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25715A - 一种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25715A
CN102525715A CN2010106186260A CN201010618626A CN102525715A CN 102525715 A CN102525715 A CN 102525715A CN 2010106186260 A CN2010106186260 A CN 2010106186260A CN 201010618626 A CN201010618626 A CN 201010618626A CN 102525715 A CN102525715 A CN 1025257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domen
die cavity
external fixation
fixation system
lower lim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186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诸燮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61862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257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525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57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直接包裹于人体的腹部和单腿处,包括具有内腔的腹连腿型腔和置于该腹连腿型腔内腔中的聚氨酯。还涉及一种上述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的使用方法。本发明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塑型时温度控制在39℃,避免了有些病人因过热诱发心脑血管等疾病或皮肤灼伤,使处理外固定病例变得便捷、简单,由于型腔由不改变体表生物电位差且具有伸缩性的材料制成,不会出现皮肤过敏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外固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公开号为CN101906202A、名为“一种复杂环境下骨科外固定系统用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骨科外固定系统的聚氨酯,该聚氨酯由聚醚多元醇混合物和改性异氰酸酯按1∶0.6~0.75的重量比反应制得,所述聚氨酯配合型腔使用,能处理石膏固定难以处理的复杂部位固定,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又能透过X射线,可清晰地了解骨折部位痊愈的情况;同时还便于透气、清洁,医护人员能根据患者需要自如地脱卸以清洗和处理受伤部位的皮肤表面,充分体现人性化治疗。
上述骨科外固定系统在实际使用时,针对人体不同部位的骨科外固定还存在诸多需要细化研究之处。例如对患者腹部和单腿(简称腹连腿)处进行骨科外固定,在塑型时,由于聚醚多元醇混合物和改性异氰酸酯混合会放热,若温度过高,会造成患者表皮灼伤或者引发心脑血管等疾病;柔性型腔由于是直接与皮肤接触的,若采用的材料不适宜,可能会造成患者皮肤过敏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该骨科外固定系统塑型温度适宜,型腔采用不改变体表电位差的弹性材料,不会出现皮肤过敏的情况。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直接包裹于人体的腹部和单腿处,该骨科外固定系统包括具有内腔的腹连腿型腔和置于该腹连腿型腔内腔中的聚氨酯,其中,所述腹连腿型腔包括腹部型腔和与之制成一体并贯通的单腿型腔;所述聚氨酯由聚醚多元醇混合物和改性异氰酸酯按1∶0.6~0.75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聚氨酯的质量为720~1100克。
上述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其中,所述聚氨酯的质量为720~900、930~1100克。
上述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其中,所述单腿型腔外侧和与之相连的腹部型腔一侧处设有拉链或撕拉扣,所述腹部型腔的另一侧设有拉链或撕拉扣。
上述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其中,所述腹连腿型腔由不改变体表电位差且具有伸缩性的柔性材料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聚醚多元醇混合物和改性异氰酸酯按1∶0.6~0.75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后制得聚氨酯浆料,将720~1100克的聚氨酯浆料倒入腹连腿型腔的内腔中后推匀、展开,然后将其直接包裹于人体的腹部和单腿部塑型。
上述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的使用方法,其中,所述倒入腹连腿型腔的内腔中的聚氨酯浆料为720~900、930~1100克。
本发明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塑型时温度控制在39℃,避免了有些病人因过热诱发心脑血管等疾病或皮肤灼伤,使处理外固定病例变得便捷、简单,由于型腔由不改变体表生物电位差且具有伸缩性的材料制成,不会出现皮肤过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包裹于人体腹连腿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加图1至图3,本发明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包括具有内腔的腹连腿型腔1和置于该腹连腿型腔1内腔中的聚氨酯12,腹连腿型腔1包括腹部型腔15和与之制成一体并贯通的右腿型腔11,右腿型腔11的右侧处和腹部型腔15的右侧处设有连接用的拉链13,该处也可用撕拉扣连接(图中未画出),腹部型腔15的左侧处设有连接用的拉链14,该处也可用撕拉扣连接(图中未画出),该腹部型腔15和右腿型腔11分别直接包裹于人体的腹部和右腿上,聚氨酯12由聚醚多元醇混合物和改性异氰酸酯按1∶0.6~0.75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聚氨酯12的质量为720~1100克,根据人体体形的大小,大号需用930~1100克聚氨酯,小号需用720~900克聚氨酯。其中,腹连腿型腔1由不改变体表电位差且具有伸缩性的柔性材料制成,如纯棉针织物或棉与玉米纤维多种比例混纺的针织物(如棉70%、玉米纤维30%)或棉和麻多种比例混纺的棉麻针织物(如棉70%、麻30%),该材料伸缩性可达到15%。
实施例1
将聚醚多元醇混合物和改性异氰酸酯按1∶0.6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后制得聚氨酯浆料,根据人体形的大小,大号需用930~1100克聚氨酯浆料,小号需用720~900克聚氨酯浆料,将合适量的聚氨酯浆料倒入腹连腿型腔的内腔中后,用专用工具--定厚滚筒将其推匀、展开,聚氨酯浆料由液态进入固态软化段,此时将腹连腿型腔包裹于人体的腹部和右腿部,拉上拉链后,用手工配合型腔自身的伸缩性塑形使其贴合于腹部和右腿部,病人受伤部位保持不动若干分钟后,型腔自行硬化成刚性固定套。
实施例2
聚醚多元醇混合物和改性异氰酸酯按1∶0.62的质量比混合,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聚醚多元醇混合物和改性异氰酸酯按1∶0.65的质量比混合,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聚醚多元醇混合物和改性异氰酸酯按1∶0.66的质量比混合,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聚醚多元醇混合物和改性异氰酸酯按1∶0.68的质量比混合,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聚醚多元醇混合物和改性异氰酸酯按1∶0.7的质量比混合,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聚醚多元醇混合物和改性异氰酸酯按1∶0.73的质量比混合,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聚醚多元醇混合物和改性异氰酸酯按1∶0.75的质量比混合,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本发明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完全符合解剖生理要求,塑型温度不超过39℃,避免了有些病人因过热诱发心脑血管等疾病或病人表皮灼伤,采用不改变体表生物电位差且具有伸缩性的材料,避免了皮肤过敏情况的产生。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6)

