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5210A - 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5210A
CN102545210A CN2011104540363A CN201110454036A CN102545210A CN 102545210 A CN102545210 A CN 102545210A CN 2011104540363 A CN2011104540363 A CN 2011104540363A CN 201110454036 A CN201110454036 A CN 201110454036A CN 102545210 A CN102545210 A CN 1025452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upply reliability
distribution network
index
reliability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540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45210B (zh
Inventor
刘莎
康文韬
赵欢
冯悦波
邓浩
王艳杰
金义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guangdong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guangdong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guangdong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5403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452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45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52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45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52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70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ergy generation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及其系统,通过将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与预定标准比较,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整,通过判断各个变电站或者各个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对整个配电网的影响,选定需要调整的变电站或者分区,并从中选定对其供电可靠性指标影响较大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进行调整,可对整个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达到较大的优化。直到调整后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得到的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符合预定标准,根据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能够获得最优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控制策略,以此为依据进行配电网改造,可以在给定资金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优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评估是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评估中重要环节之一。配电系统作为电力系统中电网直接与广大电力客户相连的部分,其供电可靠性是供电企业和电力客户非常关心的问题,因而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以往,对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评估和预测,主要是依靠人的经验,未能很好结合电网实际进行科学定量的分析,因此并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自动分析,并且更加准确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
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包括:
S1,获取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值,计算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
S2,判断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是否符合预定标准;
S3,如果不符合所述预定标准,则根据所述配电网中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计算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
S4,计算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灵敏度,以及所述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贡献度,并根据所述灵敏度和贡献度大小选定需调整的变电站或分区;
S5,计算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相对于所述需调整的变电站或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灵敏度,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选定其中一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进行调整;
S6,重新进行步骤S1至S5,直到判断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符合所述预定标准后,获取最后调整得到的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并根据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生成对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的控制策略;
S7,根据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的控制策略进行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自动分析,并且更加准确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的系统。
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系统,包括:配电网检测模块,用于获取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值,计算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是否符合预定标准;变电站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判断模块判断不符合所述预定标准时,根据所述配电网中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计算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分区选择模块,用于计算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灵敏度,以及所述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贡献度,并根据所述灵敏度和贡献度大小选定需调整的变电站或分区;参数选择模块,用于计算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相对于所述需调整的变电站或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灵敏度,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选定其中一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从新发送到所述配电网检测模块;控制策略模块,用于在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判断模块判断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符合所述预定标准时,获取最后调整得到的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并根据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生成对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的控制策略;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的控制策略进行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及其系统通过将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与预定标准比较,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整;通过判断各个变电站或者各个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对整个配电网的影响值,选定需要调整的变电站或者分区,并从所述分区中选定对其供电可靠性指标影响较大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因此,调整选定的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可对整个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达到较大的优化。在调整之后重新计算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并重新进行供电可靠性判断,直到调整后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得到的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符合预定标准,才根据最终调整的各个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生成对所述配电网的控制策略。因此能够获得最优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控制策略,根据本发明获得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策略来进行配电网改造,可以在给定资金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系统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值,计算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
