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8487B - 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 - Google Patents

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8487B
CN102548487B CN201180003606.5A CN201180003606A CN102548487B CN 102548487 B CN102548487 B CN 102548487B CN 201180003606 A CN201180003606 A CN 201180003606A CN 102548487 B CN102548487 B CN 1025484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und
prevent
preventing
separate part
sepa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36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48487A (zh
Inventor
平岛利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URYU YK
Original Assignee
CHOURYU Y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488194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548487(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URYU YK filed Critical CHOURYU YK
Publication of CN102548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84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484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84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8Wound clamps or clips, i.e. not or only partly penetrating the tissue ; Devices for bringing together the edges of a wound
    • A61B17/085Wound clamps or clips, i.e. not or only partly penetrating the tissue ; Devices for bringing together the edges of a wound with adhesive lay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33/00Antithrombogenic treatment of surgical articles, e.g. sutures, catheters, prostheses, or of articles for the manipulation or conditioning of blood; Materials for such 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82Needle or suture gu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831Material properties
    • A61B2017/00867Material properties shape memory effe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8Wound clamps or clips, i.e. not or only partly penetrating the tissue ; Devices for bringing together the edges of a wound
    • A61B2017/081Tissue approximat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对于因身体局部受伤而产生的开放型的伤口即创口,该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防止创口分开的效果较佳,且使用、佩戴容易。该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包括:防止创口分开部,该防止创口分开部覆盖创口及其周边组织;保持部,该保持部具有对所述防止创口分开部进行保持使该防止创口分开部与创口及其周边组织紧贴的功能;以及防止收缩部,该防止收缩部具有维持在创口分开方向上适度拉伸所述防止创口分开部的状态,防止所述防止创口分开部收缩的功能,该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具有使佩戴所述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达到佩戴所述保持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以上的功能,在创口分开方向上拉伸所述防止创口分开部,并在佩戴所述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达到佩戴所述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与创口分开方向垂直方向上的收缩距离以上的状态下,使所述防止创口分开部与创口及其周边组织紧贴,并利用所述保持部进行固定佩戴,然后将所述防止收缩部拆下。

