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43068A - 一种无服务器式物联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服务器式物联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43068A
CN107743068A CN201711200288.7A CN201711200288A CN107743068A CN 107743068 A CN107743068 A CN 107743068A CN 201711200288 A CN201711200288 A CN 201711200288A CN 107743068 A CN107743068 A CN 1077430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s
internet
things terminal
chip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002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嘉文
曾生辉
王高飞
尚志锋
何卫明
何剑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Lotusai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Lotusai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Lotusai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Lotusai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0028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4306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43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430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02Serial port, e.g. RS232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42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服务器式物联终端,包括主控电路,主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无线模块和USB接口电路,输出端连接有以太网接口电路、通讯接口电路和闪存器,物联终端设置有入网ID号和用于存放多个物联终端IP地址的终端数据表;无线模块和以太网接口电路可让物联终端接入无线或有线局域网;通讯接口电路包括RS232和RS485接口,使得物联终端连接外部设备进行数据通讯;物联终端可通过USB接口支持3G和4G模块,丰富物联终端的入网方式,多个物联终端通过UDP底层通讯协议实现相互连接并构成虚拟覆盖网,在虚拟覆盖网内的物联终端无需云端服务器便可实现相互间的通讯。

Description

一种无服务器式物联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输终端,特别是一种无服务器式物联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联网和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物联终端作为大数据采集端的硬件载体在大数据行业内大量使用,采用中央服务器式的管理方式;中央服务器式管理要求每一个物联终端都连接到云服务器上,并进行数据传输,物联终端与物联终端的数据传输也必须经过服务器,但使用中央服务器式管理有以下缺点:
1、在某些应用场合,服务器不是必要设备,在局域式物联网中,物联终端只需执行物联终端传输数据功能或与PC机进行联网,又如中央服务器式管理的云端服务器,其仅作为中介,单纯执行传输数据功能,服务器的价值并没得到合理地利用,同时运行成本会大大增加;
2、物联终端会在云服务器不稳定的情况下会失去通讯能力,云服务器在受到ddos攻击或停机故障时,物联终端将会无法连接到服务器,物联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便无法进行;
3、服务器地址或域名不能随意更改,物联终端采用单向连接方式连接服务器,服务器地址一旦发生更改,物联终端将会永久地失去与服务器的连接,云端服务器也无法寻找到任何一个物联终端;
4、缺乏安全性,对于某些重要数据,经过第三方的云端服务器无疑会降低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不经过云端服务器的情况下实现相互间通讯的无服务器式物联终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服务器式物联终端,包括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无线模块和USB接口电路,输出端连接有以太网接口电路、通讯接口电路和闪存器,所述物联终端设置有入网ID号和用于存放多个物联终端IP地址的终端数据表。
所述入网ID号设置有名称字段、文本字段、加密值、IP端口和IP地址。
多个所述物联终端通过UDP底层通讯协议实现相互连接并构成虚拟覆盖网,单个所述物联终端作为虚拟覆盖网的一个节点。
所述物联终端使用linux作为板载操作系统。
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1A、主控芯片U1B和主控芯片U1D,所述主控芯片U1A、主控芯片U1B和主控芯片U1D的型号为V3S。
