制器二感应到集油器内的润滑油的高于一定值时,液位控制器二将信号发送到PLC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控制器再给发声器发送信号,开启发声器报警,最后由操作人员将集油器内的润滑油回收,发声器关闭。 
在上述的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中,所述的蒸发器呈筒状,上述的进水管与蒸发器相切并连通设置,且进水管与蒸发器的轴向方向相垂直。进水管管壁和蒸发器上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的开口一和开口二,安装后开口一的开口壁能与开口二的开口壁紧密抵靠,进水管与蒸发器通过焊接固定,由于两者相切设置,从进水管进入的冷却介质为切向流,减少了冷却介质对热交换管的冲刷腐蚀,增加了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中,所述的热交换管为波纹 管或横纹管。不平整的内表面增加了冷却工质在热交换管内的扰动,增大了热交换管内冷却工质的传热系数;同时波纹管或横纹管增大了热交换管壁的表面积,增加了冷却工质和冷却介质的热交换的效率。 
在上述的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中,所述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位于蒸发器的两端处,所述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蒸发器内还设有能在蒸发器的空腔中形成螺旋状的折流板组件;所述的折流板组件包括若干折流板和支撑管,所述的折流板首尾相连形成螺旋状,所述的支撑管穿过所有的折流板,支撑管的两端均固定在蒸发器内,在相邻的两个折流板之间均固定有定位套管。折流板与蒸发器相抵靠,避免冷却工质从折流板与蒸发器之间的缝隙流过,定位套管使得折流板之间的距离相同,使得冷却工质流速均匀;冷却工质从进水管流入,由于折流板在蒸发器的内腔组成的是成螺旋状的通道,冷却工质在通道内成连续螺旋状流动,避免了冷却工质出现滞留出现污垢的沉积,同时能减薄换交热管外流体滞留层,增加传热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将回汽管的进汽口和升汽管出汽端的端口相背设置,增加了汽液分离的效率,使得被压缩机吸走的冷却工质的汽体的干度高。 
2、由于连接管的连通端和防涡器的进口端高于分离器底部,减少了对制冷工质对分离器底部润滑油的搅动,减少润滑油进入蒸发器内的风险,利于润滑油的沉积和排放。 
3、通过使用螺旋折流板及采用波纹管或横纹管,增加了冷却工质与冷却介质的热交换率,减少能耗。 
4、进水管与蒸发器相切并连通设置,且进水管与蒸发器的轴向方向相垂直,从进水管进入的冷却介质为切向流,减少了冷却介质对热交换管的冲刷腐蚀,增加了使用寿命。 
5、采用液位控制器一控制电磁阀来控制分离器内的冷却工质的液位液面,通过液位控制器二控制集油包内润滑油的液位液面,增加整机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一中热交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 中的热交换管位于蒸发器内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 中的进水管与蒸发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 中的折流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 中的液位控制机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 中的报警机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8本实施例二中热交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离器;2、蒸发器;2a、本体;2b、前管箱;2c、后管箱;2d、前管板;2e、后管板;3、回汽管;4、连接支座;5、热交换管;6a、降液管;6b、防涡器;7、升汽管;8a、进水管;8b、出水管;9a、折流板;9b、支撑管;9c、定位套管;10a、电磁阀;10b1、液位控制器一;10b2、低位探头;10b3、高位探头;10c、连接管;11a、集油器;11b、液位控制器二;11c、PLC可编程控制器;11d、发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7示,一种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具有回汽管3的分离器1和蒸发器2,制冷系统还包括压缩 机和冷凝器,压缩机与回汽管3相连,分离器1位于蒸发器2的上方,通过连接支座4固定。本制冷系统中使用的冷却工质为氨液,冷却介质为盐水。蒸发器2内设有若干热交换管5,如图2、图3所示,热交换管5为波纹管。不平整的内表面增加了冷却工质在热交换管5内的扰动,增大了热交换管5内冷却工质的传热系数;同时波纹管或横纹管增大了热交换管5壁的表面积,增加了冷却工质和冷却介质的热交换的效率。热交换管5一端通过一降液管6与分离器1相连通,热交换管5另一端与一升汽管7相连通;蒸发器2由本体2a、前管箱2b和后管箱2c,热交换管5设置在本体2a内,前管箱2b与本体2a之间设有前管板2d,后管箱2c与本体2a之间设有后管板2e,热交换管5两端端口分别相切穿设安装在前管板2d和后管板2e上,前管箱2b和后管箱2c分别通过法兰与本体2a相固定;降液管6与前管箱2b相连通,升汽管7与后管箱2c相连通。 
降液管6与分离器1之间还设有防涡器6b,防涡器6b的进口端穿进所述的分离器1底部,防涡器6b的出口端与降液管6相连通。防涡器6b能防止冷却工质通过降液管6流入蒸发器2时产生涡流扰动分离器1底部沉积的润滑油。 
