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6319B - 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6319B
CN102546319B CN201010610642.5A CN201010610642A CN102546319B CN 102546319 B CN102546319 B CN 102546319B CN 201010610642 A CN201010610642 A CN 201010610642A CN 102546319 B CN102546319 B CN 1025463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lightweight
address
reques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106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46319A (zh
Inventor
孙爱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61064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4631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8847 priority patent/WO201208890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546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6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46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6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1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TCP/IP or UDP/IP stack 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 of modified or new header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6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s, e.g. mapping telephone numbers to data network add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直接发送数据包至所述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IP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非IP终端,且所述第二终端内集成携带有轻量级IP协议栈的节点控制模块。采用本发明能够实现物联网终端的直接互通。

Description

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物联网的整体架构中,从最低层的感知层到网络层,再到最上面的应用层,每层都存在一定的终端环境。这些终端可包括传感网节点、办公域或楼宇等的智能终端、车载终端、网关、网络服务器、用户的应用终端等等节点间(节点的能力区别)、节点与网关间以及网关间的互通。物联网必须在移动网络、无线接入、固定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等为基础的网络上进行互联互通才能实现其无所不在的基本特征。这就要求在原有各种网络的运营商之间、不同制式的网络之间及其终端设备完全实现互联互通,这也是实现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目前所有运营商均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涉及接口标准统一、系统改造、整体结构部署等一系列问题,屏蔽各种制式网络之间的技术差异,使得用户将注意力集中在服务上,是物联网络的最终目标之一。因此如何在多种制式的网络及其终端设备间进行互联互通,是最先面临的问题。只有实现的互通,才能互操作,也才能实现互联和互操作,也才能实现业务协同,也能解决能力不均,而且使得终端间互相发现、安全可靠访问等。而终端设备间的互通包括自组织模式下的互通、基础设施下的互通,而且互通可为动态性的。同时,通过终端间的互通,实现泛在终端节点互操作与一种节点平台方案。
根据目前情况,终端之间互通互操作的需求重点在网络层和感知层,而网络层的设备主要为服务器,通过因特网Internet方式实现互通和信息共享;而感知层的终端种类非常丰富,但据目前情况而言,大致可分为非IP和IP两种网络终端,对于他们之间的互通,目前的实现方式是通过网关以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进行对网络中非IP终端/IP终端的访问,而两者之间无法直接进行互通。这样,使得在近距离范围内的具有不同能力的终端不能做到互发现和互通,从而不能实现终端的真正泛在以及业务的协同。
针对相关技术中通过网关以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进行对网络中非IP终端/IP终端的访问,而两者之间无法直接进行互通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网关以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进行对网络中非IP终端/IP终端的访问,而两者之间无法直接进行互通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直接发送数据包至所述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IP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非IP终端,且所述第二终端内集成携带有轻量级IP协议栈的节点控制模块。
较优的,所述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的IP地址,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查看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一数据请求,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IP地址、设备参数以及查看下载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网关接收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存储所述第一终端的IP地址,并将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发送至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网关;所述第二网关接收所述第一数据请求,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IP地址,并将所述第二终端的IP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较优的,所述第一终端直接发送数据包至所述第二终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主动发送报文段通知汇聚节点建立连接,并由所述汇聚节点将所述报文段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所述报文段中携带所述第一数据请求,所述汇聚节点包括网关或协调器;当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IP地址时,所述第一终端直接发送所述数据包至所述第二终端。