所述无线模块包括无线芯片U10、接收天线J7、电感L5、8脚贴片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电阻R40、电阻R41、电容C78、电容C79、电容C80、电容C81、电容C82和电容C83;所述无线芯片U10的1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39接所述主控芯片U1A的4引脚;所述无线芯片U10的2、3、4、5引脚通过所述8脚贴片电阻R37分别接所述主控芯片U1D的128引脚和主控芯片U1A的1、2、3引脚;所述无线芯片U10的6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38接所述主控芯片U1A的5引脚;所述无线芯片U10的7引脚接地;所述无线芯片U10的8引脚分两路,一路接地,另一路通过所述电容C82接所述接收天线J7;所述无线芯片U10的9引脚分两路,一路通过所述电容C83接所述无线芯片U10引脚3与所述电容C82间的节点,另一路通过所述电感L5接所述接收天线J7与所述电容C82间的节点;所述无线芯片U10的10引脚分两路,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41接所述3.3V电压,另一路接所述主控芯片U1A的7引脚;所述无线芯片U10的11引脚分三路,第一路通过所述电容C79接地,第二路通过所述电容C81接地,第三路接所述3.3V电压;无线芯片U10的12引脚分两路,一路通过所述电容C78接地,另一路通过所述电容C80接地;所述无线芯片U10的13引脚分两路,一路接所述主控芯片U1A的6引脚,另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40接3.3V电压;所述无线芯片U10的14引脚接地。
所述通讯接口电路包括485通讯接口电路,所述485通讯接口电路包括485接口芯片U8、连接器J6、双向稳压管D2、双向稳压管D3、双向稳压管D4、电容C72、8脚贴片电阻R34、电阻R35和电阻R36;所述485接口芯片U8的1引脚接所述8脚贴片芯片R34的8引脚;所述485接口芯片U8的2、3引脚接所述8脚贴片电阻R34的7引脚;所述485接口芯片U8的4引脚接所述8脚贴片电阻R34的6引脚;所述8脚贴片电阻R34的的1、2、3引脚分别接所述主控芯片U1B的41、40、39引脚;所述485接口芯片U8的5引脚接地;所述485接口芯片U8的6引脚分三路,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36接3.3V电压,第二路通过所述双向稳压管D4接地,第三路接所述连接器J6的2引脚;所述485接口芯片U8的7引脚分三路,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35接3.3V电压,第二路通过所述双向稳压管D2接地,第三路接所述连接器J6的1引脚;所述485接口芯片U8的8引脚分两路,一路接3.3V电压,另一路通过所述电容C72接地;所述双向稳压管D3一端接所述电阻R35与所述双向稳压管D2间的节点,另一端接所述电阻R36与所述双向稳压管D4间的节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包括主控电路,主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无线模块和USB接口电路,输出端连接有以太网接口电路、通讯接口电路和闪存器,物联终端设置有入网ID号和用于存放多个物联终端IP地址的终端数据表;无线模块和以太网接口电路可让物联终端接入无线或有线局域网;通讯接口电路包括RS232和RS485接口,使得物联终端连接外部设备进行数据通讯;物联终端可通过USB接口支持3G和4G模块,丰富物联终端的入网方式;物联终端采用linux作为板载操作系统,可对物联终端进行功能扩展,方便日后为物联终端进行维护和进一步的开发;多个物联终端通过UDP底层通讯协议实现相互连接并构成虚拟覆盖网,在虚拟覆盖网内的物联终端无需云端服务器便可实现相互间的通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发明接入虚拟覆盖网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第一部分;
图4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第二部分;
图5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第三部分;
图6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第四部分;
图7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第五部分;
图8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第六部分;
图9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第七部分;
图10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第八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无服务器式物联终端,包括主控电路,主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无线模块和USB接口电路,输出端连接有以太网接口电路、通讯接口电路和闪存器,物联终端设置有入网ID号和用于存放多个物联终端IP地址的终端数据表;无线模块和以太网接口电路可让物联终端接入无线或有线局域网;通讯接口电路包括RS232和RS485接口,使得物联终端连接外部设备进行数据通讯;物联终端可通过USB接口支持3G和4G模块,丰富物联终端的入网方式;物联终端采用linux作为板载操作系统,可对物联终端进行功能扩展,方便日后为物联终端进行维护和进一步的开发。
多个物联终端通过UDP底层通讯协议实现相互连接并构成虚拟覆盖网,物联终端作为虚拟覆盖网的节点,在实际运用中,节点还可以为其他的设备,如一台联网的PC,或一台云端服务器;联网时只需获知对方IP地址和连接端口号,节点与节点间的通讯即可使用任意的协议建立连接。
入网ID号设置有名称字段、文本字段、加密值、IP端口和IP地址:
名字字段用于标识物联终端的名称,该名称可以为任意值,作为寻找节点的重要标识之一;
文本字段用于存放物联终端的类型、用途、位置、型号等信息,在物联终端进行模糊搜索时,配合名字字段进行范围缩小或者筛选物联终端群组,该字段内容为任意定义,可以人为添加内容;
加密值采用160bit的sha-1加密算法,以160bit随机数、名字字段和文本字段作为参数计算生成,该字段不能与虚拟覆盖网内的其它节点相同,可减少节点相同ID的碰撞概率;物联终端在第一次运行时会自动生成一个160bit的随机数,该随机数不随物联终端的关停改变;
IP端口和IP地址字段用于表示物联终端的当前IP端口和IP地址。
在虚拟覆盖网址,每一个节点都具有为其他节点提供寻址服务的功能,每个节点内都有一个终端数据表用于存放覆盖网内的节点ID,节点可以通过这个表找到其他节点的IP地址。
每个节点只需完成两个任务即可运行整个虚拟覆盖网:
1、 本地节点被一个不存在终端数据表内的节点访问时,记录该节点的ID号并保存入表内。
2、当其他节点获取本地节点的数据终端表时,传输本地终端数据表到其节点。
参照图2,物联终端接入虚拟覆盖网的工作流程如下:
步骤1:物联终端如果自检到本机的入网ID号,则执行步骤2,否则自动生成入网ID号,读取本机的终端数据表;
步骤2:物联终端读取本机的终端数据表;
步骤3:物联终端若成功访问虚拟覆盖网内已知的物联终端,则获取其终端数据表并执行步骤4,否则待机20分钟后,重新执行访问;
步骤4:物联终端更新本机的终端数据表,把本机缺少的IP地址添加进终端数据表内。
节点管理终端数据表的方式是定时查询,每个节点间隔20分钟去访问终端数据表内的节点,如果节点存在,申请获取对方的终端数据表并比较终端数据表的内容,更新自己终端数据表,如果节点不存在,把该节点标记为可疑,并且减慢该节点访问频率,通过以上方式节点可以获取覆盖网内全部节点的信息,这种方式称为扩散式增殖,即使某一节点的IP地址发生更改,虚拟覆盖网内的剩余节点都会更新终端数据表内对应改变的IP地址。
参照图3至图10,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1A、主控芯片U1B和主控芯片U1D,主控芯片U1A、主控芯片U1B和主控芯片U1D是Cortex-a7核的V3S芯片。
无线模块包括无线芯片U10、接收天线J7、电感L5、8脚贴片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电阻R40、电阻R41、电容C78、电容C79、电容C80、电容C81、电容C82和电容C83;无线芯片U10的1引脚通过电阻R39接主控芯片U1A的4引脚;无线芯片U10的2、3、4、5引脚通过8脚贴片电阻R37分别接主控芯片U1D的128引脚和主控芯片U1A的1、2、3引脚;无线芯片U10的6引脚通过电阻R38接主控芯片U1A的5引脚;无线芯片U10的7引脚接地;无线芯片U10的8引脚分两路,一路接地,另一路通过电容C82接接收天线J7;无线芯片U10的9引脚分两路,一路通过电容C83接无线芯片U10引脚3与电容C82间的节点,另一路通过电感L5接接收天线J7与电容C82间的节点;无线芯片U10的10引脚分两路,一路通过电阻R41接3.3V电压,另一路接主控芯片U1A的7引脚;无线芯片U10的11引脚分三路,第一路通过电容C79接地,第二路通过电容C81接地,第三路接3.3V电压;无线芯片U10的12引脚分两路,一路通过电容C78接地,另一路通过电容C80接地;无线芯片U10的13引脚分两路,一路接主控芯片U1A的6引脚,另一路通过电阻R40接3.3V电压;无线芯片U10的14引脚接地。
无线芯片U10的型号为BL-R8189RM2,电感L5、电感C83和电感C82组成匹配电路,由于无线芯片天线接口输出阻抗以及线路阻抗不固定,需要通过一些电容和电感进行阻抗匹配,电阻R40和电阻R41为上拉电阻;无线模块接入唤醒信号和使能信号驱动无线芯片U10后,无线芯片U10以SDIO端口作为数据传输口,快速传送接收到数据;电阻R38、电阻R37和电阻R39是匹配电阻,为无线模块进行线路匹配,减少信号反射。
通讯接口电路包括485通信接口电路,485通信接口电路包括485接口芯片U8、连接器J6、双向稳压管D2、双向稳压管D3、双向稳压管D4、电容C72、8脚贴片电阻R34、电阻R35和电阻R36;485接口芯片U8的1引脚接8脚贴片芯片R34的8引脚;485接口芯片U8的2、3引脚接8脚贴片电阻R34的7引脚;485接口芯片U8的4引脚接8脚贴片电阻R34的6引脚;8脚贴片电阻R34的的1、2、3引脚分别接主控芯片U1B的41、40、39引脚;485接口芯片U8的5引脚接地;485接口芯片U8的6引脚分三路,一路通过电阻R36接3.3V电压,第二路通过双向稳压管D4接地,第三路接连接器J6的2引脚;485接口芯片U8的7引脚分三路,一路通过电阻R35接3.3V电压,第二路通过双向稳压管D2接地,第三路接连接器J6的1引脚;485接口芯片U8的8引脚分两路,一路接3.3V电压,另一路通过电容C72接地;双向稳压管D3一端接电阻R35与双向稳压管D2间的节点,另一端接电阻R36与双向稳压管D4间的节点;485接口芯片芯片型号为SP3485;双向稳压管D2、D3、D4为TVS管,构成保护电路,防止浪涌和静电对485接口芯片U8造成冲击;R35和R36构成线路末端电阻,可降低485通信接口电路的信号反射,保证传输信号的可靠性。
以上的实施方式不能限定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专业技术领域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整体构思的情况下,所做的均等修饰与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创造涵盖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无服务器式物联终端,包括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无线模块和USB接口电路,输出端连接有以太网接口电路、通讯接口电路和闪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终端设置有入网ID号和用于存放多个物联终端IP地址的终端数据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服务器式物联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网ID号设置有名称字段、文本字段、加密值、IP端口和IP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服务器式物联终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物联终端通过UDP底层通讯协议实现相互连接并构成虚拟覆盖网,单个所述物联终端作为虚拟覆盖网的一个节点;
