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7870B -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47870B CN102547870B CN201110391785.6A CN201110391785A CN102547870B CN 102547870 B CN102547870 B CN 102547870B CN 201110391785 A CN201110391785 A CN 201110391785A CN 102547870 B CN102547870 B CN 1025478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equipment
-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 messaging parameter
- commun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当没有预定接收者的角色时,不能够唯一地确定通信参数的传送方向。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判别部件,用于当自身通信设备是通信参数的提供设备的候选时,判别其它通信设备的与通信参数设置处理有关的功能;设置部件,用于当在设定时间过去之前检测到被确认为通信参数提供设备的设备时,将自身通信设备的功能设置为通信参数的接收设备;以及执行部件,用于如果该设置部件将功能设置为接收设备,则作为通信参数的接收设备执行与提供设备的通信参数设置处理。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7年10月05日、申请号为200780039906.2、发明名称为“通信参数设置处理方法、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程序”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设置通信设备中的通信参数的通信参数设置方法和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以符合IEEE802.11标准系列的无线LAN为代表的无线通信中,存在许多要预先设置的设置项。所述设置项包括无线通信所需的无线参数,例如作为网络标识符的SSID、加密方式、加密密钥、认证方式和认证密钥等。对用户来说手动设置它们会非常麻烦。
各制造商提出了用于容易地设置无线设备中的无线参数的自动设置方法。在这些自动设置方法中,设备之一通过使用消息和所连接设备之间的预定过程来向其它设备提供无线参数,从而自动地设置无线参数。
对于自动无线参数设置方法,各制造商常常采用它自己的方法。用于设置无线参数的过程或者可解释的消息在不支持公共无线参数自动设置方法的设备之间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够使用自动设置方法来设置无线参数。另一方面,在支持公共无线参数自动设置方法的设备之间,能够容易地使用自动设置方法来设置无线参数。
在日本特开2003-338821中,公开了无线参数自动设置方法的例子。
在传统的无线参数设置方法中,无线参数的提供者(发送侧)和接收者(接收侧)的角色(role)是预定的。因此,无线参数的传送方向是唯一确定的。
当没有预定无线参数的提供者和接收者的角色时,不能够唯一地确定无线参数的传送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求用户选择作为参数的提供者的设备和作为参数的接收者的设备,则大大降低了用户友好性。
此外,如果多个设备是提供者,则作为接收者的设备不能够判断它应该从这些提供者中的哪个提供者接收参数信息。
上述问题可能不仅出现于无线参数,还出现于为了设备之间的通信而必须设置的有线通信参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使得,即使没有预定参数的提供者和接收者的角色,也能够设置通信参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通信设备,其包括:
判别部件,用于在自身通信设备是通信参数的提供设备的候选时,判别其它通信设备的与通信参数设置处理有关的功能;
设置部件,用于当在设定时间过去之前检测到被确认为通信参数的提供设备的设备时,将自身通信设备的功能设置为通信参数的接收设备;以及
执行部件,用于如果所述设置部件将功能设置为接收设备,则作为通信参数的接收设备执行与提供设备的通信参数设置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执行通信参数设备处理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在自身通信设备是通信参数的提供设备的候选时,判别其它通信设备的与通信参数设置处理有关的功能;
当在设定时间过去之前检测到被确认为通信参数的提供设备的设备时,将自身通信设备的功能设置为通信参数的接收设备;以及
作为通信参数的接收设备,执行与提供设备的通信参数设置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在自身通信设备是通信参数的提供设备的候选时,判别其它通信设备的与通信参数设置处理有关的功能;
设置步骤,当在设定时间过去之前检测到被确认为通信参数的提供设备的设备时,将自身通信设备的功能设置为通信参数的接收设备;以及
如果在所述设置步骤中将功能设置为接收设备,则作为通信参数的接收设备执行与提供设备的通信参数设置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控制通信设备的程序,其通信使得计算机执行用于如下步骤的代码来控制通信设备:
在自身通信设备是通信参数的提供设备的候选时,判别其它通信设备的与通信参数设置处理有关的功能;
设置步骤,用于当在设定时间过去之前检测到被确认为通信参数的提供设备的设备时,将自身通信设备的功能设置为通信参数的接收设备;以及
如果在用于所述设置步骤的代码中将功能设置为接收设备,则作为通信参数的接收设备执行与提供设备的通信参数设置处理。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例中由多个终端形成自组织网络(adhocnetwork)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终端的结构例子的框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终端A、终端B和终端C的操作的序列图;
图6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终端A、终端B和终端C的操作的序列图;以及
