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供的收合机构设计可应用于婴儿车的两侧,以便使用者可快速地收合婴儿车,以下仅针对位于婴儿车一侧的各个元件结构进行描述,另一侧则是可以此类推或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使用其他适用的旋转机构与其配合,其相关说明不再赘述以求简化说明。
请参照图1,其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婴儿车10的侧视图。婴儿车10包括二侧架12(在图1中仅显示其中之一),每一侧架12包括一扶手16、一与扶手16枢接的第一脚件18、一与扶手16前端枢接的第二脚件20、一与扶手16后端枢接的手把30、一设置在手把30下方的连动块32、一第一连动杆34,以及一第二连动杆36;第一脚件18及第二脚件20分别枢接到扶手16;连动块32的一端与第一脚件18枢接到如图1所示的枢接点A,而第一连动杆34与手把30以及连动块32的另一端则是共同枢接到如图1所示的枢接点B;婴儿车10还包括一第一座椅组22及一第二座椅组24,其分别设置在二侧架12之间;如图1所示,第一座椅组22设置在侧架12的后端,第二座椅组24设置在侧架12的前端,第一座椅组22包括一座椅主体38、一套接件40,以及一脚靠件42;座椅主体38包括一座件39及一与座件39枢接的背靠件41,背靠件41与手把30枢接,如此背靠件41即可在手把30旋转时相对于座件39旋转;套接件40可活动地套设在第一连动杆34上,而脚靠件42则是分别与座件39枢接到枢接点C以及与套接件40枢接到枢接点D,在此实施例中,脚靠件42优选地为一U型管件,以供婴幼儿双脚踩踏或承靠之用,其二端分别与套设在二侧架12的第一连动杆34上的套接件40枢接到枢接点D,并在脚靠件42二端下方处与座件39相枢接到枢接点C。至于结构与第一座椅组22相似的第二座椅组24,其一侧固定到第一连动杆34靠近前端处,在本发明中,第二座椅组24的构造可采用与第一座椅组22相同的结构设计或是可为一常见的婴儿座椅(如图1所示),采用何种方式端视婴儿车10的实际应用而定。
接着,请参阅图1及图2,婴儿车10还包括设置在二侧架12间的一第一顶篷机构26以及一第二顶篷机构28,其分别位于第一座椅组22及第二座椅组24上方,图2为图1所示第二顶篷机构28安装于第一连动杆34上的示意图,第一连动杆34前端与第二脚件20枢接到枢接点E,相对前端处则与手把30相枢接,第一连动杆34的前部分可作为一座管以将第二座椅组24固定到其上。第二顶篷机构28枢接到第一连动杆34上对应第二座椅组24的位置,第二连动杆36设置在第一连动杆34上方,其前端与第二脚件20枢接到枢接点F,而后端则是与第二顶篷机构28枢接,由图2可知,就第二顶篷机构28的其中一端而言(另外一端可以此类推),第二顶篷机构28包括一底座44以及一枢设底座44上方的顶篷装置46,底座44分别与第一连动杆34以及第二连动杆36枢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顶篷装置46可为一般在婴儿车上常见的顶篷结构,举例来说,顶篷装置46可包括二顶篷杆50及固定于顶篷杆50二端的旋转轴件48,旋转轴件48分别枢接到底座44上,而二顶篷杆50则是分别插接于二旋转轴件48,以使二顶篷杆50可分别相对底座44旋转,接着只要再将合适的篷布连接到二顶篷杆50之间,则完成组装,使用者可借助二顶篷杆50分别相对于底座44的旋转以展开篷布遮盖第二座椅组24,从而达到遮蔽阳光或避免外界干扰的功效。除此之外,由图2可知,由于第二顶篷机构28分别枢接到第一连动杆34以及第二连动杆36,所以当第二脚件20相对扶手16旋转时,第二连动杆36就会随着第二脚件20的旋转带动第二顶篷机构28相对第一连动杆34旋转。
