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3632A - 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3632A
CN104243632A CN201410540113.0A CN201410540113A CN104243632A CN 104243632 A CN104243632 A CN 104243632A CN 201410540113 A CN201410540113 A CN 201410540113A CN 104243632 A CN104243632 A CN 1042436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rtual
address
equipment
packet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401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文慧
吴梦渊
乔乐意
朱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hina R&D Cen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hina R&D Cen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hina R&D Cen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hina R&D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41054011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436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243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36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非IP设备通过非IP通道获取虚拟IP地址;利用虚拟IP地址配置该非IP设备的虚拟IP通信接口;以及该非IP设备经由虚拟IP通信接口、通过非IP通道、与虚拟IP网络中的其他设备传输IP数据包。该实施方式实现了通过将虚拟IP技术与通过非IP通道传输IP数据包的功能相结合,使得非IP设备可以与虚拟IP网络中的其他设备实现IP通信,即非IP设备具有等同于IP设备的直接发送IP数据包的功能。

Description

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多种个人智能设备的出现与普及,物联网的应用逐渐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基于TCP/IP的数据传输在物联网中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已知将非IP设备与IP设备通信的技术是将IP数据与非IP数据相互转换,并且通过中间介质进行传输。中国专利申请No.201180043587.9公开了一种将非IP终端连接到下主设备的并通过下主设备与上主设备在IP网络中通讯的方法,其中下主设备相对于上主设备的一个或多个IP终端,并且容纳对应于所述一个或多个IP终端的一个或多个非IP终端。非IP终端需要通过下主设备获取IP设备的指令,而不能与IP设备直接进行TCP/IP通信。PCT国际申请公开WO2009137928A1公开了一种通过使用一个接收单元和一个发送单元来连接IP设备与Non-IP设备,从而达到在Non-IP设备上实现IP编程的目的。非IP设备与IP设备之间,通过发送单元与接收单元将IP数据与非IP数据相互转换,从而达到通信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方法,包括:非IP设备通过非IP通道获取虚拟IP地址;利用虚拟IP地址配置非IP设备的虚拟IP通信接口;以及非IP设备经由虚拟IP通信接口、通过非IP通道、与虚拟IP网络中的其他设备传输IP数据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获取虚拟IP地址包括:非IP设备通过非IP通道,从虚拟IP网络中的IP设备获得虚拟IP地址。
在某些优选实施方式中,虚拟IP地址由IP设备分配。
在某些优选实施方式中,虚拟IP地址由经由IP网络连接到IP设备的虚拟IP地址分配设备分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传输IP数据包包括:通过虚拟IP通信接口生成IP数据包;以及通过非IP通道、经由IP设备、向虚拟IP网络中的另一非IP设备发送IP数据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传输IP数据包包括:通过虚拟IP通信接口生成IP数据包;以及通过非IP通道、经由IP设备以及虚拟IP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IP设备、向虚拟IP网络中的另一非IP设备发送IP数据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虚拟IP通信接口基于接收的应用数据,经过TCP/IP协议栈生成IP数据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非IP通道为蓝牙、红外、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或通用串行总线USB。