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32214A - 一种巴龙霉素的脱色提纯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巴龙霉素的脱色提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32214A
CN102532214A CN2010106103944A CN201010610394A CN102532214A CN 102532214 A CN102532214 A CN 102532214A CN 2010106103944 A CN2010106103944 A CN 2010106103944A CN 201010610394 A CN201010610394 A CN 201010610394A CN 102532214 A CN102532214 A CN 102532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ct
resin
paromycin
batch
impur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103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32214B (zh
Inventor
杜明华
方富林
林丽华
蓝伟光
林雄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tar Membrane 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tar Membrane 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tar Membrane 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tar Membrane 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61039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322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32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322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32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322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Liquids With Adsorbents In General (AREA)
  • Saccharide Compounds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巴龙霉素的脱色提纯方法,其包括如下的步骤:1)把逆时针转动的连续移动床的数根阴离子交换树脂柱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分为氨水解析区、产品分离区、杂质分离区和树脂再生区四个分区;2)从氨水解析区解析下来的料液进入第一料罐,第一料罐内的料液从产品分离区的进口处进入产品分离区,而后再从产品分离区的出口处流入第二料罐;3)向第二料罐内补充待处理的巴龙霉素混合料液,第二料罐内的混合溶液从杂质分离区的进口处进入杂质分离区,而后再从杂质分离区的出口处流出;4)第一料罐中收集的料液为巴龙霉素产品。该方法使用连续离子交换技术同时进行巴龙霉素混合料液的脱色和除杂,既节省了生产步骤,又提高了产品收率。

Description

一种巴龙霉素的脱色提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色提纯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巴龙霉素的脱色提纯方法。
背景技术
巴龙霉素(Paromomycin),又名巴母霉素、巴罗姆霉素或PRM,是氨基糖甙类广谱抗生素,抗菌谱与新霉素相似,其特点是对阿米巴原虫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抗酸杆菌均有良好抑菌作用,此外,其对绦虫有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肠阿米巴病、细菌性痢疾及细菌性肠道感染,也可治疗绦虫病。在巴龙霉素的生产过程中,一股先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固定床进行料液的脱色,而后再使用大孔树脂脱除杂质,生产步骤比较复杂、繁琐,进而使得巴龙霉素产品收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巴龙霉素的脱色提纯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该方法使用连续离子交换技术同时进行巴龙霉素混合料液的脱色和除杂,既节省了生产步骤,又提高了产品收率。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巴龙霉素的脱色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
1)把逆时针转动的连续移动床的数根阴离子交换树脂柱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分为氨水解析区、产品分离区、杂质分离区和树脂再生区四个分区,每一分区包括至少3根的树脂柱;
2)控制氨水解析区的液体流速为50~70mL/min,氨水浓度为2~3mol/L,解析时间为4.5~6小时,从氨水解析区解析下来的料液进入第一料罐,第一料罐内的料液从产品分离区的进口处进入产品分离区,控制其料液流速为5~7mL/min,而后再从产品分离区的出口处流入第二料罐;
3)向第二料罐内以7~8mL/min的流速补充待处理的巴龙霉素混合料液,第二料罐内的混合溶液从杂质分离区的进口处进入杂质分离区,控制其料液流速为13~15mL/min,而后再从杂质分离区的出口处流出;
4)第一料罐中收集的料液为巴龙霉素产品。
经过产品分离区和杂质分离区的分离,基本上实现了色素的吸附,与此同时,液流推动结合力弱的杂质依顺时针方向流动,而树脂柱则依逆时针方向逆向移动,从而夹带结合力强的产品逆时针方向运动,进而实现杂质和产品的分离。
在推荐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
在推荐的实施例中,产品分离区的进口设置在邻接氨水解析区的第一根树脂柱上端进料口,其出口则设置在邻接杂质分离区的第一根树脂柱下端出料口;杂质分离区的进口设置在邻接产品分离区的第一根树脂柱上端进料口,其出口设置在邻接树脂再生区的第一根树脂柱下端出料口。