至于第一顶篷机构2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其可采用与第二顶篷机构28相同的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其差异之处仅在于其并未设置连动杆,也就是说,有别于第二顶篷机构28需要第二连动杆36的带动才能相对于第一连动杆34旋转,由于第一顶篷机构26设置在手把30上,因此,当手把30相对于第一连动杆34旋转时,第一顶篷机构26就会与手把30一同旋转。
接着,由图1可知,手把30枢接扶手16,且由上述可知,连动块32的两端分别以枢接点B枢接到手把30的下端以及以枢接点A枢接第一脚件18,因此,连动块32可于手把30相对扶手16旋转时分别相对手把30以及第一脚件18旋转,以使第一脚件18可相对扶手16旋转;此外,由上述可知,第一连动杆34与手把30以及连动块32共同枢接到枢接点B且第一连动杆34的一端枢接到第二脚件20,因此,第一连动杆34可在手把30相对扶手16旋转时同时带动第一座椅组22移动以及带动第二脚件20相对扶手16旋转;另外,由上述可知,第二连动杆36的两端分别枢接到第二脚件20以及第二顶篷机构28的底座44,因此,第二连动杆36可在第二脚件20相对扶手16旋转时驱动底座44相对第一连动杆34旋转,意即当第二脚件20相对扶手16旋转时,第二顶篷机构28会被第二连动杆36带动而相对于第一连动杆34旋转。
在此针对婴儿车10的收合作动进行详细的描述。请参照图1以及图3,图3为图1所示手把30(仅显示部分)相对扶手16位于一展开位置的示意图,此时第一脚件18的下端及第二脚件20的下端相互远离呈展开状态(如图1所示),由图3可知,侧架12还包括一卡合块52,卡合块52滑动地设置在手把30上且可与连动块32卡合,卡合块52可为常见的弹性结构设计,举例来说,其可在卡合块52内设置弹簧以提供弹力至卡合块52,以使卡合块52可操作地在手把30上来回移动,并弹性地与连动块32卡合,至于控制卡合块52在手把30上的移动以与连动块32卡合或分离的机构,其可为现今婴儿车上常见的按钮式或其他操作件连动机构,此操作件通常装设在手把30上以便使用者操作,并借由一连动件与卡合块52连接,以操作卡合块52的移动,其相关结构设计,由于常见于一般婴儿车结构设计中,为求简化说明,故在此不再赘述;接着,如图3所示,当婴儿车10位于该展开位置时,卡合块52卡合于连动块32的一第一卡合结构54,以使手把30、第一脚件18及第二脚件20可稳固地被定位在该展开位置,也就是说,婴儿车10可借助卡合块52与连动块32的第一卡合结构54之间的卡合而维持展开且可使用的状态,以供使用者作为承载婴幼儿之用。
接下来,请参照图1、图3、图4,以及图5,图4为图1所示婴儿车10处于半收合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婴儿车10处于收合状态的示意图。当使用者想要收合图1所示的婴儿车10时,首先使用者需按压上述用来控制卡合块52的操作件以使卡合块52与连动块32的第一卡合结构54分离(此时卡合块52内部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从而使手把30可相对于扶手16旋转并朝向扶手16靠近。接下来,使用者可推动如图1所示的手把30相对于扶手16往逆时钟方向旋转(如图4所示),此时,在第一座椅组22的收合方面,随着手把30的旋转,由于手把30会带动背靠件41一起旋转以及第一连动杆34会驱动座椅主体38的座件39相对地向后移动且连动块32会分别相对于手把30以及第一脚件18旋转,因此枢接到座件39上的脚靠件42就会以套设在第一连动杆34上的套接件40为枢接点,并借助图1所示枢接点A、B、C以及D的枢接连动而随着座件39的移动往逆时钟方向旋转,直到手把30相对于扶手16旋转至一收合位置为止(如图5所示),其中在此过程中套接件40亦会连动地在第一连动杆34上向前滑动。如此一来,脚靠件42就可以随着手把30相对于扶手16的旋转,相对座件39从如图3所示的位置旋转到如图4所示的位置,最后朝向第一脚件18靠近至如图5所示的位置上,换句话说,在使用者推动手把30以收合婴儿车10的过程中,脚靠件42可以借助与座椅主体38的连动而与手把30及第一脚件18位于大致靠近的位置上(如图5所示),从而避免脚靠件42突出到已收合的婴儿车10之外以减少收合后的体积。