图7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终端A、终端B和终端C的操作的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用于解释实施例的网络结构例子。
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存在具有IEEE802.11无线LAN的无线通信功能的终端A100a、终端B100b和终端C100c。在下文中,将终端A100a称作终端A,将终端B100b称作终端B,以及将终端C100c称作终端C。终端A、终端B和终端C具有无线参数自动设置应用程序。利用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参数自动设置应用程序,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提供用于执行无线通信的无线参数。假定无线参数是诸如作为网络标识符的SSID、加密方式、加密密钥、认证方式和认证密钥等信息中的一些或全部。注意,SSID是服务设置标识符(ServiceSetIdentifier)的缩写。第二终端设置所接收到的无线参数。通过能够与两个通信终端的无线参数无关地被传输的包,使用预定的过程和消息来提供无线参数。可选地,可以按下面的方式使用预定的过程和消息来提供无线参数。当提供无线参数时,两个终端进入设置模式,并且将它们的无线参数改变为用于设置的预定参数,从而在终端之间建立通信。
图1中的终端B将无线参数设置信息101b存储在存储器中,作为用于无线通信的无线参数的设置信息。终端C将无线参数设置信息101c存储在存储器中。无线参数设置信息包含用于执行无线通信的无线参数,例如作为网络标识符的SSID、加密方式、加密密钥、认证方式和认证密钥。各个终端通过IEEE802.11无线LAN自组织模式下的自组织通信来进行无线通信。
图2是示出用于终端A、终端B和终端C的结构例子的框图。
ROM12存储用于执行各种处理(将在后面说明)的程序。RAM11存储临时变量、数量和缓存数据。RAM11具有用于设置无线参数的无线参数设置单元11a。此外,RAM11具有功能信息设置单元11b、功能信息接收单元11c、功能信息改变标志11d、定时器T111e和定时器T211f(将在后面说明)。CPU13执行存储在ROM12中的程序以进行各种处理(将在后面说明)。CPU13具有用于执行无线参数自动设置应用程序的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控制单元14对无线功能进行控制。RF单元15经由天线单元18进行符合IEEE802.11标准的无线LAN通信。外部接口单元16是用于连接终端和外部设备的有线接口。外部接口模块17是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例如连接器的模块。经由外部接口单元16和外部接口模块17,来连接诸如个人计算机、数字照相机、打印机和扫描仪等作为外部设备的信息处理设备。图2所示的硬件结构仅为示例,还可以使用其它结构。
图3和图4是示出本实施例的终端A、终端B和终端C中的无线参数设置处理的操作的流程图。当所有终端A、终端B和终端C中的CPU13的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各自执行存储在ROM12中的程序时,实施图3和图4所示的操作。
通过诸如按压终端的操作单元(未示出)上的按钮的操作等操作来发起无线参数设置处理。当无线参数设置处理开始时,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判断无线参数设置单元11a中是否存储了无线参数设置信息(S300)。如果终端A未在无线参数设置单元11a中存储无线参数设置信息,则处理进入图4中的步骤S401。
如果终端B在无线参数设置单元11a中存储了无线参数设置信息101b,则处理进入步骤S301。如果终端C也在无线参数设置单元11a中存储了无线参数设置信息101c,则处理进入步骤S301。在无线参数设置单元11a中存储了无线参数设置信息的终端的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将表示该终端是能够提供参数还是能够接收参数的功能信息设置为“ProviderCandidate(提供者候选)”,并且将该功能信息设置到功能信息设置单元11b中(S301)。
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将表示该终端是否已经从其它终端接收到功能信息的功能信息接收标志11c设置为“OFF”(S302)。此外,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将表示其自身终端的功能信息是否已经改变的功能信息改变标志11d设置为“OFF”(S303)。
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启动定时器T1,在定时器T1中设置了用于整个无线参数设置处理的超时值(S304)。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在无线参数设置处理中等待来自其它终端的功能信息,并且启动定时器T2,在定时器T2中设置了用于确定其自身终端的最终功能的发起处理的超时值(S305)。
定时器T1的值比定时器T2的值大得多,并且定时器T1的值是预定的。定时器T2的值可以是在系统中预定的固定超时值,也可以是在启动定时器T2时确定为比定时器T1的值小的随机值的超时值。
重复步骤S306到S311中的处理,直到定时器T2超时。
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将其自身终端的功能信息(此时已设置为“ProviderCandidate”)广播到同一网络的其它终端(S306)。
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判断定时器T2是否已经到期(expired)(S307)。如果定时器T2尚未到期,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判断终端是否已经从其它终端接收到了功能信息(S308)。如果终端尚未从任何其它终端接收到功能信息,则处理返回功能信息发送处理(S306)。如果终端接收到了功能信息,则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将功能信息接收标志11c设置为“ON”(S309)。此外,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判断所接收到的功能信息是否表示意味着该终端被确认为参数的提供者的“Provider(提供者)”(S310)。如果所接收到的功能信息表示“Provider”,则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将功能信息改变标志11d设置为“ON”(S311);否则,处理返回功能信息发送处理(S306)。
