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62780A - 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 - Google Patents

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62780A
CN102562780A CN2011103865743A CN201110386574A CN102562780A CN 102562780 A CN102562780 A CN 102562780A CN 2011103865743 A CN2011103865743 A CN 2011103865743A CN 201110386574 A CN201110386574 A CN 201110386574A CN 102562780 A CN102562780 A CN 1025627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oller bearing
bearing member
protuberance
holding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865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本田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 Bea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62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627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该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仅在进行相对移动的构件向特定的方向移动时限制其移动,而向相反方向移动时可舒服且平滑地移动。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具备按压构件(6、9),该按压构件(6、9)向相互对向的方向按压使设置在第一相对移动构件(1b)上的第一突出部(8)和设置在第二相对移动构件(2)上的第二突出部(4),第二突出部(4)克服按压构件(6、9)的弹力而越过第一突出部(8)使两个相对移动构件(1b、2)进行相对移动,在相对移动的方向为一个方向(A)时和另一个方向(B)时,第二突出部(4)的保持位置产生变化,由此使施加在第一、第二突出部(4、8)上的弹力的大小不同。

Description

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进行相对移动的移动物体之间的移动方向仅为单方向时,向其移动施加大阻力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
背景技术
已知有只要不在相对移动的两个构件之间施加规定以上的外力,就维持规定的位置的移动限制机构。
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2739164号公报)所记载的旋转阻尼器的自立机构是用于使已开放的开关盖不倒下而立起的移动限制机构。
该移动限制机构的具体结构如下:
在形成于开关盖的旋转轴的外周的轴方向槽上设置从旋转轴的外周面突出的第一滚针,并且在包围该旋转轴的筒状的外框上设置切口,在该切口上设置从外框的内周面向内侧突出的第二滚针。另外,在上述外框上设置有向第二滚针施加朝向内侧的作用力的弹簧构件。
在使旋转轴相对于上述外框旋转的过程中,当设置于旋转轴上的第一滚针和第二滚针接触时,使旋转轴克服上述弹簧构件的弹力所产生的转矩而旋转。即,若不施加能够克服上述弹力所产生的转矩的力,则由于不能使旋转轴越过上述第一滚针和第二滚针的接触位置而旋转,因此能够使安装在旋转轴上的开关盖等独立立起。
在上述自立机构中,当外框和旋转轴进行相对旋转时,在旋转轴侧的第一滚针和外框侧的第二滚针接触的情况下,若不施加能够克服上述弹力所产生的转矩的外力,则不能使旋转轴从其位置旋转。但是,需要这种外力的情况与旋转轴的旋转方向无关。即,无论是旋转轴向哪个方向旋转的情况,为了使旋转轴越过第一滚针和第二滚针的接触位置,在规定的位置上都需要较大的力。
例如,在将盖子全开使其立起时,只要没有在盖子上有意识地施加使其关闭的方向的作用力,就不会因自重越过上述第一滚针和第二滚针的接触位置而下落。
但是,即使在打开盖子的情况下,也与关闭的情况相同,由于越过第一滚针和第二滚针的接触位置,因此需要能够克服上述弹力所产生的转矩的力。
这样,在上述现有的移动限制机构中存在如下问题:不仅在关闭盖子时,打开时也需要在规定位置上施加能够克服上述弹力所产生的转矩的力。实际上,为了防止打开的盖子随意地关闭,打开时不需要施加阻力,但是在上述现有的限制机构中,即使是不需要限制的方向的移动,也不能舒服且平滑地移动盖子等的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该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仅在相对移动的构件向特定的方向移动时限制其移动,在向相反方向移动时可进行舒服且平滑的移动。
第一方案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具有:第一相对移动构件;与该第一相对移动构件进行相对移动的第二相对移动构件;设置在第一、第二相对移动构件的相互对向的面上的第一、第二突出部;至少设置在上述第一相对移动构件及第二相对移动构件中的上述第一相对移动构件上,并且施加将上述第一突出部或第二突出部向对向面一侧按压的弹力的按压构件;以及设置在上述第二相对移动构件上,设置有在移动方向上相邻的第一保持位置和第二保持位置且在上述第一、第二保持位置的范围内可移动地保持上述第二突出部的保持部。