另外,在第一顶篷机构26以及第二顶篷机构28的收合方面,由于第一连动杆34会随着手把30的旋转而相对地向后移动且枢接到手把30上的扶手16会随着手把30的旋转而相对地向前移动,因此分别枢接到扶手16以及第一连动杆34的第二脚件20就会借助如图1及图2所示的枢接点E与F上的枢接连动而相对应地往逆时钟方向旋转而朝向第一脚件18靠近,而在第二脚件20旋转的同时,第二连动杆36就会随之相对地向前移动,以带动第二顶篷机构28的底座44相对于第一连动杆34旋转,直到手把30相对于扶手16旋转靠近至该收合位置为止,如此一来,第二顶篷机构28就可以随着手把30的旋转而相对第一连动杆34旋转并向扶手16及第二脚件20靠近至如图5所示的位置上,换句话说,在使用者推动手把30以收合婴儿车10的过程中,第二顶篷机构28可以借助与第二连动杆36的连动而自动地收合到与婴儿车10大致水平的位置上(如图5所示),从而避免第二顶篷机构28与婴儿车10的其他元件相互干涉而导致婴儿车10无法收合的情况发生。此外,由于第一顶篷机构26设置在手把30上,因此,当手把30相对于扶手16往逆时钟方向旋转时,第一顶篷机构26就会随着手把30的旋转而同步朝向扶手及第一脚件18靠近收合到如图5所示的位置上。
综上所述,当使用者想要收合如图1所示的婴儿车10时,只要使卡合块52与连动块32的第一卡合结构54分离之后,使用者仅需推动如图1所示的手把30相对于扶手16往逆时钟方向旋转,此时,婴儿车10就可以借助第二顶篷机构28与第二连动杆36的连动以及脚靠件42与座件39的连动以分别将第二顶篷机构28以及脚靠件42朝向扶手16、第一脚件18及第二脚件20靠近(如图5所示),于此同时,第一顶篷机构26以及背靠件41亦会随着手把30的旋转而朝向扶手16靠近收合到如图5所示的位置上,如此一来,婴儿车10的收合体积就可以相对应地缩减,进而提升婴儿车10在后续置放上的便利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手把30相对于扶手16旋转至该收合位置之后,卡合块52可因着上述被压缩的内部弹簧所提供的弹性回复力而卡合住连动块32的一第二卡合结构56,进而使手把30可稳定地定位于该收合位置上,其卡合方式可如图6所示,图6为图3所示卡合块52卡合于连动块32的第二卡合结构56的示意图,意即婴儿车10可借助卡合块52与连动块32的第二卡合结构56之间的卡合而稳定地处于被收合的状态。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卡合结构52及第二卡合结构56均为一凹槽。此外,婴儿车10的卡合定位设计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其亦可利用公知技术中常见的定位卡合设计,举例来说,婴儿车10也可以在第一脚件18上固定一具有凹槽设计的卡合块,以与卡合块52卡合,而不需连动块32来作为卡合件的方式。
另一方面,若是使用者想要再次展开如图5所示的婴儿车10,只要使卡合块52与连动块32的第二卡合结构56分离之后(此时,卡合块52内部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拉动手把30相对于扶手16往顺时钟方向旋转即可,换句话说,在手把30相对于扶手16的旋转过程中,就第一座椅组22而言,随着手把30相对于扶手16往顺时钟方向的旋转,第一连动杆34会驱动第一座椅组22的座椅主体38上的座件39相对地向前移动且连动块32会分别相对于手把30以及第一脚件18旋转,因此,枢接到座件39上的脚靠件42就会以套设在第一连动杆34上的套接件40为枢接点而随着座件39的移动往顺时钟方向旋转,直到手把30相对于扶手16旋转至如图1所示的该展开位置为止,此时第一脚件18的下端及第二脚件20的下端相互远离呈展开状态,其中在此过程中套接件40亦会连动地在第一连动杆34上向后滑动。