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装置,装置包括配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的各步骤的装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方法,方法包括:虚拟IP网络中的IP设备接收非IP设备通过非IP通道发送的虚拟IP地址请求;通过非IP通道、向非IP设备发送分配的虚拟IP地址;以及通过非IP通道、传输去往和/或来自非IP设备的IP数据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响应于虚拟IP地址请求,IP设备为非IP设备分配虚拟IP地址。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响应于虚拟IP地址请求,IP设备经由IP网络向虚拟IP地址分配设备请求分配虚拟IP地址。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去往和/或来自非IP设备的IP数据包包括:经由非IP通道、接收来自非IP设备的IP数据包;判断IP数据包的目的地;若IP数据包的目的地为IP设备连接的另一非IP设备,则经由另一非IP通道向另一非IP设备发送IP数据包;以及若IP数据包的目的地为虚拟IP网络中的另一IP设备或该另一IP设备所连接的设备,则向另一IP设备转发IP数据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向另一IP设备转发IP数据包包括:经由P2P连接向另一IP设备转发IP数据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IP设备处存储所分配的虚拟IP地址与非IP设备的映射关系。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装置,装置包括配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的方法的步骤的装置。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系统,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主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从设备,其中从设备通过非IP通道与主设备通信。主设备包括:虚拟IP通信接口模块,配置有虚拟IP地址,用于生成和/或解析IP数据包;非IP传输模块,用于通过非IP通道与从设备传输IP数据包;以及路由模块,用于确定IP数据包的路由。从设备包括:虚拟IP通信接口模块,配置有虚拟IP地址,用于生成和/或解析IP数据包;以及非IP传输模块,用于通过非IP通道与主设备传输IP数据包。系统还包括虚拟IP地址分配设备,用于为接入虚拟IP网络的设备分配虚拟IP地址。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系统还包括虚拟IP地址分配设备,用于为接入虚拟IP网络的设备分配虚拟IP地址。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虚拟IP地址分配设备位于主设备上,并且配置用于响应于来自从设备的接入请求而分配虚拟IP地址。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主设备是IP设备,并且虚拟IP地址分配设备经由IP网络连接到主设备,虚拟IP地址分配设备配置用于响应于来自主设备的接入请求,为相应的设备分配虚拟IP地址。
通过将虚拟IP技术与通过非IP通道传输IP数据包的功能相结合,使得非IP设备可以与虚拟IP网络中的其他设备实现IP通信,即非IP设备具有等同于IP设备的直接发送IP数据包的功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方法一个实施例;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方法另一个实施例;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接入方法构造的虚拟IP网络的一个示例性架构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接入方法构造的虚拟IP网络的另一个示例性架构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装置一个实施例;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7是虚拟IP网络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使得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技术。概括而言,非IP设备通过非IP通信技术从主设备(例如IP设备)获取虚拟IP地址,从而在非IP通道上传输IP数据包。
在本文中,非IP设备是指不具有IP通信接口或者IP通信接口未使能的设备。非IP设备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等。与之对应,IP设备是指具有IP通信接口的设备。IP设备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等。当非IP设备与IP设备通过非IP通信技术建立连接时,该非IP设备也可以称为从设备,相应的IP设备可以称为主设备。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100。本实施例从非IP设备的角度描述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以及与虚拟IP网络中的其他设备进行IP通信的过程。
如图1所示,在步骤101中,非IP设备通过非IP通道获取虚拟IP地址。