另外,第一方明的特征在于,在施加使第一相对移动构件相对于第二相对移动构件而向一个方向相对移动的移动力时,上述第二突出部以位于上述第一保持位置上的状态克服上述按压构件的弹力而越过第一突出部,在施加使第一相对移动构件相对于第二相对移动构件而向另一个方向相对移动的移动力时,上述第二突出部以位于上述第二保持位置上的状态克服上述按压构件的弹力而越过第一突出部,与上述第一相对移动构件向上述一个方向相对移动而使上述第二突出部越过第一突出部时施加的弹力相比,上述第一相对移动构件向上述另一个方向相对移动而使上述第二突出部越过第一突出部时施加的弹力大。
第二方案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的特征在于,上述按压构件至少包括向第一突出部施加弹力的第一按压构件。
第三方案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在第一方案的基础上,特征在于,上述按压构件包括上述第一按压构件和设置在第二相对移动构件上且弹力比第一按压构件小的第二按压构件,该第二按压构件在第二突出部位于第一保持位置时对第二突出部施加弹力。
第四方案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在第二或第三方案的基础上,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突出部与第一按压构件形成一体。
此外,虽然上述发明的相对移动包括了第一相对移动构件或第二相对移动构件的任一个移动的情况,但是不仅是某一方移动,还可以包括双方同时移动的情况。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在第一至第四方案的发明中做成如下结构,当相对于第一相对移动构件的第二相对移动构件的相对移动方向为一个方向或另一方向时,第二突出部越过第一突出部而移动时所需的力不同。因此,在第一相对移动构件与第二相对移动构件的相对移动方向为一个方向的情况下,为了使上述突出部越过而需要规定以上的力,能够防止随意的移动,而且向另一方向的移动也可舒服且平滑地进行。例如,能够无阻力地打开开关盖,还能够使全开状态的盖不因自重而关闭。
在第二方案的发明中,利用第一按压构件能够施加将第一突出部向对向面侧按压的弹力。
根据第三方案的发明,第一、第二相对移动构件的相对移动方向为一个方向,当第二突出部位于第一保持位置上时,向第二突出部施加弹力小于第一按压构件的第二按压构件的弹力,因此两个相对移动构件能够克服第二按压构件的小弹力而移动。
另一方面,当相对移动方向为另一方向时,向第一突出部及第二突出部施加第一按压构件的大弹力,因此为了使两个相对移动构件移动,需要能够克服该较大的第一按压构件的弹力的力。
即,能够根据相对移动方向改变阻力。
在第四方案的发明中,能够通过使第一突出部与第一按压构件一体化来减少零部件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切开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阻尼器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的动作说明图,以(a)→(b)→(c)→(d)的顺序表示相对移动方向为一个方向的情况。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的动作说明图,以(a)→(b)→(c)→(d)的顺序表示相对移动方向为另一个方向的情况。
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外侧视图(a)和剖视图(b)。
图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6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的动作说明图,以(a)→(b)→(c)→(d)的顺序表示相对移动方向为一个方向的情况。
图7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的动作说明图,以(a)→(b)→(c)→(d)的顺序表示相对移动方向为另一个方向的情况。
图8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的动作说明图,以(a)→(b)→(c)→(d)的顺序表示相对移动方向为一个方向的情况。
图9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的动作说明图,以(a)→(b)→(c)→(d)的顺序表示相对移动方向为另一个方向的情况。
图10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的动作说明图,(a)为省略了第一相对移动构件的俯视图,(b)是剖视图,表示相对移动方向为一个方向的情况。
图11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的动作说明图,(a)为省略了第一相对移动构件的俯视图,(b)是剖视图,表示相对移动方向为另一个方向的情况。
图12是第七实施方式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的动作说明图,以(a)→(b)→(c)→(d)的顺序表示相对移动方向为一个方向的情况。
图13是第七实施方式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的动作说明图,以(a)→(b)→(c)→(d)的顺序表示相对移动方向为另一个方向的情况。
图14是第八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5是第九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中:
1b-筒部,2-轴构件,3-保持部,3a-第一保持位置,3b-第二保持位置,4-(作为第二突出部的)滚轴构件,6-(作为第二按压构件的)螺旋弹簧,8-(作为第一突出部的)滚轴构件,9-(作为第一按压构件的)环形弹簧,12-(作为第一按压构件的)螺旋弹簧,13-(作为第一按压构件的)环形弹簧,13a-(第一)突出部,15-(作为第一按压构件的)螺旋弹簧,17-(作为第二相对移动构件的)筒构件,18-(作为第一相对移动构件的)旋转体,19-(作为第一相对移动构件的)第一滑动构件,20-(作为第二相对移动构件的)第二滑动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是在筒状的壳体1内旋转自如地插入了轴构件2的旋转阻尼器上设置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的装置。在壳体1的阻尼部1a内组装有向轴构件2的相对旋转施加制动力的阻尼机构。该阻尼机构可以是例如利用了流体的粘性阻力的机构等的任意的机构。另外,由于组装有阻尼机构的上述阻尼部1a并不是必须的,与本发明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不存在直接关系,因此在此省略其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是图1中切开的部分,在从阻尼部1a突出的筒部1b和轴构件2相对旋转时,根据其旋转方向进行移动限制或不进行移动限制。
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作为本发明的第一相对移动构件的筒部1b内保持规定的间隔而设置有作为第二相对移动构件的轴构件2。
另外,在上述轴构件2的外周,在旋转了180°的位置上形成由轴方向槽构成的一对保持部3,在各保持部3上分别组装滚轴构件4,使滚轴构件4从轴构件2的外周面向筒部1b突出,由滚轴构件4构成本发明的第二突出部。
此外,在上述保持部3上具备在轴构件2的圆周方向相邻的第一保持位置3a和第二保持位置3b,使第一保持位置3a的深度比第二保持位置3b更深。
另外,在上述保持部3的第一保持位置3a的底面形成贯通轴构件2的弹簧保持孔5,在该弹簧保持孔5内插入螺旋弹簧6。该螺旋弹簧6的两端与上述保持部3内的滚轴构件4接触,起到产生向筒部1b侧按压滚轴构件4的弹力的本发明的第二按压构件的功能。
另一方面,在筒部1b中,在与上述轴构件2的保持部3对应的部分,在旋转了180°的位置上形成向轴方向延伸的一对切口7、7,在各切口7、7内收放在直径方向上可移动的滚轴构件8,该滚轴构件8构成本发明的第一突出部。
另外,在上述筒部1b的外周套上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按压构件的环形弹簧9,使得在上述切口7的位置上对上述滚轴构件8施加朝向轴构件2侧的弹力。此外,图2的符号10是用于限制上述环形弹簧9的旋转的止动部。
此外,将作为上述第一按压构件的环形构件9的弹力,设定成压倒性地大于作为第二按压构件的螺旋弹簧6的弹力。
另外,在图1中,符号11是用于在上述阻尼部1a上固定筒部1b的螺纹构件。
其次,对该第一实施方式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2是轴构件2相对于筒部1b向箭头A方向旋转时的动作说明图,图3是轴构件2向与箭头A相反方向的箭头B方向旋转时的动作说明图。
从图2(a)的状态,在向箭头A方向旋转轴构件2时,位于保持部3的第二保持位置3b上的滚轴构件4借助于上述螺旋弹簧6的弱弹力保持轻轻地接触在筒部1b的内周的状态进行旋转,如图2(b)所示,轴构件侧的滚轴构件4与罩侧的滚轴构件8接触。若在上述滚轴构件4与滚轴构件8接触的状态下,轴构件2向箭头A方向旋转,则滚轴构件4在保持部3内从上述第二保持位置3b向圆周方向移动而移至第一保持位置3a侧。
再有,若在轴构件2上施加箭头A方向的旋转力,则滚轴构件4在第一保持位置3a上使螺旋弹簧6变形而向轴构件2的中心侧移动,从而与滚轴构件8并排在同一直径上(参照图2(c))。
从图2(c)的状态,若进一步向轴构件2施加箭头A方向的旋转力,则如图2(d)所示,滚轴构件4越过滚轴构件8,轴构件2进行旋转。
此时,滚轴构件4在上述第一保持位置3a上被螺旋弹簧6按压而保持轻轻地压接在筒部1b的内周的状态。
此外,在图2(c)的状态下,虽然在滚轴构件4及滚轴构件8上施加螺旋弹簧6及环形弹簧9的弹力,但是由于使上述螺旋弹簧6的弹力压倒性地小于环形弹簧9的弹力,因此在滚轴构件4越过滚轴构件8时,只要使小弹力的螺旋弹簧6产生变形即可。即,在使轴构件2向箭头A方向旋转的情况下,不需要大旋转力,能够平滑地进行旋转。
另一方面,在图3中表示从图2(d)的状态使轴构件2向箭头B方向旋转时的状态。
例如,若使轴构件2向上述箭头A方向旋转而使轴构件2从上述滚轴构件4越过滚轴构件8的图2(d)的状态向箭头B方向移动,则滚轴构件4在轴构件2和筒部1b之间滚动,如图3(a)所示,从第一保持位置3a向第二保持位置3b移动。
若使轴构件2从该图3(a)的状态向箭头B方向旋转,则如图3(b)所示,轴构件2侧的滚轴构件4与罩侧的滚轴构件8接触。若在上述滚轴构件4与滚轴构件8接触的状态下,轴构件2向箭头B方向旋转,则位于第二保持位置3b上的滚轴构件4成为不能向轴构件2的中心侧方向移动的状态,因此如图3(c)所示,向外方按压筒部1b侧的滚轴构件8。若该滚轴构件4的按压力能够克服按压滚够构件8的上述环形弹簧9的弹力,则滚轴构件8向筒部1b的外方移动,如图3(c)所示,滚轴构件4与滚轴构件8并排在同一直径上之后,滚轴构件4越过滚轴构件8旋转至图3(d)的状态。
在轴构件2这样向箭头B方向旋转时,在滚轴构件4从图3(b)的状态越过滚轴构件8而旋转的过程中,需要施加克服上述环形弹簧9的大弹力的旋转力。
此外,在此虽然对当轴构件2从上述图2(d)的状态向箭头B方向旋转时,滚轴构件4滚动而从第一保持位置3a移动至第二保持位置3b(参照图3(a))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在上述螺旋弹簧6的弹力非常小而使滚轴构件4与筒部1b之间的摩擦力小的情况下,也存在滚轴构件4不滚动而留在第一保持位置3a的现象。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轴构件2向箭头B方向旋转,如图3(b)所示,滚轴构件4与滚轴构件8接触,滚轴构件4就能移动至第二保持位置3b后越过滚轴构件8。
