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27697A - 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27697A CN103927697A CN201410175545.6A CN201410175545A CN103927697A CN 103927697 A CN103927697 A CN 103927697A CN 201410175545 A CN201410175545 A CN 201410175545A CN 103927697 A CN103927697 A CN 1039276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iald
- lambda
- sigma
- sensitivity
- l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70—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ergy generation sect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输电环节的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对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敏感度,生成第一灵敏度;获取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的变化的敏感度,生成第二灵敏度;基于负荷-电源可靠性等值原则,根据所述第一灵敏度和所述第二灵敏度的乘积量,获取所述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第三灵敏度;根据所述第三灵敏度,对电网系统进行调控。实施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可快速精确地找出配电环节及输电环节的薄弱节点,从而减少电网系统的运行风险,极大地提高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灵敏度检测是研究系统的状态或输出变化对系统参数或周围条件变化的敏感程度,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异常重要。电网的拓扑结构、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和电气参数共同决定了多环节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目前电网系统可靠性参数的灵敏度检测仅仅局限于输电网或者配电网这两个独立环节,而电力系统是一个层层相叠的多环节系统,其系统可靠性指标不仅对配电网设备可靠性参数较为敏感,对输电网设备可靠性参数同样敏感。忽略输电网设备可靠性影响,易漏检故障隐患,会降低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力系统可靠性参数的灵敏度检测,会降低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和系统。
一种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输电环节的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对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敏感度,生成第一灵敏度;
获取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的变化的敏感度,生成第二灵敏度;
基于负荷-电源可靠性等值原则,根据所述第一灵敏度和所述第二灵敏度,获取所述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第三灵敏度;
根据所述第三灵敏度,对电网系统进行调控。
一种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输电环节的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对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敏感度,生成第一灵敏度;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的变化的敏感度,生成第二灵敏度;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基于负荷-电源可靠性等值原则,获取所述第一灵敏度和所述第二灵敏度的乘积量,生成所述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第三灵敏度;
调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灵敏度,对电网系统进行调控。
上述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和系统,可直接获取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对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的影响,进而基于所述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第三灵敏度,对电网系统进行调控,可快速精确地找出配电环节及输电环节的薄弱节点,从而减少电网系统的运行风险,极大地提高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中输电环节与配电环节的连接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中输电环节的电网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中配电环节的电网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系统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本发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输电环节的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对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敏感度,生成第一灵敏度。
步骤102,获取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的变化的敏感度,生成第二灵敏度。
步骤103,基于负荷-电源可靠性等值原则,根据所述第一灵敏度和所述第二灵敏度,获取所述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第三灵敏度。
步骤104,根据所述第三灵敏度,对电网系统进行调控。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可直接获取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对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的影响,进而基于所述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第三灵敏度,对电网系统进行调控,可快速精确地找出配电环节及输电环节的薄弱节点,从而减少电网系统的运行风险,极大地提高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