其中,各个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值包括:指线路停运率,线路停运时间,变压器停运率,变压器停运时间,断路器停运率,断路器停运时间,母线停运率和母线停运时间。
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包括:配电网平均停电频率指标、配电网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配电网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配电网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配电网总的供电量不足指标、配电网平均供电量不足指标、配电网总的停电损失。
设配电网具有n个节点,节点编号为1,2,3,......,m,m+1,m+2,......,n,其中第1个节点到第m个节点为所研究供电分区A的节点,剩下的n-m个节点为配电网其余部分的节点,设λi为负荷节点i(即用电用户)的年停电率指标,Ni为负荷节点i的用户数,Ui为负荷节点i的年停电时间,Lai第i个负荷节点的平均负荷功率。
则,上述的配电网平均停电频率指标SAIFI(次/户.年)计算方法为:
SAIFI = Σ i = 1 n λ i N i Σ i = 1 n N i
上述配电网的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SAIDI(小时/户.年)计算方法为:
SAIDI = Σ i = 1 n U i N i Σ i = 1 n N i
上述配电网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CAIDI(小时/停电户.次)计算方法为:
CAIDI = Σ i = 1 n U i N i Σ i = 1 n λ i N i
上述配电网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ASAI(%)计算方法为:
ASAI = Σ i = 1 n N i × 8760 - Σ i = 1 n U i N i Σ i = 1 n N i × 8760
上述配电网总的供电量不足指标ENSI(MWh/年)计算方法为:
ENSI = Σ i = 1 n L ai U i
上述配电网平均供电量不足指标AENS(MWh/年.户)计算方法为:
AENS = Σ i = 1 n L ai U i Σ i = 1 n N i
上述的配电网总的停电损失指标LOSS(万元/年)计算方法为:
LOSS=ENSI*平均电价
在本步骤中,分别获取计算上述各项供电可靠性指标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负荷节点i(即用电用户)的年停电率指标λi,负荷节点i的用户数Ni,负荷节点i的年停电时间Ui,以及第i个负荷节点的平均负荷功率Lai,计算各项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
S2,判断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是否符合预定标准;
所述预定标准为配电网运作人员根据各个配电网的实际安全标准需要设定的各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的最低值,逐项检查上述各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计算结果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期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的预定标准,如果上述7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均已经达到预期目标,则直接跳转到进行步骤S7,获取当前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并根据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生成对所述配电网的控制策略,否则进行步骤S2。
S3,如果不符合所述预定标准,则根据所述配电网中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计算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
所述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包括: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平均停电频率指标SAIFI(次/户.年)、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SAIDI(小时/户.年)、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CAIDI(小时/停电户.次)、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ASAI(%)、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总的电量不足指标ENSI(MWh/年)、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平均供电量不足指标AENS(MWh/年.户)、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总的停电损失(万元/年)。
其中,上述的各变电站或各分区(诸如分区A)的平均停电频率指标计算方法为:
SAIF I A = Σ i = 1 m λ i N i Σ i = 1 m N i
当各变电站或各分区(诸如分区A)的负荷点年停电率λi变为λ′i,导致各变电站或各分区(诸如分区A)的平均停电频率由SAIFIA变为SAIFI′A,配电网的平均停电频率由SAIFIS变为SAIFI′S
上述的各变电站或各分区(诸如分区A)的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计算方法为:
SAIDI A = Σ i = 1 m U i N i Σ i = 1 m N i
当各变电站或各分区(诸如分区A)的负荷点年停电时间Ui变为U′i,导致各变电站或各分区(诸如分区A)的SAIDIA变为SAIDI′A,配电网的SAIDIS变为SAIDI′S
上述各变电站或各分区(诸如分区A)的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计算方法为:
CAIDI A = Σ i = 1 m U i N i Σ i = 1 m λ i N i
当各变电站或各分区(诸如分区A)的负荷点年停电时间Ui变为U′i时,各变电站或各分区(诸如分区A)的CAIDIA变为CAIDI′A,配电网的CAIDIS变为CAIDI′S
上述各变电站或各分区(诸如分区A)的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计算方法为:
ASAI A = Σ i = 1 m N i × 8760 - Σ i = 1 m U i N i Σ i = 1 m N i × 8760
当各变电站或各分区(诸如分区A)的负荷点年停电时间Ui变为U′i,导致各变电站或各分区(诸如分区A)的ASAIA变为ASAI′A,配电网的ASAIS变为ASAI′S
上述各变电站或各分区(诸如分区A)总的电量不足指标计算方法为:
ENSI A = Σ i = 1 m L ai U i
上述各变电站或各分区(诸如分区A)平均电量不足指标计算方法为:
AENS A = Σ i = 1 m L ai U i Σ i = 1 m N i
当各变电站或各分区(诸如分区A)的负荷点年停电时间Ui变为U′i,导致各变电站或各分区(诸如分区A)的AENSA变为AENS′A,全系统的AENSS变为AENS′S
上述各变电站或各分区总的停电损失指标计算方法参考配电网总的停电损失的计算方法。
在本步骤中,分别获取计算上述各项供电可靠性指标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计算上述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
S4,计算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灵敏度,以及所述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贡献度,并根据所述灵敏度和贡献度大小选定需调整的变电站或分区;
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灵敏度包括:配电网的平均停电频率指标相对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平均停电频率指标的灵敏度、配电网的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相对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的灵敏度、配电网的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相对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的灵敏度、配电网的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相对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的灵敏度、配电网的用户平均供电量不足指标相对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平均供电量不足指标的灵敏度、配电网的总电量不足指标相对于各变电站或各分区总电量不足指标的灵敏度,以及配电网总停电损失指标相对于各变电站或各分区总停电损失指标的灵敏度。