当定时器T2到期时(S307),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判断功能信息接收标志11c是否为“ON”(S312)。如果功能信息接收标志11c是“OFF”,则可认为在同一网络中不存在其它终端。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将其自身终端的功能信息改变为“Provider”,并且将该功能信息设置在功能信息设置单元11b中(S315)。可选地,如果功能信息接收标志11c为“ON”,则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对功能信息改变标志11d进行检查(S313)。如果功能信息接收标志11c为“ON”,则意味着在同一网络存在其它终端。
如果功能信息改变标志11d为“ON”,则同一网络中已存在无线参数的提供者。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将其自身终端的功能信息改变为“Receiver(接收者)”,并且将该功能信息设置到功能信息设置单元11b中(S314)。如果功能信息改变标志11d是“OFF”,则同一网络中不存在无线参数的提供者。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将其自身终端的功能信息改变为“Provider”,并且将该功能信息设置到功能信息设置单元11b中(S315)。当步骤S314和S315完成时,则确定了终端的角色是无线参数的提供侧还是无线参数的接收侧。
在后续的步骤中,提供侧实际地向接收者(接收侧)发送无线参数,并且执行将无线参数登记到接收者的登记处理。
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将其自身终端的功能信息发送到其它终端(S316),并且开始与其它终端进行的无线参数登记处理(S317)。此时,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对功能信息设置单元11b的设置内容进行检查,以判断其自身终端的功能信息表示“Provider”还是“Receiver”(S318)。如果功能信息表示“Provider”,则该终端是无线参数的提供侧,否则该终端是无线参数的接收侧。
如果其自身终端的功能信息表示“Provider”,则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根据来自接收侧终端的请求,将设置在无线参数设置单元11a中的无线参数提供给接收侧终端。当定时器T1已经到期或者检测到用户的结束操作时,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终止设置处理(S320)。当设置处理终止时,CPU13使用设置在无线参数设置单元11a中的无线参数进行无线LAN通信。如果定时器T1尚未到期且尚未检测到结束操作,则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重复剩余终端的无线参数登记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其自身终端的功能信息表示“Receiver”(S318中的“否”),则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向功能信息表示“Provider”的其它终端请求无线参数,并且执行无线参数的接收处理(S321)。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将所接收到的无线参数设置在无线参数设置单元11a中,并且终止设置处理(S322)。在设置处理终止时,CPU13使用设置在无线参数设置单元11a中的无线参数来进行无线LAN通信。通过发送登记开始请求(将在后面说明)来请求无线参数。
然后将解释图4中的处理。如上所述,图4示出由无线参数设置单元11a未存储无线参数设置信息的终端所执行的处理。
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将表示其自身终端是能够提供参数还是能够接收参数的功能信息设置为“Receiver”,并且将该功能信息设置在功能信息设置单元11b中(S401)。这是由于无线参数设置单元11a未存储无线参数的终端开始了请求其它终端提供无线参数的无线参数设置处理。
然后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启动定时器T1,在定时器T1中设置了用于整个无线参数设置处理的超时值(S402)。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将其自身终端的功能信息(此时已设置为“接收者)广播到同一网络中的其它一个或多个终端(S403)。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判断其自身终端是否从其它终端接收到了功能信息(S404)。如果终端没有从任何其它终端接收到功能信息,则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判断定时器T1是否已经到期或者用户是否执行了结束操作(S409)。如果定时器T1已经到期或者检测到了用户的结束操作(S409),则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终止设置处理。如果定时器T1尚未到期且尚未检测到结束操作,则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重复功能信息的发送(S403)。
如果接收到了功能信息,则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判断所接收到的功能信息是否表示意味着该终端被确定为参数的提供者的“Provider”(S405)。如果所接收到的功能信息不是表示“Provider”,则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执行上述步骤S409中的处理。如果所接收到的功能信息表示“Provider”,则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开始与发送了表示“Provider”的功能信息的终端进行无线参数登记处理。当登记处理开始时,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向发送了表示“Provider”的功能信息的终端请求无线参数。自动设置执行单元13a接收由已接收到该请求的终端所发送的无线参数(S407),将所接收到的无线参数设置在无线参数设置单元11a中,并且终止设置处理(S408)。当设置处理终止时,CPU13通过使用设置在无线参数设置单元11a中的无线参数来进行无线LAN通信。