Description

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止创口分开(创口进一步分开)的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
背景技术
将身体的局部受伤而产生的伤口称为创伤,但创伤可以大致分为,将被尖锐的利器等划破而产生的开放型的创口称为“创口”,将类似被钝器等打伤时产生的没有切口的封闭型的伤口称为“伤痕”。
以往,对于开放型的伤口即“创口”,当创底较浅时,采用以橡皮膏、绷带等闭合创口并进行固定的方法来防止创口分开,当创底较深时,采用以缝合线等缝合的方法闭合创口来防止创口分开。此外,在利用缝合线等缝合的方法中,为了防止因外力等而使缝合线被切断进而导致创口分开,广泛采用从粗细合适的多根缝合线中选择并使用较粗的缝合线的方法。
然而,使用较粗的缝合线会使缝合的痕迹容易显眼,不能说是理想的。此外,越是使用较粗的缝合线,用力拉扯创口的周边组织并用力缝合,则血液等在缝合好的创口周边组织的循环越是变得不良,逐渐地,缝合好的创口周边组织会坏死,创口会分开。
此外,切开手术等中的缝合要拉扯创口的周边组织来进行缝合。因此,缝合线与缝合好的创口周边组织相互牵连。若在该状态下施加外力,如果缝合线较细则缝合线会断开,如果缝合线较粗则缝合好的创口周边组织会裂开。即,即便选择使用粗细合适的缝合线,也不易预防创口分开。
作为一例,提出有一种抵接件,在切开手术后的缝合时,其能防止创口分开,此外能防止因缝合线等导致缝合部皮肤的压迫、坏死等,还能缓解患者的痛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防止创口分开用抵接件,为了避免因较细的缝合线而导致应力集中作用于患部组织,准备与患部的接触面积较大的抵接件,将防止创口分开用抵接件形成用于对线施加张力的施加弹性形状,且设置了用于易于缝线的引导狭缝及固定狭缝。
这样,在使用上述以往的防止创口分开用抵接件时,必须要事先学会在切开手术等中进行缝合时安装防止创口分开用抵接件的技术。此外,在对抵接件进行消毒、使患部干燥时,需要拆下抵接件,这些技术也必须要事先学会。此外,患者在生活中还必须留意对佩戴于缝合部的防止创口分开用抵接件作用的外力,尤其要留意因睡觉时翻身等而产生的外力。此外,现状是关于创口分开的治疗,缺乏科学的书籍、论文,不仅治疗方法、预防方法也没有确立。
特别地,对于因血液等循环不良造成的缝合好的创口周边组织等的坏死而引起的创口分开,即便再次缝合也不能期待产生效果,必须切换成保守治疗,将缝合线全部除去,切除坏死组织,使用创伤覆盖材覆盖以期待自然治愈,这种情形并不少见,因此,患者必须长时间住院、往返医院的情形也不少。所以,现状是防止创口分开、使用并佩戴用于防止创口分开的以往的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并不容易,且没有能合适地解决这种不利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开平6-445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对于因身体局部受伤而产生的开放型的伤口即创口,该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防止创口分开的效果较佳,且使用、佩戴容易。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者不断专心研究而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的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是对于因身体局部受伤而产生的开放型的伤口即创口,覆盖并佩戴于创口及其周边组织,用于防止创口分开的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其特征是,包括:防止创口分开部,其覆盖创口及其周边组织;保持部,其具有对上述防止创口分开部进行保持使该防止创口分开部与创口及其周边组织紧贴的功能;以及防止收缩部,其具有对在创口分开方向上适度拉伸上述防止创口分开部的状态予以维持,防止该防止创口分开部收缩的功能,该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具有使佩戴上述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达到佩戴上述保持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以上的功能,在创口分开方向上拉伸上述防止创口分开部,并在佩戴上述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达到佩戴上述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与创口分开方向垂直方向上的收缩距离以上的状态下,使上述防止创口分开部与创口及其周边组织紧贴,并利用上述保持部进行固定佩戴,然后将上述防止收缩部拆下。
另外,与上述创口的状态处于缝合状态还是未缝合状态无关,均能有效地佩戴本发明的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使创口分开防止用辅助具具备使创口周边组织所受到的生理静态张力(以下称为生理张力)持续减少的功能,在创底较浅时,能使创口的周边组织松弛,轻轻地推出皱纹,使创口的周边组织所受到的使创口分开的方向(以下称为创口分开方向)上的生理张力持续减少,来防止创口分开,在创底较深时,在利用缝合线等进行缝合后,能使缝合好的创口的周边组织松弛,轻轻地推出皱纹,使缝合好的创口的周边组织受到的创口分开方向的生理张力及随着该生理张力而产生的作用于缝合线的张力持续减少,能防止因缝合后的缝合线切断而产生的创口分开及因缝合线缝合的创口周边组织的血液等循环不良导致缝合好的创口周边组织坏死等而引起的创口分开。