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当轴构件2向箭头A方向旋转时,在轴构件侧的滚轴构件4越过罩侧的滚轴构件的过程中,不需要特别大的旋转力,可以进行平滑的旋转,但是在向箭头B方向旋转时,上述滚轴构件4在越过滚轴构件8的过程中需要较大的旋转力。
即,根据轴构件的旋转方向,越过滚轴构件时需要的力产生变化。
例如,在上述轴构件2上连结开关盖,将筒部1b连结在主体上的情况下,若想利用箭头A方向的旋转打开盖子,则打开时没有特别的不适感,滚轴构件4能够越过滚轴构件8,但是在轴构件2向关闭盖子的B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由于需要施加能够克服上述环形弹簧9的弹力的力,因此不会发生上述滚轴构件4越过滚轴构件8而使盖子因自重而关闭的现象。
此外,上述箭头A方向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向,箭头B方向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向。
另外,虽然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由滚轴构件8、4构成了第一、第二突出部,但是第一、第二突出部并不限于滚轴构件。
第二突出部只要是根据相对移动构件的移动方向而位于保持部内的第一保持位置或第二保持位置的结构,可以由任意的构件构成上述突出部。
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是在筒部1b的外周代替上述环形弹簧9而卷绕螺旋弹簧12的这一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存在差异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
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与图1、图2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各个要素的说明。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卷绕在筒部1b的螺旋弹簧12的紧固力起到将作为第一突出部的滚轴构件8向轴构件2方向按压的按压构件的弹力的功能。另外,使该螺旋弹簧12的紧固力方向的弹力比起作为第二按压构件的轴构件侧的螺旋弹簧6的弹力非常大。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将轴构件2向箭头A方向旋转的方向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向,此时,滚轴构件4位于保持部3的第一保持位置3a,通过使螺旋弹簧6产生轻微的变形而越过筒部1b侧的滚轴构件8进行旋转(参照图2)。
另一方面,将轴构件2向箭头B方向旋转的方向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向,若位于保持部3的第二保持位置3b上的滚轴构件4不通过滚轴构件8使螺旋弹簧12扩张,则不能越过滚轴构件8,从而移动被限制(参照图3)。
这样,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筒部1b和轴构件2的相对旋转方向,对其旋转进行限制或不限制。
就图5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而言,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弯曲设置在上述筒部1b的外周的环形弹簧13,形成从形成于筒部1b的切口7突出的第一突出部13a,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
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使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按压构件的环形弹簧13与第一突出部13a一体化,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与使用第一按压构件和另外作为第一突出部的滚轴构件8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零部件数量,还可以使组装工序简单化。
在这种情况下,也使上述环形弹簧13的弹力比起作为第二按压构件的上述环形弹簧6的弹力充分地大。
但是,作为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的作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即,将轴构件2向箭头A方向旋转的方向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向,滚轴构件4轻轻地越过突出部13a而旋转(参照图2)。
另一方面,将轴构件2向箭头B方向旋转的方向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向,若位于上述第二保持位置3b上的滚轴构件4不克服上述环形弹簧13的弹力而使上述突出部13a向外方移动,则不能越过突出部13a而旋转(参照图3)。
这样,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筒部1b与轴构件2的相对旋转方向,对其旋转进行限制或不限制。
图6、图7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是将轴构件2作为第一相对移动构件,将筒部1b作为第二相对移动构件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另外,在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构成要素使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