在推荐的实施例中,第二料罐的料液流出速度与第二料罐的料液流入流速相同,以保证第二料罐内的液料维持在一恒定水平。
在推荐的实施例中,氨水解析区包括串联连接的5~6根树脂柱,产品分离区包括串联连接的3~5根树脂柱,杂质分离区包括串联连接的5~7根树脂柱,树脂再生区包括各自独立、部分串联连接或全部串联连接的4~5根树脂柱。
需要说明的是,在待处理的巴龙霉素混合料液的纯度较高,料液对除杂的要求较低,对脱色的要求较高时,应该采用增加杂质分离区的树脂柱数量,并相应地减少产品分离区的树脂柱数量,以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并且不损失产品。
在推荐的实施例中,树脂再生区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酸再生区、水洗区、碱再生区和水洗区,这其中,碱再生区和酸再生区的流速为33~44mL/min,水洗区的流速为51~68mL/min。这样,在树脂进入再生区以后,可依次经过盐酸再生、水洗、碱再生和水洗这一系列的再生流程,使树脂得以再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脱色提纯方法具有如下的特点:
1、该方法使用连续离子交换技术同时进行巴龙霉素混合料液的脱色和除杂,既节省了生产步骤,又提高了产品收率,一举数得;
2、与一股的离子交换不同,巴龙霉素的分离没有典型的吸附产品和水洗杂质的步骤,而是将色谱分离的方式引用到离子交换过程中,通过树脂对产品与杂质的吸附力差异除掉杂质,接着巴龙霉素进入解析区进行解析,获得了最佳的分离效果与解析效果;
3、本发明中,可根据巴龙霉素混合料液的成分差异调整产品分离区和杂质分离区的树脂柱数量,以获得更高纯度的产品;
4、与离子交换树脂固定床相比,本发明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连续移动床能节省一半以上的树脂,节省2/3以上的酸、碱使用量,并能将产品的浓度提高到1.2万单位,节省后续工艺的蒸发浓缩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3的离子交换树脂连续移动床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离子交换树脂连续移动床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中所示,逆时针转动的连续移动床设有20根201×4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柱,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分为氨水解析区100、产品分离区200、杂质分离区300和树脂再生区200四个分区,这其中,串联连接的第1~6号柱为氨水解析区100,串联连接的第7~11号柱为产品分离区200,串联连接的第12~16号柱为杂质分离区300,第17~20号柱树脂再生区400,并依次设为水洗区、碱再生区、水洗区和酸再生区。
产品分离区200的进口设置在第7号树脂柱上端进料口,其出口设置在第11号树脂柱下端出料口;杂质分离区300的进口设置在第12号树脂柱上端进料口,其出口设置在第16号树脂柱下端出料口。
氨水解析区100的液体流速为60mL/min,氨水浓度为2.5mol/L,并控制转盘旋转周期为15h(亦即氨水解析区100的解析时间为4.5h),从氨水解析区100解析下来的料液进入第一料罐a,第一料罐a内的料液从产品分离区200第7号树脂柱下端进口进入产品分离区200,其料液流速为6mL/min,而后再从产品分离区200的出口处流入第二料罐b。进料的巴龙霉素混合料液每毫升的旋光达到8.5万单位,液相色谱检测巴龙霉素纯度为80%,杂质占20%。
向第二料罐b内以8mL/min的流速补充待处理的巴龙霉素混合料液(褐色),第二料罐b内的混合溶液从杂质分离区300第12号树脂柱下端进口处进入杂质分离区300,控制其料液流速为14mL/min,而后再从杂质分离区300的出口处流出。
树脂再生区400中,碱再生区和酸再生区的流速为44mL/min,水洗区的流速为68mL/min。
在转盘旋转两周之后,连续移动床系统得到平衡,检测第一料罐a中得到的巴龙霉素产品组分和第16号树脂柱出口出来的杂质组分,出料情况如下:
产品组分呈透明色,每毫升的旋光为1.12万单位,巴龙霉素的纯度为95%;杂质组分的旋光为0,表明没有巴龙霉素的损失。
实施例2
如图2中所示,逆时针转动的连续移动床设有20根201×4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柱,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分为氨水解析区100、产品分离区200、杂质分离区300和树脂再生区200四个分区,这其中,串联连接的第1~6号柱为氨水解析区100,串联连接的第7~9号柱为产品分离区200,串联连接的第10~16号柱为杂质分离区300,第17~20号柱树脂再生区400,并依次设为水洗区、碱再生区、水洗区和酸再生区。
产品分离区200的进口设置在第7号树脂柱上端进料口,其出口设置在第9号树脂柱下端出料口;杂质分离区300的进口设置在第10号树脂柱上端进料口,其出口设置在第16号树脂柱下端出料口。
氨水解析区100的液体流速为50mL/min,氨水浓度为2.0mol/L,并控制转盘旋转周期为20h(亦即氨水解析区100的解析时间为6h),从氨水解析区100解析下来的料液进入第一料罐a,第一料罐a内的料液从产品分离区200第7号树脂柱下端进口进入产品分离区200,其料液流速为7mL/min,而后再从产品分离区200的出口处流入第二料罐b。进料的巴龙霉素混合料液每毫升的旋光达到9.5万单位,液相色谱检测巴龙霉素纯度为93%,杂质占7%。
向第二料罐b内以7mL/min的流速补充待处理的巴龙霉素混合料液(褐色),第二料罐b内的混合溶液从杂质分离区300第10号树脂柱下端进口处进入杂质分离区300,控制其料液流速为14mL/min,而后再从杂质分离区300的出口处流出。
树脂再生区400中,碱再生区和酸再生区的流速为33mL/min,水洗区的流速为51mL/min。
在转盘旋转两周之后,连续移动床系统得到平衡,检测第一料罐a中得到的巴龙霉素产品组分和第16号树脂柱出口出来的杂质组分,出料情况如下:
产品组分呈透明色,每毫升的旋光为1.25万单位,巴龙霉素的纯度为98.3%;杂质组分的旋光为0,表明没有巴龙霉素的损失。
实施例3
如图1中所示,逆时针转动的连续移动床设有20根201×4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柱,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分为氨水解析区100、产品分离区200、杂质分离区300和树脂再生区200四个分区,这其中,串联连接的第1~6号柱为氨水解析区100,串联连接的第7~11号柱为产品分离区200,串联连接的第12~16号柱为杂质分离区300,第17~20号柱树脂再生区400,并依次设为水洗区、碱再生区、水洗区和酸再生区。