升汽管7另一端为出汽端,该出汽端与分离器1相连通,且位于分离器1的上部处;回汽管3的进汽口和升汽管7出汽端的端口相背设置。回汽管3的进汽口朝向分离器1的一端,升汽管7出汽端的端口朝向分离器1的另一端,从升汽管7内出来的汽液两相流先朝分离器1的另一端流动,在掉头流向分离器1的一端,然后再掉头从回汽管3的进汽口被压缩机吸走,在这过程中通过重力的沉降和两相流改变流体流向的方法分离汽体和液滴,这样使得被压缩机吸走的汽体的干度相对较高。 
如图4所示,蒸发器2呈筒状,蒸发器2内部具有空腔,在蒸发器2上还设有与内部空腔相连通的进水管8a和出水管8b; 进水管8a与蒸发器2相切并连通设置,且进水管8a与蒸发器2的轴向方向相垂直。冷凝器一端与进水管8a相连,另一端与出水管8b相连。进水管8a管壁和蒸发器2上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的开口一和开口二,安装后开口一的开口壁能与开口二的开口壁紧密抵靠,进水管8a与蒸发器2通过焊接固定,由于两者相切设置,从进水管8a进入的冷却介质为切向流,减少了冷却介质对热交换管5的冲刷腐蚀,增加了使用寿命。出水管8b与蒸发器2相切并连通设置,且进水管8a与蒸发器2的轴向方向相垂直。 
如图5所示,进水管8a和出水管8b分别位于蒸发器2的两端处,进水管8a和出水管8b之间的蒸发器2内还设有能在蒸发器2的空腔中形成螺旋状的折流板组件;折流板组件包括若干折流板9a和支撑管9b,折流板9a首尾相连形成螺旋状,支撑管9b穿过所有的折流板9a,支撑管9b的两端均固定在蒸发器2内,在相邻的两个折流板9a之间均固定有定位套管9c。折流板9a与蒸发器2相抵靠,避免冷却工质从折流板9a与蒸发器2之间的缝隙流过,定位套管9c使得折流板9a之间的距离相同,使得冷却工质流速均匀;冷却工质从进水管8a流入,由于折流板9a在蒸发器2的内腔组成的是成螺旋状的通道,冷却工质在通道内成连续螺旋状流动,避免了冷却工质出现滞留出现污垢的沉积,同时能减薄换交热管外流体滞留层,增加传热效率。 
如图6所示,分离器1还与一当分离器1内的冷却工质液面低于设定值一时能自动对分离器1进行补液或者当分离器1内的冷却工质液面高于设定值二时能自动停止对分离器1进行补液的液位控制机构相连。液位控制机构包括电磁阀10a和与电磁阀10a相连的液位控制器一10b1,电磁阀10a一端与分离器1相连通,电磁阀10a另一端与外界提供冷却工质的源头相连通,液位控制器一10b1固定在分离器1上,液位控制器一10b1的低位探头10b2和高位探头10b3均设置在分离器1内,且高位探头10b3位于低 位探头10b2的上方。冷却工质由压缩机将汽化的冷却工质重新液化,当位于分离器1内的冷却工质的液面高度位于低位探头10b2和高位探头10b 3之间时,电磁阀10a处于关闭状态;当冷却工质的液面高度低于低位探头10b2时,低位探头10b2会发出信号,通过液位控制器一10b1使得电磁阀10a开启,使得外界的冷却工质进入分离器1内,此时冷却工质的液面不断升高,当冷却工质的液面与高位探头10b3接触时,高位探头10b3会发出信号,通过液位控制器一10b1使得电磁阀10a关闭。 
电磁阀10a与分离器1之间还设有一连接管10c,连接管10c固定在上述分离器1的底部处,连接管10c一端与电磁阀10a相连通,另一端为连通端,该连通端穿设进入到分离器1内。外界的冷却工质通过连接管10c流入分离器1内。连接管10c的连通端和防涡器6b的进口端与分离器1底部之间的距离均大于50mm。由于压缩机在压缩冷却工质的时候会使冷却工质与润滑油混合,带有润滑油的冷却工质进入蒸发器2会影响冷却工质和冷却介质的热交换;由于润滑油比冷却工质间的密度大,通过沉降在分离器1的底部会形成润滑油带,为了减少润滑油进入蒸发器2内,使得防涡器6b的进口端和连接管10c的连通端都要高于润滑油带;同时防止了对分离器1底部冷却工质及润滑油的扰动,也减少了润滑油带的润滑油进入蒸发器2的风险,有利于润滑油的沉积和排放。 
如图7所示,分离器1的底部处还设有集油器11a,集油器11a上还与一当集油器11a内的油面高于设定值时能自动发出警报声的报警机构相连;如图7所示,报警机构包括液位控制器二11b、PLC可编程控制器11C和发声器11d,液位控制器二11b和发声器11d均固定在集油器11a上,液位控制器二11b的感应探头设置在集油器11a内,液位控制器二11b和发声器11d均与PLC可编程控制器11C相连。集油器11a能将沉降在分离器1底部的 润滑油回收,当集油器11a内的液位控制器二11b感应到集油器11a内的润滑油的高于一定值时,液位控制器二11b将信号发送到PLC可编程控制器11C,PLC可编程控制器11C再给发声器11d发送信号,开启发声器11d报警,最后由操作人员将集油器11a内的润滑油回收,发声器11d关闭。 
本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冷却工质通过降液管6从分离器1中流入位于蒸发器2内的热交换管5,相对温度较高的冷却介质从进水管8a内进入蒸发器2内部的空腔,冷却介质与冷却工质通过热交换管5的管壁交换热量,经过冷却的相对稳定较低的冷却介质从出水管8b流出,进入冷凝器,冷凝器内的冷却介质与空气交换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冷凝器内的冷却介质吸热后通过进水管8a重新进行冷却,形成循环,达到持续制冷的目的;冷却工质在吸收热量后会汽化产生气泡,气泡脱离冷却工质逸出通过升汽管7进入分离器1,升汽管7内上升气流会夹带液滴变成汽液两相流,两相流在分离器1内通过流体的流向和重力沉降的方法使气体和液滴分离,干度较高的冷却工质汽体从回汽管3被压缩机吸走,通过压缩机使冷却工质汽体重新变回液体并通过液位控制器一10b1对电磁阀10a开闭的控制进行循环利用;沉降分离出来的液滴与分离器1内的冷却工质汇合并通过降液管6回到蒸发器2内的热交换管5中;当分离器1内的冷却工质液面低于分离器1容积的1/4时液位控制器一10b1会控制电磁阀10a通过连接管10c进行补液直到冷却工质液面高于分离器1容积的3/4停止补液。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中的内容大致与实施例一中的内容相同,所不同的是实施例一中的热交换管5为波纹管;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二中的热交换管5为横纹管。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 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分离器1;蒸发器2;本体2a;前管箱2b;后管箱2c;前管板2d;后管板2e;回汽管3;连接支座4;热交换管5;降液管6a;防涡器6b;升汽管7;进水管8a;出水管8b;折流板9a;支撑管9b;定位套管9c;电磁阀10a;液位控制器一10b1;低位探头10b2;高位探头10b3;连接管10c;集油器11a;液位控制器二11b;PLC可编程控制器11c;发声器11d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8)