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在轴构件2上形成弹簧保持孔14,组装作为第一按压构件的螺旋弹簧15,并且在其两端形成保持槽16,在此设置作为第一突出部的滚轴构件8。
另一方面,在筒部1b的旋转了180°的位置上形成一对弹簧保持孔5,在该弹簧保持孔5内设置作为第二按压构件的螺旋弹簧6。此外,使作为上述第二按压构件的螺旋弹簧6的弹力比起作为上述第一按压构件的螺旋弹簧15的弹力压倒性地小。
另外,在筒部1b的弹簧保持孔5的开口形成保持作为第二突出部的滚轴构件4的保持部3。另外,在该保持部3上具有第一保持位置3a和第二保持位置3b,其中第一保持位置3a使从筒部1b的内周面的深度较深地形成,并且与弹簧保持孔5位于同一直径上,第二保持位置3b与该第一保持位置3a相邻,并且使从筒部1b的内周面的深度较浅地形成。
在该第四实施方式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中,在图6(a)的状态中,上述滚轴构件4被螺旋弹簧6按压而位于第二保持位置3b上。从该图6(a)的状态,若轴构件2向箭头A方向旋转,如图6(b)所示地轴构件2侧的滚轴构件8向圆周方向按压筒部1b侧的滚轴构件4,则滚轴构件4向保持部3的第一保持位置3a侧移动。若进一步向轴构件2上施加箭头A方向的旋转力,则如图6(c)所示地筒部1b侧的螺旋弹簧6产生变形,滚轴构件4从筒部1b的内周面向外方移动。由此,作为第二突出部的滚轴构件4越过作为第一突出部的滚轴构件8成为图6(d)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上述滚轴构件4再次被上述螺旋弹簧6按压而向第二保持位置3b侧移动。
在上述图6(c)中产生变形的螺旋弹簧6是弹力小的弹簧,因此在轴构件2相对于筒部1b向箭头A方向旋转的相对旋转中,几乎不会感觉到阻力及不适感。
另一方面,在上述轴构件2向箭头B方向旋转的情况下,与上述图6(d)相同地轴构件2从滚轴构件4被螺旋弹簧6按压而位于第二保持位置3b上的图7(a)的状态进行旋转,若轴构件2旋转至图7(b)的状态,则滚轴构件8抵接在滚轴构件4上。另外,由于如图7(b)所示地上述滚轴构件8向圆周方向按压滚轴构件4,因此滚轴构件4维持在保持部3内的第二保持位置3b上。
在这种状态下,若进一步向轴构件2施加箭头B方向的旋转力,则由于滚轴构件4位于第二保持位置3b上而成为不能向筒部1b的外方移动的状态,因此如图7(c)所示,作为第二按压构件的螺旋弹簧15产生变形而使滚轴构件8向轴构件2的中心侧移动。由此,滚轴构件4可以越过滚轴构件8而旋转至图7(d)的状态。
在上述图7(c)中产生变形的螺旋弹簧15是弹力比作为第二按压构件的螺旋弹簧6大的弹簧。从而,为了使筒部1b和轴构件2克服该螺旋弹簧15的弹力而进行相对旋转,需要作用大旋转力,上述弹力可限制箭头B方向的随意的旋转。
这样,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筒部1b和轴构件2的相对旋转方向,对其旋转进行限制或不限制。
图8、图9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没有在轴构件2上设置作为第二按压构件的螺旋弹簧6。其它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并且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符号。
在该第五实施方式中,将在轴构件2向箭头A方向旋转的情况,即向本发明的一个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的状态表示在图8(a)、图8(b)、图8(c)、图8(d),将在向箭头B方向旋转的情况,即向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的状态表示在图9(a)、图9(b)、图9(c)、图9(d)。
如图8(a)所示,若使轴构件2从作为第二突出部的滚轴构件4位于第二保持位置3b上的状态向箭头A方向旋转,则滚轴构件4与轴构件2一起移动,与作为第一突出部的滚轴构件8抵接,滚轴构件4借助于该滚轴构件8的按压力如图8(b)所示地向保持部3内的第一保持位置3a侧移动。若滚轴构件4向第一保持位置3a移动,则朝向轴构件2的外周面的突出量变小。若在该状态下进一步施加箭头A方向的旋转力,则如图8(c)所示,使环形弹簧9稍微变形,作为第二突出部的滚轴构件4越过作为第一突出部的滚轴构件8而进行旋转。虽然上述环形弹簧9的弹力比较大,但是在稍微变形的情况下,仅作用较小的弹力,因此即使在图8(c)的状态下使环形弹簧9变形,其弹力的阻力小,不会限制轴构件2的旋转。
此外,在滚轴构件4从上述图8(c)的状态越过滚轴构件8时,由于施加滚轴构件8的圆周方向的力,因此越过滚轴构件8之后,紧接着滚轴构件4如图8(d)所示地位于第一保持位置3a上。但是,之后,滚轴构件4留在第一保持位置3a上还是移动至第二保持位置3b,因滑动面的摩擦及旋转力的影响而存在任一情况。
在上述说明中,虽然对在滚轴构件4与滚轴构件8抵接之前的图8(a)的状态下,位于第二保持位置3b上的滚轴构件4由滚轴构件8的按压而向第一保持位置3a移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在与图8(a)相同的旋转状态下,若没有特别施加力,则滚轴构件4也可能位于第一保持位置3a上。这样,在滚轴构件4从抵接在滚轴构件8之前就位于第一保持位置3a上的情况下,与滚轴构件8抵接后也维持在第一保持位置3a上,并且滚轴构件4以这种状态越过滚轴构件8。从而,在这种情况下,滚轴构件4也可以轻轻地越过滚轴构件8,并不限制相对旋转。
另外,使用图9对轴构件2向箭头B方向旋转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9(a)所示,若使轴构件2从滚轴构件4位于第一保持位置3a上的状态向箭头B方向旋转,则滚轴构件4与向箭头B方向旋转的轴构件2一起移动,如图9(b)所示,滚轴构件4抵接在滚轴构件8上。若进一步将箭头B方向的旋转力施加在轴构件2上,则滚轴构件4被滚轴构件8按压,借助于滚轴构件8的圆周方向的力,滚轴构件4如图9(c)所示地向保持部3内的第二保持位置3b侧移动,朝向轴构件2的外周面的突出量相比于上述图9(b)变大。
