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0250A - 基于方位保真角度域成像的裂缝型油气储层地震探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方位保真角度域成像的裂缝型油气储层地震探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0250A
CN102540250A CN2010105794911A CN201010579491A CN102540250A CN 102540250 A CN102540250 A CN 102540250A CN 2010105794911 A CN2010105794911 A CN 2010105794911A CN 201010579491 A CN201010579491 A CN 201010579491A CN 102540250 A CN102540250 A CN 102540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ing
angle
orientation
incident
fide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794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40250B (zh
Inventor
程玖兵
马在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57949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402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40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0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40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02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裂缝型油气储层地震探测的方位保真角度域成像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模拟地面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器采集地震波信号,按振幅相对保真处理流程进行预处理;2)输入设备根据地质任务确定局部目标及其成像范围,并对分方位成像数组和方位/角度域成像数组进行初始化;3)数据采集器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地震波数据逐道输入到处理器中,处理器根据中心点位置与偏移孔径限制,确定该道地震波对应的最大成像范围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复杂地质体高精度成像与描述、面向裂缝储层的方位各向异性分析与参数提取产生高保真的多方位成像数据体与方位共成像点道集等优点。

Description

基于方位保真角度域成像的裂缝型油气储层地震探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裂缝型油气储层地震探测方法,尤其是涉及基于方位保真角度域成像的裂缝型油气储层地震探测方法。
背景技术
窄方位观测不能完整地记录三维地震波场及夹杂着的噪声,降低了地震成像能力,也影响噪声的压制。为了提高复杂地质体成像精度,改善裂缝系统的预测与描述,提高储层及其含油气性预测,宽方位三维地震采集技术越来越受到工业界的重视(凌云,2007)。当地震波传播经过定向排列的裂缝系统时,会诱导波场的方位各向异性,表现为速度或走时随方位的变化,也可能引起振幅乃至衰减随方位角的变化。在地震勘探中,利用正常时差(NMO)速度、走时、振幅等的方位各向异性分析,可以推断裂缝系统的走向与发育密度(Lynn et al.,1996;Li,1997;Ruger,1998)。当前,无论是陆地还是海洋油气勘探中,三维宽方位地震数据越来越多。然而传统考虑方位的地震资料处理(包括偏移成像)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常规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方法还不能充分地利用这些高代价获得的方位信息丰富的波场数据(Manning et al.,2008)。通过地震偏移获得的成像数据体被用于构造解释与层序分析、声阻抗反演与属性提取等过程中,但该数据体是不同传播方向波场成像值的某种平均。虽然人们也意识到分方位成像有助于对复杂断层、裂缝系统等的描述,但这些应用通常都是以地面炮点-接收点的方位角(即采集方位)分选的叠前数据子集(俗称限制方位数据体)为出发点,独立进行正常时差(NMO)校正或叠前偏移等,然后分析成像结果随采集方位的变化特征。这种做法理论上假设各个限制方位子数据体在波场传播过程中是独立的,并认为采集方位代表了波路径的方位特征,不利于侧向散射、平面外反射能量的归位与聚焦,影响三维复杂地质结构、不规则界面、裂缝系统以及一些特殊散射体的成像与描述(Perez andMarfurt,2008)。在方位保真成像时,除了区分观测地震数据采集方位的差异,还应当区分成像点处地震波局部传播方位的差异。近年美国Paradigm地球物理公司根据国际上的角度域叠前深度偏移理论研究成果,正在研制与测试一种基于叠前深度偏移的全方位角度域成像软件。不过,受该技术的复杂的理论与高昂的计算成本的制约,近期仅在其公司内部试验性使用,尚未被业界认可,也与我国油气资源勘探需求不太吻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针对裂缝型油气储层地震探测的方位保真角度域成像数据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针对裂缝型油气储层地震探测的方位保真角度域成像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模拟地面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器采集地震波信号,按振幅相对保真处理流程进行预处理;
2)输入设备根据地质任务确定局部目标及其成像范围,并对分方位成像数组和方位/角度域成像数组进行初始化;
3)数据采集器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地震波数据逐道输入到处理器中,处理器根据中心点位置与偏移孔径限制,确定该道地震波对应的最大成像范围,判断该道地震波对应的最大成像范围是否在选定的局部目标成像范围内,若为是,执行步骤4),若为否,输入下一道;
4)处理器对该道地震波进行每个成像时间孔径内所有点的角度域成像处理,判断该道地震波所有的成像时间的角度域成像处理是否完成,若为是,执行步骤5),若为否,继续执行步骤4);