其中,对于步骤101,输电环节的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可包括年均负荷削减频率λbus和平均每次负荷削减时间rbus。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包括年均故障率λtk和平均修复时间rtk。
优选地,输电环节的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对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敏感度为所述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对所述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的影响程度。
进一步地,可基于最优负荷削减模型对输电环节的充裕度进行评估。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输电环节的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对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敏感度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对电网系统进行故障状态分析与潮流计算,检验电网系统的运行是否满足安全约束条件。
若不满足,则采用最优负荷削减模型计算负荷削减量输,生成所述输电环节的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
本实施例,可获取更精确的第一灵敏度。
对于步骤102,优选地,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的变化的敏感度为所述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的变化对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的影响程度。
优选地,配电环节的电源节点即为输电环节的负荷节点。将电源节点的可靠性指标λs、rs作为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输入参数,可以得到考虑输电网影响的配电网的可靠性,即电网多环节系统的可靠性。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可为分别从频率、时间和概率三个不同角度描述电网系统的供电能力的SAIFI(systemaverage interruption frequency index)、SAIDI(system average interruption durationindex)和ASAI(average service availability index)。
如图2所示,配电环节馈线Fi、Fj分别通过断路器与输电网负荷节点Busi、Busj相连,并且彼此末端通过联络开关相连。以馈线Fi为例,其通过主电源Smain路径与Busi连接,通过备用电源Salt路径与Busj连接(图中以黑点标记主备电源路径),与其他复核阶段则无连接。不同的连接类型意味着不同的影响关系,对应为灵敏度分析时的不同解析式,连接类型可包括通过主电源路径连接;通过备用电源路径连接和无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的变化的敏感度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以各种开关装置将所述配电环节的配电网划分为两个以上的最小隔离区。
对划分的最小隔离区进行故障枚举,并利用可达性矩阵确定无故障的最小隔离区与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之间的连接关系。
根据确定的连接关系判定故障后果模式,并根据故障后果模式获取所述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
本实施例,方便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直接获取所述第二灵敏度。
对于步骤103,所述第三灵敏度优选地为所述第一灵敏度与所述第二灵敏度的乘积。
在一个实施中,根据所述第一灵敏度和所述第二灵敏度,获取所述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第三灵敏度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以如下公式电网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函数:
Is=fs{It(xt,yt,zt),xd,yd,zd}。
其中,Is表示电网系统可靠性指标,It表示输电网可靠性指标,xt表示输电网的拓扑结构,xd表示配电网的拓扑结构,yt表示输电网中元件的电气参数,yd表示配电网中元件的电气参数,zt表示输电网中元件的可靠性参数,zd表示配电网中元件的可靠性参数。
基于负荷-电源可靠性等值原则,获取所述第一灵敏度和所述第二灵敏度的乘积量,生成所述第三灵敏度。
本实施方式的可靠性指标函数综合了输电环节的可靠性对配电环节的影响。
对于步骤104,根据所述第三灵敏度,可快速获取电网系统的可靠性薄弱环节,进而采取对应的措施调控电网系统,以消除薄弱环节。
以下所述是本发明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获取输电环节的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对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敏感度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以下所述公式对所述配电环节的可靠性参数λs和rs与所述输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λbus和rbus进行等值:
λs=λbus;
rs=rbus;
其中,λbus和rbus分别为输电环节负荷节点的可靠性指标中的年均削负荷频率和平均削负荷持续时间,λs和rs分别为配电环节的电源节点的年均故障率和平均修复时间。
根据所述最优负荷削减模型如下公式获取输电环节的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λsj和rsj:
其中,λsj为负荷节点j的年均故障率,rsj为负荷节点j的年均修复时间,fi为所述电网系统经一次状态转移从系统状态i到达非故障状态的转移频率,fk为所述电网系统经一次状态转移从系统状态k到达非故障状态的转移频率,Pi为系统状态i的概率,λm,in为输电环节的元件m从系统状态i离开的转移率,若输电环节的元件m正常,则λm,in为失效率,λm,in=-λm,,若输电环节的元件m处于停运,则λm,in为修复率,即λm,in=-μm,,n为输电环节的元件总数,F为用于使负荷节点削减的系统状态集合。
通过如下所述公式获取输电环节的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λsj和rsj分别对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λtk和rtk的变化的敏感度:
其中,可靠性参数λtk、rtk为输电环节元件k的年均故障率和平均修复时间,μk为输电环节的元件k的修复率,μk=1/rtk;uk=1为输电环节的元件k的可用率,uk=0为输电环节的元件k的不可用率。