当各终端执行上面的处理时,确定了提供无线参数的终端和接收无线参数的终端,并且进行了从提供侧终端到接收侧终端的无线参数自动设置。在设置无线参数之后,能够使用所设置的无线参数来执行无线LAN通信。
图5是示出在终端A、终端B和终端C以无线LAN自组织模式运行并且终端存在于同一网络中的情况下的序列图。图5中的例子示出在下面的情形中的终端的操作。在终端A和终端B几乎同时发起设置处理之后,终端C开始无线参数设置处理,并且终端B的定时器T2的超时出现得比终端C的定时器T2的超时早。
在图5中,终端A将其功能信息设置为“Receiver”(在图5中示出为“MyMode=Receiver”,并且在下文中将称作“R”)。在处理的开始,终端B和终端C将它们的功能信息设置为“ProviderCandidate”(在图5中示出为MyMode=“ProviderCandidate”,并且将称作“PC”)。
下面将根据图5的序列图来解释终端的操作。
首先,终端A和终端B几乎同时发起无线参数设置处理。终端B启动定时器T2。
终端A广播其功能信息被设置为R的ProbeReq(在下文中将称作探测请求R)(F500)。从终端A接收到了探测请求R的终端B返回其功能信息被设置为PC的ProbeRsp(在下文中将称作探测响应PC)(F501)。
与此相反,终端B广播其功能信息被设置为PC的ProbeReq(下文中将称作为探测请求PC)(F502)。从终端B接收到了探测请求PC的终端A返回其功能信息被设置为R的ProbeRsp(在下文中将称作探测响应R)(F503)。
然后,终端C新加入该网络。终端C广播其功能信息被设置为PC的探测请求PC(F504)。终端B返回探测响应PC作为对请求的响应的(F505)。终端A返回探测响应R(F505-1)。
在该时刻,由于在终端B或终端C中均没有出现定时器T2的超时,因此没有确定功能信息。
终端B在定时器T2到期之前没有接收到表示“Provider”的功能信息。因此,当定时器T2到期时,终端B将其功能信息改变为“Provider”(在图5中示出为“MyMode=Provider”,并且在下文中将称作P)。终端B广播其功能信息被设置为P的ProbeReq(下文中将作为探测请求P)(F506和F507)。
终端A响应于来自终端B的探测请求P,返回探测响应R(F509)。由于终端C的定时器T2没有到期,因此终端C响应于来自终端B的探测请求P,返回探测响应PC(F508)。
由于终端A接收到了功能信息被设置为“Provider”的探测请求P,终端A开始与发送了探测请求P的终端B进行登记处理。已开始了登记处理的终端A向终端B发送表示无线参数设置处理的开始请求的“RegistrationStartRequest”(在下文中称作“登记开始请求”)(F510)。已接收到了该请求的终端B进而与终端A进行登记处理(F512)。在该处理中,在终端之间执行安全认证、密钥交换等。
当F512中的处理成功时,终端B通过使用“ParameterInfoOffer”向终端A发送无线参数,从而提供无线参数(F513)。
当接收到无线参数时,终端A向终端B发送表示接收成功的“ParameterReceiveSucceeded”(F514)。当接收到“ParameterReceiveSucceeded”时,终端B向终端A发送表示登记处理结束的“RegistrationFinished”(F515)。
利用上面的处理,终端B向终端A提供了无线参数,并且终端A设置这些无线参数以进行无线LAN通信。当开始与终端A进行登记处理时,终端B在网络上发送包含表示“BUSY(忙)”的信息的Beacon(将称作为信标),以抑制来自其它终端的登记处理。已接收到该信标的终端抑制登记处理的开始(F511)。
当完成与终端A进行的登记处理时,终端B在网络上发送包含表示“IDLE(空闲)”的信息的信标(F516)。已检测到该信标的终端开始被抑制了的登记处理(F517)。然而,如果启动了定时器T2,则在定时器T2的超时之后开始登记处理。
终端C在定时器T2到期之前从终端B接收表示“Provider”的功能信息。因此,当定时器T2到期时,终端C将其功能信息设置为“Receiver”。
当接收到包含表示“IDLE”的信息的信标时,终端C通过向终端B发送登记开始请求来请求终端B开始无线参数登记处理(F517)。下述在终端B和终端C之间的登记处理(F518、F519、F520和F521)与上述在终端A和终端B之间的处理相同,并且将省略其说明。在上述说明中,使用信标来通知其它终端其自身终端的状态,以抑制设置处理。然而,可以通过在探测请求或探测响应中包含表示设置处理执行状态的信息、表示忙状态的信息等,来获得相同的效果。
图6是示出终端A、终端B和终端C以无线LAN自组织模式运行并且终端存在于同一网络的情况下的序列图。图6中的例子示出在下面的情形中的终端的操作。在终端A和终端C几乎同时发起设置处理之后,终端B开始无线参数设置处理,并且终端C的定时器T2的超时出现得比终端B的定时器T2的超时早。
在图6中,终端A将其功能信息设置为“Receiver”(在图6中示出为“MyMode=Receiver”,并且在下文中称作“R”)。在处理的开始时,终端B和终端C将它们的功能信息设置为“ProviderCandidate”(示出为“MyMode=ProviderCandidate”,并且在下文中将称作“PC”)。
图6的基础部分与图5中的序列的相同。下面将根据序列图,针对图6的特征部分来解释终端的操作。
首先,终端A和终端C几乎同时发起无线参数设置处理。终端C启动定时器T2。终端A广播其功能信息被设置为R的探测请求R(F600)。
当从终端A接收到探测请求R时,终端C返回其功能信息被设置为PC的探测响应PC(F601)。
假定为然后终端B开始设置处理。当终端B开始设置处理时,终端B广播其功能信息被设置为PC的探测请求PC(F602和F603)。响应于该探测请求PC,终端C返回探测响应PC(F604),并且终端A返回探测响应R(F605)。
假定之后终端C的定时器T2到期。终端C在定时器T2到期之前没有接收到表示“Provider”的功能信息。因此,当定时器T2到期时,终端C将其功能信息改变为“Provider”(示出为“MyMode=Provider”,并且在下文中将称作P)。终端C广播探测请求P(F606和F607)。
当从终端C接收到探测请求P时,终端A返回探测响应R(F608)。
假定在终端B响应来自终端C的探测请求P之前,定时器T2到期。由于终端B已从终端C接收到了探测请求P,因此响应于来自终端C的探测请求P,终端B将其功能信息改变为“Receiver”,并且返回探测响应R(F609)。
终端C在网络上发送包含表示“IDLE”的信息的信标(F610和F611)。
在确认为来自终端C的信标表示“IDLE”时,终端A向功能信息表示“Provider”的终端C发送表示登记处理的开始请求的登记开始请求(F612)。当接收到登记开始请求时,终端C在网络上发送包含表示“BUSY”的信息的信标(F613和F614)。
已从终端A接收到了登记开始请求的终端C进而与终端A进行登记处理(F615),并且向终端A提供无线参数设置信息(F616、F617、F618)。
另一方面,已接收到表示“BUSY”的信标的终端B抑制登记处理。
当与终端A的登记处理完成时,终端C将信标改变为表示“IDLE”,并且发送该信标(F619)。当接收到表示“IDLE”的信标时,终端B解除对登记处理的抑制,并且开始与终端C进行登记处理(F620到F624)。