5)处理器判断所有的地震波数据是否都理处完成,若为是,执行步骤6),若为否,返回步骤3);
6)输出脉冲响应叠加后的局部入射角度域成像结果,包括局部入射方位角域多方位成像数据体Imageinc-azimuth(x,y,φ,τ)、入射方位与入射角域共成像道集ADCIGinc(x,y,φ,γ,τ),同时也得到了局部照明角度域成像结果,包括局部照明方位角域多方位成像数据体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21
局部照明方位与倾角域共成像道集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22
7)输出多方位成像数据体Imageinc-azimuth(x,y,φ,τ)与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31
基于分方位成像数据体,多视角描述复杂地质体,全面地分析沉积现象与沉积过程,并可提取随方位变化的叠后属性;
8)输出方位保真的入射方位与入射角域共成像道集ADCIGinc(x,y,φ,γ,τ),可由ADCIGinc(x,y,φ,γ,τ)实施方位时差分析、振幅随入射角与方位角变化AVAZ分析或反演,如果判断不存方位振幅变化,通过进一步叠加得到入射角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inc(x,y,γ,τ),可由ADCIGinc(x,y,γ,τ)实施三维AVA分析或反演,也可由ADCIGinc(x,y,φ,γ,τ)与ADCIGinc(x,y,γ,τ)获得部分角度叠加剖面,实施弹性阻抗EI反演,通过AVAZ分析或反演可获得裂缝走向与密度的参数信息,通过AVA或EI反演可获得反映储层及其含油气性的属性数据与图表,通过显示器显示。
所述的步骤4)中的对该道地震波进行成像时间的角度域成像处理过程如下:
1)从角度域成像空间开始时刻,根据当前成像时间(τ)的偏移孔径范围以及中心点坐标,确定当前成像时间成像点横向分布区间;
2)在局部一维各向同性或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中,判定下行射线始终位于垂直平面内,上行射线始终位于另一垂直平面,成像点横向分布区间内,针对每个成像点(x,y,τ),根据非双曲时差方程计算炮点-成像点单程射线走时ts以及成像点-接收点单程射线走时tr,总的双程走时为t=ts+tr,再利用公式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32
计算入射与散射射线参数ps与pr,它们相当于入射与散射慢度矢量的水平分量,根据上述共平面假设,计算入射射线x方向与y方向的水平慢度分量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33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34
以及散射射线x方向与y方向的水平慢度分量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36
同时基于非双曲时差方程计算入射和散射射线垂直慢度分量qs与qr,得到入射慢度矢量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37
与散射慢度矢量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38
3)根据矢量运算规则,计算入射慢度矢量与散射慢度矢量的夹角θ,若假设y轴与正北方向平行,则按下式计算局部入射平面与正北方向所呈的方位角φ;
4)入射慢度矢量与散射慢度矢量之和称为照明慢度矢量,它可按下式计算: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39
再根据矢量运算规则,计算照明满度矢量与垂向的夹角θ以及照明矢量的方位角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310
5)将输入地震道对应走时的振幅乘以几何扩散校正权系数后叠加到入射角度域成像空间(x,y,φ,γ,τ),其中x,y,τ为时间域成像坐标,φ为局部入射方位角,γ为局部入射角(γ=θ/2);将输入地震道对应走时的振幅乘以几何扩散校正权系数后叠加到照明角度域成像空间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41
其中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42
为局部照明方位角,θ为局部照明倾角;
6)为了实现多方位成像,将输入地震道对应走时的振幅乘以几何扩散校正权系数后叠加到局部入射方位角域成像空间(x,y,φ,τ);将输入地震道对应走时的振幅乘以几何扩散校正权系数后叠加到局部照明方位角域成像空间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43
完成当前成像时间孔径内所有点的角度域成像后,进入下一个成像时间,返回步骤1)。
所述的步骤8)中的部分角度包括小角度、中角度与大角度。
所述的步骤2)中的局部目标及其成像范围包括成像空间起止iLine号与xLine号,起止自激自收时间范围。
所述的步骤1)中的预处理包括叠前去噪、静校正、地表一致性校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根据地震波局部方向特征实现的方位保真叠前时间偏移成像,考虑了目前针对裂缝系统的方位各向异性分析主要基于叠前时间偏移成果数据的现状,以及叠前时间偏移相对于叠前深度偏移的成本优势,可以为复杂地质体高精度成像与描述、面向裂缝储层的方位各向异性分析与参数提取产生高保真的多方位成像数据体与方位共成像点道集;
2)技术流程实用性强,国内外尚无同类方法技术公开发表,它使得油气勘探开发中能够以可承受的成本投入提升地震波成像对碳氢化合物储层(尤其是裂缝系统)的预测与描述能力,尤其是有助于生物礁、碳酸盐岩溶洞、火成岩侵入体、盐丘等地质体的成像与描述,提高致密砂岩、碳酸盐岩、页岩、火成岩和变质岩油气藏中裂缝系统的预测与描述精度;
3)遵循地震传播规律实现方位保真成像,恢复储层“原位”的波形(时差、振幅、频率等)随入射方位与照明方位的变化信息;
4)获得的分方位或多方位成像数据体支持复杂地质体(如边缘不规则地质体、复杂断裂与裂缝系统等)的多视角精细描述;
5)为裂缝储层预测与描述提供方位/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有力地支撑方位时差分析、方位速度分析、方位振幅与衰减分析等;