较优的,所述汇聚节点将所述报文段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包括:所述汇聚节点接收所述报文段,发送确认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终端;若在第一预定时间内所述报文段未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则所述汇聚节点通知所述第一终端重发所述报文段。
较优的,若在第二预定时间内所述第一终端未发送报文段,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报文段发送完成消息至所述汇聚节点,主动断开链接,进入完成等待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包括:第二终端获取第一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IP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非IP终端,且所述第二终端内集成了携带有轻量级IP协议栈的节点控制模块;所述第二终端利用所述节点控制模块将即将发送的数据包封装为轻量级IP协议栈格式的数据包,并将封装后的数据包直接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较优的,所述第二终端获取第一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包括: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查看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数据请求,所述第二数据请求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IP地址、设备参数以及查看下载请求;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网关接收所述第二数据请求,存储所述第二终端的IP地址,并将所述第二数据请求发送至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网关;所述第一网关接收所述第二数据请求,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IP地址,并将所述第一终端的IP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较优的,所述第二终端直接发送数据包至所述第一终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主动发送报文段通知汇聚节点建立连接,并由所述汇聚节点将所述报文段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所述报文段中携带所述第二数据请求,所述汇聚节点包括网关或协调器;当所述第二终端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IP地址时,所述第二终端直接发送数据包至所述第一终端。
较优的,所述汇聚节点将所述报文段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包括:所述汇聚节点接收所述报文段,发送确认信息通知所述第二终端;若在第三预定时间内所述报文段未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则所述汇聚节点通知所述第二终端重发所述报文段。
较优的,若在第四预定时间内所述第二终端未发送报文段,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报文段发送完成消息至所述汇聚节点,主动断开链接,进入完成等待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直接发送数据包至所述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IP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非IP终端,且所述第二终端内集成了携带有轻量级IP协议栈的节点控制模块;第二终端获取第一终端的IP地址,利用所述节点控制模块将即将发送的数据包封装为轻量级IP协议栈格式的数据包,并将封装后的数据包直接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终端互通的系统,包括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直接发送数据包至所述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IP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非IP终端,且所述第二终端内集成携带有轻量级IP协议栈的节点控制模块;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终端互通的系统,包括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IP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非IP终端,且所述第二终端内集成了携带有轻量级IP协议栈的节点控制模块;以及利用所述节点控制模块将即将发送的数据包封装为轻量级IP协议栈格式的数据包,并将封装后的数据包直接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封装后的数据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终端互通的系统,包括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直接发送数据包至所述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IP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非IP终端,且所述第二终端内集成了携带有轻量级IP协议栈的节点控制模块;所述第二终端,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IP地址,利用所述节点控制模块将即将发送的数据包封装为轻量级IP协议栈格式的数据包,并将封装后的数据包直接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二终端内集成携带有轻量级IP协议栈的节点控制模块,使第二终端具备IP地址,进而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的IP地址后可以直接将数据包发送至第二终端,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直接互通,不需要通过网关以无线或有线的方式进行对网络中非IP终端/IP终端的访问,节省网络资源。