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23185B - 前导序列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前导序列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23185B
CN102523185B CN201110409850.3A CN201110409850A CN102523185B CN 102523185 B CN102523185 B CN 102523185B CN 201110409850 A CN201110409850 A CN 201110409850A CN 102523185 B CN102523185 B CN 1025231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amble sequence
targeting signal
signal
correlation
homogen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098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23185A (zh
Inventor
王月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0985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231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23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31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231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31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前导序列的检测方法和装置,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用于降低对前导序列的误检率。本发明中,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前导信号与本地保存的前导Preamble序列,确定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后,根据所述前导信号中Preamble序列的重复次数,对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进行均衡处理,得到最大相关峰值功率,并根据最大相关峰值功率确定是否检测到Preamble序列。采用能够有效降低随机接入的误检率。

Description

前导序列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导序列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日益增多的高速移动应用场景,给移动通信与数据传输带来了新挑战,从高速公路到高速铁路的不断进步,对于保持正常通信中移动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速移动所带来的困难主要有以下两点: 
幅度衰落:高速移动通信在无线传输中的车体穿透损耗较大,信号衰减比普通情况大10dB以上,高速所要求的车体材质和较好的密闭性对UE信号的屏蔽会超过24db以上,基站信号覆盖范围缩小为原来的1/5。当损耗为30dB时,相当于信号在透过车体时只有原来千分之一的信号强度,对移动用户通信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为了克服车体穿透损耗,要求室外的信号发射机功率增强,要求更高的基站接收机灵敏度或者要求用户设备(UE)的发射信号增强。高速移动下,呈瑞利分布的衰落信道相干时间随车速增加而减小,信道幅度衰落变化加剧。 
频率偏移:因波源或观察者相对于传播介质的运动而使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特别是高速移动场景下,这种效应尤其明显。多普勒效应所引起的频移称为多普勒频移。高速情况下,UE与基站之间的运动会产生多普勒频移: 
f m = v C . cos θ . f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其中v为UE运动速度,C为无线电波传播速度,θ为UE运动方向与直射方向之间的夹角,fc为载波中心频率。运动速度为120km/h的UE发出的2.6GHz信号的多普勒频移最高达到289Hz。考虑UE本振对下行信号中心频率的跟踪, 上行信号达到基站时与基站参考频率的最大频偏会是2倍多普勒频移,达到578Hz。 
接入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平均噪声功率设置门限的检测方法。长期演进(LTE)系统中通过检测前导(preamble)序列来进行随机接入检测,为了判断是否检测到Preamble序列,可设置一门限V,当最大相关峰值功率Mmax与噪声功率No的比值大于V时,就判断检测到Preamble序列,否则,判断未检测到Preamble序列。传统的随机接入检测将接收信号与本地保存的preamble序列进行相关处理,通过判断得到的最大相关峰值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是否超过门限,确定是否判断检测到Preamble序列,并将得到的第一个最大相关峰值功率对应的时刻作为检测到的preamble序列的开始时刻。具体公式如下: 
M f ( d ) = | Σ k = 0 L - 1 ( r ( d + k ) × s * ( k ) ) | 2 Σ k = 0 L - 1 | r ( d + k ) | 2 Σ k = 0 L - 1 | s ( k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Mmax=arg max(Mf(d))       ..............................(3) 