此外,能从粗细合适的多根缝合线中选择并使用较细的缝合线,能使缝合的线迹不易显眼。此外,根据创口状态也可不进行缝合。此外,还能期待防止诸如压伤创口、咬伤创口等这样的一般不易缝合的创口的创口分开。除此之外,与创口的状态处于缝合还是未缝合无关,能保持创口及其周边组织不动,还能加快自然愈合。
此外,由于包括防止收缩部,其具有维持在创口分开方向上适度拉伸防止创口分开部的状态,防止收缩的功能,从而能维持成在创口分开方向上适度拉伸防止创口分开部的状态,因此佩戴变得非常容易。此外,在利用保持部进行固定并佩戴后将防止收缩部拆下,能使防止创口分开部朝与创口分开方向相反的方向有效地收缩,从而能作为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起作用。此外,与创口的状态处于缝合还是未缝合的状态无关,均能有效地使用该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所示的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的没有佩戴时的状态的示意平面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的佩戴时的状态的示意平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包括的防止收缩部的示意平面图。
图4是表示包括图3所示的防止收缩部的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的没有佩戴时的状态的示意平面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的佩戴时的状态的示意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者在不断专心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创口分开的一个原因与伴随着生物体的生理作用而产生的物理性质的力有紧密的关系。
例如,在肌肉的筋膜所具有的弹性、位于下层的肌纤维等的作用下,因皮肤所具有的弹性、位于下层的肌肉组织等,皮肤一直受到生理的张力。在缝合肌肉、皮肤时,需要利用缝合线、手术医生的手指或工具等扯拉要缝合的肌肉、皮肤,此外缝合后,即便没有外力,创口也容易分开,这些是因为缝合好的肌肉、皮肤持续受到创口分开方向的生理张力的原因。
如上所述,为了防止缝合后的创口分开,关键是使缝合好的创口的周边组织、缝合线所受到的创口分开方向的生理张力持续减少。此外,为加快缝合后的自然愈合,还需要保持缝合好的创口的周边组织不动。然而,由于缝合好的创口的周边组织持续受到创口分开方向的生理张力,因此不易保持不动。
在此,从与创口分开方向相反的方向朝向缝合好的创口使缝合好的创口的周边组织松弛、轻轻地推出皱纹,使缝合好的创口的周边组织受到的创口分开方向的生理张力及随着该生理张力而产生的作用于缝合线的张力持续减少,这种方法是用于防止因缝合后的缝合线切断而产生的创口分开及因缝合线缝合的创口的周边组织的坏死等而引起的创口分开的有效手段。
通过使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具备实现这种有效手段的功能,能使缝合好的创口的周边组织受到的创口分开方向的生理张力及随着该生理张力而产生的作用于缝合线的张力持续减少,从而能防止因缝合后的缝合线切断而产生的创口分开及因缝合线等缝合的创口的周边组织的坏死等而引起的创口分开。
此外,由于能使创口分开方向的生理张力持续减少,因此根据创口状态也可不进行缝合,还能期待防止诸如压伤创口、咬伤创口等这样的一般不易缝合的创口的创口分开。除此之外,与创口的状态处于缝合还是未缝合无关,能保持创口的周边组织不动,还能加快自然愈合。
从这些观点来看,在以往的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中,对于缝合好的创口的周边组织、缝合线所受到的创口分开方向的生理张力没有加以考虑。
因此,为了提供具备使缝合好的创口的周边组织受到的创口分开方向的生理张力及随着该生理张力而产生的作用于缝合线的张力持续减少这一功能的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本发明人想到选择能用于医疗的具有伸缩性的材料、或是具有比生理张力大的伸缩力的材料作为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的材料来构成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
从作为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的材料的素材中切取试验片,施加规定的力来测定其伸长的长度。此外,本发明人发现,求出从测定出的施加负载而被拉伸状态下的数值中减去使负载变为零而收缩状态下的数值而得到的长度(以下称为收缩距离),并考虑因使用上述收缩距离不同的材料而产生的、因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的各部的收缩距离的差异而产生的作用(在安装时利用一定的力拉伸的情况下,收缩距离长的部位比收缩距离短的部位伸长的更长。即、安装时收缩距离最长的部位最收缩)及材料与创口的周边组织的摩擦,则能使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具备实现使缝合好的创口的周边组织、缝合线所受到的生理张力持续减少这一手段的功能,从而能使缝合好的创口的周边组织松弛、轻轻地推出皱纹,使缝合好的创口的周边组织受到的创口分开方向的生理张力及随着该生理张力而产生的作用于缝合线的张力持续减少,能防止创口分开,藉此完成了本发明。