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的IP地址的处理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终端直接发送数据包至第二终端的处理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汇聚节点将报文段发送至第二终端的处理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终端获取第一终端的IP地址的处理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终端直接发送数据包至第一终端的处理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汇聚节点将报文段发送至第一终端的处理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种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联网终端互通节点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轻量级IP协议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节点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IP与IP终端间互通的具体处理流程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联网终端互通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相关技术中提到,根据目前情况,终端之间互通互操作的需求重点在网络层和感知层,而网络层的设备主要为服务器,通过因特网Internet方式实现互通和信息共享;而感知层的终端种类非常丰富,但据目前情况而言,大致可分为非IP和IP两种网络终端,对于他们之间的互通,目前的实现方式是通过网关以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进行对网络中非IP终端/IP终端的访问,而两者之间无法直接进行互通。这样,使得在近距离范围内的具有不同能力的终端不能做到互发现和互通,从而不能实现终端的真正泛在以及业务的协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其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02、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其中,第一终端为IP终端,第二终端为非IP终端,且第二终端内集成携带有轻量级IP协议栈的节点控制模块;
步骤S104、第一终端直接发送数据包至第二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二终端内集成携带有轻量级IP协议栈的节点控制模块,使第二终端具备IP地址,进而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的IP地址后可以直接将数据包发送至第二终端,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直接互通,不需要通过网关以无线或有线的方式进行对网络中非IP终端/IP终端的访问,节省网络资源。
如图1所示流程,步骤S102实施时,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的IP地址可以有多种获取方式,较优的,可以按图2所示的流程获取:
步骤S202、第一终端发送查看第二终端的第一数据请求,第一数据请求包括第一终端的IP地址、设备参数以及查看下载请求;
步骤S204、与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网关接收第一数据请求,存储第一终端的IP地址,并将第一数据请求发送至与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网关;
步骤S206、第二网关接收第一数据请求,确定第二终端的IP地址,并将第二终端的IP地址发送至第一终端。
如图1所示流程,步骤S104实施时,第一终端直接发送数据包至第二终端,发送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S302、第一终端主动发送报文段通知汇聚节点建立连接,报文段中携带第一数据请求,汇聚节点包括网关或协调器;
步骤S304、当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的IP地址时,第一终端直接发送数据包至第二终端。
如图3所示流程,步骤S302在实施时,较优的,汇聚节点按如图4所示流程将报文段发送至第二终端,包括:
步骤S402、汇聚节点接收报文段,发送确认信息通知第一终端;
步骤S404、若在第一预定时间内报文段未发送至第二终端,则汇聚节点通知第一终端重发报文段。
实施时,若在第二预定时间内第一终端未发送报文段,第一终端发送报文段发送完成消息至汇聚节点,主动断开链接,进入完成等待状态。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外一种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其处理流程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S502、第二终端获取第一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其中,第一终端为IP终端,第二终端为非IP终端,且第二终端内集成了携带有轻量级IP协议栈的节点控制模块;
步骤S504、第二终端利用节点控制模块将即将发送的数据包封装为轻量级IP协议栈格式的数据包,并将封装后的数据包直接发送至第一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二终端内集成携带有轻量级IP协议栈的节点控制模块,使第二终端具备IP地址,进而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的IP地址后可以直接将数据包发送至第二终端,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直接互通,不需要通过网关以无线或有线的方式进行对网络中非IP终端/IP终端的访问,节省网络资源。
其中,较优的,第二终端可以按如图6所示流程获取第一终端的IP地址,包括:
步骤S602、第二终端发送查看第一终端的第二数据请求,第二数据请求包括第二终端的IP地址、设备参数以及查看下载请求;
步骤S604、与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网关接收第二数据请求,存储第二终端的IP地址,并将第二数据请求发送至与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网关;
步骤S606、第一网关接收第二数据请求,确定第一终端的IP地址,并将第一终端的IP地址发送至第二终端。