虚拟IP网络通过虚拟IP地址来对网络内的设备进行寻址。在本实施例中,非IP设备要接入虚拟IP网络需要获得虚拟IP地址。由于非IP设备不具有IP通信接口,因此非IP设备通过非IP通道来获取虚拟IP地址。在一个实施例中,非IP设备可以通过非IP通道与在非IP通道的通信范围内的一个设备建立连接。非IP设备与该设备建立连接后,通过非IP通道向所连接的设备发送虚拟IP地址请求信息。继而,所连接的设备可以将分配的虚拟IP地址发送给非IP设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非IP通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蓝牙、红外、NFC或USB。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与该非IP设备建立连接的设备(此时也可称为主设备,该非IP设备可以称为从设备)可以配置有虚拟IP地址分配模块,从而分配给非IP设备的虚拟IP地址可以由其主设备来分配。主设备响应于从设备的虚拟IP地址请求,向从设备发送所分配的虚拟IP地址。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主设备是IP设备。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与该非IP设备建立连接的设备(主设备)不具有虚拟IP地址分配功能。在此实施方式中,主设备是IP设备,其可以向该虚拟IP网络的虚拟IP地址分配设备请求分配虚拟IP地址。虚拟IP地址分配设备可以位于通过IP网络与主设备连接的服务器上。若主设备已经接入了虚拟IP网络,则它可以只向虚拟IP地址分配设备请求为从其接收到虚拟IP地址请求的从设备分配虚拟IP地址。若主设备尚未接入虚拟IP网络,则它可以向虚拟IP地址分配设备请求为其自身以及所连接的从设备分配虚拟IP地址。随后,主设备向请求虚拟IP地址的从设备发送虚拟IP地址。
接着,在步骤102中,利用所获取的虚拟IP地址配置非IP设备的虚拟IP通信接口。
虚拟IP通信接口用于构建IP数据包,其使得设备具有使用TCP/IP进行数据传输的能力。在利用虚拟IP地址对虚拟IP通信接口初始化或配置之后,可以通过该虚拟IP通信接口来生成IP数据包,从而进行IP数据传输。由该虚拟IP通信接口生成的IP数据包的源地址即为所配置的虚拟IP地址。在本实施例中,虚拟IP通信接口可以是Linux虚拟网卡设备TUN/TAP。
最后,在步骤103中,非IP设备经由所配置的虚拟IP通信接口、通过非IP通道、与虚拟IP网络中的其他设备传输IP数据包。
在配置好虚拟IP通信接口之后,该非IP设备可以与虚拟IP网络中的其他设备进行TCP/IP通信。虚拟IP网络中的其他设备可以是IP设备,也可以是非IP设备。下面以非IP设备(从设备)向虚拟IP网络中的另一个非IP设备发送IP数据包的过程为例,说明上述传输数据包的过程。
首先,从设备通过其虚拟IP通信接口生成IP数据包。虚拟IP通信接口可以接收用户空间的数据,例如来自从设备上的应用程序的数据,经过TCP/IP协议栈和TUN/TAP处理后形成IP数据包。IP数据包的源IP地址为该虚拟IP通信接口所配置的虚拟IP地址,目的IP地址为虚拟IP网络中、接收该IP数据包的另一个非IP设备的虚拟IP地址。
从设备生成IP数据包后,首先通过非IP通道将IP数据包发送给与其连接的主设备,由主设备进行IP数据包的转发。
当主设备判断出IP数据包的目的地,也即另一个非IP设备,与该主设备相连接时,换言之,IP数据包的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从属于同一个主设备,则主设备可以直接通过二者之间的非IP通道将IP数据包发送给该另一个非IP设备。
当主设备判断出IP数据包的目的地,也即另一个非IP设备,与另一个主设备相连接时,换言之,IP数据包的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从属于不同的主设备,则源设备的主设备将IP数据包发送给上述另一个主设备,即目标设备的主设备,然后由该另一个主设备将IP数据包发送给相应的从设备,即另一个非IP设备。主设备之间可以通过IP网络以P2P方式传输IP数据包。
非IP设备接收IP数据包的过程与上述IP数据包发送过程相反,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将虚拟IP技术与通过非IP通道转发IP数据包的功能相结合,使得非IP设备可以与虚拟IP网络中的其他设备实现IP通信,即非IP设备具有等同于IP设备的直接发送IP数据包的功能。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200。本实施例从IP设备的角度描述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以及与虚拟IP网络中的其他设备进行IP通信的过程。
如图2所示,在步骤201中,虚拟IP网络中的IP设备接收非IP设备通过非IP通道发送的虚拟IP地址请求。
本实施例中,IP设备(也可称为主设备)接收与其建立连接的非IP设备(也可称为从设备)发送的虚拟IP地址请求。IP设备可以配置有适合于短距离通信的接口,例如蓝牙、红外、NFC等通信接口,利用上述通信接口接收非IP设备发送的虚拟IP地址请求。
步骤202,通过非IP通道、向非IP设备发送分配的虚拟IP地址。
在本实施例中,IP设备将分配的虚拟IP地址通过非IP通道发送给请求虚拟IP地址的非IP设备。
本实施例中,由IP设备将分配的虚拟IP地址发送给与其建立连接的非IP设备,分配的虚拟IP地址可以由IP设备分配,也可以由与IP设备通过IP网络连接的服务器分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IP设备响应于与其相连的非IP设备的虚拟IP地址请求,由IP设备上的虚拟IP地址分配模块为请求虚拟IP地址的非IP设备分配虚拟IP地址。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IP设备响应于与其相连的非IP设备的虚拟IP地址请求,由通过IP网络与IP设备相连接的服务器分配虚拟IP地址,再由IP设备通过非IP通道将分配的虚拟IP地址发送给非IP设备。
步骤203,通过非IP通道、传输去往和/或来自非IP设备的IP数据包。