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在于,具有通过合适地选择、组合构成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的材料,使佩戴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达到佩戴保持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以上的功能,在创口分开方向上拉伸防止创口分开部,并在佩戴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达到佩戴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与创口分开方向垂直方向上的收缩距离以上的状态下,使防止创口分开部与创口及其周边组织紧贴,并利用保持部进行固定佩戴。这里所说的佩戴时的收缩距离是指,从不动时也可能引起的佩戴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的各部后产生的因身体的生理运动(因呼吸而引起的胸围、腹围的变化等)而拉伸的状态下的数值中减去使这些负载变为零而收缩的状态下的数值而得到的长度。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包括:覆盖创口及其周边组织的防止创口分开部;以及具有对防止创口分开部进行保持使其与创口及其周边组织紧贴功能的保持部,佩戴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必须在佩戴保持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以上,在佩戴保持部时在创口分开的方向上具有不能伸缩的功能,以增大与佩戴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收缩距离的差异。
不过,只要具有使缝合好的创口的周边组织松弛、轻轻地推出皱纹,使缝合好的创口的周边组织受到的创口分开方向的生理张力及随着该生理张力而产生的作用于缝合线的张力持续减少、防止创口分开的功能,则也可使保持部具有创口分开方向上的伸缩功能。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在创口分开方向上拉伸防止创口分开部,并在佩戴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处于佩戴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与创口分开方向垂直方向的收缩距离以上的状态下,使防止创口分开部与创口及其周边组织紧贴,并利用保持部进行固定佩戴,以通过防止创口分开部的收缩力使创口及其周边组织朝与创口分开方向相反的方向收缩并起作用。另外,所谓佩戴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处于佩戴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与创口分开方向垂直方向的收缩距离以上的状态是指,佩戴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处于与佩戴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与创口分开方向垂直方向的收缩距离至少同等或比其长的状态。
图1及图2所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由下述构件构成:覆盖缝合部及缝合部周边皮肤的防止创口分开部1;具有对防止创口分开部1进行保持使其与缝合部及缝合部周边皮肤紧贴功能的保持部2a、2b、2c、2d、2e、2f、2g、2h、2i、2j、2k、2l;以及使防止创口分开部1与保持部2a~2l连接的连接部3a、3b。如图1所示,在非佩戴状态下,保持部2a~2l从设于防止创口分开部1两端的连接部3a、3b连接、延伸设置。保持部2a、2b、2c、2d、2e、2f与连接部3a连接,保持部2g、2h、2i、2j、2k、2l与连接部3b连接。
此外,如图2所示,在佩戴状态下,为了对防止创口分开部1进行保持以使其与缝合部及缝合部周边皮肤紧贴,利用保持部进行固定佩戴,以利用合适的保持部2c、2d、2i、2j在前臂内侧部通过防止创口分开部的收缩力使缝合部及缝合部周边皮肤朝与创口分开方向相反的方向收缩并起作用,然后,将不需要的保持部2a、2b、2e、2f、2g、2h、2k、2l切掉。此外,将保持部配置在创口分开方向上,且配置于防止创口分开部的两端,能与缝合部及缝合部周边的皮肤紧贴并进行保持,因此是优选的,例如在缝合部5位于防止创口分开部的中央线1a的方向上的情形下,保持部的位置最好位于2c、2d、2i、2j。
另外,在图1中,符号1a表示防止创口分开部的中央线。在图2中,表示了使防止创口分开部的中央线1a与前臂外侧部的缝合部5一致来佩戴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的状态,为了区别“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部分与“人体”部分,用虚线表示“人体”部分。
在该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中,具有佩戴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处于佩戴上述保持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以上的功能,在创口分开方向上拉伸上述防止创口分开部,并在佩戴上述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处于佩戴上述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与创口分开方向垂直方向的收缩距离以上的状态下,使上述防止创口分开部与缝合部及缝合部周边皮肤紧贴,并利用上述保持部进行固定佩戴,以通过上述防止创口分开部的收缩力使缝合部及缝合部周边皮肤朝与创口分开方向相反的方向收缩并起作用,保持部在防止创口分开部的两端通过连接部进行连接。