其中,较优的,第二终端可以按如图7所示流程直接发送数据包至第一终端,包括:
步骤S702、第二终端主动发送报文段通知汇聚节点建立连接,并由汇聚节点将报文段发送至第二终端,报文段中携带第二数据请求,汇聚节点包括网关或协调器;
步骤S704、当第二终端获取第一终端的IP地址时,第二终端直接发送数据包至第一终端。
实施时,较优的,汇聚节点可以按照图8所示流程将报文段发送至第一终端,包括:
步骤S802、汇聚节点接收报文段,发送确认信息通知第二终端;
步骤S804、若在第三预定时间内报文段未发送至第一终端,则汇聚节点通知第二终端重发报文段。
实施时,若在第四预定时间内第二终端未发送报文段,第二终端发送报文段发送完成消息至汇聚节点,主动断开链接,进入完成等待状态。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其处理流程如图9所示,包括:
步骤S902、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直接发送数据包至第二终端;其中,第一终端为IP终端,第二终端为非IP终端,且第二终端内集成了携带有轻量级IP协议栈的节点控制模块;
步骤S904、第二终端获取第一终端的IP地址,利用节点控制模块将即将发送的数据包封装为轻量级IP协议栈格式的数据包,并将封装后的数据包直接发送至第一终端。
综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物联网终端之间互通的方法,是指在非IP的传感网络中,每个传感网网络节点安装一带有轻量级IP协议栈的节点控制模块,使得非IP的每个传感网网络节点IP化,直接建立与IP网络终端设备的通信。其中,非IP传感网网络是指采用如ZigBee、蓝牙等非IP无线短距离通信技术组建的传感网网络,通过在每个传感网网络节点安装带有该轻量级IP协议栈的节点控制模块,使得非IP节点与IP节点之间具有了统一的通信接口,两节点之间从而可以互通,进而可以互操作。
图10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的节点的连接关系,可实现不同网络的终端通过网关访问终端节点,也可直接访问终端节点,而且可以实现终端节点间的互通、互发现和互操作。在该方案中,对于非IP网络,所有的网络终端都带有一节点控制模块。该模块如图10所示,因带有轻量级IP协议,所以可以做到非IP、IP网络间终端间的直接互通。同时,网关除了具有对终端节点数据的采集功能外,还具有对节点的管理功能。进一步地,网关所存有的设备参数包括设备类型、内存、操作系统等重要技术参数、基本功能及其接口等,网关还存有IP地址并加以管理,用户可通过网关查看网络节点设备,从而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互通设备。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轻量级IP协议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轻量级应用层1101、轻量级传输层1102、轻量级网络层1103和链路层1104。轻量级IP协议栈是一种应资源受限的物联网硬件平台需求运行的精简版本的协议栈。物联网业务发展对标准化的网络通信协议提出了需求,目前主要推广的物联网业务中,业务数据承载方式往往都使用厂家的私有协议,不同厂家的产品难以实现互通;从长远来看,目前这些非IP的架构势必造成广泛基于IP协议栈开发的互联网应用不容易移植到物联网平台上来,将影响网络未来的规模化发展。从这两方面的需求可以看出,物联网的发展需要统一标准的协议来支撑网络向大规模泛在化发展,真正实现“无处不在的网络、无所不在的业务”。基于轻量级IP协议的物联网,是解决上述需求的优选方式。
IP协议栈具有层次性,每一层都有自己的数据格式,数据在各层之间传送时需要不断进行打包和解包处理以及数据拷贝,会大大增加系统对存储和运算能力的开销,降低系统的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在整个协议栈中,每一层都没有用于数据传输的缓冲区,协议栈之间传递的是数据指针。接收数据时,每一层将本层的数据处理完毕后,将处理过的数据指针指向上一层的数据的头部,发送数据时,也是类似的过程来实现。这样虽然解决了因缓存和拷贝数据造成的系统资源的消耗,但相对于数据多的终端比较使用,而对于数据传输少的传感网终端节点设备而言,因为该节点设备往往运行在8位的处理器上,只有数千字节的内存空间,一般是节点终端传输数据至网关或协调器,而反之的数据甚少,同时上述解决方法仍然和原来一样存在传输数据时链路建立的繁琐性,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结合传感网节点和网关或协调器等终端设备的特点,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轻量级IP协议栈的解决方案。
在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轻量级IP协议栈中,链路层还是采用与传统一样的协议方式,这里不再赘述;轻量级IP层采用对目前存在的IPv6(IP version 6,第六版IP)的协议报头进行压缩的方法;其中压缩的方式可以支持RFC4944等标准压缩算法,也可以是根据用户需求对不同应用场景自行研发的压缩算法。
轻量级传输层可以采用下述简化方法:
1、传输层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建立的简化方法:传感器节点主动打开,发送一个报文段通知汇聚节点(网关或协调器等终端)建立连接,并且携带所发送数据,此时节点进入链路建立状态;
2、汇聚节点收到报文段后进入建立链接状态,并且发一个确认信息通知节点已经收到数据,从而建立连接;如果节点发送报文段丢失,节电在重传计时器超时还没有收到对方的确认信息是,会重传报文段;当第一次发送报文段时,节电已经进入链接状态,但要等到汇聚节点接收到报文段双方才算连接建立;根据传感网节点数据量通常比较小的特点,报文段采用以固定默认值的方式,比如采用默认值1240;
3、传输层TCP释放的简化方法:因在传感网中传输层链接的建立有节点完全主动控制,当节点没有数据发送是主动断开链接,发送一个完成得报文段给汇聚节点,进入完成等待状态;
4、汇集节点接收到该报文段后进入时间等待状态,并且发挥一个确认报文段给节点;当节点接收到该报文段后就断开进入关闭状态;汇集节点在等待一用户设定的时间后,如果没收到重传的确认信息报文段也进入关闭状态;
5、因为传感器网络中主要是节点向汇聚节点发送数据,而汇聚节点向节点发送数据较少,所以汇聚节点不用专门的报文段向节点发送数据,而是用确认报文段携带数据的方法。并且节点只有链路建立状态是才能向汇聚节点发送数据,当汇聚节点收到完成报文段后,不进入关闭等待状态,不再发送任何其他数据给节点,而是进入时间等待状态等待关闭,这样无需汇聚节点在执行一次关闭操作,因为传输层链接中不存在半关闭状态。
这里的节点指传感网普通节点终端设备,而汇聚节点指网络中网关或协调器等终端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轻量级IP协议栈中,轻量级应用层采用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CoAP(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Coherent Optical Adaptive Protocol,因特网工程任务组相干光自适应协议)或用户根据需求和不同的应用场景自行定义的协议格式。
通过上述轻量级IP协议栈的数据格式的处理,使得其它非IP协议格式的数据可重新封装成符合IP协议格式的数据,使得传感网节点设备IP化。