1.一种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包括具有回汽管(3)的分离器(1)和蒸发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器(1)位于蒸发器(2)的上方,所述蒸发器(2)内设有若干热交换管(5),所述的热交换管(5)一端通过一降液管(6a)与分离器(1)相连通,所述的热交换管(5)另一端与一升汽管(7)相连通,所述的升汽管(7)另一端为出汽端,该出汽端与分离器(1)相连通,且位于分离器(1)的上部处;所述的蒸发器(2)内部具有空腔,在蒸发器(2)上还设有与内部空腔相连通的进水管(8a)和出水管(8b);所述的分离器(1)还与一当分离器(1)内的冷却工质液面低于设定值一时能自动对分离器(1)进行补液或者当分离器(1)内的冷却工质液面高于设定值二时能自动停止对分离器(1)进行补液的液位控制机构相连;所述的液位控制机构包括电磁阀(10a)和与电磁阀(10a)相连的液位控制器一(10b1),所述的电磁阀(10a)一端与分离器(1)相连通,电磁阀(10a)另一端与外界提供冷却工质的源头相连通,所述的液位控制器一(10b1)固定在分离器(1)上,所述液位控制器一(10b1)的低位探头(10b2)和高位探头(10b3)均设置在分离器(1)内,且高位探头(10b3)位于低位探头(10b2)的上方;所述的电磁阀(10a)与分离器(1)之间还设有一连接管(10c),所述的连接管(10c)固定在上述分离器(1)的底部处,连接管(10c)一端与电磁阀(10a)相连通,另一端为连通端,该连通端穿设进入到分离器(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汽管(3)的进汽口和升汽管(7)出汽端的端口朝向相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液管(6a)与分离器(1)之间还设有防涡器(6b),所述防涡器(6b)的进口端穿进所述的分离器(1)底部,防涡器(6b)的出口端与降液管(6a)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10c)的连通端和防涡器(6b)的进口端与分离器(1)底部之间的距离均大于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器(1)的底部处还设有集油器(11a),所述的集油器(11a)上还与一当集油器(11a)内的油面高于设定值时能自动发出警报声的报警机构相连;所述的报警机构包括液位控制器二(11b)、PLC可编程控制器(11c)和发声器(11d),所述的液位控制器二(11b)和发声器(11d)均固定在集油器(11a)上,液位控制器二(11b)的感应探头设置在集油器(11a)内,所述的液位控制器二(11b)和发声器(11d)均与PLC可编程控制器(11c)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器(2)呈筒状,上述的进水管(8a)与蒸发器(2)相切并连通设置,且进水管(8a)与蒸发器(2)的轴向方向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管(5)为波纹管或横纹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8a)和出水管(8b)分别位于蒸发器(2)的两端处,所述的进水管(8a)和出水管(8b)之间的蒸发器(2)内还设有能在蒸发器(2)的空腔中形成螺旋状的折流板(9a)组件;所述的折流板组件包括若干折流板(9a)和支撑管(9b),所述的折流板(9a)首尾相连形成螺旋状,所述的支撑管(9b)穿过所有的折流板(9a),支撑管(9b)的两端均固定在蒸发器(2)内,在相邻的两个折流板(9a)之间均固定有定位杆(9c)。
CN2012100320161A 2012-02-14 2012-02-14 一种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 Active CN1025639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320161A CN102563982B (zh) 2012-02-14 2012-02-14 一种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320161A CN102563982B (zh) 2012-02-14 2012-02-14 一种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63982A CN102563982A (zh) 2012-07-11
CN102563982B true CN102563982B (zh) 2013-10-16

Family

ID=46410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20161A Active CN102563982B (zh) 2012-02-14 2012-02-14 一种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639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6520A (zh) * 2015-09-01 2015-11-18 南京冷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强制再循环式蒸发器