在本实施例中,IP设备接收IP数据包后,通过解析IP数据包中的目的虚拟IP地址,确定IP数据包的目的地,即虚拟IP网络中接收IP数据包的设备,从而在虚拟IP网络中将IP数据包进行转发。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一个IP设备上都存储有指示IP设备与非IP设备连接关系的映射表,映射表中的每一条数据记录可以包含非IP设备的虚拟IP地址、非IP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非IP设备所连接的IP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这样,通过接收到的IP数据包中目的虚拟IP地址,就可以确定IP数据包的目的地。
在本实施例中,当IP设备通过映射表判断IP数据包的目的地为IP设备连接的另一非IP设备,则经由另一非IP通道向另一非IP设备发送IP数据包。
在本实施例中,当IP设备通过映射表判断IP数据包的目的地为虚拟IP网络中的另一IP设备或该另一IP设备所连接的设备,则向另一IP设备转发IP数据包。IP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无线通信链路连接,例如蓝牙、红外、NFC,也可以通过有线通信链路连接,例如电缆、光纤等。本实施例中,IP设备之间可以采用有线链路连接,在IP网络中传输数据,具体地,采用对等方式P2P传输数据。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接入方法构造的虚拟IP网络的一个示例性架构图。下面以一个需要接入虚拟IP网络的非IP设备(也可称为从设备)通过IP设备(也可称为主设备)与虚拟IP网络中的另一非IP设备(也可称为从设备)传输IP数据包的过程为例,说明上述架构。
在图3中,虚拟IP网络中的设备包括主设备1、从设备1、从设备2、从设备3。主设备1配置有蓝牙、红外、NFC、USB等通信接口,从设备1配置有蓝牙接口,从设备2配置有红外接口,从设备3配置有其他通信接口例如NFC、USB。主设备1、从设备1、从设备2、从设备3均配置有虚拟IP通信接口,从设备1、从设备2、从设备3通过各自的非IP通道与主设备1相连接。
对于图3提供的架构,以从设备1接入虚拟IP网络,并向从设备2发送IP数据包为例,说明上述架构。在虚拟IP网络中,每一个设备都需要一个虚拟IP地址才能与其他设备通信,从设备1通过蓝牙接口与位于蓝牙通信范围内的主设备1建立连接,建立连接后,从设备1通过蓝牙连接从主设备1获得一个分配的虚拟IP地址。在此实施例中,这个虚拟IP地址是由主设备1的虚拟IP地址分配模块分配的。从设备1利用获得的虚拟IP地址初始化虚拟IP网络接口,具体为初始化Linux虚拟网卡设备TUN/TAP,这样从设备1上的应用程序中待传输给虚拟IP网络中其他设备的数据,可以经TCP/IP协议栈和TUN/TAP处理后生成IP数据包。从设备1将生成的IP数据包通过蓝牙连接发送给主设备1,主设备1根据从设备发送的IP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即虚拟IP网络中其他设备的虚拟IP地址,确定该IP数据包是发送给从设备2,因此由主设备1通过红外连接将IP数据包发送给从设备2。
从设备1发送IP数据包给从设备3的过程与上述过程基于同样的原理,不再叙述。应当指出的是,从设备上配置的通信接口不限定于上述架构中设定的接口类型,只为说明一种应用场景即非IP设备与另一非IP设备在配置有不同的通信接口的情况下即无法直接进行通信的情况下,通过虚拟IP网络,进行IP数据包的传输。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接入方法构造的虚拟IP网络的另一个架构图。下面以一个需要接入虚拟IP网络的非IP设备(也可称为从设备)通过IP设备(也可称为主设备)与虚拟IP网络中的另一非IP设备(也可称为从设备)传输IP数据包的过程为例,说明上述架构。
在图4中,虚拟IP网络中的设备包括主设备1、主设备2、从设备1、从设备2。主设备1和主设备2配置有蓝牙、红外以及NFC、USB等通信接口,从设备1配置有蓝牙接口,从设备2配置有蓝牙接口,主设备1、主设备2、从设备1、从设备2均配置有虚拟IP通信接口,主设备1和主设备2还配置有物理网卡。从设备1与主设备1通过蓝牙相连接,从设备2与主设备2也通过蓝牙相连接,主设备1与主设备2通过P2P连接相连接。
对于图4提供的架构,以从设备1接入虚拟IP网络,并向从设备2发送IP数据包为例,说明上述架构。在虚拟IP网络中,每一个设备都需要一个虚拟IP地址才能与其他设备通信,从设备1通过蓝牙接口与位于蓝牙通信范围内的主设备1建立连接,建立连接后,从设备1通过蓝牙从主设备1获得一个分配的虚拟IP地址。在此实施例中,这个虚拟IP地址是由与主设备1通过IP网络相连接的服务器分配的,由主设备1通过蓝牙连接将分配的虚拟IP地址转发给从设备1。在此网络架构中,虚拟IP网络的虚拟IP地址均由服务器上的虚拟IP地址分配设备来分配。
从设备1上的虚拟IP通信接口可将从设备1上的应用程序中待传输给虚拟IP网络中其他设备的数据构造为IP数据包。从设备1将生成的IP数据包通过蓝牙连接发送给主设备1。主设备1根据从设备1发送的IP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即虚拟IP网络中其他设备的虚拟IP地址,确定该IP数据包是发送给从设备2。因此主设备1需要将IP数据包通过主设备之间的连接,例如有线链路,而传输给从设备2连接的主设备2,以进行下一步的IP数据包转发。主设备1通过IP网络以P2P方式将IP数据包发送给主设备2。主设备2接收到IP数据包后,确定IP数据包的目的地为从设备2,通过蓝牙连接将IP数据包发送给从设备2。
应当指出的是,从设备上配置的通信接口不限定于上述架构中设定的接口类型,只为说明一种应用场景即非IP设备与另一非IP设备处于远距离时即超过非IP通道的通信范围的情况下,通过虚拟IP网络,进行IP数据包的传输。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装置500包括:获取单元501、配置单元502和传输单元503。
获取单元501,配置用于使非IP设备通过非IP通道获取虚拟IP地址。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获取单元501配置用于供非IP设备通过非IP通道,从虚拟IP网络中的IP设备获得虚拟IP地址。
配置单元502,配置用于利用虚拟IP地址配置非IP设备的虚拟IP通信接口。
非IP设备可以包括虚拟IP通信接口和TCP/IP协议栈。从而,经配置单元502利用虚拟IP地址配置虚拟IP通信接口之后,该虚拟IP通信接口可以基于接收的应用数据,经过TCP/IP协议栈生成IP数据包。