其中,s(k)为本地保存的Preamble序列,r(d+k)是接收信号,Mf(d)为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当接收信号与本地保存的Preamble序列一致时,有最大相关峰值功率。这种算法实现简单,检测精度较高。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随机接入检测算法,虽然实现简单,精度较高,但是易受频率偏差、幅度衰落以及多径的影响,尤其是频偏会严重影响前导序列的相关性。高速应用场景中移动带来的幅度衰落和多普勒频移,会使最大相关峰值功率产生衰落或产生与主峰相近的次峰,为最大相关峰值功率与噪声功率门限设置与判断造成不利影响,从而给随机接入检测造成错检、漏检,导致随机接入的误检率大大提高。 
在不同条件下对传统的随机接入检测算法进行仿真。图1A为在AWGN信道(高斯信道)、信噪比(SNR)=15dB、频偏设定为1.0(子载波间隔的倍数) 的条件下的随机接入检测测度曲线,图1B为在仿真模型信道SUI-3、SNR=-10dB、频偏设定为1.0的条件下的接入检测测度曲线。 
通过比较两个图,信道衰落、多径和多普勒频偏导致用于判决的第一个最大相关峰值功率衰减成次峰值,通过同一门限来进行接入判决时,会产生误判。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前导序列的检测方法和装置,用于降低对前导序列的误检率。 
一种前导Preamble序列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前导信号与本地保存的Preamble序列,确定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 
接收端通过判断所述前导信号中是否存在重复结构,确定该前导信号是否使用高速移动场景下适用的前导信号结构; 
接收端在确定该前导信号使用高速移动场景下适用的前导信号结构时,根据所述前导信号中Preamble序列的重复次数,对所述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进行均衡处理,得到最大相关峰值功率,其中,对所述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进行均衡处理包括:对所述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进行延时求和平均处理; 
接收端根据所述最大相关峰值功率确定是否检测到Preamble序列。 
一种前导Preamble序列的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前导信号与本地保存的Preamble序列,确定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 
信号结构判断单元,用于通过判断所述前导信号中是否存在重复结构,确定该前导信号是否使用高速移动场景下适用的前导信号结构; 
第二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在确定该前导信号使用高速移动场景下适用的前导信号结构时,根据所述前导信号中Preamble序列的重复次数,对所述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进行均衡处理,得到最大相关峰值功率,其中,对所述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进行均衡处理包括:对所述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进行延时求和平均处理; 
接入判决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最大相关峰值功率确定是否检测到Preamble 序列。 
本方案中,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前导信号与本地保存的Preamble序列,确定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后,根据所述前导信号中Preamble序列的重复次数,对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进行均衡处理,得到最大相关峰值功率,并根据最大相关峰值功率确定是否检测到Preamble序列。可见,本发明产生了一个易于接入判决的单个最大相关峰值功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高速移动场景下由于信号幅度衰落和多普勒频移使得相关峰值功率产生衰落或产生与主峰相近的次峰,而导致的对接入判决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有效降低了前导序列的误检率。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中的前导序列检测结果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前导序列检测结果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前导信号格式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前导信号格式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算法实现过程示意图; 
图3D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前导序列检测结果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前导序列检测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降低对Preamble序列的误检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reamble序列的检测方法,本方法中,接收端在得到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后,对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进行均衡处理得到一个最大相关峰值功率,并根据该最大相关峰值功率确定是否检测到Preamble序列。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reamble序列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前导信号与本地保存的Preamble序列,确定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 