本实施方式,可快速获取输电环节的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对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敏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假设输电环节含有m个元件,其可靠性参数构成的向量(λt1rt1λt2rt2…λtmrtm),输电环节与配电环节之间通过n个节点相连接。在输电环节进行灵敏度分析,求解输电网n个负荷节点的可靠性指标向量(λs1rs1λs2rs2…λsnrsn)T对m个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偏微分,写成雅可比矩阵形式:
以下所述是本发明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第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获取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的变化的敏感度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将馈线Fi划分σi个最小隔离区。
基于停电原因通过以下所述公式获取馈线Fi的SAIFI、SAIDI和ASAI为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
tcc=tcAalt+td(1-Aalt)
;
其中,Aalt为备用电源的可用率,λalt和ralt为备用电源的年均故障率和平均修复时间,tc为平均联络开关倒闸时间,S为最小隔离区的编号,Bs、Cs、Ds分别为由最小隔离区s故障而引起的B类、C类、D类最小隔离区的集合,Ns为最小隔离区s内所含的负荷节点的供电户数,tb、tcc、td分别为隔离开关操作时间、联络开关倒闸时间、故障停运时间。
本实施方式获取的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可从频率、时间和概率三个不同角度全面描述电网系统的供电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的变化的敏感度的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输电环节的输电网与配电环节的馈线间的连接类型,其中,所述连接类型包括通过主电源路径连接、通过备用电源路径连接和无连接;
根据与所述连接类型的连接路径,分别获取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SAIFI、SAIDI和ASAI的偏微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连接类型,分别获取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SAIFI、SAIDI和ASAI的偏微分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连接类型为主电源路径连接时,通过以下所述公式获取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SAIFI、SAIDI和ASAI的偏微分:
其中,SF、SD和AS分别对应SAIFI、SAIDI和ASAI;
将获取的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SAIFI、SAIDI和ASAI的偏微分作为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的变化的敏感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连接类型,分别获取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SAIFI、SAIDI和ASAI的偏微分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连接类型为备电源路径连接时,通过以下所述公式获取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SAIFI、SAIDI和ASAI的偏微分:
其中,SF、SD和AS分别对应SAIFI、SAIDI和ASAI,λalt和ralt为馈线Fj的备用电源Salt的可靠性参数,F表示馈线Fj中所有使得Salt停电的最小隔离区的集合,tk为最小隔离区k使得Salt停电的时长;
将获取的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SAIFI、SAIDI和ASAI的偏微分作为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的变化的敏感度。
进一步地,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函数向量(SAIFISAIDIASAI)T对n个节点的可靠性参数(λs1rs1λs2rs2…λsnrsn)的偏微分,写成雅可比矩阵形式为:
根据公式JS=JdJt可获得以下形式的第三灵敏度:
以下所述是本发明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第四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与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输电环节的系统如图3所示,为IEEE-RTS79系统,含两种不同电压等级节点24个,其中230kV节点10个,138kV节点14个,并配置有230kV变压器5台,230kV线路21回,138kV线路10回,138kV电缆2回。配电网环节的系统如图4所示,为更加突出多环节系统灵敏度分析效果对IEEE-RBTS BUS6配电系统进行了改动。该配电环节选取IEEE-RTS79的BUS5、BUS6作为电源,馈线F1通过主电源路径与节点Bus5连接,通过备用电源路径与Bus6连接。馈线F2的连接情况与其相反。馈线F4仅通过主电源路径与节点Bus6连接,与Bus5无连接。在每个配网负荷点变压器的高压侧均装有熔断器。即该系统具有负荷节点(LP1-LP40)共40个,熔断器38个,配电变压器38台,断路器11台,隔离开关15台,联络开关1台。其中,图3中元件的编号、类型和位置如表1所示,表1中L代表架空线路,C代表电缆,T代表变压器:
优选地,设线路的故障率是0.05次/(年·km),修复时间为8h;变压器故障率为0.015次/(年·台),修复时间为48h;隔离开关的操作时间tb为0.5h;联络开关的倒闸时间tc为1.0h;假设熔断器都能100%可靠熔断。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析输电环节负荷节点Bus5、Bus6的年均切负荷频率和切负荷平均持续时间指标λs5、rs5、λs6、rs6对输电网电气元件的可靠性参数λt、rt的第一灵敏度。具体地可仅选取较为典型的15个输电环节元件,其中包括1条电缆(元件8),5个变压器(元件33-37)和9条架空线路(其他),所述第一灵敏度和元件编号与元件位置、元件类型的对应关系见表2和表3。
表2输电环节负荷节点Bus5对输电网元件的第一灵敏度:
表3输电环节负荷节点Bus6对输电网元件的第一灵敏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分析配电环节3条馈线F1、F2、F4的供电可靠性指标SAIFI、SAIDI对配电环节电源节点(即输电环节的负荷节点)Bus5、Bus6的可靠性参数λs、rs的第二灵敏度,见表4至表6。
表4配电环节馈线F1对电源节点可靠性的第二灵敏度:
表5配电环节馈线F2对电源节点可靠性的第二灵敏度:
表6配电环节馈线F4对电源节点可靠性的第二灵敏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利用雅可比矩阵快速求解馈线F1、F2和F4的可靠性指标SAIFI、SAIDI对输电环节元件可靠性参数λt、rt的第三灵敏度分析,如表7至表9所示.