图7是终端A、终端B和终端C以无线LAN自组织模式运行、且最初仅终端B形成网络、而终端A和终端C在终端B的定时器T2到期时加入到同一网络的序列图。
图7的基础部分与图5和图6中的序列的相同。下面将根据序列图,针对图7的特征部分来解释终端的操作。
终端B发起无线参数设置处理,并且启动定时器T2。
终端B广播其功能信息被设置为PC的探测请求PC(F700到F703)。图7示出由于此时没有其它终端加入该网络而不存在响应时的状态。
当定时器T2的超时出现时,终端B广播其功能信息被设置为“Provider”的探测请求P。在该时刻,其它终端未加入(F704和F705)。
然后,终端C加入网络。当终端C广播探测请求PC时(F706和F707),终端C接收到由终端B发送的作为响应的探测响应P(F708)。
然后终端A也加入了该网络。终端A响应于来自终端B的探测请求P,返回探测响应R(F712)。由于终端C已从终端B接收到了表示“Provider”的功能信息,因此当定时器T2到期时,终端C将其功能信息改变为“Receiver”。终端C响应于来自终端B的探测请求P,返回探测响应R(F709和F711)。
此后,终端B和终端C执行登记处理(F713到F719)。终端B和终端A也进行登记处理(F720到F725)。
如上所述,能够提供通信参数的终端在将其功能信息设置为“ProviderCandidate”之后开始其操作。功能信息表示“ProviderCandidate”的终端最终将功能信息设置为“Provider”或“Receiver”,并且用作通信参数的提供者或接收者。不能提供通信参数的终端将其功能信息设置为“Receiver”,并且开始操作。当该终端发现功能信息表示“Provider”的终端时,该终端从所发现的终端接收通信参数。以这种方式,即使没有预定通信参数的提供者或接收者的角色,也能够容易地唯一确定通信参数的传送方向。此外,即使存在多个能够提供通信参数的终端,也能够仅将它们中的一个终端确定为通信参数的提供者。以这种方式,能够设置通信参数,而不需要用户进行任何诸如选择通信参数的提供者和接收者的繁杂操作。
即使没有预定通信参数的提供者和接收者的角色,也能够执行通信参数设置处理。
上面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这仅仅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例子,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
在上述说明中,将符合IEEE802.11标准的无线LAN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可以在诸如无线USB、MBOA(多频带OFDM联盟,MultiBandOFDMAlliance)、蓝牙 UWB(WUSB、W1394、WINET)和ZigBee等其它无线介质中实现。此外,本发明可以在诸如有线LAN等有线通信介质中实现。
尽管使用了网络标识符、加密方式、加密密钥、认证方式和认证密钥作为通信参数的例子,但是可以使用其它信息,并且其它信息也包括在通信参数中。
尽管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于2006年10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6-292710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将其整体包含于此。
Claims (4)
1.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设置部件,用于将所述通信设备的功能设置为通信参数的接收设备或通信参数的提供设备;以及
执行部件,用于根据所述设置部件所设置的功能,通过与用作提供设备或接收设备的其它通信设备通信预定消息来执行与所述其它通信设备的通信参数设置过程,
所述通信设备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抑制部件,用于在所述通信设备向所述其它通信设备提供所述通信参数时,发送用于限制与所述其它通信设备不同的外部设备开始通信参数设置过程直到所述通信设备与所述其它通信设备的通信参数设置过程结束为止的信标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提供设备时,所述设置部件将所述通信设备的功能设置为接收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知部件,用于向一个或多个其它通信设备通知所述通信设备的功能,
其中,在所述通信设备的功能未被确定为提供设备或接收设备的情况下,所述通知部件向一个或多个其它通信设备通知表示所述通信设备的功能是提供设备的候选的信息。
4.一种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通信设备的功能设置为通信参数的接收设备或通信参数的提供设备;以及
根据所设置的功能,通过与用作提供设备或接收设备的其它通信设备通信预定消息来执行与所述其它通信设备的通信参数设置过程,
所述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通信设备向所述其它通信设备提供所述通信参数时,发送用于限制与所述其它通信设备不同的外部设备开始通信参数设置过程直到所述通信设备与所述其它通信设备的通信参数设置过程结束为止的信标信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292710A JP4871696B2 (ja) | 2006-10-27 | 2006-10-27 | 通信パラメータの設定処理方法、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JP2006-292710 | 2006-10-27 | ||
CNA2007800399062A CN101529818A (zh) | 2006-10-27 | 2007-10-05 | 通信参数设置处理方法、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程序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800399062A Division CN101529818A (zh) | 2006-10-27 | 2007-10-05 | 通信参数设置处理方法、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程序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47870A CN102547870A (zh) | 2012-07-04 |
CN102547870B true CN102547870B (zh) | 2016-03-30 |