产品分离区200的进口设置在第7号树脂柱上端进料口,其出口设置在第11号树脂柱下端出料口;杂质分离区300的进口设置在第12号树脂柱上端进料口,其出口设置在第16号树脂柱下端出料口。
氨水解析区100的液体流速为70mL/min,氨水浓度为3.0mol/L,并控制转盘旋转周期为15h(亦即氨水解析区100的解析时间为4.5h),从氨水解析区100解析下来的料液进入第一料罐a,第一料罐a内的料液从产品分离区200第7号树脂柱下端进口进入产品分离区200,其料液流速为5mL/min,而后再从产品分离区200的出口处流入第二料罐b。进料的巴龙霉素混合料液每毫升的旋光达到8.5万单位,液相色谱检测巴龙霉素纯度为80%,杂质占20%。
向第二料罐b内以8mL/min的流速补充待处理的巴龙霉素混合料液(褐色),第二料罐b内的混合溶液从杂质分离区300第12号树脂柱下端进口处进入杂质分离区300,控制其料液流速为13mL/min,而后再从杂质分离区300的出口处流出。
树脂再生区400中,碱再生区和酸再生区的流速为40mL/min,水洗区的流速为60mL/min。
在转盘旋转两周之后,连续移动床系统得到平衡,检测第一料罐a中得到的巴龙霉素产品组分和第16号树脂柱出口出来的杂质组分,出料情况如下:
产品组分呈透明色,每毫升的旋光为1.23万单位,巴龙霉素的纯度为94.5%;杂质组分的旋光为0,表明没有巴龙霉素的损失。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巴龙霉素的脱色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
1)把逆时针转动的连续移动床的数根阴离子交换树脂柱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分为氨水解析区、产品分离区、杂质分离区和树脂再生区四个分区,每一分区包括至少3根的树脂柱;
2)控制氨水解析区的液体流速为50~70mL/min,氨水浓度为2~3mol/L,解析时间为4.5~6小时,从氨水解析区解析下来的料液进入第一料罐,第一料罐内的料液从产品分离区的进口处进入产品分离区,控制其料液流速为5~7mL/min,而后再从产品分离区的出口处流入第二料罐;
3)向第二料罐内以7~8mL/min的流速补充待处理的巴龙霉素混合料液,第二料罐内的混合溶液从杂质分离区的进口处进入杂质分离区,控制其料液流速为13~15mL/min,而后再从杂质分离区的出口处流出;
4)第一料罐中收集的料液为巴龙霉素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巴龙霉素的脱色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巴龙霉素的脱色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产品分离区的进口设置在邻接氨水解析区的第一根树脂柱上端进料口,其出口则设置在邻接杂质分离区的第一根树脂柱下端出料口;杂质分离区的进口设置在邻接产品分离区的第一根树脂柱上端进料口,其出口设置在邻接树脂再生区的第一根树脂柱下端出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一种巴龙霉素的脱色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料罐的料液流出速度与第二料罐的料液流入流速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巴龙霉素的脱色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氨水解析区包括串联连接的5~6根树脂柱,产品分离区包括串联连接的3~5根树脂柱,杂质分离区包括串联连接的5~7根树脂柱,树脂再生区包括各自独立、部分串联连接或全部串联连接的4~5根树脂柱。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巴龙霉素的脱色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树脂再生区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酸再生区、水洗区、碱再生区和水洗区,这其中,碱再生区和酸再生区的流速为33~44mL/min,水洗区的流速为51~68mL/min。
CN201010610394.4A 2010-12-28 2010-12-28 一种巴龙霉素的脱色提纯方法 Active CN1025322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0394.4A CN102532214B (zh) 2010-12-28 2010-12-28 一种巴龙霉素的脱色提纯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0394.4A CN102532214B (zh) 2010-12-28 2010-12-28 一种巴龙霉素的脱色提纯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32214A true CN102532214A (zh) 2012-07-04
CN102532214B CN102532214B (zh) 2014-12-10

Family

ID=46340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10394.4A Active CN102532214B (zh) 2010-12-28 2010-12-28 一种巴龙霉素的脱色提纯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3221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3623A (zh) * 2012-12-28 2013-05-01 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硫酸粘菌素的分离提纯方法
CN111876455A (zh) * 2020-08-13 2020-11-03 卓和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硫酸巴龙霉素的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97568A (en) * 1955-05-20 1958-07-02 Parke Davis & Co A new antibiotic, paromomycin
US3277078A (en) * 1963-03-23 1966-10-04 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Zygomycin a1 and zygomycin a2 and their isolation