步骤21:接收端根据前导信号中Preamble序列的重复次数,对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进行均衡处理,得到最大相关峰值功率; 
步骤22:接收端根据最大相关峰值功率确定是否检测到Preamble序列。 
步骤20中,接收端可以按照如下公式确定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Mf(d): 
M f ( d ) = | Σ k = 0 L - 1 ( r ( d + k ) × s * ( k ) ) | 2 Σ k = 0 L - 1 | r ( d + k ) | 2 Σ k = 0 L - 1 | s ( k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其中,s(k)为本地保存的Preamble序列,该Preamble序列与终端进行随机接入所使用的Preamble序列相同。r(d+k)是接收到的前导信号,L为前导信号中重复的Preamble序列的长度,即图3A或图3B中一个B的长度。 
步骤21中,接收端可以按照如下公式对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进行均衡处理,得到最大相关峰值功率Mave(d): 
M ave ( d ) = 1 P Σ k = 0 P - 1 M f ( d + k ×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其中,P为所述前导信号中Preamble序列的重复次数与1的和,D为前导信号中重复的Preamble序列间延时的采样点数,可以等于图3A或3B中一个B的长度。 
更为优化的是,在接收端根据前导信号中Preamble序列的重复次数,对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进行均衡处理,得到最大相关峰值功率之前,可以通过判断接收到的前导信号中是否存在重复结构,来确定该前导信号是否使用高速移动场景下适用的前导信号结构;若确定该前导信号使用高速移动场景下适用的前导信号结构,则根据前导信号中Preamble序列的重复次数,对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进行均衡处理,得到最大相关峰值功率;否则,按照已有技术进行Preamble序列的检测处理。具体的,若接收到的前导信号中存在重复结构,则确定该前导信号是否使用高速移动场景下适用的前导信号结构,否则,确定该前导信号未使用高速移动场景下适用的前导信号结构。 
步骤22中,接收端可以按照如下方法确定是否检测到Preamble序列: 
确定最大相关峰值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若该比值大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则确定检测到Preamble序列,否则,确定未检测到Preamble序列。该门限值为大于0的数值。 
本发明中的接收端可以为基站,前导信号可以为用户设备通过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发送的信号。当然,本方法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场景下,即接收端可以为任意能够对Preamble序列进行检测的设备。 
本发明中,前导信号可以采用LTE系统中为前导信号定义的格式2或格式3,该前导信号中Preamble序列的重复次数为1。具体说明如下: 
在LTE系统中,规定了5种前导信号的格式,不同的前导信号格式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使用,其区别主要在于小区覆盖范围和终端移动速度。其中,前导信号的格式2和3中包含重复出现的Preamble序列,Preamble序列的重复次数为1,适用于高速移动的UE和较大覆盖小区。 
表1 
Preamble序列采用由具有零相关区的Zadoff-Chu序列(ZC-ZCZ)产生的恒定振幅零自相关(Constant Amplitude Zero Auto-Correlation,CAZAC)序列,CAZAC序列凭借其时/频恒幅、零自相关性以及良好的互相关性等特点被应用到LTE上行系统中。CAZAC序列由一个或者多个根Zadoff-Chu序列产生。UE使用网络侧配置的Preamble序列集。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结合高速移动场景下的LTE中前导信号的结构特点,提出一种基站接收机的相关峰均衡算法,在传统算法的基础上做出改进,加入相关峰均衡运算,利用前导序列重复一次的结构特点,以及ZC序列的零自相关性和良好的互相关性,产生易于判决的单个最大相关功率峰值,使用这种相关峰均衡算法对于LTE中前导序列进行接入检测,可有效降低由于高速移动带来的preamble峰值功率弥散与多普勒频移而导致的随机接入误检率,使LTE终端可在高速移动场景下的正常接入及进行业务。 
此算法实现框图如图3C所示: 
将接收机接收到的前导信号r(k)延迟时间d,得到r(d+k);计算本地保存的前导序列s(k)的共轭值,得到s*(k);计算r(d+k)与s*(k)的乘积,得到r(d+k)*s*(k),将r(d+k)*s*(k)进行求和处理,得到 计算 的模值的平方,得到 | Σ k = 0 l - 1 ( r ( d + k ) × s * ( k ) ) | 2 ; * ·
计算s(k)的模值的平方,得到|s(k)|2,并对|s(k)|2进行求和处理,得到 计算r(d+k)的模值的平方,得到|r(d+k)|2,并对|r(d+k)|2进行求和处理,得到 计算 与 的乘积,得到  Σ k = 0 l - 1 | s ( k ) | 2 Σ k = 0 l - 1 | r ( d + k ) | 2 ;
计算 与 的商,得到  M f ( d ) = | Σ k = 0 l - 1 ( r ( d + k ) × s * ( k ) ) | 2 Σ k = 0 l - 1 | r ( d + k ) | 2 Σ k = 0 l - 1 | s ( k ) | 2 ;
将Mf(d)延迟时间D,得到Mf(d+D),将Mf(d)与Mf(d+D)进行求和均衡处理,得到 M ave ( d ) = 1 P Σ k = 0 P - 1 M f ( d + k × D ) .