Family
ID=3895173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800399062A Pending CN101529818A (zh) | 2006-10-27 | 2007-10-05 | 通信参数设置处理方法、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程序 |
CN201110391751.7A Active CN102510570B (zh) | 2006-10-27 | 2007-10-05 |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N201110391785.6A Active CN102547870B (zh) | 2006-10-27 | 2007-10-05 |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800399062A Pending CN101529818A (zh) | 2006-10-27 | 2007-10-05 | 通信参数设置处理方法、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程序 |
CN201110391751.7A Active CN102510570B (zh) | 2006-10-27 | 2007-10-05 |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107108B2 (zh) |
EP (4) | EP2400695B1 (zh) |
JP (1) | JP4871696B2 (zh) |
KR (1) | KR101121488B1 (zh) |
CN (3) | CN101529818A (zh) |
ES (3) | ES2734848T3 (zh) |
RU (1) | RU2425451C2 (zh) |
WO (1) | WO200805062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789817B2 (ja) | 2007-01-29 | 2011-10-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装置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 |
JP4929040B2 (ja) * | 2007-05-10 | 2012-05-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JP5270937B2 (ja) | 2008-03-17 | 2013-08-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5649694B2 (ja) * | 2008-08-29 | 2015-01-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307508B2 (ja) * | 2008-08-29 | 2013-10-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5571892B2 (ja) | 2008-10-06 | 2014-08-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
JP5127658B2 (ja) * | 2008-10-06 | 2013-01-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JP5483985B2 (ja) * | 2008-12-22 | 2014-05-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
JP5235777B2 (ja) | 2009-05-15 | 2013-07-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EP2547140A1 (en) * | 2011-07-11 | 2013-01-16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node |
JP5853478B2 (ja) * | 2011-08-04 | 2016-02-09 |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装置および通信設定提供方法 |
JP6408753B2 (ja) | 2012-05-17 | 2018-10-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CN102711082A (zh) * | 2012-06-28 | 2012-10-03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在移动通信中共享信任无线接入点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
KR102006413B1 (ko) | 2012-09-05 | 2019-08-0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메신저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
JP6087598B2 (ja) * | 2012-11-28 | 2017-03-0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JP5442140B2 (ja) * | 2013-01-16 | 2014-03-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JP5597299B2 (ja) * | 2013-12-19 | 2014-10-0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JP6383149B2 (ja) * | 2013-12-27 | 2018-08-2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6555265B2 (ja) * | 2014-07-15 | 2019-08-0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
JP2016136364A (ja) | 2015-01-23 | 2016-07-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30217A (zh) * | 2003-12-19 | 2005-06-22 | 株式会社东芝 | 通信设备 |