物联终端接入虚拟覆盖网的工作流程如下:
步骤1:物联终端如果自检到本机的入网ID号,则执行步骤2,否则自动生成入网ID号,读取本机的终端数据表;
步骤2:物联终端读取本机的终端数据表;
步骤3:物联终端若成功访问虚拟覆盖网内已知的物联终端,则获取其终端数据表并执行步骤4,否则待机20分钟后,重新执行访问;
步骤4:物联终端更新本机的终端数据表,把本机缺少的IP地址添加进终端数据表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服务器式物联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终端使用linux作为板载操作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服务器式物联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1A、主控芯片U1B和主控芯片U1D,所述主控芯片U1A、主控芯片U1B和主控芯片U1D的型号为V3S。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服务器式物联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模块包括无线芯片U10、接收天线J7、电感L5、8脚贴片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电阻R40、电阻R41、电容C78、电容C79、电容C80、电容C81、电容C82和电容C83;所述无线芯片U10的1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39接所述主控芯片U1A的4引脚;所述无线芯片U10的2、3、4、5引脚通过所述8脚贴片电阻R37分别接所述主控芯片U1D的128引脚和主控芯片U1A的1、2、3引脚;所述无线芯片U10的6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38接所述主控芯片U1A的5引脚;所述无线芯片U10的7引脚接地;所述无线芯片U10的8引脚分两路,一路接地,另一路通过所述电容C82接所述接收天线J7;所述无线芯片U10的9引脚分两路,一路通过所述电容C83接所述无线芯片U10引脚3与所述电容C82间的节点,另一路通过所述电感L5接所述接收天线J7与所述电容C82间的节点;所述无线芯片U10的10引脚分两路,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41接所述3.3V电压,另一路接所述主控芯片U1A的7引脚;所述无线芯片U10的11引脚分三路,第一路通过所述电容C79接地,第二路通过所述电容C81接地,第三路接所述3.3V电压;无线芯片U10的12引脚分两路,一路通过所述电容C78接地,另一路通过所述电容C80接地;所述无线芯片U10的13引脚分两路,一路接所述主控芯片U1A的6引脚,另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40接3.3V电压;所述无线芯片U10的14引脚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服务器式物联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接口电路包括485通讯接口电路,所述485通讯接口电路包括485接口芯片U8、连接器J6、双向稳压管D2、双向稳压管D3、双向稳压管D4、电容C72、8脚贴片电阻R34、电阻R35和电阻R36;所述485接口芯片U8的1引脚接所述8脚贴片芯片R34的8引脚;所述485接口芯片U8的2、3引脚接所述8脚贴片电阻R34的7引脚;所述485接口芯片U8的4引脚接所述8脚贴片电阻R34的6引脚;所述8脚贴片电阻R34的的1、2、3引脚分别接所述主控芯片U1B的41、40、39引脚;所述485接口芯片U8的5引脚接地;所述485接口芯片U8的6引脚分三路,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36接3.3V电压,第二路通过所述双向稳压管D4接地,第三路接所述连接器J6的2引脚;所述485接口芯片U8的7引脚分三路,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35接3.3V电压,第二路通过所述双向稳压管D2接地,第三路接所述连接器J6的1引脚;所述485接口芯片U8的8引脚分两路,一路接3.3V电压,另一路通过所述电容C72接地;所述双向稳压管D3一端接所述电阻R35与所述双向稳压管D2间的节点,另一端接所述电阻R36与所述双向稳压管D4间的节点。
CN201711200288.7A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无服务器式物联终端 Pending CN1077430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00288.7A CN107743068A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无服务器式物联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00288.7A CN107743068A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无服务器式物联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43068A true CN107743068A (zh) 2018-02-27