如图3D所示,接入检测算法流程和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当LTE系统中基站进行随机接入检测时,首先基站的接收机获取前导信号,通过判断前导信号中是否存在重复结构来判断该前导信号是否使用高速移动场景下适用的前导信号结构,若判断为是,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按照现有流程进行随机接入检测; 
步骤二:相关峰均衡算法进行接入检测处理,利用前导信号重复一次的结构特点,以及ZC序列的零自相关性和良好的互相关性,产生易于判决的单个最大相关峰值功率。具体操作参见图2以及对应的文字说明; 
步骤三:确定最大相关峰值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若该比值大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则确定检测到Preamble序列,否则,确定未检测到Preamble序列。 
步骤四:在确定检测到Preamble序列时,向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否则继续进行接入检测。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reamble序列的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信号处理单元4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前导信号与本地保存的Preamble序列,确定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 
第二信号处理单元41,用于根据所述前导信号中Preamble序列的重复次数,对所述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进行均衡处理,得到最大相关峰值功率; 
接入判决单元42,用于根据所述最大相关峰值功率确定是否检测到Preamble序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单元40用于: 
按照如下公式确定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Mf(d): 
M f ( d ) = | Σ k = 0 L - 1 ( r ( d + k ) × s * ( k ) ) | 2 Σ k = 0 L - 1 | r ( d + k ) | 2 Σ k = 0 L - 1 | s ( k ) | 2 ;
其中,s(k)为本地保存的Preamble序列,r(d+k)是所述前导信号,L为前导信号中重复的Preamble序列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单元41用于: 
按照如下公式对所述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进行均衡处理,得到最大相关峰值功率Mave(d): 
M ave ( d ) = 1 P Σ k = 0 P - 1 M f ( d + k × D ) ;
其中,P为所述前导信号中Preamble序列的重复次数与1的和,D为前导信号中重复的Preamble序列间延时的采样点数。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 
信号结构判断单元43,用于通过判断所述前导信号中是否存在重复结构, 确定该前导信号是否使用高速移动场景下适用的前导信号结构; 
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单元41用于: 
在确定该前导信号使用高速移动场景下适用的前导信号结构时,根据所述前导信号中Preamble序列的重复次数,对所述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进行均衡处理,得到最大相关峰值功率。 
进一步的,所述接入判决单元42用于: 
确定所述最大相关峰值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若该比值大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则确定检测到Preamble序列,否则,确定未检测到Preamble序列。 
进一步的,所述前导信号采用长期演进LTE系统中为前导信号定义的格式2或格式3,该前导信号中Preamble序列的重复次数为1。 
进一步的,所述前导信号为用户设备通过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发送的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上述Preamble序列的检测装置。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前导信号与本地保存的Preamble序列,确定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后,根据所述前导信号中Preamble序列的重复次数,对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进行均衡处理,得到最大相关峰值功率,并根据最大相关峰值功率确定是否检测到Preamble序列。可见,本发明提出的方法产生了一个易于接入判决的单个最大相关峰值功率,避免了采用现有的接入检测算法时,在高速移动场景下由于幅度衰落和多普勒频移使得相关峰值功率产生衰落或产生与主峰相近的次峰,而导致相关峰值功率与噪声功率比的门限设置与判断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有效降低了前导序列的误检率,使LTE系统在高速移动场景下仍可保持顺畅的接入与业务。 
在不同条件下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仿真,以对比现有算法与本发明方法 的性能。图5A为AWGN信道、SNR=15dB、频偏设定为1.0(子载波间隔的倍数)条件下的接入检测测度曲线,图5B为SUI-3信道、SNR=-10dB,频偏设定为1.0(子载波间隔的倍数)条件下的接入检测测度曲线。 
从图5A和图5B中可见,与现有的接入检测算法不同,本发明方法由于加入相关峰值均衡运算,使接入检测的测度函数产生单个最大相关峰值功率,这样的结构在高速移动带来的信道衰落、多径和多普勒频偏多径、噪声干扰加大时,相关峰值功率衰减后仍保持单个主峰,衰减后与噪声门限判决的检测性能仍良好,可避免传统算法中两个等值的相关峰值功率衰减后不易准确检测到正确相关峰值功率的情况。可见,本发明法在高速移动条件下,性能明显优于现有接入检测算法。 
本发明的方法实现简便,精度较高,在抑制消除高速移动的不利影响的同时,对于系统的复杂度几乎没有影响。 
本发明的方法巧妙地利用了高速场景下前导信号重复一次以及ZC序列的零自相关性和良好的互相关性,简化了接入检测的实现。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 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3)

1.一种前导Preamble序列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前导信号与本地保存的Preamble序列,确定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
接收端通过判断所述前导信号中是否存在重复结构,确定该前导信号是否使用高速移动场景下适用的前导信号结构;
接收端在确定该前导信号使用高速移动场景下使用的前导信号结构时,根据所述前导信号中Preamble序列的重复次数,对所述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进行均衡处理,得到最大相关峰值功率,其中,对所述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进行均衡处理包括:对所述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进行延时求和平均处理;
接收端根据所述最大相关峰值功率确定是否检测到Preamble序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端按照如下公式确定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Mf(d):