1.一种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直接包裹于人体的腹部和单腿处,其特征在于,该骨科外固定系统包括具有内腔的腹连腿型腔和置于该腹连腿型腔内腔中的聚氨酯,其中,
所述腹连腿型腔包括腹部型腔和与之制成一体并贯通的单腿型腔;
所述聚氨酯由聚醚多元醇混合物和改性异氰酸酯按1∶0.6~0.75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聚氨酯的质量为720~1100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的质量为720~900、930~1100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腿型腔外侧和与之相连的腹部型腔一侧处设有拉链或撕拉扣,所述腹部型腔的另一侧设有拉链或撕拉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腹连腿型腔由不改变体表电位差且具有伸缩性的柔性材料制成。
5.一种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聚醚多元醇混合物和改性异氰酸酯按1∶0.6~0.75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后制得聚氨酯浆料,将720~1100克的聚氨酯浆料倒入腹连腿型腔的内腔中后推匀、展开,然后将其直接包裹于人体的腹部和单腿部塑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入腹连腿型腔的内腔中的聚氨酯浆料为720~900、930~1100克。
CN2010106186260A 2010-12-31 2010-12-31 一种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25257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86260A CN102525715A (zh) 2010-12-31 2010-12-31 一种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86260A CN102525715A (zh) 2010-12-31 2010-12-31 一种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5715A true CN102525715A (zh) 2012-07-04

Family

ID=46334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186260A Pending CN102525715A (zh) 2010-12-31 2010-12-31 一种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2571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6225A (zh) * 2016-05-23 2016-07-27 诸燮平 一种用于人体腹连腿的刚性塑型工艺
CN106182533A (zh) * 2016-07-20 2016-12-07 诸燮平 一种用于人体颈胸椎的刚性塑型工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3150A (en) * 1974-02-08 1976-01-20 David Clark Company Incorporated Medical pneumatic trouser for emergency autotransfusion
US4270527A (en) * 1979-08-09 1981-06-02 Armstrong Industries, Inc. Inflatable trouser for medical use
CN2336765Y (zh) * 1998-07-17 1999-09-08 王成斌 调节式外固定架
CN101279110A (zh) * 2008-05-29 2008-10-08 诸燮平 新型骨外科固定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和用于该系统的聚氨酯
CN101906202A (zh) * 2009-06-02 2010-12-08 诸燮平 一种复杂环境下骨科外固定系统用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3150A (en) * 1974-02-08 1976-01-20 David Clark Company Incorporated Medical pneumatic trouser for emergency autotransfusion
US4270527A (en) * 1979-08-09 1981-06-02 Armstrong Industries, Inc. Inflatable trouser for medical use
CN2336765Y (zh) * 1998-07-17 1999-09-08 王成斌 调节式外固定架
CN101279110A (zh) * 2008-05-29 2008-10-08 诸燮平 新型骨外科固定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和用于该系统的聚氨酯
CN101906202A (zh) * 2009-06-02 2010-12-08 诸燮平 一种复杂环境下骨科外固定系统用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6225A (zh) * 2016-05-23 2016-07-27 诸燮平 一种用于人体腹连腿的刚性塑型工艺
CN106182533A (zh) * 2016-07-20 2016-12-07 诸燮平 一种用于人体颈胸椎的刚性塑型工艺
CN106182533B (zh) * 2016-07-20 2018-07-24 诸燮平 一种用于人体颈胸椎的刚性塑型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851849T3 (es) Artículo termoplástico
CN201977978U (zh) 一种前臂用骨科外固定系统
CN108056850B (zh) 小儿前臂个性化保护性支具的制作方法
CN102525610A (zh) 一种腿部用骨科外固定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2525611A (zh) 一种前臂用骨科外固定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2525715A (zh) 一种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2551944A (zh) 一种颈椎部骨科外固定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2525716A (zh) 一种手臂部骨科外固定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2551850A (zh) 一种前臂及手掌部骨科外固定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2525713A (zh) 一种腰椎部骨科外固定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1977979U (zh) 一种腰椎部骨科外固定系统
CN203244480U (zh) 多向可调节双层置换颈托
CN205286636U (zh) 改进的渐进性u型低温矫形器
CN102525714A (zh) 一种小腿部用骨科外固定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4758108B (zh) 肩关节弹力防脱固定带
CN201977982U (zh) 一种腹连腿骨科外固定系统
CN201977983U (zh) 一种手臂部骨科外固定系统
CN201977915U (zh) 一种前臂及手掌部骨科外固定系统
CN102551851A (zh) 一种手臂及手掌部骨科外固定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1977914U (zh) 一种手臂及手掌部骨科外固定系统
CN201977976U (zh) 一种躯干部骨科外固定系统
CN201977980U (zh) 一种小腿部用骨科外固定系统
CN201977981U (zh) 一种腿部用骨科外固定系统
CN201977916U (zh) 一种颈椎部骨科外固定系统
CN203042559U (zh) 一种骨科外固定用腹连腿型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