传输单元503,配置用于供非IP设备经由虚拟IP通信接口、通过非IP通道、与虚拟IP网络中的其他设备传输IP数据包。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装置600包括:地址接收单元601、地址发送单元602和传输单元603。
地址接收单元601,配置用于供虚拟IP网络中的IP设备接收非IP设备通过非IP通道发送的虚拟IP地址请求。
地址发送单元602,配置用于通过非IP通道、向非IP设备发送分配的虚拟IP地址。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地址发送单元602包括分配子单元(未示出),用于响应于虚拟IP地址请求,为非IP设备分配虚拟IP地址;或响应于虚拟IP地址请求,经由IP网络向虚拟IP地址分配设备请求分配虚拟IP地址。
传输单元603,配置用于通过非IP通道、传输去往和/或来自非IP设备的IP数据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装置600还包括存储单元(未示出),用于在IP设备处存储所分配的虚拟IP地址与非IP设备的映射关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传输单元603包括路由子单元,用于判断IP数据包的目的地,当IP数据包的目的地为IP设备连接的另一非IP设备时,则经由另一非IP通道向另一非IP设备发送IP数据包,当IP数据包的目的地为虚拟IP网络中的另一IP设备或该另一IP设备所连接的设备时,则向另一IP设备转发IP数据包。
应当理解,装置500和600中记载的诸单元或模块与参考图1-2描述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相对应。由此,上文针对方法描述的操作和特征同样适用于装置500和600及其中包含的单元,在此不再赘述。装置500和600中的相应单元可以与终端设备中的单元相互配合以实现接入方案。例如,获取单元501可以与非IP设备的各种非IP通信接口协同工作,以通过非IP通道获取虚拟IP地址。地址接收单元601和地址发送单元602可以与IP设备的各种非IP通信接口协同工作,以通过非IP通道向连接的从设备发送虚拟IP地址。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一种虚拟IP网络系统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主设备700以及从设备800,其中从设备通过非IP通道与主设备连接,主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有线链路连接。应当指出的是,图7只为说明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以及主设备与主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并不限定于IP数据包的转发顺序即从设备上生成的IP数据包可以经两个以上的主设备转发至目的从设备,图中未示出其他主设备与从设备。
主设备700包括:虚拟IP通信接口模块701,配置有虚拟IP地址,用于生成和/或解析IP数据包;TCP/IP协议栈702;路由模块703,用于根据接收到的IP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判断IP数据包的目的地;非IP传输模块704,用于通过非IP通道与从设备传输IP数据包。
主设备700可以配置有蓝牙、红外、NFC、USB等通信接口,用于与从设备800之间通过非IP连接传输数据。
主设备700可以配置有物理网卡,用于与其他主设备在IP网络中以P2P方式传输IP数据包。
从设备800包括:虚拟IP通信接口模块801,配置有虚拟IP地址,用于生成和/或解析IP数据包;TCP/IP协议栈802;非IP传输模块803,用于通过非IP通道与主设备传输IP数据包。从设备800可以配置蓝牙、红外、NFC等至少一种通信接口,用于与主设备700之间通过非IP连接传输数据。
系统还可以包括虚拟IP地址分配设备(未示出),用于为接入虚拟IP网络的设备分配虚拟IP地址。虚拟IP地址分配设备可以配置于主设备700上,并且配置用于响应于来自从设备的接入请求而分配虚拟IP地址。虚拟IP地址分配设备也可以配置于通过IP网络与主设备连接的服务器上,并且配置用于响应于来自主设备700的接入请求,为相应的设备分配虚拟IP地址。
基于上述系统,使得不具备物理网卡的从设备800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通过与主设备700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等,建立非IP通道的物理连接,经主设备700转发从设备800上生成的IP数据包,从而在从设备800与其他设备之间建立了虚拟连接,具体为虚拟IP连接,使得从设备800可以与虚拟IP网络中的其他设备实现IP通信,即具有等同于IP设备的直接发送IP数据包的功能。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虚拟IP通信接口模块,非IP传输模块,路由模块。其中,这些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模块本身的限定,例如,虚拟IP通信接口模块还可以被描述为“用于生成和/或解析IP数据包的模块”。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中所包含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终端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所述程序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用来执行描述于本申请的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方法。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20)