CN1787458A (zh) * | 2004-12-09 | 2006-06-14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管理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168881A (ja) | 1999-09-30 | 2001-06-22 | Toshiba Corp |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とその無線機器 |
JP2002164901A (ja) | 2000-11-27 | 2002-06-07 | Sharp Corp | マスタ/スレーブ設定方法及び通信制御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JP3599032B2 (ja) | 2001-02-21 | 2004-12-08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局 |
JP4029629B2 (ja) * | 2001-03-27 | 2008-01-0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通信機器、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KR100423498B1 (ko) * | 2001-08-25 | 2004-03-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일대다 무선통신에서 통신 간섭 및 끊김 현상을 방지할 수있는 무선통신방법 |
JP2003069580A (ja) | 2001-08-28 | 2003-03-07 | Canon Inc | 無線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3700839B2 (ja) * | 2001-08-30 | 2005-09-2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2003338821A (ja) | 2002-05-20 | 2003-11-28 | Nec Viewtechnology Ltd |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WO2004064328A2 (en) * | 2003-01-10 | 2004-07-29 |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Standards Gmbh | Dynamic network formation for wireless adhoc networks |
JP4136771B2 (ja) | 2003-04-23 | 2008-08-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4125172B2 (ja) | 2003-04-23 | 2008-07-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2005341290A (ja) | 2004-05-27 | 2005-12-08 | Keio Gijuku |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
JP4136857B2 (ja) | 2003-09-11 | 2008-08-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機器検索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7631181B2 (en) | 2003-09-22 | 2009-12-0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program for applying security policy |
US20060045055A1 (en) | 2004-08-30 | 2006-03-02 | Padmaja Ramadas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ploying an ad-hoc network |
JP4895346B2 (ja) * | 2004-11-19 | 2012-03-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
JP4398886B2 (ja) * | 2005-03-07 | 2010-01-1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端末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4366323B2 (ja) | 2005-03-15 | 2009-11-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4900891B2 (ja) | 2005-04-27 | 2012-03-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JP4656637B2 (ja) * | 2005-04-27 | 2011-03-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通信パラメータ設定方法 |
JP4250611B2 (ja) | 2005-04-27 | 2009-04-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パラメータ設定方法及び通信方法 |
JP4455418B2 (ja) * | 2005-06-13 | 2010-04-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パラメータ設定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
JP4266962B2 (ja) | 2005-06-16 | 2009-05-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KR101434613B1 (ko) * | 2006-09-18 | 2014-08-26 | 마벨 인터내셔널 리미티드 | 다수의 디바이스들 사이에서 애드-혹 네트워크들의 설립 |
-
2006
- 2006-10-27 JP JP2006292710A patent/JP4871696B2/ja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10-05 EP EP11007695.7A patent/EP2400695B1/en active Active