6)为三维AVA分析与反演提供入射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常规叠前偏移提供的成像切片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四个地面采集方位的成像切片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四个地下照明方位的成像切片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第1个照明方位角面元、入射角6-10°与16-20°成像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第2个照明方位角面元、入射角6-10°与16-20°成像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第3个照明方位角面元、入射角6-10°与16-20°成像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第4个照明方位角面元、入射角6-10°与16-20°成像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针对复杂地质体(如断裂与裂缝系统、碳酸盐岩生物礁与溶蚀孔洞、火成岩侵入体等特殊地质体)的精细成像与描述、方位各向异性分析与裂缝储层预测和描述的需要,在方位与振幅相对保真前处理基础上实施方位保真局部角度域叠前时间偏移成像,获得多种常规方法无法获得的成果数据体,有助于在解释阶段充分挖掘宽方位地震资料的潜力。
实施角度域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之前,在常规处理流程中对叠前地震资料做到振幅相对保真的噪音压制、静校正以及地表一致性校正等准备工作。先由常规叠前时间偏移处理获得合理的速度模型供偏移使用,并转换生成相对准确的层速度供角度计算使用。如图1、图2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模拟地面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器1采集地震波信号,按振幅相对保真处理流程进行预处理;
2)输入设备4根据地质任务确定局部目标及其成像范围,并对分方位成像数组和方位/角度域成像数组进行初始化;
3)数据采集器1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地震波数据逐道输入到处理器2中,处理器2根据中心点位置与偏移孔径限制,确定该道地震波对应的最大成像范围,判断该道地震波对应的最大成像范围是否在选定的局部目标成像范围内,若为是,执行步骤4),若为否,输入下一道;
4)处理器2对该道地震波进行每个成像时间孔径内所有点的角度域成像处理,判断该道地震波所有的成像时间的角度域成像处理是否完成,若为是,执行步骤5),若为否,继续执行步骤4);
5)处理器2判断所有的地震波数据是否都理处完成,若为是,执行步骤6),若为否,返回步骤3);
6)输出脉冲响应叠加后的局部入射角度域成像结果,包括局部入射方位角域多方位成像数据体Imageinc-azimuth(x,y,φ,τ)、入射方位与入射角域共成像道集ADCIGinc(x,y,φ,γ,τ),同时也得到了局部照明角度域成像结果,包括局部照明方位角域多方位成像数据体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61
局部照明方位与倾角域共成像道集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62
7)输出多方位成像数据体Imageinc-azimuth(x,y,φ,τ)与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63
基于分方位成像数据体,多视角描述复杂地质体,通过显示器3显示,全面地分析沉积现象与沉积过程,并可提取随方位变化的叠后属性(如图3、图4与图5);
8)输出方位保真的入射方位与入射角域共成像道集ADCIGinc(x,y,φ,γ,τ),可由ADCIGinc(x,y,φ,γ,τ)实施方位时差分析、振幅随入射角与方位角变化AVAZ分析或反演,如果判断不存方位振幅变化,通过进一步叠加得到入射角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inc(x,y,γ,τ),可由ADCIGinc(x,y,γ,τ)实施三维AVA分析或反演,也可由ADCIGinc(x,y,φ,γ,τ)与ADCIGinc(x,y,γ,τ)获得部分角度叠加剖面,实施弹性阻抗EI反演,通过AVAZ分析或反演可获得裂缝走向与密度的参数信息,通过AVA或EI反演可获得反映储层及其含油气性的属性数据与图表,通过显示器3显示(如图6、图7、图8与图9)。
所述的步骤4)中的对该道地震波进行成像时间的角度域成像处理过程如下:
1)从角度域成像空间开始时刻,根据当前成像时间(τ)的偏移孔径范围以及中心点坐标,确定当前成像时间成像点横向分布区间;
2)在局部一维各向同性或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中,判定下行射线始终位于垂直平面内,上行射线始终位于另一垂直平面,成像点横向分布区间内,针对每个成像点(x,y,τ),根据非双曲时差方程计算炮点-成像点单程射线走时ts以及成像点-接收点单程射线走时tr,总的双程走时为t=ts+tr,再利用公式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71
计算入射与散射射线参数ps与pr,它们相当于入射与散射慢度矢量的水平分量,根据上述共平面假设,计算入射射线x方向与y方向的水平慢度分量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72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73
以及散射射线x方向与y方向的水平慢度分量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74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75
同时基于非双曲时差方程计算入射和散射射线垂直慢度分量qs与qr,得到入射慢度矢量与散射慢度矢量
3)根据矢量运算规则,计算入射慢度矢量与散射慢度矢量的夹角θ,若假设y轴与正北方向平行,则按下式计算局部入射平面与正北方向所呈的方位角φ;
4)入射慢度矢量与散射慢度矢量之和称为照明慢度矢量,它可按下式计算: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78
再根据矢量运算规则,计算照明满度矢量与垂向的夹角θ以及照明矢量的方位角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79
5)将输入地震道对应走时的振幅乘以几何扩散校正权系数后叠加到入射角度域成像空间(x,y,φ,γ,τ),其中x,y,τ为时间域成像坐标,φ为局部入射方位角,γ为局部入射角(γ=θ/2);将输入地震道对应走时的振幅乘以几何扩散校正权系数后叠加到照明角度域成像空间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710
其中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711
为局部照明方位角,θ为局部照明倾角;
6)为了实现多方位成像,将输入地震道对应走时的振幅乘以几何扩散校正权系数后叠加到局部入射方位角域成像空间(x,y,φ,τ);将输入地震道对应走时的振幅乘以几何扩散校正权系数后叠加到局部照明方位角域成像空间