其中,上述的配电网的平均停电频率指标相对于各变电站或各分区(诸如分区A)的平均停电频率指标的灵敏度计算方法为:
S _ SAIFI S - A = SAIFI S ′ - SAIFI S SAIFI A ′ - SAIFI A
上述配电网的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相对于各变电站或各分区(诸如分区A)的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的灵敏度为:
S _ SAIDI S - A = SAIDI S ′ - SAIDI S SAIDI A ′ - SAIDI A
上述配电网的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对各变电站或各分区(诸如分区A)的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的灵敏度计算方法为:
S _ CAIDI S - A = CAIDI S ′ - CAIDI S CAIDI A ′ - CAIDI A
上述配电网的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对各变电站或各分区(诸如分区A)的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的灵敏度为:
S _ ASAI S - A = ASAI S ′ - ASAI S ASAI A ′ - ASAI A
上述配电网的总电量不足指标对各变电站或各分区(诸如分区A)的总电量不足指标的灵敏度为:
S _ ENSI S - A = ENSI S ′ - ENSI S ENSI A ′ - ENSI A
上述配电网的平均供电量不足指标对各变电站或各分区(诸如分区A)的平均供电量不足指标的灵敏度为:
S _ AENS S - A = AENS S ′ - AENS S AENS A ′ - AENS A
上述配电网总停电损失指标相对于各变电站或各分区总停电损失指标的灵敏度数值为常量,数值为1。
所述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贡献度包括: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平均停电频率指标相对配电网的平均停电频率指标的贡献度、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相对配电网的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的贡献度、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相对配电网的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的贡献度、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相对配电网的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的贡献度、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平均供电量不足指标相对配电网的平均供电量不足指标的贡献度。
其中,上述的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平均停电频率指标相对配电网的平均停电频率指标的贡献度计算方法为:
V_SAIFIS-A=(SAIFIS-SAIFIA)S_SAIFIS-A
上述各变电站或各分区(诸如分区A)的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相对配电网的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的贡献度计算方法为:
V_SAIDIS-A=(SAIDIS-SAIDIA)S_SAIDIS-A
上述各变电站或各分区(诸如分区A)的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相对配电网的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的贡献度计算方法为:
V_CAIDIS-A=(CAIDIS-CAIDIA)S_CAIDIS-A
各变电站或各分区(诸如分区A)的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相对配电网的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贡献度计算方法为:
V_ASAIS-A=(ASAIA-ASAIS)S_ASAIS-A
上述的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平均供电量不足指标相对配电网的平均供电量不足指标的贡献度计算方法为:
V_AENSS-A=(AENSS-AENSA)S_AENSS-A
在本步骤中,根据步骤S3中对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计算结果,以及步骤S1中对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计算结果,计算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灵敏度,以及所述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贡献度。然后根据上述灵敏度和贡献度的大小,选择对整个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影响较大的变电站或分区来进行调整。
S5,计算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相对于所述需调整的变电站或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灵敏度,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选定其中一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进行调整;
其中,所述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对其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灵敏度包括:
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停电频率指标SAIFI对线路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停电频率指标SAIFI对变压器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停电频率指标SAIFI对母线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停电频率指标SAIFI对断路器故障时间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SAIDI对线路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SAIDI对线路故障时间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SAIDI对变压器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SAIDI对变压器故障时间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SAIDI对母线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SAIDI对母线故障时间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SAIDI对断路器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SAIDI对断路器故障时间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CAIDI对线路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CAIDI对线路故障时间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CAIDI对变压器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CAIDI对变压器故障时间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CAIDI对母线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CAIDI对母线故障时间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CAIDI对断路器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CAIDI对断路器故障时间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ASAI对线路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ASAI对线路故障时间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ASAI对变压器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ASAI对变压器故障时间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ASAI对母线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ASAI对母线故障时间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ASAI对断路器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ASAI对断路器故障时间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总的电量不足指标ENSI对线路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总的电量不足指标ENSI对线路故障时间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总的电量不足指标ENSI对变压器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总的电量不足指标ENSI对变压器故障时间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总的电量不足指标ENSI对母线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总的电量不足指标ENSI对母线故障时间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总的电量不足指标ENSI对断路器