如图12所示,节点控制模块可以包含存储单元1201、处理单元1202和轻量级IP协议栈1203三个部分。进一步地,存储单元1201负责对发现的周边环境中终端的技术参数进行存储;处理单元1202通过内置的中央处理器负责对存储单元1201中的设备或终端的技术参数进行解析处理,从而识别出用户预置的或所需求的终端设备的包含但不限于IP地址、设备的类型等设备技术参数;同时,中央处理器对于传感网节点信息数据按照轻量级IP协议栈1203规定的格式进行数据封装;轻量级IP协议是使得终端具有统一的IP协议数据和接口,实现非IP终端和IP终端的互发现和互通。由于物联网的终端资源相对受限,一些传感器节点往往运行在8位的处理器上,只有数千字节的内存空间,这样的环境中直接应用IPv6协议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轻量级IP协议方式。具体的实现方式如上述图12所述;每个节点都安装节点控制模块,就带有了IP协议栈,只要节点带有该模块,就能加入IP网络,该节点包括但不限于传感网节点、用户智能终端等。
现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进行说明,以终端C访问终端A为实施例,来说明非IP与IP终端间互通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步骤,具体请参见图13:
步骤S1302、用户通过终端C发出查看下载终端A数据请求至网关2;
进一步地,该用户终端不限于任何产品形态;发出的方式可以为短信或者Internet或者其他方式;进一步地,该请求数据包包括终端C“查看下载”请求、终端C的IP地址以及终端A的主要设备参数;
步骤S1304、网关2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接收到用户请求数据包后,进行解析处理,对终端C的IP地址进行存储;
步骤S1306、网关2将请求数据包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送至网关1;
步骤S1308、网关1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接收到用户请求后,进行解析处理,根据请求数据包中所包含的终端设备的主要设备参数在网关1节点控制模块中的存储器中进行搜索,进一步识别出终端A;同时,通过点控制模块中的处理单元对请求数据包的解析识别出终端C的IP地址;
步骤S1310、网关1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传送终端A的IP地址至终端C;
步骤S1312、终端C接收到网关1的数据后,进行解析处理,并识别出终端A的IP地址;
步骤S1314、终端C直接发送请求数据包至终端A;
进一步地,该数据包已封装成轻量级IP协议栈格式数据;进一步地,该数据包包括终端C具体的数据请求,其中包括查看、下载终端A的数据请求信息等。
步骤S1314实施之后,终端A接收到终端C的请求数据包后,进行通过点控制模块中的处理单元解析处理,并根据请求数据包中的信息通过封装本机数据包为统一的IP协议栈格式传送数据包至终端C;进一步地,终端A也可以直接发送请求至终端C进行信息交互,其中信息交互的方式按照上述所说的轻量级IP协议栈中传输层的数据链接和传输方式,与图13的流程相类似。
本实施例只是从满足用户业务需求功能来说明非IP终端与IP终端进行互相通信,因为都存有IP协议格式数据接口而可以直接进行互通及互操作。另外,对于本实施例,网关1与网关2具有一定的距离,如果网关1所在网络与网关2所在网络距离较近的话,终端C将会直接通过IP方式与周围终端进行互联,从而可以直接发现终端A并与之通信。
通过在非IP网络的终端设备上加入节点控制模块,而该模块存有轻量级IP协议,从而使得所有的非IP网络具有了统一的接口,不仅可以做到与IP网络设备的互通,而且每个终端设备可以拥有自己的IP,以便网关统一进行管理。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终端互通的系统,如图14所示,包括第一终端1401及第二终端1402:
第一终端1401,用于获取第二终端1402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直接发送数据包至第二终端1402;其中,第一终端1401为IP终端,第二终端1402为非IP终端,且第二终端1402内集成携带有轻量级IP协议栈的节点控制模块;
第二终端1402,用于接收第一终端1401发送的数据包。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外一种物联网终端互通的系统,其结构示意图与图14相类似,包括第一终端1401及第二终端1402,但是第一终端1401与第二终端1402的结构及功能不同:
第二终端1402,用于获取第一终端1401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其中,第一终端1401为IP终端,第二终端1402为非IP终端,且第二终端1402内集成了携带有轻量级IP协议栈的节点控制模块;以及利用节点控制模块将即将发送的数据包封装为轻量级IP协议栈格式的数据包,并将封装后的数据包直接发送至第一终端1401;
第一终端1401,用于接收第二终端1402发送的封装后的数据包。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三种物联网终端互通的系统,其结构示意图与图14相类似,包括第一终端1401及第二终端1402,但是第一终端1401与第二终端1402的结构及功能不同:
第一终端1401,用于获取第二终端1402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直接发送数据包至第二终端1402;其中,第一终端1401为IP终端,第二终端1402为非IP终端,且第二终端1402内集成了携带有轻量级IP协议栈的节点控制模块;
第二终端1402,用于获取第一终端1401的IP地址,利用节点控制模块将即将发送的数据包封装为轻量级IP协议栈格式的数据包,并将封装后的数据包直接发送至第一终端1401。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二终端内集成携带有轻量级IP协议栈的节点控制模块,使第二终端具备IP地址,进而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的IP地址后可以直接将数据包发送至第二终端,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直接互通,不需要通过网关以无线或有线的方式进行对网络中非IP终端/IP终端的访问,节省网络资源。