Figure BSA000003785645000712
完成当前成像时间孔径内所有点的角度域成像后,进入下一个成像时间,返回步骤1)。

Claims (5)

1.一种针对裂缝型油气储层地震探测的方位保真角度域成像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模拟地面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器采集地震波信号,按振幅相对保真处理流程进行预处理;
2)输入设备根据地质任务确定局部目标及其成像范围,并对分方位成像数组和方位/角度域成像数组进行初始化;
3)数据采集器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地震波数据逐道输入到处理器中,处理器根据中心点位置与偏移孔径限制,确定该道地震波对应的最大成像范围,判断该道地震波对应的最大成像范围是否在选定的局部目标成像范围内,若为是,执行步骤4),若为否,输入下一道;
4)处理器对该道地震波进行每个成像时间孔径内所有点的角度域成像处理,判断该道地震波所有的成像时间的角度域成像处理是否完成,若为是,执行步骤5),若为否,继续执行步骤4);
5)处理器判断所有的地震波数据是否都理处完成,若为是,执行步骤6),若为否,返回步骤3);
6)输出脉冲响应叠加后的局部入射角度域成像结果,包括局部入射方位角域多方位成像数据体Imageinc-azimuth(x,y,φ,τ)、入射方位与入射角域共成像道集ADCIGinc(x,y,φ,γ,τ),同时也得到了局部照明角度域成像结果,包括局部照明方位角域多方位成像数据体
Figure FSA00000378564400011
局部照明方位与倾角域共成像道集
Figure FSA00000378564400012
7)输出多方位成像数据体Imageinc-azimuth(x,y,φ,τ)与
Figure FSA00000378564400013
基于分方位成像数据体,多视角描述复杂地质体,全面地分析沉积现象与沉积过程,并可提取随方位变化的叠后属性;
8)输出方位保真的入射方位与入射角域共成像道集ADCIGinc(x,y,φ,γ,τ),可由ADCIGinc(x,y,φ,γ,τ)实施方位时差分析、振幅随入射角与方位角变化AVAZ分析或反演,如果判断不存方位振幅变化,通过进一步叠加得到入射角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inc(x,y,γ,τ),可由ADCIGinc(x,y,γ,τ)实施三维AVA分析或反演,也可由ADCIGinc(x,y,φ,γ,τ)与ADCIGinc(x,y,γ,τ)获得部分角度叠加剖面,实施弹性阻抗EI反演,通过AVAZ分析或反演可获得裂缝走向与密度的参数信息,通过AVA或EI反演可获得反映储层及其含油气性的属性数据与图表,通过显示器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裂缝型油气储层地震探测的方位保真角度域成像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的对该道地震波进行成像时间的角度域成像处理过程如下:
1)从角度域成像空间开始时刻,根据当前成像时间(τ)的偏移孔径范围以及中心点坐标,确定当前成像时间成像点横向分布区间;
2)在局部一维各向同性或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中,判定下行射线始终位于垂直平面内,上行射线始终位于另一垂直平面,成像点横向分布区间内,针对每个成像点(x,y,τ),根据非双曲时差方程计算炮点-成像点单程射线走时ts以及成像点-接收点单程射线走时tr,总的双程走时为t=ts+tr,再利用公式
Figure FSA00000378564400021
计算入射与散射射线参数ps与pr,它们相当于入射与散射慢度矢量的水平分量,根据上述共平面假设,计算入射射线x方向与y方向的水平慢度分量
Figure FSA00000378564400022
Figure FSA00000378564400023
以及散射射线x方向与y方向的水平慢度分量
Figure FSA00000378564400025
同时基于非双曲时差方程计算入射和散射射线垂直慢度分量qs与qr,得到入射慢度矢量
Figure FSA00000378564400026
与散射慢度矢量
Figure FSA00000378564400027
3)根据矢量运算规则,计算入射慢度矢量与散射慢度矢量的夹角θ,若假设y轴与正北方向平行,则按下式计算局部入射平面与正北方向所呈的方位角φ;
4)入射慢度矢量与散射慢度矢量之和称为照明慢度矢量,它可按下式计算:
Figure FSA00000378564400028
再根据矢量运算规则,计算照明满度矢量与垂向的夹角θ以及照明矢量的方位角
Figure FSA00000378564400029
5)将输入地震道对应走时的振幅乘以几何扩散校正权系数后叠加到入射角度域成像空间(x,y,φ,γ,τ),其中x,y,τ为时间域成像坐标,φ为局部入射方位角,γ为局部入射角(γ=θ/2);将输入地震道对应走时的振幅乘以几何扩散校正权系数后叠加到照明角度域成像空间
Figure FSA000003785644000210
其中
Figure FSA000003785644000211
为局部照明方位角,θ为局部照明倾角;
6)为了实现多方位成像,将输入地震道对应走时的振幅乘以几何扩散校正权系数后叠加到局部入射方位角域成像空间(x,y,φ,τ);将输入地震道对应走时的振幅乘以几何扩散校正权系数后叠加到局部照明方位角域成像空间完成当前成像时间孔径内所有点的角度域成像后,进入下一个成像时间,返回步骤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裂缝型油气储层地震探测的方位保真角度域成像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8)中的部分角度包括小角度、中角度与大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裂缝型油气储层地震探测的方位保真角度域成像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局部目标及其成像范围包括成像空间起止iLine号与xLine号,起止自激自收时间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裂缝型油气储层地震探测的方位保真角度域成像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预处理包括叠前去噪、静校正、地表一致性校正。