若在该状态下进一步施加箭头B方向的旋转力,则如图9(d)所示,使环形弹簧9较大地变形而使上述滚轴构件8向筒部1b的外方移动,因此作为第二突出部的滚轴构件4越过作为第一构件的滚轴构件8而旋转,成为图8(a)及图9(a)的状态。在如图9(d)所示地环形弹簧9较大地变形的情况下,较大的弹力通过上述滚轴构件8、4,作为按压轴构件2的弹力而施加,因此轴构件2的旋转被限制。
在上述说明中,虽然对在滚轴构件4与滚轴构件8抵接之前的图9(a)的状态下,位于第一保持位置3a上的滚轴构件4由滚轴构件8的按压而向第二保持位置3b移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在与图9(a)相同的旋转状态下,若没有向滚轴构件4特别施加力,则滚轴构件4也可能位于第二保持位置3b上。这样,在滚轴构件4从抵接在滚轴构件8之前就位于第二保持位置3b上的情况下,与滚轴构件8抵接后也维持在第二保持位置3b上,并且滚轴构件4以这种状态越过滚轴构件8。从而,在这种情况下,当滚轴构件4越过滚轴构件8时,也需要较大的力,从而相对旋转被限制。
在该第五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一、第二突出部的按压构件仅是作为第一按压构件的环形弹簧9,但是根据筒部1b与轴构件2的相对旋转方向变形量可以不同,因此所施加的弹力的大小不同,能够根据旋转方向对其移动进行限制或不限制。
图10、图11所示的第六实施方式将根据其旋转方向限制作为第二相对移动构件的筒构件17与进行相对旋转的作为第一相对移动构件的旋转体18之间的旋转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配置在上述筒构件17的内底面。另外,在作为第二相对移动构件的上述筒构件17上设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设置在轴构件2上的构件相同的螺旋弹簧6、滚轴构件4及保持部3,在作为第一相对移动构件的旋转体18的底面设置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设置在筒部1b上的螺旋弹簧15、滚轴构件8及保持槽16。
此外,在该第六实施方式中,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上使用与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另外,使上述螺旋弹簧6的弹力小于上述螺旋弹簧15的弹力的观点也与上述其它实施方式相同。
另外,图10(a)、图11(a)是从筒构件17卸下旋转体18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0(b)、图11(b)是在筒构件17上组装了旋转体18的状态的轴方向剖视图。
再有,设置在上述筒构件17的内底面上的滚轴构件4的保持部3由朝向中心的线状槽构成,并具备相邻的第一保持位置3a和第二保持位置3b。
上述第一保持位置3a是从筒构件17的内底面的深度比第二保持位置3b还深的槽,在形成于其底面上的弹簧保持孔5上组装螺旋弹簧6,施加使上述滚轴构件4轻轻地接触到上述旋转体18的底面的程度的弹力。
另外,在上述旋转体18的底面,在与上述保持部3对应的位置上形成保持槽16,由该保持槽16保持滚轴构件8,并且在轴方向形成弹簧保持孔14,在该弹簧保持孔14内收放螺旋弹簧15。
在该第六实施方式中,若使旋转体18向图10(a)的箭头A的方向旋转,则双点划线所示的滚轴构件8如箭头A所示地移动,使滚轴构件4位于保持部3的第一保持位置3a上。在该状态下,当筒构件17侧的滚轴构件4越过滚轴构件8时,如图10(b)所示,弹力较弱的螺旋弹簧6产生变形。
另一方面,在使旋转体18向图11的箭头B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在图11(a)的状态下,筒构件17侧的滚轴构件4被螺旋弹簧6按压而位于保持部3的第二保持位置3b上。在该状态下,若使旋转体18向箭头B方向旋转,则双点划线所示的滚轴构件8如箭头B所示地移动,使滚轴构件4位于保持部3的第二保持位置3b上。在该状态下,当筒构件17侧的滚轴构件4越过滚轴构件8时,如图11(b)所示,弹力大的一方的螺旋弹簧15产生变形。即,若不施加能够克服螺旋弹簧15的弹力的旋转力,则上述筒构件17和旋转体18的相对旋转被限制。
这样,在第六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筒构件17与旋转体18的相对旋转方向,对其旋转进行限制或不限制。
图12、图13所示的第七实施方式是根据其移动方向而限制作为第一相对移动构件的第一滑动构件19与相对于该第一滑动构件19可直线滑动的作为第二相对移动构件的第二滑动构件20之间的相对移动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
另外,在上述第一滑动构件19的与第二滑动构件20对向的面上,与图10、图11所示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旋转构件18相同地,设置有收放作为第一按压构件的螺旋弹簧15的弹簧保持孔14和保持作为第一突出部的滚轴构件8的保持槽16。
另外,在第二滑动构件20的与第一滑动构件19对向的面上,与上述第六实施方式的筒构件17相同地,设置有收放作为第二按压构件的螺旋弹簧6的弹簧保持孔5和保持作为第二突出部的滚轴构件4的保持部3。
此外,在该第七实施方式中,在与上述第六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上使用与第六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