在该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中,选择包括能完全覆盖缝合部及缝合部周边皮肤的防止创口分开部的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使防止创口分开部的中央线与缝合部一致,在创口分开方向上合适地拉伸防止创口分开部,使其与缝合部及缝合部周边的皮肤紧贴,并从12根保持部中选择合适的保持部,以对防止创口分开部进行保持使其与缝合部及缝合部周边皮肤紧贴,并利用保持部固定佩戴,以通过防止创口分开部的收缩力使缝合部及缝合部周边皮肤朝与创口分开方向相反的方向收缩并起作用。然后,将不需要的保持部切掉。因此,通过佩戴,会在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与缝合部及缝合部周边的皮肤之间产生摩擦。此外,由于佩戴与缝合部及缝合部周边皮肤紧贴的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收缩距离处于佩戴保持部时产生的收缩距离以上,并设置佩戴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处于佩戴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与创口分开方向垂直方向的收缩距离以上的差异,且在防止创口分开部的两端通过连接部使保持部连接,因此,在与缝合部及缝合部周边皮肤紧贴的防止创口分开部的创口方向上,佩戴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时产生的收缩距离的程度最大,具有从与创口分开方向相反的方向使缝合部周边的皮肤松弛、轻轻地推出皱纹、使缝合线和缝合部及缝合部周边皮肤受到的生理张力持续减少的功能。
藉此,在佩戴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时,能从与创口分开方向相反的方向使缝合部周边的皮肤松弛,使作用于缝合线和缝合部及缝合部周边皮肤的生理张力持续减少。因此,在本发明的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中,能使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具备使创口周边组织所受到的生理张力持续减少这一手段的功能,能使缝合好的创口的周边组织松弛、轻轻地推出皱纹,使缝合好的创口的周边组织受到的创口分开方向的生理张力及随着该生理张力而产生的作用于缝合线的张力持续减少,能改善缝合后因切断缝合线而使创口分开及缝合线缝合的创口周边组织的血液等循环不良的情形,能防止因缝合好的创口周边组织的坏死等而导致的创口分开。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防止创口分开部1由伸缩性的弹力汗布(日文:ベア天竺)布料(棉89%、聚氨酯11%)构成,在佩戴时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比佩戴时产生的与创口分开方向垂直方向的收缩距离长的方向上使用,将防止创口分开部1的两端折返形成双层,作为连接部3a、3b。此外,保持部2a、2b、2c、2d、2e、2f、2g、2h、2i、2j、2k、2l是将使用不具有伸缩性能的棉线的斜纹织物布料拧细而形成绳,且为佩戴于前臂部而具有足够的长度。保持部2a、2b、2c、2d、2e、2f缝接于连接部3a,保持部2g、2h、2i、2j、2k、2l缝接于连接部3b。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防止创口分开部1的形状为正方形,保持部2a~2l形成绳状,但只要具有使佩戴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处于佩戴保持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以上的功能,则也可根据用途将防止创口分开部1的形状形成长方形、圆形、菱形等。此外,根据不同用途,保持部2a~2l的绳的根数、长度可以任意设置,也可以具有伸缩性,可以不是绳状,为了进行保持,可以使用纽扣、拉链及粘扣等,也可以在与皮肤紧贴的面上涂布医疗用的粘接剂。此外,在本发明中将防止创口分开部1的两端折返形成双层,作为连接部3a、3b,但也可不设置明确的连接部。结果是,只要具有使佩戴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处于佩戴保持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以上的功能即可。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防止创口分开部1、保持部2a~2l、连接部3a、3b彼此缝接,但也可采用在整体或局部上不形成缝迹、接头的制法。另外,在将本发明应用于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了上述材料,但作为构成的材料,可以例举出尼龙等化学纤维及丝绸、麻等天然纤维等,最好是与防止创口分开部1、保持部2a~2l、连接部3a、3b分别相适应的具有通气性、柔软性、保温性、耐久性等的材料。这些仅是例示,并不做限定。此外,也可根据用途使用塑料、金属等材料,只要适用于医疗用途,则也可使用其它新材料等。