1.一种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非IP设备通过非IP通道获取虚拟IP地址;
利用所述虚拟IP地址配置所述非IP设备的虚拟IP通信接口;以及
所述非IP设备经由所述虚拟IP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非IP通道、与所述虚拟IP网络中的其他设备传输IP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虚拟IP地址包括:所述非IP设备通过所述非IP通道,从所述虚拟IP网络中的IP设备获得虚拟IP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IP地址由所述IP设备分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IP地址由经由IP网络连接到所述IP设备的虚拟IP地址分配设备分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IP数据包包括:
通过所述虚拟IP通信接口生成所述IP数据包;以及
通过所述非IP通道、经由所述IP设备、向所述虚拟IP网络中的另一非IP设备发送所述IP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IP数据包包括:
通过所述虚拟IP通信接口生成所述IP数据包;以及
通过所述非IP通道、经由所述IP设备以及所述虚拟IP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IP设备、向所述虚拟IP网络中的另一非IP设备发送所述IP数据包。
7.根据权利要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成IP数据包包括:所述虚拟IP通信接口基于接收的应用数据,经过TCP/IP协议栈生成所述IP数据包。
8.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IP通道为蓝牙、红外、NFC或USB。
9.一种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虚拟IP网络中的IP设备接收非IP设备通过非IP通道发送的虚拟IP地址请求;
通过所述非IP通道、向所述非IP设备发送分配的虚拟IP地址;
通过所述非IP通道、传输去往和/或来自所述非IP设备的IP数据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虚拟IP地址请求,所述IP设备为所述非IP设备分配所述虚拟IP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虚拟IP地址请求,所述IP设备经由IP网络向虚拟IP地址分配设备请求分配所述虚拟IP地址。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去往和/或来自所述非IP设备的IP数据包包括:
经由所述非IP通道、接收来自所述非IP设备的IP数据包;
判断所述IP数据包的目的地;
若所述IP数据包的目的地为所述IP设备连接的另一非IP设备,则经由另一非IP通道向所述另一非IP设备发送所述IP数据包;以及
若所述IP数据包的目的地为所述虚拟IP网络中的另一IP设备或该另一IP设备所连接的设备,则向所述另一IP设备转发所述IP数据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另一IP设备转发IP数据包包括:经由P2P连接向所述另一IP设备转发IP数据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IP设备处存储所分配的虚拟IP地址与非IP设备的映射关系。
15.一种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配置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的步骤的装置。
16.一种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配置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9-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的步骤的装置。
17.一种虚拟IP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主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从设备,其中从设备通过非IP通道与主设备通信,
所述主设备包括:
虚拟IP通信接口模块,配置有虚拟IP地址,用于生成和/或解析IP数据包;
非IP传输模块,用于通过非IP通道与从设备传输IP数据包;以及
路由模块,用于确定IP数据包的路由;
所述从设备包括:
虚拟IP通信接口模块,配置有虚拟IP地址,用于生成和/或解析IP数据包;以及
非IP传输模块,用于通过非IP通道与主设备传输IP数据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虚拟IP地址分配设备,用于为接入所述虚拟IP网络的设备分配虚拟IP地址。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IP地址分配设备位于所述主设备上,并且配置用于响应于来自从设备的接入请求而分配虚拟IP地址。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设备是IP设备,并且所述虚拟IP地址分配设备经由IP网络连接到所述主设备,所述虚拟IP地址分配设备配置用于响应于来自主设备的接入请求,为相应的设备分配虚拟IP地址。