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直接发送数据包至所述第二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IP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非IP终端,且所述第二终端内集成携带有轻量级IP协议栈的节点控制模块,所述轻量级IP协议栈包括:轻量级应用层、轻量级传输层、轻量级网络层和链路层;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的IP地址,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查看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一数据请求,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IP地址、设备参数以及查看下载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网关接收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存储所述第一终端的IP地址,并将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发送至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网关;所述第二网关接收所述第一数据请求,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IP地址,并将所述第二终端的IP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直接发送数据包至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主动发送报文段通知汇聚节点建立连接,并由所述汇聚节点将所述报文段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所述报文段中携带所述第一数据请求,所述汇聚节点包括网关或协调器;
当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IP地址时,所述第一终端直接发送所述数据包至所述第二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节点将所述报文段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所述汇聚节点接收所述报文段,发送确认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终端;
若在第一预定时间内所述报文段未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则所述汇聚节点通知所述第一终端重发所述报文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在第二预定时间内所述第一终端未发送报文段,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报文段发送完成消息至所述汇聚节点,主动断开链接,进入完成等待状态。
5.一种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终端获取第一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IP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非IP终端,且所述第二终端内集成了携带有轻量级IP协议栈的节点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终端利用所述节点控制模块将即将发送的数据包封装为轻量级IP协议栈格式的数据包,并将封装后的数据包直接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其中,所述轻量级IP协议栈包括:轻量级应用层、轻量级传输层、轻量级网络层和链路层;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获取第一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包括: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查看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数据请求,所述第二数据请求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IP地址、设备参数以及查看下载请求;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网关接收所述第二数据请求,存储所述第二终端的IP地址,并将所述第二数据请求发送至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网关;所述第一网关接收所述第二数据请求,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IP地址,并将所述第一终端的IP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直接发送数据包至所述第一终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主动发送报文段通知汇聚节点建立连接,并由所述汇聚节点将所述报文段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所述报文段中携带所述第二数据请求,所述汇聚节点包括网关或协调器;
当所述第二终端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IP地址时,所述第二终端直接发送数据包至所述第一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节点将所述报文段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包括:
所述汇聚节点接收所述报文段,发送确认信息通知所述第二终端;
若在第三预定时间内所述报文段未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则所述汇聚节点通知所述第二终端重发所述报文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在第四预定时间内所述第二终端未发送报文段,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报文段发送完成消息至所述汇聚节点,主动断开链接,进入完成等待状态。
9.一种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直接发送数据包至所述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IP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非IP终端,且所述第二终端内集成了携带有轻量级IP协议栈的节点控制模块;
第二终端获取第一终端的IP地址,利用所述节点控制模块将即将发送的数据包封装为轻量级IP协议栈格式的数据包,并将封装后的数据包直接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其中,所述轻量级IP协议栈包括:轻量级应用层、轻量级传输层、轻量级网络层和链路层;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的IP地址,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查看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一数据请求,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IP地址、设备参数以及查看下载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网关接收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存储所述第一终端的IP地址,并将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发送至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网关;所述第二网关接收所述第一数据请求,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IP地址,并将所述第二终端的IP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10.