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总的电量不足指标ENSI对断路器故障时间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电量不足指标AENS对线路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电量不足指标AENS对线路故障时间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电量不足指标AENS对变压器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电量不足指标AENS对变压器故障时间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电量不足指标AENS对母线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电量不足指标AENS对母线故障时间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电量不足指标AENS对断路器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平均电量不足指标AENS对断路器故障时间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总的停电损失LOSS对线路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总的停电损失LOSS对线路故障时间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总的停电损失LOSS对变压器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总的停电损失LOSS对变压器故障时间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总的停电损失LOSS对母线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总的停电损失LOSS对母线故障时间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总的停电损失LOSS对断路器故障率灵敏度;各分区或各变电站的总的停电损失LOSS对断路器故障时间灵敏度。
在本步骤中,根据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对各变电站或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灵敏度的计算结果的大小,选定其中一个对各变电站或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影响较大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进行调整。
S6,重新进行步骤S1至S5,直到判断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符合所述预定标准后,获取最后调整得到的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并根据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生成对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的控制策略;
根据调整后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再次进行S1至S5,计算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并判断是否符合预定标准,如果符合,则根据调整后得到的各个最优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生成对所述配电网的控制策略,并将所述配电网的控制策略保存在控制中心计算机的储存设备中。
S7,根据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的控制策略进行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
本发明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的优化调控方法,通过该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及分解和调控方法一方面可以了解整个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分布水平,找到配电网络的薄弱环节,指出网络的规划和改造方向,另一方面,可以根据配电网要达到的供电可靠性目标,通过优化计算得出最优的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改进方向及改进措施,从而可以把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用于增加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方面,提高电网运营的经济效益。
作为本发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本步骤S4中,进一步计算各负荷点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各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的灵敏度,根据各负荷点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各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的灵敏度、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相对于所述需调整的变电站或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灵敏度的大小,选定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进行调整。因此,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各个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对整个配电网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的影响,选择更加合适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进行调整,提高调整的准确性和效率。
其中,各负荷点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各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的灵敏度包括:负荷点平均停电率对线路停运率灵敏度、负荷点平均停电时间对线路停运率灵敏度、负荷点平均停电时间对线路停运时间灵敏度、负荷点平均停电率对母线停运率灵敏度、负荷点平均停电时间对母线停运率灵敏度、负荷点平均停电时间对母线停运时间灵敏度、负荷点平均停电率对变压器停运率灵敏度、负荷点平均停电时间对变压器停运率灵敏度、负荷点平均停电时间对变压器停运时间灵敏度、负荷点平均停电率对断路器停运率灵敏度、负荷点平均停电时间对断路器停运率灵敏度、负荷点平均停电时间对断路器停运时间灵敏度;
在本步骤中,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包括:指线路停运率,线路停运时间,变压器停运率,变压器停运时间,断路器停运率,断路器停运时间,母线停运率和母线停运时间。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系统,包括:
配电网检测模块11,用于获取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值,计算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判断模块12,用于判断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是否符合预定标准;
变电站检测模块13,用于在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判断模块判断不符合所述预定标准时,根据所述配电网中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计算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
分区选择模块14,用于计算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灵敏度,以及所述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贡献度,并根据所述灵敏度和贡献度大小选定需调整的变电站或分区;
参数选择模块15,用于计算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相对于所述需调整的变电站或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灵敏度,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选定其中一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从新发送到所述配电网检测模块11;
控制策略模块16,控制策略模块,用于在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判断模块12判断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符合所述预定标准时,获取最后调整得到的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并根据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生成对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的控制策略;