在该第七实施方式中,若使第二滑动构件20从图12(a)的状态向箭头A方向移动,则在图12(b)中滚轴构件4与滚轴构件8接触且滚轴构件4越过滚轴构件8而成为图12(d)的状态为止的过程中,如图12(c)所示,滚轴构件4位于第一保持位置3a上,并使弹力比螺旋弹簧15还小的螺旋弹簧6变形而越过滚轴构件8。
另一方面,在使第二滑动构件20向图13的箭头B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被上述滚轴构件8按压的滚轴构件4如图13(b)、图13(c)所示地位于第二保持位置3b上,并且滚轴构件4以这种状态越过滚轴构件8。如图13(c)所示,在上述滚轴构件4越过滚轴构件8时,使第一滑动构件19侧的螺旋弹簧15变形。该螺旋弹簧15是弹力较大的弹簧,为了使其变形需要较大的外力。
即,为了使第二滑动构件20向箭头B方向移动而越过滚轴构件8,需要较大的力,从而该方向的相对移动被限制。
这样,在第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第一滑动构件19与第二滑动构件20的相对移动方向对其移动进行限制或不限制。
如该第七实施方式,限制进行直线运动的相对移动构件之间的移动的机构能够使用在拉门等。例如,为了防止不进行限制而可容易打开的拉门随意地被关闭,或者相反地防止可容易关闭的拉门被简单地打开,可以利用该第七实施方式的单方向相对移动限制机构。
另外,第一、第二滑动构件19、20的移动方向并不限于水平方向,也可以是上下方向等的任何方向。
图14所示的第八实施方式除了在作为第二相对移动构件的轴构件2的外周的每旋转90°的4处设置了作为第二突出部的滚轴构件4之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该第八实施方式中也在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构成要素上使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
该第八实施方式也在使轴构件2向箭头A方向旋转时,滚轴构件4位于保持部3的第一保持位置3a上,并且能够使弹力较小的作为第二按压构件的螺旋弹簧6变形而越过滚轴构件8。因此,轴构件2向箭头A方向旋转时不受限制。该动作与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相反,在轴构件2向箭头B方向旋转的情况下,与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由于上述滚轴构件4位于保持部3的第二保持位置3b上,因此在滚轴构件4越过滚轴构件8时螺旋弹簧6不产生变形。从而,为了使滚轴构件4越过滚轴构件8而进行相对旋转,需要使弹力较大的环形弹簧9变形,从而旋转被限制。
这样,在第八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筒部1b和轴构件2的相对旋转方向,对其旋转进行限制或不限制。
但是,在该第八实施方式中将上述滚轴构件4设置在旋转了90°的位置上,并且将上述滚轴构件8设置在旋转了180°的位置上,因此上述轴构件2每旋转90°滚轴构件4就会越过滚轴构件8。从而,在使轴构件2向箭头B方向旋转时,可以每旋转90°时限制其旋转。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使用四个滚轴构件4,使限制相对移动的时机为四回,但是上述滚轴构件4的数量并不限于四个。另外,也可以根据变更上述滚轴构件8的配置或数量,增加限制相对移动的时机,或者减少限制相对移动的时机。
图15所示的第九实施方式除了在作为第一相对移动构件的筒部1b的四处设置了成为第一突出部的滚轴构件8以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该第九实施方式中,也在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构成要素上使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
在该第九实施方式中,在使轴构件2向箭头A方向旋转时,也与上述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滚轴构件4位于保持部3的第一保持位3a上,能够使螺旋弹簧6变形而越过滚轴构件8。因此,在该箭头A方向的旋转不受限制,可平滑地进行旋转。
另一方面,在使上述轴构件2向箭头B方向旋转时,与上述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由于滚轴构件4位于保持部3的第二保持位置3b上,因此不使螺旋弹簧6产生变形而需要使弹力较大的环形弹簧9变形来越过滚轴构件8。因此,在轴构件2向箭头B方向旋转时,当上述滚轴构件4越过滚轴构件8时,需要施加胜过上述环形弹簧9的大弹力的力,从而其旋转被限制。
该第九实施方式虽然增加了作为第一突出部的滚轴构件8的数量来增加了滚轴构件4越过这些的时机、即限制箭头B方向的旋转的时机,但是其数量并不限于此。
另外,虽然第一突出部或第二突出部的数量或配置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但是可以根据其数量和配置,设定限制相对移动的时机。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以第二相对移动构件相对于第一相对移动构件移动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设置于相对移动的第一、第二相对移动构件之间,当其移动方向为一个方向时不受限制,当移动方向为另一个方向时其移动被限制,可以使第一、第二相对移动构件的任一构件移动,还可以使两个构件同时移动。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能够使开关盖打开而保持立起状态的情况,或者希望使打开的门不随意被关闭的情况,或者希望使关闭门不随意被打开的情况。

Claims (4)

1.一种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相对移动构件;
与该第一相对移动构件进行相对移动的第二相对移动构件;