表7配电环节馈线F1对输电环节元件可靠性指标的第三灵敏度:
表8配电环节馈线F2对输电环节元件的第三灵敏度:
表9配电环节馈线F4对输电网元件的第三灵敏度:
进一步地,结合表4、表5和表6可知:配电环节的馈线的SAIFI仅受到主电源路径上的输电网负荷节点的λ的影响;
结合表4、表5可知:有备用电源的配网馈线SAIDI受到主电源路径上输电网负荷节点的λ的较大影响,受到备用电源路径上输电网负荷节点的λ和r的很小影响,不受主电源路径上输电网负荷节点的r的影响。这是因为馈线F1与F2分别引自两个变电站,彼此之间通过联络开关转供电,使得其停电时间不受各自主电源的平均停电时间影响,而主要取决于联络开关的倒闸操作时间。
对比表5、表6可知:无备用电源的配网馈线相比有备用电源的配网馈线,其可靠性受主电源节点的可靠性的影响程度很大,对输电网负荷节点的可靠性水平有很强的依赖性。取自不同变电站的馈线互为备用,不仅提高了配网整体的可靠性水平,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配网可靠性对输电网可靠性不良影响的抵御能力。
对比表7、表8,对馈线F1可靠性影响最大的输电元件为线路7,对馈线F2可靠性影响最大的输电元件为线路8、9、17。可知,大部分的输电网元件都会对配电网的可靠性造成一定影响,但对不同的配电馈线,影响其可靠性的输电网薄弱环节不同。通过多环节系统的灵敏度分析,能够跨越输配界限,有针对性的发现影响系统可靠性的薄弱环节。
对比表8、表9,由于主电源都取自Bus6,馈线F2,F4的SAIFI对输电网元件可靠性参数的灵敏度情况基本一致,但是由于F4没有备用电源,导致其SAIDI会受到输电网部分元件(如线路8、9、17)的严重影响。可知,跨变电站的备用电源接线方式可以在输电网可靠性不佳的情况下,显著减少配电馈线受输电网影响而导致的停电时间,极大改善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请参阅图5,图5本发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系统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系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0、第二获取模块200、第三获取模块300和调控模块400,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输电环节的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对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敏感度,生成第一灵敏度。
第二获取模块200,用于获取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的变化的敏感度,生成第二灵敏度。
第三获取模块300,用于基于负荷-电源可靠性等值原则,获取所述第一灵敏度和所述第二灵敏度的乘积量,生成所述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第三灵敏度。
调控模块400,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灵敏度,对电网系统进行调控。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系统,可直接获取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对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的影响,进而基于所述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第三灵敏度,对电网系统进行调控,可快速精确地找出配电环节及输电环节的薄弱节点,从而减少电网系统的运行风险,极大地提高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
本实施方式的系统用于实现以上所述的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中的操作。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输电环节的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对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敏感度,生成第一灵敏度;
获取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的变化的敏感度,生成第二灵敏度;
基于负荷-电源可靠性等值原则,根据所述第一灵敏度和所述第二灵敏度,获取所述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第三灵敏度;
根据所述第三灵敏度,对电网系统进行调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输电环节的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对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敏感度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对电网系统进行故障状态分析与潮流计算,检验电网系统的运行是否满足安全约束条件;
若不满足,则采用最优负荷削减模型计算负荷削减量,生成所述输电环节的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输电环节的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对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敏感度,生成第一灵敏度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以下所述公式对所述配电环节的可靠性参数λs和rs与所述输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λbus和rbus进行等值:
λs=λbus;
rs=rbus;
其中,λbus和rbus分别为输电环节负荷节点的可靠性指标中的年均削负荷频率和平均削负荷持续时间,λs和rs分别为配电环节的电源节点的年均故障率和平均修复时间;
根据所述最优负荷削减模型如下公式获取输电环节的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λsj和rsj:
其中,λsj为负荷节点j的年均故障率,rsj为负荷节点j的年均修复时间,fi为所述电网系统经一次状态转移从系统状态i到达非故障状态的转移频率,fk为所述电网系统经一次状态转移从系统状态k到达非故障状态的转移频率,Pi为系统状态i的概率,Pk为系统状态k的概率,λm,in为输电环节的元件m从系统状态i离开的转移率,若输电环节的元件m正常,则λm,in为失效率,λm,in=-λm,,若输电环节的元件m处于停运,则λm,in为修复率,即λm,in=-μm,,n为输电环节的元件总数,F为用于使负荷节点削减的系统状态集合;
通过如下所述公式获取输电环节的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λsj和rsj分别对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λtk和rtk的变化的敏感度,生成所述第一灵敏度:
其中,可靠性参数λtk、rtk为输电环节元件的年均故障率和平均修复时间,μk为输电环节的元件k的修复率,μk=1/rtk;uk=1为输电环节的元件k的可用率,uk=0为输电环节的元件k的不可用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获取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的变化的敏感度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以各种开关装置将所述配电环节的配电网划分为两个以上的最小隔离区;
对划分的最小隔离区进行故障枚举,并利用可达性矩阵确定无故障的最小隔离区与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之间的连接关系;
根据确定的连接关系判定故障后果模式,并根据故障后果模式获取所述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获取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的变化的敏感度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将馈线Fi划分σi个最小隔离区;