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模块17,用于根据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的控制策略进行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系统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系统进一步包括负荷点检测模块18,所述负荷点检测模块18用于计算各负荷点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各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的灵敏度;所述参数选择模块15根据各负荷点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各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的灵敏度、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相对于所述需调整的变电站或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灵敏度的大小,选定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进行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及其系统通过将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与预定标准比较,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整;通过判断各个变电站或者各个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对整个配电网的影响值,选定需要调整的变电站或者分区,并从所述分区中选定对其供电可靠性指标影响较大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因此,调整选定的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可对整个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达到较大的优化。在调整之后重新计算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并重新进行供电可靠性判断,直到调整后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得到的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符合预定标准,才根据最终调整的各个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生成对所述配电网的控制策略。因此能够获得最优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控制策略,以此为依据进行配电网改造,可以在给定资金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获取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值,计算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
S2,判断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是否符合预定标准;
S3,如果不符合所述预定标准,则根据所述配电网中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计算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
S4,计算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灵敏度,以及所述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贡献度,并根据所述灵敏度和贡献度大小选定需调整的变电站或分区;
S5,计算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相对于所述需调整的变电站或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灵敏度,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选定其中一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进行调整;
S6,重新进行步骤S1至S5,直到判断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符合所述预定标准后,获取最后调整得到的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并根据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生成对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的控制策略;
S7,根据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的控制策略进行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包括:
配电网平均停电频率指标、配电网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配电网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配电网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配电网总的电量不足指标、配电网平均供电量不足指标、配电网总的停电损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包括:
各变电站或各分区平均停电频率指标、各变电站或各分区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各变电站或各分区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各变电站或各分区总的电量不足指标、各变电站或各分区平均供电量不足指标、各变电站或各分区总的停电损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灵敏度包括:配电网的平均停电频率指标相对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平均停电频率指标的灵敏度、配电网的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相对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的灵敏度、配电网的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相对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的灵敏度、配电网的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相对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的灵敏度、配电网的用户平均供电量不足指标相对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平均供电量不足指标的灵敏度、配电网的总电量不足指标相对于各变电站或各分区总电量不足指标的灵敏度、配电网总停电损失指标相对于各变电站或各分区总停电损失指标的灵敏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贡献度包括: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平均停电频率指标相对配电网的平均停电频率指标的贡献度、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相对配电网的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的贡献度、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相对配电网的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的贡献度、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相对配电网的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的贡献度、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平均供电量不足指标相对配电网的平均供电量不足指标的贡献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计算各负荷点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各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的灵敏度,并根据各负荷点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各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的灵敏度、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相对于所述需调整的变电站或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灵敏度的大小,选定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进行调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各负荷点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各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的灵敏度包括:负荷点平均停电率对线路停运率灵敏度、负荷点平均停电时间对线路停运率灵敏度、负荷点平均停电时间对线路停运时间灵敏度、负荷点平均停电率对母线停运率灵敏度、负荷点平均停电时间对母线停运率灵敏度、负荷点平均停电时间对母线停运时间灵敏度、负荷点平均停电率对变压器停运率灵敏度、负荷点平均停电时间对变压器停运率灵敏度、负荷点平均停电时间对变压器停运时间灵敏度、负荷点平均停电率对断路器停运率灵敏度、负荷点平均停电时间对断路器停运率灵敏度、负荷点平均停电时间对断路器停运时间灵敏度;
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包括:指线路停运率,线路停运时间,变压器停运率,变压器停运时间,断路器停运率,断路器停运时间,母线停运率和母线停运时间。
8.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电网检测模块,用于获取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值,计算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是否符合预定标准;
变电站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判断模块判断不符合所述预定标准时,根据所述配电网中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计算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