- 2007-10-05 WO PCT/JP2007/070013 patent/WO2008050622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10-05 ES ES17001548T patent/ES2734848T3/es active Active
- 2007-10-05 US US12/442,225 patent/US9107108B2/en active Active
- 2007-10-05 EP EP07829749.6A patent/EP2087652B1/en active Active
- 2007-10-05 CN CNA2007800399062A patent/CN101529818A/zh active Pending
- 2007-10-05 CN CN201110391751.7A patent/CN102510570B/zh active Active
- 2007-10-05 ES ES07829749.6T patent/ES2653846T3/es active Active
- 2007-10-05 RU RU2009120039/09A patent/RU2425451C2/ru active
- 2007-10-05 EP EP17001548.1A patent/EP3293921B1/en active Active
- 2007-10-05 ES ES17001546T patent/ES2735249T3/es active Active
- 2007-10-05 EP EP17001546.5A patent/EP3293920B1/en active Active
- 2007-10-05 KR KR1020097010796A patent/KR101121488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7-10-05 CN CN201110391785.6A patent/CN10254787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30217A (zh) * | 2003-12-19 | 2005-06-22 | 株式会社东芝 | 通信设备 |
EP1545053A2 (en) * | 2003-12-19 | 2005-06-22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use in a master/slave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787458A (zh) * | 2004-12-09 | 2006-06-14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管理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RU2425451C2 (ru) | 2011-07-27 |
KR101121488B1 (ko) | 2012-02-28 |
CN102510570B (zh) | 2015-04-29 |
EP3293921A1 (en) | 2018-03-14 |
US20100020706A1 (en) | 2010-01-28 |
EP3293920A1 (en) | 2018-03-14 |
CN102547870A (zh) | 2012-07-04 |
EP2087652A1 (en) | 2009-08-12 |
JP4871696B2 (ja) | 2012-02-08 |
EP2400695B1 (en) | 2018-06-20 |
ES2734848T3 (es) | 2019-12-12 |
ES2735249T3 (es) | 2019-12-17 |
EP2087652B1 (en) | 2017-12-13 |
RU2009120039A (ru) | 2010-12-10 |
EP3293921B1 (en) | 2019-07-03 |
JP2008109581A (ja) | 2008-05-08 |
WO2008050622A1 (en) | 2008-05-02 |
KR20090082437A (ko) | 2009-07-30 |
EP2400695A1 (en) | 2011-12-28 |
EP3293920B1 (en) | 2019-07-03 |
CN102510570A (zh) | 2012-06-20 |
ES2653846T3 (es) | 2018-02-09 |
US9107108B2 (en) | 2015-08-11 |
CN101529818A (zh) | 2009-09-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47870B (zh) |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2428746B (zh) | 通信装置和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 |
RU2513677C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для него и машиночитаемый носитель хранения данных | |
CN102474887B (zh) | 通信设备、通信设备控制方法 | |
US8891771B2 (en)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 |
WO2010103758A1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program | |
CN108476542B (zh)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程序 | |
JP5591197B2 (ja) | 通信パラメータの設定手順を実行する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
JP6084269B2 (ja)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
JP5858966B2 (ja) | 通信パラメータの設定手順を実行する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
JP5404893B2 (ja) | 通信パラメータの共有手順を実行する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
JP2014195157A (ja)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