如此一来,脚靠件42就可以随着手把30相对于扶手16往顺时钟方向的旋转而相对座件39旋转至如图1所示的位置上,与此同时,背靠件41也会随着手把30的旋转而回到如图1所示的位置上;此外,就第二顶篷机构28而言,第一连动杆34就会随着手把30往顺时钟方向的旋转而相对地向前移动,且枢接到手把30上的扶手16会随着手把30的旋转而相对地向后移动,因此分别枢接到扶手16以及第一连动杆34的第二脚件20就会相对应地往顺时钟方向旋转,而在第二脚件20旋转的同时,第二连动杆36就会随之相对地向后移动,以带动第二顶篷机构28的底座44相对于第一连动杆34旋转,直到手把30相对于扶手16旋转至如图1所示的该展开位置为止,如此一来,第二顶篷机构28就可以随着手把30的旋转而相对第一连动杆34旋转至如图1所示的位置上;而在第一顶篷机构26方面,由于第一顶篷机构26设置在手把30上,因此,当手把30相对于扶手16往顺时钟方向旋转时,第一顶篷机构26就会随着手把30的旋转而旋转至于如图1所示的位置上;至于婴儿车10上的其他各个结构元件,其亦会随着手把30的旋转而连动地从如图5所示的位置回到如图1所示的位置。如此一来,借助拉动如图5所示的手把30相对于扶手16往顺时钟方向旋转的方式,使用者即可将婴儿车10从如图5所示的收合状态经过如图4所示的半收合状态而回复到如图1所示的展开状态,此时,卡合块52因着上述被压缩的内部弹簧所提供的弹性回复力而卡合住连动块32的第一卡合结构54(如图3所示),进而使手把30可稳定地定位到该展开位置上,也就是说,婴儿车10可借助卡合块52与连动块32的第一卡合结构54之间的卡合而处于展开且可使用的状态,以供使用者作为承载婴幼儿之用。
值得一提的是,由图1可知,婴儿车10可还包括一储存装置58,其设置在第一连动杆34从手把30向后的一延伸区段60内,在本发明中,储存装置58优选地为一支撑网布,如此一来,婴儿车10即可利用此一位于第一连动杆34后端的储存结构设计,以额外提供给使用者放置物品(如婴儿用品等)的空间。
除此之外,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婴儿车是借助脚靠件与座椅组的连动以及顶篷机构与连动杆的连动以分别将顶篷机构、座椅组及其上的脚靠件收合到与婴儿车大致水平的位置上,如此的连动收合机构设计不仅能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双人座婴儿车,其亦可应用于单人座婴儿车上,如仅具有第一座椅组22以及第一顶篷机构26而无第二座椅组24以及第二顶篷机构28装设在其上的婴儿车,其可利用手把30相对扶手16的旋转以及第一座椅组22上的座件39与脚靠件42的连动而将第一座椅组22以及第一顶篷机构26分别收合于与婴儿车大致水平的位置上;至于其他的结构变化态样则可以此类推,简而言之,无论是多人座婴儿车或单人座婴儿车,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及的连动收合机构设计均可适用。
由上述可知,在公知技术中,婴儿车在车体收合上往往有着顶篷机构以及座椅组与其上的脚靠件容易与车体收合机构相互干涉而使婴儿车无法收合的问题以及出现未适当收合的顶篷机构以及座椅组与其上的脚靠件会突出于已收合的婴儿车体之外的情况,本发明所提供的婴儿车则是利用顶篷机构与连动杆的连动以及脚靠件与座椅组的连动以分别将顶篷机构以及座椅组与其上的脚靠件自动地收合于与婴儿车大致水平的位置上,进而解决上述的问题,如此一来,不仅可相对应地缩减婴儿车的收合体积以利后续婴儿车的放置,同时亦可允许使用者通过简单的操作,即能轻易地完成婴儿车的收合及展开,进而大大地提升婴儿车在车体收合上的操作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飞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