分区选择模块,用于计算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灵敏度,以及所述各变电站或各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所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贡献度,并根据所述灵敏度和贡献度大小选定需调整的变电站或分区;
参数选择模块,用于计算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相对于所述需调整的变电站或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灵敏度,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选定其中一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从新发送到所述配电网检测模块;
控制策略模块,用于在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判断模块判断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符合所述预定标准时,获取最后调整得到的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并根据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生成对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的控制策略;
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的控制策略进行所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负荷点检测模块,用于计算各负荷点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各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的灵敏度;
所述参数选择模块根据各负荷点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于各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的灵敏度、各个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相对于所述需调整的变电站或分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灵敏度的大小,选定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参数进行调整。
CN201110454036.3A 2011-12-29 2011-12-29 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及其系统 Active CN1025452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54036.3A CN102545210B (zh) 2011-12-29 2011-12-29 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54036.3A CN102545210B (zh) 2011-12-29 2011-12-29 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5210A true CN102545210A (zh) 2012-07-04
CN102545210B CN102545210B (zh) 2014-04-09

Family

ID=46351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54036.3A Active CN102545210B (zh) 2011-12-29 2011-12-29 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45210B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8090A (zh) * 2013-04-11 2013-07-17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全局配网的停电计划调度方案优化方法
CN103258301A (zh) * 2013-04-19 2013-08-2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适用于县域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03577930A (zh) * 2013-10-25 2014-02-12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评估电建项目对配电网可靠性影响的系统
CN103914788A (zh) * 2014-03-04 2014-07-09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网多环节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03927697A (zh) * 2014-04-28 2014-07-16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和系统
CN104008509A (zh) * 2014-05-23 2014-08-27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可靠性计算的解析方法及装置
CN105260831A (zh) * 2015-09-30 2016-01-2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获取超高层建筑供电网络的可靠性指标的方法
CN105868851A (zh) * 2016-05-05 2016-08-17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基于绝对可靠性评价的城市电网结构优化方法
CN104090560B (zh) * 2014-05-06 2017-02-08 内蒙古云谷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供电综合环境评价指标的设备
CN106875035A (zh) * 2016-12-30 2017-06-20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主动配电网可靠性评估优化方法
CN107123982A (zh) * 2017-04-01 2017-09-0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设备异动的配电网可靠性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CN107807961A (zh) * 2017-10-10 2018-03-16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丽水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Spark计算引擎的配电网大数据分区处理方法
CN109299867A (zh) * 2018-09-12 2019-02-0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参数筛选方法及系统
CN109492930A (zh) * 2018-11-27 2019-03-1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评估配电网项目对供电可靠性贡献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9586288A (zh) * 2018-12-12 2019-04-05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混合多端直流输电工程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10210095A (zh) * 2019-05-24 2019-09-06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配电网可靠性指标计算方法
CN110310005A (zh) * 2019-05-09 2019-10-08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新型配电网效益计算分析方法
CN112001474A (zh) * 2020-08-24 2020-11-27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配电网的配电终端设备优化配置方法
CN115187075A (zh) * 2022-07-12 2022-10-14 南通大学 一种配网可靠性灵敏度分解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5307A (zh) * 2011-06-09 2011-11-23 重庆大学 一种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分层等值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5307A (zh) * 2011-06-09 2011-11-23 重庆大学 一种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分层等值方法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8090B (zh) * 2013-04-11 2016-05-04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全局配网的停电计划调度方案优化方法
CN103208090A (zh) * 2013-04-11 2013-07-17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全局配网的停电计划调度方案优化方法
CN103258301A (zh) * 2013-04-19 2013-08-2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适用于县域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03577930A (zh) * 2013-10-25 2014-02-12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评估电建项目对配电网可靠性影响的系统