一种物联网终端互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直接发送数据包至所述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IP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非IP终端,且所述第二终端内集成携带有轻量级IP协议栈的节点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轻量级IP协议栈包括:轻量级应用层、轻量级传输层、轻量级网络层和链路层;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第一网关发送查看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一数据请求,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IP地址、设备参数以及查看下载请求,并接收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网关发送的所述第二终端的IP地址。
11.一种物联网终端互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IP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非IP终端,且所述第二终端内集成了携带有轻量级IP协议栈的节点控制模块;以及利用所述节点控制模块将即将发送的数据包封装为轻量级IP协议栈格式的数据包,并将封装后的数据包直接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封装后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轻量级IP协议栈包括:轻量级应用层、轻量级传输层、轻量级网络层和链路层;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第二网关发送查看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数据请求,所述第二数据请求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IP地址、设备参数以及查看下载请求,并接收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网关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的IP地址。
12.一种物联网终端互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直接发送数据包至所述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IP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非IP终端,且所述第二终端内集成了携带有轻量级IP协议栈的节点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IP地址,利用所述节点控制模块将即将发送的数据包封装为轻量级IP协议栈格式的数据包,并将封装后的数据包直接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其中,所述轻量级IP协议栈包括:轻量级应用层、轻量级传输层、轻量级网络层和链路层;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第一网关发送查看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一数据请求,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IP地址、设备参数以及查看下载请求,并接收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网关发送的所述第二终端的IP地址。
CN201010610642.5A 2010-12-28 2010-12-28 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25463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0642.5A CN102546319B (zh) 2010-12-28 2010-12-28 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PCT/CN2011/078847 WO2012088906A1 (zh) 2010-12-28 2011-08-24 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0642.5A CN102546319B (zh) 2010-12-28 2010-12-28 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6319A CN102546319A (zh) 2012-07-04
CN102546319B true CN102546319B (zh) 2016-09-07

Family

ID=46352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10642.5A Active CN102546319B (zh) 2010-12-28 2010-12-28 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46319B (zh)
WO (1) WO20120889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8512A (zh) * 2013-03-04 2014-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4144149A (zh) * 2013-05-10 2014-11-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传感物联网数据的传输处理方法、系统和网关
CN103297306B (zh) * 2013-06-28 2016-04-06 王毅 一种农业物联网系统
CN104243632A (zh) * 2014-10-13 2014-12-24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CN104812100B (zh) * 2015-03-26 2019-02-12 上海新储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传感器节点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TWI610181B (zh) * 2016-11-18 2018-01-01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平台模組擴充系統