此外,只要使保持部具有对防止创口分开部进行保持以使其与创口及其周边组织紧贴的功能,且具有使佩戴上述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处于佩戴上述保持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以上的功能,则也可根据不同用途,对保持部的材料、形状及部位等不作限定。
例如,可仅将适用于医疗用途的粘接剂作为保持部,将其涂布在防止创口分开部下层的局部或整体上,此时,较为理想的是,使佩戴保持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与佩戴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同等,根据防止创口分开部或保持部的形状,佩戴保持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与佩戴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的差异较少亦可。
接着,参照图3~图5,对使用本发明的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防止收缩部4的示意平面图,图4是表示包括图3所示的防止收缩部4的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的没有佩戴时的前表面侧的示意平面图。符号1是防止创口分开部,符号1a是防止创口分开部的中央线,符号2a、2b、2c、2d、2e、2f、2g、2h、2i、2j、2k、2l是保持部,符号3a、3b是连接部,符号4是防止收缩部。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中,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部3a、3b形成筒状,使用两个图3所示的防止收缩部4即コ字形金属,从图4的上下两侧将两个防止收缩部4插入,以维持成将防止创口分开部1在创口分开方向上适度拉伸的状态,从而能避免防止创口分开部1收缩,使防止创口分开部1与缝合部及缝合部周边的皮肤紧贴,在利用保持部2(2a~2l)进行固定佩戴后,将防止收缩部4拆下。藉此,能维持在创口分开方向上拉伸防止创口分开部1的状态,能容易地佩戴。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的佩戴时的状态的示意平面图。在图中,表示了使防止创口分开部的中央线1a与前臂外侧部的缝合部5一致来佩戴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的状态,为了区别“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部分与“人体”部分,用虚线表示“人体”部分。
在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防止创口分开部1由伸缩性的弹力汗布布料(棉89%、聚氨酯11%)构成,在佩戴时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比佩戴时产生的与创口分开方向垂直方向的收缩距离长的方向上使用,将防止创口分开部1的两端折返形成筒状,作为连接部3a、3b。此外,保持部2a、2b、2c、2d、2e、2f、2g、2h、2i、2j、2k、2l是将使用不具有伸缩性能的棉线的斜纹织物布料拧细而形成绳,且为佩戴于前臂部而具有足够的长度。保持部2a、2b、2c、2d、2e、2f缝接于连接部3a,保持部2g、2h、2i、2j、2k、2l缝接于连接部3b。此外,在筒状的连接部3a、3b使用两个图3所示的由コ字形金属构成的防止收缩部4,并从两侧插入防止收缩部4。
此外,如图5所示,在佩戴状态下,为了对防止创口分开部1进行保持以使其与缝合部及缝合部周边皮肤紧贴,利用保持部进行固定佩戴,以利用合适的保持部2c、2d、2i、2j在前臂内侧部通过防止创口分开部的收缩力使缝合部及缝合部周边皮肤朝与创口分开方向相反的方向收缩并起作用,然后,将不需要的保持部2a、2b、2e、2f、2g、2h、2k、2l切掉。在佩戴之后,将防止收缩部4从筒状的连接部3a、3b中拔出。此外,将保持部配置在创口分开方向上,且配置于防止创口分开部的两端,能进行保持以使防止创口分开部与缝合部及缝合部周边的皮肤紧贴,因此是优选的,例如在缝合部5位于防止创口分开部的中央线1a的方向上的情形下,保持部的位置最好位于2c、2d、2i、2j。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将连接部3a、3b形成筒状并插入コ字形的金属,采用了具有防止收缩部的结构,但只要防止收缩部具有维持在创口分开方向上适度拉伸防止创口分开部的状态的功能,则也可根据不同用途,对防止收缩部的材料、形状及部位等不作限定。
图1及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均具有本发明的基本结构,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能使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具备使创口周边组织所受到的生理张力持续减少这一手段的功能,能使缝合好的创口的周边组织松弛、轻轻地推出皱纹,使缝合好的创口的周边组织受到的创口分开方向的生理张力及随着该生理张力而产生的作用于缝合线的张力持续减少,能防止缝合后因切断缝合线而使创口分开及因缝合线缝合好的创口周边组织的坏死等而导致的创口分开。
以上,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将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佩戴于前臂外侧部的缝合好的创口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与创口的状态处于缝合还是未缝合的状态无关,均能进行佩戴。此外,不限于前臂外侧部,能佩戴于身体的各部位,还能形成与各部位相应的形状。