M f ( d ) = | Σ k = 0 L - 1 ( r ( d + k ) × s * ( k ) ) | 2 Σ k = 0 L - 1 | r ( d + k ) | 2 Σ k = 0 L - 1 | s ( k ) | 2 ;
其中,s(k)为本地保存的Preamble序列,r(d+k)是所述前导信号,L为前导信号中重复的Preamble序列的长度,k为本地保存的Preamble序列的序列编号,d为所述前导信号的序列编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端按照如下公式对所述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进行均衡处理,得到最大相关峰值功率Mave(d):
M ave ( d ) = 1 P Σ k = 0 P - 1 M f ( d + k × D ) ;
其中,P为所述前导信号中Preamble序列的重复次数与1的和,D为前导信号中重复的Preamble序列间延时的采样点数,k为本地保存的Preamble序列的序列编号,d为所述前导信号的序列编号。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最大相关峰值功率确定是否检测到Preamble序列,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最大相关峰值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若该比值大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则确定检测到Preamble序列,否则,确定未检测到Preamble序列。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信号采用长期演进LTE系统中为前导信号定义的格式2或格式3,该前导信号中Preamble序列的重复次数为1。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为基站,所述前导信号为用户设备通过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发送的信号。
7.一种前导Preamble序列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第一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前导信号与本地保存的Preamble序列,确定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
信号结构判断单元,用于通过判断所述前导信号中是否存在重复结构,确定该前导信号是否使用高速移动场景下适用的前导信号结构;
第二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在确定该前导信号使用高速移动场景下适用的前导信号结构时,根据所述前导信号中Preamble序列的重复次数,对所述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进行均衡处理,得到最大相关峰值功率,其中,对所述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进行均衡处理包括:对所述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进行延时求和平均处理;
接入判决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最大相关峰值功率确定是否检测到Preamble序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单元用于:
按照如下公式确定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Mf(d):
M f ( d ) = | Σ k = 0 L - 1 ( r ( d + k ) × s * ( k ) ) | 2 Σ k = 0 L - 1 | r ( d + k ) | 2 Σ k = 0 L - 1 | s ( k ) | 2 ;
其中,s(k)为本地保存的Preamble序列,r(d+k)是所述前导信号,L为前导信号中重复的Preamble序列的长度,k为本地保存的Preamble序列的序列编号,d为所述前导信号的序列编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单元用于:
按照如下公式对所述均一化的互相关功率峰值进行均衡处理,得到最大相关峰值功率Mave(d):
M ave ( d ) = 1 P Σ k = 0 P - 1 M f ( d + k × D ) ;
其中,P为所述前导信号中Preamble序列的重复次数与1的和,D为前导信号中重复的Preamble序列间延时的采样点数,k为本地保存的Preamble序列的序列编号,d为所述前导信号的序列编号。
10.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判决单元用于:
确定所述最大相关峰值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若该比值大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则确定检测到Preamble序列,否则,确定未检测到Preamble序列。
11.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信号采用长期演进LTE系统中为前导信号定义的格式2或格式3,该前导信号中Preamble序列的重复次数为1。
12.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信号为用户设备通过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发送的信号。
13.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包括如权利要求7-12中任一所述的装置。
CN201110409850.3A 2011-12-09 2011-12-09 前导序列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5231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09850.3A CN102523185B (zh) 2011-12-09 2011-12-09 前导序列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09850.3A CN102523185B (zh) 2011-12-09 2011-12-09 前导序列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3185A CN102523185A (zh) 2012-06-27
CN102523185B true CN102523185B (zh) 2014-11-26

Family

ID=46293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09850.3A Active CN102523185B (zh) 2011-12-09 2011-12-09 前导序列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2318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37837A4 (en) * 2016-12-21 2020-07-15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SIGNATURE SEQUEN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2455A (zh) * 2013-04-01 2013-09-18 北京福星晓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对信号强度分级进行帧头信号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41462A (zh) * 2016-01-04 2017-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US10129014B2 (en) * 2017-01-25 2018-11-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initial timing synchronization of receivers of modulated signals