CN108061407B (zh) * 2018-01-02 2023-05-23 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氨分板换冰水控制机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51001B2 (ja) * 1993-03-23 2002-11-2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満液式蒸発器
CN2784831Y (zh) * 2005-01-12 2006-05-31 南京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带回油装置的满液式蒸发器
CN200984466Y (zh) * 2006-12-18 2007-12-05 上海万享成套制冷设备销售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干式蒸发装置
CN100483047C (zh) * 2007-01-26 2009-04-29 清华大学 气液分离蒸发器
CN100567857C (zh) * 2008-05-13 2009-12-09 上海环球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内置油分离式冷凝器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1293501Y (zh) * 2008-09-18 2009-08-19 上海宝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热虹吸蒸发装置
CN101368775A (zh) * 2008-10-08 2009-02-18 天津商业大学 自然循环重力供液蒸发器
CN201387179Y (zh) * 2009-04-24 2010-01-20 济源市贝迪地能中央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满液式水源热泵机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63982A (zh) 2012-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24178U (zh) 氟利昂桶泵组合机组
CN105674611A (zh) 一种虹吸式水冷螺杆低温溶液机组
CN105509523B (zh) 采用热管的lng汽化器
CN110514036A (zh) 一种压缩气体冷冻式干燥机高效换热除水的结构
CN201973964U (zh) 一种具有气液分离功能的立式蒸发器
CN102563982B (zh) 一种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装置
CN104864621B (zh) 一种四管制双蒸发器制冷系统
CN105664514B (zh) 卧式mvc蒸发器
KR20150031084A (ko) 유증기 회수장치
CN207797440U (zh) 一种带油冷却装置的压缩冷凝机组
CN104197563B (zh) 一种制冷装置
CN109682127B (zh) 一种高效节能多回路蒸发器
CN208567566U (zh) 一种水环真空泵冷却系统
CN106839824A (zh) 基于蛇形冷凝管的液体冷却装置
CN203848567U (zh) 一种制冷系统用辅助贮液器
CN205619609U (zh) 一种虹吸式水冷螺杆低温溶液机组
CN207197002U (zh) 一种高换热效率平行流顶置蒸发器
CN102000438A (zh) 水平椭圆管降膜蒸发/冷凝器
CN113790547B (zh) 具有换热结构的虹吸式蒸发设备及其运行方法和应用
CN110068174A (zh) 一种壳管式冷凝器及其制冷系统
CN204730528U (zh) 一种满液式蒸发器
CN104819605B (zh) 一种满液式蒸发器
CN207527879U (zh) 立式蒸发器、制冷系统及空调
CN209541213U (zh) 一种具有新型双流程微通道蒸发器的制冷系统
CN208720581U (zh) 一种新型立管式蒸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15

Address after: 317599, Zhejiang City, Taizhou province Wenling Taiping Street, South springs, two industrial zone (Wenling Qianjiang 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Longjiang, Taizhou chemical machin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Two industrial zone, 317508 South springs, Taizhou, Zhejiang, Wenling

Patentee before: Qianjiang Chemical Engineering Machine Co., Ltd.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Evaporation device in refrigeration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16

Pledgee: Zhejiang Wenli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TAIZHOU LONGJIANG CHEMICAL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33000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