US4460577A (en) * 1977-09-30 1984-07-17 Farmitalia Carlo Erba S.P.A.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sisting or consisting essentially of liposomes, and processes for making same
CN1059340A (zh) * 1991-07-11 1992-03-11 宜昌市光华发酵化工厂 静态法提取硫酸新霉素工艺
WO2001040112A1 (en) * 1999-12-03 2001-06-07 Kemira Agro Oy Production of two alkali metal salts by a combined ion exchange and crystallisation process
CN101712643A (zh) * 2009-11-24 2010-05-26 天津市尖峰天然产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利用分子蒸馏和模拟移动床技术提取高含量叶黄素的方法
CN101805382A (zh) * 2010-04-14 2010-08-18 无锡山禾集团福祈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度奈替米星的分离纯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97568A (en) * 1955-05-20 1958-07-02 Parke Davis & Co A new antibiotic, paromomycin
US3277078A (en) * 1963-03-23 1966-10-04 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Zygomycin a1 and zygomycin a2 and their isolation
US4460577A (en) * 1977-09-30 1984-07-17 Farmitalia Carlo Erba S.P.A.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sisting or consisting essentially of liposomes, and processes for making same
CN1059340A (zh) * 1991-07-11 1992-03-11 宜昌市光华发酵化工厂 静态法提取硫酸新霉素工艺
WO2001040112A1 (en) * 1999-12-03 2001-06-07 Kemira Agro Oy Production of two alkali metal salts by a combined ion exchange and crystallisation process
CN101712643A (zh) * 2009-11-24 2010-05-26 天津市尖峰天然产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利用分子蒸馏和模拟移动床技术提取高含量叶黄素的方法
CN101805382A (zh) * 2010-04-14 2010-08-18 无锡山禾集团福祈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度奈替米星的分离纯化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3623A (zh) * 2012-12-28 2013-05-01 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硫酸粘菌素的分离提纯方法
CN103073623B (zh) * 2012-12-28 2014-10-15 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硫酸粘菌素的分离提纯方法
CN111876455A (zh) * 2020-08-13 2020-11-03 卓和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硫酸巴龙霉素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32214B (zh) 201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2433B (zh) 一种萘系染料中间体生产废水萃取回收方法
CN111470953A (zh) 从低含量工业大麻花叶中提取分离高纯度大麻二酚的方法
CN102796149B (zh) 一种依替米星的连续分离纯化工艺
CN104761423A (zh) 用于提纯芳香族氨基酸的方法
CN103922953B (zh) 一种鸟氨酸的生产工艺
CN101948494B (zh) 一种腺苷钴胺提取方法
CN111729350A (zh) 用于吸附法卤水提锂的设备
CN107141229A (zh) 一种从转化液中提取左旋多巴的方法
CN105524128A (zh) 一种庆大霉素C1a的连续色谱分离工艺
CN102040531A (zh) 一种提取l-异亮氨酸的方法
CN103923136A (zh) 一种抗坏血酸葡糖苷的生产方法
CN102824758B (zh) 一种用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扑热息痛的系统和方法
CN102586361A (zh) 一种葡萄糖的制造方法
CN103374047A (zh) 一种高纯度的3,2″,6″-三-N-乙酰基庆大C1a碱(P1)分离纯化方法
CN103483213B (zh) 一种从甘氨酸母液中分离对羟基苯甘氨酸和硫酸铵的方法
CN102532214B (zh) 一种巴龙霉素的脱色提纯方法
CN103709235A (zh) 一种减少溶媒使用的提取高纯度恩拉霉素的方法
CN101643487B (zh) 一种分离提纯阿米卡星的方法
CN107602404A (zh) 一种从糖蜜酒精废液提取高纯度甜菜碱的方法
CN101367844A (zh) 一种从阿拉伯胶水解液中提取阿拉伯糖的方法
CN101805382B (zh) 一种高纯度奈替米星的分离纯化方法
CN104447909A (zh) 硫酸依替米星的连续色谱分离纯化方法
CN1035000C (zh) 从柠檬酸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的方法
CN103918873A (zh) 谷氨酸结晶母液综合利用工艺
CN212700660U (zh) 用于吸附法卤水提锂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