基于停电原因通过以下所述公式获取馈线Fi的SAIFI、SAIDI和ASAI为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
tcc=tcAalt+td(1-Aalt)
;
其中,Aalt为备用电源的可用率,λalt和ralt为备用电源的年均故障率和平均修复时间,tc为平均联络开关倒闸时间,S为最小隔离区的编号,Bs、Cs、Ds分别为由最小隔离区s故障而引起的B类、C类、D类最小隔离区的集合,Ns为最小隔离区s内所含的负荷节点的供电户数,tb、tcc、td分别为隔离开关操作时间、联络开关倒闸时间、故障停运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的变化的敏感度,生成第二灵敏度的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输电环节的输电网与配电环节的馈线间的连接类型,其中,所述连接类型包括通过主电源路径连接、通过备用电源路径连接和无连接;
根据与所述连接类型的连接路径,分别获取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SAIFI、SAIDI和ASAI的偏微分,生成所述第二灵敏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连接类型,分别获取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SAIFI、SAIDI和ASAI的偏微分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连接类型为主电源路径连接时,通过以下所述公式获取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SAIFI、SAIDI和ASAI的偏微分:
其中,SF、SD和AS分别对应SAIFI、SAIDI和ASAI;
将获取的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SAIFI、SAIDI和ASAI的偏微分作为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的变化的敏感度,生成所述第二灵敏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连接类型,分别获取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SAIFI、SAIDI和ASAI的偏微分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连接类型为备电源路径连接时,通过以下所述公式获取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SAIFI、SAIDI和ASAI的偏微分:
其中,SF、SD和AS分别对应SAIFI、SAIDI和ASAI,λalt和ralt为馈线Fj的备用电源Salt的可靠性参数,F表示馈线Fj中所有使得Salt停电的最小隔离区的集合,tk为最小隔离区k使得Salt停电的时长;
将获取的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SAIFI、SAIDI和ASAI的偏微分作为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的变化的敏感度,生成所述第二灵敏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灵敏度和所述第二灵敏度,获取所述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第三灵敏度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以如下公式电网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函数:
Is=fs{It(xt,yt,zt),xd,yd,zd};
其中,Is表示电网系统可靠性指标,It表示输电网可靠性指标,xt表示输电网的拓扑结构,xd表示配电网的拓扑结构,yt表示输电网中元件的电气参数,yd表示配电网中元件的电气参数,zt表示输电网中元件的可靠性参数,zd表示配电网中元件的可靠性参数;
基于负荷-电源可靠性等值原则,获取所述第一灵敏度和所述第二灵敏度的乘积量,生成所述第三灵敏度。
10.一种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输电环节的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对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敏感度,生成第一灵敏度;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的变化的敏感度,生成第二灵敏度;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基于负荷-电源可靠性等值原则,根据所述第一灵敏度和所述第二灵敏度,获取所述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第三灵敏度;
调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灵敏度,对电网系统进行调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75545.6A CN103927697B (zh) | 2014-04-28 | 2014-04-28 | 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75545.6A CN103927697B (zh) | 2014-04-28 | 2014-04-28 | 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27697A true CN103927697A (zh) | 2014-07-16 |
CN103927697B CN103927697B (zh) | 2017-09-01 |
Family
ID=51145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75545.6A Active CN103927697B (zh) | 2014-04-28 | 2014-04-28 | 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27697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84418A (zh) * | 2015-09-23 | 2015-12-23 | 重庆大学 | 基于潮流、灵敏度及约束一致性等值的互联电网最优潮流计算方法 |
CN105281320A (zh) * | 2015-09-16 | 2016-01-27 | 河海大学 | 协调经济性及切负荷率公平性的紧急负荷控制优化方法 |
CN110780132A (zh) * | 2019-10-23 | 2020-02-11 | 浙江大学 | 含多端直流系统的交直流电力系统节点可靠性检测方法 |
CN114219240A (zh) * | 2021-12-01 | 2022-03-22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一种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80154A (ja) * | 2005-03-30 | 2006-10-12 |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 分散電源制御システム |
CN102255307A (zh) * | 2011-06-09 | 2011-11-23 | 重庆大学 | 一种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分层等值方法 |
CN102437573A (zh) * | 2011-12-29 | 2012-05-02 | 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 | 基于模糊建模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调控方法及其系统 |
CN102545210A (zh) * | 2011-12-29 | 2012-07-04 | 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 | 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及其系统 |
-
2014