CN201410540113.0A 2014-10-13 2014-10-13 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042436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40113.0A CN104243632A (zh) 2014-10-13 2014-10-13 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40113.0A CN104243632A (zh) 2014-10-13 2014-10-13 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3632A true CN104243632A (zh) 2014-12-24

Family

ID=52230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40113.0A Pending CN104243632A (zh) 2014-10-13 2014-10-13 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43632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54140A1 (zh) * 2015-09-29 2017-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主从型网络的ip地址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623576A (zh) * 2016-07-13 2018-01-23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集群分析系统及部署方法、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2260925A (zh) * 2020-09-30 2021-01-22 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网络的电子秤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29211A (zh) * 2021-01-26 2021-06-08 北京华环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非ip管控设备接入ip dcn网络被代管的实现方法
CN114760266A (zh) * 2022-03-01 2022-07-15 烽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虚拟地址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4867077A (zh) * 2022-04-12 2022-08-0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多跳路由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9592A (zh) * 2003-09-11 2006-09-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包中继装置
CN101595688A (zh) * 2007-01-30 2009-12-02 微软公司 跨越公共网络以连接任意主机的虚拟专用lan
CN101917707A (zh) * 2010-08-18 2010-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ip寻址方法及系统
CN101990004A (zh) * 2010-11-05 2011-03-2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物联网家庭网关的虚拟id和虚拟ip分配方法
CN102546319A (zh) * 2010-12-28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9592A (zh) * 2003-09-11 2006-09-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包中继装置
CN101595688A (zh) * 2007-01-30 2009-12-02 微软公司 跨越公共网络以连接任意主机的虚拟专用lan
CN101917707A (zh) * 2010-08-18 2010-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ip寻址方法及系统
CN101990004A (zh) * 2010-11-05 2011-03-2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物联网家庭网关的虚拟id和虚拟ip分配方法
CN102546319A (zh) * 2010-12-28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终端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URT SMOLDEREN等: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Protocol", 《IEEE GLOBECOM 2010 WORKSHOP ON HETEROGENEOUS, MULTI-HOP WIRELESS AND MOBILE NETWORKS》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54140A1 (zh) * 2015-09-29 2017-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主从型网络的ip地址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757069B2 (en) 2015-09-29 2020-08-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P