另外,本发明中所说的与组织紧贴地佩戴是指,并不限于与组织表面直接接触并紧贴的情形,还包括隔着用于调节湿润环境的处置、纱布类等覆盖缝合部周边组织的物品而紧贴的情形。此外,不使用缝合线而使用医疗用粘接剂、医用缝合器(吻合器)等的情形下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对于因身体局部受伤而产生的开放型的伤口即创口,该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防止创口分开的效果较佳,且使用、佩戴容易,但如上所述,对于因血液等循环不良造成的创口周边组织等的坏死而引起的创口分开,即便再次缝合也不能期待产生效果,必须切换成保守治疗,将缝合线全部除去,切除坏死组织,使用创伤覆盖材覆盖以期待自然治愈。在这种情形下,本发明的防止创伤分开用辅助具也能有效地作用。此外,还能期待防止皮肤以外的唇、指甲等其它上皮组织的创口分开的效果。因此,本发明的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的使用并不限定于皮肤,只要在医学上有效,则也可使用于其它上皮组织。此外,与创口的状态处于缝合还是未缝合的状态无关,均能使用。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的防止因生理张力而引起的创口分开的效果极高,且与创口的状态处于缝合还是未缝合的状态无关,均能使用,对医疗业界的贡献很大。
(符号说明)
1:防止创口分开部
1a:防止创口分开部的中央线
2:保持部
2a:保持部
2b:保持部
2c:保持部
2d:保持部
2e:保持部
2f:保持部
2g:保持部
2h:保持部
2i:保持部
2j:保持部
2k:保持部
2l:保持部
3a:连接部
3b:连接部
4:防止收缩部
5:缝合部

Claims (3)

1.一种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其是对于因身体局部受伤而产生的开放型的伤口即创口,覆盖并佩戴于创口及其周边组织,用于防止创口分开的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其特征在于,
包括:防止创口分开部,该防止创口分开部覆盖创口及其周边组织;
保持部,该保持部具有对所述防止创口分开部进行保持使该防止创口分开部与创口及其周边组织紧贴的功能;以及
防止收缩部,该防止收缩部具有对在创口分开方向上适度拉伸所述防止创口分开部的状态予以维持,防止所述防止创口分开部收缩的功能,
该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具有使佩戴所述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达到佩戴所述保持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以上的功能,在创口分开方向上拉伸所述防止创口分开部,并在佩戴所述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创口分开方向的收缩距离达到佩戴所述防止创口分开部时产生的与创口分开方向垂直方向上的收缩距离以上的状态下,使所述防止创口分开部与创口及其周边组织紧贴,并利用所述保持部进行固定佩戴,然后将所述防止收缩部拆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创口处于缝合好的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创口处于未缝合的状态。
CN201180003606.5A 2010-07-29 2011-06-03 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 Active CN1025484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69950 2010-07-29
JP2010-169950 2010-07-29
JP2010274442 2010-12-09
JP2010-274442 2010-12-09
JP2011083394A JP4790091B1 (ja) 2010-07-29 2011-04-05 創離開防止用補助具
JP2011-083394 2011-04-05
PCT/JP2011/062767 WO2012014567A1 (ja) 2010-07-29 2011-06-03 創離開防止用補助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8487A CN102548487A (zh) 2012-07-04
CN102548487B true CN102548487B (zh) 2014-12-17

Family

ID=44881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3606.5A Active CN102548487B (zh) 2010-07-29 2011-06-03 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541641B2 (zh)
EP (1) EP2599446A4 (zh)
JP (1) JP4790091B1 (zh)
KR (1) KR101146548B1 (zh)
CN (1) CN102548487B (zh)
WO (1) WO20120145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95846B1 (ja) * 2011-07-07 2012-12-12 有限会社ちょうりゅう 処置対応型創離開防止用補助具
USD733896S1 (en) * 2012-05-04 2015-07-07 Genadyne Biotechnologies, Inc. Abdominal dressing