CN108617009B (zh) * 2016-12-13 2020-08-1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分组数据网网关
CN107743068A (zh) * 2017-11-27 2018-02-27 中山路得斯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无服务器式物联终端
CN108063775B (zh) * 2018-02-13 2021-06-08 广州云智易物联网有限公司 通信协议兼容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383543B (zh) * 2020-11-12 2022-10-1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 一种电力设备监控数据处理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9959A (zh) * 2007-08-14 2009-0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点对点业务的网络地址转换穿越方法
WO2010002497A1 (en) * 2008-06-08 2010-01-07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mplified data transfer
CN101834913A (zh) * 2010-04-19 2010-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终端及其互联方法和系统
CN101917707A (zh) * 2010-08-18 2010-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ip寻址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4891B (zh) * 2010-04-08 2012-08-22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基于IPv6的物联网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9959A (zh) * 2007-08-14 2009-0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点对点业务的网络地址转换穿越方法
WO2010002497A1 (en) * 2008-06-08 2010-01-07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mplified data transfer
CN101834913A (zh) * 2010-04-19 2010-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终端及其互联方法和系统
CN101917707A (zh) * 2010-08-18 2010-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ip寻址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88906A1 (zh) 2012-07-05
CN102546319A (zh) 201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6319B (zh) 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US11032739B2 (en) Dynamic header compression for constrained networks
US1124032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access to third party services via a service layer
Triantafyllou et al. Network protocols, schemes, and mechanisms for internet of things (iot): Features, open challenges, and trends
CN101986648B (zh) 一种tcp选项的协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2098296B (zh) 一种实现远程调用的方法和系统
CN105519071A (zh) 使用逻辑信道进行通信的电子装置
US20070195803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device relating to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20170075808A (ko) 가상화 브로커 및 콘텍스트 정보를 이용한 자원들의 가상화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2832057A2 (en) Content centric m2m system
CN101262478A (zh) 穿越网络地址转换nat的方法和设备
CN105794135A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跨层和跨应用确认
KR20150070189A (ko) 사물 인터넷 애플리케이션의 실현 방법, 장치 및 단말
Bello et al. Communication issues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CN101567861B (zh) 异构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同步方法及应用系统
CN103152370B (zh) 一种物联网业务网关系统及应用方法
Dinh et al. Flying network for emergencies
WO2018112327A1 (en) Methods of concurrency control for block transfer in coap publish-subscribe architecture
KR102025631B1 (ko) Non-TCP/IP 기반의 네트워크상의 IoT 기기와 oneM2M 표준 기반의 IoT 서버 상호간을 중계하는 게이트웨이 서버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02959527A (zh) 家庭网关
CN110149624A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移动管理设备、数据业务处理设备和终端
CN108809549B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WO2018132557A1 (en) Dynamic protocol switching
CN107925583A (zh) 服务层任播和些播
NO338828B1 (no) Forbedret løsning for konnektivit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