CN201010579491.1A 2010-12-08 2010-12-08 基于方位保真角度域成像的裂缝型油气储层地震探测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402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79491.1A CN102540250B (zh) 2010-12-08 2010-12-08 基于方位保真角度域成像的裂缝型油气储层地震探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79491.1A CN102540250B (zh) 2010-12-08 2010-12-08 基于方位保真角度域成像的裂缝型油气储层地震探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0250A true CN102540250A (zh) 2012-07-04
CN102540250B CN102540250B (zh) 2014-06-25

Family

ID=46347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7949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40250B (zh) 2010-12-08 2010-12-08 基于方位保真角度域成像的裂缝型油气储层地震探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40250B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8678A (zh) * 2012-12-27 2013-04-17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预测储层的方法
CN103412327A (zh) * 2013-08-01 2013-11-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裂缝性储层的粘弹性参数提取方法
CN104316965A (zh) * 2014-10-29 2015-01-2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裂缝方位和强度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04678434A (zh) * 2013-12-02 2015-06-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测储层裂缝发育参数的方法
CN105319590A (zh) * 2014-07-30 2016-02-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ti介质的各向异性单参数反演方法
CN105487110A (zh) * 2014-09-16 2016-04-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透射方程的各向异性参数反演方法
CN105629303A (zh) * 2015-12-28 2016-06-0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基于岩石物理的叠前裂缝定量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07340542A (zh) * 2017-07-12 2017-11-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碳酸盐岩缝洞空间位置预测方法
CN107561583A (zh) * 2017-08-01 2018-01-09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用于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的局部角度计算方法及成像方法
CN107664769A (zh) * 2016-07-28 2018-02-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提取方法和装置
CN108387927A (zh) * 2018-02-01 2018-08-1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裂缝及储层优势方位数据体的自适应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8802822A (zh) * 2018-06-13 2018-11-1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保幅直接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及装置
CN109307887A (zh) * 2017-07-28 2019-02-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地震弱反射体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1505715A (zh) * 2020-04-26 2020-08-07 成都捷科思石油天然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域中心入射角计算裂缝参数的方法
CN111913215A (zh) * 2019-05-10 2020-11-1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逆散射保幅偏移成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126153A (zh) * 2019-12-30 2021-07-1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组合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及装置
CN113885079A (zh) * 2021-08-23 2022-01-0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基于弹性波场解耦的高精度多方位逆时震源成像方法
CN113917533A (zh) * 2020-07-10 2022-01-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Ti介质双联动全方位成像的系统性实现方法
CN114355449A (zh) * 2022-01-05 2022-04-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矢量中值约束的结构导向三维地震图像增强方法
CN114663453A (zh) * 2022-03-11 2022-06-24 成都理工大学 储层多尺度裂缝网络定量描述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1175A (zh) * 2006-05-11 2007-11-14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零井源距垂直地震剖面纵横波数据深度域走廊叠加剖面处理方法