CN107231225B (zh) * 2017-05-22 2020-04-28 江苏沁恒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导符序列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551379A (zh) * 2018-02-28 2018-09-18 西安宇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高速移动用户快速入网测距方法及入网测距系统
CN110838882B (zh) * 2018-08-16 2021-02-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前导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14257357A (zh) * 2020-09-24 2022-03-29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前导序列信号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1627A (zh) * 2008-01-04 2010-12-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ofdma系统中的重复信号的最大比合并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44929A (zh) * 2009-07-06 2011-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随机接入过程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CN102142909A (zh) * 2010-02-01 2011-08-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距信号的检测方法和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90425B2 (ja) * 2002-03-14 2004-01-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JP4224337B2 (ja) * 2003-04-04 2009-02-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送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1627A (zh) * 2008-01-04 2010-12-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ofdma系统中的重复信号的最大比合并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44929A (zh) * 2009-07-06 2011-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随机接入过程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CN102142909A (zh) * 2010-02-01 2011-08-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距信号的检测方法和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基于LTE随机接入前导检测的实现方案;陈发堂;《光通信研究》;20110630(第165期);第65页第2.1节第1段 *
陈发堂.一种基于LTE随机接入前导检测的实现方案.《光通信研究》.2011,(第165期),64-66.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37837A4 (en) * 2016-12-21 2020-07-15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SIGNATURE SEQUEN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3185A (zh) 2012-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23185B (zh) 前导序列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3024765B (zh) 一种检测干扰基站的方法和基站
Zhang et al. Measurement‐based delay and Doppler characterizations for high‐speed railway hilly scenario
US9706358B2 (en) Distance determination of a mobile device
CN104469941A (zh) 基于无线局域网 wlan ofdm 信号循环前缀的室内无线定位方法
EP3714572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060864A (zh) 一种门限自适应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检测方法
CN114142978B (zh) 导频接收处理方法、发送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1588191B (zh) 无线电信号认知方法及设备
CN102377720B (zh) 一种高速模式的zc序列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2158933B (zh) 在tdd-lte系统中用于频带搜索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67992A (zh) Lte系统pucch信道dtx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US892337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noise and interference power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238123A (zh) 测距码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507110A (zh) Lte-fdd的prach精确检测算法
CN104737509A (zh) 通过使用具有特定结构的前导码在接收机中的帧同步
CN106034094A (zh) 一种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05306097A (zh) 一种随机接入信号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184688A (zh) 一种基于模糊函数的ofdm信号参数估计方法
Pestryakov et al. Analysis of 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 Physical Layer Parameters
Puneeth et al. A prach preamble generation and detection model for 5gnr systems
CN104811406A (zh)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解调方法和装置
CN106162620B (zh) 一种基于信道多普勒效应的主用户仿真攻击检测方法
CN107181710B (zh) 一种前导信号的发送系统及方法
Kukolev et al. Out of vehicle channel sounding in 5.8 GHz ban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