设置在第一、第二相对移动构件的相互对向的面上的第一、第二突出部;
至少设置在上述第一相对移动构件及第二相对移动构件中的上述第一相对移动构件上,并且施加将上述第一突出部或第二突出部向对向面一侧按压的弹力的按压构件;以及
设置在上述第二相对移动构件上,设置有在移动方向上相邻的第一保持位置和第二保持位置且在上述第一、第二保持位置的范围内可移动地保持上述第二突出部的保持部;
在施加使上述第一相对移动构件相对于第二相对移动构件而向一个方向相对移动的移动力时,上述第二突出部以位于上述第一保持位置上的状态克服上述按压构件的弹力而越过第一突出部,
在施加使上述第一相对移动构件相对于第二相对移动构件而向另一个方向相对移动的移动力时,上述第二突出部以位于上述第二保持位置上的状态克服上述按压构件的弹力而越过第一突出部,
与上述第一相对移动构件向上述一个方向相对移动而使上述第二突出部越过第一突出部时施加的弹力相比,上述第一相对移动构件向上述另一个方向相对移动而使上述第二突出部越过第一突出部时施加的弹力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压构件至少包括向第一突出部施加弹力的第一按压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压构件包括上述第一按压构件和设置在第二相对移动构件上且弹力比第一按压构件小的第二按压构件,该第二按压构件在第二突出部位于第一保持位置时对第二突出部施加弹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突出部与第一按压构件形成一体。
CN2011103865743A 2010-11-29 2011-11-29 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 Pending CN1025627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65656 2010-11-29
JP2010265656A JP2012117563A (ja) 2010-11-29 2010-11-29 一方向移動制限機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62780A true CN102562780A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09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865743A Pending CN102562780A (zh) 2010-11-29 2011-11-29 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2117563A (zh)
CN (1) CN10256278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3802A (zh) * 2017-07-13 2020-02-04 拓基股份有限公司 带扭矩调整功能的旋转阻尼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1441B (zh) * 2015-12-03 2020-09-08 立川窗饰工业株式会社 离合装置和遮蔽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3802A (zh) * 2017-07-13 2020-02-04 拓基股份有限公司 带扭矩调整功能的旋转阻尼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17563A (ja) 201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32531B (zh) 双轴铰链及应用此双轴铰链的终端机器
CN101191514B (zh) 开闭装置
JP4816093B2 (ja) 摩擦伝動装置
CN102242761B (zh) 铰链结构及应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1541153B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转轴结构及组装该转轴结构的方法
EP2761385A2 (de) Dreh-/drück-bedienvorrichtung für ein mensch-maschine-interface
CN103003132A (zh) 轴承固定结构及使用该轴承固定结构的转向齿轮单元
CN102562780A (zh) 单方向移动限制机构
CN101338783A (zh) 铰链结构及应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TW202120822A (zh) 雙軸式樞軸機構與包含其之電子裝置
CN104006069B (zh) 一种滑动双转轴机构以及扶手箱扶手和座椅扶手
CN104675845B (zh) 双轴铰链及应用此双轴铰链的终端机器
CN105404132B (zh) 钟表
JP2008144569A (ja) 車両のチェック機能付きドアヒンジ
CN104343842A (zh) 变速器用同步装置
CN102428288B (zh) 单向离合器
CN104709339A (zh) 用于轴组件的止动盖
US20130284555A1 (en) Clamping roller freewheel for an adjusting device in a motor vehicle
KR200144752Y1 (ko) 틸트힌지
CN100412393C (zh) 铰链结构
CN101303053A (zh) 单向离合器
CN113472931A (zh) 一种铰链同步转动机构
CN103498611B (zh) 装置盒体的开合结构
CN206816666U (zh) 一种转轴组件
CN1182335C (zh) 关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