CN101900830A (zh) * 2010-06-02 2010-12-01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地震散射p-p波成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1175A (zh) * 2006-05-11 2007-11-14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零井源距垂直地震剖面纵横波数据深度域走廊叠加剖面处理方法
CN101900830A (zh) * 2010-06-02 2010-12-01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地震散射p-p波成像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程玖兵等: "方位保真局部角度域成像方法及其储层与油气预测意义",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

Cited B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8678A (zh) * 2012-12-27 2013-04-17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预测储层的方法
CN103412327B (zh) * 2013-08-01 2016-04-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裂缝性储层的粘弹性参数提取方法
CN103412327A (zh) * 2013-08-01 2013-11-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裂缝性储层的粘弹性参数提取方法
CN104678434A (zh) * 2013-12-02 2015-06-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测储层裂缝发育参数的方法
CN104678434B (zh) * 2013-12-02 2017-05-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测储层裂缝发育参数的方法
CN105319590A (zh) * 2014-07-30 2016-02-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ti介质的各向异性单参数反演方法
CN105319590B (zh) * 2014-07-30 2018-03-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ti介质的各向异性单参数反演方法
CN105487110A (zh) * 2014-09-16 2016-04-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透射方程的各向异性参数反演方法
CN105487110B (zh) * 2014-09-16 2018-05-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透射方程的各向异性参数反演方法
CN104316965A (zh) * 2014-10-29 2015-01-2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裂缝方位和强度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05629303A (zh) * 2015-12-28 2016-06-0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基于岩石物理的叠前裂缝定量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07664769A (zh) * 2016-07-28 2018-02-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提取方法和装置
CN107664769B (zh) * 2016-07-28 2020-09-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提取方法和装置
CN107340542A (zh) * 2017-07-12 2017-11-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碳酸盐岩缝洞空间位置预测方法
CN109307887A (zh) * 2017-07-28 2019-02-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地震弱反射体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7561583A (zh) * 2017-08-01 2018-01-09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用于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的局部角度计算方法及成像方法
CN108387927A (zh) * 2018-02-01 2018-08-1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裂缝及储层优势方位数据体的自适应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8802822B (zh) * 2018-06-13 2019-05-2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保幅直接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及装置
CN108802822A (zh) * 2018-06-13 2018-11-1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保幅直接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及装置
CN111913215A (zh) * 2019-05-10 2020-11-1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逆散射保幅偏移成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126153A (zh) * 2019-12-30 2021-07-1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组合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及装置