address allocation method for master-slave network,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7623576A (zh) * 2016-07-13 2018-01-23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集群分析系统及部署方法、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7623576B (zh) * 2016-07-13 2021-04-30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集群分析系统及部署方法、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2260925A (zh) * 2020-09-30 2021-01-22 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网络的电子秤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29211A (zh) * 2021-01-26 2021-06-08 北京华环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非ip管控设备接入ip dcn网络被代管的实现方法
CN112929211B (zh) * 2021-01-26 2023-04-18 北京华环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非ip管控设备接入ip dcn网络被代管的实现方法
CN114760266A (zh) * 2022-03-01 2022-07-15 烽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虚拟地址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4867077A (zh) * 2022-04-12 2022-08-0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多跳路由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67077B (zh) * 2022-04-12 2023-11-0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多跳路由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3632A (zh) 使非ip设备接入虚拟ip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US9185627B2 (en) Low cost mesh network capability
CN103051737A (zh) 提供融合互联架构上的网络能力
CN102571587B (zh) 报文转发方法和设备
CN102983942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3763407A (zh) 二层虚拟局域网实现地址解析协议代理方法及局域网系统
CN104885416A (zh) 在混合通信网络中桥接网络设备
JP6540283B2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WO2010145122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05450585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9072078B2 (en)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apable of establishing peer-to-peer transmission
CN106161500A (zh) 一种远程无线控制电器设备的通讯模块及控制方法
CN10278060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283783A (zh) 一种即插即用网络中网关设备转发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071809A1 (zh) 交互智能平板、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2999345B (zh) 一种操作系统加载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796191A (zh) 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681225A (zh) 网络资源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1786989B (zh)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349283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信息处理系统
CN103560937A (zh) 数据访问方法和入口服务器
CN108076680A (zh) 总线系统、总线系统的成员站以及用于针对动态通信配置静态总线系统的方法
CN105282231A (zh) 基于应用类型的数据引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285780B (zh) 配置传送管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JP4815181B2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