- 2014-04-28 CN CN201410175545.6A patent/CN10392769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80154A (ja) * | 2005-03-30 | 2006-10-12 |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 分散電源制御システム |
CN102255307A (zh) * | 2011-06-09 | 2011-11-23 | 重庆大学 | 一种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分层等值方法 |
CN102437573A (zh) * | 2011-12-29 | 2012-05-02 | 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 | 基于模糊建模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调控方法及其系统 |
CN102545210A (zh) * | 2011-12-29 | 2012-07-04 | 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 | 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方法及其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5)
Title |
---|
周家启等: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灵敏度分析模型", 《电网技术》 * |
彭鹄: "含风力发电的发输配电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
徐珍霞等: "复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改进故障遍历法", 《电网技术》 * |
赵月辉: "复杂配电系统可靠性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
赵渊等: "发输电组合系统可靠性评估中的最优负荷削减模型分析", 《电网技术》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81320A (zh) * | 2015-09-16 | 2016-01-27 | 河海大学 | 协调经济性及切负荷率公平性的紧急负荷控制优化方法 |
CN105281320B (zh) * | 2015-09-16 | 2017-11-03 | 河海大学 | 协调经济性及切负荷率公平性的紧急负荷控制优化方法 |
CN105184418A (zh) * | 2015-09-23 | 2015-12-23 | 重庆大学 | 基于潮流、灵敏度及约束一致性等值的互联电网最优潮流计算方法 |
CN105184418B (zh) * | 2015-09-23 | 2019-04-02 | 重庆大学 | 基于灵敏度和约束等值的互联电网最优潮流计算方法 |
CN110780132A (zh) * | 2019-10-23 | 2020-02-11 | 浙江大学 | 含多端直流系统的交直流电力系统节点可靠性检测方法 |
CN114219240A (zh) * | 2021-12-01 | 2022-03-22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一种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27697B (zh) | 2017-09-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14788B (zh) | 电网多环节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 |
Monadi et al. | Centralized protection strategy for medium voltage DC microgrids | |
CN108318782B (zh) | 基于网络拓扑与配变停电信息的配电网故障区域辨识方法 | |
KR102099568B1 (ko) | 분산 전원이 연계된 배전 계통의 자동 고장 처리 장치 및 그 방법 | |
CN103927697A (zh) | 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和系统 | |
CN103376348A (zh) | 在用于监控电力系统的系统中控制故障电流的方法 | |
US20150160296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Ied Event Classification In An Electrical Grid | |
CN104166940A (zh) | 配电网运行风险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 | |
CN104112076A (zh) | 基于模糊数学的运行风险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 | |
CN103714491A (zh) | 一种基于风险的电网调度操作票最佳序列生成方法 | |
CN102570450A (zh) | 一种适用于复杂电网的静态可靠性评估方法 | |
CN106548265A (zh) | 一种基于连锁故障事故链搜索的输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 |
CN102570451A (zh) | 一种输电网静态可靠性评估方法 | |
Xie et al. |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s containing multiple overhead feeders on a same tower | |
CN104466924A (zh) | 基于保护智能中心的变电站系统的后备保护方法 | |
Paladhi et al. | Resilient protection scheme preserving system integrity during stressed condition | |
CN104361531A (zh) |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高风险故障设备的识别方法和系统 | |
CN102281103B (zh) | 基于模糊集合解算的光网络多故障恢复方法 | |
CN102684176B (zh) | 一种基于终端设备检修的配电网网络化差动保护方法 | |
Kundu et al. | Real‐time event identification using synchrophasor data from selected buses | |
CN105184657B (zh) | 一种面向电力系统的供电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 |
CN103439596A (zh) | 一种输电网安全运行稳态性能检测方法 | |
CN100541213C (zh) | 基于元件关联分析的电网故障自适应诊断方法 | |
CN103869200B (zh) | 一种基于广域信息的配电网孤岛检测方法 | |
Damchi et al. | Determination of the optimum routine and self‐checking test time intervals for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considering remote back‐up protection system failur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510080 water Donggang 8, Dongfeng East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Co-patentee after: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atentee after: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080 water Donggang 8, Dongfeng East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Co-patentee befor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atentee before: Electric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rpor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