CN111505715A (zh) * 2020-04-26 2020-08-07 成都捷科思石油天然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域中心入射角计算裂缝参数的方法
CN113917533A (zh) * 2020-07-10 2022-01-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Ti介质双联动全方位成像的系统性实现方法
CN113917533B (zh) * 2020-07-10 2023-04-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Ti介质双联动全方位成像的系统性实现方法
CN113885079A (zh) * 2021-08-23 2022-01-0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基于弹性波场解耦的高精度多方位逆时震源成像方法
CN114355449A (zh) * 2022-01-05 2022-04-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矢量中值约束的结构导向三维地震图像增强方法
CN114355449B (zh) * 2022-01-05 2023-04-2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矢量中值约束的结构导向三维地震图像增强方法
CN114663453A (zh) * 2022-03-11 2022-06-24 成都理工大学 储层多尺度裂缝网络定量描述方法及装置
CN114663453B (zh) * 2022-03-11 2023-04-18 成都理工大学 储层多尺度裂缝网络定量描述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0250B (zh) 2014-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0250B (zh) 基于方位保真角度域成像的裂缝型油气储层地震探测方法
Wang et al. Current developments on micro-seismic data processing
CN101551466B (zh) 一种利用与偏移距有关的地震属性提高油气储层预测精度的方法
RU2319982C2 (ru) Определение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 наклонных трещин с помощью обменных отраженных волн в сочетании с процессом последовательного исключения влияния вышележащих слоев
KR20200014387A (ko) 지하 구조물의 검출
CN103645503B (zh) 一种三维时间域照明分析及振幅补偿方法
EA026344B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и обработки сейсмических данных о полях упругих волн
CN102053261A (zh) 一种地震数据处理方法
CN104678434A (zh) 一种预测储层裂缝发育参数的方法
Shekar et al. Anisotropic attenuation analysis of crosshole data generated during hydraulic fracturing
EP2548052A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3d salt flank vsp imaging with transmitted waves
CN104316965A (zh) 一种裂缝方位和强度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04570073B (zh) 一种适用于复杂高陡构造的双反射地震波成像方法
Zhang et al. Microseismic hydraulic fracture imaging in the Marcellus Shale using head waves
CN102053260B (zh) 获得地震纵波的方位速度的方法及处理地震数据的方法
CN102053262B (zh) 获得地震转换波的方位速度的方法及处理地震数据的方法
Brodic et al. Three-component seismic land streamer study of an esker architecture through S-and surface-wave imaging
CN105093314B (zh) 一种测定微地震震源的方法
Lee et al. Application of four-component dipole shear reflection imaging to interpret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around a deviated well
Al-Marzoug et al. P-wave anisotropy from azimuthal AVO and velocity estimates using 3D seismic data from Saudi Arabia
AU2011279350B2 (en) Method for accentuating specular and non-specular seismic events from within shallow subsurface rock formations
CN102565852A (zh) 针对储层含油气性检测的角度域叠前偏移数据处理方法
CN108802822B (zh) 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保幅直接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及装置
Li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rough-casing borehole acoustic reflection imaging with a dipole source: Modeling and field application
Ding et al. Reverse-time ray-tracing method for microseismic source localiz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Termination date: 201612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