Family

ID=61239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00288.7A Pending CN107743068A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无服务器式物联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4306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7562B (zh) * 2019-05-24 2020-10-11 安耐美國際智慧節能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智慧通訊閘道裝置及其實施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6319A (zh) * 2010-12-28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CN103441842A (zh) * 2013-07-22 2013-12-11 暨南大学 一种物联网终端m2m访问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429798A (zh) * 2015-11-25 2016-03-23 北京邮电大学 物联网网络配置系统
WO2016177199A1 (zh) * 2015-12-16 2016-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终端芯片usb接口的电路
CN206523873U (zh) * 2017-02-28 2017-09-26 江苏未来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6319A (zh) * 2010-12-28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CN103441842A (zh) * 2013-07-22 2013-12-11 暨南大学 一种物联网终端m2m访问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429798A (zh) * 2015-11-25 2016-03-23 北京邮电大学 物联网网络配置系统
WO2016177199A1 (zh) * 2015-12-16 2016-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终端芯片usb接口的电路
CN206523873U (zh) * 2017-02-28 2017-09-26 江苏未来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7562B (zh) * 2019-05-24 2020-10-11 安耐美國際智慧節能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智慧通訊閘道裝置及其實施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60682B (zh) 一种基于td-lte的opc数据采集与监控智能终端
CN109218231A (zh) 一种RapidIO交换网络
CN207442866U (zh) 一种无服务器式物联终端
CN108062230A (zh) 一种因特网范围内串口透传和程序更新系统及其方法
CN108713309A (zh) Sd-wan系统、sd-wan系统的使用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4811357B (zh) 一种物联网系统
CN103490962A (zh) 一种物联网接入平台系统和物联网接入方法
CN108924165A (zh) 一种内网远程访问方法及其装置及内网网关
CN103780467B (zh) 通信连接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6131028A (zh) 一种自由口通信网关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5592119A (zh) 网络设备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819659A (zh) 一种基于spi的智能级联通信网络
CN110245128A (zh) 元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5812221B (zh) 虚拟可扩展本地区域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设备和方法
CN108712200A (zh) 一种小卫星智能无线星务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743068A (zh) 一种无服务器式物联终端
CN104539752B (zh) 多级域平台间的访问方法及系统
CN110086729A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67729A (zh) 拓扑发现方法、装置及多业务传输网络系统
CN109412828A (zh) 用于软件定义网络中的网络拓扑发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8521470A (zh) 基于电力载波双工通信的物联网控制系统
CN108390925A (zh) 一种数据采集系统以及方法
CN208522756U (zh) 随钻测量设备、系统
CN109067431A (zh) 通信方法、随钻测量设备
CN106656779B (zh) 一种汇聚网关及其接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