CN103914788A (zh) * 2014-03-04 2014-07-09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网多环节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03914788B (zh) * 2014-03-04 2017-08-08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网多环节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03927697A (zh) * 2014-04-28 2014-07-16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和系统
CN104090560B (zh) * 2014-05-06 2017-02-08 内蒙古云谷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供电综合环境评价指标的设备
CN104008509B (zh) * 2014-05-23 2018-06-26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可靠性计算的解析方法及装置
CN104008509A (zh) * 2014-05-23 2014-08-27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可靠性计算的解析方法及装置
CN105260831A (zh) * 2015-09-30 2016-01-2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获取超高层建筑供电网络的可靠性指标的方法
CN105868851A (zh) * 2016-05-05 2016-08-17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基于绝对可靠性评价的城市电网结构优化方法
CN106875035A (zh) * 2016-12-30 2017-06-20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主动配电网可靠性评估优化方法
CN107123982A (zh) * 2017-04-01 2017-09-0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设备异动的配电网可靠性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CN107123982B (zh) * 2017-04-01 2021-10-2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设备异动的配电网可靠性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CN107807961A (zh) * 2017-10-10 2018-03-16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丽水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Spark计算引擎的配电网大数据分区处理方法
CN107807961B (zh) * 2017-10-10 2021-11-19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丽水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Spark计算引擎的配电网大数据分区处理方法
CN109299867A (zh) * 2018-09-12 2019-02-0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参数筛选方法及系统
CN109492930A (zh) * 2018-11-27 2019-03-1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评估配电网项目对供电可靠性贡献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9586288A (zh) * 2018-12-12 2019-04-05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混合多端直流输电工程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10310005A (zh) * 2019-05-09 2019-10-08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新型配电网效益计算分析方法
CN110210095A (zh) * 2019-05-24 2019-09-06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配电网可靠性指标计算方法
CN110210095B (zh) * 2019-05-24 2020-07-10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配电网可靠性指标计算方法
WO2020237847A1 (zh) * 2019-05-24 2020-12-03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配电网可靠性指标计算方法
CN112001474A (zh) * 2020-08-24 2020-11-27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配电网的配电终端设备优化配置方法
CN115187075A (zh) * 2022-07-12 2022-10-14 南通大学 一种配网可靠性灵敏度分解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5210B (zh) 201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5210B (zh) 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及其系统
JP6444286B2 (ja) 配電系統を構成する方法
US950736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stochastic optimal electric power flow control
Ranaweera et al. Distributed control scheme for residential battery energy storage units coupled with PV systems
JP4890920B2 (ja) 複数の分散型電源が連系された配電系統の電力品質維持支援方法及び電力品質維持支援システム
JP5721915B1 (ja) 電圧監視制御システム、電圧監視制御装置、計測装置および電圧監視制御方法
JP5372724B2 (ja) 自然エネルギを用いた発電システム
EP2696463B1 (en)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wind power generation control device and wind power generation control method
US20170133849A1 (en) Hierarchical robust model predictive voltage and var control with coordin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autonomous der voltage control
CN102437573B (zh) 基于模糊建模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调控方法及其系统
CN103020853B (zh) 一种短期交易计划安全校核的方法
EP3389162A1 (en) Power control device, operation plan plann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70017298A1 (en) Real time control of voltage stability of power systems at the transmission level
CN103746368A (zh) 一种电力系统静态安全稳定运行极限优化方法
CN110060165B (zh) 光伏储能系统收益测算方法及能量管理控制方法
Salehi et al. Investment deferral of sub-transmission substation using optimal planning of wind generators and storage systems
Rafinia et al. Towards an enhanced power system sustainability: An MILP under-frequency load shedding scheme considering demand response resources
Yilmaz et al. State-based Volt/VAR control strategies for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
JP6069738B2 (ja) 充放電制御システム、充放電制御方法、および充放電制御プログラム
Ferraz et al. MILP model for volt-var optimization considering chronological operation of distribution systems containing DERs
CN104239966A (zh) 一种主动配电网基于用电成本差异化的运营方法
US11178610B2 (en) Adaptive method for aggregation of distributed loads to provide emergency frequency support
JP6478856B2 (ja) 集中電圧制御装置および電圧制御システム
CN106960262B (zh) 特高压直流线路预想故障有功备用容量评估方法和装置
JP2020039222A (ja) 電力需給制御装置、電力需給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需給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12

Address after: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Shennan Road 518000 No. 4020 Guangdong provincial power dispatching center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1 No. 4020 Shennan East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Luohu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