CN103932752B (zh) * 2014-03-10 2016-04-20 株洲市芦淞区姚家坝乡卫生院 一种用于勃朗氏牵引架包扎的包扎带及包扎方法
US10596041B2 (en) 2014-08-28 2020-03-24 Ascension Texa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minimizing wound dehiscence, scar spread, and/or the like
CN107106333B (zh) 2014-12-19 2020-07-31 3M创新有限公司 粘弹性伤口闭合敷料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1008A (zh) * 1999-02-23 2002-03-20 先创医疗技术At2公司 伤口闭合系统
CN1602174A (zh) * 2001-12-11 2005-03-30 克劳兹克斯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伤口或切口闭合的绷带
CN101170950A (zh) * 2005-05-12 2008-04-30 卡尼卡设计公司 动态拉伸系统和方法
CN101563113A (zh) * 2006-08-03 2009-10-21 利兰斯坦福青年大学托管委员会 用于治疗或预防伤疤和/或瘢痕的设备和绷带及其方法和套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03218A (en) * 1962-07-11 1963-09-10 Edward P Ajemian Dressing retainer or strap
JPS6044511U (ja) 1983-08-31 1985-03-29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における操向操作装置
US8246590B2 (en) 2007-10-11 2012-08-21 Spiracur, Inc. Closed incision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e
DE102009020763A1 (de) * 2008-05-15 2009-11-19 Aesculap Aktiengesellschaft Wundverschlus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1008A (zh) * 1999-02-23 2002-03-20 先创医疗技术At2公司 伤口闭合系统
CN1602174A (zh) * 2001-12-11 2005-03-30 克劳兹克斯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伤口或切口闭合的绷带
CN101170950A (zh) * 2005-05-12 2008-04-30 卡尼卡设计公司 动态拉伸系统和方法
CN101563113A (zh) * 2006-08-03 2009-10-21 利兰斯坦福青年大学托管委员会 用于治疗或预防伤疤和/或瘢痕的设备和绷带及其方法和套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35601A (ja) 2012-07-19
US20120310132A1 (en) 2012-12-06
KR101146548B1 (ko) 2012-05-25
KR20120029391A (ko) 2012-03-26
US8541641B2 (en) 2013-09-24
WO2012014567A1 (ja) 2012-02-02
EP2599446A4 (en) 2015-07-22
EP2599446A1 (en) 2013-06-05
CN102548487A (zh) 2012-07-04
JP4790091B1 (ja) 2011-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8487B (zh) 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
KR101365593B1 (ko) 착용이 용이한 수술가운
CN202409218U (zh) 会阴部保护罩
CN211243534U (zh) 一种拉链式创可贴
CN2885137Y (zh) 可调式免缝缝合器
US10617570B2 (en) Wound closing bandage
CN213822065U (zh) 一种乳腺外科用术后康复胸带
JP2006280861A (ja) 弾性シリコンを用いた成形手術法
CN207640566U (zh) 一种医用腹带
CN208864644U (zh) 一种术后冷敷加压袋固定装置
JP6746451B2 (ja) 手の第一関節変形矯正用サポータ
CN213283123U (zh) 一种甲状腺手术自助拉钩
CN217696680U (zh) 一次性使用多排可调节皮肤缝合器
CN205902803U (zh) 内裤
CN214386234U (zh) 一种外科腿部术后牵引裤
CN210330871U (zh) 一种手术专用术侧上肢牵引袖袋
CN214761297U (zh) 一种用于外伤病人的止血带
JP3225814U (ja) ショーツ
CN213463841U (zh) 一种乳腺癌术后假体乳房重建后的专用康复固定内衣
CN213188251U (zh) 可携带腿部引流管的病员裤
CN215937828U (zh) 一种前列腺穿刺网兜短裤
CN209285929U (zh) 引流腹带
CN220293746U (zh) 一种术后护理带
CN210747429U (zh) 一种手术患者用肩部保温装置
CN215839931